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扶贫路上

2024-05-06

走在扶贫路上(共12篇)

篇1:走在扶贫路上

1.首轮遍访

当泥浆把脚上的休闲鞋涂抹得面目全非时 黑瘦的村支书指着掩在树荫中的木门说

——那就是你结对的“亲家”

结对、认亲、走亲戚已成为扶贫文化的一道风景 我亦入景 进门

干净的小院让我已被凌乱肮脏映象碾压的心舒了 入座,入赘的男主人娓娓向我们诉说: 老父新亡老母病重儿女上学一下子陷困

羞涩的女人在一旁捡着烤烟,不时向我们偷瞄着 她旁边躺着眼神已浑浊的老母 我例行公事地不痛不痒地问候着 看着我留下的一袋米一壶油

男人的眸子沉了沉说:干部今年我就能脱贫的 被精准到家的口号麻木的心虚了虚 雨停时,我们辞别了新认的亲戚 村里的大花狗撵着送我们到村口 再次回头望一眼这深山里的村庄

踩着那条来时刚走过的随意扭曲的泥巴路 想着明天还要拜访的两个“亲家”

——家有酒精中毒丧失劳力的男主人 ——全家就一个45岁的老光棍

我无法精确的计算出贫穷与贫困之间的距离 忽地觉得一袋米一壶油压在我扶贫的花架上 只一下就散了

2.环西公路

(一)一路西行

漫湾---林街---景福---曼等---大朝山 这些字眼串成一条环西线 触动我内心的愁绪 最嫩的阳光照耀包谷地时

我看到了车窗左前方那个挖土的老女人 她手中的锄头高举过头顶用力甩下

车慢慢驶过将她的身影深深嵌入无量山的沟壑 我踏上了环西的路途 一路穿山而行一路颠簸 离城越来越远离天越来越近或许

有了距离之后才会相信梦想的存在 才会甜甜的梦想着2018搬掉穷根 风尘一路 夕阳在眼前坠落

前方的路逐渐被夜幕溶解 今天的行程就到这儿— 二)4到6.4 就2.4米的长

让那个粗嗓门的爱抽水烟袋的女主任 跑得一天增一根白头发

愁得快断肠

有泪有牢骚也一天天的骂娘 泪干了 噗嗤一笑

又骑上那男式的“大五羊” 带着晨风出发挽着星星月亮回家 终于 丈量的宽度从4变成了6.4

宽宽的大马路缠绕满无量山的青枝绿叶间 满腿泥巴的主任呼呼睡倒在村委活动房 3.满山坡的诗 啊,这山坡挂满了纸袋如一个个小灯笼 这是谁的杰作? 是谁把自己的诗当作羽衣绽满了这山坡 让我一步就走进了希望的岗上 走进去 挂满纸袋的芒果树摇曳风中 好想放声歌唱

竟能在这片山坡上看到希望 相信诗不仅仅写在纸上 这山坡就是一首新诗 于是仰天长啸 一只振翅而飞的小鸟

像一支利箭射入天空滚烫的胸膛 此时我真感谢造梦的他 让我与这漫山的新诗相撞

篇2:走在扶贫路上

白色的光突兀打来,猝不及防,合上眼睑,眼前的黑与耳中的嘈杂。不喜欢这吵闹的环境,找一个角落寂然的坐下。以逃亡者的姿态,划下文字的殇。

我很嘲讽我生命中有那么多的殇,就像空气,无处不在的包裹。生命中那么多的固执,生命中那么多的逞强。

梦里,总有大段大段的逃亡。没有方向的跑,却还是躲不掉心底偏执的.恐慌。像一个疯子似的乱撞,寻求一个背影的安祥。

聚散的人群,消散的光点。曾想过的流浪,湮灭在时光的尘埃下曝寒经霜,该祭奠还是不经意的遗忘?

黑色的风破空而来,携着锋利的回忆。突然很疼痛的想念,你会在哪一个方向?飞鸟遗失的角落,你一定坐在那里彷徨。我想寻你,眼却迷了风霜。

不可否认的,我还是没有学会坚强。那层虚假的外表裸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没人体会的到,内心曾路过的绝望。

学会很物质的生活,精致已成过去的代名词。一次次的遗失了信仰,无言面对那当初的梦想。梦里泪流满面,像一个被理想遗弃的孩子。站在路口,早已找不到方向。

不敢再轻易的去看落地窗上的影子,怕见到憔悴到令自己心疼的自己。寂寞的眼神,荒凉的脚步。

篇3:走在行动的路上

回首当年教学《认识分数》的片段, 细节历历在目: (1) 猴妈妈正在给小猴们分桃, 我们一起去瞧瞧.课件: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把这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用圆圈圈起来, 怎么分? (平均分) 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平均分成几份? (4份)

师:每只小猴分得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是几个桃?

师:谁能说一说14是怎么来的?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1呢?

(2) 教学想一想

课件:如果平均分给2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师:同样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板:平均分成2份) 请学生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

师:每只小猴分得几份?是几个桃?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和同桌讨论一下.

师: (指图) 这一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一份呢? (板:每份都是这盘桃的12, 是2个桃) .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为什么每份都是这盘桃的12?再指名说一说.分母2表示什么?分子1呢?

(3) 比一比

师:对照大屏幕和黑板比较这两道题,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

(相同:都是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 都要表示这样的一份.

