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2024-04-27

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通用9篇)

篇1: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全市人才资源现状调查的通知》(广委组〔2010〕55号)要求,雒城镇党委安排精干人员组成调查小组,精心统计基础数据,完善人才资源调查方法,对人才资源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我镇人才资源的现状

1、人才总量较多,但人才架构不完善

截至调查时点2009年12月31日,据统计,包括2005年至2009年底退休的公务员,我镇机关现有党政人才35人,其中公务员27人(在岗在职24人,离职退养1人,退休2人),事业人员8人(其中取得技术职称3人)。既是党政人才,又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干部有3人。

2、从学历及专业结构看,专业类别单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党政人才学历结构,本科13人,专科22人。专业人才分布不均衡,多集中为管理学人才、法学人才,缺乏经济学人才及其他专业类别人才。

3、从技术人才结构看,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较少。我镇属于城区镇,工作职能是管理社区,服务城市居2-

会主要从事服务居民的工作,社区干部的培训力度不够深,社会服务与管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社区存在学历较低,干部老龄化现象。

3、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近年来我镇对人力资本投资非常有限,政府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作为人才吸纳和使用主体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由于观念和效益等原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没有到位。从调查情况看,只有3.31%的人认为政府对人才的投入“多”,31.49%的人认为“合理”。

三、加强人才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深化认识,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其中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是空前凸显。我们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的方面来对待,从宏观到微观形成一系列科学而完整的体系,使其与社会经济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态势。

第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要使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要求,加快人才结构调整,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不断提升人才素-3-

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要切实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第三、广泛筹集资金,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切实增加财政投入,要集中安排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对人才资源的开发,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

第四、落实好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除外来人才的后顾之忧。

第五、放宽政策,加快人才引进的步伐。要进一步制定、落实、完善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在住房、福利、家属安置、子女上学、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照顾。要拓宽引进人才的途径和方式,采取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实业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智力。有计划、有重点的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中共广汉市雒城镇委员会

2010年8月12日

篇2: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从事产品制造, 都会产生垃圾。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消费观念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与此同时, 在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固体废弃物就会不断增多, 依据城镇的多方面因素, 生活垃圾对于城镇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其整治成为政府部门城市环境管理的首要问题。

2 污染情况现状调查

由于存在人类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活动, 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固体废弃物, 它的污染情况和人口的地理分布有关, 也与从事生产活动的工厂布局有关, 经过实际调查分析, 认识到该类污染情况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城市中心区较少, 而城乡结合部较多

城乡结合部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的形势, 长期生活习惯形成随意乱扔乱倒, 呈长条形状分布, 多种多样的固体废弃物涉及多个方面, 有较难处理的塑料垃圾, 散发异味的腐败物, 还有各种建筑垃圾等。

2.2 城区内部固体废弃物污染具有时间性

城区的大街上, 有清洁人员的定时清扫, 固体废弃物相对较少。可是也存在污染现象, 生活垃圾的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和早晨, 人为乱仍垃圾, 时间从晚上21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 这种现象能够说明城区大街的固体废弃物的出现存在时间性。

2.3 水体岸边污染严重

对于水域, 笔者进行了实地考查, 在水体岸边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存在, 这些垃圾一直沿河岸呈现带状延伸, 这些固体废弃物的来源都是人口住宅区、超市、从事商业生产的厂家从城镇经过车辆运输倾倒在此的, 其中有很多倒在了水中, 直接引起了水的污染, 有的河段还出现堵塞现象, 现在城镇的管理监督部门已经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危险性, 着手进行了一些固体废弃物的清理, 但仍然不彻底, 需加大工作力度。

2.4 居民小区周围污染严重

在实际调查当中还能够发现, 居民小区内部环境整洁, 干净优雅, 但在小区的周围却满是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以人们日常生活垃圾为主, 并有小区居民在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有不易处理的塑料袋、玻璃以及废旧家具等, 还有多种多样腐烂的食品等, 都散发着异味及臭气。

3 污染形成原因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具有一般城市都存在的共性, 也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 和本城镇的工厂生产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

3.1 人们生产和消费的地域分布影响固体废弃物污染类型的分布

不同地区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种类也不同, 它的污染情况和本地的企业、农业和商品交易等运行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 通俗地讲, 就是该地企业运行情况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决定了该地的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种类。如果某地从事装修加工的小企业有数十家, 从事汽车维修的小企业也有很多, 那么在此地区四周就一定会有很多的金属废物和机油沉积的颗粒废物等固体废弃物。

3.2 人们环保思想缺失

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有人随手扔垃圾的现象,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每个小区都有卫生清洁人员, 这些工作人员每天分成两班, 经常对所辖街道进行清扫, 平均每天能够清扫出上吨的垃圾,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3.3 未及时制定法律法规, 缺乏城市环境管理

到现在为止, 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只有国家制定的相关条文, 兴义市没有出台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环境监管措施与制度, 由此使得兴义市的环境治理工作无法可依, 给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 仍存在地区无人管理的现象, 比如, 在实际走访过程中能够看到, 在城乡结合部固体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无人管理、无人清扫, 这里的垃圾长时间堆积, 甚至形成一座“大山”也无人过问。另外,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情况还和政府的治污力度、学校有关环境保护教育、市民的个人素质和社会习俗等有关。

