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2024-04-28

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精选8篇)

篇1: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注浆加固在地铁浅埋暗挖通过地下管线的应用论文

摘 要: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车站过污水管的施工方法,着重阐述了全断面加固措施,并对车站过雨水管沟的施工工艺、施工工法进行了论述,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注浆加固,地铁,地下管线,污水管

引言

当前,北京市的地下铁道建设步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召开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的环境交通问题,以前将完成地铁5号线,4号线,10号线和奥运支线总长达80km以上的建设任务。地铁线路路经要尽量经过大的客流集散点,一般应结合城市道路网和客流流向情况,沿城市主干道和主客流方向布设。因而,地铁建设对于城市道路路面下埋设的各种管线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

控制施工对于管线的影响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管线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下运行意义特别重大。在北京地区,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且地层条件允许,暗挖依然是地铁建造的主要工法。与盾构法相比,此种方法成本较低,但对周围地层的挠动相对较大。因此,深入开展地铁暗挖法施工中邻近管线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工作尤为重要。

1 车站概况

呼家楼站是地铁10号线的中间站,位于东三环北路与朝阳北路交叉路口,与规划M6线呈十字换乘关系。车站沿东三环北路呈南北走向,受京广桥桥桩影响,站台分开设置在东三环北路两侧的辅路下,埋深10m,站长179.5m,起讫点里程K19+795.566~K19+975.066。车站设5个出入口,2组风亭、风道。

车站为分离岛式车站,为双线双洞,双层结构,有效站台长度120m,宽(6.0×2)m。结构断面为单拱单跨断面,相对标准岛式车站断面跨度减小,开挖宽度12.6m,标准断面开挖高度15.15m;车站主体过管线段采用局部压低的单跨平顶曲墙断面;在本站与M6线换乘节点处,采用单跨直墙断面形式。车站采用洞桩法(PBA)施工。

2 车站过污水管施工方法

在左线右导洞拱部右侧有一条沿车站纵向分布的污水管线,管径为1250mm,其内底面距导洞最近距离为1285mm。该管线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采用顶管工艺,常年流水,平均满管率为50%以上,高峰期排水量为0.27m3/s。污水管在主线与M6线交汇处有一检查井,编号C,位于东三环东辅路上。检查井室高3.1m,长×宽为2.6m×2.6m,井底距离导洞最近为500mm左右,此处为整个施工的重点、难点。

现导洞标准断面已施工完成,两端均进入挑高段7m,剩余34.2m未开挖。由于该污水管线管径大、水流急、距离导洞近、修建年代久远,同时导洞断面高,施工安全风险相对较大,在该段导洞施工过程中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洞室开挖给周围土体带来的.变形沉降,保证管线安全。

先引排、后加固、再施工。即导洞施工前在地面对该污水管线实施截流引排,减少导洞施工期间管内水流量,在洞内采用超前小导管及上半断面注浆加固地层,台阶法开挖导洞,控制洞室收敛变形和地层沉降。

左线右导洞开挖设两个工作面,分别由南北相向开挖。因在车站换乘接点处(K19+872.7右侧)有一污水检查井(井C,井身为砖砌结构),一条来自朝阳北路的污水管(内径900)汇入该井,井位距离北端开挖断面为3m,为增加施工时的安全性,先从接近该井的北工区侧开挖断面施工上台阶,进行试探开挖,待北端断面通过后再进行双向施工。

2.1 超前探测前方地层情况

断面开挖前,在拱部靠近污水管线一侧布设3根超前探孔导管,长4m,用风镐顶入后拔出导管,根据孔口渗水及导管内土质情况判定前方地质情况,如导管孔内有水渗(或流)出,表明污水管线漏水或前方存有水囊,这时立即封闭掌子面,下管引排,如长时间水流不断,则表明污水管线渗漏严重,则采取压注水泥水玻璃浆液对地层进行加固处理,直至潜水被全部封堵为止。

2.2 选择合适的开挖作业时间

该污水管主要引排附近街区的生活污水,流量最大时为早、中、晚三个时段,在该段施工时避开水量最大时段,严禁在夜间22:00至次日早5:00这一时段施工。

2.3 作业顺序划分

该段导洞最高段面(9m)全长24.8m,施工分三台阶进行,上台阶高2.7m,中台阶高3.45m,下台阶高2.85m,先施工上台阶,设置临时仰拱,采用Ⅰ16工字钢,每榀布设,网喷30cm厚C20混凝土,上台阶贯通后施工中下台阶,在距底板4.4m高位置设置一道Ⅰ16钢支撑,每榀布设。在上台阶底部及中台阶底部设置锁脚锚管,长3m,每榀布设一次。

2.4 全断面加固措施

1)导管加工。

导管加工同超前导管,拱顶外排和内排小导管采用Ф32mm,L=3.0m,壁厚3.25mm的无缝钢管制作,环向间距30cm,纵向间距50cm,交错布置。掌子面用Ф32mm×3.25mm无缝钢管,长度5.0m,间距80cm,梅花形布置。

2)注浆。

a.钻孔:钻机就位后,开始钻孔,钻孔时应注意钻机的大臂必须紧顶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钻机先低速开孔,孔深达30cm后,方能转入正常钻速。钻孔时要控制好进水量,防止坍孔。

b.受钻杆自重的影响,钻杆钻孔方向(特别是拱顶和拱脚处) 要有一定的仰角,根据施工设计要求,钻孔有5°~10°的外插角。

c.安装注浆管:在注浆管加工时先在管上钻好Ф8mm、间距20cm梅花形布置的出浆孔。注浆管与钻孔之间采用锚固剂封堵。

d.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运行情况、各管路封闭情况和进浆管的进浆情况,试验压力一般不低于1.2倍~1.5倍的注浆终压,也可以根据施工现场酌情处理。压水试验进行三次,每次5min。压水试验完后,要把水放掉。

e.注浆:压水试验结束后,在不停泵的情况下开始注浆,注浆时应先注入一定量的稀浆后再逐步加大浆液的浓度。浆液配合比根据土体类型通过试验取得最佳的配合比。注浆时及时调整注浆液的配合比即压力,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3 车站过雨水管沟的施工方法

在车站结构上方有两条雨水管线,分别是位于车站结构右线上方的Ф700雨水管和车站中部的Ф1050雨水管。在降水过程中车站主体上方多处渗漏,渗漏处有泥砂、泥浆流出。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主体结构扣拱施工的正常进行,对超出车站两端各50m范围内(长约300m)对车站上方的Ф700和Ф1050雨水管采取疏通、堵漏处理。

3.1 施工工艺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拟配备施工经验丰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工来完成施工。施工工艺可分成以下四步完成:

1)清泥:人工采用自治的专用工具,进入管将管内沉积的污泥清出,由于此管内污泥多年沉淀,可能造成淤泥已经硬化。所以人员必须使用小型锹镐来挖除淤泥,但将泥运出却十分困难,所以使用曾经用过的自治工具将泥运出。

2)基层清理:负责彻底清除泥水,清刷基面,剔除松散破坏部位,剔凿管口,烘干创面,并作出标记。

3)基层维修:针对不同破坏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层分部位维修创伤面。

4)养护:养护新修好的机面,使其牢固的粘结管口。

3.2 施工工法

1)基础清理。在清理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为使修补后新旧材料结合牢固,必须将待处理的管线恢复原貌,整洁如新,这一点是保证维修质量的关键。为此必须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a.继续把残余的泥水彻底清理干净。并用高压清水冲洗需处理的部位,直至修理的部位呈现出原有混凝土界面为止。

b.钢钎、电动砂轮、电动钢丝刷将松散集料的部位剔除到实体,并将浮石、油污、尘埃、浮浆、水垢及被污涤侵蚀的部位彻底剔凿干净。

c.用烘干设备将破坏、空洞、裂缝部位彻底烤干,使其面干燥。

d.在渗漏现象发生段的每个井段有针对性地检查,认真检查井内、井筒、管身、接口。仔细排查,并针对破坏状况,部位,对其环裂、纵裂、砂眼、基础缺陷裂缝等不同的现象做出不同的标记,并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

