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2024-04-28

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精选13篇)

篇1: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村、各单位要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全面掌握不稳定因素;对矛盾纠纷和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化解,确保不发生新的重大重复访户,彻底解决一批复杂疑难信访问题,化解积案,减少存量;按照 “大事不出,小事减少,管理严格,秩序良好”的要求,确保实现到区以上非正常访和集体访“双零”指标。

二、工作任务

(一)积极预防

1、源头预防,评估风险。各村、各单位在研究重大决策和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前,做到工作前置、关口前移,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论证,评估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2、超前排查,提前化解。坚持基层周排查、镇月排查和重点敏感时期天天排查相结合,将矛盾纠纷和隐患全部纳入工作视线,建立台账,挂账处理。对确定的重点矛盾纠纷及隐患逐级实行领导包案,加大解决力度。做到“排查不留死角,化解不留积案”。

3、加强办理,妥善解决。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工作,对一般性的问题,要专人负责,按程序办理;对影响较大的问题,要实行领导包案,成立工作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办理,确保初信初访一次性解决,避免发生重复访。

4、完善预案,积极稳控。对突出信访问题的重点人员、缠访人员,责任单位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制定稳控预案,明确责任人,加强动态监控,严密盯防,死看死守。按照“谁包案、谁负责”和“一包到底”的原则,研究制定信访积案的解决方案,加大化解力度,确保年内妥善化解。

5、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大力宣传《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学法守法先进典型、促进社会和谐的经验做法等,适时对非正常访典型案件进行曝光,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奥运宣传,增强信访群众特别是非正常访人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自觉规范信访行为。

(二)处置化解

1、加强信息预警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发挥镇三级调处工作网络中信访信息员的作用,加强信息预警报送工作,做到信息灵敏。一旦发现访苗头,要立即向镇党政办、信访办、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报送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处置和劝返工作,将访群众稳控在镇内。

2、对发生到区以上集体访的处置工作

发生群众到区集体访或围堵区委区政府大门时,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及时赶到现场与公安、综治、信访等部门做好现场处置。

3、对发生越级访的处置工作

发生群众越级访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必须赶到现场,与公安、综治、信访等部门共同做好处置、劝返工作。发生问题突出、情况紧急、规模较大的越级进京集体访时,镇主要领导要及时赶到现场,做好处置、劝返工作。

4、对非正常访的处置工作

派出所要依法将群众劝离;对到区委、区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集体访,要对组织、煽动、幕后操作人员进行训诫谈话;对到国家重点地区的非正常集体访,要逐一进行训诫谈话,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加强对非正常访重点人的防范,避免发生重复访。

5、对到区以上集体访、联名信和隐患、苗头性问题的化解

派出所、综治办和信访办等有关部门与责任单位要认真分析研判,对集体访、联名信等信访突出问题,责任单位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合办理。对隐患、苗头性问题,要采取“双向承诺”和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把矛盾纠纷控制在基层。能当时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讲清原因;不能解决的,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疏导工作。

6、建立工作平台,加强相互沟通

每月5日前,由镇主管领导牵头,组织镇“无重大重复访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分析信访矛盾隐患,研究会商重大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解决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基层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隐患,实行月汇总、月通报制度,对发生的突出信访问题形成工作动态,及时报镇主要领导和区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相关单位工作职责

镇信访办:负责实现“无重大重复访户”的牵头工作;组织协调全镇各部门、各村、各单位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负责对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建立台帐,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工作职责;督办各部门、各单位的控制化解工作;对于发生的越级访和非正常访,负责启动劝返预案,开展劝返工作,并负责与区有关部门协调,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影响。负责对领导包案及重大重复访案件重点督办,确保信访案件办理落实到位。

镇纪委:负责对群众反映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等信访问题的调查处理;负责对农村干群矛盾和两委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调查处理;对因工作不利引发信访突出问题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

镇组织部:负责抓好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好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提高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调查处理农村干群矛盾及两委干部违法违纪问题。

镇宣传部:负责宣传《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学法、守法先进典型和做好信访工作的经验做法;加强奥运宣传,增强信访群众特别是非正常访人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形象。

农发办:负责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负责涉及农村政策信访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

镇司法所:负责法律宣传、教育和援助,积极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访;在各村设立法律工作站、调解室等,配备调解员,使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镇社保所:负责摸排全镇劳务用工情况,严格执法,确保不出现企业恶意拖欠、损害职工利益而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镇村建科:负责对违反土地政策行为的查处和纠正;负责土地权属管理,依法化解土地权属纠纷;协调化解土地纠纷的历史遗留问题。

镇社会事务管理科:负责指导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掌握部队退役人员的思想动态,按政策妥善安置,避免引发退役人员访;排查化解社会福利、农村自治组织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矛盾纠纷和隐患。

派出所:负责维护信访秩序,制止违法行为;加强对围堵镇、区政府大门集体访和进京非正常访的处置、劝返工作;与责任单位配合,做好重点访人员的稳控工作。

经济管理科:负责对全镇村级财务、土地收益使用分配、土地承包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村干部任职期间的审计,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集体资产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隐患。

