《滑轮组》教学反思

2024-04-22

《滑轮组》教学反思(精选18篇)

篇1:《滑轮组》教学反思

《滑轮组》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通过复习定滑轮、动滑轮的特征,从而引出“能否合二为一”导入对“滑轮组”的研究,学生也能结合前知,预测滑轮组的特点:即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方向。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预测。实验一问题不大,借助上节课用过的机械实验盒中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进行组装,在实验中能够发现由一个定滑轮和一定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即能改变用力方向也能省力的特征。不过个别小组在操作时有误,只绕过了动滑轮而没有绕过定滑轮,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也可提醒参考书中插图。让学生少走歪路,以免影响实验进度。

实验二是要研究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有何作用?因为材料原因,教学活动遇到了很多了障碍。因为各组材料中,没有如P15插图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动滑轮这种装置,工具箱中没有,学校原来的机械实验盒中也没有,只在另一个大机械实验盒中找到了类似的一两个,根本无法满足分组实验的需要。于是,只能借助于实验一所用的材料,虽然经过指导,但学生在组装、实验过程中,错误百出。很多小组想法简单,想着就一根线分别绕过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就行了,于是有了如图一的这种组装方法,接下来就遇到了“钩码挂在哪个动滑轮上好?”这个问题,其实这种组装方法,随便挂在哪个动滑轮上,或者两个都挂,实验都无法取得正确数据。后来指导学生按图二方法进行组装,才测得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但组装有一定难度,小组成员间配合不好的话,又手忙脚乱,影响了实验进度。材料啊材料,科学教师的命哪!没有材料,只能化繁为简,没有材料,只能变分组为演示,没有材料,只能空口白话纸上谈兵。

篇2:《滑轮组》教学反思

《滑轮组》是我上的六年级上册的一堂课,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11月10日局领导李老师和我乡其他校科学教师听了我这节课,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提出的问题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本课教学,通过观看起重机工作录像来引入,在学生观看前提出的问题太泛泛,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滑轮上来,如果提出“起重机在干什么?它是靠什么来工作的?”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滑轮,再复习定滑轮、动滑轮的特征,从而引出“合二为一”导入对“滑轮组”的研究,结合前知,预测滑轮组的特点:既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方向。

2、缺少了一个关键环节制定实验计划。在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之前应该让学生分组交流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全班交流一下,使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实验的操作步骤,再进行实验,在这里我有些操之过急,以后应该注重过程,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教。

3、测力计使用的问题。实验一问题不大,借助上节课用过的机械实验盒中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进行组装,在实验中能够发现由一个定滑轮和一定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也能省力的特征。在组装上没什么问题,只是在测力计使用上个别小组在操作时有误,测力计应是垂直往下拉,他们个别斜着拉,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让学生正确使用仪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二是要研究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有何作用?因为材料原因,教学活动遇到了很多了障碍。我把两个一样大的滑轮用硬纸壳连在了一起作为动滑轮组,学生在绕线过程中出现了线滑落的现象,以致不能每个滑轮都参与工作,从而使实验数据不太准确。

5、课堂评价激励语用得较少。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比较匮乏,于是上网查找了常见的评价语,但我认为教师用的赞赏如果太多,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其实鼓励已失去了价值和意义。长期下去,学生也会怀疑老师表扬的真实性,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一定要一针见血的指出来,并给以纠正。只是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地激励性评价!

篇3:《滑轮组》教学反思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体会, 难免会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把它总结出来, 求教于方家。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在如图1所示的方框下已注明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 请你在方框里画出滑轮组及其绕线方法。 (动滑轮和强的自重及摩擦力不计)

这是一道典型的滑轮组组装设计题目, 学生面对此题很难下笔, 即使试着解出来, 也走了不少弯路。如果将改成学生会感到更加手足无措, 为使学生解答此类题目有的放矢, 我们不妨就采用“奇偶性法”解答此类问题。

分类形式:

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滑轮组组装设计问题, 只要对照此法做, 就会很快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引用这个方法再来解决上述题目 (如图1所示) , 中4为偶数先系定滑轮, 动滑轮个数为;因为需改22变施力方向定滑轮的个数则为。这样可得答案如22图2所示。

