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

2024-04-10

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

题目: 关于建国以来中国武器发展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届 别

2013级

学 号

201351010218

姓 名

_ 姜悦

关于建国以来中国武器发展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不断地在进行着富国强民的道路。随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军事实力的发展。中国已有一个弱国变成一个强国大国。通过调查希望人们加深对中国军事的理解。从而增强自己的名族自信和自豪感。

社会实践时间:

2013年3月2日

社会实践地点:

培黎广场附近

社会实践对象:

当代大学生

社会实践内容:

经过解放后6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作为国家实力标志之一的军事力量,在和平时期武器装备发展水平是体现其实力的重要方面。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军队装备的巨大进步同样令世界瞩目。回顾1949年以后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它成为中国国家实力增长的一个缩影。

第一阶段、1949年----1953年中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解放军的军队武器装备主要靠在战场缴获,这些武器品类繁多,各种枪炮有110多种,82种口径,产自20多个国家,这些武器大都陈旧落后,为摆脱弹药装备困境,中国开始了部分的仿制。1950年10月,我国仿制苏联7.62mm冲锋枪获得成功,并迅速装备部队。

1955年初,中国先后从苏联进口了各种枪支80余支(挺),火炮1.1万余门,坦克装甲车3000多辆,飞机5000多架,我国用这些进口的和部分自产的武器装备了106个陆军师,28个航空兵师,9支舰艇支队,第一次使我军实现全军武器的标准化,系列化。

第二阶段、1953年末----1953年末

1953年8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底,我国先后建成和扩建了79个兵工厂,建立起配套国防工业基础,使仿制任务取得很大的成功。

从1954年开始,我国先后仿制成功了歼—5歼击机;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59式坦克和以5字开头的各式火炮;各种小型舰艇和潜艇,1059导弹等等,在常规武器装备水平第一次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57年11月,中国自行研制的安—2飞机取得成功并投入使用。

第三阶段、1963年初----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武器装备走向了完全自研的道路,对56式自动步枪刺刀及枪托进行改进;56式冲锋枪刺刀和机匣进行改进;对57式重机枪,54式,56式高射机枪等在结构上做一定的改进,使其性能有所改善和得到提升。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中国从法国引进了“海豚”直升机,现在成功国产化为直9系列直升机,从美国购进“黑鹰”直升机,从法国引进“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加速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步伐,歼—8系列战斗机的研制成功在战略武器方面也有发展,1981年,中国洲际导弹开始在战略导弹部队服役,1982年第一艘夏级弹道导弹潜艇服役,使我国国防稳步发展。

第五阶段、1989年以来

我国轻武器走向一个新的高度:96式.98式.99式主战坦克的装备使我国在主战坦克上走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军舰上,继“旅沪”级后“旅洋级”驱逐舰开始装备人民海军,“江卫”级护卫舰的装备使我国护卫舰水平达到西方80年代标准,“江凯”级护卫舰的装备使我国赶上了世界发展水平,十五年跨越两代,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舰“辽宁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胡锦涛向海军接舰部队授予军旗,举行了交接入列仪式,将辽宁舰正式交付予解放军海军,标志着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正式服役,使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常规威慑力和核威慑能力大增,真正成为一个战略性军种。在空军上,歼—10在2006年正式列装部队,歼--10的出现,是我国技术人员18年艰辛的结晶,歼-11为第四代战斗机,由沈阳飞机公司建立生产线,俄罗斯供应主要零件与系统后建立生产与组装能力,更向世界证明我国也能设计世界一流都战斗机。战略武器方面,093级.094级战略核潜艇,宋级常规潜艇,射程达18000公里的巨浪3新型潜射弹道导弹。“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展现了中国豪情万丈的航天梦,开启了新的时代意义,加快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总结

通过50年的发展,我国兵器工业初步形成了包括航母,坦克,军用车辆,发动机,火炮枪械,火箭战术导弹,炮弹,枪弹,手榴弹,地雷,爆破器材,火药,炸药,防化器材,水中兵器,航空炸弹光学电子仪器,雷达,火控系统c3系统等产品专业配套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科研体系,奏响了新的一轮发展时期。

篇2: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

摘要:

依兰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自改革开放后,依兰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列举几项具体事例来说明。

关键词:

党的正确领导、一面旗帜,走一条道路、发挥优势、用足外力、打造精品、全民创业、追赶富县、立标发展

一·依兰县简介:

依兰县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西部。县域南北为最长距 90公里,东西最宽距 75公里。境内有依兰农场,松花江农场和香兰劳改农场,占地 188.85平方公里。全县总耕地面积 2960402.9亩,林地面积 2676395.3亩,牧地 236008.1亩,水域 182,136亩,其他用地 1071782亩。县行政区辖 18个乡镇 13个社区,其中有 2个城镇,即依兰镇、达连河镇,依兰县人民政府设置在依兰镇;另有 5个农村镇,即道台桥镇、三道岗镇、江湾镇、宏克力镇、德裕镇; 11个乡,即演武基乡、团山子乡、土城子乡、涌泉乡、护林乡、长岗乡、平原乡、红星乡、愚公乡、珠山乡和迎兰朝鲜民族乡。共 364个行政村。全县土地总面积 4 6,157.91 公顷,利用现状是4、4、一、一、即耕地和森林各占四份,半利用土地和其他用地各占一份。各类土地利用可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占地和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以及水利用土地。土地利用率 93.5%,土地垦殖率 42.8%。全县土壤有 8个土类,23个亚类,26个土属,48个土种;主要土壤有暗棕壤、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河淤土和泥炭土。现有耕地中黑土、草甸土占 70%。林地面积 178,426.3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 38.66%。水域面积 19,813.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29%。依兰县境内已发现矿产 31种,产地 104处。有大型矿床 4处,中型矿床 3处,小型矿床 61处,其余为矿点。

矿产总类有褐煤、油母叶岩、铁、砂金、石英、石棉、大理石、蛇纹岩等 7种。珍贵山产品有猴头、木耳、蘑菇、蜂蜜、灵芝等。珍贵药材有人参、鹿茸、虎骨、熊胆、麝 香、獾油、鹿胎、鹿鞭、珍珠等。

依兰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源远流长。

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有史料记载初为肃慎人在此繁衍生息。自唐代设治,唐建铁利府,辽为越里吉(五国头

城),金设胡里改路,元设胡里改、斡朵里万户府,明设胡里改卫,清设三姓城,雍正十年设三姓副督统衙门,管辖北至外兴安岭,东至库页岛的 160万平方公里疆域,清末设依兰府,民国二年改为依兰县。1945年解放后,先辖于合江省,后隶属于松江省。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立黑龙江省,依兰县隶属黑龙江省。1991年 4月 1日,划归哈尔滨市管辖。其中巴兰河漂流和四块石抗联遗址两个旅游项目闻名省内外,是省级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二、依兰县系列改革和显著成效:

1.经济建设方面:建国六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经过“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预计2005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8亿元,年均增长1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722元(约折953.3美元),年均增长11.98%;财政总收入达到2.0018亿元,年均增长2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达30%。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1.7:17.9:40.4调整到2005年的31.2:26.8:42。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9.3亿元,年均增长3.7%,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亿斤。工业增加值达到6.6亿元,年均增长24%,能源、煤化、机械、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第三产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12.8%,旅游业发展迅速。到2005年建成区主干道硬化率达到100%,巷道硬化率达到75%;楼房总面积达到107.9万平方米,住宅小区达到87个,住宅楼房面积达到62.8万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到27.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7%,人均绿化面积达到8.26平方米;主街区亮化率达到100%,巷路亮化率达到30%;建成区保洁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各类项目964项,到位资金24.7亿,利用外资达到589.6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59.6万美元。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62元,年均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6元,年均增长16.1%。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4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

2.政治建设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和“六个必须”,给合县情实际,突出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推进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保持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抓住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机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新兴能源工业,重点发展风电、水电再生能源工业和煤炭二次能源工业,构建以新兴能源工业为主导的强县工业体系。

(3)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社会环境。

(4)以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本,统筹城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提高服务业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3.科教文化方面建设:教育“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城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新建校舍2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30所、面积2.7万平方米。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设立了120急救中心,改造了乡镇卫生院。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8‰,生育符合政策率达92.1%。环境保护得到加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总结经验,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极度落后的小乡镇,经历了战争岁月的洗礼,历史的痕迹留在了这里。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兰人民记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拜托了

旧社会的历史格局,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而前进着。特别是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党为中心,依兰人民三十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终于有了今天的经济建设格局,在“十一五期间”更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坚持“三个代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路线指导经济建设,努力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因此,依兰县能有现在的发展成就是与坚持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坚持一面旗帜、走一条道路分不开的。为什么这面旗帜这么重要?为什么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起这么大作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由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构成的这面旗帜是中国现时代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旗帜。说它是中国现时代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因为我党正是在这面旗帜下,实施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发展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说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因为它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各种关系,既防止了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的现象,又防止了解放思想中的无原则性、完全照搬西方某些国家做法的另一种“迷信”现象,从而做到了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样一种结果,就使持“左”的和右的各种思潮的人们中的大多数,逐渐认识了自己的片面性,逐渐归于统一,从而使这面旗帜取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的赞同。在我国当前,已经再没有别的什么道路、什么理论、什么旗帜能够起到这样一种作用了,我们必须十分珍爱这面把我们全党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举国力量凝聚起来的旗帜。

说它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旗帜,是因为它决定方向,决定道路,决定大局,决定结果。试看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我们正是在这面旗帜下,探索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探索和解决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在我们这样的国情下,必须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又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以及为了在这样的发展中起领导作用,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又怎样去建设这个党的问题,最后使我们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坚持并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仅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十七大”,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自己的鲜明主题,不仅昭示了党和人民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和意志是不可动摇的,在理论也上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决断。