2)处理方法。

a.对于不大于5cm的孔洞,在涂刷界面剂后,采用环氧树脂加膨胀水泥及石英砂调配后的堵漏剂进行填实。

b.在充分干燥的情况下用美国产的3168防水聚合物砂系粘接剂对渗漏井身井筒部位及两侧数节管子进行涂刷(包括东西向的管段),一般涂刷三遍。

c.施工中为了防止隧道施工中可能再次出现的微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检查井中)铺设硅丙成膜材料,此材料具有一定弹性,可提高抗裂能力,无毒无味无污染等特点。产品尤其对建筑结构及管道防水有良好的效果。

d.管子接口处凿毛后,可在水泥防水砂浆中添加韩国产的甲基纤维素,对管口重新捻口抹带,防止管口漏水。

e.由于现对实际裂缝部位范围不明,施工量待其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机具材料准备:烘干机、喷灯、各种材料、电动砂轮、钢丝刷、照明灯等。

4 结语

1)在适当的地质条件下,采用双重管注浆代替冻结法施工,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又可以有效节约工程费用;

2)双重管注浆,应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阶段,选用不同的注浆工艺,方能取得较好的止水加固效果;

3)随着北京市暗挖工程施工的进行,将有越来越多的暗挖工程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本技术的运用为不存在降水条件或不允许降水条件下此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谢 明.地铁及轻轨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J].地铁与轻轨,(3):26-32.

[2]GB50021-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3]CJJ92-,J187-200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S].

[4]CJJ61-,J27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S].

[5]白李妍.隧道工程施工对城市管网和建筑物的影响及控制[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

[6]刘俊岩.深基坑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吴 波.复杂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8]徐至钧,赵锡宏.逆作法设计与施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2: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二)注浆材料:可注性,固结后应有一定强度、抗渗、稳定、耐久和收缩小——改性水玻璃浆适用于砂类土,水泥浆和水泥砂浆适用于卵石地层。

(三)注浆工艺: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篇3: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 SWB) 作为积极心理学最主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和核心概念, 受到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等学者的格外关注。近几十年来, 人们对积极心理学越来越有兴趣, 同时, 对幸福感的研究也越来越被各个学科所重视。关于主观幸福感较为公认的定义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性评价。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据相关研究结论表明, 社会的中产阶级队伍越大, 国民的幸福指数越高, 社会稳定系数也越大。目前, 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各个领域的改革日益全面地触及深层利益, 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在社会心理方面, 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人们的需求层次正在提升, 需求得到满足的标准也相对提高;由于资源的相对短缺、竞争的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的各种压力也大大增加, 这都影响着他们对幸福的感受。但经济的增长、收入的增加并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本身, “幸福”才是人们最渴望的需求。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 地处四川盆地西部, 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也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亦是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 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1]现辖青羊、锦江、金牛、武侯、成华、高新、青白江、龙泉驿、温江、新都10个区, 双流、大邑、郫县、金堂、新津、蒲江6个县, 都江堰、崇州、邛崃、彭州4个市 (代管) 。2009~2011年连续3年, 成都市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笔者试图通过对成都市市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以探讨这3个不同的群体主观幸福感差异及其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为促进成都地区和谐社会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增强幸福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充分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和抽取地区间的均衡性后, 以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成都市市区、城乡结合部、周边乡村居民为研究对象, 年龄段主要在17~80岁之间, 大多数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 少数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2.研究方法及其工具

笔者采取问卷法进行调研。使用的调查问卷采用Campbell等编制的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 (WBIS) , 此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量表包括两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后者仅有一项。该量表是7级评分自评问卷, 计算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之平均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 (权重1.1) 相加。其范围在2.1 (最不幸福) 和14.7 (最幸福) 之间。评分越高表明所体验的幸福程度越高。同时配以人口学内容, 其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学历、工作情况、月收入情况、家庭住房情况、睡眠时间、健康情况、交友情况等。

3.施测方法与程序

问卷通过集体施测和个体施测两种方式相结合, 在正式施测前由主试简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施测要求、答题方法以及保密性原则。被试者可在20分钟左右完成问卷, 最后由主试统一收回问卷。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91份, 有效回收率达98.2%。

4.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 显著水平设定为0.05和0.01。

三、研究结果

1.成都地区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

表2显示, 成都市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达到8.77, 对现在生活状态较为满意, 说明成都市居民有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 情绪处于平稳状态。

2.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居住环境比较

表3显示的是不同居住环境组群居民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分布状况, 通过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居民居住环境主效应差异显著 (F=6.017, P<0.01) 。

此结果表明, 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 城乡结合部居民与城市、农村居民在幸福感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 城市与农村居民间主观幸福感之间无显著差异。城乡结合部居民体验到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城市、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P<0.01) 。

3.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与睡眠情况比较

表4表明, 成都地区居民不同睡眠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睡眠时间在4~6小时的居民幸福感显著高于睡眠时间6小时以上的居民, 睡眠时间在6~8小时和8小时以上的居民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4.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健康状况比较

表5揭示, 健康状况对幸福感有明显影响 (p<0.05) , 即不同健康状况的居民, 其主观幸福感不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 健康状况比较好的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健康状况一般和不太好的居民;健康状况一般和不太好的两组居民之间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明显差异。

5.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与朋友情况的比较

表6结果表明, 成都地区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在朋友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即朋友数量多少影响人们幸福感的获得:即朋友多的被调查者, 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要高于朋友数量一般和朋友少的被调查者。

四、讨论

1.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成都市城乡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达到8.77, 幸福指数偏高, 近八成的被调查者感觉“幸福”和“比较幸福”, 这与成都市的中心地位、经济发展、文化特征和成都人的心态有较大的关系。成都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是西南地区商贸、科技、通信、文化、教育、交通中心, 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2011年, 成都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6854.6亿元, 较10年前增长15.2%, 增速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现已有2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 名列中西部城市之首。2011年7月, 在《商务旅行》新出炉的宜商宜居世界城市排名中, 成都市以独特的魅力摘取桂冠, 当选为全球15座新兴商务城市之一。[1]2010年, 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发布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名, 成都市名列榜首。成都市的发展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使其对成都市的发展感到自豪;加之成都市所在区域气候适宜, 生活方便, 交通便利, 特别是成都市的休闲文化让成都人能将工作和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工作之余, 成都人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享受生活, 正如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所说:“成都是休闲城市, 但是成都的工作并不休闲, 这几年成都的发展可以看出来都是干出来的, 不是休闲出来的, 尤其是高科技企业, 发展的速度很快, 而且节奏又很快, 也是验证了成都市民既能休闲又能工作。”;[2]此外, 成都是座开放包容的城市, 成都人热情、心态开放、平和, 既包容、友好地对待外地人, 与其合作共事、建立友谊, 又能坦然接纳自己的现实, 充分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能从生活中找寻到自己的快乐, 所以, 成都被誉为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即使在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后, 成都人依旧勤奋工作、快乐生活, 这份从容、淡定与乐观着实令国内外友人惊叹。因而成都地区城乡居民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高是与实际相符合的。

