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2024-05-08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共17篇)

篇1: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小蜗牛》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学习绘画小蜗牛,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绘画小蜗牛》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绘画小蜗牛

活动名称:

美术:小蜗牛找朋友(小班)

活动目标:

学习绘画小蜗牛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教学反思:

1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2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3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本文扩展阅读: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

篇2: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活动内容:汽车嘟嘟(绘画)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添加圆和线的方式表现出汽车的轮子,感知汽车轮子的重要性。

2、体验乐意帮助小动物参加联欢会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尝试运用添加圆和线的方式表现出汽车的轮子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汽车车身,固体胶,水彩笔、PPT

活动过程:

一、森林里要开联欢会

1、新的一年就要到了,狮子大王邀请所有的小动物都要去参加新年联欢会。每一个小动物还要准备一个拿手的节目来表演呢!看,这是谁?(大象伯伯)

2、他在忙着做准备呢,他要让所有的小动物都坐上他那漂亮的汽车去参加联欢会。

小结:开着汽车去参加联欢会,一会儿就到了,可以让大家更省力更时间。

过渡语:看看,大象伯伯准备了一辆什么车呀?

二、一起参加联欢会

(一)帮大象伯伯修车

1、这辆车能开动吗?为什么?(没有轮子,车子开不了)

2、那谁来帮助大象伯伯把车轮装上去呢?——请个别幼儿示范。

小结:车子两边的轮子一样大小才能在路上开起来。

3、现在车子能开动了吗?

追问:车子上还缺什么呀?——老师示范:运用儿歌辅助让孩子感知用线组成方形的车窗。

小结:有了车窗、车灯,小汽车修完整了,可以带小动物们上路了。

4、你们猜猜哪些小动物已经来了?

5、教师逐一出示几个特征不同的小动物——长耳朵的小兔,头上有王字的老虎、有胡子的小猫、黑眼圈的熊猫······并逐一贴入到车窗之中去。

小结:大象伯伯的汽车真好,让小动物可以很快地到联欢会去。

(二)大家一起来修车

1、可是,一辆车坐不了那么多的小动物,这可怎么办呀?森林里的联欢会马上要开始了。

2、大象伯伯请小朋友们帮忙,把每一辆汽车身上缺掉的东西全添好,再让小动物们坐上去好吗?

3、幼儿为各种形状不同的车的车身添加轮子和窗户,重点指导:

(1)观察幼儿绘画前是否摆正车的位置?

(2)画圆的位置,大小是否一样?

(3)用线条表现车窗的情况?

(三)小汽车去联欢会

1、小动物上车了,汽车开动了,嘟嘟,汽车现在开到哪里了?

请幼儿自己添加情景:汽车开到小河边·····汽车开到·····

2、我请哪个动物上了车? 将作品展示,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篇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关键词:幼儿,绘画,想象力,美术活动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 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 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对幼儿艺术细胞的培养,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其他知识。所以说幼儿绘画的引导是大脑开发的过程, 也是学习知识的桥梁。但是, 绘画对于各方面还没有完全开发的幼儿来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 真正的打开幼儿想象力, 那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就会变得很轻松。本文通过对教师引导幼儿绘画的想象力来提高美术活动的效率的措施进行研究, 也为幼儿的全面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了解美术活动的目的, 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肯定幼儿的个体差异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教学领域, 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特别是对于幼儿教师来说, 在幼儿的心路开发历程中更应该以引导者、建设者的身份带领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内心情感。任何一种形式的美术活动的展开, 并不是简单地达到学生学会绘画的目的, 而是在这一过程中,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注重幼儿通过绘画达到情感的外露。幼儿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往往会给成人带来灵感, 所以说, 某一程度上美术活动的展开也是老师从幼儿绘画过程中灵感和内容的获得。而且, 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的同时, 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特征激发幼儿的潜能。锻炼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创造自由、愉快的氛围维持幼儿绘画的兴趣。不仅仅会提高美术教育活动的效率, 也有利于幼儿对生活和对艺术的热爱。为幼儿丰富知识, 开阔眼界提供很好的支撑。

二、在绘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对于幼儿而言, 当孩子对于要做的事情没有兴趣, 就算是强行逼迫也不会有用, 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样一来, 教师就要采取相应措施, 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首先, 要选用合适的绘画材料, 不同时期的智力开发, 也需要配合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绘画也不例外。幼儿绘画也需要适合幼儿的内容。老师应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 易于表达或是印象深刻的事物, 当然, 这些事物也应该是美好的, 积极地, 向上的, 利于提高幼儿想象能力的。在这一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引导, 幼儿就能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其次, 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由于理解能力有限, 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强, 而且这一时期的幼儿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周围人的注视和肯定。教师要懂得抓住幼儿的心理进行教学。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进行创造、勇于表达。当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不仅仅是通过语言的也可以是肢体的或是眼神的。也不能够只是笼统的赞扬“你很棒!“”你画的真好!”之类, 要把表扬具体化, 因为针对的幼儿是差异性是的群体, 语言和肢体的结合是最好的。一旦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他就会就会逐渐养成坚持下去的习惯, 审美能力也会慢慢提高。

三、要充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绘画活动中, 我们想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 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就是重要的一步。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对图形或是画面进行观察、分析。例如:在教授《毛毛虫》这一教学活动中, 让幼儿画毛毛虫时, 可以先用毛毛虫玩具或是动画等形式,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接着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特点, 具体分解头、身体、脚等来加深幼儿的印象。期间, 小朋友们可以踊跃发言, 发挥想象, 在画的过程中涂色、线条, 教师要引导幼儿独立创作, 画出自己眼中的毛毛虫。当幼儿意识到思维不受限制, 这时对他们来说绘画时也会容易很多。

总之, 绘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 也可以说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也是对幼儿各方面塑造的重要形式。它对幼儿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和情感的健全都有着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真正做到引导幼儿想象力, 注重与生活的结合, 进一步丰富幼儿绘画的内容, 增强幼儿知识。还有就是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保持对绘画的兴趣, 通过鼓励幼儿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幼儿的绘画更有效率, 更有能力, 但又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

