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教师读后感

2024-05-15

正面管教教师读后感(共11篇)

篇1:正面管教教师读后感

读《正面管教》有感900字 教师正面管教读后感范文

孙军霞

早听朋友说她参加了正面管教培训,收获颇多,每当遇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时,都会打电话咨询她,从她哪里得到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她推荐我看《正面管教》的书,说这本书如何好,假期我们小英组统一购买了这本书,看了觉得的确是本好书!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作为一名老师,多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能自律,而不是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么多年对学生的管理大多情况不是惩罚就是奖励。这都是外在的控制。这样管教的结果都是暂时性的,正确的行为不可能长久。我也常思考:怎样不奖励也不惩罚能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庆幸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

“对于理解正面管教来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样他们就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长期效果。”刚看到这句话,还挺高兴,觉得学校也提倡让学生共同讨论规则,最起码还有这样的理念,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出的规则到底起什么作用,概念是模糊的。

记得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爱讲话,尤其是在走廊,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头疼。一天中午,准备让在走廊爱讲话的的孩子一起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坐在一边,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七嘴八舌讨论着,他们热情挺高,也很重视,但提出的办法全是惩罚性的:不许出去玩,给作业,坐十分钟等。最后我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但本能地觉得惩罚不妥。我打断了孩子们的讨论,问了他们此时有什么感受,这个讨论的过程也也起到了点作用。等我看到第六章《关于解决问题》还真讲了出现问题该怎样处理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讨论规则。但显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当我们了解,就会理解,当我们理解,就会尊重。只有真正尊重,才会给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把书中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实践是另一回事。改变不能仅靠这本书,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改变从小事,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篇2:正面管教教师读后感

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去年夏天,在三号别院听了一场贝妈的公益讲座。说实话,刚一听贝妈说正面管教这四个字我就有些排斥,居然对小朋友管教,而且还自诩为正面,很不以为然。但三个小时听下来,好象不是我想象的正面管教,最为重要的是被贝妈那种热情所打动,暗暗记下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

从去年到今年都在认真地学习心理学,忙着考证,忙着学习各种流派,忙着参加各种学习班,也忙着心理咨询师的实习,匆匆买下的那本正面管教一直也放在书柜里,很多时候想拿来翻翻,实在有太多的事情都放下了阅读。今年年初开始了心理咨询师的个案咨询,还算顺利吧,陆陆续续做了近百个小时的咨询,年龄有从20岁到50多岁,涉及的有婚姻、亲子、社交焦虑、抑郁、职业咨询等各方面,很多时候我都会陪伴着他们一起回到童年,回到他们的原生家庭去,因为现在的巨大困绕,他们不得不回去再看,不得不再去面对当年的苦恼,不得不再次重新整理,那里埋藏了造成他们现在这个样子的种子。逐渐的,对生命越发的尊重和理解,真的理解了他们成为这样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是他们为了生存不得已形成的一种策略。

我在想,为什么不能在他们最初成长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呢?

这样,我再次开始关注亲子的相关教育,开始正式了解正面管教,准确地说,是开始了解贝妈所传达的正面管教。又拿起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开始正式阅读。

一看就没法停止,实在太喜欢了,这不就是我在找的感觉吗?

首先,能感觉到正面管教的基础是坚实的心理学基础,来源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我喜欢,和我喜欢的东西如此紧密的结合,是我不曾料到的。因为它来源于心理学理论,那么它更加的切合人性,首先开篇就讲了8个基本概念,也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我们将要把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孩子引向哪里?是贯穿整个正面管教的理念。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经常会问来访者,你想怎样,你希望长成什么样子?所以在做这种精神类的以人为本的产品时,需要我们找到内心所坚守的东西,这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础。还有在谈到如何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第一点就是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准确的理解感受是我们人和人沟通的最基础的部分,在咨询当中叫做共情,如果没有听懂他说的话,理解到他背后的感受,谈何沟通?还有重新看待不良行为这一节,它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了四种分类,都来源于心理学体系,如此的准确清晰,在我们原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更大众化了,便于父母们进行分类执行。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它把理论化的东西大众化了,其实要从心理学的基础来说,如果父母学了心理学一定对孩子的教养是有帮助的,但不可能人人都去学心理学,而且那是太理论化的一个学问,还需要自己在实践中整理,但正面管教把它大众化,而且方法化工具化了,这个是很了不得的一点,既有整套的理论基础,又有整套的方法工具教给父母们使用,这不就是我希望能带给父母们的吗?这样我们的孩子不用在成年后还在苦苦挣扎,苦苦找寻自己。我们的父母如果能在孩子成长的时候采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带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那对孩子来说是一生中最幸运的事。

