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仙花的诗歌

2024-04-16

于水仙花的诗歌(精选18篇)

篇1:于水仙花的诗歌

宋 杨万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

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

篇2:于水仙花的诗歌

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

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

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

篇3:于水仙花的诗歌

一、乐于“口中吟”

诗歌教学, 首先强调吟诵。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些名言警句, 其内涵便是强调吟诵。因此, 让学生会吟诵、能吟诵, 乐于吟诵成为诗歌教学的首要方法。

诗歌诵读,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不仅要声音洪亮, 疾徐有致, 而且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 全身心地投入, 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 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吟诵的过程, 也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学生在亲近诗歌的过程中, 从读准到读熟, 从读顺畅到有节奏等, 需要一遍一遍地读, 一次一次地吟, 来不得半点懈怠。

诗歌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诗歌的诵读, 而且要反复诵读, 变换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和背诵, 在吟诵中领会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享受和品味诗歌外在的形式美和蕴涵的音韵美。 一首经典的诗歌, 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入其境、得其趣、悟其味。 因此, 在课堂上, 要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诵读, 去体味, 去揣摩。 只有通过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诵读, 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坚定徜徉诗海的信心。

二、善于“脑中吟”

诗歌常常以小见大,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使用修辞, 运用典故等表现手法。 因此, 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想画面

诗歌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 诗歌是艺术创造的结晶, 它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让学生领悟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 是古诗教学的重要内容。 要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让学生凭借诗中的语言, 展开合理想象, 让诗句的文字丰满、立体。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 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 ”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感受诗情画意。 因此, 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 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想象诗中蕴藏的画面。 例如《望洞庭》中, 学生仿佛看到了“湖光秋月图”、“潭面静谧图”、“山水远景图”;学习《如梦令》时, 学生仿佛看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幅画;学习 《元日 》时, 仿佛看到了“放爆竹, 喝屠苏”、“迎红日, 换旧符”热闹快乐、除旧布新的景象……

(二) 议难点

在吟诵、品读诗歌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珍视学生遇到的一些难点, 把这些难点视为学习、交流的契机,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 例如在学习古诗《元日》这首诗时, 学生对于“春风送暖入屠苏”不够理解。 有的学生借助查阅的资料对首先“屠苏”做了一番解释, 知道了屠苏是指一种药酒, 传说古时候, 每年除夕时, 饮屠苏酒, 可以 “屠绝鬼气, 苏醒人魂”, 保家人一年祛病去灾。 这样交流之后, 就有学生继续质疑, 那么这酒是“暖暖的”吗? 于是大家针对这个“暖”字展开讨论。 有学生说, 这“暖”是春风送来的, 有学生说, 这“暖”是人心中的暖意, 因为新年到来, 大家辞旧迎新、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 多么欢快。 还有学生说, 这个春风不只是字面上的春天的风, 还有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新气象。 新法推行成功后, 王安石内心也是“暖暖的”。 “暖”字实际上也是王安石新法推行成功后一个成功者的快乐, 一个心系天下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的确, 学生紧扣这句难解的诗句进行讨论, 慢慢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及诗的意蕴, 学习古诗的信心增强, 能力在不断提高。

三、贵于“心中吟”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 ”只有进入意境, 诗歌中的文字才能“活”起来, 学生才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情感, 才能渐渐与诗人心灵相通相融。

(一) 扣诗眼

诗歌的语言非常凝练, 引导学生扣住字眼进行揣摩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诗眼是一首诗的精髓, 是诗的灵魂所在。因此, 能够准确扣住诗眼, 便能很快地贴近作者的心灵。 在学习古诗《望洞庭》时, 学生通过自读交流等形式, 初步感受作者借助诗文, 用心描摹描绘洞庭湖美景。 如何让学生将这美景感受得更加透彻呢? 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同学们, 诗句中描绘了许多美景, 这些美景融合在一幅画面中, 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诗人用一个字, 告诉了我们, 也就是这首诗的“诗眼”, 你找到了吗? 学生品读之后, 找到了诗中这个“和”字。 我追问, 为什么这个字是“诗眼”呢? 学生交流道, 因为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 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湖光、月光相互辉映;那洞庭湖的山水色, 像银盘中的青螺……这样的画面多么宁静、多么和谐。

(二) 知背景

在学习诗歌, 尤其古诗的时候, 让学生了解诗人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处环境及情绪心态等, 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由于时空造成认知上的差异, 许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学生的实际有明显距离, 这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 缩小学生和诗人间的距离,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让学生知道诗人的身世及写作的社会背景成为学习诗歌的又一重要方法。

在学习《江雪》一课时, 学生通过自读感悟, 认识只能达到———江中钓鱼老者的孤独、寂寞。 我相机引导学生阅读作者柳宗元当时所处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 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 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 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 被贬到永州, 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 极度贫穷, 柳宗元无职无权, 无能为力。 学生阅读这些文字之后, 便能加深感受, 作者柳宗元因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 心里充满孤寂与悲愤。 于是对《江雪》这首诗便有了更深认识, 知道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 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 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 了解了诗人这样的身境与心境, 再引导学生吟诵这首诗, 学生就能读出其中的深意, 体会诗歌中蕴藏的情感思想。

篇4:于水仙花的诗歌

关键词:语文教育;诗歌学习;情境教学法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后,现代诗歌成为诗歌界的主流。然而现代诗的形式比古诗词自由,诗歌内涵更开放,意象的经营重于修辞,这就造成学生读起来晦涩难懂,可能一下子很难进入诗境,也给教师教学现代诗带来了难度。所以创设诗歌情境,通过朗读体悟、深抓意象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读懂诗歌,感悟诗歌情感十分有

