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工作总结

2024-05-23

肝胆工作总结(通用6篇)

篇1:肝胆工作总结

2011肝胆病专科工作总结

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办院方针及责任目标,全科职工团结一心,务实创新与时俱增,勤奋工作,在专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将专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综合情况:

1、我院肝胆病专科,由业务副院长、主任中医师裴忠国同志任专科负责人,对肝胆病专科实施全面管理。

2、专科设备有德国新门子欢悦CT机、彩色超声、肝胆病治疗机、体外液波碎石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机、B超等。

3、人员配置:肝胆病专科医务人员6人,其中正高职1 人、副高职3人、初级职称2人,护士6人。

4、资金配置:几年来我院共投入资金用于设备的购

置、人员的培训等。

二、重点病种

专科重点病种胆囊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占门诊量的68%以上,其治疗采用独特自制药品乙肝欣、肝炎灵、胆石溶、肝胆宁、肝癌清等中药煎剂及针灸、推拿、按摩、学位贴敷等多种物理疗法,其疗效显著。

三、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

1、专科医务人员每年派出一人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肝胆病专科诊疗技术。

2、其它人员参加院内继续教育。

3、专科内护理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经验考核后上岗工作。

4、每年撰写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四、取得经验

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我院肝胆病专科已由最初的两名医师,只有门诊发展到现在到20张病床、设备齐全的省级重点专科、专科的腾飞和技术创新与学科建设齐头并进的结果,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合理的人才配置,以临床疗效为核心、优质高效地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才是专科发展的必需之路。

篇2:肝胆工作总结

①直接征象: 肝实质内出现单个或数个结节(多个结节相互融合,即结中结),边缘形态不规则,呈园形或椭圆形,其内回声不均(可有高低弱混合回声),边界尚清,后方回声一般,一般与肝组织分界清楚b,较大的结节发生液化坏死时,出现不规则的无回声区。②可见“卫星病灶”。

③位于肝脏边缘的肿块,随呼吸与肝脏同步移动.④五大特征:膨胀性生长;多形性;多变性;生长快;常有肝硬化的病史。

⑤继发征像: 肝体积局部增大,靠近肝表面的结节使肝包膜局部隆起,呈驼峰征.癌结节压迫肝内血管时,可见血管扭曲绕行.癌肿发生转移(血行与淋巴以及肝内转移)时,可见门静脉内有癌栓形成,腹腔可见积液(血性腹水)----最早出现在肝肾隐窝。2.肝硬化的声像特点。

早期肝硬化超声无明显改变,不可诊断。

①肝脏形态失常,体积缩小,肝包膜高低不平,呈细波浪状或锯齿样.②肝实质回声普遍增强增粗,光点分布不均,呈细颗粒状,管状结构显示欠清晰,肝静脉变细,扭曲,严重时显示不清.肝边缘变纯,肝实质内可见低回声硬化结节,类似于肝组织肝小叶的再生结节。

③随着病程的进展,出现门脉高压,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1.4cm(表现为脐静脉开放,肠系膜上静脉扩张,有时可见扭曲成团的血管,即侧支循环形成),脾脏肿大,表现为脾厚径>4.0cm,脾静脉增粗迂曲,脾门处脾静脉>0.8cm.④腹水征:少量时出现在肝肾隐窝或者膀胱(子宫)直肠陷窝,大量腹水时, 肝周,直肠周围,肠管周围,两侧腹部均见大范围的无回声区,肠管浮动.⑤胆囊壁水肿增厚,呈双层.3.肝脓肿的声像图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

肝脓肿是由于细菌或阿米巴原虫入侵感染肝脏后形成。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类。肝脓肿声像图表现:肝内病灶区呈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其囊壁和内部回声动态变化为:(1)脓肿早期:由于病变区充血水肿,囊壁尚未形成,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局限实性低回声,伴有坏死出血时内部可见点状粗大强回声、斑片状无回声。

(2)脓肿形成期: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液性暗区,囊壁厚,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壁不光滑,脓液粘稠时无回声区内可见密集弱点状回声,随体位改变而浮动。脓腔液化不全时,无回声区内可见不均质强回声或蜂窝状回声。阿米巴肝脓肿常为单发大脓腔多位于右肝包膜下,囊壁较光滑。

(3)脓肿恢复期:病变无回声区缩小,呈实性中强回声,为新生肝组织及坏死组织,囊壁厚,回声强。整个病变区呈不均质中强回声。

早期肝脓肿应与小肝癌、肝转移癌等低回声性肝癌鉴别。成熟液化肝脓肿应与肝囊肿、肝包虫囊肿、膈下脓肿等鉴别。恢复期应与肝癌坏死液化灶鉴别。肝脓肿以其囊壁厚、不光滑、边界不清、脓腔内可浮动点状回声及短期内呈动态改变为特点,结合病人肝区触痛、发热感染中毒表现、白细胞高等可与其他病变鉴别。超声引导下病灶区穿刺抽脓可确定诊断,亦为治疗手段。

4.肝脏良性肿瘤有哪些?声像图有何特点?怎样鉴别诊断?

肝脏良性肿瘤较少见,占肝肿瘤的10%,常见的为肝血管瘤,少见的有肝细胞腺瘤。畸胎瘤、错构瘤等更为罕见。

(1)肝血管瘤:①直径小于3cm的小血管瘤多呈边界清晰规整的均质强回声结节,少数呈低回声,但内可见弱而稀疏的网隔状回声。此类血管瘤内部常检测不到彩色血流信号,无血流频谱表现,周边可见小血管经过,偶见微弱彩色血流信号。②直径3cm以上的血管瘤及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呈网格、斑片状强回声,其间散在蜂窝状低回声,内部可检测到点状或斑片状微弱彩色血流信号,周边可见血管绕行,偶见低速动静脉血流信号。③肝血管瘤可位于肝脏任何部位,但多靠近肝静脉旁,加压检查时有压缩性,与肝实质分界清晰,肝实质回声正常,以此与肝癌鉴别。同时血管瘤多呈强回声,无镶嵌征及晕环征,历时多年无明显变化,而小肝癌呈低回声,周围有晕环,随时间推移明显发生变化,周边可见搏动性动脉血流信号等能将二者区分开来。必要时超声引导下肝穿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诊断。

(2)肝细胞腺瘤是由正常肝细胞或略不规则的肝细胞构成,内有局部淤胆、出血或坏死区,不含胆管或Kupffer细胞,质硬,呈单发或多发结节,外有纤维包膜,发病原因不清。其声像图表现为肝内均匀中低回声实性结节,较致密,边界有强回声包膜,规则清晰,内部及周边均无彩色血流信号,以此与小肝癌鉴别。

(3)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由正常肝细胞、Kupffer细胞、胆管及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声像图为肝内孤立结节呈等回声或强回声,无包膜但边界清晰规整,内部无彩色血流信号,声像图与肝腺瘤相似,难以区别。

(4)肝脂肪瘤声像图为密集均匀强回声结节,分叶状,边界清,后方有声衰减,内部及周边无彩色血流信号。

(5)肝脏炎性假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非肿瘤增生性炎症疾病。病因不明,与炎症关系密切。声像图表现外形不规则,边界清楚,内部为实性低回声,不均匀,其余肝实质回声正常。病变区无异常彩色血流信号。肝穿或术后病理可见片状凝固性坏死,周围炎细胞及纤维细胞包绕而确定诊断。

5.肝脏创伤分几类?超声如何诊断?

