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协会

2024-05-22

大学生法律协会(精选10篇)

篇1:大学生法律协会

大学生法律协会2013-2014年工作总结

法律工作者协会从2013年9月完成招新后,新老成员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自己社团的宗旨,齐心协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并不懈地追求,能够顺利地组织开展好社团的特色活动,并在共同实践中得到成长。

现总结如下:

一、相互关心,相互促进,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法律工作者协会在社团之夜开始招新后,又进行了一场面试,最终招收了名新成员,和上一届的10名老成员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并在9月28日社团成立5周年时举行了一场联欢晚会,使新成员与新成员,新成员与老成员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得到进一步的交流。在晚会这个温馨的平台上,我们共同参与的游戏引起了一片片欢声笑语,而社团生日蛋糕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童年,一下子把新老成员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们也仿佛一个晚会的时间就融成了一个集体。同时,周年庆晚会也给以后的我们以后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坚持特色活动,完善活动体系。

模拟法庭是法律工作者协会的一项特色活动,每学期社团内部各成员都会分成二个小组,并不定时开展若干次,其作用是提高老成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加深新成员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营造一种新老成员共同的进步的氛围。另外,模拟法庭作为一项实践性十分强烈的实践性活动,不但其结果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而且过程更是充满创造力和相象力,使我们每个人都会积极地加入到活动中,并自觉地完善整个模拟法庭的体系。如9月份举行的第一次模拟法庭上,师弟师妹们的热情参与和踊跃地提意见,让我们11月份的模拟法庭得到质的提高,使集体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展现。

三、加强对外宣传,坚持普法工作。

12月4日举行的普法宣传活动,是我们大学生法律协会最具特色最大型和最有影响力的活动,我们整个社团从11月底开始筹备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经历了笔试和面试等各项前期准备,并在12月4日进行了最后的总决赛。而且在举办活动的同时进行普法宣传,以比赛促进法制理念的传播,使法理深入人心,也教会同学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法律之星在多名政法系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魅力,实现了我们社团的活动宗旨,而且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肯定,也得到了全体社团成团的肯定。“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则是法律工作者协会的另一特色活动,在3月15日协会为了响应国家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号召,在东区两个食堂前设点宣传,提醒全院学生提高保护自身权益的活动。同时,我们还在各个点设立咨询处,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告诉同学们如何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的权利。

四、邀请名师,深化社团自身底蕴。

法律工作者协会作为专门为法学专业学生的社团,其各项活动的最终目的都会指向我们法学的同学们。在12月7日,为了帮助我们法学各年级学生更理智地认识我们的司法考试,帮助法学学生开启职业大门的司法讲座,开展司法讲座得到了整个专业的支持。其时虽是中午时分,路途又十分遥远,但讲座开始时二百多人的教室早已人山人海。几个年级的学生同聚一堂,共同汲取知识,努力地提高专业知识底蕴。

五、重视实践,服务社团成员。

6月10日,法律工作者协会09级成员到湘桥区人民法院旁听。这是我们全体成员盼望已久有的活动,本来旁听这一活动应该在上半年就完成的,但由于法院方面及协会本身时间上安排不当的原因,我们一直去不了。直到下学期末,我们的10级成员才能亲临庄严神圣的法院旁听真实的案件。

每年的寒暑假,当别人都忙着寻找娱乐项目时,我们的社团依旧忙碌于我们的实践活动。在暑假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已经着手准备着到法院,检察院见习了。法律工作者协会是法学的社团,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法学学生,因此我们必须秉承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见习法院作为我们的最具实践性的活动,是每个寒暑假都少不了的,我们在提高成员理论水平的同时,更不会忘记提高成员的实践水平。

当然,我们的社团还很年轻,我们的成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的活动水准与其它社团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实践活动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应该总结经验,争取在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政法系法律工作者协会

篇2:大学生法律协会

大学生法律协会换届方案

时间:2016年5月26日 大学生法律协会干部换届方案

为响应学院对社团更好的管理,促进协会健康发展,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协会的正常运转,和为山东华宇工学院广大师生提高法制意识,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切实利益负责的思想,并更好选拔本协会主要负责人,给与15学生一个锻炼机会,以及为全院社团注入新鲜的血液,在结合历年换届选举方案并征求指导教师和部分社联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山东华宇工学院社团联合会章程》和大学生法律协会的章程,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出此次本协会社团干部换届方案。

第一条:换届工作原则

大学生法律协会在校团委的领导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社团联合会统一部署管理,开展本协会的换届工作;在竞选过程中坚持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选拔。

第二条:换届时间

本协会换届时间为六月份,换届持续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星期。具体时间以社团联合会下发的换届通知为准。

第三条: 会计协会换届位置设置

(一)协会主要负责人: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

(二)协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部长、副部长(秘书处两名,其他每个部各一名)

第四条:大学生法律协会学生干部换届程序

1.在全面总结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现任社长提前三天向社团联合会提出换届申请。