4 处理办法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也随之增多。生活垃圾污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再利用, 既可以保护环境, 又节约了自然资源。生活垃圾的品种不同, 在自然界中分解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些分解很快, 而有些却能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果处理不当, 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4.1 加强环境管理力度, 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政府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及法规, 从长期目标来看, 对固体废弃物应该实行制度化管理, 成立固体废弃物处理部门, 要保证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处理固体废弃物,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针对小区居民和各个机关单位实行收费制度, 从而使得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应对城市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提高市民的个人素质, 认识到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性, 对此也应制定有关政策, 使小区居民能够把生活垃圾自行分类、装袋, 从而给垃圾处理部门减轻负担。虽然要求居民这样做有很多的困难, 但仍要具体实行, 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环境的清洁。

4.2 鼓励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兴义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有相当大的原因是由于垃圾收购者的混乱行为造成的, 所以, 我们应支持有经营许可证的垃圾收购人员, 进行分类收购, 给一些低价格、零散的旧物品进行分类, 要求生产厂家简化物品的包装, 加大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的工作力度, 这样不但节约资源, 也降低生产成本, 还有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从而可以使一部分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 另外, 政府应该按计划开展垃圾的处理工作。

4.3 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科技的日益进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 我国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技术。

4.3.1 填埋处理

对于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的固体废弃物, 使用填埋处理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同时也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中最终的处理方式。目前我国大都使用直接填埋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固体废弃物填入事先挖好的土坑中然后覆盖泥土压实, 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分解为有机物,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这种方法是目前最为通用的方法之一, 其优点是成本低, 方法简单, 缺点是容易产生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随着城市的发展填埋场越来越多, 占用城市发展资源, 不得不远离城市, 加大了城市的发展的成本, 其昂贵的成本甚至让城市发展无力承担。

4.3.2 焚烧处理

这种方法是把固体废弃物投入高温炉中, 使废物中的可燃部分燃烧, 并将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或者供暖。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量 (因为焚烧后残渣体积会减少9/10, 重量减少8/10以上) , 效果较为彻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和成本来建设焚烧车间。并且焚烧所产生的热能价值远远低于预期效果, 在经济上造成严重亏损, 同时由于固体废弃物中还有一些金属, 焚烧会产生较大的污染和毒性, 对环境造成危害。

4.3.3 堆肥处理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 保持其温度为70℃, 借助垃圾中的微生物分解及发酵能力, 将废弃物分解为无机养分。经过处理后, 这些生活垃圾会变为可用的腐殖质。这种方法既解决了垃圾的处理, 同时可以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但生活垃圾量较大, 养分低, 不宜长期使用, 否则会出现土壤板结, 同时影响地下水质, 因此这种方法规模不会很大。

4.3.4 分选回收

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回收技术较为可靠, 资源化效果较好, 分选出的资源化物质可以直接回收利用, 该技术是许多发达国家基于分类收集基础上的首选处理技术。该技术选址较为容易, 但有一定的噪声、臭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回收技术环境可能存在分选效率低、经济效益不好的隐患, 且分选后有较多残渣。

4.3.5 综合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是在克服单一处理方法缺点的基础上, 采用填埋、堆肥、焚烧、分选回收等两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去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从而避免和降低因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同时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目的;此外, 该种处理方式能彻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基本无二次污染。而资源的回收利用, 正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事实上,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是以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 并优化用多种管理、技术手段构筑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工程。综合处理技术内部各类单元处理技术根据应用的先后顺序, 主要包括前处理、中间处理、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等4道工序。事实上, 组成这4道工序的主要单元处理技术包括填埋、堆肥处理、焚烧、回收利用4类。

摘要:指出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 城市生活垃圾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改进方案及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生活垃圾,废弃物,污水危害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2005.

[2]商井远, 王明杰.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探讨[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5.

[3]张锦瑞, 牛福生.城市垃圾回收与资源化的研究及对策[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5.

[4]赵由才.可持续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篇3: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关键词:某某区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现状

前言

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积极主动选择并实施,它既是一种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也是生活方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休闲体育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建立正确的休闲体育观念,很容易虚度时间且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对于现行的居民休闲体育生活方式进行应适当的引导和改进,以提高某某居民休闲体育生活方式。而对于成效不显著的休闲生活方式,将来可做适当调整。今后在休闲体育生活推广中,政策性引导的份额将愈来愈大,这是居民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不断走向健康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150名某某市某某区城镇居民。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网,核心期刊了解城镇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并获得大量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和利用。

1. 2. 2 问卷调查法

本着此次研究本内容和目的,翻阅了许多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学生问卷,拟对某某市某某区城镇居民休闲体育进行调查,对发出去的问卷调查回收回来,利用项目分析方法对问卷中的题目做出筛选,去除掉那些相关系数低于统计学标准的相关问题,向专家征询一些初稿意见做出修改,然后定稿最终形成问卷。

