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2024-05-09

二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通用9篇)

篇1:二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艾滋病的发现与蔓延(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进行艾滋病普及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艾滋病最初的来源是什么。

2、艾滋病在我国是怎样传播的,让学生对这些存在隐患的行为提高警觉,避免学生参加这样的非法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艾滋病是怎么被发现的,世界各地政府对艾滋病是如何防护的。

2、艾滋病在我国是因为什么传播开的,这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

三、四、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一课时)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方式以及所带来的启示。

1、课前导入:

艾滋病被称为超级绝症,因为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同时现在也没有可以治疗的药物,那么这样的超级绝症是怎么被发现的,又是怎样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威胁人类的第四大杀手呢?我们今天就是要学习这个知识。

2、教学方法:陈述法。

3、新课内容:

(1)、艾滋病的发现史: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

2008年7月29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了《2008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现缓和局势,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以及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都出现下降;不过,各国的情况并不均衡,全球艾滋病患者的总数也仍然居高不下。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270万,比2001年下降了3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为200万,比2001年下降20万。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2)、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现史:自1980年代末开始,有人到河南省偏远贫穷的农村地区收购廉价血浆,用来制药。当时血站的做法是,从血液中提取血浆,然后把剩下的红血球分开,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再输入卖血人体内。因为负责运输氧气和养料的红细胞并不减少,所以卖血者抽掉400毫升(血)不会有明显虚弱和萎靡不振。但灾难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回输中降临了。

事后的研究发现,多个环节被认为有致命漏洞:首先是抽完血后剪断输血管和掐血袋口的消毒钳,这两个器械都与抽出来的全血接触;然后是离心机,当时普遍采用的离心机里面被分成12个小锅,每个小锅里放两袋血,很容易出现血袋被拽破的情况,如果血站分离员不严格操作,未将破损的血袋扔掉,沾有别人血液的红细胞会被回输。有的私人血站就是一台小拖拉机上放一个离心机和几个反复使用的胶皮管子和针头。他们抽血进村,服务上门,现钱交易。

这样一来,只要一个卖血者体内带有艾滋病病毒,就会迅速蔓延开来。当时老实巴交愚昧的农民他们认为血跟井水一样,抽几桶还是那么多,经常把老水抽出来换新水,去旧血,换新血,有利于新陈代谢,对身体有益无害。你不去卖血,说明你身体不健康,有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乡村,卖血成了一种生存状态。“公路上站满了搭车去城里卖血的村民,像赶集一样成家成户地去。走在路上还说着,这个胳臂是化肥(尿素),这个胳臂是磷肥。”

在最鼎盛时期,整个河南合法的血站有230多家,非法血站数不清。直到1995年3月,河南省卫生厅和公安厅发布通知,已经泛滥成灾的血站被大规模取缔,最后一批非法血站也在1997年遭到严厉打击而销声匿迹。但至今非法卖血也未能完全消除。仍有些人在暗中卖血输血。

艾滋病大蔓延的悲剧上演,就来源于大规模的卖血输血……

五、新课小结: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我国之所以会有艾滋病患者,就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和对健康的不关注,今天这节课,就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大家不要再犯类似于这样的错误。

篇2:二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5个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10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学生自主发言

2、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学生小组讨论

三、学生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吁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艾滋病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一)什么是艾滋病

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请谈谈你们自己的看法。(二)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课前大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搜集了许多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下面以组为单位,每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当一回解说员,帮助我们一起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2、小组讨论得出分别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艾滋病预防措施

1、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艾滋病呢?

2、小组讨论总结

(四)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

1、小组讨论: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有什么危害?

2、小组代表发言

三、课外延伸 大屏幕展示测试题

(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3)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4)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5)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四、布置学生家庭作业:

篇3: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

1 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及其严峻性

《2007年世界艾滋病报告》[7]指出, 截至2007年11月20日, 全球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已超过3 300万, 其中15岁以下人群约为250万。我国卫生部也于2007年11月29日公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7) 》[8],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223 501例, 其中AIDS病人62 838例, 死亡报告22 205人。2007年, 国家卫生部、UNAIDS、WHO联合对我国AIDS疫情进行了新的评估统计, 结果显示, 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有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约70万, 全人群感染率为0.05%, 其中AIDS病人8.5万, 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 因AIDS死亡2万。目前我国的AIDS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呈高流行的态势, 性传播与吸毒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有关资料显示[9], 我国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汉族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吸毒有较长的历史背景;二是AIDS高发的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毒品交易的主要通道, 比较容易获得毒品;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特别是缺乏专为少数民族制作的健康教育材料;四是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有较大改变, 但由于发展不平衡, 使部分地区文化、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据文献[10]报道, 目前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仍在明显增加, 真实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的严峻性。

