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24-04-22

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精选7篇)

篇1: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感

遥远的思念

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感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六(3)李一鸣

又到了重阳节,每到这一天,我就不由想起诗人王维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独自离开家乡,到他乡做客,每到佳节到来之日就加倍思念亲人。遥想亲人们登高的情景,都插着茱萸却唯独少了他一人。是啊,一个人独自出远门,到外面去打拼实在不容易,而且每逢到了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更想家了!

我的故乡在徐州,爸爸妈妈年轻时就在常州拼搏了。他们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终于为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并在这儿买了房子,长期住下来。我可谓是身在常州心在徐州,做梦都见到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在中秋重阳佳节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家便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这时,想必远方的亲人也在思念着我们吧!

如果一封信能代表我的心声,寄给家乡的人们,我想说:爷爷,您的眼睛好了吗?可以看见了吗?要多休息。奶奶,您的风湿病有所好转了吗?有空的时候,到医院去看看。外公外婆,你们虽有良田万亩,可你们都已年过七旬了,家里的粮食也够了,在家里好好过晚年,我有空会去看你们的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带着兴奋激动的心情,飞回故乡亲人的身边愿天下所有人的游子能和家人早日相聚,共享团圆!

(指导老师:吴琴玉)

篇2: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有感一

又到了重阳节,每到这一天,我就不由想起诗人王维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独自离开家乡,到他乡做客,每到佳节到来之日就加倍思念亲人。遥想亲人们登高的情景,都插着茱萸却唯独少了他一人。是啊,一个人独自出远门,到外面去打拼实在不容易,而且每逢到了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更想家了!

我的故乡在徐州,爸爸妈妈年轻时就在常州拼搏了。他们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终于为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并在这儿买了房子,长期住下来。我可谓是身在常州心在徐州,做梦都见到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在中秋重阳佳节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家便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这时,想必远方的亲人也在思念着我们吧!

如果一封信能代表我的心声,寄给家乡的人们,我想说:爷爷,您的眼睛好了吗?可以看见了吗?要多休息。奶奶,您的风湿病有所好转了吗?有空的时候,到医院去看看。外公外婆,你们虽有“良田万亩”,可你们都已年过七旬了,家里的粮食也够了,在家里好好过晚年,我有空会去看你们的……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带着兴奋激动的心情,飞回故乡亲人的身边……愿天下所有人的游子能和家人早日相聚,共享团圆!

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感二

在别的地方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乡,不禁想起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来城里已经有六年了,这六年当中,我都很少去家乡。在乡下的时候,最疼我的要算奶奶了,奶奶什么事都依着我。

在城里,我日日夜夜盼望着放假,这样,我就可以到家乡去看看亲爱的奶奶怎么样,可以去看看以前和我玩的好朋友。在这里,我在睡梦梦见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可我知道这是一场梦,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我不可能永远待在梦里,所以我尽量睡久点,不让我的梦那么快就破碎了。

就算在过年当中,我也都是在城里过的,就算可以去乡下,也只可以待几天,可我还想依在奶奶身边。我记得在离开乡下那天,我一个人待在阳台上痛哭,我不想再次离开我最喜欢的地方,不管我怎样哭,怎样叫,我还是离开了家乡。我们待在城里,没在待在自己家乡快乐。吮吸一口乡下的甘泉,感觉是多么清凉;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感觉是多么新鲜......我希望在这个新年当中,我又可以去到我最喜欢的地方,和我最亲爱的人在一起,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玩耍......在乡下,我可以轻松自在地生活,在城里,我只可以守在家里。我的家乡——岚谷乡黎口村。我喜欢你。我还想再次回到你的怀抱。

《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后感》约200字左右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

本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系人而作.诗人此时正在长安考取功名,对他来说,长安虽极具吸引力,但毕竟是举月无亲的“异乡”茫茫人海中的游子怎么能不孤独,寂寞?

后两句,诗人没有写自己困未能与兄弟们团聚而心存遗憾,而是说“遍插茱暯少一人”,既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在登高那天都佩上了茱暯;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一正在他乡求取功名的诗人。

更多《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推荐阅读:

1、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赏析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质教案

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背景

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赏析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重阳节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分析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赏析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习感言

