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24-04-13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通用14篇)

篇1: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枫朗镇中心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合格人才的培养。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90多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2001年12月17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中心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专门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二、内容及方法

1、参与性教学培训少年学生骨干,教会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开设骨干培训班)

2、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1)举办橱窗展览;黑板报宣传。(2)通过学校电视开展健康教育。(3)组织学生创作绘画,征文活动。(4)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

3、全校性讲座。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中长期规划》及《行动计划》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中心小学50个教学班,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10余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培训学生骨干,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利用时间培训学生骨干,学校每学年从三、四、五、六年级、分别抽出2-3名班干部为骨干进行,这部分学生我们重点培训,采用参与性教学,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进来,为学生们提供性教育,预防吸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

4、同伴教育活动:

(1)学生骨干同伴教育在班里制作各式各样的宣传板报、宣传画、宣传艾滋病基本知识。

(2)广播与电视:为了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组织放映有关录象、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逼近中国人的艾滋病》、《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等。

(3)问卷调查:

为了调查教师和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问卷调查,教师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知道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5%以上。

总之,艾滋病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问题,目前世界上无治愈艾滋病药物,且相当长的时间也难以有治疗的方法,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不懈的加强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才是预防流行的主要途径。在近期无特殊治疗及预防疫苗情况下,开展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健康教育形式很多,其中采用参与性教法,生活技能培训,同伴教育等在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此项活动表明,同伴教育用于小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取得很好效果,且可以通过学生把一些相关问题带到家庭进行宣传,对公众普及艾滋病常识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暑驻中国官员解释说:“我们不是给青年人提什么要求,让他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是希望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智和热情,关心自己和他人,成为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力量。”

学校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也属素质教育范畴,在开展活动方面,还希望上级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加强我国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力度。

篇2: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社 会及对每个师生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确保师生健康,以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的稳 定,为平凉市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建立领导机构 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特组建平凉铁路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工作领导组。组 长:王林虎 副组长:薛波 李添丁 张学勤 组 员:李希云 易发宁 田文军 李晓妹 张平宋小兰

三、工作重点 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好奇心强,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他们萌生了更多的梦想和 实现梦想的愿望,正是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尚不成熟,特别容易受到艾滋病

的侵袭,而他们现在又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最好阶段,在此期间重点要向 他们灌输一些防治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方式,避免 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宣传教育,使校内青少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 100% 以上;力争在 2 年内对所有教职工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率达 100%;艾滋病 致孤学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并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提 高师生的健康水平。2.让师生了解艾滋病及其表现的症状。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 疫缺陷综合症”。它的临床初始表现为无症状状病毒携带状态,继之发展为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出现发热、倦怠、盗 汗、消瘦、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鹅口疮、口唇疹及带疱 疹等,最后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成为艾滋病,无特效治 疗,病死率极高,称为二十世纪瘟疫。3.让师生了解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4.让师生了解掌握如何预防艾滋病。

四、要求及措施 1.要充分认识艾滋病对广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 教育工作领导组,

篇3: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

1 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及其严峻性

《2007年世界艾滋病报告》[7]指出, 截至2007年11月20日, 全球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已超过3 300万, 其中15岁以下人群约为250万。我国卫生部也于2007年11月29日公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7) 》[8],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223 501例, 其中AIDS病人62 838例, 死亡报告22 205人。2007年, 国家卫生部、UNAIDS、WHO联合对我国AIDS疫情进行了新的评估统计, 结果显示, 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有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约70万, 全人群感染率为0.05%, 其中AIDS病人8.5万, 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 因AIDS死亡2万。目前我国的AIDS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呈高流行的态势, 性传播与吸毒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有关资料显示[9], 我国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汉族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吸毒有较长的历史背景;二是AIDS高发的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毒品交易的主要通道, 比较容易获得毒品;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特别是缺乏专为少数民族制作的健康教育材料;四是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有较大改变, 但由于发展不平衡, 使部分地区文化、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据文献[10]报道, 目前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仍在明显增加, 真实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的严峻性。

2 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风险

大学生由于对性健康知识的缺乏、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行为开始的低龄化、性伙伴有增多趋势等问题均可能形成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AIDS风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 就有可能感染AIDS。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2.1 大学生缺乏性健康知识

高校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 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 在他们中公开谈性和开展全面的性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阻力, 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正确态度和相应的防御技能。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学实施以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期教育, 但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 主要是侧重于生理解剖知识教育, 缺乏心理、伦理方面的辅导和预防意外妊娠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的知识和信息的教育,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 也忽略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忽视了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 在当今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大学生性行为增加以及全球性病、艾滋病严重流行等客观现实下, 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知识的缺乏, 使青少年特别是使大学生暴露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之中 。

2.2 民族地区高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病预防意识上的差距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 正值青春发育后期, 性机能的日益成熟与性冲动的强烈刺激让性成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桂西北民族地区高校1 897名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的调查发现, 有49.4%的在校大学生正在谈恋爱, 27.4%发生过边缘性行为 (包括拥抱、接吻、性爱抚) , 14.5%发生过婚前性行为, 初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9.9%[11]。这一调查结果与柳晓琳等[12]的调查报道较为一致, 与徐永芳等[13]的调查结果差距较大, 反映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性观念和预防性病、艾滋病意识观念上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差距。因此,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的风险更加严峻。