2.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居住环境的分析

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均值为9.075, 幸福指数处于较高的水平;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均值与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均值分别为8.780、8.434, 处于中等水平。

由于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 既有城市便利的生活设施, 又有农村宽松安逸的生活环境, 学习、工作的机会也相对较多, 居民生活压力相对较小, 这些因素可能与城乡结合部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有关。

成都市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可能与市区居民生活节奏较快、居住环境相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而言比较拥挤喧嚣、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等因素有关;农村虽然比城市环境宽松安静, 但生活施设、医疗、购物、交通等条件远不如城市, 这些因素可能与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有关。

另外, 从成都市居民月收入情况分析发现, 虽然市区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居民, 但彼此之间的主观幸福感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说明收入与居民主观幸福感没有太大关联。据成都市统计局统计, 2010年, 成都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205元, 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2286元、3065元, 比上年增长15.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成都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 (以农民纯收入为100, 下同) 2.54∶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3.22∶1, 全省为3.01∶1。[3]可见, 成都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但是成都市连续3年 (2009~2011年) 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最具幸福感的10座城市之一。社会比较理论认为, 人们在作出某一判断之前往往要与参照物进行比较, 重要的是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绝对收入的状况与主观幸福感 (SWB) 没有必然联系。本次研究结果也说明了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程度,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很多与经济无直接关系的因素, 如情感状况、生活环境、社交关系等。

3.成都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与睡眠状况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睡眠时间4~6小时的成都市居民更感觉幸福, 这与国内一些同类研究的结果一致。2009年, 《中国疾病控制》杂志有一篇关于天津市成人睡眠状况的研究报告表明, 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的情况同时存在, 现代人睡眠时间普遍减少。[4]调查表明, 过去20年间, 由于各种各样的考试、加班加点的工作以及频繁的社交活动、应酬、夜生活, 使得现代人的睡眠时间逐步减少。这可能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要求高、强度大的学习与工作有关。人们有的是被动加班, 有的是为了将来生活更好、为了自身的理想努力奋斗拼搏而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 睡眠时间少正是这类人的共性。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 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居民睡眠时间减少, 反而感觉更加幸福, 亦符合我国目前的现状, 这反映出他们有事可做、生活充实, 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 睡眠充足与否与幸福感相关: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自身免疫力, 增强幸福感;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发生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危险。长期睡眠不足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 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当个体健康水平下降时, 他们的幸福感也在下降。有研究表明, 睡眠时间过长, 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就会增多, 会严重影响到人的幸福感、家庭、事业和学习等。[5]但睡眠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 有些人需要睡十几个小时才感觉身心得以恢复, 而有些人则认为5小时就已足够, 睡得太多无异于浪费生命。同时, 由于追求更好的发展、满足学习进修等主观愿望, 适当减少睡眠时间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睡眠时间的长短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志, 长期稳定的睡眠习惯比睡眠时间更重要。[6]7小时黄金睡眠时间不适用于每个个体, 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7小时睡眠时间。

4.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健康状况的分析

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完善的状态。主观幸福感与健康之间呈正相关, 即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可促成良性循环。健康会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而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也会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健康状况指的是居民自我评价的健康状况, 具有主观因素色彩, 而非纯医学角度的健康状况。也就是说, 一个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与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关。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生活在成都市三类地区的主观幸福感指数高的居民, 其精神状态好、生活积极乐观, 对未来充满希望, 他们的身心也很健康;但长期处于不幸福感的居民, 易忧虑成疾, 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Kiecolt.Glaser等的研究结果显示, 对自己生活比较满意的人伤口愈合速度更快。[7]Cohen等的研究结果显示, 总体生活满意度较高的人不容易患感冒, 即使感冒了, 也会较快康复。[8]而对于身体健康的居民, 疾病经济负担低, 生活质量高, 主观幸福感自然增强。

5.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与朋友数量的分析

研究表明, 成都地区城乡居民的朋友数量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指数高低有关, 这可能与朋友数量越多能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就越多有关。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是个体与社会各方面 (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 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社会支持能为人们提供情感支持、尊重与鼓励支持、实物或用具支持、信息知识支持、物质支持、网络系统支持, 能让人感觉到尊重、安慰与关心, 当人们面临紧急生活事件时, 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急反应, 增加健康行为模式, 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 防止主观幸福感的降低。本次调查研究还发现:大多数城乡 (70%以上) 居民把幸福感与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联系到一起。成都地区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体系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朋友 (包括恋人) 支持, 其次是家庭和其他方面的支持。而女性比男性认为朋友在社会支持中所占的比例要高。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求助和对归属感的需要。由于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期望不同, 对男性要求是更加独立自主, 因而男性很多时候倾向于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 对朋友的支持期盼要少于女性。

五、研究结论

第一, 成都地区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指数偏高, 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

第二, 成都地区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睡眠时间、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指数的4个主要因素。经济收入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关系, 但二者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说明收入与幸福并无必然关系, 它不是决定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 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居民比居住在市区、乡村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指数高。

第四, 睡眠时间在4~6小时的成都地区城乡居民幸福感显著高于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和4小时以下的居民。

第五, 健康状况好的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那些健康状况一般和健康状况差的居民。

第六, 朋友多、建立了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成都地区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朋友数量一般的居民, 而后者又显著高于朋友数量较少的居民。这表明社会支持系统是决定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2) 成都市统计局.2011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城市联合信息网, 2012-04-05.

(3) 财富全球论坛.2013再回中国落户成都彰显西部地位[Z].中国广播网, 2012-04-09.

(4) 成都市统计局.“十一五”我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N].成都日报, 2011-06-21.

(5) 李静, 潘怡, 杨溢等.天津市成人睡眠时间状况的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 2009, (05) .

(6) 睡眠质量与幸福感成正比[Z].全球医院网, 2012-03-22.

(7) 睡眠日技术解决睡眠焦虑[J].时尚健康, 2008, (03) .

(8) Kiecolt Glaser, Janice K, Lynanne McGuire, et al.Robles and Ronald Glaser.Psychoneuroimmunology: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on Immune Function and Health[J].JConsul Clin Psychol, 2002, (03) .

篇4: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摘 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地铁车站类的隧道施工设计目前已经出现了诸多的设计理论和工法,这些理论汇集了“工程师”的智慧。为了更好的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论文对(CRD)交叉中隔墙法在浅埋暗挖车站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交叉中隔墙法 浅埋暗挖 车站施工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220-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被深化,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地下车站施工技术的发展。目前,关于浅埋暗挖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可谓是百花争艳,这些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施工方法,交叉中隔墙法(简称CRD)采取“化整为零”的工法在目前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地下车站施工地段,先对地下隧道进行开挖一部分,然后采用中隔壁和横隔板进行施工,接着对最先开挖剩余的部分隧道再进行开挖,延长中隔壁,最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施工的方法。这种方法与明挖法和盖筑发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出现大量拆迁、改建工作而导致的成本增加,而且对周边造成的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非常小,对于建造地下车站,一般选址会在城市的中心,路面上的交通不宜长时间的封闭中断,并且周边的建筑物较为密集,拆迁改建的方法行不通。因此,考虑到种种情况,(CRD)交叉中隔墙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CRD)交叉中隔墙法的工法特点及工艺原理

