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民族文化

2024-05-14

重视民族文化(通用11篇)

篇1:重视民族文化

企业要重视文化塑造

实达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叶龙认为,现在已是要在企业文化方面费点心思的时候了,这是关系到所有人的事。

企业文化是什么?叶龙认为,是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可以分成四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即物质上的,这也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即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这是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可以模仿,但文化没法模仿。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间接的,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现在的企业文化与传统不同,但过去的文化所起的作用应该珍惜,而未来必须由新的文化来引导。

叶龙提出,中国人的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作为企业的文化,只是大文化的一小部分,脱离不了大文化的范畴。谈企业文化,应该从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人、组织与企业、企业与社会这个范畴切入:首先是宗旨、精神、理念;其次是经营、研发、工作上的文化;第三是个人层面上,做人做事的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规范。

对创新,叶龙认为这是每个企业的特点。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主旋律一个是资本市场,一个是如何创新。应该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框,考虑到团体、氛围和土壤等因素,找出企业文化的特点,最核心的是提出一个精神文化理念它不是空中楼阁,要有可操作的东西,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强势推动,起到引导企业向前发展的作用。

叶龙同时认为,要有好的精神理念,要有好的管理规范,相辅相成。讲创新,鼓励创新,但创新可能失败,可能很长时间出不了成绩,这同样需要制度保障。有了精神,有了制度,还需要培养每一个人自觉维护的意识,要能让外人一眼就感受到这是一个非成功不可的团体。

篇2:重视民族文化

组工文化建设是一种广泛的实践,它包括培育和弘扬组工精神,改进和转变组工作风,树立和打造组工形象,培养和教育组工队伍,建立和完善组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组工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鲜明的政治属性。强化组工政治文化建设,就是要使组织部门营造“对党忠诚、政治坚定”的氛围,“公正、公开、公平、竞争、择 优”的氛围,“胸怀宽广、选贤任能”的氛围,“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氛围,“平等待人、和谐温馨”的氛围,“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氛围,真正成为“靠 得住”的部门;使广大组工干部牢固树立起“选择了组织工作,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的观念,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本、处世之基”的观念,“组织部门的最大政绩就是选好用好干部”的观念,“工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的观念,“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观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的观念,真正成为“过得硬”的干部。

要着力营造有利于组工干部个人发展,同事之间协作进取,部门内部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要坚持以 人为本,牢牢抓住“人”这个文化创造、运用和发展的主体,树立 1

“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的人本管理思想,实施亲情管理、情感管理,以学习培育 人、以活动引导人、以机制激励人、以环境陶冶人、以感情凝聚人,切实把先进文化要素转化为组工干部的内在特质与追求目标,真正显现文化的巨大力量,推动组 织工作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篇3:重视传统节日文化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不约而同的现象,可见节日是人民群众客观存在的需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共同的历史需要怀念,共同的英雄需要称颂,共同的奋斗成果需要庆祝,共同的欢乐需要表达,共同的情绪需要宣泄。节日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形式。在节日中凝聚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流淌着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在宗教发展史上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新的宗教内容往往利用同民间旧有节日嫁接而获得更好的流传。这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因为传统一旦形成,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的传统节日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长期以农立国。传统的节日多和农事季节相关,与气候、天象密切相关。春节既是庆祝丰收,又预示着一元伊始、万象更新。清明季节生机萌动。端午节万物孳生。七夕银河在天,牛郎织女相会。中秋节月光皎洁。重阳秋高气爽。纪念这些节日,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互动,表达着人对自然的感激敬畏之情。

所有的节日实际上都是人的节日。节日的内容体现得最多的也是人际关系。或慎终追远,怀念祖先;或走亲访友,加强和巩固亲情;或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忠贞;或体现大众的共同欢娱。“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节日增强着我们之间隔不断的联系。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来体现着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除夕前的扫除,清明的踏青,端午的预防“五毒”、龙舟竞渡,重阳的登高,都是全民族的健康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又是全民性的展示才艺和技能的盛会。庙会中的各种表演当然是令人难忘。元宵和中秋的灯会争奇斗艳。灯迷竟猜考验着人们的才智和机巧。小姐妹的斗草和女红,新贴门联上的书法和文词,新剪窗花的精巧,无一不是劳动和智慧的颂歌。

