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新发展

2024-04-19

谋求新发展(通用8篇)

篇1:谋求新发展

做活“人”文章谋求新发展

——关于开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心得体会

局党委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现已在全局上下广泛开展。通过参与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我局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同时也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沉重的债务、匮乏的资源、不顺的体制、过高的人员成本、淡薄的竞争意识等等,都成为制约铁山事业发展的“瓶颈”,铁山举步唯艰;倍感欣慰的是,新一届局党委高瞻远瞩,正视困难,从发展理念上,发展方向上,发展战略上,发展举措上,力求革新,让大家看到了曙光,萌发出艰苦奋斗、共渡难关、谋求发展、大干当前的信心和决心。单位的发展“近期靠财务,中期靠产品,远期靠人才。”我认为,解放思想实质就是做活“人”的文章,只有激发全员的主观能力性,把握发展机遇,创新经营理念,才能够突破困境,破茧重生。

一、做活“人”文章,必须充分发挥领导力量

“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领导的一群狮子”。“没有不听话的群众,只有不作为的领导”。“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由此可见,领导个体功能与整体效能的发挥,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是严以律己,做表率。“己不正不能正人,心不公岂能为公”。领导干部作为关系到单位生存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个职位,就必须自觉担负起应负的责任。在思想作风上,力求光明磊落,公道正派,正直为人;在工作作风上,“唯有夙夜在公、鞠躬尽瘁”。这在以党委为核心的领导层尤显重要,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严加落实,严格控制非公用车、非公吃喝、非公消耗等等。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事业发展大局上、用在和谐劳动关系上、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用在职工待遇提高上。

其次是不拘一格,造就人。用好、管好人是衡量领导干部领导才能的重要方面。再英明的“决策”,也离不开“执行”的重要环节,“要用那些有德有才之人,慎用有德无才之人,不用有才无德之人”,力求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尽其才,才有所用。作为一个以水为本的发展大局,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现实,我们要加大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力度,着力挖掘和启用人才,变人员负担为人才资本,通过外部争项、内部挖潜来解除禁锢,盘活资产,逐步形成单位良性循环的工作态势。

再次是解放思想,成就事。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工作思路是否清晰,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全面建设,也能体现一个领导的领导能力和基本素质。全局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拓展门路,通过一级抓好一级,一线抓好一线,领导和带动全员在搞好安全生产,确保主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根据各自的行业特点和区域优势,创新经营理念,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促进和推动铁山经济发展作为评判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

二、做“活”人文章,必须充分发挥群众力量

铁山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党委几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各支部几十个人的事,而需要全局上下众志成城整体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建党八十七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

目前,我局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什么事都不干”、“不能因为困难就不要形象不要地位”、“不能因为困难就不抓管理不去创业”。建局二十六年的实践启示我们,铁山局实现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灌溉到城镇供水两次历史性的跨越,都是全局广大干部群众大力解放思想的结果。

经济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我们要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集中统一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树立起“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单位荣辱观,树立起“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工作使命感,树立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意识。每个人力求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个人的追求与单位的需要相结合,把人生的目标与全面建设铁山事业宏伟目标相结合,把单位荣辱观作为评判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人格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尺,贯穿于为个人谋发展、为他人谋幸福、为集体添光彩、为单位做贡献之中,落实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做活“人”文章,必须充分发挥榜样力量

大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小到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家庭,都需要榜样的激励。榜样好比人生的坐标,事业成功的向导。它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锐气、朝气,是必胜的信念,是永无止境的力量源泉。

铁山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把握机遇?怎样走出困境?都需要我们摈弃“等、靠、要”的旧观念,摈弃“浮、松、散”的旧作风,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工作状态,投身到改革的浪潮当中,以铁山为家,自己当救世主。

一是充分发挥领导的榜样力量。以敢为人先、务实求为的领导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开拓精神;以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领导为榜样,学习他们的进取意识;以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领导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政治素养;以光明磊落、正直为人的领导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

二是充分发挥群众的榜样力量。以顾全大局、以事业为重的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风貌;以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以恪尽职守、默默无闻的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的职业操守;以勤于探索、勇于开拓的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的进取意识。

榜样力量的发挥,将会产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我们的人员关系将更加融洽,工作环境将更加和谐;同时还将为单位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推动单位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我坚信:做“活”人文章,充分发挥领导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我们的事业必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写于2008年10月13日

篇2:谋求新发展

努力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在上新台阶

——在2008——2009学第二学期前半期总结暨家长会上的讲话

张 元 贵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在这草长莺飞,万物争荣的美好季节,我们全校师生及家长汇集在一起,回顾总结前半期的各项工作,表彰奖励在前半期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后半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今天的大会既是总结会又是庆功会,既是动员会又是誓师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在此,我代表学校班子向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付出艰辛劳动的各位老师及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致以热烈的祝贺!

