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2024-04-30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共18篇)

篇1: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www.hoing.net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生成的,我发现幼儿对于春天的花特别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还不够好,我试着让幼儿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幼儿期是语言的敏感期,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快,我们班一日生活中贯穿了双语教学,结合这两点,我设计了这节双语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用英语表达。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长方形纸条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

(魔术本身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这里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通过大胆想象纸

www.hoing.net

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手枪,放到剪刀里,张开一张大嘴巴,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咔嚓——咔嚓,小剪刀又剪出了什么形状的花?(正方形的花)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角朝上)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

(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闭拢。”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一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对于幼儿的作品都要加予肯定,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我和小花玩耍。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找出老师说的那种颜色的花。“red flower”(红花)、“yellow flower”(黄花)、“blue flower”(蓝花)(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颜色的花)

(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英语游戏,不仅让幼儿在玩中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口语,也肯定了幼儿的作品。第二次采用竞赛性质,让他们听口令快速反应,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展了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www.hoing.net

(五)让花开在草地上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注意涂浆糊时少一点)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在音乐声中小朋友做蝴蝶亲近花儿,闻闻花香,飞来飞去。

(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始终有强烈的游戏欲望,在宽松的环境中操作,能利用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想象、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又结合了诗歌、音乐,让幼儿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篇2: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生成的,我发现幼儿对于春天的花特别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还不够好,我试着让幼儿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幼儿期是语言的敏感期,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快,我们班一日生活中贯穿了双语教学,结合这两点,我设计了这节双语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用英语表达。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长方形纸条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

(魔术本身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这里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集中了

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放到剪刀里,张开一张大嘴巴,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咔嚓——咔嚓,小剪刀又剪出了什么形状的花?“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正方形的花)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角朝上)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闭拢。”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一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对于幼儿的作品都要加予肯定,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我和小花玩耍。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找出老师说的那种颜色的花。“redflower”(红花)、“yellowflower”(黄花)、“blueflower”(蓝花)(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颜色的花)

(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英语游戏,不仅让幼儿在玩中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口语,也肯定了幼儿的作品。第二次采用竞赛性质,让他们听口令快速反应,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展了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五)让花开在草地上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注意涂浆糊时少一点)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在音乐声中小朋友做蝴蝶亲近花儿,闻闻花香,飞来飞去。(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始终有强烈的游戏欲望,在宽松的环境中操作,能利用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想象、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又结合了诗歌、音乐,让幼儿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篇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创造力,培养策略

绘画活动不仅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赋予了幼儿发展创造力的机会。孩子们借助一支笔和一张纸能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神奇世界, 在绘画过程中充分体验创作过程中带来的种种乐趣, 也能表达出孩子们对美好生活、事物的态度, 提高审美素质。幼儿教师应坚持对幼儿美术与创造的实践探索, 以幼儿为中心, 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 用心灵去绘画, 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小班孩子们虽然都喜欢绘画但不知从何下笔, 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

一、采用游戏法,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小班幼儿认识和表达事物容易受情绪情感的影响, 他们对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乐于表现和模仿。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易于接受的形式, 所以我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贯穿于游戏活动, 以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和感染孩子, 孩子乐于接受, 往往能达到较好效果。比如, 孩子画波浪线时, 让孩子们玩“谁的面条长又长”的游戏。我一边在黑板上示范画一边说:“我的面条长又长”, 让孩子们在边上也一边画一边说:“我的面条长又长”;教孩子画锯齿线时, 我就带孩子们玩“上山下山”游戏, 一边示范画一边说“上山了、下山了”, 小朋友也跟着在纸上一边画一边说, 很快学会了画锯齿;同样在教幼儿画螺旋线的时我们就玩“绕毛线”的游戏, 孩子们也很容易学会。

二、让幼儿自由涂鸦,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小班幼儿绘画主要处于以涂鸦期为主逐步向象征期过度的阶段。这时的涂鸦并非的早期未分化的涂鸦, 而是从开始的一种认识探究活动发展为有意识的命名涂鸦活动。幼儿虽然仍未能画出具体形象, 但开始意识到用所画的线条或事物表达自己的意图。在画面上常常是一些类似象征符号那样的线条和简单的图形, 单单只是摆在画面上, 相互间没有联系。总的来说, 命名活动是在图形之后出现, 而在这一阶段末期, 开始简单象形图样, 图样和图样之间无联系, 即向幼儿绘画象征阶段发展。幼儿喜欢随意自由涂画, 无目的性。因此在小班, 我觉得让幼儿自主地画, 让他们感受到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显得非常重要。于是我就经常发给他们每人一支粉笔, 让孩子们在教室里的地上和外面的空地上自由作画, 引导他们画横线、竖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各种线条;画小房子、大树、花草等简单的画。总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会画什么就画什么, 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 让孩子们任意涂鸦, 任意挥洒、无拘无束。孩子们对此活动乐此不疲, 激情高涨, 充分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这既陶冶了幼儿的情操, 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三、运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形式,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小班幼儿喜欢到处随意自由涂画, 因此我在活动设计时选择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形式进行各种美术教学活动。比如, 我调好几种水粉颜料, 教孩子们用小手粘上颜料在纸上印上自己的小手, 然后我把全班孩子的手印贴在一棵棵美丽的手印树上, 孩子们很感兴趣;采用“笔宝宝跳舞”这种拟人化的方式, 给幼儿提供记号笔、彩色笔、油画棒、棉棒等等, 让“笔宝宝”跳圆圈舞、波浪舞、直线舞、曲线舞等等, 幼儿乐此不疲, 甚至欢呼雀跃,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我还教小朋友进行印染, 然后把各种印染作品布置成漂亮的海底世界。所有这些我都通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 来激励幼儿自发地自愿地投入到各种教学中去, 而不是让幼儿枯燥地临摹练习。

四、适当地进行情境评价,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表达能力有限, 我在伴随幼儿绘画的过程中, 根据绘画的内容做出适当的情境评价, 这样能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在“彩色蘑菇”学画蘑菇的教学中, “你画的蘑菇太小了, 小兔没吃饱怎么办?你画的蘑菇没涂色, 小兔子不喜欢吃怎么办?”。一听小兔子没吃饱, 本想中途停止作画的幼儿, 马上又埋头继续作画了, 原来画好不想涂色的孩子又重新涂色了。我适当地进行了情境评价, 又一次激发了幼儿作画的兴趣, 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 对每个孩子的作品优点部分给予充分的肯定。“你画的蘑菇漂亮, 你的画干净”, 让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 获得满足。

总之, 对于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 我认为保持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是主要的, 要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用手中的笔来表现他们眼中的世界, 让他们喜欢美术创作, 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和鼓励, 满足幼儿的表达欲和创造欲, 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 从而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的想象是奇妙的, 幼儿的创造是惊人的, 就让我们做最美的教师, 在绘画活动中, 让每位幼儿绽放出不一样的创造之美。

参考文献

[1]孔艳芳, 刘清海.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 (4) .