必要。

一、现状初探

1.偏离文学

当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容易出现遮掩的问题:教师缺乏对文学自身的认识,过于重视对诗歌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解析,而不是对其自身文学性、语文性的探究认识。这样很容易导致诗歌鉴赏的课程变成思想教育课程,使诗歌教学脱离了其自身的文学价值。比如以往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我比较侧重于让学生去体会这首诗中流露出的作者对祖国的拳拳深情。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去体悟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对现代诗歌自身的文学性展开研究。

2.体验缺失

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最热衷的手段就是记忆全文、背诵释义。这样做违背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不利于学生欣赏品位与鉴赏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诗歌文化的真正普及,渐渐学生会失去读诗的兴趣。如在品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以往我经常要求学生揣摩情感变化,把握感情基调,然后根据情感线索将诗歌背下来,但是却不注重详细体悟真情实景。

3.难以入境

由于历史时代的久远和对诗人创作手法风格不熟悉,导致诗歌阅读困难等现象。戴望舒是现代文学史上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写于1942年的《我用残损的手掌》,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很难理解当时国破家亡背景之下诗人内心的悲恸之情。

二、披文入情

1.抓住意象

情境设置主要是要求教师抓住诗歌的意象营造意境进行深入的研讨。例如,在教学郑愁予的《雨说》的时候,我将这一堂课的主题定位为体会“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这一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对其内在意境有一个整体把握,真正体会到诗歌的内在诗韵,教师抓住诗节中“油伞”“斗笠”“帘子”“蓑衣”等有意蕴的意象,配乐朗读这一小节,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并加以描述。教师用自己的朗读带学生进入了富有江南气息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丰富想象还原诗歌营造的意境,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语言表述出来。例如:有个学生就说:我仿佛看到了春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一个穿着素衣的小孩,拿着油纸伞在青石白瓦的小巷里与春雨嬉戏。这是多么有意境的氛围啊,让学生切切实实地过了一回小诗人的瘾,将课堂诗意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这种情境还原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在学中体悟诗歌的美好,爱上读现代诗,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深化朗读

现代诗虽不像古诗那样极重视音律、节奏整齐、声调和谐,但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学生进入意境体味情趣也是最直接的好方法。比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要想还原诗歌所展现的意境,体会到作者浓郁的爱国思乡之情,学生读时就要多停顿,不宜读长句。深深浅浅,控制好节奏,突出重音。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老师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读的时候将那种浓浓的愁情寓于心中:一张船票虽然窄窄,却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一方坟墓,虽然矮矮,却将慈母与我天人相隔,其间无限酸楚,谁能体会?一湾海峡,虽是浅浅,却将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使学生体会到诗人的一腔家国情怀。

3.知人论世

诗人写诗,都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所处环境进行创作,教师在课上可以结合诗人自身的特点进行讲解,也有利于具体情境的创设。例如,我在教学郑愁予的《雨说》的时候,课外研读了很多郑愁予的诗歌,了解到诗人郑愁予是台湾现代诗人中最早在现代和传统的合奏中做出成绩的人。其诗歌创作因保有其独特而鲜明的风格而独树一帜,他虽然也有对西方现代诗的移植,但更多的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悠悠的古典意蕴是他诗歌不变的底色。于是在确定了体会“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特点这一主题之后,我再精心研读诗歌,最后结合诗歌的具体意象和诗人的成名作《错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情境。

总之,情境设置不仅是一种授课方法,更是一种体会现代诗歌的重要艺术。恰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可以为学生和现代诗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真正地激活现代诗歌鉴赏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嘉汾.创新改变教育教育促进创新[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25.

篇5:水仙花的诗歌

宋·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寥寂动冰肌。

品质清高瘦骨如柴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一枝。

篇6:水仙花的诗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可地,且借水为名。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

篇7:水仙花的诗歌

宋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d一枝。

篇8:于水仙花的诗歌

查理士波德莱尔是法国伟大诗人, 他在世界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重征派诗歌之先驱, 现代派之奠基者, 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及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在若干年前, 当波德莱尔将他独有的方式表现得美感, 初次带给所有读者, 世人都带着评判的眼光称他为“恶魔诗人”。波德莱尔正处在浪漫主义的洪流之中, 文化界的整体氛围充斥着依然腐朽的文化气息, 他的文学之美是在夹缝中绽出新生的花朵。他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性, 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 他的情感抒发中充满了多情、消极, 同时, 在表述情感的言语中, 他保持了帕纳斯派诗人诗歌的客观性这一秉性。

在那个时代, 大多数文学创作者都流连于浪漫主义文学, 鲜少有跳脱出时代洪流的勇者。而波德莱尔带着自己的“恶之花”, 以丑为美, 以死为美的“一家妄言”, 颠覆了文坛与大众的审美观。将美善与丑恶间的鸿沟, 大笔一挥的抹去。在两个世界中穿梭自如。

