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凡感动

2024-04-20

为平凡感动(通用11篇)

篇1:为平凡感动

为平凡而感动

一说起创业,人们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尤其是那些在创业的道路上成功开辟出一番天地的人,他们总能够乘风破浪,像一条快乐的鱼一样在创业的海洋当中遨游。古人曾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那么不如就来亲自体验一番鱼的快乐,享受自由的创业方式,摆脱掉传统餐饮创业的枷锁,找到专属自己的创业风。

喜欢创业的人,一定是向往着自由的人,他们不喜欢被朝九晚五的规矩所束缚,更加不愿意被各种条条框框所限制,于是,才有了那么多奔向自由的身影。那么,当下的餐饮行业能够给广大渴望自由的创业者提供一个自我创造的平台吗?当然是可以的,越来越多的创业项目正在迅速的崛起,那些被当作了大学选修课的创业课程,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创业大赛以及创业俱乐部,都让创业逐渐的走进了千家万户,尤其是热爱自由的年轻一代的心中。但是,课本上的知识总是和现实有所差距,想要真正的将自己的创业梦想落实,就需要点过人的才能以及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据记者了解到,时下比较火爆的餐饮项目当属烤鱼产品,虽然烤鱼的价格比之传统的快餐要贵上不少,但是消费者依旧趋之若鹜,这与烤鱼的口味以及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是分不开的。最近餐饮行业的问题层出不穷,尤其肉制品出现的多种问题更是让人胆战心惊,于是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鱼这一美食。现杀现烤的鱼,不仅保证了鱼品质的新鲜程度,而且也保证了其鲜嫩的口感。就拿最近迅速崛起的快乐的鱼来说,这家烤鱼店之所以如此的受欢迎,全在其完善而周到的服务以及快速的出餐方式。消费者在就餐的过程中,不需要太长时间的等待,只需要挑好一只活蹦乱跳的烤鱼,选好口味,就可以等着上餐了。不论是同学聚餐还是两人约会,快乐的鱼的整个就餐氛围都能够轻松胜任,这不得不佩服餐厅的设计师,既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餐厅的空间,又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种就餐需求,可谓将简约与时尚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快乐的鱼就像它的品牌名字一样,真正的帮助创业者走向一条快乐创业的道路,各方面的创业支持,以及周到贴心的服务,都让创业者能够轻松的走上自己喜欢的创业道路,在创业的海洋之中成为一条自在遨游的鱼儿。广大有着创业梦想的人,不妨也寻找一条创业的新途径,开辟属于自己的创业人生,让自己也体验一番做鱼儿的乐趣。

篇2:为平凡感动

12月份以来,儿科门诊的输液量一路飙升,门诊工作压力巨大,缺少人手,我也从儿科住院部调到到门诊支援。

我负责在输液中心巡视病人,这份工作非常简单,换药拔针,但是当置身其中,呼叫声不断,脚步不停,一天下来,数不清走了多少的路,弯了多少次腰,俯下多少次身。

护士,换药!护士,拔针!护士,快点!护士,都回血了!护士!护士!护士……忙的时候,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我常常在想,坚守着这份最平凡的岗位,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我们。

一阵繁忙过后,呼叫铃声终于停歇了,我们忙着处理用物,此时,一个年轻的爸爸带着孩子提着输液袋朝我们走来,药水打完了,我赶紧迎过去,准备帮他拔针,顺便告诉他输液完后直接按呼叫器我就及时过来了。孩子的爸爸说,看你们太累了,跑来跑去的,让你们少走几步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我怔住了……

一个2岁左右的小女孩专程朝我们走过来,奶声奶气地说道:阿姨,辛苦了,再见!这不就是刚刚帮她拔针的那个小女孩吗? 一位老爷爷着急地喊我过去拔针,我快速走去,结果药水并没有打完。也许老人家没有看清,他很不好意思地道歉,并哄着他的小孙子说谢谢护士阿姨!……

细心去体会,这发生的一幕幕让我感动不已。原来,庸常的生活不乏景致。

着急,孩子病了;焦躁,排队挂号打针;烦恼,孩子的针又肿了,家长也不容易。

看看自己的那双手,又粗糙了;摸摸自己的小腿,又长了肌肉了;看看镜子里的这张脸,青春又流逝了,白衣下的人也是普通人。

篇3:为平凡感动

据 《北京青年 报》 报道 , 近日,中国文联出版社微博公布1986年出版社对于 《平凡的世界》 (第一部) 的部分审核单,首次曝光这部后来蜚声于世的长篇小说最初并不叫 《平凡的世界》,而是 《普通人的道路》。但是,这部作品在出版之初并不被看好,甚至在北京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评论家们对 《平凡的世界》 几乎是进行了全盘的否定,它当初的出版之路却异常曲折。据 《中国艺术报》 报道:1986年,路遥完成了 《平凡的世界》 的第一部,并将书稿交给当时活跃于文坛的 《当代》 杂志社的青年编辑周昌义。路遥之所以把稿件给他, 是认为,周昌义是矿工出身,来自底层,应该更能够理解他这部描写底层群众人生苦难的作品。遗憾的是,这位青年编辑对这部作品毫无兴致。而最终出版它的中国文联出版社,对这部作品开始也存在争议。当李今遇兴致勃勃地带着 《平凡的世界》 第一部书稿回京时,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但编辑李今遇并没有改变对路遥书稿价值的认同。她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书中表现的经历苦难的人们不向苦难低头、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美好的道德情感深深地感动着我。”在李今遇等的不懈坚持和艰难斡旋下, 《平凡的世界》 第一部终于在198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以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本出版发行。

