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新发展论文

2022-04-15

【摘要】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加强党内民主的改革,促进民主进程。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梦想迈进。文章研究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对政治民主理论成果进行了剖析,挖掘出新时期党内民主理论发展的新方向、新内容,以期为日后党的民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主新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主新发展论文 篇1:

新时代协商民主的新发展与新要求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序开展,已经渗透到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强大生机和活力。进入新时代后,协商民主的战略任务就是继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围绕充分发挥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人民政协需要聚焦党政中心履行职能,深入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委员队伍建设。这是新时代对做好政协工作的新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协商民主;新要求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协商民主建设取得的成绩。同时,还把“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对“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做出专门部署。十九大报告关于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和部署,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商民主的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遵循。

一、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的新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任务时,根据十八大提出的“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提出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并把这一任务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做出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协商民主有序开展,已经渗透到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一)协商民主体系基本建立。过去,我国协商民主主要通过专门协商机构来展开。现在,开展协商民主的渠道十分广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拓宽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类智库等协商渠道,深入开展政治协商、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协商,建立健全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多种协商方式。”后来中办《意见》将协商民主概括为3种类型7条渠道,即继续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

(二)协商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党中央着力加强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协商民主的政策性文件。2015年1月,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同年6月和10月、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201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这些政策性文件,有力推动了我国协商民主建设的进程,成为指导我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遵循。

(三)协商内容得到丰富发展。以往,我国协商民主主要是政治协商,协商讨论的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实际,党中央把协商内容拓展为“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两个方面。

(四)参与协商的主体逐步扩大。新中国成立时,参与协商的主要是“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改革开放后逐步扩大至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党的十八大后,協商民主的主体扩大到了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中广泛商量;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

(五)协商活动日益活跃。以政协协商为例,十二届全国政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建立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工作机制,增强了政协协商的权威性、可操作性。坚持协商议题和协商形式相匹配,增加协商密度,协商议政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创设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每年召开20次左右,围绕切口较小的议题,以党外委员为主,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已成为全国政协履职的一个重要品牌。

二、协商民主的性质定位

开展协商民主,必须准确把握协商民主的性质定位。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深深嵌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

(一)协商民主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创新。协商民主植根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优秀政治文化传统。协商民主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

(二)协商民主体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与西方那种选举民主有了缺陷和毛病需要协商民主来修修补补不同,我国的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党的领导的实现方式有很多。十九大报告提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这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的提升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民主和协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通过发扬民主、广泛协商,可以使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更加普遍地认同党的主张,更加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跟党走。”几十年来,共产党正是通过发扬民主、广泛协商的方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识,让他们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而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的过程,就是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只有这样,党治国理政才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三、新时代协商民主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申和明确了新时代推进协商民主的战略任务及其实现路径。

新时代协商民主的战略任务就是要继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所谓广泛,是从协商民主的横向覆盖领域来说的,协商民主绝不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民主形式,而是广泛存在于我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所谓多层,是从协商民主的纵向布局层级来说的,协商民主既有国家层级的协商民主,也有地方层级特别是基层的协商民主;所谓制度化,是指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现上述战略任务,首先要“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其中,政党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直接协商,需要继续加强,探索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加强保障机制建设,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人大协商是各级人大在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在重大决策之前根据需要进行的协商,需要积极开展。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立法工作中的协商,另一方面要发挥好人大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政府协商是围绕有效推进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而进行的协商,需要扎实推进,探索制定并公布协商事项目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政协协商是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来完成,需要进一步完善,明确协商内容,加强与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人民团体协商是为了有效反映群众意愿和利益诉求,需要认真做好,建立完善人民团体参与各渠道协商的工作机制,健全人民团体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基层协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面广量大,需要稳步推进,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推进街道、乡镇、行政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商。社会组织协商是个新生事物,需要探索开展、积累经验,更好为社会服务。其次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经过十八大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建立,接下来我们要继续不断完善,并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围绕充分发挥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这是新时代对做好政协工作的新要求。

(一)聚焦党政中心履行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政协要坚持议大事、抓大事,自觉立足大局,紧紧围绕大局,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做到政治协商聚焦大事、参政议政关注实事、民主监督紧盯难事,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人民政协就要将自身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去谋划、推进,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献计出力作为工作主线,切实做到党政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协商民主就开展到哪里,民主监督就深人到哪里,智慧和力量就凝聚到哪里,更好彰显政协工作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独特价值。

