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存在问题的请示

2024-05-17

解决存在问题的请示(通用14篇)

篇1:解决存在问题的请示

关于沙溪乡幼儿幼儿园食堂部分设备质量存在问题请示解决的

报 告

沙溪乡中心学校:

请示单位:沙溪乡幼儿园,请示解决内容:我园厨房设备在验收过程中和使用后,发现冰柜的冷藏功能不能正常运转;绞肉机不合格供货商已运回,但至今未补上。这些问题已多次向供货商和有关领导反映,至今未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给我园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着我园后勤工作的正常开展。故,特请示中心学校予以早日解决为盼。

特此请示

沙溪乡幼儿园

2013年9月22日

篇2:解决存在问题的请示

本单位XXX同志,属学校根据“新的用人机制”聘用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该同志受聘三年以来,思想表现好,现为中共预备党员。工作认真,服从安排,团结同志,业绩突出。发表学术论文6篇,先后独立完成或参与开发了图书馆办公系统、学风指数显示系统、短信推送平台、WAP手机图书馆等软件;负责图书采购,独立开发查重系统;有平面设计的特长,图书馆文献推广的宣传画大多出自他之手;参与XXX建设工作,出力良多。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受到全馆上下和省内高校图书馆界同事的好评。

图书馆专业人才匮乏,近十年来,未进一名。图书馆的人才决定对高校教学科研的支撑水平。我校图书馆之所以在近几些年做出了一些成绩,除学校正确领导之外,原因之一在于依赖少数几个有专业技术和学科背景的人,让其在岗位上有发挥专长的空间。

该同志怀着感恩母校之心,甘守清贫留在图书馆工作三年,达到了专业图书馆馆员的各项要求。现请求校领导从图书馆工作实际出发,根据院政发XXX号文件的承诺,解决其人事编制问题,使其更加安心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

专此请示

附:XXX同志情况简介

**大学图书馆

篇3: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1. 农药使用量较高

据调查, 全市农作物平均每亩农药喷雾或拌土量为84.75公斤, 蔬菜用量为283.5公斤。如此大的用量根本原因在于农户只看到农药可减少病虫害, 而忽视了消费者对环境和健康的要求。特别是蔬菜用药次数过多、用药浓度过高等问题不断增加。有些地方一季蔬菜用药次数高达15次, 用药浓度高于说明书2倍以上, 经常是发生病虫后每隔4~6天再用1次或多次, 没有考虑有些农药的有效期为15天, 如此使用不仅浪费, 而且增加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 造成污染。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 凭借经验进行用药, 用药量没有严格的掌握, 病虫害严重时就多用药, 轻时则少用药。

2. 用药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使用农药的农民, 大多数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 缺乏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知识, 个人防护意识淡薄, 搬运和施用农药时不穿戴防护衣具, 经常有逆风作业等违规行为, 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事件。例如2009年, 一农民在田地喷施杀虫剂时不戴口罩、手套, 不穿雨衣, 药箱漏药液将衣裤打湿引起头痛、呕吐、皮肤红肿, 因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

3. 没有适时用药

病虫害要防范于未然, 以防为主, 以治为辅, 因为病虫害一旦发生再采取措施效果很不理想。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 可以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中, 控制蔓延。但在生产实践中, 不少农户在发病初期不用药, 等到病害严重时才用药, 特别是瓜类霜霉病等流行性病害, 发病后期很难控制。

4. 忽视农药残留

一些农民只顾眼前利益, 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甚至超过安全期间隔使用农药。调查表明, 有62%农户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性缺乏认识, 甚至不知道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的危害, 只有38%以下的农户对此概念有所了解。很多农户为了赶市场和行情, 随意采收现象严重, 甚至头天打药第2天就采收上市, 致使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农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农药管理法规不完善

我国农药管理起步较晚,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至今仍没有专门针对农药问题的法律, 目前只有《农药登记规定》、《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几乎都是技术上的, 管理方面的法规尚未出台。由于对违规使用农药者的处罚不明确, 导致农药使用混乱, 虽然《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的管理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内容上却没有太多的改变, 重点依旧是农药生产方面的规定, 相应的处罚依旧缺乏, 对农药使用方面的管理还是空白状态, 而引发农药事故和污染正是使用这个环节。

2. 农药管理人才缺乏

各农业高校专业设置较多, 但农药管理方面的专业少之又少, 加上经济因素和用人机制不健全, 导致农药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极度缺乏。据调查, 目前基层从事农药管理营销方面的人才普遍文化水平低, 高中文化的不到10%, 初中文化的占58%小学文化的占42%。专业人才的缺少, 导致农药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对于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无法做到技术指导。

