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管理学基础

2024-04-28

应用管理学基础(共10篇)

篇1:应用管理学基础

摘要:目的问题教学法是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部分,问题教学法是把众多案例中精选其中代表病历为模板,接着提出系列代表性问题,在问题的指引下,启发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让学生投入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同时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强调从问题着手,学生必须去探索的是那些他们所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要求他们应用这些所学来的知识能够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们养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于护理学基础教学课程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

本文对护理学基础教学和问题教学法进行简单的概括,对两者之间的配合实践加以介绍总结和归纳,从中得到一些体会,便于在以后的护理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篇2:应用管理学基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临床护士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高素质临床护士要靠平时的不断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的。我们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新生入校以后就从各个方面实行“7S”管理,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特别是护理试验室实行“7S”管理,培养了护生良好的管理能力,对护生以后更好地适应医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护理试验室实行“7S”管理后,不但实验室的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给培养高素质要求的护士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强化了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校开展了“7S”管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的活动,让每一位专业课的老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与护士临床工作相结合,让“7S”活动融入到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去,提升了“7S”的功能与实效。

1S(整理):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训等场所中将所有物品区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定期处置非必需品。

通过学校的培养,学生养成了定时整理的良好习惯,为学生走上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在临床工作中总是伴随着整理,如当我们接到医嘱时,整理二字也伴随着开始了:1.处理医嘱时我们要随时整理好治疗单、饮食单、注射单等与医嘱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桌面的整理。2.当在治疗室开始加药时,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随时都要进行整理。3.在病房中给病人进行治疗时,操作前后都要整理治疗盘,操作后要对病人的床位进行精心的整理,给病人舒适的环境。

2S(整顿):将需要的物品按照规定定位、定量和定容,且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整顿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病房、库房、治疗室、办公室等,特别是治疗室及抢救室关系最为密切。治疗室和抢救室是病人接受治疗的重地,病人治疗的所有药品都在其中,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通过物品定位摆放,我们临床工作的每一位护士都可以明确药品的摆放位置,节约寻找药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差错,给病人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定量及定容,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治疗室及抢救室的药品是否齐全,必要时予以及时补充,可以给管理者节约时间,同时也给我们护士节约统计药物的时间,减轻我们的工作压力。明确标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明确药品及物品的摆放位置,可以节约时间,同时减少操作差错。

3S(清扫):就是去除所有的灰尘、污物和油渍,让整理、整顿的东西处于整洁的状态。

在病区的管理中,随时要去除病室、操作室、办公室等地方的灰尘、污物和油渍,使病室、操作室等地方一尘不染。病区要有固定的包干区,并责任到人,在平常的工作中随时注意清扫,定期大扫除,给病人提供一个洁净的就医环境,让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尽快地恢复健康。整洁的环境也能体现病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整个医院的素质。

4S(清洁):就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持之以恒,维持前3S成果,并使之标准化、持久化和制度化。

保持病区清洁,是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清洁的环境能够给人(病人、家属、探视人员、工作人员)以舒适感。在管理中,病区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使各位员工自觉遵守,培养了护士的素质,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改善,使之制度化、持久化和制度化。 5S(素养):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养成文明礼仪。

护士首先要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应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要认真执行操作的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操作程序,操作过程应遵循操作前准备(自身准备、用物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操作中要求(操作过程)、操作后要求(操作后各用物的相关处理)。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文明礼仪,尊重患者的习惯,体现人文关怀。在做每一样操作之前应与病人及家属解释,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6S(安全):预防、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现象。

护理工作是与人接触,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是容不下一点点安全的隐患,不能与生命开玩笑。有时在病人眼里简单的一句话,在我们护士的眼里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如做皮试之前问一下有无过敏史、在静脉滴注之前问一下以前有无用过相同的药物,简单了解之后就能消除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在与患者接触时,也要避免语言的刺激。语言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刺激的言语能加剧病情的恶化,而激励的语言能给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在护理工作中要时时谨记安全二字,预防和消除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和现象的发生。