肝脏创伤可由锐性暴力和钝性暴力两种引起,前者导致肝脏开放性损伤,后者造成闭合性损伤。

根据肝脏创伤程度不同分为三类:

(1)肝包膜下破裂:肝包膜完整,肝实质表面破裂,血液积聚于包膜下形成血肿,使包膜与肝实质分离。

(2)真性肝破裂:包膜与肝实质同时破裂,大量血液及胆汁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临床较常见。

(3)中央型肝破裂:肝实质中央破裂出血,包膜完整,肝脏内部形成血肿,肝组织广泛坏死易继发感染。

肝脏创伤的超声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如涉及肝脏外伤史,表现为腹腔内出血、休克、腹膜刺激征、肝大、疼痛、进行性贫血或继发感染的全身中毒现象。超声诊断要点如下:

(1)肝包膜下出血或血肿:肝表面局部隆起,隆起部位的包膜与肝实质之间出现带状或梭形暗区,血肿机化时呈不规则强回声。

(2)肝实质内血肿:肝实质破裂出血呈边界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新鲜出血时不均质低回声区内可见不规则强回声。该血肿区周围肝组织回声强弱不等。

(3)真性肝破裂:肝包膜回声中断,边缘不齐,伴有伸向肝实质内的不规则无回声。(4)腹腔积血:肝胆间隙、肝肾隐窝和膀胱直肠窝内出现液性暗区,此为肝脏创伤的继发超声表现。

发现肝破裂、腹腔积血超声表现后应检查脾、肾等其它脏器,以确定有无多脏器损伤。6..梗阻性黄疸有哪些原因?超声如何判定梗阻部位?

(1)梗阻性黄疽的原因有:肝内胆管结石、肝脏肿瘤压迫肝内胆管、胆囊癌、胆管癌、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炎症、肝总管肿瘤、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肿瘤等。

超声依据胆道扩张来诊断梗阻性黄疽。当肝内小胆管与并行门脉形成平行管征,左右肝管内径>3mm,肝总管内径>6mm,胆总管内径>8mm,胆囊增大前后径>4mm时即提示胆道扩张。

(2)梗阻部位不同则超声表现不同:

①虽胆总管、肝总管正常,但左右肝管有两侧或一侧扩张,则提示肝内胆管阻塞。②仅有胆囊肿大,而肝内、肝外胆管正常,提示胆囊管阻塞或胆囊本身存在病变。③胆总管正常而肝内胆管或左右肝管扩张,提示胆总管上段肝门部有梗阻。

④多数情况下,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态是一致的,如胆囊扩张则提示其下端梗阻,胆囊不大提示其上端胆道梗阻。

⑤胆总管扩张是胆道下段梗阻的可靠佐证。

⑥胆管、胰管均扩张,提示Vater壶腹水平的阻塞。7.急性胆囊炎声像图有何特征?

①胆囊肿大,轮廓模糊,囊壁增厚,水肿;

②胆囊壁增厚,大于3mm,有时可见双边征,系浆膜下水肿所致;③胆囊内可见致密细光点,或粗大的斑片状回声,其后伴声影;④常伴有颈部结石,后伴声影;

⑤胆囊穿孔时可见胆囊局部膨出或缺损,胆囊周围局限性积液(胆囊周围炎);⑥超声莫菲氏征阳性.8.典型胆囊结石有何声像图特征。

①胆囊无回声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强回声的光团或光斑,边界清楚,明亮稳定,并能在二个垂直方向的断面中得到证实。②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

③胆囊内强回声团随体位的改变按重力方向移动,以此特证和胆囊内新生物相鉴别。但当在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收缩紧紧包绕结石的情况下,该特征就消失了。9.脾外伤的声像图表现。

(1)脾实质内挫伤伴血肿的形成:脾实质内出现回声减低区或强弱回声不等区,内有不规则的回声增强区,代表新鲜出血或血肿;可以发展为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代表局限性血肿;若为多数小片状低回声区,代表多数性小血肿;其特点:多样性与易变性

(2)脾包膜下血肿:脾脏肿大,脾包膜下可见梭形或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对脾实质有压迫(通常血肿位于脾的膈面或外侧);血肿内见细小光点漂浮;(3)脾破裂:脾脏的轮廓中断,脾周出现无回声区,甚至出现腹腔积液.10.脾肿大分为几级: 脾肿大:

①脾脏厚度>4.0cm,或长度超过12.0cm;②左侧肋缘下探及肿大的脾脏实质性图像;③脾静脉>0.7cm.轻度:仅表现为超声测量径线超过正常标准,脾形态无明显改变;仰卧位平静呼吸时不超过肋缘线,深吸气时可达肋缘下2-3mm;

中度:脾各径线显著增加,仰卧位时平静呼吸时在肋缘下可探到脾下缘,深吸气时超过3cm,但未超过脐水平,也未对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移动;

重度:脾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对邻近器官如肾脏产生压迫性移位,变形,或伴有横隔明显抬高,脾前缘可超过锁骨中线,甚至可抵达腹正中线,脾下缘可超过脐水平线,以至抵达骨盆腔。

11.急性胰腺炎声像图有何特点?

