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2024-05-15

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共11篇)

篇1: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XXX有限公司 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彩钢板活动房

防 火 技 术 措 施

XXX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XXX有限公司 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彩钢板具有轻质、强度高、安装便捷等特点,目前广泛用于建筑工地临时用房。近期全国各地,由于彩钢板房起火而造成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频发。所以其防火性能一直被业内人士关注。近年来许多彩钢板房屋由于使用不当或设计方案不合理等原因屡屡发生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本工地的彩钢房活动房的防火等级未达到要求按照消防安全的要求,所以应做好以下各项技术措施工作:

一、建立健全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并成立领导小组。项目部应配备兼职消防员,张挂防火须知牌。项目部还必须建立防火制度、动火审批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二、认真执行工地防火技术措施。项目部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防火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制定响应的措施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绘制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并将该图与工地的“五图一牌”放在一起。在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中,应当明确消防设施的位置、类型和数量,还应标明疏散通道。在进入施工前,还应制订防火、防爆安全计划,划分防火责任区,并落实到班组。项目部在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时,应当将消防技术措施的内容和消防制度也作为培训和交底内容,传达到每一个施工人员。

三、严格火源管理。项目部应加强现场火源的个管理,严格动火审批制度。在食堂、仓库、材料堆场、木工制作场地等重点部位应设立明显的严禁烟火等防火、防爆标志;易燃、易爆品应专人负责管理;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受压易爆器具,要按规定放置在安全场所,严加保管,严禁曝晒和碰撞;氧、气焊场所应远离材料库、宿舍;施工现场应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XXX有限公司 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动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动用明火作业的,应根据动火级别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应在动火证上注明动火的地点、时间、动火人、现场监护人、批准人和防火措施等内容。

四、消防设施的配备和保养。项目部在确定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火灾种类以及要保护面积所需要的总灭火器级别,根据各设置点的具体要求、准备选用的灭火器种类、规格来确定配置数量,并根据配置场所的固定消防设施情况进行修正;在楼层外侧设置消防水源,每层设置消防水源接口,并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保证水压;在仓库、生活区、办公区、木工制作场地、模板堆场等重点部位也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正确配备灭火设施外,还应指定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保管员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显示器,指针是否指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已在红色区域,则说明内部压力已泄漏无法使用,应赶快送维修部门检修。每半年还应检查干粉是否结块,储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

五、加强对消防重点环节的防范。

1、油漆、木工作业 油漆、木材均为易燃物品,因此油漆和木工作业也是防火的重点环节。项目部在油漆、木工作业部位设置防火标志。该处的施工机械、照明设备和配电线路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并应通风良好。在作业时,严禁动用明火,并应严格控制室内温度、粉尘浓度(木工作业)和有毒、可燃蒸汽浓度(油漆作业)。

2、电气设备防火 临时房的电气设备要做到防潮、防尘,并根据安装部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要正确选用电气设备,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按规范要求选择防XXX有限公司 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爆电气设备,在食堂、试块养护室等潮湿场所应采用防潮灯具。二是应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照明灯具表面高温部位应当远离可燃物,碘钨灯、高压汞灯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碘钨灯及功率大的白炽灯的灯头线应采用耐高温线穿套管保护等等;三是应按规范要求对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部位,做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防止漏电导致火灾危险;四是要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保证电器设备保持足够的绝缘能力,电气连接良好,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成立应急事故负责小组及消防小组,由现场安全、消防管理人员共同做好该项工作,现场火警时,都应当迅速正确地报警,并积极参加并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加强安全防火定期管理,定期向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和普及消防知识。

篇2: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一、活动彩钢板房的特性

1、活动彩钢板房隔板的夹心是一种普通泡沫的(聚乙烯本重填材料)基本不防火,属于易燃品。

2、活动彩钢板房的使用应该注意防火,避免明火或高温接触聚苯乙稀、夹板而引起火灾。

二、活动彩钢板房的防火预防措施

本项目部针对活动彩钢板房的上述特性,对活动彩钢板房作以下防火措施:

(一)、活动彩钢板房的使用要求

1、彩钢板活动房禁止存贮汽油、煤油、天那水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和其它易燃杂物。板房不能用作危险品仓,不能存放煤气灶和燃气瓶。

2、彩钢板活动房内禁止一切明火,不能用作配电房、厨房。

(二)、活动彩钢板房的电气线路安装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房屋内的所有电线应明敷并套不燃管槽,电线不宜安装在天花板内,要杜绝乱拉乱接电线现象。

2、灯具要与板墙保持安全距离,日光灯宜用电子镇流器,不宜用线圈电感式镇流器。

3、电线穿过彩钢夹必板墙板,必须套瓷管或其它不燃的塑管。因为,墙板被开孔,彩钢板内的聚苯乙稀裸露,电线如没套管穿墙而过必与之接触,当电线因过短路、负荷、接触电阻过大而着火,“火花”必然将聚苯乙稀引燃,造成火灾。

4、彩钢板活动房每个单元和每一栋板房,均要安装合格的,质量过关的漏电保护开关和短路、过载保护开关,当发生短路、漏电、过载时能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电线和用电器着火再引燃板房。

5、板房内应禁止使用电热杯、电饭煲、电炉、电棒等到电热器具。避免因用电量过大而引起的电线短路,过载。

6、彩钢板活动房要安装防雷装置,钢结构要有接地保护。

7、禁止利板房金属作电焊接地线。

8、禁止用电焊、气焊直对彩钢板活动房夹板进行切割和焊接。

(三)、活动彩钢板房的安装与布置

1、用作集体宿舍的临时活动彩钢板房各门、窗扇均应往外开。

2、室内床铺布置要合理,留有安全通道大于1米,并确保通道畅通。

3、栋与栋之间必须留有5米以上安全距离。

4、单栋活动板房面积不宜过大,每排也不宜过长(小于30米),避免出现火烧连城。

5、单栋活动板房疏散通道(大于1.2米)的两端均不设楼梯,确保人员往两边及时疏散。

三、活动彩钢板房的防火措施

1、彩钢板活动房必须按规定配备二氧化碳、干粉等灭器材每栋不少于4组

2、彩钢板活动房区配置自来水管,用作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达到自救要求。

3、上班作业期间彩钢板活动房区采取断电措施,避免部分电器长时间过热使用引发火灾。

4、不定期检查彩钢板活动房区是否存放汽油、煤油、煤气灶和燃气瓶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和其它易燃杂物,是否使用使用明火、煤气灶等工具做饭,是否使用大功率电器。

