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发展战略

2024-05-20

市城市发展战略(精选6篇)

篇1:市城市发展战略

新时代 新发展

襄阳市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襄阳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四个襄阳”建设,推进襄阳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襄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按照“一主两副三城”、“一花园多节点”和“大小多少”的思路,构建以襄阳大都市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1小时经济圈为重要支撑,以星罗棋布的镇级市、中心镇、特色镇为重要发展节点,以汉江经济带、鄂北岗地经济带和荆山山脉经济带为纽带,建设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带动辐射作用明显的襄阳都市群。

关键词:四个襄阳一主两副三城一花园多节点大小多少

引言襄阳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湖北除武汉外的经济,教育,文化和体育的中心。位于湖北西北部,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1986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襄阳自古分为汉水(沔水)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二城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分别设襄城区和樊城区。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阳区改名为襄州区。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至今,襄阳已大步跨入工业化,它将在未来成为周边地区的新核心。

一 新时期发展战略思想

当前,襄阳正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这意味着未来引领襄阳发展的一定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襄阳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四个襄阳”建设,推进襄阳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襄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因此要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不断推动全市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以打造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和绿色襄阳,建设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襄阳都市群为载体,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重要节点,用足用活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襄阳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影响襄阳发展的体制障碍和制约因素,走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产业发达、经济高效、基础性公共服务到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明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打造襄阳新名片,共同创造襄阳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目标

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平均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村人口在10万人以上,五年转移53万人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建成1个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建成2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成2个3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建成1个2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由32个增加到50个以上,其中5万人以上的中心镇由8个增加到12个以上;镇级市数量达到30个以上;城乡产业良性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城乡发展体制障碍逐步消除,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大为改善,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快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基本构成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城镇体系。

3发展方式

按照“一主两副三城”、“一花园多节点”和“大小多少”的思路,构建以襄阳大都市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1小时经济圈为重要支撑,以星罗棋布的镇级市、中心镇、特色镇为重

要发展节点,以汉江经济带、鄂北岗地经济带和荆山山脉经济带为纽带,建设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带动辐射作用明显的襄阳都市群。“一主”,就是到2015年,将襄阳中心城市建成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两副”,就是将枣阳建成大城市,将谷城、老河口组团发展成大城市,成为襄阳市两个副中心城市,其城市人口规模都在50万人以上;“三城”,就是把宜城市、南漳县建成2个3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把保康建成20万以上人口的小城市;“一花园”,就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把保康市中心城区建成生态花园城市;“多节点”,就是在汉江经济带、鄂北岗地经济带和荆山山脉经济带规划建设多个有产业支撑、有一定规模内涵、社会公共服务到位、统筹城乡、有鲜明个性的镇级市、中心镇和特色镇,成为襄阳都市圈内重要的发展节点。“大”就是把襄阳大都市做大,把大中小城市做大,把小城镇做大;“多”就是把3万人以上、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按照不同的规模标准要求做多;“少”就是村镇数量要少,农民分散居中的少;“小”就是人均占地一定要小。

二 新时期发展具体措施

1.做大做强襄阳大都市。按照“城乡统筹、城镇带动、产业驱动、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绿色生态、集群发展”的原则和建设“四个襄阳”的要求,时刻牢记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希望和重托,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兴市不动摇,构建襄阳大都市。依托襄阳山水城洲等资源禀赋和内外环等基础条件,大手笔、高标准谋划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紧紧围绕“一线串珠、二线环绕、一江(汉江)两河(唐白河、小清河)两山(岘山、鹿门山)、一洲(鱼梁洲)四城(襄城、樊城、襄州、东津)”,把项目当景点建,园区当城市建,城市当景区建;重点谋划推进东津现代新城、庞公滨江新城、襄阳古城保护与开发、隆中风景区、岘山森林公园、鹿门山风景区、城市景观大道、襄南大学城、樊西工业新区等重点片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配套完善襄阳大都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两条腿”走路战略,既要建设都市襄阳,又要发展卫星城,在大都市外围发展新的工业或第三产业,二者相依相偎,相得益彰,整体推进,科学发展,逐步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构建都市襄阳中心城区发展新格局。通过襄阳大都市的建设发展,把襄阳建成引领襄阳都市群发展的“龙头”,建成引领“襄十随”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2.科学规划建设襄阳经济带。襄阳汉江经济带、鄂北岗地经济带及荆山山脉经济带是促推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带。要按照不同地理位置、区域特点、资源优势、文化背景和发展趋向,在更高层面,按照“城镇布局合理、产业到乡镇、发展措施到项目”的要求,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加快发展。要积极构建襄阳水运大通道,设立襄阳汉江水运,推动汉江沿岸城镇合理布局和产业集聚发展;将桃花岛、长寿岛划入鱼梁洲开发区管理,从牛首镇建

设跨长寿岛的汉江大桥,按照生态岛建设发展标准,多元引进资金,将桃花岛、长寿岛纳入鱼梁州生态岛整体开发体系,科学规划开发;开发以鱼梁洲为龙头,以崔家营库区、桃花岛、长寿岛为主要景观带的汉江观光休闲游;开发以谷城汉江湿地为龙头,以汉江王甫洲库区、丹江口水库为主要景观带的汉江观光休闲游;规划建设汉江新集等水电枢纽工程,并纳入汉江观光休闲游;完善汉江污染防控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汉江及各支流的水污染防治。

要通过襄阳经济带开发建设,使区域城镇布局合理、产业发达、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市场繁荣、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生态良好,成为襄阳发展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集合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成为区域要素承载力强、产业集聚度高、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强的重要地区,在襄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培育星罗棋布、特色鲜明的城镇带。要采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财政主动安排资金、多方筹集资金的办法,优先加快镇级市、中心镇、特色镇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据小城镇发展现状及趋向,因镇而宜,分类指导,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气,分区域大力培育,培育不同类别的镇级市、中心镇、特色镇,并在数量上做多做强,成为襄阳城市群有力支点,形成众星拱月、星月同辉之势。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认真研究县镇管理的体制机制,只要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镇域经济发展,该放的权限都要放。要放更多的权限到建制镇。

遵循城镇发展内在规律,根据城镇经济基础、历史延续、辐射功能和发展前景,每个县域要建成3个以上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的镇级市、中心镇或特色镇,挖掘内在潜力,分类指导,扬长避短,作为区域发展排头兵进行培育,使其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施差、辐射带动功能弱小、又缺乏发展前途的乡镇,要进行科学合并。对符合建镇条件的乡,要适时启动建镇程序,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重新规划建设,加快发展。

4.加快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积极实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中心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合理布点,以中心村建设为核心,以迁村并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契机,加强舆论导向宣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将农民逐渐引到规模较大的中心村或农村新型社区。凡新址建房又不合分户条件的,其老宅基地要归还集体,既不能一户多宅,更不能出售老宅。要逐步实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覆盖,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社区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5.不断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在产业布局上,各地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要以县域为基础,依据现有资源优势,以关系发展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

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为抓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发展方向,增强发展后劲。要强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理分工和布局延伸产业链,增加和牢固产业集群,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要通过区域、技术、资金、产业、信息、人力资源等多种合作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共创伟业。区域性中心城市要通过产业发展、产业链的扩大和延伸、产业集群的增加和不断的科技创新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好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逐步向工业化、城镇化和基本现代化迈进。

三 新时期发展总结

襄阳市发展、都市体系的建设和经济的振兴,最终是为了襄阳人民有新的生活水平、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生活品质、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秩序和新的生活感受。遵循城市发展定位,既要有跨越的激情、实干的激情,还要讲科学。要有一个清醒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创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西接合部的龙头城市、魅力都会这两大重点目标来谋划建设我们的城市;要有一个高能极的城市功能体系支撑战略定位,按照党代会提出的“城市东进、旧城更新、一心四城、组群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论证,形成“四城望洲”,组群发展的格局;要有一个足以吸引关注的城市映像,形成城市功能和分区的差异化以及个性化的心理映像,使建筑与生态、城市格局相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舍得花钱请大师和专业规划团队做建筑规划设计,保证城市建设的品质;要有一个贴近时代和现代城市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城建模式,在旧城改造中保留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在新城开发中避免空心化和大城市病,合理布局社会功能满足人民生活的舒适度、便利度,解决好市场主体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关系、大规模建设和城市承载力的关系;要有一个促进城市长远发展和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相结合的按发展规划,对城市历史和人民负责。