不同点:第一题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盘桃的14, 是1个桃.

第二题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这盘桃的12, 是2个桃.)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 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几分, 每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当例题教完后, 练习中下面两题很多人写成了26和36, 以至于在后面的习题中屡屡出现平均分, 每份是几个时, 分母通常写成这个整体的总数, 分子写成每份的个数.面对此情此景, 倍感失落的同时很无助.

年岁逐增, 再教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我会细细回味知识间的联系, 建构一定的知识模型, 进而会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在仔细研究教材之后, 找到那节课让我遗憾的原因, 除了经验的成分, 还在于没有紧紧抓住分数的意义, 特别是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分子表示这样的一份.在复习导入新课时就应该重点强调这个知识点, 教学例题时, 41也应该重点说说分母和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到教学“想一想”出现24的说法时, 应该再结合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帮助学生分析, 比较的过程是提炼重点的过程, 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到重点, 突破难点.知道都是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的情况下, 为什么一个每份可以用41来表示, 一个每份可以用21来表示.最终明确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而不是这个整体的总数, 分子表示这样的一份, 而不是每份中的个数.

再教这节课时, 我对教学做了如下针对性的改进:首先复习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个西瓜的14, 并及时进行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个物体的14.接着出示4个桃, 问:刚才分的是一个西瓜, 现在分4个桃, 怎么分?让学生初步感知和以前学的不同, 分的是几个物体, 先要将这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盘桃的14, 再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接着出示8个桃, 问:如果这盘桃是8个呢?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每份是几个桃?虽然每份是2个桃, 但仍然用14表示.这里进行第一次比较:每份中桃子的个数不同, 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呢?帮助学生理解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 所以每份是这盘桃的14.

接着出示这样一个空集合圈, 撇开具体的数据.问:如果不知道这盘桃有多少个, 还是平均分给4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再进行第二次比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到:不管桃子的总数是多少, 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 每份就是14.进一步理解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而不是桃的总数,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一份, 而不是每份的个数.

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 出示“想一想”, 这时学生就能很快说出是12, 并能准确地说出理由.这里进行第三次比较:都是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 为什么这里每份是这盘桃的41, 而这里每份是这盘桃的21?帮助学生理解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分母就不同.

在这部分新授内容中, 共进行了三次比较, 通过反复比较, 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 首先要把这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篇4:走在长征路上

一切都源于70年前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胜利会师。那之后,作为军事史上的长征结束了,但作为更广泛意义上的长征刚刚开始。

70年间,不断有人重新踏上长征路。1981年7月,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来了,他携妻子和三个儿女一道,成为长征路上沿着红军足迹旅行的第一批美国人。1984年,76岁的美国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了,陪同他来的是70岁的妻子夏洛特。一年后,《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在美国出版。

中国人,外国人,老年人,青年人,长征的道路似乎从不寂寞。今年的长征路更是显得格外热闹。

在以重走长征路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人中,有的已广为所知,比如崔永元的“我的长征”,比如“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但是更多的人寂寂无名,与“崔家军”和元勋子弟相比,他们更像游击队,或数十人组成一队,或三五结伴,或单枪匹马,路上相遇便打个招呼,然后又各自前行。

5位元勋子女坚持走完全程

有人称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陈宇为中国重走长征第一人。他从1977年第一次走长征,至今一共走了十次长征路,创造了一项难得的记录:“红一、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路线我都系统走过了”。

1977年的时候陈宇在川西当兵,所在部队就在夹金山脚下,躺在床上就能看见当年红军爬过的雪山。这一年,部队拉练,陈宇和战友举着红旗,背着枪,从金沙江一路走到甘肃,从此与长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考上大学后,陈宇主动申请调到历史系,把长征作为研究的重点方向。

第十次也是最近一次重走长征路让陈宇的名气一下提高了许多。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走,而是带领着一个特殊的群体——革命元勋子女——重新踏上了长征路。这个群体里包括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朱德女婿刘铮、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左权之女左太北等三十余位将帅子女。

陈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30余位元勋子女加上工作人员,整个团队实际上是72人,但是真正全程走下来的只有18位,其中包括5位元勋子女。7月19日从福建宁化出发时,记者有120多人,但坚持走下来的只有一位。

尽管活动有企业赞助,并且每到一地一般都有政府或军方的接待,但是路途的艰辛仍然非常人能够承受。陈宇说路上有一位记者,头和脸都肿了,“哭得一塌糊涂”。

身体因素是造成减员的最重要因素,在遵义有一位元勋子女甚至报了病危,抢救过来之后不得不返回北京。

不过,也有非身体因素减员的,“有些是吃不了苦;有的记挂着自己的生意,有的是回去返聘工作,怕岗位被别人代替了,有的要出国,需要回去办手续,还有的是子女要上学了。”陈宇说。

“这和当年长征一样,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到最后只剩6000人,其中也有非战斗减员。”

在出发之前,队伍就遇到大水,最后陈宇拍板说按计划出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几乎是“贴着台风”走的。“我们到韶关的时候,韶关一片汪洋,刚离开韶关,后面台风又来了。”

陈宇说,有时候车队刚过,后面的山就塌了。而最危险的是在金沙江边,当时他们坐的是吉普,“很多元勋子女都闭着眼睛不敢看,我们刚到中武山脚下一辆车就爆胎了,如果在山上爆胎就完了。”