篇4:平凡的举动不平凡的感动

不怕恐吓威胁的审计局长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一项最能直观反映国家审计“看门人”职责的工作。因为审计决算把关的松与紧,直接决定财政资金支出的多与少。那是前几年永新县在对一国债投资项目建设的公路改造工程审计中,审计进点时,先是发现该工程已被评为市优工程,并已送交一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当即责令建设单位县交通局必须接受国家审计。审计中,问题不断发现,其中虚报大额土方和建设单位违纪行为尤其严重。当时的审计局局长刘世和同志倍受社会关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上门求情者有之,短信恐吓者有之,有的则当面说道:我知道你的儿子在武汉某某大学读书呢,更有甚者,春节在他家院子门上贴上恶毒的咒语。所有这些,都吓不倒刘世和同志。该案件线索移送检察院查处后,建设单位三名科级干部被处分,其局长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并被“双开”。审计部门能有这样的干部当家,国家经济的“大门”将看得更严更实,审计人员能在这样的大家庭当中工作,也定当无畏无惧,公正执法。

退休后被留用的老审计

从1983年永新县审计局成立直至2010年退休,27年来,龙志坚同志一直在审计局机关工作,见证了永新审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审计。按照法定退休年龄,本来可以在2010年6月退休的他,却因单位人员紧缺、任务繁重而被组织留用半年。当组织找他商谈时,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表示一切愿意听从组织安排。他也深知,留用下来,不是另行安排清闲的工作,而是还要跟退休前一样,与审计小组的同事们一道深入基层查账本翻凭证搞审计,任务不会减,要求不会降,而组织给予他的唯一的经济待遇就是将其退休后减少的这部分工资和阳光津补予以补齐。工作一辈子,到退休还是一个科员的他,留用下来后,跟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准时上下班,和同事们一起下乡,节假日一起加班。这在当今50来岁任个主任科员就可退居二线、不用上班的人事体制相比,我们不得不为龙老的行为所感动。他不居功,不自傲,不争名,不争利,一生默默无闻,勤勉工作,其情操是何等高洁。他不但是我们的长者,也是我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楷模。审计部门正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老黄牛”,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不顾家庭拖累的审计新秀

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在全国全面展开。从事审计工作六年、身为吉安市审计局信息中心骨干的吴克安同志参与了这项工作。当时,他的父亲瘫痪在床、儿子出生不久。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吴克安同志再次将重心移向事业,把家庭的重担托付给了母亲和妻子。三月底,作为报表审核人员的他需要下到各县(市、区)进行初次验收审核,不巧的是这几天他儿子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而他仍像往常一样出差在外。后来,领导得知此事后责问他为什么不请假、不换人时,他却说:“这项工作一直是我负责,换其他人不放心,怕耽误债务审计大事,家里的小事就让母亲和妻子多担待些了。”在实现生活中,有多少人拈轻怕重、在困难面前找理由找借口、一心只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又有多少人能像吴克安同志那样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审计战线上,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很多人经常出差(下乡)在外、时不时加班加点、在人情与法规面前不知不觉中又得罪了哪个人。我相信,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像吴克安同志一样的人。我们的审计队伍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群体,有一个个不断成长起来的审计新兵,才能勇于担当起党和人民的重托。

主动放弃差旅补助的当家人

2011年年初,我们在对县政府办公室周振盛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一般人员的差旅补助正常签报,而唯独没有发现正、副主任一张差旅补助单据。经询问,主任道出了缘由:我们出差下乡,坐的是公家的车,吃的是公家的饭,个人没花一分钱。要出差,要下乡,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你不去谁去呀。其他文书和工作人员,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不知比我们这些出差下乡的要辛苦多少倍。晚上和节假日加班是常有的事,大家都没有补助。如果我们当主任的再要什么差旅补助,总觉得情理上过不去……。按照现行的财务制度,差旅补助是有明确规定的,出差下乡人员可据实填报。而主动放弃应得的经济待遇,心里装的总是集体和他人。这些平淡点滴的事例不正衬托出一个当家人的情怀和一个单位的形象?如果把他当作一面镜子照一照,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这种行为虽然不予提倡,但在经济待遇上总是能够站在他人角度上换位思考问题的做法值得肯定,由衷钦佩。作为一名普通审计工作者,在经济待遇上与低的比,在工作要求上与高的比,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上得以彰显。

出钱出力又无报酬的义务工

2011年7月份,受县义务工协会之邀,我们对其成立一年来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从而有幸接触到该社会组织中的一些事情。经审计,协会的收入主要为社会捐赠资金,有单位的,有成功人士的,少部分为加入义务工协会的会费收入。这些捐赠资金全部是以协会名义发出倡仪募集来的,不是政府下文硬性规定征集来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义务工们的辛勤汗水。其支出除办公室安装窗帘、购置办公用具、义务工每人一件50元的印有义务工标志的体恤共计3 000多元外,其余全部是向困难弱势群体发放的捐赠款物,未发现义务工领取一分钱补助和工资,或报销一分钱餐费、车费和油费。协会负责人告诉我们:义务工做的善事好事,而我们都有正常的生活经济来源,虽然没有更多的钱捐出来,但是时间还是可以捐出一些的。平时大家的空闲时间在打麻将打扑克中消遣娱乐,我们义务工则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得到快乐,充实生活……。从这些义务工们的身上,我们看见了人间的真情博爱,让金钱和时间寻找到了又一个值得“投资”的渠道。遗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们审计工作者人人都捐出一点金钱,捐出一点时间,审计人生将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单位:永新县审计局)

