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最近的新闻消息

2024-05-10

宁波最近的新闻消息(精选6篇)

篇1:广播新闻消息的写作特点

广播新消息的写作与一般写作有所不同, 它有时包括某些制作环节, 如录音材料、解说的剪裁和合成。但无论写作还是制作, 其实都服务于同一目的, 遵循共同的要求, 因此为叙述的方便, 这里统称为写作。广播消息的总体写作要求是由它的“以快见长、先声夺人;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结构简单、主线单一”等特点决定的。

1. 以快见长, 先声夺人

以无线电波作为载体的广播消息, 相比较于报纸、电视, 更具有传递迅速、播报及时的特点。西方新闻界称新闻是"易碎品", 认为新闻忽视时效性, 就像被打碎的器皿, 变成了一堆废物。

过去, 中国的新闻缺乏时效性, 许多新闻“出口转内销”。改革开放后, 按新闻规律办事, ”抢新闻”, ”抓活鱼”成了广播记者的头等大事, 把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到“今天”、“一小时前”、”“几分钟前”, 甚至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的现场直播状态, 是必然趋势。1996年7月21日7点30分,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现场同步报道《乐靖宜勇夺金牌》, 就是通过手持电话, 从亚特兰大发回的直播报道。这种“广播连线报道”, 现在已在中央电台和各省市电台报道中普遍采用。

2. 短小精悍、言简意賅

广播消息必须“短”。“短”是对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 更是生活节奏加快, 受众接触媒介时间减少而信息需求量加大的必然要求。在广播消息写作中, “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是“新”、“快”、“活”、“强”的集中体现。

“短”和“快”密切相连。广播消息的主要用途在于尽快告诉听众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尤其是不可预知的突发性事件。打断正在播出的节目、插播最新消息, 是广播常有的事。由于事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 因而“快”比详细更重要。发扬广播优势, 让听众“先听为快”, 就必须短。由于无法预知, 不可能对采访做深入细致的准备, 报道也不可能详尽。俗话说, “萝卜快了不洗泥”, 要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就把消息传送出去, 不必倶全, 只要把最主要的事实讲清楚就行了。

“短”是广播消息写作的一大特点。但是, 也不是越短越好。信息论的奠基人香浓提出一个论点:信息量是应当限定在传播渠道的容量之内, “假如你要传播超过接受者的渠道容量的信息, 噪音的量和错误的机会就会迅速增加”。试验证实了香浓的观点。广播节目一次播20条新闻, 符合听众记忆的最佳值。也就是说, 听众最多能记住20条信息, 信息再多就会记不住或记忆不准确。如果缩短广播新闻节目中单条消息的长度, 以增加新闻的条数, 听众中能记住的条数会略有增加。“短”更适合于突发性事件。对于可预知的事件, 对于发生、发展较为平稳的事件, 广播消息仍须有一定的长度, 这样便于体现广播传真性和感染力, 克服广播清晰度较低的弱点。

3. 结构简单、主线单一

广播消息要在几百字的短小篇幅中传达信息, 还要保证让听众听懂、记牢, 安排好其结构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听觉的接受规律梳理材料。

广播消息的结构属一维线性结构, 信息以声音的形式依时间顺序进入听众的大脑。听众需要先把一个个语音组合成字词, 再组合成句成段, 最终理解整句的意义。收听过程不是被动接收的过程, 听众听到前面的话, 并不是消极等待下面的内容, 而是积极地解释、作出推论, 有所期待。广播消息在段落层次上应“单线推进”。材料有自身的逻辑结构, 广播消息要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错综复杂的事件纳人一根主线。一篇广播消息只能讲一个问题, 不要面面俱到。围绕着中心意思, 把主要事实讲清楚。讲的时候, 一段讲一个意思, 层次之间不要互相牵扯。

总之, 广播消息因为它的传播特性, 必然有其特殊的写作要求。除简讯外, 一则广播消息通常由导语和新闻主题构成, 它们的写作要求实际上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广播传播条件下的体现, 是共同要求与特殊要求的统一。

摘要:作为广播新闻中的一种体裁, 广播消息需要遵循广播的传播规律, 以利于声音传播, 用有利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描述新闻亊件, 并以此区别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的消息体裁。广播消息的总体写作要求是由它的“以快见长、先声夺人;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结构简单、主线单一”等特点决定的。

篇2:论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编排艺术

在今天的电视屏幕上,法制节目成为继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之后又一席卷电视屏幕的电视节目形态,它通常以最简洁的文字、最快捷的速度,向观众传播最新近发生的法制方面的信息,具有“短、新、快”的特点。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创作,一方面有新闻创作的特点,一方面又拥有法制节目自身的特点与要求,从而在编排这一节目创作流程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独特风格。

法制新闻 消息类 节目编排

消息类法制电视新闻能简洁、客观、快速地报道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法制方面的事实。而要编辑好消息类法制电视新闻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如何编一条法制消息新闻,即单个消息的编辑技巧;二是如何把二三十条法制消息编成一个完整的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也就是具体节目的编排。

(一)单个消息的编排技巧

1、基本要求

美国信息专家C.香农和W.韦弗为传播过程模式提出过“噪音”的概念。这一概念指出,传播并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过程内外的各种阻碍因素都会形成对所传讯息的干扰。因此,受传者所接收到的信息,已然不是传播者最初所传播的信息。

依据“噪音”理论,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的画面编排,就要根据消息的实际内容,对画面进行合理、简单排列,从而客观、准确的佐证这一法制新闻消息。因此,编排一定要遵从真实性原则,使剪接出的画面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情况,在时间、空间上尽量与实际情况接近;并且,编排成的画面不要产生远离事实的歧义。画面的朴实无华,效果的客观真实是电视法制消息编排所必须做到的。