参考文献

《襄阳市区域发展规划2015》

《襄阳市历史沿革》

篇2:市城市发展战略

原创: 韩棹渭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希望有更好的养老条件,养老模式多元化以及老年群体不断壮大与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全面了解毕节市城市居民对养老的思想认识、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毕节市社科联课题组于2018年3月至5月,深入10个县(区)对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本调查报告。

一、调研对象及内容

一是对全市10个县(区)2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60岁以下城市人员和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及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仅限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以访谈、问卷(分1、2、3类)的方式进行。问卷1就60岁以下城市人员的养老观念进行调查,问卷2就在家养老人员的养老意愿进行调查,问卷3就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人员的养老感受进行调查;二是实地走访了全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通过填写调查统计表,访谈负责人,就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经营性质、建设情况、运营状况以及各机构对政府的诉求进行了解;三是分别与各县(区)民政部门负责人、部分老龄委负责人、部分街道办事处及社区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城市社会养老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他们反映的问题、困难及建议。

二、调研数据及分析

(一)基本情况

课题组向60岁以下城市人员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97.5﹪。向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发放问卷239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有效率99.16﹪。向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

1.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下城市人员与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男性居多,分别为59.6﹪和64.98﹪;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女性居多,为55﹪。

2.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下城市人员31岁至40岁、41岁至50岁的人较多,合计达66.34﹪,这部分人员是即将迎来父母养老问题或正面临着父母养老问题的主要人群;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61岁至70岁的人群为主,占66.67﹪,他们基本能反映当前这个阶段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71岁至75岁、76岁至80岁的人群为主,两者合计为72.5﹪,他们是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主力军”.3.问卷显示,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60岁以下城市人员中,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计只占25.64﹪;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40.51﹪,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计仅为4.22﹪;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高中(中专)文化的较多,占35﹪,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计占20﹪,与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相比,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4.问卷显示,60岁以下城市人员公职人员占比不高,为17.31﹪,无业的、自由职业的合计占51.28﹪,农民占31.41﹪;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公职人员占比更低,仅为8.02﹪,无业的、自由职业的合计占51.9﹪,农民占40.08﹪。各县(区)党委、政府为加快城市发展步伐,采取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即撤销城区附近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管理体制,是为了促进街道非农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民向居民、农村向城市转变步伐的加快,从而进一步推进城区建设。问卷

1、问卷2中“农民”身份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还这么高,说明多数人员对“农民”到“居民”这一身份的转变认知不足,思想停滞不前,仍然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且是“失地农民”的身份。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公职人员为主,占到57.5﹪,这表明公职人员对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接纳程度较高。

5.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下城市人员是独生子女的不多,只占18.27﹪,以2个、3个兄弟姐妹的人员最多,合计占65.71﹪;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选择2个和3个子女的合计占到了72.57﹪。在撤销乡镇、设立街道前,多数人员均是农民,受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多兄妹、多子女的现象不足为怪。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子女为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为47.5﹪,这与他们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二)养老观念

60岁以下城市人员的养老观念对老年人是否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有直接的影响,或者说,他们的养老观念直接影响现在与未来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及市场需求。

1.62.18﹪的人“希望父母与子女一起居住”.55.13﹪的人对当地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数量“不了解”,12.5﹪的人认为当地的城市社会化养老机构数量“已经满足社会的需要”.65.38﹪的人对当地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不了解”.通过访谈那些认为当地的城市社会化养老机构数量“已经满足社会的需要”和选择对当地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基本满意”和“满意”的人员,调研组了解到多数人员还停留在对社会福利性质敬老院的认知上。所以,有94.35﹪的人首先认为“国家办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可以放心,至于“私人办的”,只有44.87﹪的人认为可以放心。由此可知,大多数人墨守成规,还在按老经验思维,不关注城市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性质并未完全清楚,居家养老的方式还是绝对的首选。

2.在反对父母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考虑上,77.56﹪的人是因为“跟父母住在一起,平时可以照顾”,同时,71.47﹪的人“对养老院不放心,担心父母受虐待”.还有52.56﹪的人担心“养老院收费太高,承受不了”.由此可见,除了受传统美德文化及“尽孝”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外,费用高低、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等因素也是决定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

3.在支持父母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考虑上,57﹪的人是因为“自己工作忙,无法照顾老人”,40﹪的人认为“到养老机构,父母的娱乐、精神生活比在家更丰富”,至于“养老机构照顾比保姆照顾更放心”、“父母不愿意同住”等,考虑的比例很低,这说明一部分人员懂得从现实角度出发,并知道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这将是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的土壤。

4.有84.94﹪的人认为“父母在,不远离”、“养儿防老”这样的传统观念“值得弘扬”.在考虑自己未来的养老方式上,“养儿防老”的观念占很大比例,因此,58.97﹪的人选择了“与子女居住”,还有选择“与几个朋友一起住”和选择“居家养老,请保姆照顾”的,只有31.41﹪的人选择“进养老院”.由此可知,中年人的传统观念改变不大,对未来自己的身体状况、子女的生活状况以及朋友的各方面情况不能做到“深谋远虑”,对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产生了过高的期许。

(三)养老意愿

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在家养老的理由,以及他们对社会养老的看法、对理想的老年生活的描述,可让我们探寻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顾虑以及期望,能够为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1.问卷显示,因为“身体好,能自食其力”,是选择在家养老的主要原因,占74.26﹪。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选择“和子女在一起,能照看小孩,减轻子女的负担”的比例较大,占48.1﹪;而“子女不让去养老院”、“怕别人笑话”则分别占32.91﹪和36.29﹪,这说明一部分老年人同样被传统观念影响着。选择“喜欢以往的居家生活”,占到50.64﹪,这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密不可分,比如享受“儿孙满堂”的幸福感等。也有20.67﹪的老年人担忧“养老院收费太贵,负担不起”,有18.14﹪的老年人认为“没有理想的养老机构”,35.02﹪的老年人“今后会选择进养老院”,这说明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有一定的潜力,只是费用问题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2.问卷显示,31.22﹪的老年人仍然保留传统观念,认为“应该提倡子女养老”.赞同社会养老的老年人占到了57.81﹪,但是,在访谈中,调研组发现部分老年人未必懂得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意义,未必会真正主动参与进来,他们之所以选择“值得提倡,应当鼓励”,是因为他们喜欢的养老机构是“国家办的”(66.67﹪),就好比福利性质的敬老院一样。归纳梳理这部分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态度的缘由,加上“对社会化养老的看法”、“喜欢的养老机构”选择“不知道”的,课题组认为多数老年人对城市社会养老存在不完全认知的状况。当然,也有部分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在转变,课题组发现,通过与他们交谈,对他们的养老观念是有触动的。

3.问卷显示,多数老年人向往的老年生活通常是在“衣食无忧”、“生病有人照顾”、“不需要子女操心,也不操心子女”的情况下,还能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受人尊重,有价值感”,“可以做自己喜欢、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希望子孙和睦、平安、常回家看看。但是,对“有人一起娱乐,有团队感”这样的社会需求,选择的老年人相对较少。可见,多数老年人一直以“家”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还未转变,缺乏融入社会集体生活的理念。

4.调查表明,老年人最担忧的是“突然生病无人知道,耽误治疗”,其次是“行动不便时,不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对“子女远在他乡,自己孤单寂寞”、“社会保障不落实,养老金不按时发放”不太放在心上。根据访谈的情况看,调查的多数老年人跟着子女在一起生活,所以,他们内心认为这样的顾虑是多余的。

5.问卷显示,对于月收费2500元—3500元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有10.55﹪的老年人愿意承担;月收费3500元—4500元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仅有1﹪的老年人愿意承担。在访谈中,有少数老年人表示月收费2000元以上,他们就不能承受了。

(四)养老感受

了解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感受、评价以及入住原因等,可为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在优化产品服务等方面提供参考,帮助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作为政府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时的有力依据,从而推动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壮大。

1.调查显示,62.5﹪的老年人选择进养老院的考虑是“子女工作忙,无时间照顾”,47.5﹪的老年人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在家孤单寂寞”,可见,子女不能陪伴、照顾,是老年人选择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通过访谈,部分老年人在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1—2年后,心态由被动入住转为主动入住,合计有72.5﹪的老年人“虽然生活还能自理,但喜欢集体生活,有乐趣”,“感觉在养老院生活比在家自在快乐”.总的来说,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养老院的环境“基本适应”,占到90﹪,没有“不适应”或“很不适应”的。因此,合计有67.5﹪的老年人对子女、朋友经常探视的态度是“不想”或“无所谓”,95﹪的老年人最盼望的养老方式是“进养老院”.2.70﹪的老年人在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感觉“很开心快乐,无后顾之忧”,30﹪的老年人感觉“有些无聊,打发时间”.问卷显示,大部分老年人会“参加一些健身活动、散步”,“找人聊天、打牌、下棋”,“晒太阳、摆龙门阵”,但是,在实地走访中,课题组发现一些老年人则基本是“集体枯坐”,不善交流,通过观察,这与他们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有关,也和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有关。

