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2024-04-20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共5篇)

篇1: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阐述了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生长条件,并从栽培季节、栽培场所、栽培种制作、开袋埋土、覆土层调水、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金福菇的栽培提供参考.

作 者:黄建忠 邵爱明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农业服务中心,上海,12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4) 分类号:S646.1+5 关键词:金福菇   生物学特征   栽培技术  

篇2: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由于对身份认证需求场合的日渐增多, 静脉等生物特征鉴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单生物特征鉴别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文章在分析常见的几种单生物特征鉴别技术的优、缺点的同时, 提出了应用多模态混合的生物特征鉴别技术对身份进行鉴别。

1生物特征鉴别技术

1.1生物特征鉴别简介

生物特征鉴别, 即将统计学与光、声学相结合, 利用生物传感器, 最终通过电脑, 借助人体天生的生理特征进行个人身份鉴别。

要实现一个生物特征的鉴别, 先要对生物特征采样, 样品可以为静脉或虹膜等, 接着要经特征提取系统来提取生物特征, 转化为特征码。再将特征码存进鉴别数据库。当由生物鉴别系统来认证身份时, 鉴别系统先获取被认证人的特征, 再经由特征匹配算法将被认证人的特征与库中特征代码对比, 最终决定该认证人是否合法。生物特征鉴别原理如图1所示。

1.2生物特征鉴别技术的特点

人体生物特征想用于鉴别身份应有下列特点:

1.可采集性:所选特征可定量测量;

2.独特性:不同人身上的该特征应各不相同;

3.大众性:若非特殊情况, 所有人就该有此种特征;

4.稳定性:所选特征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变, 且特征采集不随条件、环境而变。

在现实生物特征鉴别系统中, 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系统鉴别的准确性、速度及为达到所要求的准确性、速度所需的资源;

2.系统被使用者接受的程度;

3.系统被攻击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4.采样特征要占的存储空间会不会太大;

5.系统是否侵犯到个人私密信息;

6.系统实现的理论根据是否充分;

7.系统花销会否超过用户的承受力。

现阶段可满足上述全部要求的任何一种单独的生物特征还没出现。

2几种常见的生物特征鉴别技术

2.1虹膜鉴别

2.1.1虹膜鉴别原理

虹膜是在眼睛瞳孔中的一种织物状各色环状物, 虹膜都拥有基于像冠、水晶体、斑点、凹点、射线和条纹等特征的构造, 且每个虹膜都有唯一性。人到八个月左右, 虹膜一般已发育得相对恒定。若非罕见的非正常状况、或身心受到重创很难使虹膜外观变化。再说, 虹膜虽外部可见, 但仍属内部组织, 且在角膜后, 因此想改变其外观, 几乎不可能。正是由于虹膜的高唯一性、恒定性及难以改变性, 使其可用来进行身份鉴别。

2.1.2虹膜鉴别之优点

1.可靠性高:虹膜形貌进入相对稳定期后, 一般可保持数十年不变, 要改变虹膜的外观也需冒险进行精细的外科手术;因此虹膜鉴别系统具有高可靠性;

2.拷贝性低:虹膜鉴别系统很难被拷贝, 且每次鉴别都会自动记录, 以便追溯, 若不合法还将自动报警;

3.授权随意:虹膜鉴别系统按实际需求, 可随意调整用户权限, 及时掌握用户动态, 进行实时智能管控;

4.方便快捷:利用虹膜鉴别系统, 不用其它证件就可进行门控, 而且可被授权开启一扇或多扇门;

5.应用行业广:广泛应用于煤矿、银行、监狱、门禁、医疗等多种行业;

6.小投入、易维护:安装虹膜鉴别系统时, 不用拆除原锁, 由于它的机械运动件减少, 因而门栓寿命加长;系统几乎不用维护, 可按需升级换代, 而无需再购设备;

7.配置随意:可按实际情况, 设置不同的安装、运行方式;例, 在小区门口等, 只刷卡即可;而有些重要场合, 则禁止刷卡, 只用虹膜鉴别这一种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同时启用两种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

2.1.3虹膜鉴别之缺点

1.不易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

2.设备售价较高, 难以广泛推广;

3.镜头可能发生图像畸变以致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2.2人脸鉴别

2.2.1人脸鉴别原理

人脸鉴别由以下步骤组成:

1.面像侦测:即从各种静、动态场景中判断有无面像存在, 若有则将其分离出。

2.面貌追踪:即对被侦测到的面貌动态地进行追踪。

3.面像对比:从面像库中查找侦测到的面像以确认身份。即, 将侦测到的面像同库存面像一一比对, 最后找出最匹配的对象。而面像鉴别的具体方法与性能由面像的描述确定。

2.2.2人脸鉴别之优点

1.非接触:用户不需和设备直接接触;

2.非强制性:被鉴别的人脸图像信息可主动获取;

3.并发性:即实际应用场景下可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鉴别。

2.2.3人脸鉴别之缺点

1.鉴别的准确度可能会受人脸对环境光线敏感的影响;

2.人脸部的饰品、头发等遮盖物及人脸随年龄而衰老等干扰因素, 还需利用人工智能来加以修补 (如可通过鉴别人脸的部分关键特性做修正) 。

2.3指纹鉴别

2.3.1指纹鉴别原理

指纹鉴别的特征含总体、细节两类特征。

总体特征:即含纹形、纹数、核心点、三角点、模式区等在内的可由人眼直接看出的特征。

细节特征:指纹上节点的独特特征。

两枚指纹虽然常会拥有共同的总体特征, 但其细节特征却不可能百分百的一致。大家知道指纹纹路并非连续、平直, 而是常出现转折、中断、分叉等情况。这些转折点、断点、分叉点就是特征点, 也正是它们提供了指纹独一无二的确认信息。

2.3.2指纹鉴别之优点

1.指纹扫描方便快捷;

2.想要鉴别度更高, 只需检测更多手指的更多指纹;

3.指纹的唯一性及其复杂度可提供足够的用来鉴别的特征;

4.当前的技术使指纹采集头越来越小型化, 且造价低廉。

2.3.3指纹鉴别之缺点

1.用户在指纹采集头上留下的指纹痕, 有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复制;

2.个别人的指纹特征因特殊原因而显得过于太少或不清晰, 以致难以成像;

3.因大家熟知在犯罪记录中常使用指纹, 以致部分人害怕自己的指纹被记录。

2.4静脉鉴别

2.4.1静脉鉴别原理

静脉鉴别:通过静脉鉴别仪获取一个人的静脉分布图, 根据专用比对算法从该图提取特征值, 也可通过红外线摄像头获取手背、手掌或手指静脉的图像, 并将图像保存在电脑中。当进行比对时, 实时提取静脉图, 运用滤波、图像二值化及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 运用一定的匹配算法与存储在主机中的静脉特征值进行匹配, 从而进行身份认证。

2.4.2静脉鉴别技术之优点

1.因为可非接触采样, 所以较卫生, 用户易接受;

2.属内部特征, 所以很难磨损, 不便伪造;

3.由于血管特征比其它特征更明显, 所以更易辨别, 有极高的抗干扰性;

4.静脉不易被手面伤痕或其它污物所影响。

2.4.3静脉鉴别技术之缺点

1.随生理、年龄等变化手背静脉可能发生改变;

2.采集设备有特殊要求, 设计相对复杂, 造价高;

3.有极小的概率可能无法成功注册登记;

4.由于采集方式受限, 系统一般较大。

2.5几种生物特征鉴别技术的对比

由表1可见, 不同生物特征鉴别技术, 优、缺点各不同, 不存在某种技术可在各个方面均能胜出, 因此在某些单生物特征鉴别技术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 人脸技术的独特性和防伪性较低, 会很容易为检验者所骗而通过鉴别;而虹膜和指纹在准确性与速度上都较为优越, 但虹膜的可接受性较低。

这样, 我们可考虑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系统。

3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技术

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技术是指综合利用来自同一生物特征的不同鉴别技术, 或是来自不同生物特征的不同鉴别技术, 对人身份进行认证的生物特征鉴别技术。

3.1引入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技术的理由

多模态生物特征技术与单生物特征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采用这种技术的系统更可靠, 鉴别率更高, 且生物特征更难伪造。

2.它比某一种生物特征鉴别技术更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唯一性及不可复制性。

3.合理结合多种生物特征鉴别技术, 在鉴别率等指标上更易突破。

4.采用这种技术的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可降低非法入侵者进入系统的风险。

3.2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系统的融合模式

通常的生物特征鉴别系统一般由传感器、特征提取、匹配及决策构成。在其中的每个阶段都允许发生单生物特征的组合或多生物特征的融合, 这也决定了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系统的几种模式:

1.多特征:融合采样同一人的多种生物特征以加快系统的速度, 并增强可靠性。

2.单特征多传感器:用不同的传感器采样同一人的同种生物特征, 再将其融合以提高系统鉴别度。

3.单特征多单位:同一生物特征, 采用不同的单位 (例, 均是提取指纹, 只是同一人的不同手指的指纹) , 最后融合以提高准确率。

4.单特征多匹配器:由不同的传感器采样同一生物特征, 再经多种特征提取和匹配方法融合以提高鉴别度。

5.单特征多表达方式:由同一传感器多次采集相同的生物特征单位, 再用多种表达形式表达, 每种表达都有专门的分类器, 然后将这些由分类器生成的匹配值进行融合以提高鉴别准确度。

虽然多生物特征鉴别系统相对复杂, 数据存储量大, 计算量增加, 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及高性价比专用芯片的出现, 这种系统必将大行其道。

4结语

将不同特征与不同鉴别方式结合创建基于多生物特征相融合的身份认证系统, 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技术而言, 除选择能互相融合, 互相补充的各个生物特征的方向上, 还可从排除接触性的方向来进行研究。希望将来, 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技术能与非接触性方向相融合, 使得多模态生物特征的鉴别系统更加安全、准确、完善;让更多的使用者接受。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几个常用的鉴别身份的生物特征鉴别技术的优、缺点, 进而提出应用多模态生物特征鉴别技术, 同单模态生物特征鉴别技术相比, 其鉴别度和可靠度均大有提高。

关键词:生物特征,鉴别,多模态,身份认证

参考文献

[1]敖山, 马俊等.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安全性分析与思考[J].微电脑信息, 2007, (1) :20-23.

[2]刘怀北.浅谈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技术[J].海峡科学, 2012, (10) :35-37.

[3]卢旭成.“傻瓜式”的人脸识别技术[N].中国电脑报, 2008, (12) : (3) .

[4]田启川, 张润生.生物特征识别综述[J].桂林电子工业学业学报, 2005, (4) :4.

[5]林喜荣, 黄析伟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标准化进程[J].清华大学学报, 2006, (2) :9-13.

篇3: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1 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口端位,下颌突出且较低。腹鳍鳍条数为8~9。沿腹腔有一个单室鳔。身体粗壮,吻部圆形,头长占体长的14.3%~21%。成鱼体色背部银灰、腹部白色。幼鱼背部略黑,腹部2侧银白色并伴2条横向的黑条纹。在稚鱼中,眼睛中心点在嘴角水平上方,有发达的上颌触须和下颌触须;在幼鱼和成鱼中,眼睛中心点低于嘴角水平面,下颌触须退化。在幼鱼中,双颌骨、犁骨和犁骨延伸上的牙齿有一条很窄的齿带,牙齿随着鱼的成长而退化,最终消失。巨无齿鱼芒的头部和嘴比其近缘物种(如低眼鱼鱼芒,俗称泰国鲶)宽。该物种的许多特征受到年龄变化的影响,未成熟鱼的特征在个体发育中保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鱼芒科鱼类的共同特征[7]。

1.2 摄食与食性

在卵黄囊被吸收之后的2周时间里,鱼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蚤、剑水蚤、裸腹蚤类)。但在鱼苗阶段也会发生残食现象。当鱼达到1龄的时候,食性发生转化,变为草食性。成鱼主要吞食丝状藻类,也会摄食昆虫的幼虫及附生生物[8]。研究发现,巨无齿鱼芒成鱼缺乏下颌骨和犁骨,为成鱼摄食藻类提供了依据[9]。此外,在成鱼胃中有时还会发现拳头大小的石头,研究者认为这是巨无齿鱼芒在大量吞食藻类时不小心吞下的。

1.3 成熟年龄和大小

野生鱼的成熟年龄估计为6~8龄,体重150~250 kg,成熟的雌鱼个体大于雄鱼[10]。据泰国帕夭府内陆水产站报告,土池中培养的巨无齿鱼芒从幼鱼阶段最后达到成熟历时15年,体重40~50 kg,体长约160 cm[11]。

1.4 生长速度

巨无齿鱼芒生长速度较快。通过测量野生鱼背鳍棘的年轮和该鱼的第5椎体表明,第1年生长缓慢,第2年快一些,第3年生长速度最快,此后,它的生长速度逐渐变慢[9]。在自然栖息地,野生鱼5年增长到150~200 kg[1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平均为13 cm、17 g的鱼苗增长到平均为40 cm、620 g的鱼苗需要4个月[6]。

