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图书馆作文

2024-04-09

游图书馆作文(精选8篇)

篇1:游图书馆作文

几天前,我们又去图书馆看了书。

这几次和前几次的规则一样,老师要求我们:1,不许说话;2,做什么事情都要轻手轻脚的;3,从哪里拿的书放回哪里去。去图书馆之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本书——《朝花夕拾》,我们进去后就开始“抢”这本书。等我找到书架时,《朝花夕拾》这本书早已被抢光了。可我并不死心,把所有有关鲁迅先生的书都翻了一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一本有关于《朝花夕拾》的书。这本书叫《鲁迅全集》。

我刚拿到手就回到座位上贪婪的看了起来。没一会儿,我的“摘抄本”上就写了好几句抄下来的书上的话了。比如:“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有,也不是合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却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有真意,不能粉饰,不要做作,也不要卖弄。

还比如我抄的一句话:

我们中国人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斗争。

这句话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斗争,做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仅要爱好和平,更要阻止别人斗争。如果爱斗争,那么和那些杀人机器没有什么区别了。我最后还抄了一句话:

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

这一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为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园着想,不能背叛祖国,要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家着想。但我并不认为这个理解方法正确,因为我并不知道“死所”究竟是什么意思,问了老师才知道,就是死的地方,这个要说清楚还很深奥。

最后,老师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题目是《这个婆娘不是人》。我们刚一听了这个名字就笑了,老师让我们安静后继续讲这个故事:有一个老婆婆办了一个寿宴,有一个人因为走得急,没有带礼物,便说:“我因为走得急没有带礼物,便作了一首诗献给这位。”说完后便开始念起一首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一句未了,就有几个人站起来要打他,而他自顾自地接着念“九天仙女下凡尘”。说完后那些人便没再说什么,可那个人继续说,“儿孙个个都是贼”说完后那些儿孙们又站起来要打他,而他又说“盗来仙桃庆寿辰”,别人听到都开心的笑了起来。然后老师为我们讲了这个故事的道理:写作文一定要写得幽默、生动才行,这样才能吸引别人,才会有趣。

这几节课使我们受益匪浅,既学习了又放松了,真是“劳逸结合”,真令人开心。

篇2:游图书馆作文

一进图书馆,我就被它震撼了:宽敞,明亮,整洁,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图书馆规模很大,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每一层都有数不清的书,仿佛置身于书的海洋。文学的,历史的,动漫的,古装的,现代的,杂志,诗歌,报刊……可是应有尽有呀!看的我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图书馆里的人很多,但大家都十分安静,一点儿也不喧哗,只能听见哗哗地翻书声。我也尽量放轻脚步,生怕影响到别人,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显得格外认真。有一位戴眼镜的大哥哥,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些什么,时不时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美女,此时已顾不上去整理那已有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那水灵灵的大眼睛在书上贪婪的扫着,还不时甩甩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可以的话她一定会把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格外吃力;一个五六岁的小弟弟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字,很吃力,却十分专注······

我一进图书馆就直奔四楼,因为那里有我最喜欢的儿童书刊。放眼望去,一排排书架上罗列着一本本崭新的书。我刚走到第一排,脚步就不觉停了,哇!这里有这么多我想看的书。我一头扎进了书堆里。高尔基曾经说过,我见到书就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一样。啊!这句话说得可这是太好了。在爸爸的再三催促下,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图书馆。我心中默默地说“我一定会再来的!”