3.在住房条件上,60﹪的老年人选择“双人间”,40﹪的老年人选择“单人间”,可见,他们还是希望在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有一个伙伴,便于相互照应。问卷显示,饮食健康、医疗服务是老年人对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主要关注点,对于“不定期举行亲子活动、生日聚会”等集体活动,只有10﹪的老人有要求,这囿于老年人年龄大、文化程度不算太高,也体现了他们不喜欢吵闹的心理。通过访谈个别学历高、曾经是公职人员的老人,课题组认为,未来入住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他们对于文体活动、亲子聚会、生日宴会等集体活动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4.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其中的便利,所以,72.5﹪的老年人觉得费用“一般,还能承受”.同时,他们也比较认可社会养老,在调查所在地养老机构的数量问题时,75﹪的老年人认为“很少,满足不了老年人口所需”;有95﹪的老年人认为今后养老机构是“大势所趋,大有可为”.不过,3/4的老年人认为养老机构的发展应该是“国家投入,政府主导”,这既表明观念陈旧,又预示着城市社会化养老机构要走向市场,形成产业,还需要政府产业政策的前瞻性引导。

(五)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及养老体系

调查发现,毕节市100﹪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是2010年以后才建立的,挂牌运营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只有5家,其中公办性质的1家、民办性质的4家。除七星关区、纳雍县外,80﹪的县均没有运营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根据座谈和实地走访了解到的情况,目前,织金县有1家公建民营性质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基本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金海湖新区正在筹建公立的养老院——毕节市康乐福利养老院。

1.公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收费及运营现状

毕节市社会福利院建筑面积4958m2,有职工54人(含聘用人员),床位90张。在保障七星关城区部分社会兜底人员入住、退伍军人疗养的情况下,该院开设了老年公寓,面向社会开放。目前,共有38位老年人入住,入住率达到90﹪以上。该院管理服务比较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健全,拥有专业的医护服务人员,设施齐全。公寓设有棋牌室、读报室、书画室等。在收费管理上,根据老年人护理需求的程度,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三项合计分别为2200元/月(有自理能力老人费用)、2400元/月(半失能老人费用)、2600元/月(全失能老人)。

毕节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公办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由于设施完善、服务规范、收费不高,又地处七星关区,交通方便、地理环境优美,深受入住老人和家属的好评,时常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

2.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收费及运营现状

(1)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

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一般由其根据运营成本、参照市场行情自行确定收费标准,与当事人签订协议进行收费。位于七星关区的“毕节市怡心苑”养老院收住有自理能力老人的费用标准为2900元/月,但受制于条件的因素,他们不收住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大家庭老年公寓收住有自理能力老人的费用标准为2600元/月,对于失能老人的费用标准约在5000/月左右;毕节市拱拢坪疗养中心收住有自理能力老人的费用标准为4960元/月。位于纳雍县的公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收住有自理能力老人的费用标准为2700元/月。此外,各机构均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及需要护理的等级、房间配备需求等相应增加费用,收费总体上高于公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

(2)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运营现状

毕节市拱拢坪疗养中心属于公建民营性质,建筑面积10500m2,有床位200张。该中心是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工作制度健全,拥有专业的医护服务人员,设施齐全,环境良好。但由于消防等设施未完全整改完善,还未真正进入运营阶段。

就正常运营的3家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而言,其运营现状如下:

A.规模偏小,条件比较差

根据实地走访的情况看,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规模偏小,条件比较差。规模较大的“毕节市怡心苑”养老院建筑面积8000 m2,有床位229张,但设施不配套,没有独立的棋牌室、读报室、书画室等娱乐空间,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较为空乏、单调。七星关区的大家庭老年公寓、纳雍县的公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建筑面积只有500 m2,床位分别为50张、20张,条件较为简陋。大家庭老年公寓长期租用一幢两层小楼的民房,原本狭窄的房间内摆放2—3张床,更显逼仄,这里收住的皆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即使护理人员收拾干净,但由于房间通风不畅,空气质量、居住环境可想而知。大家庭老年公寓目前遇到的窘境是因为七星关区城市建设,小楼也即将拆掉,何去何从他们也很茫然。

B、入住率低,投资回报慢

调查数据显示,入住率低是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普遍现象。“毕节市怡心苑”养老院拥有床位229张,入住老人有36人,入住率仅为15.7﹪;七星关区的大家庭老年公寓拥有床位50张,入住老人只有22人,入住率为44﹪;纳雍县的公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拥有床位20张,入住老人8人,入住率为40﹪。

投资回报慢,是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面临的另一个挑战。纳雍县的公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于2010年营运,总投资50万元,2017年净利润4万元,最快也要10年才可收回成本。“毕节市怡心苑”养老院2015年营运,投资600万元,近两年的收入也一直在往养老院里投入,加之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他们,该机构负责人担心回报的线拉得太长,自己无力支撑。

C、运营成本高,经营风险大

调研中,几家机构负责人均表示,房屋租金、人员开销、设备修理等费用完全靠自己支撑,尽管政府按入住老人数每张床位补贴3000元,但由于是分三年补助,每年得到的补助经费简直是“杯水车薪”,运营成本依然很高。

由于是租住的房子,在消防等设施上是否达到国家的要求,一些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负责人未必道出实情,以调研组的观察,安全问题是堪忧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经营风险。另外,有的家属把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当成“保险箱”,老人来了就不能出问题,但是,由于老人视力、听力不好,腿脚不便,时间长了,难免不出点问题,所以,经营风险也很大。

D、招工难,缺少护理人员

调研中,有的机构负责人反映,由于护理工作苦、脏、累,责任大,收入少,加之社会地位不高,多数人选择当保姆、做家政,不愿到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做护工,导致出现“招工难”的窘况,缺少护理人员。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按照国家提倡的“90·6·4”养老模式(即90﹪为居家养老,6﹪为社区养老,4﹪为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市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据大部分社区负责人介绍,房地产开发商几乎不建社区活动区域,多数社区面临一无阵地、二无人员的境况。即使有的社区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但床位、活动场地、照管人员根本不能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难以发挥作用。

综观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及养老体系的现状,全市养老呈现出粗放化、低端化、本土化等特征,城市社会养老产业发展滞后,这势必导致现在乃至将来,养老质量得不到保障,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和养老尊严将大打折扣。

三、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养老观念非常落后

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毕节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信息相对滞后,导致人们养老观念非常落后。一方面绝大多数人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众多矛盾普遍认识不足,没有把社会养老服务提高到反映社会文明进步,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社会、家庭和谐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另一方面,“养儿防老”等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养老是老人无后、儿孙不孝的表现,导致对社会养老这一新事物存在排斥情绪,新兴的社会养老观念难以接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老市场的有效需求,从而成为制约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养老机构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甚至可以用“空白”来形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参差不齐,欠账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念的改变,以目前的状况,将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社会养老需求,且多数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七星关区有城市老年人口32400人,城市社会养老机构仅有床位369张,按“90·6·4”计算,需要床位1296张,缺927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除七星关区部分社区较为规范、正常运行外,多数县(区)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优惠政策很难落地

调查中,课题组了解到有部分外来人员曾到毕节市部分县(区)考察,拟投资城市社会养老产业,最后还是一走了之,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有的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优惠政策很难落地,因为建设用地供应不足,项目审批复杂、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影响了这些社会力量到毕节市投资养老产业的积极性。

(四)经营形式比较单一,入院费用普遍偏高

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经营形式单一,呈粗放型、低端化的格局,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吃、穿、住。没有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服务机构加入,服务项目、服务质量、服务环境和服务设施根本无从谈起,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更是相去甚远。由于没有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收费标准,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有很大的随意性,且不说费用是否与提供的服务相匹配,就调查的情况而言,与毕节市社会平均工资、物价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绝大多数人员认为入院费用偏高,难以承受。