篇3: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读分析】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 九又是数字中最大的数。九月九日, 日月并阳, 故而叫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 含有长寿长久的含意, 又正逢一年当中收获的季节,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所以一向很重视重阳节。重阳登高的习俗在晋朝已经开始, 到了唐宋更加兴盛起来。人们在这一天, 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山东, 指华山以东 (今山西) 作者的家乡蒲州。又是一年菊花黄, 诗人在这传统的节日里, 看到周围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出游赏景、佩戴茱萸登高远眺、饮酒祈福, 想到自己客居他乡的境遇, “独在异乡为异客”便脱口而出。一个“独”字涵盖了“孤独、唯一、只有”这些意思。写诗的人最忌讳一句中用相同的字, 王维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但这句诗中赫然出现的两个“异”字, 我们却没有感觉到丝毫的重复和累赘。“异乡”是相对于诗人宦游的背景而言, “异客”是相对于诗人客居的这片土地而言。表达的无非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游子思乡之情。那么, 游子的思乡情什么时候最迫切最强烈呢?是在繁杂琐碎的公务之余?是在羁旅匆忙的劳顿中?还是在三五知己推杯换盏时?不, 这些都不是, 诗人告诉我们, “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古代的佳节, 公务人员也是放假的, 这就有了思乡的闲暇, 同僚、朋友都热热闹闹回家团聚了, 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咀嚼思乡的苦味。“每逢”和“倍”这三个字, 将平时无时无刻不思之情有力地表现出来了。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 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古人重阳节有佩插茱萸的风俗。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遥想着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故乡, 家族里的兄弟们应该是成群结伴、佩戴茱萸、登高饮酒欢聚佳节了吧, 欢乐的盛宴唯独缺少我一人, 越想心里就越发不是滋味。写的是自己思乡, 却又笔锋一转, 写兄弟思念自己, 还设想出一个动人情节, 就此更凸显了自己的情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 用字精确, 使意思转深, 因此成了广为传诵的名句。诗人对常见的游子思乡主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和升华。每逢佳节, 离家在外的游子都是最孤独、最寂寞、最难过的, 如果说平时尚有朋友可以互诉衷肠, 那么在众人欢乐我独愁的节日里, 游子们内心的郁闷, 又能向谁诉说呢?只好加倍地、更加刻骨铭心地思念故乡和亲人了。王维巧妙地捕捉了在“佳节”的背景下与“独”、“异”、“一”的对比映衬, 构成独到的意境, 使得这句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名句, 在普天下游子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我以为确定古诗教学目标宜从文字、想象力、情感三个角度去思考。这首诗中的用字, 就很有讲头。教学中, 选择几个关键字讲透彻, 传授好方法, 然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巩固。如此反复练习, 学生的语感就会越来越好。这样, 提升的就不只是鉴赏古诗的能力, 而是语文综合水平。

【片段设计】

一、举例示范

1.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请同学们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找一找这句诗的特别之处。

2. 这句诗里用了两个“异”字。

通常, 在写诗的时候, 诗人会比较忌讳用相同的字。但一旦用了, 就必定会有特殊的效果。

3. 解释“异乡”、“异客”。

异乡:当时作者在外地做官。对故乡而言, 外地便是异乡了。

异客:对外地而言, 作者是客居在那里的异乡人。

4. 用了两个“异”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先不着急找答案。请看“独”这个字。

请学生朗读诗句。

交流“独”的意思。 (孤独、孤单)

5. 把“独”和两个“异”放在一句诗中, 你感受到什么?

先朗读比较句子再说体会:

独在异乡为异客

身在他乡为异客

(使用两个“异”字能更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6. 小结:

两个“异”字写出了诗人对他乡的距离感, 写出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如果只用一个“异”, 读者也可以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但用了两个“异”后, 从音律和意思上都能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更真切强烈。所以, 通过研究关键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二、尝试运用

1. 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找出诗句中的关键词。

(每逢 倍)

2. 请使用刚才学的辨析字义的方法, 先解释字义, 再分析它们的含义、作用。 (这两个字词较容易理解, 教学时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交流, 以成功体验所学方法。)

3. 小结:“每逢”和“倍”这三个字, 将平时无时无刻不思之情有力地表现出来了。

4. 带着理解到的意思, 朗读诗句。

三、迁移巩固

1. 出示第三、第四句诗, 找出诗句中的关键词。 (遥知少一人)

2. 作者想念故乡的亲人, 想着想着, 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兄弟们登高眺望的情景。请同学们结合诗句以及有关“登高”、“茱萸”的注释来设想, 故乡的亲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先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3. 邀请学生交流想象出来的兄弟登高时的情景。指导学生说清楚兄弟们发现“少一人”时的情形。

提示:怎么发现少一人的?发现之后会说些什么?

