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2024-05-24

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通用14篇)

篇1: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1、Good morning/ afternoon / evening 早上/下午/晚上好 Good night 晚安

2 、glad / nice to meet / see you 见到你很高兴 (回答也一样)

3、welcome to + 地点 欢迎来到 答:Thank you 或者 Thanks)

4、 let’s + V(原) 让我们做

5、 stand up 起立 sit down 坐下

6、this is 这是…… (用于介绍第三者的用语)

7、How do you do ?你好 (回答也是:How do you do ? )

8、 How are you ? 你好吗?Fine ,thank you .and you ? 很好;谢谢;你呢?I’m OK / I’m fine , too . 我也很好。

9、 see you = see you later = see you soon = good-bye 再见

10、 excuse me 打扰一下;请问

11、 I’m = my name is 我是……

12、 be from = come from 来自

13、 in English 用英语

14、 Can you spell it ? Yes / No 你能拼写它吗?能/不能

15、 That’s OK / That’s all right / You’re welcome / Not at all 不用谢

16、 …… years old ……岁

17、 telephone number 电话号码 QQ number QQ 号码 ID number 身份证

18、 the same (相同的) 反义词是 different (不同的)

例: We are in the same grade, but we are in different classes. 句型:

19、What is your name ? 你的名字是什么?

20、Where +be + 主语 + from? 某人来自于哪里?(回答:主语+be+地点)

例: Where are you from? I am from quanzhou.

21、How old + be + 主语?某人几岁?(回答:主语 + be + 数字 )

例:How old are you ? I’m forteen.

22、What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 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回答:My telephone number is或者 It’s )注意:读出号码的时候要逐个读出。

23、What class / grade +be + 主语 + in ? 某人在哪一个班级/年级?

例:what class are you in ? I am in Class Five. (注意:Class 和 Five 需要大写)

what grade are you in ? I am in Grade Seven. (注意:Glass 和 Seven 需要大写)

24、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 这是什么?(回答:It’s a/an + 单数名词. 这是……) What’ re these/ those (in English) ? 这些是什么?(回答:They’re + 复数名词 这些是……)

25、How do you spell it ? 你怎么拼写它?E-R-A-S-E-R, eraser. (注意拼读方法)

篇2: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Unit 1.短语

1.name’s=name is名字是

2.I’m=I am我是

3.she’s=she is她是

he’s=he is 他是

you’re =you are你(你们)是

they’re=they are 他(她;它)们是

that’s=that is那是

isn’t=is not不是(单数形式)he’s not =he is not=he isn’t 他不是 what’s=what is什么是 where’s=where is在哪儿是 Let’s=Let us让我们.Nice to meet/ see you.见到你很高

兴.how many + n(可数名词复数)多少 how much + n.(不可数名词)多少

6.family name姓氏

7.given name名字.telephone number =phone number

电话号码 9.ID card身份证 10.Good morning早上好 11.Good afternoon下午好 12.Good evening.晚上好 Good night.晚安

13.Sit down, please.=Have a seat,please.请坐

14.That’s all right.好;行;不用谢;没关系 That’s right.对的、正确的 All right.好的,行,好吧

15.Not at all.=It’s a/my pleasure

=That’s OK.=You’re welcome.=That’s all right.不用谢

句型 1.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s Jenny./ I’m Jenny./ Jenny.May I have your name?

Yes, my name’s Jenny.What’s her / his name?她 / 他叫什么名字? His/Her name’s Tony/Gina.2.What’s your first / given name?你的名是什么?(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人

相反)

What’s your last / family name?你姓什

么?

What’s your full name?