[2]黄海涛.趣味美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力培养[J].山东教育科研, 2000 (5) .

篇4: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之我见

关键词: 小班幼儿 美术活动 指导措施

小班孩子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式阶段,他们此时的心理、生理正处在发育之中,绘画只是为了体现绘画过程中愉悦感,而并不是为了具体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刚刚入园的幼儿甚至对绘画是怎么一回事不太清楚,还不太习惯有组织的美术绘画活动,因此在该时期,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方面的指导时要着重引导、帮助小班幼儿从不清楚过渡到清楚,从不习惯过渡到习惯,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具体的指导措施如下。

一、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游戏性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几乎为零,认知发展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时的幼儿一般只对日常社会中自己比较熟悉、感兴趣且经常接触的一些物体才会有绘画兴趣,继而进行绘画创作。因此,小班教师应先选择本班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题材,再组织相关美术活动。举个例子,如果教师发现本班幼儿对卡通人物比较感兴趣,在设计美术绘画活动时,就可以设计“光头强的帽子”、“喜洋洋的新衣服”等绘画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吃的、喝的或人或玩具为题材,例如“我最喜爱的饮料”、“我的爸爸妈妈”等。幼儿教师选择的具体绘画活动内容时应当具有游戏性,因为单一的临摹活动、单调的涂色练习都是小班幼儿不喜欢的,教师应当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这也是他们比较乐意的一种绘画创作方式,可以简单借鉴。

二、环境适宜,材料丰富有趣

当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绘画操作时,会发现,幼儿会被材料吸引,从而很快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活动中,他们会自然、主动地摆弄材料。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适宜的环境,才能真正地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如在印章画“小鱼吐泡泡”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同的瓶盖,让他们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蓝色的纸上,进行小鱼吐泡泡的绘画创作。有时候会发现即使活动结束了,还有小朋友还在为自己的作品欢呼欣喜,有的小朋友则仍然乐此不疲地想要印染瓶盖。由此可见,适宜的环境,丰富、有趣的美术活动材料会让幼儿更喜爱美术创作,他们会觉得绘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绘画的过程原来就是在“玩”游戏。

三、活动富有游戏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特别是小班的小朋友,一旦对新事物产生新鲜感,他们就会借助游戏活动学习。具体措施如下:

1.以游戏的口吻进行活动导入。

小班幼儿的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具体体现为好动、好模仿。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注意角色化的教学方式,即运用谜语、故事、游戏等形式进行导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开设绘画活动“草地上的花”时,我先给孩子们创设了故事情境:“前几天下了大雨,大雨把草地上的花都吹跑了,小动物们好难过啊。”我这么一说,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都开始想办法,想让草地变漂亮,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十分投入,由此可见,要想活动更成功,开场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做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

小班幼儿尽管年龄比较小,但需要掌握一些撕、剪、贴、画、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然而,这些美术技能要想让幼儿玩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教师就应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在教小班幼儿学习一条条地剪纸时,活动前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比赛做面条好吗,看谁剪得面条最最好,一样粗细。”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活动会进行得很顺利。

3.指导语注意要讲究游戏性。

在美术活动中,小班幼儿总是画到哪儿算哪儿,有时还画画就停了,这些情况是比较常见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此时期的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他们不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先想后画。这时,教师就可以巧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指导、提示、鼓励幼儿。有一次,在教孩子们涂红苹果时,我发现小卜涂到一半说:“老师,涂得我累死了。”然后他就把蜡笔放一边,不涂了,我就问他:“小卜,你的苹果怎么一半红,一半白呀,这样的苹果可不好吃呀。”他听了,又拿起了一旁的蜡笔开始涂了起来。

总而言之,教师应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充分地、自然地、无拘无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内心蕴藏的丰富情感,让孩子们真正地、打心眼里喜爱美术活动,切勿机械地按照教学进度勉强幼儿。这样,孩子们才能创造出一幅幅充满童趣、充满想象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孔起英.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5:小班美术活动《春天的花》

授课教师:白婷授课时间:2017年5月9日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画笔表现美丽的花。2.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PPT课件、颜料、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师:春天来了,你见过什么样的花?请你说一说。(花的颜色形状等)2.观看PPT课件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花园里去看一看,看有什么花。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讨论。(2)幼儿再次欣赏PPT课件,细赏

(3)师:我们看的美丽的花开在哪里?(花茎上)教师用手指比作花茎,用另外一只手空画。

(4)小结:原来花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像灯泡,有的像披萨。我们一起来尝试画美丽的花,好吗?

3.请幼儿在画板上示范作画,4.幼儿作画

篇6: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活动目标

1.按颜色分类,将不同颜色的花“种”在相应颜色的花坛里。

2.会按颜色标记印出相应颜色和数量的花,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色、黄色、蓝色的花朵若干,红、黄、蓝颜色的花坛3个,春天景色的挂图。

2.红色、黄色、蓝色蝴蝶各一只,红、黄、蓝三色颜料盘各3盘,记录单(有颜色标记和点子),报纸团(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变成了绿绿的,真好看。小花都开了,它们都高兴的笑着。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吧!(出示春天景色的挂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老师:“春天真美呀,你都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挂图上有什么内容。)

(二)过程。

老师:“看,绿绿的草地,太阳公公、大树伯伯、白云妹妹都开心的笑着。咦?小花坛怎么在哭呢?”(通过不同的表情,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哦,原来小花坛里没有花,我们怎么办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想象,大胆的表达。)

老师:“老师有一个好办法。瞧,老师这里有好多的小花,我们把它种到花坛里面吧!”