2.3 大学生普遍缺乏对HIV/AIDS的正确了解

在对待AIDS的基本知识方面, 很多大学生不够了解。某高校不同学历师生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 19.81%不知道AIDS的三大传播途径, 40.01%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AIDS, 38.76%对HIV/AIDS十分恐惧[14]。另一项调查显示, 75.5%的医学大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AIDS, 25.5%的大学生认为自慰可感染AIDS;48.0%和18.5%的大学生认为可通过注射疫苗和口服预防性药物能预防AIDS; 70.8%的学生认为对HIV感染者应集中管理;58.0%的学生担心以后与HIV感染者在一起传染AIDS, 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和HIV感染者一起工作学习, 同时还有 93.3%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进一步获得AIDS相关知识[15]。说明高校学生对AIDS有着许多错误的认识, 从而导致对AIDS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 加大高校AIDS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是为减少大学生传染AIDS风险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3 高校AIDS预防机制

3.1 国家政策支持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AIDS病例以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AIDS的防治工作,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其中对高校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是1998年国务院专门下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 》[16], 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 各高校都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200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17]又进一步强调了各级大中专院校建立健全艾滋病预防机制的重要性。2006年初国务院又重新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18], 进一步部署各级学校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指标、行动措施与保障措施, 为不断完善高校AIDS预防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3.2 建立高校AIDS预防机制

一是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以包括卫生防疫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高校艾滋病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 负责制订本校“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长期规划”, 审定学校卫生防疫部门制定的“年度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二是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 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中, 确保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长期科学化、规范化进行;三是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持联系, 使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长期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时刻掌握校内艾滋病疫情, 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4 高校AIDS预防措施

4.1 加强AIDS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首先是要加强健康教育师资业务知识的培训, 因为教师的性知识、态度、观念和性道德都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目前, 许多预防AIDS健康教育教师本身就不了解AIDS防治的基本知识, 难以胜任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有调查显示, 84.1%的教师希望在教师培训中学习有关预防AIDS方面的知识 , 79.3%的教师认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AIDS最有效方法[11]。其次是要组织有关人员和学生代表深入到民族地区高校所在的服务区域, 认真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生活习惯, 重点探讨全国其他地方少有或桂西北独有的民族 (如仫佬族、白裤瑶族、毛南族等) 生活习俗与HIV感染的关系, 从中寻找民族地区高校预防AIDS的途径和办法, 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这样,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地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4.2 有计划地举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面向全体师生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AIDS在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现状、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国家相关预防与控制政策; 在高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探讨; AID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待HIV/AIDS的态度、预防措施等。同时对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相关部门提出要求, 将AIDS健康教育与青春期性教育结合起来, 把青春期性教育作为AIDS教育的前提, 针对性行为在学生中存在的现实性, 加强性道德教育, 开展安全性行为教育、男性责任感教育、女性自尊自重自爱教育。通过这些讲座以及各种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3 发挥大众媒体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大众媒体一直都是在我国青少年中进行AIDS预防宣传教育的主要载体, 除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黑版报等传统媒体外, 因特网在教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有调查显示, 20世纪90年代初, 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医学卫生书籍、报刊杂志及文艺书籍等, 其中医学卫生书籍占50.6%, 报刊杂志占28.6%, 文艺书籍占10.3%, 影视占0.5%[19]。Kate[20]的研究发现, 20世纪末在校大学生从因特网上获得性知识的比例已明显升高。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 充实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内容, 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和预防AIDS知识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另外, 通过网络、电视讲座、健康热线、宣传册、宣传报、健康教育处方、世界AIDS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 对大学生预防AIDS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4 发挥在校大学生生力军作用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广泛, 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 回到家庭所在地开展预防AIDS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这项活动面向基层, 走进千家万户, 是一种投入小、社会效益大的公益性行为。在大学生中持之以恒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 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为我国防控AIDS的流行作出积极的贡献。 另外, 在校内开展探讨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和预防AIDS健康教育活动中, 实施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一是学生以自由发言、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主线, 开展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活动;二是以校团委、学生会牵头, 举办与预防AIDS相关的专题班会、专题版报、专题知识竞赛等参与性强的教育形式, 既有利于对上述专题讲座知识的巩固, 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与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意识, 促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预防AIDS的良好习惯。

4.5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共同开展防艾工作

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预防AIDS的知识和技能, 更需要一个有助于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环境, 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学校开展预防AIDS专题教育可以对增强学生的知识、态度等起到显著的作用。有调查显示[21], 学生同家长或家庭中其他成员谈过AIDS问题的比例为46.0% , 同朋友谈论的比例为48.7%。因此, 构建以学校为中心, 家庭、社会同时参与的预防AIDS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6 预防AIDS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可采用双向方式

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每一届大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 HIV/AIDS的态度、预防知识及性观念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是对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学生在预防AIDS知识获取和态度转变等方面的检验, 同时也是对整个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以及健康教育师资教育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是对高校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性的检验。因此, 健康教育的评价结果, 是为进一步修正高校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AIDS预防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篇4: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1.艾滋病(AIDS)

(1)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人(也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般要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在这一时期,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时,会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还没有可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性伙伴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越高。

(2)血液传播: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被感染。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他侵入人体的器械,会感染艾滋病。

(3)母婴传播: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孕期、分娩时或产后哺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感染的机会为15%~50%。

在世界范围内,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我国,目前静脉吸毒和有偿供血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呈增长趋势。

3.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

(1)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血浆、白蛋白等);

(2)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或侵入人体的医疗器械,进行注射、抽血、美容、文身或治疗等;

(3)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4)不安全的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同性(尤其男性)之间的性行为、肛门性交、多个性伴侣等;

