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如何教好初中体育课

2024-04-10

试探如何教好初中体育课(精选8篇)

篇1:试探如何教好初中体育课

试探如何教好初中体育课

任隆镇中苏红文

内容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之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在新课标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主体创新的精神,应成为体育教师新的教学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科意义及相关理解的传达,改变教学组织形成及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方面有如下几点试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要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筹划,全面设计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新颖、美观。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还要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

二、启发教育,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从而目标明确,认真上好体育课,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针对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多方面的说服教育,利用课上、课下时间进行,必要时协同科任教师或家长来全方面的进行,让学生对身体健康。有一个全新的注释,使其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其本身深刻意识到为社会做贡献没有强健有力的身体做保证,就失去了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地产生一种想具有健康体魄的愿望。

三、耐心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兴趣

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上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

性,提高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功课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没有健康的体质是不能适应和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只会对提高文化学习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来自于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课的需要。

四、游戏教学法,维护兴趣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的自由活动余地,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易程度自己控制。三是在练习中学习。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是学生更容易理解。不会游戏的同学,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学会了这个游戏,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比单纯组织学生学示范动作好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学习-练习。四是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的条件下均可游戏,受外界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建华教学内容,维护学生兴趣。游戏法教学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乐意学习。体育课重视拥游戏法,可以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情绪,避免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受到伤害,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素质练习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来放松肢体,或听信号大声笑来放松情绪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可以阻止拔河比赛、球类比赛,这样可以促

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维护学习兴趣;班级体育活动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小群体的竞赛均可调节学生关系和增强班级凝聚力。

五、合作学习教学法

合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作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体育教师要运用体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认识水平、交往技能、语音水平、性格特征和体育基础等方面来培养。也可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比较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采取相互配合的互补性学习行为。通过学生之间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各种共同活动,又促进了个体更加活跃开朗,积极主动,从而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六、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注意示范位置选择。以上各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

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体育课内容的交叉安排,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篇2:试探如何教好初中体育课

涿州市孙庄中学——刘伟明

本人自毕业以来一直在涿州市孙庄中学任教体育,在这十三年中一直是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深知体育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热情关怀下,我校体育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在这么多年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得以很好的运用。学生十分爱上我的体育课,因为他们在课上可以充分的发挥特长展示自我,使学生的信心得以提升。

这次市教育局体卫办公室给了我这次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学经验的机会,我十分珍惜和大家一起探讨,如有不对请各级领导指正。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之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标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主体创新的精神,应成为体育教师新的教学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科意义及相关理解的传达,改变教学组织形成及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在初中体育教

1学方面有如下几点试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要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筹划,全面设计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新颖、美观。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还要转变角色,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

二、启发教育,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从而目标明确,认真上好体育课,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针对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多方面的说服教育,利用课上、课下时间进行,必要时协同科任教师或家长来全方面的进行,让学生对身体健康。有一个全新的注释,使其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其本身深刻意识到为社会做贡献没有强健有力的身体做保

证,就失去了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地产生一种想具有健康体魄的愿望。

三、耐心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兴趣

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上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功课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没有健康的体质是不能适应和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只会对提高文化学习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来自于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课的需要。

四、游戏教学法,维护兴趣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的自由活动余地,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易程度自己控制。三是在练习中学习。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是学生更容易理解。不会游戏的同学,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学会了这个游戏,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比单纯组织学生学示范动作好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学习-练习。四是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的条件下均可游戏,受外界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建华教学内容,维护学生兴趣。游戏法教学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乐意学习。体育课重视拥游戏法,可以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情绪,避免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受到伤害,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素质练习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来放松肢体,或听信号大声笑来放松情绪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可以阻止拔河比赛、球类比赛,这样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维护学习兴趣。

五、合作学习教学法

合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作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

往活动。体育教师要运用体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认识水平、交往技能、语音水平、性格特征和体育基础等方面来培养。也可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比较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采取相互配合的互补性学习行为。通过学生之间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各种共同活动,又促进了个体更加活跃开朗,积极主动,从而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六、示范教学法

教师要注意示范位置选择。以上各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体育课内容的交叉安排,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以上几点教学方法仅供同行参考,如有不妥请领导指正。

孙庄中学刘伟明

篇3:试探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一、体育教师要解放思想, 正确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新课标已实施多年了, 但在教学实践中, 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体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改革。

1. 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一方面,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战略意识和紧迫感, 在舆论导向、体育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管理、评估等方面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另一方面, 要提高对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 树立正确的目的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通过转变观念, 让每一个人都能真正认识到体质健康对学生发展和国家未来的重要性。