篇4:幼儿园小班绘画活动研究

一、有效提升幼儿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绘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绘画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绘画的热情,使绘画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1、绘画内容情景化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我常常把绘画要求渗透在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中。如我设置了“小鸟小鸟飞来了”的情景,在油画棒顶端贴幅小鸟图,启发幼儿以画纸为天空,用油画棒在纸上画直线、曲线以表示小鸟飞行的路线。有趣的教学情景引领着孩子们沉浸在绘画活动中,乐此不疲。

2、绘画材料多样化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重复单一的操作材料不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这样不仅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而且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例如:为幼儿提供各色的剪成条状的皱纹纸,让幼儿揉成团进行粘贴、装饰绘画作品;提供各种形状的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等。

二、探索有创意的教学方式

1、教学活动的题材选择

小班幼儿的观察力比较直观,生活经验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产生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的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有了幼儿感兴趣的教材,才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2、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

(1)借助材料,加强幼儿的握笔姿势训练。

为了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要经常让幼儿进行撕纸、剪纸的练习,这对增强幼儿的手部力量和手的灵活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设计合理的“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绘画活动应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将颜色和形状合为一体,才会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其“导入”部分,从而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运用故事、儿歌游戏化教学。

在绘画活动中,要经常将语言渗透在绘画活动中,把绘画主题编成一个个故事或一首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自由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绘画内容,陶冶情操。如画点苹果时,让幼儿学习点画方法,可以编成一首儿歌:

“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苹果树上变变”。

概括地描述点画苹果步骤,使幼儿知道第一步画什么,第二步又画什么……点画时应注意什么。幼儿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进行绘画活动,开心极了,也兴奋极了。

(4)运用游戏化的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游戏化的绘画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过程,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幼儿学画小鱼时,我们对幼儿说:“谁画的鱼儿最漂亮,小猫就会来钓鱼。”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游戏化的评价可以避免单纯的评价作品的好与不好,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从而让幼儿始终对绘画活动充满着向往和迷恋。

三、創设宽松的活动佳境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环境首先是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力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能充分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其次,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念,实践其观念;要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想法和想法的价值,不因为其想法幼稚而盲目否定。

2、提供自主空间,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美术活动时还可以让幼儿共同研究,共同设计,集体作画,操作。使幼儿处于互相商量、全作、互助、彼此协调的气氛中,增强合作意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主动发展,在相互绘画中发现新的创意,让绘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3、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我们在集体活动中许多尚未完成的目标可以再区域活动中得到拓展,同时区域又是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的重要环节。有一些能力强或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在创美区域活动中我们就实施了分层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都能体验到创作的成功。

四、抓住幼儿一日活动时间,不断强化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幼儿一日活动排得满满的,如何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绘画活动呢?经过教研组老师们的商量后,觉得利用午睡起床的等待时间和下午游戏时间,给幼儿提供白纸、彩色纸让幼儿自由画、折叠、撕贴,让幼儿自己去摆弄,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近乎一年的绘画学习,小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这也标志着我们前一阶段的培养计划得到了有效地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5: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用木珠或瓶盖印成小花的方法。

2、通过印画活动,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能力和绘画的兴趣。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木珠,瓶盖,录音机,磁带,纸抹布,油画棒,颜料若干盘(内防海绵)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春天来了》,激发幼儿想画花的愿望。

(1)出示范例,问:这些画美丽吗?是用什么印成的?

(2)出示各种木珠和瓶盖,说:老师就是用这些大大小小的木珠和瓶盖蘸上各种颜色印成的,你们会印吗?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2、讲解示范。

将瓶盖或木珠蘸上颜色在纸上印一下,就成一朵花。大的瓶盖或木珠印大花,小瓶盖或木珠印小花。可以印成红、黄、蓝等各色小花,像花园里的鲜花那样又多又好看。最后,用油画棒画上茎和叶子。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个幼儿用瓶盖或木珠印花。每个瓶盖只能蘸一种颜色,大家可以交换使用,要尽量多印些花。最后用油画棒画上茎和叶子。

4、欣赏与评价。

教学反思: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美丽的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篇6: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活动目标:

⒈通过欣赏各种小伞图片,感知伞面的色彩美及造型美。

⒉愿意大胆在伞面上创作,体验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⒈小伞每个幼儿一张。

⒉美丽的小伞ppt、蜡笔、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森林里的天气怎么样?

⒉最近森林里经常下雨,小动物都来小猪的店里买伞,我们也去小猪店里看看有哪些小伞?

二、感知欣赏小伞的色彩美与造型美(ppt演示)

㈠欣赏单色伞

⒈原来小猪店里有这么多伞,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⒉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上面还有什么呢?

⒊除了这些伞,你还看到过什么颜色的伞?

㈡欣赏双色间隔伞

⒈小猪说:“我这里还有一些伞,需要说出魔语才可以看到,魔语是小伞小伞变变变。”

⒉在这把伞上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红色和黄色是怎样排列的?

⒊还有没有其它的小伞呢?这把伞是哪两种颜色间隔排列的?

⒋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把伞都是由两种不同的颜色一个隔着一个,有规律的排列围起来的,双色间隔伞也很美。

㈢欣赏小伞的造型美(ppt演示)

⒈小猪悄悄地告诉老师,它那边还藏着宝宝们最喜欢的伞呢?赶快来念魔语。

⒉猜猜我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一起来学做一只可爱的小猫。

⒊你们喜欢这种造型的伞吗?小猪店里还有没有呢?一起来说魔语。

⒋它又是谁?我们来学学做一头小奶牛。

⒌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两把动物伞,与我们前面看到的伞有什么不同呢?这些动物伞你觉得怎么样?

三、创作小伞

⒈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小伞,有的是一种颜色加上图案的单色伞,还有两种颜色排列的双色伞,还有动物造型的伞,瞧这里也有一把伞。你想用什么办法使它变漂亮?

⒉幼儿自由说一说。

⒊教师交代要求:现在请你用蜡笔来帮忙,可以画出单色伞、也可以画出双色排列的间隔伞、也可以画出动物造型的小伞,自己想好了就可以去设计了。

⒋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四、讲评

⒈这么多小伞,你最喜欢哪一把?为什么?