2.本协会根据换届申请的时间、地点举行换届大会,原则上所有协会成员必须出席(不得少于全体成员的二分之一)。

3.新任协会干部的产生方式结合候选人在社团的表现(占60%)以及换届大会上竞职演说后的投票结果(占40%)综合产生。换届大会后一星期内将新一届本协会干部信息表交给社团联合会。

4.新一届会计协会干部的任职情况将会通过宣传栏公示一星期,公示期间全校师生可以向社团联合会及大学生法律协会提出异议,经查确有问题的,不予任用。

5.新一届协会干部试用期为两个月,试用期合格者录用,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6.前后两任协会干部完成交接工作 第六条:协会干部候选人条件

1.为了在以后更好发展本协会,在原则上需只加入本协会一个学生组织。

2.候选干部需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及经验。

3.热爱协会工作,热心服务同学,有一定的社团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工作勤奋并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实干精神,作风正派。

4.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敢于竞争,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5.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第七条:时间和地点。

1.竞选时间:2015年6月1日至6月15日 2.竞选地点:暂定

篇3:试论行业协会垄断的法律责任制度

一、行业协会功能的两重性

现代社会, 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中间层”成为在国家与市场之外的重要一极。中介组织担负着更多的公共管理职能, 行业协会自治被认为是社会的第五种治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行业组织一方面对行业发展起着协调、引导的积极作用;另外, 它的这种特殊的行业规制作用又极有可能演化成限制竞争的行为。

(一) 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首先, 行业协会通过对企业成员的规制, 可以对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起到补充作用。行业协会通过积极引导、适度限制, 将企业行为限于反垄断法允许的范围之内, 如对企业联合、合作进行行业内标准化, 不仅可以使企业间通过合作、竞争提高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还可以促进市场秩序的良好发展。其次, 行业协会通过信息收集和交换、研究开发、举办展览、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等功能, 提高成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此外, 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制度和行业道德标准的建立, 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 有利于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 行业协会的消极功能

尽管行业协会可以协调同业关系, 增进行业的共同经济利益, 但行业利益可能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 行业协会可能会选择维护本行业的利益。例如, 当某个行业内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时, 为了规避竞争风险和防止利润下滑, 行业协会成员会极力推动行业协会出面协调同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行业协会可能会做出相关决议, 要求成员限制产量或者规定最低价格, 从而阻止成员之间就价格、产量等方面展开竞争。由于行业协会的成员较广泛, 做出的相关决议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相对于一般的垄断协议, 其危害后果更严重[2]。

二、关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定

对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具体认定, 欧盟竞争法明确规定“企业协会的决议”为限制竞争协议的一种形式。《欧盟条约》第81条规定:“凡可能影响成员国间贸易, 并以阻碍、限制或扭曲共同市场竞争为目的、或有此效果的企业间协议、企业联合组织的决定或一致行动, 均被视为与共同市场不相容而被禁止。”在欧盟, 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若只是限制经营者之问的竞争还不充分, 这种行为必须是对商品或服务之价格、产量、创新、选择或品质足以产生负面影响的限制竞争行为, 才是应加以禁止的行为。而怎样判断该行为的负面效应, 需要考虑行为的性质、行为人的市场力量及市场结构。

我国《反垄断法》第11条规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 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第十六条规定:“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

三、行业协会垄断的法律责任制度

第一, 从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来看:首先, 要解决行业协会的行为是否要受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在反垄断法具体规定的设计上, 对于行业协会的规制问题一般有两种做法, 其一是在实务中将“经营者”概念作扩大化解释, 其二就是明确规定行业协会的行为受反垄断法规制, 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经营者作扩大化解释。相比之下, 第二种作法较为明确具体, 更有利于实际操作。因而我们认为对于行业协会这一特别主体, 《反垄断法》应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其次, 《反垄断法》应对行业协会所为的垄断行为采取概括与列举相结合的形式作出规定。采取概括形式是为了防止法律漏洞的发生, 而采取列举形式是为了实际执行与操作的便利, 将两者结合显得更为科学。从概括方面来看, 应规定禁止行业协会利用其地位以组织者身份进行“价格协调”等垄断行为。从具体表现上来讲, 应规定禁止行业协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搞包括价格协调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卡特尔。

第二, 根据《反垄断法》第13条第2款, 限制竞争协议除了竞争者之间的书面或者口头协议, 还包括企业集团或者行业协会制定的具有排除、限制竞争影响的决定和竞争者之间的协同行为。鉴于某些行业协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的负面作用, 如协调本行业企业的产品价格, 《反垄断法》第46条强调指出, 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 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第三, 行业协会的自律责任。行业协会是自治的, 而自律监管权则是行业协会自治权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行业特质, 国家制定法很难顾及其中的差异性, 由此, 各国都非常重视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 企图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规则来破解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所面临的隐蔽性和行业特质的困境[5]。基于此, 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来鼓励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的竞争自律规则。譬如, 日本竞争法鼓励行业协会制定公正竞争规约。其《防止不当赠品类及不当表示法》第489条规定:“事业者或者事业者团体可以依公正交易委员会规则, 就有关赠品类或者表示的事项, 取得公正交易委员会的认可, 缔结或者设定旨在防止不当引诱顾客, 确保公平竞争的协定或者规定, 变更上述规约之时, 亦同。”而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第四章专门规定和鼓励了行业协会促进竞争的功能和角色, 其第24条规定, 经济联合会和企业联合会可以为其领域制定竞争规则, 竞争规则是指那些规范企业在竞争中的行为, 以抵制竞争中有悖正当或者有效的竞争原则的行为, 并鼓励在竞争中形成符合这些原则的行为的规定, 经济联合会或企业联合会可以向卡特尔当局提出承认竞争规则的申请。