幼儿:好!(请小朋友上来种花)

老师:“咦,怎么花种好了小花坛还是没有笑呢?”(让幼儿自己发现,红花种在红色的花坛里,蓝花要种在蓝色的花坛里……)

老师:“对啦,红色的花要种在什么颜色的花坛里?”

幼儿:“红色!”

(请小朋友种花,种好后将花坛的哭脸变笑脸,培养小朋友有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受。)

老师:“还有这么多的花,怎么办呢?”

(出示准备好的花坛和小花,以小组的形式分发给幼儿,让小朋友按花朵颜色和花坛颜色进行分类。)

老师:“小朋友们种的小花真好看,真香啊,吸引来小蝴蝶,你们看这是什么颜色的蝴蝶?”

(先后出示红色、蓝色、黄色的蝴蝶)

幼儿:“红色!”

老师:“请小朋友帮助红色的蝴蝶找到它的家。”(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和区分。)

老师:“黄色的蝴蝶也来啦。哎呦呦,可沉死我了,快点帮我找到家。太好了终于可以休息了。小朋友真棒,帮助黄色蝴蝶找到了家。”

老师:“这是什么?”

(出示记录单,讲解使用记录单的方法,将记录单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记录纸上的点子数和颜色标记,印相应数量相应颜色的花。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将小朋友的作品放在黑板上展示,请小朋友进行交流。)

(三)结束。

老师:“我们将小花种到幼儿园的大花坛里面,让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欣赏到这么漂亮的花。”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3第8~9页和操作卡,根据要求进行点物匹配。

小班科学活动《春天的花》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认识了更多颜色的花,学会了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分类,学会观察并认识了颜色标记,能按花的颜色标记和点子数进行粘贴。但这次活动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语速较快;没能及时组织幼儿课堂秩序,秩序有点乱;没有让每个幼儿都参与,锻炼一下幼儿的动手能力;如果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幼儿在学习资源上仔细观察一下颜色标记和点子数,然后动手画一画,巩固所学知识。

篇7: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用木珠或瓶盖印成小花的方法。

2、通过印画活动,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能力和绘画的兴趣。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木珠,瓶盖,录音机,磁带,纸抹布,油画棒,颜料若干盘(内防海绵)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春天来了》,激发幼儿想画花的愿望。

(1)出示范例,问:这些画美丽吗?是用什么印成的?

(2)出示各种木珠和瓶盖,说:老师就是用这些大大小小的木珠和瓶盖蘸上各种颜色印成的,你们会印吗?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2、讲解示范。

将瓶盖或木珠蘸上颜色在纸上印一下,就成一朵花。大的瓶盖或木珠印大花,小瓶盖或木珠印小花。可以印成红、黄、蓝等各色小花,像花园里的鲜花那样又多又好看。最后,用油画棒画上茎和叶子。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个幼儿用瓶盖或木珠印花。每个瓶盖只能蘸一种颜色,大家可以交换使用,要尽量多印些花。最后用油画棒画上茎和叶子。

4、欣赏与评价。

教学反思: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美丽的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篇8:小班美术活动:魔幻泡泡

“玩泡泡”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我试图通过吹泡泡、盖泡泡,让幼儿与魔幻泡泡来一次有趣又亲密的接触,以此获得表现事物的积极情感体验。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的体验感受为主,让幼儿自觉地跟着音乐情境进入到魔幻世界中,最后通过提供宣纸做成的风筝来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当幼儿看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是富有美感的作品时,他们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泡泡水吹出泡泡,初步感知泡泡易破的特征。

2.观察泡泡,自由表达吹泡泡的发现和感受。

3.用制造出来的泡泡进行玩色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碗、彩色泡泡水、吸管、宣纸风筝、抹布、亮光纸做的小尾巴、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拇指交叉变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召唤着我们,宝贝们,神奇的魔幻之旅开始啦!(张开双臂变蝴蝶)蝴蝶张开美丽的翅膀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呢;(食指开合变瓢虫)瓢虫哥哥趴在树叶上,不停地扇动着小触角;(双手叉腰变柳树)柳树姑娘弯着腰向我们鞠躬行礼;(转动拳头变露珠)调皮的小露珠咕噜噜滚落下来,一眨眼工夫就不见了。(做邀请状)宝贝们,欢迎来到魔幻王国!

二、观看魔术表演

1.教师变魔术。

师:小朋友们,魔术表演现在开始了。(教师神秘地从衣服袖口处变出吸管)

2.教师利用吸管吹出泡泡,请幼儿观察。

师:看!我变出了什么?这些泡泡像什么?

幼:像小鱼吐出来的泡泡。(像鸡蛋、像气球、像冰激凌、像圆圆的皮球、像软软的果冻、像苹果……)

师:我是怎样变出泡泡的?

幼:用吸管吹出来的。

师:我是怎样吹的呢?

幼:呼呼地吹。(向外吹、用力吹、使劲儿吹、嘴巴鼓鼓地吹……)

3.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总结吹泡泡的方法。

师:两个手指轻轻握住吸管的上端,用劲向外吹,把泡泡吹得大大的、鼓鼓的、高高的,千万不能让泡泡溜到外面去哦!

三、吹泡泡

1.用吸管吹泡泡。(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向外吹,不要往里吸)

师: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幼:是红色。(是桔色、是绿色、是蓝色)

2.再次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感知泡泡易破的特征)

师:看看碗里的泡泡,到哪里去了?

幼:泡泡变小了,泡泡破掉了……

师:泡泡真是个调皮的家伙,一会儿工夫就破掉不见了。

四、泡泡盖画

1.请魔法风筝帮忙留住泡泡。(教师演示盖画)

教师取出用熟宣纸做的风筝,轻轻地盖在吹起的泡泡上。泡泡随即破裂,颜料晕染在了宣纸风筝上面。

2.幼儿体验泡泡盖画。

(1)尝试:幼儿和教师一起用宣纸风筝盖在泡泡上。

(2)游戏:听音乐,找不同的颜料去吹泡泡、盖泡泡。

(3)再次体验:幼儿带着风筝绕场地飞跑,飞一会儿,吹一会儿,盖一会儿,让不同颜色的泡泡水在宣纸上晕染开来,产生特殊的效果。

3.夸夸我的魔法风筝。

师:举起你的风筝,比比谁的风筝最美丽。

幼:我的风筝五颜六色,最美丽。(我的风筝有红色、黄色、绿色,最美丽;我的风筝五彩缤纷,最最美;我的风筝像花儿一样……)

五、放飞风筝

1.给美丽的风筝装上小尾巴。

(1)师:小风筝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她希望自己能够有一条美丽的小尾巴,可以飘得更高更远!