篇3: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 文化大革命之前教育的发展

(一) 农村教育的发展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教育权力成为宪法规定的人民的政治权利, 我国开始进入教育公平阶段。农民受教育的权利也得到保护, 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得以发展, 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农村教育新体系。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使工农教育的开展具有更健全的法律依据。1952年9月, 国民党时期留下的公立学校、教会学校逐步由政府接办, 改为公立学校。至1956年, 多数农村私塾均改为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与此同时, 1949年至1953年, 农村冬学以及相继而来的全民识字运动, 对农村文盲的扫除意义重大, 而在思想上, 建国后的农村教育对封建时期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教育进行改造进而逐步进入正轨。

195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农村教育的发展较为坎坷, 在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中, 农业中学发展较快, 确立了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农村扫盲活动十分活跃, 但当时“左倾”思想的主流地位使农村教育出现不切实际、浮夸和形式主义泛滥的现象。 (1)

(二) 师范教育的发展

建国之初, 师范教育极其落后, 教育部从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角度出发, 对师范教育体系进行整改。“一五计划”时期, 把我国建设成工业化强国的目标使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增强, 因此, 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迅速扩大, 初级师范院校规模缩减,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高层次化。

大跃进时期,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下, 各级各类学校数目的大规模增长, 也因此带动了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 但这种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模式必然存在诸多弊端, 如教育力量分散、出现挂名学校等现象。20世纪60年代, 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整使师范教育逐渐符合社会需求和社会现实, 适应社会发展。 (2)

(三) 高等教育的发展

1950年7月政务院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 明确规定高校的办学宗旨和核心内容, 并以苏联为模板制定课程体系, 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设人才。1957年,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提出为高校学术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土壤。而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国内的教育大革命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 (3)

二、文革期间教育的发展

十年“文革”使我国教育的各项工作被摧残和停滞。1968年开始的“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中小学改革试验严重阻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激进的政治活动也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也致使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质量下降, 1965年, 小学教师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约50%, 而1977年降到28%。 (4) 高等教育也在遭受教育大革命的阻滞后再一次受到文革的巨大冲击, 高考制度被取消十年, 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都遭到重创。

三、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

(一) 农村教育的发展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各项工作开始出现转机, 农村教育改革问题被逐渐提上日程。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使农村教育改革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国家对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从社会需求出发, 有计划地设置高中和职业学校;改革管理体制, 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由地方负责基础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通过使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逐步在农村开展起来, 各地方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 先进行六年制教育的普及, 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 (5)

(二) 师范教育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育对教师质量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部分发达城市将中小学教师资格提升到本科及以上学历。1996年9月9日, 全国师范会议召开, 会议提出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非师范毕业生也开始有了从教的机会, 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被打破, 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规模开始缩小, 更提出要尊重教师, 进一步研究教师的工资制度。

(三) 高等教育的发展

1977年, 高考制度恢复,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十年浩劫后终于开始重新走上健康发展道路。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了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 自此, 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稳定阶段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趋于大众化。

(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的基础教育主要以农村教育为载体, 在师范教育的辅助下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进入21世纪,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科教兴国”成为重要的教育发展战略。1996年6月, 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召开, 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些都为基础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2001年6月,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开始试行, 紧接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试验) 》也于2003年推出并于2004年试行。课程改革建立了合理的课程结构,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发展, 同时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并根据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制定课程内容。课程改革适应社会需求, 极大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量建设性人才。

四、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一) 加强教育投资,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对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在知识经济的国际环境里, 教育的发展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 必须加强对教育的投资,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最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性人才。

(二) 调整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重视规模的扩张但忽视对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的宏观统筹, 使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进而产生教育不公平问题与教育不平衡问题。教育不公平和教育不平衡问题目前是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和农村教育的不平衡、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间教育的不平衡, 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都使教育难以协调健康发展。

因此, 坚持科学发展观, 调整教育结构, 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制定明确清晰的教育法规和相关政策, 使不同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继续加强对素质教育的推广,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社会提供全能型人才。

(三) 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产业化发展

社会在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 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调整、变革教育目的、方针、政策。在教育改革过程中, 还必须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 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身教育体系。

从整个社会系统角度讲, 教育应不断实现产业化从而适应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但这不意味着教育会丧失其自主性, 教育的产业化使教育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更为紧密, 教育可以为其他产业培养人才, 其他产业可以为教育提供投资, 彼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建军.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历程的回顾[J].江西教育科研, 1990 (06) .

[2]胡艳.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学报, 2005, 10 (01) , 5.

[3]李素敏, 王子悦.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与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2, 2.

[4]周贝隆.关于建国以来教育发展的反思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 2000 (02) .

