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坚广电站二O一O年工作总结

2024-04-16

武坚广电站二O一O年工作总结(共8篇)

篇1:武坚广电站二O一O年工作总结

武坚镇广播电视站2010年创建 “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工作总结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站在市台和镇党委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新闻宣传和事业发展质态为主线,以创新创优文明服务为着力点,动员全站上下,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落实新举措、再上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就二O一O年我站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新闻宣传是市台和镇党委政府赋予基层广电站的重要任务,又是本站服务中心、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广电站“有为”“有位”的表现形式。今年,在宣传工作上我站抓了三个方面:

1、高度重视,争取支持。武坚广电站近年来的宣传工作为何一年好似一年,一年强似一年,我们深深体会到:是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得益于市台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也得益于本站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我站宣传人员根据领导的要求,不失时机地邀请市台记者下乡采访,紧密跟踪镇上的宣传动态,突出经济转型升级,关注社会民生和谐,倍加注重典型引路,全面报道武坚亮点。尤其我们武坚的宣传报道不单纯是宣传人员的紧盯挖掘,更多的是相关部门和镇领导的主动提供,特别是我们镇上的主要领导亲自打电话让我站宣传人员参加相关活动。所有这些充分说明了是镇党委政府对我站宣传工作的支持热度;是

156.25%,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台下达的宣传任务,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许。

二、事业发展成绩出色。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广电事业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先导,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今年以来我站对照市台下达的事业建设任务,动员全站人员树立迎难而上、敢打敢拼的思想,想方设法,扎实推进。

1、不失时机抓扩户。由于我们武坚区域小、农户少、地理位置分散而又偏僻,不少农户到集镇、城区购房,加之大部分年老单居老百姓的守旧思想,在农村发展有线电视用户相当困难。因此,我站一方面给全站人员落实扩户任务,继续要求本站人员发扬走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的精神;另一方面组织全体外线人员对新建的文化小区、幼儿园东西小区、龙西小区等住宅楼跟踪布线,做到能通则通、能装则装,绝不让一个用户流失到电信宽带或沦为盲区。通过全站人员的努力工作,今年共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80户,完成任务的350%。

2、不遗余力抓整转。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程是今年农村广电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站丝毫不敢懈怠,积极主动谋思路、议方案、订任务、拿举措。

一是广泛宣传。我站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台“切口”之前利用有线电视打整屏字幕,全天侯播放数字电视整转通告,对集镇有线电视用户逐户发放宣传资料,对拟转换的小区提前张贴整转须知,主要街道、人流量大的区域全部张贴宣传标语,在本区域形成了立体的、强烈的宣传

效益低、消耗高,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1、振奋精神,提高素质。俗话说:任务完成得好坏,关键在于精神状态,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站注重打造团队的精气神,加强职工队伍的政治教育,提高职工的内在素质,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并从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关心职工、体贴职工。今年上半年一名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年终全镇四个文明建设表彰会上,一名同志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名同志被表彰为先进工作者,一名同志被评为优秀通讯报道员。我站连续五年被表彰为“文明单位”,今年本支部又获“优秀党支部”光荣称号。可以自豪地说,我站目前在岗的七名同志,人人精力充沛,个个干劲十足,工作顾全大局,来年充满信心。

2、建章立制,规范动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管人的老办法已经过时,对照人性化管理要求,只有通过建章立制,去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我站完善修订了内部管理暂行规定,包括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材料管理制度、设备检修制度、线路巡查制度、卫生制度等,做到人手一册,并张贴上墙,要求大家自我对照,自觉遵守,违背的按考核办法进行处罚。应该说,大部分同志做得是比较好的,既使有个别现象我们能够及时批评,以警示大家。

3、量化考核,联绩计酬。怎样才能完成市台下达的各项任务?如何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落实岗位责任制是开启的金钥匙。我们武坚广电站每年把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将任务目标

篇2:武坚广电站二O一O年工作总结

2010年,我乡卫生工作在区卫生局的直接领导和乡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事业发展为目的。突出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重点,注重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主体。通过全体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卫生行政管理及卫生法规监督等各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将一年来所作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乡所辖六村一场,1.3809万人口,地域面积93平方公里,设有医疗机构9个;其中一院一门诊部,7个村卫生室。卫生院编制床位20张,实际开放16张。建筑面积2537平方米,固定资产92万元,其中专业设备46万元。在编在岗职工24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2人,占50%;中专学历10人,占42%;中级职称5人,占20.8%;全乡乡村医生11人。二、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重点,认真履行防病治病职责。

1、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使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1-12月全院业务总收入133万元,其中门急诊收入54万元,住院收入79.6万元。1-12月全院诊疗总人次11374人次。其中门急诊量人次10655人次,收治住院病人数为726人。

2.公共卫生科根据主管部门工作要求,按照年初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管理和考核办法,正常有序地开展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紧抓免疫预防工作力度不放松,加强了常住儿童及流动儿童的接种管理。全年来接种门诊运转正常,每月19、20、22、23号按时对联棚片、长岭片开链,配合日门诊,随时对适龄儿童进行补漏接种,确保了高接种率。今年“五苗”报告接种率均达100%,全年共计完成了3000人次的生物制品接种。在预防接种中,组织开展15岁以下儿童麻疹强化免疫、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流感疫苗等二类疫苗接种,使适龄儿童得到了较好地免疫预防服务。

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年无新生儿死亡,无婴儿及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全年共计出生104人,儿童保健建卡率100%。0-7岁儿童550人(含流动儿童6人)。11名乡村医生按照卫生院的要求,对新生儿和孕产妇进行了建档及访视工作,将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化管理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促进,使二者的系统化管理率上了一个新台阶。

加强了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工作。建立了《传染病管

理报告及管理制度》,制定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网络图》,确立了专人进行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工作。全年共计发生传染病53例,上报53例,无漏报。结核病“卫Ⅹ”项目,2010年1-12月共有免费治疗结核病人8例,其中初治病人7例,复治病人1例。治疗期间死亡0例,已治疗完毕5例,现管病人3例。无手足口病患儿和婴幼儿奶粉中毒患儿。扎实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和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截止12月底乡内未出现甲型H1N1流感报告病例。

