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人物分析

2024-05-07

伊利亚特人物分析(精选6篇)

篇1:伊利亚特人物分析

中国乳制品行业战略:五力模型分析

关键词:乳制品 五力模型

引言

我国乳制品处于产业成长期,人均乳品消费与世界人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乳制品消费尚未真正启动。市场竞争环境恶劣,在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乳制品市场出现了恶性的价格竞争。生产销售同一乳制品的厂商越来越多,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消费者选择品牌的余地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无序状态。价格战及行业发展水平过低等问题是无序竞争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乳制品市场结构显示我国乳制品产业尚处于成长期,尚未进入成熟期,产业集中度不高,导致乳制品大型企业还未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行业规模经济不能充分体现,而产业壁垒不高,导致许多小企业纷纷进入,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不得不得不进行价格战,使得行业逐渐陷入非理性的恶性竞争中,恶性竞争表面上看是给了消费者一些实惠,但是企业拿不到合理的利润,所导致的后果是乳品行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鲜奶价格上涨——加工企业和奶农投资加大——行业利润下滑——政府税收减少——企业和奶农投资风险增加,营销费用大大提高,而下游产品价格只能降不能升,加上饲料等原材料涨价,造成成本只增不减,行业毛利润再次下降。

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从现有竞争力量、潜在进入者、供应商、购买者、替代品等五个方面对我国乳制品行业做了深入分析。

五力模型的经济学前提:

模型是基于组织经济学“结构——行为——业绩”框架。

该理论认为,①行业结构对该行业内部企业的行为或行政行为产生影响;

②公司行为将影响行业中公司的平均业绩。

一、现有竞争力分析

可以将现有竞争企业分为全国性乳品企业,地方性乳品企业及国际性乳品企业。

1、全国性乳品企业。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小企业仍然很多,由于积极响应扩大内需的号召,我国乳制品行业加速发展的轨道。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乳品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就是所谓的全国性的乳品企业。主要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等。乳制品行业市场上“光明”、“伊利”、“蒙牛”三个品牌销量最大,已形成光明、蒙牛、伊利三巨头争霸主的格局。

2、地方性乳品企业。乳制品消费的地区差异性引起市场的争夺,过去由于乳品特别是液态奶本身需要保鲜的特点,因此这个行业的企业一直以地方性区域销售为主,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主要品牌,诸侯割据。但今年来,随着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冷冻运输的普遍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进行全国性布点,随着大型乳品企业全国性扩张战略的快速推动,各地方乳品企业越来越受到外来品牌的压力。大量新增资本不断涌入,使国内乳制品行业并购频繁发生,行业整合浪潮汹涌,并购方向主要是国内优势企业与强势品牌对中小企业的并购。

3、国际性乳品企业。国际乳制品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乳制品市场已经很成熟,早从1993年开始,国际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但是由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中国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奶源控制渠道,国外企业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为了避免同中国企业直接对抗来争夺奶源,跨国公司选择了借助国内企业推广自己品牌的合作方式,从产业经营中抽出身来,通过合资收购等资本经营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间接控制当地奶源,种种迹象表明,国外乳品企业一直在为全面进攻中国乳业市场做准备,他们可能会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将有价值的品牌买回来,以控制中国的乳品市场。

总体上看,我国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全国性大企业竞争激烈,地方性中小企业填补空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种竞争并存的竞争格局。在市场资本的推动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正在蚕食行业利润,数量化扩张空间正在减少,产业已进入阶段性成熟期。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思想已深入中国普通百姓的心底,传统的饮食营养品消费观

念也随之悄悄发生了改变。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进入乳制品行业就一定有利可图,其实不然。

1、进入壁垒。虽然国家干预比较低,从生产、技术、经济、规模、资本投入因素来看,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2、品牌壁垒。品牌效应将成为争夺的焦点,以质量、信誉、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

日益激烈的品牌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消费者一旦形成了品牌忠诚将很难改变,树立新的品牌,企业将这些消费者争夺到建立的新的品牌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随着国内几个大型乳品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大企业的名牌产品有着强烈的偏好,乳制品市场开始形成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3、技术壁垒。随着乳制品营养知识的宣传及媒体的消费引导,使得消费品的食品安全

意识逐渐加强,消费者对卫生质量、包装档次的要求日益提高。潜在进入者要具备安全生产及品质控制的能力。从乳制品生产的辅助原料,乳的分离,杀菌,冷处理,均质,浓缩,喷雾,发酵,包装及乳制品机械设备的清理与消毒等环节均需要专门设备,并且需要化验室等检测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

4、成本壁垒。现今乳品企业要想站住脚跟,必须一下子拿出大笔资金投向这种投资巨

大,回报期长的项目,所以说乳制品企业的成本壁垒是很高的。

5、“行为”进入壁垒,向市场发出信号警告也不容忽视。武汉市农业局通知3月15日起,所有牛奶企业不允许在卖场做绑赠活动。4月1日起,全面取消牛奶特价,企业之间不得进行价格竞争,同时武汉奶业协会发起相应的行业自律,每家奶企缴纳10万元(外地企业2万元)保证金,违者得受到相应处罚。

6、退出壁垒。潜在进入者必须考虑到由于新进入乳制品这个行业,必须担负巨额的沉

没成本。因为乳制品行业的设备资产专用性很强,一旦退出,很难作为他用。

三、供应商的力量分析

从中国乳制品的历程来看,在发展初期,鲜奶的日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跟不上企业鲜奶日加