二、波德莱尔的“丑恶”世界

雨果对其作品评价到 :“你给艺术的天空带来说不出的阴森可怕的光线, 你创造出新的战栗。”雨果准确地表达了阅读者读波德莱尔的直观感受。诗中出现了大量诸如坟墓、腐尸、白骨、蛇、恶魔、幽灵、死亡、粪坑等丑恶的意象, 并对变态的人性加以刻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腐尸》一诗这样写道 :“在小路拐弯处, 一具丑恶的腐尸 ?? 两腿翘得很高, 像个淫荡的女子, 冒着热腾腾的毒气 ?? 敞开充满恶臭的肚皮 ?? 花蝇嗡嗡地聚在腐败的肚子上, 黑压压的一大群蛆虫, 从肚子里钻出来, 沿着臭皮囊, 像粘稠的脓一样流动。这些像潮水般汹涌起伏的蛆子, 哗啦哗啦地乱撞乱爬, 好像这个被微风吹得膨胀的身体, 还在度着繁殖的生涯。”波德莱尔将这些极为丑恶的对象放入诗句可谓前无古人, 所以《恶之花》可以说是文学史上首次以丑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来挑战古典的审美准则。

“透过粉饰, 我会掘出一个地狱。”波德莱尔在诗歌中曾经用诗歌表达过自己对这个世界丑恶的愤怒之情, 他在《致读者》这首诗中所说“倘若凶杀、放火、投毒、强奸, 还没有用它们可笑的素描, 点缀我们可怜的命运这平庸的画稿, 唉, 那只是我们的灵魂不够大胆。”能直面自己的内心, 将丑恶的那一面写进作品, 将内心的恶, 昭然于人面前, 让读者, 让他人看到灵魂的真实, 同时将社会深层的恶透过“粉饰”将社会的地狱展示给人看。《恶之花》让恶的本性暴露在阳光下, 说出自己在为恶, 与那些口口声声粉饰自己文学创作, 内心却一片黑暗的人比起来, 更是一种勇气, 一种率真。这种率真不仅有着解剖自己的快感, 更有着解剖整个世界的凌厉的手术刀般的锋利, 《恶之花》将整个社会的丑恶现实一一呈现, 同时也在血淋淋地解剖自己, 将自己的灵魂袒露在作品中, 波德莱尔不幸的一生也和他的作品《恶之花》相得益彰。《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世界, 这个世界也是波德莱尔的坦诚。

三、波德莱尔的“美善”世界

在波德莱尔看来何为美呢?波德莱尔的审美思主要体现在他的诗学观上, 他认为诗是自由自在的, 诗歌的创作并不必要一定服务于真善美的传达。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 :“我一贯认为文学和艺术追求一种与道德无涉的目的, 构思和风格的美于我足矣。”他还说道 :“但是, 还有另一种奇谈怪论, 由于思想的虚伪、粗俗和低级, 这种奇谈怪论更可怕, 更有机会持续得久远, 这是一种生命力更为顽强的错误, 我说的是有关教诲的邪说, 它的必不可少的后果就是一系列关于激情、关于真实和关于道德的奇谈怪论。许多人认为诗的目的是某种教诲, 它或是应该增强道德心, 或是应该改良风俗, 或是应该证明某种有用的东西。”

他认为“真是科学的基础和目的, 它主要是要求纯粹的智力……善是道德追求的基础和目的。美是趣味的唯一的野心和专一的目的。”波德莱尔的诗没有功利性, 他竭力反对诗变成为社会政治、道德等功利目的服务的工具, 他认为艺术工具论会导致诗的毁灭, 因为一种目标要求的功能越多, 它就越不高贵, 越不纯粹。在他看来, “美总是古怪的。”“不规则, 就是说出乎意料、令人惊讶、令人奇怪, 是美的特点和基本部分。”“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 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 ;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 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 或是其中一种, 或是兼容并蓄。”如此, 波德莱尔大大地拓宽了对于美的定义, 从此在他的创作中, 想象力和创造力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美善早已超乎了人们所认识的常理。

波德莱尔认为艺术家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 为读者创造一个其从未想象到和感受过的审美体验, 因为“美总是令人惊奇的”。只有勇于打破读者所熟识的美善的常识, 才能使读者沉浸在一种全新的新奇而引人入胜的新体验中。

四、穿梭于矛盾的两个世界间:恶中之美

“丑”和“恶”就是波德莱尔的文学世界里, 独树一帜的标杆, 是从前的文学创作中, 从未涉足的领域。《谈美书简》曾提到 :“艺术必根据自然, 但艺术美并不等于自然美, 而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这就说明了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艺术家既然拥有创作的自由, 当然也可以将美丑的界限打破, 自由穿梭于两个世界中, 并且找到其平衡点, 开拓新的审美领域。

于是, 波德莱尔看到了现实中的丑恶, 但他却主张从中发掘美, 也就是指“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 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事物意象本身的世俗的好坏美丑,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家如何利用素材, 为其表达的思想与意境服务。而丑与恶, 存在于现实社会中, 存在于人们所处的所有事件中, 也是不可忽视的应当表达的内容。但在波德莱尔的手下, 他用诗意来表达人们心中的丑恶, 却将他融入到诗歌美丽的韵律、辞藻与表现手法中。转而成为了艺术的美。波德莱尔大量描述了丑、恶,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形式, 它实际上赞扬的是他理念中的真美善。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的向往。

波德莱尔通过自己的笔触, 重新审视了常人们严重的“恶”, 用艺术的方式让我们见到了恶中之美。他对于“恶”的新观察, 新视角, 开发除了新的“美”, 将“美”的定义从原先的狭隘的服务于社会意志中, 完全解脱, 从而扩大了文学艺术的表现范畴。他的“审丑”论既打破了传统美学中“真善美”不可分割的原则, 并且切切实实的通过自己的创作努力, 使这一新趋势为人们所接受。