①胰腺体积增大,可均匀性或局限性,内部回声减低且均匀,边界回声无明显改变,若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出血性坏死胰腺炎。胰腺轮廓模糊,显示欠清;

②胰腺实质内回声不均匀,呈低回声或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夹杂着颗粒样光点,提示胰腺水肿;

③胰腺周围及腹腔内探及不规则的液性暗区,提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④间接征象:

a.胰腺,周围见低回声;

b.可出现压迫征象,胰腺肿大可压迫下腔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

c.胆总管及主胰管增宽;

d.常合并胆囊炎,胆石症.12.胰腺癌的声像图有何特点? ①胰腺轮廓改变肿瘤所在部位可见局部稍向表现突出,使胰腺轮廓限限性不规则,形态失常。

②胰腺大小改变多为局限性肿大,全胰腺癌时可呈弥漫性肿大。

③胰腺肿块回声多为低回声,光点分布不均匀,后方呈实性衰减。癌块边界不规则,常呈蟹足样向周浸润。

少数由慢性胰腺炎恶变者可能为分布不均匀之强回声。肿瘤内有出血坏死时见到液性暗区。

④胰头癌浸润压迫胰管引起胰管扩张,浸润压迫胆管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胆囊肿大。

⑤周围结构受压、移位等:如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之受压、变窄。晚期可见转移征象:⑥肝转移癌、淋巴结转移之声像图、腹水征等。13.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

轻症阑尾炎超声显示,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回声不光滑,管壁层次欠清晰。

典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肿胀粗大,长轴似蚯蚓状,末端钝圆,肠壁增厚,层次不清晰,厚薄不一,浆膜回声稍强,表面高低不一。内部呈不均匀的低回声,腔内为强回声;横切面呈强弱相间的环形回声。呼吸时阑尾随盲肠上下移动。

阑尾穿孔或形成脓肿时,内膜面的粘膜与粘膜下肌的强回声局灶性连续中断或回声失落,提示有穿孔。周围炎症与大网膜机肠袢粘连形成炎症性肿块,阑尾的形态无法辨认,内部称不均匀杂乱的低回声,呼吸时活动性消失。阑尾腔内有粪石、虫卵或气体呈强回声伴声影。14.肠套叠的超声表现。

腹部可探及各式各样形状肿块,肿块纵切面声像图呈强、弱回声多层交错排列,强回声为肠壁回声,弱回声交错的同心圆排列,圆的中心为强回声,为肠腔内的气体反射,边界清楚。肿块的近端肠袢扩张,远端肠腔空虚,一般不易显示。肠套迭的典型声像图为“ 靶环征”或称为“同心圆征”。15.试述脂肪肝声像特点。

正常肝脏内含脂肪5%,当肝内脂肪含量明显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称脂肪肝。经治疗后可以恢复。脂肪肝声像图特征如下。

a)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

b)肝内回声前半增强,光点细而密,呈云雾状改变。c)肝内管系显示不清。

16.哪些方法可提高总胆管下端结石超声诊断的阳性率?(1)采取多体位扫查,如坐位、直立位或右侧卧位。

(2)探头横扫胰头部。

(3)扫查时可稍加压探头。

(4)饮水500~800mL后先右侧卧位4分钟,然后左侧卧位或坐位扫查。17.试述肝内胆管结石声像图特点。

(1)肝内出现强光团伴声影。

(2)光团沿胆管分布呈索状。

(3)光团或索状光带与门静脉支平行。

(4)结石远端胆管可有不同程度扩大。18.如何提高检查胆囊结石的阳性率?

(1)若胆结石太小,可选用高频探头。

(2)使声束垂直入射于体表和结石面。

(3)选用合适深度的聚焦探头,使结石位于声束的聚焦带内。

(4)适当降低增益条件,尤其是结石后方的增益不宜过强。

(5)力求使结石的后方区域避开肠袢气体强回声的干扰。

(6)可反复改变体位。

(7)可做脂餐试验。

(8)必要时嘱病人第2天再检查。19.探查胆囊颈部结石时应注意什么?

注意采用右前斜位的方法,有利于结石移动至体部。由于囊壁和结石紧密相接触,其强光团变得不明显,而仅表现为胆囊肿大或颈部有声影。因此,借助脂餐试验,可了解颈部是否阻塞。

20.改善肝外胆管超声显像有哪些方法?

(1)对常规检查显示不满意者可在检查3日禁食多渣和易产气食物,检查前1日晚餐仅进流质,睡前给缓泻剂(可用番泻叶5g),检查当日禁早餐。

(2)检查时饮水500~700mL,然后右侧卧位或坐位,使胃十二指肠充盈,并在此部位用力向两侧移动探头,把气体推开以显示下段胆管及胰头,并做总胆管的横切扫查,可较快发现病变。

(3)膝胸卧式:用探头反复挤压胆管部位腹壁,可使胆管下段的结石上移而容易显示,也有利于对无声影和弱声影的结石或肿瘤鉴别诊断。21.为什么探查胆道疾患时需同时探查肝脏和胰腺?

因为鉴别肝内或肝外梗阻的关键在于肝内胆管是否扩张,因此需仔细检查肝内胆管扩张与否扩张的程度,在黄疸原因待查时特别重要,一般认为结石性胆道疾患者扩张程度轻,肿瘤性的扩张较明显。除鉴别肝内外梗阻外尚需确定梗阻部位,入胆总管全段均扩张,病变多在壶腹部及胰头部,此时一定要探测胰腺及胰管的情况,以便确定病变在瓦特壶腹部或胰头部。胆总管下段病变也需探测到胰头背外侧的水平。其他入胆囊癌、胰腺癌常见肝内侵犯转移。胆汁性肝硬化肝脏常显著肿大,光点增强,分布欠均匀。

22.肝脏正常超声和多普勒流速测量值如何?

(1)肝脏超声测量正常值:纵切或横切左肝,显示正常肝左叶厚度为5-7cm,纵切左肝显示正常左肝长度为7-9cm。肝胆或肝肾切面显示正常右肝厚度为10-12cm,右肋缘下斜切右肝显示其最大斜径为10-14cm。

(2)正常肝脏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值:肝动脉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呈收缩期正向单峰,峰值流速于收缩中期上升较快,陡直,下降缓慢至舒张末期速度最低,其峰值平均速度为41.02±0.11cm/s,舒张期平均流速为13.2±50.09cm/s,阻力指数为0.65±0.13。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25%÷75%。门静脉脉冲多普勒频谱呈收缩期、舒张期连续性低速波浪形带状频谱,平均流速为13.95±3.58cm/s,血流量为812.1±193.30ml/min,血流量计算公式为Q=1/4D×V×60(Q为每分钟血流量:ml/min,D为门脉内径:cm,V为平均流速:cm/s)。于第二肝门处分别测算左、中、右三支肝静脉血流量,三者之和为肝血流出量,各支肝静脉血流量计算公式为Q=S×V×60(Q为每分钟血流量:ml/min,S为肝静脉横截面积:cm,V为平均流速:cm/s)(图24)。

23.弥漫性肝病包括哪些?超声检查应注意肝脏哪些异常改变?

