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厂安全隐患

2024-05-21

汽车修理厂安全隐患(共9篇)

篇1:汽车修理厂安全隐患

汽修厂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我厂安全管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力度。根据县运管所传达的《关于进一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厂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落实责任,全面查找各种安全隐患,切实消除影响我厂安全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加强我厂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现就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

我厂成了以厂长黄润林为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班组安全稳定排查工作的职责及任务,多角度排查我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我厂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组织开展集中检查,各项检查共查出大小问题15个,其中监督现场整改问题5个。通过检查与考核的有机结合,促进全厂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狠抓汽车维修质量关,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维修企业,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不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托修方的人身财产安全,进而影响整个修理行业的整体形象。

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各项制度。收集了《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四川省机动车维修管理办法》等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我厂将这些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我厂的相关制度相结合组成了我厂质量保证体系文书。

2、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一是认真执行质量保证体系各项规章制度;二是严格实施采购登记制度,清楚掌握配件来源去向,以便质量问题溯源;三是规范旧件处理,换下来的配件总成及时提醒托修方处理,如在修理环卫处的车辆时,我们是送回旧件之后领取派修单据的方式在进行处理。四是严格执行车辆二级维修出厂合格证制度,每次二维车辆出厂,均由试车员试车、检验人员检验签字后填写合格证方能出厂。

3、诚信为主、公开透明。一是将原厂件、副厂件、修复件明确标价,绝不欺骗隐瞒托修方;二是严格按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规定的汽车整车修理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20000公里或者100日;二级维修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5000公里或者30日;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2000公里或者10日的规定办理。在此基础之上,我厂放宽了质量保证期限,这既是对维修质量的承诺,更是对维修技术的保证。三是公示服务机构、流程、服务人员照片和作业投诉渠道。四是增强维修透明度,车辆在检修检测时,按照车主要求认真查找车辆存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对车主没有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对目前可以使用,但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件,在车辆出厂时告知车主注意,并适时电话提醒车主。五是合理收费,严格按照公示的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收费。通过以上措施,一年来,我厂没有出现只收费不修理或者虚列维修作业项目的行为,不存在损害维修行业信誉的行为,也没有重大服务质量事件发生。

三、消防安全。

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通道是否安全、畅通,设施是否齐全等情况,对各班组专用的灭火器等进行逐一排查,及时更换失效的灭火器。

篇2:汽车修理厂安全隐患

建立班组检查、车间检查、管理部门综合检查、有关负责人组织定期、不定期重点检查和群众性检查制度,以岗位自查自纠制度为基础,实施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因物质技术条件限制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当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治档案,每次检查的内容、结果、整改情况应当记入档案,并由检查人员、复查人员签字。

安全生产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并上墙;

2.安全设施、设备齐全并处于安全运行状况;

3.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持证上岗。

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遵守各工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从业人员正确佩带、使用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6.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

7.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

8.辖区内是否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篇3:汽车驾驶安全隐患预防与对策

关键词:汽车驾驶,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们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21世纪, 我国汽车拥有量呈直线上升, 汽车已经从生产建设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人们生活的常备工具之一。汽车数量的增加, 在提高人们工作、生活效率的同时, 也给公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 各地汽车交通事故多发, 造成了大规模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身伤害, 给个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针对这个问题, 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下大力气着手进行汽车交通事故治理有关工作, 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同时, 大量汽车交通事故研究显示, 汽车驾驶安全隐患是导致汽车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水平, 保障乘车人员人身财产安全, 就必须做好汽车驾驶安全隐患防范与处置工作。笔者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 对当前汽车驾驶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关对策试作讨论分析, 希望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制定管理方案和驾车人员消除驾车隐患, 提高行驶安全水平有所帮助。

一、汽车驾驶常见安全隐患

(一) 汽车启动前没有详细观察周边及车辆情况。

生活中, 总有部分驾车人员直接上车启动车辆出发, 没有对车辆周边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这往往是许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虽然停车时周边情况正常, 但在车主离开车辆到返回车上这段时间里, 车辆周边包括自身情况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就会对车辆启动出发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甚至是威胁到车辆行驶安全。常见的车辆启动前忽视的安全检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没有检查汽车轮胎情况。轮胎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车体验和行驶安全。有些司机同志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结果在车辆上路后轮胎出现问题, 不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危及自身和乘车人的安全。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司机上车前检查了前后轮胎的情况, 但忽视了备胎的情况, 结果遇到需要换胎时发现备胎状况不好不能使用, 给正常行驶造成妨碍。因此, 驾车人在上车前, 包括中途休息时应仔细检查车辆轮胎, 包括备胎的情况, 发现轮胎情况不正常, 比如漏气, 要立即修补。如果是在行车过程中发现轮胎情况不正常, 应缓慢靠边停车, 不能急刹车, 以免导致车辆横转失去控制。