My full name/ It is Tony Brown.My first name is Tony.My last name/family name is Brown.3.I’m Mary.= My name is Mary.我叫玛丽。

She is Mary.= Her name is Mary.她叫玛丽。4.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真高兴。Nice to meet you, too.见到你也很高兴。

5.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你的电话号码是什么? It’s 555-3539.语法: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我的)your(你的)his/her/its(他/她/它的)our(我们的)your(你们的)their(他们的)后面需要接名词,修饰名词,做前置定语。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等成分。

My book is here.This is my book.Her pen is blue.His jacket is on the bed.2, 主格:

Iyouhe/she/ itweyouthey

篇3: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1931—1934年, 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的指引下, 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此后, 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 开始长征, 北上抗日。长征途中, 1935年4月, 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 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 (现已撤销省的建制) 、甘肃、陕西等11个省, 在整个长征途中, 红军爬雪山, 过草地, 历尽千辛万苦, 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退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 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 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在长征途中, 涌现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动人事迹, 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篇4: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1. Topic: How to keep healthy

2. Teaching Aim: According to Unit Five, write an article about how to keep healthy.

3. Key Points: Teach students to use effective sentences to write a good composition.

4. Teaching Method: Discuss in groups

本节课是在学完第五单元之后设计的一节写作课,目的旨在复习巩固第五单元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任务前——Review and make a summary

Lead-in:

Teacher: Boys and girls, do you want to be healthy? Do you know how to keep healthy? I want to know your ideas. So, this class we’ll write an article: How to keep healthy.

Teacher: Can you remember the language points about health in Unit 5? Let’s talk about them together.(Ask the students to say one by one) e.g.

任务中——分组讨论写作的思路和步骤

Step 1: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

Teacher: You did a good job. Next, you’ll work in group of four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y does someone often feel tired and weak? And why does he/she often have a cold ?

2. If you are ill, what should you do?

3. Which habits are good/bad?

4. Which food is healthy/unhealthy?

5. If you want to be healthy, what should you do?

The teacher goes around the classroom during their discussion. If they have new words, encourage them to use a dictionary. After they finish.

Teacher: OK, let’s share your answers. (Ask one of the group members to read their answers to the whole class,

Step 2: Oral composition

Teacher: Well done! Now let’s discuss how to write the article. (讨论怎样开头、结尾,中间怎样展开,然后小组由组长带领口头操练,鼓励每个成员大胆说,勇于开口。)有的小组成员练习中还巧妙地使用了first, second, then, next, at last ... 等连接词。

Step 3: Writing (在讨论和口头练习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文字。)

(Let the whole class write their own articles according to their oral practice. The teacher moves around the classroom affording support as needed.)

Step4:评价阶段:

(1) 自评:通读全文,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2) 互评:小组之间互评(指出词、句、标点等错误)。

Teacher: OK. I’ll ask two students to show your work, the others listen carefully and see if they have mistakes.

Present two students’articles to the whole class as models and correct their spelling or grammar mistakes with the whole class.

任务后——把修改后的作文上交老师批改。

Step 4: Rewriting

Write the articles in their exercise books and hand in.

教学反思:

1. 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紧扣本单元所学内容,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达到了预期目的.

2. 从教学方法上看,打破了传统的单调的方法,采用了group work, 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加强了,学生在互相帮助中语言交际水平得到了提高,收到了较为理想的课堂效果。

3.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发挥了其主体作用,激发了写作热情。

4.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敢开口说,参与热情不高。

5. 应搞清楚不开口学生的原因,提出相应措施。

6. 活动要规范化、常态化。

篇5: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①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 ),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如:草→兔→狐)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篇6: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

3.1 认识自己

1.认识自己的原因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认识自己的途径

(1)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3.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1)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3.2 做更好的自己

1.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要学会欣赏自己。

(4)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2.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2)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3.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1)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2)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篇7: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on the sofa 在沙发上 in the schoolbag 在书包里 under the bed 在床底下 come on 快点be tidy 整洁的 tape player 录音机 model plane 飞机模型 have a clock 有一个时钟

二、必背典句:

① Where is my pencil box? 我的铅笔盒在哪?

② Where are my books? 我的书在哪?