7S(节约):合理利用时间、空间和能源,发挥其最大能效。

篇3: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

应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概念,掌握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管理的具体手段,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于管理实践活动中。因此,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的讲述,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人才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高端技术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对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应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比较多,但是对于非经济类、非管理类专业的应用管理学的教学研究甚少,特别是在如何培养高职生企业管理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尚未形成成功的教学改革模式和教学经典案例。为此,本课题组拟从提高高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各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切实解决目前应用管理学课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出符合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应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为高职院校应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2 课程培养目标

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让学生正确理解管理概念,了解管理发展现状,熟悉管理的基本手段,正确运用管理知识于日常管理实践活动中。课程培养目标主要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管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思想、团结合作精神、人际沟通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意识。

为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充分体现高职办学特色,根据高职学生到工作岗位所需的管理技能来组织教学内容,并且注重知识更新,并把国内外最新管理成果和先进管理经验纳入到本课程教学中。

3 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理论教学为辅,实训项目为主线,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素质和技能。教学中,多角度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真实化”,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应用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理论知识的讲授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管理小故事、管理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实训教学环节,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以及岗位管理技能,将实习和实训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

3.1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都是采用案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管理的理解和掌握,但案例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尤其是对管理的手段(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具体的管理岗位,所以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吃力。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对理论知识掌握慢,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对实践的课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管理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项目课程体系,能更好地适应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块化管理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例如,在新生的第一堂课中,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管理知识,对管理学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管理学产生兴趣,先对大家讲授比较熟悉的《三个和尚》的故事,即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里假设只有一个扁担、两个水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平时见到过吗?以此来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因势利导引入管理的产生。在课程的第一个模块“管理概述”中,管理理论比较强,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理解和接受,我们在课程内容讲述之前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管理案例视频,让学生对管理产生初步的认知,通过学习后,让学生分组开展调查活动或者与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让学生加深对管理岗位的直观理解,增加对管理的了解。

在课程的第二个模块“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思想的演变”中,理论性比较强,内容又非常抽象,学生掌握程度较差,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中采取由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资料收集和学习,并写出分析报告,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老师帮助解惑。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学生从中也发现问题,并提出了问题,最后由老师进行点拨解答。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地求知,老师从教授者转变成引导者,学生学习方式变活了。

在课程的第四个模块“计划”中,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另外,管理学的课程教学不仅仅只反映在课堂上,课外由学生组织和策划校园商业竞赛活动,专业老师只起指导作用。活动从策划、拉取赞助、活动过程直至结束,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己操作,这种活动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两年,每次活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活动,学生的活动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大大提高。

3.2 以行业企业管理案例为主线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构建了以广西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将应用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循序渐进地融入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涵盖工商管理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取相关的管理知识。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在教学上,采用项目、体验式、角色扮演和自主学习、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

3.3 设计管理岗位认知、项目实训和综合实训于一体的实训项目

实行以认识实习、分阶段项目实训和综合实训项目,以达到强化岗位技能培养、提升综合素质的三合一实训模式。首先是开课前,安排两天的岗位认识实习,在真实职业环境中促进学生对管理岗位知识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管理的感性认识,课前实习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其次是在阶段模块学习中安排项目化实训,以强化知识的理解、运用;再次是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仿真综合模拟实训,以在真实的职业行为中培养学生综合管理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

4 结语

总之,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中小企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而应用管理学基础是一门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趣味性和交互性的教学中,逐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最终将理论知识实践化,形成实际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文子,宇红,郭京福,等.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3).