(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公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有政府的投入,在人员保障、场地建设、设施配置上,较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要优越得多,而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因自主经营、自筹资金,需要考虑成本问题,无论是场地,还是设施都较为简陋、薄弱,在人员配备上,护理人员大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知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队伍稳定性差,缺少医疗方面专业人才,且经营人员自身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这些原因导致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安全和风险防控、规范管理上的整体水平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四、对策建议

日前,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1+7”配套文件,就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养老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等作出了具体部署,是今后养老机构发展的根本遵循。《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达到3.5万张,所有社区建有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可以说,目标宏伟、任务艰巨、难度不小,全市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努力工作,方能如期完成。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养老观念

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要尽快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报刊、网站、“两微一端”等官方媒介营造舆论氛围,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发放宣传资料、与社区居民交心谈心,通过组织文艺汇演、抄写黑板报、张贴宣传画等,多形式、全方位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众多矛盾,让广大老年人及其子女了解推进社会养老的好处和重要性,切实帮助人民群众摒弃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接受新兴的社会养老观念,树立积极的消费意识,促使全社会正确看待并积极接受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二)完善养老机制,鼓励民间参与

一是完善养老机制,根据毕节市实际,优化养老保险待遇结构,提高养老金标准,并对老年人予以适当倾斜,同时,引导激励符合条件的居民早参保、多缴费,积累个人账户资金。二是鼓励民间参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在资金、土地、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保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养老事业的建设中来,大力发展民办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总之,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可能避免政策上的漏洞和操作上的随意性,使之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要切实落实毕节市人民政府制定并下发的《意见》中有关土地、经费补助、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使之落地落实落小。

(三)强化社区功能,提高服务半径

一是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用房列入社区配套用房,允许街道办事处、社区利用废弃厂房、闲置办公楼等公共资源改造或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场所,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为老人提供就近、方便的“日托”服务和文娱活动场所。二是加大社区医疗队伍建设与医疗设备投入,为社区医护提供保障。医院可向社区提供“购买服务”,搭建康复理疗室,为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服务。三是以信息化为基础,创建“大数据+互联网+养老平台”,对社区内老年人建立信息档案,实现社区内信息化管理,以及网上问医询诊,网上购物、点餐等智慧服务。四是转变观念,强化自治意识,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事务管理者,激发他们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志愿服务的热情,培育、发展一批志愿者队伍,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总之,要想方设法强化社区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半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在社区建起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四)整合卫生资源,推进“医养结合”

一是整合卫生资源,引导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和就近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由医院对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中的老人实施医疗服务,同时,政府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高瞻远瞩,宏观把控,将新建的医院与新建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就近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二是探索“公建民营”、“民建民营”机制,出台“医养结合型”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准入、规划、管理、服务等相关实施细则,鼓励资本等社会潜在力量承办、开办“医养结合型”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化,实现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三是医疗保险制度要实现养老机构全覆盖,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内医疗消费纳入医疗保险范畴,最大程度减少“医养老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五)规范行业标准,优化服务质量

城市社会养老事业在毕节市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建立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用房标准、补贴标准,以及对养老服务的项目、质量、评估等的行业标准及规范,从而保证监管有据可依,不流于形式,服务质量进一步得以优化,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能够健康发展。

(六)加大投入力度,彰显政府职能

篇3:市城市发展战略

1.1 县级城市的基本属性

1.1.1 县级市的设立有“切块设市”和“整体设市”两个路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设置县级市的热潮, 县级市的数目由1980年的110个增加到1996年高峰时的445个, 鉴于大规模设置县级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政部从1997年暂停大规模的县改市, 县级市的数目保持稳定, 此后由于市改区、区划合并等原因县级市的数目有所减少, 到2010年有县级市370个。设置县级市的路径有“切块设市”和“整体设市”。“切块设市”是指对于人口大县, 而且还有实力较强的非县城所在地的镇, 如果具备条件, 以实力较强的非县城所在地的镇为中心城区, 将周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乡镇划出, 单独设立县级市。“整体设市”就是将一个县级行政单元整体改为县级市, 即通常所说的“县改市”。这两种路径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势, “切块设市”有助于人口大县的均衡发展, 但其难点是新设一个县级建制, 容易造成行政机构和人员冗余, 同时“切块设市”的空间划分也存在一定难处。“整体设市”不会增加县级建制, 行政区划调整的难度小, 因此, “整体设市”也就是县改市是我国县级市设置的主要路径。

1.1.2 设置县级市的条件主要是县级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就业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由于民政部从1997年就暂停了县改市, 目前正式公布的设市条件仍然是民政部在1993提出的规定 (1) , 如果符合其条件, 可以提请撤县设市。县改市的条件分类设置, 首先是按照县域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划分为超过400人/平方千米 、100~400人/平方千米 和小于100人/平方千米 三类, 然后针对每种类型的县, 从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规模、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城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这3个方面设定了县改市的标准, 此外还规定特殊情况下设置县级市的办法。1993年出台的标准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已有很大的差距, 部分统计指标如工农业总产值、工业产值等指标也已经很难较好地反映区域的产业结构, 亟须调整, 目前关于如何修订完善设置县级市的条件仍然是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但是, 相对于指定一些指标和标准, 如何合理确定设置县级市的目的和程序是更为重要也是分歧更大的议题。

1.1.3 县级市在管辖权限、机构设置等方面具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

根据目前已有的规定, 县级市在管辖权限、机构设置和财权划分等方面和普通的县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 但在部分事项方面可享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第一, 由于相关法律的规定, 县级市是由省或自治区直接管理, 而直接管理权由省、自治区交地级市“代管”, 这主要是由于宪法规定市只能管辖区和县, 而不能“市管市”, 只有省和自治区才能管辖“市”。当然通常情况下, 地级市对县级市的“代管”和对属县的管理没有什么区别, 地级市对县级市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但是由于隶属关系不同以及经济实力较强, 县级市政府向省政府申请到优惠政策和较大的经济事务管辖权的可能性较大。第二, 县级市属于县这一级, 这就决定了县级市政府职能的双重性, 与县政府的职能重点在农村相比较, 县级市除了考虑城区、乡村管理外, 要更多地考虑城市建设;与市辖区的职能比较, 县级市政府除了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以及城市社会发展、社会控制与社会保障等方面有相同的职能外, 县级市政府具有农村经济管理职能, 而市辖区的农村管理职能较少, 县级市政府要更多地考虑城乡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 而市辖区政府则更多的是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及建设相联系。第三, 县改市后在机构设置等方面会有一定的灵活性, 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机构设置更加灵活, 可以设置相对较全的机构, 在有的情况下, 还可以申请到城市建设费用的财政补助。第四, 县改市后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围方面可以扩大到全部行政区范围,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等方面也会有所提高。当然应该注意到随着县域经济和县域中心城镇的发展, 县级市与普通县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机构的设置、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已大幅缩小。

1.2 县级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较明显的城市经济特征

县级市除了在管理方式和实行政策有其特点外, 县级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普通的县比较起来, 体现出更为明显的城市经济特征, 非农产业更为发达,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但和其他类型的城市 (如地级市、省会城市) 比较起来, 县级市则在很多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1.2.1 县级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最高, 工业化的势头最强

从产业结构和人均GDP来观察市辖区 (不含直辖市所设的市辖区) 、县级市和普通县之间的差异 (详见表1) , 显然, 在所有的县级行政单元中, 与普通县相比较, 县级市的一产比重要低约10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发达, 而在这3类县级行政单元中, 县级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最高, 达到了55%, 而市辖区和普通县的二产比重均低于50%, 这说明县级市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工业化的过程。而与之相比, 市辖区的服务业则发达得多, 第三产业占比高出县级市和普通县15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县级市的人均GDP水平为3.55万元, 比市辖区的4.92万元低, 但却比普通县1.76万元的水平高出一倍, 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经济比以农村经济为特色的县域经济更有活力。

资料来源:《中国县级统计资料》2011年, 笔者计算。

1.2.2 县级市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低, 集聚程度有待提高

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是影响城市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大的城市规模拥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旺盛, 具有发展规模经济的潜力, 除此之外扩大城市规模还能带来更多优势, 例如生产率的提高。当然必须对城市进行良好的规划, 如果在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 大的城市规模反之会阻碍城市的竞争力。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 如果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城市交通网络, 则会造成道路拥堵和城市管理混乱, 这些都会损害城市的竞争力, 反而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按照OECD的研究, 城市人口密度翻一番会为城市带来2%~4%的生产率的提高。例如香港市区的高人口密度保证了公共交通体系的全面和有效。OECD的专家认为, 这为快速增长的中国城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建议, 中国城市不应只关注于其规模的扩大, 而更应重视城市运行效率和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