③ It’s under your bed. 它在你的床底下。

④ Come on, Jack. 快点儿,杰克。

⑤I think it’s in your grandparents’ room. 我认为它在你(外)祖父母的房间里。

⑥ I don’t know. 我不知道

篇8: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篇9: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Hes a tall man with short hair. (2008四川资阳)

A. How is heB. What does he like

C. What is heD. What does he look like

( )2. They are too tired, so they stop _________ and have a rest. (2008四川内江)

A. working B. to workC. work

( )3. People usually _________ “Hello” to each other when they make a phone call.

(2008广西百色)

A. sayB. tell C. talkD. speak

( )4. I knocked on the door several times but _________ answered, so I left. (2008上海市)

A. somebody B. nobody

C. anybodyD. everybody

( )5. —Do you often go shopping, Tina?

—No, _________. I dont like shopping at all. (2008浙江温州)

A. always B. usually

C. never D. often

6. 根据句意,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I want to be a _________(sing) when I grow up. (2008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7. 根据汉语完成英语,每空一词。

我认为你的答案不对。(2008北京市朝阳区)

I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your answer is right.

答案与解析

1. 选D。询问“某人长相”怎么样时,要用“What do/ does sb. look like?”。

2. 选A。stop doing sth. 表示“停止正在做的事”,stop to do sth. 表示“停下来(正在做的事)去做另一件事”。

3. 选A。say作“说、讲”时,强调所说的内容;speak作“说、讲”时,强调说话的能力,也可指“说某种语言”;talk的意思是“谈话”;tell的意思是“告诉”。

4. 选B。根据句意来判断,应用表示否定意思的nobody(没人;没有人)。

5. 选C。always意思是“总是”,usually意思是“通常”,often意思是“经常”,never意思是“决不;从不”。根据对话内容判断,应用never。

6. 填singer。sing是动词,意思是“唱歌”。singer是名词,意思是“歌唱家;歌手”。此处应用名词作表语。

7. 填dont think。

动词think

后面接从句

作宾语时,若

从句为否定

时,一般要否

定主句,而不

篇10: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知识1

一、短语归纳:

on the sofa 在沙发上 in the schoolbag 在书包里 under the bed 在床底下 come on 快点be tidy整洁的 tape player 录音机 model plane 飞机模型 have a clock 有一个时钟

二、必背典句:

① Where is my pencil box? 我的铅笔盒在哪?

② Where are my books? 我的书在哪?

③ It’s under your bed.它在你的床底下。

④ Come on, Jack.快点儿,杰克。

⑤I think it’s in your grandparents’ room.我认为它在你(外)祖父母的房间里。

⑥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⑦ I’m tidy.我是爱整洁的人。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知识2

主要内容:

1、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的构成:介词+the / 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名词等。

(1)在介词短语中,定冠词the常常不翻译成中文,但the不能省略,是表示特指的。例:behind the door 在门后面

(2)若介词短语中名词前用了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时,不能再用定冠词the,但名词所有格前可以用the。

例:on his desk 在他的书桌上;in the teacher’s room 在老师的房间里

(3)专有名词前不能用the。

(4)表示方位的介词:on, in, behind, between, under等。

on在……上面(紧贴着某物,有面的接触);in在……里面;behind在……后面;between在……之间;常于and连用;under在……的下面。

2、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由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意在询问人或者物品所在的位置,句式“where+be+名词”,注意where后的be动词用is还是用are,取决于be动词后面的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答语句式:It is +介词短语(对应的问句为whereis);

They are+介词短语(对应的问句为where are)或者直接用介词短语回答,省略it is或they are。

例:1.—Where is my eraser?

—It’s on the desk./ On the desk.2.—Where are the keys?

—They are under the bed./ Under the bed.3、I think it’s in your grandparents’ room.我认为它在你(外)祖父母的房间里。

变否定句:I don’t think it’s in your grandparents’ room..当主语是第一人称,think表示“看法”,其后接宾语从句时,若宾语从句表示否定意义,在形式上应该否定前面的主句,这种现象叫否定转移。

(误)I think he is not a teacher.(正)I don’t think he is a teacher.我认为他不是一位老师。

4、谈论物品的位置

Where’s + 单数物品?