在上类问题中 (使用一根绳子, 且动滑轮和绳自重及摩擦力不计) , 只要确定了n的奇偶性, 依照“奇偶性法”题目就能很快很容易地得到解答, 且材料 (主要指滑轮数量及绳子根数) 最省。

现在我们就用“奇偶性法”来解决近几年中考中的题例。

例1 (2010·广东) :如图所示, 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B, 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分析:此题很多省市都出过这样的中考题, 利用“奇偶性法”解答此题非常容易。此题是一个动滑轮 (或一个定滑轮) 并且不改变施力方向, 动滑轮个数:, 再据“奇偶性法”:n=3, 为奇数, 先系动滑轮, 得答案如图。

例2: (2010·浙江萧山) 如图所示, 有一根绳子从一黑箱的左侧穿进去, 又从箱子右侧孔中穿出, 左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卡车, 右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汽车, 用手拉右侧的玩具, 左侧的玩具也向前动了一动, 当继续把汽车向前拉时, 汽车才走出约10cm, 卡车已前进20cm, 黑箱里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使卡车走得比汽车快?试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

分析:此题黑箱里的机械就是滑轮组, 正是滑轮组组装和设计的问题, 根据汽车才走出约10cm, 卡车已前进了20cm, 得知n=2, 利用奇偶性法:n=2是偶数, 而且不改变施力方向, 动滑轮个数, 所以只有一个动滑2222轮, 得解答如图。

“奇偶性法”不仅突破了滑轮组组装和设计教学中的难点, 而且为学生在中考解题中提供了有效的解题方法, 在实践中值得我们推广。

参考文献

[1]廖伯琴等编著.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2]雷洪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物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

[3]尤永清, 孙建生主编.新课程典型案例与点评.初中物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

篇4:重议滑轮和滑轮组的教学

关键词: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杠杆平衡原理;受力平衡;机械效率。

【分类号】G633.7

滑轮和滑轮组是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有较多的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根据物理原理,应用各种方法解决各种滑轮和滑轮组的受力问题。

滑轮和滑轮组得通过绕着的绳子施力,绳子软而能弯曲,其张紧时才产生拉力。同一条绳子拉紧时,绳子中的每一小段都处于张紧状态,拉力都相等。绳子是滑轮和滑轮组的重要附件,它将滑轮和施力物体联系起来。在分析滑轮与滑轮组所受力的作用时,应认识绳子的特征。

分析和解决滑轮和滑轮组的受力问题,通常有三种途径。

第一途径,将滑轮看成是特殊的杠杆,滑轮组看成是组合杠杆。滑轮和滑轮组受力运动会发生转动。转动的滑轮的受力可以通过杠杆平衡的原理进行分析。教材将定滑轮当成是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都等于滑轮半径的等臂杠杆,因而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滑轮的直径,阻力臂等于滑轮的半径的省力杠杆。对于滑轮组,如何应用杠杆平衡的原理,教材没有涉及。可能是因为问题较复杂。其实,如果我们能启发学生用杠杆平衡原理解决滑轮组的受力问题,对于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好处。

例如图1所示的常见滑轮组,动滑轮下面挂钩挂着重G的物体,绕滑轮组的绳子一端挂住动滑轮上挂钩,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施力于动滑轮右边的B点,不计滑轮所受的重力,所施绳端的拉力F多大?

将图1变化一下,动滑轮视为杠杆,如图2所示在动滑轮转动向上运动过程中,可认为与滑轮左侧的绳子相切點A是杠杆的支点,动滑轮下挂钩D所受的阻力等于重物受到的重力G,作用于动滑轮的动力 有两个:一是作用在B点的拉力F,二是作用在上挂钩C点的拉力F,阻力G的阻力臂等于滑轮半径R,动力F的动力臂为直径2R,动力F的动力臂为半径R,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有F×2R+ F×R=GR。绳子的特征是同一条张紧的绳拉力处处相等,故F=F。于是我们可求得F=G/3。这样计算拉力F有点繁琐,但能使学生认识到用杠杆平衡原理能解决滑轮组的受力问题。

第二途径,根据力的平衡解决滑轮和滑轮组的受力问题。如图2所示,分析动滑轮的受力情况:动滑轮下挂钩D受到重物对它的拉力作用,在重物匀速提升时,拉力等于重力G。动滑轮A、B、C三点分别受到三股绳子的拉力作用,这三股绳子是同一条绳子绕在滑轮上,同一条绳子拉力处处相等均为F,所以三股绳子拉住动滑轮的力总共为3F。不计滑轮和绳的自重,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平衡,故有3F=G,可算出F=G/3。

用这个方法能简捷找到答案,还可以解决较为复杂的滑轮组的问题。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大箱子重G=100N,人重G=500N,不计滑轮和绳的自重,人用多大拉力可使大箱子匀速上升?