各村:按照“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化解工作。

镇人大要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广泛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民意,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协助做好化解工作;团委、妇联等部门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党委、政府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篇2: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安全工作是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有力保障。”楚雄市八角镇民族中学历来都把学校安全管理作为一项中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市局关于《楚雄市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中关于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精神,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我校安全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我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落实《楚雄市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摸清情况、找准重点、理清思路、明确责任,认真排查学校在安全工作中的不足与隐患,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整治工作,并以此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化解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的和谐稳定、科学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1

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会琼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派出所所长何斌、书记张学军、副校长周有志、政教主任汪国运担任,成员由处室主任和各班主任组成。

为保证学校安全排查工作正常开展,学校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办公室,由杨天华老师担任办公室主任,总体协调,具体工作由政教主任汪国运主抓。联系电话:(0878-3813032)

四、具体措施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分三步实施。(一)动员部署(2月15目至22日)

认真学习传达《楚雄市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知精神,召开专门会议,成立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和任务,对专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排查整改(3月1日至25日)

高度重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常规工作;通过晨会、思想品德课加强法律常识教育,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扎实开展“三生”教育,珍爱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青春闪光;结合学生青春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心理辅导,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扎实基础。

结合学校属于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宿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认真排查宿舍用电安全,重点对线路、开关、插座、灯头等外露部分进行排查。针对学期末学生情绪容易波动,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学生夜间管理。加强学校门卫管理工作,外来人员做好登记,加强夜间的巡查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消防设施建设,改善学校 2

照明条件,尽量使路灯夜间能照全整个校园。加大对教学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对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和仪器保管室及其各种药品进行重点排查,彻底消除其安全隐患。安全通道的疏导、防踩踏安全教育,突发事件紧急逃生教育,以及校园周边安全警示教育。

对学生使用违法违禁物品隐患的整改。深入彻底的清查收缴学生藏有使用的管制器具、棍棒、非教学用品和违法违禁物品。对学生驾驶摩托车往返学校的情况、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并联系派出所扣留车辆与家长交流沟通,强调其危害性。对乘坐非营运车辆上下学,教职工酒后驾驶机动车,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互救、自救的培训、演练。

严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食品采购索证、运输储藏、烹饪配餐、餐具消毒、保鲜留样、人员隔离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投毒案件。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严禁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并做定期检查,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

加强对影响学校稳定的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委员会职工之家的坚强堡垒作用,深入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及时排查各种活动后存在的矛盾纠纷,及时把影响本校师生安全的问题搞清楚,把导致矛盾纠纷和导致治安混乱的原因搞清楚。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矛盾问题,按照问题的性质和管辖权限, 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调解矛盾纠纷,做好矛盾双方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职工活动,加强职工间的沟通交流,减少矛盾纠纷。对出现矛盾苗头,给予及时的处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完善家校通讯平台。在周五、周日,往返学校时、及时向家长反馈情况,做到家长放心、教师放心学生安心。充分发挥共青团、女工委员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问卷调查活动,并进行分析,作出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利用好家校平台、师生平台、教师资源给正处在花季的 3

学生,呵护、指引。

(三)总结提高

在扎实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经验,认真反思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便在学校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创造性的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努力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工作要求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上升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深入排查隐患。我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要认真排查,监控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确保及时将出现的问题上报、处理。

篇3: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一、主体目的性原则:以人为本

在排查化解高校矛盾纠纷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其基本内涵主要是:第一, 师生员工是维护高校稳定的中坚力量, 要始终坚持师生员工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二, 维护高校稳定必须始终坚持以满足师生员工的各种利益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致力于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秩序, 以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满足师生员工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 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并以社会稳定为手段, 利用和谐的校园稳定环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稳定最重要的立足点就是维护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高校领导要问政于民, 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 问情于民, 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 高校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关注民生, 重视民生, 保障民生和不断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事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利益问题, 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 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和牢靠基础。离开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去追求所谓的稳定只能是缘木求鱼、适得其反。

二、理想目标性原则:追求和谐

和谐是高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和谐是稳定的高级状态。和谐基于稳定, 又高于稳定。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并不排斥差异、对立和冲突, 和谐是矛盾对立面之间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辩证统一的高级状态。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为此, 要牢固树立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精心培育和谐向上的大学精神;和谐配置、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创设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鼓励发展和谐开放的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和谐活跃的学术氛围;建立和促进和谐共进多赢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全和谐化成、多向互动的育人的机制。

三、指导理念性原则:

1、全面性原则

科学的高校稳定观将高校稳定视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 要求高校系统内部所有相关要素和方面的运行有序、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和谐共处, 即达致全面而协调的和谐秩序。这主要表现为高校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稳定;学校与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教师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 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稳定;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的和谐发展;学校人、财、物、信息、工作运行机制体制的和谐稳定;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生活秩序、周边环境的和谐稳定;改革、发展、稳定之间有机结合等。全面性原则要求高校肩负维护稳定职责的部门机构及其人员要将稳定体现和渗透到高等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和全体师生之中, 要对可能影响高等学校稳定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判研和反馈, 将稳定工作作为硬任务, 采取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 动员一切力量, 确保高校的稳定。