Where are + 复数物品?

It’s + 介词短语.They’re + 介词短语.1)Where’s the baseball? It’s in the backpack.棒球在哪?在背包里。

2)Where’s my computer game? It’s under the bed.我的电子游戏机在哪?在床下面。

3)Where are your books? They’re on the chair.你的书在哪?在椅子上。

4)Where are the keys? They’re on the dresser.钥匙在哪?在梳妆台上。

名词前已有作定语的this, that, my, your, some, any, each, every等代词,则不用冠词。

5、表位置的介词

on 在......上(两者相接触)

in 在......里

under在......下面(正下方)

6、Come on, Jack!快点儿,杰克!= Hurry(up), Jack!

7、Gina’s books are everywhere.吉娜的书到处都是。

8、I don’t know.我不知道。

9、take sb/sth to + 地点:把某人/某物带到某地。

take sth to sb 把某物带给某人 2)把书带给他

10、Can you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你能带些东西到学校吗?

bring“带来,拿来”表示从远处带到近处,从别的地方带到说话者的地方。

take “带走,拿走”表示从近处带到远处,从说话者的地方带到别的地方。

1)Please bring me an eraser.请给我带块橡皮擦。

2)Please take these books to your sister请把这些书带给你妹妹。

11、some和any(一些)

1)some一般用于肯定句,any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

①I need some notebooks我需要一些笔本。

②I don’t have any books.我没有书。

③Do you have any books? 你有一些书吗?

2)在表示请求、建议、征求意见等委婉语气的疑问句中,用some而不用any。

①Can you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你能带些东西到学校吗?

②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 你想要一些苹果吗?

12、on the wall与in the wall(在墙上)

图画、黑板、风筝等“在墙上”,是因为它们在墙的表面,故用on the wall。

门窗、钉子、洞、孔等“在墙上”,是因为它们在墙的里面,故用in the wall。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知识3

名词所有格

在英语中,当我们表达“我的”“你的”“他的”时,用代词my, your, his等。如果要表

示“某个(些)人的”时,可以在某个(些)人后加-’s来表示所有关系,这种形式我们称

为所有格。如Mike的父亲:Mike’s father, 我妈妈的名字:my mother’s name

(1)名词所有格的构成:

①一般情况下,单数名词加-’s.②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加 ’,读音不变。如the teachers’ room(老师们的房间)

③不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加“-’s” Children’s Day 儿童节 men’s clothes 男装

④用and连接的并列连词的所有格要分两种情况,即表示各自的所有关系时,要分别在并列连词后加-’s,表示共同的所有关系时,只在最后一个名词后加-’s:

Jim and Tom’s mother 吉姆和汤姆的母亲(共同所有)

Jim’s room and Tom’s room are both big.吉姆的房间和汤姆的房间都很大。(各自所有)

(2)名词所有格的发音

一般情况下,名词词尾加-’s后 ①在清辅音后读作/s/;② 在浊辅音或元音后读作/z/;

③在/s/,/z/,/ ∫/等音素后读/Iz/。

(3)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名词所有格要用于有生命的东西,但有时也可用于无生命的东西,这主要见于:

①用于表时间的名词后:

tomorrow’s weather 明天的天气 two days’ journey 两天的旅程

比较:ten minutes’ break = a ten-minute break 10分钟的休息

②用于表国家、城市的名词后:

America’s policy 美国的政策 the city’s population 这个城市的人口

③用于某些集合名词后:

the majority’s view 多数人的观点 the government’s policy 政府的政策

④用于组织机构后: the station’s waiting-room 车站候车室

⑤用于度量衡及价值名词后:

a mile’s distance 1英里的距离   twenty dollar’s value 20 美元的价值

注:对于带有连字符已转化为形容词的度量衡,不能用所有格形式:

ten-minute walk 10分钟的路程(比较:ten minutes’ walk)