体重和体长的关系为[13]:雄鱼:W=1.54217L1.49797;雌鱼:W=0.69364 L1.62173;雄鱼和雌鱼(性别组合):W=1.10196 L1.54835

1.5 产卵和洄游

产卵发生地在湄公河干流,确切地点目前尚未确定。成熟的亲鱼在产卵期间(4月~5月)有洄游习性,但洄游的途径未知。据Thongsaga与Pholprasith报道:在泰国的清莱府清孔和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曾发现有巨无齿鱼芒鱼群的交配现象,所以疑为该鱼的产卵场之一。巨无齿鱼芒在雨季后期(10月~12月)会离开洞里萨湖的栖息地,而在旱季(枯水期)则栖息在湄公河的深水区[14]。

2 基因研究

线粒体的全基因研究:Amnuay Jondeung等人确定了巨无齿鱼芒的线粒体基因组完整的核苷酸序列(16533bp),并以线粒体蛋白为基础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合所有的13个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核糖体RNA(结合线粒体12S和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数据收集,以进一步澄清P.gigas相对种系发生的位置,认为巨无齿鱼芒与Bagridae(鲿科)的亲缘关系比Siluridae(鲇科)近[15]。

获得微卫星标记:尽管巨无齿鱼芒迫切需要保护,但是对其遗传多样性知之甚少。由于其稀有性,巨无齿鱼芒的遗传多样性是比较低的。因此,利用高度多态性基因标记如微卫星等进行基因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微卫星DNA标记可用于大范围的检测种群遗传多态性水平和谱系分析。

Uthairat Nakorn等人报道了从P.gigas基因组DNA中获得10对多态微卫星引物,这些引物在巨鲶科的近缘物种中有跨物种扩增的能力[16]。T.Ngamsiri等人报告了从P.gigas基因组DNA中获得11对多态微卫星引物[17]。这些数据的获得,有利于对巨无齿鱼芒遗传多样性的了解和野生物种的遗传监测,也有利于对饲养巨无齿鱼芒种群进行规划管理,尤其是对亲鱼的管理。

3 保护遗传多样性以及建议

巨无齿鱼芒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经济物种和科学研究对象,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该物种及其栖息地进行保护。尤其在自然水域里,野生巨无齿鱼芒的种群正在迅速下降,在不久的将来,该物种有可能会灭绝,所以通过放流来保护物种是一个必然的趋势[18]。从长期来看,标记和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可以用来确定其洄游途径和种群遗传结构,以及帮助保护野生种群,防止近亲交配。

将微卫星标记法应用于亲鱼选择,如遗传相关性(rxy)[19],最小亲属值(mk)选择等[20]。促进人工繁殖方案的优化,避免近亲繁殖,使孵化场人工培育的亲本也能够保持其独有的等位基因,从而达到遗传多样性的最大值。

引入野生鱼类,增加创始群体的遗传变异,防止饲养环境造成的退化现象和避免近亲繁殖。

篇4: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空气污染,PM2.5,污染表征,生物效应

在大气污染当中, 可吸入颗粒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污染物, 这些颗粒物的大小和形态对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 可吸入颗粒物是衡量大气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PM2.5当中含有很多的有毒颗粒, 如铅、镍等, 可直接进入到肺泡内, 所以也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PM2.5污染来源及表征

1.1 PM2.

5污染来源。这种污染物的产生和人为因素有着非常重大的关系, 其中工矿企业的燃料燃烧和锅炉供暖过程中一些煤炭资源的燃烧还有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汽车尾气, 这些都能划归到人为因素当中, 而其次才是自然灾害, 在自然灾害当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火山爆发, 同时还有森林大火之中释放的很多污染物。

1.2 PM2.

5污染表征。因为PM2.5自身的污染来源比较多, 空气中的细颗粒污染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 颗粒当中所含的物质也相对比较复杂, 因为细颗粒物也可以成为其他污染发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和途径, 它能够吸附很多污染物或者是化学成分, 而当其进入到人体之后口可以使得那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以更快的速度溶解。PM2.5非常容易将空气中一些有害的重金属和酸性氧化物以及一些病毒和细菌等物质聚集起来, 同时其还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空气中漂浮, 所以一旦进入到人体的呼吸系统之中, 就会对其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国外的研究人员认为人为污染聚集起来的污染物颗粒要比粗颗粒当中的污染物成分高很多。