2 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风险

大学生由于对性健康知识的缺乏、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行为开始的低龄化、性伙伴有增多趋势等问题均可能形成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AIDS风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 就有可能感染AIDS。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2.1 大学生缺乏性健康知识

高校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 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 在他们中公开谈性和开展全面的性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阻力, 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正确态度和相应的防御技能。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学实施以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期教育, 但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 主要是侧重于生理解剖知识教育, 缺乏心理、伦理方面的辅导和预防意外妊娠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的知识和信息的教育,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 也忽略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忽视了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 在当今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大学生性行为增加以及全球性病、艾滋病严重流行等客观现实下, 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知识的缺乏, 使青少年特别是使大学生暴露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之中 。

2.2 民族地区高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病预防意识上的差距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 正值青春发育后期, 性机能的日益成熟与性冲动的强烈刺激让性成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桂西北民族地区高校1 897名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的调查发现, 有49.4%的在校大学生正在谈恋爱, 27.4%发生过边缘性行为 (包括拥抱、接吻、性爱抚) , 14.5%发生过婚前性行为, 初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9.9%[11]。这一调查结果与柳晓琳等[12]的调查报道较为一致, 与徐永芳等[13]的调查结果差距较大, 反映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性观念和预防性病、艾滋病意识观念上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差距。因此,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的风险更加严峻。

2.3 大学生普遍缺乏对HIV/AIDS的正确了解

在对待AIDS的基本知识方面, 很多大学生不够了解。某高校不同学历师生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 19.81%不知道AIDS的三大传播途径, 40.01%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AIDS, 38.76%对HIV/AIDS十分恐惧[14]。另一项调查显示, 75.5%的医学大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AIDS, 25.5%的大学生认为自慰可感染AIDS;48.0%和18.5%的大学生认为可通过注射疫苗和口服预防性药物能预防AIDS; 70.8%的学生认为对HIV感染者应集中管理;58.0%的学生担心以后与HIV感染者在一起传染AIDS, 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和HIV感染者一起工作学习, 同时还有 93.3%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进一步获得AIDS相关知识[15]。说明高校学生对AIDS有着许多错误的认识, 从而导致对AIDS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 加大高校AIDS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是为减少大学生传染AIDS风险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3 高校AIDS预防机制

3.1 国家政策支持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AIDS病例以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AIDS的防治工作,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其中对高校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是1998年国务院专门下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 》[16], 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 各高校都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200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17]又进一步强调了各级大中专院校建立健全艾滋病预防机制的重要性。2006年初国务院又重新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18], 进一步部署各级学校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指标、行动措施与保障措施, 为不断完善高校AIDS预防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3.2 建立高校AIDS预防机制

一是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以包括卫生防疫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高校艾滋病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 负责制订本校“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长期规划”, 审定学校卫生防疫部门制定的“年度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二是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 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中, 确保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长期科学化、规范化进行;三是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持联系, 使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长期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时刻掌握校内艾滋病疫情, 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4 高校AIDS预防措施