四、行业协会法律责任制度中的宽恕

由于限制竞争行为损害了作为市场经济根基和基础的竞争机制, 因而, 在实行竞争法的西方国家, 对于限制竞争行为的处罚往往都十分严厉。譬如, 欧盟2008年针对微软搭售行为的罚款就高达8.99亿欧元。如此高昂的罚款使一般企业不堪重负, 但限制竞争行为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又不免使一些企业或者行业协会铤而走险, 于是, 为了逃避反垄断机构的检查, 企业或者行业协会往往都采取极为隐蔽的方式实施限制竞争行为, 这也因此造成竞争主管机关查证的困难, 很难得到有效的证据, 提高了执法成本, 但一旦查实, 违法者将面临高额的罚款[6]。由此, 为了沟通和缓减执法者与违法者各自的困境, 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均规定, 如果违法者主动向竞争主管机关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者, 反垄断机关可以对其给予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此即为反垄断法上的宽恕条款。

研究表明, 与一般的限制行为比较, 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其更容易将违法的限制竞争行为遮掩在合法的集体行动的外衣下, 因而更难辨析其中的合法性, 亦很难查验其中的证据, 由此, 宽恕制度在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中将具有更为突出的角色和地位[7]。

我国《反垄断法》第46条第2款对宽恕条款作出了规定[8]:“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根据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实行双罚制的理由的分析, 应当认为, 我国对行业协会组织垄断协议同样适用宽容制度的判断应当成立。

五、结束语

总之, 如果行业协会对于其所组织或者主导的限制竞争行为向国家竞争主管机关率先交代并提供重要证据, 那么竞争主管机关在减轻或者免除行业协会责任的同时, 也应相应减轻或者免除参与成员企业的责任。反过来, 如果成员企业因率先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并提供重要证据而受到宽恕处理, 那么相应的行业协会也应得到一定的宽大, 除非行业协会在此情形中仍执迷不悟, 我行我素, 拒绝配合竞争主管机关的调查。

摘要:用行业自律价来达到保护全行业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因为行业内的企业彼此是竞争对手。行业协会能做的工作是利用掌握的全行业信息, 计算出行业平均最低成本, 报主管部门发布。对于市场上以低于这个价格经营的企业, 其他企业可以举报, 由质量监督部门去检查其质量, 由物价部门检查其个体成本是否低于平均成本, 由此判断其是否构成不正当的倾销行为。如果收到举报, 协会也可以协助调查。文章将针对行业协会垄断的法律责任制度进行讨论。

关键词:行业协会,垄断,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武瑞.行业协会的反垄断规制研究[J].中国物价, 2014, 01:24-26.

[2]卢延纯, 刘健.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工作促进行业协会转型与发展[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 2013, 06:16-18.

[3]姜发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J].学术界, 2013, 05:109-119+284.

[4]姚迈新.行业协会的集体行动困境探析——以G市物业管理协会为例[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02:40-44.

[5]张胥卓, 熊艳.对行业协会限制价格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设置[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3, 08:156+122.

[6]王凤凤.浅议行业协会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制[J].经营管理者, 2013, 17:245.

[7]祁春轶.德国一般交易条款内容控制的制度经验及其启示[J].中外法学, 2013, 03:644-659.

篇4:浅析企业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

关键词:企业;行业协会;法律地位;行政主体说;经济主体说

社团改革浪潮兴起于20世纪末,此后,大量社会团体产生,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后也受到了社团改革的影响,部分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职能开始分解、下放,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团体的中介组织大量出现,行业协会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健全的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于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将其列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笔者认为这种定位不妥,并提出将行业协会看作经济法主体的主张,具体如下。

一、行业协会“行政法主体说”

部分学者认为行业协会行政法调整对象,笔者认为这不妥帖,具体原因如下:

(一)行业协会通过市场提供服务

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础力量,行业协会对国家的社会民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行业协会部分是自发形成的,部分是分离于政府部门,但是无论那种形式,它和市场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和普通的企业一样,依托市场体系提供服务。

(二)行业协会具有明显“治理性”

和政府一样,行业协会也有公共管理职责,但是政府的管理包含强制性方式,且较为刻板、程式化;而行业协会的管理偏向于“治理”,灵活性更强,不包含强制性方式。行业协会的“治理”更倾向于通过一些平等、发动性、说服性的内容来实现互利共赢。