历经艰辛,元勋子女实现了重访父辈足迹的愿望,也体会到了父辈的出生入死。在祭奠湘江的时候,陈宇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找来了一些菊花,让元勋子女们在湘江边洒花祭奠,“当时没有不掉眼泪的。彭德怀侄女彭钢告诉我,她觉得菊花都是红色的。”

当年,8万多中央红军经湘江一役,牺牲过半,鲜血染红了湘江水。

8月25日,陈宇率队伍抵达延安,历时37天,行程8000多公里。

不惜住猪圈的重走者

其实陈宇不赞成“重走”长征路的说法,他说最多叫“重访”长征,因为不管怎么走,总是与当年红军的路线有不吻合之处,“说重走长征是吹牛”。

按照陈宇的标准,刘光耀一行的走法更接近于“重走”长征路。他们几乎完全徒步,即使有好心人想搭载他们一程,如非特殊原因,比如当天一定要赶到某地宿营,他们仍会坚持步行。

与元勋子女们相比,刘光耀一行完全是“游击队”,他们通过网络自发联络到同道中人,定下5月初在井冈山集合,随后就出发了。当记者联系到刘光耀的时候,他已经在路上走了4个半月,到达了甘肃武山县。

刘光耀所在的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队员们的职业有军人、农民、养鱼专业户、银行职员、网络工程师,不一而足,而年龄则从20出头到70有余,跨度极大。

刘光耀今年56岁,是一名退伍转业军人,退伍前在长征老军官身边工作了30年,经常听他们讲故事。他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立志一定要走一遍长征路。他说,这是他作为一位老军人和共产党员的职责,“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让大家更关注长征,把长征精神的旗帜扛下去。”

刘计算了一下,到达武山之前,他们已经爬过16座大山,20多条大河,50座红军攻破过的县城,毛泽东居住过的挂了牌的房子参观了80多处,无名烈士墓和无名烈士碑见到了100多处。在烈士碑前他们都要鞠躬、敬礼并献花。

他们组织上比较松散,大家一起出发,路上有快有慢,大家各走各的,到达一个目的地之后大家再集合,相互间方便照应。走到一个县,他们会到当地政府或邮局或派出所盖个章,作为留念。他们的平均速度是每天40公里。

由于没有任何赞助,他们只能自费行走,因而路上要艰苦得多。他自己将一天的消费控制在25元以内,住宿找最便宜的旅店,一般不超过10元,“都是那种百年老店,脏不说,蚊子、蟑螂多得很,一抖被子,哗哗往下掉。半夜里耗子钻到被子里去了。”

这不算最差的,他们还住过猪圈,“睡到半夜猪进来了”。在过草地的时候,方圆70公里无人烟,因为牛粪比草地干燥,他们溯尚在牛粪上。

吃的同样很差。在小饭馆吃饭,里面经常有苍蝇。在二郎山地区,他们吃过青玉米,在草地上吃过发霉的干粮,饿得实在走不动了,还吃过野菜。一路上,他们很少在饭店里喝茶水,基本上喝山沟里的水,到甘肃没有了溪水,才不得不到饭店找水喝。

“我们没法跟崔永元他们比,他们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刘说。

在这种情况下,20多岁的年轻人都落泪,刘就鼓励他们:“当年红军还不如我们呢!他们还要打仗呢!”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撤了下来,在出发时,他们有400

多人,到了武山的时候,只剩下11人。

刘的队友“雪狐”是黑龙江一个县的宣传干部,40多岁。在艰辛之外,他有了很多感悟。他说,通过重走长征他看到了开放的重要性,“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是两个天地,而贵州和湖南交界处又是两个天地。”为此,他们一有机会就跟当地乡村的领导以及农民交谈,谈开放,谈外面的世界。

雪狐说,对于他们的行动,当地百姓95%是赞许的,有些地方甚至打着旗帜为他们送行。但也有少数人不理解,“有些人冷嘲热讽,问我们能拿多少钱,有的说你们是吃饱了没事干。”

不管评价怎样,雪狐坚持了下来,而且每到一个县城,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把新拍的照片发到网上,他有一个博客,名字就叫“雪狐的新长征”。

在武山县休整一天后,第二天他们将继续前进,先到陕西吴起,再折到甘肃会宁,“10月10日结束行程,”雪狐说。“我要是当年的红军,早放弃了”

李爱德的名字让人们联想到当年惟一一位走完长征路的外国人李德。这位38岁的英国人似乎重走长征上了瘾。

2002年至2003年,李爱德曾与英国小伙子马普安一道从江西于都出发,用384天的时间徒步重走了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路程,事后出版了《两个人的长征》一书。

2005年11月19日开始,他又循着红二方面军的足迹开始了新的长征,至今已经在长征路上行走了10个月。这一次,马普安因伤病没有同行,取而代之的是人称“装备佬”的成都人杨肖,他是李爱德上次重走长征路的野外指导。

“两个人的长征”故事还在继续。如今,这个中外二人组合已经从四川阿坝州顺利越过草地,到达红原。到10月中旬左右,他们就将到达此行的终点——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乡。

李爱德身体高大,面容俊朗。他来中国已经8年,汉语已经相当流利,只是语调听起来还有点怪异。为什么走长征路?这个问题不止一个人问过李爱德,很多人都认为他在发疯。历史学博士出身的他对这个问题很淡然,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他的长征是自由和纯粹的,他走长征的目的只是缘于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和喜爱。

