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文明行车倡议书

2024-04-26

xx文明行车倡议书(共9篇)

篇1:xx文明行车倡议书

XX文明行车倡议书

XX文明行车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道路交通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交通文明的程度取决于市民的交通行为素质。共建文明的交通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职责。为此,我们向全市广大市民倡议:“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我们倡导“自我约束和文明礼让”的社会公德,自我约束是文明礼让的基础,文明礼让是和谐社会应有的道德品质,予人方便与己方便,每个人既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要对他人的安全负责。为了能在日常的交通行为中,体现出温州文明交通新风尚,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倡议:

1、以遵守交通法规为荣,以违反交通法规为耻,从我做起,从脚下做起,行文明路、开文明车、做文明人,共同维护“文明、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2、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切实履行对单位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及管理的法定义务,模范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3、行人在人行道内行走,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有交通信号灯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翻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4、乘车人排队候车,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在机动车道上拦乘车辆,不向车外抛洒物品,做到从机动车右侧上下车。

5、非机动车不闯信号灯和驶入机动车道,不在人行道上骑行,不乱停放、不骑车带人;遇有停止信号时,不超过停止线;转弯前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突然猛拐。

6、机动车不闯信号灯、不违法变道和争道抢行,不超速、超载,不违法鸣喇叭、不乱停乱放、不酒后驾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不向车外扔垃圾;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头盔;行驶中不拨打、接听手机。

7、随时提醒家人、亲戚、朋友和邻居,树立文明交通意识,注意交通安全,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交通中有你、有我、有他,交通文明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需要我们共同营造。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构建文明和谐新温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明行车倡议书

各位司机朋友:

大家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车主的年轻化,各种个性出位的行为开始在有车一族中蔓延,不仅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管理部门不遗余力地在车德、路德方面做了很多宣传教育工作,也一直强调遵章守纪、文明出行。我市广大司机也特别注意行车道德,避免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新中国六十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万面红旗耀山阳”大型公益活动。红旗车前飘,祖国在我心。在此我们倡议广大司机朋友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用自己的安全出行为新中国生日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我们倡议:

1.车辆出行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超速,保持安全车距;

2.不开斗气车,不并排行驶,不妨碍车辆通行;

3.从我做起,遵守社会道德,养成良好的车德,严格遵守交通法的相关规定;

4.驾驶机动车要按照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标线指示行驶,服从民警指挥,不争道、抢道、占道,不乱停乱放、乱掉头,不冲撞红灯,不开霸王车;

5.机动车不超速超载、不违法鸣喇叭、不酒后驾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头盔;行驶中不拨打、接听手机;

6.驾驶机动车辆要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夜间按规定使用远光灯,不向车外抛洒物品,不污染和破坏道路路面,爱护交通安全设施;

7.随时提醒家人、亲戚、朋友和邻居,树立文明交通意识,注意交通安全,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守护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车辆驾驶员,更要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为广大市民作出榜样,做守法模范、当文明交通的标兵。

讲车德,文明驾驶;迎国庆,和谐行车;做遵纪守法的好车主,做和谐文明的驾驶者,做诚信友爱的行车人,做节约环保的排头兵;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以车为媒,传递国旗闪耀的爱国激情;让我们在国旗闪耀下,共同构建平安畅通的康庄大道!

文明交通倡议书

广大市民、志愿者朋友们:

文明城市需要文明交通,文明交通呼唤文明市民。近年来,随着长沙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不断增强,文明出行习惯逐渐养成。然而,当我们充分享受城区交通治堵成果的同时,在城市主干道和交通路口,行人乱跑、乱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行、乱停等不文明现象仍比较突出,增加了交通事故隐患,影响了交通畅通,影响了城市形象。

让城市更美丽、让星城更文明,是全体长沙市民的共同心愿。为进一步引导市民形成适应时代需求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提升城市形象与市民生活品质,彰显幸福长沙的文明风采,我们向全体市民和志愿者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开文明车,践行文明交通行为。自觉养成“按灯停走、按道行驶、按线通行、按位停放、按章驾乘、按规处罚”的交通习惯,服从交警指挥,践行交通法规,不争道、抢道、占道,不乱停乱放、乱掉头,不闯红灯,不开“霸王”车;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保持安全行车车距,系好安全带,文明礼让斑马线;在行驶中不拨打、接听手机,不向车外抛洒物品,不污染和破坏道路路面。

行文明路,倡树文明交通风尚。行路时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在机动车道内行走,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骑乘非机动车不上机动车道行驶,不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通行,不妨碍机动车正常通行,不在禁行区骑乘电动自行车,自觉监督和推进文明交通环境的建设。

做文明人,争当文明交通使者。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主动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经常引导和提醒家人、朋友以模范遵守交通法规为荣,以不遵守交通法规为耻;爱护交通安全设施, 注意交通安全;自觉排队上下车,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和带小孩的乘客让座;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影响、带动更多的人遵章守纪、文明出行。

交通文明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交通安全维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告别交通陋习,争做文明有礼市民,共创安全、畅通、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93周年!