篇4: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

建国以来;私营经济;启示

收稿日期:2010-02-24

作者简介:林晓丹(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50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今天的发展私营经济,从表面看是相互矛盾的,但在更为深层的意义上,其历史发展和理论逻辑在总体趋势上依然是统一的,后者是对前者辩证地否定和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是永恒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私营经济的再生,只是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并没有改变历史规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辩证地否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可以保留适量的私营经济,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因此,在利用私营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问题上,我们应打消顾虑,使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日益加深。1992年以前,私营经济总量小,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全局的影响甚微;国民经济发展的波动对私营经济也没有实质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从宏观上看,私营经济已经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运行质量的高低、经济秩序的好坏,也影响和制约着私营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看,私营经济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作用突出。一是在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方面,私营经济是重要渠道之一;二是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方面,私营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特别是集体企业改制和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方面,私营企业是主要的参与者。

通过对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实现一定的跨越,但社会生产力水平不能;我们要充分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充分利用私营经济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历史已经证明,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将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平等竞争、共同发展,这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二、加强管理与引导是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途径

建国初期我党利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在具体改造过程中,我们在理论上混淆了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把所有制实现形式当作决定所有制性质的重要因素。当时的“四马分肥”虽然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某种程度上纳入国家计划,却使私营企业失去了真正企业的意义,企业成了一个失去主体性的加工车间,致使企业离开市场引导,这种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正是我们今天解决国有企业缺乏活力,解决政府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加强监督与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使私营经济重获新生。

无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私营经济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为私营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加强管理,“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表明我们现有的管理力度不够;二是要求我们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质量。目前,积极支持、鼓励、引导发展私营经济,是建立在对私营经济的利弊有清醒认识并进行科学监管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一定要遏制它的消极作用,诸如生产上的盲目性,经营上的投机性,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等,以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向前发展。为此,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鼓励和扶持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发展私营经济纳入政府行为,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有重点、有计划地引导私营企业资金的正确流向,引导他们开发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形成龙头企业。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做好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建设滞后,党组织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建立,会树立企业的正气,党员的表率作用能增强企业团队精神,加强党组织建设也是私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正确看待“剥削”问题是实现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思想保障

私营经济中的剥削问题,一直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剥削是一个历史范畴,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认识剥削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进步的作用。1949年刘少奇在天津讲话中曾提出“剥削有功”,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是难以避免的。[1](P.39)雇佣关系愈发展,工人就业越多,生产产品越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雇佣劳动是历史的进步。朱德也说:“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着资本家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以内的剥削”。[1](P.39)如果我们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角度考虑,就应该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一定程度剥削的必然性。邓小平指出: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经济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系,并不是鼓励和发展私营经济的剥削行为,而是为了通过发展私营经济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尽管目前在私营企业中存在剥削现象,但它在现实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们暂时允许剥削存在,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并最终消灭一切剥削现象。所以,对发展私营经济的判断标准,不能单纯看其是否存在剥削,而应把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的客观标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问题应该采取辨证的态度,国家应该支持现阶段私营经济中符合国家政策的适度剥削,同时,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行为要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第一,在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和立法中,国家应对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加以规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私营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行为,政府和国家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进行监督和引导。第二,对私营经济的剥削程度应加以限制,适度剥削应是在现阶段人们能够容忍和认可的、不会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的剥削程度。第三,国家对私营经济剥削收入应加强税收调节,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悬殊。私营企业主和雇工收入拉大,这是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的;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在私营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国家收入政策的调节,建立对低收入阶层的补偿机制和高收入阶层的调控机制,[2](P.124)以保障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与剥削相联系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我们应该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引导、监督、使之健康发展。

四、正确对待私营企业主阶层,营造私营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从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在政策上,经历了从“允许存在”、“鼓励发展”到“共同发展”的政策演变;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定位,经历了从“剥削者”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私营经济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经济的恢复,而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创新。它与以前的私營经济存在许多不同:从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看,它是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它的经营活动及内外部各种关系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如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既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合同关系,也是平等的政治关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其所有经营活动,都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接受政府的监管;私营企业主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民族工商业者,他们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子弟,从小受党的教育,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另外,吸收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是我党的理性选择。从历史上看,党员队伍从来就不是由单纯的工人阶级出身的人组成的,而是由社会各阶层先进分子组成的。在大革命时期、土地时期、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吸收了来自农民、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愿意为党的事业献身的人入党,这样的党员队伍并没有影响党的性质,反而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了的党的群众基础。因此,我党必须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把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私营经济逐渐给予平等的经济地位,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诉求也要满足,理应吸收其先进分子入党,以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3](P.44-49)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私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点。党的十六大又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两者之间存在着分工协作、市场竞争、融合与转化、借鉴与促进等多方面的关系,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今后,应把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着力点,以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建康发展。[4](P.308)

参考文献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张厚义.共产党员雇工问题的三次讨论[J].炎黄春秋,2010,(1).