(5)患有生殖道感染或性病;

(6)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可在孕期和哺乳期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4.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

测的意义

(1)及早了解感染状况。

(2)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自身

感染。

(3)采取措施,避免感染对方。

(4)尽早做出对婚育的选择。

(5)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后代的影响。

5.艾滋病病毒感染“窗口期”

(1)一般为1~6个月。此时,人体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已具有传染性,但血中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

(2)具有高危行为者,要分析是否在“窗口期”。在高危行为后仅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阴性,还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需要在2~3个月后再次检测,方能判断是否感染。

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途径

(1)怀孕期间,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2)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皮肤或黏膜接触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分泌物或血液,可能被感染;

(3)产后哺乳过程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乳汁感染婴儿。

2.艾滋病对儿童的威胁

(1)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所生育的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是1/3。

(2)目前,艾滋病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若未获得治疗,大部分会在5岁前死亡。

(4)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育的儿童,将面临不能获得良好的呵护,沦为艾滋病孤儿的悲惨

境遇。

3.艾滋病病毒感染与妊娠

(1)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初产妇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经产妇相比,更易将病毒传染给胎婴儿。

(2)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可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3)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孕妇艾滋病病情加重,并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4)7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其中初乳的艾滋病病毒含量最高。

(5)婴儿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与产前检查或分娩方式有关。为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进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人工破膜、羊膜穿刺术等操作、均会增加母婴传播的危险。

(6)妊娠期阴道分泌物中病毒的含量高。此时要减少性接触,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

1.孕期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键时刻。

2.怀孕妇女都应尽早孕期保健,接受预防艾滋病的咨询,并免费进行艾滋病检测,尽早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有高危行为者更应接受检查。

3.不论HIV检测结果如何,都应改变危险行为,采取安全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

4. HIV检测结果阳性说明体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产道、母乳感染给胎儿。

5.孕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应充分了解艾滋病对胎婴儿和自身的危害,知情选择是否继续怀孕。

6.决定终止妊娠的孕妇,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手术。终止妊娠后,可依病情需要积极治疗。

7.继续妊娠者,要定期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自孕期或在产时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8.一定要住院分娩,医生助产时会避免侧切、胎头吸引、破膜、产钳助产等不安全的操作,以减少经产道感染胎婴儿的机会。

9.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在孕期或产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10.婴儿出生后,应及时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11.对婴儿实施人工喂养,尽量不要母乳喂养,避免混合喂养。

12.婴儿在12个月和18个月的时候应分别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以确定婴儿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13.应同其他儿童一样完成全程计划免疫。

14.儿童应接受保健、生长发育监测。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要从婚前开始,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都应接受婚前保健,获得咨询,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尽早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感染状态,慎重决定婚育。

2.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性生活时必须使用安全套,以免对方感染。

3.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应慎重决定是否怀孕。

4.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因为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

5.杜绝毒品和一切不良嗜好及行为。

6.在艾滋病高发地区或有危险行为的男女双方,尤其应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篇5: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总结

2010—2011学

牛家牌中学

根据我校制定的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把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为本学年工作重点。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专门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协调机构,校领导亲自挂帅,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教育活动。

二、内容及方法

1、开展对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培训活动。

2、开展同伴教育活动:(1)举办小报、黑板报宣传。(2)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培训活动。(3)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

(4)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教育活动,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校四个年级21个教学班,由学校统一安排课程,由教师在11月份完成了本学年需要完成教育的部分。共进行了3课时的培训。

同时,我们还将集中培训和分班培训相结合。在完成全校统一培训内容的基础上,由各班自行开展了2课时的分班培训。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教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进行了有关的培训活动,内容包括:(1)艾滋病和性病的基本概念及危害;(2)艾滋病的基本传播途径;(3)艾滋病的预防;(4)艾滋病的控制策略;

(5)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6)对学生进行培训的技巧培训。

3、特色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

我校根据《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研究性学习计划》开展了一个半月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查找资料,充分的讨论和学习,学生基本上能知道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以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学会关爱艾滋病病人,并把有关资料做成了小报。

篇6:教育局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方案

为贯彻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及自治区教育厅卫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市深入持久开展学校艾滋病预防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各中学要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本学校日常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下,建立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学校艾滋病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全市所有中学X%以上的学生掌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

三、工作内容。

X.开展科普讲座。各中学在每年X月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将艾滋病预防知识专题教育纳入其中。接受艾滋病知识入学专题教育对象为各中学每年初一和高一新生,每学段不少于X课时。

X.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X至X年期间,在各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五个一”活动,即:一本宣传册、一堂健教课、一期宣传板报、一场主题班会、一次知识竞赛。

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应根据师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无偿献血等相关知识的科普读物,供师生开架阅读或借阅;校园宣传栏中应设有相对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园地,定期更新内容;校园网中设置相对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栏目;校园广播、闭路电视等不定期地宣传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通过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宣传平台,全面宣传普及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

每年X月X日“世界艾滋病日”,即可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上述各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均计入专题教育课时,以确保落实《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的初中X课时、高中X课时(高一X课时、高二X课时)的要求。

四、保障措施。

X.组织领导。成立市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领导组织机构: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普教科,负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日常性管理工作。

各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由市教育局普教科组织领导,各中学一名主管副校长负责,行政办负责具体实施,校医进行相关资料的台账建立和保管。

X.师资保障。每年X月,各中学组织艾滋病预防知识专题讲座,师资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讲师团安排,各中学不承担授课费。

