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办法

2024-04-22

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办法(通用10篇)

篇1: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办法

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巩固实施国家级全国两个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区工作成果,进一步依法维护广大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道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及省、市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由区妇女联合会、区司法局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共同设立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服务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具有道里区常住户口(或暂住证)生活困难家庭的妇女儿童。

第四条 妇女儿童的法律援助坚持“四统一”、“五优先”原则。

“四统一”即:统一受理、统一审查、统一指派、统一监督;

“五优先”即: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结案。

第五条 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服务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

(一)组织协调各街道、镇政府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二)接待妇女儿童(法定代理人)的法律咨询;

(三)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儿童涉法涉诉案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第六条 全区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以各司法所和姐妹港湾妇女维权服务站为依托,设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承担本辖区妇女儿童法律知识普及宣传,法律咨询,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初审受理、呈报审批等组织、协调、配合工作。

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设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联络站,承担告知本辖区内生活困难家庭的妇女儿童(法定代理人)获取法律援助的咨询联络方式、渠道、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等联系工作和为已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儿童出具相关经济困难证明及对行动不便的特殊案件受援人提供入户调查走访、人民调解等服务工作。

第七条 各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站接受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服务办公室的指导和管理。

第八条 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的类型主要包括:

(一)民事案件: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的纠纷;

2、婚姻家庭纠纷(含家庭暴力案件);

3、继承权纠纷;

4、物权纠纷;

5、债权纠纷;

6、知识产权纠纷;

7、人事、劳动、合同争议。

(二)刑事案件:

1、家庭暴力案件;

2、妇女儿童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

3、妇女儿童作为刑事案件被害人的刑事案件。

(三)其他需要法律援助的事项。

第九条 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主要采取如下形式:

(一)法律咨询;

(二)代拟法律文书;

(三)刑事案件辩护和刑事代理;

(四)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五)人事、劳动、合同仲裁代理;

(六)人民调解及其他非诉事务代理;

(七)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妇女儿童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一)妇女本人因无业、失业、待业或残疾、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儿童因生活在无业、失业、待业或残疾、重大疾病、单亲等经济困难家庭(含农村流动、留守儿童)而无力聘请律师的;

(二)申请人是申请案件的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

(三)案件或事件的义务人或义务机关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所在地在道里区辖区内;

(四)案件或事件发生在道里区辖区内并依法由区司法机关或相关部门受理;

(五)有事实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的。

第十一条 申请法律援助的妇女儿童(法定代理人),应当向法律援助服务办公室递交如下材料:

(一)身份证、户籍证明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如暂住证、户口簿等);有代理人的,还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以及代理权权限证明;

(二)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如亲属关系证明、财产所有权证照、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材料等;

(三)经济困难证件(如低保证、残疾证、特困职工证等)或证明(如无相关特困证件,需由住所地的社区、村屯出具含家庭基本状况的经济困难证明并加盖社区、村屯公章);

(四)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 法律援助服务办公室对各工作站、联络站上报的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及时指派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援助条件的,应当及时通知移送案件的工作站或联络站并说明理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第十三条 对下列情况可以拒绝申请不予受理:

(一)事由或案由不在本辖区的或无本辖区常住户口、暂住证的或无法证明受援人身份的;

(二)不能证明是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

(三)申请的事项超出法律援助的对象和受案范围的;

(四)以欺诈的方式获得法律援助的;

(五)所申请援助的事项已经有关部门正式结论或依法不予追诉的。

第十四条 在下列紧急、特殊情况下,各工作站、联络站的人员可以当即决定予以法律援助:

(一)可能会造成社会混乱,在公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可能会给妇女儿童受援人造成危害损失的;

(三)上级主管妇联组织或司法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及时提供法律援助的。

第十五条 区政府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补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将根据案件数量的增加随时追加,以保证案件质量和最大限度的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对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区妇女联合会和区司法局予以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授予荣誉称号。

对拒不履行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义务或疏于义务而给受援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区妇女联合会或区司法局按有关规定予以通报或相应处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4年3月8日起施行。

篇2: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办法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呈贡区法律援助中心现已在工、青、妇、残、看守所、部分高校、45个社区设立了站、联系点,健全了法律援助三级网络机构。制定了《“148”法律援助咨询接待(值班咨询、来电、来函)制度》、《呈贡区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查、指派规则》、《呈贡区法律援助中心案件质量监督制度》、《昆明市呈贡区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规定》等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援助制度。

二、应援尽援,切实维权

20xx年我局对妇女儿童案件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全年为妇女承办案件8件,儿童0件。内容涉及婚姻家庭、财产损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劳动争议、财产、合同等纠纷。通过办理以上案件,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宣传,提高知晓率

篇3: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律完善

1.完善罪名扩大保护范围

拐卖犯罪的犯罪对象仅是妇女和儿童,不包括14周岁以上男子,这导致拐卖成年男子的行为无法受到刑法规制,造成了刑法保护的不平等性。[1]因为拐卖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不论男性、女性、还是儿童都应具有相同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不应当予以差别对待,所以可将罪名改为“拐卖人口罪”。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确更易受到猥亵、侮辱、性侵犯等不法侵害,对于此类侵害不同法益的犯罪,可以规定于加重情节中予以重罚。