工能力的增长速度,由于奶源不足,许多生产线面临闲置,导致奶源竞争十分激烈。所谓“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也是在当时奶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随着乳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乳制品观念的深入人 心,中国乳制品行业呈现出一片光明的前途。企业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因此,现代的大型乳制品企业为了达到规模经济,纷纷建立自己的奶牛基地以保证奶源。奶源问题已经不是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今,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是消费市场的争夺问题。乳品企业的竞争已从过去奶源的竞争过渡到现在的消费市场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弱的;另一方面,由于奶源是同质的,这也决定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我们知道,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跟上游产业的盈利能力成正比的。

在现有力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乳制品市场竞争是激烈的,行业寡头利用价格联盟来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使价格一降再降,这使得乳企业的利

润空间大大缩小,这再次验证了我国乳制品行业中,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比较低的。

四、消费者力量分析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这一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

一阶段,人们的收入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受消费习惯、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乳制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大中城市居民,而农村的消费市场尚未培育起来,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占社会人口比重很少一部分,但是却消费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产品,但是随着消费增长的拉动,我国对乳制品的消费将逐步增加,我们通过观察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

1、我国乳制品消费的年龄结构也由婴儿和老人占主导地位向各年龄段扩展。

2、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人对于健康的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在逐

步形成,营养成分和口味成为人们消费乳制品的首选因素。

3、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结构对于乳制品行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表明,消

费者理性的态度是与消费者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的。消费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则消费越理性。在各大中型城市的超市里,各种品牌的乳制品不胜枚举,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且也使他们的买方转换成本在降低。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乳品市场的消费者拥有很强的潜在购买能力,并且消费

者在对待乳品消费时更为理性,这使得我国乳制品行业中的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五、替代品分析

虽然牛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的生物活化物质等功能,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不具备长期消费乳制品的经济能力,这使得豆制品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与牛乳相比,我国大豆原料充足,成本低廉,动植物蛋白互补作用营养全面,不含胆固醇,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发胖,没有乳糖,适合中国人。《中国经营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国汉族居民中有97%~99%的成年人一次口服50克乳糖后就会出现腹泻等症状,而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调查发现,东方人中有乳糖不耐症的成年人饮用牛乳后乳糖吸收不良发病率高达86.7%,不耐受指数为0.9。而豆浆、豆粉等豆制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且转换成本很低,这使得作为乳制品替代品的豆制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基于以上分析,蒙牛、伊利、光明等主要大型乳企业对乳制品的生产已经达到了规模经

济,而且也控制了生产乳制品所需的基本资源。虽然这种大型的产、供、销一体化的乳企业数目不多,但是他们每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并且,我国的乳制品市场存在较大的进入、推出壁垒,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的乳制品处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那些寡头乳品企业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依存,任何一家乳企业作决策时,都必须把竞争对手的反应考虑在内。他们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探索者。具有规模经济的寡头乳品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采取降价策略,而寡头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表明,当有一个企业率先降价时,多数竞争者会跟着降价。寡头企业的规模经济性使得大规模生产占有强大的优势,加上由于恶性竞争造成的奶源涨价,饲料等原材料涨价,成本只增不减,而价格却一降再降,那些实力较弱的乳品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最终形成少数垄断乳品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在之后的调整阶段,乳制品行业有了明显的集中趋势,行业内的企业数逐步减少,寡头企业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此时的乳制品行业既有速度的发展,又有经济效益的发展;既有市场占有率,又有销售利润率。整个乳制品行业的盈利水平得到回升。

篇2:伊利亚特人物分析

这次伊利举办参观工厂的活动,其社会意义和营销意义主要有三点:

工厂开放之旅,安全坦诚交流。伊利的工厂参观活动始于08年,但是真正成为一个大型的消费者交流活动是从今年4月6日开始,公司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西到宁夏,东到苏州的20多个工厂对外开放参观。活动参与方式简单且人性化,消费者只要在活动官方网站上提供个人联系方式及所在地信息,伊利就会安排就近的工厂参观机会,并配专车到工厂所在地城市或邻近城市接送。截止到报告日已有超过350万消费者关注该活动。

安全,乳业之根本。与此前公司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营销不同,在品牌知名度全面超越对手之后,伊利从今年开始将营销重心转向了更为落地,实实在在的安全品质宣传。我们认为食品安全是目前我国消费者对乳业的第一关注点,伊利在这一时点与消费者就其产品的安全性展开积极有效的互动是最好的营销方式,将使其在与竞争对手的市场抢夺中再一次占据有利位置。

篇3:伊利亚特人物分析

神话是古代人民靠想象来解释自然中超过认知的现象,因而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神话。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至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是原始先民对未知的自然和宇宙的想象,集中了原始先民最古老的智慧,是留给后世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印度、希腊和希伯来是对近代文明影响最深远的四大古老民族。《九歌》和《伊利亚特》分别是中国和希腊两大古老民族的代表性诗歌作品,它们皆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

《九歌》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国祭祀诸神的乐歌改编而成,它包含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伊利亚特》是一部讲述古代战争的伟大史诗,故事是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歌颂了与其他民族战斗的英雄;它是古希腊文学史上第一部开创性的长篇英雄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在《九歌》和《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人物形象相同之处在于都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的存在,当古代先民对大自然认知不够,当大自然出现了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时,诸神便诞生。

2《九歌》中神话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楚国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因此楚国文化中残留着许多原始社会的遗风,因而楚人陷入对在原始宗教的狂热之中。在《九歌》中拥有:天神(东皇太一)、日神(东君)、云神(云君)、司命(大司命、少司令)。地神,有(山鬼)、河伯、宓妃、湘君、湘夫人等。

东皇太一,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东皇太一是最高贵的天神。屈原把东皇太一放在《九歌》首篇属于迎神曲,《东皇太一》在诗中主要表现在开头两句“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描述了恢弘磅礴的场面。