(二)、深入所辖行政村进行居民健康体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遵照《点军区卫生局关于印发〈点军区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的通知》(点卫发[2010]34号)文件精神,我院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抽调11人组成体检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公卫科长任副组长,于2010年10月21日至2010年11月29日深入福安村、楠木溪村进行了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共完成健康体检3100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100份。

(三)、认真做好岗位设置工作。

按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排,全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遵照点办发[2010] 1号、点人劳[2010]21号、22号文件精神,我院于6月25日成立了岗位设置领导小组,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联棚乡卫生院岗位

设置工作方案》,8月9日遵照点人社[2010]35号文件《关于点军区联棚乡卫生院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精神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并在全院公布实施。9月1日我院成立岗位设置竞聘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联棚乡卫生院岗位设置竞聘上岗工作方案》,报经区卫生局批准后,在全院公布实施,按照确定人员,个人申报、组织考核、人员聘用三个步骤进行。2010年10月1日全体职工签订了聘用合同。我院岗位设置工作于2010年10月30日圆满结束。本次岗位设置我院设岗位总量21个,其中管理岗位2个(“双肩挑”1个,九级职员1个),专业技术岗位18个,工勤岗位1个。

(四)、认真做好合作医疗工作。

为改善我院管理与服务水平,今年8月我院投入资金3万余元安装了医院管理系统,并完成了与点军区新农合系统的对接,实现了住院病人清单电子化,缩短了新农合住院病人出院结算的等待时间,极大的方便了新农合参合患者。今年1-12月我院及各村卫生室共报销门诊患者人次12420人次,补偿金额72065.48元;我院慢性病门诊患者404人次,补偿金额52760.5元;报销住院患者人次722人次,补偿金额584520.16 元;切实减轻了参合农民的经济负担。、加强行业管理,努力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一是遵照《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0年全省千村示范卫生机构评审和申报工作的通知》(鄂卫函[2010]673号)文件精神,把福安村卫生室作为示范村卫生室创建对象,投入资金25000元对福安村卫生室进行了改建,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就医环境。二是每月15日按时召开乡村医生例会,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不定期对村卫生室进行抽查,督促各村卫生室完善门诊日志登记、加强医疗安全,杜绝过期失效药品上柜销售。

(五)、着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工作。我院召开了全院职工动员大会,举行了行风评议医德医风承诺签名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聘请社会监督员8名,发放问卷调查表50份,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3条,针对群众反映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由院支部书记、院长亲自带队,并邀请市中心医院、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等专家开展了“万名医生下社区”活动,共进行义诊4次,免收诊疗服务费300余元,开展义诊、健康咨询248人次,赢得了人民群众好评,提升了卫生行业形象。在联棚乡基层站所民主评议活动中,我院被评议为满意。

(六)、利用国债项目资金改善医院环境。

今年5月我院利用国债项目资金1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万元进行了联棚乡计生服务站改建改建项目的建设工作,对我院三、四楼及楼顶进行了改造装修,建筑面积为562平方米。该项目于10月初动工,目前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此项工程完工后将根本改善我院的服务环境及办公环境,为我院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七)引进人才,为医院增添新鲜血液。

今年9月我院引进新进人员3名,其中执业医师1名,执业助理医师1名,财务人员1名。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2名。新进人员的到来增强了我院的软件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卫生院财力不足,难以挤出大量资金进行医院发展,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不适应群众的医疗需求

2、卫生整体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服务环境、诊疗设备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实用人才引进困难,技术骨干力量匮乏;少数医务人员执业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较低,服务态度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和整体形象。

3、农村卫生管理薄弱。一是受多种因素限制,村卫生室管理还很不规范,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需要。二是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短期内难以提高。三是卫生法规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不强。

4、由于人力资源紧张,医务人员轮留进行学习困难,现有技术人员水平难以提高。

三、2011年工作打算

2011年,我院将按照年初计划,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卫生院自身软硬件建设,继续加强卫生院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制度上保证卫生院的工作运行。

2、要将卫生院定位于满足乡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住院医疗,满足群众需求。

3、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加大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力

度。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开展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万里行、院务公开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尽快改善乡村两级诊疗环境;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以及对甲型流感、霍乱、非典、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管理,使易造成暴发流行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篇3:武坚广电站二O一O年工作总结

2011年, 太原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目标任务, 大力开展“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年”活动, 实施了一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项目, 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全市R&D经费投入增长16.8%,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增长30%,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2%, 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5%, 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8.7%。山西信联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和中绿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晋级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为山西省首家民营企业国家技术中心, 太原火炬来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太原市被确定为国家镁及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十县 (市) 区全部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 太原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当前, 世界经济结构正在深度调整, 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 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坚持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山西省、太原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要求, 要着力加强自主创新,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走出一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省城太原要先行先试, 担当领头羊和排头兵的重任, 着力打造资源型经济转型自主创新基地。

从太原自身发展来看, 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还存在传统产业发展受限, 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资源驱动作用减弱, 对资本、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不强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必须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核心, 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这个中心环节, 充分发挥省会创新资源集中的优势, 创新体制机制, 构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打造科技支撑新引擎, 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加快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十二五”是太原发展的关键期, 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紧迫,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发展, 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实现率先转型跨越发展,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强化科技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2012年是全面贯彻山西省、太原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以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支撑引领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 紧扣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三大重点, 认真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年”活动, 进一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管理改革创新, 在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转型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要有新突破。

围绕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 强化规模引导和政策支持, 瞄准技术需求, 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 要集中资金和力量实施重点突破, 布局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 培育一批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延伸产业链和创新链, 不断提升新兴产业水平, 壮大新兴产业的规模。要深入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 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在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在推进科技惠及民生上要有新突破。