2.修改完善主观要件

我国刑法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罪主观上须具有出卖目的,从而造成不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卖的行为无法得到刑法规制。山西黑砖窑事件的衡某拐骗受害人是为了自用或以劳务派遣形式赚取利益而非出卖,但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却无不同。《联合国惩治贩运人口议定书》规定本罪主观要件是“为剥削目的”。由此可见,在立法论上我国刑法将以出卖为目的作为拐卖犯罪的主观要件,其缺陷显而易见。它将不可避免地轻纵不以出卖为目的、却以剥削为目的的行为,不利于人权保障和遏制犯罪。因此,建议修改本罪的主观要件为“以剥削为目的”。

3.买方一律追责

司法实务中绝大部分收买人均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被追究也是比较轻微的行政处罚,犯罪成本较低,因而只要加大对买方的处罚力度,拐卖的主要渠道和动机被卡死,拐卖行为相信会减少。《刑法修正案九》吸收了学界的主流意见,修改了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第六款,这意味着买方将一律受刑罚处罚。但有学者认为收买犯罪最高法定刑为三年,不足以起到威慑作用,应当处以更严厉的惩罚。其实,买方市场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收买人受到刑罚可能性较小,而非法定刑不够高。所以只要做到违法必究,便可以有效打击买方市场。[2]

二、刑事执法的完善

1.提高侦查破案率

法学泰斗贝卡利亚曾经说过:“法律的震慑力,源于承担犯罪后果的必然性,而非承担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可见,打击拐卖犯罪真正需要提升的是案件侦破率。无论是打拐专项行动还是解救被拐妇女、儿童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重点对13类儿童进行严格摸排,遇到疑似被拐人员坚决不能麻痹大意而错失解救机会。对于专项打拐行动难以发现的已成年被拐儿童,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怀疑自己是被拐儿童的人主动到公安机关采血录入DNA信息并进行比对,帮助他们早日回到亲人身边。

2.建立完善快速搜救机制

国内外的反拐工作经验证明,打拐工作最有效的是案发后“黄金救援三小时”。要使打击拐卖犯罪更加高效,需要建立快速搜救机制。[3]

首先,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搜救机制,通知交警、巡警、派出所等部门执勤人员,严格盘查收费站、车站、机场、港口等交通要道。交通部门视频监控中心迅速组织力量重点查找嫌疑人及作案车辆去向,同时出动警犬队在各个交通要道搜寻犯罪嫌疑人和被拐人员。

其次,可以借鉴美国搜救失踪儿童的成功经验,案发后立即向所在地手机用户推送儿童失踪警报,并向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灯箱、电子广告牌等醒目位置投放失踪儿童信息,同时通过无线电台向案发地区发布失踪儿童信息、照片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信息特征,从而提高搜救成功的几率。

3.积极升级打拐措施

自从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建成联网运行以来,大大提高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但仍亟需在案发后三小时内快速寻找被拐妇女儿童的手段。“天网监控系统”虽然可以24小时监控,但是对于搜索特定对象尚未实现自动化,需要大量人力去甄别。如果将人脸识别技术与天网监控系统结合使用,将需要查找的目标数据信息录入系统,通过火车站、飞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监控视频自动比对识别,能大大提高办案效率。

三、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1.完善收养制度

由于《收养法》对收养条件的严格规定,很多有收养需求的家庭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达到收养目的,从而造成买卖儿童需求旺盛。因此,应当合理设置收养家庭条件完善收养制度,在保证儿童权益的前提下,使尽可能多的家庭符合收养条件。同时可以考虑适当放开民办收养组织,政府部门严格控制准入机制,加以事中事后监督,配以跟踪调查措施,这样既保证收养渠道高效畅通,又使被收养儿童的权益尽可能得到保障。[4]

2.完善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

现行户籍登记制度规定新入户仅需提供医学出生证明、父母结婚证、基层组织证明等文件,这些文件容易被伪造,如果把关不严,容易留下可乘之机。可以要求入户时必须采集DNA信息,以DNA信息作为惟一标识建立户籍信息档案,保证被拐卖人员在申请入户登记时能够被及时发现。虽然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参保范围逐步实现全覆盖,但是成效不理想,因担心养老问题而收养儿童的不在少数。如果在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鼓励公益性养老院建设,全面实现老有所养,便能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3.完善联合打拐机制

民间打拐力量权力有限,把握不好就可能涉及公民隐私权等问题,只能以配合公安机关、提供线索等为主。如果完全依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来打击拐卖犯罪,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天下无拐的目标。因此,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打拐工作,打造素质过硬的反拐志愿者队伍,形成全民反拐良好氛围。同时加强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的协作,建立一套以公安打拐为主导,民间组织打拐为有益补充的新机制,成立专门的民间打拐组织让更多人自发地加入打拐行列,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使警方可以借助民间打拐组织和公共信息平台的力量打击拐卖犯罪。