篇2:xx文明行车倡议书

您好!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机动车和城区人口数量猛增,广大市民对道路交通安全和美好城市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强。为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深入推进“五城同创”工作,打造“山水园林城、民俗风情城、优秀旅游城”,xx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启动了“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活动”,为广大市民创造“洁净、畅通、安宁、和谐”的宜居环境。为此,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倡仪:

一、自觉遵守交通和城市管理法规,争做文明行车和文明行路人。

二、机动车做到不无证驾驶,不无证经营,不超员超载,不酒后驾车,不超速行驶,不闯红灯,不压双实线,不违规调头,不违法超车,不乱停乱靠,不在禁鸣区鸣喇叭等。摩托车驾驶者要戴头盔。

三、公交车要体现安全、文明和优质服务,在停靠站点时,做到停车进站,不占道停车,不妨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

四、非机动车驾驶人要做到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不抢道争行,不乱调头,不乱停乱放,不违反规定载物等。

五、行人要走人行横道,横过马路自觉走斑马线,不跨越交通隔离护栏。

六、积极维护公务车良好形象。全市党政机关公务车辆驾驶人员应模范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好党政机关声誉。

七、自觉配合交警、城管、运管等部门执法工作,做到“三不”:不违背交通法规,尊重交警;不违背文明守则,尊重城管;不违背保洁要求, 尊重环卫。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为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3:xx文明行车倡议书

为提升公交文明形象,引导公交职工践行现代文明交通理念,合肥公交自1月23日起,集中开展了“文明行车、文明行走”专项整治活动。

本次专项整治活动分为宣传发动、集中整治、长效管理三个阶段。活动期间,针对公交车行驶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合肥公交将重点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以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为重点,从严从重整治不文明行车等违法违章行为,完善营运车辆和驾驶员日常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分批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学习,使所有营运驾驶员都受到一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切实增强驾驶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从而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篇4:自行车文明的城市回归

自行车的命运变迁或许是反映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态最好的工具。

从四五十年前物质匮乏的时代,自行车作为极其奢侈的代步工具,到二三十年前,自行车“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再到如今“四轮驱动生活”的工业文明时代,自行车分化为普通人的交通工具和少数人的运动爱好。关于自行车这条简单的历史叙事线索,一方而折射了中国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大道上,像我们驱动的高级轿车一样,速度惊人;另一方面也衍射了我们的城市生态和城市文明并未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如今,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道路越来越宽,自行车道却越来越窄。自行车,曾经那道城市中的风景线,其诗意的成分已经在城市的巨变中风干。在这个经济至上的时代,我们迷恋于工业文明的印记,我们以“有车有房”作为追求品质生活的标签,我们正试图或者已经把那辆驮过自己梦想与幸福的自行车扔到一边。

所以,我们生活的城市,一方面是机动车占据着主要交通要道,继续向我们朝夕生活的城市排放污染尾气;一方面是非机动车道上,熙熙攘攘、密集如流的自行车以及自行车的衍生品——电动车的左突右闯,但我们已经听不到自行车曾经那一串串清脆悦耳的铃声了,行人们行色匆匆,没有几个人会慢悠悠骑着自行车沉浸于这个城市的风景之中。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追求为“汽车”而造,那么城市的生活意义,究竟在哪里?

当我们一头钻进象征品质生活的汽车中时,我们不妨摇开汽车的玻璃窗或天窗,认真打量一下国外的城市,是如何逐渐在城市交通工具的回归中,寻找城市的生态和文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反而“扔掉”了汽车,重新捡起自己曾抛弃的自行车,慢悠悠地脚踏两轮,在自行车的回归风潮中,还原城市文明的本来面目。自行车已经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城市生活格调的一种象征。在能源危机、城市污染以及城市堵塞日益严重的中国城市,发达国家的自行车回归热潮,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吗?

因此,我们特此制作本期专题,以倡导自行车的文明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行车终会实现它的城市回归,这种回归,不但是城市交通的理性回归,更是城市文明进化的感性回归。作为一种健康、运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作为一种最亲近自然的交通工具,作为一种丈量城市风景最好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将重新成为一种“崭新”的品质生活方式,重新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诗意注脚。

单车中国

大约是1994年一个斜风细雨的雨天,英国人斯图亚特·弗兰克林身披一件灰色雨衣,扛着他的“老坦克”相机走上了上海的一座立交桥。二十分钟后,斯图亚特·弗兰克林拍下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照片之一:“上海街头的自行车洪流”——穿着各色雨衣的自行车人拥挤着徐徐向前。这张照片随后登上了《国家地理》杂志封面。

十三年后,斯图亚特·弗兰克林再次来到了中国的上海。这个城市的繁华让他深深震撼,街头呈现的视觉让他惊叹不已。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却半开玩笑问道:“你还记得上次骑自行车是在什么时候吗?”