将大箱子、人、A轮和B轮一起考虑,整个体系受到向下的总重力G+ G =1500N,共有四股绳子向上拉住这个体系,其中a、b、c三股绳子是同一条绳,拉力相等,记为F1。d段绳子拉力为F2,它与e段属同一条绳子。再考虑B轮处于平衡状态,有2 F1 =F2 的关系,可列方程3F1 +F2= G+ G,将2 F1 =F2代入,可得到F1=( G+ G)/5=300N。人所用的拉力F1小于人受到的重力,人可以将大箱子连同他一起匀速拉上。用力的平衡这条途径能解决较为复杂的滑轮组问题。

第三条途径是通过功计算滑轮和滑轮组的受力。由于额外功 的存在,一般的机械,效率η总小于100%。如果将机械看成是理想机械,额外功为零,效率η=100%.从机械效率的角度分析滑轮和滑轮组的受力,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对于图1所示的滑轮组,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可以忽略,又没有摩擦损耗,机械效率为100%,这种情况总功等于有用功。将滑轮组右边的绳端竖直向上拉动,是动滑轮和重物升高h,有用功W用=Gh。使动滑轮升高h,与轮相连的三股绳子都得缩短h,施力的绳端得上升3h高度,所做的总功W总=3Fh。根据W总=W用,有3Fh=Gh,即得F=1/3G,这个结果跟前面两条途径计算的一样。

用计算力做功的方法及研究滑轮和滑轮组,还能解决机械效率η<100%的问题,例如由于滑轮和绳有质量,并不能忽略机械运动时的摩擦力,滑轮组在提起所受重力为G的物体时,效率为η=80%。算一下作用于绳端的拉力该多大?

根据上力的计算,有用功W用=Gh,总功W总=3Fh,由效率公式η=W用/W总=Gh/3Fh=G/3F=80%可算出作用于绳端的拉力大小为F=G/3η=0.42G

三条途径都能解决滑轮和滑轮组的问题。学习物理不仅是为了认识物理世界,更重要的是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滑轮和滑轮组的教学中,不能光让学生记住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这样的结论,应让学生学好物理原理,应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解决滑轮和滑轮组的问题,还能解决常见的轮轴、定动滑轮等机械的应用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篇5:《滑轮组》课后教学反思

滑轮组这一课的科学概念看似不难,通过学习,孩子们都能建构起“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和“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不考虑绳子摩擦力)”的科学概念,但是每每让孩子在图中画线组装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时候,孩子们总是频频出错。有老师解释为孩子的空间观念还不够,不能把实物转化为平面图。真是这样吗?难道真要用灌输法无数遍地示范怎么画组装图然后让孩子在不断地练习中记住怎样画组装图?回顾课堂拍下的一张张孩子们动手操作的照片,我有些怀疑上述解释。孩子们在合作组装实物时,是四人小组合作,而且还要研究省力与否,有几个孩子关注到了绳子的绕法?又有几个孩子能及时将组装好的滑轮组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课堂给足孩子探究的空间了吗?我们似乎在用探究的“外衣”来掩盖灌输式教学的“内核”?

基于上述思考,我临时为这个主题增加了一个课时。我跟孩子们说:“这节课我们用一节课时间来研究滑轮组(多组)的组装方法,每个同学都要会组装,而且要对照组装好的滑轮组来完成组装图。”在巡视指导过程中,我特别强调孩子们要关注绳子的绕法,让会的同学去教不会的同学,让会的小组去教不会的小组。在一声声的欢呼声中,孩子们基本上都学会了组装多组定滑轮,也顺利地把实物绳迁移到“画线”。孩子们画线的准确率大大增高,孩子们的回答也更自信了。

也许,有些孩子还会忘记怎样用线画组装图。但我想,这个动手实践后的遗忘率肯定会大大减低。实践出真知,在课堂上还沉浸在观看中的孩子请伸出你的手,将你的智慧表现在你的手指上!