“我不是再次重走长征路,而是要走完整个长征路。”李爱德说。他一路背着沉重的书籍在途中研读,和前一次的重走长征路相同,他也一直在寻访留在当地的老红军战士以及那些沿途曾见证过红军长征的人,希望将他们脑海中70年前那段鲜活历史记忆忠实地记录下来。

他们是现代化的“野战军”,每天背着数十斤重的装备,晚上就把背包打开,支起帐篷,钻进睡袋。谈起长征感受,他滔滔不绝,同时也很坦诚,“走乌蒙山回旋战的路线时,我真的在想,这可比四渡赤水难多了!四渡赤水时,山没这么高,跑得没有二,六军团快,也没有这个地区偏僻崎岖,我们过云南奎香只一次,可是红六军团的16师在师长周仁杰率领下,三进三出奎香,人格力量要特别强才行!我要是当年的红军,早放弃了,我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吃苦,虽然现在已经够苦的了……”

问他什么是长征精神,李爱德在电话那头笑而不答,他只说:“要去体验什么是长征精神,自己就上路走吧,不用成群结队攫取注意力。”

走着走着有些东西就生长在心里了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9月初,中国科学院的14名青年科学工作者也踏上了“重走长征路”的行程。这支队伍从北京坐火车至遵义,此后将要徒步从遵义经董公寺镇、泗渡,最后抵达娄山关。

队伍出发前,科学院的领导要求队员要“带着问题上路,带着答案凯旋”。女博士生冉恬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临行前一天,她在日记上写道:“为什么要去用自己的双脚丈量那段路程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清楚。”

徒步第一天,队伍从遵义市区出发,到达高坪镇,全程21公里。冉恬回忆,一路上,他们的队伍非常引人注目。而且,他们的队服是鲜艳的红色,有人在路上冲我们喊:“看,红军!”大家都很开心。

夜色临近,在快抵达高坪镇的途中,队员们在路边的农家小院里见到了手摇的用来扬谷子的风车,这种风车能把颗粒饱满的稻谷与没长好的空谷壳分开。领队组的李强颇为感叹:几十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与敌人战斗的年代,在用这个做生产,几十年后,我们的农民还是在用这个,这么多年没有变化,作为我们这些身处中国科技最前端的年青人,究竟我们该怎样去帮助人民解决改善这种生存状态?作为中国科技的国家队,我们能给老区带来些什么东西?

仅仅到了第三天,队伍就已经“伤兵满营”——除了孟阳的膝伤、李宇飞的腕伤和任瑛脚底的水泡,总领队王健的脚底也磨起了水泡,而领队之一、遥感所的李强则闹起了肚子。

在终点娄山关,队员们意外遭遇了一位身着黄军装的老者。这是一位娄山关战斗遗址的义务讲解员,13年前,他从重庆来到这里,在以后的13年里,老人每天在关口爬上爬下,擦拭红军烈士纪念碑上的尘土,修剪遗址内的草木,绘声绘色地向人们重复70年前这个关口曾经发生的故事。

此时的冉恬,忽然觉得老人让她又一次体会到了信念的巨大力量。

回北京之后,有人说,冉恬你变了,但又说不出是哪个地方变了。冉恬自己说:“长征,的确给人挺大变化的。我不是党员,但是在那种氛围中,有些东西不由自主地就生长在心里了,在红军山给烈士献花圈的时候,我的确受到了一种感动。”

篇5:走在路上作文

走在大学路上,求知为首。苦闷的高中生活,使我们误以为在大学里尽可以放下学业,投己所好。其实不然。胡适先生曾说过:“学问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摧毁了自己。”著名科学家、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钱伟长老先生坚持“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他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64岁学计算机,一生都在求知。正是这样不断学习的精神让他成为著名的“三钱”之一,为我国的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学,自由的学术天堂,给予我们宝贵的光阴,求真、求善、求美需要靠自己去努力。

走在大学路上,须坚定信念。飞人刘翔在奥运会的退赛让人们感到遗憾,很多人说,对于一个跨栏运动员而言,跟腱的伤是致命的。然而刘翔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努力恢复,训练,终于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银牌,重回110米栏的世界一流水平,让国人为之自豪。走在大学路上,追求真善美的同时,最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信念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我们勇往直前。

走在大学路上,得认知自我。人的一生都在围绕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哲学命题展开,这与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如何选择,不管经历什么,请别逃避,勇于面对自己,正视失败与挫折。巴尔扎克曾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生活中挫折与伤痛常在,痛定思痛,失意后的天空依旧湛蓝,挫折后的阳光依旧闪耀。正视挫折、认知自我,才能走向终极欢乐。

篇6:走在路上作文

年初一的早上,虽然我昨晚的联欢晚会看得很迟,但我依然早早的起来。只见妈妈正忙碌地准备红包和礼品,一起去探望太奶奶。

爸爸开着车送我们去太奶奶家。在车上,爸爸和我们讲述起他们曾经童年时的春节:“那个时候我们都是走着去你太奶奶家的,路上还满是泥泞,哪里来汽车坐。到你太奶奶家里去是最开心的,因为只有在过年你太奶奶才有糖分给我们吃,而且一定有肉吃。”我满脸不解疑惑的问道:“吃个肉,吃个糖有那么开心?”爸爸怀念的说道:“是啊,那时的我们哪来常常吃到,也就过年才有的吃,还能穿新衣服。”我想想自己,好像……

很快我们来到了太奶奶家,只见太奶奶和爷爷已经在家里等候我们啦!桌上已经有满满一大桌子菜了。有许多美味佳肴,和好多好吃的鱼肉海鲜等。我心想:那个时候。每逢过年才能吃一次肉,现在每顿饭有肉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了,而且更多人都不要吃肉要吃绿色蔬菜,水果,海鲜等等!在这时,只听爸爸大声激动的说道:“奶奶,我们来拜年啦!”