2、开放性原则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要实现高校稳定, 必须以开放的眼光观察、审视稳定问题, 将开放思想有机融入维稳理念、制度设计与安排以及政策措施的制定之中。开放与稳定两者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开放是一把双刃剑, 开放一方面会带来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开放也能促进稳定。高等教育在30多年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快速稳定发展就是明证。只有以开放的视角去审视稳定, 才能兼收并蓄, 吸收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包括科学的稳定理念、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 让高校维护稳定的队伍永葆先进与活力;只有以开放的眼光去观照稳定, 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全面掌握校内外各种信息, 增强维护稳定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提升高校稳定的内涵, 实现高校的长期稳定。经验证明, 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只能导致贫穷落后, 也许能维持表面的一时的稳定, 但是无法从根本上保持高校的长期稳定。

3、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稳定, 深刻认识到构建和谐稳定校园, 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化解的过程。稳定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不动、一成不变、四平八稳的僵化的稳定。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高校必须顺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改革创新排查化解工作的理念、制度、内容、形式、举措。高校校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 旧的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还会产生。解决矛盾的出路在于用动态的眼光、动态的手段来正视矛盾和解决矛盾, 特别是建立相关的制度, 允许和引导矛盾在制度化渠道内得以表达和解决, 而不是为了表面的稳定、一时的稳定而忽视和压制矛盾。加强人才流动机制建设, 消除一切妨碍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与机制障碍, 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建设一个以成就自赋和机会均等为原则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开放式动态系统, 最大限度地通过人才合理流动来激发人的潜能, 是化解高校矛盾与问题的重要途径。而通过禁锢人、压制人的方式维系的稳定是不能长久的, 迟早会随着矛盾的累积而酿成乱子。

4、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稳定不但表现为稳定的持久性, 而且表现为当前稳定与长远稳定的统一, 是一种不损害长远稳定的现时秩序, 也是现时稳定可以持续不断地相对平稳地延续到来的长远秩序。科学稳定观要求我们, 不但要考虑眼前的稳定, 而且更要考虑长远的稳定, 要考虑如何使眼前的稳定持久地延续到未来, 不能为了眼前的一时稳定而忽视长远的稳定, 更不能为了眼前的稳定而损害长远的稳定。要实现高校可持续稳定, 一方面, 要把发展这第一要务与稳定这第一责任结合起来, 将可持续稳定建立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 要强化责任, 全力打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定期召开稳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 分析维护稳定工作的形势、查摆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稳定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并做好经常性的督导工作。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机制, 完善“党政挂帅、综合协调、部门联动、依托基层、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在这里, 落实领导责任制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一是要把领导干部接待日的制度作为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认真执行;二是实施重点问题挂账督办、领导包案制度;三是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力争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对矛盾纠纷控制化解不力的领导要追究责任。此外, 还要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情报信息管理机制、化解预警机制、应急预案机制、矛盾纠纷应对机制、宣传导向机制。实践证明, 深入推进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不失为排查化解高校矛盾纠纷, 促进高校稳定和谐的有效途径。

四、工作方法论原则

1、预防为主、教育疏导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经常性地进行维护稳定的宣传教育, 增强师生员工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 防范各种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 增强对敌斗争的自觉性, 及时妥善地处置各种不安定事端和突发事件, 落实各项维护稳定和安全防范措施, 维护好校园秩序。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虽然不安定事端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但其发生也存在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就个体行为而言,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 每一个体得以存在和发展, 在其生理和心理上必须有一个平衡。当需要得到满足时, 个体的心理体验就是高兴, 反之, 就是不快, 甚至产生对抗。因此, 我们要加强危害高校稳定预警研究, 寻找引发不安定事端的根源和成因, 积极工作, 就可避免、减少或者减轻危害的结果。不安定事端从萌芽、酝酿到发生有一个过程。其间的征兆、苗头只要被发现, 就应当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调查研究, 掌握群众反映的情况、对高校存在的焦点、难点问题, 全力做到防范在先, 制止在中, 处置在后。同时, 要认真地解决群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以缓解矛盾, 严防矛盾激化。从源头上查找产生矛盾纠纷的原因, 减少和缓解矛盾, 消除不安定因素是做好排查化解工作的首要环节。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突出矛盾和热点问题, 主要是那些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以及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因此, 高校维稳工作队伍必须认真研究本单位、本部门易出现的热点问题, 有的放矢地搞好排查化解, 在此基础上及早采取相应的对策, 把教职员工和学生关心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提早解决。唯有如此, 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矛盾纠纷产生和发展。维护高校稳定, 除做好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外, 还必须做好预案工作, 以期有备无患, 以最高效率及时平息事态或防止事态扩大。

2、统筹兼顾原则

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高校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也不单靠一个单位或部门孤军奋战来完成,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协同调解。维护稳定工作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各负其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同时, 也需要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和涉事单位的共同努力去排查和化解矛盾。在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中, 要建立综合协凋机构, 分层次掌握、协调、处置矛盾的排查与化解, 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对涉及本部门的有关群众利益的重点项目, 在实施前要多方论证、提前协调, 做好群众的安抚和说服工作, 争取主动, 减少失误, 预防治安事件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要协调行动, 履行各自的职责, 防止相互推诿扯皮, 积极主动地参与处置工作。同时, 还必须做好回访转化和善后工作, 不出现反复。