(一)工法特点

(CRD)交叉中隔墙法简而言之就是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分部开挖、钢架支撑、仰拱先行施工方法中的一种。它的施工层次一般来说会分上下3层,对地下车站隧道的上部和中层进行开挖,并做好支护工作,紧接着进行横竖中隔壁的施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等到喷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之后,才能对另外一边的上层、中层进行开挖和支护,并设置横中隔壁。最后对车站隧道底部进行开挖,相应的做好初期支护和中隔壁。等到所有的开挖工作结束时,将里面所有的中隔壁进行拆除,做好仰拱、拱墙衬砌和填充的施工工作,这样一来(CRD)交叉中隔墙法法将其开挖部分形成了环形封闭支护体系。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CRD)交叉中隔墙法有优点也有其缺点,优点就是在处理地面沉降和土体水平位移上是非常有效的,但与此同时却在拆除中隔壁的时候,会伴随许多安全隐患,并且它的工序非常多,施工的速度也非常的慢。

(二)工艺原理

(CRD)交叉中隔壁法的工艺原理,就是在地铁车站开挖的部分设置竖横中隔壁,将其中的断面进行分块,以此来提高开挖跨度和降低开挖高度的效果。并在施工的过程中,重视监控测量,根据最后的数据结果来指导支护施工。

三、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交叉中隔墙法在浅埋暗挖车站施工中的应用

上海某地铁车站站位于城市商务中心交叉口处,东西走向约171m、宽度约为47m、地铁两侧、中间洞宽分别为11m和15m。结构型式为单跨三洞地下局部双层分离岛式车站台车站,通过通道将三洞连接起来。整个车站设计了两个风道、位于车站主体的东西两侧,结构形式相同均为单跨双层拱形结构。车站风道的覆土厚度约为7m、全长约105m。车站均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

该地铁车站所处的地形较为平坦、地势起伏小,地质成分主要由填土、粉土、圆砾卵石、粉细砂、等材质组成,并存在第四纪松散岩类型的孔隙水,含水丰富。

(一)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在该地铁车站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土质成分,主要由填土、粉土、圆砾卵石、粉细砂等材质组成,一旦降雨没有完全清除干净,容易渗漏下来,并且在进行开挖后,极其容易发生塌方。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要及时清除剩余雨水,同时做好预防措施。另外,由于地处城市商务中心交叉口,地面的交通线路多,地铁车站上方布满密密麻麻的雨污水管,漏水现象比较严重,给今后的施工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初支护结构实时进行监测,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控制,以此保证道路的畅通和管线的安全。

(二)施工的重点分析与研究

1、土体预加固

在进行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对土体进行预加固是非常重要的,在(CRD)交叉中隔壁法中,一般我们会利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方法对土体预加固,将每两榀施作一环,注浆后方可进行开挖。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部位,如污水管较为密集的地方,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应该采取以使用大管棚注浆超前加固方法,来针对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问题进行控制,有效地控制了施工过程中地表的沉降,保证了施工安全。

2、监控测量

针对于此类地铁车站施工的工程,监控测量是浅埋暗挖CRD工法施工当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应该根据不同的工程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监控测量体系,尤其是对于地表下沉、拱顶沉降和边墙收敛这类的问题,更要严加防范。

对工程施工进行监控测量,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初支结构施工,保证初支结构的施工质量,这样的措施可以很好的防治初支结构的变形与收敛,进而对地表沉降进行非常有力的控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测量体系,可以对地铁车站附近的建筑物、管线、道路桥梁等等的位移沉降施有个很好的把控,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或事故做出估测,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初支背后注浆

在初支喷射混凝土之后,很多的情况下会存在空隙,在初支背后注浆可以很好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主要的作用第一个可以对底层间的空隙进行填充,最大限度的防止地表下沉。在进行导洞土方开挖的同时,会因为震动引起周围土质出现松动的现象,这样往往会导致出现微小的空隙,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部位,混凝土喷射不到的地方肯定会出现空隙,这些空隙在地层应力的作用下,拱架上方的土体会出现沉降的现象,在初支背后注浆则能将这些空隙填满,进而会阻止土体发生位移,保证地表不会出现沉降。第二个可以加强结构防水,地铁车站隧道开挖后,会给地下径流带来影响,开挖的部分由于压力低,地下水会流向开挖区,尤其是隧道开挖后的松动圈范围内地层渗透系数增大,会使得地下水很容易往隧道内渗流,在对开挖的部分进行初支背后注浆,可以大大增加地下水的阻力,减少地下水渗流。最后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初支结构的沉降和收敛。地质大部分是由填土、粉土、圆砾卵石、粉细砂组成,一旦进行土体的开挖或多或少给周围土体的稳定性带来影响,通过初支背后注浆,是控制初支结构沉降和收敛最好的措施之一。

四、工程施工实例所带来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在这次地铁车站的施工中,由于工程所在地质稳定性较差,大多是由粘土和砂石为主。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土体的进行加固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沉降的不同部位,一般可以选取超前小导管的方法来进行控制,而对于受力较为复杂、沉降要求高的区段,则应该采用超前长管棚方法。此在,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关于建立监控测量体系,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实现“动态注浆”确保施工安全。

五、结束语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CRD)交叉中隔墙法在浅埋暗挖车站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一次浅显的分析研究。在上文的论述中,尚存在诸多的不成熟的地方,但是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实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程建德,鲁卫东,杨桑,钟南,颜莓. 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地铁车站的力学性能研究[J]. 岩土力学. 2010(12)

[2] 陈升虎,郭松. 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技术在城市浅埋暗挖隧道的应用[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01).

篇5: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隧道浅埋偏压段地表回填注浆及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以六武高速公路LW-12标工程李集I号隧道严重偏压地段技术处理措施为工程实例,具体介绍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地表处理,开挖支护,选择何种进洞方案等一系列施工技术.为此,通过砌筑挡墙、地表回填注浆待软弱围岩与山体固接稳定成形后,开挖支护采用“零开挖进洞”方案,可减少或避免因大刷大挖大范围回填对山体及植被造成的破坏;同时,更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

作 者:周永明 ZHOU Yong-ming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三公司,石家庄,050081 刊 名:工程建设与设计 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 DESIGN FOR PROJECT 年,卷(期): “”(5) 分类号:U455.45 关键词:公路隧道   浅埋偏压   水泥稳定碎石土   回填注浆   “零进洞”开挖支护  

篇6: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提 纲)前言

浅埋暗挖法、钻爆法隧道施工中,坍塌是经常容易出现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工程事故,而且各种数据监控往往难以发现,必须将安全管理工作尽可能前置,提前告知、提前消除隐患、提前预警,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预警尽可能采用书面、网络、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函)等形式报告,辅助以口头、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坍塌的原因

2.1 超前加固效果不佳

(1)灌浆质量存在问题,可能是浆液配合比不合理、灌浆参数不适合、自私减少灌浆量等。

(2)灌浆孔可能局部塌孔,导致实际灌浆加固段缩短。

2.2 进尺过大,与围岩等级不符

(1)开挖过程中控制不严格导致超挖。(2)爆破参数不合理。

(3)开挖时采用施工机械不合理。

2.3 台阶过短,没留核心土

(1)开挖施工中围岩较差,有渗水情况,核心土容易破坏。

2.4 开挖面暴露时间长

(1)掌子面没有及时喷护,临时仰拱未及时喷护封闭。

2.5 初衬没及时封闭

(1)锁脚锚杆(管)施工较慢,初衬钢格栅组装较慢等,使初衬未及时封闭成环。

2.6 地面车辆震动

(1)隧道埋深较浅,隧道上部存在较深回(杂)填土等,岩土自稳能力差。

2.7 降水后地层残留水的影响

(1)地表存在渗水通道。(2)截排水不畅。

2.8 局部含水砂层、局部软弱土、局部破碎带、局部空洞

(1)必须进行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查清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2)采用周边超前预注浆,径向注浆。

