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活作文:我学会了种菜

2024-05-14

小学生生活作文:我学会了种菜(精选6篇)

篇1:小学生生活作文:我学会了种菜

, 爷爷带我去他的菜园摘菜。我一进菜园一看,好多菜呀!有黄瓜、有油菜,白菜,竹笋等等,这么多菜,我最喜欢的是小小的、橙黄橙黄的小萝卜。我问爷爷能不能让我种一株小萝卜,爷爷说可以,我高兴的合不拢嘴。

我每天都给小萝卜浇水 、松土,给小萝卜讲故事,有时候天很热,我还给她扇风;天冷冷,我给她盖上暖棚。不过,慢慢地,我不再那么喜欢她了,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突然有一天,我的小萝卜蔫儿了!爷爷一看,说,不好,你的萝卜蔫了,你再不照顾它,就要枯萎了,我也想是啊,我不能这样下去,我赶紧为它浇水、松土,忙了一天,终于,小萝卜又恢复了健康。过来几天,小萝卜又恢复了以前那样橙黄橙黄,亮眼的颜色。萝卜上还有一些,红彤彤的小横杠。萝卜上的萝卜缨,也非常茂盛,那翠绿的叶子像玉石一样亮闪闪的。

秋天的时候,我的小萝卜丰收了,我的劳动终于得到了回报。从这件事上, 我学会了,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作者:深圳南二外三年级 姚富茁

公众号: 清风飘我衣

篇2:小学生生活作文:我学会了种菜

春季,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我和妈妈决定去种菜,享受一下春的乐趣。

我们武装好,兴致勃勃,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地来到我们久违的菜园子——开心农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绿色,绿叶中间有着大大小小的黄花,花从有蝴蝶和蜜蜂,走近一点看,两旁的青菜像在夹道欢迎我,好一片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啊!

我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拿起武器——小铲子,弯下小腰,使劲地在空地上翻翻土,让土尽量变的蓬松些,劳动了一会,我的小手被摩得通红,汗水随着额头滴了下来,我擦了一把汗,顾不上累了,用尽全身力量抓紧时间翻地,不一会,就把地翻整完毕。

现在我要大显身手,当一下模仿秀了!学着妈妈平时种菜的样子,急匆匆的挖了一个小坑坑,把菜苗子当成飞镖一样射进坑里,进——个个准,我则开怀大笑,又顽皮地学着天女洒花般在每个坑里洒上了一点土,哈哈——成功告捷!突然听见妈再喊:“调皮捣蛋,这那叫种菜?过来,种菜时坑要挖得深一些,土要埋得要多一些,苗很嫩,要轻拿轻放且勿折断,水要洗透。”啊!我明白了,我又开始了我的大工程,把苗随手捡了出来,又把坑一个一个挖深了一些,然后蹲下小身子,小心翼翼的用左手扶着小嫩苗,右手在把坑边的土扒到菜根上,再用双手把土压实,让小菜苗一棵棵地挺立起来,看它们多精神啊!好像对我笑呢!

扭一身子,我又拎来一桶水,又认认真真地把苗浇了两遍水,菜苗又变得更绿了,好像再向我眨眼说,谢谢你小朋友!

这回老妈笑着说:“种得很好!”我听了,很开心,也很兴奋,恨不得让它们马上活过来,茁壮成长。

篇3:小学生生活作文:我学会了种菜

人教版三下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一样本领, 并回忆本领是怎样学会的, 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感受, 发生过什么有趣的镜头等内容来写。然而,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 他们在谈及自己的本领时, 确实五花八门, 而且说得挺自豪, 但真正问及学会本领的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趣事或经历时, 学生最多的感受是在妈妈的监督下, 经过反复练习学会的。笔者还了解到很多学生所说的引以为豪的本领其实已经学会好久了, 有的甚至好几年了。因此, 要让学生回忆起当时学习本领过程中的细节、当时那种怦然心动的鲜活感受实属不易, 因为很多独特的感受、清新的感动都是在瞬间油然而生的。因此, 笔者认为, 此时若执意按照习作要求, 以回忆的方式来完成本次习作, 很有可能与习作的基本理念“说真话”相违背, 最终可能导致“夸本领、编趣事”的惨局。既然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 那么, 为什么不大胆改变习作路径, 彻底摒弃以回忆形式行文的教学方式, 用活生生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独特体验, 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呢?

