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的来历

2024-04-13

加减乘除的来历(精选18篇)

篇1:加减乘除的来历

加减乘除的来历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篇2:加减乘除的来历

压岁钱的来历及意义 压岁钱 压岁钱的由来 有关压岁钱的来历 压岁钱的来历缩写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篇3:万科的“加减乘除”

用几年的时间, 使万科营业额上千亿, 这是万科的新目标。2007年6月底, 王石称, 万科要做“中国房地产界的耐克”, 除了品牌与设计之外全部外包出去。即使在住宅产业的链条内, 万科也希望与更专业的公司合作, 自己则专心做资源整合者与品牌塑造者。万科这种转型的意义何在?做个资源整合者, 万科可能的问题有哪些?

“加法”和“减法”

说到万科近年来的发展, 人们很容易想到它的减法战略。万科1984年从贸易起家, 在其发展的前8年, 曾尝试过精品制造公司、模特公司、彩印公司、万佳超市……王石从1992年开始做减法, 逐步砍掉了所有与住宅不相干的业务, 向专业化的房地产公司转型。区域上, 也由遍地开花式的扩张收缩到聚焦三大经济圈。万科的减法战略是非常成功的, 2001年郁亮出任总经理, 万科做减法的效应日益显现, 得到了国内企业界的广泛认可。但这些收缩, 只是万科减法战略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 则是从什么类型的地产都做, 到逐渐聚焦城郊结合部的中档住宅地产, 为白领人群服务。

从这个角度讲, 万科是房地产“美国模式”的忠实拥趸——专注于房地产的专业化经营, 着重研究城市中等收入者的核心需求, 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取得相应的土地, 复制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 产品单一面向极其准确的客户目标。

尽管万科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 如果没有新的手段, 万科营业额上千亿的目标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其相应的容量, 做到一定规模, 企业再有大的突破非常困难。于是, 万科开始另一个角度的加法, 在专注住宅地产的基础上, 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 并对这些细分市场进行深度的分析与研究——不仅研究城郊结合部的白领住宅, 而且扩大到研究更多消费群体的核心需求, 比如老年公寓、高档住宅以及单身消费群体的住宅需求。很显然, 这种加法, 并非万科先前减法战略的简单复原。

怎样做“乘法”和“除法”?

但是, 万科要达到千亿, 仅这个层面上的加法也远远不够——它必须做乘法。并购、融资、工业化, 这是其未来发展的三大思路。这些手法都有一个重要的支撑, 那就是产品的复制性和企业优秀的拷贝能力。也就是说, 其住宅产品的影响力能否以乘数效应增加, 产品能否在全国各个地方快速、有效、完美地复制, 这是未来对万科最大的考验。完美复制的基础则是住宅产品的标准化和产品化, 譬如搭积木式的建房。

而所谓的做除法, 则是万科进一步提炼它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和聚焦它的核心竞争力, 把其余无关的业务全部剥离、外包。目前来说, 万科重要的核心能力就是品牌, 包括其掌舵者王石的个人品牌, 在中国的地产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万科专注于做个行业整合者, 专注于打造品牌, 强化核心竞争力, 是凸现除法效应, 进一步做强做大的根本保证。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万科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正确的。譬如, 采用并购的手段大规模扩张——万科进入长三角, 进入渤海湾, 都采用的是这种手段。去年3月, 万科联姻朝开, 大摆环渤海棋局;过去的两年, 万科最终完成了位于长三角的南都房产公司并购, 这宗耗资40亿的中国房地产界最大的并购案, 使万科以最短的时间向杭州乃至整个浙江市场领跑者的地位挺进。到目前为止, 万科已经花了近百亿, 并购了十几家房地产公司, 拿到了7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为其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万科的融资思路也非常清晰。从原来制约它束缚它的大股东深发展, 到后来支持它帮助它的大股东华润, 现在的问题是, 在万科向千亿挺进的过程中, 华润能否有效支撑它的发展?是否需要引进或更换新的股东?这个问题既尖锐又很现实。

未来的万科应该是一个从各个角度整合资源的万科, 是一个进一步研究住宅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 并研发出相应的产品满足各种人群需求的万科。譬如整合更多的资金资源、更多的土地储备。外包也是资源整合的一种有效手段, 譬如建房外包、财务外包等, 这种外包能使其更加聚焦于核心能力。

