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2024-04-07

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实施电子健康档案后,应将健康档案信息及时录入电子档案。

2.健康档案由责任医生填写,应内容真实、准确、齐全,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基本人口信息,主要慢病患病现况、治疗、康复情况,慢病相关生活行为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等。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盒)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3.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健康体检、门诊就诊、参合住院病人出院随访、健康随访、慢性病随访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并归入健康档案。妇女病检查、宫颈癌检查、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预防接种、精神病康复管理、肺结核治疗管理等专案(册)管理内容,仍按专线管理要求,做好资料存档,暂不归入健康档案,但有关信息特别是异常情况及治疗情况应简要记入。

4.社区责任医生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临床保健医生、责任医生应将非本人责任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

5.中心、站、村卫生室应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柜),健康档案按行政村(居委会)名和编号顺序,专柜分册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无污损,无丢失。档案盒要有索引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6.健康档案主要由辖区责任医生保管、阅览或利用,不得转借、涂改和丢失,并确保个人隐私不向外泄露,严格保密。

7.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可以把病人原始档案里的资料借给转诊医生,但须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出院后及时归还,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8.非社区卫生服务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档的各种资料。除辖区责任医生外的本中心(站)人员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须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非本中心(站)工作人员,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须经中心分管领导同意。

9.设立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质量控制小组,开展健康档案质量检查和评价,不断提高健康档案质量。

篇2: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建立、使用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三、服务机构要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四、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政策引导、居民自愿。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城乡居民自愿参与建立健康档案工作。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建立健康档案,逐步扩展到全人群。——规范建档、有效使用。规范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使用。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充分利用辖区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电子信息化。

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在县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由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具体负责。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入户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服务提供情况做相应记录。

六、健康档案信息应当齐全完整、真实准确。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合做好健康档案的补充和完善工作。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为居民建立及使用健康档案时,要符合《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七、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具体内容和方法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有关要求。

八、健康档案统一存放乡镇卫生院,达到“一人一档(一个编号)、一户一袋、一组一柜、一村(社区)一个档案保管室,要求确定专人管理,档案管理质量考核,采取乡镇卫生院对村(社区)卫生室半年一考核,不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在档案管理人员变动或机构变更时,应由乡镇卫生院监督移交给相应人员或机构。

九、档案管理相关责任人,在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方面要遵守相关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一经建立,要为居民终身保存,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档案中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隐私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

篇3: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传统的健康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还优化了档案管理模式。针对区域卫生信息化与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具体分析如下:

1.1 发展情况

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在市政府以及卫生局的相关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局的指示,建立起完善的卫生信息体系。常德市在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1.1.1 建立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在建立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逐渐构成了以常德市为主、周边县城及农村为辅的卫生信息平台体系,在方便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同时,还直接提高了居民档案管理质量。

1.1.2 医疗信息共享

在构建居民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平台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化,同时在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同时,还能借助网络计算机中的相关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管理、检验,在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能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交互性运营。

1.2 电子健康档案建设

电子健康档案在建设的过程中,是指借助计算机的优势,将个人健康档案通过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管理。在电子档案中,详细记录了居民一生中的健康状况。在居民健康电子档案中,主要有两类信息:(1)个人的基本信息;(2)卫生服务记录。在整个居民健康电子档案记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条主线记录,一条是以档案居民的年龄为主线,另一条则是以疾病预防为主线,它们都可以提示疾病的处理方法,协助各医疗机构提升工作效率。

2 系统构建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的构建,是指网络计算机的基础上,借助网络优势,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中心如图1所示。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体架构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架构需要包括硬件网络、数据中心、业务服务、数据交换等内容。其中硬件网络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重要基础,包括各种硬件设备与相应的网络平台;数据中心负责数据的存储与处理;业务服务利用业务服务组件负责实现数据的采集、共享以及存储;数据交换负责平台内部与外部系统的沟通。

2.2 硬件网络支撑平台

基于健康档案的硬件网络支撑平台包括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个部分,其中内部网络负责信息的管理与平台系统的开发,外部网络负责信息的采集与提供,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依靠防火墙分隔,两个部分的联系需要经过身份查询等安全检查机制的管理,外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的策略可以视具体情况灵活制定。

