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逆境走向成功小学生作文

2024-04-08

从逆境走向成功小学生作文(共13篇)

篇1:从逆境走向成功小学生作文

1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

2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

3 、最好是通过别人的厄运而不是通过你自己的厄运来学得聪明。——《伊索寓言》

4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

5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的价值。——赫胥黎

6 、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贺拉斯

7 、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培根《论厄运》

8 、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歌德

9 、必须体验过痛苦,才体会到生的快乐。——大仲马

10 、交好运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令人敬佩。——培根《论厄运》

11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论厄运》

12 、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罗兰

13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4 、盲人眼前虽然一片漆黑,但脚下同样可以开拓出一条光明的路。

15 、金字塔是用一块一块的石头堆砌而成的。

16 、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篇2:从逆境走向成功小学生作文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于1910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

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升学。1928年,18岁的华罗庚在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的推荐下,到金坛中学担任庶务员。然而不幸,他在这年患了伤寒症,卧床达五个月之久,从此左腿瘫痪。但他并不悲观、气馁,而是顽强地发奋自学。有一次,他发现苏家驹教授关于五次代数方程求解的一篇论文中有误:一个十二阶行列式的值算得不对,于是他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和看法写成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投寄给上海《科学》杂志社。1930年,此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时华罗庚年仅20岁。就是这篇论文,完全改变了华罗庚以后的生活道路。

当时正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看到了这篇论文后,大为赞赏。到处打听华罗庚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大家都说不知道。碰巧数学系有位教员名叫唐培经,知道华罗庚这个人。他告诉熊庆来,说华罗庚并不是什么大学教授,而只是一个自学青年。熊庆来爱才心切,并不在乎学历,当即托唐培经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工作。1931年,唐培经拿着华罗庚寄来的照片到北京前门火车站去接由金坛北上的华罗庚。华罗庚,这位未来的大数学家,当时就是这样拖着残腿、柱着拐仗走进了清华园。起初,他在数学系当助理员,经管收发信函兼打字,并保管图书资料。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熊庆来还让他经常跟学生一道去教室听课。勤奋好学的华罗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学完了,学问大有长进。熊庆来对这位年轻人十分器重,有时碰到了复杂的计算也会大声喊道:“华罗庚,过来一下,帮我算算这道题!”两年后,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助教,继而升为讲师。后来,熊庆来又选送他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38年,华罗庚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年仅28岁。

华罗庚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个复变数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著有论文二百余篇、专著十本,成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法国南锡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他的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一宋尼博物馆,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八十八个数学伟人之一。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司马迁

天汉二年(前99),他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不作声。武帝问他有什么意见,书生气十足的司马迁百言不讳地说:「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他是为李陵辩解,是在故意贬低当时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顺利的李广利,于是命令把司马迁判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汉武帝时代,判了死罪的可以出钱五十万减死一等。但家境并不富裕的司马迁拿不出这一笔钱,只能受「腐刑」(宫刑)来选择「偷生」这条路。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身心备受摧残、忍辱含垢生活的司马迁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决心以残烛之年,完成父亲要他完成的史书。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征和元年(前93)终于出狱。武帝对司马迁的才能还是爱惜的,任命他为中书令。从此他埋首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至东汉末年才百称为《史记》。司马迁意在使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汉宣帝时,司马迁外孙杨恽把它公之于世。其时已有少量缺篇,为后人褚少孙等补足。

挫折

名人名言:

1、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 迅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3、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 多 芬

4、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 迪生

5、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6、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 板 桥

7、对待挫折,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一条条弯曲的小径。只有不谓攀登的人,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强者在挫折面前会愈挫愈勇,而弱者面对挫折会贸然不前。我们要正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让挫折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俗语谚语:

1、胜不骄,败不馁

2、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3、败而不馁,就是胜利

4、天有阴晴,事有成败

5、失败乃成功之母

6、成功,好比顺境,而挫折,就是逆境。7.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8、成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但成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成功不是路边的小石子,随处可拣,也不是田间的小花,随处可觅。要成功需要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是要经历许多挫折的。名人事例:

1、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19世纪法国闻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

2、丹麦闻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

2、面对挫折决不气馁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爱迪生很伤心,但他没有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从第二天早晨起,一切实验又重新开始,并最终成功。

篇3:从逆境走向成功小学生作文

为什么作文教学要从动机走向目的?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是回答原因的问题,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是回答结果的问题。

显然,只要目的,不要动机,是中小学作文教学最大的问题之一。表象之一:学生的作文大多只有一个读者———教师,而且,教师是以手握大权的“判官”形象出现的:达到作文目的就能合格,否则就须重写。表象之二:学生辛辛苦苦完成一篇习作,教师辛辛苦苦完成批改,末了学生看一眼分数,本次作文即宣告结束。写了一学期,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作文簿最终也是随手扔掉,跟其他作业并无两样。

从动机走向目的,既要重视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又要重视“为什么写”。诚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的:“在说每一句话、进行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的动机———我为什么要说话,这一活动的内在诱因和需要。口头语言的情境每一分钟都在创造着语言、谈话、对白的每一个新的转折的动机。”

从动机走向目的,遵循了作文的规律。

为何作文,主要是跟人交流信息、情感与想法。小学生作文,虽然属于学习活动,但跟一般作业有别。许多时候,学生的习作是他思维的结晶,是他创造的产品,因此它的读者对象可以从教师扩展开去。给教师看,是第一境界;给大家看,是第二境界;给不认识的见不着面的人看,是第三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当学生听到鼓励的掌声,接到反馈的信息时,他们就会感到:原来作文不仅仅是作业,作文其实是另一种说话。

从动机走向目的,有利于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写作文不易,进入维果茨基所说的“动机”状态的学生会反复思考:这次作文,我为谁而写,他(们)最想了解的有哪些,这些事情如何写才好,写完了还要怎样修改。如果说,以前“为了目的”的习作只有一个读者,学生也只能获得一份动力,那么,现在,学生获得的动力与正能量势必成倍增加。所以说,从动机走向目的,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从动机走向目的,引领学生进入高品质的语文生活。

动机高于目的,动机又引领目的。学生在达成习作目的的过程中,学习跟人交流,让作文成为分享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无疑是幸福的,这样就有可能达到潘新和教授说的,“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到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最终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

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从动机走向目的”呢?