万科的资源整合能力, 在中国房地产界尚无匹敌者。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 在这种整合过程中, 万科系的人与非万科系的人的合作问题。譬如万科的文化如何跟外部资源的文化兼容——万科有自己强势的文化, 但在合作伙伴那里, 这种强势文化是否能够输送进去, 并被合作方接受和采纳?即便是采用并购的手段, 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地并购, 万科是否真有改造被并购方并用万科的文化来感召对方的能力?在企业界, 众多由买卖和合同关系构成的资源整合, 最终能否共赢, 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文化是否能有效衔接。

与谁对标?

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 万科应该博采各家之长, 向同行业和跨行业的全球优秀企业取经。万科虽然在学习“美国模式”, 但是与PulteHomes公司、Centex公司、Le n n a r公司和H o r t o n这样的优秀美国房地产企业相比, 万科在精细化、专业化方面还远远不够。在1993年, Pulte Homes公司就建立了客户满意度监测系统, 系统化地调查每一位购房客户, 询问他们整个消费体验过程, 并及时对各种数据进行反应, 寻找到问题的根源。目前, 这个监测系统拓展到了短期、长期满意度的检测。因此, 在同行业, 万科应该与Pulte Homes公司对标, 认真学习这家公司的专业化发展思路, 更加深入地分析细分市场的需求, 更加专业化地去满足这种需求。

篇4:加减乘除的来历

仅是孕育加减号人们就用了60年的时间。1484年,法国数学家许凯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而真正的加减符号是一位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发明的,在文章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这还不够明确,到了1514年,荷兰的数学家赫克首次使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直到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他的书里正式运用了“+”和“-”,这两个符号才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被广泛采用。

乘号和除号诞生得更晚些。不知道那100年间没有“×”和“÷”的数学作业是不是简单些?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当时已经是1631年,据说乘法符号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

篇5:加减乘除的来历

晋文公率大臣们到介山祭奠介子堆,看见烧焦的柳树复活了,赐名“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来临不少人都要祭祖,一种说法,清明节是祭祖节。可是,春节都要祭祖,难道也是祭祖节?一个节日不会有两个日期,那么,清明节为何祭祖?为何用“清明”二字?释此疑问,首先需了解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己由国务院公布为法定假节日。

清明节的现实含意,一是民间传统祭祀节日。二是气侯变化的节气,如“清明谷雨紧相联,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爪种豆”.三是踏青春游。作为祭祀节日,始于周朝春秋时的晋国,到唐朝已成为法定节日。

清明节是两条人命换来。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亲生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王位,害死太子申生,太子之弟重耳逃亡国外,有一次饿晕倒了,随从臣子介子推割自已腿肉火烤给重耳吃。后重耳回国登上国王宝座,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晋文公。他大封功臣,却忘了介子推,经别人提醒,立即派人去请几次,介子推不来,亲自去请,介子推已背起老母亲躲进绵山,派人去找也未找到。于是,采纳了一个馊主义:放火烧山逼出来。大火烧三天三夜,仍未见出来。原来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大柳树烧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为纪念介子堆,绵山改名为介山,把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此日全国禁烟火,吃冷食。()二年春,晋文公率大臣们到介山祭奠介子堆,看见烧焦的柳树复活了,赐名“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就是传统清明节又名冷食节、扫墓祭奠及清明的由来。可以说清明节是介子推母子两条命换来的。

“清明”二字,即现的清政廉明之意,取于介子推遗诗中向晋文公的谏言“勤政清明复清明”.