3 模块实现

3.1 索引列表模块

索引列表模块的具体实现主要依靠以下途径:GRID列表显示模块针对实体数据库实体索引信息部分的显示,假定前提是实体索引信息的字段类型、引用字典等符合标准化的要求;依靠实体索引信息文件为Grid表头等的扩展提供基础,可以自适应字段产生变化情况下列表组件的显示;可以定义可查询字段,支持自动查询、分页等功能。索引列表模块的实现如图2所示。

3.2 表单模板模块

表单显示组件能够实现实体XML的显示,相同实体显示支持版本管理,依靠实体显示模板支持实体记录的多种显示方式,如果实体索引表已经保存版本字段,需要在实体XML中保存版本属性;模块设计支持XSLT,JavaCLASS,Freem arker等模板的实现,能够利用HTML信息的ActiveX控件为其他协议提供支持。

3.3 图表列表模板

CHART显示组件显示同一病人的专题统计信息,假定前提是相关专题统计早以定义;CHART模板定义数据的参数列表、获取方式、显示类型等内容。获取数据的方式分为直接定义实体表、字段等信息来获取和定义JavaCLASS的获取。

4 建设卫生信息平台

在居民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平台构建的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局的号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然而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基于投入资金量大、经济效益低等因素,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平台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因此,在电子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平台建设的整体性,即一个区域内的信息平台只能有一个HER系统。如在市内,全市居民的健康档案都由市级信息平台进行统一采集、管理,以此来保障档案管理的整体性与完整性。

其次,在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结合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对居民健康档案数据进行管理,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不同业务系统厂商间相互兼容性问题,同时便于后续的平台扩展及平台间互联互通。

最后,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市卫生局的指导与监督,在确保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还要制定出相应的责任承担制度,避免在档案管理出现问题时,相关领导人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

5 结语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居民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平台的构建,在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还创新了档案管理模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在居民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平台研究与构建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步,在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还为社会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宏发,王卫平,郑建煌,温才学.基于HL7和Web Ser-vices的区域医疗机构间信息交换平台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03).

[2]金霞,欧宗瑛.基于HL7标准医疗信息交换消息的构建/解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4,(01).

[3]曹福凯,刘景红,闫博.唐山市区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策略研究[J].煤炭技术,2010,(07).

[4]祝丽玲,邱洪斌,关宝生.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9,(18).

[5]陈刚,白尚旺,党伟超,杨晓琴.基于HL7标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06).

篇4: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政府无法实现科学决策等问题,是新医改亟需破解的难题。目前,福建省厦门市为解决这一难题做出了表率。如今的厦门市居民拥有了可以实时更新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居民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预约专家,缩短了就诊时间,减少了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降低了就诊费用,就医和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方便快捷。这既得益于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也得益于市卫生局主持研发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明确管理和服务需求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患者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而且患者针对自己特定的病情也会对医疗机构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患者不可能只在同一个医疗机构进行就诊。由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中各个医疗卫生机构未做到信息互联互通,使得患者就诊时存在大量的问题,如:患者须携带以前就诊的各种记录;就诊过程“三长一短”;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医生不能很好掌握患者病史;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低;政府无法对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第三方服务机构无法及时获取医疗信息,大量积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无法实现增值等。

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无法长期完整保存和适时利用。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也成为政府进行行政管理和服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设信息系统,实现各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共享

面对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孤岛的局面,厦门市卫生局决定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入手,为全市居民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从2005年起,分期建设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

为了保证市民健康系统能够顺利运行,卫生系统内部定期召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一把手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会议,就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事实与应用进行专题讨论,一方面提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的观念与意识;另一方面使系统的实施与推广奠定了可靠基础,便于该项目覆盖到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最后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该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06年底,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被纳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牵头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

2007年和2009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实施战略上,高度重视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把开发和推广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两次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0年按照卫生部最新标准和规范指南对系统进行再次全面升级。

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推广和优化解决了以下问题: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通过双向转诊和代理检查检验解决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达到在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使患者就能享受到综合性医院的服务;同时通过远程健康信息调阅和远程会诊,获取国内或国际知名专家的援助。

