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九连事迹

2024-05-02

红九连事迹(共7篇)

篇1:红九连事迹

沈阳军区某部“红九连”用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6月15日 13:24

张弛 安普忠 吴溪

这一幅画面已经永远地镌刻在“红九连”的历史上。

2007年1月28日,正在吉林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沈阳军区某部“红九连”看望,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基层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胡主席与战士们亲切交谈,询问连队的学习、训练、生活。谈论最多的是理论学习。胡主席询问大家对“以人为本”的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联系。战士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

2007年1月28日,正在吉林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沈阳军区某部“红九连”看望全体官兵,并与战士亲切交谈。新华社发

胡主席问身边的战士:“谁能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说一说?”战士王兴平站起来作了回答。

胡主席对他的回答很满意,高兴地说:“我给你打满分,你请坐。”他带头为王兴平鼓掌,顿时室内一片掌声。

在交谈中,胡主席叮嘱连队干部,继承和发扬学理论的光荣传统,用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他亲切地勉励官兵,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如春风化雨,滋润官兵的心田。

“红九连”的同志都感到,“满分”不仅仅是王兴平的光荣,这是军委主席对一个基层连队学习运用科学理论建连育人的肯定和鼓励,“红九连”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永远不能满足,永远不能停步。

“我们天天说要听党的话,从根本上说,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党的话。”

“红九连,嘿!红在哪儿?红在最听党的话,红军血脉党的枪,党叫干啥就干啥。真理火炬代代传,学习推动新步伐„„”这是红九连的连歌。随着时代进步,连歌几经修改。但“真理火炬代代传”的主题始终没有变。

2005年2月8日,葛百军调任“红九连”指导员,报到第一天便享受到新兵“待遇”——老指导员顾传江按惯例给他上“第一课”:参观连队荣誉室,学唱《真理火炬代代传》连歌。老指导员郑重其事地把学理论的“接力棒”交给了他。葛百军对“第一课”记忆深刻,副连长王马强在“红九连”的“最后一课”更是让他终生难忘。

今年初,王马强即将提升为三连连长,理论学习有些松懈,有两次没有参加,学习笔记也是找文书代抄的。葛百军知道后,对他俩进行了批评,亲自监督王马强补了课。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2月14日,王马强的任职命令宣布后,党支部按连队传统专门为他召开“提职补短会”,并特意安排文书列席会议。支委们一个多小时的轮番“轰炸”,使整个会议充满了“火药味”,让王马强如坐针毡。

“在‘红九连’,学不好理论不是‘光荣的缺点’,而是‘致命的弱点’。我会永远牢记这一课!”会后,王马强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天天说,要听党的话,从根本上说,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党的话。”“红九连”党支部始终站在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高度,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当作政治责任、第一要务,铸就了“党在心、枪在手,军旗跟着党旗走”的连魂。

连队被国防部命名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43年来,从刻苦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发展一步,理论学习就跟进一步。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刚刚提出,当时的指导员顾传江就开始收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观点。他们的办法是,每当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召开、重大政策出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重要讲话发表,都把贯穿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梳理出来,自己搞了一本《科学发展观理论观点汇编》,及时组织官兵学习。

去年11月,指导员葛百军和3名战士应邀参与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国防之声》直播,与听众热线对话。

有一位听众提出一个问题:“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并不难理解,主要是个实践问题,你们为什么把它当作理论来学习?”

葛百军想了想,这样回答:“在盲人那里,毕加索是不存在的;在聋子那里,贝多芬是不存在的;在常人眼里,一加一是最简单的数学题,而在陈景润那里,却是耗尽毕生心血和智慧希望摘取的皇冠上的明珠。我们正在从党的奋斗历史,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联系中,从当前国家发展面对的现实问题中,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论内涵。”

《国防之声》的主持人林楠说:“我们当时听到这个精彩的回答,激动地暗暗叫好。‘红九连’的人就是不简单!”

两堂课与一段话,我们理解了“红九连”学理论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他们靠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传统,一种信仰。

基层学理论一定要精,“学基本观点,用基本观点” 一个连队的理论学习能“学”到什么程度?到“红九连”采访之前,我们也有一些困惑:每个人对科学发展观都感同身受,并不需要转弯子、解扣子,怎样把学习引向深入呢? 九连的同志有一句话给了我们启发:我们学科学发展观,并不仅仅是为了赞成而学,而是为了“带着新地图上路”,突破有悖于时代的“思维黑障”。正是与创新理论“对表”给了“红九连”官兵创新的智慧和勇气。