篇6:《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反思

一、较为成功的地方

1、课前准备充分。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实验器材准备充分。由于我们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暂时没有办法使用,于是在课前我就把器材搬到会议室,并根据教学的需求,对器材有所调整,确保实验器材使用的最优化,让学生能人人参与到实验中来。

(2)小组分工明确。在本学期开学第一课中,我就每班的各实验小组进行了分工,一般都是6人一组,1名总负责(即组长),2名操作员,1名记录员,2名观察员,在实验中分工合作,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就本课课前我再次强调了小组的团结协作,在课中每一小组都做得很好,秩序井然,分工明确,实验效率高。

(3)课件准备充分。在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并上网看了许多示范课,再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写好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做好了内容丰富的课件。本课课件只有几张,但是内容丰富,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还有微课和介绍生活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的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是比较集中的,课堂效果较好。

2、实验器材管控好。从课前的实验器材的分发、课中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完后器材的收拾,学生的秩序都很好。

3、旧知的复习到位。本课涉及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这是旧知。在使用前再次复习很重要,于是我就花费了两三分钟再讲清楚使用的注意事项,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实验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不足的方面及改进策略

1、概念的讲解不够清楚。特别是定滑轮的概念,花费的时间太短,一闪而过,学生对于什么是“省力”也理解的不清楚,原因是自己钻研得不够透彻、明白,所以在讲解时也就讲不太清楚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再深入钻研教材,多看书学习,多问问同行,争取自己理解得透彻,才能讲得清楚。

2、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足。老师一抛出一个问题,就直接叫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导致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例如,在提问:“大家认为省力是和什么情况相比省力呢?”这时我就马上要求学生回答,学生根本还搞不清楚问题,所以只有一两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会说,其余的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我应给学生多一点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一下,可能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3、实验设计部分讲的太多。老师讲的太多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削弱。像本课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这一实验方案,应该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交流补充),老师只要稍作说明即可,不需要铺垫的太多。铺垫太多直接后果就是学生顺理成章地知道了实验如何做的,学生就少了一次自己思考设计探究方案的机会。教师过多地参与设计、提示,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验失去了探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应该让学生从观察思考,猜测,自己设计实验开始,只有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设计去做,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指导不到位。我叫了两组学生上台汇报实验结果,学生都是纵向汇报的,这样动滑轮省力的特点就不明显。在第一个学生汇报时,我就应该及时教他横向汇报进行对比,那样的话,动滑轮省力的特点就一目了然了。再接着第二个学生汇报又更能加深印象,动滑轮的特点就能很好地掌握了。

篇7:《定滑轮和动滑轮》科学教学反思

上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我将会对<<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进行教学反思。

(1)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要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显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需要整合不一样的学习方法,需要将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思考。比如说,科学实验课就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科学考察课就要以观察为主;科学阅读讨论课就要以阅读、讨论为主。

(2)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是强调知识的构成就应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构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3)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重视学生探究潜力的培养。

学生科学探究潜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构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构成是依靠探究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资料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资料而孤立进行的。

(4)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关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这些材料是不是围绕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准备的,且所带给的材料之间有没有特定的联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体现出有关的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即带给的材料是不是有结构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在科学课上对于材料关注往往会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处的出示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提效率。

科学课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但是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却浅显没有深度,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且组内分工不清。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思考学生思维的深度,再思考活动频率。小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丢掉了本质。

篇8: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组装滑轮组

分析:这是用绳子绕制滑轮组的问题, 要根据题目要求设计滑轮组, 这类问题首先要确定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 然后确定绳子固定端的位置, 再确定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 最后画出绕绳方法。

1.承担重物绳子的股数:根据重物由几股绳子承担, 绳子自由端拉力为重物的几分之一, 得 (按进位取整数)