云中君和东君分别为祭祀月神和日神。《东君》是祭日神的诗篇,称日神为东君,当是楚国地方使用的别名。茅盾在《神话研究》中说:“《九歌》原是楚民间祀神之歌,因而我疑惑《九歌》的《东君》是中部人民的太阳神话,而羲和云云(如离骚所载)或者是北方神话而行于楚的。《东君》中“暾将出兮东方,照吾兮槛扶桑…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旂兮委蛇……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作为日神的东君驾龙辀,乘雷载云是非常威勐高大的形象。

湘君、湘夫人是一对配偶神。湘君、湘夫人是楚国最大的河流湘水之神。王逸认为湘君是湘水之神,而湘夫人则是尧之二女,舜之二妃。张华《博物志》说:“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既然湘夫人是舜之二妃娥皇、女英,那么,湘君就是舜帝了。从屈原《九歌》诗句来看,《湘君》、《湘夫人》表现对爱人无尽的相思和缱绻的爱意。

大司命、少司命是祭祀掌握人的寿命的神。大司命管理成年人的生死,少司命专管妇女和儿童的生死。大司命和少司命的出现体现了楚国人民对生死意识的觉醒,同时他们希望通过祭祀来获得健康和长寿。《九歌》表现大司命从广开的天门而出,乘玄云而降。“何寿夭兮在予”,“乘清气兮御阴阳”“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生即阳,死即阴,因此大司命是主管阴阳生死的。楚国人民虽然惧怕生死,哀叹人生苦短,但是诗句后面“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故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今世无亏,人命有当。”因此楚国人的人生态度也是十分积极向上的。

《河伯》、《山鬼》为祭祀河神与山神。河伯是黄河之神。屈原在《河伯》中并没有用太多笔墨描写祭祀黄河之神的大场面,而将注意力放在十分珍贵的爱情上。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根据诗句“送美人兮南浦,波涛涛兮来迎”,认为作为男性的河伯和女性的洛神谈恋爱。《楚辞•天问》“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王逸注:“雒嫔,水神,谓宓妃也。”洛神即宓妃。在《九歌》中除了湘君湘夫人动人的爱情故事,就是河伯和宓妃,在诗里,他们是属于一对夫妻。

3《伊利亚特》中神话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荷马描述了一群具有人类特质的神的群体。在荷马史诗里,神是有着凡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并不十分注重道德教化。《伊利亚特》中的主要神祗有:宙斯、赫拉、阿波罗、雅典娜、波塞冬、忒提斯、阿芙罗狄忒、阿瑞斯。

在《伊利亚特》里宙斯拥有智慧和至高无上的权利。俄林波斯众神分裂为两大阵营,一方支持阿开亚人,以赫拉和雅典娜为骨干;另一方支持特洛伊人,以阿波罗为核心。宙斯在两方争斗中游刃有余,十分享受权利带来的快感。“他远远地坐在那里,既不关心我们,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里就描述出宙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在上的冷漠的态度。

赫拉是宙斯的妻子,在奥林匹斯山众女神中居于首位,她掌管婚姻和生育,保卫家庭。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在《神谱》中把赫拉描述为“脚穿金鞋的赫拉”而在《伊利亚特》中,她被称为“白臂女神赫拉”“金座女神赫拉”以及“牛眼睛的天国王后”,形容女神赫拉拥有一双炯炯有神和洞悉一切事物的大眼睛,臂膀洁白如雪,一头秀美的卷发从王冠下边泻出,脸上流露出威严而安详的神情,十分美丽动人。

在《伊利亚特》中,真正的太阳神是赫利俄斯,阿波罗并非是太阳神,也与光明无关,他是酷似夜之黑暗、降下灾疫的凶神,然而在希腊古典后期赫利俄斯逐渐和阿波罗混同都被视为太阳神或者光明神。

雅典娜是丰收女神和女战神。在《伊利亚特》中,雅典娜是神人同体,她的背后是一只猫头鹰。荷马用“猫头鹰眼睛的”来形容她。荷马在《伊利亚特》卷五这样描述:“她(雅典娜)把那块边上有穗的可畏的盾抛在她的肩上,头上面有福波斯(惊恐神)作冠,有厄里斯(纷争女神)、阿尔刻(力量女神)、令人寒栗的伊俄刻(追踪女神)、可怕的怪物戈耳戈的头,很可怕,很让人畏惧,因为这是手拿神盾的宙斯发出的凶恶的预兆。为此人们认为她可以带来战争的胜利。

波塞冬是海神,他既能让海洋掀起翻天覆地的大浪,也保护出海的人,因而受到希腊人民的崇拜。波塞冬出现次数十分频繁,在《伊利亚特》出现了11次,12集中在13到15卷。此外,史诗为了体现波塞冬孔武有力的形象,史诗中还描写了波塞冬用强而有力的双手拿三叉戟噼开巨岩。在《伊利亚特》里,波塞冬的性格比较矛盾,拥有强烈的虚荣心,性格反复无常。他十分关注凡人对他是否敬重、不甘心被凡人冷落一旁。另外史诗中忒提斯是海神的女儿。

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阿芙洛狄忒是宙斯和狄奥涅的女儿。在特洛伊战争中,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女神。因为帕里斯在金苹果裁判中有恩于她,她为了保护帕里斯,在战场上被希腊将领狄奥墨得斯被刺伤,忍痛返回奥林波斯,“倒在她母亲狄奥涅的膝头上”。在众女神中,阿芙洛狄忒是代表着爱与美,她在神界引众神追求,在人间因美貌闻名,也招来不少女神的嫉妒。阿芙洛狄忒的美丽代表了远古时代希腊人民的审美价值

阿瑞斯是宙斯和赫拉的儿子。作为战神,希腊人民把他视为尚武精神的化身。在《伊利亚特》中荷马把他形容成是好战的战士。他天生好战、崇尚武力,喜欢厮杀和血腥气。只要有斗争,他就会不分没有理性的参与到武力暴乱中。他穿上战服时雄姿勃勃,头戴插翎的盔甲,臂上套着皮护袖,手持的铜矛咄咄逼人。