尽管年过五十的斯图亚特·弗兰克林是以玩笑的口吻询问记者的,可是,当我们来直面他的问题时,会惊异地发现,上次触摸自行车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了,我们甚至已经记不清,那一串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究竟是在多么遥远的过去,悦耳响起的。如今,行走在宽阔的大街上,依然可以看到自行车的身影,可我们发现,各式各样的自行车,拥挤在人群、车流之中,竟带着一些别扭的意味,或者说,在川流不息的汽车流动中,自行车多少有些落寞与“卑微”——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许多骑自行车的人,对轿车在交通道路上的“蛮横”充满了不屑以及鄙夷,一方面却对各种高档轿车垂涎不已,并将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钻进高档轿车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其实,不管如今你的座驾是蓝白螺旋交叉的宝马,还是象征地位与身份的奔驰,我们每个人都与自行车有着密切的情感关联,那些如今坐拥香车的人们,谁不曾脚蹬两轮车子,在童年、少年甚至青年的光阴里疾驰而过?在那个自行车风靡的年代,每个清晨和黄昏,密匝如流的自行车,总在工厂和家之间,汇聚成一条欢快的车流。此起彼伏的铃声,在城市的大街清脆作响。我们也经常会在电影或者电视镜头中,看到这样亲切的镜头:在树荫与阳光散布的胡同里,先是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由远及近响起,接着就看到一个少年吹着口哨、骑车穿越胡同。在那辆笨重的车上,曾经驮着我们一家三口甚至四口,驮着一家人的欢笑与幸福,驮着一家人的梦想。在诸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血色浪漫》之类的怀旧电影中,我们时常发现,骑着单车的孩童、少年、青年,穿梭在城市的树荫里、穿梭在电影院、穿梭在学校、穿梭在这个城市我们可以触及的每个角落。

可是,在时光的这一端,自行车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竟是那么尴尬。那辆曾经驮过我们的自行车,已经驮不动我们现今光亮的生活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自行车很难在愈来愈宽亮的城市大道上,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自行车的身影,但自行车的社会地位,更多地被无形定位为“弱势交通工具”。在每个城市,自行车的公共空间愈来愈小,在不断拓宽的道路上,自行车专用道并未水涨船高地拓宽,甚至,它还得与发展劲头正猛的电动车,争抢那点可怜的骑行空间。若从城市的高空俯瞰,我甚至怀疑,我们似乎只能看见日渐增多的汽车,我们根本看不到自行车在这个城市的小道上,悠悠转动。

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暗暗折射的是我们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以经济建设至上的时代,“有房有车”的中产式生活,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流追求。汽车,仍是我们多数人生活的梦想与追求。自行车自然被社会思维既定为“穷人”的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的构建和改造中,自行车便被我们遗忘在过去的时光与故事里,自行车的命运,在日渐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显得竟是那么落寞,它更像被边缘化的交通工具,默然地出入我们的生活。

或许,我们会依稀看到,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每逢周末或下班之时,一身专业装扮,活跃在城市的周围。在郑东新区或者思念果岭,以及黄河岸滩,我们都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股向行车的热潮中。甚至,在一些富庶阶层的越野车的后备箱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价值几万的自行车,静静地横躺其中。但这些不过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大多出于兴趣爱好,或者是出于健康运动,如果实在高尚一些,是出于环保意识。但这些不足以构成自行车城市文明回归的前兆,这只能解读为少数人对一种健康生活的呼吁和追求。

在查看欧美国家的自行车发展档案时,我惊异地发现,当我们拼命地想“甩”掉自行车时,他们却重新捡起了自行车,重新脚踏两轮,悠然地转动着自己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概念里,骑自行车上下班甚至是一种新的品质生活和格调生活的象征。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许多两装革履的中高产收入者,坦然自若地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这种回归,才是自行车文明真诚的城市回归,是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后,城市

文明高度进化后的理性回归和感性回潮。

一方面,随着世界性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的加剧,提倡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将是城市交通未来构建的重大命题,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无污染的出行方式,将重归人们的胯下;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出行方式,自行车是最富诗意的交通工具,是丈量这个城市风情最好的眼睑。我们可以随时控制它的行走节奏,慢悠悠地穿梭在城市之中,邂逅拨开我们那曾被浮躁的心态尘封的睫毛,心旷神怡地欣赏路旁任何引起我们怦然心动的风景,或者随时驻足,为眼前的风土人情所打动……

对当下的中国而言,自行车的城市回归,首先应实现自行车观念的更新。正如旅美学者薛涌所言:“新的自行车文化,不应该仅仅是买不起车的人的穷人文化,而应是中高产人的文化。他们是最大的开车族。如果他们观念更新,学美国上流社会的这种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街上的私人车就会减少,污染会降低,整个城市的生活格调都会提高。”

人和车的情感世界

冯世娟

自行车早就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乐活态度。它可以是名模拟造型必备的街拍秘密武器,也可以是明星在电影片场最好的休闲玩具。总统可以骑着单车推广全民健身,顺便显示亲民态度;天后可以边骑车边在街心公园享受生活,戴上墨镜就能悠然甩开狗仔。两个轮子上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是最简单的快乐。

受访者姓名:苗波

年龄:30

职业:营销策划

1、你的车龄有多少年了,当时开始骑的机缘是什么呢?

车龄至今已有五六年了。2007年的时候我搬家到银座花园,离上班的地方很远,坐车不方便,就有了购买一辆单车上下班的念头,环保、轻便又快速,多好啊。于是就花1000多元买了辆山地车,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了我的单车生涯。

2、这么爱骑行,肯定有过不少单车吧?

2007年的冬天,我在论坛上遇到了“兄弟单车”这个组织,开始了每周末都跟组织出去骑车游山玩水的习惯。此后,入门山地车不能再满足我了,我开始接触更多类型的自行车:便于携带且灵巧可爱的折叠车,如贴地飞行一样具有速度感的公路车……几年下来,我竟然折腾了十来辆单车。

3、现在骑的什么车?对这个车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吗?