肝脏弥漫性病变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血吸虫肝病、脂肪肝、肝淤血和其它代谢性、遗传性病变引起的肝损害,随着超声诊断仪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弥漫性肝病的诊断能力日趋提高。超声检查应注意以下异常改变:

(1)肝脏异常:肝脏肿大各径线超过正常值,或萎缩小于正常值;肝表面不平呈锯齿状或波浪、驼峰状;肝边缘角度由锐角变圆钝;肝实质点状回声粗大、不均、增强或有网状强回声分隔,肝后方回声不同程度衰减;肝内管状结构不清,血管变细,粗细不一,门静脉内径增宽,肝内胆管扩张与正常门脉分支相比呈“平行管征”或不规则蚓状扩张,胆总管扩张与正常门脉主干相比呈“双筒枪征”。

(2)脾脏异常:弥漫性肝病中有些患者往往伴有脾肿大、门脉高压和门脉侧支循环形成。男性患者脾厚度>4.0cm,女性患者>3.8cm。脾静脉迂曲扩张,内径>0.7cm,呈蛇行样改变。

24.门静脉血栓、癌栓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由血栓和瘤栓引起的门静脉栓塞,均可见门静脉扩张、管腔内探及条形实性回声,充填或不完全充填门静脉管腔内。引起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彩色或脉冲多普勒显示栓塞部位无血流信号,而狭窄处血流速度增加,狭窄段后门脉血流色彩紊乱。门脉血栓与癌栓鉴别见表13。

25.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机制及声像图表现是什么?

由于门静脉血栓、癌栓或其它原因引起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完全或部分闭塞,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再沟通,使病变区门脉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网格状回声,血流流入肝内称门脉海绵样变性。门脉阻塞患者,50%于阻塞后1-12个月出现海绵样变性,其变性的侧支血管为与胆管、淋巴管伴行的小静脉或新生的静脉管道,它们跨过阻塞区引流远侧的门脉血流进入肝内的门脉分支,在肝门部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形成侧支血管网。门静脉海

绵样变性的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正常门脉主干结构消失,代之以多个条状或网格状回声,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在异常同格状无回声区内可检测到门静脉型血流信号,门脉海绵样变性回声区部位常可见血栓、癌栓或血管走行异常等回声。

过去认为本病较少见,随超声多普勒技术的发展,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报道日趋增多。超声显像能清晰、连续显示门脉系统,分辨其临近解剖关系,脉冲多普勒可显示门脉血流频谱,检测血流参数,彩色多普勒能把组织、血管显像与血流特征形象结合,从而提高了本病的诊断水平。

26.何为柏-查综合征?其病因、病理及超声表现有哪些?

柏-查综合征是指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梗阻所引起的以肝血流运行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常见病因包括由于血液病、肿瘤、炎症、寄生虫病等引起的肝静脉血栓形成;由于下腔静脉先天性隔膜或狭窄所致的下腔静脉梗阻;由于缩窄性心包炎、心房肿瘤、右心衰竭引起的心脏病。各种病因引起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不同部位部分或完全闭塞,均可引起肝窦淤血、肝细胞坏死、间质纤维化形成肝细胞再生结节,小叶结构紊乱,发展成结节性肝硬化,形成门脉高压的超声表现。

柏-查综合征分为几种类型,以病因分为原发性阻塞、外压性阻塞和栓性阻塞;以阻塞部位分为肝静脉阻塞、下腔静脉阻塞和肝静脉并发下腔静脉阻塞;以阻塞性质分隔膜阻塞、管壁增厚型阻塞、血栓或肿块型阻塞及炎性狭窄型阻塞。超声表现为肝脏形态改变,肝大或右肝大,左肝萎缩,尾叶增大,回声减低。由于左肝静脉闭塞多见,尾叶有其独立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故左肝变小,尾叶代偿性增大。由于血管阻塞,肝静脉压力增高,可产生肝静脉-门静脉侧支循环,出现门静脉内径增宽。脾大、脾静脉内径增宽、腹水等门脉高压表现。膜性阻塞可见血管腔内膜状强回声或片状实性强回声,厚度>2mm;管壁增厚型可见血管阻塞段管壁增厚(5-10mm),呈对称性,环状狭窄,中心管腔变细,完全阻塞者阻塞区呈条索状强回声;血栓或癌栓阻塞可见管腔内实性不均匀回声团块;血管壁炎性狭窄则表现为血管壁不规则增厚、不光滑、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表现为局部狭窄管腔内呈喷射状五彩血流伴狭窄远端扩张,于五彩血流处取样,脉冲多普勒呈高速连续性湍流频谱。由于阻塞的部位、程度和侧支通路不同,下腔静脉、肝静脉及其分支的血流频谱失去正常层流的三相位特征及周期性变化规律,血流方向也发生相应改变,此为该病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27.慢性胆囊炎的超声图像特征有哪些?

轻度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可稍增厚,毛糙或无明显的声像图改变。多数病人声像图表现为:(1)胆囊增大,前后内径>4cm。

(2)囊壁毛糙,增厚呈强回声,厚度>3mm。

(3)胆囊腔内可出现中等或较弱的点状回声区,呈团块状,乳头状或长条状,无声影。改变体位时可缓慢流动,系稠厚淤积的胆汁所致。(4)有时可见结石强回声伴声影。

(5)少数病人胆囊萎缩。空腹8-12小时后胆囊腔变小,内径小于1.3-1.5cm,囊壁明显增厚、毛糙。或仅可见胆囊区呈一弧形光带,后壁显示不清,囊腔闭合即可诊断胆囊萎缩。如合并结石,可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慢性胆囊炎脂餐试验胆囊多无收缩功能。28.胆管炎的类型及超声诊断依据是什么?