2、消息的特性决定特有的编排规律

由于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时效性强、播出时间短、画面具有不完整性,除少数介绍全面情况的综述消息外,一般都是一事一报,每条新闻都主要立足事件、事态发生的现在,既使是运用背景材料,也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典型的画面形象来突出主题,而不需要过多的细节描写,因此,具有与其它法制新闻题材不同的传播特征,也决定了它自己特有的画面组接规律,主要体现在:

(1)强化细节,以充实画面信息含量,给受众更多可看的内容,拓展其想象空间。

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播出时间短,一条消息仅由几幅画面组成,且画面具有不完整性,无法形成情节。而其传播魅力的体现,在于对细节的运用。依靠对画面细节的真实捕捉,从而对法制新闻人物、事件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画,发挥非语言符号的诸多优点,充实画面的内涵,拓展画面的想象空间。在编辑时,编辑人员首先要熟悉素材,了解法制消息主题,文字稿和相关画面中语言、非语言符号,其次要把握法制消息总体内容的逻辑规律,从而提炼出典型的画面细节,这其中要注意有单位时间(长度)中的“细节数量观”,即限定在一分钟之内一定要有多少个可看画面,通过对量的控制,达到质的完美,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2)以固定镜头为主,少用运动镜头。

在这里,应首先明确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中镜头的作用。由于在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报道中,受时间长度、传播符号特性的限制,要求镜头在有限的播出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向受众传播相关的法制新闻信息,并在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同时,生动、具体的证实新闻的可信度,而这正是固定镜头的优点:简练、清晰、准确、到位。另一方面,运动镜头在纪录片和电视剧中运用得较多,它可以叙述故事情节、营造氛围情趣、揭示人物心态等等,其中蕴含着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追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中应少运用运动镜头:一是由于运动镜头的主观性会破坏新闻画面的准确度和真实感;二是其运动性会分散观众对消息内容本身的关注度,减少对法制新闻事件的兴趣;三是在新闻消息中运动镜头的过多运用,还会造成上一画面和下一画面之间的衔接、画面与声音之间衔接的不畅与不和谐。

(3)运用好同期声,力求真实、准确、生动的展现法制事实。

由于记者向受众转述法制新闻事件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携带上自己的观察角度和主观立场,是一种“记者真实”,加大了传播中的不确定性。而同期声的运用,能在视听手段上同步对现实事件做直接、客观、真实、准确的记录,从而构成综合、立体的信息传播渠道,增加新闻的准确度和权威性,并渲染现场气氛,点染画面内容,将人们带到一个视听完整的真实现场,给人以充分的信息感受。

(4)借鉴:海外电视新闻“现场立即报道”基本编辑模式。

随着电视科技设备突飞猛进发展以及卫星现场传送技术的普遍应用,电视台资源共享,新闻内容既定的现象也日益普遍,在这一前提下,节目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形式就成了关键。因此,按什么方式采录新闻,怎样综合运用语言、非语言符号,用何种思路编排素材,已受到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更值得法制新闻信息类节目工作人员关注。在这一方面,美、日、欧洲以及港、台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的电视台的新闻比较讲究模式,并且在新闻的运作上也都相接近,尤其是“现场立即报道”这一编辑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一般来说,海外电视新闻的 “现场立即报道”的做法是:将突发或重要新闻插入到正常播出的固定节目中,画面上出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讲话以及记者的现场采访,从而传达一种紧急、迫切的气氛,其基本的编辑模式是:

语言符号:导言+现场报道+主播和记者的交谈;

非语言符号:主播+现场场景(新闻事件、人物、记者)+主播+记者。

法制新闻事件和新闻事件一样,有很强的突发性,海外“现场立即报道”这一节目编辑形式,不仅适合新闻事件的报道,同样也是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值得借鉴的节目编辑方式。

(二)具体节目的编排要点

系统科学认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目标应该是发挥节目整体效果,拓展节目中所含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与收视心理并使其产生共鸣,从而发挥新闻节目的舆论导向作用。赫伯特•霍华德在其《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一书中说道:“节目良好效果的取得是由于节目的各构成部分的合乎逻辑的安排和由于包含了适度的感染力因素”①。

对一档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编排,有如下较常见的编排技巧:

1、选择头条,突出重点。

电视法制消息以线性传播为其传播特点,头条新闻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直接影响到观众收看节目的兴趣和整个节目的收视率。因此把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放在头条,可起到强调、突出重点的作用。正如特德•怀特所言:“一条极其重要的新闻,无论它是当地新闻,还是国内、国外新闻,都应当成为头条。”②

2、优化组合,注重结构。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各局部之和”,具体而言,指若干单个要素按照某种合理的结构组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就会产生一种全部单个要素在分散孤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新的素质、功能和特性。基于这一理论,要优化法制新闻节目的结构,加大一档电视法制新闻的信息承载量,就要对节目中的信息进行合理组合。合理组合,就是将电视法制新闻中几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法制新闻集纳编排,或积累式组接,或对比式组接,或关联式组接,使新闻与新闻之间互作补充,互为背景,从而增强法制新闻内容的密度、力度和深度。

3、安排谷峰,营造节奏。

在营造节目的节奏这方面,国外电视新闻学者曾提出过“峰谷技巧”的概念: “每一个节目都是从‘波峰’到‘波谷’,在从另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谷’”。③

因此,在对法制消息节目进行编排时,就可以运用“峰谷技巧”这一概念。具体而言,就是加强节目编排的变化。如采用长短新闻、软硬新闻的搭配、穿插;也可以转换不同的报道方式:记者现场报道与演播室口播新闻、男女生搭配播报、图像加解说与同期声采访音切换;主持人串联词、节目预告、广告片、消息片头适当安插在节目中等等方式的运用,这样不仅符合了观众的收视心理,也可以使法制新闻节目更具有韵律感,既有轻重缓急之别,又有张弛有序之感,不断制造新的兴奋点,从而提高收视效果。

