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恶意透支评分

2024-04-22

信用卡恶意透支评分(共9篇)

篇1:信用卡恶意透支评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司法解释信用卡恶意透支将

被追究刑责

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介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

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

第三,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第四,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篇2:信用卡恶意透支评分

1、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经过银行两次催收,并且超过三个月拒不还款,二者兼备,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要素之一。

2、信用卡诈骗是公诉案件,银行起诉只能追究民事责任,法院不会主动判负刑事责任。

如何认定恶意透支?

1、恶意透支的法律定义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就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

2、恶意透支的两个限制条件

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

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

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具体表现

篇3: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

被告人周某、叶某、吕某使用虚假收入证明通过姚某 (另案处理) 在某中国农行申请办理了3张信用卡, 其中叶某、吕某领取了信用卡后将卡交给周某使用, 周某明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仍使用自己的信用卡透支本金99321元, 使用叶某的信用卡透支本金189480元, 使用吕某的信用卡透支本金49635.8元。三被告经法卡银行多次催收, 而未还款。案发后三被告主动投案, 叶某和吕某退赔了全部赃款。法院判决周某犯信用卡诈骗罪, 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并判处罚金100000元;叶某犯信用卡诈骗罪, 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缓刑三年, 并处罚金60000元;吕某犯信用卡诈骗罪, 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缓刑二年, 并处罚金20000元。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 三被告是信用卡诈骗罪的共犯, 其中两被告将申领的信用卡交给另一被告使用, 那么如何认定持卡人和另外两被告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就是难题。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是我国信用卡诈骗罪的四种类型之一, 根据我国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 所谓“恶意透支", 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解释》在刑法原有规定的基础之上, 对催收的次数和透支数额的入罪起点做出了规定, 明确要经过两次催收, 透支数额超过1万, 使“恶意透支”变得更为具体和详细。因此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是指,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 且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行为。要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需满足两个条件: (1) 客观上, 持卡人的信用卡透支行为需超过规定限额和规定期限, 即透支数额超过1万且经银行两次催收超过3个月仍未归还。 (2) 在主观上, 持卡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即其主观上具有想要非法占有银行的钱款。

一、持卡人的认定

从主体上看,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恶意透支的主体, 是信用卡的持卡人, 必须是特定的。但如何定义持卡人, 对犯罪人是否构成此罪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 确实存在实际的用卡人与登记持卡人不一致的情况, 那么对实际用卡人恶意透支的情况, 如何处理登记持卡人和实际用卡人的关系, 究竟何者是“持卡人”, 就成为问题。在本案中, 就存在这种情况。叶某和吕某是登记持卡人, 而周某才是实际持卡人, 而且实施透支行为的是实际持卡人周某, 也涉及到怎么认定持卡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 目前主要有3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 当登记持卡人与实际用卡人不一致时, 实际用卡人不属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所规定的“持卡人”;第二种意见认为,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可以包括实际用卡人, 只要实际用卡人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 并且实际占有使用了透支款项, 可以对“持卡人”作扩大解释, 包括实际用卡人;第三种意见认为, 实际用卡人和登记持卡人构成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共同犯罪。

笔者认为, 持卡人的认定, 应当区分不同情况, 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下的主体问题, 不能一概而论。在实际持卡人与登记领卡人不一致时, 如果登记人本身并不知晓信用卡申领使用情况, 说明存在骗领或冒用信用卡的情况, 使用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应适用《刑法》第196条第1款的规定, 因此就不属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如果登记持卡人知晓信用卡申领情况的, 要看两者之间是否有共谋, 没有共谋的情况实际持卡人也不属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 对登记持卡人是否构成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 应在考察其行为是否符合其他犯罪构成要件后, 综合得出结论。有共谋的, 实际持卡人与登记领卡人都属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 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本案中, 三被告用虚假的身份证明文件申领信用卡, 叶某和吕某知晓并参与信用卡的申领, 且叶某和吕某在银行的多次催收后仍未还款, 应认定两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属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 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解释规定“非法占有为目的”包括6种情况, 本案属于第一种, 即明知明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恶意透支信用卡, 现实中, 司法工作者容易根据最后的结果直接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这样一来就容易陷入“客观归罪”的误区。非法占有的目的应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 应该考虑信用卡申领时有无作假、透支后有无逃匿和改变联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还款能力等情况。