【教学设计】

(一) 习作目标确定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愿意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 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要多角度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将知识融入生活”的要求, 笔者设定了以下习作目标。

1.把握写作主题, 调动生活积累, 拓宽思路, 选取自己学本领过程中难忘的经历、发生的趣事等内容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初步学习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表达方式把“不会到学会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具体,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初步学习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习作, 如:是否把学本领的过程写清楚;有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词是否恰当, 表达是否流畅等。

(二) 教学环节呈现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 笔者精心设计, 创设了以下几个环节, 把习作演绎成了一首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进行曲……

1.前奏——走进生活, 拜师学艺

布置回家作业:回家后拜家长为师, 现学一样生活本领, 如煎荷包蛋、淘米烧饭、蛋炒饭、炒青菜、洗衣服、洗袜子、拖地板等均可。每人把自己的学艺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 成功的、失败的都没有关系, 并请你的“师傅”对你的学艺过程做出简单的评价。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记录表。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 活动是儿童的本能,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此环节注重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将习作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 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受生活, 在充分参与生活的过程中去寻找材料、寻找激情、寻找感受, 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高潮——交流生活, 渗透指导

经过“拜师学艺”, 第二天, 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交上了满意答卷。笔者粗略浏览了学生们的学艺成果, 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指导把握学艺的整体过程。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共性特点, 笔者采取“集体评改”的方式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挑选一份中下水平的习作 (尤其是过程叙述不够清晰) , 以“煎荷包蛋为例”, 请大家一起修改, 先看习作是否把学艺的过程写清楚。 (出示片段1)

开始煎荷包蛋了, 我先把鸡蛋打碎, 放在碗里。再打开煤气灶, 把蛋放进锅里, 拿来铲子铲啊铲, 大约过了两三分钟, 再把荷包蛋翻一面, 就这样, 荷包蛋煎好了。

同学们共同阅读后, 提出了许多实际的质疑和建设性的意见, 经过大家齐心修改, 该片段的过程叙述变得清晰了。 (出示修改后的片段2)

开始煎荷包蛋了, 我先把鸡蛋打碎, 放在碗里备用。再打开煤气灶, 放上洗干净的锅, 倒上三勺油, 等油烧热的时候, 把蛋放进锅里煎, 并撒上一些盐, 大约过了一分钟, 再用铲子把荷包蛋翻一面, 再撒点盐。就这样, 一个香喷喷的荷包蛋就煎好了。

(设计意图: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步骤, 也是新课标对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采用这样的集体评改方式, 既能让全体学生明白把握事件整体性的重要性, 又能让学生初步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

然而, 过程虽清晰了, 但读来缺乏情感、动感、亲切感, 就像在看“烹饪食谱”似的, 没有色、香、味的参与, 可读性不强, 也没法吸引人。再结合习作的目标思考, 笔者发现问题主要在于“描写不够具体”“情感不够真挚”“缺乏感受的融入”, 因此, 文章读来平淡无奇, 缺乏生动性。

事实上, 学生在学艺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 只是学生自己没有意识到感受的独特, 也没有掌握正确取舍素材的方法。这时, 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 笔者让学生们再仔细阅读这个片段, 并仔细回忆做每个步骤之前、之时以及之后, 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学生们的回忆之门慢慢地被打开了, 思维开始跳跃, 生活镜头生动再现。

生:打蛋的时候, 当我掰开蛋壳那一瞬间, 蛋黄和蛋清一下子就滑进碗里。

师:好一个“滑”字, 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就像乘滑滑梯似的滑进碗里。

生:就像脚底抹了油似的滑进碗里。

师:真好!一个很简单的打蛋动作, 在你们这样的想象之下就变得如此有趣、好玩了。那继续回忆, 还看到、听到、想到什么?

生:当锅里的油开始冒烟时, 就表示油已经热了。

生:当我把蛋倒入油锅的一刹那, 立刻发出“哧哧——”的响声。

师:你已经能听到声音了, 很有亲切感。

生:还有, 这时候, 锅里的油花向四面溅出一条条细丝, 就像放烟花一样。我马上害怕得往后退, 不敢再靠近, 就怕被烫到。

生:这时候, 我还发现, 原本透明的蛋清变白了。

生:而且蛋黄上的蛋白把蛋黄包起来, 再过一会会像大肚子似的慢慢地鼓起来。

生:再过一会, 蛋白的四周会卷起一圈焦黄色的“裙边”, 这一圈也是最香脆、最好吃的, 此时, 还会传出一阵阵蛋香味。

……

师:你们真了不起, 只要你们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张开鼻子, 充分调动你们的感觉器官去感受整个过程, 那这个过程就变得有声有色, 有情有味。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习作中观察不细致、描写不生动的老大难问题设计范文评改课, 通过生活镜头再现、活动细节回忆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感觉器官的作用, 充分挖掘潜在的易被学生忽视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感受, 让习作更加生动、动情。)

那我们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呢?只要做到: (1) 把整个过程写清晰, 好比搭建文章的“骨架”。 (2) 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 融入自己的直观体验、感受, 让文章更加生动, 好比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 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

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同桌修改, 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征求别人的意见, 并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集体评改的目的是为个人修改做示范, 让学生学会初步修改习作的方法, 并在修改中学会与人合作, 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结尾——享受生活, 分享快乐

习作起步阶段, 习作后的展示和评价非常重要, 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 吸纳别人的优点, 取长补短, 提高习作能力, 保持持久的习作兴趣。