三、对农药使用和管理的建议

1. 完善农药管理法律法规

健全的农药管理法律法规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和依据, 农药管理法律体系并非是把相关的法律法规简单的叠加在一起, 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有序的法律体系。虽然目前我国农药管理规章和技术层面的法律已具备, 但对于农药污染防治、农药环境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还有待制定, 如此才能适用农药管理需要。

2. 建立专门的农药管理机构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从仿造到创造的转变, 新研发的农药产品增加选择性多了, 问题也相应增多。因此, 为提高农药的管理水平, 急需建立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农药管理队伍, 有专家进行实地指导, 有专业人才负责管理及监督农药安全使用, 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3. 加强用药安全宣传

大多数农民仅知道农药有毒, 但如何安全使用却知之甚少, 根本问题要解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安全用药意识淡薄问题。因此, 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农药安全使用宣传比如组织果蔬、农业、畜牧业、质监、卫生等部门举办食品安全现场咨询活动, 将农药知识做出小册子发放给农民等;举办培训班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安全用药意识, 使有关常识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4. 加强监督力度

目前我市依旧存在使用和销售国家禁止的农药现象, 增加了安全隐患, 要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督力度, 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严格监管。一旦发现制销国家禁用农药的不法分子严加处理, 从根本上扫除农药安全隐患。要禁止或限制对环境污染大的农药的使用, 减少农药残留危害。

5. 大力推广无公害农药

篇4:当前问题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解决教学的含义需要进一步明确

问题解决教学包括两个重要过程:一是分析问题、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和修正假说的过程,即解决问题;二是学习要点的形成及由此引发的查询与探索活动,这是围绕问题解决活动而进行的更丰富的求知活动。前者是问题解决活动的中心线索,通过问题解决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后者则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中,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的思想和协同合作的精神。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问题解决教学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的目标只是为了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以实现某种知识的应用或者获得某种新的知识,指向的是教学的物质性目标。而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激发学生思维,改善其认知结构,提高其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体会等功能性目标却被忽视了。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需要不断丰富

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一方面应该反映解决问题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对教学有较强指导作用,真正做到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但是,目前我国的问题解决教学理论不系统,缺乏全方位视角,多从教学经验中总结提升,无法正确指导问题的解决教学。尤其是问题解决教学因缺少各学科特有的问题解决理论的支撑,因而成为心理学中问题解决理论的附庸或者形式上的简单“移植”。实际上,问题解决教学应该找准一个理论的生长点,并吸收各种相关理论,以此得到丰富和衍生。

三、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证研究有待深入

当前,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证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相关研究未能整合。来自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往往与教学实践相脱节;来自教学实践的研究大部分尚停留在教学经验的总结,缺乏心理学的支持;微观层次的阶梯技巧和方法研究泛滥,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分析,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养。其二,研究面亟待扩大。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良好的问题解决教学,对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教学,以及复杂问题解决教学研究不足;研究任务单一化,都是在个别任务的解决中来得出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规律。其三,研究不平衡。对学生研究得多,对教师研究得少;对在教室情境中以班级形式进行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较多,对在社会化情境中以小组形式进行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较少。

四、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应突出有效性

由于对问题解决的片面理解,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思想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表现还很突出,因而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在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比较重视各种具体的解法技巧,过多寻求同一问题的巧法妙解,忽略了对问题解决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二是把问题解决教学异化为“题海战术”,采取题型归类的教学法,要求学生按照例题的解法去大量做题,形成“套解法模式”的所谓问题解决教学;三是教学模式单一,重在掌握知识,缺乏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融合,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反观美国目前的问题解决研究,已由过去的启发法向数学思维转变,更要注意处理好问题解决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注重让学生注意结构,寻求联系,捕捉符号模式,提出猜想和证明、抽象和概括,进行交流、批评、反思等各种学习活动。