1. 2. 3 访谈法

走访某某市里一些各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者和体育局里面的相关人员,从他们哪里询与访问此次研究的内容等,和指导老师一起进行讨论和商量。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某某市所属某某区城镇居民150人,其中包括男性63人、女性87人。

2. 2 某某市城镇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

2. 2. 1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居民的构成

2.2.1.1从某某市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動的性别方面、年龄构成方面显示,占总人数的86.4%的居民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其中男性42%,女性占58%。年龄构成显示,12-24岁占23.6%,25-34岁占10.8%,35-44岁占17.3%,45-54岁占21.5%,55以上占26.8%。性别上,女性略高于男性,与全国调查的马鞍型相似。年龄构成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状况。

2.2.1.2某某市城镇居民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主体的职业构成显示,占的比例最高的是学生和离退休职工,分别占17.6%和23.9%。学生、离退休职工这部分人群,相比其他人群而言生活压力较小、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

2. 2. 2某某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2.2.2.1某某市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调查显示,每天有1小时之内闲暇时间的占4.9%,1-2小时的占31.7%,2-3小时的占51.2%,3小时以上的占12.2%。某某市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调查表明,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较多.

2.2.2.2影响某某市城镇居民休闲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显示,排在首位的是闲暇时间,接下来依次是兴趣、休闲娱乐项目、活动场地、经济来源、同伴、门票价格、指导人员。由于受社会经济影响,目前人们还没认识到指导人员的重要性。

2.2.2.3某某市城镇居民对休闲体育运动的重要的认识显示,其中有70%的居民认为体育运动还是很重要,认为一般的居民到达到22.5%,仅仅少量的居民不觉得休闲体育活动重要。

2. 2. 3某某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条件现状及分析

2.2.3.1某某市城镇居民活动场所现状显示,在健身场地健身的剧名达到45.6%,在公园搞体育活动的剧名达到37.4%、广场及一些健身场地及健身器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2.3.2某某市城镇居民是否愿意去收费性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表明,21.1%从不去,73.7%在收费合理的情况下愿意,2.6%无论收费高低都不愿去,2.6%无论收费高低都愿意。居民体育消费的意识不强,还需加以引导,进一步加强。

2.2.4某某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现状及分析

2.2.4.1某某市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手段显示,

在某市城镇居民各年龄段参加的活动手段大部分都是相对普通、落后,没有任何创新意识,如果这些关系这居民体育生活重要的问题都得不到解决那将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

2.2.4.2根据某市城镇居民的休闲活动和空闲时间的安排显示,居民没有很多的利用这些时间或者说正确的安排。48.1%的居民安排空闲时间上网、打麻将及扑克。把余暇时间利用在参加体育活动上的居民不足20%。这不仅展示了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也是对居民注重个人保养,增强锻炼的一个警醒。

3.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3.1.1某某市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已略显雏形,具备构建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潜在因素。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某某市城镇居民体育活动主体构成来看,活动主体年龄构成呈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职业差异与参加体育或人数是成正比,但是稳定程度不高,不能形成一种个人的生活习惯;只能证明大多数居民对体育多元化功能和其体现出的文化价值都是处在一个了解的初级阶段,并没能最大化利用其有价值的地方。

3.1.2从某城市所开展的体育活动的形式上面看,锻炼方式单一,多是周边熟悉的人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这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活动群体,对更好的推广体育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 建议

3.2.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只有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休闲体育的重要性时,才会参与其中,并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也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3.2.2为了更好的建设体育骨干队伍,需要对社会的体育指导员进行加强培养,社会、学校等个方面机构都有义务指导,教育体育骨干,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服务能力,使其能发挥出体育骨干的中坚力量为建设体育队伍做出应有的贡献,也能更好的加强和引导市民进行健康、文明、科学的体育锻炼。(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利民.当前休闲体育研究若干问题论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35-38.

[2]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53-55.

篇4:视光行业在县级小城镇的现状调查

1.1 调查对象

选取某县城及与其发展相持平的周边城镇内的8家眼镜店的验光员及两所县级综合医院眼科医生。

1.2 调查方法

(自设调查问卷,采用问卷作答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1) 验光员的工龄、职称、学习方式等; (2) 验光员工作环境,包括店面大小、验光设备等; (3) 消费者基本情况,包括消费金额、所受的售后服务等。

2 调查结果

共回收问卷19份,其中医院2份,验光员14份,营业员3份。统计结果如下:

2.1 医院:

一般不验光、不配镜, 只做一些眼科辅助检查和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遇到深度近视、斜视、弱视的患者,医院会做一些初步验光,但不配镜,或者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2.2 眼镜店:关于验光员的职称、工龄、学历的信息统计,见表1。

对验光员来说,他们都是只做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老视镜的验配工作,很难接触到斜视、弱视这些范筹的眼睛屈光问题。眼镜店的验光员,每年的技术培训都是由所加盟的公司安排,同时将眼镜的配置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若不是加盟店,那么培训机会是很少的。所有的眼镜店都是免费验光,且无医生坐诊,无用药验光,而这种验光的精确度只有凭借验光员的经验是否丰富所决定。