2.确定绳子固定端的位置, 当n为奇数时绳子固定端要在动滑轮上, n为偶数固定端要在定滑轮上, 即“奇动 (滑轮) 偶定 (滑轮) ”的原则。

3.确定动滑轮的个数:因为每个动滑轮要两根绳子承担, 所以动滑轮个数 (取商的整数部分) 。

4.确定定滑轮的个数:既要考虑绳子的股数, 还要考虑自由端拉力的方向。

(1) 若力F不改方向 (即F向上时) , 如果只需一个动滑轮, 则不需定滑轮, 以后每增加一个动滑轮, 则需增加一个定滑轮, 所以n为偶数时, N定=N动-1。当n为奇数时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 需加一个定滑轮, 所以n为奇数时N定=N动;

(2) 若力F改方向 (即F向下) , 只需在不改方向时设计的定滑轮个数中增加一个定滑轮, 即n为偶数时, N定=N动。n为奇数时, N定=N动+1。

解答: (1) 确定绳子的股数。 (按进位取整数) , n=4。

(2) 确定绳子自由端的位置。按“奇动 (滑轮) 偶定 (滑轮) ”的原则, 可以知道自由端应该固定在定滑轮的挂钩上。

(3) 确定动滑轮个数。

(4) 确定定滑轮的个数以及绳子的绕法。因为要求“最简单”, 隐含着拉力不改变方向 (向上拉) , N定=N动-1=2-1=1。绕法同学自己完成 (绕绳子由内向外绕) 。

小结:滑轮组的绕法:先根据确定绳子的股数, 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还可以根据自由端上升的距离与重物上升的距离来求, 即。然后根据n为“奇动偶定”的原则从内往外绕。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以及动滑轮相连的绳子为依据, 而不看与定滑轮相连的绳子。

篇9:浅析滑轮组省力的教学

该重物由三段绳子吊着,在不计动滑轮和绳所受的重力及滑轮轴上的摩擦的条件下,用重物的三分之一的力就能将重物提升,从而得知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三倍。即而解之。

从此例题可推广到一般结论:在理想情况下,滑轮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有些同学在理解和应用时会出现一些问题:绳子绕行滑轮组时,既跨过定滑轮又跨过动滑轮,同学们在套用结论时经常会分不清滑轮组中哪几段绳子属于上述公式中有效的“n”。而对于延伸出的由一根以上绳子组成的滑轮组省力的题目更是一头雾水。此文针对以上两点问题,将这些内容归纳,总结,分类教学。

一、对滑轮组只用一根绳子绕行的教学

如图2所示,滑轮组中仅有一根绳子。在这类问题中确定“几段绳子”是关键但难以理解,特别是用于拉的那一段是否属于“几段绳子”内。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进行讲解:如果用于拉的那一段跨过定滑轮,则此段绳子不计入段数;如果跨过动滑轮,就应计入段数。

如图2(a),用于拉的那一段跨过定滑轮,因此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量由4段绳子吊起。如图2(b),手提的那一段跨过动滑轮,因此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量由5段绳子吊起。

二、对于滑轮组由几根绳子绕行的教学

如图3(a)、3(b)及图4(a)、4(b)四种类型,可用一种较易于学生接受的方法。此方法用到的力学原理有:

① 一根绳子各点受力相同;

② 力的平衡原理。

下面举例分析,且不考虑动滑轮、绳子重力及摩擦力。

例1 如图3(b),该滑轮组由3根绳子组成。分析时,从手拉的这段开始,若拉力为F,则绳子A、B段所受到的拉力均为F(见原理①),C段受到的拉力F1=2F,同理F2=2F1=4F。根据力的平衡原理G=F+2F+4F;有F=G。

例2 如图4(b),A、B、C三段绳子所受到的拉力均为F(见原理①),D段所受到的拉力F1=2F(原理②),根据力的平衡原理:

篇10:《滑轮》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最后本人利用“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结束,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我认为不能走过场,应让学生在充分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从 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来看,滑轮在生活实际应用比较广泛、普及。教学中联系生活的问题很多,学生也愿意思考,思维活跃。教师应在课堂中多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 际。学生有生活经验,有了理论基础以后,愿意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又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讲解、学生结 论。引入竞争机制、奖励机制,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从自身素质角度来看,本人还需要加强教学基本功,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在教学中自己还有很多缺点存在,教学形式还不完善,要不断学习,克服问题。板书形式、语言艺术、教学仪态、思维结构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一步提高。既完善自己,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篇11:滑轮教学反思