3、重点论原则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在一个复杂的事物中往往包含着多种矛盾, 其中居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着矛盾体系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所以在解决复杂矛盾时, 要着重分析和解决主要矛盾。在高校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中, 也必须遵循重点论原则, 集中力量, 狠抓牵动学校全局、影响学校稳定的主要工作。其基本要求:一是要抓重点人员。高校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生活、就业困难的学生和落聘偏激人员、邪教组织人员等的稳定。对这些人员, 高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理念, 工作做细, 事情做实, 及时剔除有可能影响他们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因素, 确保不做出非常举动。二要抓重点时期。重点时期包括重大节日、重要政治活动、会议期间, 重要政策出台、实施阶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国际国内敏感事件, 学生就业、毕业生离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干部聘任、大型活动等时期。在重点时期, 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较为活跃, 各种矛盾容易集中表现出来。因此, 重点时期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要加大力度、深度, 全力妥善调处, 始终坚持校领导带班制度和处级干部、辅导员值班制度, 各基层单位要坚持信息日报制, 健全基层信息网络, 确定责任人, 做好记录, 认真分析筛选, 发现掌握矛盾苗头动向, 及时上报并采取切实措施防止矛盾激化。三要抓重点单位。改革力度大, 建设步伐快, 涉及群体利益问题多的部门和单位, 是矛盾和问题的多发地。对这些矛盾相对集中、突出的单位, 要作为重点, 加强联系, 加强领导。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预测上报工作和上级主要领导要把重点单位作为联络点, 随时了解这些单位不安定和需要排查的具体问题。四是重点区域。学生食堂、宿舍、大型活动场所、财会室、仓库、实验室、计算机房等是高校的重点区域。应坚持做到一般巡查和重点突查相结合, 坚持人员值班和安全巡逻相结合, 做到早检查, 早发现, 早整改。五要抓重点问题。重点问题主要包括涉及师生利益并引发的集体上访和突发性重大事件、个别缠访事件, 情绪过激者闹事或堵门、静坐、冲击政机关事件等。针对这些问题, 要建立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的领导包案和挂账督办制度, 明确责任和责任人。要严格对重点矛盾调处工作的责任制, 对已列入重点的信访案件, 因失职、渎职和责任单位之间相互扯皮而使矛盾激化, 造成重大治安事件的, 要追究主要责任单位和协管单位领导的责任。

4、集中性与经常性相结合的原则

危害高校稳定的不安定事端以及各类突发事件大多是我们过去工作没有做到位所造成的, 现在对这些问题也不能消极被动等到问题出现再去解决, 必须坚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指导思想, 以主动解决问题的诚意换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我们要依靠党政领导和各级领导干部, 注意研究解决问题,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坚持做到“两个主动”, 即:主动宣传, 高校的各级领导要经常性的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公布主要领导的接待日期、时间、地点、预约时间, 使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学校的动态, 为改革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主动摸排, 为了确保维护稳定工作取得成效, 要在认真清理历年来积累下的矛盾纠纷的基础上, 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排查疏理, 对存在问题尚未解决的要重点摸排, 及时化解。在维护稳定的工作中, 要针对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对学校作出的重大的决策和决定的批评、建议、要求的实际, 集中一段时间, 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 不激化和回避矛盾, 讨论争议上的需求和利益关系, 产生选择方案, 使双方缩短认识上的距离, 或基本上达到一致。对待一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必须集中工作, 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谅解, 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决不能扩大和激化矛盾, 酿成突发事件。

5、公平正义原则

公正的精义在于给人以应得, 每个人所得到的权利应该与他的贡献成正比而与他的义务相等, 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正义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发展未必带来稳定和谐, 失去公平正义支撑的发展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导致新的不稳定和不和谐。社会公平是人的基本利益需要, 具有重要的人格尊严价值、机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是社会政治稳定的自主力量和价值基础, 也是实现高校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和保障。公平正义所包括的“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均”的内容和现阶段赋予其的“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等新的内容, 都对社会稳定和高校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 有的高校在对教师的聘用、工资福利、晋升、职称评定、学术评价以及选拔学生干部、评优评奖、助学贷款、减免补助、入党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的现象, 严重影响着高校和谐稳定。不论教职员工, 还是大学生, 都期盼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落实。只有坚持公平正义原则, 才能增强和谐稳定的自主力量, 夯实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形成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因此, 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 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的同时, 进一步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没有一定的制度支持, 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无法落到实处, 就可能仅仅是一种苍白无力的道德义愤。因此, 化解高校矛盾纠纷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制度, 要加强高校公平正义制度建设, 要将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贯穿到高校制度和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每一个环节。要努力营造公平的校园环境, 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师生权利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 推进体现公正理念的治校理教的各项规章制度。唯有如此, 才能逐步消除师生员工的“不公正感”, 及“相对剥夺感”, 保持高校的和谐稳定。

6、标本兼治原则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 标本表征着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所谓治标, 就是解决表面的直接的问题, 以期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而非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所谓治本, 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要真正科学合理地排查化解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矛盾和问题, 必须治标与治本有机地统一起来。处理复杂矛盾问题不能片面追求治标。因为使用治标方式处理复杂矛盾问题, 在短时期内虽然能够产生看起来正面而及时的效果, 但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它会使系统存在的主要症结暂时缓解, 而隐匿起来, 造成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大意, 而当这种矛盾和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解决复杂矛盾的理想状态是治本, 但治本是有条件的。一是治本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系统存在的基础, 导致系统的剧烈动荡, 如果控制不好可能造成系统崩溃的后果。二是治本解决问题难度大, 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 要善于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当时机不成熟时, 以治标为主, 循序渐进, 并积极创造治本的条件。当治本的时机已经成熟时, 则乘势而为, 当机立断, 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与师生受益度有机统一起来, 以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结合点和切入点, 积极化解高校不稳定因素, 以期实现表层稳定与内核稳定和谐统一。师生员工是维护高校校园和谐稳定的最强大的内在力量和最牢靠的基础, 因此, 高校领导干部要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 从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等民生问题入手, 着力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断巩固和扩大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内在基础。