篇5:请求解决问题的请示

xxxx年以前,xx县城土地市场较为混乱,城区土地市场无序开发、非法转让土地、农民私自出卖农地、乱搭乱建等现象十分突出,土地管理严重失控,严重破坏了我县的经济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造成了国家土地资产的严重流失。xxxx年以来,我县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对土地全面实行垄断管理,在“堵”的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我县城市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制度、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制度等土地市场配套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我县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我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市场的逐步规范。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县城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逐年被征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就读、婚嫁等人口大量涌入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加上严格实行县城规划区内农民零星批建冻结制度,农民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有效解决“疏”的问题,县人民政府曾下发了广府字[xxxx]59号文件《关于印发xx县城规划区内住房困难农户建房意见的通知》和相关会议纪要以及新农村建设文件等,解决了部分失地农民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但由于土地征用、拆迁整合、部门协调、政策的变化、“堵”的时间跨度长、住房困难户数众多等原因,同时“疏”的工作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陆续解决的过程,因此,几年来,出现有些虽然安置了,但手续没有完善;有些虽然安置了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却正待安置;有些地刚征下来但新政策又出台了,致使按照原有政策的一些问题没有实施到位。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建房相关证件未办理到位。部分失地农民安置的建房、老村庄整合(城中村改造)安置的建房、新农村建设和住房困难户的安置建房等,虽经过县政府批准同意,但仍然有部分农民的相关建房证件至今尚未办理。二是广办发[xxxx]68号文件《关于县城规划区管理与执法工作意见》出台后的遗留问题。在新政策出台期间,经过多方耐心细致的做工作,一些原来难度较大征地和拆迁问题陆续得到解决。但这些被征地的农民和拆迁户,认为在建房安置上要维持政策的连续性,要求相同情况、相同性质的同一地段,应该同一政策给予安置,即仍然按原来的安置方式给予妥善安置。为了不引发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街道请示:原县政府有关文件、会议纪要等同意的,有依据的,按原办法处理。新发生的,一律按新政策办理。现将我街道各社区急需解决的遗留问题的情况具体请示如下:

一、北门社区

北门社区樟树底住房安置点系老村庄整合、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三点合一的安置点,依据广府字[xxxx]59号《关于印发xx县城规划区住房困难农户建房意见的`通知》和xxxx年11月25日《xx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以及新农村建设有关精神,在县规划建设、国土、监察等部门的规划论证、监督下,于xxxx年开始启动。目前为止已安置56户,用地面积6270m2,尚有23户住房困难户未安置。由于安置过程情况复杂,故对安置建房户的建设规划、土地使用等各种证件至今尚未办理,建房户意见很大,请求县政府同意相关部门予以办理建房证件。

二、裕丰社区

裕丰社区纯农民户数达664户,大部分土地已被征用。目前,县大塘路拓宽改造时有一大部分的拆迁户和被征地农民尚未安置。为此,裕丰社区依据广府办抄字[]65号抄告单、广府办字[1997]47号文件、广府字[xxxx]59号、永府发[xxxx]22号文件、永府发[xxxx]38号等文件精神及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批示,成立了城中村改造住房困难户安置理事会,按照上级有关住房困难户标准认定的文件精神,进行实地丈量、调查核实,全社区共有住房困难户和大塘路拓宽改造拆迁安置户118户,拟分别在前山畈(已建5户,未办证)、庙边、二里亭水库底三个安置点进行妥善安置,请求县政府批准同意。

三、大塘社区

为妥善解决大塘路拓宽建设和县自来水第二水厂源头建房户拆迁安置,切实解决东山头自然村用水难、交通难等民生问题,经县重点项目指挥部和县政府有关领导同意,在第二水厂对面的山地上征用土地进行安置,即东山头综合安置点。该安置点由县“三非”整治办统一部署,项目指挥部负责协调,土地征用手续由县相关部门负责办理,具体工作由居委会负责落实,理事会严格按照程序组织实施。至xxxx年6月,该安置点整地基本完毕,共有地基99直,安置计划报请县有关领导和部门批准同意。目前已安置23户,但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等证件均未办理,请求尽快给予办理。同时,根据xxxx年9月11日上午,县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精神,属大塘路项目指挥部的配套资金请求拨付到位。

四、南山社区

1、许家山新农村建设点:xxxx年许家山自然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试点村有109户纯农民,当时村庄环境脏、乱、差,交通不便,农民建房杂乱,且有许多危房和障碍房。社区根据建设规划要求,投入资金近70万元,建成了一个长达900米的环村公路,通过拆迁、整合,规划征用了一块面积约5亩的土地,拟用于安置拆迁户和住房困难户。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地块的建设规划、土地使用等相关手续至今未办,如今出现一边土地闲置,一边群众急待安置建房的局面。对此,当地群众意见很大,不稳定因素突出。为此,请求县政府批准同意办理该地块相关用地手续。