[4]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5: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

很多人误以为今天的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官员贪污腐败盛行等问题,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注重分配平等和公众福利,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殊不知,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现行的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制度造成的。而这些制度多半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不设法对制度本身进行改造和完善,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大院”中的等级制体会

问:今天,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议论。有些人因此怀疑今天的种种政策,甚至把这一问题的产生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从开始即犯了方向性错误。我们注意到,您在最近一期《历史研究》发表了一篇长文,详细考察了1949年前后,中共党政干部收入分配制度从比较平均的供给制,转向差距较大的职务等级工资制的历史经过。我们想了解,您做这一考察是想说明些什么呢?

杨奎松:说来话长,我早年在北京“大院”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机关、军队的大院里生活,包括在尽是干部子弟的学校上学,你会强烈地感受到等级制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我们还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谁的爸爸是多少级,多少级的干部住多大的房子、配什么级别的轿车,多少级以上的干部可以购买普通干部买不到的“特供商品”等等。父辈级别的不同,甚至会影响学生之间的交流,级别相差太大,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孩子常常会按家庭出身和级别的高低,在学校里分成不同的交际圈子。“文革”开始后,虽然没有人公开声讨这种等级制度,但是,“文革”初期我们耳闻目睹的许多反对“官僚主义”的所谓“革命行动”,其实矛头所指,就有对等级制的不满。

坦率地说,过了这么多年,读了那么多书,跑了那么多国家和地区,比较了许多社会,包括旧中国的历史情况,尤其是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之后,大概没有几个人会认为当年的那种差距有多么不得了。然而我还是有些耿耿于怀,想弄个水落石出。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从来都高举社会主义和平均、平等大旗的共产党人,会建立起这样一套权利和分配都非常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为什么迄今还有不少人坚持认为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只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以前从不存在这种问题?

问:您所说的情况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分配制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即便知道过去等级森严,也往往习以为常,从来不会去把它和等级制度联系起来。

杨奎松:这是因为你比我年轻许多。我们这一代,是最典型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这代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头脑中的社会主义观念根深蒂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最根本的就是分配公平。记得“文革”期间我看得最多,也是研究得最深入的书,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谈论社会主义的著作文章,像《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等,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受这些著作的影响,大学毕业后,我最初选择的研究方向,也是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想史,想了解中国人何以会那么容易地接受社会主义并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

我发现,其实对社会主义理想着迷的,不仅是共产党人,也不只是我们这些生长在新中国的人,可以说旧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对社会主义抱有好感和幻想。中国的政治家,从康有为,到孙中山,甚至蒋介石,其实都不那么赞同资本主义。蒋介石1943年出版《中国之命运》,把资本主义批得一塌糊涂。

为什么中国人多数都那么排斥资本主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个时期资本主义严重贫富悬殊的形象,让生活在小农经济环境下、习惯了小康生活的多数中国人都感到难以接受。因此,大家都或多或少地期待主张经济平等、分配公平的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明知共产党在大刀阔斧地用暴力均贫富,众多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熏陶且家境充裕的知识分子,最终还是抛弃了跟西方走得很近却因贪污腐败造成分配严重不公的国民党。

抗战中的供给制

问:记得邵燕祥讲过,陈伯达的一本《中国四大家族》,几乎就宣布了国民党在政治上的死刑。

杨奎松:不错,共产党里没有孔祥熙、宋子文那样的大富豪,更没有阎锡山、张学良那样的大地主。毛泽东在抗战期间曾相当自豪地宣布:我们的县长、区长、乡长,每月两元津贴,又民主,又能艰苦奋斗,又能帮助老百姓;而国民党的县长呢?每月拿180元的薪水,只会娶小老婆、打麻将、抽鸦片,甚至还贪污、刮地皮,压迫老百姓。两者对比,优劣立判。当然,毛泽东这里讲的中共干部每月两元的津贴,指的其实是除组织供给的伙食、被服以外另外发给的零花钱,并不是说他们每月只用两元养家糊口。但即使加上伙食、被服和其他日常工作用费,中共干部当时的收入,依然比国民党的县长少得多。抗战时期中共虽然也实行了一些带有等级制色彩的分配办法,如在伙食上划分大、中、小灶,在着装上规定干部服区别于士兵服,另外还开始按级别为资历较深的干部每月提供从一斤到八九斤猪肉钱不等的保健费等。但比较而言,在实行集体供给制的情况下,高级干部与普通干部收入分配的差距,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0倍。在当时条件下,中共的这种收入分配办法还是比较符合其政治主张的。

从供给制向工资制的转变

问:有些学者可能不大同意您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延安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了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序制度”。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