篇3:游图书馆作文

第一步:利用图书馆, 积累素材

首先, 我与学生一起分析造成作文内容空洞, 缺少文采的原因: (1) 阅读习惯没有养成, 阅读量太小。 (2) 相当多的家长平时不允许他们看“杂书”, 只要是与“学习”无关的书籍, 家里一律没收。这样, 学生除了课本以外, 几乎无课外阅读。他们最多是为了应付考试看过一些《中学生作文选》而已。 (3) 尽管大家都明白, “多读多写”仍是学好语文的正确途径, 但有多少老师能经常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体会?又有多少老师能随时把新出版的好书推荐给学生?学生的课外阅读即使有, 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优势, 老师每周用一节语文课, 带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进行大量阅读。通过阅读,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作文语言。我还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 (1) 读思结合。在阅读过程中, 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抓住重点, 独立思考。 (2) 读说结合。为了防止学生读书时走马观花, 不求甚解, 让学生把所看的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或对所看书发表评论, 谈谈优缺点。 (3)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的时候, 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每个月进行一次阅读总结, 汇报阅读的收获, 与全班同学分享。通过阅读汇报课, 把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加以整理、总结、归纳, 把零散的素材加以分类, 在头脑中加工, 分档存储在记忆之中。通过这一训练, 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大, 积累了大量作文素材, 作文也有了一定深度, 解决了从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问题。阅读不仅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供了源头活水, 而且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第二步:利用图书馆,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伴随学生到图书馆的次数增多, 阅读量的加大, 经过一段时间素材的积累, 班里每人至少积累了四、五本读书笔记。因此, 我开展了以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每月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每学期至少搞一次“积累笔记本”展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搞小型答辩会;建立了课外阅读跟踪表, 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跟踪。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 班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既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也明显加强。

第三步:利用图书馆, 训练写作的技巧

首先, 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 如:命题新颖, 开头吸引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构思内容, 做到以真情感动人;书写工整;人物描写生动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生动, 不要流水账 (什么无用的话都写出来) ;巧妙运用对比、衬托、象征的写作手法等。

然后, 我决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作文训练设计由易到难, 进行分梯度写作练习。这就照顾到了班内所有学生, 也实践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找例文进行仿写 (针对写作中、较低水平的学生)

1.让学生找出与材料有关的佳作, 然后从内容到结构进行分析, 了解文章优点, 并写一段一百字左右的评语, 提高鉴赏能力。这个过程, 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发表个人独特见解的能力, 切身体验到“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成功快感。全班同学针对同一篇文章, 说长道短, 评头论足, 甚至是彼此间的激烈争论, 可以分享不同感受, 沟通见解, 从增强对文章鉴赏玩味能力的过程中提高了对写作的兴趣。

2.依据佳作的写法进行仿照, 练习写作。第一, 仿写作文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好的作文题目本身就很吸引入。第二, 仿写文章体裁。我们读过的文章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记叙文、说明文、读后感、诗歌、书信、日记以及各种应用文等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法, 通过仿写, 我们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写法。第三, 仿写叙述方式。比较常见的叙述方式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方位顺序等, 另外还有顺序、倒叙、插叙等, 可以根据自己习作的需要加以模仿。第四, 仿写结构方法。文章的详略、开头结尾方法等, 都可以进行适当的模仿。第五, 仿写表达方式。作文的表达千变万化, 例如比喻手法、拟人手法、象征手法等, 都可以仿写。这些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又解决了其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的问题, 对于中、较低等作文水平的学生而言, 不失为较好的训练方法。

3.创新型写作 (适用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 。学生在阅读更多的优秀作品时候, 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技巧, 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 接着开始模仿, 需要模仿名家, 这并不意味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学生可以试试新的写法, 从这里学一点, 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 就会有自己的风格, 自己的文体, 自己的思路, 最后超越他们, 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学生不读更多的好作品, 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只有这样, 才会让作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人的主食, 那么利用图书馆进行语文学习则是辅食。人少了辅食是会营养不全, 发育不良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把学生领向图书馆———这个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在那里, 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养分, 而不仅仅是吸收教师的“一杯水”、“一桶水”;在那里, 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 想象力会更丰富, 自主能力会更强。

摘要: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人的主食, 那么利用图书馆进行语文学习则是辅食。人少了辅食是会营养不全, 发育不良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把学生领向图书馆——这个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在那里, 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养分, 而不仅仅是吸收教师的“一杯水”“一桶水”;在那里, 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 想象会更丰富, 自主能力会更强。

篇4:“直航”催生 大陆台湾游图书热

如今“圆梦解奇”之旅成为可能,行前准备定要做得足足的。可是书市上琳琅满目的图书中,台湾游图书的状况是怎样的呢?《书香两岸》杂志社对大陆出版的台湾旅游书进行了一次盘点。

从1986年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台湾漫游》开始,台湾旅游图书在此后的20多年里陆续出版42本,另有地图册7种14个版次,共有27家出版社出版台湾旅游图书(不包括地图册)。笔者将这些台湾游书分成旅游指南型、游记体验型、特色旅游型和文化之旅型四大类。具体如下表:

此外,中国地图出版社、星球出版社以及福建地图出版社参与台湾地图的制作,其中,福建地图出版社2002年与台湾大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3种台湾地图册,是两岸出版社在地图册出版上的首次合作。在这42种台湾游图书中,版权书有7种,其余为原版书。原版书中又有4种是由两岸合作完成。(注:此次盘点的信息主要来自网络:各大网络书店、读书网及豆瓣网等。笔者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与出版社进行核对。但是因为能力有限,统计上难免有疏漏。此外,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台湾游图书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在资料统计上难度较大,笔者虽然就收集到的信息与出版社进行过确认,但对资料获得的准确度仍有所保留。)

两岸关系影响台湾旅游图书出版

“台湾”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更多的是一个政治名词。与台湾相关的种种对于大陆人来说是敏感的,谨慎的。两岸从“九二”共识开始,谈开放谈了将近20年,其间两岸关系有紧张、有缓和,更有促进。“今年7月份两岸‘直航’,开放对台旅游,普通民众也可以赴台旅游,因此台湾游图书有一定的市场需要。所以我们重印了这本书,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台湾旅游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编辑高瑞老师说。

出版物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都有一定的前瞻性。早在年初,就有很多出版社在看好两岸关系的同时,及时出版了台湾旅游图书。《走遍台湾》(九州出版社)一书就是在“台湾大选”前应时推出的一本。“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是在‘台湾大选’之前。‘大选’前读者对台湾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我们及时推出这本书,以满足读者的兴趣,”编辑郑闯琦老师如是说。

过去两岸形势并不明朗,关系起伏变化着,书的销售和命运受到直接的影响。成都时代出版社的段英副社长在说到《台北素描》一书时深有感触。当初策划该书时,两岸正在谈开放,等这本书做出来后,谈判失败,两岸形势突然有变,情势的变化改变他们对这本书的宣传计划。《台湾十日游》(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书的经历跟《台北素描》大致相同,编辑何海勤老师对此不无遗憾。他们的那本书在两岸谈判前已经做好,鉴于当时局势并不明朗,所以社里第一版的印数不多。等第一版卖完后,两岸谈判没有成功,这本书也就没有加印的机会。

直航前: 先让读者“卧游”台湾

“直航”前能去台湾的大陆游客人数十分有限,因此出版社纷纷把目标锁定在让大陆读者先“神游”台湾上。

《台湾旅游手册》(华文出版社)是一本在两岸开放旅游前出的旅游指南书。说起台湾的山水,作者根志优先生非常自豪,“大陆的朋友们以为台湾只有阿里山、日月潭,其实不是,台湾好多地方都好棒。虽然他们不能来台湾,但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可以让大陆的朋友们先‘卧游’台湾一番。”广东旅游出版社的周梅英副总编认为,“作为旅游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互补的。读书其实也是用心灵去旅游,出《我的台湾之旅》、《台湾之旅》这两本书时,虽然两岸还没开放,但当时想让读者先‘神游’台湾。这两本书有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读者光看书就可以感受到台湾的魅力。”《台北素描》一书作者少君先生,提到写这本书的初衷时,很感慨。作为一名在80年代末就有幸到过台湾的大陆人,他认为台北不仅仅是座城市,也是一个鲜明的政治符号。因为常去台北,开会、讲学、做生意……20多年的来来往往,使他对台北有很浓的感情,感触也很深。因此,就有了一本给大陆人看的《台北素描》。

台湾游书,除了有些是满足当时不能赴台游玩的读者对台湾的兴趣外,还有不少是为那些能赴台旅游的读者量身定做。《休闲游台湾》(海风出版社)就是这样一本书。编辑刘克老师说,“我们这本书主要是做给能去台湾,同时喜欢休闲游的读者。”《台湾旅游指南》、《台湾十日游》出版的时候也“主要是针对能去台湾的商务游游客和文化考察的游客”。

“直航”带来了两岸旅游业的开放,这种开放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多方位、深层次的。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放,将带来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已有不少编辑感受到“直航”后台湾游图书市场的变化。