下面几个故事也许可以说明他们的新追求。

“二流选手”上擂台。去年3月,团里组织军事五项比武。谁也没想到,九连派出去打擂台的是8个“二流选手”。结果技逊一筹,没有进入前三名。面对一片质疑声,九连的回答是,赛场上的第一不等于战场上的胜利,以战斗力为标准建连,要求我们把人人培养成战斗员。去年以来,九连先后7次派出“二流选手”甚至“三流选手”参加比武竞赛。连队告别了“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传统做法,懂得了舍弃虚名,追求实效,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战斗力生成模式上。

“从十个不准到十个可以”。过去,连队有一些周末以外时间不许晒被子,战士不准听MP3,晚上睡前搞小练兵之类的规定,谁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而今,九连废除了过去制订的“十个不准”,明确了“午休时间可以打开被子,业余时间可以收看电视节目”等“十个可以”。团政委袁红刚感慨地说:“从‘不准’到‘可以’,改变的是‘消极设防’的思维定势,尊重的是官兵合情合理的需求。透过基层带兵人观念的变化,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走进官兵心田、扎根基层军营的轨迹。”

“刺头兵”的知心话。从西南师范大学入伍的李林仙,在九连自视清高,别人着眼全局讲成就,他却列举现象讲腐败。这样的“刺头兵”怎么带呢?九连干部发挥他口才好的优点,让他参加演讲比赛、专题辩论。李林仙抱着争面子的想法,硬着头皮钻进网络室查资料。在析事明理中,他学会了辩证地看问题。当兵第二年,成了连队理论骨干。去年,他面临退伍,本来可以回家再上大学,但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理工大学,决心在部队长期干。告别战友时,他说了掏心窝子的话:“是‘红九连’养成了我的学习习惯,使我受益终生。”

有人说,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决策的领导哲学,而基层官兵学习的意义有多大呢?“红九连”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作出了回答:从争荣誉到求过硬,每一次“转换”都是新发展;从找毛病到找规律,每一个“可以”都是新进步;从“刺头兵”到“我要学”,每一个“发现”都是新亮点。科学发展观一旦被基层官兵所掌握,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基层抓学习要有基层的办法,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红九连”的兵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新战士入伍时,与别的连队一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九连抓学习,采用的形式也与很多连队大体相同:主题教育集中授课,随机教育一事一议,每月一次学习交流会,还有走出去请进来,等等。但他们抓得很具体,一具体就实在,一具体就活了。有些做法非常管用。

每天投入几分钟。“红九连”有一个好习惯:每天看完新闻联播,组织几分钟的“新闻日评”,结合时政话题讲理论。这一方法,锻炼了官兵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和思维层次。被胡主席打“满分”的战士王兴平,当初第一次参加新闻日评时,得的是“零分”——憋了半天一句话没说出来。但第二天值班排长仍然第一个点他。到后来,点名说变成了抢着说。“红九连”让理论学习融入了官兵的日常生活,新闻日评、读书演讲、文艺演出,处处体现理论学习成果。战士的学习兴趣就这样激发出来了。

说出你的故事。指导员葛百军从这句电视广告词受到启发:连队学理论不能空对空,要把真理做出来给大家看,把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在他倡议下,团支部组织大家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融入到一个个鲜活事例中,开展了学理论讲故事活动。在“红九连”积累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故事集》中,已经记录了95个小故事。“一份被追回的处分报告表”、“既要见好就奖,更要见好就讲”、“从十个不准到十个可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见证了九连官兵在科学发展观哺育下思想进步的轨迹。

从最能引起共鸣的话题进入。今年3月,东北部分地区遭遇两次暴风雪袭击,“红九连”随所在部队紧急出动,清扫积雪,疏导交通。没想到,马路通了,有些战士的思路却“堵”了。几个刚入伍的新战士嘀咕,扫雪怎么成了部队的事?天天讲以人为本,一天一夜没合眼,也不说调整一下。指导员葛百军很善于用问题引导,深化理论学习。他马上组织了一场讨论:“怎样看待扫雪与以人为本?”这场讨论从课堂到网络,延续了两个多月,很多疑惑在思想互动中化解。大家不光看到紧急出动、连续作业检验部队行动能力,还总结出“以人为本”的几对关系:以人为本并非以我为本,面对人与武器,要以人的因素为本;面对个人与他人,要以他人为本;面对个人牺牲和人民生命财产,要以人民利益为本;面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本。

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使原本比较枯燥的理论学习,融入了日常生活。理论学习最怕搞形式主义,制度实在管用才能长盛不衰

现在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红九连”用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的基本经验。沈阳军区和“红九连”所在部队的同志总结概括了“五个一”:

有一套实在管用的机制。每周两个晚上和党团活动各拿出一个小时学理论。理论学习进入班务会和支委会,是思想分析、干部述职、骨干选配、评功评奖必不可少的重要考核内容。其中最管用的是把理论学习成绩作为党员的硬杠杠。八班长徐强在团里小有名气,经常在军事比武中摘金夺银,还为团篮球队保持三连冠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就因为理论学习成绩靠后,接连几次递交入党申请书,都没有通过连队党支部这道“关口”。他碰了几次钉子后认识到,想在九连干,理论先过关。如今的徐强,每次理论考试都能达到优秀,成为连队全面过硬的骨干。有一个网络互动的平台。这可能是“红九连”比一般连队抓得较好的方面。每天晚饭后有一小时网上讨论,允许使用网名。早在2004年,九连就报请上级批准,建立了连队的理论学习网站。3年来3次改版,建立《学习科学发展观直通车》专栏,人人有学习博客。理论学习与网络技术链接,给九连官兵提供了呼吸理论空气,激发学习热情的互动空间。

有一批官兵敬佩的身边典型。九连每月评比一次“理论学习之星”。照片贴在连队门口,人人都能看到。3年来,连队有20多名干部骨干因为理论学习成绩突出、全面素质过硬而立功受奖;也有9名义务兵因为理论学习不过关,无缘入党、提干或选取士官。有一支薪火相传的骨干队伍。干部理论学习走在前列,授课辅导有任务,学以致用有成果。新兵选好苗子,老兵打好底子,选取士官留好种子,培养出一批薪火相传、接力学习不断线的骨干队伍。3年来,全连先后有32人被上级评为学理论先进个人和标兵。全团其他连队从九连调去18名理论骨干,发挥了“酵母”作用。

有一种进门就受感染的氛围。浓厚的氛围虽然不是“硬”指标,但具有“硬”作用。新战士入伍,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接受能力有强有弱,但很快就能融入学习氛围。蒙古族战士森布尔入伍时连汉语都不会讲,一本《士兵理论学习读本》成了他的汉语教材。他请理论骨干在每个字上面都标上汉语拼音,边学汉语边学理论。两年下来,森布尔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成了理论学习骨干。

长春工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与官兵交流后,颇为感慨:“在‘红九连’当兵两年,等于上了两年大学。”

一位诗人采访九连后,写下这样的诗句:“你是育人的摇篮,你是真理的富矿,你是心灵的磁场。璞玉经过你的雕琢,大器晚成;矿石有了你的淬火,精钢闪亮。”

篇2:红九连事迹

——沈阳军区某集团军运用典型推动基层理论学习的启示

2007年06月21日09:3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红九连”建立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网页增强了学习效果。张贵江摄

作为一个闻名全军的理论学习模范连队,沈阳军区某部“红九连”曾被国防部命名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被总政治部、沈阳军区评为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单位。前不久,连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经验又被沈阳军区推广。

什么原因使“红九连”几十年如一日对党的创新理论学得自觉,学得坚定,学得持久,学得富有成效?记者追寻“红九连”成长足迹发现,除了连队的传统氛围和干部的责任意识外,还离不开各级领导和机关的精心浇灌、科学培养。从“红九连”的成长进步可以看出,领导机关用好的作风抓典型,才能避免典型宣传有“轰动”无“效应”,甚至“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1、抓典型最能体现领导作风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师长高潮告诉记者,近年来党委班子换了几茬,但每届班子都把抓“红九连”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2004年7月,“红九连”命名4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召开后,部队党委没有陶醉在赞扬声中,而是冷静地坐下来查不足,分析问题,为“红九连”制订了新的5年建设发展规划,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要求各级各部门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对“红九连”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帮助。

在“红九连”的记录本上,记载着各级党委机关百余人次深入连队指导的事迹。

管理工作一度是“红九连”的弱项。前年第二季度“双争”评比,九连管理工作排位第五。是如实下发通报,还是人为地去拔高?当时团里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说,如实公布容易伤害连队的自尊心,让上级知道了,还有可能追究团里抓“红九连”没下到功夫的责任。而大多数同志认为,护短是害不是爱。团长李宝东说:“采取温室里育苗的办法培养‘红九连’,是不足取的!”最后,团党委统一了认识,如实公布评比结果。

接到通报,“红九连”干部脸上挂不住了。他们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创新解决棘手问题的办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如今,连队管理工作已连续4个季度在团“双争”评比中排名第一。

上周末,各大媒体刊登了“红九连”用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的新经验。第二天,集团军赵政委就带领政治部的同志到九连座谈,帮助他们寻找差距。正是由于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帮助,近3年来,“红九连”在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方面,实现了学习有抓手、活动有载体、实践有途径、检验有标准,迈出了与党的创新理论同行的新步伐。