以上是本文从节目编排方面对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创作特点进行的归纳。当然,一档电视节目的编排艺术不仅仅包含以上方面,同时,随着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不断发展,也会出现多种的编排艺术,等待着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美]赫伯特•霍华德 ,《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 第180页,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②[美]特德•怀特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第53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③[美]特德•怀特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第280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新闻教程》,安德鲁 博伊德(英),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新闻记者》,李普曼, 2001年第10期。

3、《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赫伯特•霍华德(美) , 新华出版社, 2000年版。

4、《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特德•怀特(美)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34

篇3:宁波最近的新闻消息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始,之后的50多年间,我国的电视新闻媒体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成了以央视的新闻节目为主,各卫视地方台节目为辅的布局。其中,消息类电视新闻又是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类型,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正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标志性节目。

[1]”信息量大、客观性强、简明扼要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明显特点。相应的,在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环境中,《新闻联播》不仅具有以上功能,它的主流舆论宣传功能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属性。

央视《新闻联播》自1978年1月1日开始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后,现在于每晚19:00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播出,同时中国各大卫视和绝大多数地方电视台会对《新闻联播》进行转播。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开始,中共中央和政府把重大时政新闻在《新闻联播》中播出,自此《新闻联播》成为中国最具政治地位的电视新闻节目。

2《新闻联播》节目的具体变革

近几年,随着我国传媒环境的快速发展,《新闻联播》节目变化之处显著增多,特别是2011年开始的众多改变引起了很多学者和媒体人的关注。通过总结归纳,《新闻联播》节目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内容编排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节目组合的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配的艺术;是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打造电视台形象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想锁定受众目光、增强电视宣传效果,就要将节目合理地、科学地、艺术地去设计、整合和编排。[2]”节目编排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电视节目制作中逻辑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编排能最大化地发挥新闻的价值,提升整档节目的质量。

2.1.1 头条编排上的改变

“头条在电视新闻编排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艺术’的追求上,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3]”2011年对于新闻基层工作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央视的《新闻联播》的内容编排发生了诸多改变,头条新闻的内容已经更多地由原来的“政治性”向“民生性”“新闻性”所转变。2014年12月16日,《新闻联播》的头条内容是河南太康爱心粥店的新闻;2015年2月23日,《新闻联播》的头条内容是福建南安“潘家义诊成家规、仁心仁术传家风”的故事。

2.1.2 内容构成上的改变

著名的传媒人李晓婷和朱晓佳指出:“对比2013与2012年《新闻联播》,2013年较2012年时政新闻减少近一半,由占总时长的38%降低到16%,国际新闻由原来的14%上升到19%,国内其他新闻由原来的48%上升到65%。[4]”也就是说,《新闻联播》构成比例持续的变化代表了节目编排意识的改变,也就是减少时政新闻的长度,节目的重点向国内其他新闻倾斜,国内时政新闻在变短、变简,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新闻在增多。

2.2 声画表达

2.2.1 播报语言上的改变

在如今这样一个资讯全面化、个性化的时代,重复和固定的播报方式,已经越来越得不到受众的关注了。2013年初《新闻联播》改版以来,节目语言焕然一新,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播报用语口语化转变:“这两天”“今天一大早”“咱们那”等,这些日常口语化的用词切切实实散发出贴近观众的亲切劲。

2.2.2 视觉形象上的变化

相比于新闻内容,《新闻联播》的视觉形象上一直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主持人方面,最近几年的新晋主播更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给节目带来了新鲜感,广受称赞。视觉效果方面更是年年调整,2008、2009和2010年节目的字幕标题栏等均有变化,2011年改版相对较大,在角标、字幕等方面变得更加立体。2012年,已经使用17年的片头曲也进行了改版,节奏更加轻快更具辨识度,2015年春节,又更换了全新的片头和字幕。

2.3 主题报道

“主题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和时代主题所进行的报道。[5]”简单概括来说,主题报道像是一种政策性、社会性和新闻性的综合报道。

从2012年国庆节期间央视记者走上街头向你问起“你幸福了吗?”的问题,带起全民讨论幸福与否的热潮;到10月连续2天播出《四兄弟:母亲,你在哪里?》为桂林四兄弟寻母,这些相关的主题报道范围或大或小,内容或长或短,共同之处在于节目变得贴近群众,突出民生,是新时期电视新闻媒体主题报道中“政策性”“社会性”和“新闻性”的完美融合体现。

2.4 媒介融合

央视的《新闻联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改变最多的在于跨媒体融合,即突破单一电视传播渠道,通过建设央视集成综合类网站,同时迎合信息发展趋势,拓展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渠道来发布和集成消息,并能以此增加央视的品牌性和影响力。

3《新闻联播》节目变革的启示

传统新闻价值理论告诉我们,新闻的采、编、播是一个完整而又封闭的过程。另外,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任何媒体都需要相应地做出改变和应对。这时,电视媒体的自身传播观念将决定节目传达的核心,受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需求性”“追求时效性”和“追求真实性”的心理需求都将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和发展。同样,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业逐渐发生的变化,都可以从《新闻联播》的改变中得到体现。

3.1 电视新闻媒体要转变传播观念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但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新闻媒体也要随之更改自身的传播观念,“喉舌论”不再局限于其政治喉舌作用,同样也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喉舌。由此,《新闻联播》不再高高在上,它现在缩短了电视会议的新闻,增加了民生内容的栏目,它会提醒我们注意天气突变,它会走到基层带我们看“拆迁的故事”等,这些改变正是我们新闻媒体在传播观念上从党政“喉舌论”走向多元化的表现。

3.2 电视新闻媒体要重视受众心理

根据受众心理和需求心理,电视新闻栏目必须要从受众心理和需求的角度出发。虽然《新闻联播》节目自身的政治色彩和权威性决定了节目自身不可撼动的地位,但是《新闻联播》在现在新的媒体环境中,依然在不断调整,尤其是在内容编排、声画表达、主题报道和媒介融合方面做出的改变,这些都是《新闻联播》遵循客观规律,适应受众需求心理,走向一条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回归新闻本位道路的表现。

总而言之,不论是《新闻联播》向“新闻本位”的回归,或是节目传播意识的改变,还是电视新闻媒体对于受众群体的重视,都代表着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业面对新环境的发展方向。面对新的变化,电视新闻媒体只有强化自身的新闻性,真正贴近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发挥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延桃.从受众角度探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技巧[J].新闻界,2011(8).