(2)幼儿四散开来,在活动室寻找尾巴,把尾巴贴在风筝的尾部。

2.师幼一起玩风筝。

(1)师:贴上小尾巴,小风筝要展翅高飞啦!(师幼一起取下绳子,跟着音乐,让手中的风筝飞舞起来)

篇9: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之我见

一、小班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

1.随意性:3岁左右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文字清晰的表达感情,但孩子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用意象的方式反映出来的主观感受和愿望,这就是被称为“涂鸦期”的初级绘画阶段。我们看到幼儿从随意的、缺乏控制的涂鸦向有控制的、命名的涂鸦发展的过程。刚接触画画时,是随意的涂鸦。他们不停地用油画棒,在纸上圈涂或来回画各种长线、弯线等,他们表现出喜欢参与,喜欢在纸上涂涂抹抹,但通常没有其他的创作意图,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无意形成的,纸上反复圈涂的圆圈也许就是棒棒糖、是太阳、是一个宝宝,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作此画的幼儿当成一个气球。总之他们对作品的解释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

2.简约性:小班幼儿绘画总是把眼前的物象画得极为简化。记得第一次让幼儿画自画像,他们画出一个大大的圆圈当人头,添上二个黑点作为眼睛,几根短线竖在头顶成头发;耳朵、眉毛被忽视了,对身体的形态也视而不见,圆圈下面两条短线就是脚。他们凭持着自以为是的简单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块组合画面,但是这确是儿童心理的真实反映,格式塔心理学称之为“简约合宜”。即他们观察事物的整体,只注意单个物象,注意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复杂的、次要的视觉刺激,则基于心理本能视而不见,只记取自认为有用的部位却不取映入眼底的部分,随意象而驱使。

3.情境性:对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美术活动就是一种游戏,孩子们在玩中画。他们常常把所画对象拟人化而自言自语:“苹果宝宝、小鱼吹泡泡、树叶宝宝穿花衣……”。记得综合活动《帮小熊铺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师首先用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讲了小熊家门前的路坏了的原因,此时近三分之二的幼儿目光是游离的,而当教师出示铺路用的彩纸、颜料、油画棒时,全部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都表现出了积极与兴奋。

4.从众性:这一阶段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从众性是相当明显的,他们甚至经常会受同伴或教师的影响改变作画的位置、材料和形式,即别人画什么他也要画什么,甚至希望使用和同伴一样的工具,在同一张纸上画画。这种现象也说明随着情感社会性联结的建立,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已进入到社会化进程中的伙伴关系发展阶段。在《我帮妈妈挂毛巾》活动中,经提示孩子们很快就能两两分工合作,或一人打扮一半毛巾,或错开位子画,共同打扮他们自己的毛巾,大胆地和老师、同伴尝试着不同材料,有的用油画棒画格子,有的用纸卷、积木、萝卜、藕等在长长的纸毛巾上印画,部分犹豫的幼儿在观察同伴之后也能愉快、投入地参与其中。

二、小班幼儿美术活动的引导策略

1.适宜、有趣的情景创设。

心理学对幼儿阶段的分析表明:儿童有意注意时间短,“兴趣”能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见兴趣是成功的开端,是学习的动力。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的时间维持不长,因此,教师创设情景优美、情节简单、直奔主题的游戏情境,能调动起幼儿的绘画兴趣,让他们较快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

如:引导幼儿画长短竖线而开展了美术活动《小兔吃青草》。活动开始时,老师边出示一幅有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天空、朵朵的白云、几只神气的小兔子的大背景图,边说儿歌“小白兔,白又白,爱吃青草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幼儿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当老师提问“小朋友,谁来在草地上多种些小草,让小兔吃到青青草呢?”直接把长短竖线的练习融入了“喂小兔青草的游戏”的游戏情境。“老师,请我,请我。”孩子的绘画兴趣很快地被激发,而积极地参与到这种情境下游戏活动中来,一边用绿油画棒合作画出“青草”(长短不一的竖线),并一边不断地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着:“小兔,给你吃青草”。老师的引导“给草地长满青草,让小兔吃得饱饱的”,更让沉浸在这快乐游戏情境中的孩子们,不停地在这大背景图上涂画着直到纸上画满。

可见小班美术中,适宜的游戏化情境、直奔主题的指导语,更容易被幼儿所理解,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涂鸦兴趣,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

2.简便、多样的材料提供。

这一年龄的孩子对美术活动已有一定的兴趣,适合他们的美术活动材料也较多,只要难度适宜,操作简单,油画棒、画笔、颜料、彩纸、橡皮泥、面团、印章等材料都会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所喜欢的。一些自制的材料和废旧的纸盒、瓶罐以及许多常见的生活用品、自然物品也是幼儿美术活动的好材料,如:印章画中,除了现成的印章,还可用各种积塑,以及旧报纸做出的大小不一的纸团作印章,瓶盖、毛线、弹珠、树叶等等,随手拈来皆是宝。孩子们拿这些司空见惯的材料,尝试压、推、拉等多样方法在纸上印出各种图案,既好玩又好看。

3.自由、多样的表达机会。

创造心理学认为“儿童只有对某一阶段上的形式掌握了以后,才有可能产生新的要求,同时也为进入下一阶段作好准备。”倘若不断地给予儿童新鲜的印象和有目的的视觉刺激,通过自由的绘画实践训练,把内在的心理本能转化为外向的积极探索,并适序的引入理性的启迪,使直觉本身经由理性的推理、概括认识而转化为表象的形式,这样孩子对绘画涂鸦期的“简化”特征才会有自觉的体会和主动的把握,使儿童的思维和绘画技法扶摇直上。如:在美术活动区域中,提供光头宝宝、没有窗帘的窗户、白手帕等多种作业材料,以及油画棒,满足幼儿在起床后、自选游戏时给宝宝长长头发、挂窗帘、画手帕格子等涂画, 幼儿逐渐获得画长短线的经验,体验动作控制和熟练的乐趣。

