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思考

2024-04-07

“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思考(精选9篇)

篇1:“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思考

摘 要

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标准包括文学因素和非文学因素。茅盾文学奖对中国文坛产生了积极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茅盾文学奖评奖存在着不合理的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茅盾文学奖评奖的.评委组成、评选程序、对文学精品的认识问题等。针对茅盾文学奖存在的缺陷,应对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作进1步的改进,以发挥茅盾文学奖对文学创作的激励和引领作用,使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具有更多的公信力和更高的威望。

篇2:“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思考

ABSTRACT

The appraisal standards of MaoDun Literary Prize comprises the literary and nonliterary facts. The positive effects and great contribution of MaoDun Literary Prize on Chinese literary circles are affirmed, and the point of view that MaoDun Literary Prize still needs improvement is expressed. Suggestions are for the constitute of the evaluation committee, procedure of the evaluation committee, awareness of the top quality novels. Through the above discussions on its effects and limitations, this paper intends to accelerate the leading and encouraging function of MaoDun Literary Prize on literary works, and make it more credible.

Key words: Mao Dun literature prize; Appraisal; Ponder

篇3:“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思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评奖评优,科学化

我国的独立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其运行已逐步成熟, 而不断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则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评奖评优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力。但目前独立学院的评定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和制约着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评奖评优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成为推动独立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独立学院评奖评优存在的问题

判断一个评价体系是否合理, 功能是否优越, 在于该评价体系是否符合现实要求。相对于公办院校, 独立学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不可能完全照搬公办院校的评优体系。需要“因地制宜”, 寻求适合自身需求的评优体系。以紫金学院为例, 笔者认为目前其评奖评优存在以下问题:

1、成绩条件的压倒性, “软”、“硬”的不平衡性

学生能否获得参评资格的首要因素在于其成绩是否符合要求, 以该学院目前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先进个人评定办法为例, 办法中以成绩或分数为限制的条件进行简单统计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 评定办法中对成绩要求甚高, 对成绩的具体分数也做了要求。但实际情况是, 专业不同, 科目不同, 甚至评卷老师批卷的严和松等都会影响到具体分数的高低, 直接以分数高低作为标准判定学生是否具有参评资格过于生硬, 也有失偏颇, 结果直接造成参评标准的内在不一致。

学生成绩目前是评定办法中规定的硬性条件, 也是具有量化标准的条件, 可操作性强。在评定办法中, 一般还会设定一些软性条件, 比如: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参与文体活动等, 此类软性条件门槛较低, 没有具体要求, 难把握, 因此,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忽视, 甚至直接略过, 近乎于无。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相关条件重视程度的高低, 而制度的内在不平衡, 缺乏足够的弹性机制, 势必卡壳。

2、重“选”废“评”, 后续教育跟不上

评奖评优, 重在“评”, 但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是根据成绩专业排名来挑选哪些学生可以获得荣誉, 这一点在评优体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评选“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时, 由于没有更合适的方法来准确定位学生获得称号是否实至名归, 因此, 学院往往采取偏重成绩条件的方法来避免学生之间的矛盾。“评”这一手段实际被废止, 成绩好的学生获得荣誉的机会大大增加, 而这部分学生是否足够优秀, 是否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已不再重要, 自评、互评等过程直接被省略。最终导致成绩好的学生不再反省自身的不足, 融入集体, 而成绩差者认为自己没有机会, 自暴自弃, 各方面都变差, 评奖评优的激励、教育作用被大大降低。

此外, 目前的评奖评优工作后续教育跟不上, 一般是召开表彰大会, 发放奖状或奖励即结束, 忽略了树立先进学生典型的后继工作, 为表彰而表彰, 甚至沦为评奖评优队伍展示自身工作的一个手段, 教育作用无从谈起。

3、评定人员“全面化”和“拔尖”两种观点的冲突

在评奖评优过程中, 一部分老师认为应该充分发挥评奖评优的激励作用, 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奖, 促使评奖评优全面化, 避免不能获奖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另一部分老师认为应该选出真正的尖子生, 充分发挥尖子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以此来激励差生, 不能使奖状贬值。在这两种观点的冲突下, 评奖评优工作中就会产生矛盾, 使学生产生错觉, 怀疑评奖评优的公正性。笔者认为,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 如何使两种观点相融合, 则显得十分重要。

二、促进评奖评优科学化的途径

评奖评优工作是一把“双刃剑”, 用的好, 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其激励、教育作用。用的不好, 则不利于人才培养, 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约束, 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打击, 对学风建设起反效果。如何合理使用手里的剑, 在更大范围内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则显得尤为迫切。笔者认为, 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评奖评优工作的科学化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增设弹性条件, 探索单项奖的设立, 充分展示学生风采

独立学院相对母校而言, 学生基础薄弱, 在学术研究方面处于劣势, 整体素质较弱。但学生较有个性, 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较强, 获得的荣誉不在少数。以紫金学院为例, 仅2010年, 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竞赛获奖达87人, 十几人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通过者8人, 通过率高出母校。要解决评奖评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可考虑设立竞赛获奖者参评条件等, 拓展途径, 增加弹性条件, 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变以成绩为压倒性条件来评奖评优的局面, 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竞赛, 取得双赢的效果。

此外, 以往的各项荣誉称号受到德智体三方面的严格限制, 名额有限, 把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拒之门外。如何让具有特长的学生立足自身, 扬己所长, 设立单项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单项评优可设立简单的条件, 仅偏重于某一方面, 使学生更易于企及, 使有特长的同学自由成长, 可促使中等生或差生奋发向上、取得成绩, 产生成就感, 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这种多渠道、扬个性的做法可以使评奖评优工作成为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更加科学, 使独立学院学生风采得以全面展现, 也能使奖项拉开层次, 促进学院发展。

2、“依法”评奖评优, 加强后续教育

学院开展评奖评优工作时会要求相关部门按照评定程序开展工作, 目的在于保证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 得到学生的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 可能由于辅导员、教师的不重视或者其他原因, 往往在严格执行程序上出现偏差, 一旦发生纠纷, 学生会认为评奖评优存在黑幕, 而老师也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学生对荣誉称号的期望值会大大降低, 评奖评优的教育功能则会彻底失效。因此, 要完善现有的评定条例, 在尊重评定条例精神的基础上, 制定评定流程, 把评定流程书面化、细节化, 使学生了解评定的全过程, 积极参与到评定过程中来, 使评奖评优有法可依, 加重“评”这一环节的砝码, 确保评奖评优的公正性。