X.师资培训。根据教育部门的需求和安排,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讲师团组织开展针对教育系统的艾滋病专题教育师资培训,培训对象为各中学校医。

X.效果评价。每场讲座结束后,各中学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讲师团完成学生掌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效果评价工作。

X.督导检查。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将预防艾滋病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教育、卫生督导评估及有关专项工作检查内容,定期对各学校该项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或专题讲座、开展师资培训、开展多种形式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提高学校师生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等工作进行检查与督促。对督导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工作开展不力、政策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单位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篇7: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xx小学在全校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我校广大师生防艾知识水平,为遏制艾滋病传播与蔓延作出努力。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预防艾滋病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活动。

二、主要工作

1、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学校广播站时间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

利用板报对预防的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篇8:浅谈艾滋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1艾滋病在全球及中国的流行情况

1.1 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情况

在美国1981首次发现艾滋患者后, 艾滋病迅速在全球广泛流行。根据联合国最新公报指示,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范围的第四号杀手。截止2003年12月, 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高达4000万人, 包括25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2003年估计全球有500万新感染者和300万人死于艾滋病。全球受肆虐最严重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 它最新感染人数超过300万。同时死于艾滋患者数有230万。比10年前艾滋患者数高出50%以上。

1.2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

中国与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 到目前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 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 1985~2000年底的15年间艾滋病死亡人数496例。2001~2002年艾滋病发患者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是1742例和716例, 2002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比2001年增长44%。尽管承认总人口感染率不到0.1%, 但疫情已波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吸毒、卖淫嫖娼、性乱, 在我国都存在迅速蔓延的趋势。说明艾滋病的防治, 在我国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2艾滋病的预防要依靠健康教育

2.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传播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1.2 性接触传播 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男性传染给女性的机率要大于女性传给男性的机率, 肛交的被动方受感染的机率高于主动方。性伴数愈多受染得机率愈高, 无保护性性接触受染率高于保护性性接触。于单次无保护性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机率为0.1~1%, 但同时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等, 可使单次性接触的危险性增加2~10倍。此外血清阳转期及艾滋病发作期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例占3/4, 在我国约为20%。

2.1.3 经血液传播 是指输入了污染了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血液成分或血制品, 移植或接受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器官、组织或精液, 与静脉药瘾者共用受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未经消毒的针头与注射器, 据报道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后, 被感染的机率约为0.5%。由于已经停止了各县的血站和加强了对进口血液制品的检验, 所以不会再有通过输血或输血制品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目前在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大约2/3是通过共用针具注射吸毒感染的。

2.1.3 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 即传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通过胎盘传染, 胎儿通过产道时传染, 产后母乳哺喂食传染。母婴传播的几率约为15%~30%。

2.2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工作中的重要性

要阻止艾滋病的流行, 必须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重点是怎样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2.2.1 目前还没有发现人体内可以产生有效的抗艾滋病病毒的抗体, 预防艾滋病的疫苗研究尚未成功。因为艾滋病病毒容易变异, 抗原不稳定, 疫苗的研制困难极大, 所以人人都是易感者。

2.2.2 所有抑制病毒的化学药物都会损伤人体的细胞、肝脏。又因艾滋病病毒变异性强, 很块会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去作用, 久而久之, 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最终死亡。由此可见, 目前我们即不可能指望疫苗, 更不可能依靠特效药物来预防艾滋病。为了保持健康人群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 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全民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昂贵的精密仪器, 也不需要很大的经费投入。只有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就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疫情的发展。

2.2.3 控制艾滋病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做好性行为的健康教育 为了保持健康人群免受艾滋病感染, 除了在输血、注射、手术等方面加强筛检和消毒管理外, 重要的是加强性教育,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性教育要遵循人类生长发育中胜利和心理特点, 有选择性、有针对性、有层次地进行健康教育。加大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宣传性健康知识。学校应开展青少年性健康知识, 促进生殖健康的教育。同时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健康教育。普及高等大中专院校的性病方面的健康教育处方及禁毒知识, 并要进行正确的恋爱指导。在社区和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来宣传性健康教育, 在社区要多组织居民开展性病艾滋病方面的座谈和讲座。

以上目的是使人们建立健康行为和健康人生观, 唤起人们在个人性行为上的社会责任感, 提倡和发扬遵守性道德, 要未婚青年保持童贞, 夫妻相互忠贞, 坚决谴责同性恋、非婚性行为, 依法打击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者。我们相信, 积极宣传一夫一妻制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减少危害, 降低人群的高危行为, 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3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慌和对艾滋病患者的起始

虽然人人对艾滋病都是易感者, 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因为艾滋病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离开人体后不易存活。对热敏感, 60℃以上可以迅速杀灭。56℃30 min灭活。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使艾滋病病毒迅速灭活, 如乙醚、丙酮、2%的次氯酸钠、50%的乙醇、10%的漂白粉等。和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在一起就餐等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所以对艾滋病患者不应该冷漠, 应理解、接纳、尊重他们。

篇9:艾滋病预防健康宣教分析

【关键词】艾滋病;高危人群;防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25-02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被誉为“史后世纪的瘟疫”,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该病的患者因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会发生肿瘤,最终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被列为国际卫生检测的传染病之一[1]。目前对于艾滋病还没有很好的治愈方法,死亡率极高,主要以预防为主。吸毒者、卖淫者以及同性恋等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HIV病毒可通过他们向一般人群传播。但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贫乏,加之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因此,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有效的综合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如何在艾滋病人群中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作出探讨。