围绕热点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找准切入点, 加强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在公共安全、健康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 采取政府购买、市县联动等方式, 研发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能够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技术攻关与应用, 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蓝天白云之城和青山绿水之城。进一步完善社区科技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社区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建设数字社区、绿色社区,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是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上要有新突破。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五大工程”, 推进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多元化科技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加快建设种养基地、繁育中心和绿色农产品检测中心等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应用,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共建技术联盟, 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抗旱保墒等技术服务, 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科技园,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是在科技招商引智上要有新突破。

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个大机遇、大品牌、大载体, 坚持对标一流,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 加强与北京、天津、西安、合肥等先进城市的科技合作, 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以更加优惠的科技政策, 实施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以才聚才, 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以国家“千人计划”为重点的高端创新人才来太原市创新创业。要把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作为工作抓手, 积极争取国家、省的相关政策和项目支持, 在太原市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五是在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上要有新突破。

结合各县 (市) 区产业特色, 与中关村合作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专业科技工业园, 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群。要科学规划、高起点启动建设“太榆科技创新城”, 使之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聚集区, 成为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域和标志性工程。要推进省市共建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 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技术创新平台结构优化、开放示范和提档升级, 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 加快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六是在促进科技金融结合上要有新突破。

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确保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开展专利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业务。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加快构建科技投融资体系, 促进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 为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加快筹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切实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适应新形势, 科技工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 创新管理方式, 不断增强科技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涉及各行各业, 方方面面, 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充分发挥官产学研用的作用, 整体联动, 协调配合,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分解落实各项具体任务, 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考核体系, 把支持创新、服务创新的成效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 掌握科技动态, 征集科技需求, 强化顶层设计, 创造性地解决科技创新中的新问题, 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要加强县 (市、区) 科技工作。

深化市县 (市、区) 合作联动机制, 加强县 (市、区) 科技工作, 充分发挥县 (市、区) 在提高中小企业自主能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创造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民生科技中的重要作用, 围绕各类创新专项和民生科技项目的实施, 形成网络化科技管理工作新格局。县 (市、区) 科技部门要增强谋划大事的能力, 提高管理水平, 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要加强自身建设。

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主动加强对科技支撑转型跨越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不断拓宽工作思路, 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增强科技工作的支撑力和显示度。科技管理干部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先活动, 在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主战场砥砺品格, 增长才干。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 放眼长远, 努力拼搏, 勇攀科技高峰。

篇4:武坚广电站二O一O年工作总结

至此,一汽大众奥迪以19次冠军的成绩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摘得冠军总数最多的品牌。

此次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中,一汽大众奥迪获得了815分的高分,高出豪华车市场平均分73分,并以绝对的优势领先第二名79分。同时,一汽大众奥迪也成为本次研究中唯一获得J.D.Power五星评级TM的豪华车品牌。在今年6月底公布的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M(SSI)中,一汽大众奥迪以751分的高分获得豪华车市场冠军,此次蝉联2016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冠军,也让一汽大众奥迪连续四年成为豪华车细分市场销售和服务满意度的双料冠军。

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已连续开展了16年,采用客户满意度得分1000分制的方式来衡量授权经销商在满足客户对于售后服务体验的期望方面的表现。

这项研究评测拥车期为12-36个月的车主在过去6个月于品牌授权经销商服务部门维修或保养服务的满意度。通过五个衡量因子确定总体售后服务满意度,包括“服务质量”(22%)、“服务后交车”(21%)、“经销商设施”(20%)、“服务顾问”(18%)和“服务启动”(18%)。能持续获得这项历史悠久,评测全面的行业内最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研究的肯定,是一汽大众奥迪售后服务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自2014年至今,奥迪服务在准确把握市场形势、洞察用户需求及经销商诉求的基础上,在行业内率先发力,制定了全新奥迪服务战略,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能力,突破传统服务管理理念,聚焦用户忠诚度,实现全渠道数字化的服务流程”这四个方向的深耕,落实“人、车、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服务营销理念,并在全新服务战略的指导下,打造了引领行业的奥迪“温暖服务项目”,力求从暖车、暖人、暖心三个维度全面升级用户服务体验。2016年,是奥迪全新服务战略践行的发轫之年,一汽大众奥迪蝉联J.D.Power冠军,成为奥迪服务领域又一里程碑。

关于奥迪品牌

奥迪品牌由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1909年7月16日创立,拥有超过百年的传奇历史。

秉承“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和“进取、尊贵、动感”的品牌价值,奥迪不断挑战现状,引领技术和设计创新。

篇5:二O一O年工作总结

执行工作汇报材料

2010年,我院在市委、院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法院的指导和监督下,全院干警团结奋进,勇于拼搏,追求创新,争创一流,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执行任务,积极认真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创建和谐社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院2010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执行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我院有旧存执行案件200件,新收执行案件774件。执行结案845件,结案率为86.75%,执结标的4552.3万余元。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172人次,其中拘留70人次,查询、冻结、扣划4609人次。

(一)统一部署,加大力度集中清理涉农村信用社借款案件,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

自2010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法院系统开展了以涉农村信用社借款执行积案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清理执行活动。按照中院制定的《关于在全市法院开展清理涉农村信用社借款案件积案集中执行活动的实施方案》,我院对涉农村信用社借款案件进行了摸底排查,出台了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执行临时实施小组,专门为该小组配备了多辆警车及司机。活动开始后,执行人员对被执行人在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在城镇的住房、车辆、有价证券等财产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执行人员的努力,涉农村信用社案件现已执行完毕23件,执行标的246万余元,部分执行1件,执行标的11000元,依法中止执行10件,执行率89%。为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我院还特制定了《关于在全院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的实施方案》,对组织机构、目标任务、活动安排和工作责任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规定,将清理出来的执行积案列成清册。对所有案件都做到穷尽一切法律手段,在做好