五、结语

波德莱尔的诗歌兼具了浪漫主义的精髓也留下了帕纳斯派的理性思维, 他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尊崇理性, 这首先是波德莱尔思想最大的特点, 而不是象人们所认为的正相反。波德莱尔并不是反对一切的理性。波德莱尔所厌弃的理性, 是功利性的绑架文学, 绑架艺术的理性。是通过大众化教育带给人的理性, 而不是关于艺术、关于趣味的美学理性。对于美, 人们虽然乐于追求, 但被绑架的文学却传递了不真实的美。

面对这样的不真实的美善, 波德莱尔正是尽量地去除这样的“伪美善”, 直面世俗的“丑恶”, 并赋予他们美感。在“美善”与“丑恶”这并行的, 看似矛盾的两个世界间, 开拓了新的审美艺术。

摘要:在艺术的范畴中, 波德莱尔对于美的定义显然不同于他的同时代艺术家们。他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美。当然美的定义各有不同。在波德莱尔看来, 美善不受制于时代的车轮滚滚。善并不等于美, 而丑恶也并不等于罪恶。在美善与丑恶的两个世界中, 诗人遵循自身的理念穿梭自如。这一种穿越, 不光是穿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 也是将情绪与精神理念从自己的世界传递给诗作的读者们。

关键词:两个世界,美善,丑恶,恶中之美

参考文献

[1]Charles Baudelaire:oeuvres complètes[M], tome l, Gallimard, 1975.

[2]Charles Baudelaire:oeuvres complètes[M], tome2, Gallimard, 1976.

[3]廖星桥.象征主义的宪章——三论波德莱尔和《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 1998 (4)

[4]波德莱尔著钱春绮译.恶之花巴黎的忧郁[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4

[5]波德莱尔著郭红安译.恶之花[M].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6.1

篇9:于吟咏对话间走进诗歌

但由于诗歌往往表现为诗人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它极具个人色彩,再加上遣词造句上与我们日常的语言习惯相差甚远,诗歌学习就成了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常常感觉似懂非懂,甚至不知作者所云为何。

我们为什么要学诗歌,在诗歌里学什么?我想这是诗歌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一般的语文教材一样我们可以在诗歌中学词语,学章法,学表达技巧,学主题思想,但这绝不是诗歌教学的主调。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基本由音韵、意象和意境作为三个支架建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引导学生去体会。教师不妨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上加以引导、推进,让他们在对诗歌的吟咏间,在对诗歌内容的描摹对话间顺其自然的进入诗歌。

一、诵读领会情感

诗歌语言的音韵是由语句的声韵、节奏等符合乐律的安排形成的。声音配合得当,铿锵悦耳,能给人以美感,这也成就了诗歌永恒的魅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的音韵也有了发展变化。这样一来在课堂上讲解诗歌的音韵就变得不太适宜,它离学生现今的生活太过遥远;再者诗歌虽然有韵谱,但在实际运用中又是灵活多变的,有时更关注诗人有创意的灵性表达。譬如李白,他不太讲究格律,却成了中华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虽说在初中阶段讲解音韵不适宜,但我们能通过朗诵感受它。

诗歌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由于字数的限制,它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朗读诗歌,读者感受到的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这就让那一首首诗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从而也让诗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读苏轼的《浣溪沙》,感受失意人生中的热情与希望;读弗罗斯特的《为选择的路》,感受十字路口选择的慎重;读曹操的《龟虽寿》,感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文体,诗歌是古人表情达意的主要形式,不仅仅是书面文字,更是音乐,可以浅吟低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诗歌还是一门吟诵的艺术。

朗读诗歌,学生最初的感受还较为粗浅,甚至感受到的也并不一定能通过声音表现出来,需要反复的朗读练习,尤其是众人参与的朗读评价练习。多一人参与,就多了一分热情,它好比是一个加油站,一点点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升课堂的温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体会了诗歌的音乐美,更使自己在放声中融入诗歌,走进诗人的心灵,真正的体悟诗歌本身,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朗读中体现“自我”,将规范的朗诵上升到个性化吟诵。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先生的这句话放在诗歌教学中是最适合不过了。

二、描摹走近诗人

“讲解是死的,如同是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这一句话道出了读诗的真谛:感受诗歌必须从朗诵开始。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开端,毕竟朗诵给人的感受是直接而又模糊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为清晰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脱离学情肢解式的琐碎的讲解或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针对诗歌意象进行直观而又富有个性化的画面描摹。

诗歌美在意境,而美的意境要靠诗歌的语言来创设,因此,诗歌的语言必须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要求用极少数的文字去表现极丰富的内容,用最恰当的诗句反映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就必须引导他们根据诗句所蕴涵的意象展开想象,体会诗中的丰富内容,从而唤起心中的意象,以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如在教苏轼的《浣溪沙》的时候,我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抓住景物的特征,调动自己的感官和生活中的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中的美景。希望通过这个环节,更清晰地还原苏轼创作本词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再如,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要求学生紧扣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描绘诗人亲历的那个场景,尤其要突出这九种景物名称之前所冠的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这些本来互不相干而又个性鲜明的意象,一经同学们的组合,就营造出了深秋暮色的苍凉氛围。

把描摹画面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不仅可以加强诗歌内容的直观性,还可以让我们更贴近诗人。而诗歌画面的描摹,也显示了学生合理而入情的想象力。