此外, 后续教育也是评奖评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要加强对优秀学子先进事迹的宣传介绍, 拓展宣传途径, 积极开展宣传周、学习周活动等, 真正发挥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作用, 促进评奖评优工作教育激励的长效性。

3、加强评奖评优队伍建设, 提高评奖评优人员素质

评奖评优工作是繁杂而琐碎的, 工作量大, 需要评奖评优人员具备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 同时要有耐心、细心, 因此, 要加强评奖评优队伍建设, 提高评奖评优人员的素质, 使评奖评优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首先, 评奖评优人员要不断学习, 摒弃“全面化”或“拔尖”观念的单一倾向, 努力使二者融合, 既要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 也要保证评奖评优工作的严肃性和神圣性, 避免奖励贬值。评奖评优人员要严格执行学院的相关政策, 要不断拓宽视野, 了解工作领域内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 不断完善评奖评优办法, 适应现实需要。其次, 由于独立学院专职负责评奖评优工作的人员太少, 精力有限, 造成实际工作中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后续教育工作不能及时开展, 对先进事迹的挖掘不够充分, 使评奖评优工作的实际质量大打折扣。解决这一问题, 可考虑适当增设岗位, 招聘专业人员, 或者在学院内部建立评奖评优兼职队伍, 定期培训, 共同参与, 把评奖评优工作做深做细。

总之, 科学的评价体系、公正的评价流程及高素质的执行人员三者缺一不可, 需同时进行完善, 才能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评奖评优工作向着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爱诚等.高校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和评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 1995, (04) .

[2]杨秀让, 王志杰.宿迁学院在评奖评优工作中的激励效应与教育策略[J].文教资料, 2009, (32) .

[3]李林山.边疆专科院校学生评优工作初探[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2) .

篇4:“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优评奖;育人工作

评奖评优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事务性工作,也是一项育人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评优评奖过程复杂,事务性工作繁多,导致评奖评优的育人功能经常被弱化。如何把高校评优评价工作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保证评优评奖育人工作的长效性成为目前急需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评优评奖与育人工作现状

1评优评奖工作的公正性和诚信教育

评优评奖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学生对评优评奖的公平性问题,非常在意。由于评优评奖文件、评定流程、评定细节不及时进行公示,学生无章可依且不能及时了解整体情况。一旦出现失误,学生往往会质疑评优评奖的公正性,认为学院在暗箱操作,同时,这也不利于学生自律,导致产生一些弄虚作假、虚报成绩的行为。除此以外,在评优评奖的答辩环节,学生还会对评委老师的公正性和评判标准提出疑问。这些问题,在评优评奖的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和考虑,避免出现。

2评优评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参与范围

育人是一个感化、熏陶和养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教学、管理到服务,凡是参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师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提高评优评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扩大参评人员的范围,让评优评奖不仅仅是学生处、辅导员的工作,而能让很多专业教师、班主任、学院领导也参与其中,了解评奖的全过程,以便在日常的教育中融入评优评奖的内容,运用评优评奖的激励作用,发挥全员育人的长效性作用。

3评优评奖与普惠式育人

在评优评奖的过程中,学校和学院虽然给学生提供很多的机会,但是机会的分布不均,覆盖面狭窄。少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有多次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占多数的中等学生却苦于没有机会。久而久之,中等学生的评优评奖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不利于日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为普通学生打造普惠式评优评奖的平台非常有必要。

4评优评奖应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一年一度的评优评奖工作奖项繁多,规则复杂,往往需要辅导员加班加点地完成这项工作,于是评优评奖的育人功能就经常被弱化。有的学生“一评了之”,有的学生认为评优评奖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还有的学生质疑评优评奖数据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以至于不屑于参加评优评奖。可见,评优评奖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纯粹的成为一项事务性工作,这与高校设立评优评奖的初衷来说是不相符的。

二、发挥评优评奖育人作用的主要措施

评优评奖要发挥育人作用,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全员育人为支点,搭建普惠式育人平台,以评促建,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性。具体措施为:

1.以制度建设为支撑,实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评优评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整个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评优评奖工作才能更加规范和公平,实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可构建“三会三公示一答辩”制度。“三会”指各年级评优评奖细则和实施方案,要在评优评奖工作前通过年级班主任联席会议讨论、确定;评优评奖内容、流程、细则要辅导员通过年级会形式通知到每位同学;评优评奖结果也是经过班主任联席会共同讨论通过。“三公示”指评奖办法、流程、细则要在综合测评前公示,综合测评结果要在落实奖项前公示,评奖结果要在学院范围内公示。“一答辩”指学院统一组织国家级、校级奖学金的公开答辩,评委现场投票确定学院推荐名单。答辩过程中实行答辩交叉评审制度,确保结果公平公正。尽量避免本年级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以及学生评委评定本年级的学生。要求评委们事先并不认识与熟悉本组的答辩选手,仅仅通过现场提供的材料和现场答辩效果评定奖项候选人,保证答辩的公平与公正,确保答辩结果的有效性,满足学生对评优评奖公平性的期待。

2.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参与学生评奖,以全员育人为支点

在评优评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班会、班主任辅导员联席会邀请专业教师和班主任参与“细则评定、过程监督、答辩评审、结果反馈”等环节。还可以扩大评优评奖教师参与范围,邀请院领导、学院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院级公开答辩会,有效发挥院领导、班主任教师、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工作人员对评优评奖工作的检查、(下转第156页)(上接第148页)监督、评价和指导作用。通过评优评奖实现班主任责权利分享,也调动院领导、机关工作人员、专业教师和学校机关人员关心学生成长、分享学生成果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全程关怀、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3.加强评优评奖队伍建设,提高评奖评优人员的素质

评优评奖工作是繁杂而琐碎的,工作量大,需要评奖评优人员具备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同时要有耐心,做到既“表彰”又“育心”。因此,可成立评优评奖工作小组,学习校级评优评奖工作精神和相关政策,分享历年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评奖评优人员的综合素质,使评奖评优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4.增加晋级选拔机会,搭建普惠式育人平台

评优评奖不应该只是针对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而是应该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和激励。因此,可通过“专业择优—年级推优—学院评审”的晋级式选拔,搭建普惠式育人平台,不仅保证院级评优评奖的质量,还能在最大范围内给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增强学生评选各类奖项的信心,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评优评奖结束以后可以开展评优评奖分享会、表彰大会等活动,达到普惠式育人的目的。