[2]毛丽霞.电视节目编排艺术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邹霞.电视新闻“头条”编排的原则[J].声屏世界,2006(7).

[4]李晓婷,朱晓佳.2013年《新闻联播》改版文本分析[N/OL].南方周末,(2013-01-25)[2016-01-12]http://www.360doc.com/cont ent/13/0226/12/7536781_267982766.shtml

篇4:宁波最近的新闻消息

关键词:电视 消息类新闻 导语 写作技巧

观众看电视新闻,主要是为了获知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新鲜而有意义的事情。通过电子媒介,在几分钟内,传遍全世界。由于消息往往是简明扼要地、直截了当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变动,广大受众用很短的时间,便能够获得有关的新信息,了解核心的新闻事实内容,它是其它任何传播渠道都无法匹敌的。消息是报纸的主角,也是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的主角。

一、电视消息类新闻导语的重要性

新闻界往往把新闻五要素甚至六要素俱全的导语称为“第一代导语”,把侧重交代部分新闻要素的导语称为“第二代导语”。为了更适宜于激烈的竞争,导语要写得简明扼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看电视的时间不充裕,要求消息的节奏也要快,要求尽快地获得主要新闻事实。而交代部分新闻要素的导语,便适应了这种需要,于是“第三代导语”诞生,也叫软式导语。

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新闻报道能否抓住读者,取决于新闻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导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二、软式导语要灵活多样 新颖别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丹尼斯说:“好的导语可以简短而明快,可以细细道来,将读者徐徐引入正文,也可以热火朝天、气势如虹。导语可以产生悬念,也可以蓄力而发,导语应当适应稿件的特殊需要。它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可以传达信息,而且可以为稿件确定情绪与基调。”因而导语在其写作手法上应灵活多样,切忌陷入程式化、公式化的框框,使一些套话、空话、老话充塞其间。在新闻导语中运用求异思维,打破陈旧的思维方式,指向一种岐途寻觅,意在设计出不同寻常、新颖别致的导语,才能满足观众收看的心理需求。

浏览国内外的优秀新闻作品,大多都有一个形象、生动、有血有肉的导语,这些导语或抒情、或描写、或政论,其灵活多变的笔调紧紧抓住观众,使受众欲罢不能。下面,我就列举几个常用的软式导语:

1.数字对比式导语

许多新闻导语,由于受“导语必须用事实说话”、“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等规范约束,又不得不渗入一些说明问题的数据。特别是有的反映成绩方面的报道,离开了数字,可以说新闻将不能成立。所谓数字对比式导语,就是把新闻中主要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如《【回眸2009】文化产业逆势上扬》的导语:

央视消息(新闻联播): 2009年,全球经济寒冬的冷意尚未褪去,我国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暖意融融。2009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高达17%,高于GDP增长速度。文化产业不仅成为经济领域的“新亮点”,更为全年中国经济“保八”的顺利实现贡献了重要力量。

2、概括式导语

概括式导语,它是围绕主题概括,把新闻内容精华先告诉观众,在两三语之间感染和吸引读者,起到提示要点的作用,尤其在短新闻中,导语就负有揭示主题的责任。一条优秀的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了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写作新闻导语、提供新闻背景需要概括叙述;新闻语言要求凝练准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概括语言。

3、议论式导语

议论式导语,这种导语是对新闻事实作开宗明义的评价,可以将消息内容的结论直接告诉观众,然后再阐述和交待议论的论据和论证,充分提示新闻事实的内容,恰到好处的“画龙点睛”式的议论能使新闻增色。

4、参与式导语

参与式导语,就是消息开头就说明记者参与什么新闻事件或活动,以其耳闻目睹的方式报道新闻,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它既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更容易吸引观众了解新闻事件和活动的过程。它是目前电视新闻采用较多而且又适合电视新闻特点的一种较好的导语形式。如特写:《寒夜中坚守新年第一班岗》的导语:

央视(新闻联播):辞旧迎新之夜,除了欢乐与激情,还有对工作的坚守与奉献。我们的记者和这些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人一起,体验了他们新年的“第一班岗“。

5、悬念式导语

悬念式导语,对读者来说,既像一份菜单,写有具体的事实,也是一种承诺,预告好戏在后头.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看下去。正如新华社记者郭铃春所说:“平实、缺少个性的导语会使新闻流于一般。文章刚起头我就想把经过我观察得出的结论或看法告诉读者。”在新闻导语中设置悬念,能激起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和欲望。在导语中设置悬念,能在引起读者思考的同时,激发了解新闻事实的欲望。比如《浙江德清:民间自设“草根”奖》的导语:

央视(新闻联播):浙江省德清县日前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颁奖,说它特别,是因为设置奖项的人,是当地的一位普通老人。

三、软式导语的入手技巧

1、从突出最新的时间上入手

对于事件性新闻,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在导语中要突出最新的具体的时间点。比如《内蒙古:因雪滞留近30小时旅客列车 今天平安抵达终点站》的导语:

央视消息(新闻联播): 现在是5号凌晨的3点30分,受大雪影响,由哈尔滨到包头的1814、1815次列车在途中经过30多个小时的滞留,今天终于安全抵达包头,列车上1400多名乘客全部获救。

这篇消息的导语几乎概括了整个事件所有最新,最重要的信息,观众由导语引发关注。

2、从运用散文化的笔法上入手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运用散文化的白描笔法写导语不仅可以使新闻的开头部分更加灵活,而且还能够把读者带入现场,令人长久难忘。因此,高明的记者总是在许可的场合,一落笔就运用白描的手法,用生动的形象吸引读者。如:《各地装扮一新喜迎新年》的导语: 央视(新闻联播):火红的灯笼,璀璨的灯光,各地装扮一新喜迎新年的到来 。