2、在万马奔腾中看一马当先

在“红九连”采访,有3件事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件事,“红九连”的兵不是挑出来的。每年新战士入营,团里在大操场上按顺序点名,点到谁算谁。

第二件事,近3年来,“红九连”有18名理论骨干调整到各连,成为理论学习的“种子”。

第三件事,部队每次下达工作任务时,九连与其他连队没有两样,完成标准、时限要求和所给条件完全相同。

3件事体现一个思路:为典型创造良好环境,不能靠“开小灶”、“喂偏食”,那样只会让典型脱离群众。只有把典型放在群众中培养,享受同样的阳光雨露,在万马奔腾中看一马当先,才能赢得群众的喝彩佩服,才能起到典型的作用。

近年来,“红九连”所在团先后出台40项新举措,对各基层连队进行帮建。去年底,全团有3个连队摘掉后进帽子,9个连队跨入军、师先进行列。与“红九连”同在一个营的其他4个连队,有3个连队登上师基层建设先进连的领奖台,一直在低谷徘徊的七连也获得“进步幅度奖”。

一个个“后起之秀”的崛起,把九连“逼”得没有退路,“逼”出了勇气和智慧。2005年初,一直站在门槛里接待兄弟连队见学的“红九连”,由指导员带着干部骨干来到通信连学习“两个经常”的好做法。随后,又把导弹连、工兵连等连队的干部骨干请来,传授信息化装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去年底,在兄弟连队沉浸在评先的喜悦之中时,九连会议室的灯光连续几个晚上亮到深夜,党支部采取“过筛子”的办法,查找出了全面建设的24个问题,先后研究出了30余条补短措施。

很多连队的干部说,“红九连”通过学科学发展观,越来越实在了,越来越聪明了。

3、响鼓也要重槌敲

去年深秋,开展特战训练不满一年的“红九连”,在集团军组织的特战比武中,与一个有着多年特战训练经验的连队进行竞赛,夺得了8个项目中的5个第一。出人意料的是,迎接他们的,除了鲜花和掌声,还有团领导的“炮轰”。

就在“红九连”凯旋的第二天,团政委袁红刚就带着机关同志,与官兵坐在一起,细致地观看比武实况录像,接连挑出基本技能不扎实、协同作业不连贯等30多个“毛病”。

伴随着录像的播放和机关切中要害的点评,九连不少官兵坐立不安,“功成名就”的心态被破除了。在团机关的指导下,连队研究出多条自我校正和创新发展的措施,各班排也都制定了深化训练的详细计划。

响鼓也要重槌敲。这就是集团军各级领导机关培养“红九连”的一招。训练任务一结束,连队一反“猫冬”的习惯,重返特战训练场,组织班组协同、特战防护伪装等11个课目的“回炉”训练,请来6位特战专家和行家,为官兵讲授特情处理、情报获取技术,并组织官兵进行对抗演练,不仅使特战基础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战术思想、战术手段更加丰富,还摸索出8项管用的战法。

4、请群众做“考官”的深层意义

2005年5月中旬,“红九连”所在师队评选“人才培养先进单位”。与以往不同的是,不是由机关考察确定,而是由基层官兵投票“海选”。

让群众当“考官”,“红九连”还能不能评上?九连官兵一度十分紧张。

一路过关斩将,九连最后评是评上了,但评选结果还是让九连官兵看到了差距:在10个先进单位中,票数并不是非常领先,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由此而生。

请群众做“考官”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压力变成了不自满、不停步的动力。“红九连”拿出了十几条新措施,激发官兵学理论、学军事、学文化、学技能的热情。去年,连队再次当选“人才培养先进单位”。今年3月,又被评为“军区学雷锋学苏宁人才培养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

过去,师机关很少拿实践去检验“红九连”。久而久之,有些连队颇有微词,总觉得“红九连”能说不能练,是个“假把式”。如今,大家的印象变了。这是因为连队每年都被拉到训练场,与其他9个闻名全军的红军连队一比高低,次次都是名列前茅;每当有大型军事活动,师里都让“红九连”当突击队,啃硬骨头;每次抢险救灾,哪里最危险,让“红九连”冲在最前面。

典型大家评,大家学典型。十几个团队组织营连干部到“红九连”参观见学;40多个连队的主官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形式,与“红九连”干部交流连队建设的体会。令人敬佩的事迹和经验,产生了较大的辐射效应。

5、不光看宣传,更要看实效

前几年,集团军领导机关对各级抓出的各行各业上百个典型做过一些分析,有些反映令人尴尬:有的说,说起名字也知道,但不知道有什么经验;有的说,平时也没看出来有什么不一样。

这种反映促使集团军各级领导机关反思:宣传热热闹闹,推广冷冷清清,如果抓典型的目的只是为了出名挂号,那么抓典型不就成了“形象工程”吗?