4.强化职能部门职责,完善追责机制

打拐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如果政府部门不能切实履行打拐职责,公民热情再高,也终将无力承担打拐重任。震惊全国的张淑侠拐卖婴儿案[5],砀山梅屯福利院贩卖婴儿案[6]等,充分暴露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失职。因此,必须强化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对相关机构的监管,坚决杜绝变相贩卖儿童事件的发生。村委会是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的一线组织,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应当能及时发现被拐儿童或妇女。但是,现实却存在被拐儿童很久没有被发现的现象,这与村干部没有责任心有莫大关系。因此,要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严格执行追责机制,以迫使其真正担负起打击拐卖犯罪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参见朱建梅:《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几个问题》,《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杨阳等:《浅析拐卖人口案件侦查之买方市场的防控》,《辽宁警专学报》,2015年第3期27-32页。

[3]参见李春雷等:《我国被拐卖儿童救助保护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3年6期21-30页。

[4]参见代希奎:《收养改革考验政府管理智慧》,《广州日报》,2014年11月10日DGA16版。

[5]参见倪建军:《陕西富平贩婴案公开审理》,《检察日报》,2013年12月31日第2版。

[6]参见张东:《砀山福利院院长拐卖儿童》,《河南法制报》,2008年4月22日第8版。

作者简介:

篇4: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情况简要报告

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室成立以来,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为妇女儿童维权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特别是2011年新的“两规划”颁布实施以来,我们紧扣“忠诚、为民、公证、廉洁”的主题,以“扩大覆盖,应援尽援”为目标,全力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两年来,共办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120多件,义务法律咨询150人次,义务代写法律文书80多份,法律法规的宣传10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5000多份。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建立并规范妇女儿童工作室。中心高度重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始终把做好该项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自2004年成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室以来,全面负责实施妇女儿童维权工作。2011年又进一步抽调业务精干法律工作者和一线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接待处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并规范管理机制与程序,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由于人员到位,措施得力,妇女儿童的维权工作及时得到解决,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对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坚持“四优先”工作机制。中心充分发挥“12348”法律援助专线和3120148咨询电话的优势,对来电、来访的法律咨询,凡涉及妇女儿童维权方面的,全部进行耐心细致解答,能直接解答、调处的,安排就近的司法所尽快给予调解处理,需要相关部门处理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对提出的法律援助请求,只要符合相关规定,优先受理和指定,全力、及时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对涉及赡养、抚养、劳资纠纷等妇女的法律援助申请,均不再要求其提供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中心坚持“特事特办,手续照办”的原则,进一步简化妇女儿童申请办理法律援助的审批手续:对材料基本齐全的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做到即时受理、即时指派;对手续不全的,实行“先受理,后审批”;对行动不便、有特殊困难的提供上门服务。这些措施的实施,得到了当事人好评。

(三)援调对接,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中心整合律师、公证、基层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律援助志愿者力量,坚持援调对接,先调后诉的工作原则。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根据妇女儿童的意愿,进行调解结案。对案情相对复杂,影响较大的案件,联合相关部门和社团组织进行调解。对难以调处的案件,诉至法院进行诉前调解。取得了良好地社会效益。

(四)加法律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利用“3.15”,“1.24”,“3.8”等重要日期,组织援助室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开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侓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展出图版、悬挂条幅、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发放“法律援助便民联系卡”等形式,加大面向妇女儿童的法律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和宣

篇5:在妇女儿童维权法律咨询服务中心

在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

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英山县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授牌仪式,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成立,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妇女儿童、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社会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尊重妇女、保护妇女、重视支持妇女事业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法律赋予妇女儿童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还不能完全实现,尤其是一些贫困弱势妇女儿童,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因缺乏法律知识、在实际诉讼中不知道证据的收集而输掉官司的大量存在。今天,县妇联、县司法局适应形势要求,在全县女律师较多的超强律师事务所成立的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有效载体。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为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成立付出积极努力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忠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对做好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下一步工作强调两点:

一、要充分发挥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是为服务妇女儿童而建立起来的,服务妇女儿童是其根本宗旨。要充分发挥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宣传、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畅通妇女群众诉求渠道、提供法律援助等功能。

二、要积极探索完善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服务机制。要完善工作职责制度。咨询中心要安排专人负责接待来电、来信、来访,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婚姻、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咨询;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心理危机干预等;调解处理矛盾纠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要完善工作流程制度。咨询中心要有科学、详细的工作程序,并上墙公开,首先对来访的人做好详细的登记记录;其次认真倾听,根据来访妇女儿童反映的问题,进行综合调查核实,尽可能客观了解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第三根据了解到的来访妇女儿童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援助和维权措施,切实帮助妇女群众维护合法权益。要完善接待承诺制度。咨询工作人员对来访人员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讲政策要细心、听取意见要耐心、解决问题要诚心、排忧解难要热心。希望通过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建立,进一步拓宽妇联组织为妇女维权、社会维稳服务的渠道,在构建和谐英山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志们,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促进男女平等,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英山做出积极贡献。

篇6: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办法

一、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现状

(一)农村留守老人现状

1、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差。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因年纪大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其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2、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

3、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从目前看,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自己的父母看护小孩,带子女上学。由于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带孙子力不从心,有的连自己照顾自己也成了问题,大大地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二)农村留守妇女现状

1、三重:体力劳动重,抚养任务重,精神负担重

农村“男工女耕”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使得妇女独立承担起全部农副业生产及家务劳动,严重的加重了留守妇女的体力劳动强度,劳动时间也明显变长。同时丈夫长期外出及收入的不确定性,也加重其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残缺不全的家庭生活导致安全感的缺失等加重妇女精神负担,也成为压在留守妇女心头的“大山”。