我现在骑的是红白色的崔克trek自行车,它的重量很轻,只有8公斤,速度也很快,骑着它上山下山,加速减速,有一种人车一体,高度自由的感觉。

4、关于你跟你的车,现在马上能想到的一个场景或故事是什么?

自从开始骑单车后,才开始真正体会到了老舍先生所说的“济南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的意思。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受访者姓名:李照艾

年龄:37岁

职业:大学老师

1、你的车龄有多少年,是一直骑车吗?

自行车大多数人从小就会骑,不过这种专业自行车,我是从4年前开始骑的,四年没有断过,除了周末去济南周边骑行之外,平时上下班也用它来代步。

2、你有过几辆车,对于现在的车子你喜欢它什么?

有过4辆,现在骑的这一辆是我精心选择配件进行组装的,特别喜欢,尤其是轮毂跟刹车,骑行起来轮毂发出的嗒嗒声特别清脆。而刹车的灵敏能给我足够的安全感,骑行也有一定的保障。

3、你觉得骑自行车健身与其他运动相比,有什么益处?

就健身来说,自行车作为三大运动之一,优势是不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运动量可控,不需要专门找时间。

4、初学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专业自行车与我们平时代步用的自行车相比,重心前移,角度改变,有利于减少蹬力,但坐姿会因此改变,上下车应当注意安全。就初学者来说应当循序渐进,平时动用不到的很多肌肉在骑行的过程中能够运动起来,只要坚持骑行养成习惯就能越骑越远。

5、有没有过骑车去旅行的经历?能描述一下吗?

我太太刚开始骑行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地是卧虎山水库。为了让她骑得更远,我以迷路为由骗她一点一点骑到了雅虎山水库,这对她是一次挑战,但也找到了骑行的乐趣,我们现在每逢周末也经常一同去郊区骑行。

受访者姓名:丁捷

年龄:29

职业:经理

1、你的车龄有多少年了,当时开始骑的机缘是什么呢?

从小学开始,会骑车子十七八年了,加入自行车运动5年。当时骑车主要是自己喜欢运动,喜欢刺激的感觉,那种速度和自由自在的感觉真的很好。

2、你有过几辆车,你现在骑什么牌子的车?你喜欢它什么?

我主要爱好公路自行车,从开始加入骑行运动到现在一共有过四辆车子。现在主要用的是美国闪电,常用来比赛。这款车子性能优良,比较高档,买时四万左右。不过平时训练主要用五千左右的,耐磨损,呵呵。

3、关于你跟你的车,现在马上能想到的一个场景或故事是什么?

当然是高速在山间穿行啦。我感觉骑车就如同人生,开始大家都在城市里平路骑行,很轻松;慢慢的,骑行到山区,进入崎岖的山路;接着会渐渐进入高山,坡度不断增加……这样的路程会让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双腿疲劳,在爬坡的过程中,你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只有这样,到达顶峰后才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下坡的轻松会让之前的痛苦一扫而尽,让你充分享受高速下坡的刺激感觉。

4、有没有过骑车去旅行的经历?能描述一下吗?

有过,最远曾去过泰安。我骑行的距离都不是很远,主要是竞技和高强度,因此比赛经历比较多。曾参加过很多比赛,每年大约能参加七到十次比赛。从五月开始到年底天冷,几乎每月比赛一次。曾经在一天之内在德州拿过公路第一,山地第二。

受访者姓名:赵一磊

年龄:30

职业:IT经理

1、车龄有多少年?当时开始骑的机缘是什么呢?

车龄24年,一直骑车,运动车龄3年,2009年开始骑行。自己一直很喜欢运动,从篮球到羽毛球,从徒步到攀岩,2009年偶然间在网上看到骑行的帖子,学生时代骑车游天下的梦想又被勾了出来。

2、你有过几辆车,你现在骑什么牌子的车?你喜欢它什么?

我有过7辆车,现在骑的是美利达山地车,我喜欢山地车可以不拘路况,自由驰骋。

3、关于你跟你的车,现在马上能想到的一个场景或故事是什么?

在高高的山岗上,我和我的单车迎风而立,眺望远方,期待征服更多的高山。

4、有没有过骑车去旅行的经历?能描述一下吗?

有过多次,2009年3个人骑行山东沿海,从日照沿海岸线一直到威海,用车轮丈量山东美丽富饶的海岸线。其间经历过大雨、爆胎,还有胶东连绵不断的丘陵,让我这个在济南爬惯了山的人都体会到了一个接一个大坡的难熬!2011年夏初,3人骑游南太行。夜宿金灯古寺,成就一段奇异的佛缘。

骑在自行车上的国家

当我们雄心勃勃地追赶着由“两轮”生活向“四轮”生活“进化”时,欧美等诸多国家却“返璞归真”,重新捡起了自行车,开始了两轮上的城市生活。或许,他们曾经的初衷,不过是出于环保意识,让自行车在交通中冲减城市污染,重归绿色生活。但随着自行车在许多城镇的大规模回归,自行车俨然