篇6:加减乘除的来历

A

植树节的起源

一、植树节概况: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的以宣传保护森林,并动员群众参加以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植树节的来历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植树节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

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二、近代植树节起源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

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

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植树节的来历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1、中国古代植树传统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韦孝宽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

将,京兆杜陵人。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劳民伤财,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2、中国植树节由来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

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四、世界各国的植树节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

篇7:春联的来历

现在过年就只知道贴春联了,你们知道春联的由来吗?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文学释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这种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互相对仗,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独立文体。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内容要有意义,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楹联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我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年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

那么为什么桃木能避灾驱邪呢?根据我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记载,远古时代有座山是个鬼的世界,叫鬼域。在这个鬼域门口,有棵大桃树,树冠能覆盖三千里,在树上生活着一只金鸡,负责每天的报晓。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篇8:大牌标识里马的来历

法拉利、保时捷、福特,谁与争锋

提到汽车,法拉利自是首当其冲,它的“跃马”标志让人印象深刻。

标志背后,却有着一段壮烈而哀伤的故事:创始人恩佐·法拉利的哥哥有个战友——意大利皇家骑兵少尉法兰斯科·巴拉卡,在一战初期,曾因一人击落奥地利的5 架战机而成为英雄,巴拉卡机身中部的“跃马”便成为胜利的标志。后来,他升任为91 中队指挥官,“跃马”自然成了队徽。然而,恩佐的哥哥和巴拉卡随后在执行任务中双双牺牲。

若干年后,在恩佐与巴拉卡母亲的牵头下,“跃马”图案成了法拉利汽车的司标车徽,以告慰两位英年早逝的国家英雄。对图案重新设计后,有了现在的雏形高昂的马首微张着嘴,其后足单腿立地,而马尾上扬。

保时捷的商标,采用公司所在地斯图加特市的盾形市徽。主体是一匹骏马,代表该地盛产的一种名贵种马;鹿角表示该地适合狩猎;黄色条纹是成熟麦子的颜色,寓意五谷丰登;黑色代表肥沃土地;红色象征人们的智慧和对大自然的钟爱,由此组成一幅精湛意深、秀气美丽的田园风景图。

1962 年,福特公司开始研发了野马系列第一辆概念车野马型车。它是一部发动机中置的两座跑车,为纪念在二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北美P57型野马战斗机,这辆跑车被命名为“野马”。Mustang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出产的一种名贵的野马,以它作为车标,象征着青春洋溢、无拘无束,以及无人能敌的速度。

爱马仕、博柏利、蔻驰,争奇斗艳

说起时尚类品牌,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爱马仕了。这个来自法国的品牌从制作马具起家,并在汽车出现后成功转型,开发手提包、表带、运动服装等多品类产品,以上乘的材料和精巧的工艺赢得口碑。标志的设计灵感源自第三代传人埃米尔·爱马仕收藏的一幅由阿尔弗雷得·多尔所画的作品《四轮马车与马童》。

1880 年,托马斯·博柏利发明了密织防水斜纹布料华达呢,因结实耐用,受到英国军方和皇室的欢迎。

曾有长达40年的时间,博柏利使用的是骑在马上、身穿斗篷的军人画像,并注记“Gabardine”的标志,后因重复而被迫放弃使用。1909 年,在公司律师罗勒的提议下,选择了源自1904 年Eallance Collection的骑马武士的商标。1955 年,商标还获英女皇颁授皇家认证。

武士手持的盾牌象征保护,与博柏利服饰防御各种气候的特性相合。锦旗上的“Prorsum”是拉丁语,意指前进。多年来,这个品牌就像这个武士一样,挥舞着旗子,带领着大不列颠的服装文化不断向前。

拉夫·劳伦则是有着浓浓美国气息的高品位时装,以POLO衫闻名于世,款式高度风格化是其主要特点。马球标志是拉夫·劳伦最著名的标志,通过以贵族的马球运动为品牌LOGO,拉夫·劳伦勾勒出了一个美国梦:漫漫草坪、晶莹古董、名马宝驹。

同样来自美国,蔻驰的商标可谓“标如其名”,Coach一词本意就是四轮大马车,而作为贵族的座驾,也自然寓意着高贵、典雅和奢侈。2013 年,蔻驰完成了一轮新的品牌重塑,包括字体、LOGO以及品牌气质均有所微调,更显干净利落。商标字样一则延续传统衬线体,一则选择了厚重的黑色肌理,更显严谨。马夫的帽饰和鞭子变化显著,增强了可辨识度、礼仪感和历史感,更弥补了原有鞭头散漫的不足。