摘要:要维护和促进高校安全稳定, 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加强对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矛盾和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的研究, 既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社会冲突论、社会生态学、行为科学等理论去审视高校稳定问题, 又要善于总结、提炼和概括高校维护稳定的实践经验, 还要将理论与实践对接起来, 抽象出具有普遍指导价值和现实可行性的工作原则, 以期提高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高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胡联合:“科学发展观呼唤科学稳定观”, 《红旗文稿》, 2004年。

[2]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学习出版社, 2008年。

[3]郝建国:“论解决复杂矛盾的方法论原则”, 《党建研究》, 2006年第2期。

[4]王若阳等:“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年。

[5]刘兴平:“论和谐视阈下高校稳定的构建”,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7年。

篇4: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为坚持“安全为首要、排查为关键、稳定为目标”的安全工作原则,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特制定学校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1、学校要加强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学校各层次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的管理人员成立排查小组,确保排查效果。

2、学校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实行月查月报制度,每月10—15日组织全方位排查,排查结果提交学校领导例会,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

3、安全隐患排查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后左右,天上地下;校园内外无遗漏”。

一查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包括校舍状况、实验教学设施、消防设施、体育设施、水电设施、学校车辆等。

二查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三查学校德育工作和法制安全教育。四查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五查学校食堂。

篇5: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排查情况报告

局办公室:

根据《关于对全县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开展专项排查的通知》(宁政法明电〔2014〕3号)要求,我馆及时按照排查要求专门严格组织了排查,通过各科室逐个进行排查,并将排查结果进行梳理,经过排查,我馆不存在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

宁洱县图书馆

篇6: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为维护学校稳定,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排除各种影响学校稳定的不利因素,超前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 :贺丹鹏(月日镇九年制学校校长)

副组长:刘丽红(月日镇九年制学校副校长)

白海波(政教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张东斌 刘学文 刘双民 刘瑞民 余景涛

张婷 各班主任

事故及隐患报告电话:3389031

为确保排查调处工作有序进行,具体工作由政教处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年级必须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处室、年级主任负责本处室、年级的排查工作,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排查工作。

二、目标任务

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目标 :全力维护学校稳定,准确掌握影响学校稳定的人和事,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增强控制力,为教学工作创造一个和谐平安的育人环境。

2、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任务:广泛发动和依靠师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排查调处工作,重点排查调处:一是因学校决策行为、财务管理、后勤管理、老师管理、学生管理引发的矛盾纠纷;二是因收费行为、招生行为、教辅资料的购买引发的矛盾纠纷;三是因学生打架等违纪行为引发的矛盾纠纷;四是因城镇建设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

三、排查调处步骤和方法

1、各处室、各年级、各班级每月或每季度对矛盾纠纷进行调查摸底,逐级逐项进行排查,提出有关建议,并分类进行填表登记,班级上报年级段,各处室、各年级上报学校政教处。

2、学校政教处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问题性质梳理归类,建立台帐,落实责任领导和化解责任人。并上报县综治办。

3、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问题,各处室、各年级、各班级责任人逐项进行调处化解,确确实实消除矛盾纠纷隐患。在调处期间对新出现的矛盾纠纷应及时归入台帐,做到边排查边调处,确保排查一起,调处一起。

4、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行总结,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排查调处工作顺利进行,力求排查结果全面准确,调处结果达到实效。

2、建立校、年级、段、班级四级矛盾纠纷排查体系,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排查,做到校不漏年级、年级不漏段,段不漏班,做到情况早发现、早报告、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

3、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对于重大的矛盾纠纷,多种手段并用,努力解决在初始阶段或萌芽状态。发现重大纠纷隐患(可能发生群体性上访、群体斗殴现象)应当及时报告学校主管领导,并及时上报县有关部门。

4、明确责任,逐级负责,将排查工作列入综治目标考评。

篇7:胡乐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

一、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也可将内容纳入综治例会一并召开),会议议题是学习贯彻上级会议、文件精神,通报工作情况,研究决定重大问题;

2、会议具体日期和议题,由矛排调处中心事先通知各成员;

3、会上安排汇报的单位,会前按要求充分准备,会上要认真做好书面汇报工作;

4、每次例会各成员要按时出席,成员因事不能到会的,要安排有关负责同志到席,并履行义务;

5、每次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矛排调处中心要整理成会议纪要上报下发;

6、临时安排会议由镇政法综治委负责人和司法所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召开。

二、矛盾纠纷管辖责任制

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管辖责任,实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界定。

2、排查调处工作中的牵头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配合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自身份内的工作。

三、信息报告制度

1、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向镇党委、政府和县综治委上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和各类业务信息。

2、重大突发性事件,做到及时报告;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要做到随时掌握,随时报告;对定期或不定期排查过程中发现没有问题的,做到“零报告”。