2 PM2.5的生物效应

2.1 PM2.

5的理化特点和生物效应。因为污染物的具体来源和其自身形成的机制和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颗粒的形状和大小也是不同的, 而不同形状的颗粒对客体的影响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 球形的物质比较容易产生沉降现象, 一些形状并不很规则的颗粒就可能对机械造成非常明显的损伤, 颗粒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桥梁和载体的作用, 在传播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携带很多其他有害的物质, 这样其在进入人体内部的时候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危害, 而且颗粒自身的化学性质也是不同的, 人为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生产或者是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还有可能携带甲醛、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气体, 这些都会对大气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2 PM2.

5可能的致病机制及其在体内的转化。首先PM2.5在进入到人的肺部之后就会和肺上皮细胞相互作用, 同时也促进了各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这样就非常容易使人出现肺部的炎症和肺纤维化。第二是PM2.5和细胞产生作用之后就会释放出活性氧氧化苏商组织细胞的遗传物质, 这也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第三是PM2.5会使得细胞出现严重的增生现象,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得细胞发生恶变, 第四是PM2.5的化学成分会激活致癌因子, 尤其是对肺部的影响更应受到重视,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患上肺癌。

PM2.5颗粒在吸入到呼吸道的内部之后, 会和肺部产生相互间的作用, 产生几种转化现象, 大体来说, 其转化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要通过呼吸道的纤毛和黏液运动将其运送到喉部, 这样就使得其以痰液的形式直接排出体外, 还有可能是这些污染物直接进入到了人体的淋巴系统当中。第二是被肺泡内部的一些巨噬细胞吞噬之后会穿过肺泡壁, 这样就会使得一部分颗粒进入到人体的淋巴系统当中, 淋巴液会将其运送到淋巴结的位置, 最后其会被淋巴免疫系统清除。而还有一部分就会长期的滞留在肺部, 这样就会使得肺部出现疾病。最后是一些颗粒或者是组分会通过肺内的呼吸进入到人体的血液系统中, 同时跟随人体的血液到达人体的其他脏器当中。

2.3 PM2.

5炎性损伤作用。国外有研究认为细颗粒物进入肺内后, 肺泡巨噬细胞将整个颗粒物吞噬, 并释放出一系列细胞因子和前炎症因子, 如肿瘤坏死因子、核转录因子, 而前炎症因子或沉积于肺部的颗粒物进一步作用于肺上皮细胞、成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等后分泌粘附分子及细胞因子, 这些粘附分子及细胞因子使各种炎症细胞 (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 聚集, 从而导致炎症发生。调查发现, 日常室外空气中的PM2.5大多数通过呼吸沉积在肺泡并引起肺部炎症及肿瘤发生, 而其机理目前并不明确。

2.4 PM2.

5的细胞毒性。含尘巨噬细胞大部分经肺泡-支气管纤毛转运机制被清除, 每个巨噬细胞中所含颗粒数随时间延长而减少, 表明某些巨噬细胞的死亡和溶解, 然后被年轻的巨噬细胞再吞噬。巨噬细胞的清除作用, 防止了颗粒穿过上皮而进入肺间质, 只有游离颗粒可以穿透入肺泡壁;颗粒物离开肺泡表面进入肺实质后, 清除速度就显著减慢, 颗粒物在肺泡腔的生物清除半减期为24h, 在肺实质的生物清除半减期为数天至数年;细颗粒物通过呼吸大多数沉积在肺泡, 肺泡上皮是颗粒物通过巨噬细胞后攻击的主要靶细胞。不同来源颗粒物的化学组分与粒径综合毒性必然存在差别。

2.5 PM2.

5的遗传毒性。实验证明汽车、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有机组分具有遗传毒性, PM2.5的遗传毒性大于PM10, 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均具有致突变作用, 且粒径越小, 致突变作用越强。采集空气中细颗粒物, 将其整体作为体外染毒样品, 靶细胞采用人肺上皮细胞, 因此更能反映PM2.5对人体危害。空气细颗粒物具有遗传毒性,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引起人肺泡上皮细胞DNA损伤, 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及时间效应关系;单位浓度PM2.5的遗传毒性冬季稍微高于春季。

结束语

PM2.5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同时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PM2.5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在PM2.5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和国外的研究相比, 还是存在着不少的不足, 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 一定要积极的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进展, 同时针对PM2.5产生的原因和阻断的手段研究控制PM2.5的有效途径, 提高空气质量,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真正的实现安居乐业, 远离大气污染, 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翟红兵, 魏鹏冉, 张小林.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 2013 (4) .