4.1 加强AIDS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首先是要加强健康教育师资业务知识的培训, 因为教师的性知识、态度、观念和性道德都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目前, 许多预防AIDS健康教育教师本身就不了解AIDS防治的基本知识, 难以胜任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有调查显示, 84.1%的教师希望在教师培训中学习有关预防AIDS方面的知识 , 79.3%的教师认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AIDS最有效方法[11]。其次是要组织有关人员和学生代表深入到民族地区高校所在的服务区域, 认真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生活习惯, 重点探讨全国其他地方少有或桂西北独有的民族 (如仫佬族、白裤瑶族、毛南族等) 生活习俗与HIV感染的关系, 从中寻找民族地区高校预防AIDS的途径和办法, 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这样,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地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4.2 有计划地举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面向全体师生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AIDS在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现状、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国家相关预防与控制政策; 在高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探讨; AID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待HIV/AIDS的态度、预防措施等。同时对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相关部门提出要求, 将AIDS健康教育与青春期性教育结合起来, 把青春期性教育作为AIDS教育的前提, 针对性行为在学生中存在的现实性, 加强性道德教育, 开展安全性行为教育、男性责任感教育、女性自尊自重自爱教育。通过这些讲座以及各种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3 发挥大众媒体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大众媒体一直都是在我国青少年中进行AIDS预防宣传教育的主要载体, 除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黑版报等传统媒体外, 因特网在教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有调查显示, 20世纪90年代初, 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医学卫生书籍、报刊杂志及文艺书籍等, 其中医学卫生书籍占50.6%, 报刊杂志占28.6%, 文艺书籍占10.3%, 影视占0.5%[19]。Kate[20]的研究发现, 20世纪末在校大学生从因特网上获得性知识的比例已明显升高。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 充实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内容, 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和预防AIDS知识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另外, 通过网络、电视讲座、健康热线、宣传册、宣传报、健康教育处方、世界AIDS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 对大学生预防AIDS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4 发挥在校大学生生力军作用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广泛, 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 回到家庭所在地开展预防AIDS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这项活动面向基层, 走进千家万户, 是一种投入小、社会效益大的公益性行为。在大学生中持之以恒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 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为我国防控AIDS的流行作出积极的贡献。 另外, 在校内开展探讨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和预防AIDS健康教育活动中, 实施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一是学生以自由发言、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主线, 开展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活动;二是以校团委、学生会牵头, 举办与预防AIDS相关的专题班会、专题版报、专题知识竞赛等参与性强的教育形式, 既有利于对上述专题讲座知识的巩固, 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与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意识, 促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预防AIDS的良好习惯。

4.5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共同开展防艾工作

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预防AIDS的知识和技能, 更需要一个有助于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环境, 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学校开展预防AIDS专题教育可以对增强学生的知识、态度等起到显著的作用。有调查显示[21], 学生同家长或家庭中其他成员谈过AIDS问题的比例为46.0% , 同朋友谈论的比例为48.7%。因此, 构建以学校为中心, 家庭、社会同时参与的预防AIDS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6 预防AIDS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可采用双向方式

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每一届大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 HIV/AIDS的态度、预防知识及性观念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是对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学生在预防AIDS知识获取和态度转变等方面的检验, 同时也是对整个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以及健康教育师资教育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是对高校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性的检验。因此, 健康教育的评价结果, 是为进一步修正高校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AIDS预防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篇4:二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1.艾滋病(AIDS)

(1)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人(也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般要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在这一时期,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时,会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还没有可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性伙伴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越高。

(2)血液传播: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被感染。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他侵入人体的器械,会感染艾滋病。

(3)母婴传播: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孕期、分娩时或产后哺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感染的机会为15%~50%。

在世界范围内,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我国,目前静脉吸毒和有偿供血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呈增长趋势。

3.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

(1)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血浆、白蛋白等);

(2)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或侵入人体的医疗器械,进行注射、抽血、美容、文身或治疗等;

(3)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4)不安全的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同性(尤其男性)之间的性行为、肛门性交、多个性伴侣等;

(5)患有生殖道感染或性病;

(6)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可在孕期和哺乳期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4.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

测的意义

(1)及早了解感染状况。

(2)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自身

感染。

(3)采取措施,避免感染对方。

(4)尽早做出对婚育的选择。

(5)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后代的影响。

5.艾滋病病毒感染“窗口期”

(1)一般为1~6个月。此时,人体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已具有传染性,但血中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

(2)具有高危行为者,要分析是否在“窗口期”。在高危行为后仅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阴性,还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需要在2~3个月后再次检测,方能判断是否感染。

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途径

(1)怀孕期间,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2)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皮肤或黏膜接触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分泌物或血液,可能被感染;

(3)产后哺乳过程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乳汁感染婴儿。

2.艾滋病对儿童的威胁

(1)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所生育的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是1/3。

(2)目前,艾滋病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若未获得治疗,大部分会在5岁前死亡。

(4)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育的儿童,将面临不能获得良好的呵护,沦为艾滋病孤儿的悲惨

境遇。

3.艾滋病病毒感染与妊娠

(1)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初产妇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经产妇相比,更易将病毒传染给胎婴儿。

(2)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可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3)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孕妇艾滋病病情加重,并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4)7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其中初乳的艾滋病病毒含量最高。

(5)婴儿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与产前检查或分娩方式有关。为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进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人工破膜、羊膜穿刺术等操作、均会增加母婴传播的危险。