⑥用于表天体的名词后:the moon’s rays 月光 the earth’s surface 地球表面

⑦用于某些固定表达中:a stone’s throw 一箭之遥 at one’s wit’s end 黔驴技穷

篇11: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第1课《春》

(一)文学常识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

1、盼春:①段 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

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 春草图。④段 春花图。⑤段 春风图。⑥段 春雨图。⑦段 迎春图。{描写具体,绘春}

3、⑧段 赞春: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

(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

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

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

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不能颠倒。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

有关“春”的诗句

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宋· 朱熹《春日》)

3.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第2课《济南的冬天》

(一)文学常识

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写了澄清碧绿的水.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

(三)重点问题

1、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文末一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答:因为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标题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后者则突出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特有的韵致,这是在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山水的绚丽后所做的总结,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末一句的作用)

2、修辞运用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运用拟人,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写村庄,写雪,赋予其生命和情感,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一词不可去掉,“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追加新的理由,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4)“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本体:一圈小山(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喻体:小摇篮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本体:顶雪的矮松 喻体:日本看护妇

一、文学常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

二、日积月累

镶(xiānɡ) 发髻(jì) 安适 宽敞 空灵 济(jǐ)南

水藻(zǎo) 澄(chénɡ)清 显露(lù) 露(lòu)马脚 响晴 响亮

三、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第1段:济南的天气——温晴

第2-4段:济南的山:鸟瞰全城、济南全景、一城山色、雪后斜阳

第5段:济南的水:城外远山、卧雪眠房、岸边垂柳、绿萍水藻

第6段:总束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

四、重点问题

“济南的冬天”与“冬天的济南”有什么不同?

“冬天的济南”落在“济南”这个地方,重在景象;“济南的冬天”,落在“冬天”这个时令,重在感觉(精神)。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的,而不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

五、有关“冬”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3课《雨的四季》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刘湛秋,男,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二)文章思想内容

作者抓住多种景物及特征,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画面,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雨深深的喜爱之情。

(三)重点内容

春雨——美丽、温柔、娇媚 夏雨——热烈、粗犷

篇12: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知识点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

2.元谋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县。

(3)生活状况

① 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遗迹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② 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点二 北京人的发现

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4.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知识点三 北京人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采用不同的打制石器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靴器,石锤和石砧等猎取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3)北京人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1: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本课顺口溜总结: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会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知识拓展 山顶洞人

1.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和缝纫技术。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距今约三万年前。

由上可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会创造和使用工具。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点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时间时间:约6000年。

2.生活地点:黄河流域陕西东部半坡村一带。

3.生产生活:

(1)居住: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居住区有房屋,窑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穴和烧制窑厂。

(2)饮食: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等。

(3)农业

① 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用石器和骨器,角器,从事农业生产。

② 种植水稻。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

(5)手工业:制作陶器,最具有特色的为彩陶(代表:鱼纹彩陶盆)。

知识点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时间:7000年左右。

2.生活地点:长江中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3.生产生活

(1)农业工具以骨耜(si)最为典型。

(2)人工栽培水稻,说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3)畜牧业: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4)手工业:制作陶器,最具有特色的是黑陶,(代表:猪纹陶钵),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有中国最早的织布机,会养蚕缫丝。

(5)居住: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的木构建筑干栏式房屋,有木结构的水井(最早)。

知识点三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最早栽培粟:黄河流域,公元前900至公元前7000年。

3.原始农业

① 时间:距今9000-7000年。

② 范围: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③ 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发展到 用耒(lei)耜(si)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④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1.早期社会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3.概况

(1)黄河流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在逐鹿打败蚩尤部落。

4.影响:

(1)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2)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传说他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相传黄帝时期的发明