另外,老师可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对同一的人或物反复观察,使幼儿在丰富感知经验中提升他们的绘画表达能力。如:在《我能干》主题活动活动中,第一次老师请小朋友画自画像,每个人把自己画成多是蝌蚪式的人:一个圆头+几个短线头发+两条长线脚。根据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①带孩子们到舞蹈房照镜子,看看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长相;②游戏:找找我的小嘴在那里,幼儿辨认自己的身体各部位;③说说:我真能干;④手掌印画;⑤自画像;⑥宝宝穿花衣等活动的开展,孩子对人的认识丰富了,笔下的人物形象有了身体,有了五官,有了表情……。

可见,幼儿多次美术活动过程的反复,决不是简单的重复。在这一次次的反复涂画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胆怯、自卑得以克服,经验和能力得以螺旋式提升,其自信心得以建立。

4.积极、向上的作品评价。

小班幼儿手部肌肉、腕骨,发育很不完善,在拿笔画画时,就会出现一种本能的“自由”,画出的画就会不成比例、不流畅。所以,我们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不能用评价成人画的标准去评价,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用“童眼”去看、去欣赏。说白了,就是和孩子来谈他的画,让他觉得你懂他的“语言”,让孩子更信任你、尊敬你。

最好的谈画时机,是孩子刚画完,主动给老师看、创作意念仍清晰、兴致正高昂时。作为老师可面露微笑,以开放式的问话和孩子交谈,除了可仔细分享画中的每个细节,还可进一步扩大及延伸孩子的创作空间,对孩子抽象思考能力的养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在谈画的过程中,孩子可内省自己所画所作,有助其提升绘画的美感和表现自我画风的特质,亦能在正确、有效的回答中,让孩子了解画中的造形特色,和别人对他画作的感应。

通过我们的研究,可见美术活动对小班幼儿而言,是一种随意、愉快的涂鸦游戏。作为教师,创设游戏化美术活动的情境,提供适宜的美术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大胆投入多样的美术活动,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应答和评价,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挖掘,个性得以发展。

篇10: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目标:

1.能随意取橡皮泥,通过分泥、团圆、压扁、挤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2.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相互学习,共同讨论,圆满完成任务的快乐。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准备:

1.课前带幼儿参观园内各种花朵的造型,了解花儿的特征。

2.橡皮泥、泥工板、牙签、剪刀、双面胶、干树枝等若干。

过程:

1.引出课题。

花园的花儿忘了开花,请小朋友帮忙用橡皮泥做的花朵装饰花枝。

2.讲解示范。

1)将绿色卡纸剪成小片对折,剪出叶子,最后粘在花枝上。

2)根据花朵的特征将压扁后的花瓣绕牙签粘好,;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装上花蕊和花托后一起拿 下插在花枝顶上。

3)注意花朵位置上的错落有致。

3.幼儿操作。

1)幼儿做出各种不同形态的花朵造型。

2)提醒幼儿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的颜色,大胆制作。

3)启发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讨论。

4.讲评。

将幼儿作品放在花园里展示,引导幼儿参观、评价。对有新意的作品给予肯定。

5.结束部分。

教学反思:

做为新教师的我,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的。活动中我的语速较快,重复了幼儿的回答,其实应该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教师再进行总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春姑娘打电话的情景创设这一环节中,感觉太突兀了,幼儿都没有反应过来,可以创设另一个情景,比如:春姑娘想请各种颜色的花参加“百花会”,春姑娘想请小朋友们帮她制作邀请函,邀请他们。教师再出示邀请函问幼儿:你觉得这张邀请函,春姑娘想邀请的是几朵什么颜色的花呢?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操作,最后以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春姑娘顺利召开了“百花会”,结束本次活动。这样的情景创设会计较自然,幼儿容易接受。活动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操作活动中也不敢大胆尝试,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以后我会更加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篇11: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活动目标:

1.能随意取橡皮泥,通过分泥、团圆、压扁、挤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2.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相互学习,共同讨论,圆满完成任务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参观园内各种花朵的造型,了解花儿的特征。

2.橡皮泥、泥工板、牙签、剪刀、双面胶、干树枝等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花园的花儿忘了开花,请小朋友帮忙用橡皮泥做的花朵装饰花枝。

2.讲解示范。

1)将绿色卡纸剪成小片对折,剪出叶子,最后粘在花枝上。

2)根据花朵的特征将压扁后的花瓣绕牙签粘好,装上花蕊和花托后一起拿下插在花枝顶上。

3)注意花朵位置上的错落有致。

3.幼儿操作。

1)幼儿做出各种不同形态的花朵造型。

2)提醒幼儿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的颜色,大胆制作。

3)启发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讨论。

4.讲评。

将幼儿作品放在花园里展示,引导幼儿参观、评价。对有新意的作品给予肯定。

5.结束部分。

教学反思:

还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教师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

篇12: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设计思路

3月适逢春天,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特别是花儿竞相开放。对孩子们来说,春天的花是最吸引人的。于是,我结合小班《学习活动》中“小花园”主题中的内容,设计开展了“越开越大的花”的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沿着花心的外形一圈一圈不断扩大的方式表现花儿越开越大。

2、感受发现春天的美。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形状(圆形、三角形、三角形)的花心、淡绿色的彩纸的、炫彩棒、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了,可美了。我们一起了去看看吧!

(观看花儿开放视频)

师:哇,美不美?花是怎么开的啊?

小结:原来花是慢慢地一点点地开大的,真美啊。

二、故事导入:

师:今天,张老师在花园里也发现了一朵小花,看看是一朵怎么样的小花呀?"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出示花心)这朵圆圆的红红的小花它好小,它很想快快长大。

三、情景化演示:

(观看微视频)

太阳公公看见了小花,对小花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帮你吧!”太阳公公发出暖洋洋的光照着小花,小花儿吸收着阳光,它长大了一圈。小花开心地叫着:“谢谢您太阳公公,谢谢您帮我长大!”(教师在花心外面画一圈)

听,又有谁来了呀?呼呼呼,春风姐姐吹来了,他对小花说:“小花,小花,我也来帮你长大吧!”春风姐姐轻轻地吹着,小花被春风吹过又长大了一圈。小花真高兴,说:“谢谢您,春风姐姐,谢谢您帮我长大。”(教师再画一圈)

还有谁会来帮助小花呢?你听,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雨点落在草地上,落在山坡上,小花喝着雨水,挺直了胸膛,越长越大了。小花太高兴啦!“谢谢您,春雨哥哥!谢谢您帮助我长大。”(教师再画一圈)

师:小朋友,你们看,在他们的帮助下,草地上的花儿都开放了!春天的小花可真美啊。

提问:小花是怎么样长大的?谁愿意帮小花长大?

