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封沉流年知多少爱情美文

2024-05-19

往事封沉流年知多少爱情美文(精选3篇)

篇1:往事封沉流年知多少爱情美文

往事封沉、流年知多少散文

而那些随年华一道被淡化于无形岁月深处的或喜或悲、往往最美,也最难割舍!

文/听偑

南方、八月,初秋的第一场夜雨悄然湿透大地的每一寸角落、新雨过后残留在芳草上的点点露珠、透过林间小径幽暗霓虹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无形间将思绪带入曾最纯真的青涩年华、那感觉带着些许疼痛、久久弥漫在癸巳年八月南方某一座城池最初的记忆里。

常常问自己:是不是每一段感情灿烂过后都终究难免重归平淡。是否真如人们所说:没有缺憾的感情都不会长久。抑或正如那句老生常谈的台词:往往能够轻易得到的物事人总是不知道去好好珍惜、总要等到失去以后才深深去追悔!

如若、回首是难解的结、回忆是唯一的结局、可我们为何依旧一再沉沦、依旧沉沦于那些宛若断线般早已无法连贯的零碎片段!

如若、相聚是一杯醇香扑鼻的清酿。那别离又何尝不是一杯穿肠的毒药、可我们却只能不问结局是喜是悲义无反顾的一饮而尽!

如若、清风能够洗净经年回忆里的尘污余垢、是否我们能以弥留之年作为交换的筹码、但求还逝去岁月以碧海蓝天、暗香盈袖!

依稀记得:某年、十指轻扣时的`怦然心动、舌尖轻触时的羞涩缠绵。离别前夕的相对无语、久别重聚时热泪盈眶、直至最终天涯陌路后的黯然神伤。

依稀记得:某年、曾悠然一梦、梦里、重回懵懂的纯真岁月。梦里、你用涣散的眼神痴痴凝往着病床前陌生而又熟悉的我。梦里、你说你只愿沉侵在年少的记忆不愿醒来。那样、便可以不再咫尺天涯。梦里、痴痴凝望消瘦容颜、我心如刀割。醒来后天色微凉、久久不愿清醒的去回忆梦境、但求还能再次入眠,深深体会一如梦中的你只愿活在流逝的记忆而不愿重回现实的心境。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莫名想起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中的这段文字、愁肠百结,思绪久久难以平复。是啊、某一段流年、勾勒了太多醉人的回忆、最后却留下太多难言的酸楚。

行万里路、看千般景、 吃百家饭。流连于一座又一座城池、品百般千种滋味。宣泄的尘寰、淹没了多少离人的泪、饮一壶陈年浊酿、荡去多少流年的清愁!

茫茫人海、惶惶长路、这一路走来、抛洒了多少轻狂。梦里问情、夜半惊梦、勘遗几许痴醉、时光深处。铅华边缘、一次次风雨历程、沉淀了多少霜雪回忆。一程程烟雨迷途、纵使曾演绎过多少美轮美奂的场景、曾演绎了多少笔墨难描的刻骨忧伤,终究伴随一程又一程的心路历程为现实无情的湮灭。定格成为用尽一生也无法挽回定局。

滚滚红尘、俗世男女,谁人不渴望能够执手一段祸福同共、生死相随的至情挚爱!茫茫人海、你你我我,谁又不渴望能够相携一程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百年人生。可是这个情感极度负重的年代、又有几人能够有幸遇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如那句老生常谈的台词:“只有等到物是人非之后,人才会懂得怀念;总是在我们最不懂的时候,错过最真的东西。”。遗忘那么长、遗憾也那么长、往往最美的事物、总是不愿为谁多停留片刻!

我自芳华蹉跎、无悔为你弹奏一曲铅华云梦。谁曾想繁华落幕、只能独饮一杯愁绪、阡陌红尘、品百般千种滋味。本以为可以就此将你遗忘。谁曾想西风吹不散清愁。多年以后、每一次不经意为某一些文字抑或旋律触碰、 内心依旧会莫名涌上一种起伏跌宕的情绪、依旧禁不住为哪些易逝的年华、为哪些曾经的感动过和感伤过热泪盈眶。

多少往事都已如烟云在风中悄然隐逝,素指纤弹、韵华似水, 迷途幻梦、 岁月如梭。多年以后,当岁月承平往事如千年古井般不波不动。我想我们终究能够释怀曾几何时、是谁为谁憔悴了容颜、谁为谁碎了心念!

往事封沉、流年知多少! 只是、当过往的所有都化为无形、淡了回忆、痛最真实。 而那些随年华一道被淡化于无形岁月深处的或喜或悲、往往最美,也最难割舍!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懵懂的似水流年 原创:听偑 癸巳年八月

篇2:“红房子”:往事知多少

青岛的老建筑五花八门,欧式情调在大海的背景中成为一道浪漫而厚重的视觉盛宴。游走其中,或许总有一缕风情,正巧拨动你的心弦。可以说,老建筑已经成为欧韵青岛的符号和魅力青岛的骄傲。

因为老建筑与大海和栈桥一街之隔的地理优势,所以对广西路情有独钟的人很多。这里的老建筑因了视野中大海中的小岛、灯塔、蓝天、红瓦层叠铺垫的山景和建筑高度,有了疏密得当、相互和谐的比例关系。作为老青岛的一条样板路,广西路就像一户人家的会客厅,它敞亮、华丽,又不失典雅。广西路和安徽路口的“红房子”,被公认为广西路上最漂亮的小楼,很青春的那种。