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的同时,拓宽执行思路,探索采取灵活多样的执行方式,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加快清理执行积案的进度。一是通过市委的协调,着力解决遗留问题。今年9月27日,我院协助新疆鄯善县法院成功执结一起长达11年之久的积案,该案自鄯县法院执行以来,经过近11年的执行,共执行了1162000元,尚余931548.27元未执行。由于该案余款一直未执行完毕,申请人情绪极大,不妥善处理将不利于民族间和睦团结,我省领导十分重视,亲自批文要求严格依法执行,我院得到贵溪市委的大力支持,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协助执行小组,全力配合,主动承担执行过程中的一系列任务,以实际行动让新疆法院消除疑虑,全面对被执行人的车辆管理信息、银行存款情况、资金流动情况、房产登记情况及被执行人名下公司工商注册年检情况逐一查询,发现被执行人属于无资无产人员,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院长亲自组织执行人员积极商讨对策,通过鹰潭市公安局技侦大队的协助,我院副院长乐良成亲自带队在贵溪市火车站附近将被执行人抓获,并立即决定司法拘留。通知被执行人家属到该院协商,告知被执行人相关法律规定及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后果,要求被执行人亲属尽力帮被执行人履行法院生效判决,通过多方协商,被执行人近十多名亲属均赶到法院和申请执行人代表进行和解。9月29日,该案在多方的努力下终于在双方当事人的握手相拥下全部执行完毕。二是加强与协助执行单位的联系和协作,多方争取配合和支持。如通过金融机构协助扣划支付被执行人的款项、通过乡镇、公安派出所协助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等等。三是穷尽执行手段,加大执行力度。如吴雨祥诉饶冬茂等人身损害赔偿一案,为找到故意躲避执行人员的被执行人,我院执行干警连续几天对被执行人饶冬茂行踪进行摸底,利用午休时间到被执行人家,果断采取措施对被执行人饶冬茂家进行搜查,迫于压力,被执行人饶冬饶如数将执行款交清,该案顺利执结完毕;何根保诉江集敏债务一案,执行小组成员更是凌晨四点起床直扑被执行人江集敏家,当被执行人从暖被窝里被我们揪出时,只说了句:“还是你们敬 2

业”,然后跟随执行人员前往法院自觉履行了义务。

(二)进一步规范执行,执行案件实行流程管理

为规范执行工作的管理,保障司法公正,提高执行效率和执法水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院制定了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规定,从制度上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该规定要求执行案件在执行过程中,按照对申请执行人强制执行申请的审查立案、执行案件分流、执行财产查明、强制执行、执行异议裁决、结案、发放债权凭证等不同执行阶段进行跟踪管理。执行案件实行流程管理并设置执行公开制度、执行监督制度、执行案件立执分离制度、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分离行使制度。并对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三)以破解执行难为目标,提升执行工作合力,做到公正、文明、高效执行。

我院在提高执行整体合力上下功夫,在充分挖掘执行局6名干警的内部潜力基础上,加强了与立案庭、审判业务庭,法庭的协调配合。如在立案审理阶段充分告知诉讼执行风险,采取及时诉前诉讼保全措施,防止了当事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在裁判文书中载明当事人身份证号码和法人机构代码或联系电话,有力地促进了执行阶段顺利采取冻结措施和执行威慑系统信息录入工作。我院在强化执行工作的同时,坚持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正确处理好执行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四)提高执行工作水平,减少涉法涉诉案件发生

今年来,我院牢固树立“信访无小事”观念,把接待、处理好每一起来信来访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为民意识,教育每一位执行干警对待当事人要耐心引导、公正处理。要用法律、情理去疏导、说服当事人,用真心、诚心和耐心去感化当事人。不能因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态度粗暴而激怒当事人信访上访。努力遏制因执行难而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我院信访案件逐渐减少,没有一起执行案件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或转化为刑事案件,而给全院工作带来被动。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院执行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执行难”局面有所好转,但“执行难”问题客观上仍然存在,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新收案件的执结率仍然不高;二是对旧存积案的执行措施方法不多,执行艺术、执行手段不高,尤其是对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者无可供财产执行,无履行能力的案件处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执行方法,一直未能解脱长期以来对正常的执行工作的困扰;三是与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沟通,汇报工作主动性不够,执行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工作不细致、接待不热情现象时有发生。在下半年执行工作中,我院将努力全面提高执行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能力,强化执行管理,加大执行力度,切实解决好“执行难”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未来打算

结合我院的执行工作实际,明年继续深入开展“规范执行行为,促进执行公正”专项活动和“惩赖”专项工作。每季度集中开展强制执行专项工作和同期宣传工作,建立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和威慑机制,进一步推进限制高消费令这一新的执行措施工作,以扩大执行工作效果。建立特困群体救助基金,国家救济制度,解决执行不能的问题。在继续加强和完善过去已建立的包括执行合议汇报、延长执行期限、案件执行期限预警、案件报结审批、评估拍卖移交、案件回告、阳光接待,查封扣押财产登记、案外异议听证等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执行工作管理,在强化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八项制度。一是建立以敬业自律、清正廉明为目标的执行纪律机制;二是建立以执行案件执行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执行组机制;三是建立以繁简分流、排期执行、专业化分工和二权分离为内容的执行运行机制;四是完善以控制执限、规范程序为重点的执行管理运行机制;五是建立执行长信访、来访、跟踪反馈执行监督机制;六是强化执行公开机制,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七是建立以司法联动、社会合作为依托的执行协作机制,建立司法协理员机制,由他们参与执行和解工作,在协助法院了解被执行人的基本情况的同时,监督法院的执行工作,既解决法院执行人员“找不着人,摸不着门”的尴尬处

境,同时也减少了执行工作人员与申请人“三同”现象的发生,有效地防止违法执行和不文明执行现象的出现;八是开展院内执行业务理论学习,建立执行调研机制。

篇6:学校二O一O年工作总结

二O一O年学校工作总结

黄州区路口中学

在区教育局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得法指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秉承“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宗旨,围绕“创新机制抓管理,多措并举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我们的基本作法是:

一、突出一个关键,创新机制“管”校

重建轻“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大障碍。如果不加强日常管理,再美的校园、再好的设施也不能发挥长期效益。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加强日常管理:

一是健全制度管。为了使管理经常化、科学化、规范化,我校先后制定了《路口中学校园平面管理制度》、《班级量化日报公示制》、《安全文明日日评》、《校园绿化管理制度》、《校园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学生离校护送制》、《校园管理夜间巡逻制》、《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寝室管理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安全责任报告制》等等。以上制度的制定,给管理者提出了具体、科学、规范的管理要求,从而规范了管理行为,促进了和谐氛围的形成。

二是完善机制管。学校构建了“校长负责全校,各处室负责相关区域和部位、班主任负责班级”的三位一体管理格局,实行了“领导负责整体,教师管理层面,学生干部监督岗点”的立体管理模式;采取分级管理、分层负责的办法,做到了“三个一”:即权限与职责统一,蹲点领导负责制、班级管理包干制的“两制合一”,校领导值周,教师、学生值日“三级值周(日)目标唯一”。学校成立了由党支部领导下的师德师风管理线,教务处领导下的教科研及常规教学管理线,政教处领导下的班主任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线,真正做到了“三线联动”、“齐抓共管”。从而出现了“人人关心学校,个个管理学校”的可喜局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

三是突出重点管。学校对食堂工作人员和寝室管理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与规定,拟订了相关的制度和公约,要求食堂将食品分类、分区存放,杜绝霉变物资、过期食品、“三无”食品进入学校;要求学生遵守公约规定,保持个人和寝室公共卫生与整洁。后勤处指派专人进行管理,学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1-

检查、督办,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

四是明确责任管。学校将教室、楼道、绿化带、景点、活动场所、厕所等数十个责任区分到班级。各班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和规定做好管理工作,值日生每天轮流监督本班责任区有无学生攀枝摘叶、踏踩花草,有无学生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有无学生在墙上乱写乱画、乱蹬脚印,有无损坏公共财物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出现,并负责责任区的卫生和花坛的松土、除草、整枝、浇水等工作。学校配备了一名花木苗圃管理员进行日常护理,如栽植、培育、除虫和施肥等,使绿化和美化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二、把握一个根本,环境育人“护”校

优美的校园环境如果只靠有限的人员去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一人扫,十人丢”的怪圈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因此,唤起师生的自觉性,共同维护校园环境是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是营造文化氛围引导人。我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重点注重了廉政文化、文明礼仪和十大良好习惯等文化建设,在走廊和楼道里张贴名人名言和警示语,在文化橱窗和长廊里展示师生精神风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把文化宣传阵地作为“启智的场所,炼魂的火炉”,对师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有意识的感染和熏陶,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的值周领导运用“校园管理日报记录卡”收集各管理层面和监督岗点的信息,通过“校园管理日报公示栏”进行量化公示,公示栏取代了口头宣讲,起到鼓舞人、激发人、震撼人的作用,真正促进了良好的校风、纯洁的班风和浓厚学风的形成。

二是强化班级管理约束人。学校对班主任提出了“三五”要求:即“五到场”:早操、课间操必须到场;集会、观展活动必须到场,早晚自习必须到场;午休时必须到场;组织学生考试、训练和主题班会必须到场。“五个必谈”:学生有思想情绪必谈;学生学业有进步或倒退现象必谈;学生无故迟到、早退或缺课必谈;学生有违纪违规行为必谈;学生有辍学或流失迹象时必谈。“五个必访”:凡具“五个必谈”现象或行为的均必访。学校对班级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并以责任状的形式强化实施。

三是开展德育教育启迪人。持续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千名学生签名、观展、专题讲座、集中演练、评比表彰和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研讨和相关活动等各种途径让广大师生树立了“珍爱共同家园,共创美好环境”的理念,爱校、护校、建校、美校,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反过来,优美的环境又陶冶着他们美好的情操、愉悦他们美好的心灵。人育环境,环境育人在此得到真实体现,人与环境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三、抓队伍管理,促整体素质提高

今年以来,我们把提高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学校的生命工程,提出了“提高学生素质教好一届人,提高教师素质教好几代人”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我校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狠抓教师队伍的管理。

1.强化德育管理,突出德育工作地位。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就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我们重点抓了师德师风建设,解决了“育人的人”的素质问题,积极开展“师德标兵”和“德育工作先进班级”、“德育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活动,坚持每周办一版德育教育宣传材料,宣传鼓动师生。进一步健全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一支“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专业精通”的德育工作队伍,构建了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全新德育教育网络,形成了党、政、工、团、学生会、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并通过“三抓”形成“三化”,即抓典型,树正气;抓活动,促能力;抓研讨,促发展;形成了抓住灵魂,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化;讲求实效,常规教育系列化;注重持久,养成教育经常化。开展了“构建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德育与素质教育并举,素质教育渗透德育”的科研活动。学校政教处坚持每月一次评比通报制度,树立正气,压了歪风,形成了一个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的良好格局。

2.坚决整顿作风,突出作风建设地位。学校党支部为加强作风建设,为学校行政工作保驾护航,进行了有成效性的“学理论、整作风”的教育活动。

一是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培训、整顿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帮助教师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事业所担当的神圣使命,增强他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严厉指出了一些思想不纯、工作不实、作风不硬的不良现象,并限期改正。

二是扎实开展“争先创先”活动,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员责任目标”活动,坚持党员每月一次集中政治理论学习和学习心得交流,教师每学期两次集中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组织一次学习心得交流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们进一步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自身素质。