一、讲究命题艺术

作文动机包含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读者意识、习作意识、习作活动的对象。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活动的对象是活动的真正动机”。可见,形成动机意识最为要紧的是顾虑到作文活动的对象,也就是读者。我国的夏丏尊、朱自清两位先生很早就意识到“读者”对学习写作的重要性。夏先生说:“古今能文的人,他们对文章法诀各有各的说法,一个说这样,一个说那样,但是千言万语,都不外乎以读者为对象。”他认为:“写作的根本法则就是为读者而作。”朱先生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他主张以报刊上各类文章为写作学习的范文,因为这类报刊文章“对象或宽或窄”“语气和体裁也不一样”,经常比较地看,“也便渐渐会留心他们的假想的读者”。

读者意识的培养方法、途径千千万,联系到作文教学,讲究命题是关键。民国以来的语文教学一般把写作分为训练写作与实际写作两类。前者主要指课堂作文,后者包括了周记、随笔、日记等。实际写作是有了表达的动机和实际的需要才动笔,而训练写作是为提高能力而展开的训练,未必有实际需求。为了便利教学,作文课一般采取命题形式。了解学生,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里去,命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去,让学生看到题目,不但觉得有内容可写,而且大致明白为谁而写,这样的命题就能做到叶老说的“如学生所自发,彼本无所为,示之以题,彼即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比如《我爱你,春天》与《我发现的春天》,都要写春天,但后一个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因为题目后隐藏着巨大的读者群:既可以是身边的小伙伴,也可以是熟悉的大人,还可以是陌生人。西方的很多小学作文题目需要学生有自己的观察、情感,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借此,可以打开我们命题的思路。比如:《老鼠是否有决策能力?》《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你的未来的职业是什么》《我怎么看漫画》《当“9·11事件”发生后,你的亲人被压在废墟下,你将如何面对?》《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语文测试中的作文题对教与学的导向作用也很明显。关注写作对象,激发写作动机,也是作文命题改革的趋势。如2014年北京卷高考微作文提供了三个题目,学生可以任选一题写一篇不超过150字的小作文。这些题目都切合学生生活,唤醒了学生写作的动机。

1.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学生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2.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美国NAEP(全国教育进步评估)的作文测试项目将试题分为三类:为了劝说的写作试题;为了解释说明的写作试题;为了传递经验的写作试题。美国的这项测试也是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如2002年的测试题是《说服图书管理员》:

试想下面的这个情况发生了:学校图书馆中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丢失了。这本书你可能想要反复阅读,或者这本书是你的老师或父母曾读给你听过,而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并未决定是否要再次购入这本书。写一封信给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说服他再购入一本。在你的信中请给出足够多的理由来说明校图书馆应保存好此书。

《说服图书管理员》虽然是针对一本书进行的写作,但通过说服管理员这一交际方式,来阐述图书对作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对图书的特殊情感进行说服,学生不但写有内容,而且写有对象。

二、激发交际需要

课堂教学受时空的限制,每次作文也都有特定的教学目的,如何在达成目的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就需要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置于交际活动中,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充分的动机。社会交际需求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对他人施加影响等。可以说,任何课堂作文都可以创设交际背景。

1.激发概括、传递信息的需要

指导三年级第二学期写景习作《我们的校园》时,由于我所在学校有分部、总部两个校区,而低年级在分部。这次习作,我就对学生说:“再过几个月,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就要来总部读书了,我们今天就为他们来写一写总部校园。”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学生们兴趣盎然,认为除了要对总部校园的全貌作一个概述外,三年级的教室分布也要详细说明,特别要详细介绍操场边的滑梯,雷锋楼上的音乐室、美术室,因为这些都是新来的学生亟须了解的。

2.激发自我表现的需要

《我真了不起》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习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用一件事写出“我”了不起;二是能够表达自豪的感受与心情。指导学生作文时,我得知近期有家长会,于是我就这样激发学生的习作交际需求:“下周四开家长会,老师请大家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写一篇作文,用事件讲述自己的一个本领,家长会那天就放在你的课桌上。”真实的交际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什么写”的问题迎刃而解。在这样的动机推动下,学习相关习作知识,就成了学生内心的迫切需求,成了学习的自然诉求。

3.激发对别人施加影响的需要

五年级要学生学习写信,我每带一个班,临近毕业时都会要求学会写这样一篇作文:给师弟师妹的一封信。每当这时,学生都特别投入,或介绍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讲述难忘的交往故事,或友情提醒老师的个性要求(如阅读《读者》等)……此时,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表达对象,每个人写下的习作都会成为下一届学生学习的金钥匙,师弟师妹可以借此更快地了解老师,加速融入老师的课堂……学生很有成就感。

4.激发影响别人决定的需要

上海世博会前夕,我正带一个四年级班。在一次状物作文指导课上,我买了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将其带到课堂上,跟学生一起有序观察,在学生对吉祥物局部进行了细致观察与交流后,针对如何“化整为零”,激发学生写的动机,我创设了如下交际情境:

师:你们觉得海宝可爱吗?

生:可爱。

师:有个三年级小朋友,叫小明,放学回家,急于要让爷爷给自己买一个海宝,你猜一猜,他回去会跟爷爷说些什么。

生:说海宝很好,说服爷爷要给孙子买。

师:对!

师:谁来替小明说服爷爷?

(创设情境,师扮演爷爷,生扮演小明。)

生:爷爷,我想买一个海宝,它可是2010年世博会的形象大使啊!

师:不就是一个布娃娃嘛,你的布娃娃好多了,别买了。

生:不,爷爷。海宝跟一般的布娃娃不同。海宝特别可爱。它的头发微微卷起,像海上的浪花。它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师:“大大的、圆圆的”,很可爱啊!)眼睛蓝蓝的,就像一望无际的大海。(师: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海。)海宝的嘴都笑歪了,嘴角往上翘。(师:中间加个“你看”,后一句加个“呢”。)海宝的嘴都笑歪了,你看,嘴角还往上翘呢!最逗的是它老朝你竖起大拇指,既像跟你打招呼,又像在夸奖我们上海呢!(师:看来,这个海宝跟别的布娃娃不一样,真是有意思!)