篇7:走在路上

— 读《我的教育行走》有感

李镇西老师名字如雷贯耳,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李镇西老师了解不是很多,寒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行走》,可以看出李老师是热爱教育的人,正如李老师所说:“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后来当了教师,就把文学这种业余爱好融进我的专业,于是我有了一点成功的感觉和许多职业的幸福”。“教育其实有着至少不亚于文学的魅力!”文学与教育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李老师收获了双重幸福。

《我的教育行走》是李老师在国内外行走与思考时所撰写的文化散文,字里行间包含着深切的民族和教育的忧患意识。一读到这本书,想起曾经读过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都是这种游记散文的形式,且行且思,将历史、文化融入旅行当中。但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同的是,李老师的足迹是和教育分不开的,面对自然,面对历史,面对哲人,他谨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做一个永不止步的思想者。

打开书,李老师引领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是一名幸福的旅行者。有着厚重历史的皖南古村落,如梦如幻的海滨城市,独具特色的名山。李老师笔下的自然风景跳动着灵动的光芒,折射着历史的痕迹。武夷山曹墩村,这个富足、宁静的村庄。读着书中的文字,自己仿佛置身其中,更是唤起了对儿时的记忆,“村口,水车的影子隐隐约约,哗哗的水声表明它依旧在执着而又孤芳自赏地悠悠转动着。一条小溪在每一户人家的门前默默流过,偶尔从门里透出的灯光直射溪底。”“老宅门前,三三两两地坐着或蹲着些长者,嘴上的烟卷忽闪忽闪的,映出一张张纯朴的脸庞,而一群一群农家孩子则不时在村子里追逐着,打闹着。星光下的村子生动而安详,此起彼伏的,是三两声慵懒的狗吠和英气风发的蛙鸣……”久居城市,对这样的情景是多么的向往,向往那份祥和,向往那份宁静。在李老师的书中很多这样的情景,骑着自行车,带上喜欢读的书,依山傍水,陶醉其中是多么惬意!

“成都今天的美丽,每天都让我沉醉其中”,面对自己的故乡,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成都辉煌的历史,成都的美景、成都的美食、成都的美女,成都厚重的文化魅力,成都人的自得其乐。李老师在这座城市中看到了希望,人民生活幸福的希望,教育的希望,并为这个希望努力耕耘着。“这些高楼大厦正在镶嵌的绿色或蓝色玻璃

幕墙,是这座古老城市的年轻面容,现在,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容正骄傲地俯瞰着脚下这片土地的又一个春天!”

跟随老师旅行,也是在与哲人对话。每到一处,李老师首先要探访的是人文景观。五人墓、林昭、朱自清、史可法、谭嗣同、胡耀邦、叶圣陶、陶行知、晏阳初、张太雷、瞿秋白。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一次次震撼我们的心灵。在与哲人的对话中我感受到了李老师的率真和耿直,三百年前,五人墓的五义士事不关己却为义声援,“宁为玉碎,永不低头”的林昭,“浩然正气的史可法”,以古鉴今,反思当下,我们感到汗颜,特别是面对陶行知先生,一篇《愧对先生》更是真情流露。面对先生所倡导的民主教育,对照当代中国的种种教育弊端,我们仿佛看见李老师那泣血之悲痛,记住了文中陶行知先生曾写过这一段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她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她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她没有打着她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是啊,我们真是愧对先生啊!作为一名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让本来丰富多彩的教育行为变了样,我们关注作业、分数,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漠视了学生想对我们表达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疏离了我们,我们也逐渐疏离了学生。学生是一个有情感的独立个体的人,牢记这一点,像李老师一样,谨记先生的教诲,做一个新教育的践行着。

篇8:我们走在路上

海洋出版社作为海洋系统的国家级专业出版社,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完成了转制工作, 成为国家海洋局下属的年轻的文化企业, 机遇和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面临机遇。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党中央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国家海洋局党组重视海洋文化建设, 刘赐贵局长在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部署2012年六项重点工作, 其中一项是“坚持文化建设, 大力增强全社会海洋意识”。有党中央的指引, 有国家海洋局党组的高度重视, 这样的有利局面千载难逢, 海洋出版社转企真是生逢其时。

我们遭遇挑战。与此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海洋出版社的发展阻力重重, 全国出版业产能过剩、出版社人才断层、传统事业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市场经验不足等, 势必制约出版社的发展。我们只有迎接挑战、攻坚克难, 才能在出版业立稳脚跟, 使海洋出版社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适者生存。在市场经济模式下, 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适应市场, 按照市场规律运行。首先, 要树立市场意识。海洋出版社长期在事业体制下运行, 市场意识比较淡薄, 必须彻底转变思想, 增强市场意识。其次, 必须不断完善考核和分配机制, 从制度上鼓励和鞭策大家闯市场。我们是企业新兵, 摸着石头过河, 必须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现代文化企业的运行机制, 用制度管理企业。

