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田的优美散文

2024-04-26

看田的优美散文(精选5篇)

篇1:看田的优美散文

黄昏到了,天静下来的时候。父亲跟母亲说:“我去看田”。他抽着烟,边走边看,走走停停。有时候,他会在一块田边停留很久,眯着眼睛,默默地注视着那片庄稼,从近处看到远处,从现在看到遥远。有一只迟归的鸟儿贴着稻禾掠过,又一只鸟儿在稻禾上低飞,它们飞得很慢,像在称心地漫步。田野里的事,总能使父亲欢喜。对于一个热爱土地的人来说,田野就是他的圣地,就是他的希望。这些土地的朝圣者必然继承并终生不渝地保存了它的质朴、善良、宁静和谦让。

有一次父亲回来的时候对母亲说:“稻子吐穗了,白嫩嫩的稻穗”。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里透着无限的欢喜。土地就是农人生命的希望,庄稼则是土地生命的希望。那声音是一种喜悦,是一种在田地里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喜悦。不然,你无法理解一粒种子在田地上经历了秋冬春夏的艰辛,不能理解一个生命发芽、破土、抽穗、青黄不接时那份日渐成熟的微妙,更无法理解那种只有在田野上才能产生的感恩和欢喜。它散发着阳光的芬芳,泥土的清香,雨水的甘酣。

我读懂父亲的心思,却无法读透田地上的一切。父亲耕了一辈子的田,却什么都没教会我,他没有教我何时播种,没有教我何时插秧。我曾经在田野上做过许多事,跟随着父亲去拔草,杀虫,割禾。而在十七岁那年,他让我背着书包离开村庄,离开了生我养我的黄土地。

夜色降临了,田野上的人开始陆续收拾农具回家。父亲绕了一大圈,又沿着田埂边的黄泥小路回到了村口。他站在那里张望,习惯性地望望他那几块田,望望远方。母亲告诉我们,自从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离开家乡后,父亲经常驻足在村口守望。有时候在早晨,有时候在黄昏。父亲说,心就是一块田,你不在那里种上庄稼,它就会长荆棘。是的。一块田就在那里,如果你不耕种,杂草与荆棘就会生长。人活着总得有点盼头。而我们都是父亲田野上的庄稼,是田野上一颗颗种子一粒粒希望。他们喜欢看田,喜欢看庄稼茁壮成长。茂盛的庄稼带给父亲的是无限的满足和丰收成熟的喜悦。

夜色更浓了。村子里,有狗在叫,鸡也早已上笼。父亲边走边看,走走停停。在晚霞消逝的天边,田野上的树木开始模糊,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个站立的人影,在守望着一片片的庄稼。

篇2:看田的优美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3:韭菜田的化学除草

由于韭菜出苗比杂草出苗慢, 因而可在新播韭菜出芽前用以下方法除草:每667平方米用33%除草通乳油125毫升, 兑水50升喷雾, 有效期45~50天;或每667平方米用48%地乐胺乳油200毫升, 兑水50升喷雾, 有效期30天。操作时需严格掌握用药量, 一般在播后第1次浇水2~3天后施用, 不能漏喷、重喷, 整地不细和坷垃过多会影响施药效果。喷药时要倒退行进。

2. 新播韭菜田芽后除草。

韭菜幼苗期长, 在芽前喷施的除草剂有效期过后如杂草大量发生, 则仍需除草。此时可先行人工拔除大草, 然后根据杂草发生情况, 每667平方米选用33%除草通乳油125毫升或48%地乐胺乳油200毫升, 兑水50升喷雾。

3. 老根韭菜田除草。

篇4:炭化还田的发展

关键词:秸秆,利用,炭化还田

秸秆,在传统的字眼里就是用作饲料和燃料,或者沤制农家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传统的农耕作业方式已被大型的机械作业方式所代替,农田使用的农家肥已被大量使用的化肥所代替,农家烧火做饭使用了几千年的秸秆已被大量使用的煤炭、电力所代替。

1 介绍产品

1.1 可燃气

生物可燃气有三方面的用途:(1)是建立燃气管网,直接供给村民烧饭、洗浴。(2)是给燃气采暖锅炉供气,建立暖气管网给村民冬季供暖。(3)是输至燃气发电机发电供村民生产、生活用电。