(6)妊娠期阴道分泌物中病毒的含量高。此时要减少性接触,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

1.孕期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键时刻。

2.怀孕妇女都应尽早孕期保健,接受预防艾滋病的咨询,并免费进行艾滋病检测,尽早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有高危行为者更应接受检查。

3.不论HIV检测结果如何,都应改变危险行为,采取安全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

4. HIV检测结果阳性说明体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产道、母乳感染给胎儿。

5.孕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应充分了解艾滋病对胎婴儿和自身的危害,知情选择是否继续怀孕。

6.决定终止妊娠的孕妇,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手术。终止妊娠后,可依病情需要积极治疗。

7.继续妊娠者,要定期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自孕期或在产时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8.一定要住院分娩,医生助产时会避免侧切、胎头吸引、破膜、产钳助产等不安全的操作,以减少经产道感染胎婴儿的机会。

9.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在孕期或产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10.婴儿出生后,应及时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11.对婴儿实施人工喂养,尽量不要母乳喂养,避免混合喂养。

12.婴儿在12个月和18个月的时候应分别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以确定婴儿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13.应同其他儿童一样完成全程计划免疫。

14.儿童应接受保健、生长发育监测。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要从婚前开始,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都应接受婚前保健,获得咨询,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尽早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感染状态,慎重决定婚育。

2.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性生活时必须使用安全套,以免对方感染。

3.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应慎重决定是否怀孕。

4.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因为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

5.杜绝毒品和一切不良嗜好及行为。

6.在艾滋病高发地区或有危险行为的男女双方,尤其应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篇5: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2009)

[班级]:三年级班 [课时]:1课时

[课题]:禁毒防艾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2、正确认识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

3、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4、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措施]:有关艾滋病禁毒的影像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活动、游戏、DVD碟片 [上课教师]:孔茂辉 [授课过程]:

艾滋病(AIDS)是“获得(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种由艾滋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我们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充满各种细菌、致病微生物的。在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的保护下,我们才不至于受到它们的侵入、滋生各种疾病。而艾滋病病毒的致命之处就是侵入、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使得人类丧失了对外界细菌、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染上了艾滋病后,人体就变成了不设防的城市,即使是微小的感染也可成为致命的病灶。它已经成为人类的可怕杀手,最终导致艾滋病人死亡。

一、艾滋病带来的危害:

(1)人口平均寿命缩短:29---45岁死亡(2)死亡人数增加,劳动力减少(3)社会经济负担沉重(4)影响社会的安定(5)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艾滋病传播的途径(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说明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同学们对它要有深入的了解后还会预防,并且还要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你们的家人是我们目前每一个同学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但是,艾滋病、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三、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篇6: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2.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式: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重点: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卡片、烧杯、注射器,纯水、氢氧化钠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第一张图片,标语内容是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恐怖。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并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第二张图片: 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艾滋病人,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色变。不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药物可以医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

截至目前,据官方统计,中国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云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三万七千零四十例。但专家透露,该省实际感染人数可能不少于八万人。他们估计,二00七年有可能成为云南艾滋病流行的高峰年。同学们知道,我们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高发地区,全省129个县(市、区)中的33个发现有孕妇感染艾滋病毒。平均感染率为0.38%,其中有5个县超过1%,最高达2%,这意味着云南艾滋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因此,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成了每个同学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常识。

关于艾滋病,我们在平时的宣传中对它已经有了一点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我们掌握的怎么样?

二、活动过程 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活动一】

游戏:红灯、绿灯游戏

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感染上艾滋病 步骤:

1.给每个学生三张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每张画上一个圆圈,分别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

红色圆圈代表“高风险”行为----亦即“停止你正在做的事!” 黄色圆圈代表“低风险”行为----亦即“放慢速度,多加小心!”