5.以评促建,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性

评奖评优是阶段性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时效性,更具有长效性,只有将一年一度的评奖评优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才能保持评比工作激励的持久性。评优评奖不只是让优秀的学生接受奖励,而且要让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融入评优评奖工作中。一方面,评优评奖的过程是选优、争优的过程,也是每个学生总结一年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契机。通过综合测评,优秀的学生找亮点,中层的学生找差距,下层的学生受激励。另一方面,评优评奖结果的上报并不是学院该项工作的结点,应重视评优以后的优秀事迹宣讲和分类经验介绍推广。通过这些环节,对广大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引导他们明确标准,确定阶段性学习目标。

辅导员作为评优评奖工作的主力军,应及时针对未获得奖学金或荣誉的学生进行辅导,或与之沟通,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将评优评奖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鼓励落选学生发现不足,继续努力。

可以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新学期开学动员会、一年一度的评奖评优等时间节点,加大对评奖评优的指导思想和评比政策的宣传,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把影响评奖评优的因素(例如加分、减分)分解到日常的教育管理之中。

篇5:论茅盾文学奖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

对茅盾文学奖持中立态度, 基本认可和赞同茅盾文学奖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雷达。他曾在《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学奖》这篇文章对茅盾文学奖的设奖来由及其评奖的概况都做了详细的论述。首先, 茅盾文学奖的创制是缘于茅盾先生的遗嘱: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 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其次, 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工作遵循一定的章法和步骤, 入围作品都是由全体评委投票决定的名次, 获奖作品的得票数必须要超过评委全体的三分之二才有效, 然后按照票数排名, 这一评选标准是较为公正的。最后, 评价茅盾文学奖是否能够反映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水平, 最关键的是要了解其获奖作品的思想深度、文化意蕴以及人类性等方面究竟达到了一个怎么样的水平。他认为伟大的作品应该是关怀人的作品。茅盾文学奖作为一项有影响力的奖项, 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出人文关怀, 始终体现文学是人学的这一理念。尽管茅盾文学奖确实存在着自己的美学偏好, 即对宏大叙事的侧重, 对一些厚重的史诗性作品的青睐, 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倚重, 对历史题材的更多关注, 但这只是评委们在审美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一种默认标准, 而且重大题材确实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它们能在各个角度关注历史、社会、人生等问题, 能够更多体现人文关怀。综上所述, 茅盾文学奖基本上是能够反映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水平。当然并不否认茅盾文学奖也确实存在着少数有瑕疵的作品, 但不能因为这一点点的瑕疵就否定了整个茅盾文学奖的价值和意义。

与此同时, 对茅盾文学奖质疑最多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洪治纲。他在1999年第5期的当代作家评论上的创作批评论中写了《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一文, 对茅盾文学奖进行了一系列地质疑, 成为质疑茅盾文学奖最多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认为茅盾在遗嘱中提到设置茅盾文学奖是要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但是何谓最优秀呢?首先, 他提出最优秀作品应该是针对其艺术性而非思想性而言的。即在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创作出真正具有艺术深度并让人深受震撼的优秀之作, 它不可能与最积极, 最及时, 最宏大之类等同, 也与最现实主义, 最主流意识……无关。而从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十八部获奖作品来看, 它们共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的史诗性过于片面地强调, 对现实主义作品过分的偏爱, 对叙事文本的艺术价值失去必要的关注, 并没有体现了我国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高峰走线。其次, 他认为, 茅盾文学奖在评奖条例中, 只强调了评奖的程序和方法, 但是没有突出评奖标准。评委们默认的是政治标准第一, 艺术标准第二的评选标准, 无法保证获奖作品的科学性。最后, 从评委们的年龄及其成员来看, 成员普遍年龄较大且大多身居文学工作部门的要职, 或者说是政府部门的某种代表, 这无疑意味着这个奖项必须对政府部门负责, 对主流意识负责, 这两种特定的现实情况实际上暗含了评奖的局限。因此, 茅盾文学奖进行到今天, 并没有对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提倡的作用。

茅盾的遗嘱是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茅盾文学奖的设置是为了促进长篇小说的更好创作。两者都是为了促进我国长篇小说事业的繁荣发展, 但却违背了茅盾先生的初衷。为了保证长篇小说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而把茅盾文学奖制度化、程序化, 而长篇小说的创作反而因制度化和程序化的限制而受到了种种制约。以第六届莫言的《檀香刑》落选为例。这本是初评一致看好的作品, 也是获得了读者认可的作品, 然而最终却落选, 引起舆论界的争执也引发了对茅盾文学奖的质疑。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茅盾文学的评奖条例首先看重的是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 这样就导致如同莫言一样的重视艺术创新的同类作家作品难以进入茅盾文学奖的行列。此外, 茅盾文学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国作协评委的判断和认可, 与大众读者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尽管在评奖程序中提到过要使得推荐出来的备选作品在终评前一个月在相关的媒体上予以公布, 以便广泛地听取读者意见, 但是实际上读者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和理解是有限的, 他们很难做出公正的判断, 因此其意见和评价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些都是茅盾文学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况且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不能够用统一的审美标准和评选原则来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 茅盾文学奖在引导文学创作走向的同时也可能在无形中对读者或创作者形成盲目的导向性, 因此要尽量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同时也要完善和改进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机制, 使得文学创作能够朝着多元化、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创作出真正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上创新的文学作品, 我们也期待下一届的茅盾文学奖能够出现更多的兼顾内容和形式, 思想与艺术都完善的优秀文学作品。

摘要:茅盾文学奖作为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 对作家和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但其评选的结果却引发了诸多的质疑和争议, 文坛学者对其所持有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制度和评价标准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必须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评选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思想性,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徐其超.聚焦茅盾文学奖[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

篇6:茅盾文学奖的失落

好的文学奖不仅是一国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会对一国文学的整体水平乃至文学出版产生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而口味单一、政治挂帅的文学奖带来的只能是抑制和阻碍

每年的10月和11月,是世界文坛的收获季。多项重要的文学大奖选在此时开奖,10月初的诺贝尔文学奖自不待言,英国的布克奖、德国的德国图书奖、法国的龚古尔奖、美国的国家图书奖亦前后脚地揭晓,就连中国,也在10月27日颁出了本国文学的最大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其中,茅盾文学奖无疑影响最小,却又争议最大,怀疑、批评和不屑之声不绝于耳。

茅盾文学奖:不尽如人意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坛最重要的文学奖,26年来却每况愈下,几乎沦为最被质疑的文学奖。在评奖宗旨和程序方面,茅盾文学奖始终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

从1982年至今,茅盾文学奖评了七届,每届获奖作品少则三部,多则六部。举办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隔三年,有时隔六年。根据2007年12月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会议通过的最新一版《评奖条例》(修订稿),刚确定下来“每四年评奖一次”,但2008年的评奖距上一届2005年的第六届只隔三年。