5、定期检查彩钢板活动房区的线路、电器是否完好、漏电保护开关和短路、过载保护开关是否有效。

府谷汽车站

篇3:浅谈建筑防火措施及技术

火灾能烧掉人们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 涂炭生灵, 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 给人们的身心带来难以消除的痛苦, 给人类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建筑物是人类进行生活、生产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场所, 建筑物都存在可燃物和着火源, 稍有不慎, 就可能引起火灾, 建筑又是财产和人员极为集中的地方, 因而建筑物发生火灾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随着城市日益扩大, 各种建筑越来越多, 建筑布局及功能日益复杂, 用火、用电、用气和化学物品的应用日益广泛, 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大大增加。

1 建筑物起火条件及火灾蔓延途径

1.1 建筑物起火条件

建筑物起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 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氧气或氧化剂叫助燃物质;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称为火源, 火源一般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直接火源主要有四种:明火、电火花、雷击起火、地震和战争火灾;间接火源主要有两种:加热自燃起火, 物品本身自燃起火。

1.2 建筑火灾的蔓延方式与途径

建筑火灾的蔓延方式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传导是指物体一端受热时, 通过物体分子的运动, 将热量传至另一端的传热方式;热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空气为媒介,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传递的传热方式;热对流是指炽热的烟气与冷空气之间相互流动, 使热量得以传递的传热方式。

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主要有:由外墙门窗洞口向上层蔓延、火灾的横向蔓延、火灾通过竖井或竖向空隙蔓延以及火灾由通风管道蔓延。为了防止火灾向上层蔓延, 可加大上下层门窗洞口之间的墙体高度, 或利用外墙挑出的阳台板、窗楣板、雨篷等, 使火焰偏离上层门窗洞口, 阻止火灾向上层蔓延。

2 建筑物防火措施及技术

建筑物防火主要包括积极防火对策和消极防火对此, 积极防火对策包括预防失火, 早期发现、扑灭;消极防火对策则包括:提高结构耐火性, 防火分区, 及时疏散。积极防火对策可以减少火灾发生和形成重大火灾的几率, 消极防火对策可以减少重大火灾造成的损失。防火设计中的积极防火措施主要用于起火期和成长期阶段, 而消极防火措施主要用在全盛期阶段。

2.1 建筑防火设计

选择耐火时间较长的建筑结构, 结合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合理选择建筑构配件的材料和构造做法。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层数, 限制建筑物内疏散走道的长度;或对建筑物内部进行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就是在分析建筑火灾蔓延途径的基础上, 利用建筑物的原有构件或在建筑物内设置专门的防火分隔物, 采用“堵截包围、穿插分割”的方法, 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限定的区域空间, 阻止火势快速蔓延, 以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

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如下: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如有困难时, 可采用防火卷帘和水幕分隔;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 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 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 500m2;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 应将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2.2 总平面设计防火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和风向等因素, 进行合理布局, 尽量减少建筑物之间构成火灾传遍的危险性, 并为消防车顺利扑救火灾提供条件。建筑耐火等级要求建筑构件在火灾高温持续作用下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不破坏, 不传播火灾, 从而起到延缓和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 并为人员疏散、抢救物资和扑灭火灾以及灾后结构修复创造条件。

2.3 烟气控制的基本方式

防烟分隔。在建筑物中, 墙壁、隔板、楼板和其他阻挡物都可作为防烟分隔的构件, 它们能使离火源较远的空间不受或少受烟气的影响。这些分隔构件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与加压方式配合使用。

加压送风方式。利用加压送风机对被保护区域 (如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等) 送风, 使其保持一定的正压, 以避免着火处的烟气借助各种动力 (诸如烟囱效应、膨胀力等) 向建筑物的被保护区域蔓延。加压送风采用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在关闭门的状态下, 维持避难区域或疏散路线内的压力高于外部压力避免烟气通过各种建筑缝隙侵人 (诸如建筑结构缝隙、门缝等) ;在开门状态下, 保证在门断面形成一定风速, 以阻止烟气侵人避难区域或疏散通道。

2.4 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分类及设置要求

按耐火极限可分为甲级 (1.2h) 、乙级 (0.9h) 、丙级 (0.6h) ;防火门应有自闭功能;常开防火门应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 防火门开启后, 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钢质滑动防火门:平时依靠电磁门吸的吸附力, 平时处于常开状态。发生火灾时切断通向电磁门吸的电源, 门吸松开, 门自动关闭。

防火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并在关闭后, 能在任何一侧手动打开;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后很难开启或不能随时开启的防火门, 应在门扇上加开活动小门;经常处于开启状态的防火门, 应

封闭母线与设备连接完毕, 并且绝缘良好。

封闭母线表面清扫干净, 其接头连接紧密, 相序正确, 外壳接地良好, 绝缘测试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记录。

2.3.5试运行、验收

先将与封闭母线相连接的负荷全部断开, 然后用封闭母线的额定电压值进行二次分合闸试验并对封闭母线电压、相序进行检测。

封闭母线空载运行24h, 每隔2h对电压及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若无异常情况, 办理验收手续, 交建设单位使用。

3 结论

总之, 封闭式母线由于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互换性能好、安全系数高、寿命长, 可以在相对复杂的环境下持续安全可靠运行, 这些优点使其在工业、高层建筑等供配电系统中被广泛采用, 所以加大其安装技术研究意义重大。

摘要: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力, 火的利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当火失去控制, 它就会成为一种具有很大破坏力的多发性的灾害。本文对火灾的发生条件、蔓延途径进行了研究, 病根据火情的发展分析了防火措施以及相关技术。

关键词:建筑,防火,措施,技术

参考文献

[1]任丽丽, 高波.当前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 2010 (12) .

[2]朱江.商贸广场消防性能化防火设计[J].安全, 2008 (5) .

[3]李坤, 黄海燕.浅谈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性能设计[J].成功 (教育) , 2009 (3) .

[4]王爱, 苏静, 刘学敏.高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研究[J].低压电器, 2009 (6) .

篇4: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关键词:压力容器;用钢板;生产工艺;技术保证措施

舞钢研发出的一系列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用钢板在实践应用中效果很好,用钢板生产使用的工艺技术使得其钢质纯净、夹杂物含量也较低,具有优良的性能,完全达到了标准要求,甚至高出了标准要求在某些特性方面。

1 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用钢板的生产工艺

1.1 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生产标准及使用温度

要想生产出具有低温高韧性特点的压力容器,就必须遵循一些生产及使用温度标准,其标准内容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生产及使用温度标准

[钢种\&执行标准\&最低使用温度(℃)\&钢板厚度(mm)\&16MnR

15MnNbR

16MnDR

15MnNiDR

09MnNiDR

A516

A662

A203\&GB6654

GB6654

GB6654

GB3531

GB3531

ASTM

ASTM

ASTM\&—20

—20

—40

—45

—70

—50

—60

—100\&6—120

10—60

6—100

6—60

6—60

≤205

≤50

≤150\&]