但是与其他类型的城市相比较, 县级市的城市人口密度和总人口规模都偏低, 按照城区的总人口来衡量城市规模, 县级市的平均规模与地级市和省会城市相去甚远, 只有地级市规模的21.5%、省会城市规模的6.2%。无论是按照城区面积还是建成区面积来考察, 县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要小于地级市和省会城市, 尤其是按照城区面积计算的县级城市人口密度只有省会城市的59.6%、地级市的81.6%。县级市目前的城市人口密度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注:1城市人口密度=城市总人口/城区面积;2城市人口密度=城市总人口/建成区面积;单位:万人/平方千米 、 万人。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1年, 笔者计算。

1.2.3 县级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其他类型的城市

县级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虽然地级市的教育和医疗设施都要优于县级市 (如地级城市的人均拥有的教育和卫生资源比县级市要高10%~20%) , 但由于地级城市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尤其是医疗设施覆盖全市域, 无法直接得到结论, 但县级市的城市公用设施差异则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各级城市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表3列出了不同类型城市各项城市共用设施之间的差异, 由表3可以看到, 县级市在城市共用设施建设方面滞后较多。例如县级市的燃气普及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城市, 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也显著低于其他两类城市的状况。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县级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个指标仅为有相关数据的城市的平均值, 由于其统计样本存在选择性偏见, 这两个指标并不完全可比。

1.2.4 县级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很大

我国县级市所处的地域、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各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 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则是县级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表4描述了县级市在人口、GDP以及人均GDP 3个方面的差异, 可见县级市的人口规模、GDP和人均GDP的差距分别达到了78、230和34倍, 如此大的差距表明难以为县级城市的发展制定一个统一的策略和措施。

资料来源:《中国县级统计资料》2011年, 笔者计算。

2 县级城市发展的新动向

2.1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继高速公路之后, 高速铁路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正在带来巨大影响。我国的高速铁路里程已超过1万千米 , 位居世界首位, 高速铁路既可以带来地区发展的集聚效应, 也可以产生虹吸效应, 不利于个别地区的发展, 拉大地区间的差距。通常而言, 已经拥有较强竞争地位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比较容易分享到高铁的积极效应, 而部分县级市由于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高速铁路产生的正面效应则较弱, 甚至有可能加速产业和人口的外流, 这就给部分县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 从县级城市的发展来看, 需要发挥自身优势, 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和协作, 有效利用高速铁路经停带来的时空距离的缩短, 成为城市网络中的重要环节, 才能借助高速铁路的作用发展起来。否则就会在与沿线城市激烈竞争中失去优势。

2.2 城市地产开发向包括县级城市在内的中小城市转移给县级城市的发展带来挑战

近年来, 由于房地产调控使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受限, 信贷收紧, 房地产开发门槛提高, 而包括县级城市在内的中小城市的楼面地价低, 房地产开发加快了向二线、三线城市的布局和转移, 部分县市房价、地价出现了较快上涨, 房地产开发升温。县级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虽然有助于县级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一定时间内, 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但应该看到如果县级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 其危险性比之大城市更大。一者县级城市的购房者基本上为自住, 投资目的较少;二者县级城市的居民收入普遍较低, 就业更不稳定;三者是用在外务工多年的积蓄进行购房, 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 既容易让县级城市居民难以承受, 同时如果出现房价大幅上升后急剧回落的情况, 也可能使居民的家庭财产出现缩水, 多年外出打工的积蓄减少, 危及社会稳定。

2.3 生态城市建设给县级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潜力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对于大城市, 在较小的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改革和创新,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错成本, 取得改革成效, 为全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示范。从目前生态城市的建设实际看, 县级城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已命名的6个国家级生态城市全部为县级城市 (2) 。

2.4 “省直管县”的改革将减少县级市与普通县的体制差异

2003年之后我国逐步推行的“省直管县”, 到2012年年底完成财政的省直管县。“省直管县”有利于减少行政层级, 减少行政成本, 缓解县级财政困境等, 但是对省级的管理效率以及地级市的发展都还存在挑战。按照“省直管县”的思路, 除了首先在财政上实现省直管县外, 还要逐步在人事制度等方面实行直管。随着“省直管县”改革的推进, 县级市与普通县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将逐步缩小, 县级市在体制上的特殊性将不复存在。至于“省直管县”对于县级市发展的影响还需要具体条件和目的予以分析, 从县级市的发展路径来看, 是扩权强县还是扩容强市 (地级市) 对县级市发展的影响较大, 按照“省直管县”的思路, 是扩权强县 (包括县级市) , 这样将减少对于县级单元的行政管理层级, 有利于推动县级市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城市群的形成, 扩容强区也是促进中心城市或者节点城市发展的一个思路, 如果是扩容强市的话, 则会加快县 (市) 改区的步伐, 的确最近一两年还是有较多的县 (市) 改区的, 例如2011年江苏徐州的铜山县改为铜山区、2012年苏州的吴江市改为吴江区等。

扩权强县还是扩容强市 (地级) 要根据县 (市) 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来划分, 如果是鼓励相对独立的发展, 则需要扩权强县, 如果是鼓励融入城市群或者做大区域中心城市, 则需要扩容强市。

3 制约县级城市发展的因素

3.1 县级城市与区域大型城市和核心市场间的距离比较远

有很多的研究表明, 我国经济活力比较强的地区和城市具有较高的集聚度 (陆铭, 2010) , 相对集中在大城市、省会城市以及沿海地区, 其经济发展实力强, 也比较活跃。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也表明与市场重心的距离是影响一个区域或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距离市场重心越远, 区域或城市的经济发展难度越大。从我国县级市发展的历程看, 我国许多发展较快的县级市除了特定的资源禀赋外, 通常距离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的距离比较近, 如江苏、浙江的诸多县级市以及中西部地区距离省会城市比较近的城市, 如湖南的浏阳市等, 而发展得比较慢的县级市则通常难以享受到大城市的辐射作用, 距离中心市场也比较远, 如湖南省的洪江市、津市等县级市, 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增长缓慢, 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大落后。

3.2 部分县级市的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弱, 城市活力不够

多种原因导致了我国部分县级市的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弱, 城市活力不够。有的县级市属于老工业基地, 当初设市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国家不是完全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安排产业布局, 在一些发展基础比较弱的地区布置了大量的工业, 也相应地设置了县级市。这些老工业基地性质的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区位选择不合理、与国际市场以及国内主要市场不能发生有效的联系, 缺乏竞争力。有的县级市属于资源型城市, 当初设市主要是为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随着资源开采强度的增加, 资源开采难度增加, 资源趋于枯竭,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碰到了难题, 城市的活力大幅下降。有的县级市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 导致城市的产业赢利能力差、利润水平波动大, 城市经济的发展不稳定。

3.3 县级市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偏低, 难以发挥城市的集聚优势

如前所述, 城市的人口密度与人口规模是影响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而县级市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远远低于省会城市和其他地级市, 在所有类型城市中是最低的, 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优势, 这严重制约了县级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不利于提高县级市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按照2010年的统计, 我国县级市的城区总人口小于10万的有47座, 另外有166座县级市的城区总人口在10万~20万, 规模偏小;而从城市的人口密度来看, 县级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也小, 2010年约有262座城市的建成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 1万人以下, 其中有20座城市的建成区人口密度不到每平方千米 5000人, 最低的只有约2000人, 这基本上与美国大中城市的人口密度接近, 城市的集聚程度明显偏低。

3.4 县级市的基础设施落后使其过早出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 削弱了县级市的承载能力

交通拥堵是目前全国凸显的“城市病”之一, 原来基本专属于大城市, 近年来已有向部分中小城市蔓延的趋势, 一方面是中小城市的机动车辆增加较快, 现有的道路设施难以满足行车需求, 另一方面中小城市的交通管理落后, 各种车辆混行。县级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在逐步凸显, 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带来了环境污染, 同时部分县级市的固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非常欠缺, 已有设施的运行成本高, 而正常的收费机制难以建立和执行, 造成了部分县级市的固体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环境问题突出。县级市存在的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降低了其承载能力, 不利于吸引人口的集聚, 更不用说对于生活环境要求较高的科技、经营人才的集聚, 制约了县级市的发展。

