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4-05-01

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共6篇)

篇1: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肠道喂养

健康网讯:

陈杰 广西妇幼保健院 530003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体重儿( LBW ),极低体重儿( VLBW )和超极低体重儿( ELBW )的生命得到挽救。他们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营养。其中喂养因素在 VLBW 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 VLBW 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营养代谢和需求 1.1 营养代谢的特点 VLBW 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大多是在妊娠后期增加的,因而能量贮备低,又处于高代谢状态(心、脑、肝等代谢活跃器官占身体比重高);蛋白质合成转化率高;为满足脑的代谢和能量需求,对糖的需要增加;脑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使必需的脂肪酸( EFA )的需求也增加;不显性失水增加,经常从尿中排出大量的溶质和水分。而与其高代谢高需求不相适应的却是不成熟的胃肠道机能;胃肠蠕动较慢;肠道消化酶及生长因子合成有限;应急状况较多(黄疸、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等)。因此,常常产生喂养不耐受,若喂养不当,可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愈后。 [1] 1.2 营养需求 在没有外源性能量供给的情况下,按每天每公斤体重消耗 209.2 ~ 251.04Kj 热量, 1Kg 的早产儿只能存活 3 ~ 4 天, 2Kg 的早产儿只能存活 10 ~ 12 天。而在多种应急情况下,其可存活的时间更短。当热卡达到 209.20Kj . Kg -1 .d -1 (50kcal. Kg -1 .d -1 ) ,才能防止内源性蛋白质作为能量源被消耗。蛋白质摄入 2.5 ~ 3.5g . Kg -1 .d -1 ,能量达到 460.24~543.92Kj . Kg -1 .d -1 ,体重增长可达 10 ~ 20g. d -1 。糖作为能量的首要来源,正常情况下,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大脑葡萄糖的利用密切相关。 VLBW 分解利用糖的速度为 6 ~ 8mg. Kg -1 .min -1 ,足月儿为 3 ~ 5 mg. Kg -1 .min -1 。 VLBW 的`血糖调节能力极差,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或者高血糖。反复发作的中等程度的低血糖与日后的体格及智力明显相关。因此建议将 0.45g/l(2.5mmOI/L) 作为低血糖的标准较为合适 [1] 。 VLBW 也极容易发生高血糖,出生体重 ≤ 1000g 的婴儿发生高血糖危险性是出生体重 ≥ g 婴儿的 18 倍。越是早产儿越有可能不耐受 4 ~ 6 mg. Kg -1 .min -1 的葡萄糖的输入速度 [2] 。高血糖与颅内出血,长期的精神运动问题及死亡率的增加有关。由于 VLBW 的内外环境均不稳定,血糖极易波动,因此必须加强血糖监护,特别是在出生后 48h ,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维持其血糖在正常范围。 在脑组织中,约 60% 脂类,其中大部分为花生四烯酸( AA )和二十二碳六稀酸( DHA ),这两种脂肪酸均存在于母乳中,是膜结构的重要成份。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与妊娠最后几个月和生后最初几个月脂肪酸的能力有限,加之年磺酸和必需氨基酸在胆酸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率降低,在早期脑发育时,易造成必需脂肪酸( EFA )缺乏,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而长久的。故早产儿生后合理的脂肪摄入十分重要,国外学者主张早期补充 AA 、 DHA 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3] 。 早产儿的胆酸浓度低,脂类及其产物难于充分溶解,已消化的长链脂肪,早产儿只能吸收 58 ~ 88% ,而足月儿能吸收 71[1] [2] [3] [4]

篇2: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1、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气道管理方法。

2、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1月――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体重儿86例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气道管理的基础上,给以体位的改变、复苏囊小号面罩叩背、运用全自动清洁机清洗消毒呼吸机管道后装在无菌薄膜袋中备用。分析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心率、经皮氧饱和度(TcSO2)、24 h发绀和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机械通气的时间、患儿的呼吸道感染及两组患儿治愈和死亡的情况。