师:好孙子,咱也不落后,走,我们现在就去买一个。

创设祖孙交际的情境,为的是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表达需求,生活中不就是这样吗?

5.激发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师可以联合家长,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开设博客,及时上传习作,为自己的作文寻找读者。学生的博客会吸引不少熟悉或陌生的同学及其家长前来阅读,往往还能得到及时的点赞与帮助,这对学生来说,也往往成为作文的不竭源泉。

三、激励学生发表

2008年,《人民教育》报道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管老师和学生一起创办《班级作文周报》。每周,学生写稿、投稿、修改、发表。从此,作文不再是一道无聊的作业,而成为一项渴望获得的话语权;作文不再奄奄一息,而成为学生向往的一个心灵交流的精神家园。八年来,他和学生一起出版《班级作文周报》300多期,发表学生作文4000多篇,合计300多万字,还创下了带班两年,学生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作文200余篇、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过习作的纪录。

一个普通农村学校的普通班级,何以有这样的作文奇迹?管老师的体会是:激励学生发表。他在多个场合认为:“发表,对于写作初期的人,是写作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我创办《周报》,让学生在‘自己的’报刊上不断发表作文。对学生而言,班级是他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相对稳定的生活世界,同学、伙伴的评价和看法,将直接影响他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

习作得以发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势必受到积极影响。同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发表”提供的是不同的心理刺激,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以为是“作者”二字。对学生习作来说,“作者”意识可以比“读者”意识提供更强烈的习作动机,当然层次也更高———当学生成为一名“作者”,显然,对其个性,对其创造性的要求也就更多。

10多年前,我们区域就全力打造《小作家》,每月一期,给学生习作提供发表机会,每月可以刊登30多位学生的习作,每位作者有样刊,也有稿费。每一期杂志都辟有“小作家”专栏,推出一位学生的数篇作文,封三还刊登其照片与自我简介。如此隆重,如此热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

作为兼职编辑,我深知对于一名作者,“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重要。一名有作者意识的学生,他最需要的是自己的见闻与发现、感受与情感、认识与思想。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对此有较大的重视,那么,学生的写作将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2013年秋,我给学生上作文课,跟学生一起观察松江祥和花苑的橘子树的照片。由于是身边的事物,学生兴趣高涨,交流、写作都很有积极性。课堂临近结束,我出示了《小作家》编辑部的一个征文启事:

征文启事

亲爱的小读者: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比如小区的一棵树,校门口的一个交通协管员……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发现,感受真善美的力量,《小作家》从明年第一期起,将开设一个新栏目“图文并茂”,照片配文字。文字不少于100字,图片需配合文字。来稿请寄……

《小作家》编辑部

2013年11月

后来,我们陆续收到学生读过的好书、游过的美景、见到的妙人……是的,一个作者,了不起的,不仅是他能创造,而且他还是真善美的传播者。显然,作者意识引导下的作文学习,在提升学生语言品质的同时还锤炼着学生的情意与人格。也就是说,当学生自觉地成为一名作者时,学作文与学做人可以达到完美的融合。

篇4:逆境与成功作文

只记得这件事是发生在三年级的事情了。当时,市教育局举办了一个征文大赛,要求自选一本书阅读,然后写读后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马上从家里的书柜中挑选了一本书,随随便便地阅读完之后,便准备开始写读后感了。

写读后感时,我自认为自己是作文高手,写读后感是不在话下,随便写一篇也可以得奖。于是,我便草率地应付了一下,便草草地投稿了。

时间过得很快,获奖名单很快就公布了。当杨老师正在宣布获奖名单时,我自信满满地认为获奖名单中一定有我,可是事与愿违,我并没有在获奖名单之中,反而是我的仇家兼作文渣——吴为文获得了一等奖!我的心中顿时被一阵愤怒所占据:为什么吴为文得了奖,还是一等奖,可我连优秀奖都没有得到?我十分沮丧,之后,作文也写不好了,最好的等级也只有“良”。

一段时间后,杨老师发现了我的异样,便把我叫到办公室,询问我最近为什么作文写得那么差,我把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跟老师说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佳洋,你不能因为一次的跌倒就不自信了,要抬起头来,继续自信地往前冲,要自信起来。”老师的这番话让我又自信了起来。之后,我又参加了一次征文比赛,获得了特等奖。我捧着那饱含心血的奖状,心中充满了喜悦,热泪滚滚而下。

篇5:逆境造就成功作文

人在前行的路上,难免会遭遇逆境。正如一艘帆船在海上航行,会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有遭遇大风大浪的时候。大风大浪不仅仅是个逆境,它更是一个契机。它使我们更加顽强地拼搏,磨砺我们的意志。最终,我们将会抵达晴朗的、理想的彼岸。

明代曾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宋濂。他在小时候很爱读书,但是他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读书,而是向四周的邻居借书,同时亲自用手抄录。后来在他求学的路上,他曾经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在寒风中行走。到了他在书塾读书的时候,他也穿着粗布的衣服,而他的同学都是富家子弟,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华丽的饰品。宋濂对此没有任何羡慕。之后他更加努力求学,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宋濂在求学路上虽然经历了贫穷、寒冷等逆境,但他最终仍然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功。这不正好证明了逆境造就成功吗?

