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议

2024-05-14

关于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议(精选6篇)

篇1:关于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议

——关于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议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老年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大大改善,人类寿命也在延长。据调查,我国自1998年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4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约相当于整个欧洲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同时,我国老龄化增长速度快,年均增长率高达3.2%,几近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另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国家不仅要为养老保险金的支付承受巨大压力,而且面临着能否提供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而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

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据调查测算,我国老龄人口对机构养老床位的潜在需求量从2000年的1821万张已上升到2006年的2261万张。但社会养老机构现有的床位数仅为149万张,尚不及需求的1/12,大部分老年人是居家养老。据调查,2006年城市中49.7%的老人独自居住,“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也显著增加。而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全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已上升至9.3%,对托老站、老年饭桌等设施和服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但提供这类设施服务的覆盖率仅为19.5%。老年人之所以采取居家养老方式,是因为大部分老人或空巢老人属于“未富先老”,既请不起保姆又住不起养老院。还有一些老人即使经济条件许可,因留恋长期居住的熟悉环境,或担心他人议论自己的子女不孝等原因,不愿去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另一方面,老人住进养老院,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希望在自己长期生活的社区养老。这样原来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不用改变,人际关系相对稳定,便于接受。目前我国“4-2-1”家庭格局突出,家庭人口减少,家庭人口中老年人口则在增加,意味着家庭赡养老人的负担日益加重。特别是一对夫妇要承受供养双方父母和抚养一个未成年子女的沉重负担。这种负担不仅体现于经济上,还包括用于照料和护理老年人时间的支出上。因此子女压力大,无法承受全部或部分老年人的照料服务。有些地方出现了对老人不管不问,甚至虐待老人的严重情况,也有个别地方的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自杀,传统的养老方式已受到挑战。老龄人口养老难已成为就业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之后的又一大难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以上数字说明养老已面临危机,解决此问题刻不容缓,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要教育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政府也应提供更多既经济、又便捷的养老模式,以缓解家庭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近几年,各省市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已探索出一些经验。上海、北京、浙江、广州等地推行了“居家养老”的新型模式,城市各社区全面推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充分利用老人的住房、家具等生活设施,让老人既不离开自己的家又能安然养老。这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依靠,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的居家养老模式,很大程度上可弥补家庭照料功能的不足或缺失,符合老人心愿,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为此,建议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这一新型模式,以破解养老难题。

一、各省市政府可制定《关于推广社区养老模式的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依靠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定社区养老是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法律、计生进社区之后的又一内容,并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指标之一。

二、建立规范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审批制度。在城乡规划和旧城改造中,要将社区养老等服务机构的建设纳入整体规划,落实建设用地或提供相应的经办场所。

三、社区养老机构要有财政制度保障,要建立经费、工资保障机制。政府应把为老人购买服务所需费用,列入每年度财政预算,按照人口比例拨给民政部门,并下拨社区养老机构,确保养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政府主办的社区养老机构应在供水、供电、供暖、通信、有线等方面享受各种优质服务

和收费优惠政策,免收相应的配套费和税费。

五、社区养老服务可实行无偿服务和低收费服务。对“三无”(无依无靠、无法定扶养人、无稳定经济收入)老人和生活困难老人,政府免费提供养老保障服务。对于有子女的老人的养老费用,由政府和被服务对象共同支付。

六、社区养老所需家政服务人员可由社区管理委员会聘请,所需培训费和工资均由政府负担。社区可设托老站、老年餐桌、护理站等,并规范管理制度和措施。通过多种形式服务,既可提高孤寡老人生活质量,也能解决部分人的再就业问题。

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更是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落实“老有所养”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能够落到实处。

“不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让独居的老年人仍然生活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区中养老,同时护理员为老年人提供购物、清扫、护理等日常的生活照料。”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安农大副校长夏涛教授建议,可以推广这种家庭养老与社区服务结合型的养老新模式。夏涛委员介绍,目前,我省黄山市老人养老就在尝试这一新的模式。近年来,黄山市中心城区尝试的由政府聘用下岗女工,选择部分服务对象(主要是贫困或优抚对象的无子女老人),提供每周5~7小时的免费服务形式。在近两年的试点期间,12个社区及5个乡镇聘用下岗女工14人(每服务一人每月报酬80元),为62名贫困无子女老人提供流动性服务,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这种养老服务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并逐步向精神慰藉领域拓展,以最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集中服务照料为目标。它可以不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在排除子女后顾之忧的同时,维护老年人与其子女双方的自尊心。

夏涛委员认为,这种养老模式还能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养老的压力,减轻政府的负担。社区养老采取有偿服务形式,以服务报酬作为护理人员的一部分开支,不需要或仅需要少量资金投入,即能加以启动。政府不必花费大量资金兴建养老院、购置养老设施。