3.抓好师资建设,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培养合格的师资,是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保证。今年以来全校有5人参加了市区骨干教师培训,13人参加了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各学科教师全员参加国家级远程培训,其中有3 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员;与此同时,借助“班班通”装配之机,组织全体科任进行两轮培训,先由青年教师讲“先行课”,进而各学科教师人人讲“过关课”;选派四名教师到对口院校参加国家级对口培训;8人取得大专、本科学历,12人参加了专、本科函授学习,1人参加了省级培训学习,2人参加脱产进修充电,2人参加了党务工作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学习125人次,对所有在岗教师进行了一次岗位练兵和岗位提高培训,开展讲课、评课活动两个轮回,有21人获奖。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4.抓教学过程管理,突出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过程的规范。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导处根据《常规教学量化评估标准》,对每个任课教师的备、教、辅、改、测、评等环节每月一次检查,期末一次综合考核评估,将检查结果适时通报,并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从而使每个教师均能较好地遵守教学常规,常规教学工作既规范又扎实,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在全区组织的视导检查评估中获较好评价。

5.发挥群团作用,加强计划生育等工作。认真做好工会、共青团、妇女和关心下一代协会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是促进学校管理与教育整体发展的基本措施。它们为学校全盘工作作出了较大的努力,认真地做好了教师、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了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共青团组织积极认真抓好了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的宣传工作和清洁卫生检查评定工作,吸收发展了一批新团员,增强了团组织的生命活力;妇女工作委员会能认真抓好了计划生育工作,作好计划生育月报,定期对育龄女教师进行妇检,配合做好“半边户”的计划生育工作,全校无一例计划外生育现象出现。

四、抓教学研究,促素质教育发展

1.加强教技装备工作,为教学科研铺路。本学期重点做好了微机室、实验室和器材配备工作及图书管理与借阅工作。①狠抓了毕业生实验操作考核备考工作,做到有领导、有专班、有计划、有器材。②扎实抓好图书借阅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辅助工作,从而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拓展了学生广采博取的途径,同时组织文化书信竞赛活动,全校共有300多名学生的征文参加省、市级写作竞赛,其活动效果得到了市区关协的首肯。上述诸项工作,我校作为黄州区农村学校的典型接受市区级考核评估,得到了市区一致赞扬。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为推进素质教育铺路。首先,全面落实新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时,学校教导处采取随机进课堂抽查的形式,了解课程计划的落实情况。其次是制定了《路口中学教育常规考核评估方案》,狠抓常规教学的环节管理,增强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学环节的整体效应。三是继续抓好集体备课,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发挥群体作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做好中考复习备考研究工作,注重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验、应用、心理品质、应考技能等方面的早期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五是注重了常规教学研究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工作,认真抓好“四优”评选活动。全校“四优”作品有50篇获奖,其中国家级18篇,省级10篇,市级10篇,区级12篇。六是扎实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加强教学实验研究,为实现教育创新铺路。①加强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班班通”作用,建立实验评价和激励机制,开展了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实验教学开出率均达到100%,有关教师都已经持证上岗。②抓好教改专题研究。目前,我校承担各极教改专题5个,部分专题阶段性成果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一些兄弟单位的充分肯定。

4.抓好各类竞赛,展示素质教育成果。我校注重了骨干教师与特长学生的培养,取得丰硕的素质教育成果。组织教师参加校级讲课竞赛中有21人次获奖,有2名青年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讲课比赛中获奖;由区组织的初三学生语数外三科联赛,喜获农村组团体第一的好成绩,16人参加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1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人获国家级三等奖,4人获省级奖,10人获市级奖;在市级三科联赛中,我校有6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在全国初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试中我校有3人获国家级奖,5人获省级奖,6人获市级奖,为区一中理科实验班输送优质生,被授“特别贡献奖”奖牌。

五、抓项目实施,促办学条件改善

一是借助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良好契机,据理力争,争取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一个,于今秋投入使用;二是借助均衡发展之良机,拓宽发展思路,制订《路口中学2009~2011年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

篇7:二O一O年创卫工作总结

石洞沟乡人民政府 二O一O年创卫工作总结

县双创办:

一年来,我乡创卫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双创办的统一部署,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为载体,以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环境为工作目标,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工作,取得了实际成果。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完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成立了乡、村及机关单位三级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二是加强宣传阵地建

大事来抓,通过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05万元,实施了集镇街道硬化和驻地机关单位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善了村卫生室后续工程,同时,在集镇和机关单位安装果皮箱10个,配垃圾车一辆,购买扫帚、铁锹等必要的清洁工具,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运行良好。

(四)重点整治,升级改造农贸市场

我们本着定人员、定目标、定责任的要求,开展了农贸市场集中整治活动。一是建立了整治台帐,明确具体整治标准、责任人及完成时间;二是强化目标,落实责任,新规划了机动车辆车位,流动摊点摊位,保证集日307国道和石学公路畅通。三是对食品生产销售商户进行全面的卫生检查,处置部分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四是落实卫生保洁,保持集镇卫生整洁,今年以来,共更换制作门头牌匾26块,粉刷室内墙壁14户,购买垃圾容器30个。五是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行了责任片段管理机制,明确监管干部和商户的职责,实现了环境卫生定岗、定员、定责管理机制。

二、存在问题

在推进创卫工作过程中,我乡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垃圾处理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垃圾乱倒问题时有发生。

2、农业生产和生活垃圾冬春两季污染严重,废弃地膜、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堆积和风扬现象严重,整治范围面广

主题词:创卫

2010 总结

石洞沟乡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5日印发

篇8:武坚广电站二O一O年工作总结

2011年, 全市科技工作在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太原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和山西省科技厅的正确领导和监督支持下, 紧扣“转型”这个综改试验区的核心, 围绕建设全省科技创新领先区、全国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 深入开展“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年”活动, 对标赶超, 扎实工作, 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科技工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实行目标考核, 主要科技指标快速增长

全市R&D经费投入59.8亿元, 增长16.8%, 占GDP的比重达到2.9%。市级财政科技经费预算执行2.7亿元, 增长48%;经省鉴定的科技成果156项, 增长20%, 其中68%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市专利申请6 525件、授权3 012件, 均增长30%;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2%, 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和18.7%;山西信联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和山西中绿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晋级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新增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实现山西省民营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太原火炬来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 太原市被确定为国家镁及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并再次荣获全省科技依法行政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实施科技专项,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