本案中, 周某明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 使用自己以及他人的信用卡透支数额达30万元之多, 且在申领信用卡时还存在作假, 结果银行多次催收仍不还款, 明显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叶某和吕某使用虚假收入证明审理信用卡给他人使用, 在银行多次催收后仍不还款, 也能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 因此可以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结语

对于信用卡诈骗罪中, 实际持卡人和登记持卡人不一致的情况, 对各犯罪人该如何定性, 还应综合各种情况具体认定, 对各自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应该区分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 正确认定。

参考文献

[1]聂怀广.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年第1期.

篇4:信用卡恶意透支何以急剧上升

对信用卡消费的认识错误

信用卡最早诞生于美国,美国人把信用当成是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信用卡就是最好的中介,他们日常消费90%以上都是通过刷卡完成的,保持良好的信用等级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在美国,个人信用不仅关系到购买大宗商品利率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就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我国,持卡人对于信用卡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在很多持卡人看来,信用卡意味着超前消费,意味着用银行的资金去为自己购置商品,并认为这和欠其他自然人的钱财没有任何区别,因此拖延还款就成了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观念下,信用卡的“信用”二字已经完全丧失意义,信用卡沦为一张巨大的“欠条”。此外,恶意透支行为人普遍缺乏对信用卡恶意透支刑事法律责任的认识,在公安机关立案之前,他们往往对恶意透支并拒不归还银行欠款的行为性质认识不清。在被立案后,很多持卡人又错误地认为只要将银行的欠款还清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当然,还有不少持卡人把信用卡作为“敛财工具”,将其视作企业经营的资金周转工具,完全扭曲了信用卡作为支付结算工具的基本功能。

发卡行风险防控机制疏漏

对于近年来恶意透支型案件数量的急剧上升,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发卡行缺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意识,经营理念存在偏差。近年来银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银行间竞争愈发激烈,信用卡业务的竞争最终演变为办卡大战,抢占市场和获取更多的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经营目的,部分银行存在信用卡发卡门槛较低、资信审核不严、过度授信等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发卡行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风险控制及预警技术落后。有些银行违反银监会规定,仍将发卡数量与员工绩效挂钩,导致许多银行员工为了追求自身业绩,不顾申领人客观经济情况,一味以信用卡的优势和优惠活动来诱导顾客申办信用卡,而未能尽到风险提示义务,未详细说明透支利息的计算、罚息、滞纳金、超限费、法律风险等等,使得持卡人对未来的利息等情况缺乏合理的预期,欠缺信用卡的风险意识,甚至有员工利用银行管理漏洞和他人合谋骗领信用卡并套取银行资金。有些银行对透支频繁、收入水平较低、职业不稳定且还款能力较差的持卡人缺乏有效的跟踪监控,致使在其信用恶化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化解风险。

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全面覆盖

信用卡提供的是一种无担保的循环信用贷款,发卡行能否及时掌握持卡人的信用状况至關重要。如果发卡行与持卡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未能及时发现信用卡不良使用状况,“一人多卡”、“以卡养卡”的循环恶意透支将会继续大量存在,进而无限放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不断降低持卡人的违法犯罪成本。从国外来看,正是成熟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催生了信用卡业务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征信制度,才能使得持卡人不敢轻易地将自己的信用做赌注,从而形成持卡人的自我约束机制。而我国在严格意义上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征信体系。各个社会群体间的网络是封闭的,信息是隔绝的,诚信资料在区域与区域、行业与行业、甚至同一行业不同单位之间都是互不交流的。目前,我国也在不断完善征信系统,尤其是我国征信业首部“大法”《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解决了一直以来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标志着我国征信业从此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征信制度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统一、规范、专业、权威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激励机制也未形成,因此,信用卡领域广泛存在的失信行为乃至肆无忌惮的欺诈犯罪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监管主体职责不清