2. 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 不仅给学生“授之以鱼”, 更应“授之以渔”。教学中“授之以鱼”是手段, “授之以渔”是目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学习选择的自主性加大, 突出主动性的理性,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设计课的全过程, 讲解示范, 精简清晰;组织实施, 活而不乱, 以学生练习为主,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组织教学要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多讨论、多商量实质上是请学生参与教学决策。讨论、商量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 融洽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更高层次上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保证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之中,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使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评一评、帮一帮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同时, 教师要创造一种民主、自主、合谐与相互协作的课堂氛围。为此, 体育教学也应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讨论、竞争、合作;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互练中共同提高;让学生在获得成功愉悦中得到发展, 尽可能达到师生间的共识, 让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才能真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要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

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工作在一线的部分体育教师, 无论在专业技术理念, 还是在体育思想方面均已不适应当前体育改革的需要。因此,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首先, 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加强学习, 定期接受培训,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提高业务能力;其次, 体育教师要有进取意识, 加强自学, 结合实际情况, 改善教学方法, 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改革, 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再次, 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和机会, 多听、多学习一些教学技能好的教师课例, 互相间进行教学观摩讨论分析,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不定期的自我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

四、开展好课余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活动包括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会。能否搞好课余体育活动, 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整体效益, 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全面发展课余体育活动。中央7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同时, 对学校运动会也需要进行改革, 可以根据学校实际, 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例如, 我校对校动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运动会开设的项目, 除了传统的田径和球类比赛, 还增加了篮球投篮, 足球颠球、定点射门, 自创广播操表演, 两人三足跑等趣味性的团体比赛。这不仅为全体学生参与运动会提供了体会, 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赛时间贯穿整个学年, 取消了原来的课外体育活动, 把运动会的初赛、复赛安排在平时的课外活动, 决赛集中在三天完成;计分办法也进行了改革, 使每一位参赛者都能得分。通过改革, 促进了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也带动了我校体育整体水平的逐步提高。

五、评价得体、教学相长、评价机制趋于合理化

课程评价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新课改发展的进程。以往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中, 推崇和借鉴的是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原理。现代教学评价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 而是重视发展过程, 关注个体差异, 综合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评价问题是一直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 难就难在尺度的把握上, 其难度就是难在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上, 注重结果忽略过程。找不准和发现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吝惜分数, 不愿奖励。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看到每一个学生进步, 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奖项, 效果不错。比如:进步奖、达标奖、勇敢奖、克服困难奖、超越自我奖等, 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觉的学习态度。

篇4:浅谈如何教好初中体育课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师生关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35-01

新课标的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理念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过程,改变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和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醋精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矛盾重重,经常产生对立的情况,那么学生必然就不会喜欢上体育课;而相反的,学生觉得教师比较和蔼,比较可信赖,在上课的过程中感觉比较轻松有趣,那么学生就会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也会喜欢体育教师。所以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要对于课堂的场地以及所用到的教学器材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划,让学生在每节体育课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趣味,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体育教学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明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只有锻炼出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只有更好的身体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社会价值。

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目标,认真对待体育课程,对于体育的学习产生兴趣。每一位学生不管是在智力还是体力上都是有所差异的,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的差异,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做出健康的锻炼和学习,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其身体素质方面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知识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其文化水平并不高,特别是初一的学生们,仅仅是刚刚小学毕业,所以在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更加的欠缺。有的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仅仅是身体的运动,或者代表着一种经济活动,而且体育课的考核又不统计在期末考核中,所以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并不积极,认为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副科”。

对于这种错误的认知,在体育课的第一节课中,教师就需要给学生普及一下相关的体育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作用,体育对于国家和个人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明白体育的重要性,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是一门专业学科,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学科,促进学生上体育课的主动性。

健康的身体是承担繁重学习认为的基础保障,特别是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随着中考的接近,各种作业逐渐繁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上为支撑,根本无法完全承担起繁重的学习任务。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为学生提供清醒的头脑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文化课知识的学习。

四、游戏教学共同结合

玩游戏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非常喜欢的,根据很简单的游戏规则,让学生的身体和心里都能够产生放松和愉快。体育课中有效的利用游戏教育,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保持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的首要一点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运动,其次是游戏的具体难度由教师进行控制和掌握。将教学内容和游戏的结合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通过游戏的进行,学生能够学习到相关体育运动或者动作,比起单纯的教师做一个动作,学生跟着做一个动作要更加的有趣。根据场地的不同,气候条件的不同,都可以进行不同的游戏,所受到的限制比较的小,丰富多样的游戏则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提过学生学习的效果。

