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与评析

2024-04-27

《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与评析(共14篇)

篇1:《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与评析

“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与评析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张俊

213200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课。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玩木块、风车、易拉罐、塑料尺、橡皮筋、秋千等材料,使它们运动起来,引导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等,并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使他们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的特点。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的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他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点还不很清楚。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设置认知的阶梯,化连续、复杂的运动为定格、简单的运动,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实验材料由浅入深地观察、感知、认识、分析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

能够观察出物体在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这五种运动方式; 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五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异同点。●知识与技能

了解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 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动手玩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源于生活”。材料准备:

溜溜球、小风车、带细线小木块、乒乓球、空易拉罐、橡皮筋、塑料尺、气球、竹蜻蜓等,学生自带的各种会动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1、讲述:(先后出示玩具小风车、小皮球)你们平时玩过没有?谁来说说平时你们都是怎么玩的?

2、学生回答。并上台玩给全班同学看看。

3、小结:好不好玩,怎样好玩?(关键引入 “它们会动”)

4、上节课老师让你们每人带一件小玩具,都带来了没有?下面我们就在同组中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是会动的?怎样动的?

5、学生自由玩玩具。(教师和学生一起玩)

6、刚才小朋友们玩得真开心!下面谁来说说你玩得玩具会不会动?怎样动的?(可引入“运动的方式”)

7、学生汇报交流。

【点评】材料是孩子们进行科学学习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材料大家才有“玩”——探究的东西,所以准备材料很重要,可是如何准备呢?科学探究中的材料并不是一定都需要老师去给大家准备,那多累呢,而且效果不会太好,发动孩子们准备材料,让孩子们养成带材料来上科学课的好习惯,孩子们对自己带的东西“格外珍惜”,有感情。老师就是要注意,平时就要训练,加强评价激励,教学效率会得到提高。

(二)自由探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1、师:刚才小朋友们玩的是玩具,比较容易,下面老师对你们要求高一点啦?老师这提供了几种材料,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四种材料来研究。

2、每组由一名代表上台来选材料。

3、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动起来,看谁的发现“它们运动的方式”最多?

4、想好了没有?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5、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6、你们的想法真多,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请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7、学生自由研究。(教师巡视,并认真地参与一两组的研究)

8、研究好了没有?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研究情况?

9、学生汇报交流。

【点评】孩子们探究,往往就探究而探究,表现在,动手研究前缺乏思考,缺乏对动手目的的思考,我们认为,培养孩子们思考着动手探究很重要,思考成熟了,方向和目的也就明确了。为什么在许多的课堂上会出现“乱场”的现象呢——孩子们只关注于自己的玩,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等玩够了,还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就是因为老师不关注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玩,有准备的去玩,思考着玩。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孩子们这样——思考着有准备的去玩探究的习惯,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才更有效。

(三)活动身体,尝试玩出各种运动方式。

1、刚才同学研究得真认真!感觉有点累吗?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身体,看看我们的身体能作出几种运动方式,好不好?

2、学生活动身体,作出各种运动方式。

3、谁来说说你刚才做了哪几种运动?

4、学生汇报交流。

5、小朋友们真得很善于研究,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小朋友们发现了许多,在研究中有不少收获,肯定也有很多有体会,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的体会写成一篇日记,好不好?

【点评】这个玩的环节在实际教学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是因为跳舞的小孩这个玩具有意思,吸引人,材料选得好,孩子们乐于来观察分析。也激发孩子们来尝试和小人一起跳舞的欲望。

成功点击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的刺激是兴趣。”只有在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时,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大人总认为孩子们的玩就是“胡闹”“瞎搞”,而实际上孩子们能从“玩”中学到许多我们用“教”无法给予的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使他们的“胡闹”“瞎搞”变得有目的、有计划、讲方法,让他们在乐此不彼的“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

这节课的设计,摆脱了教材的束缚,一改过去的教法,首先让学生玩各种玩具,让学生边玩边仔细观察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接着又出示一组材料,学生凭兴趣自由选择,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最后又让学生跟着歌曲“健康歌”自由活动身体,尝试做出各种运动。整堂课教者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玩”的活动,学生兴趣空前高涨,研究得特别起劲,他们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目标,而且还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产生这样的效果实际上得益于一个个“玩”的游戏,只不过由“玩”得“实在”,学生实现了认知迁移。

从一个个“玩”的活动中研究科学,这对小学生来说也很意外,平时谁会注意这个问题呢?可这正是身边的科学,这本身就给儿童一种启示:身边就有科学,熟悉的东西也含有科学,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和思考!因此,我们要谨防“科学”和“科学探究”过于神秘化,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我们的科学教育的时空和资源将是无限的,它的潜力也是无量的!