美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总统林肯,在年轻时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屡屡失败。后来他决定从政,直到四十多岁,他才当选为国会的一名议员。这时,他的妻子因感情不和,与他离婚。甚至他的家人也离他而去。林肯悲痛欲绝,但他又重新振作起来,几次参加竞选,最终他在五十多岁时当选为美国的国家总统。他出台了一系列法律维护人民的权利。林肯曾处于常人难以想象的逆境之中,但他最终仍然取得了成功。林肯的事例也有力地证明了逆境造就成功。

在前些天刚刚结束的欧冠决赛上,皇家马德里在比赛结束前一分钟的逆转进球被球迷们所称赞。比赛进行到90分钟,比分0比1。就在许多人认为皇家马德里已经失败时,皇家马德里的一名队员顶住压力,抓住机会,奋力打进一球,扳平了比分,并最终给球队带来了胜利。这位球员本来处于即将输球的逆境之中。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奋力拼搏,为他自己,也为整个球队带来了成功。皇家马德里也是逆境造就成功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篇6:逆境中的成功作文

事实确实如此,过于顺利的成长会使雏儿过早夭折,只有逆境中的拼搏方能造就辉煌,取得成功。回首古代,穿越金戈铁马,依稀可见那瘦薄的身影,在身体剧痛的折磨下,依然写出《史记》的`司马迁;在家道中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逆境中,苦写十数年,留下中华名著的曹雪芹。他们以顽强坚忍的意志,以“重若千斤”的笔杆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创造了自己的成功。如同那干旱气候下屹立挺拔的树木,在逆境中依然笑迎狂风,展现别样风采。

身处逆境,可以磨练我们的身体,强壮我们的体魄。自然界的捕食者亲身经历过逆境的洗涤,初生的蟒蛇被双亲早早抛弃,过早的生死捕杀使他们拥有庞大结实的身材与超出寻常的反应能力,它们迅猛机智,成为自然界中食物链的最高存在。它们在逆境中造就自我,取得成功。

身处逆境,可以磨练我们的心智,成熟我们的心灵。穷苦中成长的孩子更能绽放别样的风采,马云如今显赫的地位的起点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身为车夫的孩子的马云经历过饥饿的折磨,经历过世俗的嘲笑,他在别人称呼的“骗子”中成长,在无尽的白眼与讽刺中摘取了成功之花。少年马云的心智远比同龄人更成熟,逆境如同磨盘,磨去了他不平的棱角与粗糙的杂质,使他成为了明亮耀眼的白玉。

逆境使天才洗去浮夸,发出光彩,使庸人圆融如意,增加智慧,逆境使野心家成就天地,使逐梦者实现梦想。东方西方,逆境中成功的名人验证着这条铁律,出身平民的陈胜,不过是一个种田佣人,逆境中的他敢于在燕雀中脱颖而出,展翅成为鸿鹄。美国总统林肯也是从父亲鞋匠铺中走出,成为美国人乃至世界人眼中无比崇高的伟人的。他们由逆境碾磨再琢成名器。

篇7:从苏轼词看其逆境中的乐观旷达

关键词:词,才子,苏轼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公元1057年, 22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高中同榜进士, 从此开始了他始料未及的仕途沉浮之旅。

在苏轼21-38岁这段政治上还算平静的日子里, 首先发生的一件令苏轼备感伤心的事便是妻子王弗的病逝。王弗十六岁时与苏轼结婚, 婚后的她谨言慎行, 对上恭敬、对下友爱, 因此, 家中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刚结婚时, 她从未向人提过她也会读书认字, 只是默默地陪在苏轼身边, 干自己的女红。直到有一天, 苏轼在背一段书时, 背着背着突然忘了, 而且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这时王弗才轻轻地提示了一句, 令苏轼大为震惊。于是, 指着满书房里的书逐一考问, 王弗却都对答如流。这简直让苏轼欣喜若狂, 没想到自己的妻子在拥有着倾国之貌的同时还有着咏絮之才。从此二人的感情更加深笃。后来, 王弗跟随苏轼游宦凤翔时, 深知丈夫性格直爽, 心无城府。所以又当上了丈夫的军师, 帮助丈夫识人论事。对于毫无主见的人, 她分析说:“这个人说话模棱两可, 总在暗暗揣摩你的意思, 一味迎合, 你何必和他多说话浪费时间呢?”有人专门为讨好, 第一次见面就显得亲密无间, 王弗又分析说:“这种人的交情不会长久, 来得快, 去得也快。”她的这些分析事后也都得到了证实。这样久而久之, 苏轼很自然地对夫人产生了很深的依赖。所以王弗的病逝, 给了苏轼很大的打击。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人们说, 时间是遗忘的最好武器。但却不适用于苏轼。直到十年后的一个深夜, 他又梦见了王弗。醒后的他依然悲不自胜。于是写下了一首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这首悼亡词写得深挚凄婉, 催人泪下。正如潘岳《悼亡词》所言:“寝息何时忘, 沉忧日盈积”。所谓“不思量, 自难忘”, 首先包含着妻子坟茔远在千里之外, 一怀思念深情无法对她倾诉的一层。另外, 王弗去世十年间, 苏轼官场浮沉, 历尽沧桑, 眼前更处在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相左而主动外任期间。他在《超然台记》中如此形容密州处境:“始至之日, 岁比不登, 盗贼满野, 狱讼充斥, 而斋厨索然, 日食杞菊。”词中“尘满面, 鬓如霜”句正是对自己这奔波失意之态的描绘。而王弗生前则恰恰又是苏轼为官交友方面的贤内助, 所以这“无处话凄凉”之中, 也包含着失意的悲苦无处倾诉的一层。总的来说, 词的上片是写现实中的思念, 偏在实, 但实中有虚。“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乃是离开现实的想象。下片记梦, 偏在虚, 但虚中有实。“夜来幽梦忽还乡”三句, 虽是梦境, 但却是当年夫妻伉俪之情的真实再现。结拍“料得”三句, 从梦中回到现实, 自然是由虚到实, 但这“实”又是以想象中的年复一年的凄凉情境的“虚”出之;想象相见不相识也罢, 记录梦中相见也罢, 妻子是当年的妻子, 自己却是“尘满面, 鬓如霜”的现实中的自己。似历历在目, 又恍惚朦胧, 这不仅正显示着梦的特点, 也恰是词人打破时空界限, 虚实交错手法的体现。而且本词最突出的特点是虽用白描手法平铺直叙, 但却依然凄婉动人。“尘满面, 鬓如霜”, 只是简单的勾勒, 但却包含无限感慨;“小轩窗, 正梳妆”, 也不过是当年极普通的生活场景, 但却一往情深,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包蕴着几多生离死别的凄苦, 寄托着几多互怜、自怜的悲凉。越是这朴实的直叙, 越是这极普通甚至琐细的生活场景的白描, 却愈显出情深意笃。所以这首词是悼亡诗词中的千古绝唱。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为官之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变得漂浮不定。虽然二人可以在诗词曲赋上互相唱和, 但在政见上却是相左的。于是苏轼站到了反变法派的一边。随着与变法派矛盾的日益恶化, 苏轼只好自动请求外任。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 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又因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下狱 (即“乌台诗案”) 。出狱后,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的生活是艰苦的, 但是在苦难中倒下的是懦夫, 在苦难中成长的才是英雄。苏轼即属于后者。为了生计, 苏轼带领全家开垦了官府批给的一块荒地。过起了早耕田, 晚织布的乡村生活。这块地在黄州东门之外, 苏轼为之取名为“东坡”。而这时的苏轼也已成了一名地道的农民。除了种稻、种麦, 还种了桑树、枣树、栗树, 橘树等等, 还辟出十几方菜地, 种上时鲜蔬菜。这种生活“虽劳苦却亦有味。”然而, 现实的残酷终于使苏轼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所肩负的责任。朝廷的重新起用依然十分渺茫, 一家数口的生活则需要有长远、稳妥的安排。东坡毕竟是官府的属地, 什么时候收回就没了。所以苏轼决定在黄州买地。听说黄州东南三十里处的沙湖, 土地肥沃。所以苏轼在几个朋友的陪同下去沙湖相田。本来天气是很好的, 可没想到眨眼间却下起了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又使苏轼感受良多, 于是他写了一首《定风波》。全词如下: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虽然是因一次道中遇雨的偶发小事而作, 但却表现了一种人生大境界。表现了词人一种大难不死的轻松, 一种高居于现实苦难之上,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笑傲人生的乐观豪放。当然, 这其中也包含着词人对那些给自己罗织罪名的小人们的蔑视, 以及与险恶政治的抗争。如此一来, 使用比兴象征手法, 也就是本篇的最突出的特色了。这种比兴象征又非刻意为之, 完全是即景生情, 就地取材。所谓“风雨”“萧瑟”、“料峭”“微冷”, 所谓“竹杖芒鞋”、“春风”“斜照”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 同时又都具有深层的象征意义。它们都是词人人生经历与体验的一种“物化”;既真实地纪录了一次遇雨过程, 又进行了一次人生体验的哲学思考。寥寥几笔, 我们便分明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过程与场面:一群人突然遇雨, 别人都张惶失措, 而苏东坡却依然闲庭信步, 甚至更加高吟长啸, 迎着春风斜阳。