2、南山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根据县分管领导批示和广国土资字[xxxx]13号文件精神,县规划部门的规划设计,经县政府同意,在广管线北侧、南山中学对面位置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2113m2。在征用该地块时,周边的剩余土地变成边角地块,群众无法耕种,要求一并征用,征用面积约1500m2,土地已于xxxx年征用,用于解决江家组群众住房困难户安置,计划安置16户,请准予启动。

3、南山停车场:xxxx年为策应我县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和当时的客运停车布局安排,县政府要求在南山新建停车场,资金由南山居委会筹措,产生效益归南山居委会偿还借贷。为此,南山社区投入资金120万元。xxxx年,因城市交通布局需要,上级要求该停车场停用,搬至交通局。由于该停车场经营时间短,效益欠佳,致使投资无法收回,居委会债务沉重。为解决社区经济债务,结合解决抱坞坑村民小组的住房困难户安置,经居民代表大会研究通过,并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请示,拟在停车场内安置当地住房困难户42户,请予批准。

4、樟坞场新农村建设点:xxxx年,根据规划要求,需拆迁部分群众的危房和障碍房,建设一个公共活动场所。为此,社区征用土地17.7亩,安置住房困难户和拆迁户36户。由于未及时办理相关证件,造成建房户意见很大,请求县政府同意相关部门予以办理建房证件。

五、麦园社区:

根据xxxx年11月25日《xx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和xxxx年4月29日县分管领导批示精神,以永丰街道麦园社区为试点,开展城中村改造、老村庄整合。经调查摸底,麦园社区共有233户住房困难户,至今已安置68户,但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等证件尚未办理,建房户情绪较大,请求县政府同意相关部门予以办理建房证件。剩下的住房困难户安置工作,通过街道、社区共同努力,正陆续做通一些拆迁户和征地户的工作,但整个安置点需要基础设施配套,要收取建房户基础设施的成本分摊费。为此,请求县政府同意社区按原居民代表会议通过的标准进行收取基础设施配套成本分摊费。

妥否,请批示。

篇6:请求解决问题的请示

问题的请示

× × × ×(主送单位):

目前,我公司× × × × ××(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为了× × × × ××(目的),根据× × × × × ×(依据),现就× × × × × ×(意图主旨)请示如下:

一、× × × × × ×(问题的由来)。

二、× × × × × ×(问题的不利影响)。

三、× × × × × ×(解决问题的积极意义)。

四、× × × × × ×(请示内容,即请求协调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有关建议)。

妥否,请示。

(印章)

× × × × 年×月 ×日

(联系人及电话:× × ×

篇7:要求解决自留用地问题的请示

要求解决自留用地问题的请示

洛湛铁路滨海段建设工程指挥部:

滨海区三星社区居委八、九组位于洛湛铁路旁,现有人口560人。由于支持国家铁路建设,土地已被全部征用。据统计,这二个居民小组支持铁路建设被征用的土地3911亩,支持路建设被征用的土地90亩,支持开发建设被除征用的土地630亩,其它建设被征用的土地98亩,共计1023亩。

根据当时的政策和被征地的人口数,按每人15平方米的留用地标准,给了这二个居民小组900平方米的留用地。这些留用地按政策要求是这二个居民小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居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解决被征地群众生活出路问题的集体用地。这二个居民小组按每亩6万元补交了配套费后取得了土地使用权,现已出租办第三产业。

现因洛湛铁路建设,需要征用这二个居民小组600平方米的自留用地。经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这二个居民小组代表组织群众开会讨论,综合群众意见如下:

1、坚决支持洛阳湛铁路建设。同意征用社区居委八、九组1100平方米的集体留用地。

2、要求洛湛铁路茂南段建设工程指挥部在群众支持国家建设的同时,考虑到被征地群众的生活出路问题,根据国家的征地 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将这二个居民小组尚剩未征用的位于铁路西面的98亩土地划转为这二个居民小组的自留用地,办妥相关的用地手续,以便帮助他们拥有一块发展第三产业用地,更好地解决居民群众今后的生活出路问题。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滨海区政府