绿色圆圈代表“无风险”行为----亦即游戏中的行为是安全的!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将游戏规则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3.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绿色卡片;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请举起黄色卡片;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红色卡片; 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行为 使用安全套 接吻

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给孩子哺乳 无防护的性行为 献血

清洗溅在衣服上的血液时不戴手套 用消毒液清洗重复使用的针头 用水清洗针头后重复使用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坐式马桶 与吸毒者共用针头 给予或接受按摩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

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成你面前咳嗽或打喷嚏

小结:一个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这是严峻的事实。请记住,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而在于你所做的决定是否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调查研究发现:

(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

2(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

(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4)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女青少年尤其易感。

通过上面的小游戏,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将有助于同学们了解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使大家进一步清楚的意识到不采取保护措施所面临的风险。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活动二】 游戏:换水游戏

道具:纯水,氢氧化钠,烧杯,注射器

1.游戏介绍:我们用纯水代表健康人,氢氧化钠代表艾滋病毒,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代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均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区别,表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普通人看上去完全一样。

2.游戏规则:准备7个盛有液体的杯子,其中只有一杯是氢氧化钠溶液,其它的杯子中全是纯水,这表示我们中间只有一人感染艾滋病毒。将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

3.游戏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

1)从全班叫7位同学上来,大家可以任意取一个盛有液体的杯子。2)每人手中有一杯溶液,但是不告诉哪一个杯子里含有氢氧化钠呢? 3)每位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液体相互交换。每人从自己杯中用注射器抽出3ML溶液相互加入对方杯中,一个人与6个不同的人(注意是6个不同的人)进行液体交换。开始。

第一次换水„„完毕。大家按原队形站好。第二次换水„„完毕。大家按原队形站好。„„

第六次换水„„好,完毕。4)液体交换完毕。

5)验证。在开始时我们只有一只杯子中含有氢氧化钠,现在是多少呢?让我们加入酚酞指示剂检验一下。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为阳性反应,说明已感染病毒。无变化为阴性反应,说明没有感染。结果如何呢?大家先估计一下。

让我们来数一数,好可怕!所有杯中的水全部呈红色,只不过由于浓度的不同,各个杯中呈现出的红色深浅不同,也就是说病毒感染程度不同,但是艾滋病 3 病毒是可以在人体中繁殖的。

(这是一项非常可靠的科学实验。游戏模拟了艾滋病毒经体液传播的过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艾滋病传播的速度是何等的惊人。通过不安全行为,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所感染的人群以指数递增形式发展。如果不加控制,若干年后我国将是怎样,有多少人将感染艾滋病,不堪设想。)

6)游戏小结:在游戏的基础上及同学们的分析后小结。

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性伴侣越多,危险越大;

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三、课堂小练

那么,哪些行为会让我们感染上艾滋病毒?或者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这几道题(大屏幕显示)

判断:

(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2)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4)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

(5)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6)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7)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四、提出问题

如何预防艾滋病?(在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小结)(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2)正确使用安全套。(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关爱下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5)医疗救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结束语

艾滋病虽然凶险,但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认识的它的危害性,以及提高我们自身的保护意意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预防艾滋病。

(1)经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是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一次不负责任的性行为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 4 险。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我们无法从人们外观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否感染的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其社会地位或职业。这方面的一些误解往往诱导我们放松警惕,采取不安全行为。

(3)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预防,注意自我保护。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4)要关爱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5)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是最重要的力量。

总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篇7: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教案

学校名称:永定小学

教案标题:相互关爱,共享阳光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本课主题是反对歧视。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的歧视,成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不了解,害怕与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接触;二是对艾滋病患者患病的原因认识不全面,把艾滋病完全等同于性病,鄙视患者;三是不了解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灵创伤,漠视他们的心理需要。这些都是歧视的不同表现。害怕、逃离心理与鄙视心理主要是源于无知,设计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白真相,摈弃错误;冷漠心理主要源于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感受的陌生,解决的办法是在沟通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在“情景剧场”中消除畏惧心理,在“全息透视”中消除鄙视心理,在“情感在线”中消除冷漠心理,唤起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的关爱,用实际行动去温暖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

本节课教学运用了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参与式教学方式、情感体验教学方式,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把艾滋病患者请进课堂,构筑了一个多维立体课堂,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整个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的落脚点和重点。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各种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然后,以正确的方法预防艾滋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患者,和他们一道战胜艾滋病。学生在心理上对艾滋病患者的有一定的歧视。帮助学生消除无知,抛弃偏见,关爱和帮助艾滋病患者与他们的家人,这是整个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实践目标:使学生在消除消除无知、抛弃偏见、增进了解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真诚地关爱和帮助艾滋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

2、能力目标:使学生增强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懂得如何去关心和帮助艾滋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

3、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消除无知;全面认识艾滋病患者染病的原因,知道歧视的具体表现,抛弃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 本教案适合的教学对象及教学班级大小: 初中各年级学生;50人左右的班级 教学材料清单: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一个(内含所需图片、视频材料、MTV)、空白纸张„„ 教学概要:

本节课由“情景剧场”《我被“艾滋病”碰了一下手》导入,通过“全息透视”深化,引导学生澄清关于艾滋病的错误认识,消除畏惧和歧视心理,走近艾滋病患者;通过“情感体验”环节,设计情景,让学生理解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内心的痛苦和承受的社会压力;通过关“艾”行动和“爱心专递”活动,让学生用自己能够采用的方式方法,向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送去自己的一片温暖。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教学效果评价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1、设计列举艾滋病传播的途径的练习,考查知识目标落实情况。

2、讨论歧视有哪些形式,考查知识目标落实情况。

3、课堂和课后,学生给艾滋病患者的短信,可以考查学生的情感目标落实情况。教案使用设计

预先请好艾滋病患者,课堂教学时与学生进行连线。教案细节:

导入:同学们,当我们每天在享受生活的快乐时,是否想到还有一些人正在承受各种各样的苦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艾滋病患者,了解他们的苦难,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和我们一起共享生活的阳光。

首先,请欣赏由同学们创作并表演的小品《我被“艾滋病”撞了一下手》

一、情景剧场(5分钟)

1、学生表演小品:《我被“艾滋病”撞了一下手》 演员:牙医1人,艾滋病患者1人

主要剧情:一艾滋病感染者去医院看牙。医生给他钻牙时,他跟医生说:“你小心一点,我是HIV感染者。”这个医生立刻把手套摘下来,扔掉,转身就跑。回到家他用消毒水把自己的手洗了10次之后,仍然唉声叹气地自言自语:“完了!我染上了艾滋病!我染上了艾滋病!”

2、各抒己见 ①老师:看了刚才的小品,大家想一想,牙医会染上艾滋病吗?请说说你的判断和理由。

②(学生自由发言)

③老师总结:通过讨论,同学们再一次认识到,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只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牙医根本不必这样紧张。不信的话,你看胡总书记是怎么关心艾滋病患者的。

二、时政要闻(7分钟)

1、播放视频新闻《胡锦涛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新闻简介:在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0日上午来到北京市朝阳区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奋战在艾滋病防治第一线的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向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志愿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胡锦涛来到艾滋病血液初筛检测室、高危人群健康干预工作室,看望这里的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开展工作的方式和取得的成效。

在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胡锦涛微笑着向一名艾滋病感染者伸出手去,这位感染者激动地紧紧握住了总书记的手。

2、老师:看了刚才的新闻,请谈谈你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3、自我解剖

假如现在让你跟艾滋病患者去接触,甚至在一起生活,你怕不怕?请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三、全息透视(8分钟)

1、老师: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则把艾滋病和吸毒、性乱等行为联系在一起,视艾滋病为道德意义上的敌人,认为凡是艾滋病患者都是因为自己行为不检点造成的,罪有应得,对他们普遍心存在歧视心理。听了下面的故事,你还会这样认为吗?

2、播放录音《老纪的故事》

老纪是一个农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他与其他很多农村人一样,采取了一种最为原始的致富办法,那就是卖血,但不幸被感染了艾滋病。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后,老纪曾经两次想到自杀,但在地坛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濮存昕的关心帮助下,他最终走出了阴影,并且要靠自已的双手来改变命运,做一个不依赖政府的照顾自食其力的人。

3、老师:老纪是如何感染艾滋病的呀?除了吸毒、性乱会感染艾滋病之外,还有那些途径会感染艾滋病?

4、学生分小组讨论,由组长记录,最后,挑选讨论得比较好小组发言。

5、老师: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很多,并非都是因为当事人做了什么不道德的行为,才感染的。

如果有的人确实是因为本人做出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感染了艾滋病,你会怎样对待他们?(学生讨论发言)

四、情感在线(11分钟)

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老人的儿子死于艾滋病(卖血感染)

孙子也是病毒携带者(母婴感染)父母因卖血感染了艾滋病,读书对这并未感染艾滋病的孩子来说,是不是一种奢望?

2、老师:看了上面的图片,了解了他们经历的痛苦甚至是绝望之后,你的心情如何?