(二)深入推进政协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作为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决策机构,是协商载体而不是协商主体。政协必须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坚持体谅包容、求同存异,坚持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真诚而不敷衍、尖锐而不极端的讨论和批评,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政协开展民主监督不是靠强制约束力,而是靠政治影响力。要准确把握政协民主监督性质定位,坚持从协商式监督的要求和原则出发,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委、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通过调研察看发现问题、提出批评、督促改进。要集成运用民主监督形式,坚持形式与内容相一致,同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相结合,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監督。

(四)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过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新要求,引导政协委员勇于担当责任、提高能力素质、保持良好形象,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好界别群众的代表、本职工作的模范、政协履职的主体。

作者:金建明

民主新发展论文 篇2:

当前党内民主理论新发展

【摘要】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加强党内民主的改革,促进民主进程。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梦想迈进。文章研究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对政治民主理论成果进行了剖析,挖掘出新时期党内民主理论发展的新方向、新内容,以期为日后党的民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 党内民主理论 新发展

民主作为一个历史久远的话题,在社会主义中国更应予以充分重视。人民民主的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民主建设,中国的一党执政性质决定了共产党的特殊地位,它必须先党内充分实现民主,而后才能促成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从党内民主的长期建设历史来看,只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党内民主实践相结合,……我们就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①新时期民主理论应具备新的含义,同时它也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于民主理论新的发展方向研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并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建党以来的民主理论进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都有其坎坷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由原来的革命党到成为执政党,地位上的巨大转变使得全国局面也随之而变。中国共产党也开始更加积极地思考自身的何去何从,并逐步认识到民主理论对于特殊形势下的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作会议就强调,党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制度和原则,中共八大又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理论体系。但,八大后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理论遭受到了重创,会议中许多正确的意见和路线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改革开放前,受封建制度传统和小农经济的负面影响,加之党员自身民主观念缺乏,致使中共在科学民主的道路上艰难前进,民主理论的完善举步维艰。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反思历史,重新增强党员民主权利意识,并以健全的法制形式保障下来。历史的车轮发展到第三代领导人的时候,民主理论的建立、践行已经更加具体深化,新世纪以来,以民主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了空前的规模,民主建设正大踏步地向更好更全面方向发展。

实践探索中的不足及原因。20世纪50、60年代,中共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还不足,官僚主义作风相当严重,阶级斗争矛盾激烈,权力的过分集中使党内民主发展严重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列宁曾预见“社会主义必须实现‘充分的民主’,否则社会主义就会胜而转败,就会最终被消灭。”②中共曾经倡导的所谓的“大民主”实际上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非理性、非制度化的。改革开放前,中国依然深受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是饱经革命斗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作为一个历史上专制色彩浓厚而缺少民主的国家来讲,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就意识形态来说,封建专制传统的残余在上层建筑、政治思想領域并没有完全清除。

民主在摸索践行中的发展。在中共90多年的历程中,其实从未间断过对民主的发展和追求。回首几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内民主理论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对其进行深入总结,会为党内民主的科学发展提供巨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毛泽东就多次强调,民主对整个中国具有非凡意义,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充分调动全党以及全体华夏儿女的积极性。众所周知,要想发挥出这种积极性就必须首先实现共产党内生活的科学民主化。毛泽东还曾将党内民主和党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只有我们努力做到党内民主并以此带动人民民主,让民主制在中国得以全面展开和实现,才会有真正达到无产阶级集中制的可能性。社会主义形态下经济的建立需要实现高度的集中化,而这种高度集中只有通过高度的民主才能得以实现。党内民主重要价值创造性的提出和目标的确定,抓住了党的建设本质,奠定了党内民主思想的良好基础。

步入崭新的21世纪,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党内民主被突出其战略地位。中共领导集体在坚持前人正确观点基础上,更加明确了认知民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科学的命题,毫无疑问,党对民主的地位又有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党内民主价值在充分表现的同时,包括无产阶级建设的经验积累及详细阐述,也表明了新时期创新精神成为共产党建设的推动力量。党内民主是关乎国家未来方向和命运的大事,面对新情况,共产党注重制度上的创新,明确了具体的发展思路,要求不断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从机制上保证和促进民主发展。十六大报告中,指导思想要求我们首先保证党员的民主利益,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要坚持不断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要不断完善委员会制度,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化;还要健全党内外的监督制度,使各种监督体系有机结合,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在发展中是互动共进的,在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它们从来也没有截然分开过,二者在互相推动中共同发展。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表明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放弃创新改革的精神,全力发展党内民主。刘少奇曾指出“要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就必须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③身为拥有八千万党员的大党,民主建设最后会通过执政能力来体现,执政能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通过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体现出来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党员主体”概念被提了出来,党员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是此时期党的民主理论取得的新成就。党内民主意识增强的关键在于尊重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只有营造出党内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进一步推动民主发展。