程序方面最为外界诟病之处,当属备选书目(相当于初评)提交之后,又规定可临时增添五部“备选书目”,而且依《评奖条例》,在评奖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须“参考各界反馈意见,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最后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其中的“参考各界反馈意见”“充分的协商与讨论”,以及“无记名投票方式”,无一处不是含糊其辞,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和事实上的操作空间。

评委们不能独立做出选择,不能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好恶,不能实名投票?为什么不到30部入围作品,却要设置多达23人的庞大评委会(布克奖仅有5位评委)?为什么不能将评奖工作由中国作协下放到一个纯民间的“茅盾文学奖基金会?答案不难得出——只有如此,才可轻易操纵甚至改变评奖的结果。

现阶段的中国文坛,无论评奖宗旨多么强调“主旋律”,都无法理解长期以来茅盾奖在程序的巨大不确定和过程始终的不透明。这些评奖最基本的要素都不具备,茅盾文学奖的没落便不再令人意外了。事实上,外界对茅盾文学奖的批评,从1990年代的《白鹿原》修订本事件起一直未断,但作为主办方,中国作协始终未见改革意向。

成为有影响力文学奖的因素

如果不计旨在作家而非具体作品的诺贝尔文学奖,那布克奖可谓世界上经营最成功的年度书奖,不仅在英国和英联邦国家极具号召力,影响亦远达美国和加拿大,非英语世界亦随之耸动视听。

今年正好是布克奖40周年,该奖由英国最大的现货批发商布克公司出资创办于1968年,2002年进行了一次大改组,引入新的冠名赞助商——管理资金逾700亿美元的曼氏集团,之后正式定名为“曼氏布克奖”。出于长远发展、确保独立与稳定的考虑,该奖的全部组织和运营工作转交新成立的民间机构布克奖基金会(BPF)。

布克奖评委是一年一换,并不总是清一色的文学专家,口味参差,倒也干劲儿十足。经入围、初评、复评,每轮淘汰,按时张榜公布,至六人决选名单出炉,已是全国鼓噪,大众参与程度极高,对最后赢家,各报刊尽情猜测,眼球文章主动做足,更有博彩公司助兴,招赌下注,好不热闹。到了颁奖日,则召开盛大酒会,名流云集,正装礼服,电视转播,现场开奖,大奖得主一花独放,余五人皆绿叶般悲凉,颇有些奥斯卡的气氛。

有105年历史的龚古尔奖德高望重,其评奖机构由龚古尔委员会担当,10名委员几乎奉行终身制,每月一次在巴黎歌剧院附近的德鲁昂餐馆开会议事,颁奖前也是在此投票,决出获奖作品并当场开奖。

当然,英法两奖的结果并非总能做到令所有人信服,龚古尔奖一度因大出版社过多染指,且终身评委老化严重而招致非议,但由于两奖程序公开,过程透明,连最终投票产生的获奖作品系几票胜出也即时公布,同时阐述其获奖理由,大众可以对评委眼光说三道四,但总不至于连书奖本身也全盘否定。

此外,欧美各国书奖繁多,读者选择也多,某个奖厚此薄彼,不会将矛盾全部集于己身。英国除了布克奖,还有科斯塔奖(前身乃惠特布莱德奖)、奥兰治奖及无数小奖;美国则有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人协会奖和笔会系列奖。法国更厉害,据统计,该国共有大大小小的文学奖约1150种,仅在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两周内,便有龚古尔奖、雷诺多奖、美第奇奖、费米娜奖、法兰西学院奖等五大书奖密集颁出。

文学奖的评选目的

奖金的多少,并非书奖影响力的必备指标。真正重要的,无非公正透明的评奖程序,以及令大众信服的评奖宗旨。

就颁给单本作品的奖金而言,布克奖算得上十分值钱,尤其自2002年获曼氏集团赞助后,奖金由过去2.1万英镑提高到5万英镑。龚古尔奖的奖金虽然只有象征性的10欧元,但因为获奖作品的销量必然迅速暴涨数倍,带给了作家不菲的版税收入。

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小说《白老虎》获得今年的布克奖后在英国的销量便增长了20余倍,由获奖前一周卖出383本,增至获奖后的一周8024本。

布克奖和龚古尔奖的宗旨都极其单纯,无非要选出年度最佳小说而已,不因宗教、意识形态、作者的政治态度或文学流派设限,管你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还是哪门子的现代派,只要是好小说,就有资格和机会获奖。

布克奖虽为英国书奖,但其他英联邦国家和爱尔兰共和国的作家亦有资格参评,从近年的获奖名单来看,更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多元化倾向。

1999年到2008年的十位布克獎得主中,英国作家仅有一位(阿兰·霍灵赫斯特/2003),余下九位作家,有两人来自爱尔兰,两人来自加拿大,两人来自澳大利亚,两人来自印度,一人来自南非。获奖作品的内容同样五花八门,如今年得奖的《白老虎》一书,便借主人公——一位印度暴发户给中国领导人所写的七封长信,描写了印度经济起飞过程中遍布腐败和欺诈的灰色侧面。

龚古尔奖的多元化努力也已开始。在过去的三年中,该奖两度颁给了外国作家——2006年的美国人乔纳森·利特尔,今年的阿富汗流亡作家阿提克·拉希米。而就在去年春天,44位作家还以《为了法语“世界文学”》为题,在法国《世界报》联合签发长篇宣言,呼吁将法语从法国解放出来,使法语文学转变为用法语写作的“世界文学”。

在英语强势地位的冲击下,法语文学的地位令人担忧。曾以《豪猪回忆录》获颁2006年雷诺多奖的刚果作家阿兰·马班库说:“法国文学一旦越出自己的边界,它便自形瓦解了,因为只有塞纳河两岸的人读它。”新小说运动以来,关注文字胜过叙述的法国文学日益孤芳自赏,自绝于世界,这与各大文学奖如何取舍的风向标作用不无关系。至少,老化的终身评委们很难保证新鲜而有活力、独具开创性的作品得到特别关注。

好在今年,老迈的龚古尔委员会已经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破天荒地将投票评委的年龄上限设定为80岁,超过80岁则自动转为名誉评委,不再拥有投票权。因此今年5月,便有两位超龄委员被“名誉化”而靠边站,取而代之的是两位60岁出头的“年轻人”。

好的文学奖不仅是一国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会对一国文学的整体水平乃至文学出版产生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而口味单一、政治挂帅、限制重重的文学奖带来的只能是抑制和阻碍。