篇8:城市排水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排水,对策

1 城市排水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 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 加快了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国家为加强排水行业管理, 更好地促进和推进城市排水事业发展, 制定了相应政策法规及标准。《城市排水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 规定城市排水的发展要“以国家当前产业政策为导向, 加快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建设的速度, 逐步建立起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市排水体系”, “城市排水应统一规划, 纳入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建设规划, 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排污水单位应执行“节水、减污、净化、再用”的技术政策, 同时对发展序列、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等也做了明确规定。为推动产业政策实施颁发了《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做了规定。为确保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 进一步控制超标污废水进入排水设施, 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及损坏排水设施, 制定了相应运行管理标准和, 《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城市排水监测工作管理规定》, 同时为加大对污废水的监测力度, 建立了《国家城市排水监测网》并对监测网的成员单位, 进行了国家级城市排水监测计量认证。城市排水建设资金, 基本上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体制。建设资金的增加加快了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速度。按行业划分, 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为160.18亿元, 平均每年投资32.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16.09亿元, 这部分投资大部分作为“引资贷款”的配套资金, 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 部分用于排水管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含贷款) 对加快城市排水设施建设, "偿还"排水设施欠帐起了促进作用。城市排水科学技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科研成果丰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复杂化, 我国城市排水工作者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专用设备的研制开发、自动化仪表、药剂、污泥处理利用、沼气利用及污水回用、国外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部分专用设备已国产化并进入国际市场。应当看到, 尽管我国城市排水事业发展较快, 但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是缓慢的。究其原因, 除资金严重不足、资金渠道单一、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筹措资金还有一定困难。长期以来, 对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无偿使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的越多, 政府包袱越重。有不少污水处理厂建成后, 因无运行经费而停产。更严重的是对城市排水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甚至把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染源和排污大户来对待, 并向污水处理厂收取排污费, 这种政策上的误导也制约排水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有待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2 提升城市排水应解决的问题

搞好城市排水工作除须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 同时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2.1 提高思想认识, 完善法规政策城市是一个工业和人口, 能流和物流高度密集的人工生态。

在这个系统的物流中, 工业三废和人类消费污染日益增加, 其输送和处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排水设施不仅是维护城市生态物质代谢功能的重要前提, 也是保护城市水质资源和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它具有明显的市政设施和环境设施双重性,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功能是处理污水, 减少污染削减污染量, 经处理后的水可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 因此不能作为污染源, 更不能以排污大户对待, 更不能收取排污费, 否则这种政策性的误导将严重制约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 加剧城市环境的污染。要实现城市水污染控制, 对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需要得到国家计委、财政、物价、税收等有关部门的共识, 在政策法规制定、建设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

2.2 理顺管理体制, 加强排水管理目前, 城市排水体制不顺, 管理部门有责无权, 难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城市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与管理长期以来就由城市的市政部门管理, 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部“三定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研究制定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中长期规划、体改方案和法规”, 并指导全国市政设施。但在实际运作中, 难以行使行业管理职能, 形成排水设施“建管者无权、不建不管者受益”以及“多头监督、重复收费”的极不正常现象, 使本该用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的资金和运行费大量流失, 挪做它用。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则由于缺少资金不能运行, 造成设备闲置浪费和腐蚀损坏, 水环境污染依旧。管理体制不顺, 必然政出多门, 相互扯皮, 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在执行中无所适从, 监督管理与行业管理职能要分清不能越俎代庖, 为此, 按有关部委“三定方案”, 确定部门职责势在必行。加强城市排水的统一管理, 有利于有效资金的利用, 有利于设施养管专业化、养护机械化、促进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

2.3 拓宽投资渠道, 保证资金到位我国排水设施长期滞后于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的需要, 除认识和经济政策原因外, 资金不足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资金长期以来是依靠国家单一的投资渠道解决。除用好现有资金渠道外, 应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的原则, 理顺收费渠道, 使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资金, 运行及养护维修费有固定的资金渠道。根据水污染防治法改革收费制度, 凡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废水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及居民由城市建设部门征收污水处理费, 超过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的污废水排入下水道和处理设施, 应由城市建设部门征收超标排污费。直接向水体排放的污废水, 由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并主要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为解决城市排水设施运行及养护维修和设施建设的固定资金渠道, 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 联合发出“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 建立城市排水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 通知中按照污水处理成本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 是城市排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一项极为有力措施。目前, 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距达到污水处理成本还有很大距离, 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督促协调力度, 争取早日达到按处理成本收费, 以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是否达标是保证排水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 城建部门对排入下水道的污废水有严格要求和规定, 城建部门必须加强监督实行排水许可管理。对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废水要进行监测以控制超标排污和超量排污。改革污水处理厂经营管理体制, 逐步从依靠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过度, 作为产业经营, 加强成本核算实施有偿服务, 逐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企业经营机制。

篇9:解决存在问题的请示

现象之一:研讨角色错位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课堂研讨的问题,理应是学生自己理解不了的疑难。事实果真如此吗?请看课例《百合花开》: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写“百合花开”的语段。