篇2:《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与评析

1、学习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我努力设置、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课前我搜集、准备很多与物体运动方式有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玩具,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观察对象,更让教学、研究活动充满了乐趣。玩应该是有目的地玩,而不是瞎玩,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这里就从儿童认知的特点、水平出发,从儿童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用已有的材料进行研究,用自己想出的各种方法去玩,他们就特别感兴趣。我也参与学生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学生深入地玩,在玩中有收获。

2、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能理解。”科学学习就是要把原本抽象、单一的概念赋予鲜活的生命,成为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活动。给足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是本堂课的特点,参与思维训练,因此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收获,在记录时,他们也用了多种方式,有的用语言表达,有的用了图画表示,有的用了手势。在总结时,我不是直接地告诉,而是让学生互相补充,在他们的回答中善于提升概括,让他们的表达越来越科学,这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学生的发现往往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而且往往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善于追问,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带而过地加以纠正,而是让学生通过再次观察去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作出正确判断。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及当堂达标的训练中,我时刻关注了学生的动向。本课教学研究的对象比较丰富,容量也比较大,在注重我们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应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的过程中系统地掌握物体的各种运动方式。

篇3:“观察物体”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一个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正面、侧面、上面看都是正方形。

评析:通过课前交流,利用教师的照片,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再说一说小组观察物体的方法,为新授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对观察一个正方体的复习,既能为新授提供知识铺垫,又能显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观察得很好,两个正方体呢?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看到什么形状?先独立思考,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在学习单上,再小组学习。(小组交流,集体展示)

三、反馈质疑,精讲点拨

生:我们组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侧面看到的是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呢?

生:我看到的上面是。

师:你们认为从上面看,会看到哪种形状?为什么?错在哪里?

生:第一个同学观察的是对的,第二个同学从物体右面的上方俯视。

师:(追问)观察物体的上面应该站在哪里俯视?

生:我觉得应该站在物体的正面俯视。

师:真好。我们观察物体的上面时,特别要注意什么?

生:(齐)从物体的正面俯视。

师:说得好,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观察物体的基础。给你三个相同的正方体10秒钟时间,由4号同学像这样摆好,速度最快的加1分。如图。

评析:新授活动从易到难,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质疑对观察方法的总结概括成为学生的自我生成。小组合作学习安排运用学习单的方式使要求明确,具体落实。不但强化正面的观察技能要求,而且集体讨论对错误观察的纠正,进一步突出基本技能的培养。

四、巩固内化,应用拓展

出示课件:三块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从正面看到的如下图,有几种不同摆法?

师:一组物体难不倒你,如果几组物体同时观察,你还敢挑战吗?

1. 从哪个位置看,这三个图形的形状是相同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 从哪个位置看,这三个图形的形状是不相同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3. 课件:你能数出这个物体由几个正方体组成?有窍门吗?

评析:巩固练习阶段,教学突出重点,不断拓展,高潮迭起。立方体组合从三个到多个,从一组到多组,观察视角从正视到侧视、俯视,从形象观察到组合块数的感知,从先观察再画图到先想象画图再观察验证,其中儿童化的语言适合学生口味,又不失表意准确。

总之,这堂课的教学做到了尊重主体,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观察物体的学习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安排学生自由观察、摆弄学具,让学生摆出或画出观察到的图形,操作示范,让学生前行,观察方法,让学生总结,错误观察,学生纠正;课上教师引导得体,点拨有度,促使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形成观察技能。

篇4:“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键词]观察物体 几何体 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6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2~33页。

【教学重难点】

1.注意结合观察与操作,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经历活动后能有条理地进行观察,有根据地作出判断,能结合观察和操作进行简单的直观推理,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课件所出示的校园风景图。

师:你们看到的景色美吗?(生:美。)课件中出示的几幅校园风景图是我们在学校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视角所拍摄的。看,我们的校园多么的美丽!你们平时对这些美丽的景色留心观察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评析:以校园的风景图片入题,学生感到熟悉而又亲切,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之中,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环境”。通过设问,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揭示了课题,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动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丰富多彩、各式各样,而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些物体时,也许会看到不一样的形状。这节课我们就先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长方体。(板书:观察物体)

引导思考:可以从哪些方向去观察物体呢?(正面、侧面、上面)

1.观察有明显特征的物体

活动A:认知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①师展示教具——图书柜:你们说一说它的正面、侧面还有上面,然后用手指一指、摸一摸,好不好?(生指认)

师:他所指认的面对吗?他说出了几个侧面?(生:两个)真棒!通常物体有门的那个面是正面……

②教师随意指一指书柜不同的面,请学生判断所指的面是书柜的正面、侧面,还是上面。

③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等着我们去观察它、去认识它。(课件展示:洗衣机)说说它的正面、侧面、上面的样子。

④师(课件展示:电冰箱):你们一定知道它的正面、侧面、上面了吧,请画出来。(分小组画)

小组交流后展示作品,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评价。

【评析:通过观察具有明显特征的物体,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使之明白,何为正面、上面和侧面。再通过学生的说、画、交流、评价等具体活动,加强实践、巩固认知,使得学生学在其中,动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不仅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物体时,所处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观察没有明显特征的物体

活动B:观察长方体的各个面。

师(出示长方体教具,引导学生观察):你能说出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的吗?