三、矛盾促成对话

学生结合书下注解理解诗歌的词句并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凭借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感悟实现与诗人的对话难度就大了。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对诗歌大意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探寻从读者主体、作者主体、文本主体的角度转换的诗歌教学,在作者与读者思维的断层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在执教《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过程中,我试着从学生角度出发,遵循从一望而知的显性内容,即下阕词人喷涌而出的奋发情怀,到隐性的“意脉”——词人上阕表面充满生机却又暗含悲凉的意象,并引导学生调动原有的诗歌积累去关注这组矛盾:充满生机的暮春三月和在传统意象中传递着无限的愁思的暮、雨、子规的矛盾。在矛盾的关注中,我们清楚了苏轼的当时境遇,更体会到了古代词人面对愁情的那份隐忍。为了加深这份理解,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引入了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以词解词,再次引领学生去品味那份隐忍,无需再多的讲解,学生透过这首词已读懂了当时的苏轼。学生与苏轼的沟通桥梁已经搭建完成,让学生与苏轼对话,补白苏轼在失意与昂扬奋发间的思绪这一教育环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新课改之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诗歌教学应该如同阅读教学一样让学生先读,减少缺少思维深度的浅阅读,让学生懂得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能力是最有价值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抓住每一个矛盾,每一个思维的节点,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相互间对话,进而走进诗歌,走进诗人。

四、创作内化意象

诗歌是诗人丰富情感的产物,这种情感往往物化在切实可感感性形象之中,这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一些古诗词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日暮”、“雨”、“子规”等等,本身就是一个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的物象,诗人在创作中又赋予它们特定的含义与特定的情味。

诗歌学习让学生了解诗词中具体物象的特点,进而对意象进行情感体验,就成了把握这首诗词的情感意蕴、进行审美感受的关键所在。只有对诗中的意象有了深刻的体验,学生才能更深入地把握诗人深切的情感,进而感染自身。

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正确把握诗词意象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再创作,实现诗歌意象的内化。可以说,中国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早已在再创作中内化为一代又一代文人,甚至读者内心固有的情感基奠,带有其独特的情感感染的魅力。

诗歌的教学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感知、感受和领悟诗歌蕴含的情感与诗意,叩击学生的心扉,诱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会使其喜欢诵读诗歌,进入诗歌甚至爱上诗歌。

篇10:水仙花的诗歌

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

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

《水仙花四绝(其一)》

(明)杨慎

乘鲤琴高采掇新,蔚蓝天上少红尘。

篇11:水仙花的诗歌

宋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d一枝。

篇12:关于水仙花的诗歌

《水仙花恋》

清晨的薄雾里,

开着一盆淡淡的水仙花

迎着雾更增添了你的神秘,

宛如仙女楚楚动人

雾羞涩跑掉了,

仅有骄阳敢欣赏你的貌美

因为这骄阳便是我的化身,

给你带来我的爱

让你开的更艳,更炫目

我只能在白天和你相遇

神说,你选择太阳还是月亮

你仅有一个选择

我不明白,

你怎样才能度过那黑暗

我给你的仅有苦涩的相思

我耐不住寂寞,

我受不了这苦涩的相思

我不想做太阳,

我只想做养花的花农

时时刻刻的守在你的身旁

我在神的面前,跪了365个日日夜夜

神感动了,

那个每一天守在你身旁就是我

《做你的水仙花》

在这个世界上我留着

为了做你的水仙花,芙蓉

它们比小羊的眼睛更害羞

并惧怕每一次的暴雨

当我想睡去的时候

常春藤能够闭上我的眼睛

并对着那上头的你

篇13:于水仙花的诗歌

长春近日雨雪连绵, 然而, 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来稿中, 一篇诗稿却如冬日暖阳, 照亮了一室阴郁。这便是诗人李漩的诗歌。

李漩的诗歌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是关于爱情, 二是悼念离思, 三是关于生命的反思。

爱情是文学隽永不变的主题, 《想和你去看看海》堪称佳作。在诗人的描写里, 阳光、江水, 油桐和月儿, 似乎都有了温柔缱绻的情思, “想和你去看看海/我只是一个人静默的时候/想想”, 情感的无奈与细腻被诗人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 诗人笔锋一转, “想想/漫山的叶子就红了”, 戛然而止, 似秋风过处, 红叶满地, 却不见佳人。

“坐在石屋前的马凳上/偷看灶门前的火苗/舔着你月亮的眼睛/你的心事是房檐下一串连一串火红火红的辣椒。” (《马帮的秋天》) 各种富有乡村韵味的意象营造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山村图景, “我晚唐的箫声/偷走了少女的心事/三更里, 我用赶马的鞭子/敲碎山寨的恬静/峡谷里林立的核桃枝桠间/少女甜美的歌声在荡着秋千。”寥寥几笔, 勾勒出一个多情、羞涩、美丽、大方的山村少女形象。

属于马帮汉子的炽热的爱, 充斥于诗人的笔下, “然而/我只是一个马帮/我只能挥鞭启程/我只能偷摘一片红叶/贴在滚烫的心窝口/这片红叶啊/我要送给桃坪的少女/作为迎亲的聘礼。”全诗更是如一曲热辣滚烫的山歌, 诗人立足乡土, 语言的平实和意象的涵义让诗歌充满想象, 情绪的流动让情节得到推进, 这些都构成诗的一种氛围, 让阅读沉浸在愉悦之中。

关于悼念诗歌, 是李漩诗歌的又一大主题。《弟弟, 我们回家》中凄切的呼唤如一曲低沉的哀乐, 把泪水洒在心灵的每一寸土地上, “爬坡爬坡/沉重的心情快捷的脚步/半山腰/手术室薄薄的门隔我在外面/闭眼合十/大慈大悲观音娘娘啊/一定睁开慧眼啊”逝去的亲情是不可磨灭的痛, 沉痛的呼唤应该会引起每一个有共同经历的人的共鸣。苦难是文学的根, 诗人离不开对苦难的反思和思索。“孩子, 为你点燃一盏烛光/那边的世界太黑/你要收拾好你的书包/课本, 文具” (《孩子, 为你点燃一盏烛光》) 四川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然而李漩却独辟蹊径, 把目光投到遇难孩子的身上, 发出深沉却愤慨的质问:“为什么/教学楼的身体就那么的脆弱?/为什么/有的人的手白, 骨子里却很脏!”