本期来,我们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县及学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校情,瞄准目标,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细化工作责任和保障措施,严实过程管理和阶段考核,树立学习典型和帮扶后进,各项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基本实现了期初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回顾前半期走过的历程,我深感是极其不平凡的。

在学区组织的教学常规检查中,我校大多数老师被写的教案教学目标明确,注重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注重教学诸环节的设计和优化,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提炼,教案的创新意识和实用性不断增强。各年级、各学科在作业优化设计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学区常规检查后对我校在学校管理、校本研训、学风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中考质量位居全学区同类小第二位,前半期教学常规检查综合考核位居全学

区第四位。

本期来,我们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全校上下抓质量、人人拚质量的劲头不减,决心不动摇,本期中考有五年级数学、英语,一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六年级英语、数学、语文等六个学科位居全学区同级同科中上游,成绩与上学期相比较有大幅度的提高。综合比较,全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今天受到表彰奖励的老师劳苦功高,他们是我们学校形象地塑造着和办学水平的代言人,是撑起我校质量大厦的坚强柱石,希望我们大家记住他们的名字,同学们更应该为有这些老师教你们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也希望同学们能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我们这些优秀老师。今天受到表彰奖励的50多名学生,他们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希望,遵纪守法,加强修养,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各方面都有较大进步,成为全校学生的领头雁。希望全校师生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超越先进,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置身于竞争的时代,我们还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个别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上缺乏动力,厌学情绪日渐浓厚,家长支持力度不够,家庭教育方法简单,易走极端,与教育发展需要很不适应。二是由于诸多因素,本期学校在教学管理各方面做了工作,想了办法,但与先进学校工作相比,与教育形式的要求相比,学校管理教学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不实不全的突出问题,个别班级的有些科目的成绩有下滑趋势,教师的整体步伐不够整齐,质量提高不快,致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有些学科的教学质量相对滞后,特别是一至四年级成绩整体偏低,名次滞后,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三是有些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课间活动安

全,交通安全存在的隐患令人担忧。

针对上述问题,后半期的主要任务是: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狠抓教学质量形成的过程。学校要加大力度对常规教学勤检查、勤指导、勤督促,科任教师要认真查找原因,完善工作措施,扎实细致地做好补救工作。六年级教材教学即将结束,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复习的内容及时间制定比较完善的各科复习计划,并优化复习内容,选取最恰当的方法使学生对各章节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殷切期望六年级学生从严要求自己,坚持勤学苦练,力创优秀成绩,为父母争光,为学校争光,为自己在新的学校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生命弥足珍贵,安全重于泰山。轻视生命的学生是糊涂的学生,忽视安全的教师是没有责任心的教师。所以,全体师生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全全回家。

总之,后半期,我们将依靠上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分析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落实。只要我们认识到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并通过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期初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篇3:运用新理念谋求新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教师发展

在人本管理中做到“三分管理,七分真情”、“用心管理,重在心通”的管理理念。领导重视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感到领导是同舟共济的一员。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发挥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凝聚人心,实施合作管理。在校内外创造一种民主的、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做到校务、财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真诚地信任每位教师。关怀、体贴、理解、宽容教师是每位学校领导必须做到的,设身处地了解教师的需要、苦衷和感受,使教师敢说真话,主人翁意识强,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

在学校人本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学校教育要靠广大的一线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也是一所学校生命力的所在。为使广大教师做到率先垂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塑造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学校要经常开展主题活动。另外,通过师德培训,举办师德讲座,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写心得体会,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素质,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服务奉献意识,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思想,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以德管理,以德修己。

二、坚持开拓创新,立足学校发展

学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立足于学校的新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强调教育创新,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机制创新上优人一等,在制度创新上高人一筹,在实践创新上快人一拍。

首先,要实现管理观念的转变,校长必须要不断地改革学校内部机制,激活学校内部活动,着眼于学校自身的特点,努力为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拓展更大的空间。

其次,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学校领导要深入到教师、学生、家长中间去,了解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再次,实践“开放式办学模式”。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内部的质量监控机制,还需要健全外部的监控机制。比如,在学校管理上实现开放,可邀请社区领导、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最后,加强量化管理,激活激励机制。学校采用较为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评价教师业绩和学生的成绩。学校把量化管理制度与年终德、能、勤、绩考核相结合,学期结束后,全面统计,严格考核,教师按绩效、职责、素质几方面进行衡量,突出评价教师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的功效。

三、坚持“人文关怀”,立足学生发展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管理时更要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了真正体现学校的一切管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学校要大力倡导爱的教育,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家”的氛围和“爱”的环境,把关爱留给每一个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让每位教师从转变自己的角色做起,做善于倾听、乐于沟通、敢于互动的“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学习,善于合作,勇于探究,敢于质疑。与此同时,还可开展多种途径的活动,把新课程理念、课堂中发生的可喜变化及时地展示给家长和社会,为学校的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篇4:用“智慧”谋求新发展

城市人均GDP处于9000-17000美元区间,经济增长将处于由“要素驱动为主”向“效率、创新驱动”转换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最早对外开放的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宁波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中中心城区人均GDP超过13000美元大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显然,宁波已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寻找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创造新一轮发展的新优势。

那么,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靠什么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

在9月20日召开的宁波市委、市政府工作会议上,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给出了明确答案:“其中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提升,走出一条有智慧、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毛市长说,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建设一个产业发展高端化、运行管理高效率、市民生活高品质的城市。会上,毛市长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谋划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高度上,深刻阐述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和重大意义,并全面部署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会议期间,宁波与包括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内的19家企业签订了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在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合作内容涉及智慧应用系统和智慧产业基地建设等。这也是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成果。

几乎同时,宁波市委、市政府正式发文——《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并将智慧城市建设写入了“十二五”规划。宁波市建设智慧城市正式拉开序幕。

宁波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把握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高起点,深谋划,以“智慧”为杠杆,积极抢占新型城市发展的竞争主动权。先行者的勇气和经验是后来者的力量和财富。我们由衷希望,宁波的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会给同行或后来者以借鉴和启迪。

9月20日下午,宁波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炳荣、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吴胜武等领导就有关智慧城市建设问题,解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就目前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相继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那么,与其他城市相比,宁波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有哪些优势?