教师随意转动长方体,再引导学生说出它正面的颜色。

师(设疑):为什么正面的颜色不一样了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加以小结):观察没有明显标志的物体时,通常把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做正面。

【评析:先通过观察静态长方体,认识其正面、侧面和上面,再通过转动长方体教具,让学生从各个面颜色的变化中,感知到正对自己的面的变化情况,从而使之在操作中感受到只有当那个面正对自己时,这个面才是正面,有机地渗透了辩证思想。数学的概念、命题力求准确、完整和精辟,因此让学生跟着课件学习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

3.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面不一样

活动C: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面可能是不一样的。

(1)小测试。

师:下面看看同学们谁的反应最快,谁的眼力最好。

测试1:这个图书柜是老师从哪个班借来的?

测试2:这个图书柜里面有多少册图书?

测试3:这个图书柜是由哪位同学来保管的?

分别让坐在教室左右两面的学生回答,并让他们说说为什么。

坐在教室中间的一组学生因为正对图书柜所以看不到两个侧面。

探究观察结果: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

(2)实践感知,合作探究。

教师拿出相机,准备给图书柜拍照。

提出要求:(1)只能拍到图书柜的正面;(2)只能拍到图书柜的正面和左侧面;(3)图书柜的正面、右侧面和上面都要拍到。

请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拍照。主要让学生说说如何拍到第三张。

师(小结):再一次说明了观察物体时,随着观察的方向、角度不同,看到的面也可能不同。

【评析:利用图书柜这一现成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借测试(巧妙设问,产生疑惑)和拍照(瞬间定格)等实践活动,从不定格的想象到一看了之,再到定格的“永恒”图片,清晰地阐释了“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面不一样”这一知识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这一多彩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使得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起来,所呈现的知识也变得浅显起来。】

三、观察思考,运用新知

师(设疑):刚才我们都是正对一个物体的某一个面来观察这一物体的,如果随意观察一个长方体,你觉得一次最多能看见几个面呢?现在就以观察一个长方体为例,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明确观察活动要求:坐在座位上不动,让学生说说看到长方体几个面。

师(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有时也能看到两个面,但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评析: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有效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学生观察得很充分,体会和感受也很深刻,明白了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看到3个面。】

四、拓展练习,内化新知

1.找一找

师:你们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送给每个小组一个礼物(两个正方体),藏在抽屉里,请大家找一找。

(1)先看一个正方体,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2)如果把两个正方体横着拼在一起,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图形?课件出示:

(3)如果把两个正方体叠起来拼,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图形?和第(2)问有什么区别呢?

2.猜一猜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猜猜看。

(1)从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去观察;(笔记本电脑)

(2)换个角度去观察;(马头)

(3)考眼力。(两个老人头像、一个杯子、一个持琴人、一个顶物者)

师(小结):看来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我们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评析:本环节教学活动,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找一找、猜一猜,紧紧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问题要全面。在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基础上,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六、总结升华,梳理新知

师:通过今天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呢?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多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的奥秘。

【评析:“谈收获”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结果,“谈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更是关注了学生探索的过程。这样做有意识地把学生当成了知识构建的主体,从而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为整节课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二年级观察实物为基础,这也是学生进一步观察多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前提。教学这一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同时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图书柜开始观察,抽象到一般的长方体,认识了正面、侧面和上面。从具有明显特征的物体到没有明显特征的物体,让学生在指指、认认、说说等活动中实现认识的转化,符合学生的认知坡度。

2.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一定的观察物体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这是十分必要的。

3.围绕几何体与其他视图相互转化而设计练习。要求学生先观察1个正方体,明白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再增加到2个,横着与竖着都摆成了长方体,注重比较从这两个长方体的侧面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体会这些相同与不同时,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

总之,整堂课中,教师充分发挥课件与自制教具的教学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篇5:《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反思

新课中,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身边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出有的物体上下动、有的物体左右动、有的物体绕着圈在动,然后通过“想办法让一根跳绳、一卷透明胶、三根橡皮筋运动起来”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表达并引出“物体的运动方式”的话题,在这一环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处理,通过让学生充分表达,详细描述,以使学生头脑中笼统的想法转化为具体清晰的可操作的变量,为下面学习打好基础。

然后通过让学生寻找身边相同的运动现象归纳出物体的运动特点,我随机引导学生概括出本节所学习的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手中的表格补充完整。(每组完成一份教师课前准备的表格)。在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汇报时我讲解了用怎样的符号表示物体的运动,达到了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掌握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的目的。

最后我安排了让学生用身体做出各种运动方式的游戏并加以记录,这样做,不但巩固了本节所学的知识,更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探索就一定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科学的探索者。

篇6:物体运动的方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物体运动的方式》,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说教材

《物体运动的方式》是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时重点是运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常见的四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平动、摆动、转动、往复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高段初期,因此他们仍然具有低段学生的多动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的特征。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采用的是以下的教学方法:①直观的教学方法,运用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小车和溜溜球)导入新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②情境教学法,合理的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加深孩子们对运动方式的认识和理解。③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首先我邮示两件玩具小车和溜溜球,让两位孩子上台来玩耍,并提出要求其他的孩子认真的观察这两种玩具的运动方式的一样的吗?(孩子们可能会回答是不一样的)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物体的运动方式》这样就能把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同时也消除了他们的紧张心情。