(三)不符合行政法学价值理念

设想,如果将行业协会列为行政法主体,那么外界即便不将其等同于政府组织,也会类似的猜想或推测,诸如“行业协会是一个准行政组织”。我们需要认清的一个现实:我国当前的行业协会有不少是改制而来,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协会原本是政府组织,甚至某些领导还是政府领导认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将其看作行政法主体,不免让人有行政权力扩张的错觉,这不但会影响到行业协会的正常发展轨迹,也不符合行政法学价值理念。

二、行业协会“经济法主体说”

这种主张笔者是支持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符合经济法主体特征

现代经济法是似公为主、公私兼顾的第三法域。经济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适度干预和限制私法自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协会实际上满足作为经济法主体的条件。行业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协会内部成员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进退协会自愿、自由,并没有协会的强制作用。此外,行业协会的治理权力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行业协会本身有自己的组织章程,组织章程明确了行业协会的性质、目的、职能、组织结构、流程、运行办法等一系列的内容。加入行业协会本身就等同于认可了行业协会的社会性契约,有义务接受行业协会的治理,如果成员的行为对团体利益有潜在威胁,或者已经给行业协会造成了损失,那么行业协会是有权对其进行非法律处罚的。由此可见,这种治理关系又存在类似公法主体的一些特点。而经济法本身具有公私融合的特征,行业协会满足了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条件。

(二)成为经济法主体有利于履责

行业协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经济法也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宗旨,两者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默契。行业协会本身具有较强的社会化程度,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中介组织,将其纳入经济法主体,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

(三)促进经济法自由与秩序统一

秩序实际上是自由的一种枷锁,自由同样会影响秩序的稳定性、有效性,如果不梳理自由、秩序的关系,两者将产生很强的内生性矛盾。为了保障经济自由,经济法会制定经济法秩序,以实现自由、秩序的统一。然而为了实现这个“统一”,就需要经济逐主体调整方式、手段更为灵活和多元。行业协会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以自治为基,充分跟发挥了行业自律的作用,满足了经济法的本质诉求。总的来说,两者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行业协会在经济法践行上走在前列,将其作为经济法主体,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三、总结

关于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有“行政法主体说”、“经济主体主体说”两种主张。本文分析了“行政法主体说”的不当之处,提出了“经济法主体说”的主张,以期对人们认识企业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和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阎其华,李升智.我国行业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2] 曹锦秋,狄荣.论行业协会的自治权及其限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3] 李慧.我国行业协会法律属性的探讨[J].市场论坛,2011(01).

[4] 李乾.论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J].法制与社会,2011(01).

篇5:大学生法律协会

(2010-2011学年)

河西学院大学生法律援助协会

(2010-2011学年工作总结)

大学生法律援助协会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为遵旨,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下面我将2010-2011学年的工作做一总结。

一、模拟法庭

1、背景

对于协会成员缺少法律应用机会,从而缺少对法律知识的浓厚兴趣,协会特举行此次活动,也是我们协会的特色活动之一。

2、过程

协会成员及政法系学生共同出演一起刑事正当防卫的案件,会场布置及道具齐全,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最终对防卫过当做出了合理的审判。

3、目的

使同学们对学习法律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和掌握法律审判行为,并更好的体现协会的“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的遵旨。

4、活动剪影

开庭审理

公诉人

被告和法警

二、辩论赛

1、背景

开学初,协会在举行纳新大会后,从协会120名会员中选出16名善辩的选手参加辩论赛。

2、过程

比赛共分为五场,经过四组比赛胜出一组,然后四名辩手与获奖组比赛,最终选出4名“最佳辩手”并予以奖励。

3、目的

协会为会员建立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善辩能力,并且为校级辩论赛做准备。

三、“一二四”法制宣传

1、背景

学生的法律意识浅薄,违反校园各项规章制度的事件频频发生,同时在受到侵害后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

协会和其他社团在行政楼前利用法律知识的展板进行宣传,并且组织全校学生举行“打造和谐校园”主题的签名仪式,最后学校和政法系有关领导作出重要讲话。

3、目的

使同学们提高法制意识,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从而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校园。

大学生法律援助协会

篇6:法律协会学期计划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另人向往,同骄阳似火的夏天一样热情,同白雪飘飘的冬天一样迷人。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就在这个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将迎来新的学期。在新的一学期里我们策划部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日常工作方面。我们部门将积极配合社团联合会开展好各方面的工作,认真完成社联下达的各项任务。积极组织会员开展更多的主题活动,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同时也让会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法律协会的纳新工作。这学期我们将迎来新的会员,开学后的招新工作也是我们工 作的重点。我们协会要做好本协会的宣传,扩大我们协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招新工作结束后我们将进行新干部的选拔。形成新的运转机构。

三、主题活动的开展。

1、招新工作结束后,我们协会将组织一次户外交流活动。目的在于促进新会员之间的 认识和交流,为将来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法律知识讲座。10月底,我们将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活动。这是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 的活动,目的在于养大学生知法、懂法、普法、护法等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3、12月4日法制宣传活动。到时我们将以此为主题而开展活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我 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这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法律协会的联系,和他们一起开展主题活 动。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