篇7:“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思考

至今为止,茅盾文学奖已然历经30多年历程,共40多部优秀长篇小说荣获桂冠,其中《穆斯林的葬礼》乃1991年第三届获奖作品。《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一级作家霍达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荣辱。内容安排巧妙,“玉”(第二代人韩子奇为代表)、“月”(第三代人韩新月为代表)两条支线交替出现,贯穿统领整个情节,激起读者好奇心,使读者对故事的发展更加充满探知的欲望,引人入胜。(1)《穆斯林的葬礼》以小见大,以三代人命运的沉浮及相互交织的爱情见证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见证了中国社会和世界格局的动荡与变化,(2)是一部融人性之美与价值之美于一体的巨著,该小说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国外,极具研究价值。

1茅盾文学奖

1.1茅盾先生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沈德鸿先生一生使用的笔名经证实的已有98个,但其中“茅盾”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茅盾先生的父母思想观念颇为新颖,这使得茅盾从小便接受新式的教育。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茅盾先生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便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同时,茅盾先生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虹》、《蚀》三部曲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先生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当代优秀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1.2评奖标准

自1982年始,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初期为每三年一次),参评作品须为长篇小说,字数13万以上。茅盾文学奖评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中国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品,尤应予以关注,应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鼓励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1.3研究价值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也是唯一一个长篇小说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在国内外均具有广泛的影响。从而使得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首先,茅盾文学奖代表着中国长篇小说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可极大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其次,获奖作品不仅反应了各种时代历史背景题材,更用鲜活的文字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即使是沉重的话题,也充满渴求的欲望想要探知后续发展的氛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极具可读性;此外,茅盾文学奖的冠名使得获奖作品的销量急剧持续增加,更进一步表明读者对获奖作品的喜爱,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图书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将中国图书推向了世界。

2获奖作品翻译概述

自1982年至2015年间共九届茅盾文学奖共评选出43部优秀长篇小说,引领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学潮流。其中翻译成其它语言的作品仅有10部,由此观之,茅盾文学奖的翻译还远远不足,仍需翻译人士进一步努力,译出更多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近当代文学。

43部作品共涉及43位作家,其中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和《无字》分别斩获第二届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而第三届获奖作品之一《都市风流》则是由孙力和余小惠合作而成。而43为作家中仅有8位女性作家:张洁、凌力、霍达、余小惠、王安忆、王旭烽、宗璞及迟子建。综上可知,10部外译作品中有6部均为女性作家作品。女性作家仅占总人数的18.6%,而外译作品中却有60%均为女性作家作品,所以研究女性作家作品翻译价值更高。

3《穆斯林的葬礼》英译研究

3.1研究现状

霍达是国家一级女性作家,也是我国著名少数民族作家。她的人生经历使她逐渐学会了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霍达在创作《穆斯林的葬礼》时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讲述“一个穆斯林家庭从1919到1979这六十年间的变迁兴衰,三代人的命运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来艺术化地呈现了回民族过往的历史,回顾了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展现了回民族浓郁的异域风情。众多学者专家均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对其原文本的研究很丰富。

迄今为止《穆斯林的葬礼》有且仅有一部英译本以译著形式出版,即关月华与钟良弼合作翻译的The Jade King—History of a Chinese Muslim Family(下文简称The Jade King)。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尚未饱和,研究空间仍非常大。目前已有学者从操纵式改写、叙事学、文化翻译观等视角对其英译本进行研究。由此可看出,学者们逐渐注意到了此处的研究空间及价值。

3.2译文分析

(1)删译。译者在译文中采用大段的删译。部分删译没有对读者的理解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使原著的大段赘述变得更加简洁易懂。然而部分删译却违背了原文的故事情节发展,译者主观情感涉入明显。

例1:序曲《月梦》中,一段关于穆斯林居住区的描写:

这儿是“达尔·伊斯兰”——穆斯林居住区,聚集着一群安拉的信徒,芸芸众生中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大。在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来的一千三百年间,他把仁慈、公正、诚实和自我克制的精神洒向人间,全世界有八亿人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这个世界很小。在拥有八百万人口的古都北京,穆斯林的数目只有十八万,他们散居各地,其中有一部分聚居在这座清真古寺的周围。据说,这一带曾经是果木繁茂的石榴园……

对应译文:

This is a Muslim district where the followers of Allah reside,a world apart from the rest of the city.It is a small world.Of old Beijing’s eight million inhabitants,only 180,000 are Muslims who either live here in this community or in places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city.

从中可以看出译者把原文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后产出更简洁的译文。

例2:第一章《玉魔》中,博雅宅当时的主人侦缉队长欲售出博雅宅,原文讲述了其原因,即闹鬼,这一情节既反映出侦缉队长平日里行为恶劣,胆怯心虚,又为后来韩子奇在与其交涉中能够轻易获得博雅宅做铺垫。然而译文中却将此情节相关的语句删除,失去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

所以译者删译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例1来说,减译化冗杂为简明,效果更佳,而例2省去了“闹鬼”情节,就不能体现出侦缉队长因心虚或者害怕的心理才要卖房子,有悖原文的情感传达。

(2)增译。译文同样多处采用了增译的方法,主要用于解释说明,或者把隐含意义直接明了地翻译出来。而且,重复出现的内容,需要增译时,译者仅在第一次采用增译手法,读者理解之后,后文再次出现相同内容,译者便仅采用一种翻译方式。如此既具可读性,又不至于显得赘述。

例3:原文中说博雅宅的“博”、“雅”两字时,译者不仅用拼音拼出,还用英语解释了一遍:

...two characters Bo and Ya,one on each,meaning“broadness of knowledge and elegance in taste,”which make up the name of the house---Bo Ya mansion.

其中下划线部分均为增译内容,原文中没有对应的语句。其中broadness of knowledge and elegance in taste解释说明博雅二字,which make up the name of the house---Bo Ya mansion则是原文中的隐含意思。

例4:译者在翻译梁亦清(第一代人)的两个女儿的名字君璧和冰玉时,也是采用了增译的方法,同时使用汉语拼音和英语解释:The elder was called Junbi,or Fine Jade;the younger Bingyu,or Icy Jade.