篇3: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本院产科生后2 h内收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 按入院顺序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 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 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儿中男17例, 女13例;胎龄29~32周;出生体重1000~1500 g, 平均 (1325.33±62.15) g, 均顺产。对照组患儿中男15例, 女15例;胎龄29~32周;出生体重1000~1500 g, 平均 (1329.47±63.58) g, 均顺产。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1) 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 g≤出生体重<1500 g; (2) 胎龄:29周≤胎龄≤32周; (3) 适于胎龄儿; (4) 阴道分娩, 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血流动力学稳定; (5)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家属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排除标准: (1) 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 (2) 发育畸形及宫内感染的婴儿; (3) 研究中途退出者; (4) 随访过程中失去联系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1) 宣教:患儿入组后, 由本研究组统一人员进行宣教, 讲解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分析母乳喂养的优势, 使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增加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的依从性。 (2) 一般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及护理, 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体温、呼吸、心率、脉搏、血氧分压、心电图等) , 当患儿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 及时上报主治医师进行有效的处置。 (3) 针对母婴分离的护理:由于本次研究入组患儿均住院治疗, 且母亲无法陪护, 因此无法及时行母乳喂养。如产妇产后乳房未得到及时的吸吮, 容易造成乳腺管淤塞不通、乳房肿胀、泌乳时间后延等情况, 从而影响母乳喂养率, 产妇自我舒适感也会下降[3], 进一步影响乳汁分泌, 形成恶性循环。此时, 应加强对产妇乳房的护理, 由统一人员进行乳房护理宣教, 教会产妇自我护理乳房。 (4) 定时送母乳:每天产妇将母乳挤出后, 及时送到医院, 由护理人员将母乳进行分装、消毒后进行喂养, 母乳量不足时给予早产儿配方奶补足喂养。 (5) 探视护理:每周五下午通过摄像头探视一次, 定期与家属沟通解释病情。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加用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早期定时模仿早吸吮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等护理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 (1) 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由于患儿在住院期间, 存在母婴分离现象, 无法像健康新生儿那样进行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因此, 在本研究中对入组患儿行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 具体方法为:进行1次/d, 接触时间30 min/次, 于独立的房间或用屏风将进行皮肤接触的新生儿间隔开, 室温保持在25~26℃, 母亲进入病房后, 需穿上消毒后前面开口的衣衫, 取坐姿, 婴儿在母亲的胸前呈平行或半倾斜位, 婴儿尽量裸体, 除尿片外不穿其他衣物, 在婴儿的后背盖上母亲的衣衫或毯子, 整个过程母亲可以观察、触摸新生儿, 给新生儿倾听音乐或低声呼唤。在新生儿病情允许情况下直接母乳喂养, 进行早吸吮。全程由新生儿科护士陪同, 有问题随时向医生进行咨询。 (2) 乳房按摩方法:用湿毛巾热敷双侧乳房, 温度为40~45℃, 热敷时间为5 min, 一手托住乳房, 另一手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轻轻按压, 5 min/次, 然后用手指指腹轻轻搓捏刺激乳头数次。 (3) 信息支持:每天由新生儿科责任护士用手机或相机照一张患儿相片并将患儿在NICU的情况告知母亲, 使母亲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患儿的情况, 产妇出院后, 每天把患儿的有关信息电话告知给母亲。 (4) 心理支持护理:产科责任护士适时给产妇讲解心理知识, 减轻产妇的焦虑, 使其明白愉快心情与泌乳的利害关系, 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尽可能陪伴产妇, 让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承担早产儿母亲的角色。由新生儿护士定期给产妇操作示范照顾新生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高产妇照顾出院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信心。

1.4 随访方式

记录两组患儿一般资料, 如: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围产期因素、肠道喂养、抗生素使用、生长发育指标等, 每一位患儿均在早产儿随访门诊建立随访资料, 出院后定期回院进行随访, 由专门早产儿随访医生、护士进行随访指导, 观察比较出院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 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

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8, P=0.026) , 其中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两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3.33% (4/30)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 (13/3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25, P=0.034) 。

