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认识时钟课件

2024-04-14

写认识时钟课件(精选6篇)

篇1:写认识时钟课件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

3、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活动准备:

1、幼儿一日生活录像、课件。

2、实物钟表一人一份、小钟表模型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主题----钟表

老师:小朋友在家喜欢做什么事情?(让幼儿自由说)老师最喜欢看电视了,每天晚上都要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

老师:小朋友知道新闻联播是几点开始的?怎样才能准时收看呢?做哪些事情还需要看钟表?

2、出示钟表,让幼儿观察

(1) 上面有什么?(数字、指针)

(2) 后面有什么?(齿轮)用手拨一拨,有什么发现?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跑的快,时针跑的慢)

(3)教师拨动钟表引导幼儿发现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个小时。

3、认识整点、半点

(1)(对比时间为11点、8点、2点钟表)老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老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幼儿拨整点(6点和12点时针和分针的关系)

(2)(对比时间为1点半、3点半、7点半钟表)老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就是半点,是两个数字中小的数的半。

4、巩固练习:设计食补。设计食谱要合理搭配营养,吃饭的时间要在钟表上画清楚。

5、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教育幼儿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老师:钟表是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就可以按时做事情。比如: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6、延伸活动:做小小设计师。

老师:我们看了那么多的钟表,也认识了钟表上的数字、指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设计一个漂亮的钟表。

篇2:写认识时钟课件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整个数字钟由时间计数电路、晶体振荡电路、校正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其中以校正电路代替时间计数电路中的时、分、秒之间的进位,当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输入信号时,时间计数电路正常计时,但当分校正时,其不会产生向时进位,而分与时的校位是分开的,而校正电路也是一个独立的电路。电路的信号输入由晶振电路产生,并输入各电路

方案论证:方案一数字电子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

优点: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方案二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实现这两种模数的计数器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构成。

优点:简单易懂,比较好调试。设计原理数字电子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准秒脉冲信号送入“秒计数器”,该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一天24h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经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LED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是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进行校对调整。其数字电子钟系统框图如下:

时显示器分显示器秒显示器时译码器分译码器秒译码器整点报时时计数器分计数器秒计数器时钟校准振荡器分频器秒脉冲

图 1 数 字 电 子 钟 系 统 框 图 详细设计及实验步骤

4.1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由振荡器与分频器组合产生秒脉冲信号。

振荡器: 通常用555定时器与RC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经过调整输出1000Hz脉冲。

分频器: 分频器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一是提供功能扩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选用三片74LS90进行级联,因为每片为1/10分频器,三片级联好获得1Hz标准秒脉冲。其电路图如下: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2 秒 脉 冲 信 号 发 生 器

4.2 秒、分、时计时器电路设计

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实现这两种模数的计数器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构成。

60进制计数器:由74LS90构成的60进制计数器,将一片74LS90设计成10进制加法计数器,另一片设置6进制加法计数器。两片74LS90按反馈清零法串接而成。秒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输出脉冲除用作自身清零外,同时还作为分计数器的输入脉冲CP1。下图电路即可作为秒计数器,也可作为分计数器。24进制计数器:由74LS90构成的二十进制计数器,将一片74LS90设计成4进制加法计数器,另一片设置2进制加法计数器。即个位计数状态为Qd Qc Qb Qa = 0100十位计数状态为Qd Qc Qb Qa = 0010时,要求计数器归零。通过把个位Qc、十位Qb相与后的信号送到个位、十位计数器的清零端,使计数器清零,从而构成24进制计数器。电路图如下: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3 60 进 制 计 数 器

图4 24 进 制 计 数 器

4.3 译码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的输出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数字。用与驱动LED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常用的有74LS48。74LS48是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输出高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LED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若将秒、分、时计数器的每位输出分别送到相应七段译吗管的输入端,便可以进行不同数字的显示。在译码管输出与数码管之间串联电阻R作为限流电阻。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5 译码显示电路 校时电路

校时电路是数字钟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当数字钟与实际时间不符时,需要根据标准时间进行校时。K1、K2分别是时校正、分校正开关。不校正时,K1、K2开关是闭和的。当校正时位时,需要把K1开关打开,然后用手拨动K3开关,来回拨动一次,就能使时位增加1,根据需要去拨动开关的次数,校正完毕后把K1开关闭上。校正分位时和校正时位的方法一样。其电路图如下: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6 校 正 电 路 课程设计原理图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8 设计结果与分析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整个数字钟由时间计数电路、晶体振荡电路、校正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其中以校正电路代替时间计数电路中的时、分、秒之间的进位,当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输入信号时,时间计数电路正常计时,但当分校正时,其不会产生向时进位,而分与时的校位是分开的,而校正电路也是一个独立的电路。电路的信号输入由晶振电路产生,并输入各电路。