陈炳荣:应该说,无论是从发展的基础,还是发展的要求来分析,宁波建设智慧城市是可行,也是必须的。宁波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具备独特的优势和良好基础。

首先,宁波人具有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宁波是一个最早对外开放的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秉承“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宁波人具有敢抓机遇、善抓机遇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因为宁波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从而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建设智慧城市,是宁波面临的一次新的、难得的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这一新的、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宁波的信息化基础良好。宁波建成了覆盖全市的高速城域宽带网、无线网,互联网接入用户达到136万户,手机用户达480万人次;全市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9.8%,计算机普及率超过37%,900多个行政村建成了综合信息服务站;培育涌现了一批实力型信息化企业。宁波市先后获得了“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和“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示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为汇集全球智慧、建设智慧宁波带来了难得契机。

第三,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比较强。宁波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这些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第四,有比较完备的法规保障。宁波发挥计划单列市的体制优势和较大城市的法规立法优势,制定实施了《宁波市信息化条例》、《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宁波市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等一批法规、规章,社区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第四方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体制和发展保障。

记者: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吴胜武: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四大任务:

一是以十大智慧应用体系商业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十大应用体系包括: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贸易、智慧能源、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保障、智慧安居服务和智慧文化服务。

二是以建设六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六大基地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和智慧企业总部基地。

三是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三个重点:一是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二是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三是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其中“三网融合”的工作将在杭州湾新区进行试点,形成经验,再逐步在全市推广。

四是加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建设;二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机制;三是加快培育信息资源市场。

记者: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全新课题,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宁波将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陈炳荣: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渐进式过程。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创新工作载体和体制机制,力争早见成果,早现成效。

首先,在领导体制上,我们成立了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相关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毛光烈市长担任,8位市领导担任副组长,57个市级部门、县市区及有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5个相关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分别为:市智慧城市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市智慧健康保障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市智慧物流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市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和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

其次,我们建立了决策咨询机制、协调监管机制、规划计划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开放合作机制和宣传培训机制等六大推进机制。

就当前来说,重中之重要抓好“5个一批”工作,即:制定一批扶持政策;推进一批先行试点;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制订一批标准规则。宁波市确定在“两大区域、两大系统”先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两大区域”试点是:杭州湾新区开展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试点,宁波国家高新区开展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试点。“两大系统”试点是:物流系统开展智慧物流试点,医疗系统开展智慧健康保障试点。

此外,十大体系、六大基地中其他体系、基础的建设,以及十大体系、六大基地以外的应用体系和产业基地,也将根据基础条件、见效周期、民生关联等情况,实行先试点、后示范、再推广的办法,有序地开展建设。

记者:宁波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在这5年里,宁波要实现哪些阶段性目标?

吴胜武:总体上,我们把宁波的智慧城市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5年,要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体系,形成一批上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使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二阶段,到2020年,将宁波建设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国际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

其中,在第一阶段,也就是“十二五”期间,宁波要在以下8个方面实现阶段性目标:

一是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形成。

二是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出行、就医、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普遍提高。

三是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企业和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依托智慧应用体系,城市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态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和智慧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建设十大有较好应用效果的智慧应用系统,培育形成六大智慧产业基地。

六是建设先进的智慧城市信息网络设施。无线城市和网络融合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1000G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95%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市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率达100%。

七是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建成较为完备的基础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八是智慧城市模式创新和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建成智慧城市的应用商业模式的输出基地,力争有一个至几个领域赢得市场认可,具有引领发展能力。

记者:智慧城市建设事关长远发展、关乎民生改善。它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撑扶持,比如资金、政策。宁波在这一方面有何部署?

陳炳荣:宁波在完善智慧城市建设上有三大支撑体系:人才支撑体系、标准法规支撑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

首先是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宁波将依托高校院所、园区、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联合建立各类智慧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以宁波大学、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等为依托,建设智慧城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软件开发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外包学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依托,建立网络数据中心、商业运营应用等所需的中高级职业技工教育培训基地。

其次是加强标准法规支撑体系建设。宁波将加快信息化技术标准、法规规范、制度规则的创新和应用示范工作,提高智慧城市的技术标准、法规规范、制度规则的创新能力和保障能力,形成完善的标准法规体系。着力引进培育一批相关领域的标准化研究机构,开展技术标准、法规规范、制度规则的研究制订和实施试点示范工作。

第三,要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宁波将创新政府扶持资金的有效动态支持机制,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扶持,重点对智慧技术和产品研发、智慧应用系统试点示范工程、智慧产业基地创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市政府根据需要和实效每年安排扶持资金不少于5亿元。各县(市)、区政府在年度预算中也要安排智慧城市建设扶持资金,确保全市每年不少于10亿元。组建市智慧建设专业投资运营公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智慧城市建设。

记者:智慧城市的战略选择将会给宁波的城市发展和文明建设带来哪些方面的改变?