1.2 生物质炭

(1)作为能源原料,每kg发热量在6000大卡左右,低硫,是一种洁净的环保燃料,可直接燃用,可作环保城市的洁净燃料、城乡居民的生活燃料。(2)作为肥料原料,炭的有机质含量60%左右,富含钾、磷、锌等土壤必需的微量元素。若与其他肥料混合可生产各种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3)作为饲料原料,炭的有机质含量60%左右,富含钾、磷、锌、铁、硼、锌等禽畜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若与其他饲料混合可生产各种炭基饲料。(4)炭具有强吸附性,是最好的土地改良剂,防止化肥的地面蒸发和随水流失,污染水源,将化肥的利用率提高。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板结,蓄养土壤水分。

1.3 焦油

焦油的用途:(1)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2)用蒸馏法,将焦油分解为10%的汽油、60%柴油供应农业机械用和30%生物沥青用于绝缘材料;(3)用于杀虫剂、防腐剂。

1.4 木醋液

木醋液的用途也很多:(1)土壤改良将木醋液喷洒在土壤中可以预防种子的立枯病,也可用作土壤的消毒剂,并能杀死根瘤线虫等害虫;(2)除臭木醋液可用于厕所粪便处理、家畜舍及鱼市场等生鲜物品腐败时所发出的恶臭脱臭,能消除臭味,保持空气清新,喷洒一次能维持3~5d。夏天还可作为香水消除身上汗臭等气味,并使人感到凉爽;(3)植物生长调节剂木醋液能够促进蔬菜、果树、花卉、水稻、草坪等植物的生长;(4)食品的保存木醋液常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抗霉、抗菌、抗氧化性。

2 秸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类技术研究、推广部门,竭尽全力寻找秸秆的出路问题,先后推广了秸秆造纸、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机械还田、秸秆夹心制板等。科研部门研究推广了秸秆制炭、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先进技术。这些秸秆处理技术都是比较单一的技术,个别技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秸秆造纸造成水质污染;秸秆机械还田(尤其是旱地)容易造成种子棚架、常年还田农作物容易产生病虫害;秸秆直接过腹还田不能杀死细菌。特别是近两年推广的秸秆气化技术,形成的可燃气体在常温下产生的木焦油,把输气管道和灶具管道堵塞,最终无法使用而报废。

3 效益分析及发展前景

我国生物质的生产量达60×108t干物质,主要包括农林牧废弃物、人畜粪便、城市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等,相当于我国能源年消耗量的2.5倍。单农作物秸秆就达7×108t,若利用推广此项目完全消化,可产生五六千亿的经济效益,再造一个新农业可成现实,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巨大。两三个自然村投资几十万就可建一个厂,既解决农业生产用油用肥、生活用燃气、热水问题,还降低了碳排放量净化了空气。同时,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在这给大家算一笔账:1t干秸秆直燃可产燃气2000~2100m3,可产电量700~750度,按每度0.75元市场价计算,价值525~563元,加上产40kg钾肥80元,可得产值605~643元。扣除收购价格200元和国家每度补贴0.35元,实际每吨可获160~200元。如果再加上加工和管理费,则无利润可言。但是,采用生物质(秸秆)热解多级综合转换新技术,一吨秸秆可产燃气600m3(0.2元/m3,120元),产炭330kg,产木醋酸250kg,焦油25~30kg。再经过二次转换可生产炭醋肥700kg (2000元/t,1400元),精木醋酸150kg (1000元/t,150元),汽、柴油17.5~21kg,(7元/kg,120~150元)木沥青7.5~9kg(10000元/t,75~90元),共折合人民币1800元,除去购买肥料费700元、收购秸秆300元、加工及管理费200元,则获得利润600元。根据2006~2007年度进行的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截至2006年底,全市现有林业用地1161.93万亩,其中有林地914.39万亩,疏林地9.72万亩,灌木林地84.10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3万亩,苗圃地3.06万亩,无林地127.66万亩。森林覆盖率41.83%。全市活立木蓄积2894.99×104m3。全市湿地(不包括水稻田)面积60万亩。我市林业每年向社会提供木材13.10×104m3,按每方木材产2m3废料,每方废料重2.7t计算,可产秸秆70.7×104t,其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洛阳林业2008~2012年规划)。

篇5:看田的优美散文

他的一篇《荷塘月色》, 把一个如诗如梦的月夜描绘得犹如世外桃源, 让多少读者沉溺其中, 宛如也纯然像作者般“超脱”了, 脱离红尘俗世的凡嚣。

说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很多人并不陌生, 被它的“美”所迷住了。但对这篇美文, 大多数人都是从散文方面说得比较多, 其实朱自清先生原是一个诗人, 这就说到了文中脱不开的“诗”性美感了。近代作家们认为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是现代诗歌中必备条件, 我也就借用这“三美”的理论来细细品味这篇美文“如诗如画”中的诗性美感。