3、从突出观众关注点上入手

突出观众关注点,把与观众利益相关或观众关心的、感兴趣的事写出来,能抓住观众,这是导语设计和写作的技巧之一。

比如《河北保定:高科技让百姓享受低碳生活》的导语:

央视消息(新闻联播):这里是河北保定的一座普通的旅游饭店,看起来它和其他的饭店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它的確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能够发电,秘密就在于它的玻璃幕墙上。

此导语找准观众想知道玻璃幕墙秘密的心理,引导观众探索这普通饭店不同之处的欲望,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4、从“为耳朵而写”入手

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内容,除开画面传递外,还依赖声音传送。在写作电视新闻导语时,要考虑听觉因素。为耳朵而写是电视新闻导语的一个特点。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口语化。口语化不等于不加选择地使用日常用语。口语化写作仍然要讲求语言艺术和技巧。

(2)朴实自然。观众用耳朵接受信息,往往不那么全神贯注。如果拐弯抹角,卖弄文字游戏,观众就会感到费解。朴实无华,自然顺畅听起来才能使观众易于理解。

(3)形象生动。选择响亮上口的词语。汉语中同义词非常丰富,有较大选择余地。比如,将“气候”改成“天气”,将“立即”改成“马上”等。多用双音词。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一闪而过。双音词两个音节,音波存在时间长,给人印象深刻一些。例如:“曾”换成“曾经”“虽”换成“虽然”等。

导语是促使读者读下去的诱饵,读者是否愿意继续往下读,导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美]威廉.梅茨 ,苏金琥等译,《怎样写新闻》 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2] 孙世凯,《新闻记者入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3] [美]杰克.海敦,伍任译,《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4]海德.格兰.特米尔纳 ,《新闻报道》。

[5] [美]约翰·钱塞尔、沃尔特·米尔斯,《记者生涯》,新华出版社。

[6] 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

[7]洪天国,《现代导语写作技巧》,1985 年版。

[8] 贾刚为,《 新闻采访技巧》,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3年版。

[9] 南振中,《我怎样学习当记者》新华出版社,1985 年版。

[10] [美] 罗.彼.克拉克《美国优秀新闻写作选》,新华出版社,1986。

[11] [美]威廉.梅茨 ,苏金琥等译,《新闻写作:从导语到结尾》, 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2] [美]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广播出版社,1981。

[13] [法]贝尔纳.瓦耶纳,《当代新闻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14] [法] 安布诺斯·拜厄斯,《疑难问题辞典》。

[15] 尹德刚、周胜 ,《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作者单位:嘉鱼电视台

篇5:宁波最近的新闻消息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互动日益深化, 不仅有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呈现以及对于网络信息来源的使用, 也有网络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信息转载。言及新闻报道, 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明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 只能转载, 并注明消息来源。如此, 则新闻报道的原创性采编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特权, 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也有将网络媒体的信息作为消息来源, 既便捷, 又可满足时效的要求;唯其中的风险不容小视, 也是传统媒体不得不承当的。

2011年8月13日《广州日报》报道了国家税务总局的“47号文件”——《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 (2011年47号) , 称新规将于9月1日实施。之后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转载, 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也进行了大篇幅相关报道,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月15日, 国家税务总局发表声明, 称“国家税务总局从未发过该文件及解读稿, 此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8月16日, 《新京报》报道指:“记者经搜索发现, 在网上首次发布“第47号公告”的, 是一家专业会计网站——中国会计视野网。”当天, 中国会计视野网发表《解释及致歉“47号公告”非视野首发》解释“第47号公告”非其首先发布, 而是一家名为“税屋”的网站首先发布。当天, 《羊城晚报》也报道称:“按照税务界人士的说法, 最早发出山寨版公告的, 是一家名叫‘税屋’的网站。”10月25日, 新华社记者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宣传局获悉, 47号文“经公安机关查明系上海励某杜撰而成。公安机关对在网上伪造国家相关文件并传播的励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尽管有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在先, 尽管其他媒体相继跟进报道, 但《广州日报》作为传统媒体的首家报道成了“47号文件”虚假新闻的始作俑者。2012年2月9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以下简称“总署”) 通报了2011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4起虚假新闻报道, 其中就包括了《广州日报》关于国家税务总局“47号文件”的报道。有学者认为:《广州日报》“这起‘乌龙事件’堪称2011年新闻造假之冠”。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民有可能利用网络的快速、便捷以及匿名的优势发布最新且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 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便捷易得的消息来源。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数据都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由于可获得的信息太多, 也由于信息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呈现, 因此, 如何从海量且鱼龙混杂的信息中发现可用于新闻报道的有价值的信息无疑成了记者报道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不加核实地简单地利用网络信息进行报道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上海《新闻晨报》2011年9月20日的报道《国家司法考试被指大面积泄题》即未经核实简单地使用网民微博信息和网民跟帖内容而致虚假不实。

对于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 “总署”在《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三款规定“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 又在2月9日的《通告》中再次重申“新闻报道不得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显然, 网络信息作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本身并没有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 新闻记者该怎样处理网络消息来源?又该怎样核实网络信息?

二、网络信息能作为匿名消息来源吗

《广州日报》在《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将修改避免多发1元个税多缴2万》的报道中涉及消息来源时称“昨日记者获悉”, 通篇报道并没有明确交代消息来源到底是“匿名的”还是“署名的”。现在看来, 《广州日报》的报道显然是将网络信息作为匿名消息来源处理的。那么, 倘若记者借助于网络获悉涉及公共利益的消息, 能否以匿名消息来源的方式进行报道呢?