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 李漩把这一系列的诗, 命名为“旅程”, 其实,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旅行的过程, 第一站:德阳, 第二站:深圳…… (旅程) , 在诗人的旅程中, 李漩把诗歌当作倾诉生命的方式, “走进绵远河边萧索的青冈林/我拾起一粒干瘪的种子/春天来了, 会发芽吗?”如此发问, 颇有浪漫诗人雪莱“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的风范, 然而却又做出了新的诠释, 干瘪的种子发芽, 何尝不是新的希望?诗人带着希望上路, 开始了旅程。第四站中, “故土是枚青青的梅子/涩涩地哽在喉头/其实我远比河流幸福。”故土是游子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更是诗人心中的标杆, 青青的梅子, 酸涩却别有一番风味, 回想起故土, 漂泊的诗人却说“我远比河流幸福”, 看似豁达乐观, 却让读者心中也如噙了一枚青梅, 酸涩又甜蜜不已。

篇14:于水仙花的诗歌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众所周知,多媒体等网络技术已经非常普遍的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的普及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并熟练掌握高科技知识等网络知识,将其为我们所用。几十年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的步伐,脱离了教育实践,不能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所以,一切落后的事物都必将遭到社会的淘汰。

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已经无声地告诉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师,思想观念必须要改变,要能跟上社会的发展速度,要能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要与新的教育教学制度接轨。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将其投入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师教学成绩的提高。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毫无疑问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对于语文当中的古诗词等诗歌教学会不会也同样有促进作用呢?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诗歌等方面的学习也很有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媒体等网络技术可以开阔教师的

视野

因为诗歌本身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仅是课本里面的知识,还有很多的课外知识也同样需要教师了解并掌握。否则的话,教师对所讲的内容就有可能不够准确,甚至讲错都有可能发生。因为诗歌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这就注定了教师的讲授方法不能单一,必须要灵活多样。而多媒体技术的推广普及就可以弥补教师的“先天不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来源和渠道。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信息为教学服务。事实证明,多媒体的运用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认识深度和鉴赏诗歌的能力。课堂的趣味性增加了,课堂的活跃度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更有乐趣了,也更愿意主动去学了。总之,将多媒体技术适当运用于教师的诗歌教学中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同时也使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了、有趣了。

二、多媒体技术为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

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的运用,将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逐步树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逐渐达到由“教”变为“不教”,也就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则加快了教师教育学生的步伐。教师充分运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从而使教学的成效最大化。学生都很年轻,接触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对新事物的认识也很敏感。他们能很好地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平台,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极大的安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功感占据学生的心灵深处,使脑力和智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多媒体技术是打开诗歌宝库的金钥匙。

比如,讲完《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后,我让学生运用网络搜集有关怀古的古诗词加深练习。学生兴趣非常高,纷纷展示自己所搜集的结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诗词的理解,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课内外知识的统一。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提高

教师的教学效率

(一)给学生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只要对它产生了兴趣,效果一定会非常好。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如果喜欢上这节课,那么,这节课自然就会感觉轻松愉悦。反之,学生如果对这节课不感兴趣,即便教师很努力,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太好。

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诗歌教学中可以将诗歌的情景生动的再现,通过声音和图像,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当学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歌时,我通过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播放海浪滔天、潮水涌动、月上枝头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这种壮丽的风景。直观的景象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学生仿佛置身其中、陶醉其中。

(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诗歌的作者与

欣赏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现实,拓展学生思维

大家都知道,对于诗歌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感受创作者的思想,理解诗歌作者当时的社会状态和内心感情。一般的教师在讲授诗歌时,不停地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社会背景、创作情境,以及诗歌的涵义,学生也在努力的记着。没有充足的想象力,就是理解不了作者的内心,不能真正感受诗歌的内在含义,与作者形不成共鸣。针对这一情况,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了。它不仅能让学生喜欢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给诗歌创设理想的美妙空间,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多媒体技术让虚幻的情境变得直观、生动。声音和图像的完美结合弥补了学生想象力不足的缺陷,给学生创设了美妙的三维空间。这样,学生就能与作者通过多媒体进行感情的交流,思想上也能形成很好的共鸣。多媒体技术帮助我们做到了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转变。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望海潮》这篇课文时,为了更好地给学生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从内心里体会到文章所带来的美妙景象,感受作者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境界,我给学生制作了几幅优美的图片,再配上悠扬的轻音乐,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此过程中,学生身心受到极大的愉悦,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学生对诗歌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想象力被迅速提升了起来,思维更加活跃了,真正领略了文学艺术的思想境界。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地给学生插入一些课件、图片、音乐等素材,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所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强大冲击,再配合诗歌的教学,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教学的效果也一定会达到最佳。因此,我相信,只要教师不断研究、探索,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优势,学生定会更加喜欢诗歌,爱上诗歌,我们的诗歌教学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15:水仙花的传说 诗歌