篇5:《为平凡感动》教学反思

《成长中快乐与烦恼》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中的第三个主题。它由“怎样才是美”、“为他人喝彩”、“为平凡感动”和“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四个课题组成。本主题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普遍而典型的现象,引导他们思考对于美的追求,学习正确处理竞争中产生的复杂情感,感触生活中动人心弦的感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使助人为乐这样的美德进一步得到强化与升华,从而使较为集中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为平凡感动》这一课题主要引导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带给我们的不平凡的温暖与感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亲情、友情、人间真情。就是希望孩子们能从平时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感受处处存在的温情。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定位在“以情感人”,以间接体验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来设计和实施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讲述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平凡的人和事,特别强调发现不为人们注意的小事、细节。我想,这些人和事是与学生的生命“同构”的,当他们与学生的生命“遭遇”时,就必然有了沟通、有了共鸣,有了理解、有了体验。在这个基础上的倾听与交流,才会有思维的碰撞、认识的提升。而后层层推进,不断延展深入,揭示主旨,最后收拢归纳。我首先让学生把剪刀传递下去,观察学生递的方式,然后把握住把剪刀尖尖的部分朝着自己的这一细节,进行情感的熏陶,紧接着延伸到与父母、老师、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感动。这一节课,学生的情感是逐步递增。

一节课下来,有得也有失,先反思如下:

1、在本节课中,我对教材的处理以及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始终定位在“以情感人”。紧紧扣住“平凡”与“感动”,充分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选用故事,制作了相关图片,照片,录像,多角度地、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进行内心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

2、我校的孩子家境富裕,生活条件优越,从小被家人当作宝贝一样宠着,因而都比较自我,很少关注到别人,让他们为身边的平凡人和事所感动,确实需要下功夫。首先我选取了在他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校园里处处可看到的家长给孩子送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爸爸妈妈也曾带给我温暖与感动,这些细小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其实是很温暖的。

3、在本课教学中,我选取了几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但在讲述事例时不够深动,没有从心灵深处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感触。本课田涌老师的那一个事例,应该是非常能够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的,但在此事例的讲述过程中,我是先让学生讲,然后重复了一遍,不够生动,不够具体,不够精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打开心灵去感受生活,是我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4、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亲情、友情、人间大爱。但我在对这三个方面的处理比较浅显,不够深入,每一环节都只是点到一下,并没有深入其中,引起思考。所以学生的情感并没有被深入地挖掘出来。如果老师的语言能更生动、形象,他们的.思维空间将会更丰富。

5、评价语和引导语对一堂课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本堂课,我对学生的评价很少,没有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所以很多学生会不敢说,怕说不好,就导致课堂中发言的学生较少。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应该继续学习,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并给出恰当的评价,给学生自信。

篇6:为平凡而感动作文

四人都陷入沉思,曾皙拿出了琴,轻放于双膝,手指轻轻地拨动着琴弦,袅袅的琴声悠然而起。老人闭上了眼睛,苍老的手轻轻地和着拍子说道:“想好了,说吧……”。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着,自豪地说着自己的雄心壮志。曾皙则依旧弹着琴,琴声时而悠然,时而低沉,却没有一个高亢的音符。老人不语,缓缓张开苍老的双眸,手抚摸着花白的胡须,“曾皙,你呢?”一阵晚风吹过,飘零了一树的梨花,将老人沧桑的声音带到远方。

曾皙双手轻叩琴弦,以一声绵长的低音收尾,余音缭绕在浅淡的山岗之间,最后弥散在夕阳的余晖里……,他摊开掌心,任一片梨花飘落在上面,修长的手指拈于鼻尖轻嗅着那若隐若现的淡香。

“我跟他们的才能不一样啊!”,他双眼凝视着不远处地潭面上被片片落花蜻蜓点水般掠起的涟漪,又说道:“在晓春,穿着朴素的春装,五位大人,六七个孩子,到沂水中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我觉得这样平凡的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

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意,频频颌首道:“我还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篇7:为平凡而感动作文

——题记

虽然已是初春时节,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还没有到来,到处还是一片萧瑟,整个世界色彩灰暗,没有花儿绚烂的斑澜,没有鸟儿的动人的,也没有一丝春的气息。独自走在大街上,望着世界冰冷的面孔,一阵略带寒意的风袭来,那个鲜红的85分依旧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语文卷子发下来了,从未下过90分的我竟然只得了85分,虽然脸上大度轻松的微笑将我的烦闷巧妙地伪装了过去,心中却卷起一波又一波难以抑制的风浪。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自责着,为什么那道题我没那么答呢,为什么作文我没写好呢,害怕看到妈妈写满失望的脸,眼前不断闪现着那个85分,像一把小锤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我脆弱的心。

我在小巷里慢慢地走着,走着……突然,一片绿色和粉色融成的美丽的色彩充满了整个眼睛。那是春天!——在一棵不知名的树上,嫩绿的树叶上缀着点点粉红的娇美,如碧玉上的点点珠光璀璨。微风拂过,花枝摇曳,像是花与叶共舞的一曲华尔兹,芳香仿佛遍布了小巷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心里刹那间有一种强烈的震撼。

在此之前,我从未注意到这棵树,它的花也不算惊艳,自然是不如牡丹、桃花美丽。它是平凡的,然而,它却带来了春的第一份讯息。谁能体会到,它付出的艰辛。在这样冷的天气,它不顾一切,只为坚持自己,只为绽放美丽,只为春天,它战胜了一切、一切的挫折,一次次的失败,但它不放弃。也许,在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的时候,它却悄然枯败,但它不后悔。最终,它成功了,它绽放了最美的微笑,它的花不算惊艳,却香气扑鼻,却给每个人带来了欢乐。想到此,我心中不禁充满了感动,有为它付出的感动,有为它成功的感动,但更多的,是为它的不屈不挠而感动。