1 基本资料

2009年我县的基本情况:全县总人口119.32万(其中城市人口14.62万),娱乐场所95家,估计性服小姐2500人,访谈了小姐750人,累计发现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42人,目前我县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

2 健康宣教方法

当今,世界各国艾滋病防治经验及流行态势表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是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参与实施综合治理。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从领导方面入手,加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的领导,加大防治经费投入,由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真正的使各级县政府把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纳入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建制订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年度工作计划,要设置负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管理工作部门和专(兼)职人员,成立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在各乡镇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小组,负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管理工作,使上级下达的工作得到切实的开展和落实。

2.1 加强艾滋病的宣教工作

这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不良的行为和缺乏预防知识是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社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高危人群对AIDS相关知识比较缺乏,方位意识差,据相关报道表明,某地区美容美发人员知道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由性交感染AIDS的危险性的只达65.6%。对共用剃须刀、牙刷可能感染AIDS的人数只达到49.8%[2]。这充分表明在高危人群中全方位、分层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营业性娱乐场所、服务场所、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开展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教育,對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进行艾滋病知识普及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

2.2 开展高危人群抗体筛查

由专业人员组成艾滋病高危人员干预工作队,定期进行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抗体筛查,深入社区、娱乐场所及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现场采样,是防治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手段。筛查的内容包括HIV抗体初筛、确认、感染者CD4计数和病毒载量、丙肝和梅毒检测等,具体做法为对高危人群(性病门诊病人、吸毒人员、可疑病人等)进行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进行初筛,阴性者定为阴性,阳性者送至高一级的艾滋病检测中心确认[3]。该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发现HIV感染者,了解某个地区艾滋病的患病情况,传播方式、流行特征,为及时展开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3 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和调查

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保证高危场所的HIV筛查,HIV自愿咨询检测,安全套的推广使用的易获得性以及四免一关怀等工作措施的落实。通过行为的干预,改变他们的危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尽量消除传播HIV的条件,实现综合治理。同时,对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明确本地和相邻地区艾滋病、性病流行与危险因素的情况(如吸毒人群、卖淫者及流动人口等),开展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和吸毒人群血清抗体监测及高危行为干预,及时准确地掌握目标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的现状,以及加强预防、控制、监督和监测的能力,调整和制定干预措施,促进防治工作的开展。

3 结果

2009年根据这些人群进行调查,结果为高危人群中有87%对目前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传染源、如何防治等有了很充分的了解。

4 小结

目前的艾滋病防治体系,是一个由检测监测、行为干预、治疗关怀、宣传教育共同组成的防治体系,自愿咨询与检测是沟通管理与咨询者之间的桥梁,是早期发现感染者的关键措施之一。我国自2004年启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但就目前而言还处于一个低效运转的状态,进一步完善艾滋病咨询体系建设,扩大自愿咨询检测覆盖面,鼓励个人自愿进行HIV抗体检测,有利于确定艾滋病的传染源,从而有利于发挥整个艾滋病防治体系的作用。

人们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方法的正确掌握,是决定其感染危险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综合治理、完善咨询体系三个方面对加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作出了探讨,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措施的实行,增加提高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变他们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以其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增强社会抵御艾滋病传染的能力,减轻其对人们健康、国民经济和社会防治的阻碍。

参考文献:

[1] 关喆,白春玉,张迪.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前后效果比较[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6):412-414.

[2] 李端,闰水平,张景霞.商洛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J].职业健康与教育,2008,24(9):861-863.

篇10:小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总结

西畴县一小——王燕

为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端正指导思想,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我校在近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以宣传为重点,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学生消除歧视、关艾艾滋病患者。主要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流行特点、防护知识,使学生了解哪些行为传染艾滋病,哪些行为不传染,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关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具体工作如下:

宣传工作是我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只有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力度,才能进一步扩大我校学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过去的一学期我校将宣传工作统筹计划,分步实施。一学期来我校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投影教室、讲座、黑板报、宣传挂图等渠道和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本学期我校通过知识讲座把艾滋病的基本常识、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全面详细的灌输给学生。又通过黑板报更进一步的增强了宣传力度,使每位师生对艾滋病的知识都有了很大的了解和认识。另外我们还组织师生观看各类艾滋病宣传片,更多了解到艾滋病宣传活动情况,从中吸取经验与知识。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青少年活动本着青年学生从朴素的艾滋病的感怀出发,宣传人道主义,学校开展以各项公益活动中的卫生知识点为主要内容,如宣传卫生常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这是用科学知识教育广大同学。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充实思想,完善自我,与文明修身活动,紧密相连,把社会活动与学会生实际结合,开展提高自身修养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净化同学的心灵。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能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校广大师生对艾滋病有了新认识,在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了解了一些防治知识和措施,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懂得艾滋病的三种(性接触,血液,包括共同注射器吸毒,母婴)传播途径和日常生活接触不能传染上艾滋病内容,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关爱全家。同时也了解到在预防艾滋病控制艾滋病国家制定新政策,患上艾滋病可得到免费咨询、筛检和治疗。对艾滋病患儿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等优惠政策。不歧视艾滋病人,并关爱艾滋病人,同时向周围人群进行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义务宣传等。

篇11: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今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为普及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从小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校按照区教育厅《关于开展好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安全教育工作中,并围绕“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主题,在全校开展了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各项活动。我们通过教育讲座、主题班会、宣传板报、广播等形式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艾滋病是什么以及有关知识,加深对健康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崇尚科学、注重个人日常卫生的良好习惯等,现将本次活动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主题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二、活动时间 11月23日——12月5日