诗歌般的音乐美:重点也就是节奏感、韵律感。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笔触细腻、语言清丽 (具有鲜明的口语性) 、婉转曲折的在文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尤其是他在叠词的运用上, 更是他文章里的一个闪光点。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作者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如“迷迷糊糊”的眠歌, “淡淡”的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 “田田”的荷叶, “亭亭”的荷叶, “弯弯”的杨柳……, 全文用了27个叠音词。这些词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文气舒展, 韵律和谐。再来就是叠句, 如:“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句子。巧妙搭配的长短句, 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使人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这样的写法使得全文在一种时而明朗、时而悠扬、时而恬然的节奏中, 韵律协调下, 犹如一首淡雅而感性的乐曲, 行云流水般娓娓带出一个淡雅静美, 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又如亲切而温柔的话语清淡如水, 让人不经意间进入心河中沐浴月光, 心神驰骋间欲罢不能。

诗般的语言美:文中的词汇体现出一种自然的美, 质朴清丽, 使人感觉特别清新、自然, 而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通感与拟人的手法。如写荷花的清香, 用渺茫的歌声比喻, 将嗅觉形象比作听觉形象, 时断时续, 若有若无, 轻淡飘渺, 沁人心脾, 扩大了意境, 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宁静, 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这些贴切的比喻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那么的恰到好处, 增强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 更让人有亲切、自然的感觉, 如临其境。

在文中作者还不惜笔墨, 多处描绘了一些带着色彩的词语。淡淡的月色如流水般泻下, 薄薄的青雾包围着象在牛乳般洗过的绿叶, 星星似的荷花, 昏黄的街光, 模糊的远山……这似真如梦的境色随着笔尖流泻于读者的面前, 犹如历历在目, 让每一个读者随之展开无限的遐想。

还有就是文中多处用字用词十分传神, 如:“泻”字, 与文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流水”相照应, 强烈的动感, 表现了月辉照向大地那一览无余的情景。从这可见, 作者哪怕是一两个字的问题上也认真对待, 从不堆砌词藻, 其用词清丽蕴含着人性的情味。

诗般的意境美:也可说是作者想表露的情感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写道:“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更是“以情写景意境生, 无情写景意境亡。”作者在文中情景的交融是全文的一个升华。如“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感情起了变化, 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哀愁, 这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 这种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喜悦中又挥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中, 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但又被迫于现实从幻想中解不开的烦恼。也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朦胧的轻纱, 作者笔下的景也是淡雅、安谧、柔和的, 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中还多处与最后一段和第一段, 都使用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使得整篇文章有回环往复的感觉, 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再来就是作者的游踪 (把荷塘绕了一圈又回到家中) 与作者的情绪的波动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的往复) 来说, 也是造成了另外两个“圆”形的结构, 共是三个“圆”。这一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的写法, 这一意境, 更是将文章中的情意圈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让人有一种如丝丝牵绕的感觉, 似是如作者一般有一种时而解脱烦恼, 致身于人间仙景之中, 时而又似沉浸在难以明状的忧愁情绪之中, 像一首乐曲般——绕“心”三日。

所以, 在作者笔下, 荷叶清纯, 荷花素丽, 荷香清淡, 月色如雾, 月光如水, 月影如乐……而这一切, 无不是作者他那朴素无华的品格象征与拳拳赤子之心, 把真挚的情感悠悠地流畅在整篇文章之中, 似是万物有情, 又似是个中无我。大概是因为他认为“文章的成功, 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这个原由, 所以他的作品, 就笔致简约, 朴素中绕着娓娓动人的亲情, 让读者为之动情, 随他感情起伏而起伏。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 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 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 巧妙的比喻、联想, 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便构成细密、浑圆的意境。使得整篇文章都沉浸在似悲似喜, 朦朦胧胧的情感中, 让人读起来不知不觉中, 随之喜悦, 随之哀愁, 荡漾在心中的是那让人说不出味道来, 却时而不舍挥去, 时而摆脱不了的感觉。

从这三方面可看出作者将诗歌的写法无不尽收入他的散文之中, 可讲是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情。不但把散文讲求的“形散而神不散”做到情景交融, 更是把诗的三方面的美感, 在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诗情画意交融之下, 一篇揉合了诗与散文的优点惊世之作, 从此流芳百世。

摘要:《荷塘月色》是一篇有名的散文, 但曾为诗人的作者在文中, 同时也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

关键词:荷塘月,色诗性美,音乐美,词藻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上一篇:伤寒论重点名词解释下一篇:对岸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