是啊,比起这些,我的失败又算什么呢?人生要经历的挫折太多了,只有坚持做好自己,战胜一次次困难,不畏艰险,最后方可绽出成功的蓓蕾。

篇8:为平凡感动

一、乡村空间中的“看”与“被看”

米歇尔·福柯强调权力的空间化,强调权力在空间中无处不在。福柯在1963年出版的《临床医学的诞生》中开宗明义的说:“本书关注的对象是空间、语言和死亡”,“所谓‘空间’意指瘟疫横行的城市、医院的慈善病区以及被肢解了的躯体上的伤痕”。[1]于福柯而言,现代权力空间机制的理想建筑形式为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这一敞视监狱完美融合了福柯“全景敞视主义”(权力无所不在)的空间理念。这一理念描述的是在一个开阔空间,被监控对象可以360度无死角的进入监控者的视线范围内。

在路遥的小说文本中,有许多对乡村地理景观的描写,这些乡村地理景观直接营造出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空间景观。在《平凡的世界》中,作家将双水村这个乡村地区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交待得十分清楚:东拉河的流向、绵延的公路、隔壁村落以及村子里各个家族的窑洞位置等。小说中的人物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空间景观中以各种方式维系着风情民俗以及血缘宗亲的价值观。而《人生》中的空间景观也是如此,如老牛山的方位、川道、前村后村的高、刘两姓人家的设置。

在这样的乡村地理空间景观中,作家描述了传统的宗族权力是如何被现代知识启蒙所削弱的。《人生》中高加林的“卫生革命”(漂白粉事件)就是最好佐证。高加林这位受过高中教育的“回乡人”在高家村是一个“异类”的存在,他不太会干农活,衣着干净,并“明目张胆”的与农村姑娘巧珍谈恋爱,公开和巧珍出双入对,还给村里肮脏的水井投入漂白粉消毒,这一举动在村里引发轩然大波,受到了全村人的鄙夷和谩骂,路遥将此描述为“愚昧很快就打败了科学”。[2]高加林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以“所谓的科学观念冲击乡村观念的同时,塑造自己在宗族和乡村中的话语权和地位”。[3]虽然这一挑战看似最终以高加林的胜利而告终,但实则过程是失败的。无论是公然自由恋爱还是撒漂白粉,高加林和巧珍都是宗族乡人“看”的对象,作为“被看”的二人,在“全景敞视”中自然会成为权力关系中弱势的一方。况且,漂白粉事件的最终平息者还是高家村最具有权力的村书记——“大能人”高明楼,他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使得宗族乡亲信服被撒了漂白粉的水是没有毒的。因此,这样的“看”与“被看”事件,实际上是具有科学启蒙话语权的新一代在传统乡村的宗族权威面前的溃败,知识启蒙代表高加林在和传统宗族势力的较量中还是不得不依附或是借助传统权威的代表高明楼。作家这样的安排,实则是隐喻了八十年代启蒙话语在乡村的劣势地位,揭示传统与启蒙联合存在的微妙关系。

二、边缘化的“城市异乡人”

福柯一生都对“边缘群体”充满浓厚兴趣,这个兴趣据传因为他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同性恋者,另一说法是出于他对固定身份的拒斥,“他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也主要反映了他对困于某一固定身份的恐惧”,[4]加里·古廷在《福柯》一书中如是说。

路遥,作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盛行之时依然坚持采用现实主义写法笔耕农村题材的作家,发誓要写出一个“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的故事,[5]因此,路遥的小说《人生》以及《平凡的世界》不乏对“边缘群体”——城市异乡人的描述塑造。

路遥在《人生》中无所不用其极的渲染主角高加林的“非农民”气质:衣着干净,每天刷牙,游泳时“很健美”的裸体,最主要的是,他还是高家村十里八乡“头稍”刘巧珍的心上人。高加林在高家村是个“异质”的存在,但在城里人面前,他则又是“乡巴佬”,这一点在他和德顺爷爷进城担粪,在城市机关大院被他同学张克南的母亲大骂“乡巴佬,不要脸”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角色塑造,使得高加林“边缘化”的身份异常明显,无论是在乡下或城市,他始终是“边缘化”的存在。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路遥创造的又一个“边缘”人物,孙少平在双水村也是一个“异质”的存在。上过高中的他总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不想自己的一生像父兄那样都困囿于贫瘠的田家圪崂。无论是高加林还是孙少平,他们既非乡下人又非城里人的的尴尬地位使得他们常常内心充满焦虑和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对自我身份认同归属问题的迷茫和无助。而作家对这类边缘人物的设定恰恰来自于作者对自我边缘地位、边缘身份的痛苦体验。路遥自小被过继给大伯收养,出身农民,后来又是一名“作家”,一名“知识分子”,在作者身上,似乎关乎权利、社会认同等问题已经解决,但实际上作者个体的身份归属问题更加凸显,正因为作者自身对自我身份归属问题的疑虑,才导致了小说中“边缘”人物命运的不确定结局。

三、被规训的“肉身”

路遥小说中的人物,如巧珍、润叶等都是被规训的,女人都是男权话语下被规范的对象,女人在路遥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女性只是为凸显男性而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