围绕总结宣传“红九连”,军师团三级机关确立了工作重点:不仅抓总结,更要重视抓推广,创造典型宣传“经验活蹦乱跳,群众学以致用”的好局面。部队政工信息网上制作了“红九连学理论42年光辉历程”专题网页,系统介绍“红九连”的经验和事迹;组织召开专场报告会,让“红九连”学理论先进个人,上台介绍学习体会和成长经历;总结“红九连”理论学习的方法、手段、制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编印成册,下发官兵学习;每年毕业干部分配时,安排学员排长到“红九连”当一个月的兵,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行为习惯。

篇3:唐利红先进工作事迹

唐利红同志在公司营销二部业务员岗位工作,一年来,在公司及部门领导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认真工作,掌握了自营业务所需的专业技能知识,唐利红同志主要的工作地点在湛江晨鸣纸业,他能够及时了解附近各个码头和港口的煤炭市场行情变化,及时向公司领导提供最前沿的煤炭信息。同时,对了湛江晨鸣,他能够及时跟踪我们合作客户的煤炭码头的库存和进厂情况,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他的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一、努力学习,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进入公司以来,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的教育活动,在营销岗位上,努力学习营销的基础知识,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勤走访、重回访不断扩大自己的营销网络;通过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做好每一份台帐。

他认真做好湛江晨鸣纸业的煤炭发运情况统计工作,每份台帐都以实际的进厂过磅单为依据,确保了台帐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湛江晨鸣纸业进厂情况表获得了部门领导的肯定。

总之,唐利红同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于困难他永不服输,对于工作他永不放松,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营销二部

唐利红

篇4:迟文红同志事迹材料

迟文红,女,烟台市青联委员,烟台市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学一级教师。1988年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来到开发区职业中专,担任音乐教师。她恪守教师的职业准则,倾心于职业教育事业,十五年如一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奉献,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一定成绩,受到领导及师生的好评。

1989年,率学生参加烟台市职教系统文艺汇演,获两个最佳节目奖;1997年,1999年,2003年,率学生参加全区中小学文艺汇演均获第一名或一等奖。1993年,参加山东省首届交谊舞锦标赛获第二名;1994年,获烟台市中学师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山东省第三届普通话大赛及演讲比赛第一名。

1997年,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1998年,获区级优质课奖;1999年,获市级优质课奖。1990年,被评为“开发区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开发区“三八红旗手”暨“巾帼建功岗位明星”;2001年被评为开发区“十大巾帼英杰”;2002年,被评为开发区“十大杰出青年”。

十年耕耘,十年幸福。这幸福来自辛勤努力后的收获,来自真情付出后的喜悦,来自师生之间荡漾的一份永久的关怀„„

高华安同志事迹材料

高华安,女,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大学文化。从教三十几年来,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和大专英语教学。做过二十几年班主任,送过十几年高考。72年、85-89年先后六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73年、91年分别获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多次进行过县、市级公开课并被评为市级优质课。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规律,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从事中学教学,在送高考中成绩多次在烟台市名列前茅。在大专英语教学中,努力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上下功夫,所教班级英语成绩多次高于省、市电大系统平均分,95年被评为烟台电大教学能手。近几年来,除完成教学任务,还担任学校一小教学点业余班、培训班的报名、招生、收费及咨询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做到收费可查,交费有据。十年来,经手上交过百万元,从未出现过差错。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坚守岗位,忠于职守。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每天晚上坚持把老师和学员送进课堂方才离校,周六周天经常加班,任劳任怨。对待学员满腔热情,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在工作中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的影响。现在我校培训部既有长班又有短班,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开设英语、计算机、会计补习等多种学习班。在校领导直接帮助下,经有关同志的齐心努力,培训部每年都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指标。

连序燕同志事迹材料

连序燕,女,中共党员,1991年7月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本科物理专业。1996年7月二学历毕业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财会专业。从教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物理、财会专业教学,先后担任《电工技术》、《大学物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会计》、《财会法规》、《中专物理》等课程,先后负责电大业余班教学管理、电大教务教学及高职电大科大教学管理等工作,均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人格和品行素质将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教师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正是这一点指导她树立了“以人为本,以能力本”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肯钻研,以身作则,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合作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服好务。课堂上,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实验、多媒体课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下,耐心辅导,仔细批改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句课后语。