二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

在本环节我将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合作学习两个环节展开

(1)我先为孩子们分别演示小车和单摆的运动,并引导他们画出这两件玩具运动的方式的示意图,告诉他们小车的运动方式是平动,单摆的运动方式是摆动。(通过教师的示范孩子们对运动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他们的小组合作奠定了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运动方式转动和往复运动

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教具有乒乓球和风车,让他们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科学的好奇心,把我们的课堂真正的还给了我们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1、2、经过教师演示,学生自己的操作,他们对本课的四种运动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出示相关视频和图片,加深印象。播种放歌曲《健康歌》让孩子们随着歌声动一动自己的身体,并思考你的身体做了哪些运动方式(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我也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他们结物体的运动方式也有了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

四小结

这节你们有什么收获?

篇7:长方体物体的包装教学设计及评析

吉首大学大师院附小 张田庆

教 材:现代小学数学第十册 教 学 目 标:

1、培养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2、学生在想象、猜想、摆、算 等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有序思考的思维方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3、通过对长方体物体包装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让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评:目标的定位与以往有较大的改变。发展性目标落到了实处。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事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具体可见,并在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具体展现。

教 学 重 点:包装方法

教 学 难 点:理解、概括长方体物体的包装方法。教 学 方 法:合作、探究。

教 学 准 备:课件、长方体物体。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引入(文具店包装过程录相)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形体的包装?

生: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师:你们带来了哪些长方体?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包装物体,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板书课题)评:目标的定位与以往有较大的改变。发展性目标落到了实处。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事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具体可见,并在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具体展现。

二、探究

1、两个完全相同长方体物体的包装。

师:同学们想一想把2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有几种包装方法? 先猜一猜?

生:1种、2种、3种…

师:究竟有几种呢?想试一试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拿出两个长方体)在包装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区分和叙述,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长方体上,把最大的两个面标上A,第二大的两个面标B,最小的两个面标上C。下面同桌的两个同学摆一摆,看究竟有几种方法? 汇报、交流: 生:A面重叠

B面重叠 C面重叠

(师同时用电脑演示)

师:这一组真不错!一下 子就找出了三种包装方法!还有其它方法吗? 师:大家想一想,这三种包装方法,哪一种要的包装纸最多? 生:?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C面重叠的最大。

师: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来算一算每种包法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都算好了,我们一起来看A面重叠的表面积是多少?B面重叠的表面积是?C面重叠的表面积是?(投影学生算的结果。我们一起来看这一组算。对不对?)

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C面重叠的表面积最大,A面重叠的表面积最小。

生:我发现重叠面小的剩下的表面积就大,重叠面大的剩下的表面积就小。师:不要计算就可以知道哪种包装法的表面积大。小结:两个长方体有三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如果把6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一个大长方体,同学们猜一猜会有几种包法呢?

评:先以两个长方体为基础进行研究,归纳出能从三个不同方位(上下、左右、前后)把两个小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的思路。

“试一试”——这是一种学法指导。当学生有想法时就到实践中去试一试,可以证实自己的想法对否。

“摆的出还要说的明白”——这是一种学习要求。即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2、6个相同长方体物体的包装。生:5种 6种 9种

师:究竞有几种呢?请同学们4人一组动手合作。

同学们想一想:在摆的过程中,怎样才能防止你们找的方法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呢?

生:

师:对!要边摆边记录。

下面比一比有哪组、一组动作快,方法多?(时间为6分钟)⑴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记录。⑵汇报交流。师:时间到!

生:我们找出了6种。

A面重叠

B面重叠

C面重叠

AB面重叠

AC面重叠

AC面重叠,BC面重叠

师:这组同学真不简单,想出这么多包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还有3种包法,AB面重叠,AC面重叠,BC面重叠,各 了一种。师:这组同学肯动脑筋,反应快,还有其它方法吗?

同学们想出了9种方法,在摆的过程中有没有规律防止这些方法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呢?

师:可以按面的重叠来找。

师:对!可以按照面的重叠顺序考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电脑演示)。

A面重叠:1种

B面重叠:1种

C面重叠:1种

AB面重叠:①一层3个,放2层;②一层2个,放3层。

BC面重叠:①一排3个,摆2排;②一排2个,摆3排。

评:六个长方体的包装比2个要复杂多了,但学生已建立了从三个不同方位拼的思想基础,困难的是按一定顺序思考,不遗漏也不重复,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学习小组内经历观察、操作、思考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为了使表达清楚,正确,听的明白,对汇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同学们猜一猜:上面这些方法中,哪一种要的包装纸最多?为什么? 生:C面重叠的要得包装纸最多,因为它的表面积最大。师:你怎么知道它的表面积最大?