3 讨论

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发育水平尚未完善, 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尤其是患儿的营养缺乏, 可引起患儿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等, 因此, 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肠内营养, 提高喂养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母乳喂养是新生儿喂养方式的最佳选择[4,5], 母乳中营养物质丰富, 包括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必需脂肪酸, 可促进肠道成熟, 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智力水平, 降低早产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同时, 对患儿的体质量、身高和头围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6], 在婴幼儿的健康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7], 母乳喂养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率[8]。

本研究中, 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 加用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等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方面具有具有重要意义, 且可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研究显示, 及时合理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预防患儿出现低体温情况, 目前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逐渐被重视, 已逐渐成为医疗护理领域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住院期间, 需与母亲分离, 受该环境条件的限制,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实施, 且患儿住院后, 产妇乳房得不到早吸吮刺激, 从而引起泌乳素分泌减少, 导致乳汁分泌被抑制, 母乳分泌不足[9], 进一步加重了产妇的焦虑和恐惧[10]。因此, 针对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应采取另一种护理方法来代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儿行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 1次/d, 接触时间30 min/次, 或在新生儿病情允许情况下直接母乳喂养, 进行早吸吮。在该项护理过程中, 母婴皮肤接触时新生儿用鼻推压或舔乳房, 有助于催产素的释放, 从而刺激乳汁分泌, 提高母乳喂养率, 以往有学者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 促进产后早期泌乳,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同时, 在行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过程中, 患儿家属可早期地参与到新生儿的照顾中, 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患儿与母亲的熟悉程度, 安慰患儿, 同时, 可缓解产妇由于长时间见不到患儿产生的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 增加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满足了掌握孩子病情和照顾的需求。为满足患儿母乳需求, 在本研究中, 为母亲准备了一次性的高温消毒储奶瓶, 在奶瓶上标注好早产儿姓名、收集日期和时间[12], 在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中, 使用绝缘性好、有冰袋的冷藏箱或绝缘袋保存, 以保证母乳成分不被破坏[13,14,15]。在母乳喂养期间, 母亲的情绪变化对乳汁的分泌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较为重视患儿母亲的心理干预, 对患儿家属给予心理支持护理, 主要目的是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及紧张情绪, 帮助其分析愉快心情与泌乳的利害关系, 让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承担早产儿母亲的角色, 提高产妇照顾出院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信心。因此, 给予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本院产科生后2 h内收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 按入院顺序单号为试验组, 双号为对照组, 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 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 比较两组患儿出院4~6个月母乳喂养率、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篇4: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鼻饲喂养,不同方式,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征,影响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是指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从静脉内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 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其明显提高了早产儿, 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但与PN及TPN相关的并发症报道也逐渐增多。其中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 (PN-associated cholcstasis, PNAC) 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黄染、胆汁淤积、胆红素增高以及肝功能受损等, 少数患儿可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衰竭等[1,2,3], 严重影响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早期微量喂养能刺激胆汁酸的分泌, 减少肠肝循环, 减少肠内细菌过度繁殖及其毒素产生, 从而降低胆汁淤积发生率;同时微量的肠内营养不会增加早产儿肠道负荷, 不会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发生率[4]。目前国内研究证实, 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不耐受例数少, 黄疸持续时间短, 达到完全胃肠内营养时间少[5]。为有效降低使用肠外营养极低出生体重儿PNAC的发生率, 我们观察了两种不同方式间歇持续鼻饲喂养方法极低出生体重儿PNAC的发生率和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 年4 月—2015 年3 月我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 排除因出生时严重窒息、消化道畸形、严重感染以及其他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所致难以耐受肠内营养的患儿, 胎龄在28周~33周, 体重在1 000~1 500 g的早产儿, 随机分为2组。临床资料见表1。

1.2 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60 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 组, 2 组均采用间歇持续鼻饲喂养方式, 所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开始鼻饲喂养的同时均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 逐渐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 即肠内营养提供热卡至110 kcal/kg。A组:渐增浓度法, 采用电子输液泵持续鼻饲喂养2 h, 奶量2 m L/ (kg·h) , 间歇2 h后, 再继续交替进行, 起始早产奶浓度为1∶1, 后按照2∶1, 3∶1, 4∶1, 5∶1 渐增加浓度至全奶, 期间奶量不变, 仍按照2 m L/ (kg·h) 执行, 达到全奶后再渐增加奶量, 此种方式可降低患儿肠道容量负担。B组:渐增容量法, 采用电子输液泵持续鼻饲喂养2 h, 奶量2 m L/ (kg·h) , 间歇2 h后, 再继续交替进行, 起始早产奶浓度为1∶1, 按照每天递增1 m L/kg的速度增加奶量至10 m L/ (kg·h) , 再逐渐增加浓度至全奶, 此种方式可降低患儿肠道渗透压负担。