1.2 设计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用钢板应遵循的原则

具有低温高韧性的压力容器用钢板属于专用钢板,具有特殊用途,广泛应用于制作低温压力容器等关键部位,所制作钢板承受力应好,因此需要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及寿命,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用钢板研制、设计时应遵守下述原则:具有较高的强度与韧性,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内部质量良好[1];焊接性能及加工性能良好。

2 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用钢板的技术保证措施

2.1 控制钢的化学成分

制作这种用钢板时一定要确保其具有低温韧性这种特点,进行晶粒细化在实际生产钢板过程中,提升钢的纯净度以此提升钢的韧性,这个需要对钢内化学成分进行控制才能实现。设计化学成分时应遵循两个原则:化学组织是单一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多次焊接、SR处理钢板后等具有稳定组织;借助钢中Ni原本有的固溶强化作用,提高钢的强度及韧性。钢的强度及韧性提高需要充分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这里还涉及利用强碳化物形成的元素Nb及V形成碳氧化物的弥散析出相。Nb及V属于微合金元素,也是强烈碳氧化物形成元素,能够与炭氮反应生成非常稳定的Nb、V化合物,其化合物粒子在奥氏体晶界周围呈现弥散分布,这样会阻碍晶粒长大,也会提高原始奥氏体晶粒的粗化温度,铁素体晶粒进行细化后,钢的强度及低温韧性也会有显著改善[2]。钢中如果没有碳,并且存在固溶形式的Nb时,先共析铁素体会推迟出现,奥氏体分解为珠光体时间也会因此强烈延迟,但是这并不影响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贝氏体在钢板中出现几率也随之增大,由此会劣化钢板的冲击韧性。因此设计化学成分时,Nb加入量要控制好,尽量促进钢中弥散析出的Nb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另外一种化学成分Ni也需要控制好,它属于纯固溶元素在钢中,具有降低冷脆转折温度作用,并能与铁互溶存于铁相中,这种物质中存在晶粒能促使铁素体晶粒细化通过吸附作用,钢板的冲击韧性由此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奥氏体元素的扩大体也可以是化学成分Ni,这种物质能使奥氏体转变温度降低,这样碳与合金元素扩散速度就受到影响,并进一步阻碍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也随之降低,钢板淬透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也更容易析出贝氏体及马氏体,因此应控制Ni含量在合理合适范围内,促使钢板中的铁素体+珠光体保持单一性。

2.2 钢的冶炼技术保证措施

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用钢板的技术保证措施第二大项是钢的冶炼技术措施,下面将具体阐述分析下:首先是原料的控制,原料应精挑细选,钢中尽量少带夹杂的外来物质,外来夹杂物质可能含有有害塑性及韧性。其次是纯净度的控制,工艺操作应进一步强化,将P、S等一些有害的杂质物质合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钢液使用VD炉进行真空处理,确保钢具有较高的纯净度。钢经过冶炼之后,能够分别生产出小于等于0.010%、小于等于0.005%的P与S,还能生产出其他物质:[N]、[O]、[H],其含量分别是≤70×10-6、≤15×10-6及≤2×10-6,也会生产出钢中夹杂物总量≤20×10-6的高纯净度钢水,这样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性就得到了显著提高[3] 。最后是控制夹杂物,将Ca、Mg等一些脱硫的金属物质添加到钢中,加快硫化物向较短或球状硫氧复合夹杂物转变从原来的长条状,进一步改善其分布及形态,降低硫化物危害,并在不降低强度基础上显著提升钢的塑性及冲击韧性,同时显著改善钢才的各向异性。

2.3 轧制钢板及其热处理

最后一项技术保证措施是钢板的轧制及热处理,钢中如果含有Ni,经过热处理后会有钢质较粘现象出现,此时的氧化铁皮也不能去除掉,应严格控制钢锭及钢坯加热温度及时间,减少氧化铁皮数量的生成。钢板轧制,不仅要采取控制轧制工艺,还要借助立辊实施挤边工作,这些工作都有较好作用,此外钢板进行热处理后,也能消除部分的轧制应力,有效提升了钢板塑韧性在保持强度不降低或少许降低基础上。对于那些含有Nb、V的钢种,应使用正火,析出其内的微合金碳氮化合物,这样能增加沉淀强化效果。

3 结语

石油化工产业近几年来飞速发展,其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多个行业中,其中石油产品深度加工越来越受到重视,低温高韧性用钢材具有广阔的市场,我国相关产业在这方面也具有技术及设备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了进一步促进石油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深入探讨下低温高韧性压力容器用钢板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保证措施,这里从设计、生产标准原则及具体技术控制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王超.压力容器用高强度钢板组织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0.

[2]张朋彦.大热输入焊接用钢的制造工艺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1.

篇5: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都要建立、健全防火检查制度,发现火险隐患,必须立即消除,一时难以消除的隐患,要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整改。

2、施工现场发生火警或火灾,应立即报告公安消防部门,并组织力量扑救。

3、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共同做好现场保护和会同消防部门进行现场勘察的工作。对火灾事故的处理提出建议,并积极落实防范措施。

施工单位在承建工程项目签订的“工程合同”中,必须有防火安全的内容,会同建设单位共同搞好防火工作。

4、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要求。

5、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6、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并要安排力量加强值班巡逻。

7、施工作业期间需搭设临时性建筑物,必须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不得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8、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9、在土建施工时,应先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有条件的应敷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火栓。

10、焊、割作业点,氧气瓶、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11、二级动火审批制度:

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动火作业,小型油箱等容器、登高焊割等动火作业,由项目施工负责人在四天前填写动火许可证,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项目副经理召集项目安全员、施工负责人、焊工等进行现场检查,在落实防火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由项目副经理、焊工、项目安全员在申请单上签名,报公司安全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动火。

12、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应急灭火预案;消防安全教育;防火检查;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考评与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

13、因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动火区的,应当明确标志,配置消防器材,落实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和使用范围内的消防安全。

13、因工程需要在非动火区域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动火性质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易燃易爆物品,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15、工程项目部应当遵守用电有关规定,施工现场的用电必须符合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

篇6: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答:1、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

2、确保PE线连接点的电气连接可靠,

3、在电气设备和线路周围不堆放并清除易燃易爆物和腐蚀介质或作阻燃隔离防护。

4、不在电气设备周围使用火源,特别在变压器、发电机等场所严禁烟火。

5、在电气设备集中场所,如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等场所配置可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6、按《规范》规定设置防雷装置。

★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实践论文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研究论文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究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无损检测技术的建筑工程检测应用论文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征及相关技术要点的论文