1、把课堂演示为主的实验改为学生探究为主的实验.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单靠教师在课堂演示,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作用.因此,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这比单纯教师演示效果要好些.。

2、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分析和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先引导学生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学生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并使学生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

3、层层追问,使结论自然呈现

篇12:滑轮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然后将学生按学习小组分成几大组,每组探究一项内容,并向全班汇报探究结论。探究活动可同时展开,每组同学除要重点探究的内容外,其他探究活动也要完成。课本第一个方框中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第二个方框中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不省力的原因。

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动滑轮省一半力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若学生问到,可以告诉他们支点是随时间变化的,但我们可以取某一时刻的动滑轮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忽略了轮重和摩擦力,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篇13:吊管机新型偏置式滑轮组

1.原机不足

大吨位吊管机吊臂头部的变幅滑轮组大都平行于吊臂架体进行安装。当安装的滑轮直径较大时(如400 mm以上),上部滑轮到变幅卷扬机卷筒的钢丝绳将位于卷筒挡边附近位置。如在此状况吊装管件,卷筒卷绕的钢丝绳会在卷筒挡边处发生堆积,当钢丝绳堆积到一定高度时,最后卷绕的1圈会突然滑到卷筒最小直径位置,使卷绕周长相差约0.3 m。这段钢丝绳的突然释放,会使吊臂和管件突然下降,产生与正常受力2~4倍的冲击力。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发生10次以上,变幅钢丝绳就会出现小股崩断,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造成钢丝绳卷绕堆积的主要原因是:在入绳时,通过上部滑轮导向的钢丝绳没有对准变幅机构卷扬机卷筒中心。经研究,有2种解决办法:一是改变变幅机构的安装位置,二是改进变幅滑轮组结构。

2.改进方案

为了实现重力平衡,在吊管机变幅卷扬机的两侧设置了四连杆式外摆平衡配重,当卷扬机两侧的平衡配重收回时,卷扬机可移动的空间很小,如此看来改变变幅机构的安装位置比较复杂。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决定采取第2种办法,即制作一种新型的偏置式变幅滑轮组。

该滑轮组为框架式结构,加工工艺性较好,加工难度小,安装精度高。其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由焊接框架、滑轮组件、销轴、定位限位板等零件组成。其框架由钢板焊接而成,滑轮偏置尺寸可根据需要确定。框架与滑轮组通过销轴连接,定位限位板的作用是限制销轴转动及脱落。

篇14:《滑轮》课堂教学设计

本课继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十一册第十五课《杠杆》之后,目的是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系列。

本课教学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先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然后再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本课教学思路:问题——思考——假设——验证

二、三维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组装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和分析综合能力(根据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推想滑轮组的作用)。

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理解滑轮的作用。

2.难点:知识应用,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前准备:

支架、滑轮(2个)、细绳、钩码、测力计、挂图、多媒体。

五、教学实施:

(一)导入:师:杠杆的原理及应用。

1.复习旧知

生:①原理;②应用。

2.谈话引导。

师:大家每天看到学校升国旗,旗手是怎样把国旗升到杆顶的?你看到旗杆顶上有什么装置?(加以说明)

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使知识得到迁移;谈话交流,引出课题(滑轮)。

(二)新知探究:

1.认识定滑轮及作用:

师:出示挂图和实物。

生:观察、交流。

师:讲述定滑轮的概念。

生:复述定滑轮的概念。

师:质疑: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生:思考、交流、假设。

师:为了弄清是否省力,我们来做实验。讲述实验步骤并演示。

生:分组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实验结果:不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师:小结:定滑轮的作用。

设计意图:

让学生直接感知定滑轮;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实验能力和总结能力。

2.认识动滑轮及作用:

师:出示挂图和实物。

生:观察、交流。

师:指导阅读课本第47页的第二段内容

生:汇报阅读所得。

师: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是否与定滑轮相同?

生:讨论、交流、假设。

师:为了弄清是否省力,我们来做实验,讲述步骤并演示。

生:分组实验。

师:巡视、指导。

师生总结:动滑轮的作用。

设计意图:

让学生直接感知动滑轮,加深认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素养。

3.认识滑轮组及作用:

师质疑:如果根据用法分,滑轮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生:讨论、交流;汇报其优点和缺点。

师:使用滑轮提起重物时,能不能既省力又方便呢?