1.3 观察指标 (1) PNAC诊断标准:肠外营养持续≥14 d, 临床上出现皮肤黄染和 (或) 大便颜色变浅, 结合胆红素 (DB) >34 μmol/L (2 mg/d L) , 并排除其他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胆管发育畸形等原因引起的胆汁淤积[6,7]。 (2) 肝功能损害诊断标准:丙氨酸转氨酶 (ALT) >50 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50 U/L, 排除因标本溶血等因素引起者[8]。 (3) 出院后每2 周复查肝功能, 直至患儿DB下降至正常范围, ALT、AST等正常。 (4) 观察2 组早产儿以下指标:胎便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PNAC持续时间、DB-max、肝功能 (ALT、AST) 损害持续时间、体重增长至2 kg时间。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胎便排尽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渐增容量法喂养组黄疸持续时间、PNAC持续时间以及肝功能损害持续时间较短, 直接胆红素最高值较低, 在体重增长至2 kg时间较短, 2 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肠外营养是目前新生儿监护病房 (NICU) 救治早产儿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重要手段, 目前已得到国内外新生儿届的广泛应用, 但其造成的胆汁淤积、肝功能损害亦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肠内喂养特别是微量喂养, 可刺激许多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而这些激素可增加消化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改善对葡萄糖的耐受力、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汁淤积、降低直接胆红素水平和减少代谢性骨病的发生。故目前国内新生儿届已就采用早期微量肠内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救治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达成广泛共识, 但早期微量喂养的量及应用低张乳和全张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仍存在争议。

母乳自然是乳类的最好选择, 但如果母乳不可得, 亦未建立母乳库的医院, 必然会选择早产儿配方乳。目前我科广泛应用“惠氏”早产儿液态配方奶, 在应用过程中, 逐步探索在容量和渗透压方面的选择, 以减少在联合肠外营养过程中如何减少PNAC的发生, 发现渐增容量法联合间歇持续鼻饲喂养可有效减少患儿黄疸持续时间、PNAC持续时间、肝功能损害持续时间, 在体重增长速度方面亦高于渐增浓度法。分析其原因:微量肠内喂养又称为“低容量喂养 (low-volume feeding) ”、“启动喂养 (priming feeding) ”, 所有这些名称都强调是小容量的, 其目的不是利用其营养学作用, 而是利用其生理学作用。微量肠内喂养的生理学作用是多方面的, 食物与肠道的接触刺激了肠道黏膜生长和胃肠道发育, 促进了胃肠道激素的周期性释放和消化酶的体内平衡。早期应用小容量的微量喂养主要就是促进胆囊收缩素的分泌, 如不能达到一定的容量刺激无法起到此项生理作用, 而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受抑, 加之胆囊排空发生障碍, 小肠内胆汁酸浓度以及回吸收降低, 胆汁酸的生物合成、转运及分泌均受抑制, 胆汁流速降低, 胆汁成分改变, 胆汁在胆管内滞留而致胆汁淤积。其中具有细胞毒性的胆汁酸如脱氧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可引起肝细胞损害, 而致肝功能异常。但早期微量喂养时, 如喂养量过小, 则不能达到一定胃容量刺激作用;所以渐增容量法相对于渐增浓度法, 前者在早期增加容量, 使之达到一定的胃容量刺激, 从而促进早期微量喂养生理刺激作用的有效完成。

