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妈妈三年级作文

2024-04-16

等妈妈三年级作文(精选7篇)

篇1:等妈妈三年级作文

我有一个很能干的好妈妈,她每日天工作很辛苦,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妈妈更是为我操碎了心。

妈妈每天一下班回来,饿着肚子总是先陪我写作业,然后给我背书,晚上还和我一起看课外书,每天早晨还要再帮我背一下书。

每次吃饭,妈妈总是把好吃的菜夹给我,自己却说不爱吃。妈妈让我感动的事有很多。

妈妈的爱滋润着我的心田,妈妈的恩情我一辈子报答不完。

妈妈,我爱您!

篇2:等妈妈三年级作文

小时候我很顽皮,只要您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哭,但您还是耐心的跟我讲道理,很少打骂我,幼儿园时常和爸爸争辩,说我太小,也没必要写那么难的字。记得有一次我把最心爱的橡皮丢了,放学后爸爸问我:“你怎么了?不开心了。”我委屈的向爸爸说了情况,爸爸笑着答道,“没关系,只是一块橡皮而已,再买一个不就好了吗?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哭的。“我虽然嘴上答应了,但心里又气愤,又悲伤,一块橡皮,那可不是普通的一块橡皮。那可是我的第一块橡皮啊,回到家吃饭时,我平时能吃一碗,而那天只吃了两三口,这是,您看懂了我的心,说,“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东西丢了?”我以为妈妈会和爸爸一样,就随便说说,“是啊,橡皮丢了。”“没关系,橡皮呀去旅行了,它想到外面去看看大千世界。”您微笑着说,顿时我悲伤的心灵受到了治愈。

您不光照顾和爸爸的日常生活,还把爷爷奶奶照顾的很好,每当周末的时候,您总是忙里忙外,洗衣做饭,考虑每个人不同的口味,爸爸的青椒肉丝,我的土豆丝,因为奶奶有高血压,你就做了粗粮拼盘。爷爷牙不好,你就把米饭蒸的很软,但总不考虑自己说,我们爱吃的,你就爱吃。

篇3:等妈妈三年级作文

《妈妈的账单》是略读课文, 切入角度独特, 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 索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看到妈妈给他的报酬和给他的账单时, 他惭愧万分, 深刻感受到妈妈的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亲情无价, 母爱无私。这篇课文, 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 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 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 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 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 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 妈妈会满足你;同时, 妈妈提醒你, 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 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细读文本后, 我发现本文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事件的线, 那就是母子俩的两份账单;还有一条是感情线, 是小彼得从商人的角度到儿子的角度的转变。

教学设想

教学本课课文, 我们一般都从妈妈入手, 通过两份账单的对比感悟, 拓展很多资料来感受母爱的伟大, 体会妈妈全心爱着儿子的动人情感。但细读文本, 我发现从账单入手, 从小彼得的这条线延伸开去, 学生的体验会更深刻。为此, 就有了这一份合情合理的账单。

教学目标

1.了解“账单”, 知道款项、报酬、芬尼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两份账单的对比感悟, 感受儿子彼得的账单是合情但不合理的, 妈妈的账单看似不合理却很合情, 从中深刻感受妈妈的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亲情是无价的, 感受亲情的伟大, 母爱的无私。

3.感受小彼得从小商人的角度到作为儿子的角度的转变, 理解妈妈给自己那份账单的含义。

4.体会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为题。

教学重点、难点

两份账单的对比感悟,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流程设计与设计意图

一、课前交流:妈妈的爱 (小诗)

师: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但妈妈的爱记不清, 数不尽, 妈妈的爱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 是妈妈给了我们温暖, 是妈妈给了我们一个家……小诗中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小事, 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的爱无处不在。这里的交流看似不经意, 却为文本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账单切入, 板书账单

1.知道什么是账单吗?学生交流。

小结:账单是有生意往来的支出或收入的单子。可今天的账单发生在妈妈与孩子之间。

2.读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母子俩的故事。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 由“账单”切入, 抓住“账单”一词, 理解账单, 说生活中见到的账单, 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依托,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账单的含义。)

三、研读两份账单

(一) 交流儿子彼得的账单。

1.理解款项、报酬和芬尼。

账单有一定的格式, 我们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看一份账单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小彼得的这份账单合理吗?