★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探讨论文

★ 装配式住宅中的连接技术建筑工程论文

★ 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监理分析的论文

篇7:电气电缆防火封堵施工技术措施1

一、工程概况

孙庄站开关柜11个,尺寸1200mm*1200mm;小屯站直流盘控制室电缆沟2个,尺寸800mm*600mm;五矿站开关柜4个,尺寸1200mm*1000mm;九龙站控制室36个300mm*300mm孔洞,16个150mm*500mm的电缆孔,地下室5个直径200mm电缆圆孔,6kV室40个300mm*300mm的电缆孔洞;磁西站开关柜79个,尺寸300mm*300mm,二次电缆及网线48根96米,6kV电缆36根72米,主控室58个300mm*150mm电缆孔,地下室穿墙电缆出线孔墙里外都用防火泥封堵2个,面积3㎡;北大峪站2个开关柜,尺寸800mm*1000mm;煤化工站4个开关柜,尺寸300mm*300mm,地下室穿墙电缆出线孔墙里外都用防火泥封堵,64根1.4㎡;万年站6KV电缆15根30米,防火泥500包,每个站放30包备用。

二、施工前准备

(一)、材料选择:

1.封堵材料包括塑性防火堵料、无机防火堵料、无机耐火隔板、膨胀型电缆防火涂料、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包。

2.所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必须经过国家防火建筑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并提供检测合格文件,质量符合质保书要求。

(二)、施工准备

1、与施工单位联系好停点计划以及施工材料的存放地点,把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器材及时配置到位。

2、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安排好工作负责人、安

三、施工方案:

1.控制室内的盘柜用无机耐火隔板(厚度不小于10mm),塑性防火堵料组合封堵。电缆周围及盘柜与隔板间隙处,塑性防火堵料应高于隔板15-20mm,其侧面从电缆沟、槽进入盘柜的孔洞,用防火包或无机耐火隔板封堵,从电缆夹层进入盘柜的孔洞用塑性防火堵料、全员责任落实到位。

无机防火堵料和无机耐火隔板组合封堵。

2.电缆竖井用无机耐火隔板(厚度不小于20mm),无机防火堵料、塑性防火堵料组合封堵,封堵厚度为≥200mm,电缆竖井进出口都需组合封堵,并用塑性防火堵料设预留孔。竖井内电缆涂刷膨胀型电缆防火涂料,厚度为1mm。

3.从电缆沟(户外)进入开关柜的孔洞用防火包、塑性防火堵料组合封堵,厚度≥250mm,并用塑性防火堵料设置预留孔。

4.端子箱内用无机电缆耐火隔板和塑性防火堵料封堵。5.电缆预留孔和电缆保护管两端口用塑性防火堵料严密封堵,堵料嵌入管口的深度≥50mm。

6.电缆道道防火火封堵按示意图两端电缆刷防火涂料各3m长。

四、技术措施

(一)塑性防火堵料

1.所有穿层电缆周围必须包裹一层塑性防火堵料(厚度不小于20mm),并均匀密实。

2.塑性防火堵料和无机耐火隔板配合封堵时,塑性防火堵料应高于隔板 15-20mm并呈几何形状。

(二)无机防火堵料

1.施工前整理电缆,根据需封堵孔洞大小按产品说明的要求进行施工,当孔洞大小0.1平方米时且可能行人的地方采取加固措施。

2.无机防火堵料封堵应平整、光滑,竖井封堵应与楼板相平。

(三)无机耐火隔板

1.安装前应检查隔板外观有无破损等质量情况,检查产品合格证。

2.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保持平整,缝隙处必须用塑性防火堵料严密封堵。

3.固定隔板的角铁(钢)等附件外露部分必须用钢结构防火涂料刷使之达到相应耐火等级要求。

(四)防火包

1.施工前,将电缆作必要的整理,检查防火包有无破损,不得使用破损的防火包。

2.防火包应交叉砌筑,堆叠整齐、密实、牢固。

五、安全措施

为确保施工安全更好完成这次工程任务,我公司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施工前进行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进场施工人员每人进行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

3.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额带,锁好带口;严禁赤背,穿拖鞋;

4.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作业,严禁吸烟,禁止追逐打闹;

5.在电器室施工严禁吸烟,必须有两人以上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操作。

6、施工时必须小心谨慎,对电器设备不得碰撞损坏,危险部位必须请示电工后方可施工,不得擅自施工,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

7.施工中使用的电动工具及电气设备,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电8.现场用电必须请示电工,不得擅自接电,每天工作完工,必须清理现场,恢复原样(盖板、地面),送电前要再次检查地线以及有无其他安全隐患,一切正常方可与值班员联系送电.动工具及电气设备的安装接线必须由专业电工来完成。

9.严禁从高处向下方投掷或者从低处向高处投掷物料、工具。

10.清理楼内物料时,应设溜槽或使用垃圾桶或垃圾袋。11.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应随手放在工具袋内。

1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现场值班员应交代好哪些为

运行设备,施工时应远离运行设备(距离不小于1m),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13.加强安全教育,时刻保持安全第一,现场必须有安全指导人员指挥方可施工。

14.服从厂里各部门领导,做到多请示、多汇报,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15.施工中必须遵守甲方的厂规、厂纪,服从甲方安全指挥。施工前首先观察现场实际情况、周边环境及是否有无妨碍施工或安全隐患,并与甲方做好交底工作。

宣贯人:

篇8:森林防火技术及措施研究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之一,森林防火是十分必要,一旦森林发生火灾,便会在旦夕之间将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集体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使林地失去森林覆盖,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a)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森林作为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一,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维持生态平衡方而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森林一旦发生火灾,便会导致森林的功能减退或是消失,因此森林防火实际上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b)森林防火是保护中国森林发展林业的需求。森林火灾是森林二大自然灾害中最频繁、最重要、危害最大的一种,因此防止火灾就是在保护森林。森林作为发展林业的基础之一,需要在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基础之上,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等工作;c)森林防火也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需要。森林是林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如果森林发生火灾,那么林区中的人民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 森林防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防火现状

目前,中国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根据第四次全国森林清查结果表明,中国森林面积为1.34×108hm2,林木蓄积117.8×108m2,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森林而积还不足0.11 hm2,人均林木蓄积仅为8.6 m2,这些数据都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森林而积和蓄积标准。

a)森林防火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摆脱“森林防火是小事”的思想,坚决保护好中国森林资源,尽最大可能避免森林发生火灾,避免对人力、物力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避免其对生态均衡产生破坏;

b)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进行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好森林资源,让林区能够发挥出自身生态优势和价值,维护森林资源的安全,保护林区人民的基本利益[1]。

2.2 森林防火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森林防火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对森林火灾预防的忽视,有些地区并没有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作为指导方针,导致重扑救、轻预防的情况发生,仅仅对火灾发生之后的扑救工作给子重视,反而忽视了火灾发生之前的预防工作。比如社会各方对中国森林防火工作不够重视,在许多工作部署时都存在着死角和误区,并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位,这些规定和规范也仅仅是停留在会议、文件、日程上,并没有真正进行落实。同时,还存在着火源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有些地区并没有对火源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仍然存在着野外违规造火等情况。另外,有些地方没有对森林防火进行足额投入,导致一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扑火手段比较落后、通讯不发达、路网密度低等问题,而且宣传教育工作也没有全面展开,这些都是中国森林防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3 森林防火技术