台湾游图书热即将到来

“直航”带来的台湾游热正在逐步加温。但台湾游热不可能随着开放的到来马上形成。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广东旅游出版社的周梅英副总编认为今年是奥运年,在奥运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全国人民的重心和关注点都会在奥运上。这对台湾游热会有不小的影响。周副总编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将会掀起台湾游热的真正高潮。高瑞老师对这种说法也表示认同,她觉得台湾游目前来说还没有真正热起来,所以以前出的台湾游图书在销售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她同时表示,等台湾游真正热起来,书的销售自然就会上去。何海勤老师对此也持肯定态度,她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去编一些新的台湾游图书还是很有前景的,但考虑到去台湾旅游还是有不少的限制,她觉得台湾游书需求量不会很大,同样的,她认为随着开放的深入,这种状况会越来越改善。

对于台湾游图书热是否已经到来,也有不少编辑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谈到《走遍台湾》一书的销售情况,郑闯琦老师高兴地说,“‘直航’前,这本书的销售比较平。但是随着开放对台旅游,读者对台湾游图书有需求,这本书的销售情况有明显的上升。”另一位已经感受到台湾游图书热的是《文化震撼之旅—台湾》(旅游教育出版社)一书的编辑丁海秀老师。“从已经出版的图书来看,‘直航’后,甚至快要‘直航’时,有关台湾游书的销售就已经出现较好的上升势头。我做的这本书6月份的销量就翻了一番。还有一些其他社出版的台湾游书,哪怕是2001年出的,销售状况也有所提升。”

不论是普通游客,还是出版界,“直航”带来的都是一种新的尝试。被访者们纷纷对“直航”后台湾游图书市场的现状及市场需求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部分被访者都认为:台湾游图书出版将迎来热潮,个性化将成为未来台湾游图书出版的方向。

直航后:个性化台湾游图书将受欢迎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普及型旅游指南将不再满足读者的需要。周梅英副总编在谈到即将出版的《玩全台湾》一书时说,“一方面我们会照顾官方推荐的路线,但另一方面也会添加其他信息。随着旅游发展的深入,去台湾旅游的人会有更高的要求。”作者根志优先生认为类似“台湾的十大美食之旅”、“台湾的十大温泉之旅”这类深度旅游图书在未来会大受欢迎。《美丽的宝岛台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龙敏贤老师则建议可以出“寻亲之旅”、“购物之旅”这样个性化十足的旅游图书。

个性化十足的旅游图书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并不表示传统型旅游图书就会没有市场。何海勤老师认为传统的旅游指南书,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类旅游书的需求量比较大,适合台湾游的现状。

“直航”催生的台湾游图书热已经在业界燃起,不少出版社把他们做台湾游书的经验拿出来与我们分享:

1.台湾游书该怎么写、由谁来写

谈及台湾游图书该由谁来写才能更适合大陆读者的阅读口味,编辑们见仁见智。《台湾之旅》一书编辑陈川老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本大陆人视角的台湾旅游书,“我希望作者以大陆人的视角来介绍台湾,写大陆人熟悉的台湾,比如鹿港小镇。”高瑞老师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她认为当地人写台湾游书虽然信息丰富,但未必能适合大陆读者的需求。最好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请台湾当地的团队帮忙做数据收集,再由大陆的编辑进行加工,使之符合大陆读者的口味。周梅英副总编则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引进台版台湾深度游书是比较不适合大陆读者。赴台旅游刚刚开放,对大陆人来说,目前去台湾主要是看差异性。而对于台湾人来说,他们玩台湾更看重文化。

作者根志优先生以一名作者和旅行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更深的见解。他并不觉得两岸游客在“玩台湾”方面存有什么差异,“其实都是一样的,大陆的朋友也会问高雄有什么小吃,而台湾的朋友看到我拍摄的原住民地区风光片也会感慨,原来台湾有这么棒的地方”。他认为,旅游书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写。不管写哪一个地方,都要让读者看完后,有想要去那里的冲动。他觉得作者应该给读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他们要花多少钱才能去这个地方,怎么去以及在旅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少君先生也认为,一本好的旅游书,应该同时具有保值价值,读者在旅游后不会丢掉。因此他认为,完全实用的导游手册和散文化的优美游记会受欢迎。

笔者曾买过一本Lonely Planet《中国》英文版,为的是了解外国游客怎么玩中国。以一名中国读者的眼光看这本书,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书中提供的信息不够细,比如景点都过于普通,无新奇之处。或许我们不以为然的东西,却正是老外想象中的“中国”。

