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毕业的诗歌

2024-04-11

于毕业的诗歌(共16篇)

篇1:于毕业的诗歌

毕业了,我们一样过活......

那不是单纯象牙塔里的豪言

更不是与恋人花前月下的安慰

没有了昨天的梦幻

我们踏入了真正的现实

没有了完全呵护我们的翅膀

我们正在努力建造自己的天堂

毕业了,我们一样过活......

那不是用眼泪诉说的孤独

更不是背井离乡的孑然一身

没有了室友的温暖

我们在大城市的角落里蜗居

没有了老师的谆谆善导

上下级的潜规则我们不能躲逃

毕业了,我们一样过活......

那不是辛苦最简单的差事

也不是沉默宣扬的清白

没有了孩子时代的娇气

学着深沉已成了自己也不会承认的游戏规则

没有了双休的阳光灿烂

基层和锻炼就是我们身上的铭牌

毕业了,我们一样过活......

不只是脆弱的校恋经历困难或夭折

心灵也是在过活中成了暴风雨中的一片树叶

路延伸的的方向

成了我们痛苦的思量

曾经的誓言有些苍白了有些随风疯了

而有些坚强的`开花了

毕业了,我们一样过活......

播下希望的种子

明天就是天下增值最快的土地

现在洒下汗水

未来一定是绚烂缤纷!

我们今天的过活

不是徘徊和堕落

我们的信念一直都在呼唤......

不要那冰冷的“十月围城”

篇2:于毕业的诗歌

就要离开您

亲爱的母校

收起往日的懵懂

带着深深的依恋

走过校园的每个角落

走过我们生活了六年的地方

那宽敞明亮的教室

多少次聆听我们 书声朗朗

那默默无闻的黑板

多少次书写我们 知识宝典

那宽阔平坦的操场

多少次留下我们 欢声笑语

那清脆悦耳的铃声

多少次提醒我们 珍惜时光

那顽皮可爱的同窗好友

多少次我们在一起 学习玩耍

那可敬博学的老师

多少次告诫我们 谆谆教诲

今天,我们毕业了

我们怎能忘记您的辛勤培育

是你们的付出

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

今天,我们毕业了

心中有感慨万千

心中有千言万语

那就是

感谢我的母校

感谢我的老师

篇3:于毕业的诗歌

一、乐于“口中吟”

诗歌教学, 首先强调吟诵。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些名言警句, 其内涵便是强调吟诵。因此, 让学生会吟诵、能吟诵, 乐于吟诵成为诗歌教学的首要方法。

诗歌诵读,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不仅要声音洪亮, 疾徐有致, 而且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 全身心地投入, 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 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吟诵的过程, 也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学生在亲近诗歌的过程中, 从读准到读熟, 从读顺畅到有节奏等, 需要一遍一遍地读, 一次一次地吟, 来不得半点懈怠。

诗歌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诗歌的诵读, 而且要反复诵读, 变换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和背诵, 在吟诵中领会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享受和品味诗歌外在的形式美和蕴涵的音韵美。 一首经典的诗歌, 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入其境、得其趣、悟其味。 因此, 在课堂上, 要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诵读, 去体味, 去揣摩。 只有通过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诵读, 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坚定徜徉诗海的信心。

二、善于“脑中吟”

诗歌常常以小见大,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使用修辞, 运用典故等表现手法。 因此, 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想画面

诗歌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 诗歌是艺术创造的结晶, 它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让学生领悟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 是古诗教学的重要内容。 要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让学生凭借诗中的语言, 展开合理想象, 让诗句的文字丰满、立体。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 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 ”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感受诗情画意。 因此, 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 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想象诗中蕴藏的画面。 例如《望洞庭》中, 学生仿佛看到了“湖光秋月图”、“潭面静谧图”、“山水远景图”;学习《如梦令》时, 学生仿佛看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幅画;学习 《元日 》时, 仿佛看到了“放爆竹, 喝屠苏”、“迎红日, 换旧符”热闹快乐、除旧布新的景象……

(二) 议难点

在吟诵、品读诗歌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珍视学生遇到的一些难点, 把这些难点视为学习、交流的契机,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 例如在学习古诗《元日》这首诗时, 学生对于“春风送暖入屠苏”不够理解。 有的学生借助查阅的资料对首先“屠苏”做了一番解释, 知道了屠苏是指一种药酒, 传说古时候, 每年除夕时, 饮屠苏酒, 可以 “屠绝鬼气, 苏醒人魂”, 保家人一年祛病去灾。 这样交流之后, 就有学生继续质疑, 那么这酒是“暖暖的”吗? 于是大家针对这个“暖”字展开讨论。 有学生说, 这“暖”是春风送来的, 有学生说, 这“暖”是人心中的暖意, 因为新年到来, 大家辞旧迎新、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 多么欢快。 还有学生说, 这个春风不只是字面上的春天的风, 还有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新气象。 新法推行成功后, 王安石内心也是“暖暖的”。 “暖”字实际上也是王安石新法推行成功后一个成功者的快乐, 一个心系天下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的确, 学生紧扣这句难解的诗句进行讨论, 慢慢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及诗的意蕴, 学习古诗的信心增强, 能力在不断提高。