民主理论的研究现状和背景。当前提出和形成的民主建设理论与实践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及创新性,受到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相关内容的学术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其中很多还提出了科学的民主政治理论,非常值得业界人员的学习借鉴。虽然现有的研究已经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但是总的来看,学术界的这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研究大多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度。与党内建设的历史贡献和重视程度相比,这些研究成果明显显得不足。

新时期党内民主理论的发展方向探索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所处的环境与之前的历史状态相比完全不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得人们对党内民主发展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注重于新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实践。一个民族或社会要想不断发展进步,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要素便是思想理论的前进。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党内民主理论的发展,以便更深层次地在实践中指导党的行动,是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挑战。

注重党员的民主素质。共产党的党内民主理论是紧跟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进行拓展、丰富及完善的。在党内民主理论的发展中,党员身为党的主体,一定是推进共产党民主历程的主要载体。共产党的党内民主理论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党员的整体民主素质呈现出一片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这仍与其党内民主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很大差距,总的来说,党员们的民主素质还较低。所以,为了更好地健全执政党内关于民主的理论体系,为了培养党内民主理论发展的主体力量,首要任务就是将党员民主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将会是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进行民主前景展望的主攻方向。

其一要使党员民主权利得到良好保障。一方面,经过学习后的党员民主素质必然会得以明显提高,积极性被调到起来;另一方面,如果想让他们真正地成为推动党内民主理论发展的主体,就应该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以保障和实现。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民主生活中的主体作用”,④又强调了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党员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的保障是由党的任务、性质和宗旨确定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第一,要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得以尊重。激发党员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其主体意识教育,进行多层次的民主意识和素养培养,使党员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党内各项事务中去,让共产党员真正成为促进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主体力量。

第二,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规章制度。各地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修改没有真正保卫民主权利的条文规定,加紧制定新的规章条例。

第三,增大党务的公开范围,创造出积极讨论民主的优良气氛。除却涉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机密,最大限度地将党务公开,充分实现党员的知情权。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提高其灵活性,鼓励各级党组织主动提出意见,保持消息畅通,实现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第四,健全和创新党内选举、监督制度。为使真正代表群众利益的候选人被选到党的队伍中来,应不断完善后选人提名方式,逐渐实行公开推荐的方法。此外还应加大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案件的惩罚力度。

其二要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党员民主素质。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学习,它是高素质党员必备的理论基础,真正领会这一精神实质才能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消除各种影响党内民主发展的思想。其次,需按照民主原则不断加强和巩固党员的民主意识,甚至能够使其主动监督领导干部的言行,敢于同一切腐败现象做斗争。再者,要引导众多党员积极参与党内的民主实践活动,踊跃参与民主生活,学会用民主的方式处理问题。

梳理党内权力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的精神指示,党的权力机关是党代会,执行机关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各级委员会,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的形式。新时期以来,对党代会年会制和常任制实行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在中共十六大以后积极地扩大展开试验点。将党内的权力关系理顺,首先要实现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行。共产党以前的执政历史中没能保持党代会的年会制制度,虽然曾经提出过但后来中断了。如今,党代会常任制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试点试验,其实施范围也到了应被适当进行扩大的阶段。这样的制度要求纪律检查委员和党委会每年都向党代会汇报工作,接受批评,这样纪委的监督力度才能更加有效。其次,进行职权代理方面的改革。代行职权问题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代行者的权威被弱化,现阶段应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界限,消除代行职权的现象。最后,要实行开会办法的改革。党委会及党代会会议的组织安排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负责,会议的材料和议题必须提前送到委员手中,会议的表决要建立在对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应当公正公开,结果现场宣布,整个过程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公开性。