从沙湖回来没几天, 米芾来看他。两人谈书论画, 结为了忘年交。送走米芾, 不觉间又是四月天气了。春风送暖, 万物复苏。在黄州城西北的长江边上, 有一座红褐色的石崖, 形状像鼻子。因此称为赤鼻山或赤鼻矶, 又因崖石屹立如壁, 也称赤壁。以前苏轼曾来过一次, 不过这次来却是另一番心境了。想着自己坎坷的一生, 不禁触景生情, 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篇写在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后。此间, 他有时比较消沉, 甚或决心“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但这位曾立下“致君尧舜”之志的词人, 终究还是“宿昔之心扫除未尽”。所以, 有时又表现为难甘寂寞, “虽废弃, 未忘国家虑也”。甚至期盼着再有所为。这就是苏轼, 那个真诚直率的苏轼。也许这样的他真的只该做个文人。他的父亲早就看出了他性格中可能成为致命伤的一个特点:豪放不羁, 锋芒毕露。所以特意写了一篇《名二子说》, 语重心长地告诫说:“车轮、车輻、车盖、车轸, 在一辆车上都各司其职, 唯有车轼显得没什么实际用处。虽然是这样, 如果去掉车轼, 车也就不成其为一辆完整的车了。所以给你取名为轼, 就是担心你不知道人生在世, 不可以太直露, 而应该有所‘外饰’呀!”然而, 苏轼终究不懂外饰, 每与人交谈, 无论亲疏都吐以肺腑之言, 结果一生屡遭贬斥, 历尽风波。但正是这种心灵本质, 成就了他的人品和文品, 使他成为独步千古的伟大词人。

参考文献

[1]于景祥, 徐桂秋, 郭醒.苏轼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

[2]王水照, 崔铭.苏轼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3]李道英, 刘孝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篇8:关于逆境中成功的作文素材

明朝宰相张居正,从小聪明过人,13岁参加乡试的试卷令考官拍案叫绝,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玉麟却建议让张居正落第。他解释说:“居正年少好学,吾观其文才志向,是个将相之才,如过早让他发达,易叫他自满,断送了他的上进心。如果让他落第,虽则迟了三年,但能够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更加清醒,促其发奋图强。”这位巡抚的远见的确令人折服。后来张居正果然成为中兴明朝的杰出政治家,他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革新政治,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精神,这不能不说与他少年“落第”的逆境有关。

篇9:逆境与成功的作文300字

成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玫瑰虽美,但花下的针刺丛生。逆境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它们阻碍着我们获得成功,但要换一个角度去想,针刺上盛开着美丽的玫瑰。也就是说,是逆境哺育着成功。

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如果我们希望成功,就要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伙伴,以逆境为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有人认为逆境是我们的绊脚石,其实恰恰相反是逆境使我们变得坚强,是逆境使我们从一个无知孩童逐步走到富有生活阅历成熟的智者。我们要把绊脚石化为垫脚石,正确的对待逆境与成功。

篇10:逆境,成功的垫脚石400字作文

没有风吹雨打,哪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人生也是如此,没有风风雨雨,哪来的彩虹!我们要正视逆境,接受逆境,走出逆境。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逆境总比顺境好,它是治炼强者的熔炉,也是砥砺锋芒的磨刀石。对对于弱者来说,逆境是阻挡他们的大山他们往往只会贪图享受,不知奋进,不知苦难为何物,没有志向,没有进取,又怎能成才呢?他们面对逆境,只会退缩,永远只能做温室的花朵,做不了展翅飞翔的雄鹰,

小学生作文大全

我们要强者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攀上人生的高峰。

想要成功,就必须接受逆境的考验。成功的道路上,总有坑坑洼洼,我们应该正视这些挫折,从挫折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从哪里跌倒,就哪里爬起来。不逃避,不气馁,想办法战胜挫折,战胜困难,为自己赢得胜利。