《广州日报》在其采编行为准则中明确:“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 如果采取公开采访的方法无法得到对党和政府、公众利益至关重要的信息, 记者有权使用隐蔽的方法接触消息源, 但必须在报道中加以说明。”显然, “47号文件”所涉及的正属于“对党和政府、公共利益至关重要的信息”, 在《广州日报》准则中, 记者是有权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事实上, 在现代新闻业的实践规范中, “匿名消息来源” (anonymous sources) 和“署名消息来源” (named sources) 一起是新闻报道的两个重要的消息来源。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在现代新闻业的报道实践中也是常见的, 且与新闻道德 (journalism ethics) 并无违背, 我们不能以使用了匿名消息来源为据判定新闻之真假 (“总署”通报中以《李书福危局》报道中“有10多处采用‘知情人士’、‘接近该交易的人士’等概念模糊的消息来源”为据而判定虚假, 殊为隔膜) 。“中石化天价酒”事件的报道中, 使用的是匿名消息来源, 众所周知的《华盛顿邮报》“水门事件”报道对于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与保护成了现代新闻业的经典。

“匿名消息来源既是民主的安全阀, 也是良心的庇护所;但同时, 它也是那些懒惰、马虎的记者的拐杖。”诚然, 对于“匿名消息来源”的慎重使用也一直是新闻报道实践中权衡的一个难点。记者的新闻采访与报道有必要防范那些怀有自私而非正义的动机的消息来源的陷阱, 媒体机构也有必要防范那些为求成名牺牲操守而捏造消息来源的记者不良动机的陷阱。美联社 (AP) 在其2012年的报道手册中提醒记者不要轻信网络消息来源, 要“小心来自网络和电子邮件的消息来源的潜在危险”, 美国的《费城问询报》 (Philadelphia Inquirer) 也建议记者小心网络消息来源的使用, 对于网络消息来源的使用需要遵循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的记者标准, 并尽量避免在线采访 (online interview) 。在使用网络消息来源时特别注意核实。《广州日报》的准则中在认同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同时也从记者的采访报道出发指出:“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有可能会损害新闻的可信度, 因此《广州日报》将尽量避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如果我们不得不尊重那些不愿透露自己身份的掌握重要新闻信息的消息人士时, 也应避免使其成为任何报道的唯一依据。对于匿名消息来源所提供的信息, 往往可以通过那些愿意被指出其姓名的消息人士或者通过各种文件来加以验证。我们应当作出最大的努力去进行这种验证。”显然, 《广州日报》认识到了新闻报道在实践中的复杂性给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也明确提示了防范风险的“验证”技巧, 这样的准则也同样适用于网络消息来源的使用, 遗憾的是, 这样的风险认知与技巧运用在“47号文件”的报道中并无体现。记者的报道既没有亲身采访 (face-to-face interview) 或电话采访 (telephone interview) 国家税务总局求证核实, 也没有利用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验证核实, 也没有明确消息是否从“中国会计视野”网站获得 (即使明确交代, 也存在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问题) 。

今日中国的新闻业, 特别是调查性报道, 对于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颇为常见, 被新闻出版总署批评的报道《李书福危局》中就有10多处使用匿名消息来源。1998年, 《华盛顿邮报》也遭到很多关于过多依赖匿名消息来源的批评, 总编辑 (Managing Editor) 罗伯特·凯撒 (Robert Kaiser) 也深感在处理匿名消息来源时的困难, 特别是在一个媒体发达的时代 (media-saturated age) , 很多知情人士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而将记者逼入一个艰难抉择的处境之中, 要么使用含糊的方式, 要么弃而不用。面临此境, 罗伯特·凯撒认为:“我们深知读者会为匿名消息来源所困扰, 记者也是一样。但我们也认为读者应该知道, 有时候匿名消息的使用是获得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的唯一方法。所以, 如果我们对于所获得的匿名消息有信心, 我们就会使用它。”

但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是否可以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规范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呢?考虑到新闻报道实践的复杂性, 更多的媒体采取的是个案处理 (case-by-case decisions) 的方法, 当记者在采访时遇有消息来源要求匿名的时候, 记者需要依据报道本身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ory) 、消息来源的价值大小 (the value of the sources) 以及所在媒体的编辑方针 (the editorial policies of their employers) 等标准去权衡决定到底是否应当尊重消息来源的意愿。如此看来, 以使用了“匿名消息来源”为判定虚假新闻之标准, 殊为隔膜。罔顾新闻报道实践的复杂性以及新闻媒体机构在性质上的多元性而统一规定对于“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 也殊为武断。

三怎样核实网络消息来源?

有关于准确 (accuracy) 与核实 (clarification) 的规范,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属于“知易而行难”。传统上, 消息来源主要有三种, 文献来源 (stored sources) 、个人来源 (personal sources) 和观察来源 (observational sources) 。倘若排除记者个人的主观故意捏造, 观察来源的可信度最高, 所以很多媒体都倡导记者的亲身采访 (face-to-face interview) ;文献来源的可信度也较有保障, 当你使用一个研究性或学术性图书馆的时候, 图书管理人员、出版社或学者们已经对书籍、期刊和其他的文献来源的权威性进行了评估。个人来源中倘若是署名的消息来源也属安全, 唯有匿名消息来源风险与机遇并存。

现时, 网络信息 (online information) 无疑已成了另一种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新的消息来源 (online sources) 。当你使用网络信息作为消息来源的时候,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传统的观察来源的亲历性不再, 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传统的文献来源的权威性不清, 大量的互联网信息权威性的评估工作都没有做。

由此, 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应防范如下风险:

1. 匿名信息 (anonymous information) 的风险。网络信息特别是来自于网络论坛 (譬如“天涯论坛”等) 或个人博客的爆料信息, 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及匿名的身份安全性有可能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议题, 从而成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 但也由于匿名性的特点, 又使得网络信息的真伪难辨, 由于大量网络信息作为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和传统的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一样, 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陷阱, 所以, 一般媒体多不会建议记者以网络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的单一消息来源。美国的《费城问询报》 (Philadelphia Inquirer) 要求将网络信息作为单一消息来源用于新闻报道时应当亲自去求证 (face-to-face interview) 或者通过电话去证实 (telephone interview) 。