三、贵于“心中吟”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 ”只有进入意境, 诗歌中的文字才能“活”起来, 学生才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情感, 才能渐渐与诗人心灵相通相融。

(一) 扣诗眼

诗歌的语言非常凝练, 引导学生扣住字眼进行揣摩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诗眼是一首诗的精髓, 是诗的灵魂所在。因此, 能够准确扣住诗眼, 便能很快地贴近作者的心灵。 在学习古诗《望洞庭》时, 学生通过自读交流等形式, 初步感受作者借助诗文, 用心描摹描绘洞庭湖美景。 如何让学生将这美景感受得更加透彻呢? 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同学们, 诗句中描绘了许多美景, 这些美景融合在一幅画面中, 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诗人用一个字, 告诉了我们, 也就是这首诗的“诗眼”, 你找到了吗? 学生品读之后, 找到了诗中这个“和”字。 我追问, 为什么这个字是“诗眼”呢? 学生交流道, 因为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 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湖光、月光相互辉映;那洞庭湖的山水色, 像银盘中的青螺……这样的画面多么宁静、多么和谐。

(二) 知背景

在学习诗歌, 尤其古诗的时候, 让学生了解诗人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处环境及情绪心态等, 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由于时空造成认知上的差异, 许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学生的实际有明显距离, 这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 缩小学生和诗人间的距离,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让学生知道诗人的身世及写作的社会背景成为学习诗歌的又一重要方法。

在学习《江雪》一课时, 学生通过自读感悟, 认识只能达到———江中钓鱼老者的孤独、寂寞。 我相机引导学生阅读作者柳宗元当时所处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 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 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 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 被贬到永州, 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 极度贫穷, 柳宗元无职无权, 无能为力。 学生阅读这些文字之后, 便能加深感受, 作者柳宗元因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 心里充满孤寂与悲愤。 于是对《江雪》这首诗便有了更深认识, 知道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 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 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 了解了诗人这样的身境与心境, 再引导学生吟诵这首诗, 学生就能读出其中的深意, 体会诗歌中蕴藏的情感思想。

篇4:于毕业的诗歌

关键词:语文教育;诗歌学习;情境教学法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后,现代诗歌成为诗歌界的主流。然而现代诗的形式比古诗词自由,诗歌内涵更开放,意象的经营重于修辞,这就造成学生读起来晦涩难懂,可能一下子很难进入诗境,也给教师教学现代诗带来了难度。所以创设诗歌情境,通过朗读体悟、深抓意象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读懂诗歌,感悟诗歌情感十分有

必要。

一、现状初探

1.偏离文学

当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容易出现遮掩的问题:教师缺乏对文学自身的认识,过于重视对诗歌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解析,而不是对其自身文学性、语文性的探究认识。这样很容易导致诗歌鉴赏的课程变成思想教育课程,使诗歌教学脱离了其自身的文学价值。比如以往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我比较侧重于让学生去体会这首诗中流露出的作者对祖国的拳拳深情。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去体悟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对现代诗歌自身的文学性展开研究。

2.体验缺失

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最热衷的手段就是记忆全文、背诵释义。这样做违背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不利于学生欣赏品位与鉴赏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诗歌文化的真正普及,渐渐学生会失去读诗的兴趣。如在品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以往我经常要求学生揣摩情感变化,把握感情基调,然后根据情感线索将诗歌背下来,但是却不注重详细体悟真情实景。

3.难以入境

由于历史时代的久远和对诗人创作手法风格不熟悉,导致诗歌阅读困难等现象。戴望舒是现代文学史上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写于1942年的《我用残损的手掌》,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很难理解当时国破家亡背景之下诗人内心的悲恸之情。

二、披文入情

1.抓住意象

情境设置主要是要求教师抓住诗歌的意象营造意境进行深入的研讨。例如,在教学郑愁予的《雨说》的时候,我将这一堂课的主题定位为体会“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这一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对其内在意境有一个整体把握,真正体会到诗歌的内在诗韵,教师抓住诗节中“油伞”“斗笠”“帘子”“蓑衣”等有意蕴的意象,配乐朗读这一小节,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并加以描述。教师用自己的朗读带学生进入了富有江南气息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丰富想象还原诗歌营造的意境,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语言表述出来。例如:有个学生就说:我仿佛看到了春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一个穿着素衣的小孩,拿着油纸伞在青石白瓦的小巷里与春雨嬉戏。这是多么有意境的氛围啊,让学生切切实实地过了一回小诗人的瘾,将课堂诗意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这种情境还原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在学中体悟诗歌的美好,爱上读现代诗,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深化朗读