生:因为它重叠的面最小,所以剩下的表面积就最大。(这种判断方法不错)师:真了不起!思路很清楚,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只考虑节省材料呢? 生:还要注意美观、实用。

评:9种不同的包装与它的表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研究这一问题时,学生经历了猜想、说理由、算一算来证实猜想的过程,也为后面研究现实生活的各种包装作了准备。

师:讲得很好,每种包法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因此,还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包装。

4、包装比赛:

师:这9种包装方法,你们组最喜欢哪一种? 生:我们喜欢:

师:下面我们进行包装比赛,用你们最喜欢的包装方法,把六个长方体物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看哪一组合作的又快又好?(师巡视,指导。)

师:这一组动作最快?那一组也不错!同学们看一看,哪一组包装的最好?

三、讨论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包装。

1、出示生活中的几种包装。

2、让生评价。

师:你认为哪种包装最好?

四、延伸。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是2个和6个相同长方体物体的包装,如果要包装8个、12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又有几种包法呢?请同学们课外去思考,去实践。

下课!谢谢同学们。总评:

学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如何进行实际运用呢?过去往往做几道求表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就算是解决实际问题了。这节课教师的设计思想解放,观念新。把研究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包装作为课的开始,随着学习研究活动的展开,同学们研究了几个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包法,各种包装法与表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用研究的结果去解释市场上的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包装?学生不仅仅进行一些表面积计算,而是在解决具有一定现实背景的有实用价值的开放式问题。学生在多角度地分析各种情况下的结论时,他们的应用意识与能力得到了培养。

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境。整节课绝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操作,有独立的,有合作的;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三维空间。

在合作学习中,研究几个长方体会有几种包装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分4个层次评:拼出一种以上的,拼出几种的,拼出全部的,能拼又能说的。教师还注意把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评:观察与操作,分析与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8:“观察物体”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的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一个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正面、侧面、上面看都是正方形。

评析:通过课前交流,利用教师的照片,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再说一说小组观察物体的方法,为新授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对观察一个正方体的复习,既能为新授提供知识铺垫,又能显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观察得很好,两个正方体呢?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看到什么形状?先独立思考,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在学习单上,再小组学习。(小组交流,集体展示)

三、反馈质疑,精讲点拨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呢?

师:你们认为从上面看,会看到哪种形状?为什么?错在哪里?

生:第一个同学观察的是对的,第二个同学从物体右面的上方俯视。

师:(追问)观察物体的上面应该站在哪里俯视?

生:我觉得应该站在物体的正面俯视。

师:真好。我们观察物体的上面时,特别要注意什么?

生:(齐)从物体的正面俯视。

师:说得好,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观察物体的基础。给你三个相同的正方体10秒钟时间,由4号同学像这样摆好,速度最快的加1分。如图。

评析:新授活动从易到难,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质疑对观察方法的总结概括成为学生的自我生成。小组合作学习安排运用学习单的方式使要求明确,具体落实。不但强化正面的观察技能要求,而且集体讨论对错误观察的纠正,进一步突出基本技能的培养。

四、巩固内化,应用拓展

出示课件:三块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从正面看到的如下图,有几种不同摆法?

师:一组物体难不倒你,如果几组物体同时观察,你还敢挑战吗?

1.从哪个位置看,这三个图形的形状是相同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从哪个位置看,这三个图形的形状是不相同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3.课件:你能数出这个物体由几个正方体组成?有窍门吗?

评析:巩固练习阶段,教学突出重点,不断拓展,高潮迭起。立方体组合从三个到多个,从一组到多组,观察视角从正视到侧视、俯视,从形象观察到组合块数的感知,从先观察再画图到先想象画图再观察验证,其中儿童化的语言适合学生口味,又不失表意准确。

总之,这堂课的教学做到了尊重主体,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观察物体的学习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安排学生自由观察、摆弄学具,让学生摆出或画出观察到的图形,操作示范,让学生前行,观察方法,让学生总结,错误观察,学生纠正;课上教师引导得体,点拨有度,促使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形成观察技能。

篇9:《认识物体的运动》教学反思

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物质世界内容标准中有关运动与力的一部分。本课以“是哪辆列车开动”为情景引入,让学生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活动,认识物体的运动,知道物体运动时位置会发生变化;同时,要求学生观察、了解常见的几种运动方式;最后通过学生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模仿几种物体的运动,加深学生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知道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特点和分辨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培养观察记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意识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个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各种物体运动时的变化,分析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以及运动方式的不同,并尝试利用简单的材料模仿物体的几种运动方式。

篇10: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坐在汽车上,在汽车启动和刹车的时的感受开始。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惯性,但是对于什么惯性还是不知道,了解。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小实验,研究惯性。

本课通过三四个小实验进行研究惯性。惯性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止的物体的惯性,二是运动物体的惯性。在研究静止物体的惯性的时候,我设计了鸡蛋掉入水杯的,或者是橡皮的活动,还有就是抽纸片钢笔帽不动的活动。在这两个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携带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这个探究活动中,没有要求学生进行设计实验的程序,而是教师讲解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活动。这样做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学生按照自己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活动。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进行活动,以在活动中有所发现,但是有学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携带相关材料,这个情况需要进一步的强调。

在进行第二实验:运动的物体有惯性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实验操作的问题需要进行强调。那就是在学生使学生就是学生使小车进行运动的时候,使小车要就那些匀速运动。这样才能够有效果。这个方面需要,以后再教学中进一步强调。

篇11:《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与评析

运动物体与运动激波干扰流场特性数值研究

用数值方法求解非定常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模拟了运动物体分别以超声速和亚声速穿越激波的全过程.在这两种情况下,激波都是从高压区运动到低压区,阻力急剧地减小,但在亚声速情况下,会在物体上产生不对称力和力矩,导致运动物体的不稳定.