把显示器与CD4511相连,第一次接时,数码管完全没有显示数字,检查后发现是数码管未接地而造成的,接地后发现还是无法正确显示数字,用万用表检测后,发现是因芯片引脚有些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所以确认芯片是否接触良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六进制、十进制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芯片引脚的老问题,只要重新插过芯片就可以解决了。但在六十进制时,按图接线后发现,显示器上的数字总是100进制的,而不是六十进制,检测后发现无论是线路的连通还是芯片的接触都没有问题。最后,在重对连线时发现是线路接错引脚造成的,改过之后,显示就正常了。

因上面程因引脚接错而造成错误,所以校正电路是完全按照仿真图所连的,在测试时,开始进行时校时时,没有出现问题,但当进行到分校时时,发现计数电路的秒电路开始乱跳出错。因此,电路一定是有地方出错了,在反复对照后,发现是因为在接入校正电路时忘了把秒十位和分个位之间的连线拿掉而造成的,因此,在接线时一定要注意把不要的多余的线拿掉

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可是经过我们的努力都一一解决了,总的来说,整个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实现了时钟模块、闹钟模块、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相互联接。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数字钟的课程设计与制作,让我知道设计电路的一些程序,也让我初步了解了关于数字钟的一般原理与设计理念,加深了对各种芯片逻辑功能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许多实际操作技能。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通过它也让我进一步学习与掌握了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这次课程设计时间只有五天,而安排在前期原理图设计上的时间就用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了两天,占总时间的40%,可见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前期的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成败。当我得知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数字钟之后,马上就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先对数字钟的设计有个总体的把握,顺利画出了它的总体设计框图。接下来就是对组成数字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了,这一步是本次设计的重中之重,它需要考虑很多东西,像选择什么样的芯片,多大的电阻、电容等等。经过上网查找和与同学讨论确定了各个模块的电路,一个完整的数字钟的电路图已经形成。

设计方案经过老师肯定之后就是数字钟的制作与调试了,它占了总时间的一半,这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了许多教训,我在接下了的制作过程中就显得异常轻松,比较快的完成了这次任务。这就是好事多磨吧!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设计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和达到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2 [2].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3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J];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6 [4]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J];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1 [5]陈永.555集成电路应用[J];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5 [6]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3 [7]郝鸿安.555集成电路使用电路集[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06 [8]孙余凯,吴鸣山,项绮明.555时基电路识图[J];电子工业出板社,2003-03 [9]卢结成.电子电路实验及应用课题设计[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09 [10]魏绍亮,陈新华.电子技术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03

致 谢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篇3:写认识时钟课件

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素材有机的结合, 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所要表达的内容, 并以其生动直观、传达信息量大等优势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从最初走进课堂到现在的广泛普及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现在大多数学校优质课程的评审标准中都把多媒体课件作为必需的要素, 在评比表中对这一“技术分量”给分很高。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教员并不都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专业人士, 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精力上都很难达到评审表中的要求。因此, 一些不正确的导向致使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和使用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技术、重形式, 而对课程内容缺乏足够的设计

一些教员片面认为,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工具越复杂,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就越好。笔者在参加多媒体课件评比的过程中发现, 很多教员使用A u t h o r w a r e、Director制作多媒体课件, 而制作出来的课件只是使用了这些软件最基本的功能, 而且这些软件制作出来的课件还存在着跳转、返回等方面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就其内容的设计和功能的实现而言, 使用Power Point完全可以实现。其实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在制作工具的选择上应该以能实现教学需求为目的, 而不能盲目地认为制作工具越复杂, 制作的课件就越好。因为教员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教员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而对于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的学习上没有必要舍易求难浪费过多精力。

在多媒体课件的评审过程中, 笔者还发现一些教员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把大量精力放在美工设计上, 而对于内容则是缺乏设计, 没有主次之分。事实上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把抽象问题形象化, 生动直观, 增大教学信息量, 为攻破难点重点, 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在课件的引导下让学生看到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持久。

在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课件担当的是补课堂之短, 攻破难关的辅助角色, 因此应该把课件内容的设计放在首位, 要做到主次分明, 该下工夫的地方才下工夫, 而不应该本末倒置, 重形式而轻内容。

二、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需求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教员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过于重视课件的技术含量, 而学习多媒体工具软件, 不仅力不从心, 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所以很多教员就拿出自己的教学方案, 请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专业人士帮忙制作。但是, 让别人代劳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使用过程中,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件的内容与教学需求的脱节。因为一个学科之外的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无论制作的多精美, 都不可能完全把握该学科的精髓, 更谈不上内容的设计了;另一方面, 即使是同一学科之内的人帮你制作多媒体课件, 由于两个人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不可能完全一致, 所以制作的课件使用起来也不会得心应手。