⒉小朋友设计的小伞真漂亮,让我们把小伞拿到教室的超市去卖伞吧!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很感兴趣,回答问题特别的积极,小雨伞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他们都比较了解,但是没有特意的去观察过伞上的花纹,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认真的去发现,雨伞上面的花纹,注意雨伞的颜色,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小班美术绘画教案《美丽的小伞》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160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马》》:小班教案《马》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粘贴、画、剪等技能,鼓励幼儿尝试自由选择各种材料为马进行装饰,学习用报纸连接马的头和身体,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感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马》教案吧。

篇7: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拓印的方式表现绵羊椭圆的、茸的身体。

2、探索用报纸团拓印绵羊身体方法。

3、体验小云朵变成绵羊的惊喜。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触摸过毛茸茸、柔软的东西,如毛绒玩具等;认识绵羊,了解绵羊毛茸茸的特点。

2、用纸团拓印出的绵羊身体的范画一幅,画有草地的作业纸若干。

3、白色。赭石色的水粉颜料,幼儿自己搓的报纸团,棉签。

要点提示:

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不加水或只加少量水的白色颜料,这样在纸上拓印时才会出现毛茸茸的印迹。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提供每组一大张画有草地的作业纸,让幼儿合作创作,画面的效果会更好。

活动过程:

1、创设“云姑娘”飘来了的情境,引导幼儿感受纸团拓印的画面效果。

(1)故事导人,引起幼儿对云姑娘的兴趣。

教师:云姑娘她飘呀飘呀,看见了一片绿绿的草地上,草地真美呀!云姑娘想到草地上玩一玩!

(2)教师出示画有草地的作业纸、纸团、白颜料,引导幼儿了解作画材料。

教师:这里有哪些材料?我们试着用这些材料来变变云姑娘吧。

2、师幼共同构建拓印胖嘟嘟的云姑娘的方法。

(1)教师:云姑娘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变幻多姿。我们今天想要变出胖嘟嘟、圆滚滚的云姑娘,那可以怎么做呢?

(2)教师:怎么才能变出小小的、圆滚滚的云姑娘?又怎么变出大大的、圆滚滚的云姑娘呢?

3、幼儿尝试在“云姑娘”的情境中用纸团拓印绵羊的身体造型。

(1)教师:小草们也很想和云姑娘玩。我们在草地上变出许多云姑娘来吧!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表现大小不同的绵羊身体造型。

4、幼儿在“云姑娘变呀变”的情境中欣赏教师作画,体验云姑娘变成绵羊的惊喜。

(1)教师:“云姑娘”飘到草地上,看见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在玩耍,也想变成小动物的样子和它们玩一玩。猜猜,云姑娘会变成什么呢?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二次创作,用棉签蘸赭石色的水粉颜料,给小云朵添画上绵羊的头、角、腿,变出各种姿态不同的绵羊。

(3)教师:哇!草地上变出了什么呀?这些小绵羊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只小绵羊,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尝试表现不同姿态的小绵羊。

☆区角活动:①益智区:提供有关小羊的图书,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羊,了解它们喜欢吃什么。②美术区:提供画有绵阳底图的作业纸、双面胶、棉花,让幼儿在底图上贴上双面胶和棉花,用粘贴的方法表现小羊。

☆环境创造:①收集一些姿态不同的绵羊图片,布置在活动室的墙面上供幼儿欣赏。②将幼儿的作品组成一幅《草地上的小绵羊》的大图,布置在展览区,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姿态的小羊。

☆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有关羊的图画书。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小班美术绘画教案《毛茸茸的绵羊》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837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气球》》:小班教案《气球》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观察力,能够画出气球,体验绘画的乐趣,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气球》教案吧。

篇8: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一、给予物质空间, 奠定基础

1. 创设室内情境进行绘画活动

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美的教育环境, 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丰富他们的创作源泉。如玩具的合理布局、植物角的绿色生机、教室墙面有趣的壁画、美术角的作品展等, 都会使幼儿随时受到美的熏陶。例如, 要求幼儿用圆形组合成各种形象时, 教师可以在活动室里多放一些由圆形组合起来的玩具, 在墙面上多布置一些由圆形组合成的物象, 让孩子在这种情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幼儿自然会逐渐形成独特创作的习惯。

2. 利用大自然的美景进行绘画活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的美使知觉更加敏锐, 能唤醒创造性的思维。”美丽富饶的大自然可以熏陶幼儿的情操, 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和家长应多让孩子走出教室, 走出家门, 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美丽的春天、可爱的夏天、金色的秋天、银色的冬天等。感受喜、怒、哀、乐, 了解、体验各种情感。幼儿在大自然中不断丰富感知, 扩大视野, 兴趣自然会被激发, 想象也随之迸发, 创作的欲望也随之被打开了, 在美景中逐步树立起联想、构思与绘画的自信心。

二、给予观察空间, 辅以途径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它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知识,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同时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前提。在培养幼儿绘画的观察能力时, 教师首先应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欣赏, 要尽可能让他们以视觉器官为主的各种感官感知物体的特征, 不要操之过急, 讲得太多, 要让幼儿畅所欲言, 尽量不打断他们的讲述, 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幼儿需要帮助时, 教师可以用启发的方式, 提出问题的形式给他们以启迪, 引导他们对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 了解它的组合特征, 使幼儿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给予言论空间, 掌握方法

学简笔画要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线, 如辅助线、直线、曲线、弧线、波浪线等;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形状:让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等。然后, 在幼儿了解掌握基本笔法的基础上, 通过讨论从理论上弄懂绘画的方法和步骤, 并进行一些尝试性的练习。

四、给予展示空间, 表现自我

幼儿绘画的创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 我认为把握以下的指导策略会使绘画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 启发幼儿挖掘绘画的内在规律

根据能力形成原理, 只有掌握了知识规则, 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所以, 在绘画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绘画方法的教学, 还要启发幼儿挖掘绘画的内在规律, 引导幼儿体验绘画的艺术韵味。这样, 幼儿不但绘画学得快, 而且记忆深刻。要经常让幼儿对所学知识和绘画要领进行概括总结, 强调在掌握绘画规律的基础上练好绘画技能, 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思考、求创意、苦练加巧练的学风。由于心中有数, 幼儿学起来轻松, 接受快, 记得牢。

2. 不断提出疑问

幼儿作画常采用某种造型形式时, 教师可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考虑思路, 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如当幼儿用蓝色画云时, 老师可再提问:“云都是蓝色的吗?”当幼儿选用白色表现云时, 老师可再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用来画云呢?不同的天气情况, 云朵的形状和颜色都会有什么变化呢?”