(二) 车辆行驶速度不均。

该情况常见于经验不多的新手司机。由于驾车经验不多, 开车时容易紧张, 车速忽快忽慢。而在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时转向器不稳, 车辆容易偏向。而车速过低时又容易给后面加速行驶的车辆造成视觉错觉, 引发追尾事故。

(三) 驾车过程中接听电话。

驾驶汽车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作业。有些司机在开车时一边开车一边接打电话, 看似无事, 但实际上在接听电话时注意力有所分散, 特别是电话内容对驾车人影响较大时会进一步降低司机开车的注意力, 甚至会引发剧烈情绪波动, 一旦此时路况发生巨大变化, 司机无法及时妥善处理就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因此, 开车途中需要接打电话时, 应将车辆暂时停靠在适当位置, 电话接打完毕后再继续开车。有的人听到电话铃声会精神紧张, 那么在开车前应将电话设置到静音状态。

(四) 不检查雨刮器存水量。

许多新手司机对雨刮器重视程度不够, 尤其对雨刮器存水量不关注。雨刮器中存水量不足, 会让雨刮器无法发挥清洁挡风玻璃的应有作用。在天气状况不好的情况下挡风玻璃容易被泥水覆盖, 遮挡视线, 危及行车安全。所以要经常检查雨刮器存水量, 保障雨刮器正常工作。

(五) 车距控制不当。

车辆行驶过程中, 前方车辆为大型车辆, 比如货车时, 司机的视线往往会被遮挡, 致使视界变窄, 尤其是夜晚, 受前方车辆车灯的光线的影响, 司机视野中会产生大块的盲区, 使得司机无法及时掌握前方情况, 从而给车辆的行驶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二、汽车驾驶安全防范措施

(一)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良好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有利于改善车辆行驶条件, 为驾车人员提供充足、有效、正确的信息, 以帮助驾车人员更好地掌握周边情况和路况信息, 进而采取更加正确的驾车操作行为。另外, 道路基础设施状况良好, 有利于减少因为路面质量问题引发的行车事故。而且良好的行车体验有利于降低驾车人员疲劳程度, 从而帮助司机更好地驾驶车辆。

(二) 加强对驾驶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驾照考取程序, 认真执行相关规定, 对于考核不通过的坚决不予发放驾照。要科学制定考核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交通状况变化剧烈, 驾驶人员考核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以适应当前道路交通形势需要。

(三) 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质量水平, 大力开展驾车交通安全宣传

交通管理部门一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 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 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质量水平。要通过立法的方法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法律保障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格依法惩处。二是要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 要让每个驾车人员和乘车人员充分认识到规范驾驶、安全驾驶的重要意义, 使之明白交通安全和个人切身利益的紧密联系, 激发驾车人员遵守交通规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交通安全和每个乘车人员密切相关。驾车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规范驾车、正确驾车和科学驾车的重要意义, 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坚持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为他人负责的原则, 安全驾驶, 谨慎操作。要摒除和驾车安全相违背的不良习惯, 开车前仔细检查车辆自身和周边情况, 驾车时保持注意力集中, 不接打电话, 不做与驾车无关的事。交通管理部门要从改善基础设施着手, 从完善制度着手, 从提高管理水平着手, 建立、健全车辆行驶安全保障体系,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更好地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4:夏天汽车内的安全隐患

2013年的暑假,炎热高温降临西安。众多拥有汽车的家庭很快就领略到烈日下车内的高温。各大新闻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着“汽车自燃”“汽车爆炸”等事故。这些事故与汽车内的高温有多大关系呢?夏天车内的温度到底有多高?高温下,车内又有哪些安全隐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开始了探究。

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目的是测量夏天车内的温度,了解夏天车内温度之高。我们针对车内的环境设计实验,探究车内高温的威力,以及车内不同位置温度的差异。针对车内一系列易燃易爆物品,我们模拟车内环境进行实验,探索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高温车厢之后会发生的现象,并探究打开车窗是否可以有效降温。