已成为城市品质生活的另一番景象与象征,成为城市文明高度进化的一个有力符号。

美国给骑车上班者发补贴

据统计,美国去年的自行车销售量达到2000万辆。自行车既是代步工具,又是健身工具,骑自行车上班成为一种建康的生活时尚。不仅如此,美国参议院还通过法案,用税收优惠鼓励雇主给骑车上班的雇员每月40美元到100美元的补贴。

自行车的风行还带动了美国部分城市新型服务业的兴起,比如有些城市开始设立自行车站,提供存车、维修、淋浴、更衣等服务,交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使用。

瑞士V“自行车之旅”带旺旅游

瑞士近年来修建了完善的自行车公路网,据负责瑞士居民自行车旅游业务的“自行车之旅”负责人彼得·安里格介绍,近几年,在只有700多万人口的瑞士,骑车旅行的人已超过了400万,行程达两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0圈。一年中,在骑车旅行途经地过夜的旅游者为60万人,仅此一项收入就达2.4亿瑞士法郎,骑车旅行已成为瑞士旅游业中一个重要项目。

资料显示,瑞士境内目前共有9条自行车公路,全长3300公里,沿路设有1.5万个专为自行车提供的红蓝色路标。各条自行车路线难易程度不同,有适合一家大小的家庭路线,沿湖、河岸的平坦路线;也有难度较大的山地自行车路线;甚至越野自行车路径。自行车公路与公共交通设施相接,如果游客不想爬坡或累了,还可以带着自行车搭乘一段火车。

英国培养“骑单车的下一代”

英国政府决定,在未来3年内投入3000万英镑,对10万名孩子进行自行车技能的培训,并扩展通往中小学校的自行车道。

英国交通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表示,要让更多的人脱离汽车,培养出“骑自行车的下一代”。他认为,如果让骑车变得更加安全方便,那么骑车上学对孩子们来说,将比坐在汽车的后座上更有吸引力。英国政府发展自行车的计划中包括一项铺设或拓宽与学校相连的自行车道路的项目,其总长度约为1万英里。此外,国家还将制订新的、更加严格的自行车技能考试标准,中小学生要通过这样的考试才能骑车上路。

丹麦“CityBike”自由驰骋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也有“公共自行车”设施,称为“CityBike”,全市125个地点置有1300辆脚踏车供市民免费使用。哥本哈根有高达34%的人骑脚踏车上班(搭乘大众交通系统的占32%,开私家车的则占34%),58%的哥本哈根市民每天会固定使用脚踏车。

在丹麦,只要在CityBike的停车格投入20丹麦克朗的保证金就可以使用脚踏车,如果不想骑了,只要停放回任何一个CityBike的停车格,为脚踏车上锁后就可以取回保证金。据一项以12小时为区间的调查,一台公共脚踏车平均闲置的时间只有8分钟,可见其受欢迎程度。CityBike全部由私人商家捐赠,商家也得以在脚踏车架上替自己打广告,因此,CityBike几乎是不需要花纳税人钱的双赢措施。

荷兰单车上的富国

在欧洲的富国荷兰,自行车早已不再囿于交通工具的藩篱,成为几乎全民喜爱并积极参与的运动方式,也升华为独特的文化。

荷兰人30%以上的旅行是靠骑自行车完成的,在荷兰的老年人当中,48%的旅行也是靠步行或骑自行车完成的。而拥有1600多万人口的荷兰,自行车的数量却达到1800万辆。就在很多国家把汽车道越修越宽时,自行车文化却在荷兰日渐流行,这要得益于政府对自行车的大力倡导和政策保护。

今年九月,荷兰交通及水运部宣布,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再投资2500万欧元,用于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此外,荷兰政府还鼓励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辖区内修建自行车高速公路。另外,荷兰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到2013年,荷兰交通及水运部计划在城市的火车站、有轨电车站、公共汽车站再增加10万个自行车停车位,以方便骑车出行者。光这项停车位建设就需投资3500万欧元。

法国自行车自助租赁风生水起

法国人热爱自行车运动的历史由来已久。且不说闻名世界的环法自行车赛,就在平时,每到周末也总能看到不少法国人骑车去城郊锻炼身体。近年来,一项名为“自行车自助租赁”的服务在法国大城市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起来。

法国西部海滨小城拉罗歇尔早在1976年就开始推行这项服务,但未能形成气候。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2005年开始推行“自行车自由行”运动,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这一既健康又经济环保的运动,取得了很大成功。随后巴黎市政府于2007年夏天推出了“自由单车”自助租赁系统,短短一年多,巴黎的“自由单车”已累计为数千万人次服务。

篇5:文明行车的倡议书

大家好,我是新区的守护者——新区交警。

我知道,大家和我们一样希望有一个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延安新区的道路宽敞、规整,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像坚实的守护者守卫着我们的家园。但是,我们在闯红灯、我们在逆向行驶、我们在随意乱停车时,是否考虑过自身的安全。我们的摩托车车友们忘带安全头盔时,是否可曾记得家人的期盼、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闯红灯、急速行驶或许我们赢得了一分钟,或许我们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我不会是那个受害者。但是,每个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又有多少是侥幸能避免的呢?正是这赢得的一分钟、一次大意、一次违规,造成了多少家庭的破碎。

文明行车就是安全行车。新区交警向广大车友、行人们呼吁:

一、从我做起,争做交通安全法的“学传者”。认真学习、宣传并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学法、用法,以法护卫安全。