作 者:江娟 周伟江 马汉东 作者单位: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100074刊 名:计算力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年,卷(期):20(3)分类号:O357.4+2关键词:非定常流 数值模拟 超声速穿越 亚声速穿越

篇12:《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与评析

判断摩擦力方向应该明确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研究对象(一般选受力物体)和参照物(一般选施力物体)

(2)明确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的相对运动方向。(不一定是研究对象相对地面或其他的参考系,因为摩擦力是发生在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与其他任何物体无关)。

(3)明确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例1 如图1,物块A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当传送带分别处于图示的运动状态时,试画出物块A的受力示意图。

分析解答:图1甲、丙、丁中,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其方向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跟物体运动的方向关系表现为:甲、丙相同,丁相反。图乙中,因物块A与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存在摩擦力(尽管物体在运动)。

受力情况分别对应如图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例2:如图3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是左还是水平向右·

分析解答: 因为分析的是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所以受力物体是物块B,施力物体是物块A(因为地面光滑,所以不是地面)。物块B相对地面水平向右运动,即相对运动方向水平向右,(施力物块A相对地面也是水平向右运动),所以物块B所受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

例3:如图4,物体AB静止在斜面上,试分析B受到A的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解答:

错解:物体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

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错解方向:物体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

不假,但这个相对运动趋势三结合相对地面的,不是相对A的。而问题是让我们分析A和B之间的摩擦力,应该分析B相对A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正确解答:第一步,因为分析的是A和B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受力物体是B,施力物体是A(而不是地面)。第二步,分析B相对A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假设A和B没有摩擦力,则A应该相对B向下滑动,所以A相对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B相对A就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以B受到A的摩擦力应该是向下的。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相对运动"(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而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例4:人走路时,脚受到地面间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还是向后·

分析解答:分析的是人走路时脚受到地面间的摩擦力方向,脚是受力物体,地面是施力物体。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地面对脚产生一个方向向前的摩擦力,阻碍其向后发生"相对运动"。所以脚受到地面间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

例5:人爬杆时,人的手与杆的间有摩擦,人的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分析解答: 如果按照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来推算,应该是向下就错了,因为人爬杆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使身体相对杆有向下滑的的趋势,这时人受到来自杆的向上的静摩擦力,阻碍身体下滑。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与人向上爬的方向相同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

篇13:《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力与运动”的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共7条,其中“位置与运动”3条,“常见的力”2条,“简单机械”2条。《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可以承载以下3条内容。“位置与运动”1条: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与快慢。常见的力2条:

1、知道推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2、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

(二)教材分析

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是小学科学河北版四年级上册力与运动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是本册书的核心单元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本课在认识了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之后,继续研究物体由静止到运动再到静止的问题,帮助学生从另一角度体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对教材的处理 :

(1)为方便在室内观察,活动 1 的材料由自行车换成小车。

(2)课时由 1 课时变成 2 课时目的是为了引领学生更完整而深入的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对常见的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究让小球动起来的活动过程,体会到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所以经历设想让运动物体停下来的方法及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2、四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一年的时间,学生对探究的过程、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形成。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有很大困难。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引导学生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小车、风车、乒乓球停下来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通过实验证明使这三种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是否正确的探究过程。(3)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想出多种让运动物体停下来的方法,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科学态度。(2)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的情感。

3、知识目标

(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经历探究使运动着的小车、风车、乒乓球停下来的过程,体验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教学难点:实事求是地描述并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六)教学策略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规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 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身边常见的材料,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想出更多让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2、分析归纳法 学生经历探究式教学活动,从中发现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其目的是让学生能从现象中获得科学概念。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视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在现象中发现规律。

3、讨论法: 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4、启发式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几个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得出科学概念。

(七)教学用具

1、教师准备材料:小车、风车、砂纸、乒乓球、光滑的纸、磁铁、钩码、大头针、记录单。

2、学生准备材料:毛巾、笔、米、书、橡皮等。

3、媒体准备:展台、物体运动的课件。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研究问题

首先出示小车、风车、乒乓球运动的画面,接着提出问题你有办法使他们停下来吗?引领学生进入本课的研究并板书课题《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二)设想方法、制定实验计划 第一环节:

1、出示材料

逐个出示教师准备的材料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在学生设想使三种物体停下来的方法之前介绍材料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去想办法,避免造成在课堂上学生有办法而无材料进行实验的状况。

2、出示并讲解记录单:记录单我是这样设计的

(1)标题让运动的小车、乒乓球、风车停下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择要研究的物体,想研究哪个就把它圈起来。