例如《人生》中的巧珍,死心塌地的爱着高加林,对他无条件付出,最终却惨被抛弃。城市时尚知识美女黄亚萍,家境优渥,深爱高加林但也最终难逃分手厄运。《平凡的世界》中,深爱孙少安的田润叶是一个让人费解的人物形象,她为了一段几乎没有结果的爱情葬送了自己的幸福,接受过教育却遵循着传统女性从一而终的规训,与向前结婚后依然为少安守贞,同时她和向前的婚姻是建立在男权斗争的政治利益基础之上的,在润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男性话语的绝对权力意识。《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但凡与主角少平有过嫌隙的女性都会遭遇不幸,比如侯玉英、郝红梅,以女性的不幸来凸显主角光辉人性的一面。在作家笔下,唯一被眷顾的只有田晓霞,她有知识,出身好,长相出众,气质不凡,人缘好,性格开朗,似乎她就是命运之神的宠儿,但作者却赋予了这位理想女性以死亡,至此,男权话语对女权的压制达到顶峰。

如果说小说中男权意识对女权意识的压制较为凸显,那么孙玉亭绝对是权力规训下的一个个例。加里·古廷在《福柯》一书中这样描述“全景敞视”所带来的后果,那就是“规训所控制的对象如何主动将控制他们的规范内化从而成为他们自身行为的监视者”。[6]在小说中的时代背景下,孙玉亭毫无疑问是政治权力体制的被规训者和维护者,他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维护既得利益,他不仅是疯狂时代的被规范者,被牺牲者,同时又是它的维护者和守夜人。当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向双水村时,孙玉亭还在为他的旧时代奔波、呐喊、念念不忘,因为旧时代承载着他个人价值的巅峰。

四、结语

无论是作为“常销书”的路遥作品,还是作为文学事件中的“路遥现象”,路遥的小说为底层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想象似的满足,尤其是2015年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观众中引起热议,因此对路遥小说的重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路遥《人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2]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3]法国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4]美国加里·古廷《福柯》[M]译林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

[5]石天强《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篇9:平凡的感动

一幅影响广泛的文物普查宣传册页

作为文物普查工作的试点省份,经过2006年的实践探索,河南省文物工作者对文物普查的认识更深刻,准备更充分。因而,当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下发后,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随之启动。其中,省文物普查办公室精心创作的宣传册页,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琅琅上口,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这是一次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请把你知道的告诉我们,也许一片瓦砾、一片碎砖就是一段历史;请把你发现的告诉我们,也许一块石头、一通残碑就是一个故事;请把你听到的告诉我们,也许一个传说、几句碎语就是一个文化空间……总之,你能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想知道的。让我们一起把昨天的历史寻找,把今天的文明延续,为中华民族明天的辉煌贡献力量!”这份文物普查宣传册,于2007年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印发后,各地文物普查办公室以不同的形式印制宣传,或为张贴彩页,或为公告告示。形式各异的文物普查宣传材料张贴到全省各地的城镇乡村、大街小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广大群众纷纷参加到普查工作中来,有的提供文物遗存线索,有的做义务向导。据开封县文物普查办公室统计,在文物普查开始的前三个月,他们就收到有价值的普查线索200余条。在西华县文物普查座谈会上,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争先发言,“让我把知道的都告诉普查队员,如果我不说,以后就没有人知道了。”2008年4月,我们到地处偏远的台前县调研文物普查,一位曾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船工,主动向我们介绍1947年6月刘邓大军在台前县孙口村抢渡黄河时的事情经过、渡河地点和有关遗迹遗址。说明我们的宣传已深入人心,民众已逐步成为文物普查的重要力量。

一页科学规范的文物普查工作流程图

走进焦作市文物普查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规格统一、印制精美的田野调查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规定,普查队员首先要完成前置作业,然后进行田野调查,最后做好普查资料整理工作。限于篇幅,简单记录了前置作业流程:首先收集本行政区域相关文献档案资料、地理信息资料、区域信息资料、需复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等;然后制定田野调查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目标、队伍组织、人员分工、技术线路、工作时限、普查设备、交通联络、保障措施,成果形式等。工作流程既科学实用,又便于操作。

文物普查流程图的设计,不是焦作市的首创。它最早由许昌市文物普查办公室在实践中探索,后经周口等地文物普查工作者的逐步完善,最后在焦作市开花结果。经省文物普查办公室的总结推广,流程图张贴到了全省各级文物普查办公室的墙面,记在了每个文物普查队员的心头,落实到了每一天的普查实践中。同时,各地文物普查队员在普查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都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文物普查参考资料,如县乡村文物保护网络图、文物分布一览表、地名词条选,地形地貌图等等。这些来自基层又在实践中反复修改完善的工作程序,规范了全省的文物普查工作,使全省扎实、有序、高效地完成了文物普查任务。

一份感人至深的古建筑普查要诀

“古建筑,按群算,

查进数,量长宽,

论朝向,中軸线,

大门、二门、大殿、二殿、寝殿、坐北南。

两厢房,前后院,

顺山房,连着山,

垂花门,建中间,

倒座、平座、照壁、影壁、门楼、有套间。”