现代诗虽不像古诗那样极重视音律、节奏整齐、声调和谐,但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学生进入意境体味情趣也是最直接的好方法。比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要想还原诗歌所展现的意境,体会到作者浓郁的爱国思乡之情,学生读时就要多停顿,不宜读长句。深深浅浅,控制好节奏,突出重音。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老师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读的时候将那种浓浓的愁情寓于心中:一张船票虽然窄窄,却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一方坟墓,虽然矮矮,却将慈母与我天人相隔,其间无限酸楚,谁能体会?一湾海峡,虽是浅浅,却将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使学生体会到诗人的一腔家国情怀。

3.知人论世

诗人写诗,都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所处环境进行创作,教师在课上可以结合诗人自身的特点进行讲解,也有利于具体情境的创设。例如,我在教学郑愁予的《雨说》的时候,课外研读了很多郑愁予的诗歌,了解到诗人郑愁予是台湾现代诗人中最早在现代和传统的合奏中做出成绩的人。其诗歌创作因保有其独特而鲜明的风格而独树一帜,他虽然也有对西方现代诗的移植,但更多的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悠悠的古典意蕴是他诗歌不变的底色。于是在确定了体会“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特点这一主题之后,我再精心研读诗歌,最后结合诗歌的具体意象和诗人的成名作《错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情境。

总之,情境设置不仅是一种授课方法,更是一种体会现代诗歌的重要艺术。恰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可以为学生和现代诗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真正地激活现代诗歌鉴赏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嘉汾.创新改变教育教育促进创新[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25.

篇5:于和平的诗歌

从远洋吹来

带着花朵的馨香

和潮湿的气息

高高擎起捷报“和平”的`白鸽

缓缓舒展着翅膀

微微漾动波浪

和泥土的芬芳

轻灵的羽翼

驼载着金色的阳光

在湛蓝的天空翱翔

手臂轻轻地一挥

领航舵随即转起来

心儿绷得比弦还紧

比铁还沉

脸儿滚烫,如火烧灼

手臂拉起来,就是长城

肩膀并起来,就是珠峰

巍巍巨轮,映现帘瞳

自一个宁静的海港

扬帆起航

无数期待的眼睛

像站在天空的星辰

昼夜,在守望

室内的灯盏

只为一个屋檐照亮

夜空的星辰

却为所有寻求的脚印而放光

你所虑及的前程

都拴在缆绳上

都寄托在舵盘上

叶轮毫无畏惧的拍打着

浑浊的水花

沧海横流

暗礁叠出

我们迎着莫测的风雨

踏歌而行

风来的时候

我们不叹息

雨来的时候

我们不姑息

看看,那奔腾地雷电

叫嚣得多么疯狂

可是乌云毕竟遮不住太阳

只要内心是洁净的,澄明的

面对冥冥上苍

每天都绽开一份笑容

每天都采撷一片阳光

我们总能

篇6:于未来的诗歌

记忆的沧老

梦见,是否多年以后

我们还能留住梦想

留住那般心底的跳动

过去的过往

丢失的逝流

梦醒,一切尽然

剪丢的长发

飘散了青春的味道

扔掉的耳机

流走了年少的音符

淡去的未来,会不会

那样走下去

置放的杯子是否有着

岁月的留恋

属于月亮的星星

会存在青春的影像吗?

幻想,空气的波动

下一站,我们又将到哪?

篇7:于国庆的诗歌

文/毛泽东

龙跃甲子,鸽翱晴空,凤舞九天。

昔关河黍离,列强逐鹿;神州放眼,一鹤冲天。

重振社稷,举中流誓,今看东方盛世还。

黄河血,慨仁人志士,魂祭新篇。

华夏意气峥嵘,傲五湖四海锦绣满。

壮三山五岳,叠古风姿;九经三史,彰现华韵。

豪客泼墨,贤士铺卷,放歌九洲富丽妍。

泰山脊,领风骚环宇,有谁堪比?

沁园春·国庆(二)

文/郭海亮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沁园春·国庆(三)

文/柳亚子

华夏神州,万里河山,换尽旧颜。

看风云世界,五湖四海,巨龙耸立,上下千年。

春夏秋冬,花香遍地,绿水青山不夜天。

临国庆,道青春风采,挺立中坚。

中华儿女豪言,创奇迹和平环宇篇。

有南方新省,北疆春色,放歌东海,西北高原。

千古英雄,太平盛世,锦绣前程满故园。

篇8:于毕业的诗歌

查理士波德莱尔是法国伟大诗人, 他在世界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重征派诗歌之先驱, 现代派之奠基者, 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及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在若干年前, 当波德莱尔将他独有的方式表现得美感, 初次带给所有读者, 世人都带着评判的眼光称他为“恶魔诗人”。波德莱尔正处在浪漫主义的洪流之中, 文化界的整体氛围充斥着依然腐朽的文化气息, 他的文学之美是在夹缝中绽出新生的花朵。他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性, 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 他的情感抒发中充满了多情、消极, 同时, 在表述情感的言语中, 他保持了帕纳斯派诗人诗歌的客观性这一秉性。