胆管炎分化脓性胆管炎和硬化型胆管炎两种类型。

化脓性胆管炎的病理特征为胆道梗阻和化脓性感染。其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肝外胆管明显增粗,管腔扩张,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为粘稠脓性胆汁,壁增厚、回声增强或模糊。部分患者可伴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炎、胆管内结石、胆道蛔虫肝脏肿大,少数可出现肝脓肿。

硬化性胆管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理特点为胆管壁均匀性纤维性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继发性胆管炎多由手术损伤、引流管及肝动脉插管化疗等引起,病理多表现为局限性管壁增厚,纤维化狭窄。声像图均表现为胆管壁明显增厚,可达5mm以上,回声明显增强;管腔显示不同程度狭窄。肝内小胆管受累者可见肝内散在多个“=”状强回声。胆囊受累时囊壁增厚,收缩功能减低或消失。肝门区可探及肿大淋巴结。29.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图像有哪些特点?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数为胆囊非瘤性增生性病变,如胆固醇息肉。少数为胆囊腺瘤,小胆囊癌很少见。其声像图总体表现为胆囊内附壁强回声小结节,直径一般<2cm,图像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界清晰,后方无声影。好发于胆囊颈部或底部,单发或多发,可有蒂,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中胆固醇息肉最多见,常多发,基底窄,有蒂,直径一般<1cm(见图28)。胆囊腺瘤直径稍大,1cm左右,常单发,好发于胆囊颈部或底部。小胆囊癌常单发,体积较上述两种更大,直径1.5cm左右,基底较宽,内回声较杂乱,外形不规整。好发于胆囊颈部,内部可检测到彩色血流信号。

30.什么是胆囊腺肌症?超声图像特征如何?

胆囊腺肌症好发于成年女性,是胆囊壁的一种非炎症也非肿瘤性良性病变。病理表现为囊壁增厚,可达正常的3-5倍、囊腔缩小、粘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和肌层增厚。罗-阿窦多扩大成囊并深入肌层,一般不超过浆膜层。窦较深者易发生胆汁淤积,形成结石,或并发感染。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可分为三型: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其中以局限型较多,常发生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生。胆囊腺肌症超声图像特征有:

(1)胆囊壁弥漫性、节段性或胆囊底部局限性增厚。(2)增厚囊壁内有类圆形无回声小囊腔样结构。(3)囊壁内有结石强回声改变,后方有彗星尾征。(4)脂餐实验,胆囊收缩功能亢进。

增厚囊壁内有类圆形无回声小囊腔样结构是区别于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重要特征。弥漫型胆囊腺肌症可通过脂餐实验与厚壁型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鉴别。前者胆囊收缩功能亢进,而后二者收缩功能减低或丧失。局限型胆囊腺肌症超声难以与腺瘤或息肉鉴别。31.胆囊癌的声像图特征有哪些?

胆囊癌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50%合并有慢性胆囊炎,80%伴有胆结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患者消瘦食欲不振,可有恶心、呕吐,半数患者有阻塞性黄疽。临床触诊,可扪及肿大胆囊,压痛不明显。

胆囊癌声像图根据其不同的癌变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四种类型:隆起型、厚壁型、混合型和实块型。

(1)隆起型:显示胆囊壁向腔内有结节状、蕈伞状、圆球形隆起。基底宽,边缘凹凸不平,内部回声不均匀,直径一般1.5cm左右。

(2)厚壁型:胆囊壁呈不均匀增厚,表现多不规则,往往以颈、体部增厚显著(见图29)。(3)混合型:胆囊壁显示不规则的增厚,并且伴有结节状或蕈伞状突起物,突入胆囊腔,为隆起型和厚壁型的混合表现。

(4)实块型:胆囊形态失常,其内无回声区消失,充满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呈一实质性肿块图像,常伴有结石强回声团及声影。当癌肿浸润肝脏时,肝与胆囊之间的正常强回声带被破坏、中断甚至消失。癌肿侵及周围组织和肠袢时,则胆囊轮廓显示不清。本型为晚期表现。

各型胆囊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可见胆囊动脉及其分支迂曲扩张,血流信号丰富。病变区内也不检测到彩色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或动、静脉混合频谱,血流阻力指数较低。

32.哪些原因可造成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改变?空腹超声检查胆囊不显示应考虑哪些可能?

造成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改变的原因有胆囊本身疾病和非胆囊性疾病两类。前者常见于急性胆囊炎。后者常见于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慢性肾病、急性肝炎、右心衰竭等也可造成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见图30)。

如超声检查技术正确,空腹时正常充盈的胆囊应易显示。胆囊不显示,应考虑以下可能:①慢性胆囊炎致胆囊萎缩,囊腔缩小或消失。②充满型胆囊结石。③实块型胆囊癌。④胆囊管水平以上胆管梗阻,胆囊未充盈。③胆囊内积气。多见于产气菌感染、消化道内瘘及胆系手术后。⑥胆囊先天性缺如或过小。⑦胆囊切除术后。⑧胆囊位置异常。

33.脾脏有哪些先天性异常?超声如何诊断? 脾脏先天性异常有:

(1)副脾:指正常脾外的单个或多个球形脾。其组织结构及功能与正常脾相同。副脾的数目和位置不定,常位于脾门区,体积一般较小。声像图表现为:①脾门区或胰尾附近类圆形实质性团块,边界清晰,包膜光滑完整。直径一般1-2cm。②团块内部回声与脾一致,呈均匀一致细点状回声。③多数副脾有血管分支与脾门血管相通。副脾应与多脾综合征、脾门肿大淋巴结、肾上腺肿瘤及左侧腹膜后肿瘤相鉴别。脾门淋巴结肿大多由恶性肿瘤转移所致,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且常为多发性,声像图表现为串珠样或分叶状实性低回声团块。单个肿大淋巴结酷似副脾,但无与脾门相通的血管。肾上腺肿瘤及腹膜后肿瘤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动态观察增大迅速,且无与脾门相通的血管,容易鉴别。

(2)多脾综合征:罕见。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声像图表现为两个或多个脾脏回声,可融合在一起。

(3)无脾综合征:罕见。是一组以先天性脾脏缺如为特征的伴有复杂心血管畸形及胸膜位置和结构异常的病症。男性多发。

声像图表现为:脾区及其他部位扫查均无脾脏回声。

34.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的原因为何?声像图表现有何特征?

(1)原因: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急性胰腺炎和各种原因所致的胰腺损伤。由于胰腺组织坏死、崩解,胰液及血液溢出,刺激网膜包裹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囊肿样改变。因囊壁无胰腺上皮细胞覆盖,故称假性囊肿。假性囊肿多发于胰腺体尾部,一般位于胰腺腹侧面,与胰腺相连。囊壁为周围组织,如胃后壁、横结肠壁、肠系膜等。

(2)声像图表现:①胰腺体尾部无回声包块,可在胰腺内或胰表面,多单发,内可有分隔。少数可多发。②囊壁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大囊肿可压迫胰腺及周围组织,使其结构显示欠情。

③囊内多为无回声区,合并出血或感染时,囊内可见点状或片状回声增强区。囊肿后方有回声增强效应。

35.胰腺真性囊肿有哪几种类型?超声表现如何?