我们苦练内功。求人不如求己, 企业要发展, 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我们已经走在企业的路上, 必须苦练内功, 用强壮的身体迎接挑战。

首先, 要转变观念, 树立危机意识。我们已经完成了形式上的转企, 但思想上的转企更加困难, 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海洋出版社在事业体制下走过了30多年, 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员工观念都有非常深的事业烙印, 这不是一觉醒来就能转变的, 因此, 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 尽快适应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目前国内出版业整体产能过剩, 对海洋出版社这样的小型出版社冲击更大, 如果不能健康发展, 迟早要被挤垮, 要有这样的危机意识。

其次, 要理顺内部关系, 形成有利于发展的良好氛围。海洋出版社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出版与发行脱节——编辑不搞市场调研、不掌握市场需求, 发行不能为编辑提供相对准确的市场信息、推销力度也不够, 这样的工作氛围所产生的结果是大量出版物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滞销积压, 严重制约了出版社的发展。因此, 必须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编辑和发行一起走市场、了解市场需求, 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 有的放矢地生产出版物,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扩大生产, 提高销售率;要加强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统筹协调, 各负其责, 提高图书质量和生产效率, 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是,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在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事业发展上, 对于出版社来说更是如此。出版社不需要实验室, 也不需要仪器设备, 只要有了人才, 就能够发展, 因此人才对于出版社来讲至关重要。目前海洋出版社的人才现状是:高层次人才匮乏, 缺少带头人, 海洋专业人才配备不全, 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针对这样的状况, 要制定有利于年轻人迅速成长的措施, 鼓励优秀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如设立青年出版基金、扶持自主选题出书、建立人才团队、鼓励老专家带好徒弟等;要重视关键岗位人才培养, 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争取在2~3年时间内摆脱人才匮乏的窘境。

我们准确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只有定位准确才可能事半功倍, 得到好的收成。

首先, 要立足基本, 不断创新。海洋出版社在社会上有地位, 靠的是海洋领域的专著, 这是我们的基本。要稳定海洋类专著的市场, 掌握全国海洋领域各专业的科技人员情况, 掌握他们从事研究项目的情况, 从而就能掌握他们出版专著的需求, 提前介入, 尽可能把大多数的海洋类专著拿到海洋出版社。

其次, 要鼓励创新, 构建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力争在其他领域有所突破。根据时代特点, 抓紧电子出版物的开发;在海洋文化方面找到突破口, 在宣教、系列文化丛书以及系列讲坛等方面有所作为。

最后, 海洋出版社作为海洋文化的载体企业, 在海洋文化大发展的时代, 义不容辞地要发挥主力军作用, 不能仅局限于被动出版, 还应该主动组稿, 同时策划一些有影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为海洋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海洋出版社是一个年轻的文化企业, 目前的业绩还不尽如人意, 还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 我们已经走在路上, 经过不懈的努力, 海洋出版社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篇9:走在创新路上

一直以来,吴亦隆都是班上有名的文艺积极分子。这个拍照喜欢装酷的大男生爱唱爱跳,爱组织集体活动,爱当众演讲,还曾一度担任过班级的文娱委员。

直到去年8月,吴亦隆获得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意一等奖和创新人才专项奖的消息从香港传到学校,周围的同学们才惊呼:“原来他不仅是个文艺少年,科技创新也厉害着呢!”

发现新世界

“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发现。”吴亦隆总是对自己这样说。即使是不起眼的角落,也留下了他关注的目光。

赤壁之战为赤壁的山山水水珍藏着众多三国文化古迹与灿若星辰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参观赤壁博物馆时,吴亦隆注意到馆内许多的铜剑、铜鹤、铜镜等文物出现了明显的锈蚀损坏现象,这让他很心痛。

心痛之余,吴亦隆想到,学校每年都要选派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不正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研究价值的项目吗?很快,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项目确定后,吴亦隆立马着手实验:先把博物馆技术人员剥离下的铜锈与稀硝酸混合,铜锈溶解并产生了少量气泡。然后在反应后的余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试管中立即出现了白色沉淀。

仅凭自己所学的初中化学知识难以完全理解实验中每一处反应背后的玄机。通过请教老师、查阅相关文献,吴亦隆才推断出铜锈中含有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状锈碱式氯化铜和氧化亚铜等物质。

了解锈蚀机理还不够,吴亦隆又“对症下药”提出了青铜器生锈的预防措施:用空调控制温度,用除湿机控制湿度,在保持空气干燥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交换处理,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最终,吴亦隆凭借作品《赤壁馆藏铜质文物的锈蚀机理与保护研究》荣获第30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与教科书“较劲”

只要有可能做到,就尽可能去尝试。这是吴亦隆的创新信条。

酚酞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一般用酒精作溶剂配制酚酞溶液。文献中描述酚酞指示剂用酒精作溶剂的理由是,酚酞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并不代表不溶于水,关键要确定多少剂量的酚酞可溶于一定量的水。为此,吴亦隆设计了5个定量实验,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用酚酞的水溶液完全可以替代酚酞的酒精溶液作指示剂,且不变质、成本低、效果好的结论,并得到了酚酞的酒精溶液变色的最低浓度。

类似的创举和尝试不止一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物的实验,按照教科书上介绍的方法,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片刻后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滴,说明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再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稍后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但在实际操作中,吴亦隆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成功率很低,因为烧杯有个密闭圆底,导致内壁很容易被熏黑,且温度易升高,所以很难观察到水珠,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也不易判断。

吴亦隆心想,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未必最完美,何不尝试改进这个实验?