二、从我做起,争做安全出行的践行者。安全行车在我们的实践中自觉遵守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不随意变更车道,不乱停车,不闯红灯;拒绝无牌驾驶车辆、无证驾驶车辆、无头盔驾乘摩托车现象发生;行人过马路应当走斑马线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时确认安全在前行。

三、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出行的倡导者。文明交通在我们的相互理解中。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

四、从我做起,甘做呵护家人的“紧箍咒”。随时提醒家人、亲戚、朋友和邻居,慢一分、多一眼,关注交通安全、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建设平安、幸福新区靠大家。

伙伴们,当你走在新区的马路上,当车辆畅游在新区土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保障者,是家人幸福的支撑者,是新区平安、文明的守护者。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严守交通规则,安全事故就会远离我们,平安就会多一份保障。

新区交警大队

篇6:大学文明行车倡议书

秋风飒爽,银杏铄金。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一同走进了气势恢弘、绿树环抱的呈贡校区。新校区、新环境、新气象,同学们在拥有4016亩土地的校园里生活学习,便捷的交通方式和文明的行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校区面积的增大,自行车已成为同学们出行的首选,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行车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云南大学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提高个人安全意识。目前,我们的校园正在建设当中,路政设施还不健全,且出入校园的工程用车较多,同学们要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人身安全。

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广大同学在骑车出行时要做到文明行车,不与机动车抢道,靠右骑行,骑车时注意周围的交通环境,不要在行车过程中接打电话,及时检修自己的自行车,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

三、自觉维护校园交通秩序。积极主动地维护校园道路交通秩序,制止和规劝不文明的交通行为,积极参加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从我做起,随时提醒同学和朋友,树立文明行车意识,注意交通安全,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的家!自觉维护校园的和谐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展现云大学子的风采,为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贡献一份力量。

云南大学学生会

篇7:文明行车、礼让行人倡议书

出租车驾驶员朋友:

文明出行、礼让行人不仅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更是机动车驾驶员文明素养的体现。出租车作为体现岛城文明服务的流动窗口,每一名出租车驾驶人都应把营造“谦让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出行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交运温馨的士公司向全体出租车驾驶员发出倡议:

一、遵章守法,文明行车。全体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机动车应该礼让行人,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所明确的行人与交通工具之通行优先顺序。

二、礼让行人,从我做起。全体驾驶员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同时,遇到行人行经没有红绿灯和斑马线的路口时,也应主动停车礼让,使尊重生命、尊重弱者的人文情怀得到彰显和体现。

三、以点带面,营造和谐。全体驾驶员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自己、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红飘带精神,争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带动和引导其他机动车驾驶员加入到“文明出行,礼让行人”的活动中,为文明青岛营造和谐出行环境。

交运集团青岛温馨的士有限公司

篇8:xx文明行车倡议书

礼让,更是安全行车的先决条件。在道路上车与人、车与车相遇时,相互忍让,互相包容,那么各方都会相安无事,道路就会安全畅通。然而,我们发现有一些汽车驾驶人在行车中往往不甘心自己吃亏,于是患上一种“不让症”。如:会车时你不让,我也不让,结果两车相撞;路阻时你挤我也挤,结果挤在一起谁也不能走;超车时,我超你时你不让,你超我时更别想;夜晚会车时,你用强光灯刺我眼,我更让你睁不开眼。更有人狭路相逢不相让,两车“顶牛”竟达八小时之久。据报载:2009 年3 月24 日11 时15 分左右,两位女士驾驶的私家车在一弄堂口相遇,因弄堂狭小两车无法交会。可是两位女士谁也不让,双方这一耗就耗到下午2 点多。交警闻讯赶来劝解,双方仍不相让。4 时左右,辖区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处理,谁能想到,这两人竟然还是坚持要对方先让。无奈之下,警方只好调来拖车将两辆车拖走。拖完车已是晚上7 时多了,至此,两车已整整在弄堂“顶”了8 小时的“牛”。最后,警方根据相关法规,依法对“两位”“顶牛”女士各处以行政拘留5 日的处罚。还有人发生事故后,不仅不认错,反而相互指责,甚至大打出手,一错再错。如此这般,真是得不偿失。

道路建设与车辆的发展不同步,交通设施与车流量的增长不同步,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等因素导致了人、车、路三者之间的不协调。从一起起交通事故中,我们可以找到一条根源,很多事故的发生仅仅是由于几公分或十几公分不相让,几秒钟或十多秒钟的争抢造成的。可见,汽车驾驶人的道德修养需要在“忍”、“礼”、“让”三字上下功夫,这样流血流泪的事就会大大减少。

一要学会“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反映出一定条件下“忍让”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人程颐曾说:“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由此看出人的品德操行,因为会忍让的人,往往是理智、豁达、宽厚的人,吃点小亏也不计较。作为汽车驾驶人,在行车途中肯定会遇见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情。如前车居中低速行驶又不让道时,后车违法强行超车时,自行车、行人突然横穿马路时,赶时间又偏偏遇上交警检查还被罚款等等,这些都会让驾驶人反感和恼火。面对如此情况,就要学会“忍”。“忍让”并不意味着软弱可欺,而是车辆驾驶特点与驾驶人职责所决定的,也是一个驾驶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有一句古训为“小不忍则乱大谋”,用在行车中便是“小不忍则酿大祸”。如果对上述情况不是采取“忍让”的态度,而是以“不讲理”对“不讲理”,你争我抢、各不相让,意气用事,赌气开车,就可能在刹那间酿成大祸。驾驶人朋友:“安全第一、忍让是福”,“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是多少血和泪凝成的教训。