杨奎松:等级制在中国是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渊源的。梁漱溟讲过:“中国人看见西方全没个尊卑上下之分,没有不奇怪的。”因为几千年来维持中国社会安宁的就是尊卑大小四个字,人们习惯了按照三纲五常来思考和行事,习惯了把人分成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相信如果谁也不卑、大家平等,那便谁也不能管谁,一定天下大乱。因此,共产党虽然最讲平等,官兵常年穿同样的衣服并在一个锅里吃饭,但是,相信必须有拿主意的与听话的,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心理,却是一样的。这也和中共组织上奉行集中制,以及常年处在战争环境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有关。但严格说来,这时上位者与下位者在权利义务方面的这种失衡,由于受长期宣传的平等观念的影响,还尚未全面制度化,因而也才会有王实味等人的强烈质疑。

问:能否这样认为,从农村转入城市,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对中共在既有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逐渐官本位化和等级化,具有极大的催化作用?从您的论文中可以了解到,1949年后很快就废除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改行差别很大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度。

杨奎松:改行工资制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供给制的办法每个单位都要搞一套生产后勤运输机构,人力、物力浪费太大;其次,城市生活不同于农村,只靠几块津贴应付不了各种开销。再者,进城干部靠供给制,留用人员和新参加工作者则实行工资制,两种制度并行也带来许多问题;最后,进城后各级干部大权在握,各单位又都有生产营利部门,与私商自然发生大量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的情况难免到处滋生。这些都不能不迫使中共废止供给制,改行工资制。很难认为这种改变本身有什么错。有问题的是,这种改变从一开始就没有尽可能地按照平等、平均的革命原则缩小等级之间的分配差距,反而通过拉大分配与待遇、扩大等级差别的办法,全面强化了本应极力去削弱的官僚体制。

问: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奎松:1950年4月,中共出台了一个《中央级行政人员工资标准(草案)》,规定党政人员最高一级的工资收入可以是最低一级的28.33倍。这个草案在广泛征求当时各级领导人意见后,除了将原定27个级别缩小为25个之外,没做什么修改便颁布实施了。受此影响,当时并行的供给制标准,也进行了大幅改变。比照等级工资标准,小灶的津贴平均一下子提高了约19倍;中灶的津贴平均提高了4倍;大灶的津贴只提高一倍。各级政府供给制工作人员,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至勤杂人员,暂分为10等24级,工作人员执行哪个津贴标准,按其职务评定。如此大幅度地拉开收入差距之后,最高一级的收入分配较最低一级扩大到了21倍以上。

1952年7月,鉴于两种收入分配标准仍有差别,政务院进一步出台办法,将供给制标准和工资标准统一起来。调整后的两种分配标准均统一为29个行政等级,其最高最低的收入分配差距,即级差最大系数,也都统一为25.88∶1。

值得一提的是,新标准更加注重等级的细划与待遇的区别。如原标准中国家正、副主席与政务院总理、副总理同等待遇,新标准则改为国家主席、副主席为最高等,政务院总理、副总理等为次一等,等等。到1955年8月,新政府最终取消了供给制,统一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高级干部的工资待遇,将工资等级进一步增加到30个级别,最高一级560元,最低一级仅18元。这样,最高工资加上北京地区物价津贴16%后达到649.6元,最低工资仅为20.88元,两者工资差距扩大到了31.11倍之多。此次工资改革,13级以上干部,除行政1级外,平均增幅达14.35%,而14级以下干部平均增幅仅2.26%。如果从绝对数来看,低级工作人员最少的月收入增加只有0.23元,而高级干部增加最多的达到95.67元,相差几近416倍。

由于这次工资改革出现了一些问题,次年,即195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新的工资标准。这次工资调整注意提高了一般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标准,如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最低一级工资从18元提高至20元,1-13级干部最小增幅为0,最大增幅为12.9%,平均增幅6.9%;而14-30级干部最小增幅为7.1%,最大增幅为13%,平均增幅达10.36%。这样就使得标准工资最高最低之差略有缩小,减少为28倍。但连同这次调整在每一行政级别中细划出的11个档次算下来,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之差仍然达到了36.4倍。

问: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杨奎松: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这种倍数的问题所在,这里介绍一下国民政府时期的薪俸标准情况。以1946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标准,除总统和五院院长等选任官外,文官共分为37个级别,最高一级的收入是最低一级收入的14.5倍。

篇6: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1008110042 建国后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是经历了几个时期的。

陈丽华

一.新中国成立初至“文革” 前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特点:

1.强调以解放区的经验为基础,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央教育部于1951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试行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草案),并于次年颁发全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解放区学前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多是通过总结归纳出一系列法政法规。并没有针对当时的中国学前教育的形式的特点而更改,学前教育制度还不是很受重视,以继承为主。

2.全面学习苏联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倡导全面向苏联学习,尤其是在课程政策及其内容上充分而完全表现出苏联特色,如倡导分科教育,强调幼儿具有差异性,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是很少经验的,大多都是借鉴国外一些教育政策制度,在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但有些却可能不是很能适中国国情,需要广大教育者在不断实践中改进。