西方:纳西塞斯(Narcissus)是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太恋自己的容颜,常在湖边照自己,死后就化为水仙。用来形容太自恋的人。

水 仙 花

水仙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悠悠的香气。洁白淡雅的花瓣透着几分娇羞。细长的花径擎着娇小的花朵在空中傲然地绽放。浓绿的叶片,枢密有致的花朵,清幽的香气,让我这个小小的卧室增添了些许春天清新宁静的味道。

早晨醒来,水仙花静静地伫立在桌面,晨曦中如一端庄的少女,晨光沐浴着她柔滑的肌肤,睡意朦胧中带着迷人的气息。

有水仙花相伴,这个春天我感觉才是一个真正的春天,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我喜爱水仙花,喜欢她清雅的名字,喜欢她宁静脱俗的气质。记得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关水仙花名字来历的传说,大致是说一位来自村野的美丽姑娘,有着一个朴素的名字――水仙,为了忠贞不屈的爱情而付出了生命,后人为了纪念她,而把这种同样朴素淡雅的花儿叫做水仙花。其实,这样的传说很多,有时这样的传说纯粹地是人们美好情愿的一种反应,大多是一种美丽的故事而已,但就是这样没有任何根据的故事,也会让现实中毫无生机的事物变得有血有肉,成为人们心中流传久远的情感寄托。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有那么一个姑娘叫做水仙,有那么一段爱情因为水仙生命的付出而美丽。

水仙花的栽培很简单,只需要一钵,一汪清水而已。她不需要人去刻意地照顾,偶尔换换水,晒晒阳光。水是她生命的给养,阳光是保持她蓬勃生长的力量。吸天地之精华,所以才会释放出超凡脱俗的与众不同的气质。这一点我感觉大凡是水中栽培的花儿都是如此吧,比如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袅娜在万波碧青的湖面,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屈服。

水仙花的盛开大都是在春寒料峭之时,此时,春天才刚翘首期盼,梅花依然绽放枝头。水仙花的盛开让这个早春的季节里多了一丝温馨与春的希望。

水仙花是淡雅之花,水仙花是生命之花。她给予我们的是对生命质量的审视,是一种淡薄平静中的思考。在纷繁芜杂的尘世里,能够拥有水仙花一样的心情,我们就不会迷失自我,就会保持淡淡的生命馨香。水仙花的花瓣很单薄,也不妩媚,洁白素雅的如她的名字一样,超越尘世,不含半点媚俗的姿态。

有时,春天的阳光中静静地看着一株水仙花的盛开,心也会变得无比宁静,感觉春天的阳光里洒满了幸福的味道。当然说到幸福,我有自己不同的认识,也许一些人感觉有钱、有房、有车,家庭和睦,爱情甜蜜,身体健康,就是人生幸福的目标,其实,这些都是一些不固定的因素,没有任何凭依的根据。你刻意追求它,也不一定的得的到,失去了反而徒增人生的烦恼,倒是心态的平静淡薄更为实际一些,它不需要外人的强加。总之,这个世间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不固定的,有着内在的因缘变换。在人生的舞台,我们看似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实我们都只在演绎着悲欢离合,最终我们会还原到真实的自我――独自的个体的我,这才是我们原来的自己。

把水仙花放到晨光中去看,我感觉比在夕阳中欣赏残景要好得多。

篇16:咏水仙花的诗歌

蜡梅微着色,标致亦背时。

然此柔嘉,支本仅自持。

乃以平地尺,气与松篁夷。

粹然金玉相,承以翠羽仪。

独立万槁中,冰胶雪垂垂。

水仙谁强名,相宜未相知。

刻画近脂粉,而况山谷诗。

吾闻抱太和,未易形似窥。

当其自英华,造物且霁威。

平生恨刚褊,未老齿发衰。

篇17:水仙花现代诗歌

请埋我,在春水边

我愿,借一片西边的云彩

掩起,昔日的深情和眷恋

从此以后

无论多少月缺月圆

只听,游鱼诉说冷暖

别后岁月

回忆,是风中荡起的秋千

明知,隔住彼岸

心之天涯,无法缩短

在水仙花开时,总想

用一缕,在深夜撩动的暗香

代替思念

水仙花现代诗歌5

走入雨巷,悠长而惆怅

有一株水仙绽露

迎风摇曳的气息里

刹那间溢满庭芳

应该是

一份从书卷里流露的彷徨

宁静,而安详

像碧空中垂悬的白云

带来无限遐想

也许是

一份从时光里扩散的蜡黄

婀娜,而迷惘

像古画上抛洒的墨笔

顺着纸面流淌

会不会是

从彼岸摆渡过来的念想

从山谷飘拂出来的幽香

从红尘翻腾起来的思量

不,应该是礼物

珍惜,怜爱,不舍不忘

我在等待

一株水仙怒放

篇18:于水仙花的诗歌

电视诗歌散文以“音诗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再现了特定的时代五彩斑斓的生活, 写尽了大自然美好的景致和人世间的真情挚爱,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让你憧憬, 让你遐想, 让你过目不忘”。无疑, 它是一种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有必要开发利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坚持在课外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 同时还精心选录下载了一些优秀的电视诗歌散文, 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加以应用, 以创设语文教学新情境,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设课文教学情境, 培养比较阅读能力