3.1 林火预测预报技术

按照《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中的相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的方法,根据中国气象局和林业部颁布的《关于发布<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的通知》,将中国森林火险分为5级,并根据空气湿度、降温、风力等因素进行确定。目前,中国某些省和自治区的林火预测预报系统已经趋近于完善。

3.2 林火阻隔技术

林火阻隔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主要内容包括林区公路建设、防火线的开设、营造防火林、营造耐火植物带、林相改造等。

3.3 林火监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火监测技术也步入了新的里程,随着高科技技术被应用到林火监测中来,林火监测也逐渐山原来的地而林火监测发展为高空、航天、遥感等林火监测,目前中国林火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而巡护、瞭望台监测、飞机巡护监测以及卫星监测。

3.4 防火通讯技术

目前,中国森林防火通讯技术主要包括无线通讯、有线通讯、卫星通讯、地空通讯4种,而且中国森林防火地而通讯已经基本成熟,通过邮电系统也能够实现从中国林业局防火指挥部到全国各个省市和林区的防火办公室之间的有线通讯。

3.5 林火扑救

中国林火扑救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起步较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中国林火扑救技术较国外发达国家相对滞后,但是目前中国林火扑救较以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2]。目前,中国林火扑救技术主要包括林火指挥系统、战略技术系统、扑火机具系统等。

4 加强中国森林防火的措施

a)抓好行政首长负责制,例如让行政首长担任各级防火总指挥,由各个相关单位的行政首长来担任指挥部成员,并对成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在年终时进行考核。同时,要落实责任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位护林员工和干部身上,将森林防火责任和人员损利、工资、职位等挂钩,提高护林工作的有效性;

b)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介来宣传森林法律法规,让民众能够树立起森林防火意识,或是组织宣传工作组开展一些活动来为居民增强防火意识,普及森林火灾扑火安全知识;

c)加强森防队伍的建设,确保扑救工具足额、到位,将专职扑火队伍和义务扑火队伍进行结合,建设出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森防队伍。另外,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实战演习等方式来进行培训工作,加强火灾报告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加强在灭火工具上的合理配置;

d)对火源进行严格管理,林业部门要定期进行巡查,林区住户要明确责任,护林人员要保证到位,共同对火源进行管理,从根本上防止火灾的发生;

e)加强生物防治措施,清理林内的易燃物,研究制定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标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对森林防火机制的建设,加快全国森林火险预测系统的建设,实现中国森林防火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f)航空灭火。中国在东北、内蒙和西南国有林区设置东北航空护林中心和西南航空护林总站,航空护林站由1987年前的10个增加到了18个,担负着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和甘肃8个省区约5 000×104m2(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5.5%)有林地面积的航空巡护、火场侦察、实施机降、索降、吊桶洒水和机群洒液化学灭火工作。近几年来,根河航站和百色航站试验成功了直升机吊桶洒水灭火,并在西南航空护林总站配置直升机用吊桶,用于西南高山林区直接或运水灭火。

下面就中国常用的几种航空灭火手段进行概述。

a)机降灭火和索降灭火。机降灭火是利用直升机运载工具,将扑火队员及时空运到火场,进行空中布点、包围火场,快速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机降灭火行动速度快、布点准确、能充分发挥每个扑火队员的最大战斗力,是当前中国扑救森林火灾行之有效的手段。索降灭火是从悬停的直升机上通过绞车装置、钢索及背带系统等辅助设备将扑火队员降至地面,能弥补利用直升机机降时对着陆点的要求;

b)吊桶灭火。吊桶灭火是利用直升机外挂吊桶载水或载化学药剂,采取空中悬停点状喷洒或带速线状喷洒,从空中直接喷洒在火头、火线上,直接扑救森林火灾。直升机吊桶灭火充分发挥了直升机机动灵活的特性,已被广泛使用,成为航空直接灭火的主要手段;

c)机腹式水箱灭火。机腹式水箱灭火是用固定在直升机腹部上的水箱载水对火头火线进行悬停点状喷洒或带速线状喷洒。目前中国只有AS-350机型配备,载量较小,由于采用特制机腹式水箱,其洒水的准确性和飞机操纵性要优于吊桶灭火;

d)人工增雨[3]。人工降雨灭火适合于持续时间较长不易扑打的森林大火,同时也可以对比较干燥的部分林区进行人工降雨,用以降低该地区的火险等级,起到预防森林火灾的目的。美国、澳大利亚还研究用人工促进增雨来防止雷击火。但人工增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积雨云的覆盖面积和含水程度要求极严格,而且受气团运动方向、速度的影响很大。

5 结语

目前中国森林防火技术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但是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在中国森林防火相关机制系统的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中国森林防火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针对加强中国森林防火措施提出了些个人建议,希望能够为林业部门和相关单位作参考,共同为森林防火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霓虹.基于WEB与3S技术的森林防火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3):114-119.

[2]李世友,郑艳琼,明亮,等.城市消防研究与管理方法对森林防火的借鉴作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4):103-107.

篇9:对高层建筑防火技术与措施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216-01

前言

高层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们对居住要求和火灾隐患的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高层建筑的安全防火系统的有效运行及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其消防的安全稳定性。如何做好当前消防安全的工作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火灾危险性

1.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导致建筑耐火性的降低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快速轻型建筑、大跨度建筑、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层出不穷,节能、环保、高效和工厂化生产的要求日益增高,建筑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但有的建筑在进行防火处理的时候不完全符合标准,导致建筑耐火等级降低,给建筑防火埋下了火灾隐患。有的高层建筑为了表现建筑的现代感,大量采用玻璃幕墙,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室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玻璃幕墙在火灾的作用下出现破裂,防火分隔形同虚设,导致火势蔓延。一些地区,考虑到钢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建筑工业化程度高、空间利用率大、节省投资等优点,采用钢结构应用于高层建筑建设,但钢结构建筑抗火性能差,科学试验和实例都表明,未加保护的钢结构在火灾情况下,只需15个分钟,自身温度就会上升到540℃以上,致使构件本身扭曲变形,导致建筑物坍塌毁坏,防火处理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酿成重大事故。

2.建筑特点造成火灾蔓延途径多、发展迅猛

就如之前提到的高层建筑多为综合性建筑,使用功能复杂,通常设置有高级宾馆、饭店、公共娱乐休闲场所、大型商场等场所或用于办公,这些场所室内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加上高层建筑本身的建筑具有楼层高、空间大等特点,建筑内各种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排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容易产生“烟囱效应”。试验证明,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烟气沿楼梯间或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一座高度为100m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30秒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高度,所承受的风力也是火灾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通常能使微弱的火源变得十分危险,或使蔓延可能性很小的火势急剧扩大成灾难,建筑物越高,风速越大,火灾扩散速度就越迅猛。