“旅游是什么?它不是赶鸭子上架,不是到某个地方拍几张照片,纪念到此一游。旅游是去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当你了解越多,偏见就会越小。如果你不是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去看世界,你的视角会很窄,你就没办法用当地人的观点去看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世界,不管是历史的还是文化的,它都是一个球,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会得到不同的意义。”这是笔者访问《台北逛街地图》一书作者黄仁达先生时,他对旅游的体会。

让不了解的彼此,有过误解的彼此,因为开放,因为不断接触和交流,消除心中的偏见和误解,变得更加宽容,更加了解,因而也更加理解,更加融合。这也正是两岸开放的意义所在。

2.做台湾游图书的注意事项

出版台湾游图书有许多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何海勤老师出版过3本台湾游书,对这方面有很深的体会,她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在做台湾游图书时要注意国家的政策,在一些用词的表达上要跟国家相关部门的表述相统一。另外,两岸在语言表达上有一些差异,我觉得可以做成一本小册子或是在书里专门介绍一些旅游中词汇的差异。”刘克老师认为,还可以在书中附上一些政策性的介绍,提醒游客注意两岸在法律、法规方面的不同,避免麻烦。陈川老师也提到了注意政策的重要性,她认为写台湾游书对政策性的东西要敏感。对编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一些政策性问题而影响书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做台湾旅游图书有三个必须注意:第一,注意国家政策;第二,用词表达需与官方表达一致;第三,注意两岸文化的差异,文章中词汇的表达要“大陆化”。

3.装帧需精美,价格要适中,轻便最佳

在旅游图书纸张的选择上,福建人民出版社发行部旷旭华主任认为轻是最重要的,以便读者在旅途中随身携带。所以纸质要选容易携带的轻型纸,书的就价格在30元左右会比较合适。

《台湾旅游手册》编辑宋树根老师在描述未来的出书计划时,表示会考虑在不降低图书质量的基础上,做一本方便携带的旅游书。他同时也表示会对新出的图书价格做一个调整,适应更多读者的购买力。根志优先生也觉得应该把旅游图书的价格下调,“降低价格有利于培育潜在的读者。”

深度开发台湾旅游图书

台湾游图书作为旅游图书大类中的一种,具有旅游图书的种种特性。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所描述的对象是台湾。两岸长期的不开放,使台湾旅游书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在大陆没有市场需求,所以它的种类和数量与其他同类图书相比较单一和稀少。这类书主要以环岛旅游指南为主,地域性、专门性深度游图书较少;游记类图书局限于大陆人的视角,介绍台湾美食的专门类图书只有食谱。在旅游指南书上又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资讯不够细等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台湾游书在整体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十分不成熟。当然这跟两岸在过去交流不畅通不无关系。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台湾考察时指出,台湾值得发展深度和休闲旅游。台湾“交通部”观光局大鹏湾风景区管理处处长许正雄也表示,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大多以环岛行程为主,行程由大陆组团单位与台方接待单位共同安排。未来将因旅游需求逐渐转型为主题式、深度体验式行程。深度游、主题游将成为未来台湾游的发展趋势。

篇5:湘乡图书馆半日游三年级作文

一个炽热的下午,一条长长的‘长龙’经过了河边上的马路,这是在干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我们东方红学校的小记者去图书馆参观,就让我来向你们介绍介绍吧!

来到图书馆门前,一座气派的镇湘楼映入眼帘,(整个图书馆也就是镇湘楼),这里面一共有六层,(带负一楼),我们就来到了一楼,上了电梯,就到了二楼,二流是一个图书馆借阅处,一进去,我就看到了一个放了很多书的高高的柜子,但是那些书都不能看,只是充当于一个摆设品。紧接着,我便看到了去第二层的楼梯,右边有许多的放电脑的座位,左边是一些书籍,一看文学类众多。在大厅的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看书的地方;第一楼的第二层,几乎只有下面那一层的一半,但是里面大桌子很大。

接下来我们到了负一楼,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及少儿图书馆,里面有一些儿童玩耍和看书的地方,玩耍处还有很多高科技,小孩子们多很喜欢吧!再往右边看,有许多用长方体软凳拼成了微弯的马蹄形状。前面有一个大屏幕,继续往右看,也有一些放电脑的桌子,不过,不要一去图书馆就来玩电脑哦!玩多了会对眼睛有伤害。电脑桌前面有三个摇篮,还放上了枕头,如果累了也可以到这休息。再看前面,就是我们小孩子看书的`地方了,我们可以在书中自由的翱翔,享受着书中的知识。