作为现代教育中的教师, 主动学习教育技术, 利用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这本身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所以首先应该端正认识, 没有必要追求制作工具的复杂化, 只要亲历亲为把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表达出来, 使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同样的可以实现教学目的。

三、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

笔者在观摩一些教学授课时发现有些教员使用一些不相关的素材来企求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在新的课程导入过程中, 教员为让自己的开场更吸引人, 在课件中大量的使用与该课程相关性不强、甚至没有什么相关性的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这种不顾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纯粹的来提高学生兴趣的做法是一种明显的本末倒置, 不仅违背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初衷, 还让多媒体课件变成了课堂教学的负担。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 一些教员想通过花哨的动作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在多媒体课件元素的初乳中动作, 并以动作幅度大, 新颖为目标, 还有的在每个动作发生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课后让学生评价这堂课时, 他们说:“只记得新颖夸张的动作和刺耳的声音, 对于内容则没有多少印象”。可见这堂课是失败的, 因为他用喧宾夺主的方法, 干扰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大家对多媒体课件功能的一个共识。但对于多媒体课件趣味性的认识, 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要让趣味性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钥匙, 把趣味转化为学习得兴趣, 为克服学习的难点服务, 这才是多媒体课件应该追求的趣味性。如果歪曲了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 不仅不能让多媒体课件为课堂添彩, 还有可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篇4:多媒体课件的认识与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参与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应用逐渐成为教师或从事课件设计的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不可缺少的知识。

一、什么是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的英文是“multimedia”,“mulit”意思是“很多”,“media”的意思是“媒体”的复数形式。媒体的本意是指各种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也称媒介或煤质。在现在的计算机领域媒体大体可以分为五类:(1)感觉媒体。(2)表示媒体。(3)表现媒体。(4)存储媒体。(5)传媒媒体。我们教学中所说多媒体主要是感觉媒体,它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知器官,包括语言、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视频等。这些媒体经过表面媒体的加工,借助于其他某种媒体就成了课件,称为多媒体(CAI)课件。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教学统计的认识时,书中呈现的是一幅学生在交通路口统计过往车辆图,而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这一场面,学生按组分工进行统计,人人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再如:作文教学中写景文章的指导时,利用课件展示祖国的秀美山川、风景名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写作素材。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想写,有的写,且写好。

2.加大教学容量,使教学节奏快、效率高

美术课上认识国粹中的脸谱与服饰,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了许多剧照,让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色去认识脸谱与服饰,加大了信息容量;同时运用幻灯演示,速度快,节省了时间,自然效率也会提高。

3.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媒体出示了停车标志“P”或是麦当劳的标志“M”,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要比教师用语言来描述更准确、更直观。再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课件演示:将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用二分之一表示,并将两份重叠,强调了平均分。

4.变抽象为具体,揭示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文章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是一种把具体事物用抽象文字表现的过程。有些描写,学生理解起来是很吃力的,如果借助于媒体展示,将所描写事物的形象、动作、表情、场面等展现出来,学生能利用感官去接受那些信息,更直观、更具体,有利于理解。再如,文中的大海、泰山、核电站等一些事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运用课件进行展示或演示,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帮助学生认识。

5.浓缩时空,集中展示

这是传统教具所不及的地方,也是多媒体课件优势所在。教学《蚕的蜕变》时,课件可以将蚕的生长过程用几分钟时间演示一遍,学生一目了然。再比如,种子发芽,花朵的绽放等等。此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解决跨越空间的问题,《月食的形成》《四季的形成》《昼夜的形成》《了解地震》等,都可以借助课件来模拟展示,帮助学生学习。

6.利于技能形成

体育课中的技能训练,多数是教师做师范后学生练习的模式。有时学生只能从某些角度去接受示范动作中的信息,造成信息不全面,学生无法准确地练习,也就无法形成技能。课件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计算机课中的鼠标练习等内容都可以得到课件的帮助,让学生加强练习,从而形成技能。

篇5:《认识时钟》说课稿

题目: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以时间为主题设计的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

一、教材分析:

大班幼儿思维特征已经从具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转化,而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必须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是无直观形象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7:00起床,8:00入园、11:00吃饭,12:30午睡,2:30起床,4:0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幼儿情况分析:在时间概念中,小班幼儿对一年四季有了较初浅的感知,对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间概念也有了清晰的`感知;中班幼儿则对昨天、今天、明天掌握较好,而大班幼儿则对时间更加敏感,对于大人手上的手表更加感兴趣,总是会提出怎么滴答滴答的响,为什么这个细细的针会动呢等等。而现今每家每户都配有时钟,幼儿则更加向往了解时钟和时间的关系并希望能读懂时钟。而大班幼儿对时间的了解掌握也可为入小学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因此我以时间为主题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