篇4:应用管理学基础

【关键词】游戏体验式教学法 《管理学基础》 应用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经管专业都开设了《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在促进科技社会的发展中,管理逐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也能够不断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结合自身实践,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体验式教学法。

一、什么是游戏体验式教学法

游戏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游戏中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增强某种意识,提高某种能力。

二、游戏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学基础》中的运用和实施

(一)内容的选择

《管理学基础》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支撑和依托,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管理及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决策与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教学内容多是一些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管理理论,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游戏体验式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教学目标做深入的了解,找到适合采用游戏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管理,在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等,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就比较适合采用游戏体验式教学方法。

(二)游戏的设计

要增强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要想让游戏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关键在于游戏的设计。把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融入游戏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意识。如果游戏过后学生除了快乐什么都没有感触的话,那么这样的游戏体验也是失败的。因为游戏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只是形式,最终目的还是掌握知识、增强意识、提高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让游戏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对《管理学基础》中的游戏进行很好的设计,通过“设计——实施——再设计——再实施”这种方式提高游戏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在《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冲击波游戏。游戏的道具很简单:一副扑克牌和一张桌子(这样也方便实施游戏)。

首先,教师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既然管理这么重要,那你们想知道什么是管理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游戏来认识管理。接下来给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在游戏规则的设计中还注意向学生灌输我们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企业文化——“责任与担当”,以便让学生将来在就业上实现文化方面的零对接;同时允许学生对于游戏规则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举手问教师,教师进行解释,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一旦明白了游戏规则,下面学生就可以进行游戏了。

(三)游戏的组织和控制

游戏活动一般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因为要比赛,同时也是因为班级人数太多,一般情况下要分组进行。按照随机的原则,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可以通过毛遂自荐或推举的方式产生小组长(即管理者)。给各小组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制定计划。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不能置身事外,要睁开慧眼,用心去观察学生,用自身的创意去激发学生的热情,启迪他们的智慧,开启他们的心窗,让他们在游戏的嬉闹中去感悟。如:在冲击波游戏中,教师要发现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以争取游戏的胜利。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小组长管理好小组,制定好自己小组的作战计划,同时要组织好小组成员的行动,在活动中不要乱了方寸,等等。

(四)游戏的体验和交流

在游戏结束后,趁热打铁,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让每组的小组长(即管理者)谈谈自己在管理中的感受,自己的管理中有哪些做得好的,有哪些做得不好的以及以后如何改正,谈谈小组成员如何更好地服从小组长的管理。也可以让小组成员谈谈自己参与游戏的感受和想法,评价一下小组长在管理中存在的优点和问题。通过评论,可以将游戏中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密切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游戏的总结

游戏由学生谈过体验之后,应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先要对学生体验和交流的信息进行总结,对学生予以肯定,同时指出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并指导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去做,即所谓的“实践——理论——再实践”。

【参考文献】

[1]邢伟,方晓波.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专业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6).

[2]陈黎琴.“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游戏训练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01).

篇5:应用管理学基础

1、行政管理的特点:(1)执行性(2)政治性(3)权威性P1332、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P1333、行政权力的特点:

1)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2)行政权力具有合法性

3)行政权力是操作性很强的执行权力

4)行政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P1334、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P1345、行政职能可以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P1346、行政管理组织的种类:(1)领导机关;(2)职能机关(3)辅助机关(4)直属机关(5)派出机关P1357、行政管理组织的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P1368、行政组织横向划分的方法:(1)职能部门化(2)区域部门化(3)行业和产品部门化

9、工商行政管理的三个要素:主体、对象和性质,工商管理的主体是国家P138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市场监督管理,管理的对象是市场经营,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以及商品。

工商行政管理的目的就是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0、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行为一旦合法成立,就发生一定的法律效力。P14411、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效力:(1)拘束力(2)确定力(3)执行力

12、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1)行政立法(2)执法监督(3)协调服务(4)宣传引导P145-146

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手段有:

1)限制手段:主要有吊销资质证书,降低资质等级等。

2)经济手段:主要包括奖励、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

3)教育手段:主要包括教导、规劝、告诫、表彰和经验推广等。

13、物业管理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一、规划、城管、环卫、公安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三、物价行政主管部门;

四、税务行政管理部门P14714、物业管理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1)服从行政部门的管理(2)协助行政部门的管理(3)借助行政部门的管理(4)支持行政部门的管理