篇6:游图书馆作文

今天,我和我小姨全家一起去人民公园游泳,我们买票的时候超过1.4米的人要14元钱,没有超过的就只要12元钱,还好我没有到1.4米,这使我心里很开心。

我以为游泳池里的人会很少,可是进去一看还是有很多的人在游泳。我们只好找人少的地方下去游泳。哎,我看见一小块地方就叫她们一起到那边游。我们刚游了一会,就听到了人家的欢呼声,我们回头一看原来是冲浪开下来了,上面的`水冲下,我感觉很刺激,然后我叫小妹妹一起去玩,我上去玩的时候真是太刺激了,但是还是呛了几口水,小妹妹玩的是短的,但是还是呛了几口水。小姨吓的不敢给我们玩了,小姨夫就让我们回去了。

今天玩的真开心!三(10)班杨怡婷

篇7:天乐湖游半日游作文300字

我把书包和衣服扔到一边,玩了起来。我见雷浩军毫不费力就从上面爬了下来。我可不能落后呀!只见我一手抓着一根绳子,一只脚踩在另一根绳子上……当我爬到一半时,我突然感觉绳子有点抖。我往下一看,原来是有另一群小孩爬上来了。我有看看草地,突然心跳加速,我害怕了。我便一手一脚地慢慢爬上去。

我用嫉妒的眼光向那些已经爬上顶层的小孩望去。这时,李玲突然冲上去,麻利的向上爬,又麻利的下来了。为何他们都能上去,而我不能呢?就在这时我想通了: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篇8:游图书馆作文

世博会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博览盛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是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人们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世博会吉祥物海宝通过创意提炼、造型设计、动作演绎充分表达了这一主题。海宝活泼的形象生动演绎了城市、城市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彰显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反映了世博会世界文化交流的特征。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预计将有全球各地的7000万名观众前来上海参观世博会。

2010上海世博会将有200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在各具风格、各具特色的体现各种建筑艺术的场馆和展厅展出。世博会上展示的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艺术让您不出国门看遍世界。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又一次精彩对话。2010来上海看世博体验美好生活!

第七届ReChina亚洲打印展将于2010年9月27-29日在上海举行。2010年ReChina亚洲打印展展期适逢上海世博会期间,这样的时间安排为参加ReChina2010亚洲打印展的人员参观世博会提供了方便,也为在此期间参观世博会的行业内人士参加ReChina亚洲打印展提供了机会。据初步预计,将有约5000名专业人士因参加ReChina打印展而参观上海世博会,也将有约2000名国内外数码打印影像耗材的专业人士因为上海世博会的吸引而参加ReChina2010亚洲打印展。

为了感谢参展商和海外专业观众对ReChina打印展的大力支持,让数码打印影像耗材业内人士2010年上海ReChina之行一举两得,ReChina亚洲打印展主办方将组织展商观众千人游世博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海外观众

主办方将向海外专业观众发放1500张世博会门票。经预注册申请的每一位海外专业采购商将获得世博会门票。

国内观众

主办方将向国内专业观众发放1000张世博会门票。预注册专业观众可申请参加ReChina上海世博游,经审核通过的国内专业采购商可获得世博会门票。

参展公司

参展公司根据不同订展时间和展位面积将获得相应的世博门票,详情查询请联系主办方。

每年一届的ReChina亚洲打印展2004-2009年持续发展壮大,迭创新高。2010年的第七届ReChina亚洲打印展将在好时间、好地方、人气旺的大好形势下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预计将有数码打印影像耗材行业的470家公司参展,国内外总参展人数将达到12,000人。

2010年将是ReChina亚洲打印展辉煌的一年,未来的ReChina亚洲打印展将保持强大的吸引力而继续发展壮大。参加ReChina亚洲打印展,让您的公司和业务持续发展!

ReChina2010亚洲打印耗材展览会主办方

Tel:021-6289 5385

Fax:021-6247 2950

Email:info@rechinaexpo.com.cn

上一篇:鸿基地产笔试下一篇:说春秋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