研究过程

实验一:探究夏季露天停车场车内温度变化规律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测量夏季露天停放的汽车内外的温度,揭示车内温度变化规律。

2013年7月7日,在高新一中初中校区露天停车场,选择车内前窗、前座和后窗3个点,车外车身、地面2个点,每隔1小时使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5点温度,并记录,数据见图1。

数据表明,2013年7月7日13点30分前车窗下仪表台上的温度达到车内温度最高点:92.6℃,而此时地面温度为63.3℃,温差29.3℃。从11:30到14:30,车内前窗下平均温度86.5℃,地面平均温度58.1℃,温差28.4℃。

实验二:探究夏天汽车内高温对车内物体的影响

通过“汽车蒸鸡蛋”实验,探究夏天车内高温对车内人或物的影响情况。选择车内前窗、前座和后窗3个点,车外车身、地面2个点,在这5点各放置1枚鸡蛋,将其中1枚打开放在纸碗中,其余4枚保持完整。将打开的鸡蛋编号为1,其余鸡蛋依次编号为2、3、4、5。将1号、2号放在仪表台上,3号放在前排座,4号放在后排窗下,5号放在车外。3小时后,所有鸡蛋均打开观察变化。观察发现,1号半熟半凝固;2号全熟全凝固;3号未熟略有凝固;4号半熟多半凝固;5号无变化未凝固,见图2。

实验三:探究夏天汽车内一次性打火机带来的火灾和安全隐患

我们用鱼缸模拟了车内环境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高温下的车内是否会引起一次性打火机的爆炸,并通过对照实验验证“开车窗”这一方法会不会有效降温。实验结果表明,夏天在车内,高温的确会引起一次性打火机的爆炸,而开车窗这种方法的确会有效降低车内的温度。

实验四:探究夏天汽车内汽车香水的火灾隐患

很多人喜欢在车内放置车载香水,但车载香水是否安全?我们通过燃烧香水来探究它。

将车载香水倒入铁制容器,用打火机点燃一根纸棒,并用纸棒引燃香水,为探究香水是否真正燃烧,将另一根纸棒放于香水上,观察纸棒是否会被引燃。实验结果表明,香水可以被点燃。

实验五:探究夏天汽车内罐装汽水的安全隐患

夏天酷暑难耐,一些人习惯在车内放一些清爽可口的罐装汽水,但罐装汽水真的适合放在车内吗?实验将揭开谜底。

2013年7月7日中午,我们将2罐相同的汽水放于黑色KT板上,并将一个罩在玻璃罩内另一个放在玻璃罩外,然后测量并记录汽水、地面及底面的温度,观察汽水的变化。2小时后,将易拉罐扔出,使其受到碰撞,观察是否引发爆裂。

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罩内的易拉罐会由于高温产生变形。玻璃罩内的易拉罐在高温下放置2小时后,如果受到不经意的碰撞,就会爆裂;放在玻璃罩外的易拉罐刻意在操场上扔出,易拉罐也发生爆裂。品尝后发现,经高温暴晒后的汽水一点也不好喝,没有了汽水清凉可口的滋味。

实验结果表明,罐装汽水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后,罐体会产生变形,并会在碰撞后爆裂,因此罐装饮料不适合长时间放置在车内。

实验结论与建议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夏天车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中午13:30分,车内温度最高的位置是前窗下仪表台上,可达92.6℃。经过暴晒的汽车,车内外平均温差为18.4℃。

夏天车内持续的高温可以将位于前窗和后窗下的鸡蛋“蒸熟”,高温会威胁到车内的人或物的安全;放置在高温车内的一次性打火机会发生爆炸,容易诱发火灾;汽车香水易燃,夏季不宜放在汽车前车窗下方;高温下罐装碳酸饮料罐体膨胀爆裂,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车窗开启小缝隙,可以有效降低车内温度。

建议一:夏天不要将老人、孩子、宠物独自留在封闭的车内,以免意外发生。

建议二:夏天不要在车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一次性打火机、汽车香水等。

建议三:夏天不要在车内放置罐装碳酸饮料,以防罐体爆裂。尽量不要放置塑料包装的饮料,防止高温引起塑料内的有害物质进入饮料中,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研究展望