我们虽然是小学生,但我们必须从小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我们不能愧对自己的童年,不能愧对那美好的光阴。

篇11:从逆境走向成功小学生作文

关键词:写作教学,心理状态,沉浸状态,反思状态

一、案例呈现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世间万物总有自己的位置,有的看似在中心,其实已在边缘;有的感觉在边缘,其实是在中心;有的起初渴望活在中心,后来却习惯活在边缘……边缘与中心的变化,体现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更体现了个体的心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习作】

从荒凉走向繁华

舟子

茫茫的原野一望无际,罡风携着碎石游飞在荒凉的戈壁之间。不远处显出一个渺小的人影:一位少年风尘仆仆地跋涉而来。罡风不解地问道:这片戈壁对你来讲茫茫无际,你为何走来?又走向哪儿去?少年慢慢张开干裂的双唇,吐出坚定的字眼:戈壁的中心有片繁华的绿洲。说罢扬长而去,罡风不禁失声。

出生在荒凉并不能阻碍我们向往繁华的中心,只要心有所向,繁华并不遥远。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出身贫农之家,家中姊妹兄弟十三人,生活得很艰辛,然而贫困与愚昧丝毫没有侵蚀他纯洁坚毅的内心。一次,他听说写文章可以赚钱,而他深知刈稻的艰辛换取的钱很微薄。于是,他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作家告诉了父亲,谁知他的父亲并不理会,笑他异想天开,种好眼前的田才是取财之道。当然,林清玄小小的心中已埋下了理想的种子,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能破土而生。这个温度就是在他十几岁时,他通过观察感悟生活,记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投了稿,一眼被编辑相中。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坐在破烂的屋子里,他的文章如一只只飞鸟,衔去了他的心思,也衔来了财富,家里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荒凉的边缘就这样成了繁华的中心,林清玄散文中的“真善美”也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田。

那么住在繁华中心的人呢?他们被金钱与荣誉包围着的身心,还有前进的动力吗?也许大部分人没有,可有个例外,那就是陈美。

陈美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在外人看来,她的一生风光无限,她的生活一定美如天堂。然而,她怀着对滑雪的热爱,毅然放下小提琴,在瑞士雪山边买下一座小木屋,苦练滑雪。一练就是三年,终于,当世人再次在荧屏上看见她,是在索契冬奥会的赛场上。她那潇洒的滑雪姿态赢得了阵阵掌声,她说她渴望创新,渴望挑战与前进,渴望超越自我。她从繁华的中心走出,走入清苦孤独的边缘领域磨炼自己,最终走出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无论是林清玄还是陈美,无论是出身贫寒还是早已功成名就,他们都体现出对梦想的执着与追念,强大的恒心与毅力。因此,边缘的荒凉可以转化为进入繁华中心的动力,而繁华的中心也可以成就真正的心灵上的繁华。只要我们有信念,持之以恒,就不再会是边缘之人,也可以成就心灵的繁华!

罡风放慢了脚步,尘定沙落,他想助少年一臂之力,让他从边缘走向中心,从荒凉走向繁华。

【印象】

习作《从荒凉走向繁华》我最初是从试卷上见到的,卷面整洁,书写规范,相信能给阅卷老师留个好印象。细读全文,觉得作者文字基本功比较扎实,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像模像样,描写、议论夹在一起,尽管有文体感不强之嫌,但我觉得还可以原谅,学生写作时读材料展开联想,想到一个意象,便从意象开始写,这是很自然的事。假如由一个意象想到另一个意象,浮想联翩,敷衍成文,走的便是文学散文的路子;若是从所写“意象”中抽取了“思想”,由此开始摆事实讲道理,还是可以写成大家认可的“议论文”。问题是“沙漠”之于“绿洲”跟“边缘”之于“中心”两者形象不甚严丝合缝。此外,文章主体部分的两个用例也值得再斟酌。阅卷老师给这篇作文评了45分,照平时作文评分的尺度,45分已是一个中上的分数。

舟子同学拿这篇考场作文给我看,不是为分数来的,我关心的也不是评分得失,而是想了解这篇文章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作者把文章写成了这个样子。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对话。

【对话】

笔者第一段描述的景象很壮阔,很有文艺范,你是怎么想到的?

舟子看到这个题目后,脑海里一下蹦出了一个在沙漠跋涉的少年的形象,很激动,提笔就写,越写越激动,自己也被这样一个形象感动了。(微笑)

笔者那么,为什么不顺着这个思路写下去,通过描述少年寻找绿洲的经历来演绎话题?

舟子写完一段,才意识到这样写缺乏储备,难以终篇。只能回到举例说理的路子上来。

笔者你知道变通,很不错,比我学生时代写作文强。我那时在写作课上,常常是开了头写不下去就划了重写开头,有时直至下课铃响,除了划掉的,稿子上还是一片空白,幸好老师宽容,允许我课后写完再交。———不过,中途易辙总会影响文章的整体感,尤其是考试作文,最好是想好了起点、中间驿站和终点再动笔。

[舟子点头。]

笔者2、3段跟4、5段是否想安排成对比结构?

舟子是的。我先举林清玄的例子,想说明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情况,写完之后,再想找一个从中心滑向边缘的事例,想来想去脑子里只出现陈美的事迹,感到不是很妥帖,但限于时间,只能勉强用了。

笔者陈美是音乐家,是众人关注的中心,而从音乐界退出,改学滑雪,就暂时滑到了社会的边缘。她三年后成为索契冬奥会上滑雪冠军,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还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按照你最初的设想,是不是想找一个因没有追求、缺乏行动而从中心滑向边缘的例子?

舟子是的,但我找不到。用了这个例子,总觉得不舒服,所以又写了倒数第二段作补救。

笔者补写得一段,似乎在谈怎样才能从边缘走向中心,是吗?

舟子是的,这个意思我在写林清玄的例子的时候就想到了,但还不是很明确。

笔者那好,我们现在不妨回到你“想来想去脑子里只出现陈美的事迹”,也就是3、4段还没有写的时候,来看看在只能想到“一个例子”的情况下,我们还有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笔者我发现你的思路是被例子左右着,也就是从一个事例想到另一个相似、相关或相反的事例,其实,我们可以让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比如,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林清玄从边缘走向中心?