(2)学生朗读并赏析“百合花开”的语段。

(3)学生讨论百合花开过程中遭受到的困难和挫折。讨论结果:身处荒郊野外,环境恶劣;受到野草、蜂蝶、麻雀的嘲笑、讥讽、鄙夷。

(4)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分别读出“嘲笑、讥讽、鄙夷”的味道。

(5)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百合开花之后,还可能遭遇哪些困难和挫折。

课上到这里应该圆满结束了,可离下课还有两三分钟,教师灵机一动:“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十几只手举起来了,疑问还不少:“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极深沉的欢喜是什么?”“文章写野草、蜂蝶、麻雀对百合花的态度,仅仅是为了写花开的困难吗?”“面对无数欣赏的眼光,满山的百合为什么还要‘默默地,开花?”

下课铃声响了,疑问根本来不及解答。

课堂上,学生又是分角色朗读,又是赏析语言,又是合作探讨,又是展开联想,忙得不亦乐乎,似乎是课堂的主体。但是,事实上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不过是配角而已。课堂的问题是教师设计的,而不是学生发现的,这样的问题即便探究很深,角度很新,热闹是教师的,与学生无关。从课堂结尾学生的提问来看,学生读不好的、读不懂的,与教师的预设严重不一致,课堂只是成了教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

现象之二:研讨重点混淆

时下十分流行这样的课型。上课伊始,老师便真诚地询问学生预习课文后发现哪些问题,然后以学生的“问题”为资源组织教学。这当然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但在这类课堂上,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问题”本身。

在学《愚公移山》时,一位学生提问:“愚公如果不移山,还有哪些办法呢?”老师立刻表扬学生的独到眼光,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回答也“精彩纷呈”,有的说搬家,有的说发展生态旅游,有的说开辟新路。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而寓言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审美化的真实,不能用生活真实去考察,也不能用科学真实去验证。该提问的学生,明显把艺术真实当成了生活真实,远离了语文本味。

这两类课堂问题,要如何解决呢?笔者有一些拙见,陈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充分相信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精心设置课堂问题”,按照目标教学理论,这样的课是精致而有效的。但按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这样的课又存在严重的问题。也许,许多老师依然这么上课,并不是教学理念的落后,而是因为对学生和自己的双重不信任。首先,不相信学生。如果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他们就是沉默不语,课还怎么上下去?不如按照预设的教案去上,既省时又省心。其次,不相信自己。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有的老师怕被学生问住,觉得没面子,因而不喜欢那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1.教师要相信学生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相信学生。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人一生下来就睁开好奇的眼睛探索世界,学会语言表达后,心中更是有“十万个为什么”。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将还你无数惊喜。在教朱湘的《少年歌》时,笔者第一次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赏析,结果学生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所以,学生的潜能不可低估。

2.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识

教师不是全知全能的,在《两小儿辩日》中,就连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都有“不能决”的时候,何况我们普通的语文教师。所以,被学生问住,不丢面子,也不失师道尊严。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学无止境,我们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而不是直接告知其答案。当被学生问住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球踢给学生,在交流和分享中,学生相互触发,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往往就能把问题解决。在教朱湘的《少年歌》时,有学生问:“我们要翻一阕新声”,作者为什么不说“唱”一阕新声呢?这是笔者备课时根本没想过的。于是说:该同学目光太敏锐了,能在无疑处生疑。我们联系前后文讨论一下,“翻”为什么比“唱”更适合用在这里?经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达成共识:“唱”仅仅是对少年推翻旧时代创造新时代的豪情壮志的歌颂,而“翻”更强调将豪情壮志付诸行动,更能突出少年作为勇敢的实践者的形象。

没有了一相情愿的预设,每次走进课堂,你面对的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学生会提怎样的问题,你该如何机智地组织教学,又在何时相机点拨,一切都没有定数。课堂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挑战,“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这,应该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时空吧。当然,这对教师研究教材、组织教学、应对生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二、教给合适方法,质疑有的放矢

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当学生面对某些课文难以发现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问”的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文章的关键之处提问

教师应教会学生对文章的关键处进行质疑,如对文章的题目、矛盾处、对比处、空白处、细节描写处、议论抒情处提问。如《桃花源记》有言“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此人有可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不把他说的话写出来,这就是在空白处提问。

2.依文章的文体特征提问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征。说明文,可以从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提问;议论文,可以从论点、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方面提问;记叙文,可以从人物形象、景物描写、情节设置等方面提问。