所以我希望能够加入正面管教,就象贝妈说的,给自己孩子一份礼物,也希望能给更多的孩子送去这份礼物。我做的话,可能会和心理咨询结合吧,会学习贝妈的方式进行正面管教课程的推广,利用自己的一些资源在最初开展公益课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正面管教,然后针对性的做些沙龙活动,积累到一定的客户群后会进行课程的推广吧。另外一块呢,会针对性的做一对一的咨询工作,可以通过沙盘,图画帮助父母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咨询帮助到一些特别需要的家庭整理各种关系吧。

篇3:班级管理中正面管教的实践与思考

如果在班级中,学生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他就不必通过不良行为来引起关注。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正面管教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

一、在家长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交流的绿色通道,增强孩子的归属感

我所在的是一个有着十个来自离异甚至再婚家庭的孩子的班级,冷漠的眼神,孤僻的性格,伤人的话语是他们的倔强的外在。他们跟老师顶牛,跟同学吵架,经常破坏公物等。班风一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家长交流,我也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没办法跟孩子沟通,更没办法进行教育。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们从不健全的家庭平时感受到的都是伤害,因而没有归属感,其实内心深处他们比谁都渴望得到爱。他们缺少归属感、安全感,因此比其他孩子更为叛逆,伪装得“刀枪不入”,借以保护自己;为了得到老师或家长的关注,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喜欢标新立异。

“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明白了他们不良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我想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平时不轻易表达的、深藏于内心的、对孩子深沉而含蓄的爱。圣诞节快到了,我便策划送孩子们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

我请家长打上几行字用邮件发给我,讲讲孩子童年的趣事;讲讲心底里一直最想跟孩子说的话;说说心底里对孩子的那份感激,孩子纯真的心教会我们很多;讲讲心里对孩子最真的期待;说说心底里对孩子的那份歉意,或许因为工作忙不能陪他,或许……我要求家长们的信的称呼以“亲爱的孩子”开始。

我请朗诵好的同学为我们传递这份特殊的圣诞礼物,不读同学的名字,也不指明这封信是哪个家长写的,只是把内容读出来。我相信,无论哪个孩子听了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座位上的孩子们一个个泪水决堤一般,读着信的孩子声音也逐渐哽咽,纸巾从一个人手中传到另一个人手中,那是圣诞节当天的班会课,他们整整哭了一节课。哭的最厉害的就是班级里的“混世魔王”。

我知道我成功了,他们用倔强铸造的感情堤坝一点点崩溃了。

元旦时,我送出了我自己的“元旦礼物”,向孩子们表达了我对他们的爱和期望。

家长会时,我组织学生采用同样方式向家长献上了学生自己的“新年礼物”,表达他们许久都没吐露的真情实意:“我们无数次封闭自我,不想让你们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就在那一天你们表达了你们无条件的爱和希望。只是爱和希望罢了,我们却崩溃了,我们屈服了,我们也懂得了:懂得了你们的感受,懂得了那一次次的批评与气愤得扭曲的脸上是爱……”

那一天我在家长们的眼中看到了欣喜和感动的泪。

慢慢的,学生开始改变了,不再与家长对着干,开始渐渐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采纳家长老师的建议。因为他们意识到无论怎样,每个家长都是充满着对孩子的爱的,只是有的时候方式可能不甚妥当,有的时候可能家长也有自己的难处。

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与用心,感受到了所有家长的关怀,有了归属感。他们甚至将用书信表达情感的方式保持了下来,平时我会经常收到他们充满爱的讯息的纸条。

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从班主任和家长那里获得归属感,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和家长尊敬、信任和亲近,建立起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孩子内心的情感障碍才会缩减到最少,孩子内心才不会因为积攒了太多的情绪垃圾而采取消极甚至抵抗的态度。