二、说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起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结合科学领域中数学教学活动目标特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从情感、认知、能力三方面入手分别制订为:

1.知识目标:认识时钟,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能叫出名称。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记录、交流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情感目标: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初步掌握整点、半点记录的方法。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大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大班幼儿理解水平方面,对时钟的半点整点运转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分针和时针之间的运转规律是非常重要,

而记录时间则又为幼儿提升了一个高度和难度。

四、说教学准备

准备分为前期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学准备

一)前期知识经验准备:

1、首先教师设计一份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发给每位家长,在这张表中有如下内容:幼儿起床时间、早点时间、入园时间、中餐时间、午睡时间、午睡起床时间、晚餐时间、晚上入睡时间。并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进行相应的一日活动。

2、指导家长作好幼小衔接工作,初步的带领幼儿感知时钟的整点和半点。

3、班级主题墙饰中布置有各种各样的钟已经进行展示(可用蛋糕盒制作)

二)物质准备:

1、PPT幻灯片“我的一天”从小明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作息活动情况,在每张幻灯片上都画有相应的时钟和记录的时间(如7:00用数字7、冒号两点和00数字来表示和记录)

2、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操作钟,让幼儿在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教师自己使用的示范钟表。

3、操作记录表一:这份操作记录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突现(如在半张A4纸上画有时钟已经显示好的时间,又有小明起床或者进餐、午睡的图画)请小朋友记录时用文字表示,在这张图的右下角有—:—的图示,意思是让幼儿记录数字即可。

4、操作记录表二:这份记录表上有图片,只有记录时间—:—的图示但没有时钟做衬托,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记录自己午睡的时间等

三、说教学流程

设疑激趣,引入主题——观察操作,分享交流——合作探索,记录验证——迁移经验,生活引用

四、说教学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主题(提问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播放幻灯片1,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钟、记录的数字)小明在什么时候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实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篇6:《认识时钟》教学反思

20以内数的顺数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幼儿能正确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2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2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数感。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一组成。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新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在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幼儿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在课前我了解了绝大部分幼儿口头数数的能力,从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幼儿的数数只是唱数,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是有困难的,幼儿所形成的20以内的数的数感的层次还比较低。因此,我从幼儿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幼儿提供幼儿熟悉的数量是20的实物学具,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实际数出物体个数的过程中,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A、向幼儿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

选取了3样比较贴近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物品(大豆、吸管、幸运星),每桌一种,都是20个。

B、先估数,再让幼儿自己数一数。使幼儿充分感知2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感受到要准确地数出事物的个数,应该边点边数,手口一致。

1、 在数前猜,通过多种形式的估数,促进幼儿的数感形成。

针对一年级幼儿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提高幼儿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数感。

A、 在幼儿数数、观察主题图、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所体现:数数之前先估数,

让幼儿对物体的个数有个大体的感知。使幼儿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幼儿的估计意识。

B、 在数20个物体之前先请幼儿数出10个物品,感知10个物品是多大一

堆,再数出10个物品,让幼儿感知2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然后以10个一堆,20个一堆为参照物,估计自己那一袋物品大约是多少。通过让幼儿实际数一数,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幼儿渗透估计的方法,使幼儿的数感得到发展。

3、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学习方式。

A.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教学中注意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就数数而言,幼儿能口头数到一百多,这是幼儿进一步学习数数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以这种经验为基础,引导幼儿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幼儿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幼儿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

B.关于教学数的组成,我认为幼儿的认知基础是对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迁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幼儿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幼儿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有一些细节的地方还可以处理的更周到一些。与会的老师们也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宝贵的意见,确实是很中肯,经过我课后的反复思量,现在把这些内容简单的整理一下:

1.幼儿上实物展示台数星星的时候,由于手指比较粗,有几次遮住了在数的星星,使幼儿数数的节奏和演示的幼儿拨动星星的节奏出现了短暂的拖拍现象,虽然没有影响到最后数数的准确性,但还是有一些遗憾。如果能使用一个小小的长柄勺子作为工具来拨动,效果会更好。

2.作为奖励的一种手段,本节课运用了“贴红花”的方式。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但在实施的时候,奖励的时机和数量还要把握的更恰当一些。像最后一个环节中,奖励的数量有些多,所以作用也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3.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要求幼儿快速的估计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要求的表述幼儿没有很理解。我的本意是要求幼儿估计出老师和幼儿共有多少人,但部分幼儿理解成了只估计在场的老师的人数,出现了一些小偏差,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

如果能稍微够改动一下表述的语句,“我数到3,你们回过头快速的看一看,估计一下有多少老师和幼儿?”这样效果会更好。

认识日历教学反思

上一篇:元旦活动灯谜下一篇:向大家介绍我的姥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