中国的传统节日又是与时俱进的。在长远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变换着新的表现形式。发展到今天仍然在不断丰富、变化、充实之中。

我们要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节日正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应当是企业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如果只是把这些节日当作放一天假,那就未免太简单了。

关心和支持职工把节日过得更好更开心,职工会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来投入工作。“一张一弛”,体现的正是“文武之道”。

关心和支持职工在传统节日中发扬优秀的价值观,尊老、孝亲、爱妻(夫)、睦邻、亲近自然、崇尚知识、高尚的审美趣味与情操等等,都是构成职工素质的要素。

把企业需要开展的表彰、评比、总结、联谊、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以及对职工的慰问、探望、救助等和节假日联系起来,很容易为传统节日充实内容、活跃气氛、增加欢乐。

篇4:重视汉字书写 传承民族文化

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坛上已经历了30多年,可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二是笔划顺序不合书写规范;三是错别字较多;四是随意简化、生造汉字;五是不会写毛笔字,连最基本的执笔方法都不懂。根据本人所教学生的现状,我觉得这种状况较为普遍。说得确切点,100个学生中,找不出5个书写规范美观的。每当我改学生作业时,心里总会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滋味。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原因

一是语文教学有缺失。在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重视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加之班级人数多,忽视了写字指导,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致使学生没有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常识,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教师本身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三是学生自己重视不够,学生作业量大,课程内容多,加之中考、高考的压力,只顾学习任务的完成,不重视书写的规范。四是各科任教师不同程度地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以及网络语言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五是学生书面交流渐少,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同学之间、亲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用书写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失去了展示自己书写才能和赏析他人书写的机会,从而形成在汉字书写上的问题。

三、看法

1、写好汉字,终身受益

钢笔字是全世界人类的应用字,它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写好钢笔字能体现一个人的形象与素质,并将终身实用得益。就近而言,作为学生,作业甚至升学考试答卷,如果书写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那么可想而知,这些学生的作业等级及考试成绩会如其所愿吗?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出炉语文写作中每错一个字扣一分。值得关注的是,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还有中考试卷上也有明确的规定:语文试卷卷面150分以外视书写规范、整洁与否加减3分。这些规定势必使那些书写不规范的学生丢掉应得的分数。所以,写好汉字十分重要。

2、写好汉字,培养性情

首先,从汉字的特点看,我们不应忽略正确书写汉字和掌握汉字笔画的重要性。汉字是象形、会意文字,而非拼音文字,汉字的字形和字意密切相关,而且笔画要求较严谨,多一笔、少一笔,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传承至今,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文化精髓。常言道“字如其人”,写好汉字,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可以培养一个人耐心、细心的优秀品质,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味和精神素养。因为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手写体。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笔划,不仅可以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力,还可以提升个人亲和力。

3、写好汉字,从小做起

在小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这为语文教学在汉字书写上进行了规范。写字是一件“细活”,写字并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家长、教师要从小培养孩子认真写字的习惯。

(1)欣赏名人书法,激发练写志趣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对书法的兴趣,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中的附录,七(上)有硬笔书法、七(下)有颜真卿的楷书、八(上)有王羲之的书法欣赏等,每册课本上都有名人书法欣赏。这就说明了新课标引领我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书法欣赏。欣赏名家书法,可以揣摩、领会名家书法的美感形象、审美价值。凡是供临摹的名家书法都值得认真欣赏,但值得欣赏的名家书法,不一定都要求我们拿来临摹。

(2)坚持天天练写,培养良好习惯

写字是学生认字的必要巩固手段,对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完成各科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篇5:重视数学文化 加强数学体验

摘 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可,数学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寻找数学文化和小学数学教育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加深数学体验,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欣赏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体验;数学文化

什么是数学文化?有些教师可能觉得这个名词很高深复杂,但是,数学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界定,使数学文化内容非常广泛,它就包含在我们日常数学学习之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文化。很显然,这是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数学。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科书秉承数学课标的要求,非常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教材努力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课程的魅力。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传授变得更加多元化,学习方式也由枯燥被动转为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无论教材、教法、学法都更加注重体验性学习。让孩子们在多重体验中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努力践行新的教育理念,使数学文化的价值在数学学习中得以充分体现。