三、活动内容

1、教育讲座

结合学校工作的安排,学校决定12月4日晚由政教处组织并负责如何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讲座,关于艾滋病如何传染的内容,是通过典型例子(1985年发生在美国一家4口,其中父母和儿子如何传染艾滋病的真实故事),让师生了解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同时,也利用各种生动而又可怕的例子,让师生们了解到艾滋病的可怕,又用一个生动的案例,让师生们能认识到与艾滋病患者的正确交际方式,号召师生要尊重他们。

同时,利用“职校之声”广播的平台,宣传什么是艾滋病等最基本的健康知识。并鼓励学生把自己学到的健康知识的心得体会用文字 1

或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

2、黑板报宣传

我校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张贴有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知识挂图,通过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使在校师生了解有关艾滋病健康的知识,以及如何预防艾滋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全面提高知识的普及率。从不同方面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健康知识。

3、主题班会

我们利用学校各班班会课时间积极宣传。要求班主任寻找资料、认真备课,做好了宣传工作。要求各班认真想好主题活动的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要求在会后交上情况。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我校学生明白艾滋病对社会和家庭的严重危害,知道艾滋病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培养其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后附图片)。

篇12: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0年12月

锦屏中学2010年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端正指导思想,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为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有力 保证 学校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教育副校长任任副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学校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工作。

二、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我校在近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以宣传为重点,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学生消除歧视、关艾艾滋病患者。主要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流行特点、防护知识,使学生了解哪些行为传染艾滋病,哪些行为不传染,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关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具体工作如下:

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我校在近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以宣传为重点,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学生消除歧视、关艾艾滋病患者。主要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流

行特点、防护知识,使学生了解哪些行为传染艾滋病,哪些行为不传染,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关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具体工作如下:

宣传工作是我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只有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力度,才能进一步扩大我校学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将宣传工作统筹计划,分步实施。一年来我校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投影教室、图书室、讲座、黑板报、宣传挂图等渠道和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本学年我校通过4次知识讲座,一次艾滋病知识有奖竟赛,对学生进行了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把艾滋病的基本常识、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全面详细的灌输给学生;学校团委又通过团报、各班的黑板报更进一步的增强了宣传力度,使每位师生对艾滋病的知识都有了很大的了解和认识;另外我们还组织师生观看各类艾滋病宣传片,更多了解到艾滋病宣传活动情况,从中吸取经验与知识,仔细研究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如何把艾滋病宣传教育搞得更好!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本着从朴素的艾滋病的感怀出发,宣传人道主义,学校开展以各项公益活动中的卫生知识点为主要内容,如宣传卫生常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这是用科学知识教育广大同学。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充实思想,完善自我,与文明修身活动,紧密相连,把社会活动与学会生实际结合,开展提高自身修养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净化同学的心灵。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能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

三、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献血日、《献血法》纪念日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四、采取的措施、办法、开展的具体工作情况。

1、是学校开设健康课,把艾滋病的防治教育纳入健康课的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学校的健康课开课率达100%。

2、是充分利用学校为阵地,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充分发挥文明学校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内容列入工作计划,积极宣传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和防治知识。宣传有关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同时宣传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标语口号。

3、是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解决部分艾滋病防治教育的教材问题,使学校的图书室有一定数量的艾滋病防治的图书。

4、是积极向广大师生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相关政策,解除他们掉以轻心,麻痹大意的思想及恐惧心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在学生中的知晓率。

5、是协助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册300余份,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50多张。

6、是积极配合县艾病科的工作,加强对学校校健康课教师的培训速度,组建学校艾滋病防治骨干教师网络,做好教师对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工作,教师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100%。

7、是制作了宣传展板,利用板报、宣传栏向广大师生宣传预防艾滋病及远离毒品教育。

8、是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邀请塔甸镇司法所领导到学校进行禁毒知识及防治艾滋病知识的讲座。

9、是继续加强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学校团组织阵地作用,发挥团组织在青少年中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强的优势,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对青少年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使青少年在防治艾滋病工作起到主导作用。

10、是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结合“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防治艾滋病重大日子,有选择、有针对地“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加强对“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切实抓好这些重点宣传活动并及时上报活动情况。

11、通过计算机课,让每个学生从网上查找艾滋病的危害性,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12、组织学生在班里制作各色各样的宣传板报、宣传画,宣传艾滋病基本知识。

四、收到实效

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教育,大大加强了教师、学生、家长对艾滋病的了解,在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校将此项活动继续、长期的开展下去,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不断改进。让学

生认清未来,让家长参与活动,让所有的人都充分意识到“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根本之策”。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是部分师生在思想上认识存在误区,一些人知识匮乏,对防治艾滋病持无所谓态度,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认为“艾滋病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并不可怕”,另一些人则存有恐惧心理。

2、是全县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虽然达100%,但是部分学校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及性病教育并末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3、是由于地区贫困,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拿更多出钱来征订课本,使预防艾滋病教育课不能正常开展。

4、是缺乏宣传工具,宣传手段单一,学校仅仅靠图片、板报、广播进行宣传,而随课本配发的光盘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5、是学校经费紧张,图书室防治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及相关的报刊、杂志严重缺乏。

6、是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还没有进行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授课时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把握教材的深度。

7、是学校没有像机、摄像机等设备,工作做了,但是图片资料却难以建档保存。

六、今后的工作计划。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存在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政府重视,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呼吁全社会人都来关心、支持预防艾滋病保健工作。我们学校决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多方配合,长抓不懈,真正体现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的地位。