我国现行相关立法未明确规定国内信用卡业务的监管机关。而在实践中,目前国内信用卡的监管职责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两家机构共同行使。这种多头管理的局面一方面造成了监管职责的重叠,另一方面又使得监管容易出现盲点和真空。因此,如何从整体上对信用卡监管进行通盘考虑,分清和协调好各监管机构的职责,细化权责,强化监管责任,形成监管的合力,是现行体制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此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信用卡业务缺乏科学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制度保障,监管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过分依赖行政手段也是日益突显的问题。

部分特约商户非法套现

篇5:浅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卡这样新型的金融支付工具产生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是同时信用卡已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犯罪目标,信用卡诈骗犯罪便是依托信用卡这一新兴的金融工具。由于信用卡的使用是以持卡人的个人信用为基础,并可以透支消费,信用卡持卡人随之增加,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的现象也日渐增多,并成为利用信用卡实施犯罪的一种重要方式。依法惩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为国家大局服务的重要方面,是人民法院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从司法工作实际出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及防范等方面作粗浅分析,抛砖以引玉。

一、信用卡诈骗罪概述

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等方法进行诈骗活动。

二、透支的概念和区分

所谓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发卡行帐户上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发卡协议或者经银行批准,允许其有一定额度或者超过现有资金额度支取现金或者持卡消费的行为。透支实质上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短期信贷,仅凭个人信用,不需要实物担保,透支功能也是信用卡区别于其它金融凭证的最明显特征。信用卡是建立在持卡人良好的资信基础之上,不需要实物担保的信贷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根据使用人主观方面是否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透支分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

善意透支是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可分为完全合法的善意透支和不当透支。完全合法的善意透支,指持卡人完全遵循信用卡章程和发卡约定,在约定或规定的额度、期限内行使透支权,并如期按要求归还的行为。不当透支,是指持卡人违反了信用卡章程和发卡约定,超过约定或规定的额度、期限进行透支,但在一定期限内,经发卡银行催收后及时归还或者自动归还的行为。完全合法的善意透支与不当透支的相同之处是行为人均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界限在于,是否遵守了信用卡章程和发卡约定。不当透支实质上是一种短期违约行为,发卡行会以扣缴一定利息为对价,同时短期信用不良状况会在银行信用系统内体现出来。

恶意透支可分为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恶意透支。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与约定进行透支,逾期不还,但诈骗金额较小或是拖延时间较短或是经催收又迅速还款的行为,由于其社会危害性较小,不构成犯罪。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行为。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按照行为类型,又可分为超限额的犯罪性恶意透支和超期限的犯罪性恶意透支。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恶意透支相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均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达到了犯罪程度,实践中以是否达到了司法解释的数额为标准,以催收后拖延时间为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此解释,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三、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构成:

1、主体条件

现在争论最多的就是恶意透支主体是否包括“骗领信用卡人”?根据领取信用卡时是否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可把骗领信用卡可分为善意的骗领和恶意的骗领。如果申请人在申请时是想办信用卡好好使用,但是个人信用状况或是个人资料不完善,为了顺利通过银行审核,证明文件或是手续上进行骗领的,行为人在领取后,都有遵循信用卡管理办法和章程的规定正当使用信用卡的,可以称为“善意的骗领人”,根据是否提供真实身份,“善意的骗领人”又可分为“瑕疵善意骗领”和“实质善意骗领”。如果仅仅是程序上的瑕疵和不足,这样的善意骗领是可以成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犯罪主体。但是实质性善意骗领因为提供虚假申请人身份,一旦越线实施了恶意透支,就应推定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时就很难界定其领取信用卡时有无犯罪意图,那和其他类型的信用卡诈骗就一样了。因此,笔者认为实质性善意骗领人不能成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犯罪主体。如果为了实施诈骗活动而骗领的可称为“恶意骗领人”。“恶意骗领人”以犯罪为目的,办理信用卡不是为了用信用卡,不是为了透支,不能成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而是其他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的犯罪主体。如是由于盗窃、抢劫等行为而得到的信用卡则构成非法占有信用卡行为,不能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主体。所以,刑法规定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应该是合法持卡人和瑕疵恶意骗领人。