一、重视数学史,激发情感体验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了数学公式、定义、概念的死记硬背和知识生硬地应用。学生并不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学生自然没有主动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现在,教材更多的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感受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数学知识的帮助,有必要通过探索得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从而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教材介绍了很多古代数学研究的成果,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探究所得,早在数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就已经由古人研究得出,更加激励了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种情感体验愈加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数学教科书对数的产生,从远古时代利用刻线或结绳记数到阿拉伯数字的产生这个演变过程的介绍,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一个由繁化简的过程,体会到数学思维的抽象化、符号化、简洁化的美,也感受到了数学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演变。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加深数学思维体验

?W习数学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更高的要求是要学生利用自主探究,概括归纳出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形成更为高级的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就是要学生体验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上,有不少数学古题、数学趣题。学生非常感兴趣,但是又觉得对自己的思维要求比较高,有的孩子难以理解。正是这些古题、名题、趣题,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受到数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在学习“租车租船”和“鸡兔同笼”问题时,无论现实中的数学问题还是远古时代的数学趣题都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从最基本的、最朴素的列表法,进而上升到更为简便、更为有效的假设法等方法解决问题,都让学生体验了思维能力的提升过程。

三、重视数学创造之美,提高学生审美体验

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觉得数学深奥抽象的,是枯燥乏味的。如果真正深入了解数学,就能深切感受到数学之美。表面上看起来数学课没有语文课的诗情画意,没有音乐课的美妙动听……但是数学课堂所呈现的逻辑之美,学生的创意之美,是任何课不能比拟的。一道计算题,孩子们利用算理,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讲得头头是道。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把数量关系理得清清楚楚,并能讲得明明白白。最美在于学生的思路各种各样,呈现出方法的多样化,使人感受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酣畅淋漓。最喜欢欣赏学生用所学的图形几何知识设计创造图案,数学之美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学数学三年级有一个数学拓展知识――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学生对什么是莫比乌斯带,它到底有多神奇,充满了好奇心。教师以故事引入,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动手制作普通纸圈,发现有2个面和2条边。继续动手制作一条莫比乌斯带,发现居然只有1个面和1条边了!学生觉得太神奇了!在展示课外收集的资料时,了解莫比乌斯带的实际应用,介绍“克莱因瓶”,更是加深了学生的神奇之感。学生不由发出感叹“太神奇了!”“太美了!”

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浸润必须融于点滴之中。只有学生对数学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才能自发自主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一旦兴趣生成,探究之路从此展开。

篇6: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重视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能够丰富人们的大脑,提高人们的内涵,汲取悠久的古代知识和经验,调动爱国激情和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积淀文化底蕴,并能把文言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中。

重视传统文化的论文篇1

浅谈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

摘要: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大脑,可以提高人们的内涵,可以汲取悠久的古代知识和经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文言文是连接现代与古代的纽带和桥梁,是文化的载体。

文言文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阅读学习文言文,文言文的教学也就更重要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就如社会上流传的:知道鲁迅的少了,了解周迅的多了;知道端午节的少了,喜欢圣诞节的多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了……这都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这种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能够丰富人们的大脑,提高人们的内涵,汲取悠久的古代知识和经验,调动爱国激情和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积淀文化底蕴,并能把文言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中。

关注身边文言文的现象,学习传统文化,能使现代文明社会得到更快速、更全面的发展。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这些传统文化篇章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与建设意义。

第二,文言文当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言文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丰富信息,教师要想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知识,吸取更多的文言精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有上百篇,从先秦到两汉到唐宋到明清,绵延几千年,这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

从内容看,聚集了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兵家等诸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粹。

这些脍炙人口,人人都能诵读的经典篇章,沉积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既有礼乐、规章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更深层面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整合、学习、理解、运用,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我们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精深博大,具有非常强的活力。

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纽带和桥梁,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工具。

文言文不仅本身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展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发展,同时也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宗教、哲学、伦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阅读学习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要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渗透。

1.古代“英雄形象”和“先人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可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鼓舞学生学习古代英雄,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英雄气概,学习他们的品格,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

历代古文中的精华篇章,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面临国家危难时不计个人得失,深明大义智退秦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表现出广厦千间庇天下寒士的胸怀;《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独善其身,向往山林生活,有爱护环境的情致;《满江红》中的岳飞誓灭胡虏的决心等。

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重视文章中这些人物的品格塑造,以此来影响、塑造学生的个人道德思想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指导学生诵读山水精品,使学生热爱自然。