(这个环节变辨析说明词义为将辨析出来的词义整合到情景的想象表达中, 从而既巩固了已学的方法, 又使教学层次有了递进。)

4. 明明要表达自己思乡, 可写的却是想象兄弟们在思念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在想象表达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手法的巧妙。)

【知识链接】

篇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文的意境。

2.能正确朗读古诗,掌握朗读和学习古诗的方法。

3.拓展积累另外几首思乡的诗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

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见思生情,导入课题

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统佳节,“佳节”是什么意思?说说你最喜欢的一个佳节。

2.每当佳节来临,我们总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可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维,却在重阳佳节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示:“思”,在字典中有四种意思:想,考虑,动脑筋;想念,挂念;想法;姓。同学们认为“思”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出现在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里面。(出示古诗)

4.引导学生读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忆”和“思”是近义词,思念是悠长的,所以“忆”要读得长一些,低沉一些。齐读课题。

5.对于王维,你们了解吗?(课件出示王维简介)

二、读顺诗文,体悟诗境

1.今天就让我们乘坐歷史的列车,跨越时空,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心境。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诗三遍,把诗读通顺。

2.谁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是否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准了?

3.老师也想读一遍,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怎样读的,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能不能学着老师读一遍?同学们自己练练。

4.谁再来读,这次不光要把字音读准了,还要读出节奏。

5.我读古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6.你们的朗读把我带入到诗中了,特别是“倍思亲”三个字,悠长而深沉。一首饱含深情的古诗道出了王维的心声,千言万语汇成这样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走进作者,读出诗韵

1.同学们,古诗就是这样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你再仔细地读一读这首诗,借助后面的注释,一行一行地读,看看自己的脑海中能出现哪些画面。大家可以就近交流。

2.诗人思念谁?他怎样思念呢?(理解“倍思亲”中“倍”就是加倍的意思)平时想不想,什么时候加倍想?“倍”,是诗人情感的浓缩,所以要读得重一点,长一点。老师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读“倍思亲”。男女生重复读。

3.为什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引导学生理解“独在异乡为

异客”。

(1)学生理解“独”、“异”、“异客”。指导书写“异”。

(2)王维15岁那年就远离家乡到长安求学。它的家乡在华山东边的太原,长安在华山西面。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没有看见亲人的音容笑貌,没有听见亲人的朗朗笑声。他天天想家,夜夜想家。走在长安街上,看见的都是陌生的脸孔,听见的都是陌生的声音。

他思念母亲,在心里他想对母亲轻轻地说:(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思念父亲,他想对父亲悄悄地说:(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思念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想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说:(声音渐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重阳节,走

在长安街上,他想大声地说:(声音渐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

这是一种多么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它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让我们再次朗读第一二行。

4.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在这重阳佳节诗人看到长安的人们登高,此时他想到的又是

谁呢?

学生根据注释了解“山东兄弟”。

(2)诗人最想对山东兄弟说的是(生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山东兄弟最想对诗人说的是(生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你就是他的山东兄弟,你最想说的是(生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思念是一条线,线的这头牵着王维,线的那头牵着他的兄弟。王维和他的山东兄弟都在说(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1.分句引读。

单独一个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作客,诗人感觉——(生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想念家中的亲人。诗人不禁吟到——(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天是重阳节,诗人在遥远的外乡想到,故乡的兄弟们一定都登上高处远眺,他们一个个都插戴着消灾避疫的茱萸,就单单缺少我一个人。诗人感叹:(生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领悟诗境。

此刻,你是否把王维那悠长而浓郁的思念深深地牢记在心中呢?

(指名背诵)

3.思念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当你们长大后,当你们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之时,你们会觉得故乡、故乡的亲人,在你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最不能割舍的。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走近了一个人——王维

学习了他的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感受了他的一片情——思念之情

同学们,或许长大以后,有一天,我们会离开家乡,远离故土。从那一刻起,思念,就在我们心底滋生、蔓延……(音乐起)(课件出示)

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王安石的(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张九龄的(齐读)“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李白的《静夜思》;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孟郊的《游子吟》;因为思念,我们会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背全诗。

六、作业

关于思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再收集一些有关描写思乡的古诗词读一读。

篇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篇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1、指导学生理解诗意;

2、帮助学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亲情;

3、指导朗读,要求会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古诗的意思和感情

【教学思路】

课前,指导学生上网,搜索有关信息,让学生通过预习理解生字词。课上先组织学生交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翻译古诗,通过朗读、品味,深入理解古诗所包含的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感,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精妙之处。再通过训练,强化理解,达到检查的目的。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我国古代节日风俗调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一幅、有关茱萸的画片两张、大字课文、练习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理解课题,介绍唐代重阳风俗。相机教“茱萸”一词。

3、组织学生介绍自己是如何预习的,进行指导。

二、指导朗读,理解古诗意思

1、组织学生自由的读古诗,组内交流如何停顿。

2、组织学生交流朗读。相机教“佳节”一词。

3、指导朗读,要读出“××/××/×××”的节奏,读出孤独和无奈的感情。

4、指导学生逐步翻译古诗的意思。(直译)在古诗的右边完成以下板书:

九月九日想念家乡的兄弟

独自一人在外地作他乡的客人,

每逢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

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5、组织学生理解读,比较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6、组织讨论: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小结,并过渡:诗人是怎样表达的呢?