3、学生发言

5、课堂连线

有个艾滋病患者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不怕死,但怕孤独”。我们现场先连线一位嘉宾

(一位艾滋病患者的“心音”)

老师:结合刚才嘉宾的发言想一想,如果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被亲友和社会远离、歧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发言)

五、关“艾”行动(7分钟)

1、老师:关爱艾滋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社会各界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多媒体播放录音故事:孙慧熙,今年12岁,是哈尔滨市萧红中学初一的学生,在他六岁那年,一次捡废品的经历让他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紧紧的连在了一起。照片上的艾滋病孤儿深深触动了年仅六岁的小慧熙的心灵,此时的他决定为这些艾滋病孤儿做些什么。

小慧熙拿了222块钱,因为2和艾是谐音,然后用挂号信把钱邮给了艾滋病孤儿。2005年10月,由社会捐赠建立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村——中华红丝带家园在河南上蔡开园了。开园不久,红丝带家园的小朋友们,收到了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寄来的一份特殊的捐赠——4000多块钱的全新图书。和那些为建立红丝带家园而捐赠的巨资相比,这份捐助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对这里的孩子们而言,这份礼物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位捐赠者正是孙慧熙,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小学生。

也许很少有人相信,孙慧熙捐赠给红丝带家园的这些图书所花费的钱全部都是自己捡费品挣来的,他每天放学总要留意路旁是不是有废品,一块废纸壳、一个空矿泉水瓶,这些别人不愿意看的东西,在孙慧熙眼里都成了宝贝。遇到周末的各种展销会和演出活动,孙慧熙也会尽量去,活动后,他总能满载而归。但是一开始,小慧熙的行为却遭到了邻居、小朋友甚至是妈妈的的反对。几次之后,小慧熙的行为就感动了妈妈,从此妈妈开始非常支持慧熙。

2006年春节,孙慧熙用自己捡废品挣来的钱买了一千多册新书,和妈妈一起来到了河南省上蔡县的中华红丝带家园,看望这里的艾滋病孤儿并且和他们一起过年。除了捡废品,孙慧熙还把过年的零花钱、自己当小记者赚来的稿费都积攒下来,七年来,他一共积攒二万多元钱,买了2000多册新书,并全部都捐赠给了艾滋病孤儿。他用劳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兑现了对父母的承诺,带给了成人的世界一个诺大的惊奇。

2、听了孙慧熙的故事以后,对照我们自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能为艾滋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做些什么?(学生讨论,然后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发言。)

3、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捐款、给艾滋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写慰问信、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等都是关“艾”行动的具体内容。

六、爱心专递(7分钟)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给艾滋病患者写一封300字左右的短信(发空白纸张)。

2、交流同学们写的书信,建议同学们把它寄出去。

篇8:22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

【班会背景】: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多,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并让他们有一份爱心来帮助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患者,高一(8)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

【班会目的】:开展艾滋病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体现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呼吁社会宣传与关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会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

【班会难点】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认识良好行为规范是什么,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班会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班会准备】:

1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2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收集相关艾滋病的资料,图片等

3为让同学们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来警告提醒同学们艾滋病的影响和危害。4最后让同学把资料整理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班会过程】:

一.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二.同学讲解

(一)介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图片1表格形式 有关亚洲及非洲艾滋病的趋势,非洲是最严重的国家,和经济,当地卫生状况,人口等原因有关;亚洲是感染率上升最快的国家,以中国为例

图片2在1985年中国仅是沿海及河北少数出现艾滋病感染者,1995年除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外其余都有感染者,之后仅三年的时间1998年全国各地都出现感染者.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做些什麽?回答...讲解:在全世界一分钟里就有6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强调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

(二)介绍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

1、了解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和中文名称;

2、分别介绍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死亡期发病时间;图片1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图,分析内核外核构造了解病毒;图片2是艾滋病病毒吞食宿主细胞在生成新的艾滋病病毒的全过程;(三)介绍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图片:早期没有症状,之后会逐渐出现像感冒咳嗽的表现,后严重出现卡波西式肉瘤,分别介绍艾滋病在呼吸道,消化道等各器官的表现症状。(四)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提问:刚才同学们看的短片是哪个传播途径呀?回答..._输血 引出传播途径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方法: 图片: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循环图

游戏:大家每人手里有一张纸条有的是职业人群,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觉的他们有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请你把它帖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了解无论是什麽职业只要是有良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五)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内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他们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与病人亲密接触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扣8人围一圈双手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扣一样解开,中间不能松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目的:预防艾滋病要大家携手一起抵抗,一起努力.(六)结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一起抵抗,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主任小结】