二、通过良好的互助与竞争机制,实现自我管理,增强自我价值感

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如果班主任管得太多,事必躬亲,那就剥夺了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提升生活技能、感受自我价值的机会。如果大多事情都交给几个班干做,那就剥夺了另外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提升生活技能、感受自我价值的机会。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注意吸收全体学生参加,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初二下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宣布了一项决定:这个学期小组由他们自己组织,座位由他们自己安排。只有一个总的原则: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小组安排好后将在各小组之间展开学习、卫生、纪律、好人好事等各方面的竞争,每周评出两个优胜小组。每组由一名团员带领,愿意一起共同进步的同学组成一组,按男女比例搭配,按学习水平高中低搭配。令我吃惊的是:他们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比如这两个人在一起总是闹别扭,那两个人坐在一起总是会说话……这些远远比我一个班主任考虑得全面。

很快小组安排好了,我又组织他们拟定本小组的规划,如制订小组目标、制订小组内的奖惩措施,安排值日、安排收作业人员,每个人在小组内都有着自己的一项任务。安排任务时,他们考虑了综合个人特长、工作需要、小组运转的统筹安排等几个因素。

纪律、卫生、学习、文艺、体育、眼保健操各负责人,各科课代表,负责制定负责领域相应的加分、扣分制度,班委会议先讨论修改,利用班会进行公布,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增加进去。

这样规章制度是学生们自己制订的,他们就比较愿意遵守。每个人在班级中都有一项任务,又增强了他们在班级中的归属感,并能让他们体会到自我价值感——我可以为班级服务。

班级还制订了一项“小组提请表扬”的制度,每周五班会的时间是进行一周总结的时间,每个小组在班会上可以提请表扬小组成员,谁做了一件什么好事,谁在哪科取得了进步,优点一个个被提出,安全员定时锁门、关窗、关饮水机、定时开门会受到表扬;主动地帮值日生打扫卫生会受到表扬;捡起地上的垃圾会受到表扬;将“跌倒”的工具“扶正”会受到表扬……表扬时大家都会鼓掌表示赞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断地感受到哪种行为是好的,哪种行为是大家赞赏的,哪种行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就这样,班级一点点地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基本上不用每节下课就往班级里跑了,出去开会也不用担心卫生问题、纪律问题,各班干每周四会把评分表交给班长,班干星期五一早肯定会把评分表交到我手上。他们期待着周五拿到奖品,他们期待着周五得到表扬,哪怕是学习最差的学生眼里都有了亮光,因为他知道他虽然离大部队差得远,但他的进步,他为班级所做的某件小小的事情,会在小组、会在全班得到肯定。通过这一制度,被表扬的学生又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价值感。

篇4:正面管教教室的教师领导力和权力

——甘地

一、专题简介

权力这个词,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味。史蒂夫·格兰和简·尼尔森将权力诠释为影响力。了解自己的影响力,是孩子们成功应对未来生活所必备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和技能之一。作为老师,我们曾经所接受的训练和思维习惯,可能令我们相信:我们的工作是要全权控制教室里所发生的一切。而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权利的需求和老师习以为常地对权力的控制,使得教室里的挑战和矛盾不断地产生。

为此,本文接下来希望探讨一些方法,来帮助老师与学生们找到如何通过正向地使用权力和分享权力,并令老师们了解:分享权力是达致相互尊重与合作的班级文化的一个基本准则。当独自管理班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感到孤单和气馁;而当与学生们共同承担班级管理的任务时,我们不但会发现自己不必一个人干所有的事情,而且还发现,其实学生们是非常愿意帮助我们的。创造尊重、合作的班级文化,可以使学生们在其中共同学习、彼此关心。这些都是分享权力的成果。在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中,我们探讨了教室领导者的愿景与思维方式。那么,在教室里建立尊重与合作的教室文化,就是在帮助学校和班主任实现长期教学目标的具体愿景。这就是本专题需要探讨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基于华北一所高中的真实案例,了解所呈现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向愿景迈进可以尝试实施的方法。

二、华北某公立高中学校的教师访谈

在阅读了发表于《中小学德育》杂志上有关教室领导力的系列文章之后,一位来自华北某公立高中负责学校班主任培训与学生德育的教研室负责人与我们建立了联系。她希望运用教室领导力辅导项目来提升学校总体教学文化环境和班主任素质这一目标和想法。她向我们了解了如何培训核心教师团队,以使老师们能够有效地管理好教学,并帮助学生们在学业和品格成长中都获得造就。期望通过教室领导力辅导项目,帮助学校营造出一种积极而高效的教与学的环境,并通过加强学科学习和有效开展教室领导力项目,来配合达到帮助孩子们掌握应对大学以及未来的生活技能和品格。

下表是经过反复的沟通和启发,他们为达成以上总体目标所做出的三步走的愿景和计划:

三、挑战与问题

在与访谈学校负责老师明确了以上的教室领导力变革愿景和分阶段的目标和计划之后,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老师和学生们可能遇到如下困难与挑战?