本次探究,我们发现了夏天车内的安全隐患,但对如何给车内降温并没有深入探究,今后我们将通过实验寻找更多可以有效降低夏季车内高温的方法。

该项目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中学组环境科学一等奖。

专家评语

篇5:汽车修理厂安全注意事项

汽车修理厂安全注意事项

汽车维修与检修专业是技能大赛中很重要的一项,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同学们在毕业以后就会面临着不同的岗位,而汽车维修与检修专业的同学们很可能会到汽车维修厂里去实习或者工作。由于以上原因,技能大赛设备网为您针对性的整理了汽车修理厂的安全注意事项。

目前,汽车修理长都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内设置修理车间,喷漆车间和蓄电池充电室等,有的车间甚至毗邻居民房(老城区现象严重

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电器线路敷设不规范。如喷漆等车间安装不防爆的开关,熔断器,插座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电气线路未加耐酸的套管保护,蓄电池充电室没有按照甲类场所设置电气设备和敷设电气线路,通过交通运管部门安全治理整顿发现绝大部分修理厂经营业主都没有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敷设电器线路和配置不防爆设置,甚至有的修理厂配电盘设置在存放汽油、香胶水仓库内,库房内连接压缩机、电焊机的电线都是临时拉接,几乎80%的厂家配电盘没有设置电器保护装置,设置普通电闸刀,图方便省事都没盖上闸刀盖。

大赛指南:有部分修理车车间内设置有职工宿舍和厨房,是典型“三合一”场所。这些修理厂耐火等级低、无防火间距、电气线路陈旧老化和乱拉、乱接现象突出。没有配置灭火器材或已配置但已失效,从业人员未经消防知识培训。

个别业主的文化层次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于一些基本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基本常识知之甚少,不知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不知道最基本建筑、电气防火常识。

针对以上问题,修理厂的主要防火对策有以下,认真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各类车间设置宜设置应不低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严格按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厂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进行防火设计、施工到竣工消防验收,保留必要的防火间距,根据需要设置门、防火墙、窗通风孔、机械排风系统和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等,严格消防审核、消防验收,把好源头关。

敷设室内电线,特别是甲、乙类物品运输车修理车间以及修理厂内的喷漆间、电瓶间、乙炔间等室内的电气设备均应按国家标准《爆炸和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厂强行迁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行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以上是技能大赛设备网为您整理的关于汽车修理厂的安全注意事项,希望对您以后的工作能有帮助,技能大赛设备网为您提供最全面的技能大赛知识,大赛想获奖就上技能大赛,技能大赛设备网欢迎您的到来!

本文转自:“技能大赛设备网” http://

篇6:汽车修理厂安全生产自查整改报告

深圳运通汽车修理厂

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报告根据交通部文件要求,我厂结合文件精神和具体情况,就“万家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会诊行动,”对安全生产工作做了全面的自查自纠,现报告如下:

1、我厂接到文件通知后,立即举行了全厂职工安全大会,要求每个职工都应该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并制定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2、针对汛期、高温、多雨、多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特点,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隐患排查,特别是对易受高温,强降雨、大风、雷电等天气影响而可能发生事故的设备设施,场所部位进行了重点排查,并及时消除了事故隐患。

3、对厂里的安全设备,设施制度,措施档案资料作了全面清查,对有遗漏的予以完善,对有老化及年久失修的给予更换,做到不留隐患,确保安全事故的零发生率。

4、定期对厂区中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对消防设施是否齐备完好,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燃油、润滑油存放是否安全,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进行了检测检查,同时还对水、电路进行了排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5、加强车辆安全管理,严禁无证驾驶,酒后驾车或带病操作,确保车辆安全。

6、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每周会议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所有从业人员经培训达到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做到“三个知道”:知道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危害因素,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故;知道自己的安全职责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制度;知道发现异常情况如何处置,发生事故后知道如何应急逃生和救援。

7、凡进厂车辆必须先检验再维修,做到不漏检、漏修并具 派工单,派工单上要求维修工人签字。做到责任明确,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二级维护的作业规范要求进行维护。做到不漏、不缺维修项目,必须使用正厂合格配件,一律不用假件、次件,确保车辆的维修质量安全;

8、严格执行车辆维修合格证制度,每次车辆出厂,均由试 车员试车,检验人员签字后填写合格证书方能出厂。

9、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现场进行动态监管,落实现场安全 监控制度,指定专业人员负责现场跟踪监控。