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患者就诊信息的充分共享(如检查检验报告、影像图片的共享调阅),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预约专家,以及缴费预付制,方便患者排队挂号、减少患者来回缴费环节,以及通过实现社区的转诊、代理检验检查,达到向社区分流就诊人员,进而实现就诊流程优化,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全市就诊一卡通系统(社会保障卡或健康卡),在病人对医生授权的前提下,医生就可以在线及跨机构调阅该病人以前的就诊情况,便于医生掌握病人病史和诊疗的整体情况,减少了误诊或误治的概率。

规范医疗行为。由于信息实现了共享,在一定程度可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同时医生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医疗机构对该病人的诊疗情况,辅助医生借鉴其他同仁的经验,帮助提高诊疗水平。

方便了居民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由于系统为居民建立了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自我保健的功能。长期保存居民健康档案,方便了居民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为疾病预防和居民积极主动进行自我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通过系统利用患者就诊信息自动建立标准的国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使社区医生快速为居民建立标准居民健康档案,免除了费时耗力而效果又差的上门入户调查。同时通过信息共享调阅,缩短向患者问询时间,提高了诊疗效率。

在促进了政府职能履行能力的提高方面,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政府的健康服务水平。通过为辖区内患者建立统一的可管理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长期管理、可随时更新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平台,有助于居民更好的关心、管理自己电子健康档案;同时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节约了患者的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

提高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对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和有效监督。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整理分析,也有利于政府做出更多更好服务于市民的行政决策。同时,对就诊人群疾病发生频率变化分析,可有效预警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保障市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具有极大的意义。该项目创新的医疗数据网络集成共享技术,消除了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孤岛”,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开发与利用,增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确保信息来源,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应用

在部门之间,由主管信息的领导积极主动协调社保、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获得厦门市民健康档案的基础数据使用权限,同时提供其他部门所需数据(如公安户籍信息系统所需的出生证信息),通过厦门市民基础信息库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按照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要求,厦门市卫生局围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医疗保健业务的协同,进一步确立了信息来源的方向,加强信息整合应用力度。参与的行政部门有公安局、劳动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各医疗机构,分别给予了居民户籍信息、居民的参保信息、地理基础信息和相关就诊信息。

公安局提供户籍信息。户籍信息为居民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基础信息来源,方便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快速建立,为一线医务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基础录入工作,方便了患者快速就诊。

劳动局提供居民参保信息。居民的参保信息为解决区域就诊一卡通提供了科学的实现途径,患者通过持有社会保障卡,通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接口、统一的读卡器,快速实现了区域就诊一卡通(非参保或外来人员参照社会保障卡标准发放市民健康卡)。

国土资源管理局提供地理基础信息。地理基础信息可为疾病分布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

同时,在医疗卫生单位间,通过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实现了门诊、住院、体检、输血、社区、妇幼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客观信息的共享,并为辖区内居民建立了统一的可管理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

明确了信息来源的同时,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通过厦门市民信息系统作为中心共享平台,实现了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卫生行政部门确立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为主线,在厦门市辖区内收集所有与居民健康活动有关的记录,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确立自己所需的业务共享信息,跨卫生行政部门的通过厦门市信息产业局牵头建设的厦门市民信息系统平台,经厦门市信息产业局审批后统一协调所需的跨行业信息的共享;卫生行政部门以内的共享数据,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统一规划,制定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机制和策略。最后,各共享信息通过厦门市民信息系统共享规则实现跨部门共享;医疗卫生单位间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数据元标准,建立标准数据库,采用XML作为数据交换的载体,并要求符合HL7 CDA格式,利用WebServices作为健康档案采集与共享的标准接口,解决异构平台数据调用。

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诊疗信息共享的实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升了政府的服务能力:

通过出生证信息与公安部门户籍信息的交互,方便了户籍管理人员的登记录入工作,同时为医疗卫生单位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获取唯一身份索引(身份证号码)奠定了基础;

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单位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间信息的共享。通过出生证与国家计划免疫信息的共享,节省了计划免疫时大量的录入工作,提供了服务效率,节省了接种时间;

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诊疗信息的区域共享,为居民、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居民。免费为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方便居民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降低了就诊费用。通过系统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如网上、手机预约、短信提醒、社区的代理检查检验等),方便了就医和享受公共卫生服务。