3. 帮助幼儿建立求新立异的创作思路

老师大都要求幼儿画的不要跟老师范画一样, 跟别的小朋友也应有所不同, 但这样的要求常使部分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 就是要求幼儿创新, 使作品超出自己掌握的方法。如学画树时, 我不但鼓励幼儿画出日常所见的树, 也鼓励幼儿发挥想象, 画出具有神奇功能的树。有幼儿按自己的想象, 画了一棵奇异的树。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由此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便成为他们继续进行创作的动力。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并非要让他们达到最高峰。即使在普通的生活中, 创造也能让幼儿的未来变得更加丰富。“创新”不应该具有职业的“意味”, 而应该是源自他们生活的本身。让幼儿在自由、广阔的天空下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创造的海洋里遨游吧。

参考文献

篇9: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关键词:小班幼儿;绘画;兴趣;自信心;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91-1

小班幼儿年龄小,正处在涂鸦期。幼儿的绘画活动作品都是乱涂乱画,假如这时老师对幼儿不理解而挫伤幼儿自信心,幼儿就会产生恐惧和不爱画画的心理。我们应运用正确理念与方式,利用各种形式为小班幼儿创造条件,使他们喜欢绘画活动,在绘画教育中达到自我表现,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一目标。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幼儿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那对于小班幼儿,我们教师应如何引导他们大胆、主动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呢?

一、利用各种载体,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幼儿感兴趣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那些形象具体,颜色鲜明的物体感兴趣,它们能够满足幼儿个体需要或者能激起幼儿强烈情绪。因此在在绘画活动中我就利用鲜艳的颜色、具体的图片,来调动幼儿的感官,从而达到激发幼儿绘画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神奇的画笔》的教学活动中,先出示了指偶红、黄、蓝等。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着:“从前有三个娃娃,第一个娃娃它喜欢穿红衣服(边讲边出现指偶跟幼儿打招呼)我叫红娃娃,小朋友你们好啊!……”活动中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来激发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同时还追问刚才红娃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它的衣服是用老师手里的红色的油画棒画出来的,这时我就及时出示红色的油画棒。我在白纸上画一画,给幼儿一个正确的示范。等我把故事全部讲完,幼儿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画画了。幼儿在故事的驱使下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兴趣,兴趣引领了幼儿主动地参与绘画活动,去自己动手试一试、画一画。

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培养幼儿绘画自信心

一个班级的幼儿来自于各自不同的家庭,这也决定他们在能力、认知、发展上有着各自的差异。在绘画活动中我就要做到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从他们不同的基础中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鼓励,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自信心。小班幼儿由于刚刚离开家庭、离开凡事都会及时帮助或代替的父母,要他们投入美术活动中来就显得比较困难。如在涂色《我喜欢的水果》活动中,有的幼儿在操作单刚刚发下就开始喊了“老师,宝宝不会画”,有的拿着油画棒迟迟不肯下笔,有的幼儿更加厉害,直接就哭了起来。此时我就要有耐心的引导他们:“看某某她能自己画了真棒,你也拿着试试看。”“宝贝你看纸上的水果在看着你呢,它说:“小朋友快点给我穿一件漂亮的衣服”边说我边握住幼儿的小手画出第一笔,“看宝贝你画的很好哎,你真棒!就这样画下去老师会给你一个五角星哦”;“宝贝你哭了,你看水果娃娃不开心了,来,老师帮助你好吗?”“红苹果我们就来拿一支红色的油画棒,拿好后我们就要给苹果穿衣服了,来回来回”……在边讲述帮助中幼儿已经忘记了刚刚由于胆小不会画而哭的事情,此时我再放手让幼儿自己画就容易多了。当然,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也是相当的重要的,对于特别好的作品我要及时的表扬,对于一般的作品也要及时地肯定,对于其他的作品我还是要及时的鼓励。在表扬、肯定、鼓励中宝贝们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三、丰富活动形式,鼓励幼儿创造性绘画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的想象几乎没有主题和预定的目的,想象经常与知觉过程相纠缠,想象的主题常以当前的感知对象为主,他们想象的内容主要依赖成人的语言描述。而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借助于老师的语言的引导,来收集和调动幼儿的观察达到幼儿的创造性绘画。例如:在小班下学期《可爱的毛毛虫》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连毛毛虫都没有看到过,那么绘画只能模仿老师的范例,画出的作品就毫无创造性可言了。为让幼儿能有自己的创造性绘画,让他们画出有个性的绘画作品。活动前我就引导幼儿到草地上,树枝上去找找毛毛虫,在无意中让幼儿知道毛毛虫生活在什么地方。同时还引导幼儿看看草地上和树枝上还有什么?并收集一些毛毛虫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不同形态的毛毛虫。……在活动中,我首先是出示几张不同形态的毛毛虫,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结构。其次教师示范绘画让幼儿掌握绘画毛毛虫的技巧。最后就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环境,让幼儿自由绘画。由于活动前幼儿有了自己对毛毛虫的寻找和观察,他们的作品上除了毛毛虫就多了一些东西——有的是一个一个圆圆的黑黑的石头;有的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草小花;有的一条一条的是宝贝们玩具上掉落的彩条……当一幅幅可爱、有趣的作品展示面前时,我不得不夸幼儿惊奇的创造力。

篇10: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印画是美术活动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让孩子在印画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活动。小班孩子年龄小,要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通过这种绘画形式,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因此,我设计这一活动,以手印画的方式,让幼儿更直观表达情感。让幼儿在玩乐中作画,调动孩子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小手印画带来的乐趣,发现小手的灵巧与神奇。