1.对于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或放纵或惩罚的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们普遍缺乏自我认知能力、辨别能力和自主能力。他们难以适应老师与他们分享权力和确立行使自主权力时的边界。

2.对于教师:因为面临着对失去权威的恐惧,也因为对学生为什么会有各种不良行为和表现的不了解与不接纳,而且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正在学习的大孩子:学习突破自我、学习了解与接纳学生、学习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这使得他们本身就需要更多的教育训练来帮助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使他们在成为学生榜样的同时,能够扮演好教室领导者这个角色。

3.对于学校:面对超过60人的超大班级,老师很容易忽略成绩一般的学生。相比与学生分享权力并建设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学习环境,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更容易陷入使用传统的或者放纵或者惩罚的方法来迅速有效地控制局面和学生。这给学生、班级和学校带来了长期不良的影响。因此,尽管学校与班级制定了许多的管理和指导策略,老师们还是很难形成可操作、能坚持并不断完善的日程计划和评估体系。

因此,总体来说,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在共同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上,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沟通,并需对建立相互尊重与合作的教室文化的长期计划,达成尊重与合作的共识。

四、在教室里分享权力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思考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是一个要求教室领导者转换思维,从自上向下的教室管理方法(掌控和被掌控),转换到基于相互尊重的横向管理方法(给予权力)的教育体系。还记得在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中,我们讨论了对于领导者來说,设定一个清晰的愿景目标,将对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校来说,通过教室领导力项目所建立的教室和学校文化,将会包括诸如: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个体责任感、富有资源和相互合作等内容。拥有这样愿景的老师们,会自然而小步地前进,学习与学生们分享权力。而学生们将逐渐学习有能力实践自己的权力并做出自主而合作的决定;也学习如何帮助小组同学完成工作,并一起找到解决教室里问题的实际方法。开始时,有些老师可能会对此感到不舒服。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强迫交出自己作为老师所拥有的权力。实际上,老师们在教室里的权威地位并未发生改变,他们在与学生们进行权利分享的同学,也有机会能够训练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权利。当我们不给学生任何权力的时候,孩子们通常就会试图向我们证明:我们控制不了他们。我们的确是不能强迫他们干他们不想干的任何事情。没有一点权力的孩子,通常会抵制或挑战我们的任何请求;或者公开地、背地里偷偷摸摸地试图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现在让我们来假想一下,一位校长要求一位缺乏经验的老师,要确保班上30名一年级的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表现良好。即:学生在走廊上,在学校集会时,孩子们都能保持安静、队列整齐、尊重他人、举止得体。其实,这种要求对老师来说,会是一个很痛苦的期望。因为要保证这些小孩子们能够持续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再来想像一下:同样是这位老师,她会向班上的孩子们寻求帮助。她通过提出启发式的问题,促使孩子们贡献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的心。比如:在走廊里走路的时候,怎样的行为令人感到自尊和尊重?或者在学校的会议上,怎样的表现会帮助会议顺利进行?在教室里学习新知识,读书、写字或者学习数学、科学的时候,如何才能轻松而有趣地学到新知识并交到新朋友?这位老师还表示:她知道她的学生们很能干,他们有好的点子可以分享,并且班级真的很需要他们这样的贡献。老师通过简单地提出这些问题、倾听孩子们的主意,从而分享了权力。孩子们能帮助老师制定一个关于在各种预想的场合如何表现才能作出贡献的计划。当有人犯错了,老师可以提醒孩子们提出他们的想法,请他们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例如:我们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做得怎么样?下次要注意点什么?因为老师分享了她的权力,同时也共同分担了孩子行为表现这一责任,她的孩子们将从中学到真实生活的技能,如自我约束、自我进步等。由此,老师的压力程度也就有所减轻了。

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孩子们更多地是从自己个人的体验和实践中学习的。设想一下,在现实生活这一真实的课堂上,允许孩子们有思考他们自己的行为并做出选择、制定计划的能力,允许孩子自己去体验执行该计划或没有完全执行该计划所带来的后果,并从错误中受益、学习。当孩子们了解到自己有机会为班级的工作承担责任、贡献力量时,他们能从中获得什么知识和技能呢?如果成年人从来都不愿意逐步地与孩子们分享权力,并欣赏他们所具有的能力,年轻人又如何获有类似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可贵品质呢?