乳汁的渗透压也是影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发生的重要因素, 高渗乳液喂养可引起NEC, 并加重PNAC。高渗溶液的定义为其渗透压超过血清渗透压 (300 mmol/L) ,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正常的”婴儿配方乳的渗透压不应超过450 mmol/L, 对于危重新生儿以及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应降低配方乳的渗透压[4]。而乳汁渗透压的有效降低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而NEC的发生必然会导致肠外营养应用时间延长, 亦客观上增加了PNAC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所以渐增容量法相对于渐增浓度法, 胃内喂养奶液渗透压相对较低, 减少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黏膜的刺激, 降低了NEC发生率, 从而间接降低了PNAC的发生率。

PNA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的原因除了因早期缺乏有效的胃肠道刺激, 还包括低出生体重儿、感染、细菌移位, 以及PN溶液的营养成分失衡、微量元素缺乏等, 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汤庆娅, 王莹, 冯一, 等.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因素612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 (11) :838-842.

[2]贝斐, 孙建华, 黄萍, 等.不同肠外营养策略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病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9, 12 (6) :421-424.

[3]廖忠勤, 杨少芬, 虞靖虹, 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8, 15 (3) :270-272.

[4]邵肖梅.危重新生儿肠内营养支持技术[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7, 14 (1) :7-9.

[5]韩静, 周翔, 王强, 等.三种鼻饲喂养方式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7, 22 (4) :204-206.

[6]BLAU J, SRIDHAR S, MATHIESON S, et al.Effects of protein/nonprotein caloric intake on 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 in premature infants weighing 600-1000grames[J].JPEN J P E Nutr, 2007, 31 (6) :487-490.

[7]李卉, 冯琪.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危险因素[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5, 8 (10) :353-355.

篇5: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早期喂养,常规喂养,消化功能

极低体重儿存活的首要条件之一便是合理的喂养及营养, 然而极低体重儿的胃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多会出现喂养不耐受。我院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极低体重儿进行分组喂养、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极低体重儿均由产科转入我科病房, 并具有喂养困难的特点。其中男30例, 女26例;胎龄均在31~36周, 出生体重在1055~1490 g;35例为第1胎, 21例为第2胎;44例为自然分娩, 12例为剖宫产;农村22例, 城镇32例。另外11例并发呼吸暂停, 7例低血钙, 8例低血糖。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喂养组及早期喂养组各28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早期喂养组

实施经口十二指肠管的喂养方法, 采用腹部按摩、非营养性吸吮及肛管刺激等方法。出生4 d内给予非营养性吸吮, 即让患儿吸吮无孔橡皮奶头, 同时管饲喂养, 间隔时间为2 h。腹部按摩具体的操作方法为:以肚脐为中心, 手掌四指并拢, 手心按压腹部并给一定的压力, 顺时针运动, 速度和压力要适中, 在每次饲奶30 min后进行按摩, 3~4次/d, 5 min/次, 对于腹胀的患儿可延长到10 min。在饲奶前提取十二指肠液, 并观察其中残留奶量, 采用肛管刺激法进行人工排便, 1~2次/d, 每日对排便量及腹胀次数做统计记录, 患儿出现腹胀时要在人工排便后实施腹部按摩。胎便排净后, 仍要进行腹部按摩, 次数可酌情减少至2~3次/d, 如果患儿出现腹胀可随时按摩。

1.2.2 常规喂养组

实施经口十二指肠管的喂养方法, 未采用腹部按摩, 仅依靠患儿自身的肠蠕动, 在饲奶前提取十二指肠液, 并观察其中残留奶量, 统计每天的排便量、日排便次数、增加的奶量、胎便排净天数、腹胀及哭闹次数。若患儿出现腹胀可采用肛管刺激法进行排便, 或是使用温生理盐水进行灌肠。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 统计学分析利用两样本的平均数t进行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与并发症的比较, 见表1。

早期喂养组的患儿达到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及出生体重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喂养组 (P<0.05) , 并发喂养不耐受和低血糖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 (P<0.05) 。两组均未发生NEC发生, 两组发生吸入性肺炎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儿的消化功能比较, 见表2。

早期喂养组患儿的增加奶量、排便量及排便次数均高于常规喂养组 (P<0.01) , 其残留奶量、平均腹胀次数、胎便排净天数均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 (P<0.01) 。