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有:(1)依法处罚;(2)备案记载。

篇6:应用管理学基础

首先教师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协助学生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即各组组员学习能力必须兼有优、良、中、差,不能全是学习能力强或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层次的组队方式更有利于组员间的互助学习。每组可4~6人,也可6~8人,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以利于有效管理和分工合作为宜。每组还应挑选一名管理和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推进及与教师的联系。笔者授课班级为56人,因此将学生8人一组,分为7个小组,并任命了小组长。

3.2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是否能有效进行合作。因此,初次尝试合作学习法的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知识点难易程度设定任务外,还应协助各组长根据组员学习能力分配任务。学习任务的分配应体现组员间的`相互依赖性,并落实个体责任及任务要求,最好于授课前一周做好安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临床常见各种卧位包括卧位的概念及9种不同卧位的适用范围和安置方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笔者将总任务安排如下:(1)掌握卧位的概念和要求:能说出卧位的定义,能区分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并举例说明。(2)掌握卧位的种类要求:能正确说出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能正确展示各种卧位的安置方法。(3)思考讨论:为患者安置卧位时有哪些方法可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要求:集思广益总结出增进患者舒适度的方法,并在实操演示时体现出来;协助组长安排如下专业任务:每组8人,将能力强和能力较弱的组员两两搭配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卧位概念及两种卧位的学习,小组长所在的组负责3种卧位的学习。要求:组员两两合作,每个组员能掌握卧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每个组员能正确解说一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安置方法(小组长负责两种),并能和另一组员配合示范卧位的正确安置方法,在进行卧位安置演示时能举例说明增进患者舒适度的方法。

3.3课堂授课

(1)教师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提问卧位的概念和性质,鼓励各小组抢答,教师总结并给抢答成功的学生计分。(2)学生组内讨论: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各种卧位的组内讨论汇总,检查组员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巡查,把握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引导。(3)教师引导学生上台进行各种卧位的展示和讲解,台下学生对上台者的表现打分,学生每讲完一种卧位,教师就给予相应的点拨指正,并给上台演示的学生打分。(4)播放临床各种卧位教学视频,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重申本次课重、难点,点评各组学生表现,给予学生相应肯定,指出不足并督促改正。

4效果评价

4.1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从开始尝试合作学习法,—对所授课同年级两个班(每个班60人,共360人)分别开展合作学习法(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对照组),于学期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回收率100.00%,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合作学习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特别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4.2理论考核结果(见表2)

表2是笔者在2012—2间所授课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不难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优秀率和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显著。

5问题及建议

5.1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有别于传统教学,合作学习法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监控者和指导者角色,学生不再是坐等接收知识,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因此,在合作学习初始,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合作学习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各组学生具体学习情况,把握学习动态;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适时引导和建议,以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5.2任务设计精细化

合理设计任务是合作学习成功开展的前提,教师设计任务时,除考虑让学生明白“干什么”,还应让学生明白“怎么干”。每项任务之后列出相应的要求和成功标准,细化和精确每项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设定的标准应是学生能通过努力达到的,使整个学习过程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在激发学生探索欲的同时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积极性。

5.3多样化测评手段的应用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质量、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立足于小组成员整体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且组内成员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反映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且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测评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分别从整体和个体、组内和组间给予学生评价。例如,可将试卷测验、小组成员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成员课堂发言表现等作为个体成员的评价内容,组员之间的配合互助、小组总任务完成情况、组内测试等作为小组整体的评价内容。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对组长的评价等多方面评价相结合方式,不仅可增强组间竞争意识,还可加强小组成员团队意识,使小组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5.4注重后期小组学习状况的总结讨论

不管时间多么紧张,教师都应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每次小组学习情况,给学生时间梳理每次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哪些地方应继续保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时鼓励学生思考、表达,互相学习,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合作学习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篇7:应用管理学基础

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月至月选取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分别以班为单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选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选用同伴教育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学生操作技能平均分为(96.43±3.56)分,对照组操作技能平均分为(84.28±5.72)分,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分别为95.83%和66.6%,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同伴教育能够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传统教学;同伴教育教学法;应用效果