大学生法律协会

篇7:2014法律协会工作总结

在社团联合会的帮助和组织下,记忆中亲切地招新2014届的新会员的情景还清晰可见,转眼间这学期已将近尾声,大学生活也已在忙碌紧张的节奏中将近过了一半。作为法律协会的会长深知有份重任和责任,有着太多的感触。也收获了很多……为使下学期的学生社团工作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我有必要仔细分析和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学期的工作,以找出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发扬的地方以力争得到更好的改善。更好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具特色的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得良好的佳绩。

一、招新工作

在社团联合会的认真组织下,招新工作得到了有序进行,同学们有序报名,虽然我们协会报名人数不多,但同学们追求知识的热情,我们都能感受到。

二、会员见面大会

法律协会招新经过两个星期后,进行会员第一次见面大会,应到37人,实到37,体现会员们的纪律严明性,为以后的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每两个星期组织的成员见面大会如期举行,法律协会在大家的共同组织下,活动办得如火如荼,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倡导家的理念。

三、社团联谊

在法律协会的组织和fashion韩语社和电脑爱好者协会的邀请下,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系那是完了游戏,而后就看电影。这样既可以交到朋友,还可以增进社团凝聚力。

四、社团文化节开幕式

由社团联合会举办的以“鉴社团岁月,展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社团文化节在一食堂篮球场顺利举行,学院老师及领导到场,是社团的一件大事,让各会员了解社团联合会,便于开展以后的工作

五、有奖知识问答

为响应第二届社团文化节的号召,以及同学们对法律知识的迫切需求,在一食堂篮球场举行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同时旨在加强法律意识,弘扬道德情操。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支持,纷纷送上祝福(照片)。

六、法律知识成果展

由于上次法律知识活动举行得非常成功,在老地方进行了法律知识成果展,想借此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增进协会成员感情和法律知识,让全院学生都懂法、守法、爱法,法律和道德更加融为一体。

七、社团维权日

由这团联合会组织的社团维权日,得到了广大会员的支持,让会员的权利得到保障,正是和我们协会的宗旨相符合加强普法意识。

八、文化节闭幕式

由社团联合会举办的以“鉴社团岁月,展华夏青春”为主题的社团文化节圆满落下帷幕。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再接再厉,不断进取。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好的大体工作都取得了进展,但是存在很多不足,没有很好的指导老师,会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等等类似的问题,希望在社团联合会的帮助和我们协会成员的努力下能够得到弥补,希望我社团的明天更加灿烂,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法律协会:XXX

篇8:大学生法律协会

关键词: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

一、行业协会概述

(一) 行业协会的内涵及作用

关于行业协会的含义, 我国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界定。学者们一般概括如下:“行业协会是由经营单位所组成, 是为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合理合法的利益的组织”。“行业协会是由竞争者组成的, 在一个广泛而激速扩张的领域通过相互利益所构成的一个合作性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 它是由商业中的竞争者所构成, 其目的在于促进和提高该行业中的一个或多项经济利益或者该领域所覆盖成员的经济利益”。本文认为, 行业协会的含义应为同一行业的经营者自愿组成或加入的, 以追求成员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自治的、中立的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

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公共利益和健康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行业协会又极可能成为限制竞争的主体, 因此要对其作用进行正确的取舍。

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表现在:首先, 行业协会有自律自治权, 可以依其制定章程来规范会员的行为。由于章程和规范是由成员自己指定的, 一般会得到遵守和认可。其次, 行业协会作为同行业经营者的集体组织, 可以增强成员企业的竞争力, 降低竞争风险。最后,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主体, 行业协会可以填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空白, 营造自由、公平的竞争氛围。

行业协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方面, 成员都必须遵从协会所通过的决策决议, 并且要接受和执行行业协会做出的处罚决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经营者独立经营权的亵渎。另一方面, 行业协会内部的公益性, 可能造成在追求内部利益时抛弃社会公共利益, 出现行业协会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去从事限制竞争行为的情形。这些虽然使小范围的协会内的经营者获利, 但却破坏了正当、公平的竞争秩序。

二、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现实表现

(一) 固定价格行为

固定价格行为也就是说行业协会通过制定最高、最低“自律价”, 规定价格涨幅、跌幅及其他形式, 无视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 追逐高额利润。在2006年, 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召开了三次内部协调价格的会议, 由相关企业对涨价事宜进行协商, 并对涨价时间、涨价步骤以及调价幅度达成了一致。此后, 在2007年6月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促成高价方便面提价后的一个月内, 该协会又对外宣布全行业上调方便面价格, 最终国家商务部及发改委出面制止才平息了该事件, 也正是由于这次集体涨价事件, 反垄断法获得了高票通过。

(二) 划分市场行为

行业协会划分市场行为是指行业协会为了避免在价格、服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竞争, 而组织其成员通过协商就划分原料市场、客户群体、销售市场等达成共识的行为。美国的Topco连锁超市案中, 大约25个独立的中小型连锁超市成立了一个合作协会, 协会成员超市统一以Topco作为商品销售的标签, 该协会通过章程为每个成员划定了一个地域范围, 要求他们只能在各自的地域内销售标有Topco商标的产品, 案件上诉到最高法院后, 主审的马歇尔法官则认为, 该协会的行为是一种横向地域限制, 而“横向地域限制……是赤裸裸的限制贸易的行为, 除了限制竞争之外, 没有其他目的”, 故认定该行为违法。