3.人员集中、结构复杂,安全疏散困难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据统计,近年来发生的群死群伤重大恶性火灾事故中,80%以上火灾事故与消防安全疏散有直接的联系,安全疏散中存在的问题正在成为火灾中的又一大杀手。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它还具有人员密集、层数多垂直距离长、规模大平面结构复杂等特点,加之由于火灾人们对烟雾的恐惧心理,照明电源被切断,人们的视线受烟雾的遮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火灾现场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因此,在集中了大量人员的数十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要全部通过底层的出口将人员完全、迅速疏散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根本无法快速安全疏散,往往造成人员伤亡。

二、高层建筑防火技术与措施

1.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具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在进行建筑消防设计的时候,建筑的主体结构要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进行设计,其中承重墙、柱的耐火极限要达到3小时,梁的耐火极限要达到2小时,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不仅可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也可以促进火灾过后的修复。

2.保证防火分隔到位切断火灾蔓延途径

从使用功能上考虑,高层建筑的设计师们总是希望将建筑的内空间设计得通达四方,但通畅无阻的内空间,则为火灾的蔓延与发展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从近些年来的一些火灾案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建筑内部防火分隔不到位,致使火灾快速蔓延,小火酿成大灾,是造成高层建筑火灾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从设计上做好高层建筑内的水平和竖向防火分隔,竖向防火分隔主要是要做好各种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排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的防火封堵;水平防火分隔主要就是要将高层建筑内的大空间,有机地划分成若干个小的防火区域,即采用符合耐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按照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要求,将一个大空间人为划分成若干个小空间,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将火势尽可能地控制在一局部空间内,有效切断高层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

3.合理安全疏散设计畅通逃生通道

安全疏散设计就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容纳人数、面积大小以及人们在火灾中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特点,结合对火灾蔓延和烟气流动及疏散形式进行预测,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提供合理的疏散方法。合理的安全疏散设计,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是指疏散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还有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以及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辅助设施,对于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或避难间等。当前,安全疏散设计方法分为处方式设计方法和性能化设计方法两种,在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采用的是处方式设计方法,即依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现有的规范和标准设计疏散设施的设置方式和数量;也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采用的是性能化设计方法,但不管是处方式设计方法还是性能化设计方法,都要以建筑内的人能够脱离火灾危险并独立地步行到安全地带为目标,要合理的考虑安全疏散时间,对安全疏散路线、出口、疏散楼梯和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等进行合理布置;对于超高层建筑,必须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设置的高度要充分考虑当地拥有消防登高车的作业高度和消防队员能承受的最大体力消耗等因素。

4.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消防设施完好

高层建筑一般都设置有完善的消防设施,但从近几年情况看,由于单位自我管理和消防部门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并不高,就笔者所在的城市,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还达不到60%,一旦发生着火,自防自救能力缺失,小火将酿成大灾。做好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保障,消防设施单位要制定严格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检查制度,设专人定期测试检查,凡失灵损坏的要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完整好用,并建立检查情况档案;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强消防设施监督检查的力度和监督手段,对内要提升业务素质,提高发现隐患能力,对外要加强宣传指导,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要依法查处,杜绝隐患的产生;针对建筑设施管理单位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情况,要培育和引入维护保养消防中介,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标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督促维护保养消防中介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状况,实时反映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和维护保养的情况,整体提高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高层建筑防火只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高层建筑防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将火在扼杀在萌芽阶段,或者可以减轻消防过程中的损耗。本文只是初步探讨了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几个问题,实际上高层建筑防火安全涉及许多方面,做好高层建筑防火,可以有效的挽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其损失减到最小,也会促进社会经济逐渐稳步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芳,王雷.浅谈消防设计及消防安全问题.建筑工程[J]2007(10).

[2] 吴雅章,张二伟.浅谈高层建筑防火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J].2011(26).

篇10: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1.1为有效加强风机机舱火灾预防管理工作,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确保全年的安全生产,特制订机舱火灾预防专项技术措施。1.2 本措施适用于公司、现场运维单位及外包单位机舱火灾事故的预防管理。2 定义

风机机舱火灾事故:指突发事件导致风机机舱着火的事故 3 内容 3.1工作原则

消除火灾隐患,杜绝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事故对人员、设备、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安全生产。3.2风险分析

(1)风机机舱是风机的核心部分,主要由液压站、齿轮箱、发电机、偏航系统、电控柜等组成。

(2)风机机舱火灾多数是由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油系统起火引燃可燃物所致,不排除人为因素违反工作规定的行为(如工作人员机舱吸烟)

(3)机舱面积小,扑救困难。4 预防措施

4.1 机舱火灾事故应以预防为主,机舱内维护过程中严禁吸烟。4.2 运维人员应加强监盘,通过风机监控后台查看风机各监测温度是否正常(温度跳变、过高、过低),油位是否正常(对照日常巡检记录)发现异常及时现场检查;禁止运维人员或主机厂家屏蔽温度、油位等相关故障信号。

4.3 加强风机内部消防设施的检查工作。4.4 运维人员应加强风机的日常维护工作 4.4.1 电气因素:

(1)每月巡检时,应对发电机及电缆进行绝缘测试,杜绝因绝缘降低或老化引发火灾事故。

(2)机舱内加热器定期检查,如加热器保护失灵,加热器持续工作易引发火灾事故,需加强检查加热器工作、保护回路的工作情况。(3)控制柜接线,盘柜内各电源、控制回路接线端子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或短路引发火灾,需定期检查各盘柜内端子连接情况。(4)每月对电控柜电缆进线孔封堵情况进行检查,对破损处重新封堵。

(5)运行人员每月对变桨系统蓄电池(超级电容)运行电压进行监测,防止电压过高,击穿电容器绝缘,形成相间或对地短路造成火灾。(6)定期对超级电容容量进行监测,一但发生较大变化立即退出运行;对电容器放电回路完整性进行检查,并对放电电阻阻值进行测量,并记录。

(7)加强检查偏航行星齿轮之间的间隙,偏航电机是否长期存在过载运行,如电机长期过载运行易引发火灾。

(8)加强电缆的固定检查,尤其是偏航大齿附近的电缆有无脱落、电缆绝缘层有无破损。

(9)雷雨季节,应加强接地系统的检测,在接地系统不良的情况下遭遇超强雷电等情况会造成雷电无法顺利导入大地,局部连接点过热放电引起火灾。4.4.2 机械因素:

(1)按照制造厂商运行维护手册要求对机组高速刹车制动钳摩擦片进行检查,对刹车盘与摩擦片间隙进行调整至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并对摩擦片厚度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进行更换。

(2)机组半年检及全年检时对偏航系统制动盘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制动盘上杂物及油污,并对摩擦片剩余厚度进行检查,少于制造厂商要求的应进行更换。