她不但在思想上教学上武装自己,而且对她自己的业务管理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件工作。以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事。由于工作作风严谨,与上级业务部门坚密合作,几年的大专教学教务管理都顺利完成。1999年12月被开发区工委管委嘉奖,1998年1月和2002年1月被开发区工委管委记“三等功”。2000年10月制作的《透镜成像》课作获烟台市三等奖。

她关心学校的发展,于2002年为开发区招商引资500万人民币,近几年招生工作中有她辛苦奔波忙碌的影子。她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一份成果。参加的山东省职业教育重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研究》获省级二等奖。《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获烟台市一等奖。

路振莲同志事迹材料

路振莲,女,198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自控系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分配时,她选择了学校,因为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从教20几年来,始终坚持在实践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师德修养。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她认为: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道德立于心,工作成在手,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

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学生的命运,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她始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好评。曾先后被评为市电大教学能手、区级优秀班主任,在2001年被开发区管委记三等功一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但只要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实践中不断进行道德修养,并去感化学生,就能从中体验一份愉悦,一份成功及自我存在的价值。

石志芬同志事迹材料

石志芬,女,1987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始终认为教师是以心育心,以人育人的职业,一名称职的教师应该是教书与育人并重,师德与术业共馨。为此在十六年的从教生涯中,始终以一颗挚爱之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不断进步。

日常工作中,十分注重师德修养,爱工作、爱学校、爱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始终以教师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业务上注重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先后讲授财经及相关专业十几门课,是教学上的多面手,95年所执教的工业会计课获市优质课奖,2001年获市电大教学能手称号。担任财经教研组组长一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讨诸实践,所书写的论文《适应社会需要,提高财经专业教学质量》获市级论文一等奖,《把握规律,提炼方法,教好统计原理》获省级三等奖,参加的省教研课题《职业学校学生能力培养》获省课题二等奖。

近六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爱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发展。在工作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因势利导,讲求实效,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所带班级流动红旗考评多年名列前茅。这种温和细腻的管理风格得到师生的首肯,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由于其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懈的努力,本人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于92年、95年、98年、01年四次受到县区级嘉奖。

孙连坤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孙连坤,女,43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从教24年,任班主任19年。她在本校期间先后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学生处副主任、主任等职,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事迹是: 坚持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开展教育实践。她抓班主任工作时,克服困难献爱心,先后改变了两个差班的班风。她总结的“班主任工作三四五法”在全市推广。她抓教务处工作时,认真研究教学,发表了《浅谈课堂教学艺术》、《浅谈学导法的应用》、《谈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多篇论文。同时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工作,不讲分内分外,融洽了相互关系,形成了团结氛围,得到了教师的好评。她抓学生处工作时,从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有效地在学生中实施了德育教育,学校无论是校风校纪还是校容校貌,以及大型活动都井然有序,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此外,她能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敬岗爱业,关心同事,讲求团结,乐于奉献,作风正派,热心捐资助学。她在哪里工作,哪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就突出,曾连续多年得到了市区的表彰。1996年被评为开发区先进工作者; 1997年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

1998年被开发区工委、管委授予三等功,获全区级优质课; 1999年荣获市级优质课;

2000年被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并得到聘任; 2001年被学校提升为学生处主任。

舍小家为大“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孙振敏

我从九一年进开发区职业学校以来,始终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宗旨,在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浇灌未来的花朵。

一、舍小家为大“家” 我也有一个家,但我这个家和一般人的家不同,家属常年有病,连家务也不能料理。我除了身挑工作和家务两付重担,还经常需要照顾病人。俗话说:炕上有病人,地下有愁人。但十多年来,我没有因家庭困难,家属看病,请过一天假,落过一节课。93年,我儿子要参加高考,对我这个小家来说是天大的事,但因我当时任九一机电班班主任,又接了两门新课,晚上和星期天全部用于备课,而没能抽出时间给孩子辅导,结果孩子本科没有上线,而我所任91机电班的《电工基础》和《电工材料》在省级等级证统考中,取得了好成绩,受到学校的奖励。我所任的班级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班级,我也被开发区工委、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光荣称号。

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我做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机电班班主任时,我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规章制度,我都先带头做到做好。在德育处工作时,我要求班主任做的规章制度,我都带头提前做好。这对我,已经成了一种工作习惯和基本方法。一分钟,在平常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规章制度面前,它却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在去年的一个早晨,我按平常时间到德胜商城去乘班车,谁知班车提前走了,我只好坐上21路大客车在国鑫渡假苑下车。这时时间已是7点55分了。走到学校需十几分钟,慢跑也要迟到,我横下一条心,决不能迟到,快跑。当时我穿了一双厚底皮鞋,又加上长时间没有跑步,跑到最后上坡一段,心快跳到嗓子眼了,腿也抬不动了,不能迟到,这是制度。在制度这一强大约束力的支持下,我终于坚持一个速度跑进了学校大门,7点59分,我终于提前1分钟到达了学校。我虽然很累,心里很难受,但我心里感到很踏实。