在那个时代, 大多数文学创作者都流连于浪漫主义文学, 鲜少有跳脱出时代洪流的勇者。而波德莱尔带着自己的“恶之花”, 以丑为美, 以死为美的“一家妄言”, 颠覆了文坛与大众的审美观。将美善与丑恶间的鸿沟, 大笔一挥的抹去。在两个世界中穿梭自如。

二、波德莱尔的“丑恶”世界

雨果对其作品评价到 :“你给艺术的天空带来说不出的阴森可怕的光线, 你创造出新的战栗。”雨果准确地表达了阅读者读波德莱尔的直观感受。诗中出现了大量诸如坟墓、腐尸、白骨、蛇、恶魔、幽灵、死亡、粪坑等丑恶的意象, 并对变态的人性加以刻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腐尸》一诗这样写道 :“在小路拐弯处, 一具丑恶的腐尸 ?? 两腿翘得很高, 像个淫荡的女子, 冒着热腾腾的毒气 ?? 敞开充满恶臭的肚皮 ?? 花蝇嗡嗡地聚在腐败的肚子上, 黑压压的一大群蛆虫, 从肚子里钻出来, 沿着臭皮囊, 像粘稠的脓一样流动。这些像潮水般汹涌起伏的蛆子, 哗啦哗啦地乱撞乱爬, 好像这个被微风吹得膨胀的身体, 还在度着繁殖的生涯。”波德莱尔将这些极为丑恶的对象放入诗句可谓前无古人, 所以《恶之花》可以说是文学史上首次以丑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来挑战古典的审美准则。

“透过粉饰, 我会掘出一个地狱。”波德莱尔在诗歌中曾经用诗歌表达过自己对这个世界丑恶的愤怒之情, 他在《致读者》这首诗中所说“倘若凶杀、放火、投毒、强奸, 还没有用它们可笑的素描, 点缀我们可怜的命运这平庸的画稿, 唉, 那只是我们的灵魂不够大胆。”能直面自己的内心, 将丑恶的那一面写进作品, 将内心的恶, 昭然于人面前, 让读者, 让他人看到灵魂的真实, 同时将社会深层的恶透过“粉饰”将社会的地狱展示给人看。《恶之花》让恶的本性暴露在阳光下, 说出自己在为恶, 与那些口口声声粉饰自己文学创作, 内心却一片黑暗的人比起来, 更是一种勇气, 一种率真。这种率真不仅有着解剖自己的快感, 更有着解剖整个世界的凌厉的手术刀般的锋利, 《恶之花》将整个社会的丑恶现实一一呈现, 同时也在血淋淋地解剖自己, 将自己的灵魂袒露在作品中, 波德莱尔不幸的一生也和他的作品《恶之花》相得益彰。《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世界, 这个世界也是波德莱尔的坦诚。

三、波德莱尔的“美善”世界

在波德莱尔看来何为美呢?波德莱尔的审美思主要体现在他的诗学观上, 他认为诗是自由自在的, 诗歌的创作并不必要一定服务于真善美的传达。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 :“我一贯认为文学和艺术追求一种与道德无涉的目的, 构思和风格的美于我足矣。”他还说道 :“但是, 还有另一种奇谈怪论, 由于思想的虚伪、粗俗和低级, 这种奇谈怪论更可怕, 更有机会持续得久远, 这是一种生命力更为顽强的错误, 我说的是有关教诲的邪说, 它的必不可少的后果就是一系列关于激情、关于真实和关于道德的奇谈怪论。许多人认为诗的目的是某种教诲, 它或是应该增强道德心, 或是应该改良风俗, 或是应该证明某种有用的东西。”

他认为“真是科学的基础和目的, 它主要是要求纯粹的智力……善是道德追求的基础和目的。美是趣味的唯一的野心和专一的目的。”波德莱尔的诗没有功利性, 他竭力反对诗变成为社会政治、道德等功利目的服务的工具, 他认为艺术工具论会导致诗的毁灭, 因为一种目标要求的功能越多, 它就越不高贵, 越不纯粹。在他看来, “美总是古怪的。”“不规则, 就是说出乎意料、令人惊讶、令人奇怪, 是美的特点和基本部分。”“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 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 ;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 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 或是其中一种, 或是兼容并蓄。”如此, 波德莱尔大大地拓宽了对于美的定义, 从此在他的创作中, 想象力和创造力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美善早已超乎了人们所认识的常理。

波德莱尔认为艺术家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 为读者创造一个其从未想象到和感受过的审美体验, 因为“美总是令人惊奇的”。只有勇于打破读者所熟识的美善的常识, 才能使读者沉浸在一种全新的新奇而引人入胜的新体验中。