五、在教室里分享权利的方法例举

正面管教是以理念和原则为基础,不是以技巧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在前面几期的系列文章当中,我们讨论过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展学生以及自己的优势,从而可以与学生分担班级事务,给学生从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机会。这次,我们也会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权力分享这一视角,再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与学生分享权力,可以使老师们突破自己“无论什么事我都得自己完成,这样才够敬业,才能更好地服务我的学生”这样的局限性思维和信念,帮助自己发生变革、并使工作向前推进。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克服身心疲惫与局限性信念”中所讨论的那样。每一次在我们引入一个变革型领导力专题之前,我们都会探讨一下该专题与我们之前已经探讨过的概念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尽管有无数的方法可以在教室里实践权力分享,但我们这儿先看一下能够立刻派上用场的这五种具体的方法。

1.通过 “什么” “如何”之类的问题询问,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并以此来与孩子们分享权力与责任。

我们能做点什么,以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效、更有意思呢?

我们在走廊里要怎样做,才能不打扰到其他教室正在学习的同学呢?

我们在操场上能做些什么,以保证我们的安全呢?

2.与孩子达成协议是他们接下来的行为基础。同时,也使孩子们体会到“承诺”的意味。通过这样做,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将权力交给了他们共同制定的协议。当需要对行为做出调整的时候,协议就给出了准则。因为孩子们在制定协议的过程中,行使了他们自己的权力,他们也更有可能去遵循协议。

比如,当与孩子一起制定协议时,我们建议将协议贴在教室的墙或者窗户上。当协议没有被执行时,老师可以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课程,询问学生:对于他们自己所建议的协议,他们是如何行动的?允许学生们回顾他们自己的表现,觉察自己的行为与所建议的协议之间是否一致。通过不责备、不羞辱、不惩罚的方式提醒学生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本身就是在示范如何将权力教给共同制定的协议。

3.使用有限选择来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当我们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何时去做的时候,孩子的尊严可能受到威胁。而给孩子提供老师认为可行的两个类似的选择,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感到被尊重并有能力对有限选择做出回应。例如:“你想在课间活动之前还是之后与我讨论你的数学作业呢?”“你想用红色还是蓝色的蜡笔?”“你想先捡起圆的还是方的积木呢?”“你还得用5分钟还是10分钟才能写完呢?”

有限选择能够给任何年龄的孩子体验选择的权力。没有选择经常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因为那样会让我们感到:我们不得不去做。即便是一个很小的一个选择,都会给孩子带来尊重、力量和被鼓励的感觉。

4.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了解了这一事实,对老师如何与学生们合作,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只有用合适的方式尊重地表达你所需要的帮助,孩子才会愿意合作。当孩子们感到权力不足时,他们通常会变得非常反抗而不是合作。用尊重的方式寻求合作和权力分享,能消除权力斗争、保持孩子的面子、维护孩子的尊严,同时也做到你所希望做到的。我不能强迫你,但我真的需要你的帮助。记住:孩子们想要做出贡献。当他们感到他们是和你在一条船上,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办了。孩子们会更加感受到你的陪伴和鼓励。孩子感觉好了才能做得更好。

5.使用选择轮。选择轮是一个圆盘,它被分成若干个扇形,每个扇形区域可以写上一个用于解决孩子之间问题的方法。它就能帮助孩子们学习到,我们遇到的问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也能示范孩子独立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而不用依赖某一成年人替他们解决。通过选择轮,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相信他们有能力运用选择轮来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后,我们也可以请他们回来聊聊,让他们知道是什么真正地帮助到了他們。