2.3 验光员工作环境情况及产品介绍:

在8家眼镜店中有1家的店面面积为50m2以下,4家的店面面积在50~100m2, 2家的店面在100~200m2, 1家在200~300m2。每家眼镜店的验光基本仪器都比较齐全,包括验光仪、电脑投影仪、超声波清洗机、综合验光仪、验眼盘等仪器。各个眼镜店销售的眼镜品牌都不同,但知名品牌大致相同,如角膜接触镜中的自然美、博士伦、强生等。框架眼镜片都选用树脂的镜片,有宝姿、拓牌等。镜片伴随功能也多,如防辐射、防紫外线,选用现在很流行的渐进片也逐渐增多。当然,随着镜片功能的不同,价格悬殊也很大,如韩国拓牌镜片价位在200~2000元不等。镜架的牌子也很多,有暴龙、邦尼纯钛等,这些镜架在160~500元的价格不等。2.4消费者基本情况:消费额基本在300~500元左右。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也会选配在500~1000元左右的眼镜,而在1000元以上的只有少数人选配。眼镜店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多是对框架眼镜终生维修,镜片的免费清洗。而角膜接触镜是在戴上后有问题(针对度数不合适)时,可以进行度数的调换,但只能换一次或换成框架眼镜。

3 小结

总体说,县级城镇的眼镜店面积都在50~100m2中,跟国外的视光中心相差很大。而在县级城镇工作的验光员鱼龙混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这些老验光员的验光经验,缺乏经验正是刚出校门的验光师们的共同点。验光员在3~5年的工龄阶段较多,可见视光行业最近几年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但是这些验光员多数为初级验光员,在技术上还有待提高。

在中国的视光师培养有两种: (1) 眼视光医生:有医师证但是偏向于眼科病治疗; (2) 视光医疗技术人员:分为中专、大专、本科。本科有理学学士,但无医师证[1]。现在中国香港的视光行业发展可与欧美无差,他们有些验光师不仅是理学学士,还有的甚至拿到眼科药理学毕业证书,为了就是更精确地用药验光。对这些差距我们应认识并加以学习,为创造视光行业的美好未来打好基础。对于中国的视光教育许多人更青睐培养视光医疗技术人员,对于五年的视光医师不太看重,这对视光行业发展起到了加速的作用,适应了中国视光行业的发展。但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眼镜店都是针对于近视、远视的眼镜配制,对弱视、斜视等方面的屈光问题未加重视,这是视光行业在中国发展的缺陷,不应只由大型综合医院来治疗这些屈光问题。高端的技术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在校学子应当关注这些问题。

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近视人数已占到世界的33%,远远高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并且弱视的发病率在2~4%,斜视的发病率在1~2%。现在我国戴眼镜的人大约有4亿多,戴隐形眼镜的有200~300万人[2]。这些数据提醒着我们,屈光问题在中国已经很严重,而大多数人解决屈光问题都会去眼镜店,而最易接触的就是县级城镇的眼镜店,但是现有的眼镜店肯定不能满足全部的需要,有些验光员的水平也不能完全胜任这些工作,所以对眼镜店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目的 通过对县级城镇的眼镜店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县级城镇的视光行业的发展状况。方法 通过自设的调查问卷, 对某县级城市及周边城镇的视光行业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验光员的基本信息和工作环境, 如工龄、学习方式、店面大小等及消费者的消费情况。结果 这些地区眼镜店的面积大小基本都在50~100㎡, 验光设备都很齐全, 但是验光员多数为初级验光员, 他们大部分经过学校的培训学习并在眼镜店工作之后再由经验丰富的验光员指导, 但还是有些配镜人员只由眼镜店的验光员教授验光配镜知识。结论 视光行业在中国县级城镇的现状还是不理想, 视光专业人才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词:视光行业,城镇,现状

参考文献

[1]李建华, 兰长骏, 杨阳.从就业情况谈眼视光本科教育及行业发展[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8, 32 (4) .

篇5: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关键词:文化资源;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1-0155-03

一、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

所谓的城镇化是指,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自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到今天为止,我国政府正式启动城镇化建设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三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9%,2012年达到52.6%。这意味着,在过去34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3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如此迅速的城镇化推进速度,在不断改善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指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情: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然而,在巨大的发展成就面前,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城镇化建设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制造业为核心,圈地造城,大规模拆迁改造,这是传统城镇化建设的普遍模式,由此也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后果。第一,城镇发展模式单一,资源、环境压力大,缺乏新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千城一病”,“空壳化”严重。第二,城镇形象雷同,缺乏个性风格和文化品位,“千城一面”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大败笔。第三,农民职业身份转变难以实现,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人的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最大难题。第四,对传统文化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摧毁性破坏。旧城被拆毁,村庄荒芜甚至大规模消逝,传统文化资源大面积流失。