2、乐意参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小手印画带来的乐趣,发现小手的灵巧与神奇。

难点:乐意参与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盛有红色、黄色、蓝色颜料的托盘各一盘,湿抹布人手一份。

2、三张白纸,排笔,照相机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手指游戏(早晨多美好、螃蟹游戏)

1.观看表演:教师握紧拳头说,你们知道我手里藏着什么吗?这里头藏着我们一家,不信你瞧瞧。“丁零零,丁零零,该起床了,啊!早晨多美啊!(教师依次出示五个手指头)

爸爸起来拉,刷刷牙,刷刷牙。

妈妈起来拉,梳梳头,梳梳头。

哥哥起来拉,洗洗脸,洗洗脸。

姐姐起来拉,点点头,你好,你好。

小弟弟起来拉,早上好,早上好!

我们一家都起床拉,妈妈说,宝宝我们来玩游戏吧!现在呀把你们的小手都伸出来,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的。(幼儿玩螃蟹游戏)

二、语言引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手能做什么事情呢?

幼:手会穿衣服,梳头,跳舞,画画等~~~~

三、幼儿欣赏老师的手印画。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小手能做这么多的事情,老师这里也有一双手,它还会边魔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手会变出什么来(教师用手在纸上分别印画出太阳,花等)

2.师:好拉,你们看看,老师变出什么啦?(幼儿分别说出老师变出太阳,花等)漂亮吗?那你们也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来变魔术啊?

四、让幼儿动手在纸上用不同的颜料印画小手。

1.游戏规则:恩,那好,在变魔术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下变魔术的规则:

(1)小朋友们先把袖子卷起来,让小手和颜料亲亲嘴,你看,就象老师这样,然后再来和白纸亲亲嘴(师边说边示范给幼儿看)

(2)注意在印画的时候不能把颜料印在身上和脸上,只能在白纸上印哦,印完之后就到爸爸妈妈那里去擦手,手擦干净了再回来坐到座位上。小朋友们都记住了吗?

2.把幼儿分成两组,准备两张大白纸,为大家准备三种颜色的颜料,让幼儿自己选择一种喜欢的颜料印画自己的小手。

五、欣赏幼儿印好的手印画面,合作留影。

1.欣赏幼儿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师:哇,这些白纸都被你们的小手印满了,所有小朋友的小手印都在上面!(让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颜料印的)

2.感受添画树干的完整性。

添画树干---现在老师要用神奇的笔添一添,看看会变成什么?

师:老师的手能干吗?

我觉得你们的小手更能干!印出了这么美丽的一幅画,来,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吧!

篇11:幼儿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

1.能画出各种花纹、图案。

2.感受合作绘画、拼画的特殊效果,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准备:

1.其他班幼儿的绘画作品。

2.每组一张4开的大纸,水彩笔,透明胶,剪刀。

过程:

一、探索绘画方法

1.观看其他班幼儿的绘画作品,谈论自己的感受,产生绘画愿望。

2.分组观察作品,讨论绘制方法。

3.集体交流,鼓励幼儿大胆猜想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4.明确制作方法:把纸折叠以后,沿着折线剪开,把剪开的每张纸装饰漂亮以后,再把它们用透明胶粘在一起。

5.讨论: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地把剪开的纸拼贴起来,变成原来的样子?(折叠后可以在背面按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给每块纸编号,然后再剪开,画完后再按编号拼贴)

二、商议分工,合作作画

1.引导幼儿商议分工,说说谁来折纸,谁来编号,怎么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折叠方式和排序符号,提醒幼儿折叠次数不宜太多,三四次即可,并注意按小组商议的`顺序编号。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

三、拼贴作品,共同分享

1.各小组拼贴作品,自由谈论。当幼儿难以拼贴还原时,教师可引导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以便幼儿互相借鉴成功的经验。

2.师幼共同拼贴全班的作品,欣赏巨大的合作画,分享成功的喜悦。

篇12: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

带着孩子们出去散步,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小家伙们禁不住微微扬起小脸,眯起双眼,享受着和煦的春风中的融融暖意。突然,一朵早开的迎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老师,小花开了!”在她的启发下,一个又一个惊喜在我们眼前呈现:绿色的小草、粉色的桃花、刚出洞的蚂蚁、翩跹的蝴蝶……多么富诗意的画面!这一刻,孩子的心和春天有了共鸣,他们也成为诗意中的一份子。

是啊!原本一切都是相通的,春色、童年、诗歌……一节生动的美术活动和着春天的节拍,沿着春天的小路走进了我班的课堂。

活动目标

1.运用滚和印两种不同的方法作画,感受作品的点线面的和谐之美;

2.感受近似色和对比色造成的不同视觉效果,体验春天梦幻般的美丽;

3.营造音诗画的唯美艺术境界,提升幼儿的审美品位。

活动准备

颜料:翠绿、草绿、浅绿、大红、柠檬黄、蓝色若干。滚筒人手两只。贴好铅画纸的展板八块,分别平放在活动场地上。

音乐:班得瑞《风车》。

活动过程

1.语言情境导入

宝宝们,春天来了!你知道吗?

(配乐)春天来了,

遥远的山坡变绿了;

青青的小河变绿了;

弯弯的杨柳变绿了;

嫩嫩的小草也变绿了。

我喜欢春天的绿色,你喜欢吗?

可是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却没有看到美丽的绿色,你看这里、这里、这里都还是冬天的白色……

怎样才能把绿色的春天变出来呢?

(评析:用轻柔的音乐和诗歌的语言导入活动,把幼儿一下子带进对于美好春天的遐想之中,同时也为整个活动奠定了优美的意境。)

2.探索

别急,小滚筒来给我们帮忙了。我要用它滚出一条长长的、弯弯的通向春天的小路。

有谁愿意帮助我呢?(请个别幼儿尝试。)

多漂亮的小路啊!长长的,弯弯的,还美美的。让我们都来滚出春天的小路吧!