2.学生交流。

账单合理在哪里? (文本预设:做了事应该得到报酬, 是合理的;每个款项该取得的报酬不一样, 是合理的;因为是合理的, 所以妈妈收下了。)

(设计意图:把“款项”、“报酬”、“芬尼”这几个词放在账单中来理解非常巧妙, 这样既理解这几个词语, 更是对一份账单的完整解读。同时, 在依托文本、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来感受小彼得账单的合理, 更能体会小彼得此时作为一个小商人, 列这样一份账单的合理性, 为下文的学习设置了认知冲突。)

(二) 交流妈妈的账单。

1.出示没有报酬的妈妈的账单。既然是合理的, 那么妈妈也列了许多款项, 只是还没有填金额。现在, 用小彼得的思维, 用他的计算方法要填多少钱, 说一个合理的理由。

2.交流, 学生自由填、说。主要拓展十年的幸福生活:10年, 3650个日日夜夜, 妈妈给了他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如果你是小彼得, 你会有哪些幸福的回忆?

3.随着小彼得的记忆, 一起回忆。补充提供相应的句式练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想象妈妈曾为小彼得做过些什么, 入情入境, 旨在让学生通过回忆, 感受那份真挚、伟大的母爱, 唤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同时, 也为下文0芬尼账单的研读设置了矛盾冲突。)

4.两账单比较。 (板书大于60芬尼)

5.出示有报酬的妈妈的账单, 请学生读这份账单。你们觉得这份0芬尼的账单合理吗?

小结:看似不合理但是合情。

(设计意图:边读边体会妈妈无私的爱。妈妈只在账单上写了个“0”, 那不是数学意义上的“0”而是代表着母亲对孩子全部的爱。引导学生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 层层深入, 理解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四、读中感受彼得的惭愧万分, 体会此刻的情感变化

1.读着读着, 彼得的小脸涨得通红。此刻, 他的心情怎么样?找出课文中的这一段, 读一读, 圈一圈, 划一划, 哪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彼得的惭愧万分?

2.读好“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藏”、“塞”。

(设计意图:此刻的小彼得已经不是先前列账单的“小商人”了, 他是妈妈的儿子, 作为儿子, 为家人做事是应该的, 不该拿那60芬尼。此时, 文中小彼得的情感有了很大变化。)

五、续演文本, 尝试小练笔

这一夜, 小彼得辗转反侧, 他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 妈妈发现在她的餐桌旁边又放着一张小纸条, 上面写着: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小练笔不是为写而写, 而是有需要才写。通过文本的学习, 通过两份账单的对比, 小彼得完成了小商人到儿子的转变, 深刻理解了妈妈给自己那份账单的含义。此环节的设计, 水到渠成。)

六、紧扣题眼, 情感升华。

1.读到这里, 我们知道妈妈的账单其实是无效的, 是没有价钱的。那如果让你来取题目, 你会取什么题目?学生交流。

篇4:小学三年级作文:等妈妈

这不,今天王老师就抱着一叠多厚厚的`小纸走了进来,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写一张寻人启事,寻找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你们的妈妈。”一听要找妈妈,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咦?这妈妈天天见,找什么呀!”“我妈妈又没有丢。”“妈妈丢了她不会打电话呢?”王老师笑了笑:“同学们,在没有任何联络设备的情况下,妈妈肯定焦急万分,这个时候就需要咱们了。”“要我们干什么?”同学们纷纷问。“我们要写寻人启事来寻找妈妈了!”

“噢!”教室里发出一阵哦,大家似乎有些明白了。

王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下一张小白纸。“要在上面写丢失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这只是第一点。”老师指点了我们。“小意思,这还不简单!”我刷刷写在了纸上,教室里只听见水笔和白纸的摩擦声。我抬起头一看,有的同学正埋头苦写;有的同学正绞尽脑汁地想着;有的同学把脖子伸得跟个长颈鹿似的,好像想要偷看。我心想:偷看也没有用,每个人的妈妈都是独一无二的!

“还要写身高、发型、五官、肤色和口音,这是第二条。”“接下来,第三条,妈妈那天穿的衣服,就今天穿的吧!”“当然可以写妈妈穿睡衣!”

嘴上说说简单,写着就难喽!不少同学喃喃着“我妈头色啥色的?”“我妈今天穿什么衣服了?”

好不容易写完了寻人启事,老师让我们想想如果是妈妈写寻人启事呢?会像我们这样吗?我心想:那肯定很容易,谁让她们足够爱我们呢!