(3)对于溶隙和溶管的充水岩溶,采用以堵为主的原则。

(4)预留防涌岩墙,厚度视水压大小可选择为5~8m。当围岩极度破碎时,应加大距离。2.8 雨、污水管渗漏

(1)市政管网老旧。(2)地表管线破损。

2.9 下穿河、湖或近距河湖暗挖

(1)综合预报,先探后掘的原则,大堵小排的原则。

(2)应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紧衬砌”。

(3)施工排水。水下隧道施工期间,地下水和施工用水无法自排,特别是出现突水、突泥险情时,为防止淹没隧道内的设备、危及人员安全以及为抢险创造条件,应准备足够的抽水、排水设备。

(4)增加探孔数量,提前设置孔口止水阀。(5)防水闸门与防水围堰。

(6)逃生路线。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的不同位置和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规划,以应付不测。2.10 降雨后渗漏

(1)地表存在沉降裂缝。(2)地表截排水不通畅。

2.11 马头门及断面变换处等

(1)洞脸部位应加固不及时。(2)断面渐变段钢筋焊接薄弱。坍塌的预防措施

3.1 超前地质预报

(1)在隧道施工中,必须重视综合地质超前预报,长短结合,以短为主,准确预报不大于30m隧道前方及隧道周边外1倍洞径的地质情况,并需要将地质超前预报作为一道施工工序列入施工组织中。

(2)地质超前预报主要方法:

常规地质分析类,超前水平钻探类,物探类。

(3)高风险不良地质预报要点:

在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富水区,采用隧道超前预报系统、高密度电法对掌子面前方30~100m范围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性质作详细预报,粗略预报围岩级别和地下水情况。

(4)在地震波探测的基础上进行超前探测验证。

(5)对多种探测手段获得的探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相互印证,并结合掌子面揭示的地质条件、发展规律与趋势进行预测预报

(6)建立现场管理标准。

3.2 采取各种手段调查隧道周边状况

(1)工程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地铁工程水文地质调查内容:

1.评价施工采取降、排水措施可能引起的两侧建筑物变形,市政道路的下沉、塌陷,地下水动态的变化和地下管线及各种设施的变形等不利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

2.基坑下有承压水含水层时,评价承压水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3.线路通过含水粉细砂、粉土层时,评价开挖引起潜蚀、流沙、涌土的可能性。

4.评价地下水对岩土的软化、崩解、湿陷、潜蚀等有害作用,必要时建议进行抗浮验算。

5.调查沿线人防工程、人工洞室的渗漏水情况,评价对基坑及隧道的影响。

6.评价地下水对支挡构筑物、路堑、边坡及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2)工程环境调查。

1.对施工噪声的调查。

2.对环境污染的调查(包括对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污染的调查;对因施工造成水质和土壤污染的调查)。

3.对地面建筑及地下管线的调查。施工前必须对周围的施工环境做周密的调查:1.调查地面建筑物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及各种建筑物在不同沉降差下的反应。2.调查地下建筑物结构形式及使用功能要求。

3.调查地下管线使用功能、结构特征及其与地下工程结构的相对位置。4.调查各种电缆线材规格型号、使用要求、保护装置、外径、地下埋深或地上架设电杆高度、荷载情况、基础类型。

5.调查对地面沉降很敏感的建筑,如烟囱、变电站、气柜、锅炉、电视塔、化工装置、铁路、江堤防洪闸、桥基。

6、调查重要公路、道路基础。

7、调查地下障碍,如废旧管道的管径、长度、埋深、储水量、管道结构。3.3 重视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处理

对隧道围岩中的滞留水及残留水,尽量采取疏导的方式。

在通过透镜体砂层和掌子面出现潮湿和渗流时,可预先打入钢管导水引流,钢管制做同注浆用花管,随工作面的前进依次打入导管。为防止土体流出,钢管内应设海绵或纱布。

目前武汉地铁采用全包式防水,以防为主,造成二次衬砌长期在水压下受力,出现渗漏。

关注暴雨的影响。

地下水对隧道的危害主要有:使软岩软化,土压增大;促使破碎带崩坍;使黏土、土质岩和膨胀岩膨胀,围岩发生流变;无胶结围岩流动化,围岩崩坍,丧失稳定等。为了防止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引起灾害,必须根据隧道工点的实际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对地下水进行调查和有效控制。

地下水的处理

1.堵水。采用注浆工法(适用条件:1.水量较小,水压较低。2.浅埋隧道地 面注浆。3.水量大,水压高时,与排水相结合进行注浆)

2冻结。(适用条件:1.饱和土层、沙土、淤泥。2.城市地铁不允许地下水流失。3.当无法采用注浆堵水和保持掌子面稳定而冻结法成为唯一选择时应用)

3.排水。导坑排水、底设导坑排水、排水钻孔。4.降水。深井降水、洞内井点降水。3.4 确保超前地层加固的效果

地层加固是安全开挖的重要保证。根据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加固设计。可采用降水、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加固地层,由设计院确定。

留足够的硬化时间。浅埋暗挖法施工

1.选择适宜的辅助施工工法,优先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

2.拓管浅埋暗挖法在有水、不稳定地层中的应用,要以注浆堵水为主,以降水为辅,采用劈裂注浆加固和堵住80%的水源,降掉20%的少量裂隙水,以达到减少地表下沉的目的。

3.在地面动荷载作用下,在大跨度地段,长孔劈裂注浆预先加固地层,小导管配合进行超前支护,是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

4.长管棚的直径要和地层刚度相匹配,当直径超过150mm时,对控制地表下沉作用很小。3.5 小进尺

(1)软岩IV、V级围岩,洞口段,偏压段,浅埋段等地层,开挖循环进尺宜为每榀格栅拱架间距

(2)短开挖:一次注浆多次开挖。当导管长3.5m时,每次开挖进尺0.75m,每次环状开挖,预留核心土。这种非爆破作业,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及时喷射5~8cm厚混凝土层,再架设网构拱架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3.6 留核心土

(1)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可防止工作面的挤出。其开挖方法是上部导坑弧形断面留核心土平台,拱部初期支护,在开挖中部核心土。

3.7 合适的台阶长度

一般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以5~8 m为宜,太长不利于控制沉降变形,太短可能造成整个掌子面失稳,台阶长度一般为1~1.5倍洞径。

台阶法开挖注意事项

(1)台阶数不宜过多,台阶长度要适当,充分利用地层纵向承载拱的作用。(2)软弱地层施工时,单线台阶长度超过1.5倍洞径就要及时封闭,双线隧道台阶长度超过1倍洞径就要及时封闭,未封闭长度大于纵向承载拱跨,就会产生变位骤增现象。

(3)山台阶架设拱架时,拱脚必须落在实处,采用锁脚锚管稳固拱脚,防止拱部下沉。

(4)解决上下部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的问题,做好作业施工组织、质量监控及安全管理工作。3.8 开挖后及时封闭

(1)这里的封闭有两层意思,一为开挖面的封闭,二为结构断面的封闭。(2)开挖面的及时封闭就是尽可能减少开挖面的暴露时间。据统计,很多坍塌都出现在班组交接时,上个班组正在开挖过程中,下个班组未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秩序紊乱,延误了开挖面的封闭,从而造成坍塌。必须协调好工序及班组衔接,另外在特殊段施工时可以缩短开挖步距,以减少暴露时间,达到早封闭的效果。封闭后及时注浆回填,将围岩和初期支护空隙回填密实。结构断面的及时封闭就是尽量让结构早封闭成环,形成闭合的结构体。在开挖面和结构断面没有封闭的情况下不能随便停工。