衣食住行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文化艺术

仓颉(jie):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3.这些远古传说,反应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考古学者在河南等地距今8000至5000年的遗址中发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形陶壶等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知识点三 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含义: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首领先后顺序:尧-舜-禹

①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②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止水,解除水患。

篇13: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以往, 我在教学本单元时大多停留在感受民风、民俗的层面上, 总感觉意犹未尽, 也为此听过其他老师的课, 并请教了更多的同行, 但都没能获得什么新突破。而今, 再次教学这一单元, 我多方面收集资料, 深入钻研文本, 突然顿悟: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只是表象, 斑斓多彩的节日文化才是我们民族的根, 这才真正是本单元几篇课文的精髓!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传统节日蕴涵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 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信仰、理想、价值观, 是我们民族之根。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 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例如, 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忧国爱民等优良品德。然而, 长期以来, 传统节日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却常常被忽视或忽略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 “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 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传统节日文化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当前,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我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曾经到上海, 想看看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 结果却大失所望, 他发觉中国的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有人说韩国“端午祭”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端午节没有申报太遗憾了, 这不也能说明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吗?上海某中学对10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问题是“你能说出几个中国传统节日”。以答对三题为及格的话, 几乎80%的学生都处在及格线以下。去年, 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送培到县”的活动中, 在我展示的一节省级优质课《端午日》上, 当我引导学生说说知道的我国传统节日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多数学生表示过洋节是时髦, 传统节日没气氛。不可否认, 在90后的新生代意识里, 我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之根在漂泊!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之根在漂泊, 我想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转型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大众传媒的兴起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挤压等。但是, 学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冷落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说, 在“韩流”“日流”“欧美流”正严重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下, 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青少年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肩负起将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呢?

一、思想上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认识

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主要是它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绝大部分节日中, 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文人作品、民间谚语, 如人祖传说、屈原故事、节日诗词等。节日文化还包含着绘画艺术, 民间在过春节、立春、清明、冬至时, 留下许多鞭春牛、游春、九九寒消图画等。在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节中, 祭祖时多绘有祖先神像, 这都是民间绘画的形式之一。节日文化中饮食文化也很丰富, 如春节的饺子、年糕, 元宵节的汤圆, 端午节的粽子, 中秋节的月饼, 重阳节的菊花酒, 腊八节的腊八粥等等, 都是中国最著名的饮食, 至今仍是广大城乡居民的饮食佳品。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诸如踩高跷、扭秧歌、划龙舟等, 这对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许多文艺形式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艺的土壤。

二、课堂上强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语文课本涉及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作品还有很多, 上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穿插进行相关的节日文化和民风民俗教育。由于它的知识性、趣味性,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更能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节日文化, 交流各自不同的认识, 辩论中西文化的冲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节日文化汇编成讲义, 课后分发给学生阅读, 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感性认识。我教学本单元时, 就汇编了“端午节文化”“春节文化”“中秋节文化”等讲义。如“端午节文化”, 包括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歌谣、诗词、图画、少数民族过端午、海外华人过端午等多项内容。我还穿插播放了2006年春节期间央视十套播放的系列节目《我们的节日》的视频。学生读后、观后反应相当强烈, 拓展了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真正实现了用教材而不是仅仅教教材。

三、组织“节日文化”系列活动

在校园内, 教师可以通过讲座、演讲、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征文、手抄报等形式, 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给学生, 用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点燃起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内在情感。例如, 我们在学习本单元时, 就利用课外时间分两次对全年级的学生做了“节日诗词”的专题讲座。学完本单元后, 就要求学生办一期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各显其能, 涌现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色彩缤纷的好作品。我们从中挑选了部分优秀作品在学校画廊中展出, 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誉。

此外, 由于传统节日文化本身产于民间生活, 因此对孩子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培养更要延伸到课外去。因为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比课本的讲授更有生命力和趣味性。教师可利用每个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如清明节扫墓等一系列活动, 表达了对祖先或逝者的怀念, 回顾和重温了家庭之源、民族之根。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我们的根。我们在感受民俗风情的同时, 必须重视传承节日文化, 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开阔历史与文化的视野, 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 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 获得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 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 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让我们留住我们的根!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初中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编号:E-c/2009/052) 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民俗风情、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我们民族的根。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 包含诸多传统节日文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让青少年热爱祖国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篇14:七年级上册英语一单元知识点

1. 【课文原句】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s Jenny. 我叫詹妮。

【中考链接】 1)—What’s your name?