(2)“设想让它停下来的方法一栏”,鼓励学生设想出多种方法。

(3)“用到什么力”这一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析力是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4)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了实验现象一栏,有两部分内容“没停下来”和“停下来”这是对实验现象的初步观察并做出选择。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观察“停下来”一栏设计了两项内容“速度快”和“速度慢”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实事求是的做出选择。这两项内容对启发学生分析摩擦力大小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5)最后标题前的横线引导学生分析力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选定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基础上选定一种物体来研究如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研究其他物体。

(2)选择所需材料:小组长负责取材料。

(3)设想使物体停下来的方法并记录在记录单上。

(三)分工合作、进行实验验证

1、引导学生验证,设想的方法是否能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并将实验现象实事求是的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想出更多的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以上两点都是在学生实验中我巡视的重点。

(四)汇报交流、收集整理信息

1、为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便于学生间倾听和交流,每组派2名学生作代表汇报,一名按记录单的内容说并用投影展示记录单,另一名将实验方法演示出来。例如让运动着的乒乓球停下来的方法学生们能想到以下几种:a用手按 b毛巾路面 c光滑路面 d桌面慢停 e围坑 f东西挡(演示)

2、学生汇报用什么力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五)分析现象、得出科学概念

引导学生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我设计了3个问题:

(1)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的这么多方法都可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呢?”学生通过分析记录单“用到什么力”一栏,很容易意识到是力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

(2)追问:这些力对运动着的物体起到了什么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力对运动着的物体起到阻碍作用。

(3)然后让学生给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起个名字!学生很容易说出“阻力”并板书“阻力”这样学生们会在我的引导下一步步接近科学概念。

(六)设疑激趣、拓展思维空间 根据实验中小车、风车、乒乓球不对它们施加任何外力它们也能停下来这一现象,提出问题:是谁阻碍了物体的运动?这种特殊的阻力应该是什么力呢? 第二环节: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是使物体停止运动的一种阻力。(1)教师演示并叙述,同学们,运动的乒乓球在不给它人为施力,它是否会一直转下去呢?(2)接着,组织学生讨论:不人为施力的物体是否受到阻力呢?你是怎样想的?(3)运动的乒乓球自己会停下来吗?自己体验一下?(4)分组讨论后让学生说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实验小结:乒乓球在桌面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这说明在乒乓球和桌面间存在着一种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课件出示摩擦力的概念)师讲述:摩擦力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都会产生摩擦力,如乒乓球与桌面,风车转轴处都存在摩擦力。提问:你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例子吗?怎样才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不同物体间摩擦力相同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后两个就有些困难。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我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模仿着去做,看手有什么感觉。假设没有摩擦力的存在,情况又是怎样的?通过感受和设想,使学生明确摩擦力确实存在。为更好的解决第三个问题,我让同学们用试验去验证在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上拉动物体前进的力是否相同?

1。让个别学生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

2。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组实验完毕后,抽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及其结果。(课件出示)a)你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b)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c)实验结果怎样?

d)通过实验的楚什么结论?

4。实验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摩擦力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而且摩擦力的大小与表面光滑程度有关。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提出设想,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索,自己叙述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这符合当代开放式的,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教学思想。在本部分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教学氛围。】 第三环节: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的作用。

1。谈话:同学们,摩擦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2。请同学观察42页课本插图讨论: a)图中是那些物体?

b)它们是不是利用了摩擦力?利用摩擦力能做什么? c)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摩擦力?

3。抽学生说后教师小结:摩擦力在生活中被普遍应用的,有些摩擦对人有益,有些对我们无益,因此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无益摩擦。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得出实现结论后,让学生说出摩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摩擦这一现象的理解,是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开拓了思维】。

(七)总结谈话

老师知道,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老师这里有个建议,以“假如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科学幻想作文,或画一幅科学幻想画,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没有摩擦力的世界。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用好科学知识的信心,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在准备《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一课时,我力求让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与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整堂课主要设计了3个活动:

1、寻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2、感知和寻找摩擦力。

3、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前两个活动是重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部分,先让同学们观看感兴趣的幽默短片,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短片引出问题,如何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并通过短片主人公的要求,过渡到第一个实验,寻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并记录在记录卡上。

二、自主探索,感知新知

本环节通过两个实验活动来感知什么上阻力,什么事摩擦力。

(1)通过短片主人公提出的要求,用小球来实验,找到能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在本环节的处理上,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大胆假设、制定计划、实验与观察。在学生汇报时,选择一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有不足的再找其他同学补充。

(2)由主人公观察实验过程,积极思考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小球会自然而然的停下”引出第二个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通过观看短片来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下搜查知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结尾部分我是采取拓展形式,让学生课下搜查有关摩擦力的信息,找到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利用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不足:

本课的处理过程中,能够整体把握教材,但在第二个活动之前,引语设计不够巧妙,没能让孩子自己发现摩擦力,说出摩擦力。在这种情况下,没能及时调整更好的引导方法。而是从正面给出了摩擦力的定义。之后由于前面浪费时间较多,删掉了同学们亲身感受摩擦力的小活动,没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摩擦力。