2、四少:社会活动少、世面见得少、经济开销少、夫妻见面机会少

留守妇女围着田间转、围着老人转、围着孩子转,这是一种“性别不平等关系的再生产”,实际妇女经济收入在家庭实际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大大的减少了接触外界的机会,导致世面见得少、经济开销少。这种“男出女守”的角色分工对农村婚姻与家庭的冲击不容忽视,夫妻城乡水平的差异逐步扩大、夫妻共享的时间减少、夫妻异质性的增强等都可能导致留守家庭离婚率的上升。有的丈夫一年甚至几年回来一次,一个月甚至更久才打一次电话联系,而留守妇女由于经济、家庭等限制,也很少会进城探亲,农民工也没有探亲假,夫妻双方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3、五偏: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教育子女学习情况偏差、与老人关系偏差、身体及心理状况偏差。留守妇女多集中于36-50岁的中年女性,留守妇女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高强度的劳动、长期性压抑、狭窄的交际范围、家庭的稳定性被破坏、发展机会减少等,使得他们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限制、教育子女学习力不从心;生理及心理健康受损,妇女疾病增多、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因此多与公婆关系紧张,以及对男性的依赖程度加重。

(三)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父母监护缺失,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受到严重影响。

父母对留守儿童监护的缺失是普遍现象,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受到严重影响。据到调研发现,隔代监护是留守儿童主要的生存类型,其次是寄养给亲属监护,还有无人监护、在学校寄宿的情况也不少见。父母监护的缺失是目前影响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最大负面因素,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是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当务之急。

2、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缺少保障,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由于家庭保护不完善,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呵护和保护,缺乏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效监控,人身安全缺少保障,往往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据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

3、农村留守儿童沾染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

由于缺少家庭有效监护,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且容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还有的留守儿童因自身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受到教唆、引诱,而逐渐导致出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有些地区,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比例已经占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半以上。

二、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目前除部分享受低保的户有得到扶助外,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谋生压力加大,子女贴补缺乏稳定性,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生活很是艰难。

2、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理发、换电灯泡等都成为难题。特别是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看病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感到很失落。此外,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3、精神缺少慰藉。人老了有喜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无过高的奢求,因此来自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农村老人大多过着 “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

(二)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身心健康受损。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烦恼、多疑、抑郁、焦虑、狂燥等不良情绪在显现。沉重的生活负担,使她们的交往较少,文化素质的不高、法律意识的缺乏,也使她们不会排解苦闷。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往往会选择极为偏颇、极端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势必会既毁了自己又害了他人。

2、部分地区治安较差,缺乏安全感。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多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带来农村治安防范力量的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很多留守妇女在受侵害后都采取默默忍受的态度,不敢声张,怕打击报复,也不好意思声张,认为是“丑事”,也助长了这丑恶势力的升温。

3、在救助留守妇女方面缺乏系统的机制。留守妇女在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上缺资金,获取资金投入困难,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手续繁杂,对留守妇女无任何优惠政策;在困难救济、项目扶持、一帮一扶持等方面缺对留守妇女的倾斜。

(三)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留守儿童需要一系列的法律体系和保障制度给予保护。目前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的条款对留守儿童实施保护,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又缺乏针对性,保护力度也不够,直接影响对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等权利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

2、留守儿童工作缺少专门部门负责,各部门之间协作力度不够。

留守儿童工作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的、有效的协作,单纯依靠妇联或共青团开展此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妇联或共青团行使的是综合协调职能,不具有执法权,很多工作实际中无法解决。而目前,留守儿童工作还缺少专门部门负责,各职能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协作力度还不够,不利于形成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合力。

3、留守儿童居住地分散,父母流动性强,不便于教育和管理。

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居住地分散。父母一般流动性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还有过跟随父母在城市流动的经历,即跟随打工父母在城市生活或学习半年以上的经历,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经常处在“流动”与“留守”不断交替的不稳定生活状态中。加之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调控和管理作用弱化,导致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不系统。

三、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要真正解决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短期内很难一步到位,应采取近、中、远期规划,循序渐进式推进。

1、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传统式家庭化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唯一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对在敬老爱老等方面做得较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弘扬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鞭达。

2、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为留守老人提供诸如理发、环境卫生清理、房屋修缮等日常服务,可由民政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牵头,尽可能在各乡镇都成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建立一支常年服务的队伍,以缓解留守老人存在的困难。

3、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且报销比例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对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给出报销标准,以减轻这部分弱势群体医疗费用。

4、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首先是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鼓励企业、个体老板捐资设立老年人基金,对需要帮助的老人给予扶持。

(二)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建立留守妇女健康家园。定期组织留守妇女进行健康体检,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推进农村妇幼保健事业,逐步将妇幼保健中心由城市拓展到农村,而影响农村搞好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和普及,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健康保健服务,保障她们的身体健康。

2、健全对留守的社会求助制度。(1)制订对留守妇女的救助规定,摸清底数,建立救助档案。(2)按最低标准,制定发放留守妇基本生活费,使其生活有新的措施保障。(3)农村特困救济、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适当照顾留守妇女。(4)县、乡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开展一帮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形成合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5)把一些致富的项目、扶贫项目向留守妇女适当倾斜,给予政策优惠,使“留守妇女”获得关怀,减轻其劳动强度,增加家庭收入。