(3)穿建筑物时,为严格控制地表沉降,在上台阶架设临时仰拱,待下半段初支封闭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3.9 加强监测、反馈施工

信息反馈是暗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工监测掌握地质、围岩地层、支护结构、地表环境等变化情况,及时采用对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拱顶、拱脚和边墙位移速率值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出现突变时,应及时施工临时支撑或仰拱形成封闭环,控制位移和变形,根据量测结果跟踪注浆。3.10 重视特殊段施工

对穿越环境复杂地段、马头门和断面变换处等特殊段,制定专项方案和措施,保证施工安全。3.11 建立应急机制

为确保暗挖施工的安全,应建立应急机制。施工前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包括坍塌的人员疏散、材料准备和调用、抢险组织等都要考虑周全。保证坍塌时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减少损失,并有条不紊地开展处理工作等。

4 坍塌的处理措施建议

4.1 坍塌后,一是要沉着、千万不要恐慌,一般在分台阶、小步距开挖情况下,即使出现坍塌,受空间限制,坍塌量也不大;二是要快速、及时处理,快速封闭掌子面、及时注入填充物、回填孔洞、防止塌陷扩大、防止影响扩大; 4.2 坍塌出现后,人员立即后撤至初期支护封闭地段,以确保人员安全; 4.3 观察洞体和掌子面的状况,通过围岩的松动情况、水流变化的情况、塌落的情况、初期支护上是否有裂纹及是否有裂纹扩展等情况来判断是否会出现更大的塌方,确保抢险人员的安全;

4.4 迅速抛掷现场已有的或预先准备好的加气砖、石块等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及钢网片,喷10~20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注意:坍塌处理的第一措施在于封闭掌子面,控制坍塌;

4.5 用方木支撑未封闭成环的初期支护段,保证支护的稳定;

4.6 在掌子面附近的初期支护结构顶部凿孔,插入2~3根60~80 mm直径的钢导管(其中1根为导气管),导管一端接近坍塌区顶部,另一端固定在格栅钢架上;

4.7 用锚喷机具向坍塌孔洞内吹入干料(切忌在坍塌后直接注入水泥浆,这样可能诱导更大的坍方,因为松散的坍塌体经水泥浆浸泡后荷重加大、强度降低,造成围岩更加不稳定);

4.8 为了确保再开挖的顺利进行,不能采用混凝土填充,先吹入干砂,再吹入水泥和砂的混合料,混合料的比例为:水泥∶砂= 1∶3左右,回填量应接近坍塌量;

4.9 最后再注入水泥浆,用于胶结填充物,进一步稳定围岩;

4.10 待到填充物胶结后,可用超前钻孔探知前方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或采用各种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探测前方的地质条件(希望后续工程一直采用,至少要采用简易的钻孔超前预报),根据具体情况重新施作超前支护,如果围岩较差,要加强超前支护;

4.11 然后,按正常的工艺,破除封闭掌子面继续开挖支护;

4.12 地面塌陷区填充密实的土、沙、石子等,添加适量的胶结材料,如水泥或注水泥浆等;如果确认对以后土地的使用没有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填充混凝土; 4.13 对于地面塌陷,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减少社会影响。

4.14 提示:掌子面附近应常备方木、钢网片、加气砖等必备材料。方木主要用于加固结构;加气砖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可以置于格栅背后回填超挖空间或坍塌空区,也可以在坍塌发生时抛掷在堆积体中减少坍塌量;钢网片主要用于封闭掌子面。近期要做的工作建议

5.1 派公司专家检查现场安全状况,检查项目组工作漏洞

5.2 根据提纲准备多媒体讲义,进行一次防坍塌培训(对业主、对员工)5.3 防坍塌专项现场风险评估

5.4 严重违反施工工艺要求的必须书面、网络平台警示 5.5 开展联合巡检 5.6 构建应急措施

篇7: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摘 要: 结合深圳地铁 5 号线灵芝—洪浪站区间暗挖地铁隧道工程的复杂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通过对大量地层变形实测数据的分析,深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层沉降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增大支护刚度并及时封闭成环,可以有效控制地层变形,满足了施工允许的沉降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的技术参考资料。

关键词: 地铁 浅埋暗挖法 地层变形 拱顶沉降 地表沉降

浅埋暗挖法是城市地铁区间施工的有效方法,对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已成为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暗挖施工所引起的各类沉降始终是地下工程中较为敏感的问题。沉降若控制不好,轻则使行人、车辆感到不适,影响地下工程文明形象,重则导致地下管线破坏、地面建筑变形开裂,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因此,暗挖施工的沉降控制技术,一直是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所研究的课题。

目前,国内兴建地铁的各大城市,对地表与拱顶沉降限制基本采用了同一标准,即隆起量≤10 mm,沉降量≤30 mm。北京和其它地区的实践证明,将地表下沉量值控制在 30 mm 以内可保证地面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使用。事实上,世界各国普遍是将 30 ~ 50 mm作为地表沉降控制的标准。

然而,由于深圳地质条件复杂,深圳地铁 5 号线工程某些暗挖地段出现了严重的地表下沉与拱顶沉降,最大地表沉降量达 400 mm 以上,拱顶沉降量在某些地段达到 150 mm 以上。暗挖施工引起的沉降给结构稳定性带来了安全隐患,甚至造成地面显著下沉和建筑物的严重损坏,个别地段甚至威胁到地面交通和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对地层变形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有效的施工措施,实现对地层变形的有效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这对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地铁 5 号线灵芝—洪浪站区间暗挖隧道设计及施工中所收集的现场资料,对深圳地区地铁施工中地表沉降的控制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质概况

灵洪区间隧道洞身处于地下水位以下,主要从砾质黏性土、全、强、中、微风化岩石中通过。隧道结构拱顶覆土 10.50 ~ 15.34 m。其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压力对隧道施工及衬砌结构有较大影响。区间隧道 DK5 + 684—DK5 + 764(灵芝站端头)长 80 m,右线在 DK6 + 218.37—DK6 + 318.37(洪浪站)拱顶范围内存在饱和砂层和圆砾层,富水性大,结构松散,属较不稳定土体,透水性强,施工中易发生坍塌、涌水、涌沙等现象。1.2 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状况

区间沿线隧道两侧存在密集的 380 V 电力、550mm × 440 mm /(20 孔)的电信、800 mm × 1 000 mm 混凝土雨水管、燃气﹑路灯等地下管线管道,地下管线管道的走向与道路平行,局部斜交。区间北侧为艾默生电子商务楼群等,南侧为灵芝公园,最近的建筑物离隧道 2.5 m。1.3 设计参数与施工方法

暗挖区间隧道初期支护为超前小导管加锚喷支护形式,设计的支护形式分为 A、B、C 型三种,其具体参数见表 1。隧道采用正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 3.0 ~ 5.0 m,施工中首先在隧道拱部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地层;再进行上台阶弧形导坑的开挖,并及时架设钢筋、喷射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然后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保护下进行下台阶开挖并施工下半断面初期支护;最后清底做仰拱封闭整环初期支护。地层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 2.1 地层变形机理

对城市地下工程,尤其是浅埋隧道,其施工地层变形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和施工过程中隧道周围受扰动或者受剪切破坏的重塑土的再固结所造成。另一方面隧道周围土体在弥补地层损失中,发生地层移动,引起地表沉降。因此,无论采取何种隧道施工方法,都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或多或少的地层变形。