(要求)可是宝宝们,绿绿的小路要滚在白色的地方哦!小滚筒拿出来时可能会有颜料掉在地上。怎么办呢?开动脑筋,聪明的宝宝一定会有办法的。

提醒:如果你觉得这块板上已经很漂亮了,那么就换个地方画。

(评析:教师摆脱了传统的示范、讲解、提出要求的模式,而是放手让幼儿去探索,针对幼儿在尝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就连绘画过程中的注意点,也是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想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老师在活动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即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3.欣赏、引导、创作

你觉得春天的小路漂亮吗?想一想绿色的小路旁会有什么?

会有什么颜色的小花呢?

(老师示范)我要用神奇魔法把小花变出来了。

这回小滚筒不再滚了,它要站得笔直。

小滚筒站笔直,跳进颜料里,轻轻压一压,来到小路旁,啪!一朵花;啪!两朵花!

(要求)老师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宝宝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不要把颜色混起来,要换颜色的话可以找好朋友交换滚筒,要注意卫生哦。

(评析:幼儿对“滚”这一形式特别感兴趣。如何将前一个兴趣点顺利转移到第二个活动内容――“印”中来呢?儿歌的运用、老师充满趣味的表演以及创作带来的惊喜和美感,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尝试欲望。)

4.再欣赏

一起来看看我们画的春天,你觉得怎么样?

想不想把这一块块小小的春天拼成一个大大的春天?好,闭上你的眼睛。

睁开!(震撼)

好看吗?(眯起眼睛欣赏)看到后想到了什么?

原来你们不光想到了路、花,还想到了更多。老师把你们想到的编成一首诗,我们一起来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把这美丽的春天装进我们心里。

(老师配乐朗诵诗歌。)

(评析:小块的作品已经很美,然而老师别出心裁的建议――用小作品拼成大作品,呈现了震撼幼儿心灵的美!使得活动由创作美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欣赏美的环节。不仅如此,诗歌和音乐也参与进来,使得活动进入了音、诗、画的完美艺术境界。)

活动延伸

小鸟们在说什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在这儿呢。)

是啊,外面也有很美的春天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评析:一切艺术源于生活,最终还会回到生活。)

附:诗歌《春的小路》

有一条小路,

长长的,

弯弯的,

伸向远方,

我们从这里走向春天。

有一阵小风,

软软的,

暖暖的,

向我们吹来,

像妈妈在亲吻我们的脸。

有一片草地,

青青的,

绿绿的,

铺满山坡,

像是我们舒适的小床。

我们在这里香香地入睡(提醒幼儿闭眼),

甜甜地做梦……

我们梦见了一大片花园,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

红色的玫瑰,

黄色的太阳菊,

蓝色的风信子……

这时,

来了一群小鸟,

它们飞过小路,

落在小花上,落在小草上,

它们说着悄悄话:

篇1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关键词:幼儿;美术;绘画语言

幼儿绘画发展进程始于涂鸦期,经过象征期再到写实期的過程(抽象—象征—写实),它与美术史的变迁发展(写实—象征—抽象)恰好相反。孩子的信手涂鸦所表露的特点是无意识的点线面集成,而对于绘画,尤其是现代平面绘画来说,最基本的语言便是形式化的点线面。所以,我认为在绘画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幼儿绘画发展进程的规律,针对幼儿自发的符号化绘画特点,再结合现代绘画的基本语言点线面来施教。

一、绘画语言在美术观察中的运用

绘画首先须使幼儿从观察开始就认识了解什么是绘画语言。它的基本特征反映在点线面上,为强化幼儿的绘画语言,必须有意识地利用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已出现的自发性点线面倾向,使他们更准确地对视觉物象产生点线面联想。例如,要画好一棵树,很重要的一步是观察和分析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在启发幼儿对一棵树的观察描绘中,无需用什么高大、茂盛等文学性语言去描述,而应根据绘画语言观察和分析,将树干做粗线看,将树枝做长短细线看,将树叶或其上的花朵做大小深浅的点看等。在远看时,注意得最多的可能是坚实的粗树干,茂密的大树冠,这是我们和树保持一定距离时欣赏到的视觉特征。当我领着孩子走近树时,他们有的触摸树皮粗糙的纹理,有的察看树叶的轮廓筋脉,更细致地观察线条与形状组成的小世界。通过这样的观察,当幼儿落笔时,就会“成竹在胸”有其绘画的源泉。这样创作出来的“树”,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为表现主体,使每张画的形状、大小、色彩和重点都各不相同,赋予了树独特的个性。这种通过绘画语言的运用所培养起来的对生活的艺术敏感力,是极其宝贵的素质,它的意义远远超过几幅画本身。

二、绘画语言在构图中的运用

作为画面,是绘画语言的载体。所谓构图,包括对所画物象间大小、多少、明暗、曲直、粗细、方圆、长短等各种形成的对比统一组合。所以,要使学画幼儿创造出丰富的画面,就应引导他们进一步观察物象间的点线面关系,例如,对一片有山有楼的风景进行观察,由于透视影响,物象间的远近比例自然会发生变化,但对于幼儿来说,无需说明这点,只需启发他们将看成曲线的山与看成直线的道路进行比较,将看成高大面的楼与看成矮小面的房进行比较,将看成大点的树木与看成小点的楼房门窗进行比较等,通过直观比较,当孩子们再放手描绘这组物象时,便会较容易地在画面上反映其点线面间的关系。孩子在线条、块面的形状、排列、大小等变化中充分领悟手法的多样性,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喜爱的手法。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并用心设计,就会创作出富于变化且独具个性的画面。

三、绘画语言在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西方近现代大师的作品,在绘画语言上的运用是十分高超的。作品体现出充分的运动性和自由度,因其符合孩子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追求而与幼儿的心灵十分贴近,成为孩子们最偏爱的作品。如,毕加索、夏加尔、马蒂斯等人的作品,当一些幼儿对视觉物象间的点线面关系还不够了解时,观摩这些著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可助其改善。幼儿美术欣赏不同于美术鉴赏活动。我们应帮助幼儿从直观感觉的形象思维出发,根据儿童的知识启蒙性,从感性的层面上来认识作品。如对作品的绘画语言,诸如,形象、色彩、构图等方面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欣赏和赞美;而对作品的背景知识、艺术基本要素只限于在老师的点拨下有所关注。我们不应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幼儿,而应充分承认并积极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绘画语言在幼儿创作中的运用