3.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地制定相关政策

1956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和内务部发出的《关于托儿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指出,全国的保教事业已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发展方针不明确,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界限和领带关系不明确,缺乏应有的制度,缺乏经常的监督和领导,说明了中国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现到了很多问题,并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积极的发展托儿所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问题日益显著而受到关注,而后来制定的《关于中小学、师范学校的托儿所的作用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儿所的领导和管理,积极改进工作,使之巩固和发展,各系列的学前教育政策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中,更能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需要。

4,。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基本成型

整个世界的学前教育政策,基本有制度政策(包括体制、管理、办园条件、人员组成等方面),幼儿保护和发展政策,幼儿教师政策,幼儿园课程政策以及针对具体问题出台的政策组成,这五种政策共同组成了整个学前教育政策系统,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前所出台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来看,无论是制度政策还是幼儿园课程政策,有些方面是向外国学习的,引进外国的教育政策,课程政策等,有些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不断提出新的政策去改善学前教育状况和教育,因此,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基本成型。

二.改革开放初至今的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特点(1978年至今)

一.学前教育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扩展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政策的范围扩大了很多,1979年中国又制定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80年又制定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并与卫生部联合发出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试行草案)等文件,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及各班的教育方法均给予详细论述,使这个《纲要》成为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的依据,学前教育政策的关注点不仅更加关注儿童的教育问题,明确规范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及内容等,而且还更加注重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另外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扩展,涉及到学前教育由3岁—6岁延伸到3岁前以及入小学后,由关注教师的职前培训扩展到关注教师的职后培训,由总体关注幼儿园的开办及教育扩展到关注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的发展等等,这说明了国家更加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明确了学前教育对于国民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开始从各个方面完善学前教育,使更多儿童能科学地接受学前教育,增强国民素质。

二.政策的制定更加敏感和具有针对性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如1991年,针对当时学前班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就学前班的性质、举办原则、领导和管理、保育和教育要求、改善办班条件的要求以及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说明和规定, 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开始能够针对中国的国情而制定相关的政策,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完全吸收西方的一些教育政策,因此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具实时性、敏感性和针对性。

(三)政策的制定开始走向法制化

进入80年代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幼教领域的改革呼声日益高涨。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同年9月11日,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行政法规,1996年正式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到2001年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而1989年的《幼儿管理条例》的颁发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开始走向法制化建设的道路,而此后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开始颁布实施.从学前教育发展的这个角度来看,各种政策的颁发更加有利于学前教育的法制化发展,这更有利于从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使其健康而快速的发展。

(四)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及自我保护

2007年,针对幼儿园接送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事故凸显出幼儿教育的安全问题,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发出多部文件,进一步强调幼儿园教育的规范性,要求充分保障幼儿的安全。为了提高家长的素质。1997年3月,原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就家长如何教子做人,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等内容予以规定。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不仅关注儿童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在关注儿童的生存、保护及自我发展方面,真正体现了把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发展放到第一位的思想。

(五)发展规划性的政策明显增多

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这一时期发展规划性的政策明显增多.学前教育政策用于指导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明显加强。如。90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颁发《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规定,到200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45%,大中城市基本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问题,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园(班)率达6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又制定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就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措施保障等提出了基本要求。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等带有对未来规划性质的政策和文件。这一系列的文件的

出台不仅提升了学前教育地位,使更多人开始关注和重视学前教育,还有助于国家未来学前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明确计划的执行,使更多儿童能接受到学前教育,而不是盲目地发展,使学前教育能更好地发展。

(六)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篇7:关于建国以来武器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部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富强国家建设的历史的结晶之书,亦或者说是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合起来的历史的证明。它叙述了党在领导国家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不加掩饰地批评党在执政过程中犯下的巨大错误。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书中介绍了当时党的领导人们在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种种决策、措施,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的根本原因。这不仅加强了我们对党和党的领导人的正确认识,还了解到国家发展的历史,激发了我们为国奉献的精神,日后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在这个《决议》里面,对于文革的叙写是最长的。这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面。完完全全的一场灾难,一场由人民最信任的人一手发起的灾难,虽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悲剧。但是在他产生错误观点,并且一直坚持这个观点之后,这场悲剧早已注定了。然后在这十年里,“四人帮”、林彪集团搞风搞雨,迫害了无数的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中间还夹着个“知识分子”阶层。许多人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受到残酷的迫害,有些甚至死亡。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受到极大破坏,甚至停顿发展。国家蒙受重大损失。可以说,这完全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候,是国家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候之一。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从文革那十年来看,毫无置疑。但是,就党的本质来看,是代表人民的,保护人民的。绝大多数党员是人民的子女,是为人民服务的。即使江青、林彪等人在那时候拥有巨大的权力,号令全党,也改不了这个本质。所以,我们在认识“文革”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本质的区别:江青、林彪等人代表不了中国共产党。这一点在《决议》里面有清楚地说明。当然,《决议》并没有文过饰非,在肯定了那些遭受迫害的人们的清白之外,对“四人帮”、林彪集团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一点儿都没有掩盖“家丑”的意思。除此,更重要的是对于党的领袖毛泽东的正确评价,明确地指出毛泽东发起文革的严重错误,在文革中所犯下的一系列错误是要批评的。但是毛泽东的错误是在他错估发展形势,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路线,所下的决策所造成的。悲剧的是他还认为这是有利于党和国家发展的。虽然毛泽东在晚年犯下了如此巨大的错误,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损失,但是他毕竟是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在国家初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毛泽东这一伟大领袖,不能把他与“四人帮”、林彪之流混为一谈。党的绝大部分领导人在长时间艰苦斗争的过程中,终于掌握了主动权,在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拨乱返正,使党终于回到正确的思想的领导下,国家再一次焕发了发展的生机。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通过《决议》的叙写,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那一段黑暗时期的历史,那些在那段历史时期的人们。历史是什么样的?那时候的人们的行动是怎样的?在《决议》都一一写了出来,该批判的批判,该赞扬的赞扬。因此,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诚信的,不愧是经过长时间证明,符合民心的政党。