3、矛排调处中心对报送的信息要认真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和县综治委汇报。

四、领导包案制

1、领导包案系指镇领导对重大矛盾纠纷亲自指导调处案件;

2、领导包案的程序是:对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由镇综治办提出领导包案的建议,综治委领导同志审阅后,提交综治委会议研究决定。乡综治办用通知书的形式把责任明确给有关领导同志,并抄送包案单位;

3、领导包案的时间原则上为半年。矛盾纠纷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撤销包案,矛盾纠纷在包案时间内未能解决的,经包案领导和综治委领导同意后,可延长包案时间。

4、包案领导要落实责任部门和联络员,原则上每月至少一次应去包案单位现场指导工作;

5、被包案单位的广大干群应知晓包案的领导,并能了解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五、目标责任制

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要求是: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2、农村出现的矛盾纠纷解决原则上不出镇,各村出现的矛盾纠纷原则上不出村。

篇8: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漫町九年制学校 2014年9月

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

为坚持“安全为首要、排查为关键、稳定为目标”的安全工作原则,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特制定学校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

一、学校要加强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学校各层次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的管理人员成立排查小组,确保排查效果。

二、组织机构: 总负责:任校长 分管领导:王飞 姜安锋

人 员:王红,张芳芳,张艳婷,王卫玲,席凤玲,常小晶,贺雪梅,姚一皎,曹晓丽

二、学校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实行月查月报制度,每月10—15日组织全方位排查,排查结果提交学校领导例会,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于每月20日前将排查和整改情况上报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三、安全隐患排查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后左右,天上地下;校园内外无遗漏”。

1、查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包括校舍状况、实验教学设施、消防设施、体育设施、水电设施、学校车辆等。

2、查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素质。

3、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4、查学校德育工作和法制安全教育。

5、查学校食堂。

6、查学校周边治安秩序。

7、查安全制度建设。

8、查组织领导。

篇9: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关于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对接工作意见

各村(居)、镇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我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整合大调解工作资源,拓展工作范围,提升工作质效,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特对“公调对接、纪调对接、访调对接”范围和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希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进行落实。

一、“公调对接”范围和工作流程

(一)对接范围

“公调对接”指110接报警及其他渠道发现的虽属于公安派出所职责范围内受理的矛盾纠纷,但又能在人民调解范围内解决的,可以移送各级调解组织调处,同时各级调解组织对受理的矛

盾纠纷发现属于公安派出所受理范围的,移送公安派出所处理。“公调对接”实行两级对接调处机制,即镇公安派出所与镇调处中心对接,镇调处中心向公安派出所派驻调解员;公安派出所警务站与各村、镇直单位组织对接。

公安派出所移送矛盾纠纷的范围包括:征地、拆迁引发的纠纷;企业改制、企业发展引发的经济补偿、医疗、养老等保险缴纳纠纷,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纠纷,环境污染纠纷等;婚姻、继承、赡养、抚养、财产分割等;邻里土地界址、宅基地等纠纷;行政执法不当引发的上访、堵门、堵路等纠纷;其他应当移送调处机构调处的纠纷。

调处中心移送矛盾纠纷的范围包括: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等治安、刑事案件。

(二)工作流程

1、受理及分类。公安派出所对受理的治安案件,先由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公安派出所调解室进行分类,对适合调解且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引导其进行现场调解。对不能调解以及双方当事人不愿调解的,进行立案处理。对调处中心受理的属于公安派出所处理范围的及时移送给公安派出所立案处理。

2、告知。对移送的矛盾纠纷,移送机关应当及时填写《移送通知单》,告知双方当事人到指定单位处理。

3、登记。对移送的矛盾纠纷,移送单位应填写《移送处理登记表》,登记备案。

4、移送。移送单位应将《移送调处单》,连同先期有关材料一并移送给接受单位。

5、登记受理。接受单位应当填写《受理登记表》,确定承办人员。对不属于本职工作范围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采取其他途径解决。

6、调查核实。由承办人员对当事人及相关证人进行调查,对纠纷有关情况进行了解核实等。

7、移送调解。对疑难矛盾或涉及有关职能部门的矛盾纠纷,将其移送辖区内调处中心,实行警民联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交办的职能部门按程序进行调处。调处成功的,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功的,由公安派出所立案处理或引导进入司法程序。

二、“纪调对接”范围和工作流程

(一)对接范围

1、纪检部门收接到的属于大调解范围的信访反映;

2、调处中心收接到的有关党员领导干部违纪方面的信访反映。

(二)工作流程

1、纪检部门对收接到的属于大调解范围的信访反映,制作《移送调处申请表》和《移送函》,将信访事项移送到调处中心处理。

2、调处中心受理并调解成功后,由调处中心填写《矛盾纠纷处理结果反馈表》,向纪检部门反馈。

3、调处中心调解不成功,由调处中心填写《矛盾纠纷处理结果反馈表》,连同有关材料移送给纪检部门或告知信访人其他处理方法。

4、调处中心在接待受理中,对收接到的有关党员领导干部违纪方面的信访反馈,由调处中心填写《移送函》,连同有关材料一并移送给纪检部门处理。

三、“访调对接”范围和工作流程

(一)对接范围

1、信访部门初次接访,认为可以调处的民事纠纷;