吴胜武: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从宁波市来说,建设智慧城市,事关全市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的长远发展,我们坚信它将给城市发展带来重大改变。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宁波经济转型升级必将加快步伐。当前,正面临着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低碳、节能、环保和绿色经济发展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新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促进以智慧型装备与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提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宁波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度能得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将很好地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和互动,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为创新提供更加先进的工具和手段,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智慧城市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互为支撑、互为目标,共同为实现我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目标服务。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宁波的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必将进一步提升,为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提供保障。这其中包括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服务型政府的加快建设;为企业发展、投资创业、民生保障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尤其是有助于就医、住房、出行、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四难”的解决和人居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和就业环境等“四优”的创建。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还将推动宁波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将重塑企业的决策体系、经营管理体系、营销体系、物流体系和政府为企业服务的工作体系,引领宁波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经济和服务外包实现新的发展,促进我市的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再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篇5:紧跟时代新步伐 谋求职校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与普通高中不一样的特殊地位,不仅能为高等职业院校输送优秀生源,而且更能为地方经济发展长期提供高素质人才。麻江职校一直致力于为麻江县经济的发展服务,紧跟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努力创新,寻求改变,谋求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麻江职校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校全体师生共同去改变和解决。现将我校未来发展做如下规划:

一、加快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自7月初搬迁到新校区以来,我校积极对校园整体环境进行整改,并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缺乏资金等客观原因,校园内仍有很多急需改造的地方。明年上半年,我校即将对学校操场进行整改,着力解决师生用水短缺问题,竭力改善师生学习、生活、住宿及办公环境,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职业教育文化 1.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直接面临就业,到企业发挥专业才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为让我校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企业发展,学校教育必须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一是邀请当地企业家、创业成功者到学校做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及人才需求等方面的讲座。二是建立企业文化长廊,宣传工匠精神、企业家成长案例等。三是多让专业教师深入相关企业学习,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将企业文化带到课堂教学中来。

2.规范教室、宿舍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成长环境 教室、宿舍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德育处、团委、各专业组及班主任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指导各班进行教室、宿舍的布置,让学生在文明、和谐的文化熏陶下健康成长。

三、建立健全学校管理体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管理体制建设和制度执行是目前国有企业和管家机关单 位的很大弊端,是导致工作效率低、干部职工缺乏工作积极性的根本原因。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不科学,制度执行不严或不执行,都会对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抓好广大教职工存在的工作作风问题,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变:

1.完善教职工绩效和目标考核方案

绩效和目标考核是用来衡量教职工工作成绩的重要指 标和依据,直接影响到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我校目前已有的考核方案不够全面、不够细化、不够科学,以至于 2 出现个别教职工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学校整体利益,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改变激励机制,缩小高考班语数外科任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奖励差距,多方面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加强对行政人员及处室工作人员的奖励,吸引学校优秀的教职工到处室工,尽量避免为补满工作量才想到处室工作的教职工到处室工作。

配套完善各处室工作人员考核奖励制度,为吸引优秀的 人才到各处室工作,各处室必须要有精细的管理方式,明细的工作职责、有效的考核奖励方案。

2.调整班主任考核方案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点,抓好班主任管理对学校整体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考核方案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指挥棒,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方向。目前我校班主任考核方案存在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没能发挥其在班主任管理班级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德育处要重新认识班主任考核方的重要性,重新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工作才能,激发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3.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做到奖惩分明

好的制度是实施管理的保障,但更要有严格的执行,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执行制度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对做得好要及时予以奖励,对做得不好的要严厉批评和惩罚,真正做到奖惩有度。各项考核指标要做到准确及时公布,教务处的教学常规考核必须每月公布一次,办公室每月公布一次教 3 职工出勤情况。校工会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发现不足,提出问题并监督整改。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不仅是知识、思想、真理的传播者,而且是人类灵魂塑造者。一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职责,而且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二是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教师要善于言传身教,要以身作则,用行为感染学生,激起思想共鸣,让学生认同教师言传。三是坚持教育事业和社会相统一。教师必须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干,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服务。四是坚持师德和技能统一。良好师德师风是做好教育的保证,教学技能是做好教学的手段。有德无能,教育不长久;有才无德,教育无意义;有才有德,才是教育的出路。

校党支部要拟出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方案,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进行考核,定期对教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五、做好教师成长规划,提高教师业务技能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 4 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业务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教科室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制定出全校教师的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机遇,指引方向。

2.教科室要做好教师培训计划和安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

3.教务处督促和激励教师参加省、州技能大赛,引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

4.教科室、德育处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多带年轻班主任外出学习,拓宽视野,促进成长。

5.教师要有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比赛。

六、切实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每学期开始前,德育处、团委确立本学期的德育目标,制定出德育活动计划和方案,各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写出本学期的德育目标、计划及方案并交德育处审核。德育处、团委要对各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及宣传栏等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会指导教师要指导宣传部做好播音计划,内容必须要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放 5 歌颂祖国、歌颂党的音乐。经常利用电子屏做好安全、法制、文明、和谐宣传,传播职校好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

3.每学期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德育处和团委每学期举行大型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和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4.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师生情感。除班主任外,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信任、不认同教师。活动没有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手机之所以逐渐成为多数人的精神鸦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闲,没有事做。对于学生来说,一味地收手机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社团活动做得好就能解决好这个问题。社团活动开展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现学生真正的兴趣爱好;二是社团活动以兴趣为主而不是专业化为主;三是要有专门的社团指导教师;四是做好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五是各社团要有大型活动安排,并抓好宣传报道;六是学校要能够提供活动的场所、器材、资金等支持。七是学校大型文艺节目,各社团要能够出相应节目。