作为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党,我认为,党在建国以后的历史,既有其伟大的一面,亦有其灰暗的一面。作为一个有执政基础的政党,有底气地承认在执政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有知错能改的勇气,是能够赢得民心的。一个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最终还是要靠一个以民为本、务实的政党来执行的。我们要时时刻刻的记住“以

篇8:建国以来人大代表选举的发展特点

一是选举权利扩大化。1953年选举法规定剥夺地主阶级、反革命分子、其他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和精神病患者的选举权;1979年选举法则规定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 其他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同时规定把直接选举范围由1953年的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自治县一级, 使民主范围前进了一大步;1982年则扩大了归侨代表的选举权;1986年又扩大了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的选举权;1995年选举法提出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以体现选举权的男女平等原则。

二是选举机构常设化。我国的选举工作都是由选举委员会组织。1953年, 选举委员会受同级人民政府领导和上级选举委员会领导。1979年以后, 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地方人大常委会, 主持同级的全国人大代表与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1986年, 将“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领导”修改为“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的领导。”1995年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选举机构逐步走向常设化和专门化。

三是代表提名多样化。1953年选举法规定主要是政党、团体提名候选人, 1979年则规定任何选民或者代表, 有三人以上附议, 也可推荐代表候选人。1986年将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增至十人以上, 使得代表候选人提名更加严肃认真、科学规范。2004年选举法规定代表候选人如人数超过最高差额比例, 可通过预选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完善了选举程序。

四是代表比例平等化。根据1979年选举法, 地方人大与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中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分别是五比一与八比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乡人口比例也发生很大变化, 1995年选举法规定比例统一改为“四比一”。2010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并于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时首次实施, 体现了代表比例平等化。

五是选举程序规范化。1979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投票方式上实行无记名投票方式, 计票方式上实行相对多数制;1986年选举法规定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 代表候选人获得参选票数过半始得当选 (“两个过半”的计票方式) 。同时, 选民登记上“一次登记确认, 长期有效”, 方便了选民的选举, 提高了选举的效率。1995年选举法规定间接选举中, 如果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最高差额比例, 就要进行预选;同时设立流动票箱, 以方便老弱病残选民的选举, 体现了选举的人性化;2004年选举法增加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与回答选民问题, 罢免县级人大代表的人数从三十人提高到五十人, 增加了罢免的严肃性, 维护了人大代表的合法权益。选举程序不断规范, 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六是选举制度完整化。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选举实践的不断发展, 人大代表选举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如1979年增加选区划分一章, 增设对代表的监督、罢免和补选一章。1982年选举法还对代表资格中止的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1986年选举法还明确规定罢免代表的具体程序,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并同时规定了辞职和补选的程序方式。1995年新选举法还对于地方人大代表的辞职、罢免, 以及公告条件与方式做出了具体规定。2004年对破坏选举的制裁上, 新法对贿选作为单独的一款加以规定, 解决了实践中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条件下不断出现的贿选问题;同时, 在行政处分和刑事处分制裁措施的基础上, 增加了治安管理处罚措施, 完善了选举制裁的内容。这些都表明我国选举制度正在不断完善, 结构上趋于完整。

七是制度改革渐进化。综观建国六十四年选举制度的不断发展, 选举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的, 这充分表明了选举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不仅要服从服务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还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总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一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样才能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选举制度的不断创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在制度创新中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因此人大代表的选举对人大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人大代表选举的发展特点, 主要表现在选举权利扩大化, 选举机构常设化, 代表提名多样化, 代表比例平等化, 选举程序规范化, 选举制度完整化, 制度改革渐进化七方面, 深刻体现了建国以来人大代表选举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候选人提名

参考文献

[1]蔡定剑.一个人大研究者的探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厂房代建协议下一篇:党支部批评意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