请个别幼儿示范

四、幼儿操作。

师:我们小花园里面的花儿都很小,它们也想快快长大,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它们呀?

重点指导:

1)鼓励幼儿沿着花心一圈圈不断地将小花画大,留意连接点。

2)鼓励幼儿画更多的花。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心贴在纸上,并不断画大,使花儿越开越大。

小结:小花从花心一圈圈的往外长,越开越大,越长越大。

五、作品分享展示

师:在你们的帮助下,小花园里的花儿越长越大了,真漂亮呀!花儿真高兴。

1、现在我们来找找,哪朵花儿最美?看看花儿是否是越开越大了?

总结:原来花儿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外形和五彩斑斓的色彩,春天的花可真好看!

教学反思

这次的美术活动和以往的美术活动略有不同我们在绘画的基础上还要求幼儿结合用粘贴的方式来制作花心,这个小小的操作让孩子们可是忙坏了,在粘贴完花心后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开始操作,一圈又一圈,小花在阳光、风、雨露的帮助下慢慢长大。孩子们可开心啦,收获满满。

篇13:小班幼儿美术作品个性化

幼儿美术是指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所从事的艺术活动,是反映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与体验的一种方式。幼儿美术教育一般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幼儿美术本身的浓厚趣味性和情感性,适用于幼儿的形象思维和直观体验,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对幼儿的表达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具有其他活动无法代替的意义。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的问题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在其造型、空间和视觉的表现上,可以通过线条、色彩、形体以及构图来具体表现。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赋予作品个性化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活动目的性太强

幼儿美术活动并不是为了让幼儿成为一名画家,而是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在教学中认识美术、掌握美术工具的用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以是否完成作品来要求幼儿。而且,老师示范时将自己画画的先后顺序教给幼儿,在思想上限制了幼儿的创作顺序。因为活动性目的太强,活动中提供的材料也相对有限。幼儿在此过程中没有受到激发,大多是在临摹老师的作品或者范例,造成千篇一律的美术作品。

2.活动自主性过度

有的美术教育中,教师以幼儿自主性为教学中心,过度放权,使美术活动变成没有制度规范的“放羊式”活动。老师疏于对幼儿作品的指导,不能发现幼儿作品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错过了最佳的指导机会。

3.忽略作品解读与评价

幼儿的情感体验是美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时教师注重作品的完成度,忽略了对幼儿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不能与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久而久之,幼儿丧失了通过作品传递情感的热情。

4.打断幼儿创作过程

幼儿受到身心限制,难以保证在一堂课中完成全部的美术创作过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不得已打断了幼儿的创作,要求所有幼儿一同听讲。被打断创作的幼儿因在作品中的表达尚未完成,因而心情烦躁。这种负面情绪也影响了幼儿在美术作品中个性化表达的热情。

三、实现作品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实现幼儿作品个性化表达的教学策略:

1.创造融洽环境,让幼儿乐于创作

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通过美术创作让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一种轻松、愉悦、融洽的创作环境。在美术教学和幼儿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老师要调控环境使融洽的气氛得以维持,如利用语言、行为和态度来影响幼儿。教学中让幼儿意识到老师提供的成品只是其中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认识美术及其工具,比如在泥塑课时,“大家家里有什么是泥捏的啊?”在讨论中激发幼儿对工具的兴趣和认识,然后教师现场展示用手掰和用塑料小刀切开橡皮泥后的两端形状,让幼儿直观体验,并带着自己对工具的解读来投入创作。

2.提供多样条件,让幼儿急于创作

幼儿的美术活动不应受限于课堂以及有限的美术工具、素材。改变单一、有限的教学模式,让幼儿的思维保持活力,并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探索、发现的机会,让幼儿从外界环境中得到灵感,并能利用多样的美术工具积极投入到创作中去。比如,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设置一些工具格,里面除了摆放老师准备的各种美术素材外,幼儿可以把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放进去。同时,老师也要摆脱自己以往认知带来的限制,将不是美术工具的材料也放进去,比如除了油画棒、水粉外,老师还可以放进去棉签、粉笔等。当然,幼儿可能会把沙土、碎石放进去,老师受此启发,准备一些鸡蛋壳、红豆、绿豆等,以及碎布、毛线、树叶、花瓣等。在丰富素材的影响下,幼儿在纸上粘上胶水,用小手搓着沙土一点点地撒到纸上,制成了沙土版且能固定的作品。

3.引发情感共鸣,让幼儿爱上创作

为幼儿提供了美术创作环境和创作素材,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但对幼儿的美术教学活动并没有结束。在幼儿完成创作后,及时、有效地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交流和赞扬,也是维持幼儿美术创造热情的重要环节。“为什么画上的姑娘一条腿是红色的,一条腿是白色的呢?”幼儿回答:“因为她穿了一个白袜子,一个红袜子。”通过交流,幼儿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这样一对一的交流也给了其他幼儿继续完成自己作品的时间,尊重了每一位幼儿的创作热情。幼儿时期对老师的依赖感很强,老师与他们的情感共鸣,对幼儿个性化美术创作的热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奕菁.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14: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关键词]美术活动;兴趣;小班

刚开始接触美术活动的小班幼儿,在活动中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不管老师本次活动教的内容是什么,他们会毫无目的地在纸上胡乱图画;或者有的孩子则大声地叫着:“老师,我不会画!”那是不是孩子们不喜欢?不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呢?不是。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提出:美术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美术对于幼儿而言,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从他能用笔进行随意涂鸦的瞬间起,他就已经在自发地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我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设充满乐趣的美术环境,力求将美术教育活动变得足够有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那如何充分地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选择有“趣”的教材、材料

1.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而非传授技能。加之,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比较少,往往只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平时接触较多的一些东西感兴趣,幼儿往往更容易被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所吸引,从而产生积极动手操作、大胆想象的欲望,成为活动的主体。所以,要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首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就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例如“一串红”“小鱼吐泡泡”“好吃的糖葫芦”,这些都是幼儿所十分熟悉并且喜爱的事物,这样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容易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兴趣,进行主动学习。