有些电视诗歌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精品, 完全可以利用它们创设课文教学的情境, 以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例如, 我在教学北朝民歌《敕勒歌》和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 首先指导学生自读并独立完成思考题, 然后欣赏电视诗歌《敕勒歌》和电视散文《散步》。学生陶醉于电视诗歌散文所创设的情境中, 被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和南方初春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所深深吸引, 被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和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纯朴的思想感情所打动, 自然地领悟到《敕勒歌》意境的阔大恢宏, 《散步》写景饶有诗意的艺术特色。

有些电视诗歌散文同课文在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的可比性, 可利用这进行比较阅读训练。如, 我在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 播放了电视散文《野荷》 (编导:沈重光) 和《残荷》 (作者:陈所巨) , 启发学生分析比较, 让他们认识到:三篇文章虽然都运用了托物比拟的写法, 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但野荷的形象却突出比拟不以华丽外表取悦于人, 而以丰硕成果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态度。至此, 我启发学生以《荷》为话题, 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立意写创新作文, 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培养创新思想能力

“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 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电视诗歌散文能够让观众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 体味到作者对自然或人生的感悟。用电视诗歌散文创设作文教学的情境,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学会用新颖的形式表达积极的真情实感。

我在指导学生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时, 先用电视诗歌散文创设出“幸福之‘旅’”的情境, 让学生边“旅行”边探讨感受幸福。首先, 播放音乐电视《我们多么幸福》 (金帆词、郑律成曲) 把学生带入一座美丽的校园中, 和那里的学生一起感受学习的快乐, 生活的幸福。接着, 播放电视散文《无名烈士祭》 (作者:杨毓州) 又把学生带入一位烈士家中, 感受烈士“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 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的人生观, 领会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来自前辈们对幸福的不懈追求。最后, 电视散文《幸福已经满满的》 (作者:郭葭) 把学生带入一家医院, 与一位年轻的护士一起感受幸福, 领悟幸福。使学生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 对生活的体验, 对生命的热爱, 对美好事物的体味。幸福无固定标准, 全凭个人的感受而已, 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善待生活, 幸福就会与你相随。通过这次“旅行”, 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幸福观, 领会了围绕同一话题可从不同角度立意, 自由抒写真情实感的写法。至此,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 分别从享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感受幸福、领悟幸福等不同角度打破框框, 自由拟题作文。学生思维活跃, 写出了《幸福童话》、《追求幸福》、《幸福在哪里》、《路过幸福》、《幸福畅想曲》、《幸福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告诉我……》等诸多篇有新意的话题作文。

在电视诗歌散文创设的生活情境中, 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 用头脑去思考, 用心灵去感悟,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唾弃生活中的假恶丑, 提高思想认识, 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这样就避免了作文指导课上的空洞说教了,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受, 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 抒自然之情, 显自然之趣, 从而写出闪烁着个性色彩, 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

三、创设语文活动情境,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电视诗歌散文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风格多样,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教师可组织电视诗歌散文专题欣赏会, 以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 为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感情, 学习以物 (事) 传情的写法, 我策划了大型电视诗歌散文专题欣赏讲座会———《寸草春晖“交响曲”》。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接受采访。序曲:情深意浓———播放音乐电视《两地书———母子情》, 唱出了一封封家信所表达的母子情深。第一乐章:理解———播放电视散文《节日的温馨》 (作者:刘晓明) :妈妈为女儿织毛衣, 女儿给妈妈买毛袜, 表现了母女俩的相互理解, 彼此带给对方的温馨祝福。父母总是从内心关爱着自己的子女, 做子女的应该理解他们的拳拳之心。第二乐章:热爱———电视散文《萝卜灯》:表现了父亲深切的慈爱和殷切的希望。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 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做子女的一定要热爱父母。第三乐章:报答———播放电视散文《好一束康乃馨》:女儿放弃与同学郊游, 为过生日的妈妈献上一束康乃馨, 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子女应从点滴做起, 以实际行动谱写孝敬父母的乐章。尾声:热情讴歌———播放电视散文《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学生体味到了“慈母”在儿子身上倾注的情和爱, 从而更深地认识到: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深情、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交响曲”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结束了, 同学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时, 我启发学生领会“交响曲”感人的原因:围绕凝聚着某种感情的“东西” (书信、毛衣、毛袜、萝卜灯、康乃馨、手中线、身上衣等) 叙事, 通过写物 (事) 表情达意, 能把感情抒发得深沉含蓄,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趁热打铁, 我又启发学生用以物 (事) 传情的方法, 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 讲述一位亲人含辛茹苦对自己关爱和教育, 如细致入微的体贴、热情的鼓励、委婉的规劝、严肃的批评、甚至默默的注视等。学生踊跃发言, 有的以溶浸着母亲沉甸甸的爱和希望的《一个荞麦枕头》为题讲述;有的以在自己心中一直亮着的凝聚着父亲一片深情的《那盏小台灯》为题讲述;有的以自己珍藏着的记录着父亲对自己深刻教诲的《一枚硬币》为题讲述;有的以自己为妈妈买的带着一颗孝心的《一副手套》为题讲述……在活动结束后, 我又让学生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电视诗歌散文专题欣赏会, 创设了语文活动的情境, 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进行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 电视诗歌散文用于语文教学, 要精心选择那些文质兼美适合学生欣赏的优秀作品。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 富有创新精神,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事实证明, 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 教育教学效果好, 深受学生喜爱, 是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培养语文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教师应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特定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独特体验”, 陶冶学生的审美感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及培养学生语用和创新等各种能力。

关键词:情境,电视诗歌散文,创新,体验,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武升著.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上一篇:宜宾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下一篇:卜卦五台山散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