高中文言文课文内容丰富,其中不乏山水精品,如必修1中《兰亭集序》对阳春三月江南山峻水清、树翠林绿的描绘:“暮春之初,……地有嵩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引导学生在诵读这些山水精品时用心去体会当时的景象,感受山水的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当学生沉浸于美景时,会感到社会和自然的情趣,会产生热爱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情感。

古代作家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至真、至纯的审美情趣。

无论是山水美景、自然想和,还是体察世情、关注人生,都体现出深沉的美学积淀。

因此,对山水精品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景、热爱山河的博大情怀,开阔学生的博大胸怀,培养学生的美好人格。

3.在上课前,鼓励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去了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对教师要讲授的古典传统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学生了解掌握的只是一些皮毛,对相关的文化、背景、人物了解不够,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理解也是肤浅的。

比如我们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在课前就应该让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郑国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局势又是怎样的,面对当时的局势在自己不被重用的情况下,舍小我成大我的精神。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花大力气来歌颂焦中卿与刘兰芝至死不渝的爱情,让学生对爱情有更深的认识;同时赞颂刘兰芝勤劳、善良、恪守孝道的传统女性形象;再次,还要抨击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对爱情与婚姻的破坏,以此来表明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不幸的同情,揭露封建制度的罪恶。

如此,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一课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也有了很好的掌握。

4.引导学生读至情美文,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至情之文,如《陈情表》等。

古人曾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陈情表》一文写出了古今至孝之情。

学生在学习、阅读和赏析这一文章后,对李密的“至孝”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培养一种至孝之情,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感。

学习《师说》一文,可以明白为师的道理,懂得尊师,养成一种尊师的风尚。

学习《苏武传》一文时,苏武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那种对生命的执着,对国家民族的无比忠诚,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曾屡遭匈奴、羌等民族的袭扰,但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屈服,而是进行了顽强而又长久的斗争和抵抗。

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文言文中,在传统文化中的积淀是非常深刻的。

发扬这种民族精神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教育的作用,也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全面的崛起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坚持抗倭斗争不屈服的戚继光,坚决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显现。

他们身上这种优秀的品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这对现今社会的很多不良风气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对尚未成熟的学生更具有教化意义,因此引导学生多读至情之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引导学生品读砺志名篇,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游褒禅山记》时,对探索精神的赞颂,对“志、力、物”相结合提高认识,提高修养,培养持之以恒的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品读《劝学》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立志于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品读《荆轲刺秦王》可以感受一种英雄气概;品读《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可以知兴替,明白国家兴亡之道,从而培养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品读这些文言名篇可以激发人的大志,使学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古代圣贤给了我们无比丰富的知识财富,文言文是智慧与文化承传的工具,因而绝不能放弃!如果你放弃文言文,就等于是放弃了古代圣贤留给你的丰富遗产,那是无穷无尽的智慧的宝藏、艺术的宝藏、修身的宝藏。

篇7:重视语言规范 提高民族素养

提高民族素养

---关于语言规范的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剑阁分校2011汉本学员周林和 高居相 戚松山 唐小蓉 梁小菊

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语言交际随之扩大和频繁,语文生活日渐丰富和活跃,语言文字应用中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后,各地在语言规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做好语言规范方面的工作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汉语言本科学员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成为推广规范语言的基层勇士,应该成为语言专家研究语言规范的得力助手。在中央电大以及地方电大老师的指导,我们5人组成一个小组,对各自所在区域的语言规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然后进行情况汇总。

我们发现剑阁语言在标准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渗入,其他语言影响,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规律的分歧和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不合规范的现象。

1、表现在语音上,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读音分歧很多,如:角jiao—guo,朵duo—dou,沟gou—jiu等。

2、路牌路标注音不规范。如:“西安路”标牌上的拼音是“XIANLU”; “天府/广场”的拼音是“TIANFUGUANGCHANG”; 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五指山”的拼音应该是“Wǔzhǐ

Shān”,而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三环路”的拼音应该是“3 Huánlù”,可是二者往往混淆。

3、不合规范现象也常常出现在词汇方面。如“塞子saizi”说成“皱皱zhouzhou”; “四季豆”说成“豆角子”;“乳猪”说成“猪儿崽崽”;“ 背心儿”说成“汗衫”;“岳母”说成“老丈妈”;“手掌”说成“耳巴子”; “那个地方”说成“那个榻榻”„„