3、兴建留守妇女培训阵地。(1)为提高广大留守妇女的科技素质,争取兴建妇女活动培训中心,保证留守妇女培训有阵地,为她们送知识、送技能、送健康、送去精神大餐。(2)组建留守妇女互助小组,搭建“留守妇女”互助平台,使她们能互相倾诉、交流、互助,使她们用积极的心态共同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4、为留守妇女增添文化娱乐设施。让她们走进集体,通过文化活动,促进她们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发展建立相互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络,挖掘自 潜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通过组织她们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来号召人,以活动感染人,以活动凝聚人,以活动教育人。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

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应实现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互相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研究解决留守儿童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公安、教育、民政等职能部门和检察院、法院、妇联、共青团等单位的联系与密切协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

2、探索适应留守儿童需求的农村办学模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强化学校保护作用。

建议在劳动力输出集中的地区开辟农村幼儿园教育,加快幼儿园发展速度,规范管理,提高留守幼儿入托率;推进和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满足留守儿童住宿就学的需求,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3、构建以家庭为中心、学校、社区、基层政府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各部门一致认为将学校、社区、基层政府纳入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有利于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首先是落实家庭监护,明确适当的监护人实际履行监护职能;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监督监护人履行职责的职能,学校保护要成为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的补充,除了教育和管理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保护;对于失去父母及亲属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基层政府应当代表国家履行监护职能是对留守儿童最好的保障。形成以家庭为中心、学校、社区、基层政府共同教育、管理、保护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

4、完善留守儿童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司法保护力度。

公检法和司法部门应当利用各种措施、延伸司法保护职能,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开展法制教育、维权护法、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法律服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力度,切实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法院积极探索审判职能,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绿色通道”,保障留守儿童维权途径畅通,对留守儿童实施司法救助;法律援助部门同时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法律援助力度,扩大法律援助案件范围,提前法律援助介入时间。

5、完善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篇7: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办法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109-02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强、感染范围广、危害性大的常见疾病。特别是15岁以下儿童患上乙肝后,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1]。为监测笔者所在区1~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分析15岁以下儿童乙肝感染和免疫状况,近年来对部分在校学生和學龄前儿童进行了HBsAg携带率和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湾里区抽查1~15岁的部分在校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共3 128人,其中男1 675人,女1 453人。

1.2 调查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在调查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抽取3 mL静脉血,经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按照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试剂说明书操作及判断结果。结果判定以HBsAg阳性作为HBV感染的标志。

乙肝疫苗接种率:查验调查对象的接种证或接种卡,乙肝疫苗按0、1、6的程序完成3针接种判定为全程接种;第1针在24 h内接种,第2针在第1针接种完成后1~2个月(28~45 d)内接种,第3针在第2针接种后3个月且距第1针接种完成后5~8个月内接种,第3针在12个月龄以内完成判断为合格接种。

1.3 问卷调查

以儿童母亲为主,调查其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问卷内容包括儿童母亲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 年龄、 受教育程度、户籍等)和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软件,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与HBV感染

共调查15岁以下儿童3 128人,检出HBsAg阳性人数104人,HBsAg携带率为3.32%。其中,学龄前儿童(1~5岁)携带率最低,调查935人,阳性9人,携带率为0.96%;其次为小学生,调查(6~11岁)儿童1 421人,阳性46人,携带率为3.24%,中学生最高,调查772人,阳性为49人,携带率为6.35%。由x2检验计算结果可知,x2=38.5>x20.05(2)=5.99,则P<0.05,说明3个年龄段的儿童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年龄组儿童HBV感染情况(n,%)

年龄(岁)检测人数HBsAg阳性人数阳性率(%)

1 190 10.53

2 185 10.54

3 183 21.09

4 189 21.06

5 188 31.60

6 248 72.82

7 241 72.90

8 242 83.06

9 230 83.47

10 232 83.45

11 228 83.50

12 198 115.56

13 195 136.67

14 190 136.84

15 189 126.35

合计3 1281043.32

2.2 性别与HBV感染

在调查的104名HBsAg阳性儿童中,其中男54人,女50人,男女儿童患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乙肝疫苗接种与HBV感染

3 128名儿童中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人数为2 791人,接种率为89.23%,合格接种的人数(含首针及时人数)为2 438人,合格接种率为77.94%。其中,学龄前儿童(1~5岁)接种率最高,调查935人,全程接种887,接种率为94.86%,合格接种849人,合格接种率为90.8%;其次为小学生,调查(6~11岁)儿童1 421人,全程接种1284人,接种率为90.35%,合格接种1 153人,合格接种率为81.14%;中学生最低,调查772人,全程接种620人,接种率80.3%,合格接种436人,接种率为56.48%。由x2检验计算结果可知,x2=97.8>x20.05(2)=5.99,则

表2  各年龄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n,%)

年龄(岁)调查人数全程接种人数接种率(%)合格接种人数(含首针及时接种人数)合格接种率(%)