胰腺真性囊肿:有先天性囊肿、潴留性囊肿及寄生虫性囊肿等。胰腺囊腺瘤也呈多发囊肿样改变。超声表现为胰腺内无回声区,有包膜,边界光滑、清晰,后方有回声增强效应。先天性囊肿多为多个,常凸出胰腺表面,伴多囊肝、多囊肾。潴留性囊肿一般单发,体积较小,多伴周围胰腺组织受压,回声粗乱。寄生虫性囊肿因寄生虫不同而表现不同,可单房或多房,包膜较厚、毛糙,囊内可见子囊或头节回声。36.脾脏实性占位有哪些及超声表现如何?

脾脏实性占位并不多见,有良性、恶性两种。前者如血管瘤、淋巴管瘤、纤维瘤、错构瘤等;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非常少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为肿瘤医院,他们在多年的实际

工作中遇到的脾实性占位以转移癌及脾恶性淋巴瘤相对较多,少见的有恶性血管内皮瘤、网状细胞肉瘤、纤维肉瘤等。声像图表现如下:

(1)脾错构瘤超声图像特征:呈实质性团状回声,边界清晰,其内回声与正常脾组织回声相近似或略增强和略欠均匀,当肿瘤内纤维结构较多时,回声增强,杂乱不均。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瘤内及周边血流色彩丰富,脉冲多普勒可测到动、静脉频谱。脾错构瘤是脾脏实性占位中唯一血供丰富的良性肿瘤。

(2)脾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呈实质性回声增强或减低区,边界清晰,边缘欠规整,边缘回声一般较瘤内稍高。内可见圆点状或血管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周边少许血管绕行或穿行其中,脉冲多普勒检测瘤内无搏动性动脉频谱。

(3)脾恶性淋巴瘤超声图像特征:脾脏增大,形态失常。肿瘤呈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清晰,边缘整齐。病灶<1cm时可呈弥漫性点状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瘤内及周边血流色彩丰富,呈搏动性动脉血供,脉冲多普勒显示脾门区动、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明显增大。

(4)脾转移癌超声图像特征:在图像上显示多种多样,就回声水平分类可分为回声增强型、回声低弱型、无回声型。增强型者,表现病灶边界欠规整,内部回声增强,杂乱不均;低回声型者,病灶内的回声比正常脾组织回声低,内部回声不均匀;无回声型者病灶边界清晰,内呈无回声暗区。病灶周边多有低回声晕环。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实质性团块内部及周边血流色彩丰富,脉冲多普勒可检测到动、静脉血流频谱。

(5)脾血管肉瘤超声图像特征:此病又称脾恶性血管内皮瘤。是少见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超声图像特征为:脾脏肿大,内可见单发或多发中等强回声不均质肿块,内间杂小无回声区;肿块体积较大,边界欠清晰,外形不规整。彩色多普勒超声于团块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色彩丰富,脉冲多普勒可检测到动、静脉血流频谱,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可高达128cm/s(见图31)。

37.脾脏常见囊性病变有哪些及超声表现如何? 脾脏囊性病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脾囊肿:超声图像特征:①脾脏大小正常或肿大,外形正常,轮廓线清晰,如囊肿位于脾脏浅表部位时可看到脾脏局限性隆起;②牌实质内见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有光滑的囊壁,后方可见回声增强效应;③病变大多数为单发,偶有多发。

(2)多囊脾:为先天性病变,囊肿内壁衬有分泌细胞;声像图特征:①脾脏多显著增大,形态失常;②脾实质内大小不等多个液性暗区,轮廓清晰整齐;③本病变为多囊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肝、肾的多囊病变。

(3)脾包虫性囊肿:超声图像特征:①脾脏增大,病变部位呈现包膜明显增厚的无回声区;②在囊肿内可见多个小圆形附着在内壁上的子囊回声;③脾实质受囊肿压迫多呈扁平状。有畜牧区生活史,卡松尼(Casoni)试验阳性可助诊断。

(4)脾脓肿:常为全身感染性疾病时细菌经血行至脾脏,或脾囊肿继发感染所致。超声图像特征:①脾脏肿大,脓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较厚,内缘不整齐;②脓腔内呈液性暗区,其内可见散在的细小点状回声,或呈混合性回声。38.脾梗死的病理改变及超声图像特征有哪些?

脾梗死为各种原因引起脾动脉或其分支栓塞所致的脾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当较大血管阻塞而引起梗死时,病灶多呈楔形,基底位于边缘部。梗死早期病理表现为出血,以后梗死边缘充血水肿,内部组织液化坏死,继之肉芽组织形成并向坏死灶内延伸,最终纤维化,形成瘢痕。如梗死灶中有细菌,则迅速化脓,形成脾脓肿。声像图特点为:(1)牌实质内楔形或不规则形均质低回声区,周边因组织充血水肿而形成回声更低的晕环。

可单发或多发。

(2)楔形尖端指向脾门。

(3)随病程延长,病变区回声增强,不均匀。组织缺血坏死时中心可出现液性暗区;陈旧性病变有纤维化、钙化时可出现强回声区及声影。因纤维和瘢痕形成,病变体积趋于缩小。39.何为脾静脉梗塞综合征?声像图表现有何特点?

脾静脉梗塞综合征指脾静脉损伤、感染、血栓形成或脾静脉周围病变导致脾静脉阻塞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如脾肿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反复消化道出血,左上腹疼痛等。但无慢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很少出现腹水。临床反复消化道出血而找不到病因者,有可能为此综合征。超声检查可发现脾静脉阻塞的部位及原因,因而具有重要价值。声像图表现为:

(1)脾脏肿大,边缘圆钝。

篇3:肝胆工作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 女11例, 年龄45~71岁, 平均58岁。本组均有肝胆管结石病史1~25年, 其中10例超过15年, 既往有1次以上胆道手术史者13例。均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 近期持续性腹痛或背痛13例, 间歇性发热、黄疸等胆管炎表现9例, 上腹可扪及包块4例, B超或CT发现肝内胆管结石14例。4例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发现胆囊炎表现, T管闭不上现象。

1.2 方法

手术所见肝表面为灰白色结节或肝块9例, 质地坚硬, 病灶呈纤维化、萎缩, 肝表面致密粘连3例, 胆管壁增厚水肿胆管狭窄4例, 胆管内有胶冻样黏液7例, 胆管内有实体或乳头状肿瘤或坏死组织样物4例。其中手术行肝肿物切除术胆肠内引流术2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例, 行胆管癌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 行胆管癌根治切除术1例, 行单纯探查取活检2例。