人头马、铁马酒庄、野马酒庄,三大酒庄,悠久醇香

人们熟识的人头马商标,出自第三代继承人保罗·埃米尔之手。1874年,大胆求变的他将人马星座作为公司标志。

人马星座,一个充满感性与激情、具有智慧与脚踏实地的半人半马形象,也是酒神巴科克斯的陪星。人马星座所引的弓箭,永远都指着一个方向,凸显了矢志不移的精神。而人头马也用几百年来对传统的遵循和对品质的追求,完美诠释了这个来自古希腊神话的标志。

还有两个红酒品牌,也用风格迥异的骏马来诠释品牌内涵。

铁马酒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索诺玛县的著名酒庄之一,其酒标为一匹引颈长啸、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的骏马。

去年6月,习近平偕夫人访美,白宫的招待用酒就有铁马酒庄中国蛇年珍藏起泡酒。早在1997 年,江泽民主席出访美国时,铁马酒庄葡萄酒也是当时的国宴用酒。

野马酒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海岸的名庄,名称因创始人纪念曾经在葡萄园驰骋的一群野马而来。

野马酒庄的酒标是一匹风驰电掣、驰骋千里、无拘无束的野马。这一精神也运用于酒庄的酿酒理念中:酒庄奉行“细心的疏忽”,即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预,让葡萄酒自然地反映出当地气候、土壤和葡萄品种的个性特征。

富国银行(行情专区)、劳埃德银行,黑马赢家

说了那么多时尚品牌,最后就来说一说最“高大上”的金融行业。

在金融史上,富国银行的马车标志深入人心。6 匹健硕的骏马搭载着大量乘客和行李,一路奔驰,与银行以客户为导向、全能型服务、不断追求与客户共同成长的理念不谋而合。而热情跳跃的主色调红色,则与一般银行采用蓝、绿色体现求稳风格不同,彰显了主动、求变的精神,副色调黄色则代表客户的生活幸福、繁荣,充满财富。

与张扬大胆的美国Style相比,英国劳埃德银行在用色上却是中规中矩,以绿色为主题色,象征安全稳健。劳埃德银行成立于1765年,是英国四大银行之一,也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

这一“黑马”标志同样历史悠久。据记载,它首次出现是在1677 年,悬挂在伦敦一家金店的上方。1884 年,劳埃德银行接管了这家金店,“黑马”和劳埃德原有的“蜂巢”标志被共同使用。20 世纪以后,更加独特、便于记忆的“黑马”倍受青睐,逐渐成为集团总标志。

篇9:春节的来历

中华民族传统历法岁首正月初一,现今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华人都统一称为“春节”,但在中国历史上却称之为“元旦”。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称为新年。”据《史记》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殷商定在十二月初一;周代提前至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再提前至十月初一为元旦,直至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才恢复夏代的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历代相沿未改,所以这个历法又叫“夏历”,今俗称为“农历”。中国历史上早有“春节”,不过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而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即宣布中国废除旧历采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这样做带有改朝换代重新确立“皇历”的传统,同时也蕴含着与封建王朝彻底决裂的含义。不料,孙中山的这个建议,民间一时没有接受,于是民间同时流行了两种历法,阴历和阳历。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民间仍然过了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

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北京(民国)政府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因当时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元旦”改成了“春节”。

由于这个“春节”是袁世凯批准的,许多倒袁人士都拒绝过这个春节。孙中山在1924年还提出过废除这个节日。但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不同意,对孙中山不满的人也不同意。

1930年,南京政府为了适应当时世界上风行的改历潮流,一些改历人士重新提出,先过“元旦”新年,后过“春节”旧年,新年在前,旧年在后,十分荒唐。南京政府颁行政令,宣布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这个政令一颁布,立刻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掀起了新一轮的反对国民党的热潮。结果,国民政府不但没有把旧历新年禁下来,而且还招来了国内许多反对的声音。

“春节”从“过年而不过节”,经袁世凯批准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90多年来,中国人都重视民族传统的新年,把春节当做真正的“年”来过。人们接受“春节”称谓,是因为它既区别了公历新年元旦,又因其在“立春”前后,“春节”表示春天的到来或开始,与岁首之意相合。

篇10:名字的来历作文

我叫关熙远,今年九岁啦。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名字里的故事。

我的名字是我爸爸取的,因我爸爸姓关,所以我也姓关。“熙”有光明之意,“远”是远大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希望我做一个光明磊落、前途远大的人。