1 190 18396.32 17693.62

2 185 17896.21 17192.43

3 183 17595.63 16690.70

4 189 17793.65 17089.95

5 188 17492.55 16688.30

6 248 22992.33 21486.29

7 241 22191.70 20585.06

8 242 21990.50 19781.40

9 230 20790.00 18379.56

10 232 20889.66 18178.02

11 228 20087.72 17375.88

12 198 16482.82 12462.62

13 195 15881.03 11056.41

14 190 15078.95 10253.68

15 189 14878.30 10052.91

合计3 1282 79189.232 84377.94

P<0.05,说明3个年龄段的儿童疫苗接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在104名HBsAg阳性的人数中,全程接种乙肝疫苗65人,接种率72.12%,合格接种乙肝疫苗31人(含首针及时接种人数),合格接种率为29.8%。见表2。

2.4 乙肝防治知晓率与HBV感染

以母亲为主要调查对象的2 764人中,学历以大专以上和初高中两组为主 ,分别占34.3%和 56.2% ,小学水平占9.5%;在对乙肝相关知识方面,有96人(3.47%)不知道乙肝这一疾病(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下),有334人(12.4%)对乙肝传染性认识不足,认为携带者没有传染性;在乙肝传播途径方面,只有1 029人(37.23%)的被调查者能回答两个以上的传播方式,回答完全正确的有 585人(21.17%)。对于乙肝计划免疫方面知识的知晓方面,有1545人(55.89%)不知道具体的接种时间,有325人(11.75)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注射过疫苗,有1 917名家长 (69.4%)不能正确回答第1针乙肝疫苗的注射时间 。有226人(8.17%)不知道如何了解乙肝防治知识,有1 022名家长 (33.01% )认为乙肝方面的公益广告太少。

3 讨论

从调查情况来看,笔者所在区15岁以下重点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3.32%,HBsAg携带率随年龄减小呈逐渐下降趋势,5岁以下为0.96%,达到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出的<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的控制目标。15岁以下重点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接种率为89.23%,合格接种率为77.94%,1~5岁儿童合格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HbsAg携带率下降与笔者所在区2004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特别是2008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逐步提高相吻合[2]。

调查情况显示,有乙肝疫苗接种史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在有预防接种史的儿童中,合格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未及时接种的儿童。据国内外有关报道,HBsAg阳性人群中,约30%是由围产期传播所致,乙肝疫苗第1针在24 h内及时接种是切断乙肝母婴传播最关键的手段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3]。因此必须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合格接种乙肝疫苗从而降低HBsAg的携带率。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12~15岁中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6.35%,合格接种率却为56.48%。因此需重点对中学生乙肝感染和免疫状况进行监测,定期开展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对未接种或未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补种。实现重点人群(15岁以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3%以下目标。

在乙肝的传播方式、乙肝疫苗接种知识方面,还有相当数量的群众不了解,这给乙肝预防带来困难,这提示我们应该加强乙肝预防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4]。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及时接种重要性宣传,提高住院分娩儿童及时接种率,是目前迅速提高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的最有效的办法。把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健康教育规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乙肝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让群众了解乙肝传播的途径与正确的预防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形成全社会防治乙肝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吴晓兰,陈豫新.871名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90-91.

[2] 黃德,高波.信阳市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3):152.

[3] 周勇,郑金凤.福建省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2000,3(60):168-169.

[4] 李栋梁,黄晓萍.合肥市民乙肝知晓率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4(3):236-237.

篇8: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办法

实 施 办 法

为满足群众妇幼保健服务需求,提高我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制定2016年烈山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6〕25号)要求,大力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保障制度,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和优质的卫生服务,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规划疫苗,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今年的努力,使我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评价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相关指标处于中部地区领先水平。

(一)2016年底,全区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85%以上,疾病检出率达到8%以上,全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

(二)2016年底,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稳定在85%左右、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稳定在85%左右;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7%左右、农村在95%左右;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全市剖宫产率控制在38%以下。

(三)2016年底,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区为单位达到90%以上,建卡率达到95%以上;

三、实施原则

政府主导,分级筹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填平补齐,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

四、项目内容与实施计划

(一)免费婚前健康检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婚姻登记条例》,充分尊重公民知情权、选择权,保护个人隐私。通过实行免费婚前健康检查,逐步提高婚前健康检查率,普及婚育保健知识,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防 止与婚姻和生殖有关的传染病、遗传病的发生与传播。

(二)住院分娩补助: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整合中央和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对所有农村孕产妇实施住院分娩医疗补助,实现平产住院分娩免费。

(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补助:按属地管理原则,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程序规定的每名新生儿22针次规划疫苗给予接种单位补助,用于建证、建卡、信息管理、冷链管理、宣传告知、实施接种等工作,不断完善接种门诊的条件和管理,强化边远、贫困地区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进一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覆盖范围,确保并努力提高接种率和建卡率。

五、经费筹集与管理要求

(一)经费筹集

1.婚前健康检查经费:根据《安徽省医疗服务价格(试行)》,每对婚前健康检查财政补助180元。所需经费由省财政与区财政按1:1分担。其中,市承担部分按市与区1:1分担。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中央财政按照活产数人均300元补助,同时,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规定给予补助。

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补助经费:按照人均接种22针次规划疫苗和每针次5元安排补助经费。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共同承担。