10、组建了应急小组,根据本单位实际完善了“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

篇7:汽车修理厂安全隐患

1.目的

为加强xxx汽车修理厂用火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汽车修理厂各部门及作业人员,同时也适用于进入xxx汽车修 理厂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

3.编制依据和术语 3.1 编制依据

(1)《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1999)(2)《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令 2005(3)《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JT/T816-2011)3.2 术语 本制度不涉及相关术语。

4.详细规定

4.1 从事危险品生产的人员必备要求

(1)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 人员上岗操作。(2)必须熟知产品性质、设备性能和防火防爆知识,能熟练、正确地使用消 防与安全设施,当发现事故苗头时,具有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的能力。

(3)操作中能做到严、细、稳、准,对危险品应轻拿轻放。当发生异声异状 时能立即停机,同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然后报告班组长,事后做出完整的记

(4)能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现场交接班制度、工艺纪律,能严格执行工艺指令和安全操作法,不自由操作和未经试验批准轻易改变工艺规程。工艺记录、交 接班记录填写准确、及时、真实反映客观情况,不弄虚作假。(5)关键岗位(起爆具生产熔药、混药,导爆索生产覆塑,雷管生产装压药、卡口等工序),必须配备思想、技术、身体和责任心较强的人员并不得随意调动。

4.2 安全用火管理

(1)在xxx汽车修理厂下属单位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以下作业或使用 其中设施均应纳入安全用火管理范围。

1)各种焊接、切割作业;

2)使用喷灯、火炉、液化气炉、电炉;

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沙子、捶击(产生火花)物件和产生火花的 作业;

4)临时用电、使用不防爆的电动工具和不防爆的电器等;

5)机动(电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和油罐区;

6)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2)用火管理实行用火作业许可证制度,凡在安全用火管理范围内的用火作 业必须持有有效的“用火作业票”实行统一格式。

4.3 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 作业三类。(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 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用火作业要求5.1 用火作业的基本原则

(1)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用火,应首先切 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入孔,通风换气,并 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分析合格后,如超过一小时才用火,必须再次进行用火 分析;或在管线、容器中充满水后方可用火。

(2)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动可不动的用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 设备、管线都要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用火,严格控制一级用火。

(3)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检查,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发“用火作业许

(4)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一处用火点,实行一点(一个用火点)、一证(用火作业许可证)、一人(用火监护人),不得用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进行 多点用火。

(5)特级、一级“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 小时,二级“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 天,三级“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7天。固定 用火点每半年由安全监督部门组织消防等单位检查认定一次。

(6)装置进行大、中修时,要将易燃、可燃和有毒物料全部送至装置外的罐 区,并加盲板与装置隔绝。

(7)进设备内部用火,必须同时遵守《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处作业用火,必须同时遵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8)用火作业过程中,如果作业条件发生异常变化,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用 火作业许可证同时废止。

(9)进入生产区域的机动车辆必须车况良好,带有车辆防火措施。

(10)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域作业,必须由车辆所在单位提出车辆进入区域作 业申请书;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行车路线,对车辆状况和驾驶员持证情况进 行检查审定后进入。(11)非防爆电瓶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翻斗车等不准进入正在生产运行 的易燃易爆生产区域。

5.2 用火作业人员的资格与权限

(1)用火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焊接工种作业证;

(2)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三不用火”的原则;

(3)用火作业人员对不符合“三不用火”原则的用火要求,有权拒绝用火。(4)用火监护人的资格和职责

1)用火监护人资格。用火监护人必须有岗位操作合格证;必须了解用火区域 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 正确处理;必须有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用火监护人培训。用火监护人应参加由安全管理部门培训组织的用火监护 人培训。

3)用火监护人的职责。用火监护人在接到用火作业许可证后,应在安全技术 人员和单位领导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检查用火现场的情况;用火 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监火时要佩戴明显标志;用火过程中不得 离开现场。

4)用火监护人的权限。当发现用火部位与工业用火申请报告不相符合,或者 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用火;当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 停止用火;对用火不执行“三不用火”又不听劝阻时,有权收回用火作业许可证,并 报告有关领导。

5.3 用火作业许可(用火作业许可证)