三、学校是大“家”,我们都爱它

学校兴旺,人人有责。在开发区高职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始终以此为“座右铭”并为之奋斗。在教学工作中敢于勇挑重担;在工作分工上,只要工作需要,都能尽心尽力地干;当学校领导征求对学校工作的看法和意见时,我能从学校发展这个大局出发向领导推心置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不考虑个人的利益与得失。总之,十多年来,扪心自问:我不论干什么工作,教什么课,我都是把学校这个大“家”放在首位,并时时关心着它,深深地爱着它„„

王惠芬同志事迹材料

王惠芬,196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为人原则是严于律己,诚实待人;工作信条是奉献爱心,努力工作,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1983.7-1986.7,任栖霞一中地理教师,能虚心向老同志求教,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教育教学逐步成熟。

1986.7-1994.7,在莱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担任音像地理大专班、卫星电视地理大专班十三门课程的教学辅导任务及班主任工作,历次考试成绩均列烟台市首位,被评为全省音像教学优秀辅导教师,莱阳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当选为莱阳市第13届人大代表。

1994.7-1995.7,在开发区二中任教,担任初中地理教学任务、班主任和级部主任,教学成绩突出。

1995.7-现在,在开发区高职任教,承担成人高考地理、中专政治等教学任务,先后任班主任、学生处副主任、主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等职,获市级政治优质课奖,两次获区级嘉奖。

工作中,注重业务学习和提高,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适时报导学校发展动态,累计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教育教研论文5篇,撰写发表宣传稿件20余篇,为树立和展示学校形象做出一定贡献。

赵宗尧同志事迹材料

赵宗尧,男,1955年8月生,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从教二十多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耿直,以城待人,助人为乐,勤恳工作,严以律己。

1978年--1992年,任牟平第三中学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多年,由于班级工作及教学工作突出,1985年被荣获县市两级政府优秀教师称号,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1年被县政府组织部任命为牟平第三中学总务主任。

1993年调入开发区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在担任总务主任同时,先后任教《政治经济学》、《应用文学创作》、《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先后担任班主任四年,在各级报刊物发表论文四篇。97年被开发区工委管委评为教学能手。97、98年连续两年受开发区工委管委嘉奖。1999年在开发区高级职业学校工作并担任总务主任,在工作中精打细算,以身作则,受到师生好评。2000年荣获开发区工委管委三等功。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朱桂英

我是党培养多年的人民教师,我一直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为实现这一诺言,几十年的时间,做到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业务水平,能够与时俱进。

面对我们职校的学生,我总是告诫自己:对我的学生要做到“不姑息,不迁就,不放弃”,遇到问题问自己:假如他是我的儿子,我怎么做?因此,我千方百计地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用耐心去教育学生,对学生的优点、长处,大张旗鼓的表扬,对缺点、错误多采用暗示,个别谈话,给予改错的机会,维护学生的自尊。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让他们的长处在学生时代得以展现,并逐步达到相对稳定,此长彼消,他们的短处也会随着长处的发展与稳定逐步克服。学生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说: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就像语文老师,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他们成长。

篇5:杨明红先进事迹脚本

奉献无止境

——中共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委员会

杨明红先进事迹

导语:杨明红作为一名有1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耕耘在基层16年的社区工作者,他始终心存一条信念,那就是对党的忠诚;始终心系一条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心怀社区百姓,那就是处处以身作则,不怕苦、不怕累,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构建和谐社区。

现场: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 慰问(您好啊,我是菠萝岭社区主任杨明红)

解说:杨明红是南宁市菠萝岭社区的党委书记,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辛勤耕耘了16年。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菠萝岭社区的概况)

解说:社区事情琐碎繁杂,工作艰辛,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做不了,更做不好社区工作。他坚持带领8个支部三百多党员社区党员干部不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共产党员先锋

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通过强化社区党组织的建设,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增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让社区的党员和居民团结起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甘心情愿为社区大家庭尽义务、尽职责,主动参与到社区大家庭的建设中来。)

解说:做好社区工作,讲究的是奉献。作为社区党委班子的“班长”,不论大事小事都做到了身先士卒,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社区建立了“党群联系卡”制度,在每张卡上写明党员干部的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并发给社区群众。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居民 XXX(社区群众通过此卡可以很方便的向干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要求解决困难和问题。社区党员干部对每个群众来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及时了解和解决了群众的困难。)

解说:“能帮就帮”是南宁的城市精神,做好社区工作就是要为民解难,帮扶解困。一方面通过撰写“民情日记”,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在工作中,随身携带一本工作日记,用“日清月结”和“一线工作”方法方式为社区居民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服

务群众。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讲记日记是为了什么,给实际工作中带来了什么好处?)