4、词汇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还表现在生造词和乱简称方面。如:“哑静、楞生、路道、土尘、拉躺、克抑”;“男牛鞋”(男式牛皮鞋)、“贾校”(贾校长)等方面。

5、不规范现象也表现在文字上。个别单位的墙报和板报上仍然在使用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

6、不合规范现象还表现在语言方面。如:熟语(俗语):“你不要吹牛”说成“你不要冲壳子”;“ 你是什么东西”说成“你是什么玩意儿”;“你没多大本事”说成“你算哪把夜壶?”等。

7、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尤其欣喜的是: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等,都要求至少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对小学教师要求更高。这些措施,大大推进了普通话的广泛使用和使用水平的提高。但要达到所有公民在任何场合都使用普通话交流,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语言规范化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采取李斯的建议,统一规定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六国的异体字,对汉字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汉字进行了几次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七号主席令公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可以说是我国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汉语规范化运动的结晶,是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必然产物,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从而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语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合乎规范的,在另一个历史时期就可能发生变化,不再是规范的了。这是因为语言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不论什么时候凡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现象都是规范的。确定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到它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又要看到它的发展和变化。语言在不断发展,新质要素在逐渐积累,旧质要素在逐渐衰亡,必须重新肯定经过考验的语言成分,淘汰过时的东西,而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一般是从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使用开始的,在开始时可以是不规范的,但大家都跟着用,用得广了,时间长了,也就约定俗成了,也就成了新的规范。从少数人的使用到多数人使用,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则它一般是合乎语言的发展规律。不论是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还是衰退消失的语言现象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逐渐的,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就出现一种中间过渡的现象,或是两种现象并存,这就需要确定哪种现象是发展的,是上升的,是有生命力的;哪种是衰退的,无生命力的,必将消失的现象,并把前者定为规范,大力推广。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一些词的读音的变化,新的读音是发展的趋势,但旧的读音还没有消失。例如:“缔结”原来的读音是tī,现在是dì;“秘密”原来的读音是bì,现在是mì;“收获”原来的读音是hù,现在是huò;“说客“原来的读音是shuì,现在是shuō;“暴露”原来的读音是pù,现在是bào等,现在经过审音,确定后一个读音为规范音。

篇8:重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近年来, 不少地区手工艺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县逐步成长, 由此带动农村手工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同时由于手工艺产品蕴含丰厚的文化价值、环保价值和艺术价值,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备受国际国内市场青睐。手工艺生产使农民增收致富,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类似手工艺生产这种正在规模化发展并逐步壮大的农村文化产业, 亟待有关方面深入研究, 给予积极支持。

这些年来, 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一些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一些国家, 文化产业的定位不同于一般性的文化生产与服务, 主要特征体现为更强调人的创造力, 侧重以创意为动力, 以数字技术或其他高端科技为载体, 整合文化资源, 注重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文化产业往往以创意、创新的优势处于生产价值链的高端,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乃至支配整个产业利润的分配。

目前, 我国文化产业主要存在3种状态: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集中于动漫、网络游戏、设计、广告等行业。产业特征表现为高创意性、高科技性, 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等人才汇聚、具有文化与科技资源优势的发达城市。传统文化产业指一般性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服务, 主要是对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服务等行业的整合与提升。产业特征表现为知识密集性, 主要集聚在文化基础雄厚、经济发展较快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农村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行业。产业特征表现为资源垄断性、劳动力密集性和环保生态性, 主要集聚在拥有特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农村地区, 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目前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们提出, 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 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 将地域性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生产。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包括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园艺产业等。手工文化产业在农村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农村现实情况有着内在联系。首先,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然而, 我国农村地少人多。有限的土地经营难以使农民达到充分就业, 富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兼业形式在非农业以外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同时, 现代农业生产鼓励集约化投入, 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效率, 实现规模化经济, 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要求, 这就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准备了劳动力资源。

其次, 我国农村文化资源相当丰富。这些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服饰、传统饮食、民间风俗等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 应该进一步被充分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 经过科学合理的现代创意研发, 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文化资产。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 农村文化产业与其他农业产业、农村加工产业不同, 它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农村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在增强农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