(1)用火作业许可证是用火作业的凭证和依据,不得随意涂改,不得代签,要妥善报管。(2)用火作业许可证保存期限为

(3)生产装置、要害部位及罐区维修的临时用电,电管部门可根据批准合格的用火作业许可证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的办理要符合《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用火作业审批(1)特殊危险用火作业的审批。特殊危险用火作业由施工单位主管安全生产 的领导负责组织施工用火作业,由施工用火单位填写“用火作业票”,经施工单位主 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审查后上报。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企业主管安全生产领导、董事长批准,或由其授权的负责人审批、签发“用火作业票”。(2)一级用火作业的审批。一级用火作业前,由施工用火单位组织有关人员 进行现场调查、协商。制定用火措施,填写“用火作业票”,由施工单位、生产单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企业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或由其授权的负责人审批、签发“用火作业票”。

(3)二级用火作业的审批。二级用火作业前,由施工单位填写“用火作业票”,制定用火措施;用火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审查后,单位主管领导审批、签发“用 火作业票”。

(4)外来施工单位在用火管理范围内施工用火作业,应由工程项目的甲方负 责部门提出申请,由所管辖区域的单位领导会同工程项目甲方负责人及施工单位 负责人落实防火措施,填写用火作业许可证,派出监护人员并按等级审批权限报 请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用火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用火作业实行“三不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工业用火申请报告不用火、用火监 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安全监督部门和消防部门的各级 领导、专职安全和消防管理人员有权随时检查用火作业情况。在发现违反用火管 理制度的用火作业或危险用火作业时,有权收回“工业用火申请报告”,停止用火,并根据违章情节,对违章者进行严肃处理。附则本制度从印发之日起执行,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法规执行。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目的与范围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事故,保证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xxx汽车修理厂各部门,同时也适用于进入xxx汽车修理厂 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

(2)凡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炉、罐、槽车以及管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统称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引用标准(1)《化学品生产单位有限空间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2)《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3)《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令 2005 有限空间作业要求

(1)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进入有空间 作业许可证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审批。未办理作业许可证,严禁进入有限空间作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注明作业时间,不得在无监护人或作业时间以外作业。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负责人向设备所属单位的提出申请。

2)技术人员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安排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 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安排作业监护人,并与监护人一起对安 全措施逐条检查和落实;负责向作业人员交底。在有限空间内气体检测分析合格 后,将分析报告填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上,同时签字。

3)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在对上述各点全面复查无误后,方可批准作业。

4)进入危险性较大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将安全措施报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安全管理部门派人到现场监督检查。

(4)作业许可证应一天一开,当日有效。全面停车大修期间,作业许可证有 效期不超过 天,间断作业要重新分析。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与该设备、设施相关的试车、试 压、试验等工作及活动。

(6)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不得代签,要妥善保管,保存期为 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1)企业指定专人对监护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 事作业的安全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意外时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2)对所进入有限空间要切实做好工艺处理,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管线、阀门 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该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合格。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 安装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3)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在开关上挂“有 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专人监护;或采取摘除保险等措施。(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 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作业许可证,所涉及的其它 作业要按有关规定办理许可证。(5)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 和抢救疏散。(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所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在金属设备内 机特别潮湿场所作业,其安全行灯电压不超过 12V 且绝缘良好。(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工具、材料要进行登记,作业前后应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9)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10)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先拟定紧急状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进 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每次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11)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 可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不允许通氧气)。(12)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长管式面具空气呼吸器等,但佩戴长管面 具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 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13)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 入有限空间,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14)以上措施如在作业期间发生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达到 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职责要求

6.1 作业监护人的资格与职责(1)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的能力,懂急救知识。(2)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未完全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3)作业监护人应清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数,并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 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6.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1)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方可作业。10(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位号)、时间与作业许可证不符不得 作业。(3)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监护不得作业。(4)劳动保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得作业。(5)对违反本制度强令作业或安全措施没落实时,有权拒绝作业。(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控制进入作业人员数量和连续作业时间。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1 目的为减少高处作业过程中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确保职工生命安全,特制 定本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汽车修理厂各部门,同时也适用于进入xxx汽车修理厂作业的 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术语(1)本制度所指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2)高处作业分为四级:高处作业高度在 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 米以上至15 米,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 15 上至30 米,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 30 米以上,称为特级高处作 高处作业要求(1)进行二级、三级、特级高处作业时,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高处作 业许可证由作业负责人负责填写,现场主管安全领导或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未办理作业许可证,严禁进行二级、三级、特级高 处作业。(2)高处作业许可证最长有效期 天,一个施工点一张作业许可证。保存期为一年。(3)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 和带钉易滑的鞋进行高处作业。(5)安全带必须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 12 角的部位。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安全带应高挂(系)低用,不得 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严禁用绳子捆在腰部代替安全带。(6)在邻近地区设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烟囱及设备 的场合,严禁进行高处作业。如在允许浓度范围内,也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六级风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 露天高处作业。