不少学者讨论过人名地名等应该如何译的情况,若按汉语直译,则外国人不能理解,若直接译成英语,对本国读者来说又会产生异样的感觉,笔者认为本译文中的这种处理方式恰到好处,同时兼顾了中外读者需求。

4结语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文学的最高奖项。不仅使获奖作品在国内的销量持续增加——据统计《穆斯林的葬礼》目前销量已突破300万册,而且将其推向了世界,让外国读者亦能领略中国的文学风采。综上所述,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仍有很大的翻译研究空间及价值。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中国软实力亦在不断加强。近年来,国家一直着力推崇中国文化“走出去”,目前已跃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出版国。作为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推出便具有代表性意义,从而其翻译研究更是尤为重要。翻译是连接不同语言文学作品的桥梁,是不同国家文学相互交流的基石;离开翻译,文学便犹如“闭关锁国”,中国文化“走出去”更无从谈起。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翻译研究,价值

注释

1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篇8:“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思考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出炉。作为中国文坛最高的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备受瞩目,它们分别是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这五部作品所展现的生活广度、达到的历史深度和显著的艺术高度,使其足以比肩此项殊荣。

在作品的背后,获奖的五位作家也成功地在消费主义浪潮的裹挟之下,将渐行渐远、芳踪难寻的纯文学拉回现实社会。他们的笔下所展示的才是文学的真相,不论时代熔炉用多少三昧真火去淬炼,只会让其更加熠熠生辉。

一个月后的9月29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铁凝在致辞中说,这五部书不会辜负珍贵的信任,每一部都如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这边风景,每一部都凝聚着作家深厚的体验和精湛的功力,在漫长的时光、寂寞的劳作中淬炼而成,他们拓展了汉语文学的精神空间,标记着2011到2014年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辉煌成就。

当然,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评出来的,更是读出来的,一部作品在读者的深入阅读中才能不断获得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是伟大的读者造就了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当无数读者以文学之灯照亮自己灵魂的时候,他们的真诚和执著也照亮了文学前行的道路。铁凝希望广大作家牢记中国现代文学伟大开创者们的初衷和期望,牢记肩上的使命和责任。祝福所有在文学之路上寂寞辛劳地跋涉攀登的人们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以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我们的人民。

《江南三部曲》的授奖词: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对历史和现实郑重负责的态度深切注视着现代中国的壮阔立场,以百年的跨度在革命史与精神史的碰撞中处理了一系列重要的现代性命题。三代人的上下求索,交织着解放的渴望和梦想的激情,在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之间,个体的性格和命运呼应着宏大的历史运动。艰巨的价值思考形成了分散勉励而高远辽阔的艺术世界,这是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小说。格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探索明清小说传统的修复和转化。细腻的叙述,典雅的语言,循环如《春秋》的内在结构,为现代中国经验的表现开阔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与新的语言和艺术纬度。

格非的获奖感言: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在接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这个重要的奖项之际,请允许我简要地追溯一下中国长篇小说的源流。

众说周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先生、老舍先生、巴金先生、李劼人先生等一批文学巨匠,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共同奠定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基石,并由此确立了长篇叙事文学的崭新高度,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有别于古典小说的新的叙事传统。作为后备作家我们多年来一直受到这个传统的护佑和滋养。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再推就将看到耸立在远处的另一个巅峰,我所指的是由《水浒传》和《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章回小说的传统。李劼人曾说:“一直要等到司汤达、福楼拜等人出现,西方小说才有资格与明清章回体相比。”

无论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还是明清章回体,都深深的扎根于伟大的史传传统的沃土之上,《春秋》和《史记》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开头中是这样来描述自己写作史记的初衷的,他父亲司马南曾感慨说,周公死了以后五百年有了孔子,如今孔子死了差不多五百年,有谁能够出来“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司马迁认为父亲所暗示并寄予希望的这个作者就是自己。在《太史公自序》的另一处,司马迁引述孔子的话接着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我认为上述两段话能够准确地反映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緣起和宗旨,这个宗旨也为后代的史学家如陈寿、裴松之、欧阳修等人所继承,它不仅是史家著书历书的基本准则,也深刻的影响到叙事界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如果让我来简单地概括一下这个抱负和宗旨,那就是明是非、正人心、存风骨。

司马迁的遗产对今天的写作者而言往往意味着出神入化的叙事技巧,奇谲瑰丽的修辞方法,错综含蓄的文体结构以及朴素华美的叙事语言。也许很少有人会想起,司马迁当初的叙事抱负和写作使命。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学写作日趋娱乐化的时代,司马迁的伟大抱负对我们是一个必要的提醒,因为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文学写作不仅仅关乎娱乐和趣味,也关乎良知,关乎是非,关乎世道人心。谢谢大家!

《这边风景》的授奖词:

在王蒙与新疆之间,连接着绵长繁茂的关系,这片辽阔大地上色彩纷呈的生活是王蒙独特的语调和态度的重要源头。《这边风景》最初完稿于40年前,具有特定时代的印痕和局限,这是历史真实的年轮和结疤,但穿越岁月而一样成立的是生活、是人、是爱与信任,是细节、是情愫,是世界、是鲜活的声音。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少有作家如此贴心、如此满怀热情、如此饱满生动地展现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从正直的品格、美好的爱情、城市的劳动到壮丽的风景、绚烂的风俗和器物,到回响着各民族丰富表情和音调的语言,这一切是为生活和梦想的热忱礼赞,有力地表达了把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根本上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和信念。

王蒙的获奖感言:

这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一,我感动的是对于四十年前动笔今年才定稿出版的这部作品的肯定。历史并未切断与摘除,文学不相信空白,不怕事后诸葛亮,该连续的自然要连续,该弥合的也不难弥合。命名不合乎事宜了,内容仍然可以真实生动。青春能万岁生活就能万岁,文学也能万岁。文学不会是得奖,热闹一阵就夭折。我始终相信文学有一种免疫力,它不会因一时的夸张而混乱,不会因一时的冷遇而沮丧,不会因特殊的局限而失落它的真诚与动人。

局限也可以成为平台,可以成就风格。如果你有足够强大与自由的凝结力,条条框框可以成为彩头花花式的道具,因为文学归根结底来自人民、生活还有我们从《诗经》开始的文学传统,与全人类的语言艺术宝藏。它能突破、能超越、能起死回生,显示真情、真知、真理,给读者以历久弥心的感动。

其次,我觉得是奖励了一个中国的新疆故事,激活了四十年前在新疆的岁月。我怀念新疆的新老友人,尤其是各族人民,在一个并不快乐的年代,与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维吾尔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手拉手心连心,使我得到了莫大的快乐。脚踏实地增加知识,开了眼界。在一个找不着北与几乎无事可做的时期,我来到了风姿绰约的新疆,我为自己找到了最有意义的事情,学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文化、学贫下中农,写人民、写边疆、写生活,知实际、知艰难、知祖国之大、知人生多彩多姿。有生活做根底,有火热的爱,即使在相对冷冻的环境中,人仍然活泛,文字仍然强硬,追求的仍然是精神生活的美好与高雅。