0引言

同伴教学是用于检验学习者及其同伴对于内容的掌握与分析的一种教学策略,简单却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参与[1]。同班教学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以小组为单位,同伴教学者为核心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来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升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护理教学质量,研究中选取自年2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分别采用同伴教学和常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教学质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按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人,其中,观察组男性学生13人,女性学生11人,年龄为22~24岁,平均年龄为(22.9±0.9)岁;对照组中,男性学生为12人,女性学生为12人,学生年龄均为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3±1.1)岁。将两组护理学生的年龄、性别等进行相应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学生给予常规护理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相关培训;观察组学生采用同伴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具体方法:首先,遵从学生意愿进行分组,8-10人一组,选择责任心强、自学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其次,同伴教育者在上课前进行自学和教学,加强练习,提升其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再次,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考核,在开课前,对同伴教育者进行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实行责任制;最后,每个小班选取由2名同伴教育者分角色进行集中示教,指导教师针对细节进行完善,以小组进行学习,下课前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布置本次实训内容作业

1.3观察及评价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实习学生的护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满意度。在护理教学结束后,以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进行评价,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病患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选择(±s)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通过2检验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中显示,观察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为(96.43±3.56)分,对照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为(84.28±5.72)分,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分别为95.83%和66.6%,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94,P<0.05),

3讨论

过往诸多研究中表明[3-4],护理能力水平作为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体现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临床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各方面的水平,是考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总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对学生日后护理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护理基础知识,提升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同伴教育教学法作为一种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护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的特点是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护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来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在操作时,教师首先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再由同伴教育者对小组内成员进行教学和讲解,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对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效果的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同伴教育教学法作为护理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同班教学者作为该方法中重要的环节,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小组学生进行指导,能够在有效地实践内尽可能解决教学问题,提升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在同伴教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的.提升有利于师生间关系融洽,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本次对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的研究中,观察组学生操作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对学生是传统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效果不佳;同伴教育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自发寻找答案和正确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操作的信心。结果这充分证实了对同伴教育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护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护理能力,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同伴教育能够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使整体教学环节更加完善,使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升学生满意度,可在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敏,常红娟,张瑞芹.同伴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10(7):310-312.

[2]崔秋霞,单君,郁红霞,等.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53-55.

[3]徐天青,王曼莉,王金国,等.同伴教育在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6A):1445-1446.

篇8:基于管理学基础理论的云计算应用

1 基于系统论的云计算特性

系统论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具体化, 成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功能不是它的每个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 而是大于它的各部分功能之和。而云计算基本原理是, 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 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 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面[2]。Google公司是最早通过网络来提供云计算能力的公司之一, 它在提供搜索引擎的基础上, 整合用户个人电脑的资源。用户所处理的数据并不存储在本地, 而是存储在“云端”, 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是运行在个人计算机上, 而是运行在“云端”[3]。在云计算中, 个人电脑不需要传统桌面软件所要求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4], 但却拥有整个系统的存储功能和计算能力。

2 基于信息论的云计算交换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背景下, 真实可靠的信息是现代社会的宝贵资源和无形财富, 管理人员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对信息的及时、有效和准确把握, 决策者只有掌握了比较全面的信息, 才可能作出理性的决策。在专业分工细化带来效益的同时, 人们发现弥合专业分工, 提供整合交换平台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而信息交换是所有交换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交换[5]。云计算是21世纪先进的信息整合交换平台, 提升了应用之间互相关联和整合的水平, 实现了信息和业务集成化,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云计算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共享文档允许许多用户非常容易地进行文档和项目的合作。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好比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只不过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事实证明, 云计算是信息共享的最优网络交换平台。