面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首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今后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3万多字,主要阐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其最大亮点仍然是再次突出强调了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被称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多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不仅仅是工业,文化资源也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所谓的文化资源是指,前人所创造并积累的文化遗产库和今人所创造的文化信息总和,包括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戏曲等。它以可再生性、异地开发性和传承性为主要特征。在传统城镇化模式举步维艰之际,文化资源凸显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引领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特色城镇建设和就地城镇化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引导和助推作用,是走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涡阳县文化资源及城镇化水平现状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处亳州市中心地带。自北魏黄兴元年,始设涡阳郡至今,涡阳可谓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境内有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东岳庙、东太清宫、尹喜墓、张乐行故居、陈抟卧迹等文物古迹。如何合理有效地集聚、融汇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以城镇化为依托,保护、传承、创新、延续的这些丰厚博大的历史人文遗产,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加快涡阳发展,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涡阳县也一直把城镇化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抓手来全面推进,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全县的集镇和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涌现出一批精品村镇。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改善。然而,与其他地区相比,涡阳县的城镇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和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一,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2013年安徽省统計局发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皖北地区中亳州城镇化率仅为33%。涡阳县作为整个亳州市城镇化建设中一个组成部分,起城镇化比率虽然也在连年上升,但就规模和速度上来说,仍有一定可提升的空间。其二,城镇化质量不高,中心城镇的辐射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据《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公布以来,我县城镇化建设在这一规划指引下稳步推进,但就现已建设完成的部分中心城镇来说,大部分经济基础薄弱,缺少产业支持,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导致城镇化建设的辐射力不强,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后劲不足。其三,城镇化建设的特色不明显,缺乏突出的特色和风格,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结合不明显。

三、涡阳县利用文化资源,构建有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即立足“地利”和注重“人和”

《孙膑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如果说,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吹响了新一轮城镇化的号角,是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天时”,那么在这一背景之下,地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更要立足“地利”,注重“人和”。

其一,立足“地利”,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以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实现,破解传统城镇化建设中“城镇空壳化”和“人的城镇化”的双重难题,提高城镇化质量。

所谓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就涡阳县的发展现状来说,由于认识、发展环境、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的比重、文化产品市场份额等指标较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其次,从细节上看,我县缺乏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现有的文化企业数量有限、企业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也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相当匮乏。这与我县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是极不相称的。

新型城镇化应摈弃或改变以制造业为核心动力甚至唯一动力的传统模式,促进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比如通过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推动农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这一过程当中,县政府应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固有的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建设新兴的文化产业业态。我县石弓镇的陈抟卧迹、张良遗履桥,西阳镇的范蠡墓等景点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如何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保护和发扬光大,并与城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就地实现农民职业的转换,促进就地城镇化的实现,是我们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和解决的事。

其二,立足“地利”,还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彰显地方特色,在各地文化传统基础上建设特色城镇。充分利用当地固有的文化资源,从城镇发展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和内容规划方面入手,以文化来引导城镇发展,突出城镇特色,树立城镇形象,提升城镇功能,推进特色城镇建设,这应当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这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尊重、保护而不能违背当地的文化传统,或破坏当地的文化资源。以《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为指导,我县将总体发展定位为“道家文化中心(即老子故里)”,其中“一心两线二区六点” 的文化旅游村镇建设布局,在紧紧围绕“道家文化中心”这样一个城市定位的同时,也充分的尊重并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遗产

利用文化资源,构建有新型城镇化道路还应关注“人和”。所谓“人和”有两层含义。其一,我们现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其着力点在于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将“城镇化”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所以,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财税政策的调整,更要关注文化民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遍化、大众化。为农民提供生活安置和产业转移的地點,也要为农民提供安置的配套环境与配套政策,消除“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从农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跨越式转型时期,如果一个城镇的大多数居民未能形成与知识经济时代和现代文明、现代城镇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那么很难说是它实现了城镇化。它至多也就是一个没有灵魂支撑的,用钢筋水泥堆砌的建筑空壳和空间形态。同时,人们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如果一个城镇仅仅能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无法满足居民应有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那么这个城镇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

“人和”的第二层含义还在于,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要立足涡阳的历史和现实,更要扎根涡阳人民,取得涡阳人的理解和支持。以“人和”形成为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才能辐射出吸引力,才能真正树立和打响“老子故里”的城市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篇6: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苏北地区 (徐州、连云港、盐城等) 城镇的41个社区的20~60岁社区居民。

1.2 调查方法

运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走访调查等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课题组设计了《苏北城镇社区健康教育、认知与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的问卷调查表。对苏北地区41个社区的20~60岁以上的社区男、女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男性居民1020人, 女性居民600人。共发放问卷1620份, 回收问卷1618份, 回收率为99.88%。其中有效问卷1586份, 有效率为98.02%。

1.2.2 实地观察

课题组成员对41个社区中的10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观察, 主要观察社区的健康教育的宣传、体育场地设施, 社区环境卫生等等与健康相关的情况。