围绕转型发展科技需求, 开展技术预测, 强化顶层设计, 科技计划、资金向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三集中”。全年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项目194个, 安排科技资金1.8亿元, 占全年科技计划立项总数和资金总数的81%和70%。重点支持山西福泰隆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液态金属芯片散热器产业化”等3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以及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高速铁路车辆轮轴用钢工艺技术开发”等26个重大自主创新项目, 这批项目将成为太原市转型发展新的增长点。

搭建创新平台,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重点建设“北斗导航定位与通讯技术工程实验室”等15个企业工程实验室 (中试基地) , 其中有5个是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领衔创办的。新培育华卫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山西新能源镁业有限公司等3家产业集群技术联盟试点、山西中绿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等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 对150余家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实施专利“倍增计划”和中小企业专利“灭零行动”, 太原钢铁 (集团) 有限公司和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全年专利申请量超过200件, 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5家超过100件, 太原煤炭气化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等10家超过50件, 帮助100余家“零专利”中小企业申报专利120余项。全年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50家,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 太原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的54%。扩容提质“一网两库”, 发布太原地区科技资源目录, 建成产业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钕铁硼、不锈钢、食品安全等网上分析测试中心。

加快成果转化, 民生科技工作力度加大

新发展技术服务机构40家, 坚持一年两次成果发布与项目对接, 1 100余项科技成果和科技需求供需对接, 签订合作合同、协议和意向305项。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9亿元, 增长30%。以数据库、项目库、成果库和专家库建设为重点, 初步建成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政府补贴、市县联动等方式, 推广应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技术”等38项民生科技成果。充实农业科技成果库,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 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承包项目1 027项, 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生产新技术,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

坚持对标一流, 科技管理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对标学习西安、合肥、中关村等地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资源整合、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与西安市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制定出台“关于着力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意见”等政策, 组织开展科技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市本级科技经费预算执行2.7亿元, 增长48.6%。十县 (市) 区科技经费预算执行1.16亿元, 增长53%, 小店区、杏花岭区等5个县 (市) 区达到1 000万元以上。650余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 争取资金3.2亿元, 分别增长15%和12%。提高项目支持强度, 单个项目支持经费1 000万元的有9项, 开创了太原市单个科技项目支持强度达千万元的先河。加强科技项目管理, 对计划项目坚持做到“三到场、三见面、三了解”, 项目到期鉴定 (验收) 率达97%。隆重举办“十一五”优秀科技成果展, 充分展示了太原市科技事业的新成就、新成果和新成绩。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以治庸、治懒、治散为重点, 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玩等违纪行为, 坚持走基层、转作风、强服务、提效能, 科技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回顾总结和分析评价过去的一年, 太原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科技工作的集成度进一步加大, 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支撑引领转型跨越发展的科技贡献率有了新的提升。与此同时, 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 太原市科技工作与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的要求相比, 与支撑引领转型跨越发展的期望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带头人严重匮乏;二是能够支撑引领转型跨越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太少;三是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滞后;四是科技招商引智的力度不大、措施不硬;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偏低;六是科技管理改革创新和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事业发展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太原市科技工作必须对标一流, 奋力赶超, 坚持改革创新, 放胆先行先试, 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率。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准确把握转型跨越发展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 全球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正在深度调整,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引领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 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已成为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实现我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要走创新、跨越、融合、可持续发展之路。在201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 国务委员刘延东和国家科技部万钢部长提出了科技工作新要求, 即:在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要扎实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实施, 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在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方面, 要大力加强协同创新, 深化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 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在加强科技发展能力和环境建设方面, 要抓好科技条件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增强基层科技发展和服务能力, 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水平。

在2012年的山西省科技工作会议上, 山西省科技厅贺天才厅长提出了科技工作新任务, 即:紧密围绕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以集成创新为核心战略, 实施以“突破一批高端项目, 组织一批科技重大专项, 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发展一批创新园区”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五个一”工程, 创造山西科技跨越式发展模式, 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着力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的能力和公共科技服务的能力, 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贯彻落实全国、山西省科技工作会议和中共太原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 整合科技资源, 建立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统筹发挥好政府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2012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扣“转型”这个综改试验区的核心,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坚持对标一流、先行先试、重点突破、支撑引领的原则,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三大工作重点, 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年”活动, 实施五大工程 (即: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引领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工程、高端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工程) , 突出六大专项 (即:规划启动“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建设中关村—太原新兴产业科技园、建设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共建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重大自主创新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 , 提高“三率”水平 (即: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标准、产品的产出率, 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 科技对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贡献率) , 不断增强辐射、服务、带动全省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能力, 加快建设全省科技创新领先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自主创新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明确目标任务, 强化责任落实, 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2012年, 全市科技工作的六大目标为:一是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5%, 占GDP的比重达到3.3%。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和资金均比上年增长20%以上;二是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8 500件和3 900件, 均比上年增长30%;三是在九大产业领域提档升级一批行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实验室、中试基地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九大产业领域经省鉴定的科技成果比上年增长30%;四是全市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达到5亿元, 比上年增长30%, 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8%, 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五是与中关村合作建设新兴产业科技园, 依托县 (市) 区建设特色专业科技园, 形成一批以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群;六是引进、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比上年增长3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实现上述目标, 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统筹整合创新资源, 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提档升级上要有新发展

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整合省内外科技资源, 在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由高端创新人才及团队为核心的省级以上行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实验室和中试基地, 其中国家级达到3~5家, 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

推进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省共建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 构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工业化试验、人才培养引进等全方位、全过程、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使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孵化加速器。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水平。扩容提质“一网两库”, 提高产业竞争情报公共服务系统、专业化设计服务系统、网上分析测试服务系统等公共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设有效服务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专业科技数据库。

大力开展招商引智, 在新兴产业专业科技园区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建设特色专业科技园区。

按照“板块化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的发展思路, 结合各县 (市) 区产业特色, 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建设太原新兴产业科技园及若干符合县域经济特色的专业科技工业园。市级科技计划对入园科技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县 (市) 区要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资金匹配等方面予以配套, 推动同业入园, 形成集群发展。