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 “互助组”拉近老姐妹http://.cn2010-06-22 14:23内容提要:和平区新兴南里社区有3位七八十岁的老姐妹,5年前她们先后丧偶独居、缺少家庭照料,2005年她们结成了“互助养老组”组成了“新家庭”。5年中,3位老人相互关爱、互相照料生活起居,如今在新兴街有更多的老人选择“互助养老”等居家养老模式安度晚年。天津北方网讯:和平区新兴南里社区有3位七八十岁的老姐妹,5年前她们先后丧偶独居、缺少家庭照料,2005年她们结成了“互助养老组”组成了“新家庭”。5年中,3位老人相互关爱、互相照料生活起居,如今在新兴街有更多的老人选择“互助养老”等居家养老模式安度晚年。

5年前,担任新兴南里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的张韵琴组成了“养老互助组”,随后,她与孙桂兰大姐、国瑾茹二姐结成了“对子”,平日大家同吃同住,相互照料,共同参加社会活动,每逢公休日,她们的子女再将老人接回各自家中。今年,她们的“互助养老组”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员鲁云生老人。

据和平区新兴街负责人介绍,目前越来越多的老人处于一种“空巢”状态,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决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2005年开始,新兴街结合社区实际探索了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建立了全市首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居

家养老服务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以为居住在家的孤独老人解决日间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是具有社区特色的养老新模式。

据了解,目前新兴街已全面推广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互助养老和邻里关照养老4种居家养老模式。其中,机构养老模式是开设了社区老人日托服务站,社区老人能够享受全方位的专业服务;社区养老是依托五星级社区的场地设施,兴建了社区老年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聊天、娱乐、健身、餐饮、休息等方面的服务;互助养老则为独居老人寻求同性知音、伙伴,帮助其结对互助、互相关照;邻里关照养老是以楼门为单位,楼内老人与楼门志愿者结对子,实施邻里关照,设置“阳光门铃”,为邻里老人提供生活方便和健康关照。目前,和平区新兴街的4种“居家养老”模式正在本市各社区推广

篇2:关于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议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家庭小型化,子女外出务工、经商等,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当前,能去敬老院的是少数,绝大多数还得居家养老;子女能常住一起的也是少数,大多数子女分开居住,或在外地他乡,要他们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显然不太现实。在北路101号,有一男性七十二岁空巢老人,11月23日独自在家中悄然去世。老人子女都在外地,被邻居发现时已过三天。这个事例引人深思。社会如何为空巢老人搭建社区服务“安全网,让老人安享晚年,值得认真研究探索。

一、凉州进入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

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社会福利服务应以社区为基础,并为老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方面的服务,以便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和他们的社区里尽可能过独立的生活,继续成为参加经济活动的、有用的公民。”1991年《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再次强调“老年人应尽可能长期在家里居住”、“老年应该得到家庭和社区根据每个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而给予的照顾、服务和保障”。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判老龄化国家最简单的标准有两条: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7%。2006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资料显示: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这表明我国已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凸显,迫切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新的载体来承担一部分养老责任。社区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成为养老服务的依托和载体,城市社区的养老服务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并且成为未来的主要养老模式之一。

凉州于1980年底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1年成为老年型城市。1982年65岁以上老人仅为30.50万;至1990年达到39.63万,增长29.9%;至2000年上升到60.74万,年均增长5.33%;至2005年末达到76.72万,比2000年增长了26.3%;到2007年底,按户籍人口统计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3.95万人,占总人口的15.6%,老龄化程度接近预测的全国2015年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也高于南京(15%)、广州(13.4%)、哈尔滨(12.46%)等城市,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国内城市排名居前,并呈现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老年人口占比快速攀升、老龄高龄化趋势明显的特点。

据人口测算分析,从现在起到2030年,是我市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净增5.3万人,2030年达到236.37万人,年均增长率3.36%,占全市总人口的26.16%。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迫切任务。

二、社区养老日益成为社区建设的新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又规定了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从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层面看,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应定位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现实中社区往往承担了一定的政府职能,行政化趋势严重。面对这一现象,我市立足当前社区工作实际,借鉴兄弟城市实践经验,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设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

从国内外社区建设的实践情况看,社区工作站主要有四种模式:分设模式、下属模式、条属模式、专干模式。我市的“三位一体”模式,既吸取了上述四种模式的长处,又较好地避免了上述四种模式的弊端,是对下属模式和专干模式的整合、拓展、提升,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第五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交叉任职、分工负责、条块结合、合署办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区,主要功能有:一是强化社区公共行政管理;二是推动社区服务多样化;三是构建居民社区参与平台;四是推进社区资源整合;五是提高社区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区功能的核心是做好人的工作,即以人为本。一是服务,为居民提供多种便利,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二是调节,调解居民间的矛盾,维护社区的和谐;三是文化,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社区要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提高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社区养老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使社区老年服务得到加强。为此,要充分认识社区养老是社区功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积极利用社区的物质基础和人才资源,加快社区养老建设,积极发挥社区养老服务作用,使社区功能与社区养老建设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一般理论认为,当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的创新模式。社区养老是在家庭养老面临困境,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结合两者优势产生的一种新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是指老人住在家庭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提供养老工作或托老服务,如社区办老托所、老年食堂、老年俱乐部、家庭病床、料理家务和“急救铃”等。在收费方面则以福利为主,根据老人的生活条件适当交费,对于生活十分困难的老人则实行无偿服务。按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将社区养老文化娱乐服务、卫生医疗保健服务、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综合起来,同时将负责组织、管理社区养老产业的专职人员以及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专项服务的人员纳入服务网络,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实现连锁化、规模化和网络化。社区养老可以弥补因子女远离而造成的赡养不周,老人不必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熟悉的邻里,到陌生的环境中接受照顾,是一种充满亲情、乡情的养老方式。