—My name ______ Jim Green. (2006湖北荆州)

A. amB. areC. isD. be

2)— Hello!______?

— My name’s Alice. (2008浙江湖州)

A. How do you do

B. How are you

C. What’s your name

D. How old are you

3)My name ______ Lucy. May I know your name? (2008四川泸州)

A. amB. isC. are

4)I am a student. ________ name is Tom. (2008北京朝阳区)

A. MyB. Your C. HisD. Her

【答案与解析】 1)选C。主语My name为单数第三人称形式,谓语也要用单数第三人称形式。

2)选C。根据答语来判断,所问的应该是“What’s your name?”。

3)选B。解析同1)。

4)选A。从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来判断,空白处应用表示“我的”意思的my。

2. 【课文原句】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中考链接】—Hi, Ann! This is my sister, Jane.

—______ (2005湖北十堰市)

A. How are you?

B. Nice to meet you.

C. It’s very kind of you.

D. How old are you?

【答案与解析】选B。当两人初次见面时,一般要说Nice to meet you.。

Unit 2

1. 【课文原句】 —Excuse me, Sonia. Is this your pencil? 请原谅,索尼娅。这是你的铅笔吗?

—Yes, thank you. 是的,谢谢你。

【中考链接】 1)—______,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bank?

—Yes. Go straight and you’ll find it.

( 2006福建宁德)

A. HelloB. Excuse me

C. Hi D. Sorry

2)I am Cindy Brown. You can call ______ Cindy. (2008浙江温州)

A. us B. himC. herD. me

3)—Happy birthday, Tom.

—______. (2007湖北武汉)

A. With pleasureB. Thanks a lot

C. Yes, you tooD. The same to you

【答案与解析】 1) 选B。Excuse me 意为“请原谅、对不起”,主要用于向某人询问某事或提出请求而要打扰某人时。

2)选D。根据句意来判断,应用第一人称单数宾格形式me。

3) 选B。当对方向你祝贺生日时,你应感谢对方。Thank you与Thanks意思相同。

2. 【课文原句】 —What’s this in English? 这个用英语怎么说?

—It’s a backpack. 这是背包。

【中考链接】 —What’s this ______ English?

—It’s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2006广西南宁市)

A. at B. in C. on D. of

【答案与解析】 选B。英语中表示“用某种语言”时,要用介词in。

Unit 3

1.【课文原句】 These are his brothers. 这些是他的兄弟。

【中考链接】 1)This is my box. (改为复数形式)(2005福建宁德)

______ are our ______.

2)Lucy and Lily ______ sisters. They study at the same school. (2008北京市)

A. beB. am C. is D. are

【答案与解析】 1)填These, boxes。单句改为复述形式,要把相应的代词、名词改为复数形式。

2)选D。因主语是两个人,应为复数形式,所以谓语也应该用复数形式。

2. 【课文原句】 He’s my friend. 他是我的朋友。

【中考链接】 —Who is the boy over there? —_______ is my brother. (2007北京课标卷)

A. HeB. His

C. Him D. Himself

【答案与解析】 选A。人称代词主格可用来充当主语。

3. 【课文原句】 Thanks for the photos of your family. 谢谢你的全家福。

【中考链接】 Thank you ______ inviting me to your birthday party. I really had a good time there. (2006宁夏)

A. onB. forC. inD. of

上一篇:七夕节情话祝福语下一篇:项目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