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我行主题征文

2024-05-08

书香伴我行主题征文(精选6篇)

篇1:书香伴我行主题征文

左执笔,右扶书,轻轻踱步在林间小路。偶然间,一朵隐逸着秋的气息的桂花悄然而落,停在页间。不禁醒悟,原来,秋姑娘携着丰盛的宝贝儿,定居在自然界了!我是爱大自然的,手便也不自觉地,放下读到一半的《纳兰词》。抚上桂花瓣儿,细细品尝秋的滋味。瞧,一朵朵桂花儿正依偎在绿树妈妈的怀里,倾听风儿的飒爽歌喉。你闻到了吗?是什么味道,匿着一丝甘醇,一点墨气,又藏着一份令人向往的神秘?环顾四周,目光紧紧锁定在石椅上的书——《纳兰词》。什么时候书也在吸引着我了呢?第一次读书究于何时,已经不大记得了;但,第一次被书深深吸引却是记得颇清楚的。那是有些遥远的日子:幼儿园后,外婆抱着我,就坐在这条小路的一旁。手里拿着一本些许泛黄的小书,用她那长满茧子的手指儿,一页又一页的翻给我看。那个时候,我看着黑白的人儿,画儿,外婆念着,讲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聆听着这似黄莺般的嗓音,仿佛所讲的是真的出现在眼前似的,一幕又一幕。也许,在那个时候,书就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吧。也就是在那以后,我便常常拉着外婆到这儿,搬上一把小椅子,倚在她的身上,缠着她给我讲故事。再到以后,我已认识了几个字,而外婆的故事也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了。于是,我便开始自己读一些带拼音的书。从童话故事开始,像老鼠一样咬文嚼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下来,搭配着边上绚丽的`彩画。小学3,4年级,就缠着父母给自己买各色的书。到现在,书已经成为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爱读书,曾几何时,我置身于书海“不可自拔”。《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让我拥有了一颗在逆境中逆转的心,保尔的英雄气概不得不令我敬佩;《繁星春水》又让我见识到了另一种文体,冰心笔下的词句散发着不一样的美的气息;《三国演义》带我穿越古今,三十六计,计计为谋,罗贯中是如何的才华洋溢。

孟郊爱母情深,曾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陶渊明独爱菊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这番闲逸;马致远离家多年,思乡心切,挥毫写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书许是万能的吧,带我饱览了九州,目睹了世界的漫漫历史大道,使我一生受益无穷!

记忆翻涌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我依然站在桂花树下,双眼紧紧盯着《纳兰词》,凝视着那不曾改变的页面“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纳兰性德的故事是怎样的唯美而悲壮啊!愈来愈重,愈来愈,重了。一缕书香,就这么在我的魂梦之中永远的飘舞,荡漾着,且越发的浓烈,远远盖过了秋香。嗯,我还是去“闻”,“赏”书好了!

篇2:书香伴我行主题征文

前不久,我又一次的翻开那久违的书籍——《朝花夕拾》,每当我阅读这本书时,它总使我回味无穷,让我感受无比的快乐。

《朝花夕拾》原名叫做《旧事重提》,里面的作品都是回忆性的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

这本书是鲁迅爷爷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鲁迅爷爷幼年时期的事情。

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生动地记录了鲁迅爷爷从童年到青年这段时期的读书和生活经历。

《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

《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保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

《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

《五猖会》回顾了儿时一次看庙会的经历。

《无常》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鲁迅爷爷纯真快乐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日子。

《父亲的病》在叙述父亲生病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愤慨。

《琐记》记述的是鲁迅爷爷去南京读书的经历。

《藤野先生》怀念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并记述了鲁迅爷爷弃医从文的经过。

《范爱农》回忆和悼念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

对童年生活描写得最为详尽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然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散文。

其中百草园——是鲁迅爷爷童年时代的乐园。

在他的笔下,百草园变得幽默充盈,妙趣横生。

百草园里面有菜畦、皂荚树、桑葚。

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等,那里是鲁迅爷爷的整个世界。

冬天,闰土爷爷还教鲁迅爷爷如何在雪地里捕蝉。

在三味书屋里虽然要认真读书,但却也仍然可以在后面的小园里折腊梅、寻蝉蜕,也可以在先生读书入神时,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画画儿等趣事。

在这些趣事中,我感到鲁迅爷爷的童年时期的生活充满童趣、生气盎然,同时,也让我回忆起我欢乐的童年生活。

《朝花夕拾》中也通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感受,对封建习俗和封建思想文化给予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鲁迅爷爷在童年时期是热爱图画的,当鲁迅爷爷收到长辈赠给他的《二十四孝图》时,本来是高兴之极,接着就是扫兴和反感。