从形式上,社区养老保持着传统家庭养老的格局,但在内涵上体现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兼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养老方式。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对社区养老进行有益尝试,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新的内涵。

三、国内外发展社区养老的经验借鉴

1.美国。1980年代初期,美国的加州、纽约等州政府对于住宅类建筑物,分别制定《住宅无障碍设施规范》,规定任何住宅在兴建之初,应考虑身心障碍的居住者终其一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均能方便居住于原有住宅而独立自主生活。其住宅理念显示了住宅的无障碍条件应适应居住者历经年轻、年老、使用各类辅助设施等各种不同自理能力的生活形态,因此采用了可达性及安全性最高标准的环境规划,以利于居住者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而不需他人协助。

除普通住宅的无障碍设计外,美国发展出“社区支持性住宅”的构架,对于居住在无障碍住宅的居住者提供社区照顾而形成早期的辅助式照顾模式。由社区所提供的照顾服务内容包含餐饮服务、家务服务、安全巡查、紧急救援、友好探访、安全预警系统、简易护理等项目,以达到“居家照顾”的精神,但在居家照顾(含专业治疗、简单物理治疗)和技术性护理(含给药)等方面则无法完全提供服务。另外,在美国针对老人提供“退休住宅”,在退休住宅小区内,基于连续性照顾的理念,实现老人由独立生活、辅助照顾、完全照顾以至居住到临终。

2.西欧。以英、法、德三国为代表的“福利国家”,早在19世纪末期已面临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英国,老年人分散、独立生活居住者占绝大多数,为此政府特别关注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建立了老年家庭服务派遣网、老年饮食服务部和老年俱乐部,并从1986年开始采用国际慈善机构制定的标准,按人类老化过程中各阶段所需社会服务支援程度的不同,相应地把老年居住建筑分为七类,这样更符合人类衰老机制的发展趋势。

3.瑞典。瑞典的老年家庭和老年福利对策,在北欧国家中具有典型意义。其重点在于确保提供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各种住宅,并为在宅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全的社区服务。瑞典政府早在1977年开始对住宅做了规定,即使人到了老龄或身体发生障碍时,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改造,继续居住,否则将不批准住宅的建造。新建住宅的必要条件是:没有高低差,走廊可以通过轮椅,一层至少有一间是卧室等等。类似的标准在丹麦和荷兰等国家也有所采用。

4.日本。日本的老龄对策和实践对我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日本政府根据其福利政策,以在宅养老为重点,大力开发供几代人居住的住房,加强社区服务,鼓励亲子家庭互助网络的形成,政府在经济上予以资助。日本政府既注意保护和改善传统的家庭养老环境,又重视住房供应制度对家庭养老环境的影响,在住宅建设和供应方面采取了导向性政策,以鼓励和满足两代人共住互助的选择。另外,日本的“长寿型住宅”也很普及,认为任何人的一生都将经历从幼年——青壮年——老年的生命过程,人往往对自己居住过的地方怀有感情,并不愿意总搬家,因此房屋应能满足人的一生各阶段的要求,特别是要预留年老后所需,如增加扶手、增加门或过道的宽度以便于轮椅通过等潜伏性设计。

5.新加坡。新加坡居民多为华人,政府尊重华人的道德传统,鼓励多代共住以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新加坡实行以强制储蓄模式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称为公积金制度,对老年人具有较好的社会保障职能。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多代共住或父母与已婚子女近邻居住。开发出多种类型的“多代同堂组屋”,其空间关系基本相同,分为主体房和单房公寓,以起居室连通,两户既分又合,适应两代和谐共处。这种模式延续了亚洲人两代以至多代同堂的文化传统。建屋发展局从1978年起开始实行联合抽签、配屋政策,优先考虑多代人的联合申请,方便已婚子女与年老父母为邻。

6.国内。云阳市对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不愿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各级政府出资,请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到老人家中料理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拖地,通常一个服务员负责照料3-5位老人。大连市中山公园街道于2002年6月成立了全省首家社区慈善会。发展会员单位,募集善款,利用筹集资金成立了全国首家社区居家养老院。培训下岗职工成为养护员,对孤寡老人进行“全天制”的生活护理。在新疆,有的社区责成社区保安人员对社区老人的日常生活承担一定职责,社区保洁、绿化人员对老人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清理。社区养老的食宿、医疗均由专人负责。这样既节省了资金、节省了人员开支,同时又给社区老人带来了方便。不少社区成立了社区资源服务站,对社区老人进行网络管理。将老人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爱好需求进行登记。对老人施以钟点服务、日间照顾、全天看护等服务。社区养老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目前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给出了一个可行的范式。