2.准备丰富且有趣的美术活动材料

幼儿运用工具的过程,不仅是技能的训练,也是培养绘画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手指点画《彩色的雨滴》,让每个幼儿利用自己的手指这一有趣的绘画工具,画出雨滴的形状;又如:在蔬菜印画中利用形象的蔬菜切面,幼儿通过压印画出不同的图形,蔬菜本就是幼儿所十分熟悉的,通过多种蔬菜切面的呈现,能够很快地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相关情感,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这些“杰作”时,自然而然就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既产生了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又训练了一定的技能,因此美术活动材料的选择不仅要丰富而有趣,更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两者相辅相成,有效结合,从而帮助幼儿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创设审美环境,激发动机

选材确定好后,要想方设法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情绪上的兴奋,进而转变为绘画的冲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比如,在绘画小蝌蚪时,教师把小蝌蚪放在玻璃瓶内,然后利用幻灯片把小蝌蚪的姿态放映出来,小蝌蚪在灯光的照耀下游来游去,教师指导幼儿观察作画,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动一笔,但却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观察环境,通过观察和自由想象,幼儿肯定会绘画出活灵活现、姿态各异的小蝌蚪。

三、设置趣味无穷的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具有好动、好模仿、行为易受情绪支配等年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首先要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充分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我通过实践、观摩、阅读相关书籍,发现有以下几种较好的,较为适合小班幼儿的活动导入方式:

1.游戏导入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因此,在美术活动的开始部分如果能用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来导入整个活动主题,必定能很快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颤色变变变》这节活动中,活动开始,老师就玩了一个《抱一抱》的游戏,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几人抱—抱,然后导入到本次活动的中心内容——颜色宝宝也来抱—抱,幼儿的兴趣很大,玩游戏时就十分专注,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颜料和如何将两种颜色的颜料混在—起。

2.故事导入

孩子们都爱听故事,故事生动、活泼的情节极具吸引力,便于幼儿理解接受,在他们的“眼”中,一切似乎都是有生命力的。例如在“彩色的雨滴”活动中,我以故事的口吻引导幼儿创作:雨滴宝宝们可真是顽皮,嘣的一声跳到绿色的草地匕和绿色的小草做朋友,变成了绿色的雨滴;又跳到了红色的枫叶上和枫叶做朋友,变成了红色的雨滴;最后又跳到了黄色的花朵上和花朵做朋友,变成了黄色的雨滴。孩子们—边听着故事,一边看着形象的课件,马上对彩色的雨滴有了形象的感知,完全投入了彩色雨滴这—幅充满童趣幻想的画面中来,对接下来的手指点画充满了兴趣。

四、引导幼儿自由发挥,独立创造

篇15:春天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1、能用棉签画直线和小点,表现春天柳树的特征。

2、喜欢春天,乐意用艺术的方法表现春天的美景。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已经观察过柳树的嫩芽,看过在空中飘扬的柳枝。

2、选择可以让幼儿现场观察柳树,又能作画的户外场地。

3、幼儿绘画用桌子或写生板。

4、棉签,咖啡色和绿色水粉颜料每组几份,湿毛巾若干。

5、《美工》第6页。

(三)活动过程

1、观察柳树的枝条。

(1)你们认识面前的这棵树吗?它叫什么名字?

(2)我们一起看看,帮树和其他树有什么不同?

(3)春天到了,柳树的树枝越来越长,你们觉得柳树长长的枝条像什么?

(4)这些长长的枝条是怎么长的?谁能来说一说,画一画?(幼儿示范。)

(5)请你存细看一看,柳树的技条上还长着什么?你能把它画下来吗?(幼儿示范。)

2、柳树妹妹的大树干。

(1)柳树妹妹的长头发,都是长在树干上的,它的树干长什么样?

(2)如果让你来画画柳树,你会先画树干还是树皮?

3、画画你看到的柳树。

(1)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老师都准备了棉签和颜料,你可以把你看到的柳树妹妹画下来,带到我们的教师里去,做我们的好朋友。

篇16: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1、学习用线条与色彩表现花朵,进一步练习表现前后的构图关系。

2、体验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多彩春天的快乐。

活动重点:

说出花瓣的颜色、形状,用线条表现。

活动难点:

表现花朵前后的构图关系。

活动准备:

生活中各种花的图片、白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花的图片,提示:今天我请小朋友看看老师都带来了那些花?你最喜欢什么花?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引导幼儿从花的形状、颜色和花瓣等方面欣赏不同的花。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花。(提示幼儿说出花瓣的颜色形状)

二、绘画--美丽的花。

1、教师示范表现花的前后关系。(用两个花的形状前后相叠的放在一起,提示难点:画的花被挡住的部分就不用画出来了)

2、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

3、幼儿继续画,教师展示第一个幼儿完成的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4、展示个别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学习,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5、关注个别幼儿,如画得尤其认真的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

三、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作品,互相说说喜欢哪幅?为什么?

篇17: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春天的花

设计意图:

皱纹纸粘贴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2、知道春天是花开的季节,学习使用纸团贴花的方法技能。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制作一幅皱纹纸贴花。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示范图一张,ppt课件,黑卡纸、皱纹纸、固体胶、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吸引

二、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

请幼儿欣赏音乐《春天》。提出问题,音乐里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播放视频《春天》请幼儿跟随教师跳舞

3、欣赏春天实物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里有什么花?生活中还有哪些花? 引出皱纹纸粘贴花,请幼儿欣赏皱纹纸粘贴花图片

4、出示教师示范图,观察讨论,花是什么做成的,怎样用皱纹纸贴花?

5、感知材料,尝试体验

分发皱纹纸条,教师现场示范皱纹纸粘贴画(花)的过程,并请幼儿一起操作。教师请幼儿上台进行粘贴。

(1)构思画草图

(2)搓纸团

(3)涂胶粘贴

(4)美化作品

三、分发教具,巩固练习

幼儿自己尝试用皱纹纸粘贴花,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注意纸团的大小与色彩搭配,纸团排列的疏密与方向

教学反思:

皱纹纸粘贴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因此特意开展此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

(1)请幼儿听音乐。欣赏音乐之前提出问题音乐里面有什么?是哪个季节?引出话题春天。

(2)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跳舞《春天》,引出春天是花开的季节。

(3)请幼儿欣赏花的实物图,提问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花,引出皱纹纸贴花。请幼儿欣赏皱纹纸贴花图片。

第二环节:

(1)出示教师示范图,请幼儿观察是什么做的?