像“老莱误亲”这样的故事,鲁迅爷爷感到“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

最使鲁迅爷爷反感的是“诈跌仆地”,鲁迅爷爷说:“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

在这部作品中,让我感受最深、使我受益匪浅的就是《藤野先生》,让我懂得了知识是没有国界的。

藤野先生是鲁迅爷爷在日本学医学时的老师,对鲁迅爷爷非常关心。

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讲究,但为人却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

他一一纠正鲁迅爷爷笔记上的错误,“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他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在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时,还担心鲁迅爷爷不肯解剖尸体。

藤野先生真挚的爱给了在异国的鲁迅爷爷极大的鼓舞,是十分无私和伟大的。

藤野先生,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着、奋斗着,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这不仅让我感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想: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学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这青春的大好时光好好的学习吗?就像鲁迅爷爷说得那样:“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同样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阻碍,想要放弃时,我们应该想想身边辛勤的老师为我们付出的精力、我们应该想想身边含辛茹苦的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努力,难道我们不应该坚持下去吗?不应该努力的学习吗?不应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吗?不应该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吗?这让我再次深深地感到了好好学习奋发向上的重要性,用自己的双手去放飞理想的翅膀的重要性!

《朝花夕拾》,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

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

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读鲁迅爷爷的文章,我深切体会到了鲁迅爷爷的童年所散发出的童真童趣的气息,感受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同样也发现童年已渐行渐远,童年的消逝,虽然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但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在繁忙的学习中抬起头来,回忆中的童年已是一个遥远的梦。

细读一下《朝花夕拾》, 重温鲁迅爷爷的童年。

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爷爷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就会发现自己已逝去的童年正在眼前微笑。

教师点评:作者以简练、优美的句子描绘着鲁迅的回忆。

以简洁的语言描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似乎走进了鲁迅的故事情节。

全文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对书本的喜爱,更对书籍有着自己的所思所感。

文中多次引用鲁迅的话语,并有自己的感悟,更突出了“悦读、乐行、善思”的主题。

作者描绘着鲁迅的童年,字里行间更是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鲁迅对老师的记录,更引得作者联想到自己的老师、父母,梦想以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了对梦想的奋斗。

古人云:开卷有益。

而作者正是从书中领悟了一个个道理,真正做到了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

篇3:书香伴我行

那到底应该读什么书呢?当然是读经典,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鲁迅先生曾经这样比喻说:“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喜好和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张爱玲、毕淑敏、林清玄、余秋雨等名家的书,尤其要多读教育书籍,《给教师的建议》《情境教育的诗篇》《魅力教师的修炼》》等,其中很多的思想精华让人获益匪浅。

那怎样去读呢?林语堂曾讲过:“李清照夫妇典当衣服,买碑文水果,回来夫妻相对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们向往不已。你想他们两人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经籍,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得了读书的真味。”很多人是不可能像赵明诚夫妇那样,但品读肯定是有方法和乐趣的。当夜深人静、晚风轻拂之际,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拧开一只小台灯,调好一杯香浓苦涩的咖啡或者一杯清茶,捧出书来,心便进入了一种宁静的意境,随着书中的情节或悲或喜。

读书就像品云南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

苦呢,一是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尤其是古代优秀的散文,必须要攻破语言文字关。当然要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这是当然的事,这里就不多谈了。二是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所以必须花费心力把玩文字,体味语言背后所隐含的真意。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在读书时,不妨向老黄牛学习,将咽进去的东西,随时再拿出来嚼嚼。回味,需要反复咀嚼且品味,就像吃豆腐干,嚼过来嚼过去,临了吞下细细的香末,还有余味在口中。回味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有时都可令读书人感到哲理无穷,视为至宝。行走在路上,触景而突然想起曾经读过的文章;遇到问题,脑海中即刻蹦出现成的应对之法。多一点回味、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分析的人,往往是那些好读书、多读书、善读书之人,也是阅历丰富、底气十足之人。难怪林语堂说:“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

篇4:书香伴我行主题征文

在初中三个学期的学习生涯中,书一直伴随着我,使我沉浸在书的温馨的余香中,沉浸在书带给我的乐趣中。回首三个学期参加的课外阅读活动,那真是丰富多彩:精彩的“赛诗会”,令人心旷神怡的“课外美文阅读”,锻炼口才和胆量的“课前演讲”,激烈的“读书笔记评比”,安静的“阅读课”等,它们的开展对我都有帮助,使我深受启发。