1.2.3 走访调查

课题组对6个社区的主任、委员和居民进行了访问, 主要内容是对问卷调查的内容的深入调查。

2 调查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对苏北地区41个社区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20~35岁的男性占36.43%, 女性占47.62%;36~49岁的男性占37.21%, 女性占26.98%;50~59岁的男性占18.60%, 女性占20.63%;60岁以上的男性占7.76%, 女性占4.77%。研究对象中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者占58.60%, 这与中青年比例较高有关。高中文化程度占25.90%, 初中占9.96%, 其他占7.06%。调查对象中, 教师占19.22%, 个体经营者占18.82%, 工人占21.18%, 干部占7.84%, 农民8.63%, 其他24.31%。

2.2 社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现状

苏北城镇社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共设计了5个方面 (表1) 。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健康档案已建和在建的占48.29%, 社区对居民慢性疾病掌握情况不太理想, 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弥补对本社区居民慢性病的了解不足的情况, 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从调查统计看到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是广泛的, 这与社区居民中文化程度较高有关;另外, 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多样, 这促使人们获取更多的健康知识。

2.3 健身活动的开展及条件配置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 (表2) , 在健身活动场地中, 有健身场所的达71.19%, 这说明1986年由国家体委颁发的《城市公共体育运动实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起到了效果, 但仍有 22.27%的居民反映没有健身场所。另一明显特点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广, 人们的健康观在变化, 有69.34%的居民个人自发组织进行健身活动。但是从健身器材情况中我们可看健身器材不足和没有健身器材的占63.42%, 这说明苏北社区在健身设施的配备上缺口很大, 当然这也受社区体育经费投入难以保证的限制。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2.4 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的认知状况

从表3中可看出对健康检查的正确间隔时间的知晓率为59.4%, 我国居民每人每天正常食盐量的知晓率达69%, 超过1/2的居民不知晓成年人正常血压的上限, 说明人们对健康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 这会导致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不利。从影响健康的因素看,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危险行为, 因此, 进一步加强社区健康教育,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2.5 社区居民健康行为调查现状

在调查的社区居民中有96.58%的人参加过健身活动, 37.26%的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2次以上 (其中每天1次的占8.37%, 隔天1次的占7.22%, 每周2次的占21.67%) , 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足3次的居民却有84.3% (表4)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学院于1995年推荐的锻炼方式:每周锻炼≥3次, 每次≥30 min, 中等强度为适宜[4]。因此,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 苏北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频度尚存在过低的问题。在参与社区健身活动的居民中, 46.70%的是自发组织和个人行为, 有计划有组织的仅占14.52% (表2) , 可见社区居民在健身活动的组织开展方面相当匮乏。于是如何倡导和组织社区居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健身活动, 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项目, 唤醒民众的健康意识和促进他们的体质增强, 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从体检间隔时间看, 在一年之内进行体检的占45.63%, 2年1次的占18.25%, 身体不适时和从不体检的占36.12%, 这种状况除了社区居民健康意识不强以外, 也可能与居民自费体检占44.27%的高比例有关。这种局面不但会使人们不遵从正确的体检时间进行体检, 还会使健康档案的建立受到局限。营养结构搭配的重视程度较高的占59.32% (非常注意的2.66%, 注意的13.69, 比较注意的42.97%) , 较低的占40.68%;居民中不吸烟者仅占39.92%, 可见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居民有吸烟行为, 这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吸烟的比例相一致, 目前吸烟在影响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中已排居榜首。

调查可见在社区宣传栏及其相关健康教育方式中, 有关健康行为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 应该多涉及一些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影响方面的知识的宣传, 让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3 结论

本次调查总体情况反映出苏北城镇社区健康管理正在逐步推进, 社区在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在建居民健康档案的社区已近50%, 但对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掌握和了解情况不理想。应重视和积极推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 加强健康管理, 有效地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苏北城镇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和渠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居民能够多渠道地获取健康知识, 并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而愿意自费体检;但仍有部分社区居民对基本卫生知识缺乏了解, 社区在控制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上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通过完善社区健康管理来促使社区居民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

从苏北城镇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的认知状况的调查来看, 仍存在直接影响居民健康的常识的不足, 导致其健康行为方式上的不良率较高。社区居民对基本的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社区应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 多方位的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调查显示, 社区健康促进活动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率比较低, 社区居民自发健身活动的比例较高, 但社区健身活动条件亟需改进, 应加大健身场馆和健身器材设备的建设, 并应加强科学健身的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鲍勇, 何园, 张静.中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回顾.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3) :139.

[2]姬春, 李新辉.国内外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现状与展望.护理研究, 2006, 20 (11) :.2915-2917

[3]唐景霞, 卢林.美国健康管理计划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启示.医学与哲学, 2004, 25 (4) :52-53.