3 基于控制论的云计算反馈

控制论主要是研究如何调节与控制复杂的系统, 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去运行。根据信息反馈的方式, 可把控制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简单反馈控制。即衡量系统运行过程的输出, 发现偏差, 将纠正措施作为新的输入, 调整运行过程, 以求得到预期的输出结果。这种控制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反馈的时间长, 因为偏差原因的分析、纠偏方案的制订以及执行, 均需要较多时间;带有“后见之明”的性质, 对于已铸成事实的输出结果, 谁也无法改变, 因而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二是前馈控制。这种控制是监测运行过程的输入, 根据输入的实际情况, 预测运行结果能否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如果不符合, 就要改变输入, 从而调整运行过程, 以达到预期目标。虽然云计算拥有无可限量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 但是信息的反馈控制仍是云计算的最大缺陷。Markus Klems认为, 云计算就是以Internet为中心的软件[6], 它不能甄别参与计算的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因此明确云存储和云数据的控制标准迫在眉睫。

云这一资源池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 并在内部实现自动组织与管理, 对于外部使用者, 就像天上的云一样透明, 不需要去考虑其背后的实现细节, 从而可以专注于自身业务, 有利于创新及节省成本, 实现管理的目的。同时, 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因云计算的运用而得到印证, 云计算的完善也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孙耀君,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钱杨, 代君, 廖小艳.面向信息资源管理的云计算性能分析[J].图书与情报, 2009 (4) :53-56.

[3]周奇年, 陈玲玲, 李革.云计算与云数据管理[J].电信科学, 2010 (z1) :57-61.

[4]钱文静, 邓仲华.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J].图书与情报, 2009 (4) :47-52.

[5]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18.

篇9:应用管理学基础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应用

军事院校是培养军官的摇篮,近年来,新军事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国际格局的变化对我国军事基于教育工作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军事院校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办法优化军事教育的综合水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军事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其中即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在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呢?

一、促进军事教育理念的转变

就目前来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已经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军事基础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还很少,实质上,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于促进军事教育成效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必须首先应用这一管理观念促进军事教育理念的转变,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实施“人本化”战略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核心就是“人本原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的质量。在这一理念当中,人不仅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人对于管理工作成效的影响是最大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军事院校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并积极的将其贯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2.采取“精干化”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要求实施“精干化”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最大的管理成效。我国军事院校编制体系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已经基本形成管理统筹、结构优化、规模适宜的军事基础教育体系。但是由于一些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这些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需要进行深化。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要求,可以按照“学校——军教系——学校教务处(教保处)——学员大队”的“精干化”模式开展管理工作,学校为管理的最高层,军教系是开展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学校教务处(教保处)负责管理教学保障事宜,而学员大队则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学校、军教系、学校教务处(教保处)、学员大队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各类管理事实也证实,这种“精干化”管理模式对于优化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

二、遵循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过程,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应用之前,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好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计划,对参与管理工作的各个部门分发管理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完善的考核计划与考核标准。

此外,要注意到,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制定考核计划与标准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入学时间,将其分为入学、低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对于入学与低年级学生,需着重锻炼其军事素质,这一阶段也称之为基础训练阶段;对于高年级学生,需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管理能力、活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上,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军事基础素质以及教员综合水平的评价

1.学生军事基础素质的评价

学生军事基础素质的评价是军事基础教育管理水平的主要体现,基于这一因素,对学生军事基础素质的考核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评价时,需要严格的遵循《军事基础教育训练标准》中规定的相关内容,同时将学生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的考核纳入评价体系中。

此外,还要意识到,学生军事基础素质应该涵盖到军事技能素质与军事体能素质两个方面,军事基本技能素质包括战术基础、射击等基础训练科目,军事体能素质则包括速度、力量、反应灵敏度、身体柔韧性等内容;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考核应该包括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两方面。只有完善考核标准与考核内容,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员综合水平的评价

教员的综合水平是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前提条件,对于教员综合水平评价的内容应该涵盖到教学水平、业务水平、个人素质、教学态度几个方面,采用严格的评价标准,遵循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员予以相应的鼓励,这样才能够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总而言之,实施全面性的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是提升我军战斗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军事变革的根本保障,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融入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军事院校的管理成效,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种管理模式是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黄赐英.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 湖南师范大学,2006(03)