篇8:汽车修理厂安全隐患

近期,个别地区出现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自燃事故。据有关机构初步调查,事故车辆在产品设计、日常使用中存在安全缺陷和隐患。为吸取教训,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决定,在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局。各有关城市政府部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保障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在产品设计、制造生产、运行使用、回收报废等环节,牢牢把握安全关,确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

二、工作要求

(一)各示范城市政府新能源汽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加强组织领导,会同相关部门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对本城市自2009年以来推广应用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运行状况,包括回收报废车辆的处理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重点要加强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情况检查,确保核查到每一辆车及配套的电池系统。对于发现问题的车辆,需立即督促汽车生产企业尽快采取改进措施,消除隐患。

2.对充电基础设施包括充换电站、充电桩等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设施、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否健全,重点关注预防过充与火灾处置等有关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3.对公共领域推广应用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功能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4.对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停放及电池箱的存放场地及配套管理措施进行调查,对应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改进措施。

5.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运行安全和产品质量宣传报道,营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运营单位重视安全、质量、服务的社会氛围。

(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要牢固树立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确保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

1.要按照示范城市政府部门要求,会同动力电池企业做好已推广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对已销售的、准备销售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做进一步的安全设计审查,重点加强客车产品及其电池管理系统审查,发现潜在隐患的应及时整改。

3.对已发生过火灾等安全事故的产品进行分析,查找事故原因与产品缺陷,对同类产品采取改进措施,如需要召回的应积极主动实施召回。

三、排查治理情况上报

请各有关地方政府、汽车生产企业于9月底前完成上述排查治理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如实汇报包括安全隐患排查的组织情况、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问题处理情况等内容,于10月20日前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

请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切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如实汇报排查治理情况,如发现在排查治理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瞒报、虚报行为的,将视情采取通报批评、暂停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资格等处罚措施。

四、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8205613/68205629

邮箱:qiche@miit.gov.cn

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100804)

篇9:汽车加油站易出现的防雷安全隐患

关键词加油站;防雷性能;安全

中图分类号P42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61-01

随着中国经济与工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国内汽车加油站的数量不断增多,尤其县、乡、镇地区,由于地处较偏,经济相对落后,个体和私营性质的加油站发展较迅速。但这些加油站在规模(一般仅有两、三台加油机)及技术装备、自动化程度、服务上与国内外先进的加油站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汽车加油站经营并存储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属II类爆炸性混合物危险场所,如果忽视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2008年底,莱州市进行了一次汽车加油站危险场所电气装置防雷安全性能的专项检查。检查的对象主要为乡、镇地区的个体加油站;检查项目涉及供配电、静电及接地保护、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照明、加油机等等。从检查的情况来分析,加油站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加油站防雷安全性能。

1加油站防雷安全性能的安全隐患

从近年来对加油站危险场所防雷安全性能检查中发现,加油站对危险区域的划分处理存在误区:在危险区域内本应该配置防雷电气设备的却无配置,有的还是使用普通型家用电气设备;而在非危险区域反而配置了防雷电气设备。另一方面,对原本具有防雷性能的装置,由于安装问题或者日常保养维护不善,使该机实际上失去了防雷性能。

1.1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1)加油站的供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C-S、TN-S系统。在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PE线与N线必须分开,N线作为零线,用来获取220 V控制、照明电压和通过由于三相负荷不平衡产生的零序电流。PE线与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相连并重复接地,这在防雷场所是很必要的,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都有好处。然而检查发现相当数量的加油站仅仅是采用TN-C系统,即PE线与N线合为PEN线,这样当三相负荷不均衡时,将产生零点漂移。由于PEN线与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相连,设备外壳对地将带有一定的电压,易对地放电产生火花,成为点火源。并且有些站配电房内布线零乱、线路陈旧、严重老化,线路绝缘低,增加了加油站的安全隐患。