四、穿梭于矛盾的两个世界间:恶中之美

“丑”和“恶”就是波德莱尔的文学世界里, 独树一帜的标杆, 是从前的文学创作中, 从未涉足的领域。《谈美书简》曾提到 :“艺术必根据自然, 但艺术美并不等于自然美, 而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这就说明了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艺术家既然拥有创作的自由, 当然也可以将美丑的界限打破, 自由穿梭于两个世界中, 并且找到其平衡点, 开拓新的审美领域。

于是, 波德莱尔看到了现实中的丑恶, 但他却主张从中发掘美, 也就是指“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 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事物意象本身的世俗的好坏美丑,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家如何利用素材, 为其表达的思想与意境服务。而丑与恶, 存在于现实社会中, 存在于人们所处的所有事件中, 也是不可忽视的应当表达的内容。但在波德莱尔的手下, 他用诗意来表达人们心中的丑恶, 却将他融入到诗歌美丽的韵律、辞藻与表现手法中。转而成为了艺术的美。波德莱尔大量描述了丑、恶,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形式, 它实际上赞扬的是他理念中的真美善。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的向往。

波德莱尔通过自己的笔触, 重新审视了常人们严重的“恶”, 用艺术的方式让我们见到了恶中之美。他对于“恶”的新观察, 新视角, 开发除了新的“美”, 将“美”的定义从原先的狭隘的服务于社会意志中, 完全解脱, 从而扩大了文学艺术的表现范畴。他的“审丑”论既打破了传统美学中“真善美”不可分割的原则, 并且切切实实的通过自己的创作努力, 使这一新趋势为人们所接受。

五、结语

波德莱尔的诗歌兼具了浪漫主义的精髓也留下了帕纳斯派的理性思维, 他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尊崇理性, 这首先是波德莱尔思想最大的特点, 而不是象人们所认为的正相反。波德莱尔并不是反对一切的理性。波德莱尔所厌弃的理性, 是功利性的绑架文学, 绑架艺术的理性。是通过大众化教育带给人的理性, 而不是关于艺术、关于趣味的美学理性。对于美, 人们虽然乐于追求, 但被绑架的文学却传递了不真实的美。

面对这样的不真实的美善, 波德莱尔正是尽量地去除这样的“伪美善”, 直面世俗的“丑恶”, 并赋予他们美感。在“美善”与“丑恶”这并行的, 看似矛盾的两个世界间, 开拓了新的审美艺术。

摘要:在艺术的范畴中, 波德莱尔对于美的定义显然不同于他的同时代艺术家们。他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美。当然美的定义各有不同。在波德莱尔看来, 美善不受制于时代的车轮滚滚。善并不等于美, 而丑恶也并不等于罪恶。在美善与丑恶的两个世界中, 诗人遵循自身的理念穿梭自如。这一种穿越, 不光是穿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 也是将情绪与精神理念从自己的世界传递给诗作的读者们。

关键词:两个世界,美善,丑恶,恶中之美

参考文献

[1]Charles Baudelaire:oeuvres complètes[M], tome l, Gallimard, 1975.

[2]Charles Baudelaire:oeuvres complètes[M], tome2, Gallimard, 1976.

[3]廖星桥.象征主义的宪章——三论波德莱尔和《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 1998 (4)

[4]波德莱尔著钱春绮译.恶之花巴黎的忧郁[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4

[5]波德莱尔著郭红安译.恶之花[M].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6.1

篇9:于吟咏对话间走进诗歌

但由于诗歌往往表现为诗人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它极具个人色彩,再加上遣词造句上与我们日常的语言习惯相差甚远,诗歌学习就成了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常常感觉似懂非懂,甚至不知作者所云为何。

我们为什么要学诗歌,在诗歌里学什么?我想这是诗歌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一般的语文教材一样我们可以在诗歌中学词语,学章法,学表达技巧,学主题思想,但这绝不是诗歌教学的主调。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基本由音韵、意象和意境作为三个支架建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引导学生去体会。教师不妨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上加以引导、推进,让他们在对诗歌的吟咏间,在对诗歌内容的描摹对话间顺其自然的进入诗歌。

一、诵读领会情感

诗歌语言的音韵是由语句的声韵、节奏等符合乐律的安排形成的。声音配合得当,铿锵悦耳,能给人以美感,这也成就了诗歌永恒的魅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的音韵也有了发展变化。这样一来在课堂上讲解诗歌的音韵就变得不太适宜,它离学生现今的生活太过遥远;再者诗歌虽然有韵谱,但在实际运用中又是灵活多变的,有时更关注诗人有创意的灵性表达。譬如李白,他不太讲究格律,却成了中华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虽说在初中阶段讲解音韵不适宜,但我们能通过朗诵感受它。