作为创作,在绘画上一直被认为与一预设主题相关,但对于幼儿来说,要求他们按照预设的内容进行描绘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他们自发描绘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引导,才有利于创作的完成,也就是纲要中提倡的“自主性绘画”。例如,当一名幼儿在一张纸的部分地方画上了用点线面表示的几棵树时,为使画面出现大小或多少等组合关系,可启发他能否在其他地方再画些树、房屋或人等,这样进行下去,最后画上的内容自然生成于物象的点线面组合中。因为创造力的来源是基于对物象间点线面关系的学习,及利用其进行举一反三的实践。所以,在幼儿画教学中,灵活地引导幼儿运用绘画语言,有助于开发培养幼儿的主动性与想象力。当然,我们要孩子“爱创作、能创作、有材可创”,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提供满足幼儿幻想心理需求的绘画主题,如《手的联想》《外星人》《我创造的鞋子》等,以此引导孩子往新处想、往趣处想、往异处想,激活思维,培养智力技能。

我们知道,幼儿绘画的目的不是为完成一幅画,“从教育角度讲,儿童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的自我表现。”我们也知道,绝大多数孩子长大后不可能成为画家。而在美术活动中对绘画语言的运用,旨在把感知、观察、想象等认知活动和点、线、面、色等符号媒介结合在一起,所培养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这四种能力也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艺术素质。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14: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

1.家园互动: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海底世界或南山鱼、鸟市场,观察、欣赏形态各异的小鱼,了解不同鱼类的外形特征。

2.图书借阅:图书区为幼儿投放大量有关海洋知识的图书、图片,

每天请幼儿借阅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阅读,扩展幼儿对海洋知识的了解。

3.师幼互动:利用晨间、活动区、散步等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观赏

自然角中饲养的小鱼,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有关小鱼的特征和知识,激发幼儿对绘画小鱼活动的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根据儿歌提示,掌握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正确画法。

2.能将三种不同的图形添画成小鱼,并均匀涂色。

3.感受新奇绘画材料和形式带来的乐趣,体验绘画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儿歌提示,熟练画出三种不同的形状并添画成小鱼。

教学难点:能均匀涂色,并尝试自己慢倒、轻倒“神奇的药水”让小鱼游起来。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小鱼不同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2.物质准备:《小鱼游游》的PPT课件、装饰瓷盘、彩色笔、矿泉水瓶等。

3.场地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一、神秘客人的出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为幼儿请来一位神秘的小客人。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魔法师)

2.魔法师新本领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心情迫不及待。

师:魔法师要交给小朋友变小鱼?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二、荧屏互动,直观形象让幼儿掌握图形画法。

1.角色转换,请幼儿来当“小老师”

师:谁想先来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幼儿在平板电脑上画的图形同步在电子白板上出现)

2.学习“魔法咒语”,把图形变成小鱼。

师:让我们一起来说:“变变变”,小朋友你们看三角形变成什么了?三、教师示范,利用儿歌帮助幼儿掌握图形变小鱼的正确画法。

1.把三条不同形状的小鱼画在盘子上。

师:方形的小鱼应该怎样画?(一棵小树、两颗小树、盖上屋顶、铺上小路)这条小鱼还少了什么?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将一条方形小鱼画在盘子上。

2.请幼儿帮忙示范其它两条不同形状小鱼的画法。

师:谁能来帮帮我画出另外两条小鱼?

幼儿操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均匀涂色和小鱼绘画比例。

四、神奇的药水让小鱼游起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1.出示魔法师给的神奇药水,请幼儿猜想?

师:如果我们将神奇的药水倒在盘子里,会发生什么?

2.教师示范、讲解倒入魔法药水的正确步骤。

师:把瓶口放在旁边,慢慢的、慢慢的将魔法药水倒在小鱼的身上,你们快来看,小鱼怎样了?

3.提出绘画要求,幼儿开始绘画。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幅“小鱼游游”的画?那就请小朋友在盘子上画出3条不同形状的小鱼,并均匀涂色,你就可以得到魔法药水了。

4.幼儿绘画,教师分组指导。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视频观看讲评,让讲评活动更直观、更直接。

1.请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画的小鱼都游起来了吗?看看你旁边小朋友的作品。

2.有针对性的视频讲评。

师:在小朋友绘画的过程中,老师录了一位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在观看视频中,请幼儿相互交流分享。

师:这位小朋友画的怎样?什么地方画的好?

教师从中指出发现的问题,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家园互动:引导幼儿将这个有趣的绘画形式,回家教给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我们还可以让大海中哪些生物游起来。

2.在美工区提供瓷盘、画笔、海洋生物图书等各种材料,让幼儿之间相互绘画、讨论、操作,让游起来的小鱼更完整、更漂亮。

3.活动形式延伸至中班、大班,想一想通过这个方法,我们还能让哪些东西动起来?让我们的美术画面更有趣。

课后反思:

《小鱼游游》是一节集游戏性、操作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美术绘画活动,其特点是改变以往单纯绘画的形式,将一个小小的科学现象巧妙的融入到幼儿的美术活动中,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玩在其中。

理解并尊重幼儿,能真正蹲下来与孩子视线一致的走进他们、读懂他们,这才是上好一节活动的初衷。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更有趣、更丰富的美术想象创作空间,活动前,我找准孩子们喜欢什么?活动中,我观察孩子需要什么?活动后,我知道孩子爱上什么?整个活动以“趣”字贯穿,魔法师的“逗趣”,儿歌导入的“有趣”,神奇药水的“激趣”,教师讲评的“童趣”,让小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当孩子们认真的画好小鱼,边倒“药水”边喊着:“小鱼小鱼快游起来。”那紧张、兴奋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