(1) 精彩片段展示

每位同学选取习作中最精彩的片段誊抄下来, 并做好边框美化 (为自己的习作做装饰是学生们最喜欢做的事) , 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大家可以自由欣赏。

(2) 家长评语展示

在“拜师学艺”过程中, 不少“师傅”都对自己“徒儿”的表现做了客观的评价, 诉说了内心真实的感受。笔者让学生把这些评语剪下来, 贴在自己精彩片段的下面。

(3) “拿手菜”展示

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展示自己学会的本领, 何不来一次“班级美食节”, 让大家都来尝尝自己的手艺?并给每人发了一张顾客评价表, 欢迎顾客品尝后留言。“美食节”后, 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此刻, 学生们流露出来的感受是那么自然、亲切、真实。这就是习作的快乐、生活的快乐。最为重要的是, 此次习作的过程在学生内心深处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指出:“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 而是生活本身。”让学生的习作与多姿多彩的生活亲密牵手,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和浓郁的情趣中习作, 无疑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

让学生的生活有情有趣, 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有情有趣, 让有情有趣的生活成为作文的素材, 让有情有趣的习作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追求, 也是笔者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反思这次习作过程, 在充分体现文本意图、严格落实教学目标外, 笔者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作文教学要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树立“想写”的愿望。作文教学难, 难就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本次教学中, 笔者以“拜师学艺”的形式让学生回家学本领, 让学生脱离习作的负担, 全身心投入到劳动体验中去, 学生乐于接受。后来又举行了“班级美食节”, 让学生的兴趣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2.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本次教学, 笔者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提炼素材, 懂得用笔描绘生活, 勇于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让学生敢于说真话。

3.交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让学生明白“怎么写”。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 首先离不开细心的观察, 其次要落实教师的指导。本次习作中, 笔者通过集体评改让学生明白习作要写具体、写生动的要点:文章要有完整的“骨架”, 还要有生动的“血肉”, 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

篇4:我终于学会写作文了

不久,我被老师请进了办公室。老师说:“你这抄得也文不对题呀!其实作文不难,就是先观察一些人或事儿,同时融入你的观感,用心写作,就这么简单。比如昨天这个题目,你就可以借机‘晒出’你的烦恼,写作文不就是你的烦恼吗?还有,为了应付老师,你抄作文,为此老师又找你谈话,给你讲解怎么写作文,这段经历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素材啊。”

原来作文素材就在身边啊!我似有所悟。

写作需要一颗细腻的心,从此我开始留心观察生活。

有一天在教室上晚自习时,无意中往窗外看——夜是那么温柔、宁静。隔壁小学的灯光很亮,反射在我们学校的树上,灯光下的树别有一番景致,树影婆娑,毛毛细雨在空中斜织着,增添了夜的幽静。如果仔细看,还可以看到毛毛雨在树上凝成的小水珠呢!那些小水珠挂在树叶尖上,闪着弱光,慢慢地,一滴一滴地往下落。看着这明暗混杂的夜色,我欣喜之余又有些惋惜,其实这美丽的夜色一直都在,就因为我不曾留意,而错过了许多风景,错过了许多惊喜的机会。

于是我把刚才观察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题目就叫《我终于会写作文了》!

指导教师:李贵菊

篇5:我学会了种菜作文

今天阳光明媚,我看见爷爷正在菜园里忙不过来,我马上跑过去问爷爷在干什么?

爷爷说:“我在种菜呢!”于是我高兴地说:“爷爷,我也要帮忙好吗?”

爷爷说:“太好啦,难得你不怕脏,真是个懂事孩子,种菜是一种劳动活,小孩子也要学习一点知识。

我在地里帮爷爷种了好多菜,有白菜、胡萝卜、西红柿子等。爷爷说:“种下菜以后记得第一件事情是最

重要的就是浇水,水不能浇多也不能浇少,不然会影响菜的生长。”

篇6:我学会了种菜作文

我从小就喜欢种花,喜欢它那鲜艳的色彩和它那诱人得气息!有一天,爸爸在院子里给我一小片地,让我自己种花草。我想院里的花草已经很多了,于是我决定种些绿色无污染的蔬菜。

我首先在地里撒了一些天然的肥料,然后挖地,挖地真累呀!一会儿我就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当时真想扔掉铁锹不干了!但是一想到那又绿又大的蔬菜,我就又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我把地挖好后又镂平,最后把蔬菜种子均匀地撒到地里!几天过去了,地里长出了小小的嫩嫩的小菜苗,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又过了几天,小菜苗长大了许多,显得更绿更可爱了!每过几天我就给它们浇水施肥,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一分汗水,就会得到一份收获,小菜苗在我细心的照顾下茁壮的成长,它们绿的可爱绿的迷人,给小菜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每当我学习学累的时候,就会到小菜园里看看它们,疲劳立刻消失,心里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种菜更使我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小菜园是我的乐园,它教了我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知识,我爱我的小乐园!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专题总结下一篇: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