我知道了自己名字的寓意后,就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的希望。

篇11:名字的来历作文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自己的来历,当然,我也不例外。

妈妈告诉我,在我出生后,我的家人都忙着给我取名字,特别是爷爷,拿一张大纸,上面写了许多名字,不过每个名 字都很俗。爸爸妈妈都在为我取名字而伤脑筋。太爷说:“爸爸姓王,妈妈姓杨,叫王阳。”姑姑说:“丹是红色的意思 ,阳是太阳的意思,就叫王丹阳吧!”大家都同意,我的名字就定下了。

丹阳是红太阳的意思,家人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想让我像刚出生的太阳一样,照亮大地、滋润花儿、温暖他人。

篇12:名字的来历作文

我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因为爸爸姓郑,按照中国传统习惯,我也姓郑了。妈妈希望我长大后文文静静地读书,安安静静地做作业。在家里安安静静的,在学校里文文静静的,所以给我取名“依静”了。

大家喜欢我的名字吗?来和我交朋友啊,欢迎你们!

篇13:出土文物的来历

“出土文物”这个词是我送给这台计算机的, 多年前一位机器人教育的专家在得知我从1979年就开始从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工作, 曾无贬义地称我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出土文物”, 在为此沾沾自喜的同时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就是感到我这个老家伙只有历史价值没有现实价值了。为此, 我把“出土文物”这个雅号送给了这台计算机, 我觉得它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出土文物”, 是可考证的我国用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第一台计算机。

还记得那是1979年的寒假后刚上班, 游校长就找到我谈调动工作的事。

游校长:“教育部和我校商调一位年轻的理科教师到教育部工作, 要求条件是党员, 要年轻, 能经常出差, 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看是否愿意去。”

我:“服从组织分配吧。”

就这样, 这个学期因为等候调动就没有给 我安排课。在这期间 我经常跟着校长去开研讨会, 给一些大学的专家做点助理的事情, 参与一些学校与人教社数学教材编写的资料整理工作, 还参与了和师大心理系陈琦教授在中学做的数学程序教学的研究工作。一次, 学校联系到一个日本的教育代表团来学校交流, 在当时的中小学这种外事活动还是很少有的。在交流时学校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日本代表团的老师不仅介绍了他们在中学数学课上利用函数计算器中公式存储的功能开展数学教学试验的情况, 也介绍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在中学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情况。

散会后游校长马上找到我, 激动地说:“小沙, 刚才的会感觉怎么样?”

我:“挺好的!”

游校长:“前一段教育部商调的人出差刚回来, 要我赶紧把调人的事落实了, 不过开完刚才的交流会后我的想法有些变化, 你如果愿意的话咱就不去教育部了, 去了教育部专业就丢了, 我看你来做计算机教学的试验吧?”

我:“我也没见过计算机, 也不会呀!”

游校长:“没关系, 你和陈琦老师一起搞过数学的程序教学, 你有优势。”

我:“那个数学程序教学不是在计算机上做的, 是在书上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以不同的进度来学数学的。”

游校长:“咱们可以参照日本用计算器教学的方式先做起来, 再到人教社的图书馆查一些国外计算机教学的资料, 至于计算机, 我们想办法去搞。”

我想了想:“好, 我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游校长:“那就这么定了, 在四楼给你一间办公室作为活动室, 我再和章老师商量一下, 让她跟你一起做这件事, 章老师有教学经验, 物理课、化学课都教过, 外语也特别好, 遇到英文资料可以帮你解决大问题。”

说到章老师我不得不多说一点, 章淳老师是我最钦佩的一位老教师, 一位慈祥的长者。她是从上海退休的, 退休后自愿来我校义务工作, 20多年在我校帮忙分文不取。章老师在上海教过化学课和物理课, 业务水平高, 对待教育工作非常热爱, 对待学生耐心负责, 在章老师身上集中了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应该具有的一切优秀品质, 章老师是个真正的不求名、不求利的人, 她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直到前几年在学校里我还能经常看到她那步履蹒跚的身影, 据说她每周都要来一两次, 为学校卫生室制作学生健康调查统计的数据库软件, 我算了算前几年的章老师应该已是85岁左右高龄的老人了, 真是钦佩!