3讨论

3.1 经口插入十二指肠管对极低体重儿呼吸的影响。

虽然鼻十二指肠管比口十二指肠管容易固定, 但有研究报道, 这可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为防止发生呕吐, 我科采用了将胃管顶端通过幽门下到十二指肠内, 降低了呕吐和吸入的可能性。

3.2 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体重儿消化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极低体重儿胃肠动力不足, 易有食管反流且食管蠕动慢。采用非营养性吸吮给极低体重儿以感觉的刺激, 兴奋迷走神经, 刺激胃肠道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 胃泌素不仅能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和胰酶的分泌, 还可促进胃蠕动和胃黏膜生长。在经插管喂养的同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 能通过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 改变胃肠调节肽的水平, 刺激胃肠道的发育与成熟, 在不增加能量摄取的情况下, 使生长加速, 有助于从插管喂养过度到经口喂养。

3.3 腹部按摩在极低体重儿口饲喂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传统中医早已定论, 按摩对极低体重儿的影响是积极的, 可明显改变其临床症状, 有促进其体重增长, 智力发育等作用[2]。受其启发, 将腹部按摩应用于极低体重儿喂养的护理中, 本院新生儿监护病房已初见成效。极低体重儿的生后早期, 由于肠蠕动迟缓,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胀、反流, 严重者可发生肠坏死, 因此, 缓解并解除腹胀成为极低体重儿喂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研究表明, 当按摩时, 治疗信息会通过皮肤的触觉及压力感受器沿脊髓传到大脑, 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而且按摩可使胃泌素和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 在不增加热量的情况下, 使极低体重儿增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利用, 使体重增长明显[3]。由此得出, 腹部按摩可使消化系统处于较好的平衡状态。同时, 腹部按摩对胃肠道是一种机械刺激, 对促进肠蠕动是一种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尚君.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中国民康医学, 2010 (06) :723.

[2]石琪.46例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中国伤残医学, 2009 (03) :107.

篇6:极低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0月~2008年4月, 我科收治的无严重并发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5例, 男51例, 女34例。胎龄最大33周3 d, 最小29周1 d, 平均 (30.35±0.66) 周, 出生体重最大1 491 g, 最小1 000 g, 平均1 225 g。85例中母乳喂养的38例, 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的47例, 早产儿配方奶采用雀巢公司生产的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奶粉, 其热卡为100 ml奶液70 kcal (100 g奶粉491 kcal) 。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在生后第二天开始喂养。对胎龄低、体重小、吸吮吞咽能力低的早产儿采用口胃管间歇性喂养, 经胃管注入母乳或早产儿配方乳1 ml/kg, 每2小时喂奶1次。每次注奶前先抽取胃内容物, 如有残留奶10%以内, 则注回胃内, 当次喂奶时减去残留量[1]。残留量达到上一次喂奶量的1/3量时, 停喂奶1次。同一剂量喂奶1 d如无呕吐、腹胀等, 第二天喂奶量增加1~2 ml/kg。对吸吮吞咽好的患儿采用奶瓶吸吮喂养。所有早产儿经胃肠道喂养液量, 热卡不足部分均以静脉营养补足, 补充成分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等。喂养量达到正常需要量后 (每天120~150 ml/kg, 体重每天20~30 g稳定增长) , 停止静脉营养, 继续母乳或早产配方奶喂养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3.1每天晨间测量体重, 准确记录患儿体重变化情况, 计算患儿体重下降幅度、回升到出生体重日龄、过渡到全胃肠营养日龄、住院天数 (出院标准:能适应室温、自己吸吮进奶、体重每天20~30 g稳定增长、体重达2 000 g以上) 。