2.2 地层变形控制措施

为控制其变形,不应以地层的应力释放与位移来换取最佳支护时间,而是以第一时间及时施作支护并及早封闭成环、控制地层位移为主要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情况分析,控制地层变形及地表下沉的基本原理就是增加土体的刚度,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增大支护刚度及减少暴露时间,及时成环。地层变形特点及数据分析 3.1 拱顶、地表变形沉降规律

根据西南院的监测结果,本标段隧道施工对土层影响如表 2 所示。从表 2 中沉降数据及对相关观测资料分析可知该暗挖段的地层变形的特点。由于本项目大部分开挖面处于砾质黏性土中,大气降水与地下水十分丰富,降水施工没有到位情况下掌子面稳定性极差,黏土遇水即软化成稀泥状,因此上断面施工至下断面封闭成环过程中,某些断面拱顶沉降速率较大。本文选取了一个典型断面,通过观测成环前后拱顶和地表的沉降量,找出地层变形的规律,初步揭示该类地层的变形机理和控制特点,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

地铁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是从结构拱顶向上延伸的,从现场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拱顶下沉量要小于地表沉降。以灵洪区间 DK5 + 906 断面左线拱顶沉降、地表沉降为例,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关系,见图 1 和图 2。

从图 1 可以看出,在断面施工期(即上半断面初期支护到下半断面封闭成环)中,拱顶产生较大沉降量,最大沉降速率达到 15.8 mm/d,封闭成环后沉降量趋于稳定。整个施工过程洞身收敛值的累计值与速率一直不大,说明设计初期支护变形不大,刚度能满足隧道开挖施工要求。

地表沉降除受施工工艺与技术影响外,降水施工对其也产生较大影响。从图 2 可以看出,在 12 月 12日开挖之前,由于提前降水施工,该断面已有 15 mm的沉降;12 月 20 日封闭成环后,近一个月时间里,由于一直降水施工,断面沉降一直处于增加趋势,最大值达 150.5 mm,地层失水固结沉降极大,施工中应注意降水的控制。

地表下沉值远大于隧道拱顶下沉值。地表累计下沉量最大达到 150.5 mm,沉降超过 100 mm 的测点较多,最大沉降速率达 17. 2 mm/d,而隧道内拱顶下沉值相对较小,最大累计下沉值为 58 mm。这说明测得的拱顶下沉量并非其下沉量的全部,同时地层内部的沉降也是造成地表下沉的重要原因。3.2 地表横断面变形规律

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较大。根据监测的结果发现,在距隧道轴线附近沉降值较大,离轴线越远,沉降值越小。本文取 DK5 + 906 断面趋于稳定的地表沉降值作沉降曲线,如图 3 所示。从图 3 中可以看出,隧道轴线 4 m 范围内,地表沉降值已达 140 mm 以上,20 m处的地表沉降累计值已达 44. 6 mm。结论 在城市地铁施工中浅埋暗挖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快形成封闭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地层变形。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无论从深圳地铁早期 1 号线工程还是目前正在施工的 5 号线工程来看,区间暗挖施工地表与拱顶都出现过较大的沉降,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除与施工工艺有关外,还与深圳地质的复杂性﹑含水状况以及预加固措施不到位等众多因素密不可分。其施工工艺与技术是影响沉降的主要因素。

2)从图 1 可以看出,在全风化花岗岩与砾质黏性土等软弱地层中暗挖施工时,由于存在着大量地下水,软弱岩土地层遇水完全失去强度,不能形成天然拱效应,掌子面不稳定,所以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十八字方针施工,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衔接,尽量早封闭掌子面,有必要时可施作临时仰拱与工字钢支护,保证工作面稳定。做好各项应急预案措施与应急物质储备,遇到涌水、涌泥等紧急状况,及时处理。

3)从图 2 分析可以看出,降水施工引起的地层超固结问题,伴随着施工全过程,整个 5 号线施工,都有由于降水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过大的现象,目前就降水的控制也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与标准。据有关文献研究表明,抽水影响半径能达到 190 m 左右,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控制降水时间与降水量,能保证隧道正常开挖的降水就可以,不要过量降水作业,尽量减少地层固结沉降,以保证地面建筑物及管线的安全。

4)平行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于掌子面间距是有要求的,规范规定掌子面间距≥15 m,避免开挖与降水施工引起地层沉降的叠加效应。鉴于深圳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与地下水的丰富,经专家与现场施工建议掌子面距离取 30 m 以上。

5)根据不同季节合理安排施工步骤。深圳 4 月至 8 月多为雷暴雨季节,雨量大,考虑隧道结构安全,可以及时施作二次衬砌,使地层变形趋于稳定。

6)地层沉降控制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注浆堵漏可降低地层固结沉降,加固地层可增加软弱地层刚度,减小地层压缩变形,增加初期支护刚度并及时封闭成环可控制地层整体下沉,从而减小地层沉降。

参 考 文 献

[1]阳军生,刘 宝 琛. 城 市 隧 道 施 工 引 起 的 地 表 移 动 及 变 形[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王梦恕. 北京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J]. 铁道工程 学报,1988,12(4): 7-12.

篇8:中西归宿诉求之感官体验比较

中西文明在当前一道构成我们的生存处境, 这个世界本身并不合乎情理, 这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海德格尔冷静地观察了人类命运并且宣告这种存在是卑微低下的。而唯一的实在, 就是在生物进化系统中的“烦”。对于被抛到世界上的人以及他的欢乐来说, 这“烦”【2】是一种短暂而又难以捉摸的畏惧。但当这种畏惧觉悟到自身时, 它就变成为焦虑——清醒的人的一种常态气质, 而存在就置身于这气质之中。这是每一个现世人生都无法回避的。面对现世的荒谬与杂乱, 我们就人所反射出的内在生存本能和抗争性来说的, 面对这样一个荒谬与无章的生命背景, 驾驭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但我们也会总致力于去寻找一种最舒适的姿态来经历。在有限性中, 在“烦”中对这一姿态的诉求, 中西大相径庭。从拯救与逍遥这两种大不同的精神归宿层面来看的话已是很明确地概述了这两种姿态的样式。如果细化叙述这两种精神产生的一个场域, 或许拯救将是一个充满神域光芒色调的预言画面, 然而逍遥则让人联想不出一个具体的画面, 而仅仅是一个羽化桃源作为背景图片奏鸣的一只悠长无尽的轻音。如果用姿态这个词是在涵括其动态特征的话, 这便是把这两种不同精神的感官化。

二、神域色调——视觉上的阿波罗理想

《圣经》作为长久以来西方人类社会的信仰原点, 其《创世纪》中开篇叙到“起初, 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 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 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 称暗为夜。”【3】“神说”是一个意念性的动作, 在这里证明了神的伟大无限及让人惊讶的言辞力量。而在这个言辞或者说动作的实施中, 被施动者本身与整个画面的静态背景是光线, 以我们有限的常识与想象来看或许是金色的光线。这也就构成了西方文化中救赎理念中必然的色调偏向, 天使的降临, 神域的构筑, 奇迹的发生, 神启的特写, 上帝的召唤…这些场景, 在经院哲学等众多书籍的记载中, 在历史的著名画家笔下, 在西方人传统的意识里, 以及在如今文化交融的宏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他者”的我们来想象, 这种神域的色调是光线, 是光线的颜色与明朗相契合的金黄。