我感谢所有支持我写作此书的亲人友人:已不在世的妻子崔瑞芳;我感谢安排我去伊犁农村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林国明与自治区的文联领导刘晓武、王玉甫;,我感谢帮助我请创作假的诗人,当时的创作研究室主任,也感谢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与许多老领导同志的祝贺;同样有作品参评的维吾尔族作家阿莱提,表达了视为自身荣誉的欢庆。荣誉归新疆。

我还坚信奖的可爱来自文学,获奖的意义在于推动文学,不是相反,不是为了奖而文学。奖重要文学更重要,作品好没有得奖仍然是好作品,得了奖却暴露了作品的缺陷、一时沾奖的光,于人于己于文学无补有愧。李白、曹雪芹、托尔斯泰都没有得过奖,奖不能八卦化、浅薄化、低俗化,奖不是注意目标,更不能用一肚子脏水来涂抹一个本因珍惜却绝不可孜孜以求的奖。在我们强调程序的公正性与廉洁性的同时,我也希望強调评奖结果的文学内涵、文学意义、文学判断。我希望有更多的对于文学的关注,对于作家与作品的关注,有对于品的公开公正的批评与针砭,而不是庸俗的无聊的对于文学奖的信口开河的嘀嘀咕咕。我感谢主持、主办、主礼此次评奖的中国作协与各位文友。

《生命册》的授奖词:

《生命册》的主题是时代与人,在从传统乡土到现代都市的巨大的跨越中,李佩甫深切地关注着那些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们。他怀着经典现实主义的雄心和志向,确信从人的性格和命运中可以洞见社会意识的深层结构。《生命册》以沉雄老道的笔力塑造着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快与慢、得与失、故土与他乡、物质与精神、灵魂的质地在剧烈的颠簸中接受缜密的测试和考验,他们身上的尖锐矛盾所具有的过渡性的特征,与社会生活的转型形成了具体而迫切的呼应。《生命册》正如李佩甫所深爱的大平原,宽阔深厚的土地上诚恳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祝贺李佩甫。

李佩甫的获奖感言:

各位嘉宾、朋友们,本人自1977年时,虚实算满已有38个年头,其中写过十部长篇,今天是发家之年,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本人出身工人家庭,父亲是鞋匠,我的父亲自12岁进城当学徒,先是给老板打工后来成了国营国营鞋厂的工人,60岁退休,他干了48年。父亲是做鞋的,父亲生前曾经给我做过一双棉鞋,22年了,这双皮棉鞋如今还在鞋柜里放着,我每年冬天都穿,应该说父亲是个好鞋匠。我不知道我的作品22年后还能不能有人看。

记得有一次下乡,一个农民问说你干啥的,我说作协的,他说哪个厂,我笑了,他说哦个体户。是,我也算是一个个体手工劳动者,只是我不知道我的产品能不能超过我父亲。父亲做了48年鞋,我也才写了38年,人的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已很不容易,我庆幸的是,写作是我选择,写作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前几天在网站里看到过一篇文章叫作《小鲜肉秒杀老作家》,文章说的意思是时代变了,文学的类型化使阅读有了更多选择。的确社会中的变化很令人瞠目结舌,但真正让人瞠结的不是担心被年轻人打败,而是面对变化自己怎么样才能找到准确的最适合于表达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我的努力还远远不够,那就继续努力。谢谢评委们,谢谢各位。

《繁花》的授奖词:

《繁花》的主角是在时代变迁中流动和成长的一座大城,他最初的创作是在交互性地方性的网络空间进行,召唤和命名着特定的境遇,由此创造出一种与生活和经验唇齿相依的叙述和文体。金宇澄遥承近代小说传统,将满含文化记忆和生活气息的方言重新擦亮,反复调试,如盐融水般汇入现代汉语的修辞系统,如一个生动的说书人将独特的音色和腔调赋予世界,将人们代入现代都市生活的夹层和皱褶。乱花迷眼,水银泻地,在小历史中溅出大历史,在生计光雾中溅出世象大观;急管繁弦,暗流涌动,尽显温婉多姿、余音不绝之江南风韵,为中国文学表达都市经验开辟了新的路径。祝贺金宇澄。

金宇澄的获奖感言:

感谢评委们对《繁华》的肯定。茅盾先生在《子夜》采用多个坐标的叙事方式写出他心中的城市,在以后的很多年,书写重心逐渐转移。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从上海迁移到滨河地区务农,但城市坐标在我的心里始终没有远去,而是更为的深刻和诱人。尤其到了城市化进程的当下,借鉴前辈的关照方式再来看待上海,这座城市仍会显现原始森林的复杂和丰富,它毫发毕现也深不可测。它的喧哗骚动沉默无言,让我感悟到城市和乡野密不可分,同样是普通生活最重要的聚集地,同样需要作者沉浸其中不断积累和最忠实的表达,需要作者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感情,让我明白城市主题同样是打开文学视野的一把钥匙。谢谢大家!

《黄雀记》的授奖词:

在《黄雀记》中,一切遥望着丢失的魂魄,苏童回到已经成为当代文学重要景观的香椿树街,以轻逸飞翔的姿态带动沉重的土地河流,意在言外、虚实相生,许多俗世中的缘与孽闪烁着灵异感密集的光芒。三代人的命运构成了世辈的精神景象,在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艰难境遇中,时代变迁下人的灵魂状况被满怀悲悯和痛惜地剖开。苏童的短篇一向为世人所瞩目,而他在长篇艺术中的探索在《黄雀记》中达到了成熟,这是一种充分融入先锋艺术经验的长篇小说诗学,是写实的又是隐喻和象征的,在严格限制和高度自律的结构中达到了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

苏童的获奖感言:

各位,非常感谢以铁凝、李敬泽、阎晶明为首的62名评委的决定,这个决定对于我个人来说必将成为未来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此刻我不仅感到高兴——我从不掩饰我的高兴,同时我感到温暖、感到光荣。

这个奖项是荣誉也是一个任务,茅盾先生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个奖,我觉得更像一支文学的火炬。我很容幸的是成为了几十年来茅奖的获奖者,在我看来是一个火炬传递的火炬手,我身为火炬手之一,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荣幸。火炬手自然是要奔跑,火炬还要燃烧,更关键的是要向高处传递、向远处传递、向未来传递,传递这个巨大的我们心目当中的文学梦。所以这当然是庄严而且还是神圣的工作。