四、深入推进社区养老的思考与建议

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推行社区养老已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以为,推进社区养老的制度化、产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是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的积极探索。

(一)制度化——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统筹推进社区养老事业

1.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发展资金扶持社区养老托老。我市已实施《关于进一步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社区服务业发展资金,各区政府相应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社区服务公益性项目的补助和其他项目的扶持及奖励。建议对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养老、托老等公益性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其用电、用水、用气等与居民用户实行同价,并免收相应配套费,其中燃气配套费按现行收费标准的三分之一收取;免收养老服务机构电话、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减半收取养老服务机构通信费(国内固定电话)、视听费、数字电视机顶盒购置费;对社区辖区单位向居民开放的内部设施,其用水按居民价格标准收费,其通讯、网络、有线(数字)电视等收费给予优惠。

2.建立“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社会福利供养为补充”的社区养老保障模式。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还可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对生活贫困老人,根据本地区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完善老年人的救灾救济和紧急救助。加快发展社区老年产业,对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在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各区建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建立养老服务站点。这些机构为民办非企业,由政府委托组织实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具体的服务工作既可以委托设在社区的非正规就业组织“助老助残岗”,也可以委托专业服务企业来承担服务工作。同时,建好老年人信息库,对有服务需求的老人,在对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状况的综合评估基础上,按公平合理原则,分别实施无偿、抵偿或有偿服务。

4.重视关注农村养老。在农村推行五保老人生活补贴制度,重点完善老年人协会创建工作。老年人协会是在村两委领导下,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保护的群众组织,是联系农村老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农村老龄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创建规范化老年人协会,维护农村老年人合法权益,活跃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5.制定“住宅无障碍设施规范”。在住宅建设之初,考虑身心障碍的居住者终其一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均能方便居住于原有住宅而独立自主生活,为今后养老的展开打好基础。而对于已建的住宅,采取各种改善措施,使之更利于老年人居住、生活、娱乐,为社区养老的实施提供便利。

6.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督评估体系。通过制定服务标准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对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估体系,制定社区养老所具备的基本标准和条件,强化社区养老在运营期间的评估监控,不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二)产业化——建立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快养老事业产业化进程

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是指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从行政性经营到市场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社区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逐步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1.加大政府对社区养老的投入。由于目前老龄产业的发展环境还不十分成熟,社区养老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社区养老福利机构还不能完全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中运行,财政收入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建议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增加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扩大比例,适当增加补贴,为无支付能力的老人提供基本服务保障,并投资兴建示范性老年公寓。对兴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2.鼓励民间资本开办社区养老机构。当前应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老年服务,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社区养老就是其中一条重要渠道。社区养老不应只是纯福利型服务,纯福利型养老设施很难吸引私人投资兴办,应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包括有偿服务、低偿服务,既能满足收入水平不同的老人的需要,也能吸引私人投资。用户付费也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收费标准应根据用户的支付能力而定。开发社区老年公寓时应在建筑、设施标准及管理服务内容上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档次,以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的需要。对于民间资本开办老年公寓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允许投资建造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自主经营、出租或出售,用于老年服务产业;对开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工程中的各项收费减半收取;对用于出租或出售的,酌减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

3.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养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各方人士广泛投资,采取社会集资、各方捐助、有奖募捐等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充分发挥慈善机构的作用,像慈善会、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募集资金资助社区养老,也可适当引进外资,以突破推进社区养老过程中资金严重不足的“瓶颈”,进而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和宏观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经办运作、社区养老机构自主经营的体制机制。此外,对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援助的国内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

(三)专业化——提高全社会对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加快培训社区养老专业人员和志愿者 老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工作,要把它作为一个专业来研究。

1.加强社区养老的专业化建设。从专业院校选用相应专业(如社区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家政与社区服务等)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专业工作人员队伍。同时,应分批选送在职工作人员到有关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聘请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社区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等,帮助他们提高为老人服务的技能,努力优化为老人服务的业务素质。加强为老人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人才保障。

2.注重培养具有医疗保健服务能力的专兼职志愿者队伍。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为老年人在社区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建立“义工”制度,使青年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如韩国规定中学生每年需参加志愿服务不少于40小时,作为升学考核、选拔的一个重要条件;美国对学生服务社区的义工列入必修学分,不达标不发毕业文凭,也不能考大学;日本立法强制将邮政储蓄利息部分的30%提出,设置志愿者活动专项基金,并要求中等学校与地方联建“公益活动委员会”,设立评定手册作为升学就业的考核。