当孩子们尝试使用过选择轮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时,老师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型:“我相信你们自己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请你从上次我们一起做的选择轮中挑几个方案,然后再来和我聊聊你觉得哪一个能真正帮到你。”此时,孩子进而收到鼓励,努力寻求共同合作的解决方案。因为他们有几个选择方案,他们会听从你的建议去尝试思考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衡量和沟通哪一个解决方案更好。而你则很好奇的观察和等待他们究竟会从中选择哪一个解决方案。当他们听到你还邀请他们回来与你聊聊,这就确认了你给他们权力,相信他们在没有成年人帮助的情况下,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成年人也一直在陪伴和支持着他们。在正面管教的语言中,这就是一个“放手,但不放弃”的例子。你的行为表明你还在那里提供支持,但只是在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不用解决孩子之间的每一个问题。你要让他们体验他们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练习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技能。请永远记住:“当孩子感觉好时,才能做得好。”

六、结语

从原来对教室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希望有完全的控制;到开始思考并实践与学生们分享权力,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显示:随着不断地实践和推进尊重与合作的教室文化,将能够帮助教师们减轻教学的压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们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权力。在正面管教中,我们请老师们留心这两个问题:我所做的一切,是在鼓励我的学生的,还是在打击他们?我是否在使我的学生们感觉到,自己是很能干的?

(中文秘书:赵玲;英文秘书:Amber)

篇5:正面管教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一、和善而坚定的态度。

让我认识到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重要性,和善就是“尊重”,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用态度影响的行为和言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接受孩子的感受。坚定,就是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让孩子感受到在养育的过程中不仅包含着对他的爱,还有原则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是实施正面管教所有工具的基础,父母要在不断学习中首先做到改变自己。自己的改变,就会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家人和孩子,从中也就会看到了孩子和家人的改变。

二、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

是被当作平等的主体来对待,是被家庭中其他成员需要的。这样孩子就不为了寻求家庭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不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或因此而变得毫无责任心。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一些手势或动作来表达孩子的被关注需求。在关注过程中,父母需要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点,以便孩子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中逐步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要做到这点,父母要多给自己心理暗示:相信孩子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正确的选择。

三、孩子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那么就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上来,最好的就是要长期的组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规则的制定、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参与到父母和孩子在执行规则及解决问题的互相监督中来。家庭会议通过实践下来,可以实行家庭成员轮流组织、主持会议,孩子的积极性显得特别得高,由此激发孩子参与自我管教的主动性。

四、行大于言。

父母首先得弄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的事又该怎么去做?这些,孩子都用“心”在看着呢。父母只有弄清楚这些,还要注意到“说一千遍不及做一遍”的道理。曾有老师让家长和她一起做一个动作:将右手以“OK”手势放在下巴上,结果12位妈妈有10位都跟着Lily老师将手势放在了脸上,因为老师是放在脸上的。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平时的唠叨、催促、提醒浪费了多少言语这项功能,更让我深信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作业拖拉都是因为家长的行为在引领着孩子这么做的,因此孩子自动忽略了我的唠叨、催促、提醒。父母一定要切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用正确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坚持不懈。

五、不允许惩罚孩子。

将孩子做错事的情况转变为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并弥补错误,长此以往,培养并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为父母的我们,儿时一直接受被惩罚式的教育,也习惯性地去惩罚孩子,要做到不惩罚孩子是多么大的挑战!但父母在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实践下来,发现原来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不惩罚是多么令双方都感到轻松的事儿。父母可以根据“矫正错误的三个R”,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和孩子一起讨论他做错事的后果,引导孩子从错误行为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思考自己如何解决问题以及行动方案,支持孩子弥补错误,引导孩子主动吸取此次的经验,为孩子今后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篇6:正面管教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孩子不是为“长大”或者“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他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每年圣诞节之前,我都会装作毫不在意问一下孩子最近喜欢什么玩具或者图书之类的,然后悄不作声的按孩子的愿望准备好礼物,等到圣诞夜那一晚,会悄悄的放到孩子枕头底下。到第二天早上故意等在床上听孩子的惊喜声“妈妈,圣诞老人给我送来愤怒的小鸟了!你快来看看”。“是么,你这么幸运呀,得到了你想要的,以后一定要好好表现呀,圣诞老人会记住你的。”这样的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偶尔孩子的一些同学会和孩子争论这个问题,孩子就来征询我的意见,我不想破坏孩子的美好记忆,也不会否认现实,

篇7:《正面管教》读后感

做什么远不如怎么做重要:

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我怎么去做。始终不要忘记我们想要的欢乐,和谐,尊重和爱的家庭氛围最重要的解决问题,把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惩罚孩子。

家长的性格对于孩子的影响:

我们的生活态度是原生家庭所带给我们的,虽然可能随着时间经历会有所改变,我们要了解自己生活态度取向优缺点,在教育中扬长避短。

爱心的表达:

我们时常会忘记我们做很多事情,背后的目的是因为爱孩子,但我们的形容人没有表达出来,孩子只是看到了家长对他们的苛责,这种爱只能当孩子自己也成为父母后才能体验你的道,我们不要练习对于孩子爱的表达。

书中将生活态度概括为四种:

1、安逸型,可能的养育优势是,让孩子更随和圆熟行为可预测。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可能的缺陷是骄纵导致孩子被惯坏,对安逸更感兴趣,而不是对“情形所需”更感兴趣。

2、控制型,可能的优势是孩子组织领导能力,坚韧果断。可能的缺陷是孩子,反派也可能让孩子变成讨好者。

3、取悦型,可能的优势是的,孩子有单体量谦和和事老捍卫弱者。可能的缺陷是逆来顺受,积怨令孩子感受愤怒,沮丧或报复。

4、力争优秀型,可能的优势是为孩子树立成功和成就的榜样,激励孩子出类拔萃。可能的缺陷是期望太高,让孩子力不从心,还是无法达到父母的高标准。

破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

大人的行为背后的密码,孩子也是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在寻求关注,寻求权力,报复或自暴自弃。读懂孩子的密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帮孩子。家长要时刻记住尊重孩子,尊重自己。

有时家长必须反复学习一件事情:

家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何尝不是经常犯错呢?但孩子总能原谅我们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反复学习的机会,从自责中走出来,重新开始。

书中有一个例子:孩子学走路时不断的跌倒,然后又起来。可能摔疼了就哭一会儿,但依然会再次站起来继续走,不要纠结于过去曾经犯过的错误,而是从错误中学习,不断的向前看。

回归孩子生活更简单:

篇8:浅谈《正面管教》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与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与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内有效,但有长期地负面影响)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一、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学生,也尊重自己。用语言表达对学生的感受的理解是尊重学生:“我看的出你对这次成绩感觉很失望。”然而,相信学生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够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学生。班中一位女同学非常好学,也很要强,所以对于成绩非常在意,每次检测一有扣分就会追着老师辩解,若遇到考试不理想就会掉眼泪。一开始我都会劝慰她,哄她开心。但后来我觉得她的性情一定要改变,要经的住这小小的挫折。所以我就用书信的形式与她沟通,告诉她不要拒绝错误,更不要害怕小小的失误,因为每一次出错误都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方式。现在的她变得开朗自信多了。在我的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畅所欲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因为回答错问题而受惩罚,恰恰有时我们都从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

二、帮助学生体验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归属感与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学生更是如此。当学生得到老师及同学的认可时,内心会充满着前进的动力,他会发现生活在这个集体中是很幸福的。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开学第一节课,我让学生先说一说上学期哪一位同学对你的帮助最大或身上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并写在小卡片上送给这位同学。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发现优点,表达自己的谢意。从学习中,从生活中去发现每一个同学的闪光点,这样每一个被感谢的同学都会感觉到幸福满满,自己的劳动成果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被认可,更将自己深深的融入这个班集体中,牢牢的归属于这个班集体,从而使班级更加团结,更加和谐。

三、有效地运用鼓励

学生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所以在我的课堂上会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进行表扬。同时作业本上会定期留下我的寄语。及时发现这一周来学生进步的地方,出现问题的地方委婉提出。如“谢谢你课堂上那坚定地眼神与对知识的急切渴望,那是老师前进的动力。你的肯定,你的期待都将促进老师更加努力的备课,更好的为你们服务。在学习上老师对你很放心,因为老师知道你一直是一个很努力,很认真地姑娘,一直都那么要强。老师倒是希望你放宽心,不要去在乎别人认为你第一理所当然,你也有失误的权利,因为有时遗憾也是一种美。送给你冰心的《成功的花》你应该很喜欢。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它当初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个留言是给班中一位学习最好的女孩。在与她交流中我发现她很有压力,因为在别人眼中她只能第一。所以她自己承受着这无形的压力。我在与她交流中首先表示对她的理解与认可,这样可以让她情感上好受一点,同时让她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因为有时太在乎反而事倍功半。

篇9:《正面管教》读后感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四班曹竣哲的妈妈,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分享《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

十多岁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变化最为迅速的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父母的协助,但需要父母的方式和小时候完全不同。