4《九歌》与《伊利亚特》神话人物形象差异和原因

尽管《九歌》和《伊利亚特》中的诸神都是自然神,然而《九歌》中的神话人物形象与《伊利亚特》的神话人物形象塑造明显不同。根源上是因为《九歌》诸神是崇尚道德且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而在《伊利亚特》中的希腊诸神则具有人类丑恶的弱点,追求自由和爱情,具有个人主义精神。中希神话人物形象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希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民族精神的不同。

4.1 神话人物形象的差异性

在《九歌》里,屈原对诸神的塑造都是从宏观祭祀的角度来描述,在大部分的诗篇中并没有十分具体的描述神话人物形象且表达情感含蓄委婉。在《九歌》中,神明都是有序的管理着人间,十分重视伦理道德体现了“和谐”的儒家思想。神和人是完全不同的。神是无欲的,高洁的,而人是丑恶的,充满欲望的。

而《伊利亚特》中,荷马通过描述历史事件来塑造希腊神话人物形象,感情强烈。在《伊利亚特》中诸神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鲜明,有爱有恨,有嫉妒,有欲望,若不是诸神皆长生不老,几乎和人一模一样。《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人物反映了原始人类最真实的情感和欲望。

4.2 原因

在文化方面,《伊利亚特》发生的历史时期比《九歌》晚很多,因而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交通方便,对外交流开始频繁使得希腊人民更加愿意追求自由,强调自我,体现了个人主义精神。因而,《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人物,作为现实中的人的化身,也随之在他们的性格中呈现了对于情感、意志和欲望的真实诠释。《九歌》中的神话崇尚人物的道德高度,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统治地位,教化楚人把道德放在首位,用道德来束缚楚人的行为,“天人合一”、“以德治国”便是思想上的最高境界,反映在神话人物性格中,他们都具有牺牲和奉献的精神,体现了极其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地理环境上,希腊三面环海,受到海洋影响,希腊人民的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相对发达,这就造就了希腊人民开放的心态。同时,由于海洋变幻莫测,威力无穷,长期的海上生活铸就了希腊人强大的意志、勇敢拼搏的精神、强壮的体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精神。

而楚国位于中国地处内陆,产生了封闭的农业文明,当面临不可抗的天灾时,往往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对抗自然。同时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在楚国人民心里形成了集体主义精神。

5 结束语

神话体现了原始社会先民在生产力低下时面对未知的自然和宇宙时的意识形态,从中可以看出各民族最本质的民族特质,从而有利于民族文化多元化。文学起源于神话,对《九歌》与《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中西方文学的传播和传承,有利于屈赋在世界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两大民族间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蒋勋.九歌:诸神复活[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21-45.

[3]李敬巍.中国与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的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26.

[5]茅盾.神话研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6]屈原.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2013:69-110.

[7]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篇4:伊利集团供应链设计的分析及启示

一、伊利集团简介

伊利集团是1993年2月由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改组并发起设立的乳制品综合性加工企业,公司股票于1996年3月在上交所挂牌交易,1997年控股内蒙古青山乳业公司,伊利集团公司宣告成立。伊利集团主要从事乳制品制造、食品饮料加工、农畜产品及饲料加工,主要产品为乳制品及其深加工产品。伊利集团从1993年改组以来,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回民奶食品厂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乳品企业,截止到2003年6月底伊利产品生产节点分布在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销售服务部门分布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二、伊利公司1996年上市初期供应链结构

伊利集团的前身——伊利公司1996年上市时主要产品为雪糕、冰淇淋、奶粉和奶茶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伊利公司进行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运输,公司产品约60%在内蒙古自治区内销售,约40%销往内蒙古自治区以外的武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宁夏等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其供应链结构为核心企业为伊利公司;供应商主要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附近地区的奶农——供应鲜牛奶,其他原辅材料及包装物供应商——从市场上选择,生产设备供应商——从国外选择;分销商主要有:直销商——内蒙古自治区内,经销商和代销商——内蒙古自治区以外。

1997年2月伊利公司对内蒙古青山乳业公司进行控股,正式成立内蒙古伊利集团;1997年8月,伊利天然乳品公司投产,开始生产液态奶。1999伊利集团生产的冷冻食品系列、奶粉奶茶粉系列、液态奶系列产品以及速冻食品系列、奶食品系列等500多个品种,行销全国各地。随着伊利产品的畅销,上市初期形成的以伊利集团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暴露出诸多问题。

三、伊利集团原有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中国乳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东南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以伊利集团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游链条则位于北方且经济不发达的呼和浩特市,不仅在信息、地域上处于相对劣势,而且其产品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中国东南地区的目标市场运输成本高,产品的竞争力减弱。

(2)由于产销地距离远,伊利产品的交货期难以保证,供应链下游单元断货、压货和蹿货现象严重,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随着消费者对乳品认识的提高,乳品中保鲜奶、酸奶市场发展较快,这种保质期短的产品需要快速到达消费者,而以伊利集团为供应链由于奶源基地、生产地与目标市场距离远,以生产为中心的分销网络的设计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4)随着产品进入现代零售业发达的地区,以批发价做零售的现代零售业要求厂家提供低廉的供货价,而伊利集团原有供应链由经销商去做大卖场和连锁超市的营销已不合适。