游戏教学法可以说又是游戏,但又是教学,让学生可以很开心的去学习,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体育课的游戏教学,能够有效的刺激学生的运动激情,让学生既在课堂中非常活跃,又在课堂中保持充足的注意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集体合作,共同学习和进步

两个或者更多的个体为了共同的一个目标结合在一起,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合作和节流,比个人更好的达到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加一大于的效果。由于大部分的初中子女都是独生子女,所从小开始,对于合作和集体的认识就比较的单薄或模糊,彼此的合作意识也不强,宁愿自己一个人精疲力尽的完成一件事也想不到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教育教师要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体育的自身提点,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到体育知识,在合作中学习到交流沟通。比如在跑步中学会坚持,在篮球中学会彼此的配合,在体操中学会相会的协调等等。通过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努力,展开各种形式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发展,在合作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探究出新的教学方法,不断的促进学生自我素质的发展,培养起学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刺激学生对于成功和创新的渴求,增强其对于措施的承受能力和信心的重建,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尊重和学习,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多多的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袁政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5:如何教好初中作文

一、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首先,作为教师应有立志教好作文、勤奋钻研作文教学的精神。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以真诚之心教育人,以真挚之情感动人,用威信吸引人,以其良好的师风带动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从厌烦到喜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写作环境。当然,作文教学是件繁琐且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语文教师必须有一颗刻苦钻研的耐心和立志做好作文教学的决心,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写评经验。这是指导学生写作的前提条件。多年来,作文教学不是千篇 一律的修辞方法或评语,就是就轻驾熟的空话,套话连篇,不难看出教学写作理论的贫乏和肤浅。作文教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科,它包括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问题特征等一系列写作知识。教师必须掌握全面的写作理论知识并付诸实践,方能指导学生去写作文。要求学生“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要求教师做到“下笔如有神”。

篇6:如何教好初中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做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所以教师如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初中七年级把信息技术课作为选修课,编写了信息技术教材。在新教材中含概了当今世界流行的软件:Windows98操作系统、用于文字处理的Word、用于数据处理的Excel、幻灯片制作的PowerPoint、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用于网络漫游的Internet、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 Express等信息技术软件。这本书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根据市教研室教学计划安排,要切合本校教学实际,安排好信息技术课。如何上好新学期初中信息技术课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各个软件教与学的特点。由教学生“学会”变成教学生“会学”,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和设计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首先吃透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对课本中Word、Excel等十余个软件逐一操作,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部分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大胆使用。作业布置得灵活,学生们做的有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教学生“会学”,会探求各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知识会更主动、兴趣会更浓,培养好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自己学习、迅速掌握新开发的软件有很大好处。

二、根据学校机房计算机的配置上好信息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我认为提高学生素质并不仅仅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所能给予的。换句话说光凭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而不注重信息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培养不出高素质学生的。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要根据本校自身实际,尽量讲好各个软件,但不能求全,以免光片面强调硬件因素,使本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受限。根据学校机房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上好信息课。要把那些又能讲、又能练的软件讲好、练熟。对那些学生机无法使用的软件,点明要点,在教师机上进行演示。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克服机房计算机配置的不足,使全体学生的水平有很大提高。

三、针对当前各班学生的差异、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各个环节的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掌握信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差异是实际存在、不可避免的。那么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如何做到上好这门课程,使学生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呢?

我们认为这需要加强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研究。从电子备课、课堂讲解、上机训练、个别辅导、布置作业等。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课堂上既要让学生学好所讲的内容,掌握重点、排除难点,又要灵活处理好问题,这在上机课中是经常出现的,象机器出现故障,软件设置出现问题,学生操作不当等,处理不好,很可能就完不成教学要求,更不能使一些差生达到教学目标。

上机中为了减少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差距,可以把学生分成好、中、差几类,对学生进行辅导时,真对三类学生给出不同的要求。尤其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没有计算机液晶投影仪这类高档设备教室网络软件情况下,只凭信息课教师一人是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的,这个时候要充分发挥那些计算机特长生的优势,辅助教师完成为同学排除障碍,指导其他学生具体操作等工作。利用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带动差生,互相协作、共同进步。通过课堂45分钟让全体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信息知识。课上知识扎实了,课下才有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积累,以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一般在学校都担任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算机特长生培养和计算机房管理以及学校资料打印等多项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在教学实践中也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接触到许多新思想。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就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和摸索出经验都逐步积累下来,不能应付过去就完了,可以作笔记或者写论文等形势。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全学年教学实践自身的知识积累就能掌握一手全面、丰富的教学套路。就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特别适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信息技术课入门教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钻研能力。搞好课堂教学、上机训练等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质。