这是郑州市各县区的文物普查队员人手一册的古建筑普查歌,也可以称为古建筑普查要诀。古建筑普查歌共有13段,详细体现了古建筑的特色和普查要领。文中仅仅摘录了其中的前2段。古建筑普查要诀的创作者,是曾参加过第二次文物普查并且已经退休多年的郑州市老文物专家于小兴、冯百毅等同志。他们把一生文物知识的积累,编写成各类文物普查要领传授给年轻人。大家都知道,第二次文物普查距今已经二十多年,当时的文物普查队员已经成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年事已高,绝大多数已经休息。而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多为年轻人,学识水平高,知识面宽,上进心强,适应工作快。但是,他们缺乏文物普查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虽然经过层层培训,掌握了一些普查的基本方法,还缺乏文物知识的积累,急需老师在实践中传帮带。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一开始,从省直,到市、县,曾参加过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经退休多年的老一代文物专家,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不顾年迈体弱,积极投身于文物普查第一线,同年轻队员一样成为文物普查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手把手的传帮带,起到了书本无法替代的作用,使这支年轻的队伍茁壮成长。

一首发自肺腑的文物普查队员之歌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河南省共组建了158个普查队,1700余名专职普查队员全身心投入田野普查工作。普查队员多数为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年轻人。2008年5月6日,河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现场会在沁阳市召开。沁阳市的20名文物普查队员满怀激情,为会议代表演唱了由文物普查队员辛中山同志创作的文物普查队员之歌——《我是文物普查队队员》:“我是文物普查队队员,普查的任务担负在肩。祖国的信任是我的骄傲,党的关怀给了我力量无限。我沿着崎岖羊肠板道寻找那前人文化遗产,我在那险要的悬崖壁上,记录着石窟遗迹的文化内涵……”也许,与名曲名段相比,这首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优美的旋律,但是,它是广大文物普查队员发自肺腑的心声。它给大家带来了力量。

科学的文物普查方法

在普查工作中,普查队员反复探索实践,把经验性的东西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形成科学的普查方法。如三门峡市文物普查办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五全”工作法,即,各自地盘要走全,不漏乡,不漏村,不漏地块;信息资料采集全,不窝工,不误时,不偷工减料;登记表格填写全,不空格,不缺项,不出“半成品”;普查信息通报全,层层上报,同级通报,逐级下发;档案资料整理全,全面收集,分类整理,专人保管。在“五全”工作法的规范下,各县市区的文物普查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洛阳市在普查中加强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对古民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杜绝“前脚普查,后脚拆除”行为的发生。许昌市对普查中发现的可移动文物实行全面科学的登记制度,对自愿捐献者,及时办理收藏手续,使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有机结合。武陟县对全县367个行政村进行拉网式普查,普查队员在走访群众时得知,

本县西小虹村有三座石牌坊,“文革”时期村民为防止破坏,将其垒砌在其他建筑物夹墙内。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8名普查队员认真查找村内每一座建筑,三座石牌坊悉数找到,被当地群众称为“从墙缝中找出来的文物”。

切合实际的专题调查思路

在全面普查的同时,结合河南文物工作实际,我们开展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调查”“具茨山岩刻调查”“黄河水利遗迹调查”“淮河水利遗迹调查”“早期铁路遗迹调查”等专项调查,均取得了一定成绩。近两年到焦作开封等地调研时,当地普查队员都在进行早期修建铁路遗迹遗物调查,因而印象颇深,记录内容较多。

二十世纪初经过河南境内的铁路有三条,即京汉铁路,陇海铁路和道清铁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这三条始修的铁路,有的被废弃,有的被改道,有的被新兴的现代铁路所覆盖或替代。特别是京汉铁路,几经扩宽改道,在河南境内,原来的道路几乎不复存在,目前只有已废弃几十年的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仍横架在黄河激流中。对于这个饱经沧桑的铁路大桥,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呼吁保护,反对拆除。早年修建的陇海铁路的状况基本同于京汉铁路。开封市一直没有放弃对陇海铁路的调查,并且在这次文物普查中有了重要发现。2008年初,开封县普查队沿着陇海铁路开展拉网式调查,在距开封县城东13公里处的兴隆村,发现了修建于1913年的兴隆火车站。火车站位于陇海铁路路北,由法国、比利时和日本建造,现存有售票处、站长室和防空洞,主体建筑面积约有150平方米,欧式建筑风格,保存基本完好。该火车站很可能是目前发现的陇海铁路最早的火车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河南三條铁路中,留下遗迹遗物最多的当数修建于1902年的道清铁路。道清铁路为当时在焦作开采煤矿的英国福公司建造,东起安阳滑县道口镇,西至焦作博爱县清化镇。道清铁路的修建使焦作成为当时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的焦作是河南省最早供应自来水、最早使用电灯、最早拥有电影放映机的城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前,英福公司部分“泽煤盛矿厂”的井架、英福公司医院旧址和总办事处旧址等已由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保存完好。在三普中,又普查到已经废弃多年的道清铁路路基和桥梁,它虽然只有150公里长,但有可能是三条铁路中留下路基最长、实物最多的一条。在早期铁路遗迹调查中还有意外收获。桐柏县普查发现一座建造于1969年的信阳明岗镇至桐柏毛集镇的铁路桥梁,该桥梁属于二次利用,由信阳明岗钢铁公司于1960年代在东北购买,铁桥上铸有“1935年路王公司制造”的字样。一系列的调查发现,为我国铁路建造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见物,见人,见精神”是河南省文物工作者秉承的原则。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文物普查取得的丰硕成果,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几代文物工作者创造的尊重科学、求实创新、忠诚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在一代新人中传承、发扬、光大。文物工作的新生力量正在茁壮成长,这是文物普查的又一重大收获。

篇10:品社《为平凡感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为平凡感动》教学设计

周梦莹

【教材概述】

《为平凡感动》是由北师大主编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一个主题,旨在通过寻找生活中令人感动、令人尊敬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体会到和谐的社会、美好的生活需要无数平凡人的付出与奉献,并且愿意从小事做起,为他人着想。