“红房子”泛指广西路与安徽路口3栋相连的红色建筑,南接栈桥、西靠火车站,均为德式建筑,年代久远,是西部老城区的地标之一,其中一栋位于广西路33号,现为红房子宾馆,即消息中提到被叫停挂牌售卖的那座。该建筑始建于1905年,是建成年代最早的一栋,由德国人库尔特•罗克格设计,整个建筑属欧洲青年派风格,很多外地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到青岛都要到这里拍摄。因此,“红房子”也成为青岛最上镜的景致之一。作为岛城老建筑的亮点,那跳跃的红色使建筑看上去洋溢着一种肆意张扬的美。

1897年德占胶澳后,化学药品逐渐有了市售,德、美、英、日、法、意、瑞等国的药品相继进入。1899年,德商开办的凌基药房创建后,胶澳市售西药逐渐增多。“红房子”当时的用途是德国医药商店,业主是一位叫拉尔茨的药剂师。

在巨大的老虎窗上方的纹章上凿有医生的标志:一根蛇体缠绕的圆杖。檐口、滴水嘴及底部粗短的承重柱全用花岗石料。红色墙体间以清水粉墙和彩色方形墙砖,几块暗红色的墙砖上可见橡树叶的图案。建筑上部两个楼层及两座烟囱所采取的拱形与曲线,给人以珠联璧合之感。建筑师充分利用寸土之地,檐高恰为规定的18米,但高起的蒙莎顶为楼房另外开辟了第四层空间,靠巨大的老虎窗和屋顶的一排竖窗采光。包括地下室和阁楼,此楼共有四层,主建筑的二、三层,房间高大,窗户精巧漂亮,采光极佳,地板均由细木厚质料铺镶。

“红房子”作为医药商店的用途终结后,曾一度成为橡树餐厅。解放后该建筑曾长期作办公用房,近年来恢复了原建筑的性能。

距离十字路口最近的拐角处的“红房子”,在很多年里,其塔楼顶端的华盖缺失了,在近年的修缮中,又恢复了建筑原先的墨绿色塔顶。据了解,塔楼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古堡,原是用来瞭望御敌、投掷擂石沸汤、施放箭矢的,后演化为一种建筑装饰,被建筑师广泛采用,在民居设计中引用哥特教堂和古堡的建筑形式、部件,形成新的建筑特色。据猜测,塔楼顶端的华盖多漆成墨绿色,恐怕也与军事有关。军服和头盔也是墨绿色的,而且君主和达官贵族莫不以武力起家,墨绿色的塔顶华盖也是炫耀武力、驱邪避祸的镇宅之宝,类似中式建筑的“泰山石敢当”。史载,奥匈帝国所建的教堂尖塔上均有皇冠的装饰,以强调王位和政权,就是这个意思。青岛的欧式建筑由于历史源流不同,有别于上海、天津、大连等沿海城市而独树一帜,塔楼便是主要特色之一。

可以说,无论地理位置、外形或是它所承载的人文意义,“红房子”都是一幢优秀的历史建筑。正是因为拥有众多像“红房子”这样有味道、有故事、有历史而风格各异的老建筑,青岛才有了一种别样的风情和美丽。

篇3:《红色娘子军》往事知多少

根据周总理的设想,1963年底,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林默涵邀请有关同志一起讨论舞剧选题,最后通过了李承祥提出的改编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方案,并组成创作班子,由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担任编导,吴祖强、杜鸣心等担任作曲,黄准担任主题歌《娘子军连歌》的作曲。不仅编导们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海南体验生活,演员们也曾赴大同某驻军,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军营训练。

而《红色娘子军》的命运伴随着中国政治时局的变化,也被打上了“样板戏”的烙印,成为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沉入心底、不敢触摸的伤痛。1965年初,剧团刚从南方回来,江青就来了。江青的主意着实把李承祥折腾得够呛。她要求三场之前加个过场,交代洪常青怎么到南府的。芭蕾舞只跳舞不说话,如何表现出这种复杂的逻辑性情节呢?李承祥改了一个月,感觉“芭蕾舞变成了哑剧”。“文革”中,江青要求把“琼花主题曲”换掉,换来换去都不合适,为了让江青有台阶可下,最后就把“琼花主题曲”稍微改一下。至于吴琼花改名叫吴清华,也是江青的主意。“不过,李承祥也认为,江青的某些意见也是相当不错的。比如舞台背景上的木棉花,原来为省钱用红布做成,不够红,她提议改成丝绒的,结果效果特别好。”

直到1992年5月23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才根据1964年首演的原创版本复排该剧并演出,能够得以重排的重要原因在于《红色娘子军》的艺术水准是有目共睹的。当《娘子军连歌》在剧场响起的刹那,台上台下,多少人都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

《红色娘子军》一直都是国家领导人喜欢的经典剧目。1964年9月《红色娘子军》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首演时,周总理出席并邀请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观看。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观看时称赞说:“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对头的,艺术上也是好的。”50年来,《红色娘子军》演出场次累计达3800多场,邓小平、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均对其赞誉有加。

《红色娘子军》不仅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关怀,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全世界声名远扬,它曾在美國、英国、俄罗斯、丹麦、以色列、法国刮起“红色风暴”,令北美、欧洲主流媒体和观众拍案称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往事封沉流年知多少爱情美文】相关文章:

流年往事已尘封范文06-13

往事流年,我们依然行走散文05-20

往事如烟流年静好作文1500字05-22

往事爱情的故事范文06-17

有关邻居的美文:邻里往事05-18

《往事》诗歌04-30

往事依依05-06

端午往事作文04-08

往事随笔范文05-17

曾经往事范文05-18

上一篇:社区主任个人述职述廉下一篇:浅谈滇剧的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