诗歌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由于字数的限制,它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朗读诗歌,读者感受到的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这就让那一首首诗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从而也让诗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读苏轼的《浣溪沙》,感受失意人生中的热情与希望;读弗罗斯特的《为选择的路》,感受十字路口选择的慎重;读曹操的《龟虽寿》,感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文体,诗歌是古人表情达意的主要形式,不仅仅是书面文字,更是音乐,可以浅吟低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诗歌还是一门吟诵的艺术。

朗读诗歌,学生最初的感受还较为粗浅,甚至感受到的也并不一定能通过声音表现出来,需要反复的朗读练习,尤其是众人参与的朗读评价练习。多一人参与,就多了一分热情,它好比是一个加油站,一点点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升课堂的温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体会了诗歌的音乐美,更使自己在放声中融入诗歌,走进诗人的心灵,真正的体悟诗歌本身,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朗读中体现“自我”,将规范的朗诵上升到个性化吟诵。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先生的这句话放在诗歌教学中是最适合不过了。

二、描摹走近诗人

“讲解是死的,如同是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这一句话道出了读诗的真谛:感受诗歌必须从朗诵开始。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开端,毕竟朗诵给人的感受是直接而又模糊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为清晰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脱离学情肢解式的琐碎的讲解或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针对诗歌意象进行直观而又富有个性化的画面描摹。

诗歌美在意境,而美的意境要靠诗歌的语言来创设,因此,诗歌的语言必须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要求用极少数的文字去表现极丰富的内容,用最恰当的诗句反映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就必须引导他们根据诗句所蕴涵的意象展开想象,体会诗中的丰富内容,从而唤起心中的意象,以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如在教苏轼的《浣溪沙》的时候,我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抓住景物的特征,调动自己的感官和生活中的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中的美景。希望通过这个环节,更清晰地还原苏轼创作本词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再如,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要求学生紧扣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描绘诗人亲历的那个场景,尤其要突出这九种景物名称之前所冠的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这些本来互不相干而又个性鲜明的意象,一经同学们的组合,就营造出了深秋暮色的苍凉氛围。

把描摹画面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不仅可以加强诗歌内容的直观性,还可以让我们更贴近诗人。而诗歌画面的描摹,也显示了学生合理而入情的想象力。

三、矛盾促成对话

学生结合书下注解理解诗歌的词句并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凭借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感悟实现与诗人的对话难度就大了。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对诗歌大意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探寻从读者主体、作者主体、文本主体的角度转换的诗歌教学,在作者与读者思维的断层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在执教《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过程中,我试着从学生角度出发,遵循从一望而知的显性内容,即下阕词人喷涌而出的奋发情怀,到隐性的“意脉”——词人上阕表面充满生机却又暗含悲凉的意象,并引导学生调动原有的诗歌积累去关注这组矛盾:充满生机的暮春三月和在传统意象中传递着无限的愁思的暮、雨、子规的矛盾。在矛盾的关注中,我们清楚了苏轼的当时境遇,更体会到了古代词人面对愁情的那份隐忍。为了加深这份理解,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引入了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以词解词,再次引领学生去品味那份隐忍,无需再多的讲解,学生透过这首词已读懂了当时的苏轼。学生与苏轼的沟通桥梁已经搭建完成,让学生与苏轼对话,补白苏轼在失意与昂扬奋发间的思绪这一教育环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新课改之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诗歌教学应该如同阅读教学一样让学生先读,减少缺少思维深度的浅阅读,让学生懂得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能力是最有价值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抓住每一个矛盾,每一个思维的节点,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相互间对话,进而走进诗歌,走进诗人。

四、创作内化意象

诗歌是诗人丰富情感的产物,这种情感往往物化在切实可感感性形象之中,这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一些古诗词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日暮”、“雨”、“子规”等等,本身就是一个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的物象,诗人在创作中又赋予它们特定的含义与特定的情味。

诗歌学习让学生了解诗词中具体物象的特点,进而对意象进行情感体验,就成了把握这首诗词的情感意蕴、进行审美感受的关键所在。只有对诗中的意象有了深刻的体验,学生才能更深入地把握诗人深切的情感,进而感染自身。

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正确把握诗词意象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再创作,实现诗歌意象的内化。可以说,中国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早已在再创作中内化为一代又一代文人,甚至读者内心固有的情感基奠,带有其独特的情感感染的魅力。

诗歌的教学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感知、感受和领悟诗歌蕴含的情感与诗意,叩击学生的心扉,诱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会使其喜欢诵读诗歌,进入诗歌甚至爱上诗歌。