说干就干, 我和章老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先到教师阅览室借来一些函数计算器, 开发其中不为人注意的自定义函数的功能, 章老师还编写了油印的教材, 并在高一学生中组织了一个课外活动小组。在人教社老陶的帮助下我们还抽时间到人教社去查资料, 了解国际上中小学校开展计算机教育的情况, 我现在手中还保留着人教社老陶提供的美国的数学教材和在我校图书馆找到的日本的数学教材 (如图2) , 在这些教材中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有关计算机的知识。

看着上面的资料感触颇深, 这种感触只有经历过才会有, 我们最初的教学就是在参考了这些资料后摸索着进行的, 看看书的价格你有什么感想。看看书的内容, 比较一下现在的教学内容有什么感觉。

1979年底的一天, 校长兴奋地对我说:“走, 跟我去拉计算机。”我高兴地和校长来到国家科委, 办理了手续, 取回了方毅同志出国时带回的一台家用电脑 (如上页图1) 。电脑拉回来后我和章老师看着这台家用电脑都无从下手, 在那个计算器都不多见的年代里, 我们没见过电脑, 真的没见过!章老师首先找出随机的英文说明书, 先浏览了一遍, 然后一点点的翻译, 我就按照章老师翻译的进行安装调试, 这台电脑除了大家上面看到的硬件以外还有十几个固化了一些程序的硬件卡, 其中有家庭账务管理的卡、游戏卡等, 在这些硬件卡中还发现了一个固化了APL/S高级语言的硬件卡, 通过查资料我们了解到APL是一种阵列式语言, 后面的S表示这个卡固化的是APL语言的一个小子集。电脑以及连接的电视都是美国制式, 电源也都是110伏的, 所以我们每次接通电源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 尽管如此学生不注意还是把那个小黑方块似的电源插错了地方, 为此我和章老师拿着这个电源跑遍了北京的几个计算机厂去寻求帮助, 几经周折终于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校办厂修好了这个电源。

按照说明书我们调试了APL/S语言说明书上的程序例题, 结合以上参考资料书中的例题和一些大学教材中的例题, 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改写、编写了一些APL/S的程序。在学校高一和六、七年级组织了计算机小组, 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APL/S语言的程序设计。

篇14:蜗牛硬壳的来历

一天下午,蜗牛找到毛驴,说要和它比一比。毛驴爽快地答应了。蜗牛要和毛驴比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马上传遍了整个森林。

第二天,森林里的动物都来了。大家都看好毛驴,拼命为毛驴喊“加油”,却没有一个为蜗牛喊一声加油。比赛正式开始了。蜗牛和毛驴都憋足了劲,向终点飞快地冲去。蜗牛心想,我在天上飞,你在地上跑,我一定要超过你。果然,蜗牛以它的决心和实力赢得了比赛,毛驴就把自己长跑冠军的金牌套到了蜗牛脖子上,悄悄地离开了,动物们也都散了。

蜗牛赢了毛驴,夺得了冠军,它生怕别的动物不知道,就整天背着金牌飞来飞去,还爱在小动物们面前拿着金牌摆POSE过把明星瘾。渐渐地,它感觉金牌越来越重,可是它害怕金牌被人偷去,还是不肯摘下来,反而连睡觉都垫在身子下。有好心的小动物劝它,把金牌摘下来放在家里。可它就是听不进去。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蜗牛的翅膀慢慢地退化了,再也飞不起来了,奖牌也牢牢地粘在它身上,再也取不下来了,蜗牛没办法,就只能爬了,爬爬滚滚,金牌被弄成了一个硬壳。

从此,蜗牛就只能住在硬壳里了。蜗牛后悔极了,它哭呀哭,可就是变不回原来美丽的样子了。所以到现在呀,蜗牛就只能背着硬壳,痛哭流涕地向人们诉说自己的后悔,告诉别人吸取自己的教训啦!