(二)经费使用原则

1.婚前健康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用于专项服务支出,妇幼保健管理养护经费用于已建机构房屋和设备的管养。

2.婚前健康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由妇幼保健机构和助产服务机构垫付,同级卫生、财政部门审核后按月(或季度)核拨。

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费用发生时由疫苗接种机构垫付,同级卫生、财政部门按月(或季度)核拨。

(三)经费管理要求

1.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按照中央和省有关公共卫生、民生工程专项经费管理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用途和程序使用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2.专账管理,严格财务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婚前健康检查、住院分娩和疫苗接种补助经费的管理。妇幼保健机构、助产服务机构和疫苗接种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日志,以及可以证明其工作真实性的相关材料。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充分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3.建立统计制度,定期组织考核。按照区民生工程的要求,定期上报工程执行情况。市卫计委将组织定期检查和考核,统计数据和考核结果将予以公示,并作为分配有关经费的重要依据之一。工作不力或有违规行为的,市卫计委、市 财政局将予以通报批评并适当扣减其下一补助经费。

六、保障措施

(一)政府负责,目标管理。区政府应高度重视,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实行考核,目标管理,并加大投入,加快妇幼卫生发展。

(二)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卫生和计生、财政、民政、妇联、宣传等部门,应加强协调,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共同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健全网络,强化服务。以实施民生工程为中心,规划今后几年的妇幼卫生和免疫规划工作,制订或修订妇幼卫生发展规划和扩大免疫规划,健全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项目,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四)规范管理,严格监督。落实婚前保健、预防接种等妇幼保健服务技术和管理规范,开展规范化婚前保健门诊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活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控,区卫计委设立举报电话(4685270)和举报邮箱(weishengju79@163.com),接收各类举报。实行重点信访事件实地督办机制,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纪、弄虚作假行为。

篇9:“两怀”妇女的都市法律生活

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人们习惯把她们称做“两怀”妇女。我不知道这个名称从何而来,甚至开始并不明了其中的意义。而现在我们知道,所谓“两怀”妇女,是指怀孕妇女与怀抱婴儿的妇女,当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携带幼儿甚至未成年子女的妇女。

她们大多来自某个或某些个共同的远方,我们甚至可以想象,那个或那些个地方是怎样的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对于久居都市的人们而言,那些个地方往往令人神往,但对于这个特殊的人群而言,富足的都市同樣令人神往。于是,在那个遥远的地方,她们互相传递着涌向都市的讯息。上海,自然也不例外。

她们相识,或者不相识,不过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来自某个共同的地方。于是,她们选择了城乡结合处房租相对低廉的地方安顿下来。有人回乡了,又有人从家乡来,这里已经俨然成为一个村落。也许是某种讯息的传递,也许是在某个偶然的机会,她们发现了一个法律上的秘密。正是由于这个秘密,她们开始了在都市的法律生活。

她们或者三五成群,或者独自携带着孩子,漫不经心却又并非毫无目的徜徉在都市的商场、游戏场等繁华之地。这并非因为她们喜欢热闹,而是因为她们愿意接近忙于热闹的人群。

如果三五成群,这个时候她们并不相识。当店主忙着应酬她们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注意力被分散了的时候,些许财物或者钱款可能已经被她们中的某一个顺走,悄无声息地离去。

而如果是独自携带着幼儿,她可能会去分散被害人的注意力,让不谙世事的孩子去偷窃。事情多半会比较顺利,但不幸的事也在所难免。当她们被当场扭获,就会被送到了公安机关。

这条法律原本不是个秘密,正如她们所知道的那样,对于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能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而对于携带幼儿及未成年子女的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也不得不考虑孩子的照料抚养问题。所以,她们只得被无可奈何地取保候审。当然,这是她们意料之中的。

在接下来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司法机关只能谨慎地期望她们的配合,如果她们回到了家乡或者辗转到了别的城市,或者更换了联系方式,刑事诉讼程序就无法顺利地完成。对此她们仍然不必顾忌,因为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予以逮捕的法律规定,在这里仍然无法付诸实施。

类似这样的案件,对于被告人宣告缓刑已是圆满的结局。但有时在法律上也并非毫无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她们中实际上也不乏累犯,这个时候,就需要法律再次作出让步。

在某件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系累犯,按照犯罪数额宣告刑可能为有期徒刑一年。因犯罪嫌疑人携带幼儿,侦查机关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公诉机关依法认定累犯向审判机关提起公诉,审判机关却无法对其判处实刑,最后只得撤销累犯认定,判处拘役缓刑。

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法律同样不能放弃教育与挽救,但这样的努力似乎注定无法奏效。适用缓刑尽管已经体现出了司法机关的人文关怀,但我们仍然无法杜绝她们在缓刑考验期内再次实施犯罪。事实情况是,当法律失去了震慑力,也就是无法给她们带来痛苦的时候,教育与拯救也就失去了支撑,同样不能给她们带来幸福感。当没有了寒冷的时候,也就没有了温暖。

当法律无法实现惩罚,也无法有效挽救的时候,这个人群,就已经变成法律的空白。法律存在的意义,不仅要对犯罪予以制裁,也需要对被害人给予充分的保护与抚慰。

逄政

上海浦东新区检察院公诉处主诉检察官

篇10: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办法

在海地这个性暴力高发的加勒比海国家,为了给为数众多的性暴力受害者提供援助,一群由强奸幸存者建立的NGO组织连同一个名为“数字民主”的电话服务中心,开通了一条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热线,热线号码572,以使更多的受侵害妇女和女童能够及时获得帮助,走出困境。

Hait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verish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Political turmoil and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further plague the already fragmented life of Haitian people. Among all Haitian people, women are exposed to more threats.