在这些书香活动中,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阅读课。在我眼里,阅读课不仅是静谧祥和的,还是令人心情放松的,像是到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里,去品味不同的味道。在每周的阅读课中,我都非常喜欢和期待。每当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片静谧,只听见一次次的翻书声。一页页书,一行行字,都蕴藏着芬芳的书香气息。我也融会到其中。经过长期积累,我认真阅读了许多的`课外书,比如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是不改初衷的《名人传》,语言朴实厚重的《朝花夕拾》,苦难的童年生活《童年》等,这些故事都那么精彩,仿佛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经历的酸甜苦辣咸。其中,最有趣的是《夏洛的网》,内容感人肺腑。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的友情。威尔伯未来的命运却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威尔伯只能悲痛绝望地接受这命运了,好朋友夏洛却坚信它能救小猪。它吐出一根根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这让威尔伯在集市上赢得了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小猪终于得救了。但,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在威尔伯歇斯底里的“我不想死啊,我不想死啊!”的哀号中,夏洛那一句坚定的“你不会死的,我救你”,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为了这个承诺,夏洛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其中,直到死亡的那一刻,她不要求任何的回报。

篇5:书香伴我行主题征文精选佳作

书,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读的,它是我们的伴友,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读书是一种享受,它既能让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一路书香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是一种精神粮食。

妈妈说:“书是香的,只要你打开每一本书时,就会慢慢闻到一股清香,它既不像桂花一样的香气扑鼻,又不像玫瑰花那样妖艳招目,而是像兰花那样静静地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淡香味儿。它能把人牢牢地吸引进去,让你流连忘返。”我说:“真得吗?”妈妈说:“只要你多读书,你慢慢会体会到的。”于是,我带着好奇心,在妈妈的推荐下翻开一本《世界上300个经典寓言》,我用鼻子去闻了闻,真得有一股清香呢。然后翻开书看了起来,一下子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书中的一则则小寓言,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马上就爱不释手了。每天看好,妈妈就让我讲一遍,其中有一篇叫作《北风和太阳》让我印象最深。他是说,北风和太阳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有人路过,二者提议看谁能把过路人的衣服脱下来。风鼓足腮帮子,吹向过路人,可是这个人却把衣服裹得更紧了。这时太阳笑眯眯地把阳光洒向过路人,过路人觉得很暖和,就把衣服脱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光靠力量不一定能办事,还要动脑筋才行。妈妈笑着对我说:“你闻到了书香了吗?我说:“嗯。”妈妈说:“只要你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以后啊一定会书香四溢,花开满地!”

篇6:书香伴我行征文

关于它的名言数不胜数,例如别林斯基说的“好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又例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等等。是的,人类大部分的知识来源书本,它给予了人修养与知识,给予了人充实的时光。

说到书籍,我又会想到另一个词汇——阅读。

如果说,书籍是一道珍馐佳肴,那么阅读便是佳肴的色,香以及味。而题目中所提到的“书香”二字,内蕴二意:一是指书页的纸香,二便是指阅读书籍时,汲取知识的那种愉悦之感。

从我牙牙学语的那一刻起,我便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儿园大班阅读标注着拼音的谜语书,到二三年级阅读画着插图的,浅显易懂的《伊索寓言》,再到现在所阅读的莫泊桑的小说集……看着书籍伴我成长的过程,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为什么呢?

……

我还记得,三年级时的那个寒假,发生了件令人啼笑皆非,忍俊不禁的事。

“容容,帮我去买一瓶醋和一袋白砂糖。”母亲把两张钞票递到了我手里,“快去快回。”

接到命令之后,我跑下了楼梯。七拐八拐地来到了一家店。

可这里并不是超市。

这里的架子上,摆满了琳琅的书籍——这是一家书店。

淡淡的书页之香,令人心醉,宛如高山流水的古筝乐,别有风味的竹编椅和玻璃茶几给人以一种幽静的感觉。

嗅着这股淡淡的芳香,我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名人传》

多么奇妙的境界呵!在这柔和的灯光的照耀下,我忘记了原本母亲叮嘱我要购买的物品,也忘记了时间的流淌……

我只记得,在书香中,我如同一只船,在海上航行。

走出大门,天色已暗。

而我的手中,多了一个塑料袋。

“容容,我要你买的东西呢?”

“啊?”我暗暗一惊,目光投向了塑料袋,这下完了。

“什么?《福尔摩斯探案集》?”

“呃,那个,那个……”我挠挠头,说不出下句。

看着我支支吾吾的样子,母亲哭笑不得。

很多的时光,很多的笑声,都在淡淡的书香里,悠悠地度过。

上一篇: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下一篇:预算员2019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