篇14: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提出问题——>引出平均速度概念,通过具体实例的计算和讨论与交流环节使学生体会与初中所学速度的区别,加深对速度矢量性的理解——>在实验与探究活动中用无限逼近的思想提出瞬时速度的概念——>课堂总结——>巩固练习。

教学简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通过对初中学习过的速度概念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在讨论与交流环节让学生初步体会速度的矢量性,加深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再让学生对一张轨迹图进行实验与探究,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引入瞬时速度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体会数学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坐标图上讨论物体运动的速度,初步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2)在由平均速度概念过渡到引入瞬时速度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极限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从平均速度概念引人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难点:瞬时速度概念的引人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

采用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分组活动、分工合作。

五、课堂教学设计及程序: 一:引人新课

提问: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2.初中对速度是如何定义的?1.学生能提出两种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找到统一的标准,得出速度的表达式。2.学生能回忆起公式。二:平均速度

1.得出的定义和公式,强调的概念和定义与初中的V形似而神不似,S是位移而非距离。举例:一学生在跑道上跑一圈的路程、位移、平均速度分别如何?

2.引导学生得出平均速度概念的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3.指出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4.在讨论与交流环节学生在图上标出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后,引导学生得出利用坐标纸计算的两种方法:1直接测量线段的长度后用比例计算。2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方法。

5.引导学生思考:平均速度能不能描述物体任何时刻运动的快慢?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瞬时速度的引人做好准备。1.计算同学在跑道上跑一圈的路程、位移、平均速度。体会平均速度与初中的速度的区 别。

2.引导学生推导1m/s=3.6km/h。

3.学生计算奥运会上刘翔110m栏的平均速度。

4.在图131坐标纸上标出四个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同桌两同学分工,各算两个的值。

5.学生能很快回答第一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虽然得不到答案,但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虽然教师强调了平均速度与初中所学速度不同。但学生对速度的矢量性理解较困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

此环节学生完成起来比较费时,采取两人分工,各算两组的办法。

教材中讨论与交流的最后一问:图中的哪一段描述得比较好?这样问不够严谨,除非特别强调是匀速率运动,教学中回避了这个问题。三:瞬时速度

1.引人:以汽车长途运输为例,再次说明平均速度不能反映物体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必须引人一个新的概念———>瞬时速度。

2.进入实验与探究环节,得出四个平均速度后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3.结合光盘H01113图用无限逼近的思想讨论公式=S/t 中当t→0时,AB→VA,得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4.矢量性: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5.初中学到的匀速直线运动就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1.以四人为一小组分工,各算一个平均速度,然后汇总2.思考:以上哪个平均速度能比较接近物体在 A 点时的瞬时速度?能得出更准确的数值吗? 3.在课本上标出图132中A、B、C、D、E 各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为节省时间,仍采取学生分工最后由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汇总结果的方法。瞬时速度概念是本节的难点,教材不仅设置了讨论与交流环节引人,还让学生进行了实验与探究,意欲引导学生体会建立瞬时速度的思想。但感觉效果并不是很好,教学中还是增加了向学生介绍无限逼近的思想,课后证明这样学生更好接受。四:课堂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

1.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矢量,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对应,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

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2.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分组讨论: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处理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总结可能不够全面,但要给他们这种训练的机会,逐渐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为避免学

生思维混乱,暂不提速率概念。在以后的习题课中补充。五:巩固练习1.课本P11第2题

2.设置一例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评。

甲、乙、丙三个质点同时从A点出发,按不同的路径运动,同时到达B点,比较三个质点下列物理量的大小: 1路程2位移3平均速度

例2(3)的错误率极高,大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路程大的位移大。此题对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很有帮助。六 课后作 业

1.课本P11(1)

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10m,第4s内通过15m,则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在第2个2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B平均速度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C 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 教材的课后练习量不够,第二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再增加两题,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学会应用平均速度公式解题。

课后反思及感想

1.新课引人时由于学生对初中的速度概念印象较深刻,可以更简练、更快捷。

2.关于速度的矢量性,虽然课堂上重点强调了,并设计了实例和例题让学生体会和练习,但不能寄希望于学生当堂就完全理解和接受,这需要一个过程。

3.讨论与交流环节关于如何在坐标纸上求各段位移,向学生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测量线段的长度后用比例计算。二是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方法。目的是想通过掌握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能力,但很费时。课后认为对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掌握第一种方法既直接又快捷。

4.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重要环节,向学生渗透无限逼近的思想是关键,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还是能够接受的。

5.速率的概念暂时不介绍,免得干扰学生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学习。点评

本教案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讨论与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坐标纸上收集数据,并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实验与探究环节中让学生在计算出四个平均速度的基础上结合图象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渐向学生渗透无限逼近的方法和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发生知识的迁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经历这样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正确思路的建立。

2.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以学生在操场上跑步为例说明速度的矢量性、计算奥运会上刘翔110米栏的速度、以汽车长途运输为例引人瞬时速度概念等等,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上一篇:党代会议程安排下一篇:中唐诗词风格流派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