舟子心存梦想,付诸行动,有恒心有毅力……

笔者你的意思是说只要有了这些东西,无论是身处边缘还是中心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你说的“心灵的繁华”,是吗?

舟子是的。

笔者那就好,我们可以重新来安排文章的论述层次了。先借林清玄的例子来说明身处边缘向往中心的人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心怀梦想,并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才能从边缘走向中心,这是主体部分论述的第一层。再用陈美的例子阐述只要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无论身处边缘还是中心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主体部分论述的第二层。两个分论点之间有层进关系。

舟子什么是分论点?

笔者哦,现在必修教材里没有提到过分论点。所谓分论点,顾名思义就是能证明中心论点的小论点。刚才说到的“心怀梦想,并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才能从边缘走向中心”和“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无论是身处边缘还是中心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文章的两个分论点。

舟子这样啊,懂了。原来设分论点的方法我以前也用过的。

笔者再说说结尾吧。

舟子写到倒数第二段,发现文章已经像议论文了,但开头已经写了沙漠少年,结尾一定要呼应一下。(呵呵)

笔者首尾圆合,有这样的意识很好。有句古语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要是动笔前考虑再仔细一点,写作时一定可以减少那些“不得不”的无奈。希望你以后有意识地尝试一下先打腹稿再动笔的方法。

舟子好的,试试看吧。

笔者谢谢舟子,给我说了那么多,让我了解了我原来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二、案例讨论

(一)写作时的两种心理状态

刘大为教授曾说:“写作时,成熟的写作者都是沉浸状态与反思状态这样两种状态交替出现的。”所谓的沉浸状态,就是作者为写作激情所驱使,心之所至,笔之所至。这种状态极端的例子,当属郭沫若先生写诗,他自述他的某首著名诗歌是趴在地上浑身颤抖着写完的。我们不能否认写成稿子的整个过程都是由激情驱使,且一气呵成终成不刊之佳作的情况存在,但一般来说,写作时一味“沉浸”,不足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有经验的写作者,无论写作顺还是不顺,都会自觉从激情写作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跳到自己以外反观自己,质问自己这样写对吗、好吗、有没有更好的写法。这就进入所谓的“反思状态”之中了,一旦发现问题,作者就及时调整,以免修改时推倒重来。调整过后又进入沉浸状态,如是往复几次,一篇文章才写成。至于完稿之后,冷却了一定时间再修改,那是新一轮的“沉浸”与“反思”,这里暂且不论。

没有“沉浸”,写作就没有动力,就没有书写心怀释放生命能量的快感,如有天助的神来之笔就不可能出现;没有“反思”,写作就像没有制动的列车,动力越足,危险越大。两种状态交替出现,的确是写作者成熟的重要标志。

据舟子所述,她看到题目,立即想到了沙漠少年形象,一激动就下笔写,而且越写越激动,这就是所谓的“沉浸”状态,写完第一段觉得这样写难以终篇,只能改弦易辙,作出调整。她对林清玄的事例很熟悉,而且很可能被这个故事打动过,所以,写这个内容的时候又进入了“沉浸”状态(由于“沉浸”,此例的转述就不够节制)。写完了这个事例,又转入“反思”,想找一个反面事例。只是想来想去也没找到适合的例子,只好将就着写了陈美的事例(笔者注:舟子的习作写于2014年10月,不了解2014年11月国际滑雪联合会官网宣布的情况:陈美因涉嫌操控比赛以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被禁赛四年)。写陈美之时,又进入“沉浸”状态;写完陈美,想到要写倒数第二段作补救,则是“反思”的结果。可见,舟子虽然还称不上一个成熟的写作者,但她写作时也是两种心理状态交替出现的,只是“沉浸”与“反思”的水平跟成熟的写作者相比有差距而已。

(二)了解两种心理状态的意义

1. 开启学情分析的新视角

着眼“两种写作心理状态交替出现”,我们不难发现:

有的学生缺乏写作激情,作文很少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实质性的联系,因此难以进入写作的沉浸状态。这类学生中,把写作视为苦役,不是百般无奈不肯动笔者有之;作文时老是怕越了雷池闯了禁区,迟迟疑疑写到最后初心尽失者亦有之。

有的学生不乏作文激情,其中的不少人还自以为很有才,但写作时不善自觉反思,行文信马由缰,旁逸斜出者有之,南辕北辙离题万里者亦有之,因而作文尤其是考试作文常常失败。

很久以前,曾有学生拿着考试作文噙着泪来问我:“你不是说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吗?”我说是的。“那我这篇作文是流着泪写完的,为什么阅卷老师还不感动呢?”当时我只回答“我说的是‘才能’感动别人,而不是‘就能’感动别人”,然后给他分析文章写作的得失,大讲特讲“抒情也是要有技巧的”,尽心尽力,口干舌燥,换来的只是学生怏怏而去。现在回想起来,这位学生很可能是写作中途没有从沉浸状态中抽身出来,站到自己以外反观自我,冷静地审视自己的写作行为。如果先问明白他为什么会流着泪写这篇考试作文,写顺手时有没有停笔反思一下,再讲写作技巧,他可能更容易接受。

2. 加强过程指导的针对性

《从荒凉走向繁华》作文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作文时入得进去跳得出来,这点与成熟的写作者相似,只是欠一点火候。第一,反映在沉浸水平上,全篇构思尚未完成就匆忙动笔,给后续写作留下了诸多麻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建议学生尝试打腹稿或者列提纲。第二,反映在反思水平上,反思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作者在发现自己只能想起陈美这一个例子的时候,就缺乏更好的解决办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先梳理思想,分析出议论层次。

3. 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经验

篇12:在逆境中成功的作文500字左右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对于强者来说,是迈向高一级台阶的垫脚石,是驶向万里征途的加油站。就像夏洛蒂,在种种磨难中,不屈服,坚持不懈,用笔书写出生命最辉煌的 篇章。