以手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我国农村文化产业,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手工艺企业规模不断增加, 手工艺产业开始出现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出口竞争日益激烈, 手工艺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开始增加;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四川、河南、陕西等地区成为农村手工文化产业的重点集聚区。山东省是手工文化产业大省, 该省“十五”期间手工文化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8%, 当地通过利用麦秸秆、玉米皮、高粱皮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可再生资源进行手工艺生产, 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 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福建惠安县是我国著名的石雕艺术之乡, 石雕产品年产值近百亿元, 从业人员10万余人, 形成了园林石雕、建筑构件、碎石、器具、工艺品5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的大产业, 同时带动了石材机械制造、交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福建德化县是全国艺术瓷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8万人从事生产, 年产值55亿元;山东临沂柳编工艺产业年产值48.8亿元, 15万人从事生产;江苏吴县镇湖镇, 刺绣生产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 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 就发展现状而言, 作为特色文化产业, 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有望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农村文化产业在解决就业上具有一定优势。三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娱乐性、消费性文化产品需求上升, 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农村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手工文化产业, 在积极拓展国外市场的同时, 也开始关注国内市场。据统计, 这些年来, 对于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工艺产品如紫砂壶、木雕、硬木家具、玉器、首饰、艺术陶瓷等, 国内市场的需求已超过外销。手工艺术精品的收藏价值也开始逐步显现。乡村旅游产业等其他农村文化产业,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 必将实现更快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四是农村文化产业是对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现代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 是立足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 是一些地方对外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不仅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解决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素质, 同时可以保护传统文化, 增进文化交流。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要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 加快培养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这是我国农村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据统计, 2007年山东省手工文化产业产值达412.2亿元, 实现利税36亿元, 完成出口交货值167.5亿元;全省规模以上手工艺企业822家, 从业人员25万人。山东农村手工文化产业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国具有一定典型与示范意义。

篇9: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与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学校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关系紧密,一方面,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文化自信培养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传播、选择、创新文化的功能,是培养国民文化自信的基本手段。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既是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要群体,又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生力军,因此,中小学校必须重视文化传承,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成为学生共同的精神财富。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立足学生现实情况,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明确文化自信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学生从心底里认可中华文化,具备理性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才可能实现文化自信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前社会价值多元,中小学生容易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如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可能急功近利地翻阅名著节选版本,不能静心感悟经典文化的内涵;受日、韩文化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出现“哈日”“哈韩”一族,盲目追随,不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学校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各种文化现象,学会甄别,吸收各文化的有益养分,比如对于学生的“哈日”“哈韩”思想行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日、韩文化的渊源,认识到其实日、韩文化产品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烙印,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各学校要将文化自信培养与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紧密结合,明确文化自信培养的目标与内容,有序开展文化育人工作。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把握课堂教学阵地,挖掘各学科的文化教育价值,完善文化认知教育体系。课堂教学是实现文化自信培养的主要途径。国家课程的各个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自不必说,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也具有宝贵的文化教育价值,如《九章算术》、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就是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一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比较僵化,影响了教育效果。例如有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授课时以理论灌输为主,不能帮助学生从源头上认识历史文化背景,致使学生对我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感到迷茫。各学科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找到文化自信的培养依据,以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构建适应各学龄段学生的文化认知教育体系,以多元课程涵养学生精神品质。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还要求我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开发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发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动作用。学校应开展校园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组建文学、民乐、书法、绘画等社团,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掌握传统技艺,树立对于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众多文化名城、文化名镇、文化名村、文化名山、文化名人,如明清两代桂林灵川江头村的两百多名周氏为官弟子,以青莲(清廉)文化作为立身处世规范;又如广西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奋勇杀敌,获得镇南关大捷,等等,这些文化遗产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依托周边文化资源,与相关单位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灿烂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自觉自信,增进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

教育阵线是传承中华文化与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力量,从文化认知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都需要学校发挥教育引领作用。中小学校应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积极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成长为拥有中国灵魂的接班人。

篇10:重视文化差异提高翻译效果

重视文化差异提高翻译效果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表达是一个认知过程,由于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对语言的认知经验不尽相同,因此在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正确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并进行两种文化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翻译效果.