3.5 政府按照城市行政级别配置资源加大了县级城市获取发展资源的难度

我国很多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的配置具备按照城市行政级别优先配置的特征, 这导致了很多资源向大城市集中, 例如高校、优质的医疗、科研以及文化机构基本上集聚大城市, 中小城市和县级市获取类似资源的难度很大, 其实按照政府公共资源应该较为均衡配置的要求, 应该有较多的公共资源向包括县级市在内的中小城市倾斜。对于经济资源, 由于我国的政府机构动员各种要素和资源的能力较强, 而且基本上是政府的层级越高, 其动员能力越强, 这样就出现了越是行政层级高的城市, 其所获得的各种经济资源越多, 例如更多的金融信贷支持、更多的土地指标支持、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等。有很多研究都表明, 包括县级市在内的县级财政是省、地级市、县这三级政府层级中最困难的, 由于没有稳定可靠的税收来源, 不仅严重缺乏公共设施的建设资金, 甚至连维持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还需要大量的转移支付。目前按照行政层级来配置公共资源、财政资金、土地指标、大型项目以及信贷支持的机制严重削弱了县级市获取发展资源的能力, 制约了县级市的发展。

4 促进县级城市发展的建议

4.1 分类指导, 突出特色

我国县级城市的差异很大, 既有自然地理和环境的差异, 也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心城市的联系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县级市的发展不能概而论之需要分类指导, 突出特色。在自然地理和环境方面, 可以划分为平原市、丘陵市和山区市, 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 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安排, 尤其是对于丘陵地区和山区的县级市, 一定要在加强水土保持、防治自然灾害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同时要发挥地区的特色自然资源优势, 突出特色, 搞好特色经济。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可以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县级市,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级市大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紧密, 经济的外向程度高, 产业的竞争力较强, 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城市的要素成本上升较快, 转型发展的压力大, 对于这一类城市应以通过鼓励转型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为主要发展目标。至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级市则以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为主, 这些城市面临的发展瓶颈较大, 产业基础比较弱, 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差, 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很不完善, 这一类城市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前提下, 完善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 加大吸引产业转移的力度, 逐步夯实产业基础。在交通条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等方面, 则可以将县级市划分可以融入大中城市群和需要相对独立发展两类, 其中距离大中城市群的距离比较近、与其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县级市, 则应该通过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体制上的改革, 加强县级市与大中城市群联系的紧密程度, 鼓励县级市融入大中城市群协同发展。而对于距离大中城市群比较远、发展的独立性比较强的县级市, 这类城市通常还具有一些特殊政策意义, 例如边疆城市等, 对这类城市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给予专项支持, 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方面给予单独安排。

4.2 扩大规模, 提高密度

阻碍县级市发展的一个因素是其规模偏小、密度偏低, 人口压力和负担较小, 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程度不够, 因此促进未来我国县级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扩大人口规模, 提高人口密度, 从而促进包括县级市在内的中小城市经济效率的提高。当然县级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密度的提高需要一系列的改革和制度保障。扩大县级市的规模, 提高其人口密度也是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相适应的, 因为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要促进人口的真正城市化, 让农业转移人口能够真正在城镇落下来, 这将不可避免地会扩大城镇规模, 提高城市密度。因此, 这就要求政策方面要扩充县级市的权限, 加快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和资源的配置机制、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加大促进人口、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向城市公平合理流动的力度, 同时可以适当考虑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吸引优秀人才向县级市流动, 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提高县级市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4.3 理清思路, 加快县 (市) 区划调整

我国从1997年开始就停止了大规模“县改市”的做法, 从此, 我国城市的数目基本上是处于逐步减少的状态, 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原有的城镇设置已经很难满足现实的需要, 迫切需要加快县级行政单元的区划调整。由于对于城市的性质以及县级管理体制的不同认识, 目前对加快设市进程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类观点认为城市与乡村在生产生活方式、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划分城市增长边界的做法, 按照“城乡分治、城乡分立”的原则创新设市模式, 在县级行政单元设置城市, 通俗地讲就是实行“县管市”。另一类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现实管理体制完全不同于美国等国家的管理体制, 没有必要再人为地划分城乡管理界限, 搞县内设市的做法, 可以尝试恢复原来的“县改市”做法。本文认为, 搞“县管市”的做法, 虽然看起来是分清了城乡之间的界限, 有利于限制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 但也应该看到这种城乡分治的做法并不符合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认为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在继续稳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的前提下, 适当恢复“县改市”, 同时对于人口大县和县级市, 在设市条件成熟的地区, 搞“切块设市”, 逐步增加县级城市数目, 促进县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均良.县改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较好模式[J].中国城市报道, 2003, 12 (47) .

[2]许洪范.县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12.

[4]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5]李振.城市文化理论研究进展[J].中国市场, 2013 (4) .

篇4:大城市打拼,还是小城市发展?

听听几位职场过来人的观点碰撞。

观点一

生活不是为奋斗,奋斗为的是生活

吴伟农

如果有人问我,让我重新做一次选择,大学毕业时还会选择来到北京吗?我想我很难确定我的回答。

当年过早地将人生定位在某条轨道上,再回首时,内心深处不时自问:北京真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吗?

我在一个安静的城市——安徽省会合肥读了将近5年书,毕业时一定要去北京。符合我当时的一种追求和心境。如果那时我有潜心做学问和研究的志向,那大学毕业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合肥,之后也许会接着去美国深造。不过,时隔多年再回首,才发现自己当年把人生过早地定位在某条轨道上,甚至从来没有去想过,这辈子是否应该换个城市生活。

后来有机会去上海工作,但终究没有把上海作为一个新的安居乐业之处。在我看来,北京和上海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雄心勃勃充满现代化气息,都缺乏可以让人休憩静心的空间。

把北京、上海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并非坏事。但是,工作和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时间越长,惯性可能使人越不能离开它,而我的内心深处却不时地问,北京真的就是自己最合适的地方吗?如果不是,是苏州,是杭州?

我确实对一些小城市,尤其是我出生和成长的江南小城,产生了新的兴趣。并非要隐退到这种安逸的地方,而是觉得,江南小城更有无拘无束的活力;在经济高歌猛进的大浪中,江南小城并不落后于周边的上海与南京大都市,弄潮游刃有余,民众过着更富足更闲适的日子!而且,从培养孩子角度来说,小城市的便利环境,远非大城市所具有。

所以,即便我不会举家搬迁,我在审视一个城市的时候,既看工作,又看生活。没有最好的城市,只有最适合你的城市。

认为大城市必定比小地方好,这一传统观念源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通过中央调控把资源倾斜给大城市,却忽视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建设,人的选择自然很难不向着大城市

多数大学生在毕业之前,想的是留在北京或上海这类大城市,但出发点如果只是为了留在大城市,那过于简单了些。我想,选择留在大城市,不应该是目的,选择一个职业,成为某一种人。才应该是率先考虑的问题。城市,应该是帮助你实现自己梦想的土壤之一。

出于讨论的方便,我把这里的学生限定在大城市里读书的学生,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因为这些地方的学生似乎见过更多的世面,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的心气是众多二三线城市的学生所无法相比的。

对于许多职业来说,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必定比中小城市更有土壤优势。例如,假如要当外交官和驻外记者,没有哪个城市比北京更能提供这种大舞台。但是,对于许多非特许类的工作,则任何地方都有成才的机会,大城市一方面集中人才。另一方面又往往浪费人才。众多的人才拥挤在同一个空间里。僧多粥少局面不免会有,许多有能力的人因为得不到锻炼,数年后沦为技能平平的职员。

李宁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广西来到北京,在体操事业上登上巅峰。然后回到南方,开创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辉煌。李宁的第二个辉煌不在北京,在佛山。虽然佛山枕着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但广州和北京、上海的风格完全不同,有更浓的平民商业气息,更适合平民商人的发展。在广东健力宝集团的那段日子,李宁真正汲取到了养分,也聚集了商气和能帮助他的一群豪友。后来,李宁在佛山三水成立了体育用品集团,之后在香港上市。李宁如果留在北京,生意未必能做大,但肯定会长点官僚气。

超女则是另一个颠覆大城市神话的例子。以往,很多歌手靠去北京拼打、然后挤进春晚而成名。现在,从成都和长沙频频诞生超女便可见,其实人的成功之道未必就得从北京、上海出发。一个地方台节目“超级女生”,可以让在成都歌厅里演唱的歌手变为全国明星,甚至享有国际声望。卫星、网络、移动通信在改变核心城市的定义。北京可以依然拥有王者之都的地位,但未必敢保证一定能成为娱乐之城。