2. 过时信息 (outdated information) 的风险。对于追求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来说, 需要警惕网页中过时信息的风险。有些网络信息虽对于记者来说属闻所未闻, 但却已属于过时信息, 若予采纳用于新闻报道, 则会妨碍新闻的时效性价值。 (通过鼠标点击右键, 选择“查看页面信息”, 就会显示出页面最近修改的日期。) 数据更新到什么程度才是你所需要的呢?这取决于你的选题的需要, 有时候, 数据的重要性仅仅是有助于你判断网页的主办者是否还有兴趣不断更新网页。

3. 转载信息 (reproduced information) 的风险。互联网上的新闻报道, 基于管理规定的限制, 很多都属于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转载, 属于第二手消息来源, 记者需要小心, 这些转载信息是完整的吗?没有被修改吗?是虚假的或者伪造的吗?如果在网页上找到的是转载的信息, 不妨通过文章下面的版权信息查询其原始出处, 以确保内容是完整的、没有被修改的。

4. 恶搞信息 (spoof information) 的风险。有很多网站的建立, 其本身的动机即是“恶搞”, 譬如著名的“维基百科” (uncyclopedia.wikia.com) , 其中就有很多处于明确的动机的对于事实的改写, 也有“语调” (tone) 幽默的解释, 也有戏说 (parody) 的事实, 还有对骇人听闻的图片的使用。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伪装成事实的恶搞信息对于新闻报道可能构成的陷阱。要特别小心你成为讽刺 (irony) 、恶搞 (spoof) 、欺诈 (fraud) 或其他不真实行为的受害者。不妨自问一下, 这个网站真的是你正在报道的最好的消息来源吗?为什么要建这个网站?是为了提供事实和数据?还是为了解释和说服?是为了诱使购买?还是为了分享或者揭露?互联网是一个对任何人都公开的公共场所。你需要明了网站背后的各种动机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风险的防范之外, 我们还需要对网络信息进一步做如下核实, 链接以明确网站和作者的权威性和网站立场的适当性:

1.网站的性质。一个信息可能在不同类型的网页上都能找到, 但哪一种消息来源对于你的报道主题来说是最合适的、最可信的?和其他的相同内容的网页比较, 你是否有理由更相信这个网页的内容?和来自书籍、期刊文章等印刷文献或图书馆的在线消息来源比较, 该网站的消息来源是一样的可信和有用吗?你可以从www.nytimes.com网页去寻找《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 或者从卫生部网站去寻找健康医疗方面的信息。从某一个实体单位主办的网页上去寻找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这是哪一种类型的网域 (domain) ?是政府网站 (.gov) 还是教育 (.edu) , 还是非政府组织网站 (.org) 。这是某一个实体单位 (entity) 主办发行的吗?此外, 借助于”whois”工具 (www.netsol.com/cgi-bin/whois/whois) 的使用, 可以查询到网站背后的那个人, 也可找到网站相关的联络信息。

2.作者的身份。在互联网时代,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你的任务就是分辨可信信息和可疑信息。一般来说, 网页都是由个人 (person) 、代理人 (agency) 或者实体单位 (entity) 有目的地创建的。个人网页 (personal page) 并非一定不可信, 但你需要核实作者身份。因为个人网页中没有发行人 (publisher) 或者网域所有者 (domain owner) 可以对网页中的信息提供担保。你要寻找的是那些声称内容可信且对内容负责的创办者, 寻找对网页内容负责的作者的姓名、或者组织、机构的名称。如果这些信息都无法获得, 可以查询声称对内容负责的发行人 (publisher) 。此外, 作者可信吗?作者的可信度取决于新闻报道的主题。作者的教育背景是否使得他有资格对某一议题发言。或许网页内容是由一个业余爱好者 (hobbyist) 、自封为专家的人 (self-proclaimed) 或者热心人 (enthusiast) 撰写的。

3.网站链接 (links) 。该网站是否存在明显的偏见?很多成熟的网站会提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相同议题的其他网站的链接。你需要核实的是, 这些链接是否有效?这些链接是否反映了不同的观点?持守平衡和不带偏见立场的网址会提供多样观点的链接。其他网站如何评价?核实那些其他网站链接到此网站。将网址输入“alexa.com”的检索框内, 点击“get details”, 你将会查询到详细的访问量、该网站的所有者信息、访问该网站的网民同时关注的其他站点的相关链接等信息。该网站有很多链接吗?哪些类型的网站与其链接?这些网站的内容是什么?有时候, 一个网站只是链接自己网站内部的其他部分。有时候, 一个网站会同时被它的支持者和批评者所链接。该网站是在一个或多个知名的网站目录中吗?包括在好的网站导航目录精选中的网址一般是显著的、有影响力的网站。但要注意导航目录的内容, 有可能并非百分之百是正面积极和肯定的。

篇6:如何将材料改写成新闻短消息

根据发生事件的特点和新闻价值,消息一般又分为简讯、短消息和长消息。

简讯:即用三言两语简要报道新发生或新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这类报道的内容要求单一写作。一般不分段,既没导语又不必交代背景,只求简单明了地告诉读者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件事。字数一般在100字以内。

短消息:是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一般的短消息,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有的短消息,也没导语,但是它比简讯、快讯要写得具体。字数一般200字左右。

长消息:则用较多的笔墨深细地报道新闻价值较高的重大事实。此类消息的写作有导语,还要交代必要的背景,主要是报道重要会议、重大事件或成就及介绍先进经验等。字数一般500字以上。

对考场小作文写作而言,新闻消息写作一般要求写作新闻短消息。它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长消息改为短消息;一是给出事实的记叙或陈述材料,要求据此写作一则新闻短消息。我这里只讲第二种,如果熟练掌握了新闻短消息的写作,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如何将长消息改为短消息的问题。