2、主观条件

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是故意,即透支人在透支前已明确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归还,但仍持卡消费或提现的行为,或者是有能力偿还的但在消费或提现后根本不想还的行为,是一种主观上不想还款的行为。对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推定过程中,一定要区别这种行为是主观上的恶意不归还,还是因为有合理的客观因素导致行为人不能归还的。前者是主观的不愿归还,后者是客观的不能归还。所以,如果行为人透支后,确实是由于客观的正当理由不能归还的,基于行为人的无恶意行为,不作犯罪处理。如果行为人透支后携款逃跑的,或透支款用于挥霍、购买奢侈品的,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是故意,包括对规定限额、规定期限的明知和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一般基于对其行为的推定,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既是行为的一个客观方面,又是推定非法占有目的的重要依据。

3、客观条件

恶意透支在客观方面有三种表现,一是超过规定透支额度的透支,二是超过规定期限的透支,三是经过催收仍然不还款。其中透支额度是指各发卡银行规定的持卡人可使用的个人信用担保短期贷款数额,对于透支的持卡人各发卡银行可以根据还款期限进行催收,如果持卡人未经银行催收而自动归还的或者催收后及时归还的,不以犯罪处理。对于经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根据2009年12月出台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四、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

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违法犯罪分子为逃避制裁,采用恶意透支的行为方式也十分狡猾多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短时间内持信用卡在特约商户,网点频繁使用、取现,形成大量透支,再隐匿潜逃,对银行催收置之不理,导致银行不能追回透支款。

二是持卡人与他人合伙境外或异地恶意透支。例如甲向银行申领信用卡后,交由同伙乙,由乙持卡到国外疯狂购物消费,大肆透支。当对账单寄达甲时,甲便持没有离境证明向银行报称账项出错,由银行承担该笔费用。由于凭真卡跨境购物,账单签名与卡上记录相符,没有密码识别,发卡行很难查到信用卡领有人私借信用卡串通他人恶意透支的证据。

三是持卡人和商户串通,倒付现金,通过假消费等方式,套取银行的资金。商户在持卡人的授意下,并不按持卡人的实际消费额结帐,还任意向持卡人倒付现金。

五、如何防范恶意透支

对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防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国家法律保障、银行规范控制和个人素质提高。要多管齐下,全面兼顾,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切实有效的形成“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的控制和防范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网络。

(一)国家法律保障

要有效控制和防范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就必须深化金融改革,健全、完善金融立法,严格金融执法。在立法上,特别是刑事立法,要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把金融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在执法上,各司法部门要通力合作,做到与时俱进,更新理念,从引用单一性的刑事惩罚转到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司法上来,正确树立打防并重、预防为主的新观念。

(二)银行规范控制

发卡行应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多级控制体系、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恰当的责任分离制、完善操作程序、加强银行业务员的技能培训,加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素质。并且借助科技优势,开发了一系列风险管理与服务支持系统,加强银行监控、识别银行卡风险事件,及时降低、消除风险隐患。充分发挥银行信息资源优势,依托各类风险信息采集共享平台,及时提供行业风险报告、风险提示等信息服务。一旦发现风险,银行应立即反应,快速处理,将风险降到最低。

(三)个人素质提高

持卡人应珍惜信用,不要恶意透支,不要参与违法行为和欺诈交易。持卡人一旦因这类不法行为被查获,将被列入黑名单,给个人信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害,将导致银行一致拒绝一切信贷业务,更严重的还将导致刑事处罚。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加强公民守法意识,营造良好