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以及与文本认真地对话,认真分析相应的实施建议,教材的意图逐渐清晰,即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凡人小事,体验其中的美好人性与人间真情,通过丰富详实的事例让课堂教学丰满起来,厚实起来,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关注平凡,体验感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和谐的社会、美好的生活需要无数平凡人的付出与奉献,并且愿意从小事做起,为他人着想。

3、情感与态度: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令人感动的瞬间与点滴,体会从这些事中所体现出的高尚人格和人间真情。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同学很活泼好动,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他们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不懂得珍惜,经常喜欢闹矛盾,所以设计《为平凡感动》这一节课,让通过寻找生活中令人感动、令人尊敬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体会到和谐的社会、美好的生活需要无数平凡人的付出与奉献,并且愿意从小事做起,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难点】

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令人感动的瞬间与点滴,体会从这些事中所体现出的高尚人格和人间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故事、图片、照片、录像、音乐。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感动的资料、小品和每人准备一张空白的感恩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英雄故事,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名字在历史的天空上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妇孺皆知,令人感动。(课件1,名字)你们都看到了谁的名字?他们中谁的故事让你感动?

2、师:多么了不起的一位战士!其实这些英雄楷模,他们原来也是平凡人,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有同学说这些英雄模范确实很了不起,但实际生活中却好像见不到让人感动的事。其实生活中能感动我们的人和事真是太多了,这是因为他们太普通了,普通得就像一粒沙、一滴水,所以从不被人注意。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同样体现着高尚的人格,让我们去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和真情吧!今天,就让我们来《为平凡感动》吧!

二、感受人间真情,为平凡感动

(一)为父母的亲情而感动

1、师:在无数的普通人中,有一类人,他们从我们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不知流过多少汗,受过多少累,有的可能还流过血、流过泪,但始终都无怨无悔。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今天,就让我们静静地想一想,父母为你所做的令你难忘、2

使你感动、落泪的事?(播放画面配乐)看着这一幅幅熟悉的画面,你们想起了哪些父母为你所做的令你感动的事呢?

2、师:我想,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的,而且它分散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细小与琐碎之中。它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心动魄,只有和风细雨,只有润物无声,这就叫做“大爱无痕”。

3、师:在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中,我们的父母只是微不足道的平凡人,但对于每一个儿女来说,他们却是最伟大的人。有时,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人们才更能感受到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接下来请吉爱莲同学为我们讲述一位英雄母亲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

4、师: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女,这就是父母之爱。其实,每一位父母在灾难降临的时刻,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只不过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中,这种伟大的父爱与母爱已转化为温存的目光、温柔的话语、温暖的大手、温情的关怀,就让我们永远为这种柔情似水但又博大深沉的平凡而感动吧!

(二)为别人的相助而感动

1、师: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不仅仅是得到父母的关怀与关注,想想你的生活中曾经还有谁帮助过你,感动过你呢?

2、师: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希望你们把曾经感动过你的那一幕,那一个瞬间永远定格在你的脑海中,永记一生,并为此感动一生。

(三)为他人的真情而感动

1、师:生活中可能还有些事情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它们依然让我们感动不已,甚至撞击着我们的心房。让我们来看一组照片,仔细地看一看,认真地想一想,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那些感动?(课件感动系列照片)(空白30秒,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看、想)看完这组图片,最让你感动的是„„

2、师:同学们,我想,你们的感动来自于人间的真情,来自于人的顽强坚毅,来自于亲人的体贴入微,来自于人生路上的风雨同舟,这就是人性的美好。3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平凡,让我们为体现着人间真情与美好人性的平凡而感动吧!

3、师:同学们,去年汶川的5.12大地震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人物,其中有一位为救灾活活累死的钢铁战士武文斌,成了2008感动中国的人物。接下来请欣赏小品《钢铁战士—武文斌》。

4、师:武文斌走了,但是他带给我们的感动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四)为典型人物在平凡中体现的伟大而感动

师:当一个平凡的人默默地去做一件平凡的事,并且是一心一意地去做了,他就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在平凡中体现伟大,受人敬仰,甚至感动所有的中国人。

1、出示李桂林、陆建芬的照片,问: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他们是谁?为什么会站在颁奖台上?(课件李桂林、陆建芬照片)

2、让我们来看一个短片,走近他们,认识他们。(课件2008感动中国)

3、师:就这样夫妻俩在爬悬崖、爬天梯的二坪村共同奋斗了18年,此时此刻,我们走近了他,认识了他,你想说些什么呢?

李桂林、陆建芬两夫妇也是个很普通的人,他也曾经动摇过,想过放弃,但是当他想到大山深处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想到大山深处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们坚持留了下来,一教就是十八年。李桂林、陆建芬就伟大在坚持不懈,伟大在情真志坚,伟大在善良执着,所以他感动了孩子,感动了山村,感动了二坪,感动了中国。

三、释放情感,填写感恩卡

师:感动也许只是一瞬间,过去了,也就成了美好的回忆。课前同学们都准备了空白的感恩卡。现在,就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永远珍藏起这份人间的真情与美好的回忆。

四、合唱感恩,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上,令我们感动的事太多太多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因平凡而感动,因感动而行动。最后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带着感恩的心,再次为平凡而感动吧!