(2)医疗机构。①通过信息共享与调阅,方便医生快速掌握患者既往病史和诊疗的整体情况,减少了误诊或误治的概率,提高诊疗效率,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创造了条件;②远程会诊、远程心电检查等使得对疑难病症实现异地专家会诊提供了方便,又及时解决了医疗难题;③通过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可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④由于社区与医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时交流,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依赖性增强了,感情拉近了,来社区就医的人也多了。逐步改变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和社区无人问津的状况。因此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重大实际意义。

(3)卫生行政部门。第一,提升政府形象,系统免费为广大市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为市民办实事。第二,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系统实施后,对全市各医疗机构就诊情况有了非常详细即时的了解,遇到某一疾病就诊人数突然增加时,卫生管理机构能及时应对;第三,加大了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控力度,由于系统能及时监控到临床诊疗活动是否遵循诊疗规范,使得卫生管理机构能对类似情况进行核查与管理,规范了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第四,提高诊疗和医疗费用支出管理水平,堵塞漏洞,如超额大处方等情况。

(4)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代理检查检验,为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创造了商业机会;同时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可为科研、药品厂商、保险机构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

应用实效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目前,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已覆盖占厦门市95%以上医疗资源的医疗卫生机构。同时该系统已为厦门市60%以上的常住人口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共享调阅万余次。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的区域共享2008年至今仅诊疗结果共享一项,就为市民节约重复检查、拍片、冲洗、打印等费用约5000多万元。同时与保险公司合作能节约病历复印、交通等各种费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工作全程数字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市政府能够通过该系统对全市卫生工作实行实时监控,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②医疗成本明显减少。医疗资源共享,明显节约了公共医疗资源;患者医疗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了公众医疗费用。

③公众就医极大方便。患者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挂号,并从网上、手机及时获得检查检验结果。全市所有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一卡通”,各个医疗机构均可调阅电子医疗档案,确实方便了患者。

④健康服务日臻完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使市民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第一次真正列入政府的管理职能,率先落实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务院新医改方案中关于“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的重大民生举措。

⑤医疗质量逐步提高。通过协同医疗平台,各医疗保健机构之间实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双向转诊,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差错事故;远程会诊、远程心电检查等可及时解决医疗难题,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有重大实际意义。

⑥医疗秩序日趋好转。由于社区与医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时交流,市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依赖性增强了,感情拉近了。有助于逐步改变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和社区无人问津的状况。

结束语: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启用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卫生部、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等有关部委领导专程开展专题调研,全国不少兄弟城市纷纷参观考察。

篇5: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为加强全县村级卫生室管理,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在农村卫生工作中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进程,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全县农村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评指标

(一)村卫生室建设考核评估标准(附件1)

(二)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工作量化考核标准(附件2)

二、考评办法

1、考评结果作为乡村医生评先评优、劳务补助发放的重要依据。

2、考评结果按百分制评分分为三类,85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下至60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评以各项指标实际得分为准。

3、考评结果与乡村医生劳务补助挂钩,考评为合格的足额拨付,考评为基本合格的拨付80%,考评为不合格的拨付50%。

4、考评不合格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要对其乡村医生戒勉谈话,并落实整改措施;对于整改不到位,连续二年考评不合格的村卫生室,县卫生局依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考评办法

1、考评结果作为乡村医生评先评优、劳务补助发放的重要依据。

2、考评结果按百分制评分分为三类,85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下至60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评以各项指标实际得分为准。

3、考评结果与乡村医生劳务补助挂钩,考评为合格的足额拨付,考评为基本合格的拨付80%,考评为不合格的拨付50%。

4、考评不合格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要对其乡村医生戒勉谈话,并落实整改措施;对于整改不到位,连续二年考评不合格的村卫生室,县卫生局依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010年大户乡村医生例会管理制度

1、乡村医生按照卫生院的安排,每月定时到卫生院参加工作会议,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及早退。

2、遵守会议纪律,认真做好记录,领会回议精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3、开会前做好各种工作资料和报表的准备,不得对上交的资料和报表弄虚作假。