1.3.2观察黄疸消退时间、喂养不耐受 (多次喂奶后呕吐、腹胀、胃内残留奶量超过上次入量1/3、胃内咖啡样物等则为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代谢性酸中毒、感染性疾病 (肺炎、脐炎、肠炎、脓疱疹) 、喂养消化不良性腹泻、低血糖、低钙、贫血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喂养方式患儿临床基本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体重下降幅度低, 回升到出生体重时间短, 过渡到全胃肠营养时间短, 住院时间缩短, 两组早产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乳喂养组黄疸消退时间 (9.8±1.4) d, 对照组为 (14.7±0.9) d, t=7.039, P<0.01,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2.2 两种喂养方式患儿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代谢性酸中毒、感染性疾病、喂养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发生率均较低, 两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母乳喂养组与对照组比较, 低血糖、低血钙、贫血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由于各种原因, 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母乳喂养。2005~2006年, 我国早产儿营养调查协作组的调查研究发现, NICU中早产儿母乳喂养率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纯早产配方奶喂养占77.0%, 母乳+早产配方奶喂养占13.6%, 母乳+足月配方奶喂养占9.4%[2]。

早产儿母乳不论在营养成分的含量、比例还是生物活性等方面, 均特别适合于早产儿的生理生长发育需要。母乳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适宜, 酪蛋白与乳清蛋白比例为1∶4, 酪蛋白含磷少, 凝块较小, 易于消化吸收, 较好地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早产儿母乳含有较高活性的淀粉酶, 对早产儿的淀粉消化和潜在的抗感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3]。母乳中包含多种激素及激素生理活性肽[4], 可促进肠道的发育和成熟, 增加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分泌, 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 增加胃肠道的营养吸收能力, 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促进肠道胆红素的排泄, 加快新生儿黄疸的消退。母乳喂养, 可以使极低出生体重儿更快地过渡到足量喂养, 改善其营养状况, 避免出现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改善其远期预后。近来的研究发现, 母乳是新生儿瘦素的重要来源,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新生儿循环血液中瘦素水平, 对新生儿适应宫外环境起积极作用[5]。还有研究表明, 母乳喂养对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有益影响可持续到校正月龄30个月时[6]。

早产配方奶酪氨酸含量较高, 其氨基酸组成谱可造成较低的p H值, 加上早产儿对氨基酸降解的不成熟和肾功能的发育不成熟, 易造成晚发代谢性酸中毒。早产儿的肠道黏膜防御机构发育不全, 分泌型Ig A的分泌不足, 易引起细菌及毒素的侵入。早产儿母乳含丰富的SIg A、大量的免疫活性细胞, 溶菌酶多, 乳铁蛋白多, 能发挥很好的肠道免疫功能及免疫调节作用, 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早产儿胆酸分泌较少, 母乳脂肪颗粒小, 还含有脂肪酶, 易于消化吸收, 较好地避免消化性腹泻的发生。母乳渗透压286 mmol/L, 最适宜早产儿, 而且含有多量的表皮生长因子, 能有效预防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研究中我们观察到, 母乳喂养儿低血糖、低钙血症、贫血等发生率与早产配方乳喂养儿无明显差别, 可能与静脉营养的适当有效的补充有关, 以及与红细胞生成素的常规预防性治疗相关。

本组研究表明, 母乳喂养对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 我们应努力克服各种困难, 鼓励对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母乳喂养。

摘要:目的:观察母乳喂养对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0月2008年4月我科收治的无严重并发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5例, 分母乳喂养组和早产配方奶喂养组, 分别观察两组住院期间营养生长发育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喂养并发症发生率的不同。结果:两组在体重下降幅度、回升到出生体重日龄、过渡到全胃肠营养日龄、住院天数、黄疸消退日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喂养并发症中, 两组在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代谢性酸中毒、感染性疾病、喂养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低血糖、低血钙、贫血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进行母乳喂养, 对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生长发育有良好促进作用, 可减低喂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母乳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营养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92-200.

[2]早产儿营养调查协作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早产儿营养相关状况多中心调查974例报告[J].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12-17.

[3]钱继红, 吴圣楣, 陶美华, 等.早产母乳中淀粉酶活性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6, 21:324-327.

[4]王志国, 赵士美.新生儿胃肠道生长发育及胃肠激素的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 2002, 17:60-61.

[5]贲晓明, 秦玉明, 喻文亮, 等.母乳中瘦素含量及其对新生儿生长调节作用的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 2005, 20:202-205.

上一篇:上海2016年农村信用社招聘:神情举止篇考试试题下一篇:乡镇综治自查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