灵犀一点:

这两篇习作很好地将状物和童话题材结合起来,既有细致生动的動物描写,也赋予了动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小作者更是匠心独运,在故事背后揭示了深刻的寓意,意味深长。

篇15:小年的来历作文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民间生活中的第一位。旧时每年小年,家家户户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来代替旧的:约莫16开纸张大小,上部绘一座宫殿,书“广德宫”,中间为神像,像下有五个小孩捧铜钱、元宝,寓意“五子登科”“招财进宝”,左右联为“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祭灶神的贡品不需鸡鸭鱼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 灶神尝点儿甜头,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还给灶王爷的坐骑准备清水、料豆、秣草等。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篇16:七夕的来历作文

一进广场,我们便看到了一个大柱子,柱子上有一个彩塑--织女,很多人在往上面扔绣球,要是能把绣球扔到织女脚下,将来就会获得美好的爱情。我扔了三个球,一个都没扔着,正当我失望时,一个人叫道:“耶!我投中了!”真的哎,织女脚下有一个镶着金丝的彩球,放着光辉。正当我们被这喜悦的气氛所感染时,一个小女孩叫道:“妈妈,织女星!”我们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天空望去,哇,真的!好漂亮!只见银河的一端有一颗钻石一样相对庞大的星星,另一端也有一颗光芒四溢的星星,两颗星星隔河相望,给这晴朗的夜空增添了一份神秘的光彩。

之后,我们又去逛了灯街,在我的“死缠烂打”之下,妈妈终于同意帮我买一个七夕灯,随后,我又帮弟弟买了一个水晶球,在星星的照耀下,我们满载而归。

篇17:元宵的来历

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故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

相传早于汉文帝期间,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及至汉武帝创建了“太初历”,进一步肯定元宵节的重要性。

元宵节的节期,随着历代的发展而不断延长,相传唐代的元宵只持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长至五天,及后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篇18:职场里的加减乘除

加法:能力加一点

杨澜曾说过:“在我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 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做了主持人, 我就要求导演:是不是我可以自己来写台词?写了台词, 就问导演:可不可以我自己做一次编辑?做完编辑, 就问主任:可不可以让我做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 就想:我能不能同时负责几个节目?负责了几个节目后, 就想能不能办个频道?人生中一直在做加法……”她之所以成功与她抱有这种职场“加法”是分不开的。

无论是初入职场还是在职场多年的人, 不断地提高、拓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不仅是在一步步登临新的台阶, 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而且更有利于职场中人更好地发展。

减法:私心减一点

刘墉大学刚毕业时, 一家电视台请他去主持一个节目, 那节目的导播看他文笔不错, 又要他做编剧。可领酬劳的时候, 导播不给他编剧费, 还扣了他一半的主持费。

当时他没吭声照签了酬劳。后来那导播又找他, 他还“照样”帮他做了几次。最后一次, 导播没扣他的钱, 变得对他客气, 因为他被总经理看上成了电视记者兼新闻主播。

后来, 导播每次见他笑得都有点尴尬。他也曾想去告导播, 但又想到没有导播他能获得机会吗?何况导播已经知错了。

心底无私天地宽。大度胸怀、有舍有得, 得饶人处且饶人。职场中人, 和谐协作, 和平竞争, 团结友爱, 在工作的同时也令人快乐着。

乘法:交往诚一点

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乔·吉拉德的“250定律”很有名, 其定律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 大概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 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 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 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可见服务态度是多么的重要。

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机遇是自己争取得来的, 每个交往的人都可能成为你的贵人。在职场中, 人际交往真诚一点, 特别是销售、公关、保险等行业, 良好的人脉更容易使人在工作中取得不凡的业绩。

除法:粗心除一点

一位入职不久的银行女职员, 在顾客存钱时, 由于不小心在存单上多打出了一个0, 虽然最后妥善解决了, 但她还是被领导训了一顿, 并给予罚款200元以示警戒。都是粗心惹的“祸”啊!

工作中有这样一个有名的公式:完美度=工作值÷粗心值。也就是说, 在工作值固定的前提下, 粗心值越高, 完美度越低, 而粗心值越低, 完美度越高;而把“÷”换成“×”, 粗心值换成细心值, 那么细心值越高, 完美度越高, 而细心值越低, 完美度越低。

上一篇:电影大话王观后感下一篇:邹桥乡2014年新农保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