七、深化产教融合,抓好校企合作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企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中职生就业男对口,6 这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有着重大关系。中职生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跟随当今社会产业的发展,将社会化生要素产融入到教学中来,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1.教师要有角色定位的转变。我们的学生是要踏入社会,进入企业,他们将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如何更快适应社会,而不是像普通高中一样如何考高分。要做到这点,教师要跳出学校这个相对比较单纯的环境,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2.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本专业发展的动态,深入企业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多与企业沟通。

3.搞好校企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目前,很多校企合作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发挥到校企合作的实质作用。一是学校要求专门校企合作办,专人负责校企合作具体工作,探索校企合作道路;二是校企合作站负责人要放低姿态,转变思维模式,主动寻找好的、适合的企业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增加合作专业;三是提升合作层次,可以通过订单培养、冠名班等形式对口培养专业人才;四是教师与企业探讨,共同开发教材。

4.大力抓好学生实习,确保学生能对口就业。招生难是很多中职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但一些师资队伍强大,学生就率高的学校招生很轻松,因此学生实习就业情况好坏会影响到学校今后的招生人数多少。一是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实习就业办,专人负责学生实习就业;二是制定专门考核方案 7 考核相关负责人;三是采取“走出去”战略,就业办负责人必须转变观念,每学期主动外出寻找学生实习就业单位;四是与好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发挥优秀企业优势;五是做好就业宣传报道,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八、乐观自信,自强不息

当下,社会对职校学习和职校教师存有偏见,认可度低,以至于职校毕业生被社会看不起,职校教师在社会上抬不起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教师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培育职校师生的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乐观自信的教师才能教育处乐观自信的学生。学校领导要更多的关注教师的成长,特别是要帮助年轻教师调整心态,建立自信。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练意志,提升品质,让学生做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篇6:谋求新发展

作为刚来镁业公司实习的新员工,我们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从思想上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们也借此机会好好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最终回归到企业的发展上,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学习,使我的内心发生了很多感慨,更主要是产生了许多共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努力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学过之后颇有感想,把解放思想与我们具体的工作结合起来,感到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正等着我们去做。

一、人才的新认识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企业工作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必须全面贯彻企业方针,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企业员工的利益,一切依靠员工的积极主动性,牢固树立正确人生观,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认识人才标准,统一思想。要重视员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长爱好,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员工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本领,具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工业变革的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化工人才队伍,积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坚持以解放思想为主线,加快推动开放创新,努力打造企业发展理论引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不断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实际,即你一不更新观念,调整思维,当前企业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性的,也有机制方面的,但归结起来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抱守残缺,固步自封,得过且过,进取性、创新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努力转变,力求更好。

团结是一个班子、一支队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前提,是发挥整体功能不可或缺的基础。一支过硬的团队一定要有“团队精神”。经过学习,大家思想更新了,也充分认识到了实际工作中团结的重要性。并且,支部各位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工作中体现出了“团结、高效、求实、创新、拼搏”的企业精神,把讲原则、讲纪律、讲制度、讲企业利益基础上的团结放在了第一位。

职工在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学习氛围,相互加强了沟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

对于职工,支部改变说教为主的工作方式,通过组织他们参加“拓展训练”,提高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改进了内部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工作。而职工在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学习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在换位思考中意识到自己有哪些旧观念是需要抛弃的,哪些新观念是需要树立的,摆正了自己与企业的关系、明确了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关系,树立了新的从业观念。愿意努力去学习新的东西,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创新,力求更好。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找借口的少了,发牢骚的少了,责任感增强了,都力争成为一个勤奋敬业的人,一个对企业有所贡献的人。

四、工作扎实,作风严谨,形式多样,宣教全面

为了使职工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而不是流于形式,支部结合“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对职工进行全方位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宣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职工观念的改变成为自身的一种本能。为了让职工易于接受,支部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工作。因面能针对从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以便让思想工作做到实处,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用事业统一思想,用工作统一行动。

针对职工中可能存在的陈旧的思想观念,如:“混日子”,滥竽充数,不愿、甚至害怕承担责任,更不愿付出,得过且过,缺乏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等等。支部和领导班子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思想的渗透性,随时进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教育。让职工领悟到竞争与团队精神两者不是相互矛盾的,一个部门需要有竞争意识和激励机制,才能不断地发现人才,激励人才为部门、为企业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在实际操作中,思想的转变要从工作出发,工作能力的提高要从思想入手,让大家觉得而思想的转变与经济利益的创立不是油水分离的,而是水乳交融。

同时,支部和领导班子充分利用会议、学习、讨论等时间,向职工阐述“用事业统一思想,用工作统一行动”的企业文化理念。努力让职工理解其内涵,用企业的发展这一事业去统一职工的思想,把总经部和博旅公司的工作统一到创新服务的行动中去。

篇7:抓机遇迎挑战谋求劳教事业新发展

作如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劳教工作适应新发展、实现新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解放思想,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适应发展要求,才能实现劳教场所新的发展,更好地发挥“教育、感化、挽救”的职能作用,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劳教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牢牢把握前进方向。劳教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演进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政治文明、法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司法体制工作机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禁毒法》的出台,给劳教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劳教场所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树立坚定的信心,找准存在的不足,努力创造条件,适应发展需要。