创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路径。“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党内民主探索实践的一条基本经验。”⑤近年来,党内民主理论创新的突出特点就在于,通过实践经验的概括形成新的理论,并用此来指导党内民主实践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使民主的进步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积极思索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多种结合方式,使其能适应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在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前进过程中,就有干部由党员直选的成功案例,事实也证明,直选的干部更关心人民群众利益,更关注民生。中共十七大关于党章的修改,就拓宽了我们选人用人的视野。在基层党组织选举中普遍实现了群众、党员及上级推荐相结合的方法,这就使得领导班子候选人的提名方式民主化,加强了领导班子的建设,也有利于为基层领导选举的民主化探索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中共十七大也曾明确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实行票决制的要求,各地区为贯彻中央精神,在十七大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行票决制的具体条例规定。各种创新实践本身证明,离开党的正确理论推动和指导,离开广泛参与的民主思想基础,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势必不会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成果。同样,理论若是离开了科学的实践内容,也只会是纸上谈兵,社会文明毫无进展。随着党内民主的不断完善和实现,“家长制”、“一言堂”的做派现象必将逐渐和全部的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的创新精神和党内民主制度的施行。

思索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联。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内民主的正确实施无疑会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反过来我们应当思索,人民民主如果能够得到良好的实现,对党内民主是否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我们应当完善党的纯洁性,改进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引导和保障人民依法有序地行使权力。以党的民主理论建设带动人民民主发展,并最终实现互动和推进作用。我们应该正视二者的关系并大力推进民主进程的统一。坚持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坚定依法治国,以此来提供坚强、有力、可靠和良好的思想作风及制度保障。

结语

历经90多年的实践历程,党内民主理论的重要性在党的领导集体的意识形态中,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党内民主作为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不断调动党员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又是增强党内活力的必然要求,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今后既要努力坚持党的一系列科学民主理论,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态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要分析目前民主现状,探寻其不足的形成原因,不断总结各阶段民主发展的历史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一些新时期党内民主发展的对策和研究方法,从而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和完善。

(作者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ZYKY-15-22)

【注释】

①王习贤:“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年第6期,第73~75页。

②熊光清:“列寧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第9~13页。

③石劲松,张保和:“论刘少奇的党内民主理论”,《学术论坛》,2011年第34期,第9~12页。

④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15日。

⑤崔凤山:“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27期,第15~19页。

责编/张蕾

作者:姚春林

民主新发展论文 篇3:

民主政治的新发展要求在人大制度的改革完善中有所作为

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断言: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改革开放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在某些方面积累的弊端,已经对经济体制改革造成制约,有的甚至是破坏。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其后的一系列举措,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中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

“十二五”期间,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阶段,也就是学界定义的“后经济改革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既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更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漫漫征程上,需要探索和破解的难题很多,当前最根本、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就是要坚持好、运用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自身的完善,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也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抓手;既是衡量政治体制改革是否真改、改的成效如何的试金石,也是政治体制改革从哪入手、怎样深入的突破口。政治体制改革越深入,人大的职能就凸现得越重要,对自身制度改革的需求就越迫切。在全球民主化成为主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亟待深化的过程中,人大要敢于作为,有所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人大制度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强化人大主体功能,在理论创新上有大的突破,在制度完善上有大的发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有大的作为,确保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确保人民的合理诉求得到主张,使人大真正成为人民行使权力、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平台。

人大制度改革必须突出法治观念,致力于推进法治化进程。提高法治化水平是人大履行自身职能,推进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人大法治化的程度高,就会对国家行政机关乃至整个社会法治观念的树立、法治精神的培育、法律法规的普及、法治行为的规范起到示范效应和推动效应。这就要求人大在法治化进程中要先行一步,带头强化法治观念,带头精通法律法规,带头推进依法行政,带头规范执法行为,让法治意识深深扎根、法治行为成为常态。

人大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讲求实效。人大制度改革既要务虚,更要务实。在理论上谋求突破的同时,关键要在具体实践中去推动。那种空喊口号、光说不练,“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的行为只会误国误民,丧失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要结合现阶段国情实际,结合民主化进程现状,结合群众的诉求期待,盯住立法难点、监督重点、民生热点,做好实实在在的工作,抓好实实在在的事情,打好实实在在的基础,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制度改革才会积极稳妥地推进。

人大制度改革必须相信依靠群众,注意调动积极因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制度改革的原动力。人大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大的改革更要靠人民来推动。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汲取营养,集中智慧,是做好人大制度改革的重要法宝。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是人大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只有这样,制度改革才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民主政治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作者:马新明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传媒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