解说:菠萝岭社区是一个失业人员相对集中的“重灾区”广西模具中心、市丝绸厂及市合成纤维厂等破产企业都分布在社区内,是一个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

现场: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这里就是原来的厂区。如果下岗失业人员无法实现再就业,将直接导致社会的安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

解说: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多,社区成立了有辖区单位领导参与组成的社区劳动就业服务站,形成了一个群体性的劳动服务团体,并且建立了一个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采访: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通过采取加强技能培训、发布用工信息、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及时掌握用工信息、内引外联创办手加工点,重点扶持,使得135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得到全部解决。)

解说:另外,根据残疾人的特点,社区也做好相应的就业服务工作。推荐安置有劳动能力的146名残疾人就业。积级开展失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活动,使8名失业人员获得小额贷款并实现了自主创业,历年来共安置了1314名失业人员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

解说:除了帮助下岗职工,杨明红每月都亲自和班子成员一起深入到居民区,挨家挨户进行走访,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

现场: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 党委书记 杨明红(说检查的内容。)

解说:原来在去年的8月,正直雨季,模具中心生活区用电设备陈旧老化,晚上7点多时曾发生线路短路起火,造成整个小区停电,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居民群众意见大。他得知此事后,顾不上吃饭,带上6岁的小孩冒雨赶到现场。在场的居民群众深受感动。

采访:居民 说当时情况

解说: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居民,杨明红书记总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帮扶。在去年,社区里有6名因为家庭贫而面临失学,杨明红书记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结对子单位联系,给予这6名贫困学生每年每人1000元的帮助。

解说:社区的

采访: 社区居民1 xxx 说杨书记好

社区居民2 xxx 说杨书记好

篇6:学习杨克红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油田井下作业处“亲亲的嫂子”杨克红倾心竭力、历时8年照料患绝症小叔子的事迹之后,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杨克红善良、朴实、坚韧、奉献的美好品德,呈现出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她们的事迹可贵、可敬、可赞、可学,令人深受感动.她孝老爱亲的一言一行,是我们身边的学习榜样。

纵观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发生了数不尽的孝悌故事,祖辈们用生命谱写出一曲曲无与伦比的人伦赞歌,每一曲都感人至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年来,我们身边涌现了许多道德模范,其中不乏孝子的楷模,敬老养老蔚然成风。古效先行,一个人以身作则践行孝悌,树立好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人和后代,使之传承下去。能够孝顺父母的人。杨克红与丈夫结婚20年来,4年资助小叔子完成学业,用爱心换来小叔子8年生命奇迹,用耐心照顾年迈患病公婆,用朴实的爱心照顾家人,用自己的爱温暖身边的人,克服重重困难,支撑起一个不富裕却幸福的大家庭的动人故事。杨克红同志的事迹不仅激发了我乃至周围许许多多人孝老爱亲的心灵,也给我们大家进行了“孝老爱亲”的深刻教育。

我本人也一直对传统的孝道美德心存感念及践行之心,虽然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但是我坚信,“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要我们大力弘扬和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一定能够缔造一个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学习榜样,从我做起!

篇7:2012蒋爱红个人事迹简介

蒋爱红,女,汉族,中学高级教师,1975年4月出生。96年9月参加工作,现在任教于钱营镇第一中学。96年毕业从教以来一直担任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自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意识到,从此我将与学生有着一世情缘。

我坚持爱心施教,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起就资助所教的每届学生中的贫困生,从物质上帮助,从精神上鼓励,资助的学生已有几十人。

我追求科学施教。班工作,坚持对自主管理的探索和对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尝试了张素兰的合学教育,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思想,相信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把学生的知识、经验、智慧、情感等资源挖掘出来,在班级管理中做了尝试,效果可佳,撰写了《班级管理走向生本》为主题所做的班主任经验报告,受到本区领导、教师的欢迎和赞誉。这使我更加坚信我们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并写成多篇具有推广价值经验的文章;教学中,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充分挖掘学生资源,通过小组带动组员,实现了生帮生,生教生。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困生消得了。历年来,都出色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显著,多次位居全区前列。

上一篇:情怀铸铁军(删减稿)下一篇:老师的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