作 者:王旭忠  作者单位:南阳市商务管理学校,河南,南阳,473057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H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与融合   翻译效果  

篇11:重视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

医院文化建设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它具有社会服务性、信誉至上性、求真务实性、开拓创新性,它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同时也是现代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是具体的某个方面,其范围涉及到意识文化、人才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几个方面,是社会和患者对医院服务水平、人员素质、医疗技术、就医环境的综合评价。它在医院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识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意识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是指导医院职工思想情操、价值取向、工作态度、行为方式的准则,是一种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被职工所认同,并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模式,便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规范职工的言行,使其能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我院在总结多年的医疗工作实践,着眼未来医院发展和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首先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发展为己任”的办院宗旨,确定了医院的精神是“以人为本、科教兴院、患者至上、敬业守德、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明确了“病人满意就是医院的服务宗旨”和“一切为了病人满意、一切为了职工利益、一切为了医院发展”的工作宗旨。并通过有效的载体,使这种意识文化扎根于职工的思想中,如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演讲会、“模范人物报告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文明服务用语、优质服务杯竞赛,并进行评选“文明窗口”、“五佳医生”、“五佳护士”等活动,大力弘扬医院精神,发展医院文化,努力提高全院职工的服务意识以及个人素质和整体素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将职工的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利益追求统一到医院整体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上来,加强了全院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服务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质服务是医院文化形象的标志,是一种文化品牌的宣言。医院规范化的服务是文明优质服务的基础。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医院的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性关怀。为了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到实处,我院把患者满意不满意,方便不方便作为服务质量的客观标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标准。如:聘请礼仪学校的老师来院进行“礼仪知识讲座”、定期举行“医患座谈会”、并将文明用语制牌上墙等。医院还为每一位科主任、护士长印制了名片、回访卡,亲自送到每一位出院患者手中,并留下了患者的联系电话以便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全程回访服务。另外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每星期行政查房制度,深入病房,及时听取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意见,不断改进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使规范服务落实到医 疗卫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逐步形成医院的服务特色 另外,为了持续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还不断探索新型的优质服务理念,力争做到想的与做的永远比患者需要的多一些。例如:对于很多医务人员的普通知识对于一般居民而言可能是很难的专业知识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在病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针对患者所患疾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相关的解答,并对患者的治疗过程给予简单的解释说明,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对自己的疾病及治疗过程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针对患者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还实行了“感动服务”的服务模式,即患者在紧急住院,暂时没有家属陪护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会给予周到的服务;在患者过生日时,医护人员会为患者送去一张贺卡、道一声生日祝福,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亲情的关怀。从而不仅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而且进一步拉近了医患双方的距离。通过推行规范化服务,在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人才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

现代医疗行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人才的竞争。一个医院兴旺与否,人气聚集与否,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这也是建设人才文化的关键所在。从医院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合理引进、培养和使用,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建立一个健全的激励机制,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

为了激发人的创造力,挖掘职工的潜力,增加医院的竞争力和活力,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科教兴院”的方针,建立了完善的用人培训制度,在对各科室人员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和配置,积极引进吸纳各种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如每年根据其个人表现,由科主任推荐,选拔一定数量的年青人才到省内外大医院进修学习,并把岗位培训和参加学术讲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真正建立起有机的,符合医疗发展的“学习型”医院,为医院将来发展储备人才。另外,我们还聘请了多名高年资的知名教授来院坐诊,并且通过组织各种“经验交流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等活动,带动了医院各学科的发展,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机会。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我们还制订了一整套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针对医生、护士和管理等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目标,并要求各科室按照各自的工作制订出各科室工作流程,由职能科室人员组成监督检查小组,严格按照流程内容进行有效测评和监督。同时,在全院实行“全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一级聘一级、科室定编定岗、人员优化组合,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真正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格局,充分体现了人才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给人才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医院近年来投资近千万元,购置了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如: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心电监护、动态血压监护仪等先进设备,并更新了手术室的全套手术设备,为人才给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俗话说:“没有制度,不成方圆”,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制度文化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同时也可以把看不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制度形态。这些规章制度体现着医院管理的整体素质,是医院全体职工的行为准则。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的飞速变化,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广大职工行为,并紧密结合医院业务工作,做到年有目标、月有计划、周有落实,形成了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内部环境。使全院工作人员的言行受到制度的约束,做到“有章可循,有度可依”,从而提高全院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主人翁意识,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5 环境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上一篇:第一次-抒情诗歌下一篇:一场春雪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