二要学会“让”。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倡导“礼让”美德。据传清代内阁大学士张廷玉就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阔胸怀,使邻居与他家争占三尺地的矛盾得到圆满解决,留下著名的“六尺巷”,被后人传为佳话。古人为一墙有这般境界和胸怀,而今天的我们在参与交通活动中,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不是更应该具有“让他三尺又何妨”这种胸怀吗?驾车时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固然重要,学会礼让同样不可忽视。道路的等级再高,宽度再宽,如果车辆驾驶人互不相让,随意变道加塞,占道行驶,争道抢行,那么必将引起道路人为拥堵,许多道路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不按规定让行造成的。因此,争道抢行是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儿戏,这是极不理智的行为。让一让,海阔天空;抢一抢,一切成空。世上没有后悔药,不能到了车毁人亡的时候,才知道遵守交通法规,互相礼让的重要性。后悔此先不该争道抢行,不该得理不饶人。要是能让一点、慢一点、停一下该是多好啊!谁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无价。与其后悔,不如礼让为先,将生命的安全空间放大一些,做到防范于未然。在行车上少一份放纵,多一份宽容,时该把“安全”放在心上。

三要使“礼让”行车成为每一位驾驶人的文明理念和驾驶规范。礼让行车,不仅仅是检验汽车驾驶人文明交通素质的指标,也是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法码;是每一个汽车驾驶人必须遵守的准则,应该操守的车德,更是安全行车的保障。“车让人”就是一种“礼”的体现,是一种对行人的尊重,让出一分文明,让出平安和谐。它既是交通安全法律的要求,也是珍惜生命的体现。车让行人,最大限度地保障行人的安全,是形成整个社会道路文明,构建和谐交通的关键。车辆行驶中,应时刻注意路上行人动态,随时准备减速让行。行车经人行横道时,应当提前减速,注意观察,提前做出明显的礼让姿态;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停车让行。汽车经过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有行人横过道路,应当主动礼让,特别要注意避让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的人。雨天行车经过积水路面时,缓慢行驶,防止把水溅至行人身上。车让车,让出一分风格,让出安全畅通。两车交会,礼让“三先”,即先慢、先停、先靠边。礼让行人、文明驾驶,应成为每一位驾驶人的文明理念和驾驶规范。礼让行车其实是举手之劳,但是对安全行车却至关重要。事实证明,礼让行车路自宽,文明驾驶保安全;文明礼让为人为己,平安一路利国利民。

文明礼让在行车中的体现是无处不在的,会车中的文明礼让对于安全行车和道路畅通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混合交通,没有设隔离带的道路上,如果大家争先抢道,野蛮开车,必将导致道路拥堵或发生交通事故。为了确保会车安全,必须做到文明驾驶,礼让会车。

1. 夜间会车正确使用灯光。灯光是夜间安全行车的保证,要做到合理使用灯光,不但要保证自己的驾驶视线,也要考虑到对方车辆的驾驶视线。夜间在没有路灯照明路段会车,应距对方来车150 米外变换使用近光灯,主动减速,适当靠右让行。夜间会车不但要保证左侧的安全间距,也要注意与右侧非机动车和行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另外,防雾灯的黄色光,散射能力较强,在会车时使用,也会使对方驾驶人产生眩目,会车时严禁使用。

2. 弯道会车各行其道。车辆在转弯过程中,视线会受到阻碍,对于弯道前方的交通情况判断造成影响。车辆通过弯道时,一定要做到提前减速、鸣号、靠右行,坚持“各行其道”原则。左转弯时,应尽量靠右边行驶,避免因给对方车辆预留的路宽不足而发生碰刮事故;右转弯时,如自己开的是轴距较长的车辆,在各行其道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到内轮差,防止后轮在转弯过程中出路基,甚至引发翻车事故。

3. 窄路会车礼让为先。车辆行至窄桥、窄路等路面比较窄的路段,首先要做到“礼让行车”,切莫争道抢行,避免因互不相让而发生堵车,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4. 街道会车要有耐心。街道一般都是人车混杂,交通情况相当复杂,特别是在没有设置中心隔离带或隔离设施的城市道路,车辆和行人更是混杂拥挤。在这样的路段会车,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观察各种交通状况,减速慢行,耐心避让。街道还经常会有自行车、摩托车、行人不遵守通行规定,稍不注意就会引发事故。

5. 雨、雪天会车提前减速。雨、雪天行车,视线不良,路面比较湿滑。如果雨、雪天不注意控制车速,一旦发现会车困难,采取紧急制动,车辆极易由于侧滑而失控。因此雨、雪天行车应合理控制车速,会车时提前减速,尽量利用发动机的阻制力减速,避免紧急制动,同时应保持足够的横向安全间距。如车辆行驶在积水的道路上,应减速慢行,以免积水溅到路旁的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

6. 汽车经过交叉路口或人行横道,应主动减速或停车避让行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行。

在整个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中,只有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真正去做到“遵章守法”、“文明礼让”,才能使交通更加的安全,更加的通畅。“遵章守法”是基础,“文明礼让”是保障,文明礼让是一种传承,是一种习惯,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

摘要:现如今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上车辆数量的增加,道路交通环境出现了复杂、拥挤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城市,道路拥堵,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交通参与者没有做到文明礼让而引发的,文明行车、礼让行车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本文就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做到文明礼让的重要性和一些特殊路段、特殊环境下如何做到文明礼让作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文明,礼让,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安全驾驶的引路人.北京中德安驾科技有限公司.人民交通出版社编,2006.4.ISBN978-7--114-05866-0.