(三) 联合抵制行为

行业协会联合抵制行为是指在行业协会为迫使交易相对方接受其设定的不合理交易条件或者按其意志行事, 而组织其成员对其他特定个人或经营者采取一致的行动或措施的行为。广州的平价眼镜超市“眼镜直通车”遭封杀事件同样就是典型案例。相同品牌的眼镜在平价眼镜超市内, 价格只有同行的一半左右, 因此开业仅一周时间, 广州市眼镜商会就发文呼吁全体零售商和批发商抵制平价眼镜超市所经营的各种品牌, 维护自己的垄断利益。

(四) 限制数量行为

行业协会限制数量行为是指行业协会通过制定产品数量最高、最低限, 要求成员减产、增产及其他形式, 人为地破坏供求关系, 从中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典型案例是:山西省焦炭行业协会于2005年6月10日制定的《山西省焦炭行业价格自律公约》, 该公约要求各成员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 按投产规模的20%一40%比例减产, 每个月限产200万吨, 限产期暂时定为3个月, 并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决定是否延长。减产的决定, 正是想利用这个规律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 从而使煤炭行业不正当获利。

三、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行业协会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 我国和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行业协会存在的时间还比较短, 尚不成熟, 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法律规定概括, 可操作性弱。《反垄断法》未对行业协会的概念、运作方式、监管机构作出明确规定, 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也未作清晰界定, 仅在第13条列举了一般的横向垄断协议的各种类型, 然后在第16条做了抽象、概括性的规定, “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 致使法律的执行性不强。

第二, 责任设置不合理。《反垄断法》第46条第三款规定“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 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责任主体单一, 只有行业协会需要对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承担责任;责任体系单一, 仅规定了行政责任一种。规定罚款上限为50万元, 相比一般垄断行为的责任而言, 过罚不相适应。

第三, 监管机构设置不当。《反垄断法》第10条规定: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 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而《反垄断法》第46条第三款规定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行业协会的登记。二者间出现了矛盾,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并不属于反垄断执法机构, 本应无权撤销行业协会的登记。

四、完善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 加快立法进程

第一, 制定详尽、完整的《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和与《反垄断法》相配套的法律。对行业协会的基本概念、特征、运作方式、监管机构等基本问题作出权威解释和准确界定, 正确对其进行角色定位, 使之在实践中有全国统一的辨别标准。

借鉴日本的二元制单独立法, 由全国人大制定专门的《行业协会法》。尽可能以列举式立法明确其特有的表现形式, 避免行业协会利用其自身的便利条件去实施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限制竞争行为, 从而便于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官准确判断。

第二, 在《行业协会法》中借鉴美国认定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原则: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本身违法原则是指某些行为对竞争的损害十分明确, 一目了然, 不需再考虑其他元素即可认定其限制竞争;而合理原则是指一行为是否限制竞争不能明显看出时, 需要通过行为人主观目的和行为的客观结果来具体判断。二者在适用时各有利弊, 本文认为, 要综合运用这两个原则来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

第三, 在中央和地方都设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作为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监管机构。既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不属于反垄断的执法机构, 则无权撤销行业协会的登记, 应予更正。此外, 仅依靠中央的三个机构进行反垄断执法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应该将部分执法权力分给地方。此外, 三个机构并行会导致多头管理和互相推诿。因此, 本文认为, 应将反垄断执法权统一划归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行使, 并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和县级以上工商局下设反垄断执法办公室来开展反垄断执法工作。

(二) 完善法律责任

第一, 明晰责任主体。借鉴日本的双罚制, 既罚经营者又罚行业协会, 在处理时具体分析。区分是其积极主导制定决策实施限制竞争行为, 还是被迫通过成员经营者协商达成的垄断决议。对于成员经营者而言, 既要从主观方面看, 主观恶性不同, 所承担的责任要有所区别, 区别对待、细化规定。

篇9: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法律顾问简介

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简历:

1985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

1998年为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作法制度讲座;

2000年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作法制讲座;

2002年受聘担任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成立的“四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专家。

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和合作学术著作23部,参加10多部法律的立法调研起草活动。

社会兼职:

国家司法部、国家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生委、国土资源部法律专家;中国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土地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顾问;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简历:

1988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先后于1992年、1995年、1998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硕士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乔治城大学法学院作短期访问研究,研究领域是宪法、行政法原理和行政诉讼制度,参加“依法治国”局部实践调查研究、《行政组织法》研究,主持“准政府组织”研究课题,出版三部著作,在法学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简历:

1979至1983年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

1983至1985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法专业研究生;

1985至1994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律,并任教研室主任;

1994至今高朋律师事务所(2004年底,高朋律师事务所与天达律师事务所合并为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社会兼职:

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航空法研究会理事,九洲知识产权鉴定中心专家,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已经发表出版著作包括《民法教程》(参与编著)、《论企业租赁的问题》、《互联网出版的法律问题》等。

业务专长:

公司法律业务,公司重组、并购、破产及改制,民商法及合同法,成长企业的风险融资,IPO,产权界定及产权保护,文化传媒(含因特网)产业的策划及法律设计,电子商务所涉的法律事务。

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简历:

1981年至1983年在湖南省龙山县人民法院任审判员;

1984年至1988年任湖南省吉首市司法局副局长。吉首市法律顾问处(律师事务所)主任;

1989年至1991年任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审判员;

1991年至1994年任湖南省吉首大学讲师;

1994年10月加盟合伙制的北京长安律师事务所。

业务举要:

曾担任法律顾问的客户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公司、广州珠江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云维股份、求是杂志社、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市医药集团、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北京同道文化发展公司、北京强视文化发展公司、北京妆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集团、北京创智科技公司、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等二十余家,同时担任广东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承办了北海银河科技、浏阳花炮、华源制药等上市及再融资的专项法律事务。

承办了双鹤药业、西单商场、航天长锋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法律事务。

还主办和参与了建行北京市分行下属的支行、长沙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长沙分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拆借、存单、票据、国际结算等的法律事务及纠纷处理。为大型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剧组提供法律服务。

法学硕士,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简历:

1992年至1995年在在公安部邢事侦查局工作,任主任科员;

1995年至2002年在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工作,任副处长、处长;

2002年至2003年在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工作,任处长;

现为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曾办理南德集团诈骗案、辽国发案、琼民源案、亿安科技案、银广夏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案等大案的侦查工作。

擅长刑事案件、资本市场的法律业务。

已经发表出版著作包括《经济犯罪侦查》、《金融犯罪侦查》(参与编著)等。

篇10:行业协会法律问题初探

1、自愿性。各国的大部分行业协会均采会员制,即行业成员可以自愿申请入会,同时会员也有退会的权利。自愿原则是行业协会作为民事团体的本质特征所在。

2、非营利性。行业协会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实体,并不以营利性为目的 ,它以追求整个行业的总体利益为己任,通过指导而不干涉,协调而不强制,监督而不管卡的原则服务于整个行业。

3、责任的有限性。行业协会在整个行业的管理体制中起着政府与行业、行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它的非营利性与社会服务性决定了它的责任有限性,即行业协会以法人的身份承受着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4、自律性。行业协会通过各自的章程和规章制度实现着行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保护。

5、国际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国际间的互通往来将通过享有部分行业监管职能的协会组织实现。

从行业协会的法律特征中,可以归纳出行业协会的本质属性:社会团体法人。然而,从我国现有的行业协会设立、职能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考察,如行业协会的“二政府”性质。我国的行业协会似乎是应属于事业单位法人。③该问题的辨析直接关系到行业协会是否具有法律法规授权形式行政权的主体资格,同时利于引起司法实践中关于行业协会的主体资格认定的尴尬局面得到重视。事业法人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3]事业单位的显著特征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因此决定了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而行业协会以整个行业的总体利益为追求,似乎也应具有公益性特点,但形式上的公益性,仅限于某一行业利益的狭义公益;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点的广义公益,包括文化、体育、卫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而且在实践中,行业协会的组成人员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另一方面,从社会团体法人的角度考察。社会团体法人是指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④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即非营利性要求。第3条第二款又规定,社会团体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即责任的有限性。同时根据民政部在《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问题通知》的规定,行业性社会团体法人是社会团体法人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行业协会的外在特征和社会团体法人的内在吻合出发,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可以从法律上进行认定:行业协会属社会团体法人,对于行业协会在中国的表现形式,行政依赖性,那只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完善的体现,并不能以静止的观点对其定性。

㈡、行业协会的类型和管理模式

纵观各国行业协会的生成于运行,存在着两种管理模式。第一种是“民管”模式,即纯粹的民间组织体。该模式是宪政上自由结社权的充分展现,但它建立在稳固的经济基础和成熟的市场条件下,以美国为代表。⑤另一种是“政社共管”模式,即以民间社会管理为主,辅以政府行政监管。此模式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这些国家的行业协会分为“民办”和“官办”两种,但以民办为主,并逐渐实现着“官办”向“民办”体制的转变。该模式是“政府失灵”与 “市场失灵”双重因素整合的结果,它体现了行业协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政府管制和法律规制之间的错综关系与权衡选择。

我国现存的行业协会,按期地位与职能不同可分为协调服务性组织和监督服务性组织,与此相对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协会组织的生长途径,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方式。体质外的乃由市民社会中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以期通过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而实现整个行业的总体利益,如作家协会,中国家具协会等;体制内的是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在政府的授权和委托下,分担政府的某些职能,主要体现为对行业内部的监督与服务,如消费者协会。[4]事实上,我国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诱发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动下正蓬勃发展,然而明显的表现出不合理之处:“官办”与“政管”成了行业协会生成与运营的主流。该模式扭曲了行业协会的存在价值。行政权力的触角在行业中过于发达,将影响行业协会社会价值的发挥。因此在行业协会的发展过程中,“模式效应”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我国行业协会生成途径的不同,决定了行业协会的合法性不同,也决定了立法所应采用的区别对待的态度:体制外生成的符合行业协会的本质与发