四、伊利集团供应链的优化

(1)为了缩短产销地距离、降低成本、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伊利集团在上海、北京、天津、陕西、湖北、辽宁、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收购、建厂,将自己的生产基地建到全国主要消费城市,并与当地奶农、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奶源基地,最大限度缩短产品投放上的空间距离,减少乳制品运输周转时间,弥补了伊利奶源基地远离主要消费城市、产地市场容量有限的竞争劣势,并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原料奶资源,为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 2)伊利集团内部进行了组织革新。2000年实行了事业部制,将过去的相互独立但生产同一类产品的若干个企业划为一个事业部,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共分为冷饮事业部、液态奶事业部、奶粉事业部、原奶事业部,各个事业部在各地区市场设立办事处、分公司、配送中心,形成了直接将产品送达各个零售终端的营销网络,推行扁平化管理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建立起了快速反应机制。

(3)缩短产品的通路,提高了整条供应链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伊利集团根据不同产品、不同地区整合营销通路。2001年伊利冷饮事业部为了消除伊利冰品的渠道瓶颈,提高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将重要地区经销商全部转化为配送商,缩短了伊利冰品的通路,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2003年在北京地区,伊利产品已有70%通过直销销售;在上海,伊利冰淇淋销售已经全部由直销替代了代理制,并且正在筹建牛奶的直销网络。

通过近年来对供应链的重新设计与优化,形成以伊利集团为核心的新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伊利集团;供应商主要有:各生产基地附近的奶农——供应鲜牛奶,生产设备供应商——从国外选择,利乐包材供应商——利乐公司,其他原辅材料及包装物供应商——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分销商品主要有:配送商——一般是重点城市的原一级经销商,经销商——国内大部分地区,配送员——直销商——大城市或生产基地附近的市场。

五、启示

通过对以伊利集团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设计考查及研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的设计提出以下建议:

1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设计要根据经营产品的特性设计。农业产业化经营业务主要是种业、药业、饲料业和食品业,其产品是直接或间接的消费品,属于功能性产品,而且具有产品保质期短、主要原料直接来源于农业的特点,其供应链设计的目标应是在可接受的顾客服务水平下降低生产及物流成本,使供应链高效率、低成本运行。

2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设计时要统筹考虑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和目标市场的配置。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储运过程中部分品种需要特定的温度、容器和设备,设计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时要在综合考虑产品特性、成本、服务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和目标市场。

篇5:伊利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降低。随着乳制品对国民健康起到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家也加强了对这个行业的重视和监管力度。2007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08年3月和6月,国家发改委又先后发布《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我国第一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从治乱入手,对行业准入做了明确规范,进一步提升了乳制品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将会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从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改革开放依赖,特别是在1994年十四大确立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完善,其市场经济地位得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与此同时,党不断改革并通过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来规范市场竞争,目前,在我国境内经营的企业主要要遵守以下的法律:《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反垄断竞争法》,《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还有一些国务院公布的相关法规.2.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正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市场消费需求急剧扩大,中国2007年人民生活统计,目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有9.7千克,这与全球人均乳品消费100千克的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年人均乳品占有量,仅为乳制品市场尚属发育期的亚洲年人均乳品占有量的1/2,不到世界年人均乳品占有量的1/12。因此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对乳制品的需求将会急速增长。根据目前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状况,预计今后3~5年内国内乳品的消费需求年均增长将超过15%,需求总量将达到1620~1680万吨左右,年人均乳品消费总量将达到11~12千克。对乳制品的消费倍增.乳业的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技术环境

我国鲜奶加工企业设备相对也较落后,加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研制与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十分困难,难以和国外大型奶业集团抗衡。奶源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除了加工能力问题,奶源的质量也制约着我国乳业的发展。2001年全国奶牛数量为568万头,比上年增长16%,但奶牛优良品种的比例不高,导致全国奶牛的平均单产只有1700千克,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发达国家4000-5000千克的平均水平。4.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重视身体健康,而牛奶作为营养丰富的产品在市场中除了饮料还扮演着营养品的角色。中国的奶制品需求量正在逐年提高。而牛奶产品的销售相对于其他产品更依赖于品牌的影响。光明通过广告的宣传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参与在民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5.自然环境

近年来,以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呼和浩特奶牛产业快速发展。到2004年,全市奶牛存栏量突破50万头,鲜奶产量达到159万吨,全市人均鲜奶占有量达到615公斤,是发达国家人均鲜奶占有量的近一倍,乳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在全国37个省会首府城市和直辖市中,奶牛存栏数、鲜奶产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乳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等指标均位居第一。今年前7个月,呼和浩特市奶牛头数达到58.2万头,鲜奶产量136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7.9%和51.1%,乳业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呼市地处北纬39.58—41.36度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世界上公认的饲养奶牛带上,天然无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适宜的自然环境,富饶的天然牧场,悠久的奶牛饲养历史,使呼市发展奶牛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生产出世界上最优质的乳制品。

二、行业和竞争环境分析

一)行业环境最主要的经济特征

1、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

在中国,牛奶的消费与生产同步增长,但城镇居民的乳品的消费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年人均乳品消费水平比农村居民高出近10倍。而城镇居民中,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量差距也比较明显,最高收入户的消费量是最低收入户的4倍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营养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乳品潜在的市场空间将逐步转变为实际的市场需求。从我国城镇居民的乳品消费结构分析,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乳品消费总量略有下降,其中鲜乳品的消费出现下降,而酸奶的消费大幅上升,这也符合国际乳业消费的趋势。2005年,全国乳制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利润总额49亿元,同比增长45%,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奶类人均消费水平和城乡人均收入增长有很大差异,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增长仍缺乏动力,城镇居民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是奶类消费的主要群体。

2、奶类总产量将持续增长 从乳类总产的发展看,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方案中,2010和2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将分别达到1,930.4万吨和2,501.5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2.1和2.72倍。1990-1998年,中国奶类总产量由475万吨增加到745万吨,年增长率为5.8%,2010-015年中国乳类产量预计年增长速度为5.32%。