B.对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中学计算机教育也在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

1、问题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 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 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比如在《文件操作》教学中,一上课就开门提出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① 用拖放法复制或移动文件。② 用拖放法删除文件。用这种方法导入,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总之,问题式的导入,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激发兴趣。效果也比较好。

2、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本人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在进行FRONTPAGE网页制作教学时,我挑选部分以前学生制作的比较优秀的个人网页展示给学生看,当同学们看到或精美或生动活泼的网页时,都非常羡慕,迫切希望自己也能制作出类似的网页,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以迸发,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3、对比式

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EXCEL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教学时,我将文字、表格、图表三种形式的信息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先展示文字形式的信息,指出缺点后转换到表格形式的信息,最后再展示出图表形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三种形式的对比,强烈感受到图表形式的优点:形象、清晰、一目了然。从而引出学习图表的目的与好处,明确学习目的。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教师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细细道道。这种做法是本人认为不妥。其弊有四点:1.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容易形成被动学习。2.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在课堂教学中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自学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还比如说,在《上网浏览》教学中,由于这一课内容较多,学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内容比较困难。其中,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索是一个难点。于是,本人在开始授课时没有把网上搜索这一内容放进去,先把网址的填写和网页的浏览讲解完,然后让学生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即想查找一些信息或访问某个网站但又不知道在哪个网站上,网址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一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又如在讲解网页修饰这节内容时,可先展示一个已经修饰好的网页,并让学生与上一班级制作的网页相比较,从而提出任务一:给网页添加背景、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学生可以通过“帮助”、网页学习网站等获得操作信息。学生因为已经学过word字处理软件,任务一很容易就完成了,于是再展示一个网页进行比较,并提出任务二:给网页添加图片、动画、音乐、水平线等内容。教师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在word中已经学习的方法去操作以达到知识的迁移。最后教师总结。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网页装扮地五彩缤纷,个性十足。在总结中同学们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般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对于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有一节内容是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制作—副图片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幅图片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图片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还有利寸: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就有—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自己去操作、尝试,去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缺陷,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会造成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四、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育相当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信息)。这种低效率的教育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向学生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资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有的学生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也许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如别的同学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高于其它同学,这正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也就提高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对增加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采取多种手段,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1、少讲多练。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本人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其中,导入和新授的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左右,余下18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上机练习。达到巩固,熟练和提高的目的。

2、分段教学。在教学中也可采取分段授课,分段练习的方法,教师先讲授一段知识,然后让学习练习,完成后再讲授下一段知识,再让学生练习。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及时吸收教学内容,及时消化。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如在EXCEL的《工作表基本操作》中,我先演示数据的几种插入与复制方法,然后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完成几步操作练习。让学生马上吸收、消化这些知识。然后再继续下面的数据的移动与删除等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非常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而且也比较容易消化知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很理想。

3、运用多媒体课件,巩固知识。这种手段主要是针对一些知识性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微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认识计算机》、《初识WIN98》等。理论性较强。这些课程中知识的巩固,如果采取一般的方法,是单调的。但可以做成课件,如填图等练习形式,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初识WIN98》教学中,我把桌面同各种图标名称、作用等做成匹配题,让学生通过移动对象进行配对,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

篇7:浅谈如何教好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

新里仁口中学

杨浩兵

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从实验到推广,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回首这几年初中物理的新课改,不管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同时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当老师拿着教材走进教室,面对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物理课?怎样上好一堂高质量的物理课?下面我就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进行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许多学生反映初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

2.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例如,在进行“物体的质量”教学的前一天,我布置学生回家后把家中常见物品袋上的标注质量的信息收集下来,如盐袋上、米袋上、食品包装袋上等质量数值。在课堂上,让学生列举常见质量数值时,学生踊跃发言,感性材料十分充足,课堂气氛很热烈。

3.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如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工作、为人类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的;法拉弟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的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在学习每一章后都安排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是非,从而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除此之外,还通过阅读科普读物、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等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师讲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四.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五、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其次,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对斜面小车实验现象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小车运动的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再用外推法分析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逐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学生对该定律的认识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