[2]吴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军校本科军体教育管理方法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11)

篇10:应用管理学基础

赵嘉

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关键词:教学方法,护理,实验教学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为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积极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总结如下。

1.实验授课内容和安排 共110学时,分两个学期授课,第一个学期所学操作有铺床术、移动和搬运病人术、病人卧位与保护具的应用、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床上洗发、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生命体征测量、氧气疗法、吸痰术、冷热疗法、鼻饲术;第二个学期所学操作有灌肠术、导尿术、药物抽吸术、皮试液配制、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输液法、输血法、洗胃术、尸体料理、护理文件书写,共26项护理技能操作。2.教学方法

2.1示教法 学生40-45人为1大组,由1个教师进行集体示教,可使学生对新操作的程序、要领、操作手法及整个操作规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学生13-15人组成1小组,共分为3组由3个教师带教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纠正答疑,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适合于每一项操作的教学。

2.2反馈讨论训练法 练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按操作程序完成每一步操作,通过操作及观察他人的动作获得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讨论彼此的操作手法、操作的规范性、操作的效果及省时省力原则,最后由老师总结讨论结果,依据最佳程序反复组织训练,不断地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

2.3病例式综合技能训练法 通过创设新颖有趣、难度适当、富有启发性的病例来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贯穿到每一项护理操作中,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兴趣,既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评判性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角色扮演来完成病例要求,使学生根据病例内容所需进行双向的有情感的角色扮演,既让学生掌握了技术,又让学生充当了病人,实现了护患角色的置换。我们在以下操作中使用了该方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口腔护理、生命体征测量、卧位与保护具的应用、床上洗头、各种注射术及输液法。2.4录像教学 对于一些无法在模型上练习的操作,采用讲授+录像教学,通过录像教学,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我们在以下操作中使用了该方法:输血法和洗胃法。

2.5临床见习教学 在实验课中,我们安排学生到病房见习,让学生接触病人,与病人交流,在临床实际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护理文件书写这次课我们安排到临床进行见习,让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见习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包括体温单的绘制、处理医嘱、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和交班报告等,然后采集一份病史,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亲身的体会,课后布置学生绘制体温单和书写一份护理记录。

2.6 ECS模拟情景演练法 我院自2006年9月引进美国METI公司生产的代表目前最高端医学模拟培训技术的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ECS(emergency care simulator),将ECS模拟系统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例如通过ECS设置“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处理”的病例,让学生课前设计模拟抢救过程,课堂中分组进行抢救操作的演练,然后学生间相互讨论评价,最后教师总结,有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评价。通过模拟情景演练法,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在医院临床工作的情形,把平时所学的技能操作和临床实际病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见习、实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2.7多媒体辅助教学 实验教师结合多媒体辅助系统进行授课,首先在导课中应用多媒体幻灯片回顾理论知识,然后在演示操作时应用摄像系统进行教学,使实验授课更加生动、形象,课后同学们对操作步骤可以通过录像回放系统进行巩固和复习。

2.8课后延伸教学 护理学基础网络课程中建立了在线辅助操作系统,涵盖了各种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学生不仅可以在线观摩操作视频,还可以浏览相关步骤详解,随时就操作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提问,教师在线答疑。操作技能的训练不仅需要多看、多问,更重要的是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牢固掌握。我们利用课后时间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觉主动的操作训练提供了条件。课后练习,不受课时的限制,形成的动作思维容易回忆,此种教学法让学生有自由发挥、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3.体会

3.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实践能力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与学互相促进,不仅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由“知识型”转变为“素质能力型”。

3.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通过在实验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形成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2],在综合模拟情景教学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演练过程,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并能够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

3.3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观察模仿、认识感悟、体验和实施关怀行为,以达到具备关怀能力的目标[3]。这种来自实践的人文教育远比课堂传输的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3.4对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多种教学方法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了解最新临床进展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才能使实验教学和临床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能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训练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的进行分析、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促进“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我们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中,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班级小组管理法下一篇: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