3、乳业各部门将同步增长

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持续好转将会带动乳业各部门的同步增长。城市奶类消费的增加和畜牧大省奶源基地的建设为中国乳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何改造中国目前传统的乳业产业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目前奶牛单产水平,进一步推广中国式的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居民乳品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难题。

4、无菌包装市场广阔

“一杯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几年,牛奶的消费逐渐增加,健康奶、学生奶的宣传铺天盖地:代表国产乳品市场将会有重大的发展。在很多产品中,如利乐包、屋顶包和聚酯瓶,包装成本偏高,不适合我国普遍家庭的经济现状,而小袋无菌奶则不然,其价格较便宜、产品风味好,而且在常温下保存时间长,生产厂家、商场也会很欢迎这种设备及其产品。该产品不仅克服了生产地域的限制,而且还去掉了运输过程中所需的冷链,有利于市场拓展。无菌奶设备的开发成功,标志着在无菌包装技术上又一重大的突破,为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前景。目前竞争的加剧,企业亟待改善产品质量及提高产品性能,通过发展逐步打破进口设备长期主导高端市场的局面,如家电和电脑产业一样,国产的无菌包装技术也一定能迈出国门、走向世界.5、益生菌产品的市场前景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它是全球公认的一个最大的最具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的消费王国。益生菌产品一旦在这个国家里被广为认可,它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的指数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益生菌自身的特殊功效也才会得到最大的发挥。中国在最近几年来已加快了对益生菌研究与开发应用的步伐,益生菌已在农业的养殖项目中的生态环保和食品生产、饮料加工等领域派上用场,今后它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肯定会得到不断的扩大和伸延。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益生菌类产品酵素菌原种为2400多吨,目前预计我国每年从日本进口的酵素菌(原种)达3000多吨。光酵素菌这一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总产值已接近30亿元,而且,市场需求量在日益增长。在益生菌奶饮品方面,日本益力多公司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就在中国的广州和上海这两大城市中开设了两间益力多奶饮品生产工厂,且日生产能力和规模都在100万瓶以上。根据这些状况,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或者折射出益生菌产品在中国是有多么强的市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维坊视察酵素菌对农作物的种植效果时,曾把益生菌酵素菌技术称之为中国农业未来之希望。可以预料,21世纪,益生菌产品将会被人们更加广泛地应用,中国的益生菌产品市场,前景是无限宽广的。二)竞争分析

1.现有竞争力分析

有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我们可以将现有竞争企业分为全国性乳品企业、地方性乳品企业及国际性乳品企业。1.全国性乳品企业。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小企业仍然很多,由于积极响应扩大内需的号召,我国乳制品行业加速发展的轨道。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乳品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就是所谓的全国性的乳品企业。主要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圣元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市场上“光明”、“伊利”、“蒙牛”三个品牌销量最大,已形成光明、蒙牛、伊利三巨头争霸主动格局。2.地方性乳品企业。乳制品消费的地区差异性引起市场争夺,过去由于乳品,特别是液态奶本身需要保鲜的特点,这个行业的企业一直以地方性区域销售为主,每个地区都有自已的主要品牌。但近年来,随着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冷冻运输的普遍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进行全国性布点,随着大型乳品企业全国性扩张战略的快速推动,个地方乳品企业越来越受到外来品牌的压力。大量新增资本不断涌入,使国内乳制品行业并购频繁发生,行业整合浪潮汹涌,并购方向主要是国内优势企业与强势品牌对中小企业的并购。3.国际性乳品企业。国际乳制品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乳制品市场已经很成熟,早从1993年开始,国际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但是由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中国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奶源控制渠道,国外企业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为了避免同中国企业直接对抗来争夺奶源,跨国公司选择了借助国内企业推广自己品牌的合作方式,从产业经营中抽出身来,通过合资收购等资本经营收购活动简介控制当地奶源,种种迹象表明,国外乳品企业一直在为全面进攻中国乳业市场做准备,他们可能会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将有价值的品牌买回来,以控制中国的乳品市场。

总体上看,我国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全国性大企业竞争激烈,地方性中小企业填补空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种竞争并存的竞争格局。在市场资本的推动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正在蚕食行业利润,数量化扩张空间正在减少,产业已进入阶段性成熟期。

2、潜在进入者分析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思想已深入中国普通百姓的心底,传统的饮食营养品消费观念也随之悄悄发生了改变。但这是否意味着进入乳制品行业就一定有利可图,其实不然。

1)进入壁垒。虽然国家干预比较低,从生产、技术、经济、规模、资本投入 素来看,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2).品牌壁垒。品牌效应将成为争夺的焦点。以质量、信誉、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日益激烈的品牌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消费者一旦形成了品牌忠诚将很难改变,树立新的品牌,企业将这些消费者争夺到建立的新的品牌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随着国内几个大型乳品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大企业的名牌产品有着强烈的偏好,乳制品市场开始形成消费者品牌忠诚度。3).技术壁垒。随着乳制品营养知识的宣传及媒体的消费引导,使得消费品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加强,消费者对卫生质量、包装档次的要求日益提高。潜在进入者要具备安全生产及品质控制的能力。从乳制品生产的辅助原料,分离,杀菌,冷处理,均质浓缩,喷雾,发酵,包装及乳制品机械设备的清理与消毒等环节均需要专门设备,并且需要化验室等检测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

4).成本壁垒。先进乳品企业要想站住脚跟,必须一下子拿出一大笔资金投向这种投资巨大,回报期长达项目,素以说乳制品企业的成本壁垒是很高的。5)“行为”进入壁垒,向市场发出信号警告也不容忽视。武汉市农业局通知,3月15日起,所有牛奶企业不允许在卖场做绑赠活动。4月1日起,全面取消牛奶特价,企业之间不得进行价格竞争,同时武汉奶业协会发起相应的行业自律,每家奶企缴纳10万元(外地企业2万元)保证金,违者收到相应处罚。