生:讨论、交流。

师:演示并讲述实验步骤。

生:分组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结果:既省力又方便。

师生总结:滑轮组的作用。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巩固、应用、拓展:

师: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你们谁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教材第59页的思考4里的两个问题,小组讨论。

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以下问题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忙?

①在一间房里,电灯开关是拉线的,在一进门的南墙处,床在北墙处……

②往高空处(或房上)运砖时……

③从窗里提起重物时……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

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四)总结:

师:滑轮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在使用滑轮的时候,要既省力又方便,应该怎么办?

生:交流、汇报。

师:说说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生:汇报(收获、不足)。

设计意图:

提问式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说收获、谈不足,可以检查学生的课堂效果,便于辅导时有目标。

(五)、作业:

教科书第48页、第49页课后习题。

六、板书设计: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动滑轮: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即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篇15:初二物理滑轮教学反思

1、按照教材上选择的材料,让学生做提升钩码的游戏活动时,发现很多学生去摆弄回形针,也不知道怎样利用回形针来固定线轴来提升钩码,很多同学就是把钩码系在线上,直接绕过铁架台的支架拉钩码,根本无法达到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钩码的目的。教学中我对游戏活动的材料进行了调整,不要回形针、线轴,只给学生提供轮子、线、钩码、玩具。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很轻松地设计出了多种提升钩码的方法,很好地达成了教学预设的目标。

2、本课是一节既有趣味性,又充满挑战性的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验证环节:设计实验验证滑轮是否省力,这个环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很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教学时让学生先讨论思考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然后分组进行实验。使学生先“动脑”后“动手”,所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操作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课的结束环节:让学生分析定滑轮、动滑轮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能不能组装一个滑轮,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呢?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不把下课的铃声当做教学的终点,促使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篇16:《滑轮组》教学反思

本课将研究“滑轮”这一新的简单机械,通过教学,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时是否改变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两个特征。此课教学,同样应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可将原来机械实验盒中的有关器材作为分组实验材料供学生使用。

1、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有学生会认为定滑轮费力,因为要用三个钩码的力才能提起两个钩码的重物,教师应对此予以引导,可在两边各挂两个,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说明使用均等的力,也能使重物保持在一定位置上,从而使两边的力量达到均衡状态,说明定滑轮即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果算上摩擦因素,那还是有些些费力的)

2、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当重物只为一个钩码时,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动滑轮的重量,尤其是那种铁质的动滑轮,不然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而误导学生。在这个实验中,钩码数越多,直观认识中的省力效果越明显,甚至有学生在汇报时,能发现用了一个动滑轮后,一般能省上一半的力,予以肯定。

篇17:滑轮教案与反思

丰原中学 王军辉 2014、9、26 《滑轮》一节是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综合考察学生对该章各知识点的掌握。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轮分两类,能根据滑轮轴位置是否移动判断其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2、知道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能根据杠杆原理对滑轮的工作进行理论分析,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3、知道滑轮组,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2、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动、定滑轮的实质。

3、组织学生分析对比总结得出滑轮组绕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提升学生自由学习的能力,培养相互协作和交流的精神。

2、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

知道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知道动滑轮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和滑轮组的组装以及滑轮组中的F、G、S、n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滑轮特点的探究和滑轮组的组装。教学用具:

滑轮2个、细线、50克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米尺。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星期一早晨国旗是如何升上去的?

工厂中或一些建筑工地上往往有一种机械,有了它只需一个人就可以缓缓吊起或移动很重的物体,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神仙葫芦”,它是如何工作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它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活动,能有哪些办法帮他把木料运上楼?

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滑轮,所以在这儿我没有过多的导入,这样就为下面的学生探究节约了更多时间。另外让学生思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学生带着“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兴趣开始学习本节内容。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出示实验器材,提出问题:你能利用我手上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吗?你怎样设计呢?