我们先看下面这一则材料:

2015年9月14号上午10点左右,我开车回南京中山北路283号居住的小区。由于小区道路施工,比较拥挤。我开车速度很慢。但就在我快驶到一个背双肩包的老外身边时,对方突然双手撑着车前盖,跳了起来拍打我的车子。我摇下车窗说干什么神经病啊。没想到,老外突然拿起路边扫帚,从车窗中伸进来打我。由于事发突然,我系着安全带,无法抵挡。我就停下车,解开安全带拿着留在车上的扫把追了上去,想跟他论理,没想到老外突然大打出手,将我打倒在地。事情经过就是这样的。后来听派出所民警说,打我的这名老外叫马克,是南师大附中的一名外教。他说我当时朝他按了喇叭,使他受到惊吓,还说当时我把车窗摇下来骂他,他听不懂,有点气愤,他就动手了。听不懂怎么知道我在骂他?我当时不仅没有按喇叭,更没有骂他,这个可以调看当时该路段视频。就算我习惯性按了喇叭,他就可以这样嚣张,动手打人吗?

这是发生在江苏南京的一起老外打人事件中中方当事人的陈述,这位先生姓高,后据警方调查,高先生的陈述基本属实。如果你是一家都市报的记者,报社要求你就此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你怎么写?

显然,这里要求写的200字左右的新闻是指新闻短消息。

在写作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新闻的要素。

新闻有六要素,即通常我们说的五个“W”和一个“H”。——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何故)?再加上一个H (How,怎么样)。

针对高先生的陈述,我们将这些要素拎出:事情是一个小车司机被打,牵涉的人有被打者司机高先生和打人者外国人马克,发生时间是2015年9月14日上午10时,地点是南京某住宅小区,起因是司机高先生按喇叭使马克受到惊吓,结果是马克动手打了司机高先生。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城市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报社为什么单独对这一件进行报道,这说明这件事具有它的新闻性。

接下来我们就要找准它的新闻点。

新闻点一般就包含在新闻要素中,是有别于我们司空见惯事件中最吸引人的关注点,是值得“报道”的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在上述要素中我们一梳理,就不难发现,它的新闻点就在于作为教师的老外,居然在中国为一点小事粗暴地殴打一名司机。

短消息写作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含背景)三个部分。

新闻要素和新闻点都找出来了,我们就可以进入拟题和导语、主体的写作。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是对新闻事实与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从事实出发,我们可以对内容加以概括评价拟出这样一个标题:

因喇叭声 南京一老外粗暴殴打中国司机

其中喇叭声、老外打人是新闻事实概括,粗暴是对老外行为的评价。

導语是一则新闻里最有价值、最精华部分的概括。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印象。

对短消息来说,导语最好只用一句话浓缩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使读者看了导语后,即使不看下面的新闻,也能基本了解报道内容。同时既不能和标题重复,又要为后文留下余地。

就这一则材料,导语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即可:

昨日,南京市民高先生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被一名外国人打伤。

标题和导语写好后,就进入主体的写作。

消息的主体,就是导语之后、全篇至末尾的那一部分。消息的主体主要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解释和深化导语;二是补充导语所没有涉及的新事实。第一项任务实际上是对导语所涉及的,主体部分必须进一步提供必要的细节和有关材料(包括背景),以便受众对新闻事实有更清楚更具体的了解。第二项任务就是要求主体补充导语尚未涉及而又应当涉及的内容。使新闻的几个要素齐备,以便使受众对消息的主题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新闻要素涵盖的部分。我们可以作如下简明扼要的事实交代:

事情发生在昨日上午10点左右,高先生开车回中山北路居住的小区。就在高先生驶过一个老外身边时,老外突然双手撑着车前盖拍打高先生的车子,并在走出几步后又拿起路边扫帚,从车窗中伸进去打高先生。高先生急忙停车并追了上去,想跟他论理,没想到老外大打出手,又将高先生打倒在地。据悉这名老外名叫马克,是南京某中学一名外教。之所以打人,他声称是因为高先生当时朝他按了喇叭,使他受到惊吓。

这样,一则完整的新闻短消息就完成了。

因喇叭声 南京一老外粗暴殴打中国司机

本报9月15日讯 昨日,南京市民高先生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被一名外国人打伤。事情发生在昨日上午10点左右,高先生开车回中山北路居住的小区。就在高先生驶过一个老外身边时,老外突然双手撑着车前盖拍打高先生的车子,并在走出几步后又拿起路边扫帚,从车窗中伸进去打高先生。高先生急忙停车并追了上去,想跟他论理,没想到老外大打出手,又将高先生打倒在地。据悉这名老外名叫马克,是南京某中学一名外教。之所以打人,他声称是因为高先生当时朝他按了喇叭,使他受到惊吓。

短短的一条消息看起来简单,其实包含了作者的精心构思,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的是:

1、消息报道的对象是“事”,不能用记叙文的拟题方法。消息的标题既要表明报道的中心事件,还要反映出事件的特征。不能像记叙文那样以“人”拟题,也不能虽以“事”拟题而无特征。比如“高先生开车被打记”“鸣笛引起的纠纷”就不是很理想。

2、消息的导语和记叙的开头不一样。记叙文也有“六要素”,但那是对全文而言,在文章开头并不要求全面具体。如:“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一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枣核》),时间要素不具体,也没有指出主要事实。消息的开头则要求指出主要事实,最好有三种以上的要素。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干什么事,或者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3、消息叙述的人称角度有特殊的要求。消息对客观性、明确性要求很高,要考虑涉及的读者范围,一般要求从局外人的角度、选用第三人称来写。报道内容中的人、单位、行政区,一般不用“我”“我们”等代词,而应直接使用其名称。如:不能像记叙文那样,写成“我”“我校”或“我们”“我们县”等。

上一篇:中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情况调查下一篇: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