夏洛蒂母亲的早逝,使原本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她始终没有停止尝试写作。尽管大诗人骚塞以傲慢的口吻吓倒她,她仍然没有停止奔向文学圣殿的大门,最终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合上书本,我被夏洛蒂那不畏生活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折服。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逆境从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黑暗的牢房里,司马迁却奋笔疾书,正是他心中与生命斗争的信念,使他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终于铸成不朽的著作《史记》;低矮的房屋里,居里夫人却大汗淋漓的提炼矿石,岁月从她的耳际流过,记录了她的不屈,矿石从她的指尖跳过,铭记了她的坚毅,终于,镭释放着奇异光芒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都有坚持下来的信念,不怕苦难的精神,在逆境中生存的意志。

而我,拥有如此优美的环境,要什么有什么,生活的舒适使我麻木了,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找各种理由逃避,时常被拦路虎吓得浑身发抖。相比之下,我所遇到的困难是那样微不足道,我不禁羞愧难当,我付出的努力太少了。

有句名言说:苦难对弱者是致命一击,对强者是人生财富。我也曾误解苦难的色彩,所以屈服、逃避。但读过《小草和大树》后,我才明白,苦难是结成珍珠必备的沙粒。

篇13:引领学生从无序走向有序

步骤一:寻疑

出示题目:把1、2、3、4、5、6、7、8、9九个数分成三组, 组成3个不同的三位数,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使其中两组数的和等于第三组。比一比, 看谁写得多。

这是一道开放题, 初看比较简单, 实际不然, 是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极好的学习材料。考虑到题目的难度, 上课之前让学生先预习。

第二天, 检查预习情况, 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 大部分同学拿到题目以后根本无从下手, 没有思路;只有少部分同学是凭经验瞎拼硬凑凑出来的, 这个结果是预料之中的。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在预习过程中, 发现了疑难点, 就会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兴奋中心, 即高度集中的注意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指向疑难问题的解决,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步骤二:解疑

1.有序思考必须以数学知识为支撑。

师:大家是不是认为这道题很难?但只要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 问题就会变得简单。

你们认为这道题的第一步应该想什么呢?

生:个位或十位上的两个数相加要进位。

出示一名学生做对的12题, 经过观察发现这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师:我们要知其然, 又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有且只有一位上的两个数相加要进位呢?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接下来老师就和学生一起讨论数的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两个相同的数相加肯定是偶数, 如3+3=6, 4+4=8。

以a、b、c、d、e、f、x、y、z分别代表1~9九个数, 且

运用反证法, 如果各个数位上相加不进位的话, 即a+d=x、b+e=y、c+f=z, 则a+d+x=偶数、b+e+y=偶数、c+f+z=偶数, a+b+c+d+e+f+x+y+z=偶数, 这与1+2+3+4+5+6+7+8+9=45 (奇数) 相矛盾。因此, 个位或十位上的数相加必须进位 (百位相加进位的话, 和是四位数了) 。

本题有序思考的第一步就是得出个位或十位上的数相加必须进位。

有序思考必须以必要的数学知识为支撑, 有些数感较好的同学凭自己的直觉可能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但教师作为引领者, 必须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的奇偶性在数学解决问题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下数的奇偶性, 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有序思考必须“静心”、“耐心”。

师:有序思考的第二步是什么呢?

生:个位进位的有哪些题?

师:个位进位的题可以怎样有序地思考。

生:从9+ () 想起。

学生独立思考后, 发现个位9+几的有9题。

其实这一环节也是进行有序思考的很好的材料,当然也有一定的难度。

其中9+8的有3题, 9+7的有2题, 9+5的有1题, 9+4的有3题。在思考每一种情况的时候, 也是有序思考, 不断地“试“和“调”的过程。如9+8=17, 个位去掉9、8、7以后还剩1、2、3、4、5、6, 考虑百位不进位, 如果1、2、3在百位, 4、5、6在十位不成立;如果1、3、4在百位, 2、5、6在十位也不成立;如果1、4、5在百位, 2、3、6在十位成立……

用以上的方法, 让学生有序思考8+几、7+几、6+几的算式有几组。

8加几的有8组:

本题有序思考的第二步是得出个位进位的有21组, 其中9+几的有9组, 8+几的有8组, 7+几的有3组, 6+几的有1组。

有序思考必须做到“静心”、“耐心”, 注意力集中, 切忌浮躁。有人说:优秀学生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在30分钟内思考同一个问题。在有序思考的过程中, 只要有急躁的情绪, 马虎的行为, 就会发生漏写、错写等现象, 影响思维质量。同时, 当学生静心思考时, 教师也一定要耐心等待, 给足时间。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 学生就会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中, 学习的生成材料也丰满充分, 达到教师的预设要求。

3.有序思考必须“不变中求变”。

师:除了这21题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呢?

生1:个位上下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生2:十位上的两个数移到百位, 个位上的两个数移到十位, 百位上的两个数移到个位。

师:以第一组为例, 按上面两位同学的思路, 思考有多少种变化。

经过学生独立思考,有7种变化。

每位上下位置交换的有3种变化:

把上面4题按生2的方法进行变化得到4组:

这种变化也就是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位。

为了巩固这种思路, 请同学们从第二环节中的21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变化。

本题有序思考的第三步是得出个位进位的21题, 每题可以变化成8题, 因此, 本题的答案共有168题。

有序思考必须“不变中求变”。本题只要“只有一个数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是进位的”保持不变, 其他随便怎么变。把个位、十位、百位的上下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或个位上的两个数移到十位, 十位上的两个数移到百位, 百位上的两个数移到个位。不过, 在变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序性, 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有条理、有序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步骤三:“反刍”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道题的思考过程。

生:第一步, 根据数的奇偶性得出个位或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第二步, 个位满十的有21题;第三步, 每一题经过变化有8题, 所以本题的答案共有168种。

回忆, 有人将它比喻为“反刍”, 就像牛或羊一样, 把已经进入胃的食物再返回到口腔里细细加以咀嚼。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己检查自己, 逼着自己进行思维活动。回忆思维过程, 可以从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思维既然靠语言, 回忆思维的过程, 说出思维的结果, 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回忆反省思维过程, 一旦想不出来, 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 这无疑是在做“记忆体操”, 经常尝试回忆, 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上一篇: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多高下一篇:思恋一个人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