3.加强和完善养老保障信息化建设。对60岁已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障信息实现区街共享,登记建档,尤其对社会孤老、退休孤老、空巢老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人以及经济困难老人进行重点登记。对规划区域的电信电话设施采用虚拟电话通讯设备,使居民小区内部遇急呼叫、购物求助、医疗求助等通话更便捷社区老年服务机构上门服务,开展看护照料、精神慰抚、家务帮助,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创造有利条件。

(四)规范化——切实加强社区养老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1.健全社区养老基础设施保障。

一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所需的场地房舍建设。有关部门、社区和社区养老机构要统一规划,并把它纳入当地政府的总体规划之中。具体实施应组织设计单位、老龄问题专家、有经验的管理服务人员共同研究探讨,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意见。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规划、审批住宅建设项目时,要对社区养老作出制度安排。

二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所需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强老人医疗卫生工作,切实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破解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社区康复和服务水平,打造“15分钟生活圈”,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建议以区为单位建立老年人健康体检专项资金,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两年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档案;为患有慢性病或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设立家庭病房并提供上门服务。建立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做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提高报销比例,对大病重症患者降低起付标准。开展“爱心护理工程”,为高龄老人提供专业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

三是加强社区运动锻炼、老年食堂、社区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不仅要服务于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更要致力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建议社区设立老年婚介所,帮助鳏寡孤独的老人求得生活伴侣,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安度晚年。在社区设立小规模的老年人才市场,使老年人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发挥余热的场所,继续奉献社会,体现老年价值。这样既可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又满足了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2.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一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多样化、系列化、专业化、层次化。每个社区要逐步覆盖各种设施,包括集中居住设施(老年公寓、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医疗护理设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老人护理院、老年医院)、文体活动设施(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俱乐部、老年大学、老年健身中心)等,满足老人医疗、保健、娱乐、交流、生活照料等各方面的需求,使其由初级阶段的零散型、个体型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并发挥辐射作用,创造品牌效应,从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更具专业化特色。

二是实现社区养老的综合服务,形成全方位的服务系列。社区的站点和街道的中心要相辅相成,互成网络,服务内容要逐步覆盖住养、入户、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多种项目。入户服务的内容要逐步覆盖家务整理、生活照料、送餐服务、陪护服务等方面,并通过入户服务,为老年人建立福利服务档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探索试行“服务储蓄”。

将所在社区老人分为需要照顾的高龄老人和生活能自理并能帮助别人的低龄老人,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由社区内健康的低龄老人向生活自理困难老人提供服务,并将已服务时间记录、存档,待提供服务者需要服务时,再由别人为他提供相应的服务。建立“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的良性循环。在适当时期,可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篇3:关于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议

所谓“居家养老”, 就是以“家”为养老平台, 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养老, 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以“居”即以相对固定的社区环境为养老基础, 政府、社会、家庭等几个方面的力量在“家”这个平台上施展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 家庭是居家养老的基础;社会是家庭养老的延续和补充, 在居家养老三股力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府是居家养老的关键和核心, 在居家养老中起到经济、政治和社会保障作用。

居家养老是我国政府目前大力提倡的养老方式,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他的特点就是在于不去养老院就能免费或低费用享受周到的社会全方位服务。这种新颖使用的养老方式, 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两方面优点, 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满足了老年人“恋家”情结, 有节省了养老的福利资金投入, 可以说是“一石多鸟”之举。更重要的是, 居家养老模式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 被绝大多数老年人及家庭所认可。在实践居家养老模式的过程中, 需要探索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注社会化养老问题, 构建适合国情的居家养老体系。

一、居家养老思想的强化

中国自古就推崇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居家养老在中国有着很深厚的思想根基, 在家庭中安度晚年, 由子女为父母养老送终是中国老年人最传统和最普遍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是显而易见的。家庭既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场所, 又是能够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慰藉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近年我国家庭向小型化转变, 独生子家庭快速增长, 导致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情况日益普遍。独生子女在成年后所面对的抚养子女与赡养老人的双重负担也成为了改变传统居家养老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欲社会的大环境也令很多人的尊老敬老思想逐渐为关注物质利益得失的思想而取代。在居家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的情况下, 更加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促进全民继承和发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尤其是老年人亲属更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 担负起对老年人的照顾责任, 形成赡养老人关荣, 不赡养老人耻辱的氛围, 着力打造一个有利于居家养老的社会环境。

二、经费的落实

在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管理中做到多渠道筹集, 专户管理, 实行专款专用。

1) 设立政府专项资金。政府应当树立公共财政的正确概念, 政府在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应该坚持“政府主导”这一原则, 确定政府为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必须提供必须的成本付出。由各级政府按年发放配套专项金, 2005年南京市政府配套100万元用于完成为城市独居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同时各级财政按定额标准给予补助, 南京市玄武区在居家养老服务细则中规定, 区财政和各街道要根据4∶1的比例安排居家养老政府专项资金, 并列入年度预算。其中区财政安排的资金, 主要用于购买服务;街道安排的资金, 主要用于培训护理服务人员及管理工作经验。2) 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各级民政局每年从福彩公益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 用于资助居家养老工作。3) 社会捐助。吸收机构、各人、团体的捐助, 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三、强化家庭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