六、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象、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听边忆。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篇8:如何轻松教好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 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 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 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要让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 如不及时深化, “热”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 教师要在前几节课上专门设计一些有关物理的演示实验, 上好入门教育。让学生真正地踏入物理门槛, 促使一时的好奇变为永恒的热爱。比如象通过演示“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 引起学生的疑问, 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学生们都感到好奇而不得其解的现象。例如:“小孔成像”、“对着眼睛看见的水中的鱼舀去为什么舀不到鱼”、“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物体的影子”、“彩虹的出现”等等, 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又有用, 能解决他们心中的好多谜。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 后续工作也要紧抓不放, 课堂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每节课都要让有趣的实验和丰富的语言等围绕学生的学习, 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好感, 不能厌倦。

二、用爱征服厌学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热爱教师, 听从教师的教诲, 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 学习中要有老师的爱时时都在, 才能保障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孩子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的最好的老师, 当人们接触到事物, 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 就会有向往的心理, 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 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 老师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喜欢物理实验, 喜欢物理, 更要做到让他们喜欢老师, 喜欢自己的教学风格。深入到学生中去, 与他们同欢乐, 共忧患, 热爱自己的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也会喜欢你, 靠近你, 把你的讲授看成是自己喜欢看的小说、电视, 这样学生就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 学起来不会发愁, 有困难会无拘无束地向老师请教。所以,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乐学、好学、轻松地去学习物理。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用无私的爱说话, 使课堂变得和谐, 温馨, 学生的学习才会轻松!

三、用实例稳定兴趣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 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学了“浮力”后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学了“大气压”后, 问:水枪为什么能吸水?学习“重力”后问:为什么起跳后的我们又会落地?学习“电学”后, 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问:为什么会有影子的出现呢?学习了“光的折射”后问:放在水杯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在水面处发生弯折?为什么雨后天晴会有彩虹的出现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 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又启发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 同时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注重实验兴趣的培养

实验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好奇, 看到实验器材学生都有去探索的欲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有些抽象概念只要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尝试操作就能很直观地被学生掌握。这样教师不费劲, 学生轻松, 课堂气氛又活跃。因此, 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 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解决对有些知识的疑问或疑惑,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把老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上来。如“速度的变化实验”教学中, 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些所用的器材, (小车、秒表、用课桌当着斜面等) 还可以让拿不同器材的学生到教室外演示实验现象, 这样学生在多种视角下发现同样的问题, 学习的热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课堂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学习乐园。再如:“力”一节教学中,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因素有关, 就让学生自己用手挤压吹鼓的气球, 它会被压扁, 用力向前排打气球, 它会向前运动, 这两次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让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 这是力作用在气球和排球上的两个表现, 学生从而能顺其自然地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教学相当于给师生一个省时又省力的教与学的好工具。此外, 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 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 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五、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里的有效性

多媒体深入到物理课堂中, 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多煤体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 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 运动变化的易控性和模拟性, 色彩鲜艳的启发性, 以及及时反馈等多种功能。在教学中, 运用多煤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 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 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另外, 多煤体课件的展示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拓展。因此, 多煤体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和对物理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 运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方面, 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 增强了教学气氛。

对初中学生来讲, 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 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维, 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 在讲《运动和力》一课时, 安排学生先观看课本插图, 然后播放录制的宇宙的变迁录像,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提高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认识, 再观看广东恒大和大阪钢巴的足球比赛录像片段, 回答相应问题, 由浅入深地提高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师抓住时机, 以影片设疑, 机械运动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 这节课虽然只用了两次放映影片, 它却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设了一种情景。再结合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和点播,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运动这个概念生动形象地逐步表达出来, 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感兴趣, 容易理解概念, 记忆既深刻又牢固。

六、加强课后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 初学者对“米每秒”、“千克每立方米”、“牛顿”、“帕斯卡”“焦耳每秒”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 开始学习这些知识时, 对概念的多种因素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跟上, 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 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 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 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 上课前首先检查预习情况, 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内容复习一遍, 对课本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 然后再做作业, 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 从一开始, 就查漏补缺, 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 不让一个人掉队。

七、夯实物理教学中的阅读理解

学生在阅读物理概念时往往只是粗浅的阅读, 不能深刻理解其含义。因为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 如果稍不注意, 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 教师在阅读概念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增强对概念的理解。例如, 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 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 斜射到水面上, 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 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找出来, 把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 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 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 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 在教学前, 要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 如在学习惯性之前, 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

①课下做跑步运动, 注意自己停止运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②坐汽车, 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 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摘要:物理课是一门联系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 不断地研究学生, 几年的教学让我有了一些感悟, 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 应该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上一篇:经典句子人生感悟经典语录下一篇: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