当然,北京的作用依然是不可忽视的。这种航母级大都市能把你提升到一个新台阶。超女诞生之后,便不能再留在成都或长沙,要去北京报道,还要去纽约报道,然后再去祖国各地献歌,就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不要忘了。前提是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初次踏上职业道路的人。抱着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别无他处可去的想法,是有历史和社会原因的。一方面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大城市必定比小地方好。计划经济时代,政府通过中央调控把资源倾斜给大城市,却忽视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建设,人的选择自然很难不向着大城市。当然,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倾斜依然存在。比如。北京因为奥运会,获得了全国的支持,获得了其他城市所无法想象的物质资源。只不过,市场经济时代,每个城市都可以争夺资源。都有可能变得很出色,很吸引人。

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大多数中小城市定位不太明确。总体开发也较为滞后,导致众多大学生,尤其是在大城市里读书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能把中小城市作为首选。

如果让你猜猜,哪个美国城市是应届毕业生的最佳初次工作之地,你可能会说纽约。而调查显示,答案是加州的圣何塞,也就是硅谷的核心区

对比一下美国的情况,则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差异。美国地域之辽阔程度不亚于中国,但美国各地发展的同质化、均衡度远远大于中国。我到过美国很多城市,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国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文明程度的差异,包括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市容的整洁度、人民的精神面貌、物质水平等。

只不过,每个城市有它核心的内容,如圣何塞是信息技术的聚集地,吸引大学生靠的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纽约是金融中心;波士顿最吸引大学生的则是一批优质的小企业,是创业家的心仪之地;华盛顿则是喜欢政治的新手们云集的地方。美国的城市,靠它们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源源不断而来。如果让你猜一猜,哪个美国城市是新毕业大学生的最佳初次工作之地?你极有可能会说纽约。答案是加州的圣何塞,也就是硅谷的核心区。

所以,应该从梦想的角度,去寻找合适自己的城市。如果你不是北京长大的孩子,只是在北京念过书,而你又有创业的精神,北京就不见得是你理想的地方。北京的衙门多,外企多,对于梦想当官渴望做小白领的人,北京可能是个好地方,但是这种地方容易把人变成机器,会束缚人的创业精神。浙江温州可能更值得你考虑。

最近,有专家在麦肯锡季刊上撰文。讲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依然保持强劲动力?很多人把这种活力归因为中国强大的国有经济,似乎可以北京、上海和深圳还在拔地而

起的高楼大厦为证。但这是一种误解。麦肯锡的专家说,是中国蓬勃的民营经济支撑着中国的强大发展势头。文章以上海和温州作对比,上海的高楼大厦远远多于温州。但是这些外在的华丽是装不到老百姓的钱包里的。上海的人均GDP是浙江的两倍,但是拿典型家庭收入来比较的话,上海的数字仅比温州所在的浙江高13%。还有,浙江人的收入在生产运营所得方面比上海人高44%。靠坐拥资产所得的收入方面比上海人多34%,这里面的含义是什么呢?政府主导的资本可以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摩天大楼,但未必真正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透过繁华的外表。看到城市的内心,你可能会再度想象。我是要不属于自己的高楼大厦和立体交通,还是要可以让自己更充实富足的现实生活?

最近,我去天津,发现天津原来是很美的城市。城中有海河。有灵气:殖民时代的建筑,有异国风情;有许多所大学,是个有涵养的地方。它的房价还没有;中到天,而且我相信永远赶不上北京的速度。因为与北京之间有了城际铁路,与北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但天津比北京更宜居。还有杭州,还有成都,都在推广它们的宜居程度。因为,中国人越来越像发达国家的民众那样,不仅要工作。也要有精神和幸福度。幸福指数之类的新名词的流行,以及各种关于城市的评选,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人居环境、幸福感的追求。

并非鼓励大学生毕业以后不要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只不过,不要仅仅贪恋大城市的名,而忘了自己究竟有什么竞争优势,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在北京和上海有一段高质量的停留,将对一生都有好处。但如果在北京、上海只是为了谋生而度日,那不如想想,在别的地方——包括自己的老家。是否有更加适合自己的土壤?

观点二

在大城市丰富人生

毕美琪

在今天的社会里,也许职位和收入已经成为了成功的代名词,但是,不是每个人在职场付出的都能拿到回报。所以,更重要的是你要建立个人的成长计划,这样,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更能品味收获的乐趣。在一线城市,我们至少在3个E上能收获更多。

第一个E是Education(教育),教育背景很多时候决定了起点,也会在很多时候决定将从事的行业或职业类别。从教育的机会和质量而言,一线城市目前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可以的话,年轻人一定要找机会去一线城市。如果你现在已经在一线城市工作了,也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赚钱上,一定要利用机会更多学习。

第二个E是Experience(经验)。一线城市强手如云,竞争激烈。经常有机会与高手过招,你的工作技能自然可以快速成长。而且一线城市的职位不仅多,将来即便你要回二线城市工作,你也是从上游到下游发展,或许轻而易举就可以谋个更好的职位呢。

第三个E是Exposure(见识)。这是我们中国人较少关注的方面。殊不知,见识在成长历程中非常重要。在上海,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外”,他们往往大学一毕业就来了中国,好多并没有长期的工作计划和野心,就是为了来体验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谈这个呢?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核心就在于在一线城市工作可以让你结识很多不同的人,见识最新的技术、多元的文化和风俗,甚至有更多的机会品尝美食和美酒。这些见识,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价值,但是这些经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价值观、你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的职场中。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的能力(people skill)已经成为领导力的重要部分。同时在不同国家或城市的生活经历也会让你在某个时候凸显出你的职场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而言,去一线城市无疑会带给你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生活,以及拥有工作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当然,你在做决定时同时也要认真听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对将去的城市有多少的渴望和热爱?众所周知,在大城市工作意味着更多的学习发展机会,同时,压力、竞争、异乡的孤独寂寞也伴之而来。所以,你内心对大都市的渴望,或者对某个城市的热爱是你能否生存下来的动力之一。要知道。你在大城市不仅仅是在工作,同时也在生活。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城市,再好的工作你也可能坚持不下去。

观点三

在小城市发展职涯

朱缨汤维维

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往往意味着正规的管理、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培养,以及眼界的提升。而一开始,新人往往在跨国公司中从事一些局限性较强,比较基础的工作。这正是跨国公司的企业规模决定的,规模越大的公司往往分工越细。

然而很多二三线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二三线城市的时间不长,属于市场拓展的初期阶段,对于年轻人来说则意味着更多样化的工作、更大的职责、更多的提升空间和更少的竞争。

有人也许认为二三线城市环境比较闭塞,人际关系无法发展和积累。但我认为对于新人来说,最初的几年是一个职业生涯的起点,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决定你迈向下一个职业阶梯的速度和距离。二三线城市的工作机会比较适合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的成长需要。

有的年轻人担心二三线城市薪酬水平较低。薪酬调查结果也显示,很多二三线城市的薪酬与一线城市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跨国公司中,一家公司的薪酬策略和激励机制一般都是具有一致性的,而薪酬水平的差别往往是根据每个城市的价格指数决定的。

另外现在网络上很流行“晒工资”,学生中间攀比起薪的风气也很严重,甚至会为了几百元的薪酬差距而换工作。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的发展机会远比短期的财富积累更为重要。也许比较下五年后、十年后的薪酬会更有意义。

篇5:市城市发展战略

http://news.QQ.com2008年10月20日01:04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0)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九日电(记者 阮煜琳)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十九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市论坛二00八年北京峰会”上提出,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出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将达二十个等十大新的发展趋势。

连玉明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源泉。未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也必然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十大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大关,住房和就业成为城市两大难点。到二0二五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接近百分之六十六,城市人口达到九点一五亿。

二是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巨型城市将达到二十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成都首先进入巨型城市行列。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成为大城市痼疾。

三是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四是流动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到二0二五年,中国将新增城市人口三点五亿,其中流动人口将超过二点四亿。

五是现代服务业主导城市经济,中国城市将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战略转型。

六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将成为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七是中产阶级成为城市主流,公民参与意识增强,城市民主化进程加快。

八是临空产业及空航新城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0二0年中国民航机场将达到二百四十四个,将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个区域机场群。

九是环保和生态将成为宜居城市的首选。城市宜居还必须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高房价三大难题。

十是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多种安全威胁增多,城市完成多样化应急任务和城市治理任务繁重而艰巨。