2、调处中心接待的应由信访部门处理的事项。

(二)工作流程

1、信访部门初次接访的民事纠纷,认为可以调处,在征得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同意调处的,承办人应填写《移送调处申请表》和《移送函》,经领导审核同意后,由信访人到调处中心申请调解。

2、调处中心受理并调解成功后,由调处中心填写《矛盾纠纷处理结果反馈表》,向信访部门反馈。

3、调处中心调解不成功,由调处中心填写《矛盾纠纷处理结果反馈表》,连同有关材料移送给信访部门办理。

4、调处中心在接待受理中,对于应由信访部门处理的事项,由调处中心填写移送单,移送给信访部门处理。

镇人民政府

2011年2月13日

主题词:社会矛盾调处对接意见

篇10: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大排查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关于矛盾纠纷及信访排查化解工作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我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实效,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处理解决好教师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排除化解矛盾纠纷的问题隐患,预防和减少、排除新的矛盾纠纷,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沟亭乡管理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荣春

副组长:韦华 王正华

成员:乡管理校班子成员、各完小校长、沟亭乡中心幼儿园园长。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韦华为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

组长、副组长主要负责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指导、协调。小组成员负责收集和反馈各类信息,组织相关人员落实排查化解工作,负责做好领导小组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排查重点

重点排查违规办学问题,考试和学校乱收费问题,农村弱势群体子女上学问题,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贫困生救助问题,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聘任问题等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以及群众投诉反映的其他问题,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纠纷。

三、工作内容和步骤:

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内容和步骤如下:

(一)组织发动

1.由向管理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办公室负责建立、收集整理

资料。各完小、各村教学点、幼儿园(班)要积极配合。

2.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确保每一所学校、幼儿园按要求做好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

(二)集中排查

坚持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边排查与边调处相结合。向管理校及各完小、幼儿园一起进行一次“地毯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情况,要认真登记,及时分类梳理,对排查出来的重点对象、重点案件和重大紧急情况,要做到随排随报。

着重排查下列四类情况:

1.信访案件。主要是今年以来的集体上访和越级访、重复访、无理访、缠访案件;

2.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重点是校内及与校外纠纷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

3.特殊群体活动情况。着重掌握特岗及临聘教师的动态。

(三)集中调处

1.分解任务。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校领导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进行分解,涉及到各完小的要全力以赴做好配合工作。

2.明确责任。要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认真落实化解措施。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限期解决,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稳定在当地,确保不因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越级异常上访事件的发生。

3.注重效果。健全矛盾纠纷的多元处理机制,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确保调处实效。

4.落实稳控。要加强防范,落实稳控措施,切实做到盯死看牢,防止漏管失控。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对相关当事人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落实稳控措施,防止矛盾激化。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责任制。学校要高度重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一把手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对学校的排查化解工作负责,直接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排查化解工作的开展。

2.加强基层调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切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做好排查化解纠纷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3.加强检查监督力度。落实领导责任制,督办督查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履行好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检查,及时反馈,定期(即每季度)总结汇报。建立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努力使排查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沟亭乡管理校

篇11: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凸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确保社会稳定,根本之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压倒一切,是第一责任。必须以发展求稳定,以稳定促发展。近年来,XXX乡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地域经济,积极探索新时期矛盾纠纷产生的特点和调处化解的对策,为全乡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和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70余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调成率达98%,避免群众越级上访10余起,控制矛盾纠纷激化27起,成功防止民转刑案件9起,辖区没有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及时或调解不当而造成民转刑案件。这些案件不仅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债权、房屋宅基、继承、赡养、抚养,而且还涉及债权债务、拖欠农民工工资、环境污染等等方面。

一、新时期矛盾纠纷产生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引起了社会矛盾纠纷主体的多样化,性质的复杂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也由原来的主要化解民间纠纷,发展成面对范围更为广泛的民间纠纷、经济纠纷、行政纠纷、交通事故纠纷、企业纠纷等等复合而成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共存的社会矛盾纠纷。如若调处化解不及时,将会导致矛盾纠纷升级,甚至上升为群体性事件或发生刑事案

因为一起纠纷,涉及社会上诸多方面、诸多利益群体,而要想达到双方满意,相当困难,处理起来难度也非常大。比如:安臵拆迁纠纷、劳务纠纷、职工下岗纠纷、就业纠纷等等,不仅会带来许多家庭不稳定的隐患,影响 家庭的和睦,而且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矛盾。

(四)新型矛盾纠纷层出不穷。特别是村内纠纷、土地租赁纠纷、农民工工资纠纷、交通事故纠纷、集资纠纷、用工合同纠纷等等越来越多,一 旦发生,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二、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预防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全面变革时期,改革带来的裂变,使社会经济成份、利益分配关系、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将诱发更多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带苗头、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这将对今后的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调处和化解这些矛盾纠纷,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整,又要坚持传统经验与新的举措结合。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采取不同方法调处化解,排查化解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主 要对策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强化领导责任制。各级党政领导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排调化解工作。采取定领导责任、定责任单位、定调处时限,包调处结果的“三定一包”制度,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建立领导干部抓稳定工作个人档案,对干部的提拔、任用、晋职、晋级,严格与维护稳定工作挂钩。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

(五)讲究策略,注意方法。对矛盾纠纷的处理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要本着“可疏不可阻、可早不可拖、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积极开展疏导和化解工作。