篇7: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关键词:健康第一;学生;体质比较;对策

一、研究目的

随着体育新课标健康第一为宗旨的实施,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形态、机能发育、身体素质的水平作出及时的评价,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的内容和练习方法,提高教学训练效果,为更好地实现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背景

台州市是新建不久的东部沿海中等城市,椒江区是台州市的中心城市区,椒江二职六中(以下简称六中)是台州市具规模的体育设施较好的区中学。为了配合新教材的落实和推广,把所任教的椒江二职六中学生作为体质情况的调查对象,以此说明台州市乡镇学生的体质情况。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实验对象与时间

从2011年5月-2011年6月对椒江二职六中初中三个年级各随机抽取4个行政班每班男女生各10名,共240人进行测试。

2.测试指标

主要包括:身高、体重的身体形态指标;肺活量、哈佛台阶测试的机能指标;立定跳远、握力的身体素质指标。所有指标测试均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

3.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由Excel软件包的数据分析工具库进行统计学处理。

四、结果分析

1.年级与年龄

所抽样本年级与年龄的关系

为了便于比较,我把初一作为14岁组,把初二作为15岁组,把初三作为16岁组。

2.形态发育水平

(1)2011年六中与1989年台州数据的比较

21年间,14岁~16岁各年龄段男女生身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幅度男生在0.5 cm~1.4 cm之间,女生在0.6 cm~1.8 cm之间,特别是16岁年龄段男生增长了1.4 cm,女生增长了1.8 cm,增长幅度较大。

23年间,除14岁年龄段男生体重零增长外,其他年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的是16年龄段男生体重增长了5.8 kg,增长幅度较大。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近百年平均每10年身高增长1 cm,体重增长0.5 kg”上述结果表明,东中学生身高增长速度与文献报道基本相近,但体重增长速度很快。样本经T检验P<0.01与1985年台州测得的值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011年六中学生与2009年全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比较

身高标准体重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2009年全国男生身高标准体重营养不良率9.11%,较轻体重率48.90%,而六中男生营养不良率高达18.67%,较轻体重率66%,正常体重率、超重率、肥胖率,明显低于全国男生统计数据。六中女生身高标准体重营养不良率2.67%,明显低于全国女生营养不良率的6.5%,较轻体重率、正常体重率、超重率基本一致,肥胖率明显超过全国女生统计数据。说明六中男生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较差,有较多的“豆芽型号”学生,女生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较好,但有较多的“胖子”。

上述结果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结构的改善,六中学生较过去的形态发育有了较好的发展,但与现在全国统计的数据比较存在着差距,学校应与家长密切配合,尽量使学生做到合理膳食,以预防,减少青少年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症。

五、总结建议

1.椒江二职六中学生形态发育与1989年台州同龄学生相比身高、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与2009年全国同龄学生身高体重比存在较大差距

椒江二职六中在校学生2600人左右,其中食宿学生达1000多人,每星期有六天时间在校就餐,中午在校就餐的学生更多。如何做到在校就餐学生的营养配餐及合理膳食问题,学校的膳食管理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

2.椒江二职六中学生肺活量与1989年台州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男女生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建议采取一些着重改善呼吸功能的健身运动处方进行锻炼

利用呼吸体操:编制呼吸体操的原则是除了一般的全身活动外,要特别注意呼吸肌,尤其是呼气肌和辅助呼吸的锻炼。呼吸体操由上肢运动、呼吸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腹式呼吸及下胸部诸肌的活动来补偿胸式呼吸功能的不足,以提高肺道气量。从而增加肺活量。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呼吸动作,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多锻炼腹式呼吸、吸气的时间要短些,呼气的时间要长些并要求尽力呼出。尽量要选择在空气新鲜、绿化优美的环境中锻炼。

参考文献:

[1]薛留成.体育测量与评价.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10.

[2]邓树勋.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7.

篇8:雒城镇人才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1.1 小城镇

根据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所定义的, 小城镇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 包括县城, 它介于城乡之间, 地位特殊, 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 它既能促动城市的发展, 又能辐射至农村, 从而带动农村的发展。

1.2 公共体育设施

公共体育设施是指一切由国家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 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 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竞技运动以及运动员训练、竞赛需求的体育馆、体育场等体育活动场所。公共体育设施作为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 对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闲暇时间日益增多, 体育也以新的形式、新的变化走进百姓生活之中, 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变化对公共体育设施数量、质量及功能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 沈阳市市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周边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却得到与之同步的发展。无论从设施的数量, 还是数量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自我生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1 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数量的缺乏

近年来, 沈阳市周边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的绝对数量虽然有较大幅度增长, 但总体上缺口依然很大, 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健身、训练与赛事的需要。对此, 省委、省政府在《辽宁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 所有县 (市、区) 的体育设施到2010年须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四个一” (即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标准游泳池、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训练房) 的要求。目前, 沈阳市区尽皇姑区、大东区、和平区和苏家屯区四个区基本符合要求, 其余市区与周边小城镇均存在不小的缺口。

2.2 小城镇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错位

目前, 沈阳市周边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配套的体育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 即大型公共体育设施配套的体育场地和市民的健身需求不相匹配, 而且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普遍存在着开放程度和利用率不高, 或即使面向社会开放, 开放后收费偏高, 导致市民无法使用。这些体育设施很大部分隶属于各级机关和教育部门, 其中较大型的公共体育设施由于维护费用和使用成本较大, 不愿意向社会长时间开放;而学校和一些单位的体育设施受安全、器材维护费用、学习和工作秩序等因素影响, 也绝大多数不对公众开放。有些公共体育设施 (特别是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 建设前期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 对市民的类型和健身需求没有足够的了解。片面追求高档、豪华、超前的体育场地, 超越了市民的健身需求。