4、乡村医生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在会议提出,由卫生院研究解决。

5、乡村医生应将每次会议内容及时上村委回报,听出村委的意见,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

6、卫生院对每次例会进行考勤,结合乡村医生工作情况作为对其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大户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实行微机化管理。

3.责任医生要对居民健康进行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3周岁一下儿童、孕产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重症精神病人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4.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每年免费随访4次,结合参加合作医疗村民和育龄已婚妇女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孕产妇系统管理常见和妇女病检查、常见病治疗和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中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资料管理人员和责任医生,应及时登记已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篇6: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工作情况汇报

北屯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及基本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我院位于礼泉县城东北约24公里处,业务用房1000平方米,现有职工19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师级职称5人,执业护士4人,公共卫生科专职人员3人。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放射科、功能科、新农合、公共卫生科等科室,现有床位15张。辖14所村卫生室,在岗乡医14名,辖15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服务人口15166人。

近年来,我院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2011版)》《礼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在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的精心安排部署下,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和重点人群管理,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真正让辖区居民体会到了卫生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实施绩效考核,充分调动职工、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建档与慢病管理项目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员参与,包村到人,明确各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公共卫生工作专项实施方案;实施乡对村月督导制度;成立专项服务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技术小组,采取进村入户调查、统一体检、随访管理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居民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二、规范有序地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北屯辖区内管理总人数15166人,截止2012年4月30日已完成建档13599人,建档率90%,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13599份,其中纳入重点人群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人1472人,0-6岁儿童805人,孕产妇73人,高血压患者1657人、2型糖尿病患者176人,重症精神病患者19人。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三)实施以户为单位建档、统一编码,以村为单位建立规范的档案目录。为了加强健康档案户口化管理,有效提高重点人群专项服务质量,对辖区居民实施以户为单位建档,统一按照国家新规范要求编制17位档案编码,并以户为单位归纳整理编制户信息卡;以村为单位建立辖区情况一览表与档案目录。

(四)居民健康档案实施动态化管理。认真开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更新工作,每月汇总健康档案更新情况,对当月新生儿、死亡、户口迁入、外迁及流动人员信息及时更新;对在医疗机构就诊患者就诊或住院情况及时填写就诊单并更新相关信息;通过开展慢病随访、健康体检等工作所掌握的信息更新居民健康档案。

(五)将辖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为了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工作,我院为辖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建立服务工作。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慢病管理服务质量

北屯辖区总人口15166人,目前纳入管理的慢病患者1852人,其中高血压患者1657人,2型糖尿病患者176人,重症精神病患者19人。慢病规范管理率90.6%,随访到位率100%,高血压控制满意率46%,2型糖尿病控制满意率45.9%。

(一)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上级反馈、健康体检测血压或血糖、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慢病患者,对发现的患者进行复核、确诊、登记并纳入管理。

(二)对确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

(三)对已经纳入管理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每年提供4次以上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心电图或空腹血糖;抓住“危急情况评估”与“控制满意度评估”两个重点;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习惯,提供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对首次随访控制不满意的患者续填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表(县级自制),调整用药方案并进行健康宣教;继续控制不满意的慢病患者实施转诊上级医疗机构并填写转诊单。每季度以村为单位对慢病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管理,以乡为单位进行随访分析并上报。

(四)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讲座、深入农村播放视频资料、定期更换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针对慢病患者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五)通过健康体检和重点人群筛查检测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率。

四、项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

以下不足:

(一)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并重,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质量。

(二)村卫生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配合力度不够,服务水平有限,人员梯队不尽合理,部分村医年龄偏大。

(三)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来。

(二)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在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院全体职工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倍加努力、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创新思维,精心组织,力争将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做得更好。

礼泉县北屯中心卫生院

篇7: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在卫生局的领导下,根据实际情况,我院以“夯实基础、完善服务”为重点,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水平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2009 年 12 月接到县卫生局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后,我院成立了由邵建钦院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全体职工和各村村医为成员,大家通力协作,制订了《武关驿中心卫生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二、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在接到上级主管单位关于开展建档工作的通知后,我院及时召开了“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动员会”,传达了县卫生局居民建档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强调了居民建档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求所有人员工作期间要耐心细致,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居民认识到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积极主动建立建档,享受辖区医疗服务。