(3)对高速刹车盘表面水平度进行检查。4.4.3 油品因素:

(1)加强油品监督管理工作,新进油脂的质量把控、运行中油脂的质量监督以及油脂定期检查,如油质裂化,可能造成传动部分过热引燃附近易燃物。

(2)加强油系统渗油、漏油的检查并及时清擦,存在渗油、漏油现象的定期检查,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3)紧急停机,在人为紧急停机或机组安全链故障的情况下,此时刹车瞬间投入,如机组在高速运转下,刹车片与高速旋转的刹车片之间摩擦产生大量火花,可能引燃周边易燃物,需检查周边是否存在易燃物品,如擦过废油的抹布等。

(4)加强主轴承、发电机轴承润滑油脂的定期补充以及自动注油系统的检查,如油路堵塞可能导致轴承过热引发火灾。4.4.4 人为因素:

(1)严禁在机舱内抽烟,重点检查机舱内卫生情况(是否存在烟头),如有违犯要追查责任人。

(2)工作人员在使用电焊机等动火工作,现场必须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并且要把所有集油盘或底板的油渍清理并擦洗干净,确保周围没有放致易燃材料(纸张、抹布、棉质废物等),必要时用防护板将电缆保护起来,以防火花损伤电缆。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管理制度。(3)严禁工作人员私搭乱接电缆,严格执行临时用电管理制度。(4)在齿轮箱高速刹车盘处工作完毕后,必须检查刹车盘防护罩是否安装牢靠,以防防护罩松动在紧急停机时造成火花飞溅。4.4.5 火灾检测报警装置维护

(1)火灾探测器电气连接应定期检查连接是否牢靠。对连接于安全链回路的接点,进行人为切断试验,查验机组能否停机并切断机组电源。

(2)对机舱内感烟(或感温)探测器进行检查,探测器表面无腐蚀、涂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显划伤、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3)探测器安装底座应牢靠,底座连接导线必须可靠连接。(4)探测器周围不应有遮挡物。5 工作要求

5.1 加强运维人员和厂家维护队伍的安全教育,提高防火意识,工作

负责人对工作区域的安全(特别是机舱内)负全责,坚决杜绝人为引起的火灾事故的发生;进入风机内的所有人员严禁吸烟。风机塔基入口处应有明显火灾警示标志。

5.2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定期利用安全活动日对风电场所有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加强防火意识,严格执行公司有关风机火灾预防规定,提高业务素质以及分析隐患处理事故的能力,包括发生事故时的汇报方式及联系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支援等内容。5.3运维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机舱火灾预防职责,把机舱灾预防当做一项日常主要工作来抓,杜绝火灾事故发生,定期开展机舱火灾应急预案,并组织生产全体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5.4运维人员有权对违反预防机舱火灾管理规定的行为予以制止,并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5.5强对易燃物品(如油品、酒精等)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实行登记制度,对风机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的严重隐患要限期整改。

5.6 加强对机舱内灭火器的定期检查工作,以便出现着火时,防止火灾漫延、扩大;风机内消防器材使用后要做好登记并及时给予补充,对过期不能正常使用的消防器材要及时更新。

5.7工作前应办理工作票(尤其是动火工作),且按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认真执行,所带工具不得堆放在电缆、控制柜及易引起火灾的的部位。

篇11:彩钢板活动房防火技术措施

随着建筑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进步, 建筑钢结构特别是体育场馆、展览馆等空间结构的跨度由100多米向200多米发展, 结构形式日趋多样化, 结构受力越来越复杂, 导致结构局部采用Q390、Q420和Q460等特厚钢板。如某大型钢结构写字楼工程局部采用125mm厚GR60级 (相当Q420) 钢材, 一些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局部采用110 mm厚Q460级钢材。如何保证特厚钢板的焊接质量, 已日益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2工程概况

某大型体育场钢结构工程由于其结构跨度大, 构造复杂, 局部构件受力特别大, 设计时选用板厚28、34、40、70、85 (单位:mm) , 局部采用100 mm厚的Q460E-Z35级钢材, 总用钢量约500 t, 焊接采用双面坡口形式。

3特厚钢板焊接难点分析及处理措施

特厚钢板焊接时具有碳当量高、焊接收缩量大, 变形控制难等问题, 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具体如下:

3.1 碳当量高

冷裂纹敏感性强。焊接难度大国产特厚板, 由于受钢厂自身设备限制, 均采用正火状态交货, 且碳当量比较高, 对焊接冷裂纹特别敏感, 焊接难度特别大。其处理措施如下:

(1) 焊接前严格执行预热制度, 并保证钢板均匀加热;

(2) 选择高韧性、低氢焊接材料, 并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

(3) 焊接时为保证焊缝的冲击韧性, 应严格控制焊接操作手法。立焊时严格控制焊枪摆动幅度, CO2焊控制在20 mm范围内, 手工电弧焊控制在3 d (d为焊条直径) 范围内, 焊枪倾角限制为±30 ℃;平、横、仰焊位禁止摆动焊接, 单道焊缝厚度要求控制在5 mm~6 mm以内, 以保证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冷弯和冲击性能。

3.2 焊接收缩量大

焊接应力与变形控制难度大特厚板焊接时, 由于钢板厚度大, 焊缝熔覆金属多, 焊接热输入量大, 从而导致钢板焊接时焊接收缩量大, 焊接变形控制难度大, 而且焊接变形一旦发生, 矫正非常困难。其处理措施如下:

(1) 针对国产厚板普遍存在小波浪的不平整现状, 加工厂在钢板下料前应用整平机进行矫平, 减少厚板加工制作产生的焊件的不平度;

(2) 选择1/3δ、2/3δ不对称的坡口形式, 其坡口角度宜控制在30°~60°, 具体角度以焊接工艺评定结果为准;

(3) 在焊接过程中, 控制焊接顺序, 做到以变制变, 根据焊件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焊接顺序。

3.3 钢板厚度大

层状撕裂倾向大由于钢板厚度大, 钢板在压制过程中受设备限制其Z向性能比薄钢板差.而且国产厚板多为热轧正火钢, 因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层状撕裂倾向。其处理措施如下:

选择Z向性能高的钢板, 选用合理的节点和坡口形式, 并选用强度级别稍低的低氢型焊接材料, 合理控制焊缝收缩应力。

4焊接施工前的准备

4.1 资源准备

特厚板焊接需要的主要设备及器具如表1。

注: (1) 所列设备机具数量系按“一个作业面、三班倒”原则配备; (2) 主要机具型号、数量, 使用时应结合施工单位设备情况及工程量灵活采用; (3) 在使用电加热器对钢构件进行整体或局部加热时, 需要配有专门的温度控制箱来实现加热工艺中的升温、降温、恒温等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4.2 劳动力准备