篇6:两高明确信用卡恶意透支判断标准

导读: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透支不属于恶意透支。

中国网12月15日讯 12月15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和中国银联董事长刘廷焕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表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

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

第三,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第四,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5次会议、2009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

为依法惩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现就办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伪造信用卡1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

伪造空白信用卡10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

伪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伪造信用卡5张以上不满25张的;

(二)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者合计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

(三)伪造空白信用卡50张以上不满250张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伪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伪造信用卡25张以上的;

(二)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者合计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三)伪造空白信用卡250张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本条所称“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以信用卡被伪造后发卡行记录的最高存款余额、可透支额度计算。

第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不满100张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量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张以上不满50张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数量较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的;

(二)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0张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0张以上的;

(四)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10张以上的;

(五)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10张以上的。

违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等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

第三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1张以上不满5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5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第四条 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者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分别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第六条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10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篇7: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的催收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对如何认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所列举的“恶意透支”情形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进一步作出规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需“经 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

一、收数公司催收中三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其一,对电话催收证据的认定。实践中通常采取电话催收的方式。有同仁认为目前银行内部有专门 电脑系统对催收情况进行记录,只要没有相反证据,该电话催收记录是具有证明效力的,但需要附加一个条件,即由于该电话催收系统是银行内部操控的,所以必须 严格审查,确保催收记录能够排除人为恣意修改而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其二,对实际持卡人与登记持卡人不一致情况的认定。实践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如借用他人的身 份证和信息办理信用卡供自己使用,收数公司催收时联系到的是身份证的主人。此时,登记持卡人在接到催收通知后及时表明不是实际使用人,并且帮助银行通知实 际使用人,只要有证据证明其已转告实际使用人,那么这种转告的方式也应认定为有效的催收。

其三、对逃避银行催收的处理。《解释》第六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应当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该情况的发生并不必然被认定为“恶意透支”,因为认定“恶意透支”还必须有“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 3个月仍不归还”的条件。这样就出现了悖论——逃避银行催收,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既然持卡人逃避催收,又怎能同时满足 “银行两次催收”的条件呢?这就会留给持卡人规避法律的空间,只要持卡人想方设法使银行无法通知他,那么无论透支金额多少、透支时间多久,都无法认定其构 成信用卡诈骗罪。所以,一种意见认为对于有证据证明逃避催收的,不必附加“两次催收”的条件,银行可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通过侦查找到持卡人后,向其告知透支情况,即视为已催收,只要告知后经过3个月仍未还款,则认定为“恶意透支”。但是前一种意见无疑对打击犯罪更有力度,但执法机关很难突破现行 法律规则的约束,而且银行也涉嫌浪费本已很紧张的司法资源。所以权宜之计,更倾向于就催收的方式在法律可以容忍的范围内进行拓展,例如允许银行采取公告送 达的方式向持卡人实施催收。

二、两次催收后还款宽限期的起算

《解释》第六条规定“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这留给了持卡人3个月的 还款宽限期。这三个月的还款宽限期从何时开始计算? 从第一次催收时起算,还是从第二次催收时起算,或者从最后一次催收时起算?有一种意见认为,“两次催收”只是必需的最低限,之后银行仍可继续催收,如果继 续催收则意味其主观上容忍了持卡人的行为,故应以最后一次催收时起算-----洪氏信用管理公司 3个月的宽限期。笔者认为,从文义看,应当是从第二次催收时起算,此后银行虽有权对持 卡人继续催收,但已不影响3个月宽限期的计算。只要持卡人在第二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未还透支款,即可认定其属于“恶意透支”而入罪。

如果银行在第二次催收后还未满3个月就向公安机关报案,是否影响信用卡诈骗罪的成立?一种意 见认为不影响,即使银行先报了案,只要3个月的宽限期满,持卡人仍未还款的,仍然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但此时应以侦查机关是否立案区别对待,如果侦查机关经 审查发现尚未满3个月而未立案,待期满后方立案侦查,应当不影响此罪的成立;如果侦查机关在未满3个月便立案,即使在侦查过程中期满且持卡人未还款,也是 违反法律规定的。