[2]叶文波.宁波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源解析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 (9) .

[3]吴兑.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学报, 2012 (2) .

[4]侯美伶, 王杨君.灰霾的成因、污染特征及健康危害[J].广东化工, 2011 (6) .

篇5:榆黄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原榆黄菇栽培用料为木屑、麸皮、石膏、白糖等混合物,榆黄菇采收后,剔除污染的菌棒,经过自然风干后粉碎、冷藏备用。供试菌种为杏鲍菇3号(引自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2方法

本试验于2014年3月到2015年6月在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

1.2.1菌糠配方设计榆黄菇的菌糠成分分析: 各成分的测定均参照国家标准进行,之后进行分析,设计4种配方及对照(见表1),各配方pH均调至7.5~8.0。

1.2.2不同菌糠配方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将配方中各原料混匀,装入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中,松紧一致,料面平整,每个菌袋装入培养料高度为20cm,每个处理做20个菌袋,每袋装0.4kg干料,随机区组 设计。 高压蒸汽 灭菌122℃,2h,冷却后,接种量为10%。发菌管理的条件为温 度22~25℃;空气相对 湿度65% ~ 70%;保持空气清新,菌丝生长前期30 min·d-1, 中期1h·d-1,后期1.5h·d-1;黑暗培养。

1.2.3出菇管理菌丝发菌结束后,进行骚菌处理和出菇管理,即温度15~20℃,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1h。当菇蕾长到2cm高时,疏蕾, 每袋留有2个杏鲍菇,菌蕾期温度为15~16℃, 加大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1.5h,相对湿度为90%,每天加强光照8~10h。

1.2.4测定项目及方法对杏鲍菇整个生长期进行调查,其中包括发菌的速度,菌丝长势,出菇个数、单个重,第一批采收量以及生物转化率等, 并记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配方2菌丝生长最壮,对照与配方1菌丝的长势次于配方2,配方3和4均不如对照生长得好。但配方2的菌丝生长速度为0.61cm·d-1,比对照及配方1都慢,

“++”代表菌丝稀疏,长势弱;“+++”代表菌丝洁白浓密, 长势整齐;“++++”代表菌丝浓密,生长粗旺盛,整齐。 “+ + ”mean hyphae sparse,grow weak;“+ + + ”mean white thick hyphae and grow tidy;“++++”mean hyphae thick,grow coarse vigorous and neatly.

2.2不同配方对杏鲍菇出菇情况的影响

每个杏鲍菇菌袋留有2个菇蕾,疏蕾后按照出菇管理条件进行管理。对每个处理的菇蕾萌发的情况、单个子实体平均重量、平均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进行记录(见表3)。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配方2菇蕾萌发的个数为7个,较其它的处理都多;经过疏蕾处理后,CK产量最高,为316g,其生物学转化率为79%,配方2的产量为310g,低于CK但差异不显著,生物学转化率为77.5%。由表3可以看出,CK和配方2之间在单菇产量及总产量方面差异不显著,且单菇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配方;CK和配方2总产量显著高于配方1和配方4,极显著高于配方4,配方CK、2、3之间也没 有显著性。单菇重在0.01水平与0.05水平上方差分析一样,但总产量在0.01水平上,CK、配方1、配方2、配方3之间不显著,但是与配方4差异极显著。

3结论与讨论

从菌丝生长的平均生长速度来看,配方1> CK> 配方2> 配方3> 配方4,分别为0.71、 0.67、0.61、0.57和0.56cm·d-1。出菇管理调查数据显示,配方2和对照每袋单重、产量与生物学转化率都高于其它的处理。经过DPS方差分析, 在0.05和0.01水平上,对照与配方2在单产和总产量中显著于配方1、3、4,对照和配方2之间没有显著性,配方CK、2、3之间也没有显著性,但在0.01水平上,CK、配方1、配方2、配方3之间不极显著,但是与配方4为极显著。可见,配方1菌丝发菌速度最快,菌丝比较稀疏,产量却不是最高,相比与对照和配方2而言,菌丝发菌速度不如配方1,但菌丝生长旺盛,后期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于配方1,可能是菌袋松紧不一致及栽培技术管理的处理有关。

上一篇:双捷镇中心小学创强汇报材料下一篇:方式设计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