“居家养老”, 就是以“家”为养老平台, 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养老, 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老年人在家庭中养老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 一方面父母可以为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以为子女分担家务, 照顾孩子, 为子女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对老年人来说, 在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 除在子女处可以直接获得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外, 在生病时还可以及时得到子女的生活照料, 行动不便时能够得到子女扶持;第三, 有子女在身边, 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消除孤独、寂寞感,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需要。因此名家庭在居家养老中是首要的平台, 具有教育、消费、生活服务、社会保障及分享天伦之乐的多重功能, 使老年人在经济、日常照料、情感交流得到家庭及其成员的照顾。

四、完善社区养老

现行的居家养老模式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居家养老模式提出了社会是家庭养老的延续和补充。目前, 在我国最直接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力量是来自社区的为老服务, 社区为老服务弥补了家庭养老的功能不足。在核心家庭增多, 家庭规模减小的的社会背景下, 社区的力量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很多的老年人, 尤其是生活在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来说, 社区成为了家, 社区针对老年人的需求, 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特色的生活服务。例如, 生活照料、安装求助呼叫系统、提供志愿服务、开办“爱心餐桌”、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建立探访慰问制度、开展法律援助、安全保障检查、实施按需求的特殊救助服务等。社区为老服务不但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保障, 社区生活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关怀也成为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五、完善政府养老机制

推行居家养老模式市政府义不容辞的工作内容, 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养老问题的解决要以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为保障。解决养老问题是国家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推卸的社会义务和历史责任。国家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度创新、保障体制的建立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仲裁, 为实现健康的、生产性的和成功的老龄化目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摘要:文本立足于居家养老模式推行的实践过程, 总结了一些在推行居家要老模式中较为重要的几点意见进行阐述。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建议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推进高居家养服务工作的意见,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税务总局, 2008.

[2]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改善民生、落实"五有"要求的工作意见, 宁委发, 2008.

篇4:关于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居家养老;行政管理;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79—02

一、研究背景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这说明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

与其他国家老龄化国情不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集中体现了两个特点。

第一,老龄人口基数大。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龄人口数量上升快,到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将近1.4亿。

第二,未富先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产力仍然处在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阶段。中国目前的生产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

所谓居家养老是指这种以家为养老场所,以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为依托,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保证,同时积极调动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模式[1]。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赵立新指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就是“家庭供养+居住在家+社区服务”的局部社会化养老方式[2]。所以,从居家养老的特点上看,居家养老兼有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的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家庭、社区、社会的养老资源。

二、问题提出

在中国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然面临这一系列的障碍和挑战。这种挑战有来自主观方面,也就是由于中国历史而形成的社会意识。还有客观方面,主要来自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一直保留着“养儿防老”的社会意识,因此家庭养老一直占据中国养老模式的主流。

在客观层面,目前中国社会还缺乏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导致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推行过程中,缺乏人才和专业支持。缺乏人才和专业支持,就缺乏了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指导,不能及时、准确和在根本上解决居家养老模式推行的障碍。

政府推行居家养老力量不足,缺乏必要的行政干预与支持,是居家养老模式长期不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计划。目前,中国政府还未出台全国性的居家养老推行文件,只是在极个别的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文件。这样导致居家养老模式片段化,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执行规章,而且难以在全国推行居家养老模式。

第二,组织。目前,中国政府还未建立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只是在个别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地区,政府将居家养老服务承包给社区机构,有社区机构进行管理。政府并没有安排相关的人员配备,也没有额外的资金支持。

第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的关键事件和重要领域上,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而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之一。因此,在推行居家养老模式上,中国政府必须起到领导作用,为居家养老模式推行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保障。

第四,政府有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职能。推行居家养老模式,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强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章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查处,保证居家养老模式顺利推广。

三、描述分析

表1 是否愿意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愿意参加居家养老的为262人,不愿意参加居家养老的有146人,愿意参加的占总样本的64.22%,超过一半。这说明大部分老年人愿意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四、回归分析

上表是老年人是否愿意参与居家养老的回归分析表。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政治面貌是党员的老年人更会倾向于参加居家养老服务。

从是否与子女同居的角度看,不与子女同居的老人更倾向于愿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这可能是因为,独居老人独立性较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弱。因此,独居老人他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较强。

从收入上看,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参加居家养老的意愿越高。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思想较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人思想较为保守。另一方面,家庭经济越好,说明老年人抗社会风险的能力越强,这样的老年人群体容易去尝试新鲜事物。图1 老年人意愿参与居家养老服务ROC曲线图

ROC图指的是敏感性与(1—特异性)的散点图,ROC图可以检测logit回归的模型拟合效果,从上图可以看出ROC曲线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达到0.68以上,所以,模型的识别程度比较高。logit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上述回归结果和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整改方案与建议

由上述的回歸分析,我们基本上找到了政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推行的着力点,这些着力点包括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老年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等。政府应该紧紧围绕影响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找到问题,发挥优势,提高行政效率,努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行。