连玉明强调,未来三十年不仅是中国城市的加速发展期和成长关键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特别是当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稳定因素正在演变为城市的潜在风险,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完)

篇6:市城市发展战略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规模偏小、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市经

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目标,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加快壮大中心城市这一主线,加强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发展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切实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努力把××*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休闲圣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原则。坚持规划优先、规划先行,加快构建新型城市体系,推进城乡区域规划一体化,深化各项专项规划,加强各类规划衔接,优化区域人居、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布局,创新区域规划编制管理体制,提高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确保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综合性、权威性。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处理好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认真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把推进城镇化与优化城乡经济布局、调整城乡利益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乡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思路,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新区、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联动推进土地、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综合配套改革。

——坚持突出特色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建设特色城区,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注重历史文物古迹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创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主城区与小城镇建设兼顾原则。处理好扩大主城区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适度扩张主城区,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建设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把城乡紧密结合起来,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三、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培育港口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壮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构建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确保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0亿元、财政收入15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提高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等目标,并力争有较大的突破。

——中心城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到2013年实现城市区控制面积达3351平方公里(包括三区、两县)、户籍人口达198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初步形成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

——小城镇建设水平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城镇经济,走集约化、生态型发展的路子,建设一批重点镇和中心镇,到2013年初步形成功能较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

四、工作重点

(一)构建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1.搞好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工作。着眼于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城镇群区域发展,本着区域和城乡统筹、以人为本以及生态优先的原则,启动编制××*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同时对中心城市空间及产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实施中心城区“西移北进”两大主体战略,向西部滨海地区和内陆纵深地带扩展,4+2”大都市区,拉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完善城区功能,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生产要素聚集能力。

2.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按照“4+2”组团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

3.加快新区建设进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

市功能定位和用地布局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位筹措资金,启动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北戴河新区的建设进程,使之成为继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之外的河北省第三战略增长极。

4.加大县城规划建设力度,提升县城建设发展质量。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高水平编制县城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实

现园区建设与县城发展相互协调。要立足滨海地区的协调发展,以建设卫星城区和未来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为目标,强化与其他四组团的交通联系和产业分工,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区用地规模,提升县城品质。卢龙县城和青龙县城,要以龙城工业园和县城工业园为依托,尽快形成产业与人口的集聚效应,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加强与滨海地区的交通联系,力争早日建成××*市域中、北部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镇。

(二)推进产业聚集

5.按照“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依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具备一定条件的产业聚集区,积极谋划一批较大的产业聚集区,有序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在支持产业基础好、具有知名品牌并形成较大产业规模的乡镇设立产业聚集区。凡新建或搬迁企业原则上全部进区。

6.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围绕壮大中心城区,发展中小城镇。到2013年,全市产业聚集区主营业务收入1600亿元以上。加速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培育12个产业聚集区,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以上2个,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聚集区;100亿元以上4个,7.着力建设“五个一批”。按照 “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产业定位,围绕打造以旅游业为统揽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休闲旅游、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以重型装备、汽车零部件、船舶修造、高速铁路设备、冶金专用设备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旅游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的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提升一批以玻璃、粮油食品加工等为主的传统产业聚集区。

(三)合理调整土地用途

8.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按照“4+2”都市区的布局构想,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将基本农田从未来发展的中心城市建设用地中调出。同时,按照中心城区(4+2组团)的发展规模,重新核定建设用地指标。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9.完善配套支撑条件。加快中心城市通信、水、电、路、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城市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壮大中心城市建设相协调,城镇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发展相配套,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五、政策措施

(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

10.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提升镇街办事服务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建设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管调控机制。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梳理整合创新经济扶持政策,创新建立综合考评制度。尽快理顺北戴河新区管理体制,研究探索在北戴河新区设立国土、环保、规划分局,按照中心城区的管理办法,实行对整个城市规划区土地使用和各项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实现整个中心城区的统筹协调发展。

(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11.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适时调整户籍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促进人口的集聚和合理、有序流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凡已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父母、子女,自愿在城区落户的,均准予落户。政策扶持的重点是引进人才和投资者,以此推动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鼓励智力移民、投资移民,对外来投资者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的人才,允许其本人、配偶、父母、子女随调、随迁。设立“人才集体户”,凡愿意到城市市区工作或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允许先落户后就业,其户口可直接落在公安机关设立的“人才集体户”,到各县(市)工作或创业的,其人事关系及档案可以由市人才交流中心代理。

12.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向城区集聚。鼓励农村居民到城区购房并落户。凡在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人均耕地少于0.2亩(含“城中村”),或累计被征用土地已达到实际面积的60%以上,或2013年前计划征用土地达到前述比例的行政村,依法撤销村建制,并按有关规定建立社区居委会。撤村后,5年内可继续享受适用于农村居民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就业、社会保障、就医、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市区居民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

(三)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管理

13.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切实加快社会保障水平“同城同待遇、城乡均等化”的进程,力争到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巩固和提高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水平,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困难救助和就业帮扶,发展慈善事业。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加大普通商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开发建设力度。

(四)加大投融资力度

14.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融资力度,通过服务承包、管理合同、租赁、bot(建设—运营—转让或移交)、bt(建设—转让或移交)、特许经营、boo(建设—拥有—运营)、股份剥离(民营化、股份化)等各种方式,吸引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人资金在内的一切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用于城市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集中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商的方式出让给具有资格的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打破地方、行业、部门和国有企业垄断,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经营和管理市场,促进竞争,提高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

15.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在现有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着重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统一、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16.全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加大在市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力度,要以市区城市管理为突破口,将与城市管理有关的行政执法职能进行调整综合,按照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原则,通过撤并执法机构、调整职能等方法,将有关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由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对尚未纳入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的部门的执法职能和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结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以及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整合归并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职能,成熟一块,纳入一块,逐步将现有的市场管理以及其它适合综合行政执法的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纳入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行使,全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

17.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坚持以整治带开发、带建设、带改造、带保护、带管理,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城市道路、城市河道、城市产业和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加快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到2013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有较大提高。科学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推进“城区立面”更新美化,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着力解决“脏、乱、差”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城市街容市貌。

(六)加快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

18.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因城市规模扩张而带来的“城中村”、“城郊村”改造问题。改造的核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推进农村村委会向社区居委会转变,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农村经济组织向城市经济组织转变,农村村落向城市社区转变。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和“改造、整治、控制”的思路,编制城中村改造整体推进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区域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社区。

19.妥善安置农村被拆迁人员。对农村被拆迁人员,鼓励其采取货币化安置或公寓式安置的形式。实行公寓式安置的,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并实行社会化的社区管理。其建设用地按成本价出让。安置面积应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分档处理,农户可自主选择等面积安置方式或按人均面积标准安置方式。选择等面积安置的,等面积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市场价出售;选择按人均面积标准安置的,人均面积标准以内的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市场价出售;单人户未达到安置房最小户型的,按最小户型提供住房,现住房面积或人均面积标准以内的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

(七)着力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

20.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抓紧编制全市小城镇规划。推进镇村规划编制,完成重点镇及规划中心镇控规,实施集中迁并村规划,完善新民居示范村规划,探索城乡建设用地统筹途径,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实施机制。2009年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体系,2010年基本完成重点镇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小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要体现特色,又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这个主题。2013年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集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镇,镇区人口规模达到2-3万人。逐步把重点镇建成对农村起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镇,全市初步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的梯次结构。加快组建镇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改变小城镇规划建设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现状。

21.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制定和实施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明确市、区、镇三级政府权利和责任,规范建设项目提出、建设和管理流程。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着重支持道路、供水、供气、园林绿化、垃圾处理、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促进供水、供热、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畅通城乡人流、物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化线网布局,改善行政村“村村通班车”状况,提高城乡客运班车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公交快速直通。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将相连的几个镇捆绑,向社会发包,委托专业管养单位管理的办法,加强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管养。实施扩权强镇、新民居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程,积极开展新民居试点,年均提升城镇化率1-1.5%。

2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均衡发展。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六、组织领导

(一)充分认识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发展,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关键和突破口,是探索我市科学发展的一项综合改革和实验。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精心规划,分步实施,抓出成效,确保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

(二)建立协调机制。市政府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加快主城区建设的协调机制,进行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城乡建设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各区县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实行统一领导,专人负责。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作用,保证城镇化发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建立城镇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城镇化评价体系。

全市上下要形成合力,加快城镇化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大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确保城镇化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oo九年十二月十日

上一篇:第二学期小班班务工作计划5则范文下一篇:xx年厨师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