2 结果

3例生存期超过1年, 未做切除或者部分切除者均手术后半年内死亡。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医院影像技术的发展及病理水平的提高, 肝胆管癌的发现率有提高趋势, 而且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发病增多也是今年来注意到的事实[1]。肝胆管结石5%~10%发展为胆管癌, 胆管癌的病因可能与肝胆管结石长期的物理刺激, 加上粘膜的慢性炎症, 感染细菌的产物中有致癌物质等综合作用有关。

临床上本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 往往都被原发病的症状所掩盖。近年来,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本病临床诊断率有所提高。在临床工作中, 对多年肝胆管结石的病例不能只满足于结石的诊断, 必须提高警惕, 注意有无肝胆管癌的发生。所以, 在肝胆手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 可以更确切的探查胆道情况, 对可疑病例可胆道镜取病理做术中冰冻病理。本组中2例胆道探查术后仍梗阻、胆管炎病例, 行十二指肠镜检查后确诊为乳头癌。同时术前检查应尽量完善, 对疑似病例应行B超、CT、MRI、MRCP、ERCP等检查, 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全面评估胆管情况, 明显提高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工作中, 在肝胆管结石的诊疗过程中, 如有下列情况要警惕胆管癌的可能[2]: (1) 有长期胆管结石病例史和胆道手术史。 (2) 病情近期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背痛, 无明显感染征象者。 (3) 影像学检查发现肝纤维化, 肝内结石及有占位者。 (4) PTC或ERCP、MRCP、术中胆道镜检查见肝内胆管充盈缺损、中断或浸润行病变, 胆管内壁不光滑者。 (5) 术中见肝表面苍白结节或肿块、肝质硬或纤维化、片状致密粘连者。 (6) 合并肝门区或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肿大者。 (7) 胆管内有胶冻样、黏液样或坏死样物者。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初期多为结节样改变, 且环绕胆管形成环状狭窄, 硬化性胆管癌向胆管壁广泛浸润, 使胆管硬化、变厚、变形, 不易与良性胆管狭窄相区别。

合并结石的肝胆管癌比单纯胆管癌具有更差的预后[3]。首先, 前者具有症状时间明显比后者长, 由于病程长, 诊断处理时间延迟, 很难判断胆管恶变的时间;其次, 合并结石的肝胆管癌术前诊断准确率低, 可能延迟探查和治疗肿瘤的时间;第三, 由于合并结石的肝胆管癌缺乏明显界限, 使根治行切除率明显下降;最后, 术中胆道镜误诊的病例将延迟患者的诊断和导致肿瘤的扩散, 从而影响根治性。

参考文献

[1]叶观瑞, 李运福, 李美荣, 陈钦寿.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 (附18例报告) [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 9 (12) :757-758.

[2]陈平, 何振平, 别平, 等.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 9 (12) :762-764.

篇4:肝胆相照见赤忱

在一 二·九运动中,许德珩、劳君展夫妇与在北平组织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共党员徐冰、张晓梅夫妇之间的关系逐渐密切,并且彼此信任。1936年10月初,徐冰、张晓梅夫妇到许家做客。他们说,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封锁,延安的物资十分匮乏。干部指挥作战时没有表,冬天来了,大家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生活状况十分困难。许德珩、劳君展闻听当即表示他们要买一些物品送给毛润之。徐冰说,最近有一辆卡车要去延安,你们要买东西就抓紧时间。

徐冰夫妇走后,许德珩、劳君展决定将家里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购买生活用品,送到延安去。为了避人耳目,由劳君展与张晓梅到东安市场买了十几块怀表、三十多双布鞋和一些火腿。东西买好后,交给张晓梅同志用一辆人力车运走。分手时,张问劳君展,是否需要毛主席亲笔写收条?劳君展回答说,我们送给毛润之的东西怎么能要收条呢?

1936年11月2日,毛主席在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挥毫致谢,他在信中说,“我们与你们之间,精神上完全是一致的。”“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为中华民主共和国而奋斗,这是全国人民的旗帜!也就是我们与你们共同的旗帜!”

1965年4月,许德珩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延安。在杨家岭毛主席当年居住过的窑洞里面,许德珩久久地注视着案头那盏普通的煤油灯,他感慨地说:“这盏灯曾伴着毛主席熬过不眠的夜晚,很多著名文章就是在这盏灯下写出来的。这盏普通的油灯,一经毛主席启用就产生了巨大的效用。一个平凡的工具,作出了多少不平凡的贡献!”

回顾29年前卢沟桥事变后,他曾经打算投奔延安的往事,他当场赋诗一首:

圣地今来到,蹉跎廿九春。艰难创大业,辛苦为人民。

窑洞依然旧,河山异样新。东方毛主席,世界一明灯。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1945年9月3日,日本政府签订了投降书,国际民主力量终于战胜了法西斯力量。10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应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之邀到重庆商谈成立联合政府之事。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约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到他的住所见面。许德珩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任管理员,他经常与许德珩等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交谈,发表他对时局的看法,给许德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劳君展在长沙周南女校读书时参加了新民学会,与毛润之等同志共同从事驱逐镇压学生运动的军阀张敬尧出湘等革命活动,她曾经用翼儒的笔名为《湘江评论》写过不少文章。1920年10月,劳君展、魏璧等赴法国勤工俭学前夕,毛润之等十几位新民学会会员同志在上海半淞园聚会为她们送行。

分别二十多年后,在抗日战争胜利之时重逢,大家十分高兴。毛泽东在门口迎接他们,毛泽东对许德珩说,记得我们在北大好像还有个组织呢。许德珩说,我们参加了李大钊先生发起的少年中国社。毛泽东对劳君展说,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怎么会打仗呢?我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啊!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向毛泽东询问了延安的生活情况。劳君展说,我们给你带过一些东西,你收到了吧?毛泽东问她何时请谁带的什么东西,然后说:噢,那些东西原来是你们送的呀,他们掐了(吃了),他们掐了(吃了)。

叙旧之后转入正题,他们对时局交换了意见,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向毛泽东介绍了他们发起九三座谈会的情况,毛泽东闻之十分感兴趣,鼓励他们将座谈会发展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听后面有难色,认为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不多,发展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有困难。毛泽东鼓励他们说,尽管人数不多,但每位成员的影响都很大。

毛泽东的谈话给了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很大的鼓舞,他们决心以毛泽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将九三座谈会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次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正式成立。