敢想就敢做,吴亦隆和几个同学一起开始设计新实验。鉴于烧杯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吴亦隆创造性地选择用玻璃漏斗取代烧杯罩在蜡烛上方。由于漏斗内壁大,便于水汽冷凝,易收集较多的二氧化碳,又有孔道便于排出黑烟和收集气体,不影响观察漏斗壁内的变化,实验成功率达100%。

让生活更美好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严谨的思维,更要有人文关怀,科技的核心应让每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生活得更加美好。”吴亦隆对科技创新的理解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

在他生活的大院里有一位聋哑孩子,每次碰面,吴亦隆总要和这个年龄相仿的邻居打声招呼。遗憾的是,吴亦隆每次和这位邻居打招呼时,虽然听得见他喉咙发出的声响,看得到他肢体做出的动作,但却无法清楚地知道他要表达什么。聋哑人的情感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如何走进残障孩子们的世界并帮助他们?

这些疑问激起了吴亦隆的创新欲望,他的心中萌发了设计一款《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的想法。

吴亦隆一边找老师请教一边查询相关资料,通过对残障儿童行为肢体动作进行分析解读,对智障儿童不同声音和不同哭声进行调查,以及对市面上相关产品的调研,提出了一款帮助人们理解残障孩子们的声音、肢体语言,从而更好地实现残障孩子与正常人的情感交流的产品设计创意。

2015年8月,吴亦隆带着这份作品远赴香港,参加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无论是面对参展市民和参赛选手的公开展示,还是面对重量级专家评委的封闭提问,吴亦隆都表现得淡定从容,他说:“因为我只需要如实说出心中所想就行了。”

最终,吴亦隆凭借《残障孩子思维情感解读机》站上了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意一等奖和创新人才专项奖的领奖台。

篇10:走在路上作文

不再行走的我也不再疲惫不堪,心却荒芜得如同科尔沁沙地。但我更钟情于旅行的感觉,那种在路上的感觉。陈旧的火车车厢,昏黄的灯光,窗外的景色一帧一帧地变化。下一站可能是去延续古老的北欧童话,可能是去追随绚烂荒唐的骑士精神,可能是去探访耶路撒冷那爱与恨共存的圣城,可能是去瓦尔登湖禅悟,那么前途永远未卜,无法预测前方是死亡还是永生,但是心里却能很欣然地接受未知,而且无怨无悔……路是一条线,终点是一个点。我们可能要倾注一生的时光,和感情去行走。

而回家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幸福,而又那么可悲。家是路程的终点吗?显然不是,如果是为什么还要可悲的离去呢。在路上,就意味着不断地告别。但他们并没有走远,他们在接力地对你的爱。幸福不一定是笑得很灿烂,悲伤也不一定是号啕大哭。在路上,时间过去了,那些曾经欢笑或悲伤的印迹依然在我们心里。接下来的路途,心怀他们的爱,安安心心地,一个人走。

你的路和别人的路或许是两条平行线,或许偶尔会有交点,但是永远不会重合,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想,就像我一直喜欢的写作,它的本质不应该是拘泥于章法,而是让写的人开心,让看的人感动,仅此而已。刻意追求思想的高度又什么意义呢?

篇11:走在路上范文

在成长这条路上,我们注定只能踽踽独行。

-----题记

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地受伤,跌跌撞撞地坚强。也许我的成长之路亦是不平,或许我也曾无数次重重地栽倒,但我很庆幸,我一直都走在路上。

小时候,总以为成长是个十分美好的字样,多少次幻想着早些长大,早些摆脱束缚,挣脱牢笼,获取属于自己的自由。可当我一天天走向成熟,褪去稚嫩,却发现头顶原本的一片晴空却早已被乌云遮蔽。脚下的路也似乎更加泥泞,怎么我的脚步突然变得这么沉重?.那个曾经骄傲地微笑的孩子不见了,现在,她只剩下叹息。曾经骄傲的资本也不见了,只剩下更多冷漠的表情和无休止的困扰。现在,我已然走到初三的分岔口,或许我曾经一路遥遥领先,头也不回的一直努力向前奔跑。可现如今,隐隐约约发觉有人已经赶来了。

我依旧很努力地学习、做题、背书。可依旧会时常犯些低级错误,仍然会有思维“冻结”的时候,而那些平日里看起来嘻嘻哈哈整日玩闹的人却那么得心应手。如今,头上的光环渐渐暗淡了。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还有多少双挑衅质疑的目光。这一切,都让我不禁小声问自己,难道你真的已经走不动了么? 有多少创伤卡在咽喉,有多少夜晚没有尽头,又有多少眼泪滴湿了枕头。多少次,我在心里重温着自己小小的梦想,带着泪痕进入梦乡。我是多么害怕自己配不上我所经历过的一切。终于在一次次痛苦挣扎过后,我明白了,自己已经进入了“平原期”,即所谓“瓶颈”时期,只有调整好心态,努力扛过这段日子,继续奋斗才会最终攀到顶峰。