三、两次催收间隔期间的把握

银行从维护其利益出发,为尽快达到两次催收的法定次数,有可能在第一次催收后很短的时间内就 第二次催收。因为《解释》并未对两次催收的间隔期间作出规定,所以银行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并不违法,但却是不合理的,在两次催收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宽限期,给予持卡人合理的还款时限。由于没有规定,所以这个问题目前只能依靠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了,可以参照个案所涉商业银行的记账日周期来酌定。

篇8:信用卡恶意透支评分

一、关于恶意透支的含义和特征

(一) 含义

如果持卡人在其账户上现金不足以至于不能完成支付功能的情况下, 发卡机构许可其以超出本身应有的金额进行支付就是透支。银行信用卡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透支, 如果缺失必严重影响其功能的完善, 透支它本身也属于是一种消费的信贷。这个跟原始的信贷服务一样。透支人需要遵守借贷的相关规定, 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透支金额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而且透支人需要缴付透支金额的利息, 属于善意透支。如果合法的持卡人利用银行给予的授权额度, 在超出了规定的期限后扔未归还透支的额度,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属于恶意透支。《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恶意透支作了确定行的解释, 是指持卡人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超过了规定限额或者是规定期限透支, 而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后仍未归还的行为。

(二) 特征

这些年来, 恶意透支的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 数额不小。透支的金额很多都在在一万元到四万元。第二, 犯罪嫌疑人法律意识淡薄。使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很多使用者在透支使用信用卡金额并逾期未补足相关的欠款之后毫无违法的意识, 直至触犯相关的法律。第三, 违法之后才归还本息。不少的案件都是在其得到了公安机关或者法院的传唤之后才醒悟到自己的恶意透支行为已经触犯了相关的法律。第四, 认识不足。多数持卡人对信用卡的功能, 如何透支, 透支的费用如何计算, 期限等等都缺乏相应的了解。这必然导致恶意透支人较合法范围内会支付过多金额。

二、持卡人的认定

由于恶意透支跟信用卡诈骗罪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这导致了关于恶意透支人是的身份的确定问题存在着几种分歧。一, 主体就只是合法持卡人。二, 主体包括骗卡人和合法持卡人。骗卡人他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和伪造手段, 通过信用卡的透支功能以达到其窃取现金的目的。三分为纯正的信用卡恶意透支以及不纯正的信用卡恶意透支, 这是按照是否具备合法的身份来划分的。笔者认为, 首先, 恶意透支它的主体应该限于合法持卡人。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其身法的合法性, 如果是合法持有信用卡, 逾期未缴纳充足的欠款那自然是属于恶意透支, 而一开始就不具备合法的持卡身份, 那就是欺诈的行为, 属于诈骗罪。但凡在形式上经过合法程序从银行领取到信用卡的人都属于合法持卡人;但凡通过拾捡、抢劫、侵占、购买、盗窃、收赃等违法途径获取到他人信用卡或者是非法持有某种伪卡、废卡的人都不是《刑法》第198条所规定的从事信用卡业务的合法的持卡人。其次, 恶意透支它是相对于善意透支来说的, 善意透支的主体是经过了正当的程序的合法的持卡人, 恶意透支的主体应当与善意透支的主体相对比, 也是经合法程序取得信用卡的持卡人, 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只是由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而性质不同的透支行为, 这里只有罪与非罪的区别, 两者主体上无区别。

三、结语

虽然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财富增添动力, 出现了不可逆转的网络经济。然而,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在网络诈骗犯罪的滋生蔓延, 已比较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的网络经济的发展。为此, 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是必走之路, 不断加强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力度, 严厉的打击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震撼诈骗分子的各种犯罪欲望, 净化并完善互联网环境。这有利于切实保障大众的合法权益, 推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吴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构成要件[J].法制与社会, 2006 (6) .