三、完善软、硬件设施。1 为了更好的开展建档工作,我院组建后成立了专门的公共卫生科,不定期的组织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了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购置了办公桌、档案柜、电脑等办公设施,为顺利开展建档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保障了居民个人信息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居民建档工作目标。建立居民

健康档案工作是一项极其繁杂,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基础工程。我镇共有 13 个行政村,总人口 5331人,已建立 4835 份,录入系统4835人,建档率91%,对于已经建立老年人档案及掌握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我们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定期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总之,我院始终按照市、县卫生局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做好了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争取更大进步,使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心卫生院

篇8: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特点

(一) 全面性。

居民健康档案除了输入电脑里纸质病历记载的内容, 还记载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信息, 包括病史、病程和诊疗情况, 医生可以很快找到相关信息, 全面地了解情况。

(二) 广泛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卫生领域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服务, 在广域网环境下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居民可以随时提取自己的健康档案。缩短了医生的会诊时间, 提高了医疗质量。

(三) 便捷性。

使用纸质材料, 必须先查找索引, 查询不同区域的纸质健康档案, 速度会很慢, 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 不能全面集中信息。数据格式和集中式存储居民健康档案, 便于快捷输入和查询, 处理不同的诊疗信息, 提供了大量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集成材料, 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 提高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率。

(四) 丰富性。

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了全面的、整体的健康信息, 能够快速地为突发性、传染性和多发性病状提供参考资料。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不足。

一部分人认为, 居民健康档案不过是一种形式, 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所以对管理工作更是不以为然, 造成了信息被收集后又遗失的现象, 使得居民健康档案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二) 管理制度不规范。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通过纸质档案对健康情况的直接记录进行信息的分析和整理, 然后进行电子录入。所以纸质档案的管理也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因素, 归档体系的不完善和归档制度的不规范, 都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三) 管理设施不齐全。

档案管理工作的困难在于纸质档案的管理, 因为需要专门的空间进行档案置放和一定的设施来保护纸质档案。管理设施的好坏, 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例如, 档案室过小, 橱窗内档案拥挤, 保存条件恶劣, 缺少“八防”措施等, 这些都会影响档案的使用寿命。

(四) 信息质量较低。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和卫生服务记录。有些记录过于简单, 信息不完整, 填写格式不规范, 字迹潦草, 更有甚者伪造信息, 造成档案的不真实, 无法实现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

(五) 管理人员不固定。

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致使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档案管理工作由护士负责,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 还要进行档案的记录和归类, 工作压力加大, 缺乏专业性和工作热情。

三、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 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应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的重视, 让居民明白健康档案建立的意义和作用, 让领导重视档案管理, 要把居民健康档案纳入工作日程, 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特别是对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不仅要长期保存居民信息, 而且在电子数据故障时, 不能丢失居民健康档案中记录的信息, 要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

(二)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在于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居民的健康水平, 为医学研究和科学实验提供数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建设, 应建立健全与居民健康档案相关的规章制度, 使居民健康档案能规范运作, 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健康有序发展。

(三) 加大投入资金。

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接诊记录表、双向转诊单和健康体检表组成的系统化档案记录, 是记录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健康档案的信息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为居民提供的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卫生基本服务过程的记录, 要实现这些需要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和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真实、完善和准确的居民健康档案, 要做好资金预算和监督, 确保资金的真实到位。

(四) 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

健康信息数据归档的方法与传统的以各类业务为中心的数据备份方法不一样, 所以, 需要建立分级存储的结构, 以实现大量存储和随时存取的统一。因为居民健康档案在接诊、复诊和随访的过程中, 都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完善和记录, 流动性较强, 所以一定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在档案管理过程中, 要注意保密, 维护当事者隐私, 记得随时归档, 无论何时何地的调阅或者补充、完善、更改和记录信息资源, 都要及时放回去。居民健康档案有利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标准的信息交换格式;提供转换手段, 将居民健康档案中的资源信息转换为标准的交换格式传输到网络上或者存入可移动媒体。

(五) 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

上一篇:诺和诺德笔试题目下一篇:环境教育基地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