劳动力组织应根据工程量、工作面及工期安排灵活设置, 本文以一个工作面、分3组按3班制进行配置, 各工种大致分配情况如表2。

5建安工程特厚钢板焊接施工工艺

5.1 特厚钢板焊接施工工艺流程

特厚板焊接施工时一般遵循如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

5.2 焊接操作技术要点

5.2.1 焊前清理

高强特厚板焊接前, 应将钢板的热切割面用角向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 打磨深度不小于0.5 mm, 至露出原始金属光泽。母材的焊接坡口及两侧30 mm~50 mm范围内, 在焊前必须彻底清除气割氧化皮、熔渣、锈、油、涂料、灰尘、水分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质。

5.2.2 坡口形状控制

对焊缝坡口的形状控制.如设计文件有明确要求的, 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要求时, 按坡口角度35°、间隙8 mm处理。焊前坡口检查项目为间隙、错边、焊缝原始宽度3项, 并做好原始记录。

5.2.3 预热、层间及后热温度控制

预热温度不得低于150 ℃, 焊接返修处的预热温度应高于正常预热温度50 ℃左右。层间温度控制同预热温度要求.但不得高于200 ℃。焊接完毕后, 立即进行后热处理.后热温度250 ℃~300 ℃, 后热时间按每25 mm板厚不小于0.5 h且不小于lh确定。后热完成后, 用岩棉被保温缓冷至环境温度。

5.2.4 预热区范围

预热时, 应在焊缝两侧进行加热, 加热宽度应各为焊件待焊处厚度的1.5倍以上, 且不小于100 mm:焊接返修处的预热区域应适当加宽, 以防止发生焊接裂纹。

5.2.5 加热方法

采用电加热的方法进行预热和后热处理, 加热板设置在焊缝正反两面。预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 将焊缝正面的加热板拆除, 焊缝背面的加热板作为伴随预热, 焊后后热处理时再将正面加热板重新布置, 并用岩棉被包裹严密。

5.2.6 测温方法

测温可采用红外测温仪和接触式测温仪两种, 测温点设置在焊缝原始边缘两侧各75 mm处。使用红外测温仪时, 应注意测温仪需垂直于测温表面, 距离不得大于200 mm。层问温度测温点应在焊道起点, 距离焊道熄弧端300 mm以上。后热温度测温点应设在焊道表面。

5.2.7 焊接环境

高强特厚板焊接必须正温焊接。当环境温度低于0 ℃时, 需搭设保温棚, 确保焊接环境温度达到0 ℃以上方可施焊。当焊接作业区风速手工电弧焊超过8 m/s、CO2气体保护焊超过2 m/s时, 应设防风棚等防风措施。

5.2.8 焊接技术

(1) 操作手法。

焊接过程应严格执行多层多道、窄焊道薄焊层的焊接方法。在平、横、仰焊位禁止电弧摆动, 立焊时严格控制焊枪摆动幅度;CO2焊控制在20 mm范围内, 手工电弧焊控制在3 d (d为焊条直径) 范围内, 焊枪的倾角限制为±30°;单道焊缝厚度要求不大于4 mm, 以保证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冷弯和抗冲击性能。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时, 焊枪的杆伸长20 mm~30 mm, 焊枪倾角±30°。层间清理采用风动打渣机清除焊渣及飞溅物。

(2) 焊接热输入量。

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量。其中, 手工电弧焊焊接热输入量宜用AV≥0.6控制, 以实现大电流、薄焊层、窄焊道、多层多道的焊接技术, 确保焊缝的质量。A为一根焊条所焊焊缝的长度与一根焊条长度 (除焊条头) 的比值, 其对应不同焊条直径的取值如图2所示。

5.3 焊接注意事项

(1) 同一焊缝应连续施焊一次完成, 特殊情况下不能一次完成时应进行焊后的缓冷, 再次焊接前必须重新进行预热。

(2) 焊接完成48 h后进行无损检测。

(3) 禁止在母材上焊接卡码及连接板等临时设施, 如必须焊接, 在焊前按照正式焊接要求, 对母材进行预热, 预热温度150 ℃~200 ℃;

(4) 在切割临时设施时, 必须进行150%~200%预热, 避免伤及母材, 如发生该种情况, 必须及时进行焊补, 并打磨圆滑过渡;

(5) 在焊接过程中, 严禁在母材上随意打火或由于拖拉焊把、焊枪对母材造成的电弧擦伤。如发生该种情况, 应立即报告技术人员, 并采取措施进行焊补和打磨。预热和后热温度同正式焊接。

6焊接过程种的质量控制措施

6.1 焊接质量检查应执行的标准规范

《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1994) 、《建筑结构用钢板》 (GB/T19879-2005) 等。

6.2 质量要求

当设计文件有明确要求时执行设计要求, 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 宜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见表3) 。

(1) 焊缝坡El间隙:

8 (+3、-2) mm;

(2) 焊缝接口错边:

t/10, 且≤3 mm;

(3)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进行100%UT检查。

6.3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重点

在进行焊接质量控制时.坚持TQC的基本思想, 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控制, 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切实保证焊接工艺的成功实施, 确保焊接工作的有序进行。

有针对性的组建焊接质量保证体系, 从组织上确保焊接质量, 形成专家顾问、焊接工程师、焊接技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相结合的技术组织形态, 以焊工培训、焊材焊机的选择为基础, 以控制焊接裂纹为主导的焊接技术路线, 从方案编制、无损检测、预热后热等质量控制环节上形成一套科学、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焊接质量控制时, 应重点控制以下几点。

(1) 将焊机、焊材厂家作为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闭合控制环节, 选择工程需要的焊机及焊接材料, 确保工程的焊接质量;

(2) 严把焊工水平关, 制定严格的考核和准入制度;

(3) 采用远红外电加热技术, 保证焊缝的预热 (后热) 温度的均匀和准确性, 严格控制焊接应力, 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

(4) 根据《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 相关规定, 结合本工程特点, 编写焊接工艺评定方案, 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5) 自检无损检测单位的确定主要考虑人员素质、设备条件、技术支持等因素, 无损检测单位参与焊接的全过程管理, 对坡口处理、焊接方法、焊接参数等进行见证, 为最终检测结果提供正确判断。

6.4 质量检查要点

焊接时应按照表3规定的检查要点进行质量检查工作。

7结语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焊接技术规范施工并采取了近乎苛刻的质量控制措施, 该工程多种规格特厚钢板, 特别是Q460E-Z35厚板焊接施工, 经自检及第三方检查结果表明, 焊缝质量合格率100%, 有效地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质量要求, 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焊接施工实践并结合工程实例, 详细阐述了大型建安工程特厚钢板的焊接难点及处理措施;并从施工准备、焊接技术操作要点、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重点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特厚钢板焊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建安工程,特厚钢板,焊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S].

上一篇:班主任及班级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九年级unit7写作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