展趋势,法律应侧重于确认、扶持和保障的功能;而体制内生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转轨与过渡的不合理性,法律应侧重于规范、治理与整顿的功能。[5] 以期实现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良性转向。

三、行业协会法律适用探讨

对于行业协会特征与性质的认识与法律评价理念的建立是法律应用的思想基础。我国现行关于行业协会立法较为零乱、分散,并主要体现为行政法规与规章,如《社会团体管理条例》(12月30日)、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主管的行业协会管理意见》等;同时在一些单行法律特别就某些特殊行业协会作出规定,例如律师协会(《律师法》)、证券业协会(《证券法》)。立法的无序必然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以至影响司法实践中法律的权威性,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协会的发展。

关于行业协会的统一立法成了解决行业协会法律适用问题的必经途径。但是首先得明确行业协会是哪一部门法的.主体,即行业协会法律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的归属问题。缘于“政府――市场”完全平行、对立对等缘于“政府――市场”完全平行、对立对等、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和分析框架,[6] 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的典型代表是政府与行业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因此可以假设“政府――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市场”的三元社会结构的成立,与此相适应是以之为基础的“公法――经济法(社会法)――私法”的法律三元结构。[7] 从一定意义上说,行业协会组织的发展是对经济法主体理论的补充,经济法的社会理论发展必须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作为新型的主体。所以经济法的不断拓展性发展与完善将是关于行业协会统一立法的曙光。

四、行业协会发展阶段模型假想

事物发展规律一般是从逻辑与经济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法律的视角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阶段将更加接近社会学的理想――合法性。以下,笔者将应用法律原理从立方因素和行业协会设立发展考虑,设计一个阶段模型,行业协会发展假想,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社会合法性。社会合法性包含社会责任的承当、社会责任的忠实履行和社会公认的实现三个层次。行业协会作为法人是社会中的“人”,因为特定的社会宗旨和社会目标而设立、生长。所以行业协会的章程中是否把社会责任的承当作为根本的宗旨,是否把社会责任的记载作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这是行业协会创会理念的直接体现,是衡量社会合法性的硬性标准。模型的理论架构在引入社会责任理论之时开始形成:政会分开促进的协会运作的自主性,自主办会实现了整个行业利益的优益,进而在社会责任框架内的本行业利益本位是社会责任忠实履行的见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必然意味着社会的公认,而社会公认的实现一定程度上使社会责任的分配合理化、公平化。因此社会合法性的三要素构成了理论模型的三角结构。

第二阶段:“行政”合法性。行业协会自身自治性与自律性运营构成了第二阶段的重点。为什么称协会自身管理为“行政”呢?因为模型作为一贯整体,犹如一个国家或集团,他的有效性运营离不开“行政”手段,“行政”是对管理因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达到组织结构的合理程度,行业协会的组织因素包括人员的组成、机构的设置、资金的运营等,组织因素通过“行政”手段的管理与整合,有序地、固定化地充实着模型三角结构的每一个空间。

第三阶段:法律合法性。法律合法性是对模型结构的最终完善,也是社会合法性与“行政”合法性的抽象与总结。它建立在法律对社会、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法律关怀的基础上。作为整个模型的最高追求,法律合法性使模型由理论向实践转化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丁玉霞:我国市场中介组织若干问题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第三期。

[2] 行业协会尽快走出“二政府”误区,www.ica.setc.gov.cn -09-10

[3] 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4]余晖:寻找自我:转型期自制性行业组织的生发机制www.unirule.org.cn/Academia/neib001-yuhui.nem

[5] 雷兴虎、陈虹:社会团体的法律归制研究,法商研究,20第2期。

[6] 郭冬乐主编:通向公平竞争之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7] 郑少华:社会经济法散论,法商研究,20第4期。

(作者系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韩荣和)

①刘光溪在《入世后的政府职能和中介组织》中把中介组织分为经营服务性组织与协调服务性组织,笔者认为就中国现存的中介组织而言,应加上第三类,监督服务性组织,如消费者协会、足球协会等。

②行业协会发展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先制定法律法规约束协会组织的设立与发展;第二种是先发展后立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没有之间的经验可循时,为了加快行业协会的发展,以适应国内、国外经济环境,第二种模式的约束机制更合理,然而也存在弊端。

③中国首例关于协会组织主体性质认定的案件,龚建平“黑哨案”,最后判处龚建平受贿罪。该判决从司法实践上间接的认可了足协的事业法人地位,这与国际上行业协会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不符,值得商榷。

④参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

⑤据美国1985年版的《美国协会百科全书》记载,全美约有18000多个协会组织,美国的协会组织都是民间的,由参加者自愿组织起来,在官方批准注册后展开活动。

上一篇:创建无烟单位总结下一篇:商务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