聚义钱庄案件

新中国成立后,许德珩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在许德珩代行法制委员会主任职务期间,由章士钊先生担任董事长的聚义钱庄因为黑账、空股和欠款等问题涉讼且败诉。因不服法院的判决,章士钊先生多次致函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代主任彭真、副主任罗瑞卿、秘书长陶希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辰和许德珩,为聚义钱庄的问题开脱,希望改变法院的判决。有的信件洋洋万言。

这些信件最终都转到了许德珩的案头,同时转来的还有彭真代主任、罗瑞卿副主任就此案给毛泽东主席的报告;陶希晋秘书长向章士钊先生询问案情的信函;南汉辰行长对于此案处理经过的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提供的关于聚义钱庄黑账、空股、欠股和主要负责人伍筱安出逃香港等问题证据的照片;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冯基平对于聚义钱庄主要负责人伍筱安出逃香港经过的报告和法院的询问笔录等。

大量的证据和事实说明,法院在处理聚义钱庄及其主要负责人伍筱安、孙益生等黑账、空股、欠股、伪造文件和出逃香港等问题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裁决合法准确。章士钊先生本人并未涉及聚义钱庄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有被坏人利用的可能。为了本人在聚义钱庄的股份不受损失,章士钊先生为他人开脱,甚至对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等国家机关不敬,因而引起大家的不满。

一方是满腹冤屈到处告状的民国耆宿,一方是秉公执法的国家干部,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个案件呢? 许德珩感到有些为难,他决定去请示周总理。在听了许德珩的汇报以后,周总理对他说:楚生兄,你去找章行老,把他在聚义钱庄的股份退还给他,让他从此不要再管聚义钱庄的事情了。然后,你们依法制裁聚义钱庄的违法行为。

一个令大家左右为难的问题,在周总理面前迎刃而解了。许德珩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圆满地把问题解决了,结果令各方都满意。通过这件事情, 许德珩对于周总理更加佩服了。(作者单位: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责任编辑 张小华

篇5:肝胆外科个人总结

在这段日子里,在带教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使我了解了许多肝胆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认识了很多以前不曾见识和不曾见识过护士的护士。尽管如此,我仍能认真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各类技巧,并努力实践,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在学习上,我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做好课外准备。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我严格遵守病院和作规程,不迟到早退。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一些护理及基本作,特别是骨科、儿科、妇科等。我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按时完成查房任务,熟悉各种作流程。

在这段日子里,在不同的老师的帮助下,在护士长和老同事的细心指导下,我渐渐懂得了儿科护士的责任及义务,对此也充分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儿科护士的工作,不单单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作技巧,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协作能力,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与医生及护士的协调配合等,这些都是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深深地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沟通带给我的快乐。与同事相处要谦虚谨慎,诚实守信,乐观向上,有自信。做事要有自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人要有诚信,对事要有负责。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体谅别人。与病人沟通时,对不同病人要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方式去说他们的想法等等。在沟通时要用我们医生的沟通技巧来与病人沟通。

篇6:肝胆外科2016年护理工作计划

在2015年的护理工作基础上,遵循“以病人为中心,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特色中医护理技术”的工作方针,以加强护士队伍素质建设为核心,以抓专科、特色中医护理技术、重点培训为重点,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合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制定本科室的工作内容,现计划如下:

一、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护理内涵。

1、继续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优化排班模式,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体现能级对应。

2、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提升晨、午、晚间护理质量,规范床头交接班,与病人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生理需求。

4、继续坚持执行护士站5分钟晨会内容,对早交班后点评及床旁交班时的问题追踪。

5、继续加强护士日常礼仪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素质。

6、继续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7、优化出院流程,专职护士全程负责为患者办理出院结账手续,并送患者到医院大门口,及时电话回访问候。

二、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科室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制订专科理论、中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护士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各1次,护师每季度理论、操作考核各1次,主管护师半年1次(考核、培训内容见表)。

2、继续坚持执行护士站5分钟晨会内容,对早交班后点评及床旁交班时的问题追踪。

3、结合新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掌握新标准内容。

4、学习中医单病种护理常规并能应用,书写中医护理病厉每月2份,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持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4-6项,实施中医养身健康指导。

5、科室完善并实施护生带教计划,加强实习生、进修生的管理。

6、本计划选送一名护士到华西医院学习静脉治疗专业知识,达到专科护士水平。

7、要求科室护理人员每季度书写护理论文或心得一篇,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每年在护理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坚持医疗核心制度,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不断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讨论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APN排班及弹性排班制,减少交接班的频次,增加薄弱环节的人员搭配,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合理搭配年轻护士和老护士值班。

4、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输血及特殊治疗护理等,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作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5、规范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加强压疮、导管滑脱、跌倒、坠床等评估监控,组织学习,掌握评估要点及护理方法。

6、明晰各种安全标识及防护措施。

7、落实患者安全告知书及入院须知。

8、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士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9、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错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10.、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渗漏、突然停电、停水、跌倒等,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四、狠抓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1、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加强基础护理质量,重点掌控各班交接流程,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护理质量讲评,对现存问题及时点评,提出整改措施,以保证护理安全。

3、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4、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六、继续开展品管圈活动,科室组织讨论,提出问题,制定品管圈内容,并每月组织学习讨论,不断改进。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定期培训院内感染相关知识,遵循洗手五大时刻,提高洗手依从性。

2、意外刺伤做好应急处理,并报告感染管理科,进行有效预防处理。

3、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患者用物消毒灭菌管理及监测。

4、坚持每季度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坚持每日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三氧消毒机消毒,并记录。

5、规范使用一次性用品,坚持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制度。

八、强化急救物品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能。

1、掌握急救药物的作用和禁忌症,熟悉药品剂量、作用及使用观察要点,熟练掌握抢救车内物品规范使用。

2、急救物品、药品实行“五定”、“三无”、“二及时”。

3、定期学习、培训各种急救器械的使用,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及时补充备用,用后及时补充消毒。

4、加强急救车的管理,做到每班交接,定位有数,标签清晰、账物相符,熟练掌握抢救车内物品规范使用,熟悉药品剂量、作用及使用观察要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肝胆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肝胆排毒活动总结05-31

肝胆外科年度总结05-15

肝胆外科实习医生总结04-24

肝胆外科年度工作计划05-24

肝胆05-01

肝胆术后05-18

肝胆管引流05-18

肝胆外科题库05-26

肝胆综合症06-08

肝胆外科抢救流程06-10

上一篇:有趣的指纹教学设计下一篇:普通员工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