(1)学生在讨论后举手来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装,并把设计的方法画到黑板上。

(以前在上这节课时都是我自己边做实验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定、动滑轮的特点。这样虽然节约时间,但是学生由于没有亲身实践,对得出的结论不理解,应用起来就很困难。今年我在备课时想着为什么不能换种方法呢?在没有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摸索着来利用滑轮完成探究,这样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当时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争着到讲台上来做实验。我有意找了两个学习程度稍差的学生来做实验,当他们拉着自己设计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时,同学们都禁不住为他们鼓掌。我也趁机表扬了他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学生把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设计完后,我启发学生对照着黑板上的方法来观察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总结。)(2)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定滑轮、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的示数,和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

学生在研究动滑轮时会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刚好是钩码重力的二分之一,这时我启发学生观察在提起钩码的同时把动滑轮也提了起来,从而为引入理想情况下拉力和实际情况下拉力为什么不同做了很好的铺垫。

(3)学生利用米尺来观察定、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探究环节中学生容易顾此失彼,光顾看钩码移动或光看弹簧测力计移动,这时我让两个学生一起来做这个实验并且告诉学生让钩码从整刻度线时开始拉动,这样纪录方便、准确,缩短了实验所用时间。虽然这样的设计比以前的讲授式教学要多花不少时间,但是我觉的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认识滑轮,理解它们的工作特点,即使多花点时间也是值得的。对于滑轮的实质则多给学生加以引导,但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

2、认识滑轮组

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两个滑轮组合起来再把钩码提起来呢?

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黑板上画出绕线方法。

提出问题: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拉动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提出问题: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

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是: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

如何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在黑板上画出段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并且进一步总结出拉力移动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因为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要利用这个规律来设计滑轮组并进行相应的计算,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自己直接把规律告诉学生,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今年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进行了改革。这样的话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接受这些知识。)

4、本节内容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的内容。

三、布置作业

① 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② 课本P13页1、2题。

教学反思:

篇18: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问题例析

例1.如图1所示, 小型牵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井中的物体, 已知物体重1.2×103 N, 密度为1.6×103 kg/m3, 测得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牵引车的拉力为25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 g取10 N/kg) 求:

(1) 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将物体匀速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分析:问题 (1) 只要先求出物体体积再求出浮力, 然后求出做有用功的拉力就可以求出机械效率了。主要是问题 (2) 如何确定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由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重 (本题中指机械做有用功的拉力) 增大而提高, 物体离开水面时拉力最大, 机械效率就最大。如何求出离开水面车子的拉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先根据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的拉力, 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F=13 (G+G动) 求出物体离开水面时拉力F′, 继而求出最大机械效率。

设物体上升h, 则拉力移动3h

例2. (2003, 云南昆明) 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 一位同学用如图2 (a) 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总质量为0.25 kg的钩码匀速提高了10 cm。在这个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如图2 (b) 所示 (g取10 N/kg) 。

则:作用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所做的功W=_______J;此拉力的功率P=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 。

(2) 如果这位同学仍然用图2 (a) 的滑轮组, 只是把所挂的钩码减少了三个, 此时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则η′与η的关系是η′_______η。 (填“>”“=”“<”)

而W额外=G动滑轮h, 两次物体均提高相同的距离, 所以额外功是一定的。

故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 有用功越多, η越大。 (当机械一定时, 在可能的条件下, 增加每次提起物体的重力, 是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 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途径。)

(2) 因为第二次所挂的钩码减少了, 所以η′<η。

例3.如图3, 当物重为50 N时, 绳端需用20 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 求: (1) 此时的机械效率多大? (2) 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 g取10 N/kg) , 那么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是多大?

分析: (1) 略; (2) 虽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重的增大而提高, 但本题中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 N, 所以提升的物重是有限度的。具体方法也是先根据 (1) 中的条件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再根据由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求出允许提升的最大物重, 继而求出最大机械效率。

答案: (1) η=83.3% (2) G动=10 N η′=94%

例4.一人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20 N的物体, 此时人对绳的拉力为12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 g取10 N/kg) 。求: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若人的体重为600 N,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0 N, 那么他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时, 机械效率最大是多少?

分析: (1) 略; (2) 本题与上一道题目相比, 多了条件:人的体重为600 N, 又由于人的体重小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所以允许提升的最大物重应由人的体重600 N决定, 解题思路同例2。

答案: (1) η=83.3% (2) G动=40N η′=97%

上一篇:赞美花的优美句子下一篇:学插禾苗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