第一,在计划方面,政府应该将长远的战略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首先,政府应该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战略规划,制定战略总目标和实施的阶段性目标。这不仅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目标统一、力量统一、资源统一,也是为了保证组织在运作过程中的连续性。其次,在短期规划上,要注意政策的灵活性。短期规划必须与政策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且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组织是社会行政管理的基础。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行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政策,因此,政府应该在中央设立居家养老专门办事处,并且在各地区设立地方性办事处,专门处理居家养老问题。在各个职能部门的设置上要保证责权利明确,保证机构按规章办事。另外还要设置参谋机构,聘请资深居家养老研究专家对政府的政策实施评估。

第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养老方式,对其管理肯定存在社会分工,但是,如果只有分工,那么就没法保证组织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就需要领导。领导是为了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梳理,领导有利于加强组织配合,有利于信息沟通和资源配置。

第四,控制。监督和评估是组织进行控制的两种重要手段。在居家养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对组织行为、经济运作等进行监督。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要对居家养老政策本身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石梅华,刘宝成.社会分层视角介入城市居家养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J].学理论,2010,(14).

[2]赵立新.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人口学刊,2009,(6):42.

[3]Kalvinde urity Protocols in a Home Health Care System[J].2009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and System Security, Australia,2009.

[4]孙树菡,葛英.我国社会机构养老发展探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8).

[5]吴玉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6.

[6]杨菊华.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软件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李斌.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8]邓大松,石静,胡宏伟.农户健康、保险决策与家庭资产规模——基于交互分析与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方法[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39(5).

篇5:关于在全国推行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议

理由: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时代,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家乡与工作、学习地往往高度分离。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对大妻将要面临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赡养问题,很多人己无力独自承担老人的所有养老生活。

目前,我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个人养老方式(即纯粹依靠个人积蓄或其他财产来源)和机构养老方式——如入住养老院(收社会自费老人)、福利院(综合性多,常设有医院)、敬老院(主要收农村五保户,带有财政补贴,农村集体供养性质)等。

而社区养老方式是——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我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

方法:

1、领导重视,由民政局负责牵头,制定相关制度和完善服务体系,社区具体操作落实此项工作。

2、先试点,后推广。通过调研,选择在条件较好的街道和社区先搞起来,政府给予积极扶持、鼓励发展、政策照顾。

3、经费来源:个人、社会、民间资本、政府投入。

首先是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养老专项资金账户;

然后,出台鼓励社会参与养老服务提供优惠政策的“共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养老行业。

另外,中青年人利用休假或空闲时间到社区养老院工作,累计达到一定工作量后,到退休年龄时只需缴纳个人生活费,可享受免费社区养老院养老:累计工作时间不足的,除需缴纳个人生活费外,按比例每月纳一定的养老费用。此举一方面可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对于有时间,经济不富裕的人士可减轻其压力。

同时通过社会慈善、福利彩票等形式,募集资金,实现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完善我区的养老事业。

4、社区养老院条件:在街道和社区里建设一批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为社区照料提供载体,为老年人活动提供场所,让老年人就近、就地享受福利服务,安度晚年。另外,开发商在规划之初就应考虑社区养老场所。

5、服务对象:60岁以上的老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征得家人的同意,提出书面申请可按条件到社区养老院接受服务。

6、服务内容:老人住在家庭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承担养老工作或托老服务,如开办老年饭桌、送餐上门、家庭病床、料理家务和“急救铃”等。在收费方面则有一定的福利性质,根据老人的生活条件适当收取费用,对于生活十分困难的老人则实行无偿服务。

7、护理人员:由社区选择,选择对象以下岗员工为主,并对其进行护理知识的培训。自愿者,中青年人利用休假或空闲时间可申请到社区养老院工作并参加护理知识的培训。

篇6:关于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社区照顾,居家养老,社会保障

1 推行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作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根据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 中国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5938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 (80739万) 的7.35%, 这一比例已经高于老龄型国家的判断标准 (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 。从这一人口结构中我们不难看出, 中国农村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的时代, 解决好占全国老人总数75%的农村老人的生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不得不去关注和思考的紧迫问题。

一般认为, 适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3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 社会化养老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开展具有很大的不现实性, 社区养老虽然成为实现社会养老的基础,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等因素而难以在短时间内普及。

1.1 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的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 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外出务工成为很多省份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社会风险明显增多。首先,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身体和心理功能方面逐渐衰退, 患病率和伤残率上升, 对日常照顾和生活护理等各种服务的需求增加, 加大了养老成本的支出,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家庭能够提供给老人的养老保障在日趋减弱。其次,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 家庭规模在缩小, 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 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越来越重视, 传统的孝文化已经弱化, 现代社会的孝已经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指标, 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随意性。