《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倡导以和善、坚定并且对孩子充满鼓励的方式养育孩子,书中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和你的十几岁的孩子站在一边,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要用传统的教育理念高高在上去控制孩子。倾听孩子的声音并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多鼓励孩子而不是讽刺羞辱,和孩子一起专注的解决问题,固定时间开家庭会议与孩子达成相互尊重的约定,无条件的爱你的孩子并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第二,和孩子高效沟通的技巧,帮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所需的品质和人生技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十几岁的孩子学会做饭、洗衣,独自去做预约好的其他事情,要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你自己能做的事情。”或者“我相信你能自己做。我很原意告诉你如何着手做。”

第三,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孩子一起致力于对电子产品安全、平衡的使用,电子产品也可以提供娱乐、有益的知识,并有助于孩子培养一些能用于其他方面的技能。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与我们成长的时代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他们能从使用电子产品中极大的获益。我们对自己和孩子要有信心。

篇10:《正面管教》读后感

中国式传统的教学管教,习惯于师道尊严式的高压,习惯于严厉斥责或向家长告状,习惯于制定各种规则、运用处罚手段。这些做法当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同时我们也深感它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种做法对学生、家长乃至教师自己的伤害都是很大的。说到底,这种做法既不人道,也不高明,更不智慧;虽然我们有时还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我们还不善于改变自己。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时,会有不少教师和班主任有这样的排斥:小儿科,不切实际,不合中国国情。这正是问题所在:教师千方百计想改变眼前的学生,而最难改变的人是教师自己。任何一个教育教学行为一经行成,立刻就可能成为学习提高的障碍而非助力;转变一种教学行为,实质上就是在转变一种教学理念,也是在转变人自身。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会发现,支撑作者写作的价值理念是民主、平等、尊严。这些最重要的普适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家庭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群体中已有大量涌动、出现、诉求,而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于此明显滞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矛盾、冲突与此有关。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还会发现,作者所宣扬的管教行为,本质上是引导学生个体去自我教育,更是引导学生群体去自我教育。其实,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真正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教育了学生同时也就教育了自己,学生教育了自己也就教育了别人。

篇11:《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作为简・尼尔森对于正面管教理论体系的整理归纳之作,全书言简意赅,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从中受益,我也不例外。全书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具体环境:家庭环境的和学校环境,罗列了一系列的具体案例,还原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犹如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共鸣的同时给予正面管教的具体应用工具,让每一位父母不仅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有具体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之前的爱通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链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幸福感,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通过自己影响他人,影响世界的一个人。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给出围绕这个主题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读起来轻松明了,条理清晰。比如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围绕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出生顺序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独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围等理念,给出了如何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和引导孩子,让你在遇到孩子战争,家里混乱不堪的时候能冷静下来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运用鼓励,提出鼓励和表扬,鼓励和批评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如何正确的给孩子鼓励,赋予能量,如何花时间训练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等等。书中每一个章节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翻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父母来说随读随用,实用方便。

上面提到了整本书的结构,除了结构严谨,这本书中金句频现,每句读到,都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重点的词句值得好好理解和吸收。书中第二十二页提出“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两个词语“赢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后达到了双赢的结果,而“赢了”孩子其实是父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住了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成功的让孩子的听了自己的话,但其实孩子听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总是想赢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无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胆小怯懦;要么孩子积压情绪,觉得自己没人疼爱,总有一天爆发出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合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力量的。“赢得”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爱在流动,才不至于将他们越推越远。

书中第八页和第一百一十页,提出了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如何应对。第八页提出的“转移注意力”法对于低龄的孩子大哭大脑的时候,可以适时的让他们止住哭声,分散情绪。而“我要抱抱法”的拥抱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无论是对于父母和孩子还是对于夫妻都是法宝,当我们觉得生气愤怒悲伤各种情绪下,如果对方给一个拥抱,我们就会觉得被关爱,被看见,情绪就好了一大半。这一点我们家姐姐做的非常好,每当我生气难过的时候,也许是跟她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她也会过来说:“我想抱抱你”这个时候我会觉得孩子常常是我们的老师,有时候做的比成年人更好。所以尝试说:“你可以抱抱我吗”或是“我需要一个拥抱”也许能解决你和孩子之间的大部分问题。

上一篇:克服困难的精神心得合集600字下一篇:教师个人月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