三、品读古诗,深入理解古诗

1、组织学生读古诗,思考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

3、逐步提问:

①第一句中的一个“独”和两个“异”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谈谈孤独和思念的关系。

②怎样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每”字?

③“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王维怎样的感情?它与“思念”有关吗?为什么?

④你觉得这首诗写得最好的是哪句?为什么?

4、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组间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5、小结古诗的写法。

6、组织背诵,组内检查。

四、组织练习反馈

1、解释带点的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_______倍______

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兄弟”指的是_______“一人”指的是______

2、填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王维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小结

读一则关于茱萸现状的新闻,让学生懂得,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的感情都无法表达。

六、兴趣作业

篇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一、导入

1、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信同学们都能背诵出这样一首古诗《静夜思》。(出示诗题)

生背古诗。

你知道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吗?

师: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人就用诗句来表达内心的思念,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维的表达思念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前板书好课题)

2、解题,了解作者

(1)师:谁来给我们读读诗题?生读诗题。

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理解“山东”“忆”

(2)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看书中注释

(3)从题目我们知道重阳节这天王维没和家人团聚,王维身在何处,为何不能与家人团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王维。(出示王维资料,学生自由读)

王维,唐朝诗人,他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5岁时王维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孤身一人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这首传颂千古的思乡佳作,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二、自主合作,读通读顺,初步感知。

1、师:自由读诗,多读几遍,读准生字新词,如果能读出一点儿韵味就更好了。(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读。

3、你觉得有哪些字不好读?

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重点强调:逢、插、茱萸(字音、课件了解“茱萸”)

指导写“逢、插。(实物投影,反馈书写,红笔纠正)

⑵加上节奏,教师配乐范读。(朗读古诗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来会更有感情。)

(3)自己练读,指名配乐读。

三、细读品味,体会思乡

1、再回到诗题,这么长的题目中,你觉得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是的,思念)板书

2、诗中哪句道出了了诗人的思念?说说你的理解。

3、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倍”怎么理解?从“倍”字你体会出了什么?指导朗读。为什么每到传统佳节时诗人会更加思念亲人呢?

4、从哪知道他是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

重点理解“独”“异”,字典中的解释:(1)奇异、特别

(2)惊奇、奇怪

(3)另外的、别的

从这句诗里你又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孤独、寂寞、难过、失落)是啊!孤独、寂寞、失落、难过,这千般愁绪,万般思念都凝成了这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生齐读)

5、同学们想一想,王维在外漂泊的几年间,仅仅是在重阳节时特别想念家乡的亲人吗?(春节、端午节时、中秋节时)

6、是啊!当辞旧迎新的爆竹在耳畔响起时,王维不禁感叹:(音乐响起)

当粽叶飘香,人们龙舟竞技时,王维再次感叹:

当中秋月圆,全家团圆时,王维依然感叹:

王维用诗、用最美的语言叙述着深深的思念和浓浓的乡愁,让生活在一千年以后的我们同他一起感怀,一起悲伤,再读这两句。

7、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深深思念着亲人,那他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他呢?从哪里可以看出?

出示后两句。

生读这两句。

8、读着这两句诗,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家乡的亲人正在登高,插茱萸。

师:如果你就是王维的兄弟,在登高时,你会说些什么?

生:我的兄弟王维,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师:如果你就是王维。你会对你兄弟们说些什么?

生:我多么想早点回到你们的身边,和你们一起过重阳节呀!

师:这一切的一切只能在想像中。重阳节是别人的,团聚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那只茱萸又在哪里呢?让我们闭上眼睛,边读边想像画面。

生边读边想像。(配乐)

师:千言万语道不尽双方心中深深的思念,还是让我们用诗句来表达吧!

9、读全诗。

三、诵诗

1.又是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一年又一年,依然是我一个人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高山回想和弟兄们插茱萸的情景,不禁大声地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配乐诵

让我们把这份思念长留心中,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一背。

四、总结:

同学们,短短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乡愁说不完的思念情展现在我们面前。历经一千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这首诗的时候,涌上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这浓浓的乡愁,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啊!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

五、拓展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老师节选了其中的名句,你们可以找来全诗读读,体会别样的思乡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上一篇:读书魅力作文下一篇:廉洁党课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