6).退出壁垒。潜在进入者必须考虑由于新进入乳制品这个行业,必须担负绝对沉没成本。因为乳制品行业的设备资产专用型很强,一旦推出,很难作为他用。

3、供应商的力量分析

从中国乳制品的历程来看,在发展初期,鲜奶的日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跟不上企业鲜奶日加工能力的增长速度,由于奶源不足,许多企业生产线面临闲置,导致奶源竞争十分激烈。所谓“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也是在当时奶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随着乳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乳制品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国乳制品行业呈现出一片光明的前途。企业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因此,现代的大型乳制品企业为了达到规模经济,纷纷额建立自己的奶牛基地以保证奶源。奶源问题已经不是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今,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是消费市场的争夺问题。乳品企业的竞争已从过去奶源的竞争过渡到现在的消费市场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弱点;另一方面,由于奶源是同质的,这也决定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我们知道,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跟上游产业的盈利能力成正比的。在现有力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乳制品市场竞争是激烈的,行业寡头利用价格联盟来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使价格一降再降,这使得乳品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这再次验证了我国乳制品行业中,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比较低的。

4、买方分析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这一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一阶段,人们的收入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受消费习惯、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乳制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大中城市居民,而农村的消费市场上为培育起来,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占社会人口比重很少一部分,但是却消费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产品,但是随着消费增长的拉动,我国对乳制品的消费将逐步增加,我们通过观察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 1.我国乳制品消费的年龄结构也有婴儿和老人占主导地位向各年龄段扩展。2.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人对于将康的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在逐 步形成,营养成分和口味成为人们消费乳制品的首选因素。3.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结构度与乳制品行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表明,消费者理性的态度是与消费者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的。消费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则消费越理性。在各大中型城市的超市里,各种品牌的乳制品不胜枚举,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且也使他吗的买方转换成本在降低。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乳品市场的消费者拥有很强的潜在购买能力,并且消费者在对待乳品消费时更为理性,这使得我国乳制品行业中的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5、替代品分析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国,食大豆,饮豆浆,风靡一时,尤其是对都将暂没有加,称之为“绿色牛乳”。虽然牛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的生物活化物质等功能,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不具备长期消费乳制品的经济能力,这使得豆制品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与牛乳相比,我们大豆原料充足,成本低廉,动植物蛋白互补作用营养全面,不含胆固醇,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发胖,没有乳糖,适合中国人。况且豆浆、豆粉等豆制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且转换成本很低,这使得作为乳制品替代品的豆制品有着很强大的生命力。

三、驱动因素

四、主要竞争厂商的竞争地位

五、竞争对手分析 : 蒙牛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伊利最大的竞争者。

蒙牛的战略目标:

打造国际一流民族品牌,建设世界乳业中心,确保在2010年跻身世界乳业20强。蒙牛的一般竞争战略:在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乳业市场上,蒙牛实施的是成长型战略。在蒙牛成立之初,采取的是对伊利的跟随战略;随着蒙牛的日益强大,采取的是高科技和差异化战略。关键战略要素 1.业务组合

蒙牛经营范围以牛奶为产品为主,又包括乳制品、冷饮、奶粉、健康食品等,业务广泛,组合较好,为企业盈利创造了条件 2.资源配置

面对激烈竞争,蒙牛选择了积极向外扩张,联手国际巨头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配置资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3.竞争优势

蒙牛是一家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其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效率都非常高,而且拥有非常强的研发能力。其品牌认知也非常高,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为其高业绩打下基础。4.协同优势

蒙牛虽然是个多元化企业,但是产品类型和方向还是比较集中的,基本原料都是牛奶,使各产品能够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

六、关键成功因素

1.良好的产业政策和政府支持

乳制品行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特点,同时又肩负着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任,是国家大力鼓励和扶持的行业。2008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规范和推动乳制品行业发展,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2地理位置优越

乳制品企业的生产原点就是原奶,原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乳制品质量的高低。如果在原奶供给阶段不能保障奶源质量,就会给后来的乳制品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上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因此,拥有一个好的奶源基地是该行业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七、行业的前景和总体吸引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特别是牛奶已从过去的营养滋补品转变为日常消费品,我国的乳制品行业也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随着乳制品特别是牛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乳制品销量总体也呈增长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社会对乳制品特别是液态乳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大。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年产值呈逐年增长态势,行业年产值从2006年的1,041.4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361.3亿元,受三聚氰胺事件影 响,2008年和2009年的产值增速大幅下降,但随着各项整顿措施以及乳业新国标的强制实行,消费者的信心逐步得以恢复,整个乳制品行业呈现复苏的态 势。

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31,735家,实现现价食品工业总产值78,078.32亿元,同比增长31.6%,高出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速 3.7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9.1%。2011年乳制品产量达2,387万吨,同比增长13.99%,已成为全球第四大乳品生产国。

从乳制品的价格来看,近年来在饲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乳制品价格自2009年8月份以来保持上涨趋势,2012年2月原奶主产区的平均价格达到3.28元/公斤,较2009年8月增长41.99%。2011年生鲜乳价格在3.18-3.25元/公斤之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我国液态乳制品工业将会继续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这为乳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八、综述

要说在中国发展乳制品产业,首先就要发展奶牛业,在内蒙古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有着发展奶牛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伊利集团就生长在这块沃土中,但资源的优势并不等同于经济的优势,牧场、奶牛、奶源、加工、市场是一个有机的链条,资源优势只是链条起始端的基础,要达到顶端的经济优势,必然要经过转化与整合的锤炼。而我国长期以来乳业发展缓慢,主要是资源优势的基础并未充分得到开掘与夯实,从而阻滞了经济优势的伸展。伊利集团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转化与整合,将两个优势链接起来。所以,他们在创业之初提出实施奶源兴市战略的同时,首先把重拳用在了加快奶源基地建设上面。据了解,目前呼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之一,全地区每养一头奶牛就增加3亩牧草,给每户农民增加3000至5000元的纯收入。呼市周边地区农牧民因饲养奶牛一年增加牧草种植18万亩,给农民带来纯入3亿元,“造”牛粪近10万吨,形成了一个牛多粪多草多的良性循环、多方受益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格局。

篇6:伊利核心竞争力分析.

