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镇东南中心校中小学生安全公约

2024-05-19

东乡镇东南中心校中小学生安全公约(共2篇)

篇1:东乡镇东南中心校中小学生安全公约

东乡镇东南中心校中小学生安全公约

我校始终把学生的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公约,望全体同学珍爱生命,珍视健康,认真遵照执行。

一、校内安全同学们要做到:

1、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举止得体,言行文明。

2、不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不在走廊追赶奔跑,不攀爬、翻越学校围墙、护栏。

3、上下楼时自觉靠右行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防止互相踩踏挤压。不爬楼梯栏杆,不骑在楼梯栏杆上滑行。

4、在教室、楼道、不要把身体探出栏杆外或窗外。不要爬到窗台上玩。关门关窗要轻手轻脚,注意防止手脚被门卡伤。

5、注意教室用电安全。不玩电,不玩火,爱护消防设施。一旦发现任何可能导致不安全的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

6、当发生地震或其它事故时,要听从老师指挥,不慌张,不围观,并在老师引导下按照学校制定的突发事件安全预案有序撤离或处置。

7、不向楼下抛扔东西,以免砸伤他人。

8、不带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或管制刀具到校;不玩尖锐刀具,学习中用的圆规、削笔刀、剪刀等物品必须妥善保管,避免伤人。

9、上课期间,不得私自离开课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课堂,必须向任课教师请假并得到许可。体育课、活动课、实验课、课间操或其它室外活动时,要严格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不得自行其是。不做有危险的游戏,不追逐打闹,更不要用石头或其他硬物追打同学,以免造成伤害。

10、住校生在校期间不得私自离开校园,若有特殊情况,必须向住校生管理员请假,并按规定写好请假条交班主任老师和学校政教处审批。

11、下雨、下雪天地面湿滑,尤其要慢行,防止摔倒。

12、不允许学生在校门口小摊买东西。购买食品请认清商标、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吃不合格食品,不喝不合格饮料。

13、讲究卫生,不抽烟,不酗酒,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自觉接受国家规定的各类预防接种疫苗,预防流行性疾病。

二、校外安全同学们要做到:

1、学生在校外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走路靠右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在公路上玩耍、打闹。不追车吊车、抛物击车、设障碍堵车。不乘坐摩托车、超载车或非法营运车。严禁小学生骑自行车,严禁中学生骑摩托车。

2、不到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玩耍、游泳或捉鱼虾,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3、不到工地、事故现场等有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做危险游戏,不玩危险物品。

4、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以免发生钱物被诈和打架斗殴。

5、不要进入三厅(游戏厅、录象厅、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不参与赌博活动。

6、不要爬树或爬陡峭的山崖,以防摔伤。

7、要远离毒品,远离邪教,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8、不偷吃农户的瓜果、蔬菜,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9、禁止带火源入山,防止森林火灾发生。

全体同学要争做文明学生,在做到以上要求的同时,自觉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确保人身安全。

篇2:东乡镇东南中心校中小学生安全公约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9月上旬,我校按照教科局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对我校近年来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通过自查发现,我校在留守儿童档案建设方面、寄宿生管理、安全、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结对帮扶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特别是在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运行方面,工作成效显著。经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不足。现将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二、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发展情况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照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活上失助、行为上失控、道德上失范、心理上失衡等问题,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为了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促进这些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多年来,领导小组成员几经变更。2012年10月,学校再次重新组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由新任校长黄家俊任组长,老领导彭建才、分管德育副校长杨青轩任副组长,学校中层干部和部分退休教师为成员,专门负责指导学校留守儿童关爱 1 和教育工作。

2007年8月,学校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成了“留守学生之家”,专门为留守学生和住校学生提供课外活动服务。2009年8月,学校争取到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在原“留守学生之家”基础上,建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服务范围扩大到全体学生。但是,留守学生和住校生仍是“少年宫”的主要服务和重点服务对象。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少年宫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制度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我校留守学生工作,学校建立了《留守学生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留守学生教育关爱的工作职责。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更新留守儿童学籍信息。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对特殊困难儿童采取针对性帮扶。建立控辍保学制度,确保留守儿童入学接受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沟通,形成对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合力。

(三)全方位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全方位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2009年,学校投入经费7万余元建成了“留守学生之家”。占用房屋4间,面积近二百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电脑室、心理咨询室。活动中心有图书近四千册,2 有象棋、跳棋、军棋,有亲情电话一部,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等体育活动器材,有多媒体放影设备一套,还有电脑25台。

2013年8月,学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为契机,又投入经费20余万元,完成了“留守儿童之家”的升级改造工作。改建后的“少年宫”,有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心理咨询室、科技活动室、器乐室、合唱室、舞蹈室、美术室、棋类活动室等十多个功能室。还专设了管理办公室、辅导员办公室等。图书室藏书达20000余册,实现了图书网络化和规范化管理。添置了音乐、美术、科技、文体等活动用品近千件。经过改建,少年宫的功能更加完善,设备设施更加齐全。为留守儿童及全体学生开辟了一个非常好的第二课堂活动空间和平台。

我校以少年宫社团活动为依托,以经典诵读、书法、绘画、器乐、舞蹈、合唱、篮球、足球、羽毛球、棋类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受到全体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欢迎。少年宫社团活动利用课外时间或节假日定期开放,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除活动场所建设以外,学校还建成了标准化的学生宿舍和餐厅。聘请了专职寄宿生管理员和餐饮服务员,极大地方便了留守儿童的生活。2015年上学期,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惠民政策,每天中午为全体在校学生提供一顿营养午餐。学生只需要支付2元钱便可吃上营养又可口的饭菜。营养餐政策的执行,留守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得到保证。

2、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把关爱措施落到实处。

我校建立了严格的班主任管理考核制度。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一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二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及援助;三是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保持沟通;四是及时反思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留守儿童教育关家工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为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和其它有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指定了“爱心妈妈”,通过结对帮扶,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

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除开展少年宫常规社团活动外,学校还适时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开展“3.12”植树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展“春之韵”诗歌朗诵赛,在活动中,同学们的朗诵水平得锻炼和提高。开展 “拒绝陋习,牵手文明”主题演讲赛。通过演讲赛的开展,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明显减少。开展“争当文明登山人”劝导活动。通过参加劝导活动,小手带大手,把文明之风传播到校园内外。组织学生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参赛学生获奖率达到95%以上。学生在比赛中既充分展示自我,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开展“阳光体育”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增强了学生体质。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增 4 强。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爱粮节粮”、“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以及“五爱”等主题教育征文活动。开展“感恩之声迎国庆”歌咏比赛。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感恩教育。开展“重阳节”敬老院自愿服务。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014年12月和2015年5月,学校先后成功举办第九届冬季运动会,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运动会和艺术节上,留守儿童展示了能力,体验了快乐。

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一方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4、加强留守儿童教育队伍建设。

通过多年探索,我校形成了一支包括班主任、少年宫社团辅导员、科任教师在内的留守学生教育关爱工作队伍。在长期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实践中,这支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为我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身体和心理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硬件建设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较为落后。

2、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目前,我校教师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的需要。如,学校专职艺体教师不足,没有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现有教师也缺乏相应岗位的知识培训等。

3、家校联系不够通畅,难以形成留守儿童教育合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让留守儿童享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技能。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沟通,建立有效沟通机制,鼓励教师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家访或电话访问留守儿童监护人,形成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的合力。

上一篇:高校自主招生竞赛要求下一篇:区委副调研员、总工会党组书记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