一切都要从字与词开始,我们传递火炬说到底,最终还是要以我们神圣的汉字讲好每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讲好了每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自然也有机会讲述人类最严肃的最精彩的故事。当然所有的这些故事,其最终价值将交由未来审判,即使没有人知道未来的评审团是在何时何处,甚至中国作协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那是一个沉默的陪审团,而恰好是他的沉默,对于无数写作者来说,构成了永远的诱惑和召唤。

我自己很喜歡的一个葡萄牙作家叫若泽·萨拉马戈,他非常有意思的写了两部小说,一部是关于失明的,看不见,一部是关于妇女的,从看不见又从看得见,他的小说里有个卷首语我注意到很有意思,看上去非常平淡的卷首语在我看来里头意味深长。他这么说:“你若能看见就要仔细地看,你若能仔细地看就要仔细地观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很多人的写作其实就是从看见到观察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种漫长的无休止的观察伸延。

我今天感谢的同时,首先感谢是能够看见,其次要感谢能够仔细地看见,当然最终我们要感谢的是能够仔细地观察,这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财富。所有观察者的眼睛,我觉得都有可能是曹雪芹的眼睛,都有可能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奇迹会眷顾那些执着的观察者。

当然回到评奖获奖这方面来说,我觉得反观察无所不在。作为写作者,我深知有很多眼睛或者冷静或者热情,他们在观察你以及你的创作,毫无疑问我被看见、我被观察了,这是我写作的幸运。

篇9:播音主持评奖标准的刍议

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思想水平、文化修养、精神风貌和个性气质等,都是播音主持评奖的重要元素。作为现今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播音主持奖项“金话筒奖”,公布了如下几个标准:第一,牢记社会责任,坚持正确导向,自觉遵纪守法,遵守《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信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第二,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具有良好的表达、表现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代表作时代感强、语言规范、语流畅达,声画结合、声情并茂,形态自如、大方得体,内容与形式统一。第三,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大众中拥有良好的知名度。第四,鼓励积极有效的创新,鼓励人才脱颖而出。这四条基本上对应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同时还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刚刚说到“金话筒奖”的播音员、主持人奖的评奖标准,那么除了选人物,这个重量级的奖项还选作品。关于播音员主持人的作品奖,“金话筒奖”也评定出了以下一些条件:第一,参评者在节目中以播音员的身份出现;第二,体现出播音员对节目的准确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语言表达方式以播报体为主;第四,具有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制定的这些标准是符合播音特征和播音创作规律的,也是“金话筒奖”对播音员及播音作品的侧重方向。在实际操作中,播音员应当严格遵循语言表达的规范,将稿件与节目的内容、形式有机统一,以准确的语言状态进入二度创作。在播音主持作品创作过程中,不能放弃对语言艺术的个性追求,而应遵循语言表达的规律,并结合自身形象、嗓音的特点,努力形成自己的播音风格。

二、在播音主持评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张颂先生曾提出播音与主持作品的“作品”含义主要指:有声语言创作出来的成品,一般是播过的较完整的节目,包括新闻节目、专题节目、专题片配音、文艺类节目。而其中有声语言创作是核心,并非指策划、稿件、编排、制作。对语言的规范性、多样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坚决抵制“港台腔”的地域性、边缘性、媚俗性、异质性,这些根本不属于多样性之列,不能进入评奖范围。作为播音员、主持人特别是播报新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让观众在听到这个新闻事件时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播报重大事故时,港台腔的绵绵之音其实没有正宗的普通话播出来有效果。所以评奖标准的制定一定要杜绝一些不良的主持风气,坚决肃清声音媚俗的主持风格。

在评奖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首先考虑到公正的问题,而在播音主持的评奖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如对作品的审视中,对创作流程的重视削弱了对创作成品的精微把握。例如,看到自编自采的节目主观上以一种惜才的态度对节目的其他方面,如语音的规范性、表达的生动性会放宽评审难度。我们看到一档完整的节目,是要看它的整体,如果分工合作默契能够让节目播出效果事半功倍,如果仅仅看重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那这个节目的整体效果并不是最好的,所以在评审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这类情况发生。创作流程怎么样,受众并不知道,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各个方面做好的成品。评奖时,作为主审官,既然被选入参评,就是全国的观众对他们的信任。一些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和作品的相关工作人员怀着激情去为大众服务,所以在评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考量,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客观公允地得出评选结果。

在评选的过程中,对作品的优劣应该有一个判断,这个作品非常优秀,但是它哪方面比较优秀,值得其他人可以借鉴的,这些评委都可以罗列出来,做个报告向大众公布一下,作为学习交流的文件。有些作品质量较差,如一些娱乐节目,俗不可耐,但是一打开电视我们会发现现在的电视节目竟然大部分都是娱乐节目。其实,娱乐节目也可以制作得有教育意义,让人们在娱乐的过程中能够学到知识,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吗?所以,无论哪种类型的电视节目,都会给人带来感动,都可以牵动观众或者听众的心。这就牵涉节目的质量问题,我们举办一些评奖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想树立一个风向标,哪种节目是符合我们大众审美的,哪种是值得表扬的,都应该予以说明。

在国内无论什么样的评选可能都会遇到一种现象,就是“一呼百应”,或者说“先声夺人”,即个别人带头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其他人就沉默不语。我们需要一种民主的方式,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在评选的过程中可以有争议,大家展开讨论把所有的想法观点罗列出来,这对于彼此来说也是一种学习交流的方式。如果把讨论的内容,创作者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罗列出来告诉他,那么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一种以后努力的方向,而对于其他人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三、关于播音主持评奖的思考

张颂先生也提出了其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指令评奖”“有偿评奖”“名人评奖”“情绪评奖”,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避免的。评奖也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的评奖标准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作出调整。评奖的规格质量越高,参与评奖的人口碑越好,在观众中的声誉也愈高,这样人们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主动按照评奖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评奖在一个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播音主持业的蓬勃发展,评奖作为一个激励的方式,要争取形成一个高质量、严要求的完善机制。然而评奖也需要一些新鲜血液,创新能提高各界对评奖的关注度,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士探索出新知。

摘要:播音主持的评奖标准就像播音主持界的风向标,在中国,播音员主持人就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喉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播音主持的核心是声音,而播音主持人和作品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政治素养,这是个基础。然而除了政治素养之外,价值导向、语言规范、语言表达、形象塑造、整体风格都是播音主持评奖的标准。

关键词:规范,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华.播音主持工作专业标准和评估体系刍议[J].现代传播,2007(3):120-124.

上一篇:东风康明斯笔试下一篇: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