篇10:于秋天的诗歌

飞旋的韵律

就像一个个亲切的嘱托

从父亲的唠叨里

抑扬顿挫

当燥热的情绪

终于被冷静俘获

当春天的希望变成沉甸甸的果实

请慢走,那些鸟儿

正在丰收的喜悦

如果雨来了

请用宽阔的胸怀

拥抱凝重的秋色,飞向远方

让人生的故事,高潮迭起

《二》

站在秋的深处

思绪像潮水般涌来

想做一轮中秋的月亮

让诗意走出广寒宫

让思念弥漫瓜前李下

一群蜻蜓,踩着金秋的黄昏

飞进玉米、大豆的意绪

走向成熟

不知道秋雨的节奏

能否滋润一朵雪花的晶莹

无需赘言,应以秋风的速度

肆虐一场漫无边际的狂野

就像梧桐树上的那片黄叶

篇11:于中秋的诗歌

走进了中秋的包围

拉起秋天的手

去摸那圆圆的月亮

鸟鸣,在黑夜里睡着了

秋季,迷路的风

还在向着夏天张望

而我,久久地举起双臂

在月亮的边缘徘徊

来不及退却的云

隐身的.唱起了老歌

月儿圆,月儿弯

远方的情思

在哪歇息,被谁迷恋

昨天走进了过去

和过去的过去重叠成一个影子

今日,会不会显影成

一掬短暂的微笑

季节轮回成大地的儿子

孝顺的依偎在左右

明天,会不会一定有

几束樱花的灿烂

我们,依然在清晨苏醒

即使,月色多情的挽留

告别了霓虹灯

就能看见,秋叶的纷飞

和梦的行装一起

篇12:于中秋的诗歌

公园里飘着花香,

散漫无比。

无数微小的生命,

在桂香中被叫醒。

湖水旁,

微风吹动着花枝,

陶醉无比。

月色映着湖水,

月光照着人群。

山林里,

虫声四溅,

月色渐晚。

吴刚折桂,

嫦娥奔月,

篇13:于毕业的诗歌

长春近日雨雪连绵, 然而, 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来稿中, 一篇诗稿却如冬日暖阳, 照亮了一室阴郁。这便是诗人李漩的诗歌。

李漩的诗歌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是关于爱情, 二是悼念离思, 三是关于生命的反思。

爱情是文学隽永不变的主题, 《想和你去看看海》堪称佳作。在诗人的描写里, 阳光、江水, 油桐和月儿, 似乎都有了温柔缱绻的情思, “想和你去看看海/我只是一个人静默的时候/想想”, 情感的无奈与细腻被诗人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 诗人笔锋一转, “想想/漫山的叶子就红了”, 戛然而止, 似秋风过处, 红叶满地, 却不见佳人。

“坐在石屋前的马凳上/偷看灶门前的火苗/舔着你月亮的眼睛/你的心事是房檐下一串连一串火红火红的辣椒。” (《马帮的秋天》) 各种富有乡村韵味的意象营造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山村图景, “我晚唐的箫声/偷走了少女的心事/三更里, 我用赶马的鞭子/敲碎山寨的恬静/峡谷里林立的核桃枝桠间/少女甜美的歌声在荡着秋千。”寥寥几笔, 勾勒出一个多情、羞涩、美丽、大方的山村少女形象。

属于马帮汉子的炽热的爱, 充斥于诗人的笔下, “然而/我只是一个马帮/我只能挥鞭启程/我只能偷摘一片红叶/贴在滚烫的心窝口/这片红叶啊/我要送给桃坪的少女/作为迎亲的聘礼。”全诗更是如一曲热辣滚烫的山歌, 诗人立足乡土, 语言的平实和意象的涵义让诗歌充满想象, 情绪的流动让情节得到推进, 这些都构成诗的一种氛围, 让阅读沉浸在愉悦之中。

关于悼念诗歌, 是李漩诗歌的又一大主题。《弟弟, 我们回家》中凄切的呼唤如一曲低沉的哀乐, 把泪水洒在心灵的每一寸土地上, “爬坡爬坡/沉重的心情快捷的脚步/半山腰/手术室薄薄的门隔我在外面/闭眼合十/大慈大悲观音娘娘啊/一定睁开慧眼啊”逝去的亲情是不可磨灭的痛, 沉痛的呼唤应该会引起每一个有共同经历的人的共鸣。苦难是文学的根, 诗人离不开对苦难的反思和思索。“孩子, 为你点燃一盏烛光/那边的世界太黑/你要收拾好你的书包/课本, 文具” (《孩子, 为你点燃一盏烛光》) 四川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然而李漩却独辟蹊径, 把目光投到遇难孩子的身上, 发出深沉却愤慨的质问:“为什么/教学楼的身体就那么的脆弱?/为什么/有的人的手白, 骨子里却很脏!”