这也部分阐明了西方长期以来形而上思想的诉求, 探讨存在的价值与问题是为了走出“洞穴”, 【4】突破黑暗, 黑暗掩盖了真理, 而明亮的阳光既是真理。人类作为碎片的存在或无用的激情在通向人的存在的途中, 在返乡之旅中, 需要的是路径。而路径的确定难道不需得益于光线的照明?从某种意义来说这寻获的方法或启示即是真理本身, 因为真理倚赖于方法而存在。显然, 无论是在西方哲学的宗教化或宗教的哲学化语境中, 最终的诉求既是寄望于在畅朗中在光线的照耀下与真理拥抱。那么回归到最初以及直到如今西方人类文化在探究的这个问题——在这个“烦”的世界里作为个体的人是怎样获得在场性的?是如何诞生的?在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给予的答案也必然是建构在“社会集体想象物”【5】这个层面上的, 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祖先对光线的崇拜对黑暗的畏惧, 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文化背景中得到一个无法超越文化本身的答案, 这也是一个极力融化于宗教意念的答案, 那就是个体在光明中诞生, 但这光芒是转瞬即逝的, 在人类诞生之后所一直追寻的也正是那最初的光线, 当其再次沐浴到那光芒之时也就是寻获到归宿, 克服畏惧, 超越焦虑, 净化原罪并获得真理与在场性的时候。这是感官上的阿波罗理想, 当世界去魅之时的色调是其对光线的惊讶与体悟。

埃克哈特追问“你为什么出门?”【6】是的, 人每每出门, 为了寻找家园, 人生每每如寄, 始终飘悬于生死两端。我们都需要一道光线——将我们周围世界照亮, 当我们在举目四望, 如果其周围的生活平庸狭窄, 枯燥乏味, 一成不变, 每天的日子都被衣食住行所填满的范式下进行的。从西方宗教的层面,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 跟从我的, 就不在黑暗里走, 必要得生命的光。”【7】从哲学的层面, 关于启蒙, 关于光线, 如果说从哪里开始, 就在哪里结束, 那么在怀疑一切, 解构权威后回归到的仍然是光芒的境域中去与其照面。

三、桃源音律——听觉中的天人互涵

一个民族的文化设置是丰富的, 历史悠久的民族更是如此。通过自己的文化代表, 中华民族早就展开了其对生存理解的多方面遐思, 在先秦就早已蔚成中国文化的独特霞光, 影响着之后的中华文化格局, 对这些文化格局的探索路径十分广阔, 在这里从感官体验去看待每一种智慧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中华文人具有颇为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玄意、禅味、理趣, 儒家的入世与独善, 道家的乘物与游心, 审美情趣的丽雅秀逸。这一系列的心理结构促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此岸, 节制和保守的性格及“入世之行, 出世之至”的行事风格。以陶公的《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场景为例,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8】具体的逍遥之感触与灵性在本篇中是无法试图囊括的, 在此我们需要体悟的是这一派崇尚自然, 天人互涵的场景内容。如果同样从了解西方文化的那样一个视觉切口进入中华意境的话, 是十分困难的。假若我们试图去具体概括一幅山水画, 一首田园诗的色调是很荒谬的。在中华意象中的“虚空”“朦胧”“淡雅”削弱了我们的视觉官能, 除了感与悟很难形象地亲近诸多意象, 可是在抽象的精神触摸中我们的意识潜能是可以去构造与臆想一种背投音律, 使这样的音律去活化所有的意境, 也因此意境才称得上意与景没有断裂开来。例如《桃花源记》的背景音律, 也许每个个体的感官与领悟不同律调各异, 不过在我感受来说, 那是一只欢愉与悠深的笛鸣。

也许在西方的意象里其所追寻的光芒在视觉上是给予指明真理的必须, 其在光线中寻求自我。那么在中华的意境里, 是音律与精神的结合促使古今圣贤的思索, 领悟及找寻那遁去的“一”, 此即为其归宿。中华文化人的潜意识里“乐”的意识渗透便是十分深刻的。另外, 以中国人的秉性来看, 中国文人骨子里是不欣赏冷酷无情而有坚强有力者的, 音律是作为血气的缓冲, 因为显然除了在国仇家恨背景下的诗文其余的是无法在交响乐的伴奏下领会的, 所以对中华文化的把握很长时间是被忽略了的场景音律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的“乐”可谓是超越了现实伦理道德束缚的, 纯粹经验主义的一种感官体验。如果我们总是擅长于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把握文学, 绘画等文化成果的理念命脉显然是不足的, 在其中所蕴含的禅学奥妙与原型理论是需要在那样一个具有音调生气的环境下去沉淀的, 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够脱离做者而成为一个观照者。

当中华圣贤质问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时, 当他们在辨认人性善恶时, 当他们体悟“烦”时, “人性无善恶:唯心向之, 人生无本质:一切可期”是最终的也是相对中庸的答案, 而如这般总是温和却深邃的解答, 是在过滤及看破了世界的红与黑色调前提下在悠长地籁的烘托中得出的。世界总是世界着, 而与世界照面的方式:出世、履世、入世、厌世、顺世。总是循环往复着, 中华文人的“存, 吾顺事。没, 吾宁也。”这样的逍遥境界也是在无境之境中可以体悟, 得以“精骜八级, 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在桃源音律中处于媚俗世界的我们可以有幸管窥伟大。

四、小结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视觉与听觉功能绝不是仅仅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物理感官能力, 这一切都必须去意识中得到诉求的, 如果没有精神作支撑, 你是即看不到也听不到的。伟大的作品、深邃的感情, 总是包含着比它们意识要说的多得多的东西。在心灵中发生的不断的运动及冲动也同样在行为与思维的习惯之中, 并且在心灵本身并未察觉的诸种后果中继续进行着。伟大的情感携带着各种不同的天地——光明灿烂的或贫困痛苦的天地——与自己一起遨游。这些伟大的情感用自己的激情照亮一个独特的世界, 并在这个世界中又遇到了适合于它们的氛围。氛围又是需官能所感知与体验的, 中西方既必然存在着这不同的体验途径。在诸多的路径里中西方似乎是经历这不同的探寻背景, 这不是指显而易见的文明背景的, 而是在这个宏观的文化场域里似乎是被看做陪衬的却总是包涵着核心的感官文明。在见证彼此, 悬搁经验的前提下来谈西方的视觉文化与东方的听觉文化, 也许这也是构成异域文化人民性格的要素之一, 不得不说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中这仅是庞大路径分支中的一支, 最终使我们惊讶于文明的伟大。

摘要: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日常世界中, 如果人主观认定世界失去幻想与光明, 人就会觉得自身如同陌路人, 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从感知的角度可以说因为他被剥削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 而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其生活之间的分离, 就像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离, 便真正构成了所谓的“荒谬感”。【1】不同的文明历程及文化背景显示了含糊其辞的共性, 不过一个世界, 就意味着一种形而上学或一种思想立场。

关键词:中西文明,感官体验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加缪著, 郭宏安译, 《局外人》, 译林出版社, 1942年。

[2]、[法]阿尔贝.加缪著, 《西西弗的神话——论荒谬》, 三联书店, 1998年10月版。

[3]、《圣经》, 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8年4月版。

[4]、柏拉图著, 《理想国》, 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5]、卡尔.古斯拉夫.荣格著, 李德荣译, 《荣格性格哲学》, 九州图书出版社, 2003年8月版。

[6]、[德]埃克哈特著, 荣整华译, 《埃克哈特大师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3年12月版。

[7]、《圣经》, 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8年4月版。

上一篇:应用管理学基础下一篇:侯马市交通局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