伊利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浅析

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手工坊的的地方小厂,经过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成为一家年销售额近百亿的大型国有上市公司。目前伊利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乳制品行业的一艘巨型航母,2010年世界乳制品中伊利排名第17位,目前伊利是国内乳制品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业领军者。伊利在短短的发展的时期中,创造出了属于每一个伊利人的传奇,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竞争力细细思索下来可以归结以下几点。一. 强占优质奶源,确保产品质量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倒下了不仅仅是一个乳制品的巨头,同时也使整个乳制品整个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社会信任危机,各大中小乳制品企业无一在这一事件中独善其身,使每一个企业的老总的深深的认识到产品质量的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而控制奶制品的质量就要从源头做起。

尽管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整个乳制品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行业生存与发展危机,并同样处于世界经济寒流的大潮中,但这并未影响到伊利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乳制品企业的坚挺前行。伊利集团在2005年的时刻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率先开展了织网计划,抢先一步抢占了中国三大黄金奶源基地。同时伊利已经建立了呼包、京津唐、东北为主的三大奶源基地,同时开辟了内蒙古锡盟、赤峰和山东、山西、西安、沈阳等新的奶源基地,拥有优质牧场200个,可控良种奶牛超过200万头。形成了纵横数千公里的奶牛产业带,并且逐步从过去分散饲养到集中资源规模化、产业化。

同时在生产经营上伊利集团拥有着优质的奶源,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会进行质量监控,把好每一道关卡,与联想服务器一起打造放心奶。在与供应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积极研发新技术,打造绿色产业链。

控制奶源,并且对奶源基地进行合理科学布局,为伊利冲击全国市场,提供坚强的后盾,国际的先进的设备为伊利乳制品的质量保驾护航,这是任何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同时伊利采取的公司+奶牛战略,也极大的削弱的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而进一步降低伊利乳制品的山品生产成本,进而使伊利在对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二. 品牌价值 2008年可以说是乳制品行业一个黑暗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伴随着国内对乳制品的不信任,消费者在选择产品中也开始注重乳制品的品牌,产地进行关注,消费者的选择倾向也开始偏向于国外知名品牌,国内大企业知名品牌,规模小实力薄弱的地方性区域性的乳制品企业成为本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被国内大型的乳制品企业远远摔在其后,伊利蒙牛成为本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分别成为国内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知名品牌。

伊利的品牌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工作之上,依靠真情的付出渗透到消费者心里,在伊利眼里品牌战不是空间战,而是持久战,强大的品牌根植于优秀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中。继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惟一乳制品赞助商之后,伊利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又经过极其严格的考核之后,被内蒙古“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和新疆“学生饮用奶计划”锁定为惟一专供乳制品企业,并正式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惟一一家符合世博会标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

经过奥运世博会的赞助,伊利集团旗下的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伊利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提升了伊利集团在激烈的乳制品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三. 完善的销售渠道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如果不能快速的将产品流进消费者市场,那么恐怖的产能将会成为企业的噩梦,伊利在2006年就在全国开展了“织网计划”,率先完成了“纵贯南北,辐射东西”的战略布局,成为第一家真正拥有能力同时覆盖全国市场的乳品企业,被商务部推荐加入到“万村千乡”活动中,覆盖农家店近25万个。2009年,伊利再创新渠道模式,与中国石油便利店进行销售旗下产品。

覆盖全国市场的销售网络,增强了伊利集团产品转换成流通资金的能力,源源不断的资金回流,又会迅速转变成为生产力,成为产品进入消费者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伊利带来绵绵不断的价值。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早在2005年,伊利的掌舵人潘刚即前瞻性地意识到,在乳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要提升企业执行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除了必须实施极度精细的科学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因此,伊利在中国企业中率先提出“快乐工作”的理念,并且建立起健全绩效评估系统、关键岗位继任计划。推进明确用人标准、用人机制,塑造健康用人氛围,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9年夏季,潘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让员工享受企业发展成果”的战略规划,并在企业内部推广十大项、三十余小项“关爱员工系列措施”,具体包括:薪资、福利、晋升、培训、住房、爱心救助、员工沟通渠道、文体娱乐、生活工作环境、外派员工及大龄青年等诸多方面,至此,伊利关爱员工的福利项目达到了60多项。

事实上,伊利一直以来都将员工视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奶粉危机”事件后,伊利是业内为数不多没有减员、降薪的企业。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伊利是行业内福利好、流失率低的企业。2009年,在乳品行业快速恢复,伊利取得良好发展的情况下,伊利投入1亿多元用于普调全体员工的薪资待遇。进入2010年,伊利集团又出台了新的员工薪资提升计划,计划再次投入1亿多元用于整体员工的薪资提升,这相当于所有伊利员工的薪资平均上调了30%—40%。

伊利在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带领下,不仅仅消耗的是企业有形的物质资源,同时也为企业创造出了不可估量的无形财富。正是这种无形的财富,将伊利人牢牢地凝聚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属于伊犁人的神话。伊利传奇已经上演了将近30年,伊利人相信他们仍在创造着这个传奇。

伊利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上一篇:你一定会听见的作文下一篇:《熊妈妈几点了》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