【板书设计】

为平凡感动 因

篇11:在平凡中感动,在感动中平凡

星星点点,闪烁在昨夜的天空中;点点滴滴,溅落在记忆的长河里。十几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最乐于探讨的问题,班级管理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的一生前途,总结下来,我认为方法很简单,班主任就是要学会放手,用智慧管理好班级,学会宽容,用真情感化学生,最后用情感升华――学会感动。

一、习惯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学会感动

作为班主任,如果班级的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这样的班主任会何等的累,我一直都坚信,一个好的班集体,不需要班主任每天坐班,而恰恰是班主任不在之时,班级学生学习、生活、秩序稳定,那才是一个好的班集体。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尤其要学会放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想:我们教育孩子时,确实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孩子们有尝试,才会有体验,他们的面前有困难,他们才会想办法解决困难,要学会放手,不要给孩子们包办的太多了,这样是百害无一利的。

二、学会宽容,给学生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学会感动

我,一个平凡的班主任,平凡到放入人群中再也找不出来的一个人,可是,我有我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属于我的骄傲,只因为我有一份执着热爱的工作,身边有几十个被我“掌控着”的孩子们,可是,幸运的天平不是总倾向于我,我也因此有过无数个心灵煎熬的日日夜夜,无数次的心力憔悴的时刻,但是,痛苦无奈总有过去的时候,而我也相信:乌云之上有晴天,风雨之后有彩虹.我也不想拒绝外界给与我的一切痛苦。

时光倒流在两年之前,清明三天假之后,我以最兴奋,最愉快的心情在六点十分到达学校,那份喜悦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可是一个小时之后,我所有的全部好心情都荡然无存了,我班一个男孩子突然的失踪了,当我确定她真的不在的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凉到谷底,担心,焦虑,自责,怨恨,紧张,种种的复杂情感一涌而上,那一刻的我,快崩溃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调查,找寻孩子,用尽了各种办法,动用了学校的所有领导和家长共同找寻了多半天的时间,当我一个人走在大桥的坝上时,春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乱了我的心绪,近一天的折磨,嘴角干裂,嗓子疼得厉害,心里却只有一个声音,“王岩,快回来啊”也许是老天爷的眷顾,可怜作为老师的一片苦心,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孩子终于找到了,安然无恙,是去了吉林,找她的姨,离开的原因,也很单纯,只是不想上学,并且想出去打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重任,当我听到这一切的时候,焦急的心情全都没有了,有的只是生气,愤恨,生气这个孩子不顾老师,家人,学校的担心,带来如此多的麻烦和影响,也恨自己平时怎么就没有对这个孩子有更深的了解,连他想辍学都不知道,之后的几天里,我大病了一场,大病之后,我也深刻的反省了一下自己,而作为孩子的他,居然在第二天面对我,连一句话都不说,只是低着头,而且是一直低着头,后来,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说了一句话“老师,我对不起你”,我却什么也没有听见,只是看口型分辩出来的。原来一夜之间,孩子的嗓子哑的发不出声音来,也许我所经历的折磨,孩子同样经历了,他知道自己错了,那一刻,我所有的对他的气,对他的怨,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他毕竟是一个孩子,大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呢?宽恕了别人,也就是宽恕了自己。

三、付出真心,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情――学会感动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对待每个学生,当他们出现问题时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这样不但树立不起老师的威严,反而使威严扫地,事倍功半。记得我班有一个女生,虽说学习不好,但是我也很喜欢,不但在班级人际交往很好,对待我也很关心,而且能歌善舞,就因为如此,性格的外向与大胆全都暴漏出来,渐渐地我感觉她对学习的兴趣更加不浓,上课开始说话,张扬,于是从心里我开始有些不舒服,怕她一个人影响了一群人,我的情绪和言语让这个孩子感到老师有些不喜欢了,也花了不少的心思和她沟通,感觉效果不好,于是心里很着急,有时想想,班主任当了这么多年,性格还很暴躁,心态也没调理好,事情发生在一个早自习,早自习的铃声响过,我迈步走进教室,一进班级,靠墙坐着的就是这个学生,正在用小镜子照脸,我一把抢过小镜子,说了句:“站起来”。这个孩子低头站起来,这时我注意到,她的眼睛上居然还贴着双眼皮贴,我立刻火冒三丈,心里想:这个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于是态度越来越不好,批评了她几句,我还对她说:老师对你还不够好吗?然后这个孩子也说了一句话;“老师,我对你也很好啊,我还去食堂给你打饭呢”。这句话让我又生气又无奈,意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幼稚,可我呢?对我而言是一种悲哀,在全班同学面前,我的教育方法何等失败,逼迫孩子这样回应我,事后,这个孩子给我写了一封信,向我道歉,其实,该道歉的人应该是我,是我的批评方法不正确,教师高高在上,完全忽略了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孩子如此的说法,也许是求得我的感动,感动于她为我的付出,求我因此原谅了她,可是,我居然无动于衷,丢失了人性中最可贵的情感,是因为人到中年了,情感也变得麻木了吗?孩子哭着,我也默默的流着泪,然后去安慰他,开导他,多次交谈之后,孩子渐渐的在改变,上课专心学习,小动作少了,和别人的打闹也减少了,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特别的懂事和听话了,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感动于他的变化,我感动于他的渐渐成熟,甚至感动于他最最微小的改变,现在,我们刚刚结束初三的第一次月考,他首次取得好的成绩,名列年段的第九名,我相信:在“爱”的感召下,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克服?只要我们用我们的真心和爱心,是会唤醒或改变一个学生的.多一份爱心,就多一份阳光,多一份阳光就会开启一个紧闭的心灵。

四、用“错误”开启学生的心智,孩子――学会感动

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威信还必须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性。更想通过我的举动,让孩子们学会感动,为我的坚持而感动,为我的执着而感动,更为他们的错误而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让他们学会承认错误,学会感动。

上一篇: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下一篇:医疗机构药械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