[2]洪源.爱车必备手册.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01.

[3]钱录庆.会车礼让保安全.湖南农机,2001第6期.

篇9:由骑自行车到文明的兴衰

目光远大

骑自行车时应目视前方,而不能过于在乎地面的坑坑洼洼。文明也是如此。中国先秦诸子从不同角度合力建立了一整套价值体系,且每个学派都不谋而合反对封闭,力图让自家的学说传遍天下。中华文明的延续,恰在于他们的目光穿透千年,看到了文化传播和普及的精髓。暂时处于衰势时,它会隐匿自保,清高自慰;而一旦有兴盛的机遇,便众脉俱开,如滔滔江水般气吞万汇,一发而不可收,又如春风般绿了大江南北。

几千年前的诸子目光远大,谙知文明以传播为命脉。于是,中华文明以儒家为核心,延续了千秋万代。

保持平衡

想要把自行车骑得平稳,保持平衡是关键。唯有平衡,才能不偏不倚地前行。文明的兴衰亦然。从出土的古希腊哲人的雕像来看,他们大多睿智精悍,须发浓密,肌肉发达,把智力健康与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再集合到一起,形成完美的平衡。而勇猛的斯巴达与神秘的巴比伦,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效仿寒士。因为没有做到两相熔铸,最终才会热烈地出现,无声地消失。相反,希腊文化正是因为做到了体质与心智的平衡,才成为历史上一颗不灭的星,使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奥林匹克精神得以延续。

把握方向

握好车把才能使自行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同样,把握好方向才不会让文明在蒙昧中迷失。杰出的埃及文明留下金字塔这般旷世之作,举世震惊。但埃及文明即使在最繁荣的时期也追求神秘与封闭,甚至追求不可理解性。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制成木乃伊时,它便以矜持的姿态切断了被外部世界充分了解的可能,结果只能与世隔绝,难以为继。于是,这个伟大的文明在神秘中出现、兴盛,又在神秘中无声无息地谢世。它的衰落归咎于所追求的方向与开放兼容的世界背道而驰。错误的方向让它在封塞中诞生,又在封塞中消亡。

纵观千年历史,中华文明因目光长远而源远流长,希腊文明因追求平衡而成为西方文化永恒的坐标,而古老的埃及文明由于没有把握好方向而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身为千年古国的中国,更应从骑自行车的技巧中、从历史文明的兴衰中找到继续兴盛的出口,让古老的中华文明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试题设计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终于放寒假了。吃过早饭,妈妈对女儿说:“小心肝,快过年了,听说超市里进了很多新鲜货,你去看看有什么需要的。”临近中午,女儿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妈妈急切地问:“怎么样,收获不小吧?”女儿懒懒地说:“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诗歌有诗眼,材料作文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能揭示材料中心意旨的词语或句子。这则材料中,能体现核心内涵和命题意图的“题眼”是女儿回答妈妈的哪句话“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正确、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成为审题立意的最佳突破口。解读本题,要围绕“什么才是真正的收获”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独立、审慎的價值判断。

超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新鲜货,这些货物对于一个被长期关在教室里闭门苦读的少年来讲,应该多么具有诱惑力呀!更何况正值寒假,年关将近,宝贝女儿本应该借此机会好好消受一番,没想到却冒出这么冷冰冰的一句话来。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含义颇深,它表明女儿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贪图物质享受,她对那些新鲜货丝毫不感兴趣,她明白那些东西其实是自己并不需要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女儿的人生志趣、理想追求和生活价值观。沿着这个思维方向做全面细致的分析挖掘,可以提炼出众多不同的立意。

①高雅的追求提升人生的品位。虽然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但物质的满足填补不了精神的空虚,情趣高雅的人绝不会做物质的奴隶。

②学会拒绝物欲的诱惑。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要把握好自己,做到举世混浊我独清,不同流合污。

③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做人知足则常乐,做事知不足才能做得更好,做学问不知足才能不断进取。

④欲壑难平,当思自制。不是必需的东西虽一毫而莫取,要学会为自己减负,勿因盲目追寻而迷失自我。

⑤学会取舍,学会放下。在金钱、荣誉、地位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让沉重的包袱压弯了自己的脊梁。

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认清自我,适合自己的东西,纵然千难万难也要奋力争取;不适合自己的,纵然送上门来也视而不见。

⑦做好人生的加减法。人活于世,要靠智慧,懂得加减。知识修养不可少,要时时用加法,不断提高;功名利禄如粪土,要时时用减法,不为外物所累。

上一篇:公司解约合同下一篇:张久中墓志铭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