篇13: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学校问卷调查:从全区37所 (城区12所, 乡镇25所) 公办中学中 (包括初中和高中) 。选取7所城区中学及12所乡镇中学, 学校中主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调查。

学生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的方法, 对辖区8所中学的1 456名初中生及2 48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 严格按照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及访谈要求进行调查。学校问卷调查由学校主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填写, 调查员对填写问卷的老师进行访谈, 并查阅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相关资料, 以保证调查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学生问卷调查由教师监督, 各班集体组织的形式, 统一发放, 统一回收, 匿名填写, 以提高应答率和真实性。

用Epi Data3.02建立数据库, 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录入。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此次共调查中学19所, 城区7所, 乡镇12所;高中 (同时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 8所 (城区5所, 乡镇3所) ;初中11所 (城区2所, 乡镇9所) 。

共调查学生3 944人, 初中:共调查1 456人, 男生674人, 女生782人;平均年龄在14.11±0.86岁;城区学生846人, 乡镇学生610人。高中:共调查2 488人, 男生1 095人, 女生1 393人;城区1 695人, 乡镇793人;平均年龄在17.02±0.63岁。

2.1 中学生大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初中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2%。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仅为18.8%, 对于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仅为43.6%。高中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6.8%, 其中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的回答正确率只有39.1%,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仅为47.7%。 (表1)

注:χ2检验, a代表P<0.01

2.2 学校预防艾滋病组织机构

学校组织管理基本情况 (表2) , 调查的19所学校预防艾滋病组织机构比较健全。有分管领导, 职责明确。

2.3 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情况

有70%~80%左右的学校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但是仅有57.9%的学校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学校教师整体培训计划。68.4%的学校现任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专 (兼) 职教师接受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 (表3)

2.4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专 (兼) 职授课教师情况

学校承担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老师有50%左右是校医, 其余还有生物老师, 体育老师和健康教育老师。 (表4)

2.5 教育教学实施情况

在调查的19所学校中, 只有57.9%的学校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52.6%的学校有明确课时要求, 且课时要求达到大纲要求。教师有预防艾滋病教学计划、评价、总结的学校仅为50%左右。大多数学校能够在12月1日前后组织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并利用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网络等, 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但是能够为授课老师提供《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和教师用书的学校仅为40%左右。能够提供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的学校仅占52.6%, 能够提供多媒体光盘、课件的学校为73.7%, 达不到100%。 (表5)

2.6 学校预防艾滋病相关教育评估情况

有些学校没有专业教师、课时紧张难以做到专门安排课时。当问及学校在实施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性教育、艾滋病教育和禁毒教育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时, 有些老师仍然感觉这些话题比较敏感。觉得技能活动不深入, 覆盖面窄, 活动单调, 仅停留在开课, 宣传栏等层面。有的老师担心学生会受社会不良风气、公共场所不健康服务、不健康网络、光盘等影响。同时当今社会的行为开放、青少年对艾滋病预防意识淡薄、学校轻德育等问题的存在, 使中学生处于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中。这些问题有待于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2.7 中学教师的建议

采取多种方式, 开展内容新颖的宣传活动。加大知识普及力度, 加强统管力度, 对师资进行培训, 开设专业课程, 统一安排课时和教材。将防艾宣传与考核监督挂钩, 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健康相关的生活技能。利用健康网络平台开展健康教育, 建议通过科学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 从而达到普及正确对待与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3 讨论

3.1 加大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投入力度, 配备专业教材、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 增加课时, 以真正提高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由调查可以看出, 初中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2%, 高中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6.8%。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3]提出到2010年底实现, 校内青少年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还存在很大差距。仅有57.9%的学校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学校的教师整体培训计划。68.4%的学校现任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专 (兼) 职教师接受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能够为授课老师提供《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和教师用书的学校仅为40%左右。能够提供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的学校仅占52.6%, 能够提供多媒体光盘、课件的学校为73.7%。只有57.9%的学校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52.6%的学校有明确课时要求, 且课时要求达到大纲要求。学校承担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老师有50%左右是校医, 其余还有生物老师, 体育老师和健康教育老师。但从授课角度看, 生物老师和健康教育老师在授课技巧和讲课经验方面应优于校医和体育老师。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和规范。上述情况说明中学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缺乏课时, 专业教材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师资队伍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就应该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同时在具体实施上, 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力度。形成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模式, 统一培训师资, 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编制适合中学生使用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读本, 制定统一的教学材料, 保证足够课时, 才能使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取得成效。

3.2 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教学效果欠佳, 建议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 使预防艾滋病成为自觉行动, 从而改变行为

由调查可以看出, 学校教师认为, 目前, 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覆盖面窄, 活动单一, 仅停留在讲课和设置宣传栏, 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授课内容也仅限于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层面的内容。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李晓亮等[4]在云南开展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中, 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 认为这一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特别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王超等[5]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指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 促进学生态度的转变和拒绝技能的培养, 有效促进学生与家长、同伴的交流。实践表明: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与参与相结合, 如同伴教育模式、生活技能教育等, 在互动过程中让中学生了解艾滋病知识的同时,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实际参与和不断思考, 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相关生活技能, 并知道处于危险环境中时, 如何去解决问题, 保护自己。让学生从自身做起, 自我保护意识, 做防御艾滋病的生力军。