活动中大多数幼儿都能画出三条不同形状的小鱼,能力较强的幼儿还想象着画出了水母、海胆和海星,画面丰富,涂色均匀。特别是讲评环节,孩子们在观看同伴作品视频的过程中,能发现同伴作品的优点并能用“他涂色没有空白、画的.小鱼真像……”类似的语言评价同伴的作品。

只有真正了解幼儿,才能打破自己固有的教学和思维模式,才能有效深化山东省教材在自己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节美术活动为我今后的活动设计,提供了可鉴、可用的“新”思路。

篇15: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观看幼儿示范,倾听教师讲解,学习在指定范围内画彩色的点,表现美丽的大鱼。

2、学会认真、耐心地进行美术活动。

3、欣赏表现鱼的各种形式,感知了解点画特有的风格,提高幼儿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棉签若干,颜料盘每组2-3盘。

2、水墨画、油画棒、水彩等形式表现的各种形态的鱼。

3、在白纸上画一条鱼的线条。

活动过程:

一、听谜面引出主题。

教师:有头没有颈,身上亮晶晶,有翅不能飞,没脚倒能行。这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二、教师出示范例——鱼。

教师:图上有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笔、什么颜料画的吗?

向幼儿简单介绍绘画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欣赏幼儿用书,了解棉签画的特点。

教师: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鱼身上有什么?鱼鳞是怎样的?你知道鱼身上的鱼鳞是用什么表现的?

出示黑板上白色线条鱼以及棉签和颜料,请个别幼儿分别上来示范在大鱼身上画点点,表现彩色的鱼鳞。

四、介绍操作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鲜艳的颜色。

在指定的范围内自主地进行点画活动。

点画要均匀,画面要用棉签点满空白的地方,不要留很大的空间。

五、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个别指导。

六、展示幼儿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大鱼。

七、带领幼儿开展音乐游戏:网小鱼。

篇16:小班美术绘画涂色教案

2、尝试立体作画,萌发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1、报纸做的瓢虫人手一只,示范用的大瓢虫一只;

2、瓶装颜料、毛笔、抹布;

3、背景音乐。

1、儿歌导入,认识瓢虫的外形。

出示报纸瓢虫,师:“大瓢虫,真可爱,圆圆的身体像个球;大瓢虫,真好玩,两根触角六条腿;大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斑点衣,大瓢虫,真能干,专捉害虫当点心。”

2、示范讲解,学习点画的方法。

师:“大瓢虫看到张老师的花裙子,也想把斑点衣变成花花衣,我们用毛笔和颜料来帮它,好吗?”

示范:“小毛笔手中拿,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站站直,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圆点的花瓣画好了。”

“换种颜色换只笔,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躺下来,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长点的花瓣画好了。”(提示:瓢虫可转动)

3、幼儿操作,提示要绕“心”点画。

(1)提出操作要求:“小毛笔蘸了颜料后要沿着花心跳舞,小毛笔站站直,画出来的是圆点花瓣,小毛笔躺下来,画出来的就是长点花瓣。还有很多大瓢虫都想穿上花花衣呢,我们去帮帮它们吧。”

(2)幼儿操作,教师念儿歌提示要围着“花心”点画。

4、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篇17: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绘画教案

【关键词】 幼儿;绘画;想象力;美术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对幼儿艺术细胞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其他知识。所以说幼儿绘画的引导是大脑开发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的桥梁。但是,绘画对于各方面还没有完全开发的幼儿来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真正的打开幼儿想象力,那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就会变得很轻松。本文通过对教师引导幼儿绘画的想象力来提高美术活动的效率的措施进行研究,也为幼儿的全面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了解美术活动的目的,正确定位教师角色,肯定幼儿的个体差异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教学领域,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特别是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在幼儿的心路开发历程中更应该以引导者、建设者的身份带领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内心情感。任何一种形式的美术活动的展开,并不是简单地达到学生学会绘画的目的,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注重幼儿通过绘画达到情感的外露。幼儿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往往会给成人带来灵感,所以说,某一程度上美术活动的展开也是老师从幼儿绘画过程中灵感和内容的获得。而且,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的同时,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特征激发幼儿的潜能。锻炼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创造自由、愉快的氛围维持幼儿绘画的兴趣。不仅仅会提高美术教育活动的效率,也有利于幼儿对生活和对艺术的热爱。为幼儿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供很好的支撑。

二、在绘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幼儿而言,当孩子对于要做的事情没有兴趣,就算是强行逼迫也不会有用,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样一来,教师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首先,要选用合适的绘画材料,不同时期的智力开发,也需要配合与之相适应的内容,绘画也不例外。幼儿绘画也需要适合幼儿的内容。老师应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易于表达或是印象深刻的事物,当然,这些事物也应该是美好的,积极地,向上的,利于提高幼儿想象能力的。在这一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引导,幼儿就能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其次,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强,而且这一时期的幼儿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周围人的注视和肯定。教师要懂得抓住幼儿的心理进行教学。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进行创造、勇于表达。当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不仅仅是通过语言的也可以是肢体的或是眼神的。也不能够只是笼统的赞扬“你很棒!”“你画的真好!”之类,要把表扬具体化,因为针对的幼儿是差异性是的群体,语言和肢体的结合是最好的。一旦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他就会就会逐渐养成坚持下去的习惯,审美能力也会慢慢提高。

三、要充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想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就是重要的一步。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对图形或是画面进行观察、分析。例如:在教授《毛毛虫》这一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画毛毛虫时,可以先用毛毛虫玩具或是动画等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特点,具体分解头、身体、脚等来加深幼儿的印象。期间,小朋友们可以踊跃发言,发挥想象,在画的过程中涂色、线条,教师要引导幼儿独立创作,画出自己眼中的毛毛虫。当幼儿意识到思维不受限制,这时对他们来说绘画时也会容易很多。

总之,绘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也是对幼儿各方面塑造的重要形式。它对幼儿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和情感的健全都有着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引导幼儿想象力,注重与生活的结合,进一步丰富幼儿绘画的内容,增强幼儿知识。还有就是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保持对绘画的兴趣,通过鼓励幼儿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幼儿的绘画更有效率,更有能力,但又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上一篇: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班主任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