钱梦龙在金华上《故乡》一课前,就委托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当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钱老师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可见,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将“向学生提问的课堂”变为“学生主动提问的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有效筛选问题,整合形成梯度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提问的方法,但因语文经验、生活阅历、认知结构等存在差异,提出的问题依然会五花八门、深浅不一。如若在课堂上对所有提问一一解答,既耗费大量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又势必造成教学的凌乱与低效。因此,必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学生小组合作筛选问题、解决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合分类,形成小组的集中性“问题”,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集中性“问题”进行筛选、整合、分类,形成有梯度的问题,交付全班研讨。

为了便于操作,下面对这些方法稍加阐释。

1.筛选

筛选就是对问题进行过滤,删除那些非语文的问题。

2.整合

第一,对相似的、相关联的问题进行合并,如钱梦龙教《故乡》时,将“迅哥儿是不是鲁迅”、“有没有闰土这个人”两个问题整合成一个问题:小说中的人物是否等于现实中的人物?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点:小说人物的真实性。

第二,将肤浅的问题转换成有价值的问题,如钱梦龙教《故乡》时,将“什么鱼有青蛙似的两个脚”转换成“闰土竟然还知道有两个脚的鱼,说明什么”,肤浅的问题摇身变成关乎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问题。

第三,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追问,提升问题的广度深度。如笔者上《故乡》一课时,学生问:杨二嫂与二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笔者追加一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文章的主旨。

3.分类

教师要对整合后的问题进行分类,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梯度。有梯度的问题,既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又为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架设了桥梁,最终达到让学生能自己“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理想境界。

语文课堂研讨的问题应该也必须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获得解决。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自己的课堂,才是生态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篇10:申请解决资金问题请示

隆昌县交通运输局:

7月31日的暴风雨极端天气致使我乡受灾严重,尤其是全乡多处公路滑坡、塌方、堡坎垮塌。其中最严重的是高房村3社堡坎垮塌30米,豹子村1社垮塌10米,经测算要妥善解除隐患,恢复原状,需投入维修资金5万元。为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和保证交通秩序,政府正在积极抢修,故请贵局解决维修资金3万元,以解决燃眉之急。

二??八年七月三日

篇11:解决遗留问题请示格式

为了促进我县城市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根据我公司负责实施的紫江花园三期工程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作出如下请示:

一、项目实施的情况:

开阳县紫江花园东都豪庭建设项目,位于开阳县东兴大街1—3#路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开发前景很好,项目占地15682m2,为了开发该项目,在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土地已征拔,规划和单体方案已经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审查通过。该项目为经济适用住房,由我公司负责实施,在建设中由于拆迁农户较多,拆迁量较大,筹集资金的时间较长。再加上遗留的问题较多,从而影响该项目建设至今未动工建设。目前所需资金已全部筹集到位,可开工建设,但由于过去遗留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给项目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抓紧动工建设,对遗留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该项目为经济适用住房,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文件精神,用好用和政策,以此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开渡。

二、该项目涉及到征地、拆迁、补偿问题,我公司承诺,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进行补偿。特别是拆迁补偿,公司将应补偿金额存入指定的银行,开设专户,不拖欠、不截留,实事求是的划拨给应补偿农户,以取信于民。

三、紫江花园在过去建设中,遗留下来的有关民事案件,应严格依法进行处理,切实维护企业与对方的合法权益。

四、本次建设区域内涉及拆迁户有证29户,无证9户,恳请政府解决拆迁安置地。

篇12:解决存在问题的请示

尊敬的上级领导、国土负责人:

我叫,家住板桥坪村四组,家庭人口人,现住在六十年代修建的低矮简陋的房子里,因年久失修,现以摇摇欲坠,急待更新,由于五九年修平安水库淹没了近百亩良田,通过调解,农田被分配在板桥坪村溶中,劳动强度大,耕种看管极为不便,签于上述情况,本人欲在离农田较近的板桥坪公路旁自家的田间建房一座,这样既解决了我无劳力之苦,更为我三湾二嘴农户提供了御寒避暑、遮风寄具之便。

特此报告,万望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报告人:

篇13: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 粮食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促进了粮食市场化的繁荣, 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 有的是略微了解粮食工作, 有的只是为了赚钱丝毫不懂粮食检验相关工作, 直接导致对粮食检验工作不重视的情况。有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干脆根本不设置粮食检验部门, 不安排质检员;有的即使设置了粮食检验部门, 有质检员进行工作, 也大多是形同虚设, 很少从事粮食检验工作, 这样一种现状使粮食检验在粮食生产加工中就产生问题, 入库的粮食很可能就有质量问题。在粮食存储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检验, 坏粮次粮在交易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模糊地带多, 如果再加上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力, 粮食企业的经济利益不仅无法保证, 更为重要的是带来粮食供应不足, 影响百姓日常生活, 带来国家和社会的不稳定。所以粮食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 需要引起重视, 积极解决。

2 粮食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2.1 严把入库检验关

收购工作过程中, 粮食检验流程直接确定并划分了粮食的等级, 是靠质量说话、让品质论价的基础。在入库时, 质检工作人员必须要贯彻收购质量标准, 严把收购质量关卡, 以“便于安全储存、便于轮换”为原则, 收优质粮 (多收干、饱、净、无虫、无霉的高等级粮) 、将陈化粮、“三高粮”芽麦等不合格粮关在库门之外。这是仓储有效管理底线。

2.2 勤检验, 严防储量虫害与霉菌

在粮食储备过程中, 需要定期并机动的进行检查, 及时观察粮食的虫害和霉菌反映、及时掌握储藏稳定性的变化情况, 这是粮食检验的基本要素。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检验粮情, 尤其对仓内边缘、仓底、四角等易发隐患部位要着重防患, 在季节或者气候变化时期固定增加进仓检查的工作量, 这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迅速解决问题;尚无虫霉和结露等问题时, 要提前做好预防和预警工作, 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粮情变化, 防止陈变及连带, 规避储粮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3 粮食检验工作的解决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 国家各级粮食检验监测部门参与粮食流通管理。

粮食流通由过去国企粮食部门独家经营转向市场化多家分散经营的新体制, 使原粮食检验监测部门无所适从。随着改制多年, 粮食流通体制不断完善与发展, 粮食经营者认识的提高, 粮食流通检验需要第三方有检验权威机构参与。现在已有第三方粮食检验监测部门开展工作, 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粮食检验监测部门既拥有完善的粮食检验设施, 又有高技术高素质的粮食检验监测队伍, 加之政府呼吁、国家政策支持, 大胆尝试参与新形势下粮食流通体制管理, 积极主动开展粮食第三方检验监测, 已成为必然, 且作用重大。不仅会减少粮食经营者经济损失、增加经济效益, 而且对保证粮食安全、利国利民具有重大意义。

3.2 加强粮食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会有越来越多粮食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需要的粮食质检工作人员也会相应增加。但是现在很多粮食类的高校都处于兼并重组阶段, 所招收的学生很少, 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 所以当下在尽力扩大粮食类学校招生力度的同时, 组建高素质、高技术人才队伍是必要也是需要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 对高校粮食检验类扩大招生规模, 积极储备后备人才。其次, 粮食类的专业知识培训机构是给粮食质检人员专业上的补充, 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业务水平。再次, 隶属于国家的粮食检验检测人员应该对粮食企业进行培训, 无论是经验上的还是技术上的。最后, 粮食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合作, 联合培训, 以提高业务水平。

3.3 明确粮食质量标准。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各个行业都有其内部的行业规则, 粮食行业也不例外。粮食企业首先应该明确粮食质量标准, 这样才能将其贯彻到检验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质检人员依据粮食质量标准对粮食质量进行鉴定, 才能得到比较专业的结论, 也利于粮食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4 粮食检验人员的工作任重道远。

首先粮食企业的领导应该意识到粮食检验人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粮食检验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粮食检验人员也应该意识自己的重要性, 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粮食普查工作要仔细。调查的方面主要有:粮食的品种好坏、产量如何、质量优劣、产区特点, 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2) 掌握粮食市场动态和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的法规都应该及时准确地上报给企业的领导者, 以便获得良好的企业效益。 (3) 粮食收购质量为尚。对所收购的粮食做专业的抽样分析和鉴定, 要求检验准确。 (4) 粮食储藏期的检验工作也不松懈。“三检一化”原则要贯彻到底, 使粮食在储藏期安全无污染。 (5) 粮食交易出库检测监管也重要。整体检验与批量抽检有机结合起来, 交易的粮食应该符合合同, 杜绝发生交易纠纷现象, 从而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 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因为了解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 对国家的政策法规也比较熟悉, 粮食检验人员完全有能力和资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意见, 从而使企业向着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篇14:如何解决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朗读;教学;语文

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5.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上一篇:心理辅导室工作计划下一篇:阳光保险晨会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