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 李漩把这一系列的诗, 命名为“旅程”, 其实,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旅行的过程, 第一站:德阳, 第二站:深圳…… (旅程) , 在诗人的旅程中, 李漩把诗歌当作倾诉生命的方式, “走进绵远河边萧索的青冈林/我拾起一粒干瘪的种子/春天来了, 会发芽吗?”如此发问, 颇有浪漫诗人雪莱“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的风范, 然而却又做出了新的诠释, 干瘪的种子发芽, 何尝不是新的希望?诗人带着希望上路, 开始了旅程。第四站中, “故土是枚青青的梅子/涩涩地哽在喉头/其实我远比河流幸福。”故土是游子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更是诗人心中的标杆, 青青的梅子, 酸涩却别有一番风味, 回想起故土, 漂泊的诗人却说“我远比河流幸福”, 看似豁达乐观, 却让读者心中也如噙了一枚青梅, 酸涩又甜蜜不已。

篇14:引导学生将诗歌知识运用于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3-0064-01

当前的初中作文写作教学往往从谋篇布局入手,但收效甚微,写作依然是学生的弱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杜甫等大家尚且为遣词造句或痛苦或喜悦,我们在教学中当然也要重视遣词造句。笔者在江苏省特级教师胡小林的指导下,尝试着对学生进行别样的遣词造句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借助“韵”,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中国汉字意蕴丰富,同样的意思有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学生如何选择词语,是衡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标准。让学生用“韵”进行造句,颇有成效。

我首先让学生用“u”韵进行遣词练习。一开始学生组织的词语缺少画面感。我以杜甫《登高》诗为例,指出诗的第一联只有“风、天、猿、渚、沙、鸟”是读不出悲凉之感的,变成主谓结构的六个画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悲凉气氛才出来,画面与意境跟词语结构关系密切。经过点拨,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激发,写出了“飞舞、白雾、老树、乐土、老屋、幸福、痛哭、凄苦、痛苦”等词语。我随即由词到句,让学生继续运用“u”韵造句,学生的作品令人惊喜——

《读〈紫藤萝瀑布〉》:犹忆当年花稀疏,而今却是花瀑布,生命不禁新感悟。厄运就算如黑幕,我也不会闭双目,相信生命永不枯,淡紫藤萝也复苏。

《樱花雨》:常忆当年樱花路,雪白花瓣齐飞舞,宛如白色花雨幕,行人陶醉闭双目。

《天净沙·城市》:大楼汽车马路,小巷工地房屋,坐车急行散步。抬头环顾,见得几棵绿树?

学生学会用“韵”,并运用长短句,实现了造句的形式美与韵律美。因此,在写作教学中用“韵”造句应该成为经常性练习,引导学生把诗歌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习作,将学与写相互贯通。

二、巧用词牌,提升遣词造句的格调

在语文教学当中,造句可以随时进行,随处运用。在教学时我巧用词牌,把造句渗透到生活中去。

比如,新年将至,我让学生模仿词牌来编写祝福短信。我给了自己的习作供模仿——

《翠盘秋》:时光晃,似水荡,又把新年唱。烟花放,把酒酿,忧愁全无消惆怅,愿明年节节上。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习作——

喜上眉,笑声飞,温情祝福动心扉。硕果累,新衣围,爆竹于声人耳沸,幸福在其内。

红灯笼,醉人红,家家挂兴隆。看儿童,乐面孔。燃鞭放炮闹哄哄,飞龙直舞长空。

铃儿亮,风儿响,消去旧忧伤。把歌唱,乐曲扬,我自高兴心通畅,迎来一年吉祥。

短信编好了,造句也精彩了。学生活学活用,在联欢会上,还编起了剧本并获得好评,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写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作文要注意遣词造句,遣词造句练习是时时刻刻的,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稳步提高。

篇15:于童年的诗歌

于是

一眨眼

多年光景匆匆而过

回首历程

充满了酸甜苦辣

一路走来,很累

但满是怀念

那以没有棒棒糖吃为烦恼的童年

笼罩着天真纯洁的色彩

我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

长大后便可以拥有自己的零花钱

买自己最喜欢的糖吃

现在我终于长大了

但再也不会因没有糖吃而烦恼了

压在我身上的有更重大的使命

学习的烦恼生活的烦恼

顿时让我感到时光飞逝

好怀念好怀念美好的童年

篇16:于阅读的诗歌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英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照;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木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西的诗体四、五、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舍,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申可能偏于采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的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肾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格调要求诗既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又具有美的形式,前者由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后者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

B.论述诗歌时,刚开始格调是分开用的,后来两个字连用正式出现了格调论,但其含义不同定,有时偏于格,有时偏于调。

C.欧陌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铬的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D.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整体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B.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时,格指诗的格局、体制问题,指代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节声调,关乎情绪和感觉。

C.沈德潜认为不仅要学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六朝的古诗,因为其不仅具有形式美、音乐美,而且在兴寄、诗教上要唐诗好。

D.现当代学者论述格调时,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涉及精神境界、外在风范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内容上讨论其诗歌的精神境界,从形式上体会诗人的随性。

B.严羽把诗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榜力、气象对应格、兴趣、音,节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文法都在此范畴。

C.格调论讨论的崇古与创新、重内容与重形式、主情与主理的问题,涉及到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D.古代很多人重视文章的传统道德与艺术品位,要求文章不仅要有正确思想、健全情志,而且要使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错误,原文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

2.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于文无据。

上一篇:上书房信息咨询下一篇:青蛙合唱团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