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海地,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为贫困的国家之一。在这里,政治的动荡不安、自然灾害的频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早已千疮百孔的生活。 相较于普通大众饱受的痛苦,生活在此的广大女性又需额外警惕另一份威胁所带来的严重问题。

In Haiti, tens of thousands of women and girls are abused or raped annually. According to a survey by Lancet, 35,000 women were subject to sexual violence around the capital, between 2003 and 2005; 90% of which were raped. And this situation worsened further after the hurricane attack in 2008 and the big quake in 2010.

在海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和女童遭受到性虐待和强奸。医学期刊《柳叶刀》曾于2006年发表过一项针对海地妇女和儿童受侵害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2003年至2005年之间,共有3.5万名海地妇女成为性犯罪的受害者,其中90%的人都是被强奸。这种状况,即便是在2008年海地遭遇飓风袭击以及2010年经历大地震之后,依然没有改观,甚至愈演愈烈。

Raping Is Rampant in the Ruins of the Quake

强奸在地震瓦砾中蔓延

The Inter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URED) released a report in 2010, one year after the quake, saying that Haitian women faced severe threats of sex abuse because they lived in temporary camps for a long time after the earthquake. Meanwhile, due to lack of protection, untold women were raped and even pregnan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only in one year after the quake, the child birth rate of Haiti increased twofold.

The report also pointed out: “Sex-for-food” trade is not uncommon in the relief camps. Some women have lost husband, brothers or sons, male protections; they have to trade sex with some men so as to get shelter or food. Even aid officers said that it was hard to eliminate rapes: “Sexual assaults are daily occurrences in the biggest camps after the quake, due to lack of lighting facility and security facilities. Even a 2-year-old toddler was raped. Moreover, out of fear of revenge by the offenders, almost none of them would speak out their suffering.”

海地“大学间研究与开发机构”曾于海地地震发生一年后的2010年,发布报告称,在受到地震袭击后,由于一直居住在临时帐篷中,海地妇女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性暴力威胁。同时由于缺少保护,大量女性因被强奸怀孕,经统计,仅地震发生后的一年,海地出生率就增长了将近两倍。

另外,该报道还特别指出,在震后的海地大小帐篷内,用性服务换取食物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一些妇女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兄弟或儿子,缺乏男性的保护,进入避难所遮风避雨及得到食物的唯一机会便是被某些男性强行发生性关系。对此,当地援助人员也表示在尽全力避免,但仍无法杜绝,“震后由于帐篷内缺少照明设施及安全设备,性侵犯几乎每天都会在帐篷内发生,罪犯甚至将年仅2岁的女童也当成自己的侵犯目标。而且,由于害怕强奸犯的报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说出自己受性侵犯的事实。”

These victims suffer from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ain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re one of their plagues, and the most worrying one is HIV infection. According to some statistics, Haiti has the highest HIV infection rate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with approximately one in 50 people infected. If these victims are affected with HIV and cannot have in-time medical treatment, they will face grave health threat.

与此同时,伴随着精神及肉体的双重迫害,疾病的考验也是受侵害妇女面临的一大灾难,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便属艾滋病感染问题。据报道称,海地是西半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感染率为五十分之一。倘若在性侵期间遭遇艾滋病毒感染,受侵害妇女还将面临不能获得及时救助的危险境地,其健康状况着实令人堪忧。

Setting up of an Aid Hotline

救助热线的设立

To help Haitian women who were frequently exposed to sexual violence, an aid hotline set up in September 2011 by Digital Democracy, a New York-base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started working around round the clock, allowing women and girls to get help at night and weekends, which is when assaults are more likely to happen. Up till June 2012, the call centre had fielded nearly 2,000 calls. It receives 10 to 60 calls a day.

Just having somebody answer the phone, talk you through what the next steps are, knowing that you won’t have to go through it alone,” said Elmita Residor, one of six trained phone operators working at the call centre in the Haitian capital and also one of the heads of this programme. She said: “It puts people at ease and gives them strength. You can hear that by the time they hang up the phone”. She further added: “Most frequently callers are asking what can I do, where to go, and what to do after incidents of sexual violence and rape”. Reiser says operator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getting medical care within 72 hours of a rape to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HIV/AIDS and unwanted pregnancy. Then they will persuade the victim to report it to the police to obtain legal rights before lend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them, etc.

为应对不断遭受性暴力威胁的海地妇女的状况,“数字民主”(Digital Democracy)——一个总部位于纽约的非政府组织,于2010年计划开通海地首个专门针对性暴力和强奸幸存者的热线,热线24小时不间断服务,避免受侵害妇女在夜晚性侵高发时间无法求助的情况,截至2012年6月,该热线已成功接听并解答受侵害妇女电话近2000次,平均一天要接听10到60个电话。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下载下一篇:安全消防工作会议讲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