于是,我把眉毛下面的泪水变成眉毛上面的汗水,努力加大步伐,拖着确乎有些疲惫的身躯,一步一步往前走。终于,脚下的路又渐渐平坦,步伐也越发稳健。头顶似乎有一道阳光穿透了乌云,直抵心灵。

或许这就是成长吧,在被蹂躏的体无完肤之时又重见希望。可能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可以是最努力的,然后我就会成为最优秀的。我知道未来还有好多路要闯,我决不允许自己到下,昨日的泪光也一定会随着时间都蒸发。我要一个人

走在自己的小路上。

篇12:走在“写作”的路上

走 在 “写 作” 路 上

————第九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秋.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学习心得

感谢学校领导的重视,感谢罗校、唐校,解长等同事的支持,又给了我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9月26、27日两天里、我们总共听了6个专题讲座,5节写作教学。用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正平的话说,我们的理论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他的讲座把我们下面的老师讲睡了一大片。后面6位老师的级别要低一些,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让很多老师佩服,时时掌声响起。我就把我能听懂的理论(他们的核心观点),以及他们的与我的思想产生共鸣的一些小学习作教学方法,和大家聊聊。

一、马正平导师的核心观点:明明白白教作文,实实在在学写作。

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而段落是由句子构成的,小学写作教学首先要从句子写作训练入手,然后进行段落写作,最后才能进行篇章性写作的教学与训练。

现在回过头想想,的确也是,当初教学低段,很多学生连句子都没写通,我也没下功夫整整,就稀里糊涂滑到段落、篇章的写作,导致今天我班有的学生作文错字,错标点满篇,全文神经错乱,狗屁不通,修改作文成为一件极其煎熬的事情。

二、张祖庆老师的核心观点:“为别人写,写别人的话”是当前习作教学最为严重的问题。

很多家长,老师常常感叹:当前中小学生的习作,缺乏灵性,老气横秋,杨永先

第 1 页

2014/11/23 “第九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秋”2014年秋期德胜小学学习心得

选材、立意、构思、行文、语言千篇一律,暮气沉沉。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他想,关键还是在于作文教学本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时代是幻想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把身边的动物、植物、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却往往人为地设置过多的想象障碍,让儿童的想象不能持续流畅的展开,学生作文课上的想象,也因教师或伙伴间的干扰,合理有余,创意不足;沉重有余,灵性不足。想想,有理。他用两个事例说明:

(一)人往往只想出一个办法就停止了思考。

(二),创造思维,往往被老师扼杀掉。(书12、13页)。同时,他用他执教的《世界的另一端》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头脑风暴,让写作充满创意灵感。(《世界的另一端》视频)

三、贾志敏老师的核心观点: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练习,也是孩子学会做人的记录。学写作文,没有诀窍,唯有多读,多写,多修改。

做到以上三点,即使“无师”,亦可“自通”。从这位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逾57年的老教师身上,在习作教学方面,这几点值得我学:

(一)、教学生如何详细,具体的进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填充“猪肚子”(《捉螃蟹》为例)

(二)、学生在练习片段习作后,好词好句当场表扬,及时鼓励。错字,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当场修改,这是几个执教老师都用到的修改方法,有听课老师质疑,这样不就打断学生思路吗?其实不会,指导后,让学生马上写写,读读。这样让全体学生都互相学习怎样写,怎样修改。(例句书26也1,;2,现在是巴西队和米兰队争夺冠亚军。)

(三)、学生写作后,希望老师们在修改上多下一点功夫,给我们介绍了几种修改方法:

1、面批;

2、集体批;

3、学生互批互评;

4、结对子批改;5杨永先

第 2 页

2014/11/23 “第九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秋”2014年秋期德胜小学学习心得

上好讲评课;6,誊清作文。(书26页)

(四)、根据自己的写作内容,试拟几个题目,在斟酌,逐一划掉,留下最好的。

四、何捷老师的核心观点:写作教学进行时,儿童写作可以教,需要教,教学追求有效。

写作,儿童是主体,伴随着主体写作全过程,教师必须履行教的职责,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教”。“进行时”就是以“教”串联全程,时时关照写作运思,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组织同伴合作,促进表达欲望产生,直至言语表达顺利倾吐而出。

他说学生起步作文要做到:低要求,严要求。重童趣,轻教化。关注生活,重想象。(笔记6页)何捷老师执教的《我的爸爸》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适合低段的作文起步。(《我的爸爸》课件)

五、管建刚老师的核心观点: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

(一)、什么是儿童自己的话?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

2、真心话,就是自己的话;

3、时代的话,就是自己的话。(例48—55页)

(二)、写自己的事,学生只有写自己的事,思路才是清晰的,才有得说,才有得写,写出来的文章才“实”,才“活”。

《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学生说、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就忽略了大纲的要求,甚至根本就没读过大纲要求,盲目教学。

还是那句话:因为自身水平有限,浪费了学校的培训费,辜负了学校领导的期望,没能给同事们带回更多有用的东西,愧疚地说一声:对不起啦。谢谢大家!

上一篇:数学教案:鞋子对对碰下一篇:2010年工商局副所长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