篇12:镇加强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工作方案

------突泉县总工会

突泉县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突综治委发(2010)6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超前思考,靠前行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对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行调研。一是及时宣传动员,研究制定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时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对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相应措施,明确目标要求、工作任务、责任领导、时间安排,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按照工作要求,及时将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的工作安排通过政务公开方式,进行公示,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二是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责任。成立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县总工会主席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机关办公室,负责对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动员和监督落实。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主管领导负责、科室人员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基层调研、服务、指导工作。三是坚持领导接访制度和每周专题研究信访问题。深化领导接待日制度,每周三为党支部书记接待群众信访日,其他时间安排领导带班负责信访接待工作。坚持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重大、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按照职责权限,细化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措施,化解矛盾。四是坚持领导负责制度。对重点矛盾纠纷实行领导负责解决。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落实领导、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负责领导全程参与案件调查、协调和处理,深入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明确主体责任和协办责任,-1-

限期解决,确保矛盾纠纷任务的实现。五是坚持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为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有序开展,县总工会围绕工作职能,采取包片包点的办法,深入基层指导处理涉及政策性、法规性较强的信访问题,对重点矛盾纠纷进行深入摸排,对不能及时解决的纠纷隐患,建立工作台账,提出解决措施,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六是坚持领导带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

通过对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调研,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主要潜在原因: 一是全县企业改制引发的矛盾。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先后破产的过程中,突出表现为下岗职工的安置、拖欠工资、医疗费、拖欠以前的集资款、工龄买断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二是由于街道改造、城市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近几年,城市建设较快,由于历史的原因,面临着诸多矛盾。表现在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开发建设单位强行征地、房主多要补偿费或逾期不能拆迁、回迁或违犯条款等。三是因城市管理引发的纠纷。一些下岗职工、个体户或失业人员出于生计,不懂得通过合法途径寻求生活出路,而是违章违规,其行为被制止或受到处罚后,于是对有关部门有意见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四是干群关系引起的纠纷。有些基层干部,滥用职权或越权,有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在依法行政或执行政策过程中走样,破坏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产生以上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措施不配套。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生活中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亟需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进行调

篇13: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xx乡集中开展治安混乱地区排查和矛盾

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区、盟两级综治委要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正确分析社会治安形势,重点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众性事件,进一步维护我乡的社会政治稳定,为党的十六届四中

全会顺利召开和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根据县委办发[2005]7号文件精神,乡综治委决定,今年第一季度在全乡集中开展一次治安混乱地区排查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并针对当前突出的治安问题,结合各地实际,在3月份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打击和专项治理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好范文版权所有

这次治安混乱地区排查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做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确保全乡社会政治稳定,深入扎实地排查调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集中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使全县重点地区的社会治安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治安混乱地区抽查,主要对象是乡、村办公所在地,繁华街区,学校及周力地区、企业及周边地区,车站、交通沿线,边境地段及公共复杂场所。各村要结合治安混乱地区排查集中组织开展打击专项活动。同时要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和道路交通等重点整治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决防止交通、火灾等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重点是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容易引起群体性上访或酿成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疑难纠纷和社会热点、难点矛盾纠纷,特别是企业转制兼并破产、职工下岗、失业、退休养老等方面涉及职工利益保护及生活保障问题(包括企业军转干部等方面人员);城市建设改造涉及征地、拆迁补偿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党在农村牧区各项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土地承包、草场、林水矿产纠纷等方面的问和矛盾;涉法案件引发的矛盾纠纷;在中央、自治区越级上访事伯;重访和上访老户反映的问题;可能进京滋事的“×××”人员和其他重点人员的情况。

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巩固前一阶段严打整治斗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发的治安问题的排查力度。要以乡为单位、村委会为基础,以社、公共场所、交通要道、要害部位为重点,进行认真清理检查,加强对党政关、广播电视、金融网点、爆炸物品和药品仓库等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和治安防护,加强道路交通专项重点整治和消防检查工作。防止发重大恶性事故。要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认真摸排,分类统计并疏理排队,切实把治安混乱地区排查出来。

(二)要结合各地实际,集中开展打击和整治专项行动。对排查出来的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集中打击什么犯罪,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采取建立台帐、挂牌督办、限期整改、责任到人等有效措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整治,整治一个巩固一个,防止出现反弹。要认真分析治安混乱的原因,查清工作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治安防范经常性工作机制,堵塞滋生和诱发犯罪的漏洞,巩固和扩大严打整治斗争的成果。要认真落实责任制,加大领导责任查究的力度,对工作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导致社会治安混乱和治安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单位,应根据不同情况,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追究责任。

(三)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际方案,本着普遍排查,重在调处、治理的原则,做到村不漏社,机关单位不漏科室,厂矿企业不漏车间班组。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要逐件逐项登记造册。要在拉网式集中排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负责制,属于哪个地区的矛盾纠纷,哪个地区的党委、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调处解决;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地区和部门之间相关联的矛盾纠纷要相互协调,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后,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发生进京和到自治区越级上访事件,坚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特别要高度重视堵塞铁中、公路、拦截列车的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要制定和完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在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时,党政主要领导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按照工作预案,依法妥善处置,严防事态扩大。要慎用警力、警械和强制措施。

上一篇:体育的名言下一篇:晒家风亮校训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