2.3 小城镇现有公共体育设施功能的缺失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衡量, 目前沈阳市周边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还是相当落后的, 很多设施和场馆都已老化或年久失修, 无法为市民正常开展健身运动提供场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长期落后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改观。目前, 沈阳市周边小城镇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在设计、经营管理上明显落后, 现有体育场馆已不能满足竞技比赛的需求;同时由于其配套落后、功能单一, 城市居民不愿选择其为健身场所, 也客观上造成经营管理困难, 公共体育设施落后成为沈阳市体育发展的软肋。

3 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发展建议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体育强国的提出预示着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将发生转变, 将由过去十分重视竞技体育的金牌战略向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均衡发展战略转变。然而, 大众体育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是民生, 是贴近百姓最近的一项工程。大众体育的发展旨在:全社会要有相当广大的民众, 热爱体育, 参与体育通过体育健身, 来提高身体素质。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建立覆盖城乡的, 比较完善的, 公共体育服务的体系。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是公共体育设施。

3.1 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其城镇规划建设相统一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 为城城镇建设增添了活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由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需求和目的地分散性, 沈阳市周边小城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采取的是分散建设、见缝插针的小生产方式。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必然导致公共体育设施总体效益差, 难以实现公共体育设施与城市建设协调性和一致性。

根据《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沈阳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近期沈阳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总体思路应该是:积极加快城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改造、适度发展郊区县的公共体育设施。

3.2 坚持开放, 加大大型和竞技性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力度

2009年8月30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颁布《全民健身条例》, 条例中特别强调利用各类公共场所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 大力推动已有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因此, 应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大型和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 凡是具备开放条件和能力、周边群众有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 在不影响正常比赛和运动训练的情况下, 都应当对社会开放。为满足大型和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的正常运营及维护, 可酌情有偿开放, 以满足人们体育和文化需要, 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理论研究先行, 着眼于竞技型公共体育设施设计的转型

目前辽宁省正在为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而斥巨资建设奥体中心和辽宁省体育运动训练中心等大型赛事场馆, 至2011年底, 9个分赛区51个比赛场馆将可承担第十二届全运会全部33个项目的比赛。而作为主赛区城市的沈阳, 新建、待建体育场馆总占地面积达2881亩, 总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 总投资达三十五亿多元。但在全运会结束后, 如果大量的竞技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 维护费用将十分沉重, 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协调彼此的利益, 将是2013年全运会后沈阳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篇9:雒小平:低调的飞机拥有者

飞机是个大玩具

雒小平说,其实自己学开飞机完全是偶然,起初他只是想更换一种交通工具。有一次和朋友闲聊时,那位朋友向他描述了一些驾驶飞机在天空飞行时的感受,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就和广州白云机场取得联系,决定考取飞机驾照。在广州白云机场教官的指导下,雒小平虚心学习,在成功飞行了100多个小时后,终于取得了3种型号飞机的驾驶资格证。

在广东白云通航公司,雒小平接受的是美国产西科斯基300CB直升机的驾驶培训,在经过40小时枯燥的理论培训加上不少于45小时的实际上机飞行之后,他通过了中国民航总局指定考核。一个多月的训练加上20万元培训费用,换来了雒小平的私人驾驶执照,他说:“我是个喜欢玩的人,车也玩过了,飞机算是个比较大的玩具。”

“天空近在咫尺,大地遥不可及,耳边风声呼啸,俯瞰脚下飞掠而过的田野、山川、溪流,飞机轻如一羽鸿毛……蓝天的感觉特别好,那么大的天随便飞,我自由得跟鸟一样,鸟怎么飞,我就可以怎么飞。”飞行圆了雒小平的蓝天梦,平时在工作上不开心时,他就开着直升机在天上“玩”,“直升机是高科技的结晶,驾驶它能感受到速度的优越性,这种感觉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

在一次练习海平面上的飞行中,雒小平追着一只海鸟飞了有20分钟,“它飞到哪我就跟到哪,结果把小鸟累得没劲儿,一头掉海里去了!”

在阻力中前行

40岁的雒小平是陕西茂源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家创建于1993年的民营房地产公司注册资金2050万人民币,雒小平是咸阳当地名人,曾与潘石屹、王石等并列被建设部和《中国房地产报》推介为“中国房地产企业卓越贡献100人”。

作为中国私人购买飞机的一员,雒小平在得到荣誉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阻力,外界传来很多对他名誉不利的信息,但是他仍旧对自己的这一选择表现得很执著。“我的财富是依靠我的智慧和辛勤汗水换来的,也依法纳税,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雒小平对自己面临的处境有些困惑,“中国私人飞机产业需要热爱飞行的人来推动,我希望公众能用善意的态度接受我们的这种生活方式。”

上一篇: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自查报告下一篇:脏话回收站作文