班会结束了,班会主要是以六大步进行的,通过同学有步骤地讲解,一目了然的让同学们了解关注到艾滋病,中间播放同学自演的短片和游戏环节先是带动了气氛再是通过这些形式让同学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

提问:刚才同学们看的短片是哪个传播途径呀?回答..._输血 引出传播途径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方法: 图片: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循环图

游戏:大家每人手里有一张纸条有的是职业人群,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觉的他们有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请你把它帖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了解无论是什麽职业只要是有良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五)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内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他们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与病人亲密接触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扣8人围一圈双手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扣一样解开,中间不能松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目的:预防艾滋病要大家携手一起抵抗,一起努力.(六)结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一起抵抗,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主任小结】

篇9:学校预防爱滋病教育教学教案

学校名称:禾库中学 教师姓名:唐晴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在艾滋病无情的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一灾难,而青少年正处于对异性,吸烟的好奇阶段,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正确引导,为此我从爱滋病的高危行为有那些来告诉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背景分析:

1、艾滋病虽然至今没有特效药可以医治,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就可以约束自身的行为来保护自己,所以学习它的高危行为是及其重要的;

2、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艾滋病的了解甚少,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并结合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爱滋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艾滋病的概念;

2、什么是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3、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有那些;

4、怎样预防艾滋病。

教学材料清单:多媒体 教学概要: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有那些高危行为;

4、应怎样预防。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1、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学生易接受;

2、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将内容阐述的浅显易懂;

3、课下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知识并在课前三分钟互相进行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教案使用建议:最好用多媒体教学

教案细节:

一、课下让学生找相关资料;

二、课前三分钟学生互相进行讨论;

三、课后让学生写份心得体会;

四、教案:

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一)什么叫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二)什么是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所谓“高危”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哪些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换句话说,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具体说来,高危行为是指与别人发生体液交换的行为,即别人的体液进入到他们的身体内,或他们的体液进入别人的身体内。

(三)爱滋病的高危行有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

(1)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频繁的性生活易于造成HIV感染。调查结果表明青年人从事非保持性性活动非常频繁。例如,在第三类流行地区,尽管发现50%以上的人具有关于阴茎套的知识,但他们使用阴茎套的次数却非常少,即使处于高危人群中的个体亦如此。在第一类流行地区,尽管青年人对自我保护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但他们的性活动也通常无保护性。例如,在一项关于加拿大青年的研究中发现,那些自称经常性交的大学生只有14%的人在性交时总是使用阴茎套。

青年人中较高的怀孕和流产率表明了阴茎套和其它避孕措施的失败。青年人的怀孕率因国家而不同,它同时也显示出性活动的变化,以及包括阴茎套在内的避孕法应用率的变化。在发达国家里,美国具有最高的青少年怀孕率。1988年在对20个国家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希腊的怀孕流产比例最高(51%的女性怀孕后流产),爱尔兰最低。芬兰、法国的美国的意外怀孕率很高(超过总怀孕人数的1/2),而荷兰却相对较低只有17%。

(2)性乱交传播。男性同性恋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口交都会传播HIV。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1)静脉注射吸毒:吸毒者经常合用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后再传给别人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进行消毒,这就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其中一个人的血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被这种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和注射器就成了最危险的传播媒介。

吸毒者把毒品注射入静脉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尽可能利用毒品,将血液回抽进注射器,用血液来冲洗附着在注射器壁上的残余毒品,然后再注射进静脉中,重复数次,使大量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附着在注射器内部,当下一个人使用这一注射器时,便同时把大量病毒注入血管,因而受到感染。在我国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大多数是吸毒者。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2)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3)共用针具的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4、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这是因为多种性病常常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皮肤和粘膜的创口是艾滋病毒进入人体的最好门户。患有性病的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如果与已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发生性关系,那么对方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毒就会通过性器官上的性病病变部位侵入人体使其感染。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HIV的危险。

5、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 4 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使其感染。

(四)怎样预防爱滋病:

1、怎样预防经血液传播艾滋病:

首先,避免使用血液或血制品,必须使用时,要使用经艾滋病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注射,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其次,不使用毒品,已有毒瘾者应尽量不要静脉吸毒,静脉吸毒者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再次,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院剃须、修脚、纹身等。

2、怎样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上一篇:医院营销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微型课堂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