篇9: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问题研究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非法占有目的

一、前言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对信用卡诈骗罪进行了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1]主要包括以下情形:①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③冒用他人信用卡的;④恶意透支的。鉴于上述行为犯罪数量及篇幅原因,本文仅将信用卡恶意透支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的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从上述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刑法中的“信用卡”既包括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贷记卡),也包括不具有透支功能的仅仅存取款功能的普通银行卡(借记卡)。

二、新城区人民检察院近三年信用卡诈骗罪数据统计、分析

2012年至2014年,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信用卡诈骗案件(审查起诉阶段)58案60人,其中2012年受理6案6人,2013年受理9案9人,2014年受理43案45人。从中不难发现,信用卡诈骗案件的发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三、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原因分析

(1)嫌疑人方面的原因。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一种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他们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透支;或透支后对银行催收不以为然,拒不还款。

(2)银行方面的原因。银行未能尽到明确的告知义务,审核流于形式化。实践中,有些持卡人直到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才得知恶意透支属于刑事犯罪[2]。

四、实践中适用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问题

信用卡诈骗罪主观上要求是故意,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根据《两高解释》关于“恶意透支”的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系认定持卡人恶意透支的前提条件。按照刑事司法证明的一般规律,推定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证明方式,推定的适用可能与案件事实有出入甚至严重不符。[3]

(二)计算透支数额的问题

《两高解释》第六条第四款规定:“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三)银行催收程序是否規范的问题

《两高解释》第六条规定,持卡人透支后“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可认定为恶意透支,也就是说发卡行两次催收是恶意透支构罪的必要条件。

如何认定两次催收?有无时间间隔的要求?银行催收记录显示很多催收系无效催收。我们认为,该两次催收应当系有效催收,即能够实际将催收信息送达持卡人的催收,且应规定一定的时间间隔。否则不利于合法持卡人及其他还款主体积极筹措还款,进而影响发卡银行自身利益和信用卡业务的良性开展,同时也不符合我国刑法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4]另外,银行催收过程如果不规范,也会存在选择性报案的情况发生。

(四)对恶意透支打击过重的问题

目前法律对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的处罚较为严厉,打击过重。根据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的规定,恶意透支1万元达到立案标准,10万元达到数额巨大,起刑点就是五年有期徒刑。而且根据《两高解释》第六条,对于达到数额巨大,即使偿还全部透支款息,也只能从轻处罚。相对于盗窃罪,盗窃10万元的量刑是在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之间。

五、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信用卡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广,信用卡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上述相关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金融机构应加强自身管理,注重风险防控,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通过大量的案件,我们认识到恶意透支行为犯罪的持续上升,与银行的审核的形式化有很大的关系,加强银行自身的管制,提高对银行自身的要求,以及加强银行在信用卡的申请、使用、还款等环节的监督刻不容缓。

(二)严格把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前文已经说到,很多案件中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是依据持卡人客观行为的推定。作为推定基础的事实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确保内容真实可靠。

(三)银行切实履行被害人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固定、提供证据,准确计算透支金额

银行作为案件的被害人,应切实履行被害人义务。在催收方面,银行催收人员不能为了尽快使案件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而多次催收,应当注重催收间隔,给持卡人相应的筹款时间。银行在还款期限届满第一次催收后,应该有不少于15天的间隔期。

(四)结合案情,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我们在严厉打击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同时,也要结合案情,依据持卡人恶意透支的主观恶性、损害结果,切实履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六、结语

信用卡作为当今经济社会最普遍的金融工具和支付手段,以其便捷的功能和超前的消费理念赢得了人们青睐,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只有不断规范银行信用卡管理,完善恶意透支犯罪构成要件及相关司法解释,才能防范和减少恶意透支犯罪,体现罪刑相适应,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为信用卡业务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法制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军主编.《刑法【分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上)》,2013年9月第3版,第626页.

[2]任景慧.《信用卡恶意透支问题研究》.载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4卷第3期,第51页.

[3]张熙艳.《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贵州民族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

上一篇:模拟导游全陪实训下一篇:和阳光交上了朋友优秀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