(2)发放教具,人手皱纹纸条,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皱纹纸贴花。<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先画草图,然后搓纸团,涂上固体胶,进行粘贴的过程。

(3)请部分幼儿上台粘贴,提醒幼儿注意皱纹纸粘贴的紧凑和方向,第三环节:

(1)分发人手一份的教具,再次示范皱纹纸粘贴花过程,请幼儿用自己手中的教具自己制作粘贴花。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粘贴时要一个挨着一个。

本次活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幼儿能够学会用皱纹纸独立完成一幅画。但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问题如下:

(1)第一环节第三部分提问幼儿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花时,有幼儿回答雪花,教师没有及时纠正。欣赏皱纹纸贴花作品后没有提问,应该进行提问与总结:春天是花开的季节。

(2)第二环节第二部分先发教具——纸条的话,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教师示范的时候孩子虽然在一起操作,但是常规较乱。

(3)第三环节用绿卡纸示范时,教师用铅笔画的,后面的幼儿看不见。应该用勾线笔画草图。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肢体和语言不严谨。有一些口头语出现。应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

篇18:小班美术活动中对儿歌的利用

一、幼儿诗画教学的指导策略

1.诗画教学法在日常活动中的运用。

区域活动增加了教师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更加有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运用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物体形象, 形成鲜明表象, 创编形象的儿歌导入学习, 为动手绘画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 是开展诗画教学的好时机。

2.教学中“诗”与“画”的相得益彰, 相互促进。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绘画与语言在内容上的结合点就是小朋友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既要考虑 语言表达的需要, 又要考虑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手段的需要, 因此, 这里的绘画不仅是画一些线条或图案, 更重要的是绘画应作为表达幼儿的情绪及生活经验的途径。

(1) 根据绘画内容, 合理创编儿歌。

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创编儿歌, 能够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 大胆作画, 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如《妈妈的头发》:“妈妈的头发真漂亮, 有长的有短的, 直直的弯弯的, 还有一根马尾辫。”根据事物形状创编而成的儿歌, 朗朗上口, 使幼儿对事物的形状、轮廓有初步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作画, 幼儿就有了一种“我会画”的自信感。在作画过程中, 幼儿还能借助儿歌回忆画法, 实现成功的目标。如《吹泡泡》:“吹泡泡, 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五颜六色真好看, 小朋友们拍手笑。”

(2) 灵活运用儿歌进行诗画教学。

针对幼儿的绘画特点, 我们设计了趣味性儿歌, 让幼儿在念念、学学、玩玩中学习绘画 (点、线、圆、半圆、方形) 的技能和方法。如画人物时, 可以这样说:“我们沿着这张纸去逛公园, 记住, 公园的门要关起来。公园的中间有长长圆圆的假山, 假山下面有一个弯弯两头翘的秋千, 假山上面的两边各有一个圆圆的小池塘。”“逛公园”即让孩子沿着纸的边缘画圆, 这样就能把握好大小, 不会第一步就画小了;公园中间的假山其实就是鼻子了, 让孩子找到中间的部位, 这是突出画脸部特色的最重要一步;接下来的嘴巴、眼睛, 幼儿就能很好地找到位置了。不同的说法会起到不同效果, 这样分解之后, 幼儿对绘画基本技能的掌握就不难了。又如画直线和竖线时, 我们设计了开火车活动, 孩子的每张纸的边缘都贴上一列火车图片, 让孩子们给火车画上直直的铁轨, 让火车出发。教师可以让孩子边画边说:“长长的、直直的、长长的、密密的、小火车、开起来。”将活动的要求蕴含在简单的儿歌化语言中, 既可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又可提高活动质量。在画好直线的基础上, 让幼儿再学画曲线。如《绕毛线》:“绕毛线, 绕毛线, 我帮妈妈绕毛线。绕啊绕啊, 快快绕啊, 快快绕, 一圈一圈多起来。”

二、创建小班幼儿诗画教学的开放式学习模式

1.幼儿心灵的开放。

其实进行美术活动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创作要融入自己的生活, 是来源于自己的直觉的, 好的作品是从心里流出的歌。所以, 美术活动的内容并不是教师想当然地说:“今天我们来画××, 做××吧! ”而是特别强调教师对幼儿绘画的解读和对幼儿心灵的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班级人数众多, 同一个教学主题怎样才能结合每个小朋友的生活经验? 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法, 为每个幼儿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表达情况作灵活调整。美术活动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它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贯穿于美术活动全过程。对幼儿来说, 只要不是照抄临摹或手把手地教, 每次制作或绘画都会有一些新东西, 这就或多或少地有了创新成分。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一次次经历从感知外物到生成意象, 形成再现概念, 实际动手, 将头脑中的东西外化为可视可触的美术形象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学习艺术的思考方式, 创造力必将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2.诗歌形式的开放。

儿歌生动形象, 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可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 使幼儿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诗歌创编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仿编空间, 注重创编的灵活性, 不拘泥于句子字数、是否押韵, 要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开放。创编类型特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做到有兴趣、有情趣。变以前的作品评价环节为启发交流, 使幼儿的作品“活”起来。例如在水粉活动《樱桃》中, 采用“诗歌画一体”的方式, 通过诗歌创编, 使幼儿的水粉活动更添乐趣, 用胡萝卜蘸颜料拓印的樱桃和短小精练的儿歌组合在一起, 更有趣, 更形象, 更直观, 更吸引人, 幼儿编出如樱桃熟, 红彤彤;亮晶晶, 圆溜溜;尝一口, 比蜜甜等儿歌。通过儿歌创编, 也更能引导幼儿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表现生活中的美。幼儿在拓印活动中, 既动手又动脑, 不断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每完成一件作品时都流露出愉悦、放松的神情。每次活动结束, 幼儿都争着介绍自己的作品, 有些作品看似不像, 但幼儿富有童趣的讲述会使你惊叹。充满想象、富有童趣的介绍使他们充满了成功感, 充分体验到了拓印活动的快乐, 也让幼儿在想象和创造的世界里遨游。

上一篇:反腐倡廉_警钟长鸣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夸宝宝的句子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