规划启动“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

借鉴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地建设经验和运作模式, 科学规划启动“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 举全市之力, 力争用3~5年时间把“太榆科技创新城”打造成全国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核心区域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标杆项目。

建设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

加强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合作, 建设东山低碳科技工业园, 开展煤炭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新型低碳技术项目研发等。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合作, 建设古交煤矸石与粉煤灰综合利用科技工业园, 加快实施煤矸石生产特种陶瓷、泡沫彩釉玻璃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纳米聚晶金刚石、液体金属散热片等高科技产业化项目。

大力引进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

加强与北京、天津、西安等先进城市的科技合作, 发挥专业科技园区载体以及太原市与30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战略合作平台作用, 以新兴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重点, 以企引企, 以商招商, 促进北京、天津、西安等地高端创新资源和新兴产业领域高科技企业向太原市梯度转移。

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以企业为主体, 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 聚焦新兴产业和转型项目, 培育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试点, 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促进“项目—人才—基地”三结合。充分利用驻外科技外交官的信息和渠道,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拓展合作领域, 创新合作方式, 提高合作成效。

加强产学研结合, 在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上要有新进步

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

组织省城高校、科研院所的100名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按照专业领域组成工作小分队, 深入300个企业开展科技包扶, 了解科技需求, 帮助招商引智, 实施创新项目, 市级科技计划优先支持科技人员与所服务企业联合申报的科技项目。鼓励和支持技术服务机构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企业诊断、技术分析、产品测试、专利服务等, 促进人才、资金、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市县联动采取引资、独资、参股、合作等多种方式, 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催生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启动建设太原生物技术科技孵化器 (中试基地) 。

实施新兴产业“百人千项”专利工程。

组织100名专利专员和专利特派员深入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 加大帮扶力度, 促进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新申请专利1 000项。建设专利转化服务平台和专利信息数据库。对企业引进转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专利技术列入专利专项予以支持,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以奖代补, 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在民生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上要有新成效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五大工程”, 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 狠抓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 重点培育一批生产集约化程度高、产业关联度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打造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导支持农村科技特派员组建联合体, 实施集团式农业技术承包, 加强农业技术综合集成应用。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配送、安全检测、质量追溯以及农民科技培训等, 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 培育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村。

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及科技人员创办高技术服务机构, 为中小企业开展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企业诊断、专利咨询、市场分析、投资融资等全方位、深层次服务, 帮助中小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培育高技术服务业龙头企业, 探索成果拥有方、技术服务机构、成果应用方协调联动的成果转化新模式。建立陕西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太原分院, 完善公共软件服务平台和个性软件服务支撑体系, 在100家中小企业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

加大民生科技成果应用推广。

在人居环境、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城市交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 采取政府采购、市县联动、示范工程等方式, 推广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科技成果。进一步完善社区科技服务体系, 发挥社区科技特派员作用, 加快建设数字社区, 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在出版印刷、影视传媒、文化旅游等领域推广数字内容技术, 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 在制度安排和环境优化上要有新作为

加大科技投入。

开展科技执法检查, 确保市县两级科技经费的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加强对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服务, 对争取国家和省项目、经费支持以及招商引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列入“太原科技奖”予以专项奖励。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投资主体, 引导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创新科技管理。

以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 强化顶层设计, 凝练重点项目, 实施重大专项。市县两级科技计划要向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三集中”, 80%的项目要由企业独自或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承担, 80%的科技资金要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重点是新兴产业领域的转型项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突出重点, 提高集成度, 重点项目要控制在项目总数的30%以内, 所安排经费要占到经费总额的70%以上。加大科技项目公开招投标力度, 严格执行项目评审、中期检查、鉴定验收、绩效评估等制度, 不断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加强基层科技。

各县 (市) 区要根据目标责任状, 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项目化、措施化。市县联动, 集中力量抓好1~2项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项目, 实施一批带动性强、惠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民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专业园区, 大力招商引智, 大上项目, 上大项目, 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

要用好用足国家、省、市激励和扶持自主创新的政策, 加强政策落实的宣传、督查和服务工作。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 大力宣传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中的自主创新成果和先进典型事例。组织开展省城科技人员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科技服务专项行动, 并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一月一次科技讲座 (报告会) 和一年一度科技论坛, 提高公众科技素质, 夯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

狠抓人才引进培养, 在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上要有新跨越

大力引进高端创新人才。

围绕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采取“引聘结合”的柔性引才方式, 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以国家“千人计划”创业型人才为重点, 大力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来太原创业发展, 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建设行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实验室、中试基地。以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为载体, 吸引一批高端创新人才与企业联合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对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给予长期稳定的科技经费支持。

加快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支持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与企业联合实施的科技项目。依托有关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 围绕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人才需求, 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合作举办10个工程硕士班, 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 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

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上要有新亮点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在技术研发、中间试验和产业化不同阶段, 综合运用财政补助、风险投资、贷款贴息等“组合拳”,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组建科技信用担保公司, 开展专利 (成果) 等科技无形资产评估、抵押、担保等业务, 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开展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鼓励、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实现跨越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科技保险业务, 促进成熟、先进、适用技术的转移扩散。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在党风廉政和行风效能建设上要有新面貌

按照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 全市科技系统要深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 要把对党忠诚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及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一同安排部署, 一同推动落实, 切实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伟大实践中。要将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和山西省科技厅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量化分解, 责任到人, 做到项目化、措施化, 实行方针目标管理。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不断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对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全市科技系统干部职工要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 在用好政策与破解难题的结合上下工夫, 在项目策划、布局与项目推进的结合上长本领。要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 提高行政效能, 提升服务水准, 把每一天的所作所为都看作是“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科技系统工作的满意度。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服务型、和谐型”五型单位, 争当转型跨越发展的科技尖兵。

上一篇:刍议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监督下一篇:《鼻子》幼儿园小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