2)供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TN供电系统。当漏电时会使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壳带电,此时,可利用相线与地短路产生一定的短路电流,使相线上自动切断装置迅速切断线路。所以标准要求在TN系统中必须装设单相接地时能迅速动作的接地自动装置,然而这对防雷安全来说并不一定会带来有效的保障。所幸的是加油站一般通风良好,爆炸的三要素不大容易同时产生,但如果过载、短路电流的整定值不合理,漏电故障将不能及时切除,就会为安全带来不利。这样就要求加油站应有供电系统图、过载及短路保护的整定计算书,以及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值整定合理等。从目前检查情况来看,加油站都不具备这个要求。

1.2防雷防静电的安全隐患

检查中发现加油站设备维护不到位,没有坚持对设备的周期保养,特别是输油管道、加油区、油罐区等敏感部位的防雷、防静电及接地装置不全或损坏后未及时整改,存在以下大量的问题:

1)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等连接处未用金属跨接,接触电阻远大于要求。

2)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置的防静电接地钳随意采用一般铁夹子,有的还严重生锈,静电引线与接地极的连接不紧固,导致接地电阻远大于100Ω,不能真正起到防静电的作用。

3)架空管线的PEN线在入户处未做重复接地。

4)油罐防雷接地干线没有在爆炸危险区域的不同方向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甚至有利用输油金属管道当成保护接地线用。

5)输油导管两端与加油枪、加油机视油器的连接不可靠,导静电性能不好,导静电电阻不符合GB 10543—89中4.6.1表5的规定。

1.3加油機方面的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防雷电气产品在危险场所的使用能否确保防雷安全,不仅有赖于合理地设计与制造防雷产品,而且有赖于对防雷产品的正确选型、安装和维护。目前安装的加油机一般都取得了整机防雷合格证,但往往由于在安装时,安装人员不具备防雷基本常识,或者贪图方便,没有严格按照防雷技术规范的要求去安装或者日常维护的不善,导致了原本合格的防雷产品变为非防雷产品。例如这次检查中发现:

1)加油机在机箱内(属1区)原装2台油泵电动机,因其中一台损坏被拆除,或由于经税控功能改造后,有些防雷电气设备已不再继续使用,但掐断的电缆或导线仍放在加油机内部,并随意用黑胶布包扎,甚至直接裸露。

2)由于电源电缆的护套外径比隔爆接线盒的引入装置内孔大,安装人员贪图方便,不采取浇注环氧树脂电缆头、橡胶密封等过渡办法或更换合适的接线盒,就直接将电缆芯线引入,这样汽油蒸气就会顺着芯线之间的间隙进入隔爆接线盒腔内,由于隔爆接线盒通风不良,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就会加大,一旦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只需0.2~0.3 mJ的点火能量,就会产生爆炸。

3)不装电缆或导管的引入装置的通孔未采用相应防雷型式的封堵件封堵等等问题。特别是相对老式的加油机,其隔爆型设备有些隔爆面锈蚀较重,密封圈老化,紧固部件松动,甚至有发现防雷接线盒盖子的紧固螺栓全无,致使该加油机完全不具备防雷功能。

从对加油站管理人员培训情况来看,许多加油站管理人员,尤其是个体私营业主的安全意识淡薄,对火源的控制不严,对加油站防雷知识知之甚少,对防雷电气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更是一无所知,使得上述加油站防雷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2加强加油站防雷安全的建议

居安思危,必须加强加油站防雷安全管理,抓住加油站火灾爆炸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切实消除加油站产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隐患。

1)增强加油站经营管理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加强加油站的安全教育。对所有员工进行防雷安全知识的培训,定期考核,使其了解油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火灾产生的基本条件,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持证上岗,作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2)在卸油、量油、加油、清罐等事故多发环节作业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加强通风,控制油气散发、集散和与火源接触,切实消除加油站产生火灾爆炸事故的触发条件。

3)加强对加油机安装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安装、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检查维护防雷电气线路,防止老化、绝缘破损等缺陷和防止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等不规范行为;定期检查排除油罐、管道因腐蚀、安装制造缺陷带来的弊病,切实消除设备本身带来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王素英主编.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

[2]GB50058-92 炸药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S].

上一篇:纪录片《国家记忆》观后感下一篇:融入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