1.2 社会养老在农村实施的难度大、时间长

社会养老是养老的高级形式, 其兴办主体是国家, 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所以社会养老需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发展的基础,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二元化社会结构形式的存在, 社会化养老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即使在现实中开展社会化养老的地区也存在多处的发展困境:床位的不足和设施的有限、传统观念的限制等因素都制约着社会养老的发展。2009年新出台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社会化养老的发展, 但基于现在的情况, 我国在农村实施社会化养老的时机还不成熟。

1.3 社区养老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难以短时间内普及

农村社区养老是以乡村为载体, 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 发挥政府、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力量, 为农村老年人的安老、养老提供支持。社区养老的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关系密切, 集体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给农村社区居民提供的养老保障待遇越高。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落后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就使得社区养老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而难以运行。除此之外, 比较成熟的社区管理运作机制、具有丰富经验的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中国传统养老观念的改变等都是制约社区养老普及的原因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得不寻求一种均衡与过渡, 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得以提出, 这是一种以“家庭供养+社区照顾+居住在家”为形式的局部社会化养老方式。也就是说, 在居住方式上社区照顾养老方式选择在家居住作为其主要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供养方面以家庭供养作为主要的责任方, 国家养老保险作为补充资源;以日常的社区照顾为基础, 但同时又发挥家庭照顾以及其他各种非正式照顾资源的作用。以上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便构成一种独特的养老方式, 而且这种模式将成为农村老年人照护的主导模式。

2 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主要内容

2.1 兴办社区服务中心

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社区服务中心, 工作人员由本地村委会成员担任, 活动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和村集体筹集。社区服务中心的任务是组织搭建养老服务场所、购置养老器材、组织社区养老的日常工作、了解老年人的需要、管理养老服务人员等。

2.2 开展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具体来讲是对居住在自己家里, 有部分生活能力, 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具体包括上门做饭、洗衣、洗澡、理发、打扫卫生、购物、陪同上医院等服务项目。从事这种服务的工作人员, 如果是社区服务中心雇佣的人员, 则通过政府补贴和家庭能够承受的支出给予其一定的补偿, 如果是社区志愿服务人员, 则通过“储存时间”的方式记录在服务者的个人档案中, 以供其年老后无偿获得养老服务。

2.3 开办社区托老所和老人院

开办托老所是为了解决农忙时节或家庭成员因事外出而得不到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短期的照护, 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或几天, 最长不超过一个月。社区老人院分散在各个社区的小型院舍中, 可以和社区服务中心在构建的养老服务中心在一起, 这样老年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 减少孤独感。

2.4 开展心理关怀活动

社区照顾养老模式要填补集中供养的空白, 对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慰藉。主要形式包括开展各种形式保健讲座传授养生之道, 组织老年人喜爱的文化活动, 对独居的老人进行心理访谈等等, 通过这些工作满足老年人心理上的需求, 促进和谐老年社区的建设。

3 开展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政府在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中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能, 在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过程中, 政府的政策指引将关系到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鉴于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两不易的困境, 发展农村社区照顾养老的要求日益迫切。政府应在新农保试点的过程中有计划的推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 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计划, 因地制宜地对农村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并及时吸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早日创立更加符合农村社区特殊性要求的农村社区老年服务中心, 建立符合农村的集休闲娱乐与生活照料为一体的老年之家, 为社会养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提高村集体经济和管理水平保障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顺利开展

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一般要求该地区具备发达的集体经济和比较成熟的社区管理运作机制, 而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和基层管理水平低下是一种普遍现象, 使得集体养老难以推行。所以要开展新模式, 一方面, 需要想法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 提高村集体服务能力的基础。目前来看, 要想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还得主要依靠村集体开办经营项目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或调动村民致富积极性并合理引导村民将部分资金投入社区养老服务。另一方面, 通过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来提高集体管理能力。村民自治自实施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其在提高基层组织管理水平、有效监督基层组织日常工作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所以, 要继续以村民自治为基础, 通过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来提高集体管理水平和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开展。

3.3 宣传正确的养老观念, 发挥村民之间的互助互济作用

鉴于我国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 要正确宣传养老方式的变化, 引导老年人改变传统的观念, 培养自主养老 (以参加新农保为例) 和参与社区养老的意识。同时, 农村基层组织要在这一现实的基础上, 自觉探索社区内部老年服务提供的新模式, 如低龄老人看顾和帮扶高龄老人制度、组织以农村青壮年妇女为主体的人力资源队伍等形式。如果是人与人, 户与户之间的相互帮助, 并不能构成养老服务, 但是一旦这种互相帮扶以一种契约或者是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就能够使这种帮扶形式在代际之间不断的传承下去, 构成一种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这是一种维持老年人社会生活参与度的养老方式, 在保证老年人与家庭成员, 与邻里亲朋良好互动, 并持续角色扮演的情况下, 帮助老年人顺利渡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参考文献

[1]赵立新,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理性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12期.

[2]曹晓燕, 关于建立发展农村社区养老保障的构想[J].上海农村经济, 2009年第七期.

[3]刘娜, 中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研究[D].2007, 04.

上一篇:小学写字比赛内容下一篇:县审计局党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