(一)适应发展需要必须客观看待自己,树立优越意识。在实施强制隔离戒毒上,劳教场所有很多优势:一是有多年劳动教养戒毒工作实践;二是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人民警察队伍;三是有一套较丰富、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四是有一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综合性教育机制。特别是在心里矫治方面进行的大胆创新和实践,积累了十分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五是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戒毒场所环境和文化氛围。这些优势的存在为劳教场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适应发展需要必须客观分析自己,树立忧患意识。在看到优势的同时,还要看到适应发展需要存在的不足,结合我所实际,一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到位,尤其是二期工程刚刚起步;二是队伍建设还存在差距,干警能力素质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思想观念还没有跟上步伐,观望心态还比较突出。要想赶上发展的“快车”,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努力缩小差距和不足,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适应发展需要必须积极寻找新出路,树立超前意识。通过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总结发展规律,确立发展定位,一步一步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探索劳教所的新出路。当前重点是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在原劳教戒毒体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开展生理脱毒、心理脱毒、职业技术教育和创业知识培训等工作,逐步形成从强制隔离戒毒体系到社区康复治疗体系一个完整的戒毒链条。

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深刻认识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冲破思想牢笼和体制束缚,增强贯彻落实17大精神的自觉性。党的17大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要求。劳教所要想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满足社会需要,必须深刻认识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练好内功,打牢基础。

(一)练好内功必须解决队伍专业化问题,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新形势下,加强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必须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重在培养、贵在使用,打造领导型、管理型、教育型、生产经营型四支队伍。一是抓好培训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员的聪明才智。通过脱产进修、开办培训班、举行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组织参观考察、鼓励学历教育等形式,对现有专业人才有重点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二是抓好人才的引进环节,不断优化队伍专业结构。通过引进优秀人才,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三是抓好使用环节,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管理机制。根据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选拔使用办法,把能干事想干事的人用上来,调动起来,提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四是抓好四支队伍建设,全力打造能决策、精管理、擅教育、会经营的专业化队伍,以专促精,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练好内功必须解决场所功能化问题,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和管理的科学化。“三种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制度为劳教场所科学执法、公正执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管理教育质量有了根本性转变。实现场所功能化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管理人性化、教育校园化、环境庭院化,建成规范、科学、文明、和谐的教育改造场所。一是根据不同管理模式设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功能区;二是建设设施完备的分类教育功能区;三是发挥心理矫治作用,设立专门的心理矫治功能区;四是为劳教人员就业需要开办职业技术培训功能区;五是根据社会需要开设法治教育示范区。通过建立和完善五大功能区,把劳教所建成更高水平的教育矫治场所。

(三)练好内功必须解决管理制度化问题,实现场所的长治久安。场所安全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措施和严格的监督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场所安全就无法保证。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监管规章

制度,实现依法规范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劳动教养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须狠抓各项安全工作制度落实,把安全排查做实、安全预防做宽、安全工作做细,从根本上消除各类隐患;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切实纠正干警的不良行为,确保各项制度措施的全面落实。

三、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大胆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加快实现劳教工作良性循环发展的步伐。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是破除陈旧观念、实现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建设、和谐建设是场所发展的重要基础。劳教所的良性发展靠的是坚强有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靠的是热衷劳教事业、尽心竭力谋发展的全体干警。

(一)实现良性发展班子要带好头、引好路,提高科学决策和创新能力。加强劳教所党委班子建设,既是实现党对劳教工作绝对领导的保证,也是确保劳教工作正确方向的需要。领导班子既是决策者又是带头人,只有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劳教所才能有新发展。当前加强班子建设首先要通过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技能强化班子成员整体素质;其次是要合心合力干事业,谋求劳教事业新发展;三是要紧紧扭住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不放,提高依法治所、科学决策水平;四是要抓好人才建设这个根本,为劳教场所履行职责、完成教育矫治任务提供组织保证。五是要充分发挥“一班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表率。

篇8:考察苏鲁广东谋求农机化新发展

赴苏调研考察组应邀出席了第六届中国 (江苏) 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开幕式, 并参观了现场各类农机产品的展示;分别与江苏省和常州、苏州、无锡市农机管理部门, 就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工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实地调研考察了常州市溧阳海滨农机专业合作社、财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营情况;参观考察了井关农机 (常州) 有限公司、久保田农业机械 (苏州) 有限公司、洋马农机 (中国) 有限公司三家农机生产企业, 并与企业高层代表进行了深入交谈。

赴鲁调研考察组考察参观了2011年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分别与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和高唐县农机管理部门座谈交流, 重点调研考察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工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和政策措施;实地考察了寿光市精细设施农业、沂南县左泉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参观考察了福田雷沃重工、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时风 (集团) 聊城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并与企业代表座谈交流。

取经江苏农机化发展经验

江苏省的农机制造业较发达, 起步较早, 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农机强省优势地位明显。全省生产农机产品达4000多种, 已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 环太湖和沿江地区已成为新型农机的生产集聚区, 知名农机产品的产销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 江苏生产的高性能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2010年, 江苏全省规模以上农机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 与2005年相比翻了一番, 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农机产品出口近50亿元, 占全国农机出口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早些年落户该省的日本井关农机 (常州) 有限公司、久保田农业机械 (苏州) 有限公司、洋马农机 (中国) 有限公司等几家国内著名的农机生产企业, 发展迅猛, 产品形式系列化,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更为江苏农机强省和农机工业优势地位夯实了基础。