篇5:小学三年级作文:等妈妈

妈妈长得白白净净的,小小的瓜子脸上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戴了一副紫红色的眼镜。据说,那是因为她太爱看书的缘故哦!她还染了一头黄色的卷发,更显得时尚、年轻了。

妈妈属羊,所以性格很温和,她平时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让人如沐春风。我最爱把我的秘密告诉她,我们可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妈妈很爱我,她很关心我的学习。每天都会细心检查我的作业,带着我一起走进书的海洋,知识的殿堂。刚上一年级时,我因为人小,手指力度不够,写的字软软的,还模糊不清,每天放学以后,妈妈就会握着我的小手先在练习本上把老师教的每一个字练着写好了,才让我写到老师发的本子上。这样一来,我每次作业都会写好久,可是妈妈从来都不嫌麻烦,反而还一直鼓励我,表扬我,直到我写的字逐渐变好了,才慢慢放手。现在,我已经多次拿到了校写字比赛一等奖的奖状了,我想:这奖状里也有妈妈的一份功劳哟!

妈妈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的生活。从小,我就是个体弱多病的娇娇女,为此,妈妈可是操碎了心。记得有一次,我高烧不退,不停哭闹,吓得妈妈抱着我直奔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排队、挂号、看诊、挂水,她一整夜都不敢睡觉,在医院的走廊上来来回回地走来走去,等我的烧退了,妈妈也累得满嘴是泡,病倒了。我心疼地亲亲妈妈那瘦了一圈的脸,妈妈却只是紧紧地抱着我笑着说:“没事,只要妞妞的身体好了,妈妈马上也会好的。”

篇6:小学三年级作文:等妈妈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一个酷夏的夜晚,家里停电了,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这时,一股清凉的风袭来,原来是妈妈在给我扇风。我在这一阵阵凉风中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醒来,看见妈妈眼睛微闭,手中的扇子却倔强地从未停止。

妈妈的爱是柔软的枕。一个暑假的傍晚,我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又吐又泻。妈妈回来后,带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后说我得了急性肠炎。我发了高烧,一连烧了三天三夜。在三天三夜里,妈妈白天上班,晚上又要照顾我,定时测量体温,喂药、用酒精擦身子、喂水、敷毛巾。当我因身体不适,难以入睡时,妈妈把我抱在怀里,哄我入睡,这一抱就是一整晚。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妈妈睛晴凹陷,布满血丝,爸爸还在给在妈妈的肩膀抹药油,我一阵鼻酸。

妈妈的爱是明亮的灯。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妈妈都会帮我一起攻克难关,学奥数、做阅读、练听力;每当我遇到难题时,妈妈都会帮我讲解,直到我懂了为止;每当我在学校闯祸时或遇到挫折时,妈妈都会帮我耐心地分析,让我懂得忍让,友善、坚持、感恩……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次洗涤。

篇7:浅析三年级作文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 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 故事式导入

三年级学生对故事最感兴趣, 一上作文课, 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 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 学生听得专心, 笑得开心, 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 最后再分头写作, 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 只要故事较完整, 错别字不多就批“优”等, 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2. 活动式导入

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 老师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 让大家参与,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 最后有重点地写下来, 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 效果较好。

3. 情境式导入

就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发挥想象, 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 如:播放一些动画片, 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 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 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 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自己积累语言

人常说“厚积薄发”,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开学初, 班上成立了“图书角”, 全班选出两名同学担任图书管理员, 学生利用中午、课间、自习时间借阅图书。到后来, 这已不能满足许多学生阅读需求, 各小组成立了自己的图书角, 由组长负责借阅, 学生把自己家的图书拿来, 互相传阅, 可供阅读得书籍一下子多起来了。我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竞赛、朗读比赛、成语接龙、讲故事比赛和语文知识竞赛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开展“读书会”, 交流读书的方法及体会。因为学生读的多了, 写作水平无形中得到提高。

1. 引导学生说真话, 写真情

尽量避免让学生去刻意模仿、套用某种格式, 这样做的结果, 将直接导致作文教学陷入死胡同, 到头来学生没有自己的话可说、可写。要相信只有写出真情实感, 才是好作文。

2. 给学生抒发情感的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3. 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感受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 有话可说”, 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刚开始, 可能有许多学生不知写什么, 怎样写。教师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 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 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 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 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 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 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时间一长,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三、指导作文, 切忌泛泛而谈

1. 写前指导要说写结合, 先说后写

每一次作文指导, 教师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 当学生看到写作题目及要求后, 或展开想象, 或马上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 或引用别人出色的材料, 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渴望。这时, 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 倾听别人的说法, 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而, 相互之间受到启发, 为动笔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不能对学生进行过多限制, 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 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 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 缺乏活力。

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 选择合适的题目, 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即使学生在选题上稍有出入, 也不能一步封杀, 扼杀学生的仅有的一点写作兴趣。

3.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上一篇:《第一节 疆域》教学设计第三课时下一篇:以父亲为题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