3.3 制定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大纲并规定相应课时, 采用有效的效果评价方法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评估, 保证此项工作逐步扎实推进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讲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按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要求, 在普通中学的地方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 (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 [6]。但是此次调查显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时达到大纲要求的仅占52.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 (1) 由于教学评比等压力, 学校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2) 缺少效果评价和监督机制。因此, 效果评价要常规化、制度化, 培训应长期化、规范化, 以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为评价主体。不断完善和巩固培训效果。最终达到预防艾滋病侵袭的目的。

3.4 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

目前, 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多采用同一问卷, 分别在教育前、后调查, 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的方法。也有采用专题小组访谈、主要人物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前者针对问卷中的知识、态度等问题, 计算率、比等统计指标, 其结果比较片面, 不能反映健康教育效果的整体水平, 而后者定性研究的结果主观性较大。综合指数法属于定量研究, 是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指数运用数学方法将多个指标的实测值或其转换量综合在一起, 以产生对于某现象进行综合评价或比较的指标。综合指数法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陷,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的认可和使用。在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上, 应以综合指数法为主, 以专题小组访谈、主要人物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为辅, 除数据统计等方面工作需要外, 效果评价应尽量避免使用同一问卷对比法[7]。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2/01/content_2008040.htm, 2011-12-1/2011-12-21.

[2]新华网.北京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老人和学生比例上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11/25/c_12817102.htm, 2010-11-25/2011-12-21.

[3]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EB/OL].[2006-02-27].http://www.moh.gov.cn/publi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9636/200903/39439.htm.

[4]李晓亮, 李建华.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探索[J].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9, 20 (3) :96-99.

[5]王超, 马迎华.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 19 (3) :167-172.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85/201001/xxgk_81039.html, 2004-5-19/2011-12-23.

篇14: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91-01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病毒特异性地损害免疫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或肿瘤[1]。本病发病缓慢,传播速度快,病死率极高。

1艾滋病的防治原则

1.1临床治疗

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也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①支持疗法。②应用免疫调节剂,如白细胞介素2(IL一2)、干扰素(IFN)、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③选用抗病毒制剂,如rsCD4、双脱氧胞苷、叠氮胸苷等。

1.2预防原则

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性健康教育,以及切断一切可以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因此艾滋病完全可以预防。措施如下。(1)加强艾滋病知识的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洁身自爱;禁止滥交,尤其与外籍人员性乱行为;保持单一的性伴和安全的性行为。(2)安全使用血液与血制品,严格筛选供血者,HIV阴性者方能供血。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3)预防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避免危害下一代。(4)不沾染毒品,戒毒,禁止与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针头。(5)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引导和鼓励他们自觉采取隔离保护措施,积极接受正规治疗。

2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的现状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我国口岸开放,人口流动性增大,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等人数增加,使艾滋病、性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20~29岁的青年占58%,而这正是大学生们所处的年龄段。因此,在我国各高等院校、社会青年中开展关于艾滋病、性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性观念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有研究认为22%~30%的大学生有过性经历,说明艾滋病高危因素已潜伏于大学校园。大学生的性行为问题已值得社会正视。在艾滋病流行的今天,一些青年学生对性的态度变得日益开放,不少人在校期间已有了性行为,但对于如何避免艾滋病和性传播性疾病却缺乏基本的知识。科学研究证实,患有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病可使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增加10~20倍。如何增强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需要社会宽泛的心态,更需要社会建立科学的体系与防范方法。

艾滋病的发现者之一Gallo博士指出:“找出能够治愈艾滋病的治疗手段之可能性极小,一旦被艾滋病感染,将永远无法摆脱,还是应在预防为主。”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疫苗”,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通过在高等院校大力普及艾滋病、性病的科学知识,培养大学生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高等学校学生是一个具有高素质的群体队伍,应该把艾滋病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提高到认识高度上来。2001年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全国高等学校开展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并对防治措施做了具体要求。如果防治措施得当,而且能认真落实的话,艾滋病基本是可以控制的。高等学校控制对策是一级预防,重点是落实一级预防的各项措施。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主要是切断艾滋病的各种传播途径。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使大学生真正值得艾滋病的危害和怎样预防艾滋病。通过开展群防群治,提高大学生的防病能力,将会对整个社会及全民健康起到促进及推动作用。

3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途径

学习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應以自学为主、医院门诊辅导的原则进行。

(1)学生在校期间把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这样可以不加重学生负担,同时可以了解到一定卫生知识。(2)正确认识艾滋病,认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3)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学生可以参加医院为防治艾滋病开设的专题讲座。(4)医院开设健康教育咨询门诊,与在校学生一起讨论艾滋病防治问题。这一点对医科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求医学院校学生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其实,理解艾滋病病人并不难,只要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就不会自己吓唬自己,我们没有理由把他们当作异类。不管是艾滋病还是流感,被感染的人都是病人,需要理解的是他们的现状,不是得病的原因。对艾滋病人来说,他要面对得病后经济上的压力,面对周围人们和社会的、歧视,同时还要面对死亡。为什么此时我们不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呢?艾滋病感染者有一个漫长的无症状期,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一个理解、宽容的社会环境,他们完全可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等待医学科学的发展,也许会有新的药物被研制出来,也许会有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立足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将不幸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当作人类的特殊群体去给予关爱和帮助,我们和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就能和谐地融入到整个社会中。

结论

总之,通过大学生对艾滋病健康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加强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在日益变化的新时代,能够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郭淑怡,张星光. 呼和浩特市地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教育效果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01:21-22+18.

上一篇:青贮饲草供货协议书下一篇:六化三制管理工作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