江苏省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大。“十一五”期间, 江苏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机化政策法规, 基本形成了农机化政策扶持体系, 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机政策性保险、农机具购置小额贷款贴息、农机报废更新、农机作业补贴、农机库房建设补贴等试点示范工作。各市县也结合实际, 出台了多项配套扶持政策。通过这些法规政策的实施, 在全省营造了加快农机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十一五”期间, 全省农机化总投入达200亿元, 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超过45亿元, 农民和社会投入155亿元。2010年, 江苏全省用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10亿元, 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达到8亿元, 带动全省农机化总投入55亿元, 是2005年的两倍多。省级财政仅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投入就达到1.2亿元。农机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也快速增长, 省级财政用于农机技术推广、试验鉴定、安全监管、信息化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专项投入超过8700万元。通过对农机化工作的大量投入和扶持, 2010年江苏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000万千瓦,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42%, 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5%。

“十一五”期间, 江苏省将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为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的首要任务, 加快水稻机插秧整体推进步伐,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较高。该省除了在每年四月份固定开展“全省水稻机插秧推进月”活动外,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 以机插秧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 逐步实行村、乡镇、县整体推进。通过点、片示范带动, 政府考核, 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 有效地促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 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6.53万台, 比2005年增加5.4万台, 年均增量超过1万台;机插秧面积达到1380万亩,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达到48%。目前, 江苏全省已有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19个县、325个乡镇、4350个村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其中常州市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地级市。江苏近年的实践证明, 机插水稻比直播水稻单产增加40~70公斤/亩, 并具有节本、增效优势。

“十一五”期间, 江苏省还大力培植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 积极帮助合作社解决机库用地、信贷、技术、维修等方面的困难, 有力地推动了合作社的蓬勃发展。近年来, 江苏各级农机、财政部门采取“以奖代补”形式, 累计用于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资金达到5000万元, 其中2010年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建设资金超过2500万元, 享受扶持的农机专业合作社500多个。常州、无锡等市还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农机化建设项目适当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苏州、南京、盐城等地分别出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库房建设及经营管理用地的指导性文件, 不仅统一解决了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设用地问题, 而且也改善了农机保养的环境条件。苏州市委农办、农业委员会、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意见》, 明确规定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涉及的用地按照农业生产用地手续办理, 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困难的给予减免优惠。2010年, 江苏全省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600多个, 农机合作社总数达1800多个;由农机专业合作社耕、种、收、植保等作业服务面积累计达到3342.5万亩, 服务农户237.1万户, 服务总收入16.4亿元, 纯收入超过6亿元。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也是江苏省近年来农机化发展的重点。江苏各地结合自身优势, 积极试验示范和推广高效植保机械、节水灌溉设备、微孔曝气增氧设备、畜禽粪便处理设备、挤奶设备等一批新技术新机具,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机化新技术发展路子, 全省农机化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农机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10年, 全省高效农业面积2697万亩, 设施农业面积695万亩, 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较高, 农业增加值约为2500亿元, 由2005年的全国第6位上升为第3位。高效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5%。南京、苏州市立足区域优势, 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装备;无锡市联合有关科研院所, 大力开展物理农业装备技术研发, 其中渔塘水下增氧、激光整地、声频促生等装备的试验示范, 取得了较好效果;常州、镇江等市引进茶叶微波杀青、防霜冻系统等生产机械进行试验示范, 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宿迁、泰州等市的花卉苗木、林果机械也颇具特色。

学习山东农机化发展先进做法

多年来, 山东省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农机化政策法规, 依法管理与促进格局基本形成。省委每年的一号文件, 都把发展农机化作为重要内容, 并于2008年将农机化纳入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省人大于2005年对《山东省农机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完善, 于2007年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农机化促进条例》, 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农机化管理和促进两个地方性法规的省份。省政府于2005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 2010年还对《山东省农机事故处理办法》进行了修改补充。围绕贯彻农机化法律法规, 省里先后制定了《山东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省基本构建起了具有山东特色、配套完善的农机化政策法规体系, 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十一五”期间, 山东省大力扶持, 推进农机化发展。全省各级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资金29亿多元 (2010年全省省以上购置补贴资金10亿元) , 推动全省农机总动力年均增加480万千瓦, 农机总值年均增加34亿元, 农机化综合水平年均增长近3.5个百分点, 至2010年底,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16亿千瓦, 农机总值660亿元, 全省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77%。各级对农机化创新示范坚持不懈地进行资金扶持, 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亿元, 有力推动了农机化技术创新、机具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 破解了农机化发展的难题。各级投入1000多万元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机库 (场、棚) 和维修设施等, 大大提升了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和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扶持阳光工程农机培训, 对200多万农民和农机手进行培训, 完成农机职业技能鉴定24万人, 为人才兴机提供了有力支持。实施银机联合, 协调农发行每年安排5亿元左右的农机科技贷款, 支持农机企业研发创新, 增强了农机企业的发展后劲。

“十一五”以来,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山东省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在服务机制上, 着力培育发展以效益为导向、宽领域、全覆盖的农机作业、运输、销售、维修四大服务市场。目前, 农机服务业已经成为山东省农村重要的第三产业, 成为农民和农机手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服务模式上, 努力适应农机作业的新特点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新要求, 积极探索发展以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和规模经营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并日益在农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服务组织上, 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 支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不断壮大农机服务的市场主体。目前全省农机合作社已发展到3450个。农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 有效解决了农机大规模作业与农户小生产之间的矛盾。2010年全省农机经营服务总产值达到420亿元, 增加值280亿元, 农机化在农民纯收入中的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以上。

山东省还大力扶持农机制造企业, 壮大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农机生产企业。福田雷沃重工是由金融投资集团投资建立的特大型农机装备制造企业, 山东时风 (集团) 聊城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集体企业发展而成的由私人控股的特大型农机装备制造企业, 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一家有50年历史的国营企业发展而成的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私人控股的中型农机生产企业。这四家企业代表了四种发展模式, 也体现了国内农机企业先进的生产水平。一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三家大型以上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均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福田雷沃重工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院下设2个专业委员会、3个产品研发中心、4个产学研合作体、10个专业部所;时风集团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时风中央研究院;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 是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 研制开发的达到欧盟II阶段和美国II阶段排放标准汽油机、燃气机及航模、车模、船模汽油机等, 代表了当今小型汽油机的尖端水平;四家企业均承担或协助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四家企业在消化和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 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交流, 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搞好二次开发, 开展自主创新,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二是先进的质量管理水平。各公司积极采用国际上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思想、技术、方法, 实施质量战, 实现了企业内部各种数据、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达到了“业务程序化、办公自动化、管理规范化、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的成功运用, 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例如福田雷沃重工结合差异化服务率先提出“规模化服务”概念, 将经销、供应等全部纳入公司总体服务网络中, 建立了公司、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四维一体的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先进的装备水平。各公司技术装备先进, 先后引进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加工和检测实验设备。重点突出重大设备成套技术、设备成套自动化技术、关键设备的高新技术应用, 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设备, 通过其核心制造技术和应用工艺技术的掌握, 改善和提升企业的整体制造技术, 大幅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工艺装备和检测控制手段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借鉴总结做好新阶段农机化工作

苏鲁两省均是我国的农机大省和农机强省, 两省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做法可圈可点, 特别是农机化发展思路、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方面, 对广东省实施农机议案结案后, 继续巩固议案成果和充分发挥议案后续效应,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新阶段农机化工作, 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目前江苏省水稻机插秧水平高达4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 而广东省机插秧水平才3.51%, 差距颇大。为此, 考察调研组建议广东省借鉴江苏的发展经验, 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 实施“以奖代补”等做法, 在继续加大对30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基础上,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通过抓农机手技术培训、抓购机补贴政策落实、抓农机农艺融合、抓整村推进以及采取相关的激励措施, 确保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切实改变全省水稻机械栽植的落后局面。

随着购机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 广东省各类农机具迅猛增长, 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 客观上更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合作组织, 以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组织化程度。目前江苏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超过1800个, 而广东省只有340多个, 并且在作业面积、服务农户和总收入方面分别仅是江苏的12.2%、8.7%和22.5%。江苏在引导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方面, 特别是省级财政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机库实行专项补贴和通过以农用地指标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用地的经验做法, 很值得广东省学习借鉴。考察调研组认为广东省可以设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专项资金, 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100个省级农机专业示范社;还可以与省国土、发展改革委等省直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争取出台有关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库棚建设用地等问题的政策文件;同时制定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 作为省财政扶持建设的依据。借鉴山东经验, 赴鲁考察组建议尽快落实扶持资金培育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带动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以示范社为点建立农机使用质量的信息反馈网络;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农户合作, 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 促进农机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 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

江苏现有设施农业面积约695万亩, 广东省目前设施农业面积仅7万亩。粤鲁苏虽同属农业大省, 但广东省农业发展方式仍未根本转变, 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畜禽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化程度与江苏山东相比, 尚有较大差距。因此, 广东省可从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现代农业生产条件入手, 充分挖掘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潜能, 切实提升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夯实基础。建议从2011年开始, 在全省启动设施农业工程, 根据全省各地区的气候、资源、产业基础条件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 结合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 建立农机科研单位、农业装备生产企业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 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农机大户为载体, 大力推广以设施农业和广东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为重点的现代农业装备, 尤其重点发展温室大棚、微灌喷灌、控温控湿、防虫杀虫以及畜牧水产养殖等设施设备。同时, 统筹推进全省甘蔗、柑桔、荔枝、龙眼、番薯、马铃薯、蔬菜、花卉等特色优势作物的机械化作业和技术装备水平。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 建立起一批在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点。

目前, 广东省的农机生产企业尚未形成气候, 因此下阶段应大力促进全省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农机装备制造生产企业, 打造农机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鼓励农机装备制造生产企业积极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机, 重点突破花生收获、薯类种植和收获机械, 以及节水灌溉设备等瓶颈, 优先发展大马力甘蔗种植和收获机、高效植保机械、高效节能机泵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小型抗旱排涝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等。协调组织省农机鉴定站、有关农机科研单位和农机装备制造生产企业, 结合全省在设施农业和畜牧水产养殖机械的发展优势, 研究起草制订新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江苏实践证明, 举办大型农机专业展览会, 对农机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广州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 举办各类展会具有优势, 加之近些年举办过多次小型农机专业展会, 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考察调研组建议参照江苏省的做法, 举办“华南国际农机展览会”, 每两年举办一次, 并力争